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的生命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多样的生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生;记叙;说明;培养
1 拓宽训练时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的习作是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自然产物,往往有着鲜明的个性,并体现着表现自我的创造性,它没有时间限制,决不会只等到上作文课时才产生,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平时有感触时及时地记录下来,作文课上对素材进行加工和提炼。在训练空间上,教师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宽习作训练渠道。
1.1 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提供时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说明文写作是个难点,而用此法明显事半功倍。在教《核舟记》时,我讲课前让学生根据内容绘制核舟草图,课堂评出佳作,并让学生用语言加以说明。这实际是对学生将画面与习作相结合的再创造训练,继而再找一艺术作品,让学生仔细观察后描绘下来,这样学生感到说明文并不难写。八年级教材安排了不少说明文,不妨让学生亲自操作一下,如学了《苏州园林》,组织学生游竹湖园(本地一个公园),并事先为学生投影全园图景,最后让他们把这一现代园林用文字展现出来。此外,表演也是此阶段学生的天性,教材中有不少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的课文,非常适合学生表演,学生表演过程也是对教材语言进行再加工的过程。
1.2 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
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主要形式有:(1)情节扩展式。如《华南虎》中有这样一个情景:笼中被锯去趾爪的华南虎在水泥墙上划出血迹斑斑的沟壑。教学时启发学生推想华南虎此举的内心活动,并把它扩展成一段内容具体的文字。(2)文尾续写式。如根据《皇帝的新装》一课结尾,让学生续写游行大典结束后的故事。(3)多向改写式。根据课文内容,可改变人称、顺序、体裁等。(4)相关迁移式。即抓住课文原型特征,调动学生已有的储备表象,把思维的触角由甲迁移到带相关或相似性的乙上来,如学了《敬畏生命》后写《认识生命》。
2 强化创新思维训练
创新思维具有3个特性:就广度而言,具有发散性;就灵活性而言,具有变通性;就其个性而言,具有独特性,因此,作文教学中应据这3个特性来安排系统的习作训练。
冲破思维定势,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1)发散性思维是指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多方向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大致可分为:①同一题材多角度选材;②同一中心多种选材;③同一材料多种立意;④同一材料多种体裁。(2)启发联想。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3)充分展示个性。训练思维的独特性。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要善于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批判性”思考,让学生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
从选材来看,反向思维就是一个新路子,例如:写《我的母校》,中心是要求对学校人、事、景物的具体描写来反映学校的美。大多数只写校园景色美、好人好事、教师工作认真等,但如果写简陋的教学设施,使之与教师的工作热情相当高形成对比,中心则更为突出。
从立意来看,通过审美立意的选择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如写《生日》,学生往往写自己过生日时,长辈、同学给自己祝贺生日,感到很快乐。显然缺乏立意“美”,教师引导学生立意从“我——家庭——社会”,从而凸显我的愉悦、家庭的其乐融融、社会的和谐,这样,则主题要深刻的多,意境则高美的多。
3 构建新的训练体系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做”的作文教学模式,严重妨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的发展,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体系,其结构为:营造气氛,诱发创新热情——放胆表达,拓展创新思维的空间——交流合作,激活创新思维的火花——评优激励,激发新的创新动机。
3.1 营造气氛,诱发创新热情
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氛围环境。为此,教师应采取生活再现、表演展示,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并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营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诱发学生创新的热情,让所有的学生进入“我要写”的精神状态。
3.2 放胆表达,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所谓放胆表达,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自己选材、立意,不限体裁、字数,让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时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会被最大限度的激发发出来。值得一提的是,鼓励学生放胆表达,并不是说可以不要老师进行习作方法的指导,而是强调在学生刚进入习作状态时,教师不宜用太多的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完成初稿以后,指导时要做到有的放矢。
3.3 交流合作,激活创新的火花
交流合作就是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通过交流产生思维碰撞,从而激活创新的火花。合作的方式通常有小组合作和全班合作两种形式,其成员的构成,可以按学生的作文程度搭配成组,也可以采取自愿组合的形式,在初稿完成的基础上进行互评互改。
3.4 评优激励,激发新的创新机制
篇2
关键词 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昆明筇竹寺
中图分类号 S71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137-03
大型真菌(macrofungi)是菌物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的一类真菌,生长在地表基质、枯枝落叶、腐木、树干上或地下,其子实体的大小足以用肉眼辨识和徒手采摘,广义上泛指蘑菇或蕈菌(mushroom)。大型真菌大多数属于担子菌门,少数属于子囊菌门。大型真菌在自然界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主要营寄生、腐生或共生生活,并以各种方式与其寄主、基质、竞争者和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联系,在形态、繁殖、生活史、传播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能将土壤或植物凋落物中的复杂有机物转化为各种无机物,以供再度利用[1]。
我国地域辽阔,真菌的生态类型多样,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估计,我国的真菌有20万~25万种,但目前已描述的仅约1 万种,已描述的大型真菌有3 800~4 000种[2]。大型真菌是菌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作为一类重要的非木质林副产品,其种类多,数量大,包括了许多有益的食用菌、药用菌和外生菌根菌,很多种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目前最有开发应用前景的一类菌物。真菌多样性是森林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稳定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资源宝库之一,在森林保护、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真菌多样性的丧失会直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协调和稳定[3]。
1 材料与方法
1.1 昆明筇竹寺地区概况
筇竹寺地区位于昆明市西北郊,是昆明盆地周围的低山区,海拔2 000~2 320 m,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5 ℃,年平均降水量1 035.3 mm,降雨分配不均匀,干湿季分明,5—10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量的85%,山体起伏较大,坡面以西北坡为主,坡度为20°~40°,土壤为砂页岩上发育的森林棕壤,随海拔及坡向坡度的变化,土层厚薄和土壤肥力有较大差异,随海拔增加,腐殖质层由厚变薄,土壤肥力由高至低[4]。筇竹寺是昆明近郊有名的游览地,离市区距离较近,且交通发达,城市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对寺庙周围的部分元江栲原始群落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加上游客和附近居民长期的人为干扰,使大多数原生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5]。
1.2 研究标本
在6—9月夏秋多雨时,大型真菌萌发子实体期间采集标本。采集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子实体各部分的完整,一般用小铲挖掘,以免损伤菌体给鉴定带来困难;如有些物种的菌柄在土壤中埋的很深,需用刀或掘根器挖出,木生真菌采集时应尽可能将基物的一小部分和标本一起采下,部分物种采集时应保护容易脱落的菌环、菌托和鳞片等附属物。
记录标本的形态特征,如菌盖的形态、质地、表面附属物、是否有菌幕残片等;菌肉的颜色、质地、损伤后是否有乳汁及气味等;菌环破裂后的痕迹、单层或双层等;菌柄、菌托及假根的特征等;孢子印的颜色是分类的重要依据,用有反差的纸,将成熟的子实体的菌柄切去,菌褶朝下置于纸上,盖上杯或碗,静置数小时,即可形成孢子印。做好记录后将子实体放入烘干机中烘干(不同种大型真菌烘干时间不同),烘干后的标本放入密封袋密封保存,并带回实验室进行微观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在仅由元江栲占优势的森林群落中不同坡向设置样地,避免混淆其他菌根菌寄主植物的影响。按照面积比法确定样地的数目,选择元江栲群落分布面积的5%作为样地总面积[6],确定不同龄级元江栲林下样地的数量,筇竹寺元江栲林有2个龄级,样地面积为2 400 m2(400 m×6 m)。记录样地的海拔高度、经纬度等基本信息,用温湿度测量仪测量样地内环境温度和空气湿度等信息,样地内元江栲的高度用测高仪测量、树龄用生长锥测量,郁闭度用对角线法布点测量,用胸径尺测量植株胸径[7]。
依据其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及生活习性等对标本进行分类鉴定。对子实体徒手切片进行镜检,可以根据不同物种菌丝、孢子、担子、囊状体的大小、形态、表面特征以及在梅氏剂中的显色反应等特征判定真菌所处的分类地位[8]。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区大型真菌物种
调查结果表明(表1),昆明筇竹寺元江栲林下共有大型真菌37科55属154种。其中,含5个种以上的科有:红菇科35种,占总数的22.73%;丝膜菌科16种,占总数的10.39%;牛肝菌科14种,占总数的9.09%;小菇科13种,占总数的8.44%;小皮伞科10种,占总数的6.49%;口蘑科9种,占总数的5.84%;多孔菌科6种,占总数的3.90%;烟白齿菌科6种,占总数的3.90%。这8个科的物种数占总种数的70.78%。由此可见,红菇科、丝膜菌科、牛肝菌科、小菇科、小皮伞科、口蘑科、多孔菌科、烟白齿菌科为元江栲林下大型真菌的优势科。其中,红菇科、丝膜菌科、牛肝菌科、小菇科4个科不仅物种数多,且子实体数量也较大。
群落中的优势种有:桔色蜡钉菌(Bisporella citrina)、粗鳞丝盖伞(Inocybe calamistrata)、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疏褶微皮伞(Marasmiellus distantifolius)、红蜡蘑(Laccaria laccata)。
2.2 研究区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
筇竹寺元江栲林群落中,生境条件无较大差异,将样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不同的月份大型真菌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会发生变化。
从图1、2可以看出,6—9月物种数和子实体数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随着雨季的来临与持续,元江栲林下出现的大型真菌物种数6—8月稳步增加,到8月达到最大值,共出现81个物种;随雨季的逐渐结束,9月的物种数开始呈下降趋势。
6—9月元江栲林下大型真菌的子实体数变化很大,从6月的366个激增到7月的4 274个,是因为雨水与温度达到适宜桔色蜡钉菌、白伏革菌等簇生或丛生的腐生真菌繁殖的条件,致使大型真菌的子实体数大幅增长。8、9月随气候条件的改变,大型真菌的子实体数又呈现下降趋势。
为了进一步比较不同月份中的大型真菌的多样性,通过样地调查,依据群落组成、密度、多度和生物量计算获得不同月份大型真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
从图3、4、5可以看出,昆明筇竹寺元江栲林下大型真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7月最高,8、9月次之,6月最低。说明7月元江栲植物群落中的生境条件更适合大型真菌的生长。通过实地调查,7月土壤含水量适中,相对湿度较大,地面枯枝落叶层厚,土壤肥力更大,为真菌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均匀度指数与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反,6月最高,7、9月次之,8月最低。说明样地内丰富度较高时子实体分布则越不均匀,而9月出现的物种中少数种类的子实体数量较大,从而使9月的均匀度较高。
6—8月的物种多样性水平都较高,9月略低。可以看出,大型真菌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均与昆明筇竹寺地区的气候变化有很大关系。同时,经分析显示,均匀度指数与丰富度指数与月份显著相关,多样性指数与月份相关性较低。
将元江栲林按林龄分为幼龄林和中龄林2个龄级。物种数和子实体数在2个林龄中的数量十分接近,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2个林龄中的水平差异也很小(表2)。经分析,筇竹寺的元江栲林下大型真菌的多样性与林龄的相关性较低。
2.3 研究区大型真菌的生态类型和利用
昆明筇竹寺地区大型真菌较为丰富,共鉴定出154种大型真菌,其中有外生菌根菌84种,占总数的54.55%;木生菌24种,占总数的15.58%;土生菌22种,占总数的14.29%;枝叶腐生菌21种,占总数的13.64%;真菌寄生菌3种,占总数的1.95%。可见,外生菌根菌是筇竹寺元江栲林下大型真菌的优势生态类型,外生菌根具有庞大的菌丝系统,菌丝深入到植物的根组织皮层细胞间,部分菌丝在根围的基质中蔓延成为菌根的主要吸收器官,将土壤或其他基质中的一些不溶状态的矿质营养转变为可溶状态,特别是对难溶性磷的吸收[13-14]。有些菌根菌甚至可分解、吸收石头中的一些营养成分而供植物和菌根菌利用[15]。因而,具有菌根的元江栲植株有更强的抗旱、耐瘠薄能力。土生菌、木生菌和枝叶腐生菌的出现次数也较多,但不占优势。
筇竹寺元江栲林下有经济价值的大型真菌共有95种,占总数的61.69%,其中59种可食用,18种可药用,另有18种有毒。食用菌主要集中在红菇科、牛肝菌科、丝膜菌科等,且多为外生菌根菌,在筇竹寺元江栲林下广泛分布且有较大的数量。药用菌的子实体数量也较多,且药用效果较好。毒菌多为鹅膏科真菌,在利用时要注意加以区分,特别是有少数可食用的种类也有微毒,过量食用会引起身体不适。
3 结论与讨论
筇竹寺元江栲林下大型真菌种类较为丰富,但与其他地区相同林分相比有一定差距,主要是由于筇竹寺作为昆明近郊的旅游景点,且交通发达,致使此处受人为干扰较大。随月份的变化,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水平有显著差异,在7、8月达到最大,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月均温和月降水量的变化。
该研究区蕴藏着丰富的食用菌和药用菌资源,开发应用前景良好,但是要注意对有毒菌进行区分。对药用真菌的开发研究有利于研发有良好抗癌作用的生物药,而且很有希望从中寻找出治疗疑难病症的药物。对外生菌根菌的研究将对森林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6-19]。
4 参考文献
[1] 卯晓岚.中国经济真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 于占湖.大型真菌多样性及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J].中国林副特产,2007(3):81-85.
[3] 魏江春.菌物多样性、系统性及其对人类发展的意义[J].生物多样性,1993(1):23-25.
[4] 吴征镒,朱彦丞.云南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5] 陈洁.昆明筇竹寺附近植被与环境关系的初探[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10(3):242-249,258.
[6] 张金屯.数量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学委员会.陆地生态系统生物观测规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8] 卯晓岚.中国大型真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9] MARGALEF R.Perspective in Ecological Theor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8.
[10] 马克平,刘玉明.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J].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1994,2(4):231-239.
[11] SHANNON C E,Weiner W.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M].Urbana,USA:University of Illionis Press,1963.
[12] PANWAR J,TARAFDAR J C.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al dynamics under Mitragyna parvifolia(Roxb.) Korth.in Thar Desert[J].Applied Soil Ecology,2006,34(2):200-208.
[13] 赵文智,程国栋.菌根及其在荒漠化土地恢复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6):947-950.
[14] 李芳,,冯固,等.菌丝桥在日本落叶松幼苗间磷传递和植株生长中的作用[J].植物生态学报,2004,28(2):218-224.
[15] LANDEWEERT R,HOFFLAND E,FINLAY R D,et al.Linking plants to rocks:ectomycorrhizal fungi mobilize nutrients fromminerals[J].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2001,16(5):248-254.
[16] WHITTAKER R H.New concepts of kingdoms of organisms[J].Science,1969,163(3863):150-160.
[17] HAWKSWORTH D L.The fungal dimension of biodiversity:magnitude,significance,and conservation[J].Mycological Research,1991,95(6):641-655.
篇3
关键词:高效课堂;考查体系;方式;内容;标准
打造高效课堂,这是我们每一位从教人员的奋斗目标,但它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困惑之处。如果在历史课上老师滔滔不绝讲课下面的学生却昏昏欲睡,如果学生记住了书本知识去仍然无法举一反三,如果学生在毕业之后他所学的历史知识在脑中一片空白,可以说我们的教学走进了误区,我们的课堂教学已经与高效渐行渐远。
关于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有很多名师大家也有过不俗的论述,下面结合教学经验我也简单谈一下我的看法。《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提出这么一个观点:"历史课程改革应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由此可见,在新课改精神指导之下,一个灵活的、有生命力的、行之有效的考查体系的建立对我们高效课堂的打造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灵活多样的考查方式是增强历史生命力的推手,它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实效性。传统观念认为:学历史就等于死记硬背,历史学科就是考查学生的背诵能力。这样一种观念搞得整个历史教学体系毫无生机,历史教学呼唤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的出现。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之下,采用灵活多样的历史考查方式无疑是赋予历史教与学生命力的最好办法和有力保障。
那么如何建立多样化的考查方式呢?我是这么设想的。
(1)注重考查教与学全过程,避免一考定输赢的弊病。这要反复强调历史考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有一个设想,可以让学生课堂上参与情况在学期总评成绩中占一定比例。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积极参与,给学生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学习空间。
(2)采用"闭卷+开卷"的组合评价方式。这一点想法是我从中招历史的考试方式获取的灵感。闭卷部分在减轻负担的前提下,力求以反映学生的价值态度、学习技能和基础知识相统一的学科教育内容为评价指标,通过笔试完成;开卷部分更为灵活,给学生以时间,结合学生的个性,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式的题目,如:"某位历史人物的功过论"等。
(3)学业成绩考核还要有实践活动。理论结合实际毫无疑问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能力。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历史的教学,比如可以让学生去一些历史古迹参观并进行一些初步的历史研究,如果条件受限,可以让学生学着写一些和历史有关的小论文,或者一些历史影视剧的观后感,这些都是一些不错的选择。让学生以实践参与教学,这点在新时期的历史教学中已显得愈来愈重要,因为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宽,自主学习的的能力越来越强,只要点燃学生学习的热忱,并加以正确引导,学生是完全有能力完成这类考查作业的。
生活化的考查内容是历史生命力的体现,是提高历史教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是死的,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在简单的知识与能力的传授之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历史和生活的关系。
要处理好以上问题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联系时政,展现历史学科魅力。历史不是局限于"故纸堆"的,历史考试试题的类型及呈现方式应更加灵活,我们的考查可以更加关注社会生活、社会热点,突出"历史联系现实"的原则。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迁移、发散思维等能力,关注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
(2)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及本土文化。近年来,中学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视乡土历史,比如我们河南省每年都有以《我写我家》为主题的学生小论文比赛。乡土历史的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十分重要,所以,历史考查不仅要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也要注重本土文化的考查,最好是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这一点在今后教学中都是值得关注的。
多样化的考查评价标准是历史考查活的保障,也是提高历史课堂实效性的必然选择。美国课程理论家斯塔弗尔认为:"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这里强调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在于创新,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
(1)过程性原则:俗话说"十年树树,百年树人",教书育人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每一点进步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习惯。
(2)发展性原则:古语有云"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鱼",我们的课堂既要有知识的传输,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掌握一项终生学习的能力。
(3)激励性原则:每个人都期待得到肯定,中学生更是如此。所以我们的教学应该蕴含着人文主义的情感,给孩子的成功要赞赏,对孩子们的挫折要鼓励,让学生爱上学习。
(4)多样性原则:大教育家孔子曾经提到教育中要讲究因材施教,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要注重这一点,对学生不要一刀切,看到学生的不同,容忍学生的不同,以弹性的尺度衡量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篇4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分,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分,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需要;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些正是人性正常的需要,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特别是对那些高层次的需要,我们应尽力创造条件,使其有满足的可能,这样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不再是外在的口号,而成为源自学生内心的需要。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要强烈起来时,他才会充满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作为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人性。对即使看起来这方面需要不强烈的同学,也一定要坚信他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坚信这个世界中一定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的需要,千方百计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找寻出这种需要,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同时,教师还要带领学生体验课文中传递出的人性。如《边城》为人类的“爱”字作了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通过教师的引导赏析,使学生领略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变形记》用荒诞的手法记叙了格里高尔变为大甲虫的故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其变形的根源,使学生了解认识现代西方社会人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由此引发学生对人性的理性思考。
另外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个性,丰富多彩的世界又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在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篇5
美的规律:
1、美的事物的形式有着特殊的规定性,这是自美的观念产生后找到了应该说是附着的形式就一直存在着的。而且是不以审美主体的意识改变而改变的;
2、美的事物经常是以其鲜明生动的形式——色彩、声音、形体等诉诸人们的情感感受的。各种形式美更以突出的合规律性的自然形式(例如均衡、比例、节奏、韵律)成为美的对象;
篇6
小学科学在课程教学中理念需要转向“以人为本”,即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考虑学生的主观需求,这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主要的做法有:第一,增加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增加师生的课堂互动是为了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从而将老师放到引导学生学习的位置。例如,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多向学生提问,提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师生互动的方式,很多学生在上小学科学课程的过程中有被忽视的感觉,老师的提问可以减少学生的这种心理,从而增加学生受到重视的感觉,提问还可以增加老师对学生掌握课程的熟悉程度的了解。第二,增加课堂中的游戏成分。小学生是行动派,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需要的是去感知,根据这个群体的这一特点,在小学科学教课过程中老师可以加入更多的游戏环节。例如,在讲述自然界的生物链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一个简单的剧本,然后老师再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学生安排为形成食物链中的各个元素,然后对食物链这一形成过程进行简单的演绎和归纳,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方式,也提高了教学效果,让学生记忆更为深刻。
二、丰富小学科学的课程教材
如果小学科学的课程教材仅仅局限于当前已有的法定意义上的教材,那自然是没有多少内容可以讲解,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得不到多大的改变和创新,但如果将教材的定义扩大,那么,小学科学课程的教材选择是丰富多样的。小学科学主要的取材方向有以下两种:第一,教材来源于生活。小学科学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学生,是培养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自然和世界的能力,所以,在教材选择上,生活是不二之选。例如,老师可以带着学生走进生活,去体现科学和自然的魅力,尤其是讲解小草、昆虫等这些自然界比较常见的生物的时候,老师可以带着学生去体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再适时的引导学生去思考生命的意义,为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第二,教材来源于其他学科。其实现在的很多课程都是有交叉性的,可以互相借鉴一些实例来进行课程讲解,小学科学课程更是如此。例如,在小学科学课程中会出现很多的生物课的内容,老师在讲解与生物课有关的知识时,可以先查阅一些相关的生物学知识,然后再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老师掌握的知识量多了,对学生的讲解就可以更容易做到深入浅出了,对于其他的课程,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丰富教材的同时,也丰富了老师教学的方式。
三、增加辅助设施在小学科学课程中
小学生的兴趣来的快,去的也快,要长久的吸引小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就需要丰富课堂形式,辅助设施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必备武器,具体设备有两类:第一,高新技术类。这一类是指在小学课程教课过程中运用一些高新技术。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的讲解,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老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更多的科学资料,其中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有图片,也可以有视频。第二,传统模具类。例如,小学科学课程有许多课程涉及老鹰之类的生物,但在生活中不一定能看到,学校可以购买一些教学模具,让老师拿到课堂上供学生观摩,这样学生可以有更直观的认识。
四、结语
篇7
发电厂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一
根据国电长源XX发电有限公司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x年安全生产月活动要求,结合我项目部实际情况,起草下发XXXX电厂项目部《关于开展x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对我项目部x年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了具体安排。现将本次安全月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措施到位。
为加强本次安全月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安全月活动的有效落实,项目部主管安全的副经理负责本次安全月活动的组织实施。为提高管理层对安全月活动的重识,在安全例会上组织施工处的主管领导、安全员学习、发动主题为遵章守法关爱生命的专题动员会。
项目部经理在经济上给予安全月活动大力支持,先后多次拨款用于安全月期间的宣传费用,先后制作了主题横幅标示三副(前方办公室、化水办公室、钢筋厂;大型横幅标语二副(翻车机室、化水办公室),小型标语若干,施工处各现场;警言警句安全签名宣传幅两个,并决定以后每月拿出1000元进行安全流动红旗优胜单位的评选。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期间我们开展了警言警句安全签名,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月全员教育考试、参加晋城煤业杯全国安全生产普法知识竞赛活动,评选安全文明流动红旗等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针对火电施工的特点,我们收集了高空作业、防触电,防机械伤害,防现场习惯性违章等相关方面的安全知识宣传资料,发放到各作业队,组织其学习。教育员工遵章守法关爱生命,提高员工自我防护能力。
通过宣传安全生产月活动,营造浓郁的安全文明施工氛围,从而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文明施工意识。
三、以安全月为契机,实实在在解决几个问题
安全月活动期间各部室、施工处、各级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实实在在地解决几个问题,把安全月落实到实处作为目标。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安全环保部做了大量的工作,解决了一大批问题。先后组织了两项专项安全检查,检查和整改了一批问题,消除危险源。
有针对性的做好夏季防汛,防风,防雷工作,确保汛期施工安全;在2#输煤地道D段南侧由于雨水和动力负荷的影响,导致边坡不稳,我们及时采取措施,用浆砌石做了一个长17.5m,高5~7m的挡墙。
狠抓高空作业安全管理。针对现场高空作业比较多,危险性较大,我们主要做好三点:一、收集、发放相关高空作业资料给各施工队,提高作业员工高空安全知识;二,安全投入比例增大,在翻车机室等重点部位安装了安全网,防护护网;三、加大对现场反习惯性违章监察力度。要加大习惯性违章的处罚和管理力度工作。
发电厂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二
一、领导重视,组织措施到位。
为加强本次安全月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安全月活动的有效落实,项目部主管安全的副经理负责本次安全月活动的组织实施。为提高管理层对安全月活动的重识,在安全例会上组织施工处的主管领导、安全员学习、发动主题为遵章守法关爱生命的专题动员会。
项目部经理在经济上给予安全月活动大力支持,先后多次拨款用于安全月期间的宣传费用,先后制作了主题横幅标示三副(前方办公室、化水办公室、钢筋厂;大型横幅标语二副(翻车机室、化水办公室),小型标语若干,施工处各现场;警言警句安全签名宣传幅两个,并决定以后每月拿出1000元进行安全流动红旗优胜单位的评选。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期间我们开展了警言警句安全签名,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月全员教育考试、参加晋城煤业杯全国安全生产普法知识竞赛活动,评选安全文明流动红旗等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针对火电施工的特点,我们收集了高空作业、防触电,防机械伤害,防现场习惯性违章等相关方面的安全知识宣传资料,发放到各作业队,组织其学习。教育员工遵章守法关爱生命,提高员工自我防护能力。
通过宣传安全生产月活动,营造浓郁的安全文明施工氛围,从而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文明施工意识。
三、以安全月为契机,实实在在解决几个问题
安全月活动期间各部室、施工处、各级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实实在在地解决几个问题,把安全月落实到实处作为目标。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安全环保部做了大量的工作,解决了一大批问题。先后组织了两项专项安全检查,检查和整改了一批问题,消除危险源。
篇8
一 、提高认识,精心安排
学校召开领导班子专题会议,认真学习各级政府关于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安全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充分认识溺水造成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学生预防溺水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我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积极落实会议精神,认真分析本地过去学生溺水事故发生的原因,精心安排今年预防溺水教育的各项活动,形成工作方案,并传达至各班级和每个学生家长,并及时召开动员会议。
二、开展活动,注重实效
一直以来,我校把防溺水教育工作作为安全教育的日常工作,形成浓郁的预防溺水宣传教育氛围。各班级教育活动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富有特色,效果显著。
1、加强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防范教育。
我校利用电子显示频滚动播放“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宣传知识、张贴宣传标语。要求家长做到“四知”、学生“六不”等防溺水的知识。
利用宣传橱窗、国旗下讲话、黑板报、通过看视频等宣传防溺水基本常识为主题,向学生宣传防止溺水的基本常识;明确要求学生不准无家长或老师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准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或玩水。做到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教育性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
各班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收集整理有关预防溺水的知识材料,有针对性地开好线上、线下“防溺水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学校也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把做到珍爱生命远离危险的意识和技能根植于学生脑海。
2、落实制度,强化安全防范的管理措施。
结合农村留守子女较多的实际,和网课对学生监管有限的问题,我校都把网课阶段的学生考勤和在校期间考勤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任课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或班级教学的第一件事就是点名,一旦发现学生缺课,必须及时通知家长和学校,迅速查明原因,严防学生外出,及时遏制溺水等安全事故发生。
3、家校协同,形成家校共育的教育合力。
通过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和班级微信平台,开展经常性的家校互动活动,让学生家长了解预防溺水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同时让学生家长学习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法。
篇9
关键词:美术设计;中国京剧元素;融合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传统文化得到了提炼与洗礼,所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代表了祖先的智慧。在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京剧的文化内涵无比深厚。随着现代艺术中流行的中国风,京剧元素也逐渐融合在现代美术设计中。
一、京剧脸谱艺术符号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融合
1.京剧脸谱元素的直接融合
总体来看,京剧脸谱的色彩和线条具有鲜明性,而且内容较为丰富、谱式变化多样,本身就可以用作装饰元素。京剧脸谱作为一种完整的艺术符号,完全可以直接融入现代美术设计。在现在很多设计的装饰上可以看到京剧脸谱的直接有效融合,如包装、服饰、装潢、玩具、生活用品等,随处可见京剧脸谱元素的设计方式。由于京剧脸谱鲜明的多样性与多彩性,将京剧脸谱元素直接当作整体,看成一种艺术符号进行美术设计,成为目前较为流行的设计趋势。
2.对京剧脸谱元素的抽象融合
作为最为基本的融合方式,京剧脸谱元素的直接融合在现代美术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也可以抽象地融合京剧脸谱元素。这种方式较为简单,就是对京剧脸谱的色彩、线条以及组合方式等进行抽象的设计,这样既能够保留京剧脸谱元素本身色彩的多样性和浓郁的中国风,又可以设计出较多的符合现代美学的创新艺术作品。抽象融合方式是对京剧脸谱元素较高层次的运用方式,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突破直接融合中存在的局限,从而以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设计出多种多样的优秀艺术品。同时,可以采取对京剧脸谱元素进行拉伸、折叠和卷曲等多种方式,通过生命力和视觉冲击力的展现,使创作更与时俱进。
3.对京剧脸谱元素的重构融合
重构融合是对京剧脸谱元素进行分解与重组,形成一种新的图案艺术形式。京剧脸谱在绘画与设计创作中以块状结构为主,这种形式线条分明,色彩也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京剧脸谱以块状的整体形式呈现,能够为现代美术设计分解与整合工作的实施提供便利,设计者在保留京剧脸谱自身多样色彩和中国风特点的基础上,完成二次设计与修饰工作。这样不仅能够保留京剧脸谱的特点,还可以凝练、简化现代作品的美学、美感。同时,可以保存京剧脸谱的神韵,并重新塑造表现形式,以产生视觉美的效果。当前,在美术设计中已经广泛应用了京剧脸谱元素,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京剧脸谱拥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因此,脸谱成为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正是由于这一特征,京剧脸谱被融合在现代美术设计中,并达到了表现张力与带来视觉冲击力的目的。
二、京剧脸谱色彩元素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融合
在现代戏曲艺术形式中,京剧脸谱是色彩最为丰富和多样的艺术元素,它通过对色彩的合理使用,成功塑造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京剧脸谱艺术中,色彩是最为重要的元素。如,“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透露出明显的信息,即关公是红色脸谱的代表,曹操是白色脸谱的代表,京剧脸谱通过色彩表达人物性格特点,也传达着某些内在精神。现代美术设计已经采取了京剧脸谱色彩融合的方式,以色彩为主,将人物性格与精神特点充分表现出来。美术设计者通过搭配不同的色彩和色调,呈现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尤其在当前的绘画艺术中,京剧脸谱色彩的运用体现得更为明显。
结语
新形势下,美术设计作品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但更不能丢弃传统。京剧作为中国历史长河中艺术内涵丰厚的传统艺术,给现代美术设计带来丰富的素材与灵感。在现代美术作品设计中合理、有效地融合京剧脸谱元素,一方面可以继承优秀传统艺术,另一方面可以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文章主要通过京剧脸谱艺术符号和色彩元素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融合进行阐述,说明京剧脸谱元素对于现代美术设计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融合京剧脸谱元素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美术设计的发展与传播,也可以弘扬我国传统的京剧文化,使之走向世界舞台。
参考文献:
[1]张晓玲.现代美术设计中的中国京剧元素.美术教育研究,2012(16).
[2]张莉丽.现代美术设计中的京剧元素的有效运用.知识经济,2015(1).
篇10
在健美操教学中贯穿美学教育,从实际行动来说,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普遍开展,这一点毋庸置疑。在进行健美操人员选拔和形体训练、动作训练、团队彩排、舞蹈编排、音乐挑选、服装道具挑选等环节中,都是以美学思想和美学理念为主导来进行的。无论是指导老师提供的参考建议,还是学生自主做出的一些改进,以达到健美操整体效果的美感为最终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慢慢体会到如何去从各个局部把握健美操的美学价值。在高校开展健美操比赛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一般在党委、团委、艺术社团、体育系舞蹈老师、学生会和班委等共同组织构建之下,才能举办系统成熟的健美操大赛。在目前很多高校健美操都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健美操竞赛,支持健美操协会社团的成立,开办健美操公开课和选修课,这都是普及健美操美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2在健美操教学中落实美学教育的方式
2.1理论培养
在健美操教学中进行美学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高校开展健美操教学,其美学教育的培养以理论课堂为主。在很多高校都设置有健美操主题的选修课,在课堂上对健美操美学价值、美学意义、美学风格特色等都有比较系统的介绍。在一些专业的体育、舞蹈课堂上,也有美学理论教育的内容,是以传授国内外健美操发展历史,探讨健美操的舞蹈编排、服装动作道具的使用和文化概念、符号的融入以及舞蹈音乐的选择等多种形式来完成的。在这样的专业课堂上,可能还会设置一些关于美学讨论的话题,比如针对某一种健美操的舞蹈编排来发表看法,对某些健美操中的运动美进行赏析等,都可以起到引导学生掌握并了解健美操美学特色的作用。
2.2实践性美学指导
实践性美学指导是通过实际观摩和健美操训练、排练等形式来推动学生形成一种美学观念和素养。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实现的:学校举行的健美操大赛;学校各种典礼、比赛、欢迎会上的健美操表演;学生兴趣社团举行的日常健美操知识和技能交流与训练;各系别班级舞蹈爱好者参加健美操老师的选修课、公开课而进行的健美操训练;学校学生在实习活动中参加庆典、典礼表演健美操节目和进行健美操教学。在实践美学指导中,有专业的健美操老师指导学生遵从活动的主题、遵从典礼的内容、遵从活动的规模等因素进行健美操的编排设计,这其中要考虑舞蹈动作的风格美是阳刚或柔婉,是激烈洋溢还是性感,健美操的性格有多种,在动作编排上要有风格定位。在健美操的服装选择和设计方面,同样要结合舞蹈的主题来进行参考;这里也用到了服装艺术设计美学的思想,要在颜色、造型、融入的符号标志等方面充分的考虑和衡量。通过实践教学来提升学员对舞蹈美的整体把握能力,锻炼学生学会从细节和局部去考察如何进行健美操美学价值的统一与升级,效果非常理想。
2.3信息化教学对美学理念的融入
高校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在高校的健美操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设备来实现美学观念的具象化融入。在课堂上要随时随地拿出实际的例子来给学员感悟健美操中的美学价值并不现实。这时候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构建,以互联网健美操视频和健美操相关的公开课来为大家展示不同的健美操理念中所蕴含的美学风格。健美操并非我国所独有的,如果能够结合国外一些高校在健美操方面的课程资料进行对比,更容易让学员对健美操有详细的理解。在涉及到健美操的一些抽象概念或者其中的动作语言、表情语言、服装道具语言、色彩语言等内容的选择和性格判定的时候,以信息化的资料来提供充足的素材也会获得相对理想的效果。可以避免相关的美学思想成为无法琢磨的理论,受到学生的排斥。
3健美操中美学教育要素的把握
3.1运动美
健美操是一种体育健身运动,更是一种健美艺术。在进行健美操教学的活动中,要为学员渗透这种运动美的理念。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所能够展现出来的是生命能动性的绝佳体验,是视觉上的,也是感觉上的。要为学员贯穿一种运动美,通过动作演示、照片图示讲解和健美操视频解析的方式,引发学生对健美操中动作、姿势所展现的生命力、体态语言美学现象进行讨论。健美操的运动美,主要体现为一种运动的活力,一种积极向上的动作语言,可以重点培养学生对这种动作的认知。
3.2人文美
健美操并非一种表面肢体动作的演绎,是人文精神、运动文化、运动精神、肢体语言、舞者情绪和心态的集中表现。要在健美操教学中指导学员发现其中的人文美,以便学员在今后的生活中发现并运用人文美学进行健美操的传播。人文美学是人文精神、人文文化的体现,在我国高校中的健美操普遍是以健康、昂扬的青春气息为主旋律,来烘托一种热烈、热情、奋发的精神状态。通过对这种人文精神的解读,也可以让学生对健美操的美学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
3.3创意美
创意美是指每一场健美操的编排与动作的改良调整,都是需要通过指导老师和学员的配合进行创意思维才能够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可以发散自己的思维,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提出参考意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美学思想也会获得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创造美的融入,其实也是提高学员参与度,提高学员互动性,促进学员深入研究健美操的美学特质的一种方式。只有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创意,才能让学生通过参与健美操的编排和构建来获得一种更加深入的美学理解。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