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形势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2: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新形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表现为: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资金技术短缺3个方面;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农业发展的投资力度3个角度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形势;农业经济;有效途径
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大背景下,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摒弃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转型为现代农业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农业转型过程中,既存在诸多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本文就如何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为切入点,浅谈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1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1农业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阻碍最大的原因之一,便是薄弱的农业经济基础。在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面临的第1个问题便是基础设施的落后。例如,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尚存在很多“木犁牛耕”现象。不要说使用大型的耕种、收割设备,即使小型的收割机、打谷机也没能得到全面普及;很多农村地区的水利设施陈旧、老化,甚至是没有。水利设施的不健全,导致许多农民依旧“靠天吃饭”。如果不改变农村农业的基础设施,形势下的农业经济又如何取得良好的发展?
1.2农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
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另一因素是较为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产方式虽然基本绝迹,但不可否认“牛耕人种”的情况并不少见。沿用了上千年的耕作方式依然存在广大农村地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规模小、效率低、收入少。一言以蔽之,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严重存在技术含量不足的情况。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与规模化的生产标准线不合等问题的出现,使得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受到严重的影响。此外,我国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现代农业的生产、销售、经营、管理意识。
1.3农业资金技术短缺
农业的生产离不开资金技术的投入,但在实际的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经济投入严重不足以及农业资金技术含量低下等原因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而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没有有效的保障。就当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我国对稳定型农业投入的相关机制建立并不是很完善,各级相关部门在对农业经济基础的投入上并没有做到严谨,仍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并且资金投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新形势下我国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1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
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是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手段。如何加强农业经济基础建设,乡镇领导需加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因为只有农业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城镇经济才能取得明显的发展。此外,乡镇领导应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使用,加大农业科研创新能力;乡镇农业经济想要发展还可以通过鼓励企业投资的方式,改变乡镇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将良好的技术水平加以推广利用,我国的农业经济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微型农业企业。政府鼓励、引导农村建立微型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众所周知,加工后的农产品,市场价格约在“原产品”的3倍以上,利润高且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属一举两得。
2.2全面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民经济利益的重要支撑。如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多元化发展。就目前农业的发展方式而言,存在很大的弊端,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在农业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可盲目的跟从,而是要始终将农业发展目标定位为多元化,有效的将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发展做到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生产速度快、时间短、投入少、产量高。政府应对农民加强力度宣传、推广、使用机械化生产方式。以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高效、快捷的生产方式取代传统的生产方式,积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3加大农业发展的投资力度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全面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投资力度。现阶段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投资力度想要得到落实,需要政府有效的落实强农惠民的相关政策,做好角色定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要重视,采取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模式,对农业资金进行全方位的支持。此外,政府在对农业投资过程中,应遵循“密集化”原则。农业资金如果过于分散,必然导致各地区、各工程“捉襟见肘”,难以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应该集中有限的资金,投入建造高质量、高性能的农业基础设施,工程量虽少,但是具有长远的使用性、高效性。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携手努力。需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农业基础实施;需要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农业的经济投入。如此,我国的农业经济才能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作者:丁冉 张华民 单位:济宁市梁山县小路口镇农经站 济宁市梁山县大路口张农经站
参考文献
[1]卢健鸿.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J].农技服务,2015(1):7.
篇2
发展农业经济的资金投入从宏观来看呈现多元化:以集体和农民自身的投入为主要部分,其次就是国家财政提供的必要农业资助和民村劳动者补贴,另外社会资金和外资占有一定的比重。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政府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宏观调控和补给投入的重要角色,在农业科研体制的完善、农业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以及农业领域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必不可少的的引导作用。国家应提供更多的农业政策指导和财政资金使政府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此外,国家应尽量减少农民的税负和收费,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监督和约束农业经济方面的过度缴税、乱收费等现象,最大程度地减少农村劳动者作为个体的生产生活费用和不必要支出。
2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高科技人才
提高农业劳动者综合素质包括精神脱贫和生产力脱贫两个方面。前者,要求提升农民思想认知水平,引导和培养农民潜意识的判断力和观察力,对农业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有科学的认识和基本的预计规划能力。在农村定期开展农业经济讲座、培训等相关的文化活动,鼓励农民在劳动实践的同时多渠道、多方面地接触先进农业理念和行业信息,拓宽视野和知识面,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农村的现有资源。农民投入到具体的生产劳动中,丰富的劳作经验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保障,因此通过培训学习来加强农民的生产力,增强农民的集体协作能力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途径。
3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加强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根本,没有先进的科研技术注入到农业实践中,那么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会在很长的时间段里止步不前。一方面,鉴于农业的资金投入呈现多层次性、多元化,那么农村就必须大力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利用良好的农业资金储备来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及基本设施设备的更新、改进;另一方面,农业体制和管理机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也应该被足够地重视。农业科研的技术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首先要有科学的规划,不但要结合农村经济现有的发展特点,而且应该针对市场经济规律的需求和农产品本身的供应需求来科学定位农业创新的发展方向,力求农业生产的高效性和农业产出的优质化。
4打破单一产业结构,拓宽发展领域
大量的调查数据表明,农业生产在经济发达程度一般化的农村中所占的比重高达三分之二,可谓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单一性的农业格局有很大的丰富空间,应该发展因地制宜的农业结构,广泛地开拓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其他链接产业,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循环形式。根据调查,许多农村都有各自的地域特色,例如旅游景区的开发、农业采摘园、农家乐餐饮住宿等等,多样化的经营项目与农5快城镇化道路建设,和谐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实现是一个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科学发展观引领的一条创新性的发展途径。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环节不是指单纯性人口密度上向城镇聚拢,而是适合并能更好地助力于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方略,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意义。首先,加快城乡企业的发展,使其实现生产结构、生产模式以及生产水平的多元化和多程度化;其次,科学合理地利用小城镇可以提供给大型乡镇企业的集约优势以及地理区域等特点,赋予小城镇经济带动力的同时减轻大城镇劳动力就业方面的压力,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5结语
篇3
关键词:矿业经济 经济效益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039-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矿业经济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在为矿业经济自身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为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矿业经济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矿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思路就显得迫在眉睫。
一、概述
矿业经济是研究与矿业活动有关的矿产勘探、矿业开发、投资决策、矿产生产、投资决策、市场供求、矿业产权交易和矿业贸易等一系列的特殊经济问题。探索矿业经济的发展对于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制定矿业规划、战略、政策等信息和决策服务提供巨大支持。我国作为矿业大国,矿产消耗巨大,现有的45种主要的矿产已有一半不能满足需求。
矿产资源的需求和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研究资金的不充足,技术管理水平的滞后是造成矿业经济转型发展缺乏活力的主要原因。矿业资源的稀缺性势必会加大资源的争夺战,而我国正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因此,探索矿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矿业经济现状。目前,我国矿业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集约化程度低,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及产品结构有待加快调整、优化提质。主要表现:一是矿业经济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大、技术高的龙头企业较少;二是矿业资源布局分散,多数矿业企业为初级加工、导致了伴生和共生资源的严重浪费;三是多数矿业企业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四是过度追求效益,不少项目难以满足环保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
2.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实现矿业经济的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
三、我国矿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矿业发展的环境治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矿业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驶入了快车道,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必须加大产量,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能源需求。在这种形式下,就出现了私挖乱采、无节制、不合理的开采现象,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环境治理的成本。同时也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2.矿业经济结构还有待优化。目前,我国的矿业经济发展仍旧未能摆脱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而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与产量的发展方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发展循环经济,走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形成一个稳定的、良性的矿业经济循环结构,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上的各种突况。
3.缺少政策性的支持是矿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在转变矿业经济发展方式这一课题上,我国至今还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这也是矿业经济发展艰难转变的主要原因。虽然部分矿企开展了多元化的煤炭产品渠道,但是始终无法达到一定的规模。部分优惠政策实施的力度也不够,落实不够到位。
四、我国矿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矿业经济要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加快矿产资源与核心技术、市场需求、战略合作者和产业链条等诸多方面的对接,加快矿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矿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煤矿企业整合力度,走集团式发展,实行走出去战略。统筹规划布局,对于不符合生产规模或者个体化私营矿企,实行整合兼并,实现产业的规模发展,按照行业要求,推行规范化的生产机制。在资源整合和项目引进中实行前置评估制度,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通过对矿业经济的发展制定整体的规划,实行矿业经济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的相协调。
矿业经济要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增加战略储备,降低不合理需求,增强对国际矿产资源市场的掌控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国际矿业资源开放的有利条件实行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世界的资源来满足我国发展的需求,缩小供需的缺口。
2.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矿业经济向综合性发展转变。要取得矿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要制定相关的政策作为矿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导向,国家就必须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在某些煤炭大省推行省级试点,彻底转变单一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仅可以对落后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很好的改造,也是对矿业经济转变很好的探索。
通过提高矿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对于符合我国产业政策和有利于我国产业链条完整的矿业经济项目要精深加工,积极开发衍生产品,向纵深发展;对于可以整合布局,发挥互补优势的矿业资源,要实行横向联合,只有推广综合化、立体化的矿业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实行矿业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发展。
3.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来促使矿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离不开科技的作用。依托科技创新、综合开发、加大矿业尾料资源的变废为宝力度。只有坚持科技创新,不断采用新技术,才能使矿业经济的发展更科学、更高效。通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矿业生产的设备、工艺及流程实施优化,提高矿产品的深加工和精细加工能力,实现资源的增值和清洁高效,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矿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4.走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矿业经济的发展目标是要更安全、更环保。矿业经济的发展既要保证国家矿产品供给的稳定,还要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一是通过借鉴国内外矿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教训,少走弯路。高效率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实行低碳排放,积极推进矿业能源的深化开发。二是坚持推广矿业废弃物循环再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加大二次开发力度,发展循环矿业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矿业后续产业发展。三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努力提高矿业资源的利用率和回收率,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潜力促进矿业经济的集约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作为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性因素,矿业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所以,我们只有不断转变矿业经济发展的方式,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使得矿业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宇刚.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经济效益增长方式转变.中国煤炭工业,2011(10)
2.宋慧.试论新形势下转变矿业经济发展方式的策略.新财经,2012(8)
3.魏芳,邢怀学.浅谈我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于对策.资源与产业,2007(2)
4.赵思亮.浅析可持续发展—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建材发展导向,2010(12)
5.田红坤.浅谈我国矿业经济的发展.大观周刊,2012(12)
6.姜玮.江西矿业经济发展现状与路径分析.企业经济,2012(7)
篇4
关键词:新形势;开放型经济;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0)06-0046-0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受到了牵连,其影响程度之深、波及范围之广,实属历史罕见。江苏是中国最重要的开放型经济省份之一,外贸依存度很高,2008年的进口依存度与出口依存度分别为37.02%与57.13%,而且出口产品以中低端传统制造业产品为主,出口主体以苏南企业为主,出口目的地以发达国家为主。这种过于集中的发展模式使得江苏开放型经济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进出口额、吸引外资、对外承包工程都出现了大幅下降。虽然世界性危机已经触底,但经济复苏仍然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仍然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很多专家学者将这一阶段称为后危机阶段。江苏开放型经济仍然面临严峻的考验。然而,大考验当中亦藏有大机遇,江苏开放型经济应当在危中寻机,在保证“全国前列的位次不后移,份额不减少”的情况下,寻找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一、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江苏开放型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积极因素
2009年,在全球各国协同努力下,世界经济从年初经济陷入最低谷到年尾经济明显好转。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的成功反转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干预,经济的基本面仍然很脆弱,所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9年7月份的《世界经济展望》所定的题目就是“收缩力量在减退,但复苏的道路是漫长而又曲折的”。这样的世界经济局势既给江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江苏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首先,由于受到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经济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江苏的出口特别是针对欧美市场的出口仍然面临严峻考验。新世纪以来,欧盟、美国一直是江苏最重要的两大贸易伙伴,两大市场占江苏年均出口总额的42%,欧盟和美国市场对于江苏的出口表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目前美国和欧盟经济有所好转,但是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2009年10月份,美国失业率为10.2%,德国失业率为8.1%,法国失业率为9.5%。高失业率严重挫伤了这些发达国家的消费信心,与此同时,针对金融体系的改革也使得过去高消费低储蓄模式一去不复返。欧美国家的需求萎缩在短期内无法改变,而出口高度集中于这两大市场的江苏所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从2008年江苏出口统计来看,出口增幅仅为1688%,为2001年以来最低,而且江苏进出口出现了单月增速逐月下降的趋势,并在2008年11月份双双变为负增长,虽然到了2009年6月份出现了明显好转,出口实现了正增长,但是江苏传统优势项目机电产品仍然增幅缓慢,回升势头明显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大幅下降的微观表现就是企业出口订单及产能显著下降。由于国际市场需求减弱要素供给趋紧、成本上升等压力,江苏不少出口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境。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都面临着市场空间减少、经营风险增大、资金链绷紧的风险。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收益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缺乏合格抵押担保品,融资困难陡然增加。与此同时,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的外国客户在金融危机中出现经营困难和资金问题,以至于中小企业的大批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这对于资金本来就很吃紧的中小企业更是重重一击。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着裁员甚至是破产的境地。
其次,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信贷紧缩,以及后危机阶段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都会带来全球资本的紧缩,国际直接投资势必大幅减少。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分析,在2008年全球FDI流入量下降14%的基础上,2009年下降趋势更加明显,预计全年下降30%至40%。作为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省份,江苏近十年来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6.3%。但在国际资本明显收缩的影响下,2008年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251.20亿美元,同比增长14.7%,比2007年同期回落了10.9个百分点。随着国际经济局势的好转以及投资信心的回升,自2009年9月后,江苏省单月利用外资连续三个月同比增长,截至11月份,全省实际利用外资224亿美元。不过,在外商直接投资中,欧美对江苏的投资仍然有大幅下降的趋势。2009年欧美国家对于江苏的投资出现更大降幅,其中英国协议利用外资下降83.52%,美国下降26.91%,欧盟下降23.16%。目前吸引的外资主要来源于亚洲,占比达到60.27%。
第三,贸易摩擦加剧,受牵连企业亏损严重。从以往的经济危机经验看,在危机爆发初期,各国会寻求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而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深,各国为了保就业,保民生,必然会各自为政,高举贸易保护主义的旗帜。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下降,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陷入衰退的泥沼,对外贸易也出现了大幅缩水。在这一背景下,各国纷纷出台贸易保护措施。而在所有贸易保护措施中,提高关税的传统方式仅占1/3,且全部由发展中国家采用。其余2/3采取的是“隐性保护主义”方式,发达国家通过非关税壁垒和滥用贸易救济措施进行贸易保护,从而使贸易保护主义的认定变得愈加困难。据世贸组织统计,截至2009年10月28日,WTO成员共发起171起反倾销调查和28项反补贴调查,启动26起保障措施调查。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2009年全球一共有115起贸易救济调查是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总案值127亿美元,“立案频率之高在世界贸易救济历史上都极为罕见”。仅美国在2009年就对华发起23起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涉及到中国76亿美元的出口规模,占全球对华涉案金额的60%,案件的数量同比增长了53%,金额增长了8倍。中国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WTO成员,连续三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保护主义受害国。中国再次成为众矢之的意味着中国定位于“全球价值链”底部的增长战略面临着严峻的内外部挑战。未来国外针对中国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措施将会加码,包括以减排为借口的所谓碳税之争很可能升温,这些都使中国外贸下一步面临诸多变数。作为贸易大省,江苏遭遇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摩擦范围越来越广,摩擦程度越来越深。2009年前三季度,江苏省共遭遇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美国337调查、反规避等各类贸易摩擦案件62起,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涉案金额20.97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4.62倍;涉案企业805家,是去年同期的4.15倍。贸易摩擦涉案范围由原来的钢铁、轻工、机电、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延伸到大型扫描仪、同步数字传输设备等高科技产品,其中钢铁、汽车及零部件分别占涉案总金额的48%和35%。大多数涉案企业的出口业务几乎陷于瘫痪状态,对产业上下游构成很大冲击,迫使相关企业调整市场方向,扩大出口渠道,而就业等民生问题也随之受到波及。
第四,承包工程市场萎缩,开发区实际到账外资减少。金融危机使各国采取应对政策,资金流向和投资方向发生重大调整,使本来立项的、意在开发的项目流产、减少、缓签,同时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流动性不足,业主资金链断裂,迫使一些企业对外已签项目停止执行或推迟施工。徐矿集团5亿美元的博茨瓦纳煤电油一体化项目就因这次金融危机而搁浅。至2009年11月,全省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42.51亿美元,同比减少13.4%;完成营业额44.24亿美元,同比增长5.3%。全省开发区实际到帐注册外资165亿美元,同比下降10.3%,虽然降幅较上月收窄2.3个百分点,但仍比全省平均跌幅深2.8个百分点。在14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只有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实际到账外资实现正增长。
不过,江苏开放型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的同时,仍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江苏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结构调整的重要承接地,基础设施健全、产业链条完整、劳动力素质高,这些已经转化为江苏的竞争优势并在全球经济衰退、消费疲软的背景下突显出来。首先,随着发达国家人民开始量入为出,节约生活,它们消费者会对质优价廉的产品更加青睐,在全国,江苏外贸的回升程度已经超越其他主要沿海外贸省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危机强化了江苏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其次,在国际资本收缩的情况下,江苏的产业优势、服务优势突显,利用外资全国占比增长,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危机以前全省实际到账外资占全国总盘子的1/4,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考验,全省实际外资份额增加了2个百分点。更难能可贵的是,全省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利用外资占比持续下降,新能源、新医药、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利用外资占比提高。第三,江苏服务外包迅猛发展。2009年1-11月份,全省实现离岸外包协议金额36.28亿美元,同比增长150%;离岸外包执行额26.92亿美元,增长192%;南京、苏州、无锡跻身全国20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行列。《江苏省推进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规划》确定的多项指标提前完成。第四,金融危机为全省各类资本“走出去”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很多国家将中国经济看作是全球经济板块中最活跃的部分,更加欢迎中国企业前去投资,不少国家的投资促进机构专门成立中国小组,希望通过引进中国企业的投资解决东道国企业资金短缺、失业率上升的问题,以前在收购方面较为苛刻的条款现在放开了,以前较为昂贵的资产价格目前降低了。资源性产品、东道国优质企业资产、先进技术成果,这些以前都无法企及的好项目现在都可以成为江苏企业对外投资的对象。统计显示,2009年1-11月,全省共核准境外投资项目286个,同比增长33.6%;中方协议出资额同比增长超过60%。
二、未来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尽管成功地防止了大萧条的出现,世界经济仍然有一段时间是不稳定的,有可能存在一到三年的低增长。在国际经济发展前途扑朔迷离的新形势下,江苏开放型经济需要寻找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1.在贸易发展模式中引入创新机制,提升江苏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江苏制造”始终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不高,没有自己的品牌,缺乏海外营销渠道,没有定价权,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无法掩盖“江苏制造”在国际市场当中的弱势地位。这样的发展模式不仅会冻结江苏与先进经济体发展水平的差距,而且会招致频繁的贸易保护措施。为了提升江苏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需要在江苏传统的贸易发展模式中引入创新机制,将开放与创新结合起来。一是在江苏已有的传统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加大产业创新,让传统制造业高级化。二是在已有的欧美中低端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2.创造稳定的经济与政策环境,促进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开发区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更大更直接。从政府管理部门来看,应从多方面着手积极应对危机,尽量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一是注重产业要素的调整,提升开发区自主创新能力与效益。目前,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有些产业不景气,原先禁止出口的关键技术设备可以购到,特别是包括光电显示、光伏、新材料等开发区现有主导产业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和设备,正是低成本购进,提高产业主导权的千载难逢的机遇。二是防范外商投资的信用风险。开发区管委会应通过国内外各种渠道了解跨国公司的经营动态,防止外资利用优惠政策进行金融诈骗。同时对区内企业开展全面调研,通过银行、税收、工商等部门了解金融危机后企业项目建设、生产销售、流动资金、劳动用工等方面的变化,保证协议外资如期到位,并有效防止企业资金抽逃等情况的发生。三是加快推进“四个转变”,即开发区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从资源依赖、投资拉动向科技依托、创新驱动转变,从“工业经济”、“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智力经济”转变,从“人力资源优势”向“人才资源优势”转变,确保实现把开发区建设成为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的目标。
3.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海外投资步伐。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也是发展开放型经济持久的动力来源,应该积极鼓励江苏企业“走出去”,建立相关机制,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境外投资。一是加强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争取推进商务部以我省柬埔寨西港经济特区为试点启动与柬埔寨协商会谈,促进签定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有关的政府间协议。二是加强境外生产基地的建设。江苏不少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利润微薄,因此可以通过将生产基地逐步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的策略来应对利润变薄的困境。鉴于不少纺织服装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在境外办厂风险过大,成本过高,可以选择“抱团出海”的方式“走出去”,这样既可以提高抗风险能力,又有利于形成配套能力,还可以跨越贸易壁垒。三是引导企业参与海外战略布局和资源开发。应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农业开发和资源加工,支持企业购买发达国家技术及品牌。四是加强对海外企业的并购投资。江苏的企业集团应抓住机遇,参与对海外企业的并购和收购,以获取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其中包括被并购或收购企业的专利,从而增加在海外的生产基地,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利用国外企业的销售渠道及物流系统,在更大范围内寻求企业自身的发展空间。
4.充分利用国内外大型机构裁员的机会,以良好的人才机制吸引人才回归。人才是21世纪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致华尔街大批有经验的金融人才失业,受金融危机波及的IT企业等也纷纷裁员,此轮裁员风暴业已波及国内上海、深圳等跨国公司总部、研发中心聚集地,国内外许多高层次的技术、管理人才正面临发展的困境。这对江苏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来说,正是吸引、引进国内外高层人才的好时机。江苏应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适时推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引智机制”,落实各项人才政策,用优惠的待遇和良好的职业前景来吸引人才入驻。通过引进领军型人才和团队,包括领军科技人才,领军型服务外包人才等带动高尖端项目落户江苏,实现引进一位领军人才,带出一支创新创业团队,开发一批创新成果,催生一个新兴产业。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集中组织招聘团赴欧美推介,通过商会等机构在海外网罗高端人才,为江苏开放型经济更高水平的发展做好充分的人才储备。
5.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形成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随着全球国际分工的深化、产业转移的升级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服务业外包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江苏应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国际外包,发展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商务流程外包等现代新兴生产业,以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带动先进制造业,充分利用IT技术使传统制造业得到信息化改造。发展服务外包,特别是国际服务外包,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江苏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上,不仅要建立国际先进制造业基础,而且要建立国际服务外包基地;不仅要建立世界工厂,而且要建立世界办公室。
参考文献:
[1]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2]李嘉图.政治经济学的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3]张二震.金融危机下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N].新华日报,2009-06-02理论版.
篇5
关键词:社会;经济发展;;征地制度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土地制度指明了大方向,就是把更多财产权给予农民,构建城乡建设用地的统一市场。 会议对应通过相关决定指明,用途与规划在符合管制的情况下,允许农村入股、租赁及出让集体建设用地,与国家土地一起实行同价同权、同等入市。要将征地程序合规、征地范围缩小,对被征地农民规范、合理保障机制。改革在国家、个人及集体之间分配土地增值的机制,将个人收益适当提高。将更多财产权给予农民,确保集体经济中农民的权利,广泛引导农民股份合作,在集体资产中赋予农民占有股份、有偿退出、收益,以及继承、担保、抵押权,稳妥慎重的推进农民转让、抵押住房产权,摸索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更多道路等。如此举措皆是为了推进改革农村土地、对农民确保土地权,最终实现同价、同权的城乡土地,让农民共同分享城市化后的土地增值。
1 对农村改革土地制度的经验
1.1 对土地公有制坚持不动摇,贯彻基本经营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中国特色经济制度的基础,亦是劳动者集体所有制与全面所有制。在农村土地必然是重要生产资料,坚定不移的贯彻国家拥有农村土地与类型不同的集体所有制,这样农村公有性质的经济制度才可确保。在对农村土地制完善、稳定中,即使农村实现多元化形式的土地使用权,但一定要不动摇农村公有性质的土地制度,在农村深化改革土地制度时,这根红线丝毫不动摇。
1.2 对经营制度完善,促成生产关系相适生产力发展
纵览我国农村变革土地制的辛酸史,生产力发展的身影伴随每次变革中,而每次变革又促成生产力不同程度发展。伴随变化的农村经营模式、组织形式及发展方式,农村正在渐渐完善土地制度,对农村经营制度赋予新蕴意,使农业生产要素激发出强大动力,实现农村高级化的生产关系,最终达到现代化农业生产。
1.3 维护农民利益不放松
农业生产中土地是重要生产资料,既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又是农民的饭碗与命根子。在农业大国的我国,农民没有土地社会必然不稳。对农村改革土地制度的落脚点、出发点就是增进与维护农民利益,操作层面上一定要紧密结合维护农民利益与创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既要相适农村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又要保障农民稳健提高收益。
1.4 对群众创新精神要切实尊重
农村生产力中农民是最为活跃的,他们是直接经营土地的人,农民的基本生产要求反映在农村土地制度上。我国农村历次创新土地制度,皆是生产实践中基层群众首创试验的,经验积累后,由国家以立法或政策形式推广到全国,土地经营的新制度才渐渐构建起来。在农村继续推进改革土地制度,必须将群众创造力尽可能发挥到极致,采取结合政府推动与农民自发探索的方式。
2 我国农村当前土地制度的缺陷
2.1 集体土地不清的产权主体
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与别的生产要素相同,必须产权明晰、流动自由,这样结合起土地与科技、劳动力及资本就可创造更多财富。土地在我国是实现公有制,亦是农民集体拥有土地与国家拥有土地共存。具体而言,国家拥有城区土地及法律规定的其它土地,农民集体拥有城郊、农村土地,以及自留地、宅基地及自留山。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农民集体,应由村委会或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经营;已归属多个集体经济组织的,应由村民组、不同集体经济组织来管理、经营;归属乡镇农民所有的,应由乡镇一级集体经济组织来管理、经营。我国透过集体土地所有制内容可知,实际上拥有集体土地的主体在法律上被认定为三种:一是村里所有农民;二是村民小组或各个集体组织的农民;三是乡镇所有农民。显而易见,这些主体有较强复合型,并且此复合性特征将使主体在把握所有权转让时机、行使方式及分配收益上通常会直面选择决策的难题,正因如此发挥各项所有权的功能将失效。实际上虽然农民对有些土地有产权,亦是承包土地经营权,然而实际上农民在财产关系上仍不具备独立主体地位,作为另外的集体土地产权所有者的集体经济组织只有收取承包费的权益,没有处置集体土地的权利。因而实际上集体土地并无真正意义上的产权主体。
2.2 征地引发的农民失地严重
据统计当今社会由征地引发的矛盾骤然增加,全国各地有七成以上土地上访案件是征地引发的。一般征地都是偏低的补偿标准,并且多地使用货币一次性补偿方式,并不给予就业岗位,农民失地后就此结束分配土地收益权。这些农民在转移非农就业中,绝大部分人是较低的劳动技能、文化素质,相对来说就业面相当窄。这些众多农民均未参加医疗、养老保险,往后确保基本生活无忧都成问题。并且失地带来的贫困对他们下一代会直接有传代影响。征地补偿中十分猖獗的无偿占有、截留、少报农民征地款情况常有,以及寻租、暗箱操作频现都加重了农民失地后的困境。混乱的补偿款分配,浪费土地数量惊人,并且与民争利的政府以低价征收高价卖出的方式赚取巨额土地差价,极大损害失地农民权益。很难妥善安置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未来走向。
篇6
关键词:省直管县; 财政体制改革;县域经济
作者简介:袁其谦(1963- ),男,湖南双峰人,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F810.7;F12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9.01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9-01-03
“省直管县”是近年来我国财政体制中最受关注的改革模式,也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目标之一。根据中央政府的要求,结合湖南省实际,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全省79个县市实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这是湖南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一项重大财税体制改革。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有效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湖南县域经济就必须从湖南的实际出发,切实加强鼓励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培育和产业链的整合,鼓励和支持金融创新的财税政策、增加县域经济发展财政补贴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等制度创新。
一、县域经济发展是省直管县改革成功的关键
(一)县域经济发展是提高县乡财政保障能力的根本
近年来,我国县乡财政困难较大,已经成为妨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县乡财政能否走出困境,关系到中国公共财政的振兴和国家政权的稳定,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要解决中国县乡财政困难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县域经济,壮大财源。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我国县乡财政保障能力。如果县域经济得不到充分发展,县乡财政保障能力要提高也无从谈起,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判断“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就是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
(二)县域经济发展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
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通过税收、担保、补贴等方式确保社会成员人人都能享有的、与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需求相关的公共服务。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发展阶段或时期,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特点是不一样的。从国际惯例来看,基本公共服务一般包括教育、保健、社会安全网等等,它是政府的基本责任,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体现了发展的社会属性。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任务非常艰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花费大量的财力,这一切得建立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果在大部分县经济发展欠发达的基础上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会导致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很低,拖累经济较发达县域的经济发展。因此,只有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有可能得到保证,公共服务的水平才会不断得到提高。
二、湖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市场发育迟缓,市场化程度较低
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进行转轨的过程,市场化进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但是市场化的进展程度是很不平衡的。就区域而言,在某些省份,特别是在东部沿海省份,市场化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而在湖南省,经济中非市场的因素还占有重要的地位。就产业部门而言,制造业、建筑业和某些第三产业部门的市场化程度较高,而另外一些第三产业部门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就不同市场而言,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相对较高,而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相对较低。
(二)区位劣势明显
湖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典型的内陆省份,发展海运的成本要远远高于沿海地区的省份。另外湖南的地形复杂,地势整体由南向北倾斜,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为洞庭湖平原,中部多为丘陵、盆地。全省地貌以山地、丘陵为多,因此发展陆地交通的成本也十分昂贵。更重要的是,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相比,位于中部地区的湖南省很少有机会能享受到经济方面的政策优惠。而政策优惠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沿海地区首先享受到了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一系列的政策红利,西部地区近年来也享受到了“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红利,位于中部地区的湖南虽然有“中部崛起”的提法,但并无实质性的政策利好。因此,湖南省的经济发展必须另辟蹊径。
(三)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
2009年末,湖南全省总人口达到690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万人。虽然湖南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行列,但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庞大的人口数量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在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成为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瓶颈。
三、促进湖南县域经济发展财税政策的措施与建议
(一)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所占份额,拉动内需
自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靠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其中最主要的是投资和出口。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证实,依靠外贸推动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之后中国的四万亿财政投资刺激计划有力地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却留下了不容小觑的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问题。因此,“十二五”规划和专家学者都同意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发掘内源性动力――国内居民消费。对湖南而言,由于区位劣势,发展外贸本身就不具备优势,近期地方融资平台的整理又制约了依靠投资来促进经济更快发展的可能,因此拉动内需就成了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居民消费的提高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首先是收入的提高,从整个社会来看则是劳动收入占总收入的份额要上升;其次是基本公共服务要得到保证,例如教育、医疗和住房。如果第一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居民将没有能力消费;如果第二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居民将不敢消费。所以,必须利用“省直管县”的契机提高居民的劳动收入份额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这是推进湖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制度创新
观念决定“钱”途,改革才有出路。当务之急要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打破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垄断,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法律、法规没有禁止进入的基础设施领域,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系。具体来说,应该瞄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利用财政贴息引导。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银行贷款运用财政贴息,给予3%―5%的财政贴息补助,运用“四两拨千斤”的杠杆原理充分发挥财政在基础设施投融资中的引导作用,用财政贴息政策引导银行资金流向,变直接投资为间接推动与协调引导。二是资金筹集应该多元化。构建“自贷、自建、自管、自偿”的经济实体资金运转机制。具体创新手段包括: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如向房地产开发商出让土地所有权时就将预定开发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平摊计入地价,或规定开放商开放土地的同时必须建造配套设施以及向改变土地使用功能的单位和个人收取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取或提高基础设施服务的价格;发行有价证券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等。三是资源享用商品化。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产后就进入到运营维护阶段。基础设施的可使用年限一般都较长,再加上往往是公众直接使用,因此运营维护做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础设施的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高低。我国的基础设施一直由政府投资和建设,并且一直由政府垄断经营。但由于财力不足等问题,让各级政府独立承担基础设施的后期运营费用非常困难,根据“谁消费,谁付费”的原则,适度对基础设施的使用收取费用是必要的。市场化经营使得基础设施变为有偿使用,这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基础设施的利用率,避免了对基础设施的过度使用,而且可以使得基础设施获得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
(三)促进产业培育和产业链的整合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没有产业的支撑就无县域经济可言。从湖南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湖南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尚处于自由(培育)发展的传统阶段,只有少部分县域经济已经到达了特色优势产业逐渐凸显的整合发展阶段,至于创新发展一体化阶段的县域经济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主导产业的形成和成长显得非常重要。具体来说,湖南经济欠发达的县域,正处于主导产业培育阶段和成长的前期,通过招商引资和重点扶持,促进主导产业形成和成长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可采取制定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方式,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领先企业,协调植入企业与本地企业、原料基地与组织的关系,确保转移产业转化为县域主导产业;亦可采取鼓励和扶持本地能人开发县域特色资源型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大的市场流通产业等方式,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促进县域主导产业的形成和成长。湖南经济较发达的县域正处在做强主导产业的阶段,通过政策引导和重点支持,促进主导产业壮大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中部经济较发达的县域主导产业多处于产业成长前期和中期,提高产业集群效应和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能力是加快主导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于已经完成了主导产业的培育阶段的县域,通过政策引导和营造环境促进主导产业升级和演替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主要表现在促使产业链的整合。
(四)鼓励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
为改变县域经济和农村发展严重“缺血”的局面,着力解决农村金融边缘化的问题,必须大力推进县域和农村金融改革。一是围绕国家财政对农民的补贴政策开展金融创新。银行应充分利用已经成熟的结算支付系统、运营网络,与财政部正在建设的“中国农民补贴网”对接,开发惠农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国家财政补贴资金直接从国库发放到农民手中建立金融载体和金融通道。二是围绕国家支农惠农的金融扶持政策开展金融创新。配合国家财政扶持政策开发自身独立经营的小额农户贷款、农业企业贷款、农业事业法人信贷,满足农村有效信贷需求者的融资需求。同时,围绕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以“农业保险+农行贷款”、“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农行贷款”、“农业保险+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方式开发新型农村信贷产品;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及中介机构合作,开展政府、中介机构、产业化企业信贷担保创新,解决农村贷款担保缺失问题。三是围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开展社保金融创新。在农村医疗金融方面,加强与医保、卫生部门合作,以新农合为重点内容,开发新农合贷款产品,提供农村医疗金融服务;在文化教育方面,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展学生金融服务,促进教育文化发展。四是围绕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开展农村金融扶贫业务创新。目前,我国贫困人口还有将近农村总人口的6%,银行应该配合国家扶贫开发政策,针对贫困农户,提供基本的金融服务。著名的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 Bank)已经从实践角度证实了金融创新是可以让贫困人口脱离“贫困化陷阱”的。五是要格外关注风险防范。在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背景下,银监部门要特别注意规范运作和加强监管,落实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建立严格的风险评估、排查和监控制度,以有效防范金融创新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村镇银行、各类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微融机构,更要实行严格监管。此外,还要加强宣传,强化各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风险意识,提高其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五)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财税补贴
省财政对县的支持要改变过去直接投资方式,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利用财政投入、财政补贴、贴息、税收优惠等各种财政杠杆大力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做大县域财政收入“蛋糕”;加大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一方面加大对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道路建设等方面发挥省级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降低对欠发达县公共投入、基础设施等专项资金的县级配套比例,另一方面重视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企业产品和产业技术改造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贴息、专项补助、风险担保等方式积极支持企业产品科研开发,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创造有利于民营资本发展的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鼓励和吸纳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构建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六)增加县域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金融危机的发展以及人力成本的普遍增加,对于沿海城市的部分产业产生极大影响,内迁成为当前的主要趋势。湖南省作为连接珠三角、长三角的重要区域地块,对接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优势产业政策以及积极推行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对企业所得税、房产税等方面的税收优惠,对于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实施区别政策措施。承接产业转移以及区域产业培植时,要注重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的产业以及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以重点倾斜的区域政策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活力。(责任编辑:李综艺)
参考文献:
[1]贾康、白景明.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J].经济研究 2002,(02):9-13.
[2] 李坤.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的思考[J].财会研究,2007,(05):13-14.
[3] 杨灿明.公共利益、国家与财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新形势;农业经济;有效途径
农村经济是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最直接的方式,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能缩短城乡差距,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农村经济目前存在形势多样化,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等一些特征,因此,需要将农村产业一产、二产、三产有机结合,三产联动,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现三产全产业链的整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1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1科技推广力度小,科研成果转化低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当然,这里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但是更多的是我国目前农业发展水平和综合能力是比较弱的,农业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也很低,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政府的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人员结构和财务规划不合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因其工作环境不好、工作强度较大、专业技能要求还很强等特点,让很多大学生都不愿意选择这个职业,即使大学主修农业,但是毕业后都改行了,导致我国现阶段,农业科技推广的专业人才较少,尤其是偏远地区更是没有综合素质较高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再加上当地政府财务资金规划不合理,没有留给农业科技推广足够的专项资金进行运作,很多的资源配置也不够科学合理,最终导致了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贡献率都不高,从而限制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步的脚步。
1.2自然灾害严重,抗灾能力下降
我国农业种植生产一直以来都受到自然资源的限制,从事农业种植的农民经常说“靠老天爷赏饭吃”,在一些农业种植技术比较落后的地区,还是采用传统的耕种模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得我国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极大程度降低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随着工业、农业等产业发展,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的伤害,让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暴风天气、冰雹天气、虫灾等自然灾害层出不穷,每年因为自然灾害,我国农村经济都要遭受较大的损失,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农村资源配置不合理,也使得农村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逐年下降。再加上农村的基础设施都比较落后,这也是农业产业抗灾能力下降的原因[1]。
1.3资源利用率低,发展动力不足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于农业生产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要实现较高的产量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由于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工作的局限性,并没有将农业科技进行广泛应用,导致一些地区一味追求种植产量,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导致周边环境被污染,水土大量流失等现象,从而降低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另外,有一些地区盲目追求发展,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资源利用率极低,并出现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浪费情况,注重短期利益,不从大局着手,土地资源被非法占用的情况时有发生,浪费了耕地资源,导致种植面积急剧下降,肆意扩张,不合理地开山挖路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自然资源。
2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2.1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
新时期,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深化改革和创新,将更多的自动化、智能化科技成果应用到企业的运营中,在新形势下,农业科技也在日趋成熟,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因此,各地政府的农业机构必须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利用一切资源大力宣传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和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让当地农民深刻认知到农业科技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工作中,另外,对于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要进行完善和革新,必须明确规定农业机构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并且要将农业科技人员的激励奖惩制度明晰化,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体系的监督管理和约束作用。
2.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实现农业经济增长,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各地政府要积极鼓励当地农业相关企业建立自己的农业科技研究部门,进一步加强研究农业高科技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同时更好地推进农业科技体系改革,当地政府也要合理规划财务支出,给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的专用款项,科学合理地规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让农业基础设施向现代化、科技化方向发展,从基础上推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3促进农业向多元化集约型方向发展
想要快速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农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将农业发展目标从单一种植向多元化目标迈进,同时也要将农业发展方式从传统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发展,以此来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动力,另外,加大开发生态农业的发展,有效地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融合,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大力发展农村物业经济和特色经济,从而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2]。对于地理位置比较优越,资源相对丰富、有一定经济基础和发展空间的乡镇和村屯,村民意识比较靠前的,以村屯为单位,利用好国家的惠农政策和土地补贴政策,积极鼓励当地农民进行创业,发展多元化经济,自主进行日用品和农产品的销售。和一些互联网销售企业合作建立村屯销售线下推广网点,帮助当地农民进行网上代购,积极开展村级物业经济的发展;而对于那些相对比较偏远,地理位置不佳,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的地区,要以乡镇为单位,开展镇级物业经济,相对于一些城区和郊外,可以创建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积极引进大型经济项目,建立房产、物流仓储中心、工业生产厂房等等,来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2.4加强建设特殊农村社区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充分利用集约资源的有限空间,根据不同地区的特征和当地人民的实际需求来设立社区和工作室,在农村社区中设立农资供应中心,职工就业中心、工会和多功能娱乐休闲室,给当地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生活放松的平台。同时,在农村社区内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发便民服务软件系统,使计划生育、民生救助、农业服务和社保医保都能在网上进行查询和办理;在一些风土人情浓郁的地区,建立具有当地文化元素特色的一些工作室,例如年画、剪纸、编织和泥塑等,不仅可以丰富当地农民的业余生活,还能够让农民有一技之长,通过做一些手工增加自己的收入。政府办公集中化,建立政务大厅,所有的相关机构和部门都在一起办公,极大地方便农民资讯和业务办理,这也极大地节约了办公资源和空间,让政府更加贴近农民的生活。
2.5各机构加大扶持力度
各地政府相关部门一定要落实好国家和党的政策方针,无论是从人力上还是物力和资金方面都要做好规划,针对国家给予的专项资金,相关部门要做好财务管理和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等工作,将资金和资源进行合理匹配,并加大资源和资金的整合力度,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让农业开发、农业企业、农业扶贫等产业都逐步倾向推进农业经济的方向发展,同时加大各机构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大力支持,例如一些金融贷款企业或单位可以给予更加优惠的贷款帮扶,当地税务部门对于农村经济主体和民办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政策扶持,政府除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外,对于那些对农业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干部也要给予一定的激励和物质奖励,给予他们一定的升职空间和机会,促使其积极培养致富带头人,从而以点带面的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各地政府还需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先进的农业产业壮大农业经济实体建设,改善农民生活[3]。
2.6构建高素质农业管理队伍
管理人才是一切发展的根本,再好的政策和战略没有执行力强的队伍也是空谈,因此,想要发展农业经济,新形势下,就必须构建一支综合能力、业务能力和素质等方面都比较强大的管理人才队伍和村干部领导班子,各乡镇和村级在领导干部选举中,一定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选拔,合理安排村部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管理专业、农业专业的人才积极引进到管理队伍里来,并给予重用,为农业经济发展储备人才,同时,让当地致富带头人或种植大户进入村部,起到更好的带头作用,带领其他村民一起奔小康,另外,需要定期对村干部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工作,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当下最新的形势,紧跟国家的脚步和时代的步伐,积极转变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带领一方人民共同努力,建设新时代下的新农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2.7加强中小城镇建设规划
近些年,我国二胎政策的颁布,使得我国人口的增长又出现了历史新高,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都在同步增长,这给城市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未来城市交通、儿童就学、学生就业都会面临很严重的问题,在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的情况下,就会阻碍城市的发展,造成城市资源的枯竭,大城市对于新进劳动力的容纳能力也会越来越低,农民进城就业将要面临很大的挑战和困难,因此,各地乡镇政府应该加大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工作,做好城镇建设规划工作,合理布局,逐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将村级过剩的劳动力吸引到就近的城乡就业。
篇8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管理 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045-01
前言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发展的根基。目前,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村劳动者收入普遍低下、农业生产技术和基本设施设备相对落后、政府针对农业经济方面的管理匮乏等等。因此,当下农业经济形态的脆弱性和挑战性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于加强农业经济的管理和规范,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所以,本文以新形势下加强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的。
1 发挥政府职能,落实财政资金导入
发展农业经济的资金投入从宏观来看呈现多元化:以集体和农民自身的投入为主要部分,其次就是国家财政提供的必要农业资助和民村劳动者补贴,另外社会资金和外资占有一定的比重。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政府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宏观调控和补给投入的重要角色,在农业科研体制的完善、农业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以及农业领域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必不可少的的引导作用。国家应提供更多的农业政策指导和财政资金使政府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此外,国家应尽量减少农民的税负和收费,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监督和约束农业经济方面的过度缴税、乱收费等现象,最大程度地减少农村劳动者作为个体的生产生活费用和不必要支出。
2 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高科技人才
提高农业劳动者综合素质包括精神脱贫和生产力脱贫两个方面。前者,要求提升农民思想认知水平,引导和培养农民潜意识的判断力和观察力,对农业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有科学的认识和基本的预计规划能力。在农村定期开展农业经济讲座、培训等相关的文化活动,鼓励农民在劳动实践的同时多渠道、多方面地接触先进农业理念和行业信息,拓宽视野和知识面,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农村的现有资源。农民投入到具体的生产劳动中,丰富的劳作经验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保障,因此通过培训学习来加强农民的生产力,增强农民的集体协作能力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途径。
3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加强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根本,没有先进的科研技术注入到农业实践中,那么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会在很长的时间段里止步不前。一方面,鉴于农业的资金投入呈现多层次性、多元化,那么农村就必须大力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利用良好的农业资金储备来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及基本设施设备的更新、改进;另一方面,农业体制和管理机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也应该被足够地重视。农业科研的技术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首先要有科学的规划,不但要结合农村经济现有的发展特点,而且应该针对市场经济规律的需求和农产品本身的供应需求来科学定位农业创新的发展方向,力求农业生产的高效性和农业产出的优质化。
4 打破单一产业结构,拓宽发展领域
大量的调查数据表明,农业生产在经济发达程度一般化的农村中所占的比重高达三分之二,可谓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单一性的农业格局有很大的丰富空间,应该发展因地制宜的农业结构,广泛地开拓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其他链接产业,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循环形式。根据调查,许多农村都有各自的地域特色,例如旅游景区的开发、农业采摘园、农家乐餐饮住宿等等,多样化的经营项目与农
5 快城镇化道路建设,和谐发展
城镇化建设的实现是一个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科学发展观引领的一条创新性的发展途径。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环节不是指单纯性人口密度上向城镇聚拢,而是适合并能更好地助力于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方略,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意义。首先,加快城乡企业的发展,使其实现生产结构、生产模式以及生产水平的多元化和多程度化;其次,科学合理地利用小城镇可以提供给大型乡镇企业的集约优势以及地理区域等特点,赋予小城镇经济带动力的同时减轻大城镇劳动力就业方面的压力,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结语
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保障,对社会安定和社会进步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就必须关注和重视城镇发展和农村发展间的密切关系,平衡落后农村与发达农村的发展状态。坚持不断创新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结构、改革管理制度、提高农村劳动者文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质量。总之,新形势下的农业经济稳定和迅速发展需要政府和人民携手努力。本文对如何在新形势下良好地发展农业经济提出几点对策,希望能助力于当前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挑战,使我国农业经济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铁.浅谈对如何发展农业经济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3,03:146.
[2]宋铁.浅议如何发展绿色农业经济[J]. 农民致富之友,2013,05:159.
篇9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最近撰文解读党的十报告,诠释如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他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环境有密切联系,特定的发展环境必须要用相应的发展方式与之相对应,当发展环境发生变化时,发展方式就必须与时俱进。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具体体现在“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的要求上。
一个立足点——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发展方式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具体表现为:制造业产能过剩严重,重复建设问题没得到根本遏制,产业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城市化发展质量不高,等等。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就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如果不尽快改变过去那种“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方式,即便国内生产总值上去了、甚至跃居世界前列,但中国也很难真正成为世界强国。我们必须痛下决心,坚决克服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真正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去,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四个着力——要把推动发展的重点放到“四个着力”上
——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改革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增强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过程。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等问题,仍然严重地制约着市场主体的活力。因此,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创造体制政策环境。
——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强化创新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我国如果不能快速提高创新能力,将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和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更加被动。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抓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依靠创新驱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形成新的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随着欧美等推进“再工业化”,我国一些领域现有的生产能力面临被淘汰的风险。我国目前这种高度依赖低端加工组装、缺乏技术创新和品牌的产业体系已经极不适应发展需要,迫切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变化,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着力构建与绿色发展、新能源、信息化相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我国过去主要依靠劳动力、土地、能源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并逐步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土地供应日趋紧张、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传统优势正在逐步削弱,迫切需要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进一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五个更多——加快形成“五个更多”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国内外经验表明,只有立足内需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部冲击。我们必须尽快改变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增长格局,努力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内需持续扩大、民生不断改善的基础之上。
——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既加大了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也制约着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
——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要素数量投入,致使各项要素技术含量不高,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贡献有限。要改变拼资源、拼环境、拼劳动力赚取微利润的发展方式,促进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推动,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核心的新的增长动力。
——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我国经济粗放式增长,不仅单位产出资源、能源消耗居高不下,而且各种原因造成的浪费也相当严重。我国部分资源已高度依赖进口,能源资源供应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强化资源节约,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力争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经济更可持续发展。
篇10
关键词:后危机;发展路径;碳交易机制;差别化的产业政策;低碳都市圈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4—0088—05
一、引言
在后危机时代,战略新兴产业日益成为各国产业竞争的焦点。具体来说,战略新兴产业集新兴科技、新兴产业和国家战略性于一体,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相互融合的产物。从主导产业的选择依据来看,战略新兴产业有三个重要特征:第一,市场需求稳定并且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第二,具有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第三,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战略新兴产业主要包括七大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空间海洋开发以及地质勘探。
二、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特征
后危机时代是全球经济危机缓和之后的一段时期,虽然该时期较之于低谷时期得到明显回升,且整体处于平稳增长状态,但经济体内部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如下:
(一)国际贸易市场将长期处于供需不均衡,状态
鉴于危机后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以及居民储蓄率上升和消费率下降,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需求尚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到危机前的繁荣状态。而长期依赖出口拉动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内需不足,外向型企业和产业的持续性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拓展和培育国内市场势在必行。
(二)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发达经济体影响力下降,新兴经济体影响力上升。从经济危机的复苏进程来看,新兴经济体率先走出低谷,尤以中印为代表的亚太经济区(日本除外)复苏进程最为显著。发达经济体的复苏进程则一波三折,美国经济复苏进程加快但依然存在衰退的可能;欧盟经济区2011年再次遭受债务危机的重创,复苏进程暗淡;日本经济既受到欧美经济不景气的牵连,也深受2011年大地震的冲击,2011年经济为负增长。总的来看,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的新引擎,发达经济体的主导作用正日益被削弱。
(三)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将成为世界性趋势
一方面,鉴于过度发展虚拟经济带来的惨重教训,发达国家开始重新重视以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发展,以此来调整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过渡阶段,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仍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四)低碳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全球气候日益变暖以及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条件下,低碳经济是人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自从2003年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中提出发展“低碳经济”以来,低碳经济已在发达国家悄然兴起。而哥本哈根协议的签署则意味着低碳经济不仅是发达国家的发展方向,而且也将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政府干预将是各国实现经济良性发展的必要手段
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不仅意味着美国自由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巨大漏洞,而且表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必要的政府干预。对发达国家来说,加强金融监管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职能愈加突出。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自身市场体制的不健全和外部经济风险的存在更加突出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三、后危机时代对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影响分析
在后危机时代,我国整体经济走向的变化将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而我国整体经济走向会发生四种趋势性变化:第一,经济增长由过度外需依赖型逐步转为内外需求双向驱动型,而且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将最终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二,区域经济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方向转变,这不仅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发展趋于均衡,而且表现在城市群内部,主要是核心城市腹地(包括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的崛起;第三,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业将获得长足发展;第四,发展低碳经济亦将是我国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受整体经济走向变化的影响,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在后危机时代会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一)具有稳定而广阔的市场需求
在后危机时代,我国产业的发展将会由过度依赖外部产业需求逐步转为主要依赖内部产业需求。一方面,迫于国际市场需求长期低迷的不利情势,产业发展不得不由外需转为内需;另一方面,我国城市经济和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孕育了庞大的国内需求市场,从而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与尖端科学技术密切结合
从国际上来看,鉴于过度发展虚拟经济给整个经济体带来巨大创伤,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尤为重视发展与尖端技术密切相关的新兴产业,以此来保持自身的经济和科技优势。而我国作为日益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后危机时代的产业革命必将是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绝好机会。这次产业革命将带动一大批战略新兴产业的兴起,进而推动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升我国产业整体的竞争力。
(三)与关联产业相互融合,逐步形成庞大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战略新兴产业与关联产业密切结合,并带动相关产业兴起,是其成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主导产业的先决条件之一。关联产业包括前向关联产业、后相关联产业以及旁侧关联产业,它们分别为主导产业提后、产前和产中服务。此外,关联产业中有相当比重是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与其相互融合必将推动生产业的快速发展。从产业竞争力的角度来看,新兴产业与关联产业相融合并逐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将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极大改善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不利地位。
(四)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的严峻挑战,亟待产业转型,形成一种可持续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另外,被划为生态功能区的区域由于受自身环境和经济功能定位的限制,经济长期陷于停滞和贫困的状态,也亟需发展绿色高收益产业,实现与其他功能区的共同发展。而战略新兴产业作为低碳、节能的集约型产业对于落后地区的发展将是一个新契机。
四、后危机时代京津冀经济圈的内外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1.区域性政策和规划的出台促进了京津冀经济圈发展。2006年,国务院分别批准了北京和天津两市的城市规划,北京被确定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和国际大都市”,天津被确定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从而划定了两市不同的目标和职能,也促使京津冀经济圈内的“双核”城市逐步由竞争关系转向竞合关系,从而有助于增强经济圈的整体竞争力。同年,天津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08年3月国务院又将其确定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使滨海新区成为继深圳、上海浦东之后第三个全面开放的经济新区。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天津滨海新区经济获得飞速增长,2010年的GDP总量突破5000亿元,超过天津GDP总量的半数(天津市当年的GDP总量为9224.46亿元)。尤为重要的是,2006年编制的“十一五规划”将《京津冀都市圈规划》纳入为一个重要的区域规划,由此正式确认了发展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性;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将酝酿已久的《京津冀都市圈规划》递呈国务院,该规划预计年底即将出台。由此,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方向将更为明确,经济合作将更为务实,区域经济凝聚力也将更为增强。
2.国际产业转移格局的变动促进了京津冀经济圈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市场需求逐渐趋于饱和,外商投资北移的趋势不断增强:2005年,京津冀三地吸引FDI总额为1394亿美元,占全国的9.52%;2010年,三地吸引FDI总额达到2691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0.93倍,占全国的比重也上升至9.95%(与此同时,长三角的比重由2005年的38.82%下降至38.09%,珠三角的比重由2005年的19.74%下降至2008年的15.57%)。这种国际产业格局的变动以及外商投资北移的新趋势,有利于京津冀经济圈承接国际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周边经济圈的崛起使京津冀经济圈面临严峻挑战。以济南和青岛为双核的山东半岛经济圈,紧邻日韩,港口便利,又得益于密集的城市分布以及制造业的高度集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得以充分释放,其经济总量一直占据山东全省的三分之二强,2008年其GDP总量为27232.57亿元(山东全省GDP总量为39169.92亿元),是仅次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的第四大经济圈。以沈阳和大连为双核的辽中南经济圈,依托自身雄厚的工业基础,又得益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的政策支持,近年来经济亦获得快速发展,2010年其GDP总量已达19084.09亿元。同处环渤海地区,两大经济圈日益崛起的态势对京津冀经济圈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4.周边省份的崛起为京津冀经济圈造就了良好的经济腹地。作为京津冀经济圈的经济腹地,内蒙古、山西和河南三地经济在近年来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自2001年以来,得益于资源和政策优势,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八年高居全国首位,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672亿元。另外,受中部崛起政策的助推作用,山西和河南两省近年来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10年两省国内生产总值分别达到9200.86亿元和23092.36亿元。随着蒙、晋、豫三省经济的日益崛起,京津冀经济圈将获得日益广阔和稳固的的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腹地,从而有利于摆脱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增强自身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内部环境分析
1.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缺乏坚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第一,由于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京津冀都市圈内各城市间长期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尤其是对某些共享性资源和基础设施的使用常常得不到有效协调。第二,虽然出台了京津冀都市圈规划,三地也出台了各自的城镇发展规划,但是与正式的法律规范相比,规划的约束力和执行力毕竟有限。第三,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中小城市的发展,都市圈内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会不断出现,具有约束力的都市圈相关法律亟待出台。第四,都市圈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而这就要求构建一个科学、规范、有效的都市圈治理机制。由此,科学的规划和健全的法律将为都市圈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加强都市圈立法迫在眉睫。
2.京、津、冀三地尚未形成分工合理、竞争有序的竞合关系。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法进行分析,可知2007年京、津、冀三地之间的三次产业结构趋同性颇高:京、冀间相似系数为0.8512,京、津间相似系数为0.9024,津、冀间相似系数更是高达0.9432。这主要是由于三地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各自为政,又常常求全求大,不注重发挥自身的累积优势和比较优势,导致了区域间产业的同质化竞争。例如,渤海湾沿岸的黄骅港、曹妃甸、京唐港与天津港在产业规划中均将临港重化工业作为发展重点,石家庄、天津和北京三市均把医药制造业列为重点产业,由此加剧了同质竞争现象。除了产业间的同质化竞争外,京、津、冀三地在科研创新方面的合作水平较低,制约了经济圈整体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总之,三地产业过度重叠所导致的同质化竞争,以及科技创新合作的不足,势必拖累京津冀经济圈整体的发展。
3.不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仍是制约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瓶颈。完善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不仅要求区域内有发达的基础设施群,而且要求其合理分工,协作有序。虽然京津冀地区拥有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但并未实现都市圈内高度的通达性。值得一提的是,津冀港口间的协作虽有进展,但远未形成分工合理、高效协作的一体化港口群。虽然2009年河北港口集团的成立加快了河北港口资源的有效整合,但是天津港与河北港口间仍存在功能上的重叠,如天津港也配置了铁矿石和原油码头(兼有集装箱码头),直接导致了与河北港口的竞争。此外,京津冀区域内还缺乏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一体化运营模式,尤其是港口的集疏系统不够发达,海运与铁路、公路运输联合运营的模式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经济圈内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严峻。京津冀经济圈的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严峻:2010年三地工业废水排放总量达142110万吨,占全国的5.98%;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达68760亿标立方米,占全国的13.24%;固体废物产生总量达34819万吨,更是占到全国的14.45%;2010年渤海的废水排入量达1.81亿吨,化学需氧量海洋污染物达0.79万吨,致使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重上升至24.5%;海河水系总体处于重度污染状态,在七大水系中污染最为严重,其中达到Ⅰ—Ⅲ类的水质仅占37.1%,远低于七大水系59.9%的平均水平。此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地表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也都是京津冀经济圈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5.京津冀都市圈城市体系结构不合理。截至2010年底,京津冀都市圈内地级市以上城市构成的层次结构如下:超过5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为北京、天津;超过200万的大型城市为石家庄、唐山;人口在100万以上的仅有保定;人口在50万和100万之间的城市为秦皇岛、廊坊、张家口、承德和沧州市。由此可见,京津冀都市圈的城市层次结构极不合理,一方面,核心城市过于发达,次级中心城市明显落后;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尤为不发达,主要表现为人口50万—100万人的城市居多,而人口100万—200万人的城市极少(仅有保定)。
五、京津冀经济圈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
(一)构建区域性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体系
与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相适应,京津冀经济圈应构建全区域性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各城市的规划应以此进行调整和修改。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京津冀三地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方面产生过度竞争,进而形成分工合理、高效协作的新兴产业分工体系。
(二)根据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实施差别化的区域产业政策
由于京津冀经济圈内不同的地域环境差异,国家对不同地区采取了差异化的经济功能区定位。由此,也导致了区域间经济的差异,突出表现为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落后(两地均被定位为生态功能区)。在新形势下,与差异化的功能区定位相适应,应采取差异化的区域产业政策,尤其要加大对张承两地的生态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扶持当地新能源产业、绿色工业的发展,逐步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三)利用碳交易机制稳步推进产业的低碳化发展
碳交易机制是根据经济学中的外部性原理,对行业内的企业规定一个统一的碳排放标准,超出排放标准的企业可以向低于排放标准的企业购买碳排放权。碳交易机制可以有力刺激企业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碳排放量;另一方面,它也促进了低碳产业的发展,而目也会促使高碳产业向低碳化方向迈进。
碳交易机制在京津冀经济圈的实施应采取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从空间角度来说,鉴于目前京、津、冀三地发展水平的差异,初步的碳交易机制应分别在三地内部实施和推行,以避免资源过度流往京津地区。随着三地经济水平的逐步缩小,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建立全区域性质的碳交易市场,使碳交易机制适时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产业部门角度来说,鉴于各产业间生产效率仍存在较大的差异,亦应采取渐进推进的办法。首先在各产业内部分别建立碳交易市场,加快碳减排的进程;待相邻产业科技水平相差无几时,再将各相邻产业的碳交易市场合并,建立大类产业碳交易市场;以此类推,最终建立一个产业间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以市场机制推导产业的低碳化发展。
(四)培育和发展关联产业,形成以战略新兴产业为中轴的产业链
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关联产业的支持和带动,单靠自身发展很难成为区域主导性产业。前向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提后服务(主要是提供市场需求),后向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提前服务(如原材料、燃料、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而旁侧关联产业则为主导产业提中服务。因而,必须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关联产业,使其成为密集的产业链,才有望成为区域的主导性产业。
(五)培育新兴产业聚集区,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在京津冀经济圈内部,部分地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已具有相当的比较优势,如保定、邢台和张家口的新能源产业,石家庄的医药制造业以及北京和天津的高端制造业等。根据现有基础和各自的比较优势,京、津、冀三地应稳步地布局新兴产业经济区,努力促使其集中布局,形成产业集聚群,实现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
六、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路径
(一)构建法制化、规范化、三方互动的都市圈管治模式
第一,增强都市圈规划的科学性、规范性、前瞻性和连续性,使各城市的中远期规划与京津冀都市圈整体规划相协调,并适时进行修改和调整,实现局部与整体的共同发展。第二,加快都市圈管治的相关立法,并且应本着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使国家性和区域性的都市圈立法共同推进,从而为京津冀都市圈实现有效管治提供具有约束力和针对性的法律保障。第三,在国务院下属分支机构中,设立一个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的,并且由京、津、冀三方共同参与的京津冀都市圈管治机构,专门处理都市圈内的环保、治安、公共物品供给等问题。第四,在发挥政府对都市圈管治职能的同时,积极鼓励市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都市圈的管治中来,使都市圈的管治模式由政府主导型转变为政府、市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四方共同管治型,从而有效避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二)构建京津冀低碳都市圈
第一,将低碳理念融入到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当中,使都市圈的长远发展更符合低碳要求。第二,在引进外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都市圈对外设置统一、严格的环保标准,阻止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进入本区。第三,构建有力的低碳消费政策支持系统,如对居民低碳消费方式给予物质奖励,为居民实现低碳生活提供制度性激励。第四,利用科技创新积极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使低碳经济成为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支柱。第五,加大对环京津贫困带的生态转移支付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旅游业,走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
(三)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
第一,将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统一规划,尤其对共享性和竞争性基础设施,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其各具特色,互为补充,形成错位竞争与协作并存的竞合关系。第二,对共享性基础设施和资源,应根据有偿使用、利益均沾的原则建立一种定期的平等对话机制(或有中央主持,避免不对等的局面),以协调基础设施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大力发展多种交通方式的一体化运营模式,尤其要加强沿海港口的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港口的集疏能力。第四,构建一个统一的津冀港务发展中心,根据比较优势确定各港口的发展方向,指导其发展各具特色的港口经济,促使港口间形成错位竞争、互为发展的格局。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