地区经济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区经济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经济差距;协调发展;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066-03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1979―2012年浙江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12.7%,2012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达34 665.33亿元,仅次于广东省、江苏省和山东省,全国排名第四,占全国GDP近7%。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是1 667.88亿元、17 316.32亿元、15 681.1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3%、9.4%。
虽然浙江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省内陆腹地(衢州、金华、丽水)与沿海地区(宁波、杭州、温州、台州、嘉兴等)之间却存在着较严重的经济差异,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态势。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例,2012年浙江省内最高的是杭州市111 758元,最低的是丽水市34 132元,还不到杭州的1/3。可以看出,浙江省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差距。因此,对浙江地区经济差距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对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论基础
关于经济差距的研究,可分为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研究两大方面。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研究方面,在新古典理论的基础上,主张在区域内部或区域之间平衡分配生产力,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发展经济学中的均衡增长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区域均衡发展问题的研究,如莱本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研究方面,典型的有缪尔达尔提出的累积循环因果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弗里德曼提出的中心―理论。此外,还有点轴开发理论、弗农等人的梯度转移理论、霍依曼的经济基地理论、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
关于经济差距及其变化趋势研究,主要是以面板数据为基础计算各时间点的地区经济差距指标值,通过指标值的纵向比较,判断该地区经济不平衡的变化趋势状况。目前常用的经济差距评价指标有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RHL值和泰尔指数等指标,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极差R
R=Ymax-Ymin
极差R,反映指标变化的最大绝对幅度。式中,Ymax为经济水平最高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Ymin为经济水平最低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标准差σ
σ=
标准差σ,反映各个指标的离散程度,各地区的经济差距越大,标准差也越大。式中,Yi是地区i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Y是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n是地区的个数,下同。
3.变异系数c
c=
变异系数是在标准差的基础上,为了剔除因每组样本基数不同而造成的影响,以平均数作除数计算得出。
4.RHL值
RHL=Ymax/Ymin
RHL值,反映测量指标的最大相对变化幅度。
5.泰尔指数I
I=∑i∑j()log()
泰尔指数,最初由数学家Shannon.C.E和Wiener.N所建立,由于荷兰著名经济学家H.Theil于1967年利用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来计算收入的不平等性,在经济分析及预测领域最早引入泰尔指数,所以经济学上又称为Theil指数。泰尔指数的数值越小,表明地区间经济的不均衡程度越小,反之则表明地区间经济的不均衡程度越大。泰尔指数作为衡量区域收入差距(不平等程度)的重要统计指数,得到了广泛应用。式中,Yij是第i地区第j地的生产总值,Y是全地区的生产总值,Nij是第i地区第j地的人口,N是全地区的人口。
三、实证分析
本文以1990―2012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户籍人口、人均生产总值计算衡量地区经济差距的各类指标,数据来源于浙江省及各市的统计年鉴,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1990―2012年间浙江省人均GDP的极差、标准差数值逐年上升;变异系数在1994年稍微下降,随后波动性持续上升;PHL值在2000年达到最大值4.0511,随后缓慢下降;泰尔指数在1992年下降为0.0149,随后波动性上升。
不难看出1990―2012年浙江省地区经济差距较大,并且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极差从1990年的2 208元上升到了2012年的82 933元,标准差从1990年的661.5106上升到了2012年的27 307.5861,变异系数从1990年的0.3179上升到了2012年的0.39,泰尔指数从1990年的0.0189上升到了2012年的0.0268。
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可以大致分解为以下几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0年,该阶段以“轻、小、集、加”和工业化为主,基本上是一个外延扩大和粗放增长的过程。第二阶段,1991―1997年,该阶段以个体、私营、股份经济为主的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了浙江经济的高速增长。另外,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出现了专业化产业区,形成了具有产业集群雏形的“块状经济”。但基本上还是延续了外延扩大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不高,企业规模较小,自主创新和产业竞争能力较弱。第三阶段,1998―2003年,该阶段农业多种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城市化不断推进,但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缓慢,企业经营和自主创新能力不高,民营经济有待创新提高。第四阶段,2003年以来,浙江省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发展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发挥浙江生态与山海资源优势,发展海洋经济。
四、结论与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位,但是1990―2012年浙江省地区经济差距较大,并且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其中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距较大。为缩小经济差距,浙江省应进一步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应进一步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鼓励沿海发达地区与内陆腹地合作开发建设和产业转移,同时支持内陆腹地发展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建设绿色农业基地,还应加大对内陆腹地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城乡之间应进一步协调发展,应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发展,提高其公共服务能力、吸纳就业能力等,同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业人口转移,促进城乡要素资源自由均衡配置,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明琴.地区经济差异的动态演化及形成机理研究――基于广东省1994―2008年地区面板数据[J].学术研究,2010,(8).
篇2
关键词:制造业;区际关联;地区经济;增长建议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我国区域经济主体数量繁多、区际经济联系相对繁琐,同时各类区域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所以说,透过区际关联角度,探讨论证各地制造行业关联特性,对于日后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协调化发展和快速性增长,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意义。特别是我国的东部和中西部两类区域之间,不管是制造业区际关联效应,或是经济增长的差异现象,都十分显著,值得有关工作人员持续加以深入性地探讨论证。
一、现阶段我国制造业的区际关联实况研究
结合实际调查认证,我国制造业领域之中通常包含九类机构,分别是食品制造与烟草加工、纺织服装、造纸印刷和文教用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冶炼和制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以及化学和机械工业等。至于东部和中西部制造业的区际关联状况则主要表现为:
第一,东部沿海区域之中,包括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和制品、电气机械与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等行业在内,区际关联系数都超过1,同时化学工业感性系数相对较大;相比之下,这类区域的食品加工和烟草制品、造纸印刷和文教用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的区际感应系数则长期小于1,和社会评价感应度水平相比显得较低一些。而与此同时,东部沿海区域中最为突出的便是金属冶炼和制品行业,对应的区际影响力系数已然维持在1.4以上,因此被认定是该类区域重点支柱型产业项目。
第二,中部区域的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和相关制品行业的区际关联系数,长期维持在2~3之间,已经超出社会评价感应度的水平,证明其余区域各类制造业机构每增加1个单位的最终需求时,该区对应的制造业机构就会同步产生3单位左右的产出结果。与此同时,中部区域的纺织服装、造纸印刷和文教用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的区际关联系数,则徘徊在1上下,和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之间不会产生过大落差;而关于化学工业、金属冶炼与制品行业、机械工业等高端化制造业的区际影响系数则超过1,因为已然超出了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因此被认定是中部区域的支柱型产业项目。
第三,西北区域的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和相关制品行业的区际关联系数一直都维持在1以上,已然超出了社会的评价感应度标准。除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行业之外,其余制造业感应度系数都不会超过1,包括西北的纺织服装、造纸印刷和文教用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在内。至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等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则达到了1.5上下,所以可被认定是西部区域的支柱型产业,尽管说影响力略微超过了社会评价指标,但是并未能发较为强劲的影响效应。
透过上述调查结果对比认证,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制造行业的区际关联效应,的确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迹象。透过全国范围内分析界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和相关制品行I的区际感应程度,长期超出社会的平均感应指标之上,并且一直在0.9~1.3之间维持波动状态,证明了截止至今,我国制造业始终未能在区际之间衍生出经营发展较为稳定且影响效应过强的支柱型产业。
二、日后合理化发展我国各区域制造业并有效推动整体经济增长的建议
透过上述调查分析结果梳理认证,笔者收获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首先,我国不管是东部或是中西部区域,都可以借助区际前后关联效应进行制造业发展,进一步带动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活力,至于区际后向关联效应则无法被利用在区域经济增长工作之中。其次,等量的区际关联效应对于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并且呈现出超出东部地区的迹象。这类现象证明了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区域在产业链上游的区际贸易,能够更加有效地带动地区经济增长效应,东部与中西部区域在区际贸易之中尚且未能衍生出影响力超群的支柱型产业项目,为了适当缩减这两类区域的经济发展落差,进一步推动今后两类区域经济的协调化发展进程,最佳的适应路径就是选择实时性强化中西部区域的区际前向关联效应。
这部分实践经验对于我国东部、中西部区域的制造业创新发展、经济增长,以及区域之间综合实力协调等,有着极为深刻的启示性作用。如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层面上,启示我们灵活性发挥出东部与中西部区域在制造业产业链上游的比较优势基础上,选择进行两类区域在产业链上游的区际产业贸易强化,进一步为日后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区域的经济协调化增长目标贯彻,奠定基础;而国际产业贸易,能够大幅度提升我国制造业在东部和中西部区域的适应潜力前提下,为日后两类地区经济合理性增长,提供保障。再如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化发展理念过程中,建议进行中西部区域的资源禀赋优势持续性激发,借此推动制造业中原材料、燃料等初级产品机构的发展实效,确保今后中西部区域产业尽量地维持在区际贸易产业链上游领域之中;之后竭尽全力进行中西部区域上游产业对区际贸易参与程度的增加,为日后东部区域贸易的运输和交易成本数量合理缩减,做足准备工作;持续到东部和中西部区域在产业链上游的比较优势达成一致状态时,相关工作人员须考虑透过区域性优惠政策等途径,令中西部区域的的上游制造业产业率得以全方位地活跃起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我国制造业区际关联,以及地区经济增长的有效适应性途径等内容,原本就是极为复杂的。笔者在此阐述的意见亦都是个人实践得来,因此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希望日后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持续加以修缮补充,长此以往,真正落实我国各类区域制造业,以及经济增长的平衡性控制指标。
参考文献:
[1]顾乃华.工业投入服务化:形成机制、经济效应及其区域差异――基于投入产出数据和HLM模型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0,14(3):134-152.
[2]郭素梅.中国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1995-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22(5):157-169.
篇3
(一)构建指标体系
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1-5],依据河北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本文构建河北省沿海三市经济与环境综合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选取指标时,一方面遵循指标的代表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等原则,另一方面考虑指标数据的实际可得性。选取GDP、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直接利用外资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才密度指数10项指标反映各市经济发展水平。选取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SO2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生活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人均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7项指标反映各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标数据来自于河北省沿海地区三市的统计年鉴和各市环境质量公报(2002—2012)。
(二)基于因子分析的经济与环境综合水平指数测算
1.因子分析原理因子分析是处理多变量数据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以最少量的信息丢失将众多原始变量浓缩成少数几个相互独立的公因子,用它们来概括和解释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大量的观测事实,从而建立起最简洁、最基本的概念系统,揭示出事物之间最本质的联系。2.测算过程首先,进行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指标,标准化时采用公式,反之,采用公式。其中,xij为原始数据值,yij为标准化后结果值,分别为指标xj的最大与最小值。。其次,确定主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一般按照特征根均大于1以及累积贡献率均大于85%的原则提取主成分因子,提取主要因子,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所提取所有因子的累积贡献率比例作为各因子的权重。最后,确定各因子得分并计算综合得分。其算法公式为:(1),其中,F(x)、F(y)分别为经济水平综合指数和环境水平综合指数,分别为经济水平指标和环境指标所提取的各因子的权重,是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所提取所有因子的累积贡献率的比值;wi、wj分别为经济和环境的标准化指标的各主成分因子得分;n是经济水平指标提取的因子数,m是环境指标提取的因子数。
二、结果与分析
(一)测算结果
运用SPSS17.0软件对河北省沿海三市2002—2011年的经济水平指标和环境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分析,得到经正交旋转后的各个主成分因子的特征根和累积贡献率。由于特征根均大于1,累积贡献率均超过85%,符合主成分分析的要求,可以利用公式直接计算出各市经济综合水平指数和环境综合水平指数(图1、图2)。
(二)动态分析
1.经济发展方面。从图1可以看出,2002—2012年间河北省沿海三市的经济水平综合指数曲线都出现不断上升且斜率变大的特点,表明三市的经济都在快速发展。唐山市经济综合水平指数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唐山市的工业发展基础比较雄厚,是河北省重要的钢铁和煤炭基地,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经济总量和增量稳居全省前列。秦皇岛市在“十一五”期间,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有效地吸引了大批外资企业,同时也成功地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第三产业对GDP贡献增大,经济实力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沧州市是河北省重要的化工基地,2006年之前沧州市经济综合水平指数在三市中排名末位,但2006年之后沧州市经济迎来快速发展期,特别是2008年以后,经济综合水平指数增幅加大,目前投资是沧州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2.环境质量方面。从图2可以看出,2002—2011年间河北省沿海三市环境综合水平指数曲线呈现U形特征。“十一五”之前三市环境综合水平指数出现了停滞或下降的阶段,说明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城市的生态环境并没有同步优化,甚至出现倒退,反映了经济快速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2007—2011年三市的环境综合指数开始稳步上升,但上升速度明显低于经济综合水平指数上升速度。秦皇岛市环境综合水平指数高于其他两市,说明秦皇岛市环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投入较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在2004—2006年间出现小幅下降。唐山环境水平综合指数变动幅度较大,2003—2007年间有大幅的下降,这期间唐山市工业污染严重。2007年,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高新产业,淘汰一大批高耗能、高排放、低产出企业,环境得到逐步改善,环境水平综合指数开始出现回升,并于2009年超过沧州市,排位第二。沧州市环境综合水平指数在2003—2007年间出现了停滞和小幅下降。近几年,沧州市严格项目审批,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2008年环境综合水平指数出现回升。
三、结论与建议
篇4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问题
1.房地产经济的分析
1.1 房地产投资波动大。尽管由于对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收益前景看好,但是房地产投资需求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投机性,因此也就缺乏消费需求的长期稳定性,导致在房地产经济周期的波峰阶段,投资需求加剧了开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在房地产经济周期的波谷阶段,由于缺乏足够的消费需求,只会加剧房地产经济衰退的恶化,从而导致房地产经济剧烈的波动。并且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发展主要是由于产量、产值在原有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基础上的扩张或收缩,而不是伴随技术水平的升级和产品结构的高级转换,是一种数量型的简单扩张或收缩。另外,由于投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造成产品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房地产需求,房地产产品包括经济适用房、中档商品房、高档商品房和别墅等三部分,相比之下高档商品房的波动幅度和频率都高于中低档商品房,表现为明显的高档商品房倾斜性波动。投资效益过低是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另一大弱点,投资效益低,乘数效应小。导致房地产经济效益低,从而影响了下一年的资本形成,使连续的投资扩张不能继续,投资扩张推动房地产行业增长的链条出现中断,行业增长不可避免地下降。
1.2 政策周期性波动明显。转型期间我国房地产经济出现了明显的政策周期性特征。近几年,央行对房地产信贷规模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加强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信贷管理,以防止房地产泡沫的出现,并通过提高购买豪华住宅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取消住房贷款优惠利率、提高第二套住宅和购买高档住房的贷款利率等措施,调整和改善房地产信贷结构。房地产信贷管理政策和旨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利率政策对房地产经济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1.3 市场结构不合理。我国房地产市场结构不合理,尤其是保障性住房供给短缺。从目前住房保障政策的干预结果来看,经济适用房的供给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出现了供给逐年下降的情况,经济适用房开发投资总额的涨幅明显低于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保障性住房供给严重短缺主要是由于政府对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管制限制了开发商的利润空间,使得他们选择投资利润率高的住宅建设。另外,由于有效的监督机制缺乏,地方政府为增加土地出让价格收益而不愿增加经济适用房的供给。同时,住房保障制度本身的缺陷造成住房保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实施对象难以区分,经济适用房不经济、不适用等现象,影响了住房保障政策发挥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作用。
2.房地产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2.1 规划脱离市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出让城镇土地使用权,其地块的选址、规模、范围和时机的选择,应该是市场的需求决定的,而不是由政府的供给决定的。但是,现在我国不少地方政府把厂房、住宅、交通、商业区、环卫等预先规划实施好,然后以优惠条件吸引投资者。这种做法虽然也有成功的,但是不成功者居多。这说明脱离市场实际需求的盲目“筑巢引风”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实际上这是产品经济“以产定销”的翻版。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正确做法是只能按照需求决定供给的原则,进行规划协调,才能使房地产市场的供需运行保持一种良性状态。
2.2 调整脱离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中,产业结构的变动是平均利润规律作用的结果,市场导向既有盲目的一面,又有合理的一面,政府的理性思考是尊重其合理性,调整其盲目性。在地产市场中政府利用批租权实现其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上的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城市集聚经济的功能。现在的问题是,或者不顾投资者的经营方向,下命令定指标,谁出高价就批租给谁;或者不尊重投资者的市场取向,强行改变投资方向,片面追求高技术、高消费的高层次产业。
2.3 地产市场不成熟。土地本身不是商品,在市场经济中它的价格不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所决定,而是地租的资本化,也就是由对土地的投资收益率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现在可供计算地价的方法有“收益还原法”、“成本法”、“比较法”和“剩余法”等等但可靠地运用这些方法的先决条件是地产市场已经成熟,有已经积累的市场统计数据作参数。可是,我国地产市场的“买方市场”还并未真正形成,确定土地的批租价格很大程度上靠“拍脑袋”。有两个问题显得很突出:(1)盲目的高价行为表面看来,地价高的国家总是收益大,其实不然。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地价过高会使房地产业投资或成本上涨,商品房价格上涨又会限制生产和消费,这反过来会导致经济萎缩和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因此,盲目性的高地价对经济增长并不利,是一种非理。(2)行政和政策上的需要,竞相压低土地价格,这带来了土地投资的盲目性,实物地租的无谓流失,这种行为暴露的是现行政治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4 经济泡沫和金融风险。房地产泡沫是由于虚拟需求的过度膨胀造成的价格水平相对于理论价格的非平稳性上涨,泡沫可分为安全区、警戒区、危险区、严重危险区四个阶段。安全区的泡沫通常有积极作用,而危险区与严重危险区的泡沫则具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地产泡沫的破裂还产生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房地产过热,必然形成泡沫,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升很容易产生虚假需求信息,影响开发者和消费者的预期,而且虚假需求造成的过度供给,又会形成新的房产积压,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大而长期的负面影响。房地产金融风险不仅影响着房地产业和房地产金融业的稳定发展,而且当前房地产业己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整个金融业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也至关重要。房地产金融风险不仅包括单项业务、单个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也包括整个房地产金融体系的风险。
3.房地产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向
3.1 合理规划建设用地,搞好“城市经营”。很多人认为“城市经营”就是“炒地皮”,地方政府单纯通过土地出让增加财政收入,以房地产开发拉升GDP。这种简单的“城市经营”理念不符合科学的发展观。房地产开发项目有的是短期通过出售直接获利,比如商品住宅、小商铺等;有的是长期出租或经营获利,比如大型商场、写字楼等;有的是通过其他经济行为的加入而长期获利,比如工业厂房、娱乐用房等;有的则作为公共设施本身没有获利能力,但却提升了城市形象、品味,吸引资金或客流前来投资置业或旅游观光,使城市经济收入增加。
3.2 将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化。综合当前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及房市表现,从房市周期论的角度分析,我国房地产投资目前还处于繁荣期,整个房市还处在有利的上升阶段,但从市场表现看,房市则处于不成熟到成熟前的调整期。在未来的几年里,市场理性将逐渐回归。毕竟房地产开发是作为城市建设重要的参与者,城市运营商很多,而房地产消费属于长期使用的大宗物品,盲目不得。从当前城市居民的经济实力和市民购买力分析,只要经济形势保持平稳增长和楼市不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楼市就不会倒掉。近期,国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加强了对房地产的词整,这种调整并不是指楼市崩溃,而是引导房地产业进入一个成熟理性的稳定发展期,将涌现越来越多的性价比优越的产品,市场将逐渐走向成熟化。
3.3 将地价趋于合理水平。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对GDP增长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同时又依赖于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市场需求取决于经济增长所决定的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有必要加强宏观调控,借助规划、计划、行政、法律和经济等宏观调控手段,适当调整地产价格,使之趋于一个合理的水平,引导和保持房地产市场繁荣稳定发展是十分必要和必须的。这是因为,房地产业是一个土地与金融两种要素紧密结合的特殊产业,土地是一种极度缺乏供给弹性的要素,而金融资源则是理论上可以无限供给且极具流动性的要素。一旦房地产业深入投机要素,将会在短期内形成经济泡沫,如果房地产市场资金链突然中断,泡沫经济将会立刻崩溃,自然将会给关联产业及整个城市发展带来致命破坏。
3.4 防范房地产泡沫。(1)加强房地产价格监测,预防限制房地产投机和炒作。建立健全城市基准地价与地价公示制度以供市场交易参考,建立房地产交易价格评估制度、商品房出售网上申报制度,监视土地交易价格、调查地价与土地交易情况,对取得优惠政策受让的土地再交易进行严格限制,以加强政府管理部门对房地产价格的监测与调控。(2)建立全国统一的房地产市场运行预警预报制度。加强和完善宏观监测体系通过对全国房地产市场信息的及时归集、整理和分析,就市场运行情况做出评价和预测,定期市场分析报告,合理引导市场,为政府宏观决策做好参谋。(3)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机制。各级政府要根据房地产市场区域性强和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加强对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和演变规律的研究,科学设立符合当地房地产市场规律的预警预报指标体系和主要指标的量化区间,有计划地建立符合自己城市特点的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体系,防范房地产泡沫。
篇5
关键词:中部地区 经济合作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239-01
一、中部地区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
(一)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态势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使得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参加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依靠本国的区位优势,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横向角度分析,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较快,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缓慢。纵向角度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状况良好。
面对上述发展趋势,以及近几年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许多重大变化,给国际区域合作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使得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态势。
1.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中,协议数量增长迅速、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所签订的协议内容将更加广泛、层次也将更加深入,这就导致了其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2.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回升,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成长阶段将带来国际区域经济的普遍高速增长,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
3.多边区域型经济合作在取得新进展的同时,也有诸多新的挑战。当前,许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都取得了一些很大的进展。东盟首脑会议确定了2020年建立经济公共体的宏伟目标等等,都表明了多边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二)中国自贸区战略的推进
目前已有东盟、巴基斯坦、智利、新西兰、新加坡、秘鲁、哥斯达黎加与中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亚太贸易协定也已于中国签订了自贸区协定;海合会、澳大利亚、冰岛、挪威、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正在和中国进行自贸区谈判;同时中国与印度、韩国、中日韩的自贸区进入正在研究阶段。
二、中部地区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挑战
(一)对中部地区各种产业、出口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例如,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由于中部地区的出口结构一般都是出口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等,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例不高,这种结构与自贸区的部分国家的结构具有同质性的特点,达不到互补的结果,从而使得对内陆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所阻碍,会带来较大的影响。
(二)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依然十分困难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也逐渐向更加优化的路径发展。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同时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依然很大。
2010年8月2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要求中部地区的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落实这份文件提出的各项任务要求,努力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任务,包括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重点地区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由此可见,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依然很严峻,同时,受历史与现实等诸多因素制约,中部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资源依赖型、能源消耗型和高污染型的产业发展模式,使得经济呈现出明显的粗放型特点。
三、中部地区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构建中部地区走向国际化路线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有利于内陆地区产品的出口和企业“走出去”,同时东盟国家的投资政策和投资环境的更加规范和透明,有利于“走出去”的中部地区的企业与东盟国家企业更加有效的竞争。也有利于内陆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和中部地区农产品的出口。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我国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一些处于产业链末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一些欠发达的东盟国家,在满足这些国家需要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产业升级,在国际区域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二)有利于加强中部地区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国的各种交流
中部地区具有大量丰富资源、产业的比较优势,加强区域合作和国际交流,从而更加扩大对外开放。通过积极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对外合作。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与地方性组织、企业、各种社团、中介组织以及贸促会、工商联、驻外办事处等机构在促进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
四、中部地区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行性
(一)自贸协定提供的优惠待遇
由于关税大幅下降甚至将降至零水平,经济向外延伸较低的中部地区对自贸区表现出了日益浓厚的兴趣,越来越多的内陆地区的企业想更多分享自贸协定提供的优惠待遇。
其次,中部地区的一些企业,逐渐尝试选择在区域经济合作国设厂进行产品制造或者深加工贸易,通过“走出去”缓解自身产能过剩的压力,从而加速扩大了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国相关行业发展。
(二)国家政策导向
中部地区有更强大的产业要素集聚能力。中央对地方的发展定位及相关政策是吸引世界发展要素的关键。例如,2007年10月,国家商务部与重庆市签署了《共同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合作备忘录》,这表明了自2007年以来,中央明显加大了对内陆地区政策支持和组织支持的力度,它在国家总体发展中的战略定位越来越清晰。
(三)中部地区自身开放的需要
通过加强中部地区之间的互相联系与经济协作,建立高层互访机制、部门沟通联络机制和企业互动机制,促进中部地区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机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促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促进共同市场的打造和开发。例如,山西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融入环渤海经济圈要求,通过建立国家宏观角度的发展规划协调机制,推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大项目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以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产业开发为核心,打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形成独有的区域经济特色格局,更加有效的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同时通过区域内形成高效快捷的交通网络,建成辐射周边区域的畅通经济通道,提升在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四)互补性与竞争性有效机制的应用
互补性与竞争性是经济一体化的新机制,是中部地区与国际经济区域国的互相参与的基础。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如果区域经济之间存在互补性, 那么不同的空间经济主体之间产品范围差异较大,区域之间发生的产品贸易及范围比较广阔。从而,促进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强化区域竞争优势,扩大区域经济规模,显然互补性与竞争性形成了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构成其内生有效的有序机制。总之,中部地区与区域经济合作国在产业和产品上都各具特色,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竞争性。
篇6
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西部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效率却没有改善。本文通过主成分法分析了西部各省区经济效率,研究表明:除了具有特色和优势产业的云南、新疆等地区经济效率较高外,其他省区效率都较低。为了增强西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需要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引导地区经济结构升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西部地区经济效率,改善经济增长质量。
关键词:经济效率;西部大开发
中图分类号:F1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3-0022-03
1.引言
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5年西部12个省区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3万亿元,实际增长12.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8个百分点。GDP占全国的比重为18.2%,比2004年上升了1.7个百分点。2006年上半年,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更是高达13%,增长强劲。与此同时,在西部开发政策的影响下,其他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也迅速增长,2005年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7 899.44亿余元,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作用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5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成为拉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当前西部投资增长主要以国债投资为主,随着国家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财政投资资金有限,而在投入不能增加的情况下,西部地区这一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况且由于受资源和消费需求等因素的限制,投资增长速度也不能过快,而投资过热,又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影响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仍然存在较多的隐患。
通过比较东西部经济增长特征可以发现,东部地区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带动经济增长,但是在西部地区,由于人均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有限,而出口规模又小,消费和出口都不能有效地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只有依赖高投资率才能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目前,西部投资率水平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具体表现为投资规模过大,增长过快,部分行业盲目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土地等资源消耗过大等,这实际上反映的是西部经济发展走的还是高消耗、高成本、高速度、低效率的路子,西部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还未真正完全发展起来。西部地区高投资增长是建立在低投资效率基础上的。如果国家投资力度减弱,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会降下来。因此,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受到置疑。
对照东西部的经济结构发现,西部经济增长在更大程度上是依靠经济效率较低、就业吸收弹性较低的国有经济推动的。这也使得西部地区积极地追求经济高增长,却未收到经济发展的良好效果,西部12个省区市资本平均收益率整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迄今为止,在西部开发政策的影响下,国家在西部累计投资总额已接近1.2万亿元,在巨额投资的拉动下,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生态等各方面也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设施的改善,并不必然带来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是迄今为止西部各省区市绝大部分经济增长仍主要靠投资拉动的根本原因,经济增长整体上看仍以粗放式增长为主。
因此,西部经济的发展, 在投入不能继续扩大的情况下,首先需要提高经济效率。 西部各省(市、自治区)只有对自己的经济效率有一个客观、准确的综合评价, 分析各自的不足与优势,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提高经济增长效率。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部地区的经济效率做了定量和定性分析, 以期对经济效率的改善起参考作用。
2.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指标体系
2.1 主成分分析法和评价模型
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降维技术,研究指标体系内部的结构关系,把多指标转化成少数几个独立且包含原有指标大部分信息(80%至85%以上)的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在主成分分析中较为重要的是方差贡献率,代表主成分对样本信息变化反映程度的大小。运用主成分分析,可以从反映经济效率综合特征的众多变量中提取几个主要的公因子,每个公因子代表一种重要影响,可以分析出影响经济效率的不可观测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可以简化数据结构,确定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权重,计算出综合评价值。
主成分分析步骤:(1)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由于所选取各基本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且数值存在较大的差异,依此得到的评分值不具有可比性。为了消除这一影响,对这些基本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2)计算评估指标的相关矩阵R。若所有评估指标都正相关,则进行下一步,否则应重新分析指标,并进行处理或调整。(3)计算相关矩阵 R 的特征值λ和特征向量。(4)用相关系数矩阵 R 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 R 的特征值λ及特征向量,令| R -λI| = 0 ,求得特征值、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判断是否可用第一主成分作为综合评价指标,若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不超过50%,则不能反映原始指标的变化情况。(5)构造综合评价函数 Y。Y是 P个综合因子的线性组合。即 Y=α1x1 +α2x2 +…+αpxp。(6)计算样本的综合评价指标值,并进行排序。
2.2 指标体系
如何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判,目前还缺乏统一的标准。经济学家李京文(1996)认为高质量的增长应符合以下几项要求:(1)经济增长主要不是靠投入数量的增加,而是靠科技进步的提高;(2)经济增长持续稳定,避免剧烈的波动;(3)物价上涨率被控制在合理的限额之内;(4)经济增长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总供需的大体平衡;(5)经济增长不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本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西部地区的经济效率,宏观经济效率可以看作是政府的投资效率,微观经济效率是企业投资效率。原始数据来源于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略),经过整理计算,选取了评价经济效率的13项指标,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2.2.1 宏观指标
从宏观上看,度量宏观经济效率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1)边际产出资本比率(IOCR=dY /dK), 边际产出资本比率即一定时期内单位投资量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量,由于没有资本存量的准确数据,需要进行估算,这里用固定资产投资代替,单位投资量产生的GDP增量越大,表明投资的宏观效率越高。(2)非国有经济投资额占全部固定资产总投资额的比例。统计数据显示,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收益率平均高于国有企业,而西部非国有企业的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比重却较低。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产权更加清晰,投资收益与亏损直接由所有者承担,委托层次较少,所承担的社会负担也较小,面临市场硬约束。所以本文认为非国有经济投资占总投资额的比例越高,整个经济的投资质量越高,用这一比例来间接衡量经济效率。(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能源消费总量/国内生产总值),用来反映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耗量,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对其求倒数得到单位能耗所产生的GDP,数值越大表明经济效率越高。(4)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单位GDP创造的财政收入反映经济运行质量,该比重越大经济运行质量越高,经济效益也就越好。(5)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当年固定资本形成额年度实际增量占当年GDP实际增量的比重。该指标从需求角度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具体公式是,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当前固定资本形成年度实际增量/当年GDP实际增量)x100%。(6)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拉动率等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乘以 GDP增长速度。该指标和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之间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把“占GDP增量的百分比”,变成了“增长速度中的若干百分点”。
2.2.2 微观指标
从微观投资效率看,本文采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进行衡量。主要有以下一些指标:
(1)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2)全员劳动生产率,该指标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3)工业增加值率,是在一定时期内工业增加值占同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反映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4)权益资金率,该指标既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也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5)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企业投入的生产成本及费用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反映企业降低成本所取得的经济效益。(6)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指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次数,反映投入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7)私营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尽管西部地区以国有经济为主导,但我们引入私营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这项指标,是因为民营经济发展越好,投资效率也高,可以间接反映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
3.实证分析
在引入投资效率的宏观和微观指标后,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
首先用相关系数矩阵R 进行主成分分析,求得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贡献率(见表1) 。按照特征根大于 1 的原则, 选入4个主成分, 其方差累计贡献率达 84.25%,即这四个成分所包含的信息占原始变量所包含信息的84.25%(见表 1),其余9个成分对方差影响很小,因此可以提取前四个成分作为主成分评价西部地区 12 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效率变量。
然后由分析结果计算各主成分的得分,各主成分得分Y1 、Y2 、Y3 、Y4 可由主成分的得分系数和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计算。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综合各主成分构造综合评价模型,选择四个主成分Y1、Y2、Y3 、Y4,并以其特征值的方差贡献率39.9%、22.5 %、13.5 %、8.4%作为加权系数,构造如下综合评价函数: Z =0.399 ×Y1 +0.225 ×Y2 + 0. 135×Y3 +0.084×Y4。
从表2可以看出,按照第一主成分进行的排名与综合排名较为接近,这主要是由于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高达40%,基本反映了西部各省经济效率情况。第二、第三、第四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2.46 %、13.47%、8.4 %,第一主成分在非国有经济投资比例,财政收入占GDP比率、投资贡献率等指标有较大的载荷系数,这些指标能够大体反映西部各地区的宏观经济增长效率,新疆和云南在宏观经济效率表现较好。第二主成分在全部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微观指标有较大的载荷系数,主要反映微观经济效率,云南和重庆在微观经济效率表现较好。
最后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得分, 将西部地区12 个省(市、自治区) 的经济效率分为以下三类:
(1)云南、新疆、内蒙古、。上述四省(区)在西部各地区经济效率最高。主要是因为它们拥有明显的特色经济,例如云南的旅游服务业、烟草行业等,这些产业效益好,无污染,而且云南无论是宏观经济效率还是微观经济效率都表现较好。而新疆则以石油石化产业为主导,带动整体经济效率提高。
(2)四川、重庆、青海、陕西和广西的经济效率在西部处于中等水平。上述各省区市没有明显的优势产业和经济,不能形成竞争优势,使其经济效率处于一般水平。
(3) 贵州、宁夏、甘肃三省(区)的经济效率比较低,表明经济增长需要高投入才能维持发展,同时经济结构又不合理,例如宁夏第二产业消费的能源数量占终端消费数量的比重接近90%,其中高耗能工业又占能源消费的50%以上。这些地区主要以高能耗和资源加工的工业体系为主,长期开发必然带来资源的“瓶颈”制约,经济增长质量不高。
4.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对策建议
西部开发政策的实施使西部经济快速增长,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市场经济无形之手的强大作用下,西部地区除了在石油和天然气、煤的开采以及部分农副产品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外,其他行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很难有竞争力,使西部地区只有依靠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经济效率却没有改善。因此,要想提高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育产业优势
西部地区最大的优势是资源优势,各地区应该认真分析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借助最具优势的资源(例如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绿色生态产品资源和原材料能源资源等),将经济资源优势升级为主导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地谋求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以便带动其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2)努力降低各种能耗
为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应该大力重点发展节能项目,促进节能技术产业化,并逐步加快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高耗能行业的落后生产装备。另外,从制度上可以考虑制订适用于地方实际情况的高耗能行业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依法开展资源节约执法和监督检查,同时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尤其是降低工业中能耗高而产出低的行业所占的比例,有利于实现节能降耗。
(3)提高微观经济竞争力
西部地区企业呈现出数量少、规模小、产品结构落后、经济效益差等弱质特性,在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环境下,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在全国市场上很难有竞争力,因此,要想具有持续的经济竞争力,需要提高微观企业工业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宋利格,陈 迅.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J].经济纵横,2006,(7).
[2]施发启.如何有效衡量我国投资效率[EB/OL].国家统计局,省略/read.asp?id=1310.
[3]吕峰.论跨国公司投资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J].商场现代化,2006,(5).
[4]沈坤荣,孙文杰.投资效率、资本形成与宏观经济波动――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4,(6).
[5] 夏红云,杨林泉.主成分分析在西部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中的应用[J].经济师,2006,(6).
[6] 张雅清,主成分分析法在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的有效应用[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12) .
[7] 李京文.快速发展中的中国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篇7
[关键词]特低渗透开发;压裂;选井
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1 桩23区块油藏基本概况
五号桩油田桩23块地处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东北部潮间沼泽地带,濒临渤海(图1),该区地势低凹,中间有东营港高速公路穿越,部分处于养殖区内,水域面积较多,易受风暴潮影响。该区地形起伏不大,地势较为平坦、开阔,海拔1.08米。
桩23块构造上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北部五号桩洼陷的北部,北至桩西油田,南临桩74断块,西至桩83鼻状构造,东为长堤油田。
2 桩23单元措施压裂选井面临的困难
(1)油层埋藏深,油层中深3620m左右,成岩作用强,物性极差。据岩心分析,679块孔隙度样品分析值为5.0%~17.8%,平均12.9%。678块渗透率样品分析值为0.07~3.7×10-3um2,平均0.96×10-3um2。133块碳酸盐样品平均值为17.4%,为低孔、特低渗储层,据不完全统计平均破裂压力已达到55.2Mpa以上,地层压开难度大,高压工艺施工对管柱设计、工艺方案优化提出更高要求。
(2)沙三下Ⅱ油层组温度135-145℃,静温梯度为3.33℃/100m,为常温系统。高温、超高温储层使压裂材料性能面临挑战,对高温、低摩阻压裂液体系的需求增大。
(3)多层、薄层、间互层发育,岩性复杂,对控缝降滤工艺要求高。
针对上述难点,经过不断地攻关及实践,在高压、超深井改造、砂岩天然裂缝性油藏改造、薄互层改造、控缝降滤工艺、新型压裂材料方面形成了配套技术,并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3 桩23单元措施压裂选井评价分析
2006年桩23区块油井泵型由Φ38泵全部改为Φ44泵,应用“放大生产压差“的方法来维持其正常生产。但是低渗开发自然递减的客观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油田开发以来的自然递减平均水平仍然达到19%以上,因此区块措施上产、稳产变得至关重要,老井措施压裂增产也会更广泛得到应用。
(1)地质构造及储层对措施压裂效果的影响
受断块构造的影响,单元产能分布有差异。
纵向上:1砂层组产能相对较高,2砂层组其次,3砂层组产能较低。
平面上:不同部位,油井产能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区块西南部,桩23-17-10单元由于4砂组发育较好,所以单元初产水平对于其它单元相对较高。
(2)储层采出程度对措施压裂效果的影响
措施压裂选井所选井层应有有充足的剩余可采储量,特别是对于措施压裂措施非常重要,剩余可采储量对于提高油井产量效果必不可少,没有剩余可采储量的井,就没有措施压裂的必要。
对于改层措施压裂,相邻井的储层采出程度,单采水平、累计采出对措施压裂均具有影响。
(3)地层系数对压裂效果的影响
达西径向流公式表明,在非均质储层中,地层系数kh值为变量,增产潜力受到压裂改造有效人工裂缝缝长内最大有效地层系数Kh值影响。
统计显示,地层系数越大、日产液(油)相对较高。从柱状图显示中可以看出1、2、4砂组地层系数相差不大,而3砂组发育最差,平均日产液水平和1砂组相比较低34%左右,1砂组发育最好,平均日产液水平达到了17.3t/d。
4 应用效果分析
桩23-12-X11本次改层上返压裂动用1砂组,该砂组为断块的主力砂组,11、15、16、17小层储量占总储量的33.27%,油层处于构造的上部
桩23-12-X11地层系数达到了31.7,甚至高于桩23-17-10单元14.2的平均水平,选择目的层的发育相对较好,尤其是其7#小层,折算岩心渗透率达到了6.44%,孔隙度达到了18.8%,地层系数较好的地层一般能够实现理想的压裂效果。
该井破裂压力42.8兆帕,停泵压力27.6兆帕,累计液量399.3m3,最高砂比达到54.57%,最大排量达到4.67%,整个压裂呈标准的升―稳增型曲线,工艺施工过程表明工艺执行与压裂模拟设计符合度较高。
该井自2011年元月施工生产以来,一直稳定生产,年累计增油3498t,并且持续有效,截至2012.1月日液水平10.6t/d,日油水平10.1t/d,含水5%。
5 认识或建议
综合分析结果,总结措施选井可以用“三查、四看、一录一拓”来说明。
(1)“查构造、看储层发育”
对于措施单井处于构造的位置,储层的发育情况的了解对与措施选井压裂效果的好坏十分重要,储层发育的差别是措施压裂工艺选择的主要依据之一。
(2)“查井史、看采出程度”
了解单井历次生产简历情况,掌握小层单采情况,参照对应临近井的采出程度水平程度,指导决策措施选层。
(3)“查静态、看地层系数”
依据地层系数发育指标情况,优选压裂工艺参数,扩展裂缝造缝控制程度,达到优化压裂效果的目的。
(4)“录动态、看压力系数”
对于动态检测地层压力递减至较低水平的措施单井,可适时选用增能压裂技术,提高工艺措施效果。
(5)拓导流、保供液能力”
篇8
关键词:唐山;冬季植物;植物配置
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需求矛盾越来越大,因此大量地运用绿色植物就成为解决矛盾的有效措施。但是,唐山市冬季寒冷,决定了园林植物种植的局限性,特别是能露地越冬的常绿阔叶树种相对较少,大多数阔叶树冬季落叶后枝干秃裸,致使冬季景观相对单调。这就要求在景观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多种植物的个性观赏特征弥补这一不足。
1唐山市气候
唐山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冬季受极地大陆性气团控制,气候寒冷、雨雪稀少;春季受大陆性变化气团影响,降水不多,由于偏北或偏西风盛行,蒸发量增大,往往形成干旱天气;夏季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北移,促使西南或东南洋面上暖湿气流向北输送,成为主要降水季节;秋季东南季风减退,极地大陆气团逐渐加强,逐渐转变为秋高气爽的少雨季节。
全市多年平均气温lO.6%,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5~-8℃,最低气温可达一26%;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25~26%,最高气温40%。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44.2mm,其中汛期降水量526.5mm,占年降水量的82%左右。无霜期平均180天,初霜期一般为10月上旬,终霜期在次年4月初。
2观枝干植物
在冬季北方城市的树木枝干多为灰色或褐色,晦暗的色彩造成了城市绿地景观的沉闷气氛。但具有色彩鲜艳的枝干的树种也为数不少,冬季城市绿地的植物景观可以通过应用这些植物来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植物枝干的色彩有红色、金黄色、绿色、白色、古铜色等,红瑞木、黄刺玫、杏、野蔷薇等植物具有红色枝条;金枝国槐、金叶榆、金枝柳等具有金黄色的枝条;棣棠、梧桐、迎春等植物的枝条为绿色;白色的有白桦、银白杨、核桃揪等,古铜色的有山桃等。还有些树种的树皮具有斑驳的色彩,如白皮松、悬铃木等。通过孤植、丛植、列植、群植、混合搭配植物,这些植物的枝干色彩在冬季叶落后更加吸引人。
3观芽植物
许多落叶树饱满的冬芽也很值得欣赏,如玉兰的芽在冬季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这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树种还有丁香属中的大多数植物、紫玉兰、牡丹、七叶树、天目琼花、桃花、碧桃、杏梅等,还有一些植物的芽是在晚冬萌动后才具有观赏价值,如榆叶梅、珍珠梅、贴梗海棠、紫荆等,这是冬天就要结束,春天即将来临的标志,有催人奋进的感染力。
4常绿树种选择
我国北方地区大部分处于温带,这里分布着大量常绿针叶树,在园林中利用常绿针叶树符合植被分布规律和“适地适树”的原则。我国园林中历来也有利用常绿针叶树的传统,尤其是松柏类树木,如雪松、白皮松、油松、侧柏、华山松、樟子松、刺柏、铅笔柏、圆柏、云杉,在小环境好的地方也可栽植水杉、冷杉、龙柏等。乔木类可孤植、丛植、群植乃至片林状栽植,形成各具特色的艺术景观,给人以壮美为主要审美感受的景观。灌木类,如大叶黄杨、小叶黄杨、胶东卫矛、北海道黄杨等,既可作耐阴的下木,也可作建筑周围的基础种植材料。匍地类树木,如爬地柏、沙地柏等则是良好的地被植物,在园林中应用,既可弥补草本地被植物冬季枯黄的缺点,又因这些植物有着较强的耐旱性而可减少养护管理的成本。
5植物配置
绿色是植物界最普遍的色彩,但在一片灰暗的冬季也会变的突出白色柔和,红色亮丽、黄色明媚,恰当运用这些色彩的特性,在植物配置中根据环境的基调有针对的选择搭配,可以创造出鲜活的冬季城市绿地景观。明度较低的色彩适合用来做背景,饱和度高的色彩利于吸引人的视线,适合作为前景。在绿色或棕色背景下栽种红瑞木可以形成强烈的对比,在灰棕色树木的背景下植白桦、白皮松等可以形成协调的色彩组合。常绿树的绿色是冬季最常见的色彩,其体积也最大,因此可以将常绿树作为背景,将饱和度高的彩色树种作为前景形成视觉焦点。常绿树的绿色因其色调不同可以分为深绿、蓝绿、灰绿等不同的绿色,云杉、杜松等具有清爽的蓝绿色,可与其它色北方城市绿地冬季景观设计的策略彩和谐搭配深绿稳重宜作背景,可与亮色的植物或建筑搭配,如油松、矮紫杉、桧柏、龙柏、沙地柏、侧柏等。在城市绿地冬季景观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植物与植物之间的色彩配合,同时要考虑植物与周围建筑的色彩相互协调。植物色彩越明亮,体积就越显膨胀,令人感觉距离越近色彩明度越低,体积就越缩小,产生后退感。因此,空间狭小时,为不让人感觉局促,可以配置明度稍低的植物,过于空旷的空间,可以配置些色彩浓烈的植物,形成视觉的焦点,减弱空旷感。
篇9
关键词:内蒙古 乳业 国际竞争力
乳业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美国家中乳品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已成为发达国家农业的主导产业。法国乳业总产值已超过其汽车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印度在上个世纪70年动“白色革命”,在20余年的时间里,已发展成为世界乳业大国。2004年中国农业总产值为18138.4亿元,其中中国乳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不足1%,巨大的差距使得该行业蕴含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受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和乳品市场消费增长等影响,近几年我国乳业发展全面提速,乳制品总产量及人均乳制品的消费量均大幅度增长,乳业已成为我国食品行业中市场前景最广阔、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截至2005年12月,中国的乳品行业已实现销售收入862.57亿元,同比增长36.38%,实现利润总额49.14亿元,同比增长45.3%,行业依然以较快速度增长。但中国与外国的乳品企业的实力仍然有明显的差距。
一、内蒙古地区乳业现状
内蒙古是我国传统的畜牧业大省,近年来乳品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表现在奶资源的拥有、牛奶的生产能力、资本实力和技术水平等方面。但由于乳品的产品差异化程度低,行业成长速度快等方面的因素,内蒙古乳业受到新进入企业、行业内原有企业的竞争压力,也受到奶源、行销渠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内蒙古乳业应通过资源化、技术化、资本化、集群化的成长模式保持其竞争优势。
目前国内乳品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奶源基地建设、企业资本运营两方面,这是制约国内企业进行下一步发展的瓶颈。现在乳品企业大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做法,努力建立优质的奶源基地,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内蒙牛的发展模式十分成功,在短短4年内由排名第1116位上升至第3位,成为国内乳业的一个奇迹。公司在成立之初确定了“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战略,通过虚拟联合,蒙牛投入品牌、管理、技术、配方,与区内外8家乳品企业合作,用极少的资金在短期内扩大了企业的规模。蒙牛的成功引起了国外财团的关注,2002年美国摩根斯坦利等三家财团对蒙牛注资2500万美元,成为蒙牛的股东。蒙牛的这次引资不但获取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资金,而且完善了公司的治理结构。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2319.HK)在香港挂牌上市,并创造出又一个奇迹:公开发售3.5亿股(其中1亿股为旧股),公众超额认购达206倍,一次性冻结资金283亿港元,股票发行价格稳稳地落在了最初设计的询价区间3.125-3.925港元的上限,全面摊薄市盈率高达19倍,IPO融资近14亿港元。
二、内蒙古地区乳业发展情况
(一)内蒙古地区乳业具有的特征
在内蒙古拥有“伊利”“蒙牛”等大型加工企业,同时以呼和浩特为中心拥有一批中小型乳品加工企业,而产品也从冷冻食品(雪糕、冰激凌等类)、奶粉、奶酪等一直延伸到液态奶。并且呼和浩特市把奶牛业作为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启动实施了“奶牛业富民兴市工程”建设。全市建成了万头以上的奶牛基地旗县5个,其中两个旗县已超过3万头;建成千头以上的奶牛基地乡镇21个,其中8个乡镇已超过3000头;建成百户千头规模奶牛养殖示范小区8个,饲养5头以上奶牛专业户已发展到5000余户。
在前不久公布的2005年第一季度的季报中,伊利股份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高达34%,利润同比增长亦高达16.76%。2004年蒙牛乳业收入攀升77.2%,达72.138亿元人民币。这就在内蒙古形成了以“伊利”“蒙牛”两家大型企业为主、以呼和浩特市为中心区域乳品加工企业集群化发展的格局。作为一个加工主导型产业,内蒙古的乳品业在大规模加工的引导下,奶牛数量和质量迅速增加和提高,牛奶产量大大增加。
(二)内蒙古乳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情况
世界鲜奶最大出口国是德国,其国际市场占有率20年来虽不断下降,但仍维持在30%左右。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较高,2001年分别是15.62%、13.62%和7.64%。中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20年来未超过1%,二十世纪80年代上升较快,90年代趋缓。总之,中国各种奶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在1%以下,且20年来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从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指数来看,中国各种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都很弱。从国内的排名看,2004年内蒙古牛奶的产量排在全国第一位,达到502.1万吨;2004年我国牛奶累计总产量达到2368.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12%,其中内蒙古的产量占到了全国产量的21.2%,排在全国第一位。内蒙古乳业在国内市场上表现出了很大的竞争优势,但
内蒙古乳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很弱的。
三、分析内蒙古乳业国际竞争力
(一)内蒙古乳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从目前我国乳品业发展的状况看内蒙古的乳业有以下竞争优势:
1.奶牛资源的优势
内蒙古是我国传统的草原畜牧业地区,拥有规模较大的奶牛群。近年来,内蒙古奶牛业呈高速增长的态势,2004年,全区奶牛存栏达219万头,比前年增长38%。全年鲜奶产量达到502.1吨,比前年增长45%以上,居全国第一位。到2005年,蒙牛日收奶量突破6000吨。在中国乳业中,日收奶量超过5000吨的,仅此一家。内蒙古奶牛资源的优势不仅表现在奶牛的数量上,而且表现在奶牛相对集中的特征方面。呼和浩特市已建成万头以上的奶牛基地旗县区4个,千头以上的基地乡镇17个,百户千头规模奶牛养殖示范小区8个,饲养5头以上的奶牛专业户已发展到5000余户。全市85%的奶牛集中在奶牛基地乡镇中。科学养畜服务体系得以全面覆盖,奶牛冷配、疫病防治、秸秆转化、胚胎移殖等技术均得到迅速普及。充足的奶源,使企业形成生产规模和技术升级,经济效益常可观。
2.内蒙古乳品产业集群优势
内蒙古拥有全国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由此奶源是产业群的竞争优势支撑。但长期而言,奶源对于强势厂商并不构成约束条件。奶牛从出生到挤奶大约只要27个月,在市场机制调节下,中长期内奶源供给可以进行充分调整。2004年国内奶牛存栏(头)数大约为1108万,比上年增长24.1%。2005年,我国奶牛存栏达1216.1万头,奶类总产量达到2864.8万吨,奶源的增长速度并不亚于乳品消费增长的幅度,加之单产水平的大幅提高,奶源增长十分迅速。区外厂商异地建立基地将打破奶源的地域限制和地理品牌垄断。2004年内蒙古奶牛存栏(头)数大约为219.4万头,比上年增长了51.8%,这就可以看出内蒙古乳业的发展不仅要用支柱产业的战略眼光来看待,更要利用产业集群的思维进行规划。要使内蒙古乳业具有持续竞争力,可以利用波特“菱形结构”系统来培育地区竞争优势群。内蒙古乳品企业的资本规模已经有了较快增长,在“伊利”“蒙牛”等企业通过公募、私募等方式获得资本的同时,拥有近60亿资产的内蒙古鄂尔多斯集团投资进入了“伊利包头乳业”,与“伊利”公司形成战略上的合作。内蒙古的乳品业在资本获得方面也存在着较强的优势。
(二)内蒙古乳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劣势
1.新的企业涌入乳品行业,产业竞争状况日益动态化、国际化、激烈化
近期以来,被誉为“朝阳产业”的乳业市场上战火不断,竞争异常激烈。外资对我国乳品企业的并购攻势日渐加强。2005年7月,英国RichKeen公司与统一中国投资公司投资10亿元人民币认购完达山50%股权。同年8月,丹麦阿尔拉食品公司宣布斥资5.4亿元人民币与蒙牛乳业企业合资组建婴幼儿奶粉企业。同年10月,法国达能将持有的光明牛奶股份由9.7%提高到11.5%。12月,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又投资8.64亿元人民币收购三鹿43%的股份。国际乳业巨头达能在光明乳业投资5%的股份,光明实现了“以全国资源做全国市场”向“以世界资源做中国乳业”的转变。这些新近加入的企业,对内蒙古乳品也产生了比较明显的竞争压力。
2.奶源严重不足,企业加工能力过剩
在乳品行业,许多企业把“得奶源者得市场”作为企业制胜的信条,由此看出奶源基地建设在乳业竞争中的重要性。但由于内蒙古良种奶牛严重不足,与国外相比单体产奶量很低。内蒙古目前奶源基地和乳品加工企业还没有真正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产业化链条,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程度低制约着奶源基地的建设。而乳品企业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改善企业绩效,纷纷扩大生产基地。奶源基地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企业生产设备的开工率只有60%-70%,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提高了成本,削弱了竞争力。
3.市场集中度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内蒙古乳业凭借“天然牧场”“原汁原味纯鲜牛奶”的概念进京抢滩,抢占北京“三元”、上海“光明”在北京稳固了多年的市场,并且大获成功,新牌子的大草原乳业把北京当作进军我国乳业市场的第一站,由于质量好,价格比同类产品便宜,居然吸引了上海、广东的乳业经销商进北京抢货。但我国乳业目前出现的过度价格竞争,根源在于现有市场结构的“竞争过度,垄断不足”,它决定着企业只能采取低级的“竞价”行为,而后者以逆向强化市场结构的不合理。具体而言,企业的过度价格竞争行为是由于这种市场结构中的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程度和进退条件等因素决定的。
四、提高内蒙古乳业国际竞争力
(一)奶牛饲养方式的转变
为巩固和扩大内蒙古乳业在全国的竞争优势,内蒙古将实现以下转变:实现奶牛饲养管理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大力推广和普及标准化、模式化的养殖新技术,引导和扶持奶牛养殖小区和规模生态牧场建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社会化服务,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建立和完善奶牛疫病防治体系、牛奶及奶牛饲料安全和乳制品质量检测体系,力争在近期内使内蒙古鲜乳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二)国外乳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发达国家实现市场集中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通过企业自发竞争促进市场集中,进而形成寡占型市场结构的模式;另一种是以日韩为代表,主要通过政府力量的推动迅速实现企业规模扩张和市场集中,进而形成寡占型市场结构的模式。实践证明,以上两种模式各有利弊。第一种模式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在市场结构转换中的作用,有利于培育企业的竞争实力和应对各种市场环境的能力。但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转换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第二种模式尽管也是建立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但政府在市场结构的转换中发挥着十分突出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政府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促进大型企业的快速生成和发展,迅速提高市场的集中程度。这种政府主导型市场结构的转换方式能够较快地促进寡占型市场结构的形成,但通过这种方式成长起来的大企业,由于过分依赖政府的扶持和保护,往往缺乏对外部经济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内蒙古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的主要内容:一是调整草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人工、半人工草地、五配套草库伦和灌溉饲料地,到2005年,牧区人工草场保有面积达到1500万亩,改良草场达3000万亩。二是调整区域布局,呼盟沿“滨洲线”“三河道”及呼市、包头市以发展奶牛为主,实施奶业产业化。三是调整生产结构,重点是优化畜种结构和品种结构,着力提高良种改良牲畜比重;优化畜群结构,形成提高母畜比重――加速繁殖――扩大出栏――快速周转――增加效益的生产模式。
[参考文献]
[1]秦志宏.内蒙古乳品产业的竞争分析与成长模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3,11.
[2]农调队住户处.调整畜牧业结构,推进内蒙古产业化发展.2004.
[3]孙亚清,刘力.优势牛奶产业带建设的问题和建议.现代畜牧兽医.2005,08.
[4]吕裔良.中国乳业市场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农场经济管理.1994-2006.
[5]乔娟,杨雪,李秉龙.中国奶类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12.
篇10
今年,受国家管理通胀预期而实行的持续紧缩货币政策影响,三季度全区经济延续回调,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从各季度GDP同比增长来看,一、二、三季度分别为16.5%、14.4%、14%,经济增速逐渐回调,下滑速度逐季趋缓。从产业增长情况来看,三季度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9.65亿元,可比增长12.5%,与前两个季度相比,增速分别提高了3.2、1.3个百分点,拉动全区经济增长8.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0%,贡献率比上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势强劲,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投资增速继续回升,重点项目进展良好。
我区城改项目的投资较快增速及保障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使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现持续回升态势。截止9月底,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3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较一、二季度分别回升0.6、0.8个百分点。重点建设项目进展良好,提前四个月完成《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为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重要支撑。前三个季度,91个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4.25亿元,超过节点进度要求12.4个百分点。其中,9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26.33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104.9%。重点在建项目中有69个项目完成时间节点任务,28个项目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重点在建项目中,综合改造类、房地产类项目占全区重点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的68.02%,其投资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商贸类项目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投资任务。
三、消费市场持续活跃,批发零售仍占主导。
行政中心、铁路北客站、世园会、地铁二号线、汉城湖景区等项目的运营给我区商贸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持续的商机和消费效应。我区住宿、餐饮、批发和零售等产业得以发展,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达到33.0%、22.6%、33.6%和21.7%。这些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冲消了汽车销售增速不甚理想的状况,消费市场继续保持活跃态势。截至9月底,我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8.1亿元,同比增长19.8%,增速较上年同期和上季度分别提高了0.2、0.7个百分点。从消费形态看,批发和零售行业仍然占据我区消费品市场的主导地位,全区限上批零企业实现零售额191.15亿元,占全区社消总额的96.5%。住宿餐饮业成为我区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具有快速增长潜力的产业。
四、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现代产业体系的培育和壮大,使我区总体发展实力和内生活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增长保持较快增速。截至9月底,全区累计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52亿元,超过去年全年14.46亿元的收入总量;较上年同期可比增长29.9%,完成年度预算的85.43%。收入结构上,工商税收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前三个季度,全区工商税收累计实现12.18亿元,可比增长28.06%,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83.9%,财政收入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