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营文化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经营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引言
网络传媒相较于传统的传媒有着自身的特有优势,其信息量之大、传递速度之快是传统传媒不可企及的。依靠着自身技术上的充足优势,近些年网络传媒不断的发展,普及速度也越来越快。从传播的形式上来看,网络传媒可以传递包括图像、文字、视频、音频等等一系列的信息资料,传播的方式极为简便,传播速度也非常的迅速。还有从传播的范围上来看,通过网络可以很快的接触到全球各地的信息,极大的拓展了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
一、网络传媒的概念和类型
1.网络传媒的概念
网络传媒实际上就是网络的媒介,是信息在现代化网络技术之中的传播,信息与信息之间的流通是通过具体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互联网系统作为媒介进行的传播。从商业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网络传媒可以说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一种商业经营的表现形式,其中传播的内容涉及比较广泛,在传播过程中可以为相关的商家获取营利。而且近年来我国国内的商业网站经营的十分活跃,很多的网站已经逐步的走向了规范市场化经营,网络传媒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已经开始逐步的发展起来[1]。
2.网络传媒的三种基本类型
网络传媒在经营过程中还是主要以提供信息为主,有的是信息之间的相互流通,所以网络传媒大致的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类型:信息内容提供型;信息交流平台型;混合型。网络传媒在发展过程中有着自身的很多功能,信息传递功能、查询功能还有就是一些娱乐功能,这些功能分为商务性的和非商务性的。对于网络传媒而言在商务开发过程中一般分为两个具体的方面。第一是将网络资源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与服务,第二个是将信息与服务真正的推向市场,增加其服务的商业价值。在网络传媒交易盈利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获取最大化利润,会利用网络传媒自身的特性进行商业化的转变来提供更为有价值的信息与服务。在市场化的竞争中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与服务是否更加的及时与有价值,这个决定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大小,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网络传媒文化产业经营的意义
1.“第四传媒”的受众在我国增长迅速
互联网自从开始进行商业化运作之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迅速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增长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的,现在还在以成倍的速度在增长。网络传媒以此自身的绝对优势,逐渐的占据着传媒行业的大批市场,随着互联网用户不断的增长网络传媒作为文化产业也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网络文化产业正在蓬勃的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在全球范围内信息的传递越来越简便,信息传递的速度与形态也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所以在现如今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大力的发展我国的相关文化产业,促进我国的传媒市场的不断拓展。经过一些调查得出现如今在我国新型的网络传媒在不经意间已经超过了传统的传媒行业,成为了传媒市场之中的黑马。网络传媒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有了自身的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在市场化的发展中也逐渐的有了自己的经营模式。而网络传媒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必定在之后的市场化发展中发挥出无限的潜力。现如今网络传媒已经不仅仅是应用在信息传播上了,还在教育、医用等等很多方面都有涉及。网络传媒利用自身的数字化技术开启了一个大的数字化终端,将这些产业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数字信息流通系统,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服务产业链条,不断的拓展着自身的发展领域[2]。
3.网络传媒已经跻身于主流媒体之列
在网络传媒刚刚兴起的时候很多的主流媒体对于网络传媒都是相当排斥的,认为其有悖于主流媒体的整体发展形态。但是随着网络传媒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逐渐的适应了网络传媒的信息传播方式,它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如今如果你在生活或者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多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上网查查看吧”。这种信息的流通与传递的形式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潜意识之中不可分割,网络媒体通过自身的特有属性在发展的过程中展示出了自己的生命力与影响力。现如今网络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政治都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网络传媒的发展不仅仅是对于传媒行业本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加是对于社会发展与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在之后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想真正的在世界范围内立足就要借助于网络传媒的发展。网络传媒的发展对于传统的媒体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个过程中网络传媒逐渐的变成了主流的媒体,成为了现实生活中信息传递的不可取代的角色。在发展之中网络传媒不仅仅成为了主流的信息传递载体,还有就是推动网上购物、网上交友、网络广告等等一系列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之后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价值的显示会越来越明显,市场地位也会不断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传媒作为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在现如今的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网络传媒作为文化产业在产业经营上也有着自身的独有的优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传媒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购物方式、交往方式与思维方式,还有更重要的是它还改变了文化产业的整体形态,在市场化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位置。所以对于网络传媒的文化产业经营进行研究是有着绝对重要的意义的,也相信在今后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网络传媒必将占据着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的推动着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波.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
篇2
【关键词】汽车配件 网络化 经营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1-0104-02
一、汽车配件的含义分析
所谓“汽车配件”就是与汽车硬件密切相关的一整套实施体系和结果功能体系的综合。汽车配件可以分为汽车软配件和硬配件两种。在当今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汽车配件”一词的功能已经被逐渐多元化和歧义化,并表现出深层延伸的耗散特征。
二、汽车配件网络化的概念界定
所谓“汽车配件网络化”是指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出现,发生在虚拟领域的并借助于电子计算机网络设施而运作的,在实体经济支撑下的一种汽车配件的发展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汽车配件网络化并不是指实际的汽车配件都要通过光缆纤维进行传输和运送,而是以光电技术和纳米技术为依托,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一种表现形态。
首先,汽车配件网络化是汽车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于市场信息对于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和销售商来说至关重要,而通过互联网即可轻松获得。互联网汽车配件销售商可以给生产企业提供顾客实时实地的信息。这种需求意愿的信息可以帮助生产企业降低汽车配件销售费用。互联网还可起到一定的广告促销作用。销售商所经销的汽车配件中总有一部分畅销,而另一部分滞销。滞销部分占用资金所引起的费用就要分摊到卖出去的汽车配件上。通过互联网,生产企业和销售商都可以及时避免生产和销售市场销售不好的汽车配件。更重要的是,互联网还可引起一种观念的变革,使汽车配件生产企业、销售商和顾客贴得更近。因此汽配市场的网络化经营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汽车配件网络化是展示网络发展前景的重要环节。目前,在我国汽配产品走上网销之路似乎还比较陌生。对于消费者而言,汽车还是高档商品,对于汽车配件辨别、购买、安装更是知之甚少,在网上购买汽车配件还存在着许多的顾虑和不确定性。由于现实中国内的个人信用体制不完善,同时,汽车配件行业自身的很多痼疾并不可能因为营销手段的变化而得到根本解决。网上汽车配件市场都存在管理不规范、产销不统一、假冒产品层出不穷等问题,被多宰钱还算是小事,汽配产品可不是一般产品,如果使用了假冒产品而出现事故,那就是危及生命的大事,因此消费者在网上购买汽车配件还存在着许多的担忧和顾虑,这是制约着汽配产品网销的主要原因。
再次,汽车配件网络化是解决实际汽配领域诸多矛盾的必然路径。虽然目前网上销售、购买汽车配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汽车配件网络化经营是未来必然发展趋势,网络化经营有诸多优点:网上购买汽车配件不管对于顾客、经销商,还是对于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第一,对于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来说,互联网可以更方便地收集顾客购买汽车配件过程中所提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可以据此分析出顾客的购买意愿,从而尽早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汽车配件。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和费用,又抢得了市场先机。第二,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和便捷服务,生产企业可以及时得知配件销售商的库存情况和销售情况,从而调整自己的生产和汽车配件调配计划。汽车配件销售商减少了库存,加快了资金流通,获得了较满意的收益。对用户来说,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像“点菜单”似的随意选取自己所需要的汽车配件。
三、汽车配件网络化经营的概念
所谓“汽车配件网络化经营”是指高科技领域滋生的一种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实物交易模式的电子化汽车配件交换模式。汽车配件网络化经营摈除了实际电话和运输的诸多麻烦,可以实现方便快捷的商品交换。从商品学角度看,这是一种电联的廉价的无纸化经营战略。网上交易确实有着许多优点。节约时间,这是显而易见的。对于经销商来说,这种交易方式越来越成为吸引客户的一种途径,人们慢慢地接受它,并表示认可。同时,网上交易还减少了许多开支,其中包括员工、管理、市场等方面的花费,而节省下的费用又可在汽车配件售价上使顾客受益。这是国外汽车配件经营实现网络化销售的一个实例。这种通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实现网上经营,对我国的汽车配件销售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从目前我国的汽车配件销售状况来看,整个汽配流通领域的网络建设还很不健全,仍处在一种内部局域网的状况。这种网络的设置大都是为了企业内部的协调和日常管理,而非电子商务(EB)。
四、汽车配件网络化经营的优点
在网上实现成功交易的有形产品如图书、音像制品、成衣等等,而汽车配件作为一种有一定科技含量、某些产品还有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工业产品,要实现网上交易,较之其他工业产品,更有其优势,销售者和购买者只要在互联网上和输入汽车配件的有关信息,例如车型、车款、配件名称、零件编号、生产地、价格、数量等,即可实现网上销售或购买。要真正实现电子商务概念的网上销售,除了解决买卖双方的“诚信”等问题外,还必须建立一整套完整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以前说起限制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不外乎支付手段、安全认证等方面,真正做起来,才会发现汽车配件物流配送系统是最难、最花力气、最花钱的一块。许多汽车配件电子商务企业试图寻找现有的实体网络,比如邮政、快递甚至送报公司作为配送系统。
五、我国汽车配件网络化经营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汽车配件网络化经营和电子商务,已经开始呈现发展的趋势。目前国内的许多大中型汽车修理企业建立电脑管理系统,实现了内部联网。这种网络覆盖了整个维修业务,其最显著的特点就体现在商品的调拨上,通过网络管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近几年旧的汽车配件流通体制逐渐被打破,各地汽配件市场蓬勃发展,不断成熟壮大。一些有远见、有见地的经营者已感觉到了网络时代的临近,纷纷建立和启动市场网络。像长春汽车配件城、北京西郊汽车配件城、上海汽车配件城等市场都把网络化建设和虚拟市场作为2000年的发展重点。但就现实来看,这种网络还是相当稚嫩的,当然更无法实现网上交易和服务。随着我国“入世”步伐的加快,业内人士为之称道的“三位一体”的销售模式也逐渐落户中华大地。譬如,上海通用在选择各地经销商时,就以是否具备“三位一体”的销售能力来最终确定对象的,这种“三位一体”销售模式正是整个汽车配件流通领域网络化的一个缩影。因为它包括了从整车销售、配件供应以及维修保养的全过程。提起汽车配件网络化经营和电子商务,汽车配件电话购物其实也是电子商务,因为两者之间只是通讯平台不同,后台的操作基本上是一样的。其实这种理解并不准确,电话商务和电子商务更像是近亲,在许多方面,电话商务先天不足。
六、汽车配件配送系统和网络化经营的构建
在拥有这样的物流配送系统的前提下,如何来实现汽配流通领域的网络建设呢?
首先,汽配市场的网络建设必须坚持“小市场、大流通”的方针。比如在汽配城内建成完整的导购系统,客户入城后便能通过触摸式电脑对城内商家布局、产品价格和分类有详细地了解,使购物做到有的放矢,得心应手。不仅如此,汽配城还必须把各自城内信息通过专业汽配互联网站发送出去,与全国其他汽配市场实现信息共享,以扩大各自城内商户的交易面。
其次,汽配经销商必须坚持网络经营的根本理念。各地的汽配经销商在完善各自的内部网络管理、调配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汽配网站及时提品价格目录和品牌目录,以供广大用户进行选择、定购,最终实现网上交易。现阶段,在配送服务还不完善的状况下,最可行的就是把一些比较特殊的产品和一些发达地区可能已经淘汰的过剩产品通过专业网络实现按需交易。
篇3
一、网络文化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主体意识的增强
网络文化为强化主体意识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源”。网络文化的出现在全球范围内打破单一或分离的“主体—客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关系,确立主客体互通反馈式的主体际认知架构和多层次多维度的认知关系。网络文化的特性,摆脱了现实社会中许多制约因素的束缚,使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一些重要心理需求可以在网络活动中得以满足。平等、自由的交往给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网民一个自我自由选择的机会去感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从而提高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平等意识的提高
网络文化具备思想表达的自由性、资源共享的平等性、信息结构的非中心性特点,有利于培养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平等价值观。在网络环境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超越了现实社会中的性别、血缘、地缘、文化、财富等各种因素造成的不平等关系,有的只是共同的网民身份和平等的交互关系。同时个体参与、合作意识和社会化意识也得到增强。
(三)开放精神的扩展
互联网遵循“你有我才有,你有我更有”的信息共享原则,以此来实现信息开放、知识增长。互联网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的,只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协议,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就可以在网上畅通无阻,完全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在网络交往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目的积极参与各领域、各层次的社会交往,形成全面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能力,造成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另外,网络交往的间接性和隐蔽性特点,使得现实生活中怯于与人交往的学生可以抛开现实生活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顾虑,在交往中学习和利用社会的成果来不断发展自己,并借鉴网络交往的成功经验,投入到现实的人际交往中。
(四)包容意识的培育
网络文化拓展了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世界眼光,消除人们思维观念中地域上的保守性、民族的狭隘性。网络文化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度,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这不仅促使学生锻炼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
(五)伦理素质的提升
网络文化拓展了伦理道德关系的空间。当人们在平等、宽松的网络化环境中感知和审视异质的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通过比较和选择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准则时,个体高层次的自我需要就会得到满足,其潜能和价值就会得到全面的展示,面对面交往形成的心理压力随之化解。平等、和谐和自由的网络交往能使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尊严,其心理、人格和意志品质将得到磨练和升华。
(六)个性化的自由发展
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因其所处特殊年龄段和校园学习环境,具有鲜明的思想独特性。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化确实有利于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个性的发展。一是网络传播信息的高速性符合学生追求实效的个性。二是网络文化的自由性正好符合学生强烈追求个性的心理。三是网络教育的创新性激发学生发扬个性的冲动。同时,网络文化在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保证受教育者的个性空间得以维持,甚至可以应用其自由的形式和丰富的资料逐渐激发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大胆创新、发扬个性的冲动。
此外,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正处在对社会生活的变化及其敏感的社会化关键时期,学生可以遨游网络以探索真知,通过网络能更好的适应时代、展现自我、激发灵感、拓展创新、扩大交流、丰富课余、娱乐生活、参与社会。
二、网络文化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消极影响
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由于其本身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尚未定型,个体理性选择能力和辨别是非善恶能力较弱,使得他们在伦理道德观的选择和取舍上易陷入误区,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价值选择更加困难,从而导致价值理性的失落。网络过滤性较差,因而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思想和行为也会产生误导作用。
(一)价值取向紊乱
在网络文化繁荣的背后,也存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象。面对污染信息,思想单纯、缺乏阅历和辨别力较弱的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极易受到网上信息的影响、迷惑,造成价值取向的紊乱。
(二)社会责任淡化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匿名性,在“快乐原则”支配下,网络几乎成了人们宣泄的绝佳空间。部分人不负责任地过度地批判现实,简单地否定了活生生的现实世界,导致自己道德责任缺失,漠视现实世界的行为规范,甚至为了利益违法犯罪。网络虚拟还容易导致学生角色认同的危机,容易使一些意志薄弱的青年学生放纵自己的行为,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淡薄甚至消解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道德人格分裂
数字化的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空间,网络交往就在这样一个虚拟的单凭想象的空间中进行,学生个性得到极大的张扬,也使人的劣根性暴露无遗,以一种似我非我的状态游嬉于网络之中,导致人格异化趋势,极易形成虚拟人格。这可能导致个体人格二元化倾向,甚至出现更严重的人格分裂症。
(四)道德情感冷漠
由于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在“电子世界”中,交往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人际关系得到重建,导致现实中的人际情感的疏远,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新的人际障碍产生。同时,由于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全球性导致部分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忽略了本民族的品质,民族意识弱化、民族认同感降低、民族身份逐渐模糊。
(五)心理健康失衡
由于青年学生心理尚不成熟,特别是部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在信息网络环境中容易沉迷于互联网甚至网络成瘾(简称IAD)。他们过度地在网络中寻求刺激,封闭自己,脱离现实社会。网络己形如冷面杀手,吞噬着一些上网而且无节制的学生。再者,由于网上规范体系尚未健全,互联网上的信息污染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期下去,网络强迫症、网络自闭症、网络散漫症等心理疾病不可避免地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碎死或自杀。
(六)人文素养缺失
网络文化使“机器”成为人的主宰。网上强大的信息源可以大大缩短人们获取有关知识技能的过程。当今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快餐文化”,形成认知倦怠,进而导致学生理性分析、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弱化。一些学生计算机操作技术非常熟练,却写不出漂亮的汉字。有些学生对网上黑客十分崇拜,缺乏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有些网络中曝光的“道德事件”,很难辨别真伪,而青年学生容易被事件的所谓事实所蒙蔽,成为网络暴力的实施人群。网络道德缺失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缺乏诚信,引发“网络诈骗”。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还表现为扭曲的网恋。网恋已经是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已经影响到校学生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学习生活。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文化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也是如此。面对网络文化,作为学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不忘人的本性;作为教育者要不断加强网络伦理道德的研究和建设,确保网络文化健康发展,为“人”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天杰.网络时代关于主体意识的思考[J].求实,2002(l2).
[2]王献敏,勒系琳.网络人际交往对青年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5(7).
篇4
论文摘 要: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进入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带来了英语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等诸方面的变革,同时也对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师造成了极大冲击。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如何调整自己去适应新的环境已成为关注的焦点。网络信息时代中,英语教师必须从教学理念、知识结构、信息素养、外部环境四个方面来寻求自己的专业发展。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教师的地位和角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工作已经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教师专业发展已逐步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近些年,许多专家、学者对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的英语教师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转换、定位及教师的素质研究、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上。但对于如何实现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索和研究。下面以初中英语教师为例,探讨网络环境下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
1 网络环境下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
认知心理学派的建构主义学习观是网络环境下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网络环境下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具有学习的自主性、个性化、合作性和交互性等特点。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建构和重构,是寻求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知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引导学习者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主来建构知识,关注和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强调学习者应具有高度的“自主建构”意识,重视学习环境和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强调将信息和网络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教学过程,为“自主建构”学习提供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从而实现支持自主探索、情境创设、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既有利于知识技能训练,又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2 网络教学对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师的挑战
网络教学不仅营造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学内容互选优化、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师生互教互学的良好教学氛围,而且由于教学资源的使用和选取丰富多彩并可真实再现,使得师生之间变得更和谐和融洽。因此,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迎接网络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2.1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知识的主要传授者。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英语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视听设备,把语法、词汇、语篇分析等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而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被动接受者,也不是知识的被灌输对象。师生之间不再是传统的单向信息传递,而是双向互动,开展协作学习。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也将更多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2 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改变
网络教学要求教师不仅是学科专家,而且精通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以便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高效地达到教学目的。作为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学行为角色,从以单纯地传授知识为主变为以设计教学为主;从家长式训导者,变为组织者、管理者、启发者、鼓励者、合作者和协助者,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网络教学中的学习者。教师不仅是教育者,也是网络教学的设计者和研究者。同时,教师还应成为教学信息的加工者和生成者。教会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时代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2.3 网络教学中教师能力结构变化
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伴随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能力结构必将发生变化。为了顺利地适应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必须具备新的能力结构。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新能力结构应该是在新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具备有系统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监控能力、信息素养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作为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提高自己操作教学媒体的技术能力上,而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各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项能力的提高都有助于其它能力的增强。
3 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网络教学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在新的环境中,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发展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社会所淘汰。结合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在网络环境下,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1 更新教学理念,转换教师角色
推进网络多媒体英语教学是为了有效地改善教与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多数教师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课满堂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有的教师平时对多媒体技术研究较少,在优秀课评比、示范课时,被动地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或将计算机搬进课堂进行一些“整合性”的演示,而且多数也是语言点的多媒体演示,内容单一,形式单调,教学行为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教学理念没有完全转变,只是花架子,只有教师在课堂尽量多的讲授,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二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最低,这部分教师认为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既费精力又费时,上课时教师可以不顾及学生的学习需求,按照自己事先备好的教案上,是教师最易实施的教学方法。
教学理念的更新,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已由教学活动中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逐渐演变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设计者转变。师生之间不再是传统的单向信息传递,而是双向互动,开展协作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提供了理想的教学平台。比如说,教师事先准备好讲授的材料,以多媒体方式将之呈现出来,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等手段来进行课程设计,既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又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在其中自由的探究学习,以帮助、指导和促进学生能力的建构。
3.2 重新构建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对知识拥有程度的意识和对自身发展的态度决定了专业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水平。网络教学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核心知识和技能:教学理论、教学技能、交流技能、专业知识、教学推理与决策技能、环境知识。为顺利实施的网络多媒体英语教学,教师要补充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等英语基本技能。具有通识性教学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掌握学科教学理论,包括语言学习理论、外语学习理论、教学法理论等。了解有西方文化知识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会教学反思、合作与探究。具有教学技巧、教材的开发与利用等。
3.3 夯实信息技术基础,提高英语教师素养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的整合,其目的就是优化英语课程的教与学的过程,目标是有效地改善学习,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理解在信息时代中信息的意义,具有比较全面的、高层次的信息的认知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和加工能力等等,还要有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同时,具备一定的课件制作能力,了解课件制作流程,掌握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和一些相关创作软件的使用方法,能独立地完成高质量课件的制作;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进行知识的“充电”,通过参加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培训,增强自身信息素养,或通过网络进行自我学习以及与同行或专家进行交流学习,来满足专业、自身以及学生三方面信息的需求变化;英语教师还要创新教学评价,加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科学研究,及时跟踪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积极开展信息化教育环境中的教育科学,深入研究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避免滥用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
3.4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与发展环境
学校为教师专业化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与发展环境,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支持系统,为广大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想空间。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各学校教师之间的横向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教师教育文化。此外,教师要有充分的学习时间,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友善的相处,学校提供丰富教学资源和鼓励教师发展的政策,互动的师生交流和相互理解等,是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2)尽力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学校应该在满足教师的正当需求、构建和谐发展环境。比如:创造条件,让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让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对于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培养强烈的创新意识、奉献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学校要尽力为教师提供一个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环境,为他们专注于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
4 结语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网络信息时代的需要,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社会的教师不再只是传统的教书匠,而是不断地向教研型发展。全新的教育需要全新的教师队伍,只有掌握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浑厚文化底蕴、丰富专业知识、高超专业技能且终身发展的专业化教师才能成为全新教育的生力军,基础教育改革才能取得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5
关键词:网络文化 网络经营 文化产业 商业属性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总体而言,文化是各个层次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因此,任何网络活动中的主体都是网络文化的构成细胞,网络信息、网络现象、网络活动等,都具有文化的意义。网络文化是综合的社会现象,是网络中各种主体互动过程与结果的总和。
要认识网络文化,还需要将它放在不同层面加以考察,这包括:
网络文化行为――网民在网络中的行为方式与活动,大多具有文化的意味,是网络文化的基本层面,是网络文化其他层面形成的基础。
网络文化产品――既包括网民利用网络传播的各种原创文化产品,如文章、图片、视频、动画等,也包括一些组织或商业机构利用网络传播的文化产品。
网络文化事件――网络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文化意义的社会事件,它们不仅对网络文化的走向起到一定作用,也会对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网络文化现象――有时网络中并不一定发生特定的事件,但是,一些网民行为或网络文化产品等会表现出一定的共同趋向或特征,形成某种文化现象。
网络文化精神――网络文化的一些内在价值取向与特质。目前中国网络文化精神的主要取向表现为:自由性、开放性、平民性、非主流性等。但随着网络在社会生活中渗透程度的变化,网络文化精神也会发生变化。
网络文化产业――网络文化具有文化产业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不仅是文化产业的增长点与制高点,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和其他传统产业变革的力量。
网络文化制度――网络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也会在社会制度层面上反映出来。网络文化所推动的制度发展、变化甚至变革,也是网络文化的重要体现。
网络文化秩序与格局――网络文化具有复杂的主体构成,包括文化的生产、消费、管理、应用等多种主体间形成的关系与秩序;而且不同国家、民族、阶层、群体文化的相互关系与态度,也是网络文化的重要构成层面。
研究网络文化,有时需要从以上层面的某一个角度进行分析,有时又需要将这些不同层面的认识综合起来、统一起来。本文侧重从商业的角度对网络文化的各个层面进行分析。
互联网从进入公共应用的时起,它就成为一种商业平台。因此,网络文化也必然带有商业的属性。
一、网络产品的文化意义
网络在发展过程中,也在生产着大量的网络产品。例如信息产品、服务产品等。网络产品的生产,主要有两种主体,一是各类网站,二是网民。网站的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行为,而且大多数是商业产品。而网民的产品,更多的是在网络交往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大多是自发的,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是交流的一种手段。然而,这些自发的产品到一定阶段后,就可能被网站所利用,转化为商业产品。因此,当我们提到网络产品时,更多的是从网络的商业属性方面来考虑的。
无论是网站还是网民生产的产品,都具有文化意义。网络产品的文化意义体现在如下方面:
1.网络产品都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产生的,每一个产品都或多或少地体现着特定的民族、时代或群体的文化背景。
2.网络产品是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网络文化传播的手段,网络文化的精神,也需要通过网络产品进行传播。
3.网络产品能否在网络中被接受或流行,是由网民的价值取向决定的,而网民的取向,又是在网络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因此,网络产品的普及、流行趋向,成为了网络文化的风向标。
网络文化产品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类:
1.从产品的信息形式来看,包括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图片、网络文章等。
2.从产品的社会功能来看,包括网络新闻、网络教育、网络文学、网络娱乐、网络社交、网络广告等。
3.从产品的传播方式来看,包括网站、频道、栏目、社区、在线数据库、电子书、电子杂志、电子报纸等。
4.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包括网络新闻业、网络影视业、网络出版业、网络游戏业、网络动漫业、网络广告业等。
二、网络文化对网络经营的影响
尽管技术、资金、资源、运行机制、人才等对网络经营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网络经营更重要的基础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网络经营的起点,也贯穿于网络经营的全过程。
网络文化对网络经营的主要影响表现为以下方面:
1. 文化产品生产是网络经营的主要任务
网络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所生产的多是信息产品与服务产品,而如前所述,信息产品与服务产品,都是文化产品。
因此,网络经营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这既包括网站的生产行为,也包括网民的生产行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网络文化从整体上是具有共性的,但是,从网络文化的基本细胞――网民的角度看,他们又是各具特性的。因此,网络经营既要提供共性的文化产品,又要提供个性的文化产品,而个性化的文化产品,是网络经营的优势之一,也是它重要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流行的“长尾理论”便说明了网络经营与网络文化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在他的《长尾理论》一书中认为,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热门产品,不在传统需求曲线的主体部分,而在于过去被视为“失败者”的那些产品――也就是需求曲线中那条无穷长的尾巴,即非主流的、个性化的产品需求。长尾理论说明了非主流的、个性化的需求在市场中的重要作用,而网络的特点,就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这些非主流需要和相应的满足方式。因此,长尾理论被认为特别适合于网络经济。
与长尾理论相关,对于互联网的经营,人们还提出了发掘“微内容”的观点。“微内容”指个人的、非公共的内容,与“内容”意义重大相对应。在网络语境下,“微内容”常常指的是由网民提供的各种内容。虽然它们只是反映了网民局部的、个性化的需求,但是,这些微内容集合起来,仍然具有重大的价值。
可以说,相对传统经济而言,网络经营需要通过产品的丰富性与个性化来不断拓展发展空间,而这是以网民参差多态的文化需求为前提的。
网络经营是以文化产品的生产为主,这也意味着网络经济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文化产业(也称为文化工业)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文化产品的生产同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把原有的个性化创造纳入到标准化、模式化生产程序中,形成批量的生产与复制。二是文化产品精神价值的实现是以商业价值的实现为前提的,所以文化产品的生产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更多的是为了消费而进行生产。也就是说,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必须严格遵守工业生产和市场运行规则,满足消费需求是文化生产的基本动力,追求商业价值是文化生产的主要目的。所以,大众文化产品的形成完全是一种商业化的制作。只要有市场需求,制作者就可按照一定模式迅速把它生产出来。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也是符合这两个特征的。
2. 基于网络文化的社区与关系建设是网络经营的土壤
网络文化对于网络经营的另一种意义,在于以网络文化为基础来建设虚拟社区,凝聚网民,以此促进网民对网站的忠诚度,增加网站的品牌影响力。
与传统经济不同的是,网络经济是以虚拟社会的建设为基础的,也就是首先要为网民提供虚拟社区,才能将他们吸引到网络中,网站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经营活动。对网络品牌的建设与维护,虚拟社区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品牌忠诚度与品牌转换的代价有关。某个网站通过社区为某个网民所营造的人际交流圈子和具有归属感的群体,是网民的一种财富,这也是网站对网民产生黏着力的重要因素。对网民来说,这种财富的损失,是进行品牌转换时的重要成本或者说代价。网民对这些社区的归属感越强、依赖度越高,那么离开它们的代价越高,由此,网民对于社区的忠诚度也就会比较高。因此,网络经营的重要基础是虚拟社区,而虚拟社区是网络文化的产物,也是网络文化的孕育空间之一。
随着网络新技术的发展,很多网民们的活动重心转向了即时通信、博客、SNS(社会性网络服务)、微博等应用。尽管这些技术为UGC(用户生产内容)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但对用户来说,他们生产内容的目的是为了编织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得更强的社会归属感和更多的社会资本。与此相呼应,网络经营也应该进入一个“关系为王”的时代,也就是说,对于网络经营来说,建设的重点应该转向人与人的关系营造,而不再是单纯的内容产品生产。
在重视关系营造的网络经营思路下,网络文化是关系建设的一个关键。因为,网络文化是将各种不同的人联结在一起的纽带。
3. 文化追求提升网络经营的境界
尽管网络经营必然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如果脱离对文化的追求,网络经营就会变成短视的行为,甚至有时会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唯利是图的做法,虽然可能一时获利,但一定不会长久。
以文化产品为主的网络经营,它不仅在满足人们的信息需要、物质需要,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与精神世界。
传播学研究认为,大众媒体具有一种“涵化”的功能,也就是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与判断。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对人的涵化方式更多,除了信息传播之外,社区和其他的各种网络活动,都会不知不觉地影响人们的行为、态度与价值观,因此,网络经营的影响是广泛、深入的,它不仅影响到网络世界,也影响到现实世界。
因此,网络中的各种经营者,应该有文化上的思考与自觉,应该将对社会的责任意识落实在网络经营中的文化追求等具体层面。
三、网络文化在文化产业中的位置
文化产业是近年来的新兴产业,在数字化时代,文化产业大多与数字技术或数字平台有关,而网络文化是其中平台最广阔、产品最丰富、用户参与程度最深的一个部分。
1. 网络文化是文化产业的持续增长点
由于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网络文化比其他很多文化产业领域的发展动力更强大。技术在不断赋予网络文化新的手段、新的形式、新的内涵。网络文化是不断生长的,新陈代谢很快。无论是产品的形式,还是经营的方式,网络文化都处于不断的发展中。技术动力也会不断刺激商业力量进入网络,这促进了网络文化作为产业的不断发展。
网民是网络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要素,由于网民的力量,网络文化也会永远充满活力。
网络文化的发展,也会给整个文化产业带来推动力量。从网络文化中吸取营养,与网络文化结合,这些都可以给传统的文化产业带来新的活力。因此,网络文化也是整个文化产业的增长点。
2. 网络文化是数字时代文化产业的制高点
网络文化不仅是文化产业的增长点,也是制高点。
从技术上看,它所采用的数字技术是文化产业技术的前沿技术,很多传统文化产业在数字技术冲击下,都需要做出技术变革,而网络等技术是传统产业技术发展的方向。网络为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提供了发展空间。特别是对传统媒体、传统出版业来说,网络是它们未来重要的拓展平台。传统文化产业的深厚基础,加上网络技术的优势,必将造就新的产业高地。
网络文化产业也是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创意产业即依靠创意人才的智慧、灵感和想象力,借助于高科技进行文化产品的创造,或对已有的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与价值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社区等文化产品都具有典型的创意文化产品的特点,它们的发展,不仅给网络经营带来了动力,也给整个创意文化产业带来了生机。
3. 网络文化是文化产业变革的试验田
网络文化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变革也具有推动作用,在某些方面,它具有“试验田”的意义。
网络文化推动了新的产业模式与产业链条的形成。从网络进入商业化运作以来,网络文化产业模式也逐渐形成。这种产业模式尽管在目前还不成熟,但可以确定的是,它是IT业、电信业、传媒业、出版业等各种传统产业的一种新的集成方式,它促进了传统产业的重组和产业格局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也在促进传统产业之间壁垒的打破。以网络文化产品为核心,传统的企业被重新组织到了新的产业链条上。每一个企业,都需要在新的链条上寻找自己的位置,如果不能及时跟上产业调整的步伐,就可能被抛下。
网络在文化产业模式与链条方面的创新,也会给媒介融合、三网融合趋势下的整个文化产业的模式带来启发。即使这个创新过程中会出现问题甚至失败,也是宝贵的经验与教训的积累过程。
网络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变革的另一个促进,在于它对用户作用的提升。用户成为生产者的一部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在过去的文化产业中是不多见的。用户作用的提升,不仅仅促进了产品的繁荣,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产业理念的变革。
篇6
一、我国网络音乐市场发展现状
网络音乐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新型音乐业态。网络音乐深刻改变了传统音乐的创作、传播和发展模式,为音乐的推广与普及提供了新的空间。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底,在5.1亿的网民中,网络音乐的用户规模为3.86亿,而无线音乐用户规模更高达7亿。网络音乐已作为网络文化中用户量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应用之一,成为人们日常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目前,我国网络音乐产业正处在迅速发展时期。《文化部2011年度网络音乐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有网络音乐业务经营资格的企业452家,网络音乐总体市场规模达27.8亿元(以网络音乐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总收入计);其中,在线音乐市场收入规模为3.8亿元,无线音乐市场规模已达24亿元(以内容提供商总收入计)。而电信运营商无线音乐相关收入达到282亿元(包含功能费)。
在线音乐方面,通过应用融合、技术创新和个性化服务,涌现了以音悦台、豆瓣电台为代表的新兴专业音乐网站和以酷我、酷狗为代表的音乐客户端。无线音乐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一些基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网络音乐形式开始受到用户的推崇,无线音乐成为网络音乐市场中最有活力的细分领域。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对音乐传播和推动作用进一步显现,网民自发原创的网络歌曲成为流行歌曲的新形式。从《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到《后舍男生》、《月亮之上》,再到2011年因微博“咆哮体”,网络歌曲《伤不起》迅速风靡,其他如《爱情买卖》、《异地恋》网络歌曲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旭日阳刚”组合、“西单女孩”也通过网络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二、网络音乐市场的管理政策及执行情况
按照国务院“三定”方案,文化部是网络音乐的行业主管部门,一直以来,文化部坚持以促进网络音乐市场繁荣发展为主线,服务和监管并重,在网络音乐市场管理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管机制。
为顺应市场发展和管理需要,文化部出台了一系列旨在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发展的规章制度,形成了主体准入、内容审查、市场监管、执法监督等网络音乐市场管理体系。2003年,文化部了《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该规定首次明确了互联网文化管理的概念与范围,确立了包括网络音乐在内的互联网文化经营单位主体许可制度、内容审查制度,基本建立了网络文化管理的制度规范。2006年,出台《关于网络音乐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网络音乐的内涵、特点和组成部分,确定了网络音乐的发展方向。2009年,文化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网络音乐内容审查工作的通知》,对网络音乐内容审查制度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兼顾了市场繁荣和权益保护。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为网络音乐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法律依据。
第二,积极改进政府服务,用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针对网络音乐容量大、更新快、重复多的特点,为方便企业报审、提高审查效率,文化部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创新审查方式。2009年,开发启用了网络音乐报审报备系统,实现了从企业报审到批准的全过程网络化。同时,对有特殊时限要求的网络音乐产品,报审系统设计了“快速通道”,为企业的合法经营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网络音乐报审报备系统人性化的设计,加快了网络音乐内容审查效率,有效推进网络音乐审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截至2012年5月底,文化部共对60余家网络音乐经营单位申报的近23万首进口网络音乐歌曲进行了内容审查,对近2万首国产网络音乐歌曲进行了备案。
第三,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作为网络音乐的主管部门,文化部不断加强日常监管和开展专项打击行动,规范网络音乐市场秩序。仅2011年,文化部先后了3批违法网络音乐产品和网站黑名单,部署对含有法律法规禁止内容的违法网络音乐产品及从事非法网络文化经营活动的音乐网站进行重点查处。对200多首未经文化部内容审查或备案的网络音乐产品进行清理,对68家违法音乐网站予以查处。通过严格审查和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合法合规的经营行为得到了维护,网络音乐内容和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净化。
第四,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为推动行业发展和自律工作,2011年6月,文化部指导成立了由网络音乐运营企业、唱片公司、第三方机构组成的“网络音乐行业发展联盟”,通过建立一个有效地沟通机制和对话平台,加强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协商合作,强化网络音乐行业自主管理,及时协调网络音乐内容提供商、网络音乐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避免行业间的恶性竞争,建设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在联盟的框架下,文化部通过召开网络音乐行业研讨会、高峰论坛等形式,针对行业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共商解决对策。同时开展网络经营单位培训班,加强企业对网络文化管理政策、法规的培训,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履行自律义务。这些工作开展,不仅使网络音乐企业加强了社会责任意识,而且有效地普及了网络文化政策法规,对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第五,推动网络音乐与其他业态的融合和创新,培育网络音乐市场。
为拓展网络音乐市场发展空间,网络音乐企业积极进行经营模式的创新,探索与演出、网游等业态的融合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合作共赢。近年来,网络演出通过音乐与演出结合,已成为网络音乐中较早实现赢利的一种应用模式,有效整合了社区、音乐、真人演出等元素,以虚拟物品的形式直接向用户收费,较好地避开了版权纠纷,减少版权和带宽等庞大的运营费用。2011年,为推动网络演出市场的发展,文化部选取了13家单位作为我国首批网络演出试点单位,并进行了授牌。这些被授牌企业之中,以六间房为代表的公司在线音乐演出营收已经占到其总收入的80%,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三、网络音乐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国网络音乐的管理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市场的整体发展趋于平稳,但网络音乐作为新型的文化业态,市场发育很不成熟,仍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和挑战。
在市场层面,非法下载和盗版问题一直是音乐市场发展面临的最严重挑战,成为困扰整个行业发展的难题;原创网络音乐作品和人才缺乏,导致行业发展动力不足;商业模式的不成熟,产业链各环节利益分配不均衡,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政策层面,存在主体审批和注销标准不够细化、审查机制和程序尚需改进、技术监管手段不足、网络音乐标准缺失、原创音乐鼓励机制尚需加强等问题。
在执行层面,存在主体审批把关不严、一些企业未按规定报审报备,未经许可擅自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违法网络音乐网站和经营行为还未得到及时有效遏制等。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文化部将在政策、培训、运营监管以及技术手段运用等方面予以强化和完善,为依法经营的网络音乐单位和国产原创网络音乐产品提供健康、有序、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
一是完善网络音乐管理政策,改进网络音乐内容审查和备案制度,制定网络音乐行业标准,研究网络音乐市场出现的新的经营方式和经营模式。
二是强化企业自审自查机制制度和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培训,编撰及完善《网络文化市场管理政策培训教材》,建立网络文化经营单位培训考核制度,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内容自审自查人员开展培训工作。
篇7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维护公众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是指通过计算机等装置向公众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的网吧、电脑休闲室等营业性场所。
学校、图书馆等单位内部附设的为特定对象获取资料、信息提供上网服务的场所,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行业自律,自觉接受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为上网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上网消费者,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守社会公德,开展文明、健康的上网活动。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负责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的设立审批,并负责对依法设立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公安机关负责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的信息网络安全、治安及消防安全的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登记注册和营业执照的管理,并依法查处无照经营活动;电信管理等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照本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分别实施有关监督管理。
第五条文化行政部门、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从事或者变相从事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也不得参与或者变相参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
第六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并对有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
第二章设立
第七条国家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不得从事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
第八条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采用企业的组织形式,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企业的名称、住所、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与其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
(三)有与其经营活动相适应并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条件的营业场所;
(四)有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
(五)有固定的网络地址和与其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计算机等装置及附属设备;
(六)有与其经营活动相适应并取得从业资格的安全管理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
(七)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最低营业面积、计算机等装置及附属设备数量、单机面积的标准,由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规定。
审批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除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规定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的总量和布局要求。
第九条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第十条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
(一)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和章程;
(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材料;
(三)资金信用证明;
(四)营业场所产权证明或者租赁意向书;
(五)依法需要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十一条文化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设立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发给同意筹建的批准文件。
申请人完成筹建后,持同意筹建的批准文件到同级公安机关申请信息网络安全和消防安全审核。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经实地检查并审核合格的,发给批准文件。
申请人持公安机关批准文件向文化行政部门申请最终审核。文化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依据本条例第八条的规定作出决定;经实地检查并审核合格的,发给《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对申请人的申请,文化行政部门经审查不符合条件的,或者公安机关经审核不合格的,应当分别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申请人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依法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开业。
第十二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涂改、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第十三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变更营业场所地址或者对营业场所进行改建、扩建,变更计算机数量或者其他重要事项的,应当经原审核机关同意。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注册资本、网络地址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并到文化行政部门、公安机关办理有关手续或者备案。
第三章经营
第十四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和上网消费者不得利用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制作、下载、复制、查阅、、传播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和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宣传、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十)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十五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和上网消费者不得进行下列危害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
(一)故意制作或者传播计算机病毒以及其他破坏性程序的;
(二)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数据和应用程序的;
(三)进行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活动的。
第十六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通过依法取得经营许可证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接入互联网,不得采取其他方式接入互联网。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提供上网消费者使用的计算机必须通过局域网的方式接入互联网,不得直接接入互联网。
第十七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经营非网络游戏。
第十八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和上网消费者不得利用网络游戏或者其他方式进行赌博或者变相赌博活动。
第十九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实施经营管理技术措施,建立场内巡查制度,发现上网消费者有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八条所列行为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应当立即予以制止并向文化行政部门、公安机关举报。
第二十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在营业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第二十一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在营业场所入口处的显著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入标志。
第二十二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每日营业时间限于8时至24时。
第二十三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对上网消费者的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行核对、登记,并记录有关上网信息。登记内容和记录备份保存时间不得少于60日,并在文化行政部门、公安机关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登记内容和记录备份在保存期内不得修改或者删除。
第二十四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依法履行信息网络安全、治安和消防安全职责,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禁止明火照明和吸烟并悬挂禁止吸烟标志;
(二)禁止带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三)不得安装固定的封闭门窗栅栏;
(四)营业期间禁止封堵或者锁闭门窗、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
(五)不得擅自停止实施安全技术措施。
第四章罚则
第二十五条文化行政部门、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违法批准不符合法定设立条件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或者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依法查处,触犯刑律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罪、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
第二十六条文化行政部门、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从事或者变相从事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的,参与或者变相参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
文化行政部门、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有前款所列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规定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擅自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或者擅自从事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取缔,查封其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场所,扣押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专用工具、设备;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及其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专用工具、设备;违法经营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经营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经营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涂改、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文化行政部门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经营额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经营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经营额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利用营业场所制作、下载、复制、查阅、、传播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含有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禁止含有的内容的信息,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经营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经营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经营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由文化行政部门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上网消费者有前款违法行为,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三十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文化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一)在规定的营业时间以外营业的;
(二)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的;
(三)经营非网络游戏的;
(四)擅自停止实施经营管理技术措施的;
(五)未悬挂《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成年人禁入标志的。
第三十一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文化行政部门、公安机关依据各自职权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由文化行政部门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一)向上网消费者提供的计算机未通过局域网的方式接入互联网的;
(二)未建立场内巡查制度,或者发现上网消费者的违法行为未予制止并向文化行政部门、公安机关举报的;
(三)未按规定核对、登记上网消费者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记录有关上网信息的;
(四)未按规定时间保存登记内容、记录备份,或者在保存期内修改、删除登记内容、记录备份的;
(五)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注册资本、网络地址或者终止经营活动,未向文化行政部门、公安机关办理有关手续或者备案的。
第三十二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由文化行政部门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一)利用明火照明或者发现吸烟不予制止,或者未悬挂禁止吸烟标志的;
(二)允许带入或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
(三)在营业场所安装固定的封闭门窗栅栏的;
(四)营业期间封堵或者锁闭门窗、安全疏散通道或者安全出口的;
(五)擅自停止实施安全技术措施的。
第三十三条违反国家有关信息网络安全、治安管理、消防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电信管理等规定,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电信管理机构依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件。
第三十四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被处以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行政处罚的,应当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逾期未办理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三十五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被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的,自被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之日起5年内,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不得担任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篇8
【关键词】网络经营 实体书店 发展策略
一、网络经营时代下实体书店的发展状况
信息时代的来临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无疑是这个时代中经营方式改变的推动力。网络经营的购物平台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而对于图书销售,实体书店面临着网络经营的巨大冲击,越来越多的学生,上班族选择“当当网”“卓越网”等网络平台购买图书。存在多年实体店在新的经营模式下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广州,重庆,武汉,沈阳几乎各个城市相继传来经营多年的实体书店在网络营销模式冲击下倒闭的消息。2010年初,号称“全球最大全品种书店”的第三极书局,因严重亏损而倒闭。2011年,中国最大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书店的倒闭,引发了社会对实体书店存续的关注。在北京,在学术圈很有声望的风入松宣布停业;梨园书店关张,万圣书园由于租约问题也已经进行了第四次搬迁。
媒体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批量关闭”“生存危机”颇具倾向性的词语在各种报道中并不鲜见。媒体对这种现象也表示了担忧,一方面是对经营多年的实体店赋予了一定情感,另一方面是对图书行业的担忧——因为目前谁也不能简单地断定这到底仅仅预示着阅读习惯和经营模式的变化还是阅读率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人担忧实体书店会不会真的消失,实际上这就像很多人会思考电子书能不能完全取代纸质书一样,网络营销模式能不能取代实体书店也是一个值得分析探讨的问题。
二、网络书店和实体书店的对比
首先,网络经营相比实体经营有很多优势。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是关注的焦点,显然,网上购买的图书价格和耗费成本要远远低于实体书店。而对于经营者,关注的焦点是两种模式的交锋。网络经营大都没有实体店面所必需的租金、水电或者长期雇员等固定开支,成本要低于实体书店。
其次,实体书店并不是一无是处,也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实体书店购书直观、形象,而网络购书只能看到书名和部分简介,无法对比同类书籍的内容好坏以及印刷排版质量等;而且纸质书籍带来的阅读感受与电子阅读的感觉也不同,并且因为个体的不同而体会到的独特的愉悦的阅读感受也绝对不是另一种替代品轻易就能提供的。对于这种“真切的”阅读感受的追求,才是很多爱书人追捧纸质书籍的一大理由。此外,现代人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电子产品,纸质书籍带来真实阅读感的同时阅读者也不会那么累,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放松。
此外,在购书环境上,实体书店所具有的衍生功能是网络书店不能替代的,比如,父母带着孩子去书店购书、看书,有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并受到文化的熏陶。书店不仅成了传播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亲子关系的好场所。正如一些读者所言,“这样的感觉,是网购和电子书无论如何也取代不了的。”据此,业内人士认为,实体书店经营,就应该大力挖掘这种文化氛围,搞出特色经营。
三、网络经营挑战下实体书店的发展策略
“在网络的巨大冲击下,实体书店必须转型,否则将面临灭顶之灾。”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纪玉山认为,多元化经营是中国实体书店走出困境的好方法。到底怎样的选择是既能保住实体书店又能缩短投资至收益的间隔期,使更多的实体书店更快的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或许我们可以大胆的将“多元化”和“专业化”结合起来,为实体书店探索出一条新的经营模式。
首先,对于小型实体书店,首先做好定位,应该根据实体书店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综合自身面对的主要读者群来确定刊物的选择,必要时,甚至可以接受“团体预订”,即在对某一种书籍或者某本书籍的需求人数到达限定数额后,书店可以接受“订单”,而不一定要坐着“等顾客上门”也不应盲目追求“品种丰富齐全”。
其次,对于实力相对较强的大型书店,经营面积较大,可以适当选择“副业”经营,如音乐吧,咖啡厅甚至茶餐馆的配置,为读者提供读书休憩,学习的“整套式”服务。不仅增加图书经营的收入,还可以创造新的文化氛围。
比如,长春市图书馆文化项目发展部主任赵婷在第四届长春图书博览会上说,将在图书馆中设立咖啡馆,开办讲座,读书沙龙等体验式活动以尝试发展多元化经营来缓解网络经营对实体书店的冲击。长春新华文化图书城是2012年4月份成立的,不到半年即实现盈利。该图书城总面积为1.2万平方米,其中保留5000平方米图书营业面积外,其他部分采取直营、联营、租赁等多种方式,引进20余家知名品牌企业,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使新华文化图书城成为吉林省第一家集餐饮娱乐、文化休闲、教育培训于一体的大型文化书城。长春市联合书城旗下的多家书店中,也设有咖啡馆,读者可以在温馨安静的环境下阅读。读者认为,“实体书店在功能上增添了文化体验,让读书成为一种享受”。这样的模式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走入实体书店,感受全新的书店氛围。
再次,现代人久坐电脑前,大都缺乏与其他人交流的机会,书店可以依托自己的资源优势,举办有特色的读书会,鼓励青年人以书会友的同时可以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吸引并培养自己固定读者群。比如,创始于新加坡的Page One已经在北京开了三家分店,与北京其他特色书店开展多种经营相比,Page One店内既没有咖啡喝,也没有为读者设置座位。但讲究的店面设计,独特的选书团队,较高的服务质量,Page One还是牢牢抓住了小众但十分固定的读者群。
最后,我们也应正确看待当前实体书店面临的困境,任何一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有转型期,有转型期就有阵痛期。在当前传统社会转型,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也许传统行业都不同程度的面临改革。而这种变化,更加快速而直观的“痛”在了“民营实体书店”的身上。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的选择更多,信息传播渠道更多,冲击传统阅读方式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学习新知识的需要,人们需要选择的信息也更多,学习的时间也会增长,所以书本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实体书店也一定能以更新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
四、总结
很多人认为,是网络书店的冲击,甚至阅读人群的流失,才让许多民营书店如此艰难度日。从短时期来看,这些外在因素是造成民营书店生存艰难的一部分因素,但并不至于真的令传统书店伤筋动骨乃至于一蹶不振。民营书店真正需要面对的是图书业本身的巨大变化。
随着经济水平提高、生活条件改善,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逐渐增强,因此图书购买力也有所增强,网络购书分流走了一部分顾客,但总体增长部分在实体书店依然有体现。当然,实体书店也同样遵循着强者更强的规律。虽然网络书店整个销售增长比较迅猛,但未来电子书、网络书店对于实体书店的冲击会逐渐减弱,会达到相互的平衡。因此,实体书店的前途还是很光明的,会跟网络书店和电子阅读比翼齐飞。
实体书店,尤其是民营书店,应该在经营模式上,读书氛围和文化品牌上吸引顾客,人们读书是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书店”不应该仅仅被理解为“卖书”的地方。更是传播阅读理念和文化气氛的平台,以此为思路,实体书店或许可以打开一个新的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张鸽盛.传统书店应对网上书店冲击的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2009,1:41-42.
[2]周正兵.实体书店向何处去?-基于巴诺书店转型经验的对比分析[J][J].出版发行研究,2011,8:007.
[3]厉春雷,孙博文.网络时代实体书店的困局解析与出路探讨[J][J].编辑之友,2012,2:021.
篇9
关键词:孔夫子旧书网;地方文化;网络书店
中图分类号:G23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1
一、新乡地区网络书店概况
1.新乡网络书店的发展现状
新乡位于河南省的北部,是豫北的经济、教育中心。孔夫子旧书网始建于2002年,“以销售古旧书为最大特点的孔夫子旧书网在开办至今的短短几年内,迅速占领古旧书交易中90%以上的市场份额,为古旧图书交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1]该网站目前是新乡古旧图书销售量最大,范围最广的网站。迄今,新乡地区在孔夫子旧书网上的网络书店共有24家,其中最早加盟的有益友旧书店和育英书社两个书店。从这些网络书店的加盟时间来看,2004年伊始,2009年后的5年里形成高峰期。“网络推动了旧书业经营观念的变革和利益链的重整”[2]正是电子商务与旧书的结合,使新乡网络书店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日渐成型,同时亚马逊、当当网等注册的书店也在迅速增加。
调查可知,24家书店中“综合类”最多,“名人字画类 ”次之。经过调查之后发现大部分网络书店的书目种类除了一些种类繁杂的二手书籍之外,大多都以地方文献资料为经营特色之一。在这24个店中,只有庸风堂、平博书屋、忆旧斋、平原收藏书店、凝晖阁、书画传承艺术馆6个书店同时兼有网络书店和实体书店。每家书店都有相关等级评定,这些评价主要依据卖家的销售情况。
通过实地考察得知:(1)实体店和网络店同等书籍的价格会有差距。一般实体店价格要低于网络书店。且价格较网店灵活。(2)书店之间有自发的交流会。店主可通过交流会扩大进货渠道,提高知名度和销售量。对店主来说这样的交流会是必需的。(3)旧书来源。店主一般是自己在古玩摊上“淘宝”,或通过熟人和同行介绍而获得货源。(4)销售渠道多样化。销售方式以网店为主,微信,朋友的介绍和店家的宣传为辅;对于销售模式,店家会实行批发、零售、跨区转卖。对孤本、绝版等复印后再销售,既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保存原版,还可为商家提供商机。(5)多数店家将书店的经营作为副业。他们看来,网络销路大于实体书店,一些书在实体书店很难卖出去,但在网络书店却销售得很好。(6)收藏价值、市场、图书的知名度、新旧程度、顾客群的购买意图等共同影响了新乡地区孔夫子旧书网上图书的销售。
2.网络书店的分布
新乡的网络书店主要分布在孔夫子旧书网、亚马逊、当当网等一些常用的网络销售平台上,小部分在其他收藏网上注册分布。如:七七八八收藏网、中国收藏网等。经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大多店家都与销售古玩和其它收藏品的商店比邻而居,且部分店家属于兼收并蓄型。其实体店面选址一般在地下商场和旧城区,人流量较少,不如其他大型专业书店的知名度高。
二、新乡地区网络书店产生的条件探析
在互联网的视野下,全球化促进了人们交流。当当网,亚马逊,孔夫子旧书网等给予新新乡地区书店以网络销售平台。“目前我国网上购物市场已经比较成熟,网民对网络购物的认识也比较全面、接受程度也在逐年深化。”[3]网上购物的流行趋势让网上购书的流行成为理所当然;“阅读美国”出现后便带动了网络书店行业的成长,中国的网店在2000年后兴起。国内外对网络书店经营的不断探索使得新乡地区网络书店有路可寻;网络书店本身的优越性。“读者只需轻轻点击鼠标,立即轻松获得无限量的旧书信息”[4]孔夫子旧书网上有各大省市的销售旧书的平台,顾客可随时进行检索;“第三方物流整合能够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5] 近年来物流行业在配送、管理上的完善,进一步提高了网络售后服务的质量,为网上购书提供了条件;新乡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新乡为豫北文化中心,又位于“华夏文明发源地”的河南,用独有的地理优势阐发它的文化优势。书籍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为新乡的网络书店提供了原料,孔夫子旧书网也成为了新乡地区销售古旧书的主要途径。
三、地方网络书店生存的现实意义
1.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
地区网络书店保护和传承了地方文化。一方面,以庸风堂等收藏字画为主的书店通常会从不同的渠道将分散的字画收集整理后再成套销售。如:连环画的销售。每本单独购买大约为五毛,但整理成套后却能卖到上千元。卖家在获利的同时,也使这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得到完整保存;另一方面,新乡属于豫北地区的重镇,抗战时期散落的文献资料通过网络的方式得以保存,补充和完善了研究豫北抗战时期珍贵的文献资料。
2.对书店和经济发展的启示
在一定程度上为实体书店的经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网络书店在价格、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是实体书店改善经营模式的外部驱动因素;网络书店蓬勃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实体书店的进一步转型提供了借鉴经验。
促进新乡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发展。书店是体现一个城市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的风景。书店发展的好坏,对于整个城市经济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地区网络书店在保护和传承新乡地区珍贵地方文化的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新乡地区的文化建O与经济发展。从而为其发展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峥.孔夫子旧书网的品牌传播研究[J].河北大学,2014(5).
[2]周晓燕.网络旧书业的兴起与发展摭谈[J].图书馆,2013(8).
[3]马映红,高诚.从网络书店的发展看网络购物的优势[J].现代经济信息,2009(8).
[4]王彩虹.孔夫子旧书网经营模式分析[J].编辑之友,2011(8).
[5]戴君,谢巩.第三方物流整合对物流服务质量、伙伴关系及企业运营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5(3).
作者简介:代梦茜(1996-),重庆丰都人,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生。
篇10
2010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增长率已经降到26.2%,增长速度连续两年下滑。互联网和移动网游戏市场规模合计为349亿元。其中互联网游戏323亿元,增长率25.2%;移动网游戏26亿元,增长率40.7%。除了互联网游戏和移动网游戏外,广电网游戏也逐步形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市场。
图12006-2010 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及增长
2010年互联网游戏用户总数突破1.2亿人,同比2009年增长超过37%。尽管网络游戏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在明显放缓,但是用户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规模的增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市场发展的根本动力仍然健康,只是市场的发展热点和重点在发生转移,市场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看还远未达到成熟期,仍处在快速发展的成长期。
2010年文化部依据法定职责,认真履行网络游戏内容管理职责,共审批或备案了204款网络游戏。其中,进口网络游戏28款,相比2009年减少7款;国产网络游戏176款,相比2009年增加96款。
2010年互联网游戏仍然占据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主导地位,其规模是移动网游戏市场规模的12.6倍。但2010年移动网游戏的占比近五年来首次上升,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达到7.3%。2010年客户端游戏仍占互联网游戏市场90%以上份额,但网页游戏在吸引新用户,满足新需求的同时,也在侵占客户端游戏市场。网页游戏市场份额比去年上升4.27个百分点,达到7.6%。移动网游戏则仍以下载的单机游戏为主。
2010年市场竞争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前十大厂商包括深圳腾讯、广州网易、盛大网络、完美时空、搜狐畅游、巨人网络、久游网、金山软件、网龙网络和世纪天成份额总和下降,二线七大厂商包括蓝港在线、麒麟网、光宇华夏、趣游科技、千橡互动、昆仑万维和成都梦工厂份额总和上升,其他厂商份额总和下降;二是广州网易市场份额上升1.8个百分点,超越盛大网络,国内市场占有排名跃居第二;三是深圳腾讯市场占有率劲升8个百分点,达到了28.9%,超过了第二、三名的总和。因此从2010年末的竞争局势来看,市场表现出的是竞争结构调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集中化趋势,市场的创新环境还未被高度垄断所破坏。
2010年中国自主研发互联网游戏产品在国内市场的运营收入达到185.1亿元,同比增长17.3%。相比互联网游戏市场整体收入25.2%的增长,自主研发产品收入增长乏力。2010年自主研发产品的收入增长显著低于进口游戏,这就导致其在市场中的占比从2009年的61.2%下跌到2010年的57.3%。
2010年针对国内网络游戏开发厂商进行的研发状况调查显示,目前国产游戏研发力量仍显不足,在研产品形态不丰富,研发水平仍有待提高。游戏产品的同质化在2010年依然存在,而且从企业的在研产品类型及收费模式看,未来一到两年产品盈利模式单一的状况也很难根本好转。产品创新任重道远,模式创新更需行业内外多方力量在未来相互协作,共同努力。
二、2010年《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奠定了系统化、规范化市场管理的基础
在文化部网络游戏市场管理历程中,201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10年6月3日,文化部颁布了《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网络游戏进行规范和管理的部门规章,它对中国网络游戏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大且深远的影响。在认真贯彻落实《办法》的基础上,文化部针对网络游戏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与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从主体准入、内容管理、运营监管和执法监督四环节进一步加大网络游戏管理力度,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营造了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
《办法》自2010年6月出台8月正式施行以来,新闻媒体对《办法》予以了高度的关注和广泛的报道。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媒体开设专题或登载专文,对《办法》的实施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报道。中央电视台于《办法》施行前后,以未成年人保护措施、网络游戏实名注册制度、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等为重点,全方位和多角度地报道了《办法》实施贯彻情况,反映出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良好评价,并希望《办法》的施行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网络游戏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网络游戏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根据《国务院关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0]21号),文化部于2010年8月1日起,将设立网络游戏经营单位主体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下放至省级文化行政部门。为宏观把握网络文化经营单位的审批情况,文化部采用了统一编码备案的方式加以管理,收效良好。
在市场监管中,2010年,文化部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查处第八批违法网络文化产品经营活动的通知》(办市函〔2010〕89号)、《关于查处第九批违法游戏产品及经营活动的通知》(办市函〔2010〕208号),通报了涉嫌违法、违规的78家运营单位及其游戏产品,并要求各地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执法机构根据《通知》的要求进行调查和查处。根据群众举报以及网络游戏内容审查备案中发现的问题,文化部共下发《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监管通知书》159个,要求企业对经营活动中的违规行为进行整改。
针对一些网络游戏企业利用低俗营销手段进行网络游戏推广活动,误导网络游戏用户的问题,文化部于2010年7月6日印发《关于加强网络游戏市场推广管理 制止低俗营销行为的函》,明确提出四点要求,遏制这种现象的蔓延。此举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
在文化部的指导下,2010年2月,由完美时空、深圳腾迅、广州网易、盛大网络、巨人网络、搜狐畅游6家网络游戏骨干企业自主发起了“家长监护工程”;2010年5月,36家网络游戏企业也相继开展了“家长监护工程”。此工程是一项由政府倡导,网络游戏企业自主发起并参与实施,旨在加强家长对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游戏的监护,引导未成年人健康、绿色参与网络游戏,构建和谐家庭关系的行业自律行动。“家长监护工程”的实施为家长履行对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游戏的监护职责搭建了平台,是网络游戏企业行业自律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增强的集中体现。工程实施以来,收效良好。
2010年,北京、上海两市试点开展了网络游戏适龄提示工程。该工程是指网络游戏运营企业根据游戏的复杂激烈程度、价值导向性等特点,对该款游戏所适宜的玩家年龄进行提醒,从而指导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正确选择适合本年龄阶层的游戏产品,提高其网络休闲娱乐的合理性和健康性。为引导未成年人“玩健康的游戏”和“健康地玩游戏”,文化部网络游戏内容审查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委员会、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于2010年联合了《未成年人健康参与网络游戏提示》,倡议社会各界一致行动起来,从主动控制游戏时间、不参与可能花费大量时间的游戏设置、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将游戏当作精神寄托、养成积极健康的游戏心态五方面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游戏健康成长。
根据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与大韩民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关于游戏产业及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中韩建立了游戏产业合作协调机制。2010年9月,中韩游戏合作协调机制第二次会议在韩国首尔召开。中韩双方签署了中韩游戏合作协调机制第二次会议纪要,并商定在机制框架下,继续保持沟通和磋商,并计划于2011年下半年在中国召开协调机制第三次会议。
三、2010年中国网络游戏出口继续快速增长
2010年国产游戏产品出口规模相比2009年增长继续加快,海外市场收入将近2.3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116%,出口数量超过100款。有更多的国产游戏企业开始进军海外市场,还有部分游戏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开始参与国际资本竞争。
图22006-2010 中国网络游戏产品海外出口规模
在出口的108款网络游戏中,互联网客户端游戏占据了62.8%,互联网网页游戏占据了28.3%,移动网游戏占据了8.9%。
2010年版权出口仍占据中国游戏出口最大份额。这种方式规避了海外市场的风险,在国内市场仍是游戏企业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的情况下,版权出口方式有利企业集中精力在国内市场上。而海外独立运营也越来越成为中国游戏出口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的优势一是贴近海外市场,运营更有针对性;二是自主性高,利润率也更高。但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有较多海外市场运作经验的企业,2010年海外独立运营收入70%以上由完美时空和网龙网络两家企业贡献。
四、2010年网络游戏行业投融资活跃,重点有所转变
在2010年,中国的网络游戏企业的业务投资行为仍然较为活跃,全年公布的投资事件共有20起。总体来看,2010年网络游戏行业的投资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投资对象以网络游戏开发企业为主。2010年行业资本投资于游戏开发企业的案例占到投资案例总数的一半。二是新游戏形式继续受重视。移动网游戏、网页游戏、广电网游戏的开发和运营投资在2010年共有5起。三是跨界的投资形成趋势。网络游戏公司投资影视、文学已经成为大企业的重要业务拓展模式,而2010年还出现了影视公司投资网络游戏,PC厂商投资广电网游戏。
2010年2月11日,A股首家网游企业深圳市中青宝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代码300052。2010年网络游戏企业公布的融资事件总共17起,其中中视网元、暴雨娱乐、北京联易互动、掌中无限、小米科技等都获得了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投资。2010年移动网游戏也持续获得投资方的青睐,摩卡世界获得日本风险投资机构200万美元的投资,当乐网获得启明创投1200万美元的投资。而2009年备受关注的儿童虚拟社区和社交游戏则在2010年遭受冷遇,只有爱帮网获得了腾讯的投资。
五、未来3年,平台、融合、普及和开放将成为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关键词
1.网游市场规模将持续快速扩张,预计未来3年年均复合增长超过20%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未来三年将仍然处于快速成长期。预计2013年末市场规模将超650亿元,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24.2%。虽然移动网游戏和广电网游戏的增长速度在未来三年里将超过互联网游戏的增长速度,但从增量来看,互联网游戏仍将远远大于上述两者之和。
2.以网页游戏为代表的新游戏类型快速成长,将成为市场增长的主力
2010年中国网页游戏市场的爆发,印证了之前市场各方对网页游戏巨大潜力的预判。浏览器作为网络应用的通用客户端,无论对用户使用各类网络应用来说,还是对企业开发网络应用及商业模式构建来说,都比游戏专用客户端更灵活、更方便,长期看成本也更低。所以说,桌面应用的网络化已经不是网络游戏这一类产品的发展趋势,而是整个软件产品和产业的大趋势。
3.平台价值的发挥必须依靠优秀产品,产品研发将不断加强
用户平台能有效的吸引和保留游戏用户,降低游戏的推广费用,并能通过对平台中游戏内容的整合增加游戏粘性,延长游戏生命周期。未来几年中国国产游戏原创的动力不会减弱。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和行业的未来,终究还是要靠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来支撑。
4.各类新内容平台的涌现,将使得未来几年网游市场很难出现一家独大局面
2010年互联网产业出现的一些新局面将会降低市场中对深圳腾讯一家独大局面的预期。一是各类互联网应用平台逐步进入网络游戏市场。二是微博、社交网站继续强势成长,使得QQ等IM(即时通信)工具的用户注意力被分流,在IM工具上的活力开始降低。三是新的用户娱乐平台也在成长。从趋势看,各类新用户平台的出现,使得腾讯游戏成功所依赖的QQ平台优势逐步被稀释。
5.融合下的新游戏平台将推动游戏普及,游戏将逐步成为全家的娱乐活动
2010年互联网网页游戏的爆发展示的不仅仅是新游戏类型的生命力,更是软件应用网络化趋势在游戏行业的体现。与此同时,移动网游戏市场在iPhone、iPad+App Store的新平台带领下终于迎来了行业期待已久的火热。而原来与中国网络游戏行业看似离得较远的电视机厂商、视频设备嵌入式解决方案厂商、PC厂商2010年都推出了各自的游戏硬件方案,这让三网融合、三屏融合在游戏应用上首先实现了落地。2010年的这些新动向,最终在市场上将会带来游戏用户群范围的扩大,并随之而来的是游戏用户平均年龄和平均收入的同步上升。尤其是广电网游戏在未来将可能带动中国的家庭进入游戏市场,推动游戏的普及。
六、2011年文化部网络游戏市场管理以完善和重点加强为主旨
2011年,文化部将以贯彻执行《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为重点,在法规建设、主体准入、内容管理、运营监管、执法监督、行业自律等方面开展网络游戏市场管理工作。
1.完善法规建设
2011年,为适应互联网文化新的行业发展需求和市场管理需求,文化部将根据国务院“三定”规定和中央编办[2009]35号文件精神,对《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进行修订,完善法规建设。
2.对《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核查
为全面深入地推进《办法》的贯彻落实,解决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评估执行效果,文化部将在2011年上半年,以经营单位自查和文化行政部门复核的方式,开展《办法》贯彻实施情况的专项检查工作,指导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加大网络游戏管理力度,督促网络游戏经营单位执行各项措施,切实将《办法》的制度安排落实到位。
3.进一步加大未成年人保护力度
为进一步加大未成年人保护力度,引导企业增强自律意识,文化部将于2011年在总结“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及适龄提示工程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推广,努力做到全行业覆盖。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