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经济形势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业经济形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业经济形势

篇1

行业运行基本情况看,主要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出口及贸易顺差增幅大幅度回落;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投资增速明显回落;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在行业经济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的同时,行业在发展过程在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予以关注。

一是出口退税下调,缩减行业利润空间。2007年起,纺织品出口退税正式开始执行11%的退税率标准。纺织品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缓。不考虑企业议价能力,1―6月,出口退税率下调约影响行业利润20.68亿元。6月18日,国家决定将服装出口退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粘胶纤维出口退税率下调6个百分点,预计下半年,服装和粘胶纤维行业将减少盈利49.9亿元。

二是要素价格上涨较快,增加企业经营成本。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的生产原料、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逐渐上升。1―5月,我国煤电油价格同比增长3.3%,工人工资同比增长10%以上。棉花新滑准税率的实施使中国棉花每吨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出2000元以上。纺织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而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通过产品价格转嫁成本的难度加大,盈利能力被削弱。目前,行业销售成本增速高于销售收入增速,销售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保持高位。1―5月,我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销售成本占销售收入的89.16%。

三是相关货币政策使得企业货币使用成本增加,出口风险加大。2006年,国家先后两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政策,累计加息0.54个百分点。2007年3月,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再次上调0.27个百分点。贷款利率提高增加了企业贷款的难度,同时增加了贷款资金使用的成本。静态测算,今年1―5月,2006年上调利率累计影响行业利润4.8亿元。

2007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呈现加速态势,增加了出口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不考虑企业议价能力,1―6月,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2.46%,同比升值4.75%,约影响行业利润199.79亿元。5月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3‰扩大至5‰,出口企业报价难度加大,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四是节能减排任务艰巨。随着我国工业发展越来越多地面临资源的限制和环境的约束,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越加重视。纺织行业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将万元产值能耗、水耗在2005年基础上进一步下降20%和30%。节水、节能、降耗、减排成为行业任重道远的发展任务。

目前,地方政府和企业缺乏节能减排的政策动力,国家能耗、水耗标准体系不健全,国家对计量统计及数据处理缺乏引导,企业在节能减排研发方面投入不足,行业协会节能减排推进工作缺乏资金支持等问题比较突出,亟待解决。

五是中欧协议即将到期,对欧贸易关系前景是现阶段行业关注焦点。2005年签署的《中欧纺织品贸易谅解备忘录》年底即将到期。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和输欧纺织企业都高度关注协议到期后中欧纺织品贸易关系的走向问题。尽管政府和行业协会、商会通过多种途径呼吁企业保持克制的态度,严格自律,但据调研,国内一些企业已经有意向在2008年初扩大对欧出口规模,并在明知出口增长过快将引起贸易摩擦的情况下,准备利用海关统计数据滞后的空档抢出口。这一倾向严重加大了引发新一轮贸易摩擦的概率。

下半年,国内外经济都将稳步增长,内需旺盛,外需稳定,纺织行业主要原料供需基本平衡,主要大类产品产量将稳步提升。同时,随着企业不断提高行业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实现市场多元化,企业盈利能力将有所提升。预计全年纱产量增速将保持20%,布产量增速12%,化纤产量增速13%,服装产量增速14%。预计规模以上全行业全年将实现工业总产值3.02万亿元,同比约增长2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9万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利润1125亿元,同比增长35% ;全年平均利润率约为3.89%。

篇2

一、2014年8月份工业运行情况

(一)工业经济增速超预期回落

2014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比7月份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2.1和3.5个百分点。虽然今年工业增速在6月份达到高点后,7月份已略有走弱,但当前这一状况还是多少有点让人感到意外,因为从近十几年的历史数据来看,如此低的工业增速与如此大的单月跌幅都很少见。从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下滑、出口增长放缓共同拖累工业增长,其8月份增速分别由上月的15.6%与7.2%降至13.3%与5.5%;相比之下,消费增长则较为平稳,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虽较上月小幅回落,但剔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速则略有回升。除上述内、外部需求同疲弱以外,企业的去库存也可能对工业增速下滑起到了加速作用。前期库存较高、增长较快的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增速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同时,天气因素、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也对8月份工业生产形成一定扰动。

(二)不同行业工业增加值速普遍下滑

在41个大类行业中,仅有三个行业当月增速较7月份回升,其余39个行业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具体来看,8月份同比增长最快的行业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速达16.1%,此外还有五个行业同比增速在11%以上,分别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及医药制造业。相比之下,8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为负增长的行业由上月的两个增至四个,分别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开采辅助活动和其他矿采选业。从工业增加值降幅来看,8月分行业工业生产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前期增长较快的行业出现回调,降幅最大的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较7月下降8个百分点,其次是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降幅分别达到4.3和2.1个百分点。二是采矿业加速下跌,其他采矿业、黑色金属矿采业、非金属矿采业、有色金属矿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速较7月下降24.7、4.8、4.7、4.2和3.4个百分点。三是部分消费品行业出现大幅下滑,烟草制品业和食品制造业增速较7月下降7.7和3.9个百分点。

(三)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速均大幅回落

2014年8月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3%、7.1%和9.4%,比7月份分别回落2.4、1.6和1.5个百分点。从趋势上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增长均未能守住之前较长一段时间内相对平稳的增长平台,进一步说明当前我国工业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中。当前状况有弊亦有利:一方面,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各种潜伏的矛盾和问题必将不断浮现,这无疑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冲击和扰动;另一方面,当前的压力也是倒逼各地区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培育工业增长新动力的重要机遇。分省市来看,增长最快是海南、重庆、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福建,增速均在10%以上,海南更高达23.5%;增长最慢的是、上海、青海、山西和辽宁,增速均在3%以下,其中为负增长,上海仅增长0.5%,这些增长最慢的地区同时也是8月增速下滑最快的地区。

(四)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落,预计8月份可能继续下滑

2014年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与主营活动利润额累计同比增长11.7%、11.2%,增速分别比1―6月份上升0.3和0.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基本持平。但从当月数据来看,7月份利润总额与主营业务收入额均为年内低点,且两者增速较6月份都有所回落,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6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明显加快可能只短期反弹,并未形成趋势性改善。结合8月份工业增速大跌的事实,企业盈利能力可能会进一步走弱。分行业来看,利润增长最快的是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速达101.5%;其次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八个行业,增速均在20%以上。相比之下,上游原材料产业增速相对较低,采矿业盈利状况持续低迷。

二、国外工业经济形势

二季度以来,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有所放缓,其中美国经济复苏力度略有减弱,欧元区经济蹒跚前行,日本经济复苏受阻,部分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也遭遇困难。但从近期工业生产以及制造业PMI等数据来看,全球工业生产温和复苏的态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美国制造业PMI持续攀升,失业率处于近6年的较低水平,贸易逆差收窄至近半年新低;欧元区工业生产同比增速升至今年新高;部分新兴经济体复苏步伐也略有加快,俄罗斯、印度、巴西工业生产均出现小幅回升。

(一)美国工业生产活跃,PMI继续回升

(1)工业生产活跃。7月份,美国制造业工业生产指数102.48,同比上升5.29%。7月份美国产能利用率为79.23%,基本与上月持平,接近1972―2012年间美国工业整体设备开工率80.1%的平均值。(2)PMI攀升。8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59,创2011年3月以来最高,经济复苏显现回升势头。(3)失业率微降。8月份,美国新增非农就业14.2万,创2013年12月以来最小增幅,反映劳动力市场最近的增长态势有所放缓;失业率则下降0.1个百分点至6.1%。(4)PPI增幅回升。7月份,美国PPI同比上升2.9%,环比上升0.1%。(5)贸易逆差收窄至5个月最低。7月份,美国贸易逆差为405亿美元,为近6个月以来的新低;美国出口总额为1980亿美元,比上月增加18亿美元;进口总额为2386亿美元,比上月增加16亿美元。

(二)欧元区工业生产回升,PMI下降

(1)工业生产增幅明显。7月份,欧元区工业生产同比上升2.2%,为今年的新高,环比增长1%。三季度欧元区产能利用率为80.2%,比二季度提高了0.6个百分点。(2)PMI显著下降。8月份,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7,较上月下降1.1,但仍连续14个月高于荣枯线。(3)失业率与上月持平。7月份,欧元区失业率为11.5%,与上月持平。(4)PPI再次下降。7月份,欧元区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1%,环比下降0.1%。(5)贸易顺差进一步收窄。6月份,欧元区的商品出口和进口环比分别下降0.5%和增长0.5%;欧元区对外商品贸易顺差进一步缩减至138亿欧元,较上月减少14.2亿欧元。

(三)日本工业生产小幅回升

(1)工业产出小幅回升。7月份,日本工业生产指数由6月份96.5升至97;产能指数由上月的95.1降至95。(2)PMI为近5个月新高。7月份,日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升值52.2,为5个月的新高。(3)失业率微升。7月份,日本失业率为3.8%,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4)PPI下降。8月份,日本PPI同比增长3.91%,增幅较7月份下降0.4个百分点。(5)贸易逆差扩大。7月份,日本商品贸易逆差扩大至9621亿日元。其中,出口额61920亿日元,同比增加3.92%;商品进口71542亿日元,同比增加2.33%。

(四)巴西工业生产回升,PMI升至荣枯线上

(1)工业生产回升。7月份,巴西工业生产指数为98.1,环比增加0.7%。(2)PMI回升至荣枯线上。8月份,巴西PMI由6月份的49.1上升至50.2,是连续4个月位于荣枯线下后首次回升至荣枯线上。(3)就业指数小幅回落。7月份,巴西就业指数99.24,较6月份下降0.56;就业指数连续两个月处于100以下。(4)PPI持续幅回落。7月份,巴西PPI已从4月的8.68%回落到4.52%。(5)贸易顺差缩减。8月份,巴西出口204.7亿美元,进口193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11.7亿美元,顺差较7月份减少4.1亿美元。

(五)南非工业生产再回落,PMI持续低迷

(1)工业生产再次回落。7月份,南非工业生产指数102.8,同比下降8.03%。(2)PMI仍处于荣枯线下。8月份,南非PMI为49,连续5个月处于荣枯线下。(3)PPI处于高位。7月份,南非PPI同比增速为8 %,环比增长0.5%,今年以来南非PPI一直处于7%以上的高位。(4)失业率略有回升。三季度,南非失业率达到25.5%,比二季度上升了0.3个百分点。(5)贸易逆差大幅回升。7月份,南非出口835.7亿兰特,同比增长11.59%;进口922.6亿兰特,同比增长2.64%;实现贸易逆差68.8亿兰特,较6月份增加64.2亿兰特。

(六)印度工业生产回升,制造业PMI小幅回落

(1)工业生产小幅回升。7月份,印度工业生产指数172.3,环比上升0.53%。(2)PMI回落。8月份,印度PMI52.4较上月略有回落,连续10个月处于荣枯线上。(3)PPI增速下降。7月份,印度PPI同比增长5.19%,增速较6月份下降0.24个百分点。(4)贸易逆差持续上涨。7月份,印度贸易逆差122.3亿美元,创去年8月以来新高。其中,出口277.3亿美元,同比上涨7.33%;进口399.6亿,同比增长4.25%。

(七)俄罗斯工业生产回升,PPI创新高

(1)工业生产回升。7月份,俄罗斯工业生产指数为105.4,环比上升0.6%。(2)PMI与上月持平。8月份,俄罗斯制造业PMI51,与上月持平,这是PMI持续2个月位于荣枯线上。(3)PPI环比创新高。7月份,俄罗斯PPI同比增长9%,环比上升1.6%,创2010年1月以来的新高。(4)失业率与上月一致。7月份,俄罗斯失业率4.9%,与上月持平。(5)贸易顺差增加。7月份,俄罗斯出口额增至460.6亿美元,同比增加5.4%;进口额增至289.9亿美元,同比下降4.2%;实现贸易顺差170.7亿美元,较上月增加31.1亿美元。

三、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景气判断和趋势分析

课题组采用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和IIE景气指数判断工业经济的景气程度。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主要用于对工业经济运行进行监测预警;IIE景气指数主要用于预测分析工业经济月度同比增速变化和工业经济形势的变化。

(一)8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大幅下滑

从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来看(见表1),2014年8月份工业经济意外偏冷,景气度相比于7月份大幅下滑。国内需求疲软,其中进口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标偏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微弱下滑;反应消费者日常交易活动的M1-M0和代表生产活跃度的发电量指标落在偏冷区间,而货运量则落在过冷区间;代表对外贸易活跃度的进出口额和有未来预期作用的制造业经理人指数落在了偏暖区间。

(二)9月份工业经济可能弱势回升

IIE景气指数先行指数显示工业经济可能出现底部回升态势,但上升与下降的力量相当,回升动能较弱。从不同类别先行指标来看,2个固定资产投资类指标、2个国外市场指标,2个房地产指标和2个金融市场指标分别出现拉扯现象:领先五期固定资产本年新开工个数、领先一期欧元区制造业PMI、领先五期商品房销售面积和深证成指下滑幅度显著,领先五期固定资产投资本年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领先一期美元区制造业PMI、领先三期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建筑使用面积和上证综指反弹势头强劲;4个产量类指标生铁和乙烯产量增长态势显著,焦炭和粗钢出现下滑迹象;受央行规范金融系统表外业务的影响,货币供应量指标预期下滑。

一般认为,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是造成近期固定资产投资全面放缓进而拖累工业生产减速的主要原因,不能否认这是一个合理的解释。今年以来,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额持续大幅负增长,直接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其他相关投资品和消费品生产的不景气。但从单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以及房屋新开工面积等数据来看,相应指标近期并未出现明显恶化,整体大致呈现出底部徘徊的特点。这一趋势表明,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虽然对相关行业造成严重困扰,但也许并不是造成当前工业经济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基础设施投资下滑是导致8月工业经济增速恶化的另一重要因素。近年来,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是政府反复使用的稳增长手段。今年4月份以来,以支持棚户区改造、加强铁路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稳增长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在原有高水平增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但目前多方面因素已经开始制约其持续扩张,近期增速出现下滑。一是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维持在20%以上的时间已经相当长,上行空间不大。二是在微刺激背景下,财政和货币政策放松力度受限。财政支出与M2在经历5、6月份的快速上升以后,7、8月份出现明显放缓,显示中央政府对经济支持作用减弱。三是受地方债、融资平台被严格控制以及房地产市场调整导致地方土地收入下降,地方政府扩大基础设施投资的能力减弱。

此外,从与企业盈利能力相关的部分财务指标来看,工业企业运营效率不断恶化也直接对工业生产造成负面影响。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增速明显下降,产成品存货增速连续上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均持续下降。这说明,部分企业可能因需求不振而被动积压库存,后续的去库存行为则对相关企业生产形成较大冲击。从具体行业来看,汽车和计算机等多数下游行业在上半年均出现较为明显的存货增加状况,近期其生产增速的下滑可能在较大程度上是短期库存调整的结果。

篇3

2008年第4季度,金融危机对汽车行业的不利影响明显显现,汽车制造业经济运行增速继续减缓,主要指标增幅与第三季度相比,均呈回落走势。2008年1~11月,我国汽车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832.03亿元,同比增长19.11%,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36个百分点。利税总额增幅继续回落,亏损总额和亏损面持续上升。2008年1~11月,我国汽车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239.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99.62 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86.36亿元,同比增长16.17%,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0.29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我国汽车制造业亏损面为18.72%,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51个百分点。

一、汽车制造业运行情况

(一)行业规模

2008年第4季度,金融危机对汽车行业的不利影响明显显现,汽车制造业经济运行增速继续减缓,主要指标增幅与第三季度相比,均呈回落走势。2008年1~11月,我国汽车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832.03亿元,同比增长19.11%,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36个百分点。11月末,我国汽车制造业资产总计为18053.32亿元,同比增长12.6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76个百分点;企业数为10031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99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270.0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98万人。

(二)资本/劳动密集度

2008年4季度,汽车制造业资本与劳动密集度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2008年11月末,我国汽车制造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为77.14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36万元/人;人均资产总额为66.85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69万元/人;单位产品销售收入为20767.65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971.76万元/单位;

(三)产销情况

产出指标增速继续减缓,产成品资金占用小幅上升。2008年1~11月,我国汽车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21078.11亿元,同比增长17.07%,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66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20776.74亿元,同比增长18.4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4.48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8.57%,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1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1270.81亿元,同比增长12.47%,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59个百分点。

(四)成本费用结构

2008年1~11月,我国汽车制造业累计成本费用总额为19468.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149.61亿元。其中,累计产品销售成本为17773.97亿元,同比增长19.89%,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14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91.30%,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60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为650.54亿元,同比增长13.58%,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6.11 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3.34%,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19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为933.71亿元,同比增长11.73%,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9.74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4.80%,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35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为110.31亿元,同比增长39.21%,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0.12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0.57%,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06个百分点。

(五)盈利情况

利税总额增幅继续回落,亏损总额和亏损面持续上升。2008年1~11月,我国汽车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239.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99.62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86.36亿元,同比增长16.17%,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0.29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我国汽车制造业亏损面为18.72%,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51个百分点;亏损深度为6.97%,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60个百分点。

二、主要产品进出口情况

2008年,受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影响,汽车行业经历了较大的波动。从进出口情况来看,和汽车产销相类似,全年总体呈现“前高后低”走势,上半年进出口保持了接近40%以上的快速增长,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国际经济环境出现明显“恶化”,我国汽车商品进出口也受到很大影响,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形势尤为严峻。

(一)汽车商品进口情况

汽车(含底盘)总体进口情况。2008年11月,共进口各类汽车3.33万辆,环比增长6.39%,同比增长3.50%,增幅较10月明显放缓;进口金额11.80亿美元,环比增长11.26%,同比下降1.62%。

客车进口情况。20008年4季度,客车进口数量和金额逐月下降。去年11月份共进口客车1664辆,同比下降23.21%。去年1~11月,共进口客车24411辆,同比增长34.02%,全年增速较快主要得益于前三季度的高速增长。

轿车进口情况。2008年从轿车进口情况来看,依旧呈现出与国内市场互补的局面。具体表现为:1.5升以下小排量品种占极小比重;1.5~2.5升需求增速有所提升;2.5~3.0升需求呈现一定下降;3升以上品种继续占最大比重。同时,由于大排量品种所占比重最高且增速较快,轿车进口金额增速明显快于进口量,这与2007年显著不同。截至2008 年11月,轿车共进口13.98万辆,同比增长14.57%;进口金额57.83亿美元,同比增长32.77%,高于同期进口数量18.2个百分点。

载货车进口情况。在汽车商品中,载货车进口数量较少,截至2008年11 月,共进口载货车8410辆,同比增长19.39%,进口金额为5.27亿美元,同比增长30.43%。

(二)汽车商品出口情况

汽车(含底盘)总体出口情况。2008年,从汽车整车企业出口情况看,上半年出口势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进入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形势的恶化,出口市场日益萎缩,进入四季度出口企业订单更是大幅锐减,整体形势愈发严峻。2008年11月出口3.58万辆,同比下降46.5%。

客车出口情况。2008年1~11月,我国累计出口各类客车70434台,出口金额13.08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6.16%和增长18.71%。目前我国客车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中东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东南亚国家,对美国经济具有较强的依赖性。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各国经济开始出现放缓迹象。这些国家经济的下滑导致购买能力的下降,将严重阻碍我国客车的出口。

轿车出口情况。2008年四季度,轿车出口受国际环境影响较大,增速回落明显,尤其是从去年8月以来连续4个月单月同比下降,进一步加快了全年轿车出口同比增速回落的趋势。截至2008年11月,轿车共出口22.88万辆,同比增长39.87%;出口金额16.80亿美元,同比增长6.98%。排量在1000至1500毫升的汽油小轿车为出口量最大的车型。2008年前11个月,中国出口排量在1000至1500毫升的汽油小轿车13.6万辆,同比增长85.7%,占同期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22.3%;出口排量在1500至2500毫升的汽油小轿车8.1万辆,同比增长2.1%。

越野车出口情况。越野车在我国汽车出口中所占比重较小,2008年1~11月,我国共出口越野车23862量,同比增长12.25%;出口金额为2.50亿美元,同比增长11.40%。

载货车出口情况。在汽车出口中,载货车出口继续稳居第一,截至2008年11月份,出口达到24.30万辆,同比增长11.69%,占汽车出口总量的37.69%。累计出口金额29.10亿美元,同比增长49.05%。

三、汽车工业重点企业经济效益简析

目前,金融危机对汽车行业的不利影响明显显现,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经济运速继续减缓,各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远远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由正增长变为负增长,其他主要指标增幅与1~10月相比,均呈回落走势,多数企业盈利水平低于上年同期。

(一)产出指标增速继续减缓,工业增加值增长由正变负。

去年1~11月,汽车工业企业(集团)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090.39亿元,同比下降0.25%,增速由1~10月正增长变为负增长,明显低于上年同期(31.85%)增速水平;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840.95亿元,同比增长6.68%,比1~10月降低2.86个百分点,同比21.99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9769.59亿元,同比增长8.19%速比1~10月降低2.75个百分点,同比减缓21.74个百分点。去年1~11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产销率为99.27%,同比提高1.38个百分点,产销衔接良好。

(二)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增长,增幅继续回落。

去年1~11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82.69亿元,同比增长13.25%,增幅比1~10 月回落3.1个百分点,增幅同比回落13.87个百分点。从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具体情况看,19家重点企业(集团)有15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增长,4家企业同比下降。从增长率来看,比亚迪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增长率超过三位数;重汽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也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增长率超过40%;陕汽集团、一汽集团和庆铃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均超过20%;东风公司、北京公司、吉利集团、宇通集团和昌河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均超过10%;上汽集团、江淮集团、南方公司、广州集团、金龙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在10%以内;哈飞集团、奇瑞公司、华晨集团和东南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均为下降,增长率在-2.39%~-33.93%之间。从15 家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增长企业的增长幅度来看,与1~10月相比,昌河公司的增幅与1~10月持平,其余14家企业的增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回落。其中:一汽集团、重汽集团和陕汽集团的回落幅度在5.12~8.28个百分点之间;北京公司、江淮集团和宇通集团的回落幅度在3.68~4.47个百分点之间;南方公司、上汽集团、吉利集团、金龙集团、东风公司、广州集团、比亚迪公司和庆铃公司的回落幅度在1.13~2.98个百分点之间。哈飞集团、奇瑞公司、华晨集团和东南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降幅与1~10月相比,华晨集团有所减缓,哈飞集团、奇瑞公司和东南公司均有所加大,加大的幅度在0.15~3.89个百分点之间。

(三)利润总额增速由正变负、利税总额增幅继续回落。

去年1~11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56.28亿元,同比下降0.53%,由1~10月正增长变为负增长,而上年同期的增长率为75.64%;累计实现利税总额为1266.49亿元,同比增长1.56%,与1~10月相比,增幅回落5.90个百分点,增幅同比回落46.43个百分点。其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为318.06亿元,同比增长7.29%,增幅与1~10月相比,增幅回落2.25个百分点;应缴增值税为292.15亿元,同比增长0.47%,增幅与1~10月相比,回落4.98个百分点。从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实现利润的具体情况来看,多数企业实现利润低于上年同期,企业盈利水平继续下滑。在19家重点企业(集团)中,8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高于上年同期,9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低于上年同期,两家企业亏损。其中:比亚迪公司实现利润总额增长率继续保持三位数增长,增幅比1~10月回落了2.94个百分点;一汽集团、东风公司、北京公司、吉利集团、重汽集团、宇通公司、庆铃公司实现利润增长率均超过两位数,在12.03%~39.28%之间,增幅与1~10月相比,北京公司、吉利集团和宇通公司增幅有所提高,提高的幅度在4.01~15.96个百分点之间;重汽集团由1~10月的负增长变为正增长:一汽集团、东风公司和庆铃公司的增幅均为回落,回落的幅度在5.60~20.51个百分点之间;上汽集团、南方公司、华晨集团、哈飞公司、江淮集团、奇瑞公司、金龙集团、广州集团和陕汽集团实现利润总额均低于上年同期,增长率在-10.83%~-74.11%之间;东南公司和昌河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与1~10月相比均有所加大。

(四)应收账款净额增幅继续下降、产成品库存资金小幅上升。

去年11月末,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应收账款净额为803.24亿元,同比增长9.95%,增加资金占用72.71亿元,增幅比10月末下降13.38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产成品库存资金为545.40元,同比增长4.40%,增加资金占用22.99亿元,增幅比10月末上升0.28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应收账款净额、产成品库存资金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为26.89%,比10月末上升0.44个百分点。

四、行业热点

(一)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在福田汽车成立

2008年12月28日,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授牌暨新能源公交车采购协议签约仪式在福田汽车举行。以福田汽车为中心设立的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坐落于福田汽车昌平厂区,总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50亿元,已形成各类替代能源和新能源客车5000台及高效节能发动机40万台的年生产能力,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工程基地。在全球经济低迷、汽车行业遭受重创的形势下,这一基地的成立将会推动福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湖南省在农村试点“汽车下乡”活动

湖南省在长沙县试点“汽车下乡”活动,试点时间为2009年1月6日至3月31日。采取由汽车生产厂家让利售车、政府补贴和农村信用社贴息贷款三重优惠方式,拉动农村汽车消费。长丰集团总经理潘惠强介绍,在这次活动中,长丰集团生产的一款多功能轿车由72800元的市场价降到59800元,让利13000元,皮卡车则九折优惠,让利7000元左右。试点工作结束后,湖南省将总结经验,迅速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实施。我们认为,随着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等措施的出台,政府层面对农村汽车市场的重视,可能“汽车下乡”能够像“家电下乡”被更多的地方政府采纳。

(三)俄罗斯提高汽车进口的壁垒将对中国企业不利

来自俄罗斯的消息显示,自1月12日起的9个月内,俄罗斯提高进口汽车的关税,范围包括拖拉机、载重汽车和轿车。其中,排量在1.5升至1.8升的轿车征收30%的进口关税,且总关税不低于每升1.5 欧元。此前,关税为25%,且不低于每升1.25欧元。排量1.8升至2.3 升轿车被征收30%的关税,且总关税不低于每升2.15欧元。此前关税为25%,且不低于每升1.8欧元。该政策仅针对在俄罗斯以外生产、并进口至俄罗斯的汽车,因此对已经在俄罗斯设立了组装厂的企业并无影响。受打击最深的为中国汽车企业。此前,尽管中国车企多方努力,以求获批在俄罗斯设立组装厂,但均未获批。业内人士指出,本来中国汽车的售价就只比韩国等便宜不到30%。这样一来,在俄罗斯市场上,基本上无法与韩系车竞争。目前多家中国汽车企业正在积极寻求对策。部分企业表示,万不得已,将转战其他海外市场。也就意味着自主品牌的出口市场,可能从俄罗斯等地转向中东、非洲等门槛相对较低的国家。

篇4

 

2013年我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总体保持平稳运行,但基础仍然不牢固。展望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各种影响因素有所增加,工业经济结构性矛盾和风险进一步凸显,工业经济短期内难以获得上升的发展趋势。

 

1.对2014年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1.1全球经济缓慢回暖,新型经济体系兴起。

 

首先,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复苏,呈现良好的势态发展,并成为全球经济回暖的主体潮流。主要表现在:2013年前三季度美国制造业PMI指数高达56.4,是自2011年6月以来最高位;英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基本摆脱经济低迷的困境;日本总体经济发展前景乐观。其次,全球化经济环境下,不断产生新型经济体系,全球经济环境更加复杂,金融风险系数不断加大,导致我国经济面临不确定风险随着加大。同时新型经济体系发展速度普遍缓慢,极大地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最后,随着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生态和谐等经济理念的不断强化,加上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领域快速兴起,使得工业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趋势更加突出。一方面节能环保产业和可再生能源将会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另一方面技术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世界各国为不断加大对新技术研发的投入,旨在提高本国的经济实力和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1.2国内经济增长动力趋弱,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首先,我国经济投资趋缓程度加大,总体经济投资呈现收缩。自2006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值不断增长,连续七年超过50%,投资率高达47.8%,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投资增速将会下降。比如当前房地产虽然保持20%的增长速度,但房地产企业总体购置土地面积同比不断下降,加上国家调控的影响,预示着未来短期内房地产投资扩张的空间不大。预计2014年国家工业经济投资力度会有所减小,投资增速将会有所下降。其次,2014年国民消费总体将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发展,但难以明显提振。比如受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的影响,餐饮业消费受影响;国家对房地产执行严格调控,房地产消费受影响等。因此,预计2014年全年消费增速约为13.0%,较2013年下降0.5个百分点[1]。 最后,受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形势不容乐观。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因素包括:(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抬高了我国出口贸易的门槛;(2)受国际货币的影响,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利润;(3)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优势逐渐丧失,部分大型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至越南等地,加上国际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迫使我国工业由低端制造向高端生产发展。

 

1.3新型经济模式的影响,产业结构持续调整。

 

当前形势下,自然资源日益紧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在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下,钢铁、建材等重化工业必须进行经济调整,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同时电子科技、纺织工业等行业也不断面临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压力。可见短期内这些行业将会面临行业的下行压力,主要表现在:(1)装备工业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保持稳中微降的势态。传统制造业萎缩,节能绿色产业兴起。(2)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下,原料工业(钢铁、水泥等)会出现回升,但受生产成本的影响,预计2014年该行业以低速增长。(3)受中央政策的影响,消费品工业经济会下降,加上出口形势复杂,医药、轻工等将与2013年保持平衡,而纺织业将会受棉花价格的影响而下滑。(4)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加上物流、网购、智能家居等现代生活方式的兴起,电子信息产品仍然面临着国际市场的欲振乏力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压力[2]。

 

1.4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地域差别,中西部较东部增长快。

 

工业经济呈现地区特色,东部地区工业经济稳中微降,中西部地区持续较快的增长速度。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加上受外贸不振、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2014年该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有明显下滑的趋势,预计全年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左右。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进程不断加快,促使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使得中西部经济保持良好的势态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中西部投资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2014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分别同比增长10.3%和11.4%左右。

 

2.2014年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

 

2.1制造投资利润不足,弱化民间投资意愿。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产业利润下滑、投资信贷支持力度不足、经济结构调整艰难等,使得我国内需动力不断减弱,民间整体投资意愿不强。从2013年经济发展趋势来看,1~10月制造业投资同比仅增长19.1%,较上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民间制造业投资出现大幅度回落的现象[2]。

 

2.2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抑制工业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快,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储蓄率不断下降,加上城市化进程和土地资源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成本的上升,加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难度,制约了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

 

2.3金融风险客观影响,财政危机不断加剧。

 

国家为了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和发展某些产业,制定和实施相关鼓励政策,加上银行过度放贷以及金融风险的客观影响,导致不良贷款现象频繁出现,十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据银监会数据显示,2013年三季度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636亿元,环比增加241亿;不良贷款率为0.97%,环比增加0.01%,呈双升态势[3]。在我国钢铁、机械等产业是不良贷款事件的高发产业,而此类产业即是当地财政的主要支撑,因此这些坏账最终由政府买单,使得财政危机不断加剧。

 

3.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3.1通过鼓励国民消费拉动内需

 

通过加快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物流产业等充分融合为一体,营造一个方便舒适快捷的信息消费环境,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刺激和鼓励国民消费,进而拉动内需,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是工业生产的内在动力,而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应当结合时代特色创造出符合现代人消费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的消费水平。

 

3.2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

 

中小型企业是我国工业经济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应当给予有效的政策鼓励,促使其快速发展。同时还应当加强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各项收费行为,通过免收税费、专项扶持、信贷支持、政策鼓励等方式对中小型企业进行减负。此外应继续落实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部分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小型金融机构,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3 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借助市场经济竞争机制,逐步淘汰传统落后的生产能力,并不断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促使工业朝着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低碳经济发展。同时应当不断加大对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优化工业生产工艺,促使经济趋向高科技化发展。

篇5

关键词:港口机械制造;经济管理;模式

1前言

就当前现状而言,港口机械制造行业经济管理模式有了很大的转变,而传统经济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当前企业管理的需要,所以很多企业都会优先选择使用信息化技术,以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实现资源整合与利用,为企业发展助力。同时,在港口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经济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管理模式,实现职能的优化配置,发挥出经济管理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作用和价值,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推动企业长远发展和进步[1]。

2港口机械制造行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

2.1促进企业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

针对港口机械制造行业而言,在丰富的市场资源中通过调整优化资源分配策、将运输信息资源整合是提升港口机械制造行业打赢竞争攻坚战的基础条件。通过经济管理模式创新,利用内部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资源调整,在满足经济管理决策推动要求的基础上,改善企业资源配置空缺问题,进而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效益。2.2推动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包含的内容很多,调整经济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经营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完善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另外,经济管理模式的内部结构以及组成的调整在一定的程度上与企业的经营机制转变密切联系。通过创新经济管理模式,有助于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促进港口机械制造行业发展。

2.3促进港口机械制造行业有序发展

从微观层面上进行分析,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港口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而从宏观层面上进行分析,每一个企业都是港口机械制造行业中的组成细胞,企业在发展以及转型的过程中,实际上也会给整个行业的协调发展带来一定影响。此外,通过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优化发展结构,创新变革,进而为港口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2]。

3新形势下港口机械制造行业经济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背景下,港口机械制造行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应用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应用效果还未达到实际需求,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港口机械制造行业财务信息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为了使得经济管理有序组织进行,首先应该根据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促使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另外,具备更加先进性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与平台,是保证财务共享、工作顺利进行的技术支持。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以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为出发点进行的。集团模式可以高效、快捷地应用于实践,让各级用户的工作顺利进行。财务共享信息化管理系统目前还不是很完善,而且我国并未相关的制度和标准来规范和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导致很多单位在信息共享建设过程中,没有必要的管理标准作为支持,也没有确定工作方向,经济管理信息化无法有效落实下去。此外,有很多企业并未构建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技术应用难以进行[3]。

3.2港口机械制造行业缺乏必要的考核体制

港口机械制造企业集团资金应用环节,经济管理工作没有通过必要的考核机制进行约束和管理。有些财务集团关注的重点在于财务核算工作,没有严格监管资金流向,甚至没有经过审核随意调取资金;有些项目负责人对于经济管理制度不够了解,预算管理意识比较单薄,也不具备较强的财务管理理念。因此,资金应用较为随意,经费的使用也没有做好准确的记录,进而就会导致经费管理存在严重的问题。此外,还有些财务集团并未开展必要的管理工作,财务集团人员对于考核制度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企业高速发展阶段,为了让机械企业发展符合战略发展的需求,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非常重要。科学化的绩效考核管理,能够有效应用企业资源,也能够统筹管理员工,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其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有些单位发展过程中,沿用的是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而这些制度根本不能适应当前企业扩大规模、高速发展的要求。此外,国内外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也更加恶劣,如果不能制定出完善的考核制度体系,就会导致员工工作效率变差,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的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体系,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这对于促进企业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4创建港口机械制造业经济管理模式

在新时期背景下,机械制造经济管理模式构建需要从财务信息管理体系、财务人员管理水平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做好相关的考量,从而保证整体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进行。

4.1加强财务信息管理体系建设

信息化发展社会中,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将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过程中,以此有效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来说,需要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并且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有效落实经济管理措施。另外,管理人员通过合理应用信息化平台和技术,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标准,不仅能够使工作信息化、系统化,还能让员工短时间就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并且有效地应用于实践,使信息化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长远发展。此外,在进行财务信息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按照企业的要求做好管理体系内容的确定工作,促进该项工作有效进行[4]。

4.2提高财务人员管理水平

港口机械制造行业以现代社会发展为契机,不断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培养高素质的财务工作人员,使其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如果企业没有及时转变观念,传统管理措施根本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就不能满足现代经济管理的需要,进而会阻碍企业的发展,甚至会让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所以企业做出改变是必然趋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其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比如,企业招聘高素质的专业财务人才,聘请大学教授进入企业进行实际教学,解决企业财务人员面临的问题等,能够切实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使财务人员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为企业财务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带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此外,在相关财务人员管理培训的过程中,还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式,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效果[5]。

4.3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4.3.1创建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保证各级人员都有明确的分工,精简部门机构和人员,每一个人都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还要加大力度进行必要的绩效考核,结合不同部门的责任做好分工协作,制定出合理的考核制度和目标,落实考核管理措施,为每一位员工提供晋升的机会,保障员工利益。

4.3.2积极有效地落实各项监督管理制度,认真贯彻和落实必要的管理工作任务,让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3.3为了有效落实各项制度,企业需要根据长远发展战略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体系,发挥出员工的作用,提升员工积极性,利用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等多种方式,使员工更加努力地参与到工作中;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除了提高薪酬待遇,还可以提高职位,有明确的晋升通道。通过上述的激励措施,充分发挥出考核与奖惩制度的优越性,为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篇6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

如今,在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下,企业为了能够较好的迎合目前的经济形势,在改革方面做出了较多的努力,尤其是经济管理方面。就目前而言,虽然企业经济管理已经开始开始日渐成熟,但是大部分企业在经济管理方式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弊端,甚至还有部分企业的经济管理方式走上了与时展相违背的道路,造成企业发展停滞不前等严重后果。

一、企业经济管理的定义与现状

定义:企业经济管理主要指的是,企业在发展中,为了实现其经济利益,或是为了提升自身经济利益,对企业经济管理方式做出的调整或是变动,进而达到实现经济效益的一种手段。在经济管理中,企业会针对经营方面的策略、方针、措施等进行规划调整,进而保障企业经济能够实现稳步增长。现状:随着时代步伐的加快,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脚步,而我国加入WTO(贸易组织)之后,开始不断加强企业自身的发展与革新。近几年间,在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大部分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都出现了较多弊端,其中较为显著的有企业经济管理方式过于陈旧、企业经济管理体制严重出现弊端、管理体制不合理、企业内部管理组织不够完善等等,企业目前已经陷入“新常态”的经济环境中。由此可见,目前我国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问题较多,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企业经济管理问题。2013年主席在访问中亚和东南家国家提出“一路一带”的战略构想,这一思路不仅顺应国际化经济发展,同时也能推动企业长远发展。因此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要把资源投向有发展前景、有效益、有现金流的项目,做大有效供给增量,做好供给结构升级的加法。

二、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观念陈旧问题

由于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与制约,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甚至还有一部分企业出现了经济落后的问题。因此面对严峻的企业经济竞争压力,企业经济管理要突破观念性危机,寻求一条出路。目前,大部分企业的领导与管理阶层危机意识不强,过于安于现状,缺乏战略性管理理念,而部分企业过于注重企业经济利益,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得,容易致使企业管理阶层与员工之间出现矛盾,进而导致企业经济管理出现混乱的循环状态,由此可见此类经济管理模式并不能长久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

2.企业经济制度不够完善

首先,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经济制度与企业自身的发展并不匹配,因此企业的制度与其发展状况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企业的发展永远跟不上企业经济的更新速度;其次,目前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监督较为缺乏,致使企业在经济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浪费与长期的利润亏损'最后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太过形式化,未能得到有效实施。

3.管理人员问题

企业的发展需要得员工的支撑,首先目前部分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并不是行业内的专业型人才,因此缺乏专业的管理技巧和管理模式,;其次,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创新策略方面过于形式化,落实力度还需要加强。

三、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在发展中表现出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等特点,基于以上特点,企业如果想要与时代同步发展,寻求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方式,并且实行创新策略,才能以此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从而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由此可见,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走创新路线具有较大的必要性。首先,对于企业而言,想要谋求更长远的发展,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经济管理创新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管理体制的创新,包括经济管理的创新;其次企业在新形式下,实现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也随之迅猛发展,开始呈现出集约型与开放型经历管理要求的形式。

四、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策略

1.实现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

理念是支撑实践的基础,企业在面对当下的新形式,想要做好经济管理创工作的基础条件进行经济管理理念的革新,进而才能确保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实效性。首先企业只有从源头出发,改变以往陈旧的管理理念,用新的发展思路谋求新的发展,有效保障企业经济管理的良好发展;其次,创新理念应该由上到下,贯穿于整个企业之中,而不是仅仅要求管人员进行观念的转变,企业职工人员也应该实现观念与理念的转变,进而帮助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自己的管理理念与思路能够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趋势及其要求。例如:马云的六脉神剑商业理念,即阿里巴巴企业文化“六脉神剑”的价值体系。客户第一:客户是衣食父母;团队合作:共享共担,平凡人做非凡事;拥抱变化:迎接变化,勇于创新;诚信:诚实正直,言行坦荡;激情:乐观向上,永不放弃;敬业:专业执着,精益求精。

2.企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

企业管理体制是保障企其正常运转的必要基础,而经济管理体制是确保企业经济活动高效性的必要条件,因此为了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要求,当创新管理理念贯彻到企业中之后的首先任务便要对企业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善,在原有的体制上做出必要的创新,制定合理的创新企业经济管理体制,进而有效推动企业经济活动发展。例如:格力公司“以人为,本敬业为先”的管理体制,首先发展员工管理培训,进而促进企业高速成长;其次关心员工业余生活,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另外实行重奖科技人员,提供人才上升通道。

3.企业内部管理手段的创新

就目前而言,我国当前企业管理并不成熟,而其内部管理是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要加强对内部的控制和管理,才能保障企业管理日趋成熟。在企业管理中,预算管理和控制尤为重要,恰当的选择预算管理并对其进行严格把控的经济管理模式,具有极强的使用价值,不仅可以有效帮助企业控制成本预算,降低企业在经济运行中所遇的风险,并且在遇到风险的情况下还能实现及时高效的控制。由此可见,实现企业内部管理手段创新可以一定程度的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同时对企业财务管理也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例如:京东CEO刘强东强调做事业,名利丢一边,自身创造的社会价值放首位!不求暴利、但求细水长流、做正规企业,干干静静的经营、勇于创新,走别人未曾走过的路、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业,全心全意、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4.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企业想要实现经济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也同样面临创新举措。目前,面对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式,人力资源管理想要更好的适应其发展,并谋求自身的发展,创新成为其必然的要求。首先企业要严格把控招聘机制和员工晋升机制,并将其不断完善创新,针对目前企业招聘和员工晋升所面对的一系列问题,企业在实现创新时首先可以采用新型的管理手段弥补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就我国经济管理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实现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企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企业内部管理手段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等举措,以期望能有效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效益,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杨明林 单位: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分行

参考文献:

[1]曹健.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06:177.

篇7

同志们:

最近,省政府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各级部门紧急行动起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抓好当前工业生产,确保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借此机会,就切实抓紧抓好我市后x个月的工业经济工作,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谈两点意见。

一、要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正确估价全市1-x月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总体映象是:开局较好,运行平衡,但走势不容乐观

1-x月份,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完成年计划的xx%;完成销售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x%,完成年计划的xx%;完成工业增加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完成年计划的xx%,全市工业用电量达到xx亿千瓦时,同比增长xx%。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完成年计划的xx%;实现产品销售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x%,完成年计划的xx%;实现工业增加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完成年计划的xx%;实交工业税金xx亿元,同比增长xx%。1-x月份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1、企业的市场主体意识显著增强。全市工业企业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日益增强,围绕市场抓生产,开发新品拓市场,产品销售收入和工业增加值两大重要指标增幅均在xx%以上,且保持同步增长。

2、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1-x月份,销售利税率达xx%,同比提高了xx个百分点,资金利税率为xx%,同比提高xx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亏损面下降了xx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达xx%,同比提高了xx个百分点,资金周转天数为xx天,同比加快了xx天。

3、个私经济加快发展。至x月底,我市个体、私营工业企业数同比增加xx家,产值、销售的增幅分别达xx%和xx%,比全市工业的增幅高出xx和xx个百分点。

4、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我市xx家重点工业企业1-x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xx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xx%,同比增长xx%,比全市工业高出xx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xx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xx%,同比增长xx%,与全市工业增幅持平;实现利锐xx亿元,占全市工业利税总额的xx%,同比增长xx%,实现工业增加值xx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xx%,同比增长xx%,比全市工业增幅高出xx个百分点。

5、新上项目多,投入力度大。1-x月份,我市工业企业共完成技改投入xx亿元,同比增长xx%,完成年计划的xx%。其中xx、xx、xx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对我市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的来看,1-x月份我市工业经济承继了去年下半年以来快速增长的态势,生产、销售、出口、投入增势平稳,经济运行的质量明显提高,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市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是工业经济增长势头减弱。1-x月份规模企业产值、销售增幅比一季度分别回落了xx、xx个百分点,特别是x月份当月税收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少的一个月,走势不容乐观。

二是企业两项资金占用偏高。至x月底,我市工业企业两项资金占用额达xx亿元,同比增长xx%,虽比产品销售收入的增幅低,但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xx%。特别是年销售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达xx%。应收帐款的增幅达xx%,且有逐月上升的趋势,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是企业减效的重要因素。

三是少数企业扭亏增盈难度大。目前,我市亏损企业亏损个数达xx家,企业亏损面达xx%,亏损企业亏损额为xx万元,同比增长xx%。特别是亏损大户亏损额的增加不容忽视。

四是规模工业企业发展速度偏慢。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是我市工业的支柱,实交工业税金占全市工业的xx%,但1-x月份产值、销售的增幅均低于全市水平,且距计划目标时序进度差x个左右的百分点。规模工业发展速度偏慢,已直接影响我市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

五是实际利用外资进展较慢。全市1-x月份实际利用外资虽然达到了xx万美元,同比增长xx%,增幅居xx市之首,但只完成全年计划的xx%,距时序进度相差xx个百分点。

纵观我市今年以来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和全球经济增长减缓对我市的影响,要实现全年工业经济目标,我们全市上下还必须统一思想,振奋精神,认清形势,趋利避害,增强信心,奋力拼搏。

二、要咬定目标,狠抓关键,全力以赴做好x-12月份各项工作,总体要求是:目标要明,思路要清,措施要硬,工作要实

加快发展,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我认为,这既是市委、市政府对下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更是一个镇、一个部门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存要求。尽管当前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很大,各种变数较多,但全年的目标必须确保完成,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形成共识。因此,在后x个多月的工作中,市委市政府要求各镇、各部门、各企业要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按照市委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坚持发展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立足抢字争主动,抓住重点求突破,齐心协力攻难关,团结协作抓落实,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首先要强化责任意识。实践证明,责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各镇、各个部门都必须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感,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要把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做到企业至上,企业满意,扎扎实实推进一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要增强紧迫感。从现在到年底还有x个多月的时间,要顺利完成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况且能否完成今年的任务不仅影响当年,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来年,影响到企业的稳步发展和快速成长,为此,我们只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发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才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时间。三是要增强危机感。无论是纵向看还是横向看,我市上半年工作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增长的基础并不稳固,经济总量小,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特别是外向依存度较高且又占我市工业大头的服装行业下半年将受到国际市场更大的冲击,为此,我们决不能麻痹松劲,坐而论道,自我满足,要树立强烈的危机感,快速反应,超前谋划,提速快跑,才能不掉队、不落伍。各镇、各部门、各企业都要密切关注下半年形势变化,把握走势,趋利避害,针对目前存在的或将要出现的突出问题,采取应变措施,确保全年目标顺利实现。

(一)要加大开拓国内市场力度。这是实现今年工业经济增长目标的关键措施。各工业企业要认真研究市场,把握市场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扩大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健全农村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开发生产适应农村和农民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积极参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和矿产、旅游资源的开发,生产销售与西部大开发相配套的产品。大力发展现代营销方式,组织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工商联手共同开拓市场。

(二)要千方百计拓展国际市场。认真落实国家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我市外贸优势和特色,努力遏止服装出口增幅下降的趋势。各镇、各部门、各企业要用足用好上级有关优惠政策,要深入实施以质取胜、科技兴贸、市场多元化战略,千方百计扩大出口规模。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市场,扩大境外加工贸易。充分利用xx、xx等一系列大型活动的商机,结识一批新客户,洽谈一批新项目。围绕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三)要因企施策,克难求进。针对工业生产增速回落的问题,各镇、各部门、各企业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出薄弱环节,对照全年的目标任务,科学制订好月度工作目标,并进行分解细化,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狠抓落实。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要加强生产组织,挖掘潜力,开足马力生产;对产品有一定市场、但订单不足的企业,要集中力量抢抓订单;对部分产品销售不畅的企业,要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开发、生产新产品。对在建项目,要加快实施,争取早日竣工,早日达产达效;对尚未开工的项目,要抓紧筹备,使项目及早开工;对有望进入规模以上统计口径的各类企业,要积极扩大生产规模,尽快跨入规模企业的行列,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要切实抓好企业资金协调。要认真落实银企协议、封闭贷款的有关措施,加大招商引资、重组引资、股权引资力度,进一步做好授信、票据贴现推广实施工作,加强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大力压缩两项资金不合理占用,多渠道解决企业资金紧张矛盾。

(五)要突出培育大企业。要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大力推进资产重组,努力形成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工业发展,扶持重点企业的政策措施,各级各部门要不折不扣地确保落实到位,主动为企业出谋划策,搞好服务,各企业要珍惜发展时机,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力争快速做大做强,壮大规模和实力,更好地发挥骨干支撑作用。

(六)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措施。要认真汲取xx、xx事故沉痛教训,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督查到位,切实把"六查一整顿"活动深入扎实开展下去,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长期稳定。

篇8

20014年,全国工商联的《中小微企业监测调查报告―――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发展状况专题报告》表明,中小微企业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总体看好,企业所在地的商务发展环境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在改革中得到解决。

调查结果显示,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22.4%的企业选择“好”,50.1%的企业选择“中”;对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16.9%的企业选择“趋好”,55.1%的企业选择“平稳”,12.3%的企业选择“较差”;对当地政务环境,42.5%的企业选择“好”,46.8%的企业选择“中”,4.8%的企业选择“差”。

调查表明,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增长比较明显。生产经营成本增长,基于三个基本原因:一是在国际化和市场化加快的前提下,我国经济呈现下行趋势,而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二是前几年物价持续增长的后续反应;三是近几年来最低工资持续上调所致。与去年同期相比,超七成企业认为原材料成本增长;近八成企业认为职工人工成本增长;近六成的企业认为税收成本持平或下降,但仍有近四成企业认为税收成本增长;超五成企业认为非税费用成本增长。

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小微企业如同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细胞,数量繁多、角色重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小微企业面临用工难、融资困难融资成本高、技术薄弱、抗风险能力差、税负繁重等重重困难,国企、中大型企业实力雄厚竞争力强,小微企业数量繁多、竞争压力大的背景下,小微企业如何进行改革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竞争力取得持续长远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小微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小微企业要想在自身发展中取得突破与成功,首先必须了解小微企业生存与发展中所面对的问题与自身的弱点,才能根据问题与弱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与克服。小微企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①规模小、技术薄弱,抗风险能力差

小微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资金薄弱、规模小,企业经营者素质整体不高,技术薄弱。由于规模小、资金薄弱,所以小微企业大都从事的是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较低、污染大、能耗高的传统产业,比如农产品加工、机械加工、低端服装的生产加工制造等行业。当市场发生一些不利的事件或者政府出台一些新的方针政策,这些小微企业往往难以及时地调整发展战略、克服不利影一下适应过来。而当社会发生一些动荡甚至是经济危机时,小微企业也往往很难克服困境、在残酷的生存环境、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突破、获得生存发展。规模小、技术薄弱,抗风险能力差是小微企业的一大先天弱势。

②用工难、用工贵

由于小微企业大都发展不够成熟,规模小、资金薄弱、技术薄弱、盈利少,而且大都是科技创新较低劳动密集的传统行业。虽然现在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很多,就业压力非常大,但是大学生在应聘过程中仍然比较挑剔,首先要看企业的性质、工作条件、工资和待遇,如果是合资企业或是国企,则应聘者趋之若鹜,如果是小微工业企业则应聘者寥寥,宁肯在家啃老,也不愿在小微企业就业,使得小微工业企业存在着人难招、招来后用不起、经技能培训后又留不住人才的尴尬局面。

③融资困难

小微企业具有先天的规模小、技术薄弱、抗风险能力差的发展弱势。加上小微企业经营者普遍素质不高,企业管理不规范、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差、信用低、发展不足等缺点,同时小微企业盈利低、还款能力不足。所以难以取得银行的信任,融资困难。小微企业的融资规模与融资渠道都收到很大限制,从而限制了小微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④税负繁重、税负成本高

虽然国家不断出台扶持小微企业的方针与政策,并在税收方面为小微企业提供优惠。但是,总体来说小微企业的税负仍然很繁重,各种税目繁多、收费严重,导致小微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严重地妨碍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

⑤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难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大量的针对小微企业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让积极财政政策更大发力,为创业创新减负,让今天的“小微企”赢得未来的大发展。比如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和免征增值税、营业税,并加大了优惠范围,延长了优惠期限,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扶持。但是仍有部分小微企业享受不到这些优惠政策,主要原因:一是企业不在优惠条件内或不在优惠的行业内;二是企业由于地处偏僻,信息不畅,不知道国家和地方的这些优惠政策;三是企业不愿意享受这些优惠政策,原因是嫌麻烦,手续复杂,优惠的力度不够大。

⑥场地局限,影响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据调查,部分小微工业企业有更新设备、扩大生产的需求,已经向有关部门打了申请报告,申请新的场地建厂,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尚无批复。因小微工业企业大部分都是利用以前废弃的仓库、厂房或租赁农家小院进行生产,特别是对食品生产的企业来说生产环境很难满足食品卫生的要求,影响到了企业的生存。据了解,我省目前大部分市县都设立了产业开发区以及孵化基地,甚至一些地方还建设了水、电、气齐全的标准化厂房,吸引小微企业向这里聚集,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受园区准入条件限制,并非所有小微工业企业都可以进入到产业园内。

⑦经营者理念落后、

以江西为例,小微工业企业的经营者多为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营理念落后,多为家族式经营,仍然沿袭传统管理方式,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组织化程度不高,加之受资金、人才制约,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难以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服务,缺乏市场竞争力,而且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与发达地区小微工业企业灵活多变的经营理念相差甚远。

二、小微企业的发展对策

中小微企业在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中小微企业发展基本面是好的,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经营不佳、销售下降、成本增长、信心不足等问题甚至仍存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进一步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现提出以下建议。

①克服自身弱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成产业的转型升级

首先,小微企业要改变以前的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低、抗风险弱、产业落后的传统形象。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进外来先进技术,改变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努力打造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同时,小微企业也要改善企业的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从劳动密集、技术创新含量低、污染大、能耗高的行业,转变成资金技术密集、节能环保的产业,提高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②重视科技与人才

在科技是第一发展力、人才强国的社会中,小微企业必须重视科技与人才才能创造自己的竞争优势,获得的长远持续发展的动力。小微企业要注重科技和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的资金支持力度,为高素质人才提供高薪资高福利,并为职工提供温馨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企业经营管理层要为公司员工提供人文关怀,才能使人才感受到公司的积极向上的企业企业环境、感受到企业对人才的重视,能够预测到公司的远大发展前景与个人自身的发展前途,从而才能留着人才,才能让人才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带来更大的发展前景。同时,公司也要注重科技的力量,注重产权保护与品牌效应,不断创新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生产发展模式。

③加强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减少融资成本

小微企业通常资金规模小、融资难,所以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规模。由于小微企业在银行直接贷款的难度大、额度低,所以小微企业必须想办法拓宽融资渠道、减少融资成本,才能提高自身的再生产能力、才能使自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小微企业可以加强与大中型企业或者同是小微企业的合作,加强上中下游的沟通与联系,在管理与技术方面互相取长补短。这样就可以培养尽可能多的合作伙伴,从而可以更容易从合作伙伴中获得资金支持、取得更大的融资规模、减少融资成本。同时,小微企业也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不要局限于直接银行贷款,小微企业可以获得国家的扶持小微企业贷款、可以发行债券或者股票等,采取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相结合的办法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④稳定预期,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调查表明,中小微企业发展信心与其对经济形势判断和预期显著相关。一方面,保持好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避免经济波动对中小微企业预期的冲击;另一方面,增强经济工作宣传的主动性,营造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积极氛围。

⑤深化改革,完善企业政务环境

调查表明,中小微企业发展与政务环境显著相关,需将优化政务环境作为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应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简政放权,着力清理现有阻碍中小微企业市场化发展的行政性审批,营造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政务环境。

⑥减少税费,降低企业发展成本

近年来,国家在减轻中小微企业税费方面做了很大努力,有效减轻了中小微企业负担,但中小微企业税费过重问题仍然存在,建议进一步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第一,研究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制度,扩大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范围,将现有中小微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予以长期化,合理放开地方政府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限制;第二,进一步扩大减免涉企收费范围并清理取消各种不合规收费,取消现有的对小型微型企业免征部分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时间截止点限制;第三,加快推进服务行业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全面推进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

⑦有所侧重,突出国家发展导向

当前,小微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发展相对艰难,最需要支持。同时国家确定了就业优先战略,微型企业对保就业具有特殊作用,在政策资源配置和资金安排上,要更加注重对微型企业的支持,注重对小型企业的支持,保持对中型企业的支持。

⑧创新管理,帮助企业拓展市场

调查表明,中小微企业对发展情况的判断和产品销售情况相关性显著,建议从多种途径帮助中小企业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如,加强中小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快培育更多的高素质企业家和企业经营人才团队。

⑨凝聚共识,充分发挥政策合力

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涉及到多个部门,政策之间不配套、不协调等问题始终存在,造成了有些促进中小微企业政策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力。建议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加强政策落实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⑩建立“三项制度”,相关部门从分头监管向大数据监管转变

通过大数据监管提高监管的效率,增加监管的力度,一是相关部门要利用大数据建立“黑名单”制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企业一旦因为违法违规、不诚信而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就等于进了“黑名单”,不但会在圈内失去信誉,而且申请贷款等也会被冻结,这将大大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和失信成本。二是利用大数据建立“一管到底”制度,防止企业无证生产和经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三是建立信息咨询服务制度,利用大数据构建产业发展服务平台,通过职能部门、信息咨询平台、中介服务行业,帮助小微企业分析投资风险,防止“人云亦云”,一哄而上而造成恶性竞争;对前景好的产品,努力延伸大企业的产业链,引导小微企业涉足产业链延伸段的产品,降低竞争风险,并发挥“小船”优势,做精作细,成为产业链的一环。

篇9

关键词:经济 发展

    1 概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已经由生存型的发展阶段进入到了发展型的阶段。在经济飞速发展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共同作用之下,我国经济的内在因素与外部条件都在快速增长,使我国的经济形势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在已经过去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之中,经济的发展错综复杂。尤其是在2008年的下半年之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此,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各种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我国政府也重拳出击,主要实施了投资拉动的经济刺激增长政策。

    巨额的投资虽然帮助了中小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走出了这次全球性的衰退,但是增长构成却依然是不平衡的,这其中主要包括了内外两方面失衡。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投资过度但消费不足,家庭的消费水平和十多年之前相比,占gdp百分比的水平实际上呈现出下降趋势。外部失衡则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与国际收支双顺差,由于与贸易伙伴间的摩擦加剧,而且将自己的贸易条件变坏,这样不仅使出口的产品被便宜出售,还消耗了自己的资源与环境。

    虽然经济的转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也要具备成熟的条件,并经过多方的努力。此次金融危机使世界对环境的保护更为关注,因此绿色经济和产业模式成了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和企业转型的一个新契机。随着市场竞争与资源压力的增加,促使传统的产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要通过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来进行升级和换代。

    2 中小企业的应对策略

    在市场经济下,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微观上和基础上的健全。在长期的经济建设过程中,我国已建立起一套和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制度与企业组织。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在旧体制中成长的,已经适应计划经济运行模式的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一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规律,就会出现很多非市场的经济行为。因此,要使我国的经济平稳运行,就必须构造好我国的市场经济微观基础。

    2.1 继续推进和深化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

    我国的经济改革是一个由体制外逐渐到体制内的增量式的过程。因此,改革首先要从计划经济体制的外部开始,然后再逐渐地过渡到计划经济体制的本体。所以,以计划型的经济体制为主体的国有企业改革就会相对滞后。虽然国有企业的改革在80年代中期早就已经开始,但是,迄今为止却仍未达到实质性的变革目标。以国有企业为独立的决策市场的主体地位尚未得到真正的确立,政企不分及政企难分的顽疾尚未根除,国有企业经营的目标不是争取利润的最大化,而是税收的最大化与企业的可支配收入最大化,以及企业的主要社会职能仍然过多等问题仍然存在。这就导致了经济市场化在不断深入的时候,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仍存在很多非市场的行为,造成其亏损严重,绩效低下,从而构成我国需求不足的微观基础。因此,目前我国的有效需求启动必须依赖于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

    首先,应该明确国有中小型企业的经营范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国有企业有着和一般企业不同的特殊职能,其中主要包括:带动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的能力;提供基础设施类的公共产品;提供具有环保作用的产品等。因此,和普通企业相比,我国对国有企业具有更高的要求,国有企业经济操作的范围应该在不会影响国家安全及经济稳定的前提下,使国有企业在那些不需承担特殊功能的领域尽快地退出来。其次,要重新定位企业经营的目标。国有企业和一般盈利性的企业不同,它具有特殊职能。因此,其经营的目标也不应该与一般企业一样去简单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应主动履行社会和经济的职能。第三,要确立国有企业独立市场的主体地位。很多国有企业大范围亏损,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其履行国有企业特殊的职能却忽视其效益指标,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国有企业本身始终无法成为市场的真正主体,因此无法具有独立决策权,难以按市场的原则来进行自主经营。

    2.2 完善市场经济机制,提高市场调控能力

    市场经济自身也具有很

强的调控能力,如保障价格机制的完善,竞争机制的公平性,生产要素的流动自由性及分配机制的公平性等,都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到了推动和调节的作用。但迄今为止,我国市场的机制还不完善。因此,经济市场中主体独立性、经济决策性和经济行为秩序化、契约化、法制化等方面都还不完善。我国必须要加快市场改革的脚步,尽快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机制,从而保证市场有序地发展,确保市场供求关系稳定和正常。

    2.3 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

    人是生物性的人,因此脱离不了趋利性这一本能。在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与趋动之下,经常会做出一些不符合市场规范的动作,有时就会打破市场经济公平和效率的原则,从而妨碍了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这对市场经济发展十分不利。而由于人本身的自律性及道德约束力有限,要保证市场机制的作用正常发挥,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就要加强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并通过法律威严去纠正不规范的市场行为,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3 工程勘察行业的变化与应对策略

    下面,以工程勘察行业为例来说明国有中小型企业的应对策略。

    我国当前正处在城镇化、工业化及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勘察业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及企业的内部环境都己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并在不断扩展和延伸。其中变化内容主要有:

    (1)地方性保护策略逐渐减弱,市场一体化格局全面提速,传统条块划分行业的市场格局在逐渐的消亡。一些经营比较好的勘察单位跨地域、跨行业的业务都己接近或超过其业务总量的一半,并向常态化发展。

    (2)投资群体成分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不同背景下的投资主体形成了本行业内市场服务的需求多样化趋势。企业综合的配套能力与资源的整合能力以及项目的管理能力都变得越来越重要。

    (3)市场竞争主体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大量的新竞争主体涌入市场,企业市场竞争的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面对经济形势的变化,笔者认为,工程勘察类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

    (1)重新制定企业战略。在行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企业要重新找准自身的定位与发展的方向。在担负起国有企业特殊使命的同时,立足于国内市场并把重点转移至国际市场中。在战略的制定过程中,企业要对发展的环境变化与自身的条件进行认真分析,明确其定位,找到其优势产业,从而打造其核心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内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实现由“同质化”到“特色化”的转变,最终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专”的模式。另外,战略性的目标制定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和状态。要特别注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对新兴领域的探索。

    (2)进行企业组织再造。当企业的发展战略得到确定后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构建和企业的目标能够相适应的发展能力。企业的发展能力是多种元素的集合,其再造过程是一项复杂但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基础工作。作为企业必须根据战略目标和自身实力及市场要求加以规划和有效实施,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进行科学定位和合理再造,其中包括人员组织结构的再造及工作流程和技术手段的再造等。最终通过进行组织优化和资源整合及队伍素质的提升等多种途径来对企业的竞争力进行全面的塑造。

    (3)加强管理创新。在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及经营理念的创新上狠下功夫,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内在动力。注重提升企业的软实力,以确保企业能够稳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4 结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也走过了艰辛的路程。在对企业的改革进行宏观审视中,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总结改革中的经验和教训,对目前处在攻坚阶段的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今后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白宝祥。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企业的应对之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2):27-28.

    [2]李艳。宏观经济环境下乡镇企业的发展策略[j].经济导刊,2011(1):90-91.

 &nb

sp;  [3]梁剑,丁洁,周俊。宏观经济发展对上市公司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1(6):16-19.

    [4]林益群。面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企业的应对之策[j].商场现代化,2009(18):23-24.

篇10

对2015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脆弱,新兴经济体有望温和回升,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仍面临巨大挑战

发达经济体方面。美国:今年前三季度,美国逐渐摆脱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复苏迹象明显。欧洲:今年三季度欧元区GDP超预期增长,整体经济形势有所改善;但欧元区仍面临较大的地缘政治风险和通货紧缩压力。总体看,欧元区经济复苏乏力,未来仍面临较高的衰退风险。日本:受消费税上调影响,日本GDP连续两季负增长,未来前景不佳。总体看,日本经济持续疲软,未来走势不容乐观。

新兴经济体方面。IMF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潜在增长率下降是新兴经济体整体增速放缓的主导因素,目前比2011年低1.5%;IMF下调了对巴西和南非的经济增长预期,维持对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增长预期,仅上调了对印度的经济增长预期。10月底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如期退出和加息预期将吸引大量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国家流出,引发金融市场发生波动和本币贬值,加剧新兴经济体经济下行风险。但随着亚太自贸区的正式启动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加速推进,新兴经济体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总体来看,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未来有望温和回升。

我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正在逐步形成,工业经济增速有望小幅提升

投资增速降中趋稳,但增量依然可观。近几年工业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逐渐放缓。今年以来,工业投资增速较上年回落约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较上年大幅回落约7个百分点,预示未来房地产投资增速仍然难以明显提高。10月中旬以来基建项目的批复和开工将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投资。总的来看,2015年投资增速将缓中趋稳,预计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约为12.0%;虽然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考虑到巨大的投资基数,投资增量依然可观。

消费总体稳中趋缓,新亮点正在逐步形成。近两年消费增速整体保持稳定,始终处于12%的增长区间,但部分类别增速有所回落。目前,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方向不会改变,部分领域的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短期内仍将持续,对消费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不断提升,部分享受型消费和新兴领域消费仍将保持活跃,综合来看,我国消费总体将延续稳中趋缓态势,预计2015年消费增速约为11.0%。

出口形势有所改善,但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受益于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复苏,我国出口形势有所好转,工业出口增速稳步回升。考虑到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美元升值预期增强,以及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加快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2015年我国出口形势将有所改善;但我国出口仍面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地缘政治冲突频发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预计2015年我国工业出货值增速约为7.5%。

综合来看,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逐步改善,内生增长动力正逐渐形成,工业增速有望小幅回升,预计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8.7%左右。

受国内外环境以及相关产业政策影响,我国装备工业和电子工业仍将快速发展,原材料和消费品行业将小幅波动下行

装备工业。2014年国际经济缓慢复苏,国内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税收减免、定向降准等有针对性的“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我国装备工业生产增速保持平稳增长。2015年我国汽车产销增速回暖空间有限,机械工业运行将出现分化,但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将成为新的增长点,预计2015年我国装备工业中高速增长将成为新常态。

原材料工业。2014年,我国原材料工业保持平稳增长。2015年,全球经济继续温和复苏,经济增速缓慢回升,国内经济环境总体稳定,但下行压力不减,预计原材料工业将延续平稳发展态势,生产和投资规模继续扩大,进出口贸易有望增长,产品价格低位调整,行业经济效益略有改善。

消费品工业。2014年我国消费品工业生产增速小幅下滑。预计2015年,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压力的加大,消费品工业的生产增速将继续出现小幅下滑;随着世界经济温和复苏,我国消费品工业出货值增速将小幅回升;我国消费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整体上会延续2014年态势,并有望出现小幅反弹。

电子信息产业。2014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态势,产业减速明显,销售产值进入一个新的低速增长区间,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速高位回调,产业出口于金融危机后首次出现负增长,形势严峻。

展望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增速仍将维持在10%左右,产业仍将面临国内外宏观经济普遍降温、增速面临降至个位数风险,领军者与追赶者角色正发生变化、智能硬件与跨界转型成为行业步入新常态的关键词。

东部地区结构调整持续推进,中西部地区工业规模持续扩张

东部地区。受国内人口结构变动、融资成本攀升、人民币汇率波动以及国际市场复苏缓慢等因素影响,东部地区工业发展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东部地区工业企业加速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今年以来,浙江、江苏等制造业发达地区掀起一股采用智能装备替换劳动力投入的“机器换人”热潮,这在帮助企业应对人力成本上涨压力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随着上海自贸区的成功设立以及中央加快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第二批自贸区呼之欲出,东部沿海地区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综合来看,预计2015年东部地区工业增速将平稳放缓;虽然工业增速在下滑,但产业结构在优化,东部地区仍将引领全国的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中部和西部地区。受益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以及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有效带动,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加快,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实施,将带动沿线地区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总体来看,我国中西部地区仍处于经济加速发展时期,受益于国家各项扶持政策和产业持续转移等因素,2015年中部和西部地区工业增速将继续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企业库存高企加之结构性产能过剩持续,工业领域通缩风险加大

今年以来,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各月增量较上年同期有明显增长,约为上年库存的2倍。库存增速也出现大幅提高,9月末同比增长15.1%,比上年同期高出9.1个百分点。库存增量的大幅提高表明当前需求趋弱的情况下企业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当前库存的过快增长必将限制未来企业生产的空间,导致工业行业增速明显下降。

相较企业层面的去库存压力,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压力更为明显。之前在房地产业和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推动下,许多相关行业过度无序扩张,导致产能过剩风险不断积聚。在当前国内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特别是房地产行业下滑的形势下,钢铁、平板玻璃等行业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这些行业产能过剩对工业品价格形成的压力已十分明显。两年多来,PPI与PPIRM始终处于负增长,虽然降幅几度出现收窄,但始终未能扭转负增长的局面。进入今年三季度,两个指数降幅再度扩大。这也表明库存高企、产能过剩将导致工业领域通缩风险进一步加剧。

企业创新能力依然不高且研发投入强度仍有提升空间,产业发展遭遇“软肋”

近年来,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GDP)明显提高,2013年已经突破2%。然而,与大量的研发投入相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领先重大科技成果却不多见,特别是成果的产业化运作更是存在明显不足。当前科研经费监管、后期效果评估等环节缺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绊脚石”。技术研发上的落后使得我国制造业发展陷入困境,目前大部分“中国制造”仍然主要停留在中低端制造领域。传统产业主要依靠低成本赚取微薄利润,而新兴产业则面临核心技术缺失的瓶颈,在一些关键领域,尤其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环节,如可编程控制器、伺服电机等高技术含量的关键技术和零部件,我国仍主要依赖进口,这也是我国工业快速实现由大变强的“软肋”。

供给面约束持续加大,企业经营困难不断加剧

一方面企业要面临日益增长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要素成本,另一方面企业转型过程中在环保、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将不断增加,这些额外的开销将导致企业经营成本进一步提高。今年以来,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与2013年同期相比大幅上涨了0.2元。除了成本上升带来的困境,很多企业还面临着资金面的压力。今年1-10月社会融资规模比去年同期少1.2万亿元,表明银行流动性压力增大、资本约束增强、信贷约束趋紧。这种情况导致企业资金链压力增大,应收账款额度持续增加。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1%,比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增速高3.1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亏损企业亏损额累计增速也重新回到两位数水平,凸显当前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境。综上,在人口红利消失、生产成本上升、全要素生产率偏低等供给层面的约束下,制造业企业依靠低成本轻易赚取高回报的优势消失,生产经营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智能制造发展速度亟待提升,企业转型升级压力加大

随着两化融合的不断推进,信息化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但是仅局限于部分环节的改造提升远远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各个阶段的信息高度集成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对于大部分传统制造企业来说,在局部环节应用智能制造技术并非难题,然而要实现产品开发、设计、交付等每个阶段的高度自动化、智能化仍需要大量投入。智能化发展方向也对传统企业在高功效计算机运算平台连接、信息集成分析等关键要素的把控上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的智能化水平较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信息化系统应用、智能制造装备的覆盖率还很低。智能化制造工厂将给所有产业带来的冲击,如何实现互联网时代的完美转型成为摆在传统制造企业面前的难题。

投资效益整体不高,民间资本活跃度有待提升

2009年以来,投资拉动效果不断减弱。4万亿投资以及10万亿的贷款之后,至少使得GDP维持了两个季度10%以上的增速,之后逐步下降。经过两年,GDP增速下降至8%以下。但是近年来几次启动刺激的时效越来越短,投资报酬递减规律愈发明显。长期以来利用大量投资维持高增长,也导致资产负债表的杠杆率进一步提高,随着这种风险的逐渐累积,发生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67、64.9和63.6,呈现逐季回落的态势,表明企业对未来的预期不乐观。伴随信心走弱的是投资持续乏力。工业投资增速阶梯状下行的态势十分明显,已经从去年17%左右的增速下降至目前的14%左右。与此同时,民间投资热情有所回落。数据显示,资金来源中企业自筹资金增速为16%,较年初回落1.8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4.2个百分点;1-10月工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4%,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滑5.1个百分点。上述情况表明,在渡过了前期恢复性增长的一段时间后,当前民间资本活跃度不高。

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工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应着力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以不断提高工业发展质量为抓手,持续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继续深化改革,更多采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

要持续不断推动改革进程,制定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各方责任,形成良好氛围。一方面,应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通过法制来规范市场行为。充分利用各项法规条例和管理办法,对于资源能源利用、工业废物排放、落后产能淘汰等方面要严格依法办理,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快产能有序转移。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注重激发企业积极性。在企业兼并重组、技术改造、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等方面交由市场决定,利用市场天然的优胜劣汰机制构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经济韧性和发展潜力。

弱化增长速度,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

要深刻认识改革考核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顶层设计和持续监督切实从根本上转变对增长速度的传统认识。一方面,应坚定改变长期以来将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作为重要标准的考核制度,摒弃经济理应高速增长的固有观念,通过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切实将各方的关注重点引导至质量和效益上来。另一方面,应建立定期监测机制,加强年度工业发展质量的评估考核工作,及时发现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趋势性和苗头性问题,结合自身条件和当前形势,不断完善扶持政策,持续调整优化发展方向,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坚持结构调整,更多方式引导和扶持产业发展

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持续不断地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持久竞争力。一是坚持处理好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从战略高度理顺产业发展思路。二是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好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运转中的职能,充实结构调整力量。三是政策制定的重点应聚焦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包括规划重点行业的企业和产品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设立新兴产业和关键技术的专项扶持基金,支持和引导产业升级。四是积极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在制造业基础较好的地区设立试点,在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等重点产业领域积极采用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在生产全流程加强信息化应用,加快数字化工厂建设。

挖掘增长动力,更广范围吸纳多元驱动力量

要紧密结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和我国实际,通过不断挖掘新的增长动力并稳固传统优势,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一是鼓励信息消费,挖掘内需潜力。继续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着力营造良好的信息消费环境,充分发挥信息消费的引领带动作用,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二是合理引导投资,注重提高效率。正确认识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投资特别是基础性投资仍然十分重要且必要。在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应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民生方面的投资力度,同时加强资金的监管,提高投资效率。三是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出口企业转型。一方面,加大出口产品的结构调整力度和品牌海外市场的开拓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速海外布局,不仅要开工设厂也要建立研发中心,利用海外优势资源拓展利润空间,谋求长远发展。另一方面,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出口导向型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以外贸出口标准提升国内部分产品整体质量,同时鼓励银行适当加大对此类企业的信贷支持,优化企业转型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