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2: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学校课程建设规划

篇1

关键词:规划;城镇;建设

加快小城镇建设,造就县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镇化进程,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很多小城镇十分重视小城镇建设,通过科学规划、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措施,努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增强小城镇内涵,提高小城镇品位,塑造小城镇特色,加快了构筑农村新型城镇体系步伐。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了小城镇建设工作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调整乡(镇)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

(二)注重编制规划,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是建设小城镇、经营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的重要基础。它既关系当前,更影响长远。这个问题已越来越被各级领导所重视。

(三)因地制宜,开拓了小城镇建设的新路子。各乡(镇)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总体思路,结合各乡(镇)特点,广开门路,各唱各的“拿手戏”。

(四)强化管理,营造了小城镇发展的良好环境。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的同时,小城镇的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就建设管理情况看,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完善了管理制度。分别制定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小城镇管理初步纳入规范化轨道;二是加强了建设管理。本着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的原则,严格建设程序,从批地到设计、建设实行“一条龙”管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小城镇。三是加强了环境治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我县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认识上有差距。突出表现在:有些领导干部还没有把小城镇建设摆到应有的战略位置,广大干部群众对小城镇建设在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有的乡(镇)因缺资金等原因对搞好小城镇建设存有畏难情绪,缺少发展新思路,造成工作被动;个别乡(镇)关起门来搞建设,难以形成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有些乡(镇)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缺少长远眼光,制约了小城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二)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年来,随着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上级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户籍、土地使用、各种收费等,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一是征用土地手续多,收费偏高。尤其是工业集中区因无工业用地指标,而致使投资者存在一定的后顾之忧,同时乡(镇)政府所在地的房价和土地租金偏高使进镇农民望而却步。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近几年来,转移到小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呈迅速递增的态势,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如住房、教育、社会保险等不配套,农民进镇有后顾之忧。

(三)融资渠道不畅。主要表现:一是县乡财政实行分税体制政策,分灶吃饭、自筹平衡,乡镇财政普遍打得很紧,小城镇建设资金很难列入预算。二是银行对小城镇建设贷款较少。三是从小城镇建设中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费等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还不够。四是小城镇建设经营程度低。有关部门、企业和个人投资少,利用“外资”开发小城镇的力度不大,民间资金潜力挖掘不够。这些因素,导致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三、几点想法

鉴于上述情况,个人认为要把建设小城镇、经营小城镇,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切实摆上重要位置,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小城镇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经营小城镇已成为当前繁荣经济,促进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乡(镇)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超前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切实把实施城镇化战略放在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实行领导责任制,把规划、建设、管理好小城镇列入任期责任目标,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全方位、多角度,参与小城镇建设,切实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协调指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二)科学规划,夯实基础。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真正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一是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结合。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抓紧对小城镇总体规划进行修订和完善,合理确定小城镇发展规模,以保证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二是搞好小城镇建设与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相结合。进一步改革完善城镇用地制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土地存量,禁止土地闲置,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建设用地。坚决防止环境污染,杜绝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三是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相结合。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工业集中区、住宅小区、主要街区、各类市场和各类公共基础设施等,都要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编制详细规划。在人民群众承受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高标准高质量配套建设,提高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

(三)广辟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拓展小城镇建设资金渠道。一是小城镇建设市场化。要改革小城镇建设方式,由建设小城镇转向经营小城镇。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把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推向市场的融资路子。二是要实行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县、乡两级财政、金融部门要加大力度,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引导、支持小城镇建设。三是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资”开发建设小城镇,构筑开放式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多层次新格局。

(四)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优化发展环境。要理顺体制,建立健全乡(镇)建设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强化对农村建筑市场和施工队伍的管理和监督检查。要加强小城镇内部的综合治理,优化内部环境;制止“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乱罚款”,营造宽松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平安环境;加强美化、绿化和公共卫生管理,打破“一条街,两行树”的旧格局,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加强文化建设,突出文化特色,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结语

规划问题是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党的以来,通过农村改革,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走上了城市和农村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道路,小城镇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一座座面貌一新的小城镇,不仅构筑了农村工业化的基石,而且开辟了农村城镇化的道路,为我国农业和农业的现代化展现出美好的前景和希望。

参考文献:

[1] 宣传中.加快小城镇改革发展 推进城镇化进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0(02)

篇2

收稿日期:2013-10-09

作者简介:黄琪(1974-),女,上海济光学院建筑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E-mail)。

摘要:高职教育以高等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其教学特点与本科不同,与其他层次职业教育也有所区别。文章以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为例,以实践技能的培养为导向,以适度创新能力培养为支撑,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教学改革进行了阐述,为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实践技能;适度创新能力;居住小区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2.0;TU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72-04

一、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研究背景

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主要是建筑师助理。建筑师助理应掌握专业基本技能、核心技能和综合技能,具备建筑识图与制图能力、方案设计能力、建筑方案综合设计能力、建筑方案的理解与深化能力、施工图制图能力、建筑方案的综合表达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其中核心技能―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主要由二年级开设的专业设计课程建筑设计原理来承担。但是目前这些核心主干课程像建筑历史、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法规等均自成体系,相互之间缺乏联系。除了正确制图与识图外,学生在方案理解、规范表达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还需要进一步训练和巩固,方案设计能力、施工图制作与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核心技能尤其需要强化,否则无法具备三年级毕业设计所要求的建筑方案综合表达能力。 继一年级基础专业课程之后开设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正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如何凸显高职特色以区别于本科?如何达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发挥建筑与规划相结合的优势?如何做好二年级建筑专业教学体系与三年级毕业设计课程的顺利衔接?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居住小区规划课程建设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教学理念的改革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作为二年级专业教学的核心主干课程,居住小区规划课程将二年级专业课程所培养的核心技能综合应用于居住小区规划方案中,强化、巩固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为全面整合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教学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见图1)。居住小区规划作为目前最普遍的设计项目类型,绝大多数中小型建筑设计公司都会有所接触,而高职毕业生中有相当部分学生会进入此类设计企业,因此,居住小区规划所涉及的设计方法与实践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就业和职业前景。同时,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从整体入手,搭建道路骨架,进而完成总体布局,其后进行单体建筑方案设计的方法,对学生由二年级单体建筑设计核心技能的培养,转入三年级从整体入手的毕业综合技能训练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可见,居住小区规划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图1 居住小区规划课程与二年级其他核心主干课程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理念

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定位,结合高职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生源状况,居住小区规划课程建设以 “因岗施教、因材施教、项目导向、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首先在课程教学理念上,因岗施教,即以实践技能的培养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因材施教,即以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与理论课不同,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专业设计课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但两者也有区别,本科层次的设计课重在培养学生对较大范围的建筑群体与环境的综合分析和规划设计的处理能力[1] ,以及规划方案的构思与空间结构形态创新的能力,高职的设计课程更多的是因岗施教,如经济技术指标计算、方案表达等具体操作层面上的技能训练,以满足建筑师助理辅助、深化与完成主创建筑师方案的岗位需求。但是,高职教育毕竟有别于其他层次的职业教育,尤其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而言,即便是绘图员,也不能完全缺失创新意识。高职教育的因材施教主要是为学生创造个人发展空间,使学生从业之后不仅能完成相关技能操作,还能以自身的创新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的改革

根据教学指导思想,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内容按照岗位所需技能,分为居住小区规划基础知识、居住小区规划案例抄绘与分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以及方案综合表达四个部分。根据学生学习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方法的状况与技能掌握程度,设置不同技能的训练环节,从理论学习到操作层面层层递进,每个教学单元都以真实案例为载体来讲解相关知识(见图2)。如以真实案例讲解居住小区规划四大基础知识点:功能布局、道路设计、景观设计、技术经济指标;以真实案例进行抄绘与分析;以真实工程项目作为居住小区规划的模拟题目;以设计院真实成果文本样式作为方案综合表达要求的标准参照。为了与本科教育有所区别,该课程立足高职特色,每个教学单元均紧密结合高职学生就业特点进行创新性设计:第一单元的教学重点不像本科教育进行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与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而是把有限的理论教学时间放在与小区方案规划设计知识直接相关的四大基础知识点上;第二单元专门安排针对高职学生的分析图画法技能训练;第三单元主要强调方案的合理性与技术性,而本科教育的方案构思则重在独特创新性与多方案的比较性;第四单元的方案综合表达技能训练,本科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图纸表达的手绘创新能力,而高职教育则把总学时的一半时间安排在多种计算机软件技能的训练上,因为计算机操作技能对高职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把灵活运用各种软件与图面表达结合起来,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需要重点强化的技能,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能力的训练则自始至终贯穿于四个教学单元,进行反复训练。

图2 居住小区规划课程教学框架 这种结合高职学生特点,以真实项目为载体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来组织整个教学模块的方法,充分体现了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改革方向。每个技能训练单元又包括“技能知识点讲解、技能训练目标与内容、技能评分、单元小结”等环节,通过“一个单元教学、一个课题训练、一个技能掌握”的方式确保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是该课程考核的主要依据,根据每个技能单元的难易程度设置计分权重,在期末叠加评定学期总成绩,以改变以往笼统的计分方式 (见图3)。

图3 考核方式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与本科教育重原理的教学方式不同,高职教育重视实地踏勘与案例调研,强调工学结合,实践中采用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借助不断完善的教学信息化平台[1],在教学方法上逐渐形成“单元式教学”、“企业进课堂”、“互动式教学”、“参与式教学”、“专题讲座”等富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其中真实案例讲解、纠错式案例抄绘与分析等方法取得了明显效果。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有别于本科学生,需要不断重复、巩固与强化才能消化和掌握知识,因此对该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可利用直观的3维动画视频展示,并采用知识点循环巩固的单元教学方法,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切实掌握相关技能。在案例抄绘单元教学中采用“纠错法”, 即针对案例中存在的表达错误,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以深入领会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方法与表达技巧。目前用人单位对高职建筑专业学生电脑使用的熟练程度尤为关注,为此,在方案综合表达单元安排Photoshop(总图渲染)、Illustrator(分析图绘制)、Sketch up(模型构建)、In design(图纸排版)等软件使用的训练环节,由专业教师结合案例教授软件操作技巧。

为了激发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提升就业竞争力,该课程教学在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同时,还积极探索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例如对学生设计作品进行展示评选,鼓励学生通过动画技术真实展现个人小区规划方案,优胜者的方案将留作教学视频,这种做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相关动画软件的热情,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建筑单体作品的机会(见图4),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图4 学生方案综合表达案例 五、结语

居住小区规划课程作为专门针对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开设的特色课程,其主要内容是二年级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中小型建筑设计原理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的统筹应用,也是多种计算机绘图技术在成果表达上的综合实践训练。对居住小区规划类知识的学习,及其从整体到单体设计方法的训练,将为学生后续的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居住小区规划课程作为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如何改革现有的教育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更好地发挥该课程在培养专业人才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静,李佳艺. 拓展・创新・互动――建筑学专业居住小区规划课程设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2003建筑教育国际论坛[D]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80.

Residential planning cours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architectural

design technology specialty

HUANG Qi, SONG Wenjun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Shanghai Jiguang Polytechnic College, Shanghai 201901, P. R. China)

篇3

【关键词】校校合作;构图学;课程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对接地区中小学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教育实践,提高普通高校美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工作适应能力,适应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事业单位和特岗教师招考以及今后从事中学教学工作,对美术学专业《构图学》等基础课程增加与现行教育相衔接的内容,进而为普通高校师范专业课程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的方向。以《构图学》课程为例,紧抓师范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让对接现行中学课程落到实处。《构图学》是美术学专业基础课程中最重要课程之一,是为美术学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它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通过《构图学》课程教学,在美术教师德育培养上,抓住构图学教学实践中传统文化等有德育意义的主题设计,循序渐进的自然渗透德育;在审美功能上,从艺术的形式阐述构图形式美对精神表现的作用,由表及里,打破常规的审美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情感表达;在专业能力上,除了强化构图构思的能力,还要培养师范生如何将构图学知识从自身的专业认知转化到中小学美术表现中,实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的。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通过对《构图学》教学改革相关文献的搜索和整理,发现就《构图学》课程来看,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构图学的教学,我国大部分高校美术学专业都开设《构图学》这门课程,成果较丰富。2003年3月,中国美术学院蒋跃教授编著的《绘画构图学教程》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全国高校开设《构图学》采用最多的一本教材,阐述了构思与构图的关系,强调视觉心理到构图形式心理的联系规律,配合了大量典型的作品,图文并茂的剖析,从国内到国外、从理论到实践、讲究均衡变化和多样统一的关系。起到启发读者思路,提高绘画构图水平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本教材的少部分图例不够新潮和个别观点稍欠创新。因此,近几年周至禹教授又编著了《绘画构图与形式》这本教材,更新了部分图例,内容上将构图和形式结合的更为紧密,把形式语言作为技法范畴来充实构图,又把它与绘画观念及创新意识的开拓联系起来,既强调它的创意性,又引导大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掌握和运用规律。对普通高校美术学专业《构图学》教学与现行教育相衔接的研究成果比较少,如宗昱宏的《小学美术学科中构图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阐述了构图学对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小学教师提升构图学教学实践的重要性。何静的《浅议高校中国画构图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则确立了构图学在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对做好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些学术成果对普通高校美术学专业《构图学》课程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研究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研究和改革,建立以绘画构图教学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目标的《构图学》课程教学体系,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明确绘画构图的“学”与“教”,以对接中小学绘画构图基础教学,提高美术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改善毕业生“心理焦虑”“自我评估不准确”“实力欠缺不自信”等不利现象,削弱毕业就业恐惧症,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推进自身就业能力,完善实习基地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力求师范生教育实习综合指标稳步提升。

四、构图学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小组

一方面,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课程小组的成立直接影响着学生培育的质量。另一方面,构图学课程作为培养美术学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课程,结合教学实际中面临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中从校校合作发展的角度,把握构图学课程的基本内涵,结合学生在教育实习中实际所需,有针对性的提高课程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帮助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提升艺术素养,加强综合能力,实现个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成立课程小组是形势所趋,并且在成立课程小组时,应严谨按照校校合作的要求,结合专业的特点,成立以高校专业教师、中学专业教师以及教务管理教师多方位教师结合的课程设计小组。

(二)教学中加强德育培养

德育是促进学生品格发展的教育,品格的培育既不是简单的说教,也不是笼统的灌输,教师培养师范生德育,从情感上,要站在大学生的角度,了解大学生的普遍心理需求,在其接受范围内输入,激发学生正向、积极的心态。在专业上,一定要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进程,在最适宜的知识点自然融入德育,让学生在教师构建的艺术之旅中,汲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而激起他们尊重传统文化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根据对本课题的研究,在《构图学》课程中加强其德育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展开主题性构图练习;二是在欣赏名家构图和评述时渗透德育;三是在将“造型表现”运用在构图练习中的渗透德育。

(三)《构图学》课程内容设计

为确保《构图学》课程建设质量,内容符合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校校各自课程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相关项目主持人与参与人及时召开了课程建设小组筹备会议,确立了本课程改革小组成员由我校3名教师和其他中学8名教师共同组成,并根据专业建设规划和要求制定了课程建设方案和进度,就课程建设内容及建设过程中的相关事项达成了一致意见。课程建设内容除了围绕坚持以美育美,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明确《构图学》在审美意味和专业能力培养中的定位等内容,还要新增和加强以下内容。1.强化《构图学》在对接现行中学课程教学课程设计以中学实际用人需求为出发和落脚点,吸取大量中学美术优秀教师的上课特点,培养师范生运用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结合中小学教材内容,设计命题构图训练,分析总结中学生和大学生学习构图知识不同的侧重点,合理安排师范生研究构图学内容对接中学课程的参与性,提升师范生掌握构图学基本知识的牢固性和深刻性,为后期校校合作的教育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构图学”课程作业展引进中学校园一方面,对大学生来说,通过课程展览,可以使学生收获更多成就感和幸福感,在公开展览中给教师和学生反馈更多信息,同学之间更容易直视差距,激励同学们向优秀的同学学习,努力调整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教师也可以通过展览效果反思教学,最终起到多角度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课程展览进中学的流动模式,通过大学生作品对中学生的熏陶,丰富了中学生的“第二课堂”,加深了中学生对构图知识及艺术审美的认识和了解,激起了中学生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也促进了中学生对未来“小老师”的了解,进一步为后期的教育实习做好铺垫。

(四)《构图学》课程教学方式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法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在校校合作的背景下,传统陈旧单一的讲授示范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构图学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充分契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美术学专业构图学课程的教学特点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对比以往的《构图学》教学模式,本次在拓展《构图学》课程教学方法上要明确绘画构图的“学”与“教”双向能力,要指导构图学思维在中小学绘画教学中的运用。1.师生角色互换师生角色互换,要求学生结合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运用构图学知识开展实践教学体验课,学习氛围变被动为主动、变枯燥为生动。“小老师”们在课前,根据讲课选题提前主动地钻研教材和查阅资料,搜集和整理课前笔记,通过“备课”整体学习构图学的知识点,学会自主的抓住重难点;在“讲课”或者“说课”的过程中,锻炼台上胆量,改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注重表情和形象管理,巩固构图学专业理论知识;教师课后针对性点评,指出不足,挖掘有点,帮助“小老师”认识自我,同时其他同学有所参考和对比,自我寻找差距,加强学习,形成良性竞争机制。由于每一位同学学习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有的是理论知识强于表达能力,有的是语言组织能力强于专业能力,因此教师在角色变化中看似工作轻松简易了,实际上在辅助学生说课的过程中,既要在课前监督他们钻研教材、编写教案,又要在课中积极旁观,发现和解决其说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还要在课后根据每一为同学的优缺点和可挖掘点,认真思考给出建设性意见,这些极大的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无形中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2.分组讨论团结共赢《构图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二者皆有重难点,因此可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为主题进行两次分组研究,第一次理论部分分组讨论主要以“构图原理结合中学生美术构图构思能力”培养为主,第一次的分组使基础知识、生活经验和家庭环境存在差异的同学们,在相互交流、不断磨擦中逐渐了解相互之间的优缺点,达到互教互学、互相渗透、共同发展的效果,促进审美融合有助于进一步的协作。第二次分组,可以根据第一次分组的情况,适当调整组员结构,让有共同兴趣爱好和审美倾向或者能互补不足的同学成为一组,共同尝试合作创作的小实验,建立自评、互评、投票、教师评分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小组与小组之间创先争优,组员之间强带弱、弱学强,提高作业的整体水平和专业的整体素质。总体来说,通过两次的分组学习,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有效交流和学习氛围,还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提前为教育实习和顶岗实习做好铺垫工作,使其真正体验知识收集、消化、吸收和释放的全过程。

五、校校合作《构图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培养学生对艺术持续保持兴趣的同时加强艺术技艺,根据学生的性格及对艺术风格的偏好,加强单独引导,坚持因材施教,完善校校合作“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理念。由于学生的基本功扎实,专业技能较好,在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表现突出,特别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方面,用人单位给予了很高评价。校校合作视野下普通高校美术学专业《构图学》课程建设和改革,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更够为接下来的教育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项目针对普通高校美术师范生绘画构图学教学能力的培养而设立,其特色是在师范认证背景下,紧密结合普通高校的实际情况,在研究吸收高等教育绘画构图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以绘画构图教学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目标的《构图学》课程教学体系,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学生毕业后与岗位的对接能力。

六、结语

本文在师范认证背景下针对目前普通高校美术学专业《构图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实践改革的理论反思和总结,积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加强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推进素质教育和师范专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保障。加强高校人才培养产出与中小学教师输入的契合性,对校校合作“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理念的实施提供保障。加强《构图学》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创新,对地方性美术发展与时俱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高芳,实践取向视域下的职前教师培养[J].教育评论,2018(10).

[2]吴宗劲,饶从满.教育实践类课程对职前教师从教准备度的贡献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8(6).

[3]蒋跃.绘画构图与形式[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4]于伟.小学美术教学中构图的应用及教学设计[J].新课程(中),2016(04).

[5]宗昱宏.小学美术学科中构图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M].美术教育研究,2018(12).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Z].2017-10-26.

篇4

继2012年启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之后,浙江省于2015年3月启动了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当前,全省各地义务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现状如何,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还存在怎样的不足,下一步工作如何实施,这些问题成为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期“视点”,特刊出如下一组文章,其中包括省教育厅教研室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调研组撰写的调研报告,以及课程改革有特色的部分学校的先进经验介绍,以期能对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有所助益。

2015年3月下旬,浙江省教育厅颁布了《浙江省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我省正式启动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为了解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文件精神落实情况,总结义务教育课改先行学校的先进经验,2015年4月,省教研室17位教研员分5组赴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衢州、义乌等地开展了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专项调研活动。各调研组认真听取市、县(市、区)和学校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汇报,仔细翻阅了学校深化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实地查看学校拓展性课程开设场地、设备,共走访中小学校25所,召开座谈会12个,听课19节,参加座谈会的校长、教师、教研员近160人,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430份。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得到基层广泛认同

从调研情况看,各地教育局和中小学都高度重视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各地对省厅文件都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并组织当地学校校长参加了省厅召开的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视频会,各基层教研部门和学校也都组织相关的单位与教师在第一时间学习文件。不管是基层学校的校长、教师还是教研系统的领导、教研员,大家都比较认可这次课改的指导思想与教育理念。座谈会上,校长们普遍认为《指导意见》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个性化教育理念,把教育的落脚点落在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上,其愿景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了教育的真谛,让广大教师看到了教育的春天,对义务教育的发展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指导意见》给了学校很大的自,有利于学校拓展性课程的开设。

对包括校长、教师、教研员在内的共430人的问卷调查显示,56.9%的参加调研人员表示“非常赞同”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34.14%的教师对此理念基本认同。座谈中,大家表示选择性教育思想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不仅有助于他们培养兴趣爱好,了解自身特长,而且还能为他们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和成长提供机会。调研显示:75%的教师表示“应该为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拓展性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23.8%的教师表示认同拓展性课程的开设,但觉得“现有条件有限难实行”;还有1.2%的教师表示不要多开,因为“会影响考试”,或认为不要开设拓展性课程,因为“走形式没必要”。

同时,对于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的几项重点工作,如增加课时安排灵活性、严格控制区域统测等工作,参与问卷调查人员表示“非常赞同”的比例均超过了40%,具体如表1所示。

(二)学校对《指导意见》持肯定欢迎态度,开始积极落实、完善各项要求

许多校长反映,自2003年课改以来,学校已经慢慢形成了具有各自学校特色、符合学校办学目标的校本课程,并具有相应师资队伍,在改革过程中也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内容,积累了不少经验。《指导意见》将原来学校层面进行探索的东西用行政文件固定下来,为学校进行下一步的改革深化提供了方向。有校长说:“以前困惑于不知课程规划的空间在哪里,都要开齐开足,可是课程哪里来?但现在看到附件,感觉基本解决了。”有校长说:“看到文件很激动很兴奋,给了学校开设长短课、大小课的权利与义务,很有激励性。给学校的课改吃了定心丸。”

不少区域和学校在深入学习《指导意见》后,已经开始积极行动起来,在已有成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如杭州市在确定第一批10所义务教育阶段深化课程改革试点学校基础上,继续开展指导培训及第二批试点学校申报评审工作。又如安吉县近几年一直要求校校都有校本精品课程和学校特色项目,为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走访的部分学校表示,近几年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与社团活动实施、校园环境建设与文化构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的要求不谋而合。从一些学校的文件条目中,调研组也可以看出区域、学校在政策层面对教育改革的支持,感觉到自上而下的推动力量。

(三)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有一定基础,部分学校率先破冰,对改革有信心

调研显示,不少学校都在拓展性课程上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如温州市瓯海区实验小学基于“积极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积极学习,自能发展”的课程观念,开发了“巴学园课程”。学校有效整合国家课程,开设了国家校本化课程,如语文学科的“生命绘本”、数学学科的“数学文化”等课程,奠定了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开发校本课程,如“校园心理游戏”“陶韵瓷风”“我爱发明”等,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如杭州天长小学始终秉持“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对国家、地方、学校课程进行三级统筹规划,完善具有天长特色的基于差异发展观的课程体系,并确保这一体系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现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课程的多样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领域。

很多学校提到,尽管之前没有提出拓展性课程的概念,但学校在规范开齐开好基础性课程的基础上,在社团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其本质也是丰富学习经历、提供个性化学习机会的尝试,与深化义务教育课改主张的拓展类课程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慈溪中心小学组建了京剧、书画、舞蹈、器乐、摔跤、科技、泥塑等几十个社团,并每周安排1~3次的校级或班级社团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又如江山城北小学建立了特色社团课程,每个星期固定2节课时间进行活动,并配备专门的社团活动教室,还外聘一些专业人才作为指导教师,效果很好。

这些校本课程和各类活动的开设为现阶段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有助于后阶段学校系统开发拓展性课程,整合教学和主题教育活动,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但我们也发现,在通过网站、报纸、视频会议、微信、微博等方式的学习之后,目前只有40.73%的教师了解拓展性课程重点指向“供学生选择性学习的课程”,还有19.5%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就是社团活动,13.71%的教师认为拓展性课程就是研究性学习,对拓展型课程的理论内涵有待进一步学习与了解。

(四)省厅前期各项重点工作为完善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几年,省教育厅在义务教育阶段先后开展了推进小班化教学、中小学教学改革等重点工作项目。本次调研显示,这些工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改革和配套教学管理改革工作上,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技术储备。

如杭州第六中学借助杭州市首批小班化实验学校的优势,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把学校课程中的核心领域课程、广域选择课程、个性特色课程进行合理搭配,将必修、选修整合,率先在2014年秋季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并将七、八年级打通,让学生分层选课,“让吃不饱的吃饱,让吃不了的能够消化”,为各层次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正在进行的七、八年级小班化自主合作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和常规工作项目制、德育工作导师制改革,使得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又如浙江省小班化实验学校慈溪市逍林镇东小学为学生建设了选择性课题体系,他们实施了三年的童心社团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运作,在省内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学校为了给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课程腾出时间,进行了长短课等方面的尝试。再如慈溪横河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了理论学习探讨准备、初步实践探索、深化拓展、嫁接小组合作等阶段,真正形成了“学为中心”的课堂。学校的“六步三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性教学,以助学稿为载体,以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为结构,促成了学校生本课堂模式的形成。

(五)评价改革有亮点有探索,对学生个性评价有期待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参加人员对严格控制区域“统测”、规范校内考试评价的规定表示“非常赞同”(52.24%、47.15%)或“基本认同”(34.58%、46.65%)。调研组从座谈会中了解到,不少学校都有展示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等方面的探索。有的学校实施了等级制素质评价,不再分分计较。有的学校采取星光大道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展台,为学生的发展奠基。如常山第一小学进行素质报告册的评估监测,建立学生电子档案,一个学生的素质报告单由每一个任课教师写评语,全方位与家长交流。又如杭州长江实验小学采取学生个人“学习护照”的方式开展评价,每一页用雷达图客观分析、记录学生个体成长过程中某个阶段的综合素养或学力变化情况,较为科学地描述学生群体或个体素养的优、劣态势。这既有助于反映每个学生多个时段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也有助于家长通过“学习护照”来解读和分析孩子的学习特征和行为素养等。

二、调研集中反映的问题与困惑

调查显示,教师和校长们认为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存在的最大困难是“开发和实施拓展性课程有困难”(19.30%)、“课程整合实施难度大”(18.79%)和“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压力依然存在”(18.27%)这三方面。

综合问卷及座谈情况,基层对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与困惑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现有师资难以胜任课改工作的问题

1.教师开发实施课程的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是推进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的关键因素,但是现在大部分教师理念还不到位,理解和领悟力有限,还跳不出学科的范畴看教育。同时,因为水平和能力,大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任务。调查显示,教师们认为开发拓展性课程最大的困难是专业水平的限制,有67.9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水平难以胜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目前,大多数学校是根据教师的特长开设拓展性课程,个别学校则利用家长资源开设拓展性课程,很难做到从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出发开发开设拓展性课程。农村学校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这更容易拉大城乡学校的差距。

2.教师工作量大,教学任务过重

《指导意见》出台以后,学校对于课时安排有了自,在保证基本课时的要求下可开设有长短课、大小课。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周课时工作量偏大成了校长自主排课的难题。如温州现在使用的还是1998年制定的标准,而学校教师的工作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调研中不少教师表示,学校教师编制没有达到省平均师生比,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校,教师数量不足,多数教师跨学科或多岗位工作,如音、体、美、技术类教师除学科教学外,还有大量的社团指导工作。繁重的任务让教师也很难投身于课程的开发开设工作,课程质量也难以保证。

3.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不够

在关于教师培训的调研中,教师们指出,关于课程规划、课程开发的培训很少,而且现有相关主题的培训邀请的专家大部分是高校教师,重理论而少实践,不接地气。他们希望教研系统以后可以多开设一些针对校长、教师的关于课程设计、课程开发的培训班。

(二)课改工作的科学性、正确性谁来把关的问题

1.整合实施难度大

调研显示,“课程整合实施难度大”排在推进课改存在困难的第二位,这一结果与座谈会收集到的问题高度吻合。不少学校,甚至部分品牌优名气响的学校,也提出整合实施是课改的难点所在。校长们提出:学科整合该如何整?怎么整才是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及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整合?整合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看待自己的任务和地位?学校如何定位教师的作用?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以何种途径体现?对应的评职评优渠道和工作量计算如何更切合课改需要?这些都是亟待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合力解决的问题。

2.校本课程缺乏监管机制

不少学校提出校本课程质量如何把关的问题。什么样的校本课程才是适合学校适合学生的?随着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学校自编教材越来越多。谁来为这些校本教材的质量把关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自主研发的校本教材的科学性、正确性、适切性如何定义等问题都是基层学校推进课改工作的困难所在。

3.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困难重重

不少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表示不清楚,对于其属于基础性课程或拓展性课程表示不明确。调查还显示,将各学科课程社会实践要求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实施中最难的前三项分别是“统整资源难度大”(占25.37%)、“组织活动难度大”(占19.40%)、“缺乏指导用书”(18.72%)。此外,社会、家长的不认同,校外活动安全问题压力等问题也在座谈会中有所反映。

(三)评价改革与课程改革有效对接的问题

1.对区域统测规定的有效实施表示有顾虑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区域性“统测”,但很多校长和教师对这一措施能否真正落实表示怀疑。如何从以分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很多与会人员觉得难度很大。特别是初中学校,普遍觉得课时紧张,中考压力大。多数初中认为,中考指挥棒不改变,课程改革空间很小,因而对深化义务教育课改持观望态度。在调查中,“区域性统测压力大”排在深化课改困难前三位,也反映了基层教师对评价改革与课程改革能否有效对接的疑虑和困惑。

2.缺乏方便操作、功能强大的评价平台

校长们表示,学校在学生评价上已经开始进行过程性、表现性评价,但档案袋式评价方式工作量大、保存不易等问题影响了评价方式的改革。不少学校希望能由省厅开发与学籍管理系统相配套的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便于教师或学生自己操作,从而客观有效地记录学生成长的全过程,真正落实全员育人。

(四)配套政策保障能否有效支撑课改工作的问题

在调研走访的学校中,不乏温州二中这样的传统优质学校,基于优质的生源和强大的师资,学校对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评价育人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努力培养“完整的人”。也不乏杭师大东城中学这样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初中,学校通过对办学理念、教育质量观的重新梳理,依傍杭师大的专业资源,从“育人”角度出发推动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提升。从这些学校改革的经验来看,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绝不是课程、教学或评价的局部改革,更应该是全方位的互为支持的政策性改革。

1.硬件设施不配套制约课改发展

对浙江省绝大多数的普通中小学而言,开展多样化的课程,必然需要更多的专用教室,特别是农村学校,场地不够的问题必然存在。调查中,“硬件、设备场地跟不上”排在推进课改困难第四位。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或人口密集区域,硬件的问题更是校长们的头等难题。

2.教师职称、经费问题

在座谈中,教师对在现有职称评审体系中如何投入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开设工作提出了困惑,他们认为很难在满工作量的情况下去做“无用功”。不少公办学校的校长提出,拓展性课程开发开设、聘请外聘教师等工作均需经费支持,但很多公办学校难以靠自身解决。

3.班额偏大无法推行小班化教学

不少教师反映,大班额问题很严重,尤其在县城中心学校,班额都很大。班额不减,很难实施小班化教育,也很难实施有个性、差异化、有选择的教育形式。

三、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虽然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对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的理念和任务表示认同,但调研发现,有的校长、教师对深化课改工作心存疑虑,有的地方仍认为深化课改工作只是走过场,尚没有真正将深化课改的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深化课改的目的是丰富学校课程和学生的学习经历,强化选择性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各市、县(市、区)教育局要高度重视理念转变问题,继续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切实转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观念,把选择性教育放在首位,把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将深化课改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系统建构,帮助学校做好学校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

学校课程体系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要组织各方力量指导中小学校分析自身优势与特色,找准定位,明确办学目标与办学特色,制定学校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和课程建设规划,构建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结构严谨科学、切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体系。

(三)统筹安排,统整资源,大力推进拓展性课程建设

学校要正确认识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关系,突破惯性思维,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主动与高中、科研机构、社区、社会团体、企业行业、社会实践基地等社会教育资源合作开发开设课程,面向校外,面向社会,切实解决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要分层次开发丰富多样的拓展性课程,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既要统筹安排,做到区域内优质课程资源及课改经验共享,也要帮助学校做好与高校、企业、社区、行业协会等部门组织与协调工作,充分利用、统整校外课程资源。各级教研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一批适合当地学校选择的拓展性课程。

(四)改进课程实施,丰富学生学习经历

学校要积极探索长短课、大小课、跨年级、多学期等课时安排方式,广泛推进小班化教育,在初中阶段组织探索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分层走班教学。学校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把少先队课、团课、各类专题教育与德育课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学校要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把各学科课程的社会实践要求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开展主题模块形式的实践活动。

(五)变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学校要坚持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并重,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深化课改的各项要求。在科学规划学校课程体系、开发开设各类拓展性课程的同时,也要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改革传统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体现学科本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改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六)加强培训,切实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针对调研所发现的师资专业水平有限、校长课程领导力不足等问题,各级教研部门和师训单位都要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和拓展性课程开发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一轮教师培训的重点内容。省厅师范处要重点抓好教育行政领导、校长培训,使他们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提升教育行政领导的课改决策力、指导力,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省教研室要重点抓好教研员、骨干教师、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主任培训,提升课程发展的规划设计能力、课程开发的研究指导能力、课程实施的引领推广能力。省内各主要师范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要紧紧围绕深化义务教育课改的实际需要,提高培训针对性与实效,积极主动地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作贡献。

(七)搭建平台,多元辐射课改先进典型经验

针对农村、海岛等边远地区师资不足、资源有限等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全省深化义务教育课改联席会议机制、区域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搭建优质课程资源网络学习平台。各级教研部门要积极总结推广课改先进经验,定期召开课改经验研讨会,多元辐射课改先进经验,指导、帮助薄弱学校进一步转变思想、拓宽眼界,切实克服因资源不足造成的区域间、校际差距扩大化的问题。

(八)科学指导,规范落实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

《指导意见》把拓展性课程设置权、排课自交给了学校,但放权决不是放任自流,因此各级教育行政、督导部门必须加强深化课改的专项督查,通过督查促使学校严格遵循《指导意见》的要求,确保课程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学校要正确处理扩大办学自与规范办学行为的关系,必须把学生放在重要的位置,把选择性教育放在首位,科学合理地安排课时和教学进度,严格控制课堂教学时间和各学科的周课时,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篇5

关键词:育人体系;学校;改革与发展

一、下大力气抓好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

(一)树立教学质量是生命线的观念,强化校风学风建设

扩招后学校规模扩大,办学效益提高,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是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好事情。但扩招后,

出现了上课人数多了,学生的出勤情况不易掌握等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要强化校风学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风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风气,它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我们要制订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严格管理特别是考试纪律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形成勤奋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同时可以组织教师研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找出影响教学质量的环节,加强教学过程跟踪、督导、考评,切实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以信息化带动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努力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面对学校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教学管理部门要积极探索教学管理规律,实施科学管理方法,努力提高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水平。学校可以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增强校务管理的透明度,广播、宣传栏、网站等,要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比如办好办活校园网,做好网上宣传工作,努力提高网站宣传内容的质量和时效性,不断提高浏览点击率。学校可以借此平台及时、准确地各类信息,组织网络专业知识培训,为我校实施多媒体教学和办公自动化提供优质服务。

(三)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随着近年的几次扩招,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强调学生的适应能力。高校要想使自己的学生成为“抢手的香饽饽”,关键在于提高办学的综合水平,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以后的就业。要思考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怎样进行改革、进行创新,想办法来进一步拓宽专业领域, 及时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有关教学内容,使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市场竞争中有实力,成为行业内争相聘任的对象。

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一)高度重视学术梯队的建设

学术带头人、青年教师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在学科建设中学术梯队发挥的作用更大。一个好的学术梯队,能够以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理想凝聚人心;能够充分发挥老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

的传、帮、带作用,使骨干教师得到实际锻炼,形成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能够做到优势互补,紧密合作,取得更大的工作业绩。因此,每一个学科都应当按照合理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学历层次等要求制定建设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二)坚持人才引进与培训并举,不断提高教师学术水平

人才资源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和教学有着极大的关系,所以这方面的工作要加强。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除了引进以外,还要靠自己培养,通过人才培养机制,拉开差距,给优秀的年轻教师提供更好的环境,让他们能够脱颖而出。通过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选送优秀青年教师报考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选派国内外访问学者,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合作科研和国际学术会议。建设好一支爱岗敬业、素质较高的管理、教学、科研队伍,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三)健全和完善教师工作业绩评价制度

在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中,教师聘用、职称评定、奖优罚劣等都涉及到教师评价问题。因而必须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制定客观、公正、科学和可操作性强的教师评价制度。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管理工作也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像学科专家组对教师的评估、学生对教师的评估,这对教师工作质量起到很好的检查和监督作用,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总之应全面考虑,给老师的教学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

三、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一)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文明修养

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轻思想品德的现状,现在尤其需要倡导做一个有理想、

讲道德、有知识、讲文明的大学生。教师不仅是学术的引路人,也应该是社会道德、社会良知、社会公正的引路人。

不少教师在课余总会提到:当前一些大学生思想活跃、志向远大,却对身边的所谓“小事”视若无睹,碰到教过课的老师不理不睬,谈恋爱的学生在校园教室里过分亲热……总之,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及基础文明修养的欠缺,已成为高校校园里一道令人目不忍睹的“风景”。以前曾看到一则报道:天津师大在天津市高校中率先推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学习、经济、生活、择业四大方面的考核,使评价结果与学生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研究生保送等挂钩,学生按A,B,C,D四个不同信誉等级享受不同“待遇”。这种做法是否科学合理暂且不说,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近年来高等学校中学生助学贷款、互联网络等一批新生事物的出现,尽快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呼声日益高涨,“明礼诚信”也已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校要努力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要进一步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积极推进“两课”综合改革,充分发挥“两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

(二)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在今天的世界,国民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世界竞争中越来越居于重要的地位。呼唤人文精神,加强素质教育,也就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要开好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理、工、农、医科学生要多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要适当开设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通过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

高等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对学生陶冶情操的很好形式。大学生是充满活力的群体,各种文艺、体育等社团及报告会、演讲会、征文、表演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兴趣爱好、个性发展乃至人生追求和理想都有很大的陶冶。这些活动,可以丰富同学们的生活,增进学生间了解和团结协作意识,也是增强集体凝聚力的有效方法。校宣传部、各系、处等应根据每年校工作计划的要求,为学生适时组织活动,做到时间短、针对性强,引导学生科学安排时间,提高求知欲望,拓宽知识视野,益于身心健康发展。

(三)浓厚文化氛围,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急剧的社会转型带来社会的巨大变化,现代社会压力增大需要人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而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容易引起学生以

“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精神;意志薄弱、心理经不起冲击;同时看待问题易偏激。这些问题在中小学已经突出,因此如何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对学校提出的全新课题和挑战。我们要充分发挥院、系学生会组织和班组织作用,创造和谐温馨的集体环境。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了师生的心理环境,为实施教育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也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在学生中提倡友爱和互助,使他们通过有益的集体活动来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克服独生子女自私、淡漠、不关心他人的缺点。并通过参加集体活动,提高工作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使个人才干得到发挥,进而提升个人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对今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永葆学校的生机与活力,只有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才能解决学校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完善育人体系为契机,就能进一步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峰.试论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6).

篇6

关键词:基础医学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模式改革;

作者简介:张宏颖(1966—),女,黑龙江哈尔滨,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研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整合循环系统、病理学、医学形态学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癌细胞系建立及药物治疗E-mail:irisliupai@163.com;邹原(1968—),男,辽宁大连,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理学.E-mail:zy.dl@163.com;

2005年,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1],2006—2009年,教育部共批准了近50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3]。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09年获批辽宁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3年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它标志着我校在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进一步促进优质实验教学资源整合、优化、共享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

1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组建历程

大连医科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47年的关东医学院,1950年改称大连医学院,1994年更名为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立和发展伴随着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学校的发展。

1993年,我校将生理、病生、药理3个学科的实验教学内容重新组合,构建了新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机能实验学,并于1998年正式组建了机能学实验室。此改革规划被批准为“辽宁省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重点项目和教育部“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此项实验室教学管理与运行体制的改革为我校其他学科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001年,学校对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3个学科的实验教学部分内容进行有机组合,建立了医学形态学实验课程体系,提出将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微生态学等实验教学合并成立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设想。2004年7月形态学、病原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学4个实验室正式组建,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的管理及运行模式正式建立。2008年10月,为进一步强化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优化实验教学资源配置,进一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学校成立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下设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形态学和机能学5个综合性实验室。2009年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3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管理与运行机制

在校实验教学中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由校、院两级管理,基础医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兼任实验中心主任,实行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主持中心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负责实验室建设规划与发展计划,建立健全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和管理体系,执行和落实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统筹中心仪器设备的计划、购置、管理、维护,组织申报实验教学研究项目,推动实验教学改革。每个实验室设主任1人,具体负责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组织实验教学和教学研究,落实实验室相关实验课程建设,参与制订和修订基础实验课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各实验室配备1名专职实验教学秘书,协助实验室主任负责日常教辅工作和实验室管理事务。

实验中心现在拥有一支近150人的实验课教师队伍,其中专职教师8人,实验技术人员27人,授课教师115人;为全校21个专业的五年制、七年制、卫校、高职、成人教育、留学生及研究生开设23门基础医学实验课。每年实验中心接纳学生约7500余人,年均总实验人时数近50万人时。

3仪器设备配置与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3.1先进齐全的仪器设备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1.2万m2,主要仪器设备近2200台(件)。各实验室常规仪器设备配置齐全,通过合理选购和精心维护,使得设备完好率达到98%。近5年经费投入总计1700万元,使80%以上的在用设备得到了更新,并新增了部分先进仪器设备,更好地满足了实验教学需要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需求。

例如解剖学实验室新增多媒体教学设备14套、低温解剖操作台14台以及数字人解剖系统网络版和解剖学教学互动系统;形态学实验室新增数字扫描切片学习系统。数字人解剖系统和数字扫描切片学习系统是基础医学院4A(anybody,anything,anywhere,any-time)数字网络教学平台的重要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4]。机能学实验室新增倒置显微镜、二氧化碳孵箱、PCR仪等设备,进一步加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也为教师、学生提供了科研平台。

3.2创新型智能化的实验教学平台

根据教育部、卫生部2008年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5]和2012年的“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文件精神,大连医科大学启动了“卓越医生人才培养计划”,构建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开展创新型智能化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投入资金购买必要的教学与实验设备,提升整体实验教学环境,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1)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平台。人体解剖学实验室拥有13个常规实验室、1个人体断面影像解剖学实验室,实验准备室14间,总使用面积达1400余m2;另有1个300m2标本学习室。每个常规实验室配有6个全自动低温解剖操作台、瓶装标本2套、游离人体标本1套、人体标本模型100余件。实验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解剖互动系统,均能登录校园网进行数字人解剖系统的自主学习[4]。中央互动系统控制室可全程监控实验情况,统一或单独控制播放教学录像。各实验室均配备空气消毒机,以降低室内福尔马林浓度。实验室开设人体系统解剖学、人体局部解剖学、人体断面影像解剖学、麻醉解剖学和神经科学等5门实验课程,共计156个实验项目,采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逐步实现实验教学的微机化、网络化、师生互动、人机互动[6]。

(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平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拥有7个教学实验室以及仪器室、暗室、准备室、细胞培养室、细菌培养室、库房和资料室,仪器设备200余台(件)。较大型仪器设备有高速冷冻离心机、PCR仪、酶标仪、凝胶成像系统、二氧化碳孵箱、倒置显微镜等。目前开设有本科专业生物化学实验课、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课共33个实验项目。

(3)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平台。病原生物学实验室是由医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微生态学的教学实验室组合而成,共有8个学生实验室(含2个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3个实验准备室、1个标本陈列室,拥有生物显微镜、倒置显微镜、PCR仪、酶标仪等仪器设备。实验室为全校专科、本科生和留学生、研究生开设微生物学实验、免疫学实验和寄生虫学实验共44个实验项目。

(4)形态学实验教学平台。形态学实验室由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法医学3个教研室的教学实验室合并而成,现有4个数字网络显微互动实验室、6个多媒体网络光学显微镜实验室,2个大体标本实验室、1个大体标本陈列室、2个细胞培养室,以及实验准备室、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模型等。较大型仪器设备有高速冷冻离心机、PCR仪、凝胶成像系统、二氧化碳孵箱,倒置显微镜等。拥有数字切片扫描与应用系统,建立了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4A数字切片系统网络教学平台[4]。形态学实验室为法学和管理学专业开设医学形态学的理论与实验课程,为临床医学七年制和五年制学生开设综合性医学形态学实验课程,为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法医学3个教研室开设的所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验课程教学共计104个实验项目。

(5)机能学实验教学平台。机能学实验室由生理、病生、药理3个教学实验室整合而成,是我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现有8个教学实验室、3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实验室和3个实验准备室。教学实验室配有较先进的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等实验仪器设备;大学生创新实践实验室配有能满足学生自主创新、进行设计性实验的仪器设备。机能学实验室承担七年制、五年制学生和留学生的机能学实验教学,开设机能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自主设计或创新性实验等共计53项。

4教学理念和教改思路

大连医科大学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为工作核心,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构建系统性、科学性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改革突出系统性、综合性、开放性和设计性。在教学内容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经典与现代、教学与科研、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通过经典验证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通过创新实验和大学生科研平台,培养、提高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5课程特色与成果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锐意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建立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均有所创新。

5.1实施分级实验教学体系

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全面进行了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调整,将实验教学体系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3个阶段。实验教学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强调形态、结构变化(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组织病理学)、生理功能、代谢变化(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生)、致病因素(病原生物学)、药物治疗(药理学)的内在机制及其联系。

(1)基础性实验。以经典实验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入门性、规范性特点,教师示范、学生做规范化操作训练。

(2)综合性实验。提高将“三基”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的能力,打破专业界限,将各学科分散但密切相关的内容融会贯通,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3)设计性实验。引导学生从教学实验过渡到科学研究。设计性实验需要选题、设计、实施、总结等系列科研活动,不但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

5.2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创新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

将原分别教学但关系十分密切的相关学科有机结合,建立综合性或整合性的实验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并进行独立考核、独立计算学分。建立了学生成绩评定办法及实施细则;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实验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考核办法及实验教学质量监管制度。新的实验课程体系改变了传统实验模式,减少了验证性和单一性实验,增加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并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病案分析”等实验教学方法,将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提前接触临床,初步培养了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并加深拓宽学生的理论知识。

(1)生物化学实验。自2004年起,“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独立设课(56学时,1.5学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科学设置实验项目,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精选、整合和创新,建立起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该实验教学体系突出生物化学教学及研究中涉及的3个主要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酶和核酸,将每个生物大分子的实验内容进行综合设计、系统操作;突出开设研究创新型实验,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7]。

(2)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以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为中心,围绕病原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性及病原的诊断,将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及医学免疫学融合为一体,创建了综合性的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程(52学时,1.5学分),其中基本性实验4项16学时,综合性实验9项36学时。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充分体现了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融合及横向联系,使学生得到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科研创新能力的锻炼[8]。

(3)医学形态学实验。形态学实验室本着“以器官为中心,以疾病为主导,以病例为主线”的原则,将解剖学、组织学和病理学3门学科的部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并与临床医学结合起来,引入设计性实验和医学研究前沿课题讲座,形成医学形态学实验课程体系(48学时,1.5学分),其中包括:1以器官为中心的综合性实验;2以尸检病例分析为主的应用性实验;3以细胞培养、动物实验为基础的设计性实验;4医学科学前沿问题讲座。在教育模式上构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引入PBL,建立形成性的考核方法,构建科研化的实践教学[9]。

(4)机能实验学实验。机能实验学课程共104学时、3学分,其中基础实验36学时,综合实验68学时。基础实验是经典的生理学实验;综合实验是以消化、循环、呼吸和泌尿系统为主线,有机融合了各系统的生理、药理、病理生理的内容。经过机能实验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术,理解机能综合实验中相关学科知识融合的目的和原理。机能实验室每年举办1~2次机能学实验竞赛类文化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对机能学实验教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10]。

5.3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安排不同实验教学内容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开设不同的实验内容,其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也有所不同,做到因材施教,实现不同的培养目标[11]。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9]。基础性实验主要是由教师授课和指导实验;经典性实验主要是学生自学、小组协作完成;综合性实验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式学习;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内容、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通过五年制学生的大学生科研活动和七年制学生设计性、开放性实验活动,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创新性的层层递进、不断提高的合理教学模式。

5.4系统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专业医学人才—高素质医学人才—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金字塔式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在五年制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对优秀的学生开设第二课堂;对七年制学生普遍加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人人完成自主设计性实验。遵循精英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人才培养”试点班中开设“创新课程”。理论授课8学时,包括科研方法、文献查阅、实验设计等内容;实践部分64学时,包括实验设计、实验实施、论文撰写。

5.5教学成果

近5年来,中心人员承担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30余项,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20项,其中获得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70余篇;主编参编实验教材、专著及讲义近30部。大学生科研活动发表文章30余篇;“挑战杯”竞赛获奖50项,其中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辽宁省特等奖4项、一等奖8项。

5.6示范作用

(1)建立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站(http://home.dmu.edu.cn/jcsyzx/)和基础医学院4A网络教学平台(http://210.47.246.130/),创建了申报材料、中心介绍、规章制度、仪器设备、教学计划、实验项目、教学资源、教学研究和开放交流9个专栏,深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2)出版了《机能实验学》、《医学形态实验学》、《医学微生物实验学》、《人体解剖学实验指导与参考》、《机能综合实验CAI课件》等实验教材并面向全国发行。建立起适合我校留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在国内较早地编写出版了英文机能学实验教材。

(3)实验中心先后举办了3届全国机能学学习班,使我校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模式和经验得到推广,在国内起到一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4)解剖实验室配合多学科专业医师的培训,组织美容专业医学整形解剖培训班,规范美容医师行业技能。“生物塑化断层标本应用于断层解剖学教学的研究”等3项教学改革课题成果应用于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得到了教育部评估专家的高度赞扬。

(5)建立了人体标本陈列馆“人体世界”,对中、小学生及社会市民开放,普及基础医学知识。

(6)开展遗体捐献接受工作,设立遗体告别厅,对有要求的遗属开放追思,每年以清明追思会为契机,组织学生感恩“无语体师”,参加大连市红十字会的墓园追思,向遗体捐献志愿者致敬。对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6目标规划与展望

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以“卓越医生培养”为主要目标,从课程设置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创新平台构建等方面,继续探索和实践实验教学的改革,建立一种满足我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及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今后将主要围绕以下3个方面开展工作。

6.1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完善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心将加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性实验体系构建,兼顾其他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培养,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整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最终形成一整套面向全校的多层次、多专业、满足不同需求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

6.2构建基础医学数字化网络实验教学平台

进一步丰富4A数字网络教学资源。通过建立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使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网的终端使用。该平台主要包括数字人解剖系统、形态学数字扫描切片学习系统、虚拟仿真机能实验室以及数字资源的建设。

6.3建立大学生创新科研平台,兼顾社会需求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对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要求很高。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创新课程作为医学生培养的必修课,要求所有临床专业医学生必须完成“创新课程”的学习。建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平台,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中心资源将面向社会开放,满足社会部分人群对人体大体标本、组织正常与异常标本、临床医院对基础医学知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