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非遗文化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非遗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250-0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说到底,所谓“非遗”就是那些来自于先辈们生产生活的语言、文字、道德、哲学、艺术、技艺、风俗等等一切的习惯和技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很多人不明白,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这些文化遗产数不胜数,历经世世代代流传而不绝,干嘛还要大张旗鼓地去保护与传承?一个沉重的现实是,在两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特征和生存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一点点地衰退和消失,民族文化的大家族在一点点变小,民族精神的DNA发生了变异。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近年来,非遗做为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部分,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推进下,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大力弘扬。但在文化活态传承的过程中,如何做好有效保护少数民族非遗工作,又如何让非遗教育传承不再流于形式,使其逐渐与当代艺术创作、城市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等,很多问题摆在文化工作者的眼前,亟待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1.目前非遗保护工作采取主动保护方式缺乏活力
政府主动进行保护方式的优点是见效快,作用显著,能用最短的时间保留住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而言是被动接受,自身缺乏生存活力。
2.非遗保护工作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强,但因地方财政困难,部分市县级非遗项目投资力度还是不大。由于缺乏资金来源,一些项目仍处于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
3.缺乏相应的专门工作机构和专职人员且业务人员基础薄弱
现从事非遗工作的都由各级文化部门兼任,而且没有专业人才或人才流失严重,现有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兼职人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缺乏基本知识,缺少业务培训。
4.传承人的培养问题
各地在为传承人提供权利保障的同时,均规定了传承人应当承担相应的义务,特别是传承人必须授收徒弟。但实际上大多数传承人很难完成他们授徒义务,其原因并非传承人不负责任,而多半是“无徒可教”。因此,传承人的危机问题,不仅在于对现行传承人的保护,更在于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老年人的技艺,民族文化传承后继乏人。
5.外来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
普遍来看,世界各国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尚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当今时代下,时尚文化、外来文化都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盲目的追逐所谓的时尚文化,崇拜外砦幕。加之广大的人民群众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同,外来文化和时尚文化就很容易先入为主影响非物质文化的发展;二、相应对策及建议
激发生存活力,政府主动保护与自身开发保护相结合。在政府继续加大保护力度的基础上,由政府引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市场机制,参与市场竞争,以市场竞争的压力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活力,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存价值,使这些项目的传承能够进入活态传承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一方面应加强与省、市财政部门的联系,多争取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加强与旅游部门的沟通,建立协调机制,整合域内许多可观赏性的非遗项目(包括濒危的、失传后根据相关资料挖掘整理复原的),将其组织成为一台或几台非遗精粹节目进行展演,这一做法不仅可以使来旅游的人更全面的了解当地历史文化背景,增加非遗保护收入,打造出旅游城市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活态保护传承引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是设立专门非遗工作机构,配备专职非遗工作人员,加大人员的非遗培训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非遗业务水平,使工作人员能真正为深入发掘基层民众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申遗各项工作,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开展。
篇2
我想如果讲“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就得从韩国端午祭申报世界遗产这个事情讲起。因为在2004年,韩国把端午作为世界遗产来申报的事件,在中国的网民和中国社会引起非常大的震动,很多人觉得不能接受。
因此,我们就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公众开始关注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因为在之前,我们觉得那些东西都是过去的东西,你爱拿走拿走吧,我们好轻装奔向现代化。当时是急切地摆脱这个东西。那今天何以老百姓又开始关心自己的传统呢?经济强大了不代表国家真正强大,其实国家真正强大是它的精神。我们开始对民族文化意识有种自觉,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所改变。传统从来就是复杂的构成,传统也是历史性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前面讲了很多传统的优越性的时候,我们今天讲它的优越性是要继承传统的精华。但是传统里的确也有糟粕,“五四”时期就是抓住那些僵化的、糟粕的内容来否定传统文化,但是否定得太过。所以我们今天应该有个修正的工夫。我们看到五四非常激烈地反传统,“打倒孔家店”。但是我们看到,今天孔子又回来了,当然回来的意义不一样。
我们已经逐渐发现传统文化对于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意义。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不仅仅是我们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今天在世界范围之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之中,在国际的一个角度里来看待它。所以,我们在面对传统、继承传统的时候,多了个“合法性”。我们经常会说我们要强调世界性,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就是非常具有世界性的一项工作。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2003年10月17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就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是公约发起国家之一。到底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呈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我理解它的几层意思:第一,人是主体的;第二,是人的实践与表达;第三,一定的物质形式;第四,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空间。我们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它是“各社区、群体为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为应对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由此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我们为什么重视过去的东西呢?为什么重视那些精神性的传统文化?实际就是为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为了我们文化的多样性,为了文化创造力的延伸。
非遗公约里把节日庆典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第一批世界非遗名录中只有波利维亚的狂欢,这个狂欢节是南美的文化传统。第二批就有四个节日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批又增加了四个,这四个里边就有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第四批有我们的端午节。在前四批世界非遗名录中,我们看到传统节庆在其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从世界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看,传统节庆不仅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非遗名录看,2006年、2008年、2011年,国务院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00项,其涵盖范围远超出此数目。民俗类非遗:第一批70项,第二批51项(扩展15项),第三批23项(扩展24项)。节庆类:86项。中国传统节日包括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基本都列入了国家保护名录。
二、传统节日遗产体系的构成要素
在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社会影响与普遍意义的非遗是传统节日。2005年6月17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号召大家珍重传统节日。2008年国务院公布新的节假日管理办法,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列入法定假日。大家知道,把传统节日和公众假日结合,这个意义非同寻常,是我们对传统文化意义的新认知。
1.传统节日的起源与概况
传统节日是民俗文化的主干内容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文化的磨合过程。现在的节日体系是在汉魏时开始形成,它在几千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集中展示与传承的文化空间。
中国的节日有什么特点呢?中国的节日自然性很强,古人确定节日时间考虑自然时序和社会人文时序的协调。柳诒徵曾经说过:“古人立国,以测天为急。”古代人想要国家良性运行的话,必须要对天有观察,对自然时间有掌握。大家知道,农业社会靠天吃饭。一旦季节反常的话,那就意味着歉收与社会危机。中国人有阴阳观念,“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所有的季节、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白天黑夜的变化,都跟阴阳有关系,是阴阳代换。“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夏者阳气毕上,故万物长。”夏者阳气很高了,万物都生长起来了。“秋者阳气始下,故万物收。冬者阳气毕下,故万物藏。”就是说,春夏秋冬的变化,是阳气的生长和衰微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人事活动要跟随春夏秋冬的变化,所以说“故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四时之节也”。我们的很多节日是依靠节气的。节日是依节气发展过来的。我们的春节跟立春的关系,端午跟夏至的关系,中秋跟秋分的关系,都是有关系的。所以“故天有时,人以为正。”“不知四时,失国之基。”如果不能掌握四时的话,国家就守不住。而圣人是知道四时的,圣人怎么知道四时呢?根据天象的变化,然后把时间给老百姓。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时间观,自然时间是个支配时间,然后进行人文的调节。自然时间和人文时间的合一、结合,然后形成我们的节日。
2.民族节日传统的三大层面与四大要素
传统节日三大层面,第一,节日物质生活层面的传统,具体指吃。中国几乎每个节日都要吃,都有一个食品做象征。比如说春节我们要吃饺子、年糕,喝春酒。春酒里面有椒柏酒、屠苏酒、春酒、葡萄酒。我们讲饺子,现在都说“交子”,交子实际上就是吃饺子。但饺子这个食物,考古发现唐代在新疆就有了,最早的文献记载说是六朝。其实再早的时候它不是饺子这个样子,而是馄饨。因为我们刚才说到,最早的年节是在冬至,我们今天还在冬至吃馄饨。最早是皮子包了馅的圆圆的东西,后来变成扁的东西,也叫扁食。元朝还叫扁食呢,明朝也叫扁食,饺子是比较近期的称呼。饺子变成现代中国人过年的食物象征。还有酒,我们以前过年一定要喝酒。椒柏酒,就是花椒和柏叶一起泡的药酒,这是汉魏时期。为什么汉魏时期喝这种酒?跟当时时代有关系。当时修身讲究道,学道的东西。那时候瘟疫很多,要防疠气防瘟疫的话,一定在过年的时候来加强。到明朝的时候叫春酒,强调春天喝酒。今天讲葡萄酒红色,是调和节日气氛的,但首先它是祭神的祭祖先的。过去喝酒有规矩,不是老人先喝,是小孩先喝。小孩过一年长一岁,值得庆贺;老人过一年少一年,不值得庆贺。所以酒先给小孩喝。元宵节吃元宵、清明节吃清明团。寒食、清明有很多好吃的。因为寒食禁火,禁火就做很多预备的东西。寒食节有很多好吃的。后来寒食和清明合并了,寒食节物就变成了清明的节物。
第二,节日社会生活层面的传统。节日跟社会生活什么关系呢?我们讲讲春节联欢晚会和传统的关系。我们每到过年的时候,大家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个联欢晚会,今天好多人说要废掉它,觉得没意思了,一年不如一年。其实不是说晚会办得不好,是我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让全国人民看一个东西,很难都接受。但是这个晚会的形式,是现代国家管理的形式,它不是纯文化的东西。你说它是民俗吗?它才20多年,不算民俗,但可以找到文化传统。什么传统呢?我们从汉朝开始,我们国家在正旦的时候有一个朝会,就是在过年那一天,所有的大官都要上朝去给皇帝祝贺,恭贺皇帝新年到了。皇帝在这个时候给大臣发点礼物,吃顿饭。这个传统是一直都有的。春节联欢晚会跟朝会有个文化逻辑的关系。我们今天看联欢晚会对国外的华人来讲更重要,他们都看这个东西,寓意四海同心。所有的人在同一个时间,看同一台晚会,享受同一种情感,它的意义非常重大。所以我们不能苛求细节的问题,不能苛求哪一个表演的好,要看大局。
第三,节日精神生活方面的传统。节日是文化的节点,是民众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是人们沟通、调节天人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安抚、表达人们内在情感的时机。我们从岁时信仰、节日传说、节日娱乐中可以提炼出节日民俗的精神传统。我们从传统节日民俗中可以经常看到与神灵对话的仪式,人们往往在自然时序的转接点与重要的农事季节时间上跟神灵沟通。
伴随着节日民俗仪式与祭祀活动的是人们的系列民俗解释,“与节庆历史同时并行的是节庆诠释的历史”,这种解释既有对过去历史的片段的、变形的、或象征性的记忆,也有从民众理解的角度对新习俗产生的说明。节日传说构成了民众精神生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节日娱乐与节日游艺同样是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表达方式,民众通过节日化装的巡游,节日锣鼓的敲打,节日竞技的展演,抒发内心的情感、期望,显示自己的生活地位,加强村落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依赖与精神联系,从而促进民俗共同体的内聚意识,保证民俗共同体的内部和谐。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中的这种精神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大层面也可归结为五大要素:信仰、伦理、传说、饮食、娱乐。信仰是节日的灵魂,伦理是节日的价值核心、传说是节日民俗的解释,饮食是节日物质象征,娱乐是活跃节日气氛的动力。
三、传统节日的资源开掘与文化价值分析
中国传统节日是祭祀日、庆祝日与亲情日的复合。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传统节日的伦理意识特别浓厚。我们从发掘传统节日资源与文化价值的角度,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伦理的养成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是内聚性的家庭节日,春节是最大的家庭回归日,春运的人潮是鲜明的表征。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都有回归家庭的意义。传统节日给人们提供一个回归家庭的良机,亲人的周期性的团聚,血缘关系与孝亲意识在节日中得到加强。
节日不仅是跟世间的家人团聚,同时也是跟亡故的祖先对话的机会,每到节日人们都要祭祀祖先。清明是祭扫的节日,人们通过祭祀祖先,感恩先人,加强家庭的凝聚力。端午,也称女儿节,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中秋节是团圆节,家人团圆,同吃月饼赏月。九九重阳是敬老节,老人是家庭的核心,是社会的财富,重阳孝敬老人,给为家庭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前辈以情感关怀与物质馈赠,是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
节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强化家庭意识,表达孝道的机会。中国人的孝亲意识就这样通过节日时间周期性的强化与延续。以孝亲意识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应该成为我们现代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2.社会伦理的培育
中国人也善于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乡里合作与社会团结,以春节拜年来说,虽然先是家族内部互拜,但是逐渐就要拜邻里。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人们重视利用节日来修复、弥补或加强邻里关系。人们在正月拜年、耍社火、闹元宵的活动中进行群体性的组织活动以互相协作,互惠互利的方式实现社会团结。
3.历史伦理的教育
历史伦理教育在中国传统节日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主要表现在清明与端午两个节日上。清明节是祖先祭祀的日子,我们现在祭祀的是家族祖先,其实在古代祭法中,除了血缘祖先应该祭祀外,还要祭祀对人类群体的生存发展有特殊贡献的人物,“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礼记·曲礼》)人们以特定的祭祀活动,表达对先贤的追念与感恩之情。这些历史人物的纪念都有特定的时间,但人们为了操作的方便,在近代以来集中到了清明节,这是一个新传统,也是一个创造性的发展。
端午节同样也是一个追念先贤的节日,人们称端午节为诗人节,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是仲夏的节日,端午本来是祭祀水神的节日。但在汉魏时期随着历史时势的变化,民间流传了一种新的传说,五月五日为屈原投江的日子,人们在这天要举行祭祀屈原的仪式,传说龙舟、粽子都与屈原有关。传统节日中的历史伦理教育有利于培养人们乐于奉献,勇于为国牺牲的高尚情操。
4.自然伦理意识的建立
传统节日是天时与人时的协调,人们以四季时令为基础,通过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祭祀,登高、踏青、祓禊等活动建立天人关系;节日期间的祭天、祭地、朝山、亲水都是与自然沟通的民俗方式,人们在传统节日中表达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与观念。“与天地相往来”、“以自然为邻,以山水为友”。人们在与自然的对话中获得生态的互动与平衡,同时也树立起对自然感恩的伦理意识。
四、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
民族传统节日是亟待抢救保护的文化遗产。遗产不是历史的陈迹,遗产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传统节日因其特有历史文化内涵,它在当代社会有着特定的文化功用。
1.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
传统节日是民族时间认知的重要标志,它起源于民族成员对年度时间的感受与时间经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有着不尽相同的时间认知方式。首先,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利用节日定期进行传统的表演与传统的教育,使传统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与加强。其次,节日保守与强化着民族文化传统的记忆。民族文化传统记忆需要有持续的反复加强,民俗节日的周期性出现,不断地为人们提供脱离日常世俗时空,回归神圣的历史时空的现实条件。
2.传统节日是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民族自信心是维护民族尊严与文化本位的精神基础,一个民族如果缺乏自信,就会在精神迷茫中失去自己的民族位置。保持高度的民族自信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证。民族自信需要强大的实力作为支撑,它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同时也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之上。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建立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的精神基础。
3.传统节日是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基础与凭借
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不仅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它也为民族文化传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凭借。一是传统节日在历史发展中有着适应社会需要的更新变化的文化创造力。我们一向强调中华文化传统的精神核心是和谐,这种和谐就经历了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在古代偏重于人与上天,人与家族的和谐,后来逐渐发展为人与具有高尚情操的历史人物的情感联系,个人与社区民众的情感联系等。由中国节日文化演进的历史看,传统节日不仅保守着文化传统,同时也不断更新发展着民族文化。二是任何民族新文化的创新离不开既有的历史文化基础。钟敬文先生曾经说过“真实的建造,大都是要有已经存在的事物作凭借或借鉴的。它的选择、消化,进而综合、创造。新的东西主要从旧的东西蜕化出来。”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文化的形成应该从中国节日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
4.传统节日是造就和谐社会的文化动力
精神思想与文化心理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在当代中国要调动民众的精神力量,就不能忽视我们几千年形成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民俗文化传统。而民族节日文化传统是民众最直接感知、最易于产生文化能量的文化传统,它是构建当代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动力。
传统节日在和谐社会建设作用上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传统节日适应人们定期精神调整的需要,通过祭祀娱乐的节俗进行精神调剂与休闲,以积蓄未来生产生活的心理能量。其次,传统节日能有效协调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其三,传统节日以其独有的传统魅力,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机会。
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不仅是我们创造民族新文化的凭借与基础,同时它也构成了我们时代生活的一部分。它的文化价值与文化魅力不仅奠定了其在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历史地位,同样也影响着民族文化的未来。
萧 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外摄影名家长安大PK”在东莞市长安镇举行
6月16日上午,由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中国摄影家》杂志、长安文学艺术联合会共同举办的“中外摄影家大PK活动”在长安镇图书馆启动,中外著名摄影大师齐聚一堂,以长安为题进行摄影创作。
篇3
[关键词]非遗语境;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传统医药在非遗领域的概念
1、什么是传统医药
WHO对传统医药的定义是: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土著理论,信仰与经验形成的,不论是否解释清楚,旨在维系健康,并用于防治、诊断、改善或治疗机体与心理疾病的一整套知识与做法。(1)
在非遗保护领域传统医药主要是指特有的认知思想、诊疗方式、用药技术等(2),包括中医学、民族医学和民间医学三个组成部分(3)。传统的中医学形成了完成的理论体系,人们通过师承和读书即可掌握,但流传在民间的验方和治疗手段却在不断的流逝。目前传统医药的非遗保护领域有两个薄弱环节,一是尚未著书立传的医学思想、治疗手段以及师承经验、配方。二是流传在民间的技术和方法。
2、哪些方面是值得保护的?传统医药的保护简况
(1)医学思想
医学思想即治疗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思想。由于传统医药的传承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接触古代的医学典籍,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通常能够很好的完成记录、整理、出版的工作,利于后来者学习。例如,《内经》通过阴阳五行学说,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病理、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提出“天人相应观”,形成了独特的脏腑、经络学说(4)。
医学思想的保护状况良好,人民卫生出版社等专业出版社,相继出版了中国名医名师讲稿丛书等,由名家解读医药经典著作,各中医院校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
(2)医治手段
传统医治手段强调人体的内外统一,在四时五脏阴阳理论在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各家各派的医治手段和医治思路也各有千秋。例如,金陵医派在内科方面对“下虚受风”证、“温病”等有明确的治疗依据和治疗方案;对小儿疳积,有解表和里法和深清托化法;在处方用药时,提出“胃以通和为贵”的主张,以“二陈汤”做衬方使用。金陵医派在外科方面,对“肛瘘”采用挂线疗法,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器官功能;对于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等杂症,可以通过推拿手法治愈。
医治手段的传承状况参差不齐,以XX疗法为名称进入非遗保护名录的传统医药项目大多能够得到政府的财政扶持,但行医平台是决定项目存亡的关键。以丁氏痔科医术为例,该项目以南京市中医院为项目保护单位,传承状况良好,家族成员世代在市中医院行医,丁义江及其女儿、女婿均掌握了丁氏枯痔疗法、痔分段齿形结扎疗法、肛瘘切开挂线疗法等专项技术,并不断取得科研创新成果。而张简斋国医术,由于缺少官方认可的医疗平台,传承状况并不理想。
(3)医药配方与临床经验
各类方剂自古就有详尽的记载,但对配方的掌握,除了掌握君臣佐使的配伍规律,还应当能够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古语有云“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难”,现代科技使得建立方剂的数据库成为可能,然而要想借用现代科技实现“临证易”还需借用“大数据”的思维,为同一病症选择的药物组合积累足够的临床数据。
(4)炮制技艺
中药炮制技艺决定了中药的疗效,经过炮制的中药能够降低毒性发挥药性,反之不但达不到疗效还会在体内积累毒性。
市面上所存的中药炮制教材,对于药材的基本处理,已经有了较为详实的叙述,但是对于膏、丸、丹、散等的制作,却乏善可陈。实际操作中,药材公司在中药的处理上,盲目追求机器化大生产,在药品的质量和包装数量上违背了中药的自然规律。
大面积的人工种植增加了中草药的产量,然而采摘时间和药物的产地却被严重忽视,《千金方・千金翼方》卷第一《药录纂要》记载:“论曰夫药取不知时节不以阴乾暴乾,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功,卒无裨益,其法虽具大经,学者寻览造次难得,是以甄别即日可知耳。”药物采摘的时间,对药效影响非常大,如果不能按合适的时间采摘,采得的中药有名无实,和朽木没有本质的区别。药物的放置时间对药效也有极大的影响,要遵循当陈则陈,当鲜则鲜的原则,陈皮等药材时间越久药效越好,荷叶等药材则越新鲜越好。此外,药物的产地不同,药性也不同。川贝母味甘偏润,又能润肺止咳,又可治虚劳咳嗽、肺燥咳嗽;浙贝母苦寒降泄,功专清热散结,善治风热、肺热咳嗽及瘰疬、瘿瘤、乳痈等证。
机器化中药炮制带来的另一个弊端,就是标准化散包,以5克为一个单位,医生开方时只能以5克为计量单位。这种标准化违背了中药君臣佐使的规律。需知中医开方如调兵遣将,来不得儿戏,数量的差异严重影响中药的药效和药性,长期的不精确计量将加大病患体内药物毒性的积累,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肝肾不可逆转的损失。5克一个单位的计量方法,加速了中药房的配药时间,牺牲的是病人的身体健康。如此的标准化到底是救人还是害人?!
二、当前传统医药保护模式的几大弊端
1、西化的中医教学模式
(1)师生代替师徒,课堂代替诊所
师生关系较为松散
师生关系较为松散,老师无法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一方面受到课堂的局限,没有实例辅佐教学,另一方面学生过多,无法因材施教,即便老师将看家本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无法在短时间内领悟。传统的中医教学模式,以实践为主,教材为辅。学生白天在诊所抄方,熟悉病例,学习诊断方法,练习辩证,晚上学习医家经典。而现在的课堂本末倒置,以教材为主,实践为辅。同时医疗过程中的诊断方法,询问技巧,切脉技巧包括医生本人对病人的人文关怀,都被课堂这一僵硬的方式阻隔在教学过程之外,试问如何培养出优秀的中医人才?
(2)医药分家之弊端
中医和西医不同,它的指导思路较为宏观,在治疗同一种疾病时,不同的医生可以有不同的治疗思路,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药往往不分家,医生以身试药,分辨药性,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作药品和药具,给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案。。名医张简斋民国时期已经可以研制一些符合西医标准的中药,例如,中药“马黄”,其作用类似于能够收缩血管的麻黄素。在中医外科手术中,医生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药剂和药具,例如“丁氏痔科医术”就可以通过丁氏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
2、西化的治疗模式
首先是分科过细的弊端,现代中医院采用了西医化的分科方式,不但增加了患者的就诊难度,也容易发生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问题。如,腰疼这一常见病,在治疗时人们往往会选择针灸推拿科,忽视了内科的调理,如果能够内科外科双管齐下,那么就能够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既能够使小关节复位,排出体内“寒气”,同时又能够通过治疗“下虚受风”,标本兼顾,防止腰疼复发或减缓复发的进程。
特别是内科与外科分离,很容易治标不治本,例如皮肤病的治疗,虽然外用的敷剂有一定的疗效,然而常常发生反复,原因就是病根没有肃清,例如病人体内的“湿热”如无法顺利排出体内,加之不适当的饮食起居,就会导致病情的不稳定。
再次是常规检查代替了望闻问切,现在很多医院的医生,甚至是一些在高校常年担任教学工作的老师,对于切脉这门基本掌握的不扎实,给病人看病只管望、闻、问,连脉都不诊,就开具处方,实在让人望而生畏。检查的参考数据是基于统计得来的,检查结果反映的是共性的问题,而望闻问切则是对病人体质病情的个性分析。如果一味指望检查数据,就丧失了中医个性化治疗的优势,也治丧失了治“未病”防患于未然的优势。最后,则是中成药的滥用。目前市面上的感冒中成药,多数为清热解毒的药,普遍伤胃,且不具备祛风的功能。因此病人在服用感冒冲剂后,难于痊愈,虽然退烧,其他症状缓解,但是下一次受风着凉时,仍然容易复发感冒,西医常常将这类病因归为免疫力低下,其实是病根没有肃清。
3、西化的医药管理模式
(1)西化的医师管理模式
目前的医疗行业的管理模式,以西医的标准要求中医存在过严过细的弊端,一大批具有临证经验的家传医生,由于不具备中医专业学历无法通过医师资格考试,因而不能合法执业。同时中医的治疗方案具有多样性,很难有统一的治疗指针。在涉及医疗事故的时候,缺少独立的中医医疗事故鉴定机构,按照西医的思路,倒置举证,赔偿金额巨大,遏制了中医医疗行业的发展。
中医医疗的特殊性导致医生的诊断价值高于药物价值,而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择医难,患者往往以医院和医生的名气作为衡量医术好坏的标准,那些无法进入名牌中医院的医生即便医术了得,也很难在市场上分一杯羹,“看病难”和“行医难”成了行业发展的两个异相。
(2)西化的中药管理模式
名家验方进入医药市场成本过高,导致验方拥有者无法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造福患者。在毒性试验方面,动物实验代替人体实验,提纯注射的方式代替了传统的水药和丸药,难以控制人体摄入计量,大大增加了中药的毒性。在药品专利管理方面,药品专利五十年有效的规则,忽视了验方的遗产属性,对于拥有者及其传承者没有相应的保护。在中药提纯开发新药的过程中,唯君独尊,抛弃“君臣左使”的配伍理论,通过提纯,急功近利的推出新药,忽视以毒攻毒,相互配伍能够降低中药的毒性,保护肝肾功能。
三、非遗保护对传统医药的积极作用
中医药可以克服西医西药的局限性,是能够替代西洋医学某些不足方面的实用性很强的医疗体系。中医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治疗菌群感染时,采用植物性的草药,防止了自然界菌群平衡的破坏,不易导致超级细菌的产生。
四、中医药在申遗道路中需要完善的方面
1、解决非遗保护与医药卫生系统之间的矛盾
对于"非法存在"的民间非遗医药项目,是否有资格申报非遗项目名录。笔者认为在申报过程中,核定一个项目是否为传统医药的非遗项目,不应当遵循医药卫生系统的标准,而应当遵循非遗的判定标准,毕竟目前的卫生系统是以西方医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如果该项目有杰出的传人,具有悠久历史,以活态传承至今,具有重要的价值,属于非遗传统医药的范围,就可以认定为非遗。(5)
2、完善中医药医学史的研究
还应当完善下列课题:各时代中医药与其他地区传统医药的学术交流及其影响;医药经典古籍善本的研究;各时代中医流派的整理研究,各流派代表性人物的生平及学术经验;医药遗物、遗迹的收集整理及研究,科对同类型的遗物进行类型学分析,并佐以同时代的“甲骨文字”、“金文”、“竹简文字”等加以考证,复原古代中医的医疗场景,通过考古资料了解相关的习俗。
注释:
(1)邱科星.论我国传统医药国际保护的途径[D][D].中国政法大学,2008.
(2)文化,乔成栋.民族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中医儿科杂志,2006,2(5):55-56.
(3)诸国本.传统医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8-53.
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火;村落环境;融合共生;保护传承
1、概念综述
纵观中华传统文化,包括生产技术与工具的发展、村落环境的改善、经济结构的演变、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乡村体制的社会结构形成、与民俗习惯的产生,农耕文明无一不是其进步与发展的源头。中华传统文化是在历史文明的发展中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总体来说,它其中蕴含着两种特性,即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物质是非物质的承载,物质世界会随着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而转变或者消逝,但非物质文化是永恒的,它会随着承载的容器和时空的变化而转变,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时空性,也与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密不可分是相互交融的共生关系。在农耕文明的发展本源的前提下,村落空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物质形式的承载,所以研究村落环境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 我们或S可以比较概括地来表述这一概念, 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这种文化遗产对于维系社区传统、凝聚民族认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能单独地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而存在,它总是要通过相应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然而,我们更要关注的并非这一遗产的物质层面,而是隐含在物质层面之后的宝贵的精神内涵和历史传统。
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讲的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承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及发展的的公共空间和自然环境,以及其传承人的生活空间和环境,并且满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所必要的物质条件,为其发展需求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不可替代的影响因素。在农耕文明的发展本源的前提下,村落环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物质形式的承载。
2、非物质文化遗产――灵泉村社火表演
灵泉村社火表演通常是在元宵节附近三天,古训十年表演一次,但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人次不断增长,社会和政府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视度不断增强,现在多为3-4年表演一次。据灵泉村老村支书党先生说,社火表演相关的工作人员共计约500人,其中表演队伍就有将近300个工作人员。
社火表演阶段的形式分为游演形式和场地表演形式两种。其中游演形式是有其特定的规则的,大体原则是游演过程中必须经过全村的每家每户,意在让村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能够欣赏到表演,迎神报塞,祈求来年消灾辟邪,祥瑞福报。所以游演阶段是由表演队伍沿着村里的主要道路进行流动式表演。场地表演形式是指在每一个搭建好场景的表演舞台(床)进行静态的表演。
3、灵泉村社火表演在村落环境中的生存空间
灵泉村社火在村落环境中的生存空间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宏观生存空间指的是社火的游演阶段是在村落空间中完成的,其中游演空间形式是有其特定的规则的,大体原则是游演过程中必须经过全村的每家每户,意在让村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能够欣赏到表演,迎神报塞,祈求来年消灾辟邪,祥瑞福报。所以游演阶段是由表演队伍沿着村里的主要道路进行流动式表演,此时的表演场地是动态型空间。
中观生存空间 指社火队各组成不分序列,即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综合性社火空间中的空间序列位置。空间序列如下:举旗手百面龙凤旗队锣鼓队秧歌队绕杆队背杆队花环队社火尾巴。
微观生存空间 指单个项目的空间序列。除了举旗手外,百面龙凤旗队、锣鼓队、秧歌队、绕杆队、背杆队、花环队都有其有文化内涵的空间序列形式。
4、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村落环境中的保护与传承
村落环境作为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应包含该遗产生存、发展以及传承的空间。依照此扩展定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村落环境中应表现在对其存在、发展、承与表现空间的保护。其特性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活态性 ,二是传统性 ,三是整体性。且以上三点是因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何开发利用是应以不破坏其文化空间所在的村落环境的特性为前提的。
传统村落是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空间,是由自然环境和村落空间两个部分架构而成的。而其中的环境空间就是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对与社火表演来说,这些场所包括游演空间,公共集散空间和传习空间。在灵泉村村落环境中,巷道是脉络,公共空间是筋骨,建筑是支柱。
5、总结
灵泉村传统村落与建筑遗产是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容器。灵泉村社火是传统村落与建筑遗产的灵魂。没有文化内涵,再华丽的建筑其价值也要大打折扣。因此除了保护灵泉村传统村落与建筑遗产本体之外,还应着重保护灵泉村社火、以及其历史变迁、生活延续、生产劳动民俗活动中留下的一切有意义的印记。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41-109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32
[3]杨晓玫.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空间保护与更新研究――以陕西凤翔六营泥塑手工艺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篇5
摘要:溱潼会船节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近年来,以船会友,以节招商,促进了当地新农村建设,本文以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总结当地对会船节的一些保护和开发现状以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基础性研究。
关键词:溱潼会船节 开发 现状
2004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等联合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国掀起了包括传统体育文化在内的一股非遗保护热潮。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错综复杂,不同自然生态环境和生存方式衍生了带有鲜明的区域性技术风格、素质特点、民族品格的体育文化特征。
当今时代,重视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的传统文化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使它成为全民健身的一部分,成为现代社会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对其保护、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溱潼会船节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近年来,当地政府本着以船会友,以节招商的基本思想,带动当地新农村建设,本文对会船节的一些保护和开发现状进行归纳,以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基础性研究。
1.会船节传承的来源和沿革
公元1131年,相传南宋时期岳飞的义军与金兵激战溱湖,金兵大败,义军伤亡惨重,当地百姓为了祭奠死亡将士,在清明节,自发组成篙子船争先祭扫。以后,每年的清明节第二天,来自四乡八镇的船只、船民来此聚会,会船成为习俗。
以溱潼会船节在组织模式上仍然采用生活风俗遗传,以“溱潼会船”为主要品牌的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影响力,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2.溱潼会船节开发现状
2.1扩大影响,形成品牌
会船的主要场所——溱湖,建成溱湖国家湿地公园,2010年7月开始进行创建5A风景区的准备。湿地公园内现有植物110多种,野生动物70多种,每年都有30多种近10万只候鸟在此栖息,风景区总面积约26平方公里,形成以溱湖为主体的水环境景区,会船节为品牌的湿地人文景观。
每年会船节前夕,奔赴上海、南京等地召开新闻会,扩大会船节的影响。邀请主流媒体对活动进行高密度、大容量的报道,到2010年,溱湖风景区已与长三角及周边省市1500多家旅行社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
“一湖、一地、一镇、一园”特色鲜明。一湖,即溱湖,一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一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溱潼,一园,江苏河横生态科技园,开发了百年牡丹观赏、千亩油菜花观光、循环经济园等农业旅游项目,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现代农业、接受环保教育、体验农家风情的基地。
“十一五”期间,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新兴产业、支柱产业来抓,形成了以“泰州华侨城、溱湖风景区、溱潼古镇”为重点的旅游核心区,促进了旅游业由“开发型”向“品牌型”转变。
2.2溱潼会船节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作为现代体育旅游的一个重要内容,溱潼会船节独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具有比现代体育项目的开发更为优势的地位。会船节拓展了当地的旅游文化空间, 成功培植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坚实基础。近年来,溱潼镇依托悠久的历史资源优势、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深厚的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让这个千年古镇赢得了越来越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以溱潼会船节为品牌,旅游业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旅游景区周边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在溱潼会船节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下,当地居民利用地域饮食文化和自然资源,在自家门前办起了农家乐,用自家美食招待五湖四海的宾朋。
2007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2.3溱潼会船节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溱潼会船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由于会船节的知名度在国内不断增强,会船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调查中发现仅篙船一项就达65条之多,参加会船人数达数千人。为了保证会船节的秩序及观赏性,大会不得不规定限制各乡镇参加比赛的船只数量。
近年来,会船节期间增加了群众体育节,溱潼镇因此获得了群众艺术之乡、体育强镇等殊荣。201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组委会评选为年度体育旅游精品。 转贴于
2.4溱潼会船节对当地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
2005年以后形成以“会船节”为文化支撑的,实行产业联动通过品牌效应,实现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近年来更是在会船设计上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如2008年的时候有设计祥云、鸟巢等的会船,溱湖上出现天天有篙手,日日来会船的场面,促进了当地群众的参与程度,增加了就业机会,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增加知名度,打造品牌,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在历届会船节的活动安排中,文化活动由2004年的群众文化表演,民间艺人表演,到2010年的茶文化节、古茶花观赏节、中国湿地论坛等多项文化活动,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这里共展风华。
当地相关部门在拯救保护里下河这一水乡水上庙会,使其成为本地区特有风俗的活化石的同时,正极力拯救和保护一批与会船相关的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对其进行原汁原味的保存、传承。带动了当地一大批富有民俗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热潮。
农村传统体育文化是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发展具有鲜明娱乐性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R] 2008(19)
篇6
论文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制度 传承人
湖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条件,孕育产生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法律的途径和方式对对传统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使得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并提高工作效率,对非物质文化发扬光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这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以及我国政府、学术界长期努力的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既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议题,对其开展专门的研究,也是一项具有前沿意义的理论课题。
一、传承与文化的概念及其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这些形式包括民族艺术表演、手工艺制作技艺、传统的民俗活动等等。按照不同的内容类别,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可以分为口头表演类、传统艺术表演、社会实践类、节庆仪式类、手工艺技能类别。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和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尽管起步较晚,落后于其他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逐步清晰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保护中的意义。与其他文化保护相区别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传承。一定意义上,文化与传承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在互联网的检索系统中,文化传承的概念多达几百万条。可见,传承是文化延续的最基本特征。当然,传承也不仅仅是文化的概念,也是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的重要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其独特的方式。口头传承、技艺学习、跟班学艺等方式都是非遗文化传递的最重要的途径。当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认识,并不只是在民间的口头上的口口相传,更应该从国家非遗文化保护的视角,加深广大人民群众对非物遗文化的认识。当然,我们也需要将传承人和口头传承、工艺技能代代相传、跟师学艺作为一个重要的起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才能够更好的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传承在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核心作用
我们知道,联合国科教组织曾经提到过一个概念,即“口头和非物质”(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口头传承有及其密切的关系。尽管非遗文化的传承是有着多种途径,但是一定意义上,传承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至关重要的内容。
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尽管文化是可以不断创新的,但是文化的遗产如果不被保护好就会消失。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如果不保存好,在消失后都不可能再生。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其保护工作的关键在于人。但是,两者保护的方式还是存在着显著差异的。主要是保护的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尽一致的。物质文化的保护主要是一种组织管理工作,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涉及到内容的衔接和传递。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却完全由传承人来决定。也就是说,如果传承人消失的话,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随之消失了。所以,我们反复强调传承人在保护遗产重点作用。这也要求我们对传承人进行法律上的保护。当然,传承人之所以成为“传承人”,也有着独特的形成过程。传承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相应的民间文化穿有着深厚感情的“人”,只有具有深厚的感情,才可能以极大的求知欲望,精湛的掌握这种遗产中的工艺、技能、技术。同样,传承人在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夯实传承人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机制
非遗文化的保护意义十分重大,是有利于子孙后代的战略性文化工作。因此湖南省应该秉承“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保护好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人的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政府要积极作为,发挥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协调非遗文化保护的事宜。要按照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进行细致深入的规划。湖南省各级地方政府应该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政府行使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监督与引导,担负起非遗文化保护的职责。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非遗文化保护责任的机制及相应的追究机制。政府文化部门应该密切配合政府,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加强管理,要加强对非遗文化的调查研究,及时将非遗文化相关事项向政府进行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非遗文化保护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商讨应对之策。
二是要积极构建非遗文化保护的法律机制。法律是非遗文化保护的最基本的依据。法律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最具权威性。因此,湖南省非遗文化保护工作首先需要积极构建并进一步完善非遗文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当然,制定完善非遗文化的法律法规,除了法律和文化相关专业人士和工作人员关于非物质文化的扎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其能够深入到非物质文化所在地深入调查,不断总结非遗文化保护的经验,广泛听取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集合各方力量草拟相关法规,并不断进行修改优化,使方案机制切实可行。
三是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非遗文化传承机制。要对列入非物质文化名录的遗产,湖南省政府要进行及时命名,同时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资助、表彰、或者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特别要引导鼓励遗产的传承人要进行相应的传习活动。要通过一定的形势,引导传承人对非遗文化开展社会教育,甚至学校教育,不断拓展非遗文化的传承。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诸如《民族、民间艺术家命名办法》、《民间艺术之乡命名办法》等规章制度,使民间艺术申报非遗文化的工作及时有效的开展。
四是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相关各方要工作做好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当前,湖南省非遗文化保护各方面的工作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同时,政府对非遗文化保护投入的人力、无力、财力、资源也十分有限。因此,各级政府应该要从给地非遗文化保护的实际出发,加强对非遗文化资源整合与共享。同时,政府要积极引导各级地方政府及文化部门、群体艺术部门、图书馆、科研部门和地方高校等单位,为非遗文化保护加强联系,发挥特此,共同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奉献力量。在这个工作中,特别要加强文化行政部门与其他相关们的信息交换,即要更加重视非遗文化保护部门与其他相关研究机构的交流和信息传递工作,要畅通各个部门的信息沟通渠道,进一步完善非遗文化保护的共享机制。
五是要加大非遗文化保护的经费投入。非遗文化保护工作是一项公益事业的工作。非遗文化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其自身很难产生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对待文化的态度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非遗文化保护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实际上也有着难得的机遇。因此,湖南省政府要加大对非遗文化的资金投入,且要扎扎实实落实好经费。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诸如《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每年安排专项对非遗文化保护工作进行财政滚动投入。各级地方政府,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资金对所属非遗文化进行保护。同时,政府还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并形成良好的投入机制。
六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机制。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要责任到人,就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考核机制。这些机制既包括奖励现金、鞭策后进的奖励机制,也要包括保护不当、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处罚机制,这样才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扎扎实实并取得实效。比如,在考核过程中,要重点考核各级政府部门是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作同等列入的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议事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是否有计划、有目标、总结,是否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的考核标准,是否每年的召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考核会议。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核机制,促进各级政府和部门在非遗文化保护工作发挥主导作用,并形成全社会支持保护非遗产文化的良好氛围。
四、非遗文化传承人的保护
鉴于传承人在非遗文化保护中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我们认为,湖南省对非遗文化的保护还大有可为。综合考虑到湖南省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从传承人的社会保障角度而言,湖南省政府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首先,要确定传承人法律上的社会地位,提高传承人的认可度。传承人作为保护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对象,赋予他们相应的社会地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湖南省应该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高度,来看待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及其为国家文化保护作出的重大贡献,同时要对传承人给予相应的经济社会保障。
篇7
一、研究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被誉为“人类精神的家园”,是一种容易随时代变迁而被湮没的文化记忆。非遗的无形性使得它的传播需要借助于物化的载体,即空间载体、物质载体、人员载体。寻求合适平台,激发大众参与,对非遗的传播十分重要。城市游憩商业区(RecreationalBusinessDistrict,缩写为RBD)是城市旅游的重要空间形态之一,在城市旅游和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RBD面临着文化特色不突出,满足不了游憩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困境。那么将非遗文化引入游憩商业区,实现二者的互动发展,就有可能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双赢,保护与开发的共生。
民众既是非遗的创造者,又是非遗文化的传承者,所以在非遗的保护中应该居于主体地位。民众的文化自省、自觉并主动地参与到保护行动中,对于非遗保护效果影响极大。所以,在将非遗引入游憩商业区中,需要调动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维护他们的利益,并激发游憩者和非遗传承人共同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推动RBD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二、理论基础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词最早由斯坦福大学的学者提出,该理论最初应用于公司治理。1984年Freeman给“利益相关者”下的定义为人们广泛接受:“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在这个定义中Freeman强调企业与个体或群体间“影响”的双向性。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对传统企业“股东至上”逻辑的反叛。
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本地社区、媒体、环保主义等的压力集团,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他们有的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有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约,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或接受他们的约束。利益相关者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旅游研究领域。
在本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游憩商业区活动发展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既包括商业经营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包括游憩者。因而为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RBD更好的传播,需要照顾到相关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发挥他们的主体参与作用.
三、实现路径
(一)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及对非遗的解说能力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就明确强调:“要努力确保创造、保养和承传这种遗产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在游憩商业区内的传承者,既包括国家认定的传承人,还包括RBD内专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手工艺品体验馆的工艺师,非遗商品店的商户,非遗饮食的制作者等。文化自信是指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传承者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才会更好的将他所传承的文化向大众进行传播。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传承者是否热爱自己所传承,传播的文化,以及是否具备将这种文化解读,传播,甚至营销给游憩商业区内的游憩者的能力,对于非遗的传播效果影响很大。
所以,应该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及对非遗的解说能力。其实,对于非遗文化产品开发的过程,就是提升传承者文化自信的过程。在传统生存环境中,许多非遗文化传承者无法靠非遗维持生存,非遗文化面临无人问津的局面,而通过对非遗文化产品的开发,非遗得到了市场认可和许多游憩者的喜欢与认同,传承者的文化自信也就得到了提升。所以,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合理和深入开发非遗文化产品。
(二)深化游憩者的文化体验与文化自觉
游憩者既是非遗文化传播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转化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甚至是传承者,他们是非遗保护的主体。对于外地旅游者而言,他们可能首先是非遗文化传播的受众,但通过参与非遗活动项目,可以增强他们对非遗文化的了解,认知,进而发展为主动进行传播,如果兴趣足够浓厚,也有可能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对于本地游憩者而言,非遗文化的生存土壤本身就在他们中间,非遗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本地游憩者通过非遗游憩活动项目的参与,可以深化他们最自身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更有可能进行传播,传承非遗文化。
然而一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游憩者是否会传播,传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憩者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非遗活动项目,他们获得的体验感受如何。如果感知深刻,感受美好,那么就极有可能推动其对非遗的传播,传承。如果体验肤浅,那么就不会增强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就目前游憩商业区内游憩者的活动而言,根据游憩者融入程度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他们的体验分为三种,也就是表层体验、中度体验和深度体验。表层体验主要存在于传统的观光中。游憩者往往是走马观花地观光,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没有真正近距离地参与到游憩项目去,也就难以获得独特而难忘的体验感受。
其中,加强对非遗的媒体的宣传,学校教育,社会舆论的引导,对提升游憩者的文化自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同时,对游憩环境等客观因素来讲,游憩项目是否具有参与性,游憩项目是否注重创新,满足游憩者的需求,是游憩者能否更好融入到游憩环境的重要外部影响因子。就游憩商业区内的非物质文化游憩项目而言,主要包括饮食,商品,手工艺体验,节庆活动,游乐项目等。对饮食项目,游客通过闻香、品尝等方式来体验,其体验度还是比较高的。但如果让游客感知其背后的精深的非遗文化,就需要通过让服务人员介绍,演示等方式来将非遗呈现给客人。有些饮食环节的制作,可以在客人中间来进行,边做边讲,有可能的话,让客人自己去尝试一下制作方法。比如花生糕制作的捶打环节。一定会给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391-01
旅游的基本属性是文化,不管旅游的内容还是旅游的形式都承载着文化的精神。从这一层面可看出,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乡村文化的主要内容。乡村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着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
一、乡村旅游与非遗
最近出现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即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相结合。这种旅游方式具有文化性、地域性、典型性、稀缺性、真实性等特点,牵动效果显著,广泛影响相关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非遗作为一种文化,包含民间文学、戏剧和曲艺、音乐、舞蹈、民俗等多个种类,这些文化状态一般存在于乡村地区,比如,以北京太平鼓为代表传统舞蹈,以成都面人为代表的传统美术等。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深入利用当地文化特色,通过当地的特色文化来吸引消费者前来观光旅游,进而起到增加乡村旅游中文化底蕴的作用,使游客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体验文化,最终达到乡村旅游和非遗深度结合的目标,实现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继承和保护非遗,同时又通过非遗来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中非遗的利用现状
当前,已经开发利用了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的利用形式主要包括:政府牵头组织策划在传统节假日、艺术节或申遗纪念日进行一系列表演活动,市场生产经营和非遗相关产品,当地居民自娱自乐等方式。尽管当前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传承已经取得了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利用率低
现在只有小部分非遗等级高,具有较大的知名度,其它极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率普遍较低,知名度不高,甚至不被外地人所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些表演艺术种类大多以当地居民自娱自乐的方式存在,利用率较低,一般散布在各乡间村落里,不仅没有和乡村旅游相融合,也没能较好的促进当地文化建设。
2.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
随着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步伐加快,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空间产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化活动逐渐离我们远去,无人继承发展,使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在消失的边缘。比如说,通州的运河船工号子,现在唯一的传人是位于永顺镇盐滩村的已86岁高龄的赵庆福,缺少后人传承发展。并且,依靠漕运儿存在的运河船工号子,如今已失去了载体,没有了生存空间,加上人们对他缺少足够的认识和研究,面临失传。
三、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新的发展创新点,可以提供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契机。针对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现状,结合非遗的特色和类别,归纳总结出几种乡村旅游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方式。要注意,不同地区应按照当地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灵活选取,选择适当的利用方式。
1.展示与体验方式
非遗的展示与体验利用方式指的是将其进行展示,针对有条件实施体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适当让游客在现场进行文化体验,最终使游客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中来,并且通过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为当地旅游业吸引外地游客。对吸引力强、知名度高、级别高并且展示时间非固定的非遗文化项目,可以通过建造非遗文化主题博物馆的形式,在博物馆展示和非遗有关的物质载体,并在博物馆内进行定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展示。在乡村旅游中适合通过体验来传承的非遗主要包括戏剧和曲艺、音乐、舞蹈和杂技等,这些项目都具有容易体验的特性,游客可以亲自体验学习这些项目,促进文化的传承。
2.旅游商品方式
以传统美术、传统医药和传统技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它们的技艺本身不能引起游客的足够兴趣,并不能吸引游客的到来。针对这种类型的非遗文化项目,可以利用生产非遗有关的商品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商品化方式指的是把非遗项目中的有关艺术形式经过大规模集中工厂化生产加工制造出来的商品作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在乡村游客集中的地方进行销售该商品,达到通过售卖旅游商品来增加当地乡村旅游收入,并且实现在乡村旅游中继承发展非遗文化的目标。
3.旅游节方式
非遗与物质遗产的最大区别是无形性,要使乡村旅游充分利用这种无形的文化,就要一款合适的介质。比如,非遗文化中的民俗就需要凭借乡村旅游中的旅游节来展现起文化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来传播民间文学。另外,展示时间相对来说固定、名气不高的非遗文化,也需要通过开展旅游节活动进行展示体验,使更多的旅游者了解认识这一非遗文化项目。在旅游旺季,将当地乡村旅游资源和非遗文化相结合,举办盛大的乡村旅游节,使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有机会参与旅游节,感受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旅游节活动追溯历史,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体验各地民俗。并且,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当地百姓的经济收入也不断增加,进而使他们感受到传承文化带来的好处,不断激励他们继续表演民俗,更好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旅游节发展乡村旅游中要注意,举行乡村旅游节活动时不能太片面,非遗文化项目和乡村旅游一定要结合起来,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如果不这样,会造成旅游节活动的吸引力减少,前来观光旅游的人较少,达不到定期开展旅游节的条件。
四、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可以实现消费者在旅游时求知识、求不同、求美景和休闲娱乐等各方面的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旅游宝贵的文化资源。按照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内容,进行科学规划与创意设计,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实现文化和旅游相融合,有利于做出文化品牌,传扬优良的文化传统,实现乡村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共赢。
参考文献:
[1]刘丽丽.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在乡村旅游中的利用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56-62.
[2]侯瑞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3]罗春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中的有形化利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
篇9
摘 要: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开发已经成为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如何将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新的教学环境以适应时展的需求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作者分析了目前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课程,并梳理了其优势和需要关注的问题,希望架起一座通向对“非遗”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桥梁,同时也提出了对“非遗”美术教学发展和创新的思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术教育课程资源 教学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具有恢复传统文化记忆与智慧的重要功能。非遗课程获得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并成为基础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要探讨“非遗”美术教学的发展方向,首先要明晰将非遗文化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及其在基础美术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只有充分理解非遗文化对美术教学的作用,判断出目前非遗美术教学存在的缺陷,才能准确找出此类课程的发展出路,更好地为美术教学服务,达到教学目的。
一、“非遗”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
(一)课程类型的灵活性。
非遗文化贴近传统生活和审美,积淀了劳动人民一代接一代的生活智慧,这些智慧体现在遗产包含的历史文化、审美取向和工艺技术等价值,美术教育者能够有目的地提取、开发其中需要的部分。非遗文化包含的多样的价值注定了非遗题材教学具有灵活性,面对同样的题材,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和重点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以陕西皮影为例,授课者既可以借助皮影人物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艺术形象,让学生通过平面化、夸张化和戏剧化的手法自己创作设计稿,上一堂设计应用课,又可以借助皮影巧妙的制作技艺,让学生对材料进行镂刻、敷彩、合成,亲手制作皮影形象,上一堂综合探索课。
(二)教育资源的潜在性。
教育者为了满足教育需求需要不断开发课程资源,丰富的非遗是一座素材宝库,可以应对多样的教学目的。国务院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命名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量的非遗文化进入大众的视野。这些素材背后孕育着卓绝的文化思想和匠心独运的美学追求,提取其中优秀的元素,对于开发美术课程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视觉性。
非遗进入课堂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的视觉体验,不同的题材具有不同的视觉性。特别对于工艺性很强的非遗作品,不简单地用图片展示,而是直接将鲜活的素材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达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南通蓝印花布是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的工艺印染品,将实物展示在课堂上,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接触,其生动和具有表现力的花纹很容易打动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朴拙淡雅的文化韵味;怀袖雅物折扇,“轮如明月尽,罗似薄云穿”,既可舞文弄墨,显露风雅,又可用于表演,展现优柔的舞姿。不同种类的扇子,或美观典雅,或清新秀丽,或温文尔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把玩和欣赏后,会生出许多疑问,这恰恰就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对视觉形象的依赖是美术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所在,非遗文化突出的视觉性,有助于美术学习情境的创设。
(四)实践性。
传统美术课以纸上作图或用泥塑造为主,非遗课程的加入大大增加了美术课堂实践内容。工艺类非遗文化都有独特巧妙的制作技艺,如明式家具制作技艺,正宗的明式家具以精密巧妙的榫卯技g结合部件,不用任何胶水或钉子等工具。教育者可以提供简易的模型部件,让学生进行组合和拼接,充分感受匠人高超的制作智慧,体会动手操作的乐趣,上一堂精彩的美术实践课。非遗课程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教育者根据需要降低材料和技术难度,以学生的操作体验和感受为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对人文性的追求,而不是单一的技能训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经历了持久的历史筛选和升华,折射出了不同地域族群的文化性格和审美追求,充满鲜明的人文色彩和深刻的人文魅力,其本身就具有人文性的特点,满足了美术课程对人文性的追求。如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秦淮灯会,民众通过扎灯、张灯、赏灯、玩灯、闹灯等诸多形式营造“万星烂天衢,广庭翻人潮”的美好景象,寄托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天下太平的良好愿望,是群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
非遗课程为美术教学注入了鲜活的题材和探索方向,使美术课程体系更立体,内涵更丰富,表现更多样,有助于在美术课堂上创设完整立体的文化情境。开发非遗美术课程,要充分认识到非遗文化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并发挥这些优势,弥补传统美术课程的不足,既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需求,又理解美术知识的多样性,获得艺术体验和实践能力。
二、“非遗”在基础美术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非遗教学目的的确立。
谈到“非遗”,人们往往条件反射地就想到非遗保护。但是,在基础美术教育中非遗课程的开发,绝不仅仅是从非遗传承的角度上考虑。诚然,中小学教育作为每个公民都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教育范围最广,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进行非遗内容教学,是普及非遗文化的一个绝好的机会,对于保护濒临灭绝的传统民间技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美术教育者更应该从美术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角度,对非遗文化进行全面的分析。中小学非遗美术课程的开展,并不是为了培养传统技艺的接班人,这从中小学美术课的数量和容量上看,是不现实的。归根究底,非遗美术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中小学生的美学素质,这是所有美术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非遗文化要为美术课程服务,而不能本末倒置,否则,非遗美术课程只会停留在对非遗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宣传的层面上,对中小学生的美学素养的提高没有实质帮助。
(二)非遗文化与美术教育之间的关联性。
非遗美术课程开发能力的不足,导致美术教育和非遗文化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连接。教育者不能简单地将非遗和美术课程资源画上等号,因为非遗本身是一种文化资源,两者实质上属于不同范畴,没有从属关系。要将非遗引入美术课堂,首先要对非遗内容进行分析和筛选,对于筛选出的非遗内容也要进行剖析,提取其中能够利用的元素,进而为美术课程服务。若缺少这些环节,美术课程就会空洞,丧失教育的针对性,美术教学就陷入无序的局面。其次,非遗融入美术课程,涉及非遗的传承问题,非遗文化与美术教育之间缺乏联系,就无法使学生进入美术学习的情境中,停留在欣赏和临摹照搬的阶段,学生就不会从心底热爱传统文化。
(三)“非遗”美术教学设计的革新需求。
中小学美术课程中非遗内容的加入,能给美术教育者带来极大的发挥空间。各种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多样,制作技巧各异,教育者一方面可以在降低传统技法难度的基础上以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借助非遗的人文性传授非遗背后蕴含的历史人文背景和传统文化思想。这些方面的改变,可以为教育者提供更多元的教学手段和更生动的教学设计。目前非遗课程还未脱离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过于拘泥守旧,教学内容不能以知识讲述、纸上作画和普通手工为主。除了课程设计缺乏创新外,教学内容也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很难与精彩的非遗文化产生共Q。非遗美术课程的设计不能重技能轻情感,而要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文化情境中,让学生思考和感悟。
(四)作为课程资源的“非遗”的开发准备。
受各种实际条件的限制,教育者在选择非遗元素作为教学课程资源的时候,在准备阶段不容易得到完善的资料和参考帮助。美术教育者往往只能依靠自身经验和从网络与书籍查询到的资讯,导致对教所选内容没有足够的理解和研究;缺乏教研员或学者的指导,教学设计可能存在欠缺和不足。非遗美术课程范围广,类别新,教育者选择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课程资源设计课程时,很可能会发现没有前人做过这个课程或得不到有效参考,这就使课程的开发遇到一定的困难,非遗内容的精髓和细节可能得不到充分的呈现。而对非遗的详细了解和研究,又需要相应非遗传承人的帮助,美术教育者与这些传承人之间的联系,又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非遗美术课程的准备就会沦为对非遗资料的整理、搜集和罗列。
三、“非遗”美术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方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才正式提出的,所以虽然历年美术课程标准中涉及很多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内容,但还没有对非遗有专门的论述,非遗美术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研究非遗美术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方向,需要充分认识非遗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对现有的非遗美术课程问题进行分析,参考具有很好教学效果的已有课堂案例,逐步取得规律性认识。
(一)建立非遗美术课程资源库。
目前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总数多达1836项(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名录共计147项;2011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名录共计164项;2014年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53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名录共计153项)。国务院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定了“国家+省+市+县”共四级保护体系,非遗的研究和管理日趋完善。有了这样的制度保障,美术教育者省去了很多需要自己探索的工作,可以直接在各级名录中寻找和开发潜在的美术课程资源。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美术教育工作者可以建立自己的“非遗美术课程资源名录”。将非遗筛选进非遗美术课程资源库,需要以科学的标准进行调查和探讨。成为潜在美术课程资源的非遗首先在内容上要具有代表性,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美术的学习范围相当广泛,但中小学美术课程设置的数量有限,其中非遗课程的设置就更加受到限制,所以要让学生接触到最具有民族代表性和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其次,筛选出的非遗内容要符合学生当前的身心发展水平。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认知水平分为不同的阶段,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能够为具体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对于越低龄的学生,更简单的表现形式和实践操作有助于他们接受和学习;年龄越大的学生,他们的视觉能力和思维能力相较于低龄学生有很大的提高,太过简单的内容难以满足他们的知识探求欲望和动手操作需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使非遗美术课程符合认知过程的规律,体现教学的循序渐进。另外,还要考察所选取的非遗内容是否贴合美术课程标准,对实现课程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其形式是否便于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过于复杂的内容会使具体教学遇到阻碍。
(二)按照美术学科知识类型对非遗进行划分,建立非遗与美术课程的联系。
要让非遗充分融入美术课程,需要对非遗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将非遗分解成美术学科知识要素,并用这些要素与美术课程建立起联系。美术学科知识可以说是组成美术课程的最重要的内容,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视角看,从认知维度与认知过程维度进行教学设计,会对课程内容形成更教育学化的分解,对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非遗文化具有综合的特征,在教育者对其进行分解和组合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系统的知识划分,在教学中就很难兼顾学生的认知方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参考南京师范大学秦华副教授的《美术学科知识类型的划分与教学条件适配的选择》,美术课程大致可分为美术理论、美术技法两大类,这两大类又可以分解成多个分支。例如美术理论可以分为美术史、美术造型原理、视觉心理学、美术批评等内容,技法又因专业技能领域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方法。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将知识维度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识知识。事实性知识指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了解的基本要素;概念性知识指在一个更大体系内共同产生作用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程序性知识指做某事的方法,探究的方法,以及使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准则;元认识知识指关于一般认识的知识及关于自我认识的意识和知识[1]。
参照知识维度的划分,我们以朱仙镇木板年画为例进行分解如表:
除了美术学科知识外,非遗美术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还要关心学生的多维度思考方式和人文修养。非遗课程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体验和大量实践操作机会,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具体美术情境中的探究可以培养人文意趣,并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
(三)非遗实体教具的开发。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使传统的美术课程发生巨大的变革,丰富的静态图像和动态影像资源因为获取和操作的便捷大量应用于美术课堂,美术教学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但是,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慢慢显现,一是多媒体对教学内容的呈现偏平面化,降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能力,尤其对于非遗来说,工艺性制作很强的特点得不到足够的表现;二是多媒体信息具有现成性,对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师在具体问题的解释上得不到有效的帮助;三是图像的大量运用会导致课堂呈图示化,削弱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非遗实体教具拥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直观性。非遗教具的灵活运用使学生产生对所学内容的直观认知,提高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积极性和效率,让课堂更生动有趣。另外,非遗教具的开发有效地使教育者投入教学内容的研究中,更深刻地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湖州吴兴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徐军老师对美术实体教具的开发具有多年研究经验,他提出了“组装式”美术教具的创制并运用到了实际教学中,开发了《怀袖雅物――折扇》、《凿枘工巧――明式家具欣赏》、《木板年画欣赏》等有深度探索的课例,取得了杰出的教学效果,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公开课。“组装式”美术教具是用纸、木、竹、泡沫、塑料等物质材料,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设计的一种个性化教学用具。其最大的特点是“活”――教具不加固定,容易拆卸,便于重组,可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2]。
“组装式”美术教具为非遗教具的开发提供了参考和指导,教具制作要发挥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减少过程中所需的成本和时间并取得最大的效益。徐军老师在《朱仙镇木板年画》课例中,为了解决学生对年画制作里套色印刷技艺的理解问题,运用透明硬塑料薄片,将年画里相同颜色的部分涂绘在同一张薄片上,最后几张薄片一叠加,便组合成完整的年画。
一件成功的教具不仅对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有着莫大的帮助,而且能贯穿整个课堂,推动整个教学。教具的设计是一门需要深入研究的学问,这就需要教育者对教学内容有深刻透彻的理解,把教学意识贯穿在日常生活中。非遗美术教具的巧妙运用弥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不足,两者的有机融合势必会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成为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用。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推动着时代大跨步前进,来自现实和网络的大量视听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人们的生活中传播,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式。如今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和能力已经远胜从前,传统的美术教学形式愈发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具有颠覆性的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逐步走进美术教育者的视野。
翻转课堂的概念是2007年由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沃兰帕克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提出并实施的,这种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的视频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课上,教师对学生的疑难困惑进行解答,学生专注于问题解决的主动式教学。翻转课堂的课前视频学习有别于传统课堂的预习,传统的预习是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是教师提供一个简短视频供学生学习,这个视频精练了一整堂课需要教授的内容。视频播完后学生可以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反复观看,适应各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而不需要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的重复讲解,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教师节省了讲授知识的时间,就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不同学生的解疑和水平提高上,实施个性化教育。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尤其契合非遗美术教学的需要。非遗的特殊性让非遗美术课程适合设计成设计应用课和综合探索课,这两类课程都需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大量时间进行构思和创作。正常程序的此类美术课都需要10至20分钟的时间供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除去课堂结束阶段5至10分钟教师的集中点评,留给学生的时间非常紧凑,难以满足学生的创作需要。翻转课堂的出现,节省了教师讲授知识的时间,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设计和创作的阶段,教师集中精力进行指导,课堂效益大大提升,学生作品质量也得到保障和提高。
翻转课堂有效开展的核心和基础是课前微视频,在微视频的前提下才谈得上翻转课堂,所有课前微视频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为非遗美术课程一方面发挥着传承非遗的作用,所以非遗美术翻转课堂的课前视频会有一定的科普性。独立性和科普性的共同作用使非遗课前微视频不仅能服务于美术教学,更能应用于非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将这些微视频公开于网络等信息传递途径,使其进入大众视野,将给非遗文化的传播带来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如何保障本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成为我们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非遗美术课程的开发实际上不仅承担着拓宽和发展美术教育的任务,在守护本土文化的层面上也产生积极的影响。
目前非遗美术课程体系还处于需要完善的阶段,成熟性和普遍性还不高,基于非遗美术教学的研究需要时间论证。除了以上总结的外,非遗校本课程的开发、跨学科式美术教学、将课堂搬进博物馆的馆校结合教学等模式也是非遗课程发展和创新值得思考的方向。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积累大量的非遗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规律性认识,才能科学地对非遗课程资源这座“金山”进行开发,构建独特的非遗美术教学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秦华.美术学科知识类型的划分与教学条件适配的选择[J].文教资料,2016(24).
篇10
关键词: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教学实践;应用研究;项目导入式教学法随着社会发展,艺术总是随着社会变迁而满足不断出现的新的审美需求,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发展,不仅受到当代的社会思潮、艺术观念、审美情趣等影响,同时也受到高新技术、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逐渐演化和创新,形成具有价值性、功能性的艺术设计学科。《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课程作为艺术高校的学科基础课程,在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引进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思想提供了更多新的思维,并且教学实践基地的建立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开发提出了更为多样化的可能性,对于艺术高校来说是一种新型产学研教学模式的尝试,让培养更多的高校人才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对传统文化的推广与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1目前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在中国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计划中,专业基础教学不仅强调多种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性学习,也开始注重传统文化在课程中的渗透,中国的设计教育大多重理论轻实践、重艺术轻技术,课程设置基本上游离于经济和市场之外,虽然我国目前有许多艺术院校都是将《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来开设,但课程内容多停留在表面的装潢和美化阶段,教学脱离于市场,缺乏对传统文化应用实践技能,忽视了要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的形式,导致课程缺乏科学性、实践性及合理性,从而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较窄,专业素质不高,不能全面而有效地服务于企业。而在国外,类似于传统文化课程却趋向与当今现代设计应用相结合,面向企业培养实用性人才。强调理论结合实际,重视课程设置和实践技能训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学生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培养,重视程度较高,这些都给我们在课程教学改革上新的启示。
2“项目导入式”植入传统装饰艺术课程的优势
从课程改革的意义来看,教育的目的不在“教”,而在“学”,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强调学生获取知识、训练能力的研究性角度和方式,立足于激发和引导学生有效地自主实践学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对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有深入地了解和直观具体的感受,将实践基地的项目课题分阶段性导入并加以训练,通过实际教学方法策略,其优势在于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认识加深理解,培养专业技能,增进对社会的了解,让学生进行亲自实践项目并操作,从项目课题中自我感知、领悟知识的衔接性,总结项目活动中的自我体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项目导入式”植入传统装饰艺术课程教学实践
立足于本院目前教学现状,依托建立武汉汉阳江欣苑“高龙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实践基地,利用实践基地的优势,探索出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合作模式,使课程设置与实践基地相结合,在教学方法改革思路上立足基地特色,以较高层次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课题教学中,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设计训练,做到高校的产学研一体化,促进与非遗文化产业基地合作模式,达到校企合作的“双赢”效果。下面以“湖北黄梅挑花非遗文化品牌的宣传与推广设计”项目导入分析为例,从以下两个方面阐释教学方法的实践过程:
第一,突出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强调课堂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通过前期与实践基地进行嫁接,在课堂中导入“湖北黄梅挑花传统文化品牌VI设计”项目,从项目到推进过程中,积极辅助开发校外第二课堂,引入非遗传承人走进学校联合教学,开展相关的非遗文化讲座和技艺讲解,学生对黄梅挑花的工艺针法产生了极大兴趣,通过技艺培训学习,将其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结合针法入手,对其公司品牌LOGO进行设计,以黄梅挑花“十字针法”特色为设计元素,以“石”为主题涵盖了中国印章与中国结的抽象形态元素加以变形,推导出最终设计方案。
第二,突出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强调继承传统和实用创新的并重原则,将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相结合。在项目导入过程中,为解决黄梅挑花非遗文化品牌存在的产品开发单一性、技艺传承的艰难性、非遗文化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等问题,组织学生多次与文化传承人和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加强其传统文化品牌在VI设计应用部分的实践创新,从传统的应用领域向现代产品的开发过度,将现代人们的生活观念与方式结合在一起,针对黄梅挑花设计中式风格餐桌的三件套产品的包装设计应用,包括中式桌布、杯垫及筷子包装等应用产品开发,对黄梅挑花艺术的实用领域带来有效地宣传与推广。参考文献:
[1] 李泽,赵凤娟.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基本轨迹及未来取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0(03).
[2] 肖念.中国大学教学改革逻辑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2(07).
[3] 于杨.提升教育质量意识 构建现代大学治理制度[J].高等教育研究,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