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的感受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外阅读的感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激发 课外阅读 兴趣 志趣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40-02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事实上,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资源极为有限,阅读能力、阅读兴趣普遍不高。那么,如何来激发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一、丰富阅读资源,让学生有书可读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阅读,必须要有阅读材料,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然要有阅读素材。不断开发阅读素材,让学生有书可读。从调查看,农村学生阅读的书本材料极少,大部分学生的阅读书本材料仅仅是《学语文》、《同步作文》等,一两本课外书籍根本不能满足学生若渴的求知欲,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匮乏的原因可见一斑。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这些途径让学生“有书可读”:
一方面,学校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建立图书室,不断添置书籍。学校抽出专用经费,添置图书,为图书室充实内容,努力为孩子创造出阅读条件。另一方面,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自愿捐书,假如每个学生能捐1本书,那么40人的班级就有40本书供全班同学共享。第三,利用优势资源,开发阅读素材。尽管我们没有整齐的街道,辉煌的灯火,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但良好的阅读素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青山绿水,荷色田园,这些洗尽铅华的资源无不成为城市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阅读素材。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能发现这些优势材料,并能阅读它。如春天来了,让孩子们到大自然这本无字书中去阅读,去体验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去感受春光无限,去发现美,他们一定会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以活动为载体,促成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
(一)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竞赛活动。形式多样的读书竞赛活动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小学生年龄小,表现欲、好胜心强,组织开展多形式的交流、竞赛活动,既能激发出他们的阅读兴趣,又能及时检查阅读效果,便于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每周的“课外阅读之星”、每月的“课外阅读小能手”、每期的“课外阅读最佳个人”、“故事大王”等评比,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自办手抄报,展示课外阅读成果。阅读最重要的是感受和体验,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手抄报等活动将这种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进行交流,从中获取快乐,从而对课外阅读产生乐趣。
(三)开展“四会”,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风气。所谓“四会”,即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会、好书推荐会。由于学生最爱听故事、讲故事,也最爱读故事书,所以我都要利用作文课、早读课或晨会、周会,举行一两次故事会。往往一经发动,学生纷纷报名参加。大家都争先把自己从课外读物中学来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出来。有时他们还会采取分角色表演的方式讲故事,使活动趣味无穷。“佳作欣赏会”一般采取音像结合的办法进行佳作欣赏,即一面欣赏佳作的朗读录音,一面看展现作品情景的有关图片或投影,让大家从佳作欣赏中获得教益。让学生做好阅读成长笔记,记录自己课外阅读的书名,阅读篇目,写出内容梗概,摘抄好词佳句,写出阅读心得等,每周定期在全班内交流读书心得。定期举行好书推荐会,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由教师或学生相互之间推荐一些适合学生当前阅读的书籍,并要说出包括好书的内容、背景、作者等相关的推荐原因,然后确定推荐指数,学生根据推荐原因、推荐指数选择自己喜欢读的书。
(四)学校还可创办儿童文学社。发展优秀课外阅读分子入社,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积极办好社刊。通过社刊指点读书方法,推荐最新书目发表学生优秀习作作,交流阅读感想,展示阅读成果。在校内黑板报、宣传橱窗中开辟读书知识专栏,教室内布置名人读书名言,为学生营造理想的人文化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在这浓烈的读书气氛中耳濡目染,深得其益。
三、建立激趣评价机制,使学生对课外阅读形成志趣
评价是在特定信息的基础上,对事物某种属性所做的价值判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
(一)采取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参与评定过程,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调控能力发展。小学生受认知能力的限制,难以正确地评价自己,为了防止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茫然感,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作评价。教育心理学中的“期望效应”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看法、期望会贯穿于言行之中,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建立以鼓励、表扬为主的评价机制。“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强化小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在学生课外阅读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表扬,肯定学生的每一点滴的进步,帮助学生树立课外阅读的信心。
(三)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在评价学生的阅读时一定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
学生在评价中逐渐树立了信心,真正感受到课外阅读给自己带来了快乐,于是就会自觉地、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并形成志趣,长期坚持下去。
篇2
【关键词】提高;低年级;课外阅读;实效性
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语文综合性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通、最常见的形式,是阅读能力训练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的重要性是毋庸质疑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生活在信息社会,就要不断获取信息。一个人在信息社会中优秀与否取决于他获取信息的能力,而获取信息的能力与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是成正比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技能。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可见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是开启语文教学的一把金钥匙。《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第一学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阅读浅近的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低年级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5万字。那么,如何把低年级的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低年级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呢?
一、转变家长观念,重视课外阅读
在农村家长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能读、能背课本的孩子就是爱学习的乖孩子。家长们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也很少去阅读书籍,他们全然不知,课内学习后还需要课外阅读。所以,转变家长们原有的狭隘的观念是搞好课外阅读的前提条件。为此,在孩子们踏进小学大门的第一天第一节课,我为孩子们展示了在他们书包中找不到的《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等,告诉他们,这就是课外阅读的课外书;在第一次对学生提要求时,我说“孩子们,你们的书包天天至少要带一本课外书。”在第一次家长会时,我告诉家长:“你们不仅要辅导孩子们的作业,还要督促他们进行课外阅读”。让家长们从孩子们一上学就高度重视课外阅读。
二、激发阅读兴趣,营造课外阅读氛围
面对低年级的学生,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不久,识字量少,如果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失去了读书的兴趣。教师要好好的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用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低年级的孩子最喜欢听故事,于是,我就利用时间绘声绘色地为他们讲一些有趣的故事,鼓励他们自己也像老师一样自己读,自己讲,并把课外书带到学校与同学交流分享,形成读书的氛围。为了让孩子们读得更有劲,我就在班上开展“课前三分中课外阅读交流”,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除此,我还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如每周评选“阅读之星”、“小博士”、“智多星”等,使学生中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才能从书学到丰富的知识,才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爱上课外阅读。
三、推荐课外读物,引导阅读方向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现在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一定都适合孩子们阅读。农村家长和孩子们的鉴赏能力、免疫能力差,这就需要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推荐课外读物的工作。我认为,凡是对学生有教育性、益智性、趣味性的,不管是漫画,还是小人书,只要学生喜欢,爱读,都可以让他们尝试。如《睡前好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十万个为什么》低幼版、《儿歌》、《日记起步》等等。
四、家校互动,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里进行,对于识字量不多的低年级孩子来讲,刚开始阅读有些困难,这就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孩子们上一年级时,我就让家长每天带头和孩子一起阅读,定期和孩子一起上书店购买课外书籍。二年级时,我就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课外阅读时间安排,保证每个孩子每天应有30分钟左右的阅读时间。家长每天督促检查孩子的阅读情况。有些家长喜欢用提问抽查的方式,有些家长喜欢让孩子以讲故事的方式来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不管哪种方式,只要家长做了,孩子们的阅读肯定就不是流于形式,而是落到了实处。为了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家的阅读情况,我专门设计了“课外阅读记载本”,让家长填写。主要内容有:读物名称____、阅读字数____、阅读时间____、家长签字____。在学校,除了每节课的“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交流”外,我校还开设了每天20分钟的“读经典”,让孩子们好读书、读好书。这样,家校互动,就把课外阅读做得实实在在。
五、指导课外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篇3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呢?我认为读书要有效果就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要个个字认得,不可随便放过。口到:就是要句句念出,好的作品要背出。心到:就是要弄清每章每句每字意义如何。手到:就是读书或自己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如果做到上面所说的“四到”,那么课外阅读的效果就显而易见了。效果有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信心就有了,越有兴趣和信心,那么阅读的效果也就越好。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体验到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提高的作用,从而长久的保持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作用的认识。要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是相辅相成的,课外阅读不仅不影响学生的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学习,还可以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培养兴趣,活跃思维,陶冶性情,发展智力。教师要以身作则,在情感上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到读书不是繁重的学习任务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另外,在阅读的层次上应遵循先易后难,先短后长的原则,不要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惧情绪。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每个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并非难事,问题是绝大部分的中学生只是把课外阅读当作是一种消遣。而有一部分教师、家长把课外阅读看作是提高考分的一种手段,这样的阅读就难以发挥书本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注意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营造一种自主、投入、清醒的良好的氛围。在实践中,我发现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地点,让学生初尝自主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魅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到阅览室去读自己喜欢的书,并要求学生把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并要求学生想想为什么要摘抄这些内容。课后,还组织学生把摘抄的内容在班级的黑板报上展览出来,供同学在课余时间中相互欣赏,口头点评。这样,学生在自己阅读时又点评他人的摘抄,取到动口、动手,又动脑的效果。在这样的氛围下,坚持一段时间后,不仅喜欢读书的学生学有收获,而且原来读书兴趣不浓的同学也受到了熏陶和感染。
四、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第一、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课外阅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各种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得以运用。另外将课内阅读的内容向课外阅读进行延伸。使学生在阅读的量上有一个大的突破,另外,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内阅读学习的理解。
第二、做好读书笔记。心记不如笔记,教师应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把自己的点滴之思写下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顿悟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给予学生阅读快餐
大家都知道,大量阅读优秀作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既要多读书,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多读书,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就只能是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
篇4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课堂;走进;教学;语文素养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一样,承担着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使命。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讲过:“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这句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语文学习需要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有机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对中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经过课堂实践发现,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有助于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助于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有助于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没有课外阅读,仅靠课内阅读一条腿走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终将无法形成和提高。课外阅读与语文课堂两者的珠联璧合,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二、课外阅读怎样走进语文课堂
1.制订计划,落实到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首先,教师在每个学期开始,就要将课外阅读列入该学期的教学计划中,阅读计划的制订要具体翔实,可操作性强。每周都有读书计划。如,每天阅读不低于500字的文章,对于高年级可规定多长时间精读一本书,多长时间泛读一本书等。教师要求学生严格执行计划,不可一曝十寒。其次是加强课内外阅读的结合,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应当既是独立的个体,又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因此,教师在课堂布置的课外阅读,一定要在课内得以检查落实。如,每天摘抄几个词语和一句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话;每节课前3~5分钟的积累交流;每周抽出一节或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朗读或谈感受,并予以适当的评价等,教师只有定期抽查读书的效果,才会让学生享受读书的快乐,才会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推荐作品,激发兴趣
阅读是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阅读能滋养精神、愉悦生活。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同时,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为课外阅读打好基础。在课堂阅读时,教师要善于借助那些文字美、感情丰富的课文,让他们与作品产生心灵的撞击,感情的激发,智慧的启迪,并以此引导学生走进更广阔的阅读天地。指导学生博采众长的最好办法,是借课堂的阅读教学,开展拓展阅读,引荐众多的名家名作。如,学习了苏轼的《水调歌头》,让学生积累借“月”抒怀的诗词以及苏轼的诗词。如,学过《出师表》,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小说《三国演义》;如学完课文《紫藤萝瀑布》后,顺便向学生推荐《季羡林散文集》《季羡林谈人生》两本书,以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阅读更多作家的作品。老师向学生推荐的大多是经典作品,往往蕴含了名家的思想、情感、情怀,学生能从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感受到生活的真谛。这是教师让课外阅读走进语文课堂的第二步。
3.师生共读,感染学生
特级教师武霞凤曾经说过:“语文教师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教学生读书和写作,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老师的人生也应该是读书和写作的人生。”要想叫学生喜欢语文和读书,教师必须是阅读的爱好者。这样,教师和学生谈论读书时,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和老师是朋友,有很多话题,老师积极参与,与学生共享阅读,共同感悟。这学期我和学生一起阅读《鲁滨孙漂流》《名人传》和《三国演义》等书籍,一起聊故事中的人物,一起赏精彩的片段,一起悟作品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而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并进一步激起孩子们的阅读期待。在师生共读中,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持久。师生共读,引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新天地,也是打造“师生共读,其乐融融”书香校园的好方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关于读书的成功经验。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是启发智慧和锻炼才能的一条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补充、延伸与完善。让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牵手同行,让有力的脚步走向自信、走向成功,将课堂小天地,变为天地大课堂。
篇5
一、研究小学生不够热爱读书的原因
课外阅读是学生求知、启智、打好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的平台,但是一些小学生看到课外书消极对待,不热爱读书的原因主要有:
1.缺少对课外阅读的准确认识
很多家长觉得阅读就是读好语文书,上好语文课,做好练习题就够了,有了这样的认识,自然对课外阅读不喜欢,甚至觉得课外阅读不务正业。
2.缺少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精力
小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教师给学生上很多的课,平时课多,双休日也有各种培训班等待他们。小学生在这种学习背景下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轻松地课外阅读。
3.缺少选择课外阅读的权利和自由
学生课外阅读关系着孩子的文化积累和心灵成长,不少家长觉得课外阅读影响孩子的功课和考试,限制学生课外阅读的自由。
二、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更加丰富成熟快乐
(一)让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向学生宣传大量的伟人通过读书而成就自己的故事,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志向;教师还可以运用班会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好书推介,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的奇妙和趣味,爱上课外阅读。教师也要沟通和引导,纠正家长错误的观点和看法,给学生创造好的课外阅读的环境。
1.发放“告家长书”或者召开家长会,介绍课外阅读的好处。
教师帮助家长明确课外阅读对学生终身发展所起到的巨大的作用,消除家长将课外阅读和考试对立起来的想法,告诉家长和学生考试只是阶段性的人生的体验,课外阅读则会伴随学生一生的发展。
2.家长为学生创造好的读书的氛围
家长热爱读书,学生也热爱读书,所以,教师要发挥家长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教师自己也要热爱读书,并和学生一起进行读书交流的活动,让学生在好的读书氛围中感受美好的氛围,增强家长,教师和学生的感情。
(二)科学安排阅读时间,形成好的习惯
阅读的时间是阅读质量的保证,教师要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保证学生的阅读精力,帮助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可以安排每天固定阅读的时间。教师可以每天安排“师生共读”的时间,大家一起坐在教室里,认真仔细地阅读各自喜欢的书籍。教师可以先采取强制的方法,每天检查学生的阅读书目,阅读的态度是否端正,一个月不到后,这些检查工作都不再需要,教师发现很多学生都会提前来学校读书,抽出时间读书,他们会感受到课外阅读让人生更加丰盈充实成熟快乐。
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交流,帮助学生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总结课外阅读的好方法和好经验。
(三)创造轻松氛围,实现开放的阅读形式
1.自由选择阅读材料,结合经典的推介
小学生都喜欢符合年龄特点,能满足心理需求的书,小学生好奇心强,好表现,追求冒险刺激,渴望神秘。小学生也喜欢紧跟时展,适应社会潮流的书,社会在飞速发展,小学生对未来的世界渴望了解,对时尚和流行追随,喜欢看这些书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的书目,但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还要制止学生看一些粗糙低劣的书籍,并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经典的名著,优秀的美文作品等,做到学生自主选择和教师经典推介相结合。
2.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让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快乐
课外阅读是随性而为的快乐的事情。教师不一定给学生布置很多硬性的规定,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负担。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布置一些摘抄等作业,让学生轻松阅读,收获无心插柳柳成阴的阅读成果。教师给学生创造轻松、宽松、自在的阅读环境很重要,让学生产生各自的感悟和心灵的触动。
3.在阅读交流中抒发个性化见解
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重视学生抒发个性化的见解。
(1)允许学生阅读体验的差别
阅读是个性化的教学行为,受到个性、阅历、知识、环境等差别,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解读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哈利・波特》中,有的学生读到的是智慧,有的学生读到的是魔法,有的学生读到的是勇敢,有的学生读到的是正义……这些阅读的差异说明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了,产生了感情和思考。教师不能将成人的观念灌输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精神。
(2)允许学生阅读后的表现差别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学生在阅读的感悟和体悟后会获得这些变化。例如,读了相同的一本书,有的学生喜欢沉思,有的学生喜欢讨论,有的学生喜欢模仿书中的人物而比划。教师应该善待学生的这些表现,学生阅读后的兴奋表现在外表,是真情的流露,教师应该宽容对待,或者科学正确地进行引导,不能打击学生的阅读热情。
篇6
课外阅读的效果取决于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方法很多,如摘录法,朗读法,吟诵法,笔记法等,而这里我们要特别提出的是课外阅读中的体验性。可以说,谁能科学并充分地注重课外阅读中的体验,谁的写作水平就会快速提升。那么,具体如何操作?
一、借助课外阅读,学会细腻的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似乎并不难,但要把内在心理描写细腻,同学们往往会感到不容易。这是因为我们缺少一颗对外界的十分敏感的心,也即缺少对人、事、物的心理感受。而一些名篇佳作就不同了,作家们那颗灵动的心几乎是与外界融合了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会让作家们的心湖荡漾。如果同学们在阅读名篇佳作过程中能细细地体验其心理感受,并进行设身处地地想象,久而久之,我们的心理就会变得细腻起来,文章中心理描写自然就轻而易举了。比如,狄更斯《美国札记・尼亚加拉大瀑布》中是这样来写在瀑布前的心理感受的:“一瞬的感觉,而又是永久的感觉――是一片和平之感,是心的宁静,是灵的恬适,是对于死者淡泊安详的回忆,是对于永久的安息和永久的幸福轮廓的展望,不掺杂一丁点黯淡之情,不掺杂一丁点恐怖之心。”可见,作者的心理感受的描写细腻形象得实在是到达了极点。这样的文字如果能反复吟诵,并闭上眼睛如身临其境般地反复回味,体验,以后碰上类似的情景,我们的心理感受就会情不自禁地与你阅读时感受到的体验呼应起来,作文时自然就能毫不费力地描摹了。
二、借助课外阅读,学会抒发丰富的情感
我们的作文之所以缺乏感染力,大部分原因是少有或者没有抒情,而少有或者没有抒情的原因则是内心没有情感可抒。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培养丰富的情感,培养情感的途径很多,其中比较有效的就是借助课外阅读中的体验。我们不妨再来看狄更斯的《美国札记・尼亚加拉大瀑布》,有这么一段:“我们在那个神工鬼斧、天魔帝力所创造出来的地方上待了十天,在那永久令人不忘的十天里,日常生活中的龃龉和烦恼,如何离我而去,越去越远啊!巨浪的砰訇对于我如何振聋发聩啊!绝迹于尘世之上而却出现于晶莹垂波之中的,是何等的面目啊!在变幻无常、横亘半空的灿烂虹霓四围上下,天使的泪如何玉圆珠明,异彩缤纭,纷飞乱洒,纵翻横出啊!在这种眼泪里,天心帝意,又如何透露而出啊!”面对这段透心彻肺的抒情,我们绝对不能读下去就了事,我们不但要探究领会句中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效果,更要体验句中传达出来的丰富情感:“日常生活中的龃龉和烦恼,越去越远”是一种什么感觉?“天使的泪”“玉圆珠明,异彩缤纭,纷飞乱洒,纵翻横出”是一种什么状态?“天使的泪”“天心帝意”又是怎样的不同于平常?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就是体验,而这些体验经过日积月累后,我们的情感就丰富起来了,我们作文时的抒情就会水到渠成。
三、借助课外阅读,引发深刻的人生思考
有些同学怕写作文,说原因是觉得生活单调,无事可写。究竟是生活单调,还是对生活缺乏深刻的思考呢?回答应该是后者。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大大小小的事情合成了平凡的每一天,这一天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能不能作为作文材料,关键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我们对生活的思考程度。有些同学平时总是忙于做题,忙于考试,而不思考自己的生活,感悟自己的人生,导致作文时腹中空空,强迫自己做“无米之炊”。纠正这一偏差的方法有很多,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还是借助课外阅读中的体验。比如白岩松的《生命的邮件》,文中有作者很多独特而深刻的人生思考:“宽容能松弛别人,也能抚慰自己。”“我们每一个人,只不过是和自己赛跑的人,在那条长长的人生路上,追求更好强过追求最好。”……阅读此类文章,反复体验必不可少。宽容的结果究竟有哪些?生活中有这样的事例吗?“最好”与“更好”我们究竟该追求哪一者?为什么?等等。每次阅读后,对脑中产生的各种问题静静地思考,就能提高对丰富生活的感悟能力,提高对多彩人生的思考能力。
四、借助课外阅读,激起强烈的写作欲望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2―0099―01
虽然现在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来传授知识和重点,却很少会有空余时间来帮助学生进行字、词、句、归纳大意的训练和指导。此情形会让学生只理解表象的含义,空有广度而深度不足。若想改变这种状况,除了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语文课本知识的挖掘和积累,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然而,当前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受到了一定影响。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语文是一种范围广泛的学习,且需综合听、说、读、写的能力。小学时期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解读、逻辑推理、思考和写作的能力。传统课堂上,通常是讲述教学,教师讲,学生听,且对语文的测验方式仅局限于分数,造成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反之,教学方式若能与生活经验联结、游戏化教学、结合资讯科技来统整课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应用于生活中。
1. 传播媒体的不当示范
如今信息多元化,一些媒体为了提高阅读或收视率,多以最直接、快速吸引人眼球的耸动标题与娱乐新闻来刊载、播放,由此对语文、语言的学习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发音不正确、成语的滥用与误用、粗俗或不文明等,都会对媒体之下的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学生极易被这些快餐文化不分良莠地吸引,从而影响了课外阅读。
2. 疲于应付考试
当前的教育考试压力大,而且语文测验方式一直是以纸质测试为主。为了应付考试,使得教学过于重视读与写,忽视了听与说的能力培养。教师在教学时自然会强调所谓的标准答案,此情形容易产生僵化的问题,学生的更多注意力集中在研究题目的标准答案上,缺少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动力,语文素养无法得到提升。
3. 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
教师因受限于教学进度、教学课时数及考试成绩等种种因素,课堂上多以讲授为主,缺少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的时间和环节。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器,学习成了知识的堆积,造成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无法提高,甚至是大幅下降,更加无法唤起学生课外阅读、提升自身语文素养的激情。
4. 语文学习的热忱减少
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应注重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让思想和人格都受到文学美感的陶冶。但当前的考试制度,让我们渐渐模糊了语文学习的焦点,更多的目标只是以升学为目的。只注重如何让知识快速填入脑中,使学习仅仅停留在字音意的理解和死记硬背上,谈何通过课外阅读拓展视野和思维,培养人文情怀。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对策与实践
学生在小学阶段,课外阅读的指导应根据学段特点有所区分,第一学段应以读故事,演故事,讲故事为主要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学段应以“读中把握主要内容,体验乐趣――读后交流感受,分享体验”的方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第三学段应以“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主人公的世界,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为目标。
1. 为孩子课外阅读创造优越的外部环境
(1)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给孩子的课外阅读留下充裕的时间。由学校行政领导把关,各科教师协同,合理安排课外作业量,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外阅读。
(2)建立各种层次的课外阅读资源库。为了确保学生有较大的自主选择余地,应想方设法建立图书资源库,包括学生个人书柜、班级图书室、学校图书馆等。
2. 激发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倡导课外阅读,最关键的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激发和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同课内阅读相比较,课外阅读的特点就是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在课外阅读中,选什么读、读多还是读少、阅读的时间,都可以由学生自主决定。总之,课外阅读的动力来源就是学生从被指导阅读到自主阅读的阅读兴趣的激发。
3. 开设阅读汇报课
在阅读汇报课上,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可以是演讲,由学生选取一本书籍,选取一个阅读体验点,自行撰稿,表达一个或多个观点,意在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可以是辩论会,由教师选取一个话题,学生自行组合,事先搜集资料、准备材料,会上辩论。能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独立阅读能力和逻辑能力。还可以是讲故事比赛,学生将阅读内容讲给大家听,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在挑选语文教学素材时,要考虑学生性格、智力、认知方式、接受能力的个体差异。只有这样,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才能大放异彩,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梅.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探讨[J].文学教育,2014(01).
篇8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 农村小学生 课外阅读 对策研究
近年来,我国不断进行教育的深化改革,新课程不断得到各学校的重视,新课程理念要求转变传统课程教学目标,在课程内容设置和管理方面都要有所创新,以便适应教育的发展要求。在新课程的影响下,学校加强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其课外阅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因素
1.农村小学生自身阅读行为的影响。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小学生不能利用良好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对于阅读文字较多的文章,小学生感到吃力、费时,并且部分情节难以理解,再加上大部分农村小学生缺少课余爱好,尤其对阅读没有兴趣。农村娱乐环境便利,大部分小学生将课余时间都用在玩耍上面,自身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造成农村小学生难以进行课外阅读的现状[1]。
2.家庭环境的影响。
对于大部分农村家长而言,其受教育程度不高,对小学生不能正确引导,缺乏素质发展教育理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大部分农村家长认为成绩是重点,因此花费大量时间在学生课程学习方面,花费大量金钱在习题册上,而完全忽视阅读对学生的启发和开阔视野的作用,许多家长还盲目地认为课外书影响学生的学习。与此同时,许多农村家长并没有阅读习惯,对学生没有起到示范作用,个人阅读量不够,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选择及数量产生影响。
3.农村学校的影响。
当前,大部分农村学校并没有形成完整和完善的教学体系,许多农村学校的发展和教学理念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农村学校领导过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准,对于其他教学方式包括课外阅读均不予理会。并且大部分农村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不是很高,许多农村语文教师自身课外阅读时间和数量都较少,对于新课标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做得不到位。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农村小学生普遍阅读量小,阅读范围较窄。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量小、阅读范围较窄的问题。许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仅限于学校发的辅助教材,学校对于课外阅读量并没有明确要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应该包括古今中外优秀名著、科幻读物、优秀儿童文学类、科普类等,但大部分农村小学生由于条件限制,不能阅读各个方面的图书,许多家长单纯地将作文书等同于课外书,造成小学生作文缺乏创新和思想[2]。
2.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高。
大部分农村小学生由于环境的影响,对课外阅读没有正确的认识,盲目地将课外阅读看做课堂学习的延伸,认为课外阅读占用大量课余休息时间,没有进行的必要。并且许多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态度是可有可无,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设定固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有的进行课外阅读也是草草了事,没有真正融入到课外阅读的境界中,对于课外阅读内容没有深入挖掘,提不起阅读兴趣,导致课外阅读质量和效率均受到影响。
3.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缺少范围界限。
农村大部分家长以务农为主,因此,劳动之余并没有过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也很少督促孩子的课外阅读。大多数农村小学生在写完作业后,就会三三两两地玩闹或者看电视、打游戏,没有形成和谐的阅读环境。同时,农村学校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没有进行引导,对于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没有进行推荐。大部分农村缺少课外阅读资源,许多图书借阅、买卖的机构不健全。
三、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问题的应对措施
1.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提高农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环境对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大部分农村学生受家庭条件、家庭环境等的影响,很难进行大量课外阅读。首先学校要充分发挥作用,健全学校的图书阅读设施,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阅读环境和阅读资源,方便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其次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成立阅读交流角,每周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汇总,并且在班会上进行学生间的阅读感受交流。最后充分利用课上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普及,使学生时刻受到课外阅读的影响。如在《咏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贺知章的其他诗歌作品进行朗读,既加深学生对作者的理解,又增加课外阅读量。
2.选择一定的书目,让学生课外阅读。
大部分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大的主要原因是对选择哪种类型的课外读物没有正确的认识,因此,教师可以对农村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书籍的选择引导。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性格特点,推荐书籍,提供买书参考,如《安徒生童话》、《笨狼的故事》等。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内教学内容进行课外阅读推荐,如学习《牛郎织女》时,可以推荐《中国童话》[3]。
3.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促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能够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读书热情,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小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才能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与重要性,增强课外阅读效果。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形式多样,可以定期举行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对自己近期阅读的书籍进行讲解,并进行图书交换。还可以举办读书演讲比赛,让学生抒发读后感,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加大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提升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仍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只有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不断完善农村阅读设施,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同时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其进行引导,才能有效促进农村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参考文献:
[1]刘书平.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及施教方略浅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12(09):34-35.
篇9
关键词 培养 课外阅读 习惯 喜欢
“有多少人由一本书的阅读而开始其人生的新时代呀!”对于一个人来说,审美情趣、气质修养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儿童的阅读应该受到重视。儿童是主体,应该引导学生喜欢阅读,即自主、快乐地去阅读;快乐阅读,即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快乐,向往着阅读。
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是开展阅读活动的关键。
(一)生生共读
根据教材特色,整合单元课文,进行阅读拓展。教材,囿于识字、写字的安排,篇幅有所限制,倘若仅仅停留在教材上,学生的阅读难免有不足之嫌。鉴于每单元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编排的体系特点,进行同题阅读拓展,则课内学习与发展学生课外阅读相得益彰。例如,学习《鸡毛信》、《“诺曼底”号遇难记》时,《魔法师的帽子》、《吹牛大王历险记》……各种版本的有关遇险的书记,人手一册;学习《草帽记》、《包公审驴》时,《阿凡提的故事》、《包公智谋断案故事》、《诸葛亮智谋集》、……各种各样的智谋书籍又成了学生们的新宠;学习《太阳》、《只有一个地球》时,《神奇的宇宙之旅》、《中国孩子最想知道的1001个宇宙之谜》、《十万个为什么》……关于宇宙、自然的书本炙手可热。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有一双属于自己的眼睛,一颗属于自己认识生活的心灵。在学生们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不要过多地给学生语言与格式的约束,而重在使学生活化阅读,读出生活的学问,让学生心灵自由成长。那么,喜欢课外阅读,就不言而喻。
(二)师生共读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我是比较感兴趣的。而我第一次捧着进教室的是《伊索寓言》。时值课间,三三两两的孩子见我看得有味就围上来问:“老师,您看什么?”“《伊索寓言》”“好看吗?”“老师觉得好看!”“我也想看看!”一本书只能让一名学生先阅读。可是,隔天就不止一名学生捧来《伊索寓言》。第二天,第三天……拥有这本书的孩子越来越多,或买或借,我们一起阅读,孩子们很高兴。从师心理诱惑孩子喜欢阅读。
我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阅读学生喜欢的故事给学生听,或者选择经典、有趣的儿童读物读给学生听。阅读前,设置一下悬念吸引学生听得更仔细,或者来个“且听下回分解”勾起学生们的“馋虫”;朗读时,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学生听得行云流水一般,好模仿的心让他们蠢蠢欲动,自然而然走到这一条道来。当激起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时,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老师喜欢读的书很多很多,比如: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吴承恩的《西游记》、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等等,因势利导地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为了实现师生之间的阅读零距离,我也主动了解孩子们喜欢的书,读孩子们喜欢读的书,聊孩子们喜欢看的书。比如,《列那狐的故事》、《世界五千年》、《比得兔的故事》、《小公主》、《皮皮鲁和鲁西西》……学生总是兴奋地跟着老师阅读。
二、引导快乐课外阅读
快乐是驱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轮滚滚向前,是发展学生课外阅读的行之有效的关键之举。
(一)绿色书柜
“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单独的阅读有其局限性。显而易见的是,每个家庭的藏书量是有限的,学生的阅读资源有局限性。班级有了书柜,阅读就有了开放性,每个同学便享有个人数十倍、上百倍的读物。而且,书柜里的每本书都夹有个性化的书签,树叶、花儿、星星,更添童趣、更加人性化,学生们能够清楚地记录阅读者、阅读次数,每月、每学期统计、评选“最受喜爱的图书”时,一目了然。也因为“最受喜爱的图书”的评选活动,书柜里的书都是学生们自己阅读过精挑细选出来的,堪称“精品”,而且这些“精品”随时有新成员加入,过段时间会由自己的主人“弃旧迎新”。书柜里的“血液”总是新鲜的,总是富有蓬勃的生命力,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书柜。绿色书柜,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充学生的阅读量及范围;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发展阅读策略。
(二)鼓励同行
“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美国著名作家詹姆士如是说。对那些热爱阅读或阅读进步大的学生,我常常在他们的书本或阅读本上加以激励的语言。当阅读的热情得到了赞扬,当阅读的进步得到了肯定,学生的阅读激情也因此得到了唤醒和鼓舞。
要让学生品尝课外阅读的乐趣,要有持久的鼓励。不仅仅是教师给予学生鼓励,推广开去,对那些热爱阅读或阅读进步大的学生,学生之间也要赠与激励的语言,如“你读得很感人,“你看得很认真”,“你和作者心连心了”……让学生总能毫无后顾之忧地畅所欲言,大胆表达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不断提高说话技巧,在交流中碰出更多的火花,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分享阅读体验,陶冶学生情操,是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最佳途径。
个性笔记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的感受因人而异,同学间在班级内定期分享阅读感受,会提高阅读能力。更何况,同班同学因兴趣不同阅读范围也不同,定期的确分享,有助于互相学习优点、共同成长。学生们有机会和同学分享彼此的阅读感受,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学习契机。
书面笔记有利于多方位的反复交流。无论是写读书笔记,还是制作图书报,既可在年级交流、分享,又可在全校范围互相学习。如读了《一千零一夜》,有同学写出这样的文字:“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勇敢地站起来,要想想辛伯达,在死亡的边沿徘徊,依然寻找生存的希望,以至于在七次航海失败后,又过着安逸、幸福的生活。”
(二) 乐于口述
大纲指出“在交际中注重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才能使学生的语言不断丰富,知识不断增长,语感不断增强。
有一次关于“我们一家人”的 介绍,学生不仅是说清楚,有的说得生动俏皮,不乏幽默感。如“我家有三只虫,妈妈是勤劳虫,整天忙忙碌碌;爸爸是懒惰虫,下班回家就是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我是快乐虫,总是无忧无虑,到处都有我的笑声”。“我是个鬼,妈妈说我是个懒惰鬼,奶奶说我是个淘气鬼,爸爸说我是个贪吃鬼” ……学生们说得不亦乐乎,听者意犹未尽。这不就是快乐阅读“熏”出来?
易于动笔
篇10
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增加课外阅读的内部动力
激发兴趣,克服惰性,培养勤奋执著的求学精神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课外读物产生了兴趣,就会愿意主动去了解它、研究它。经过长期培养,学生就会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1.语言激励
语言激励就是在课外阅读课上,用鼓励、表扬的形式激发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逐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喜欢上课外阅读。
在一次阅读课上,我让学生自由地谈谈对自己所读的课外书的感受时,一个学生说,他看了《水浒传》中写武松的内容后,认为武松很勇敢,我们也应该学习武松的勇敢机智,面对困难不畏惧、不退缩的精神。我听后不是直接让他坐下,而是对他进行了表扬,夸他是一个看书很仔细认真、肯思考的学生,而且能将看到的内容和体验推广到生活实际中来,其他学生也给了他掌声。这种鼓励、表扬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渐渐愿意去读,并且在读中学会思考。从以后的几次课外阅读课上,我发现这个学生每次发言都很积极,还能积极向其他同学推荐一些好的有意义的课外读物。
2.活动激励
比如举行一些阅读比赛、读书报告会、故事会等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表现欲,使阅读能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中去,让他们觉得阅读就是享受,还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这些都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关键。
目前,不少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经常组织和开展这些活动。学生通过阅读比赛相互竞争,相互比较,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增强了探索更多知识的欲望。通过读书报告会、交流会,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的乐趣,从阅读中感受快乐,展示自己的个性。
二、传授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
学生对课外读物产生了兴趣后,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果呢?这不仅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还需要教师教给他们一些正确的课外阅读的方法。
1.学会选择课外读物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指导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优秀的课外作品。选择课外读物时,学生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年龄阶段特点的书籍来阅读。内容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太浅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多大价值,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对阅读的兴趣;内容太深,也会让学生觉得晦涩深奥,从而失去对阅读的热情。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过渡阶段,认知还没达到一定的程度,可以推荐一些童话、寓言、科普读物给他们看。其次,要学会从众多书籍中挑选出好书来阅读。主要程序是浏览、比较、筛选。一开始可对一些书作大概的浏览,把中意的书籍挑选出来,再对这些书籍进行相互比较,最后从中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读物。
2.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学生读书时一边读一边思考,在文章中作标记,才会对文章有所感悟。具体有以下几项实用的方法:(1)在文中作标记。目前,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课本中已经明确地提出读书时作标记的要求,并标明了作标记的方法。如在重要的词或句子下加点,在不懂的地方打“?”,在意义深刻的句子下画横线,等等。学生可以利用作标记的方法来控制自己对阅读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养成读书动笔的好习惯,为丰富知识,打下坚实的文化积淀有重要的作用。(2)批注。批注也是更好地深入理解课文的一种方法。学生看到精彩的片段而有所感悟后,可以随即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意见、感受,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是自己的书,可以把读书心得注在书上,可就字、词、句、段、篇作批注,也可将读这本书的心得写在书末。
三、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条件,保证课外阅读的效果和质量
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学习了一定的课外阅读方法,为课外阅读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但还不够,还需要积极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条件。
1.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
为了避免一些小学不重视课外阅读的现象,我们应从时间上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教师可以通过开设自由阅读课,少布置家庭作业等途径来调整。少布置家庭作业也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当然这还需要家长的监督和通过必要的阅读任务来调控。
2.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外阅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