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整治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2: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生态环境整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生态环境整治

篇1

我国农村清洁燃料利用率较低,生活燃料主要是薪柴和煤炭,严重污染大气环境,这与城市形成鲜明差距。部分农村的沼气生产存在相关的技术问题,虽然曾经进行过推广,但在许多地方失败了。远在20世纪70年代初,在陕北建成第一个沼气村。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普及。而目前农村的许多地方拥有丰富秸秆资源,利用此有利条件克服制度和技术上的困难,结合当地气候特征研制设计秸秆沼气极具潜力。它既可节省化石燃料,又可减少大气污染。

2改善提高农村种植技术

化肥、农药、薄膜是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我国化肥农药超量施用,地膜种植规模比重大是我国种植业的基本特征。化肥农药地膜造成土壤退化,产量难以持续增长。努力推广生物化肥、物种工程学等替代技术产品,以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2010年化肥生产量5991万吨,化肥使用量平均达40t/km2以上,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t/km2的安全上限。导致土壤板结,土壤有机含量下降,土壤土质逐渐退化。出现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而粮食产量徘徊不前现象。尤其是化肥利用率较低流失率较高,由此导致农田土壤污染,农田径流造成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造成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危及生命。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提高农民种植技术,合理调配各类化肥使用比例,限制化肥用量,代之以农家肥等生物肥料,逐步回归到国际通用的化肥安全使用上限来。

2010年生产化学农药447万吨。只有1/3能被植物吸收,大部分进入水体、土壤和农产品中,使全国9.3万km2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这类污染在很多地区还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农药有毒有害成分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及生命安全。积极开发环境友好型农药广泛开展生物防治法。新农药应充分利用害虫体内特性物质(目标作用酶)的差异性提高农药的专一性,有效保护有益生物控制有害生物。把目标转向易降解、低残留、高活性以及对环境有益生物比较安全的方向上来。

我国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土壤,残膜率达40%,大量残留农膜在15~20cm土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的难耕作层。关键是农膜降解周期长,有人研究其寿命约需140年,严重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质,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且降解过程中还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降解致癌物二恶英会排放到空气中。目前,废旧地膜回收造粒技术在新疆棉田等开展,积极推广使用治理农膜残留技术十分迫切。

3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规划,使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效衔接

随着农村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畜禽粪便也成为污染重要因素,农村各种养殖场标准化处理设施不到位,甚至某些养殖场的粪便污水随意排放,露天堆置,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还会带来大气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诸如养殖场附近地下水的氨、氮、硝酸盐超标。畜禽粪便的病原体也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在以往的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养殖业与种植业不分离,规模相对小,畜禽粪便大部分与土壤混合后堆积成农家肥,对环境污染较轻。新型农业格局使农村养殖业与种植业分离,在种植业中农民只觉得使用化肥和农药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尤其集约化种植场,使用农家肥耗费工时,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因而放弃使用。而在养殖业中,治理污染也需要耗费工时。如果使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效衔接,对养殖业和种植业合理布局,把治理污染耗费工时与农田施用农家肥耗费工时有效结合,避免重复工时,可缩短用工时间,降低费用。另一方面还可高效地利用农家肥,降低肥效损失。从而减少化肥使用量,既节约了资源,又增加肥力、改善了土壤,符合良性循环可持续农业生产。将起到良好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4结语

篇2

1.强化组织领导,形成环境治理合力

自4月10日召开县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动员大会后,**镇党委召开党委扩大会,传达县环境整治会议精神,对全镇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把环境综合整治作为落实十、建设生态富庶美丽幸福新大洼的一个重要举措摆上议事日程。成立**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环境整治捆绑式巡查,实现增加巡查频率,减少重复执法,形成环境立体化管理。

2.落实长效机制,细化责任制度

**镇制定了《**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镇政府与各村签订责任状,并针对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任务分解,将全镇环境整治工作按公路、集市等类别细分到职能科室,做到有主管领导抓、有责任科室牵头。实行“门前三包”、道路分段、属地管理等制度,要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为确保环境整治工作扎实有效,每月组织1次科室负责人下村进行环境考核,并安排每季度1次镇副职以上领导、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现场办公,督促各村环境常态化管理;并定期组织防疫站、城管等职能部门对镇内个体工商户进行联合检查。对环境违法单位、个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责令限期整改。并公布前后照片对比,切实做到环境卫生达标。截止目前为止,共集中治理镇区、拆迁工地、各村环境卫生垃圾脏乱点13处。

3.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群众文明素养

**镇坚持以文化建设促环境改善。围绕拆违打非、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实行全面宣传+集中教育的双重引导模式,采取向群众发放宣传材料、村内广播、悬挂横幅、宣传栏等宣传形式和机关干部培训、农民观念提升培训等渠道营造清,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新、环保的舆论氛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引导群众逐步转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对身边环境的自我管理水平,自觉维护镇域生态环境,加快推进农村人民文明素养提升。

4.优化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立镇

今年以来,**本着绿化一村,见效一村的目的,对各村进行了绿化。投入资金150万元,栽植京桃、金叶榆、垂柳和杨树7000株,栽植花灌木丁香、红王子、小桃红3000株,目前,部分花灌木已经开花,成活率在98%以上,全力提升环境质量,为群众创造更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5.推进综合治理,构建大环境格局

篇3

【关键词】:乡镇发展;环境问题;整治

对于城市环境的保护和整治,人们已经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整治体系。但对于乡镇环境,无论是对其重视度,还是对其问题的整治,相关方面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解决。

1、 乡镇环境整治概念

近几年随着我国五位一体发展概念中将“生态”纳入其中,环境的治理越来越被广泛关注。当前乡镇发展模式的内涵其实就是以生态文明为核心,建设产业化、宜居化、文明化的全面生态乡镇,我国也出台了多个政策来大力支持该项目的建设。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就是依照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乡镇农业生产、企业生产、农民生活及政府环保等多方面进行整治,整治手段包括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建设基础环保设施、完善垃圾处理流程、水流域治理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最终实现乡镇环境的改善,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2、 当前我国乡镇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

2.1综合整治主体不明

当前我国各地乡镇都明确实行环境综合整治,但在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不少问题,首要的就是整治主体的不明确。由于环境整治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基础,所以一般乡镇都会选择将工作分摊到各个部门中,但这就使得各部门的职能狭窄,体现不出整治主体。而且在一些资金充足的项目上,还容易导致部门之间产生利益不均衡,影响到环境管理。

2.2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虽然各地方乡镇对环境整治工作投入了较多资金,但都偏向将资金运用到大的整治手段中,却忽略了最基础的设施建设,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用水设施、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卫生厕所等这些基本的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建设却无法实行,而乡镇环境问题却又恰恰集中体现在这些方面,尤其是垃圾问题和厕所问题,基本都是旱厕,尤其到了夏季,对大气环境、水质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如果是居住在河边的村民,随意丢弃垃圾的问题更是非常普遍,经常将生活垃圾堆积在河道边或是沟渠内。这些如果得不到有效改善,不仅不利于农民的健康,也会极大程度制约乡镇环境的治理和监管。

2.3农业生产污染严重

目前各地乡镇都在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农民普遍缺乏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在农业生产中,对于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化学品的使用量都超标,造成农业污染堆积式叠加。有的村庄甚至随处可见农药瓶、化肥白装袋、白色薄膜等垃圾,“白色污染”现象非常严重,焚烧后的秸秆等农作物也被任意丢到附近的河边或沟渠,加大了治理难度。如果某些乡镇附近还有企业的话,污染环境的问题就更显凸显了,随意排放废水,焚烧垃圾,有些化工垃圾进入大气后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也不利于村民的身体,现在我们听到的很多致癌物都来源于这些化工垃圾。

3、 完善乡镇环境整治工作的措施

3.1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整治

采取收费与补偿并行的措施来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到整治工作中,如对当地乡镇企业和暂住人口适当收取卫生费,保障乡镇环卫工作的开展。而且要改变目前靠政府大量投入Y金治理的现状,可以引导企业以及一些非政府组织都适当投入,对这些投入了资金的单位又回报以其对公共基础设施的资源享受,再联合政府调控和经济手段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只有从思想上真正觉悟,才能保障工作有序展开。乡镇可以定期开展宣传活动,为农民介绍环境污染的危害及提高环保意识的重要性,让农民切实从自身利益出发体会到环境整治工作的必要性,从而充分调动环保主观性意识,从根源上保证乡镇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3.2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乡镇政府应该设立针对本地区的农村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立专项基金,并加大对重点村的项目投入,细致规划好每一个重点村的整治项目,以具备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为原则来重点提升环境整治水平。对于卫生维护工作,可以设立专职的环卫工人,做好片区保洁和环卫监督工作。对于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引进当下先进技术,如土地渗透技术、生物曝气、净化槽技术等多种污水处理技术。对于牲畜粪便,采用循环利用可再生的方法进行转变,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垃圾问题,设立可循环使用垃圾回收点和不可回收垃圾处理点,对于可循环使用的垃圾指派专门处理机构回收后再利用,对于不可回收的垃圾要集中拉到处理点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果仍旧有人不听劝阻,做损害环境的事,可以成立监察组,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处罚。

3.3提升产业技术、防治污染源

全面加强对农民农作产业的科技水平提升,从文化水平、技术培训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提高,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清洁模式,争取将农业生产方式迈向合理化、生态化、科学化方向,还可以与周边学校联合,为学校提供专业实践基地,为我国人才培养增砖添瓦。对于污染源问题,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项目,利用当下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农业生产,形成新型农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而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则要采取强制措施,勒令其对废水废弃物进行处理后方可排放,如果发现违法制度的行为,将由乡政府出面直接给予经济处罚。

总之,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在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未来还有宽阔的空间有待完善,希望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将我国乡镇打造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徐秀英.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15.(06).

[2]陈柳钦.推进农村城镇化要注重环境保护[J].研究探讨,2013(02).

[3]邹秀英.试述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保护的有关问题[J].经济师,2012(09).

[4]姜爱林.城镇化发展与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研究.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09).

篇4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生态建设;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088-01

长期以来的自然条件和工业发展历史使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政府作为生态环境的主要力量,欠发达地方财力匮乏无力提供应用支持,导致生态环境建设滞后。为了实现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统筹产业布局,在提高经济发展内生能力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调节能力。

1 实施林业生态工程

将低山丘陵区、风沙区和平原区做为林业发展的三大重点区域,突出高速公路、国省交通干线和铁路两翼、河流两岸以及城市间边界等重点区位地段林业生态建设,通过荒山造林、坡地绿化等,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低山丘陵区重点以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为主,以山区综合开发为重点,营造水土保持林、经济林。风沙区重点以防沙治沙造林和封山(沙)育林(草)为主,建设防护林体系,保护和增加林草植被,遏止荒漠化扩展势头,并带动林果产业化发展。平原区重点以村屯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河流治理等为重点,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巩固封山禁牧成果,坚决遏制毁林开荒行为。加强造林后续管理和林木保护工作,提高造林成活率。

2 合理规划发展空间

基本形成生态市(县)建设的机制和框架。国家或省级限制开发区经济发展以适宜产业的水平提升和点状开发为主。国家级限制开发区(主要指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应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省级限制开发区(包括水源涵养型、水土保持型、防风固沙型3类)注重生态服务功能,实行点状式产业发展。国家级或省级禁止开发区要确保自然生态平衡和文化遗产传承的主体功能,以旅游业为主体延伸发展相关环境友好型产业。

3 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工作

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能,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放。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做好高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加大烟尘整治力度,全部取缔城市中心区规模较小的燃煤锅炉,进一步控制二氧化硫、化学耗氧量排放,开展对铵态氮和二氧化碳的减排工作。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提高对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工业中间产品和剩余产品的利用效率。积极开发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继续推行清洁生产,发展低碳经济,开工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加快循环经济试点市建设步伐。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水平,合理配置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水环境整治,保护地下水。清理盘活闲置、低效利用土地,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容积率和建设密度,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4 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通过转移支付、征收生态税和专项资金等方式,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引入环境保护治理和市场等机制,调整优化各市与所辖乡镇财政体制,逐步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财力投入,增强乡镇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生态保护区、加强水源地保护,提高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快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对于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流域等生态保护地区,依据应包括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额外成本和发展机会成本的损失实行补偿;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地区,包括恢复和治理开发者无法治理和恢复的,或破坏生态景观和生态功能的成本,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对当地居民生活和发展造成的损失。

篇5

[关键词]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集体行动 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001-01

一、农村环境整治的必要性

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经济活动,使得农村环境日趋恶化,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已经占到全国污染比重的42%以上[1],其中,在水环境、生活、工农业污染方面尤为突出。规划与整治农村环境已成为当前促进农村经济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村环境污染具有面广、分散、多源性和控制难度大的特点,环境整治的连带影响大,要进行集中连片整治才能取得明显效果。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以解决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为主,对地域空间相对聚集的多个村庄实施同步、集中整治,以切实改善农村整体环境为目标,集中资金“以点、带线、促面”的对农村环境进行整治,有效的改善农村环境问题[2]。

二、环境连片整治中的障碍分析

实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已经迫在眉睫,很多基层政府组织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整治工作很难推行下去,存在的主要障碍有:

1.村民不重视农村整体的环境保护工作

农民的环保意识已逐渐增强,但很多农民只重视自己生活范围之内的环保,对自己生活区之外的环境污染不太关心,甚至还将自己的生活垃圾以及带有危害的东西往外丢[3]。就环境保护事业而言,系统、整体的观念才是核心和基础。必须在告诉农民如何重视自己的生活环境的同时,更要教育他们具备整体的环保意识,才能够取得农村环保事业的真正突破。

2.村民可支配收入相对较少,不愿投入环境整治资金

农村基层组织用于环境整治工作的资金相对较少,一方面,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使得村民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建设公路、整治水渠等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工程,而环境整治工程就被忽视或是被迫推后了,甚至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旧路。另一方面,资金投入不足,整治项目所需资金有超过65%是来自于中央财政资金,其余为省与市县负担,此外,配套经费缺乏也导致了环境整治项目难以实施,包括配套设施建设、占地青苗补偿及赔偿等经费。

3.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

农村环保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4],导致农村生产生活污染问题一直难以有效解决。很多农村意识到环境整治工程的重要性,但是许多项目建设完后就交由村组管理。此外,由于管理水平及资金的不足,导致项目运行停滞,一些项目处在“有人建、没人管”的阶段,不得不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这也使得工程的浪费。

4.缺乏环保技术和环境整治专业人才

环保技术在农村的应用还不完善,已有的环境保护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且普及面小。相应的,专门从事农村环境保护与整治的人才在数量上非常欠缺,其专业水平与工作态度也亟需提高。环境连片整治投入力度大,涉及人员单位多,利益认知不一致,使得环境整治工作推进迟缓。

三、解决环境整治困境的路径分析

1.构建小群体环境

集体行动理论认为,公共物品的外部性特征决定了,当一群理性的人聚在一起想为获取某一公共物品而奋斗时,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想让别人去为达到该目标而努力,而自己则坐享其成。奥尔森认为搭便车困境会随着一个群体中成员数量的增加而加剧,因此在一个大群体中,虽然每一个人都想获取一个公共物品,但每个人都不想因此而付出代价[5]。小群体是解决搭便车困境的可行路径之一。

2.构建选择性激励规则

选择性激励是指:“如果你不参加某一集体行动就不能得到或将失去东西”。集体行动所追求的目标是公共物品,而公共物品所提供的只是一种集体性激励(collective incentive),既然集体性激励不足以让一个理性的人为了获取某一公共物品而奋斗,那么选择性激励(selective incentive )就很有必要[5]。如果要获取公共物品的话,必须有组织并且必须使该组织中有些成员享有更大的权力和荣誉;特别是,当组织规模很大时,该组织内部还必须分层分工,以使组织内部的每个分支结构都符合小组织原理。

3.引入外部公共资金

在具备客观条件的地方,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进行应该重视村庄“外人”的积极作用,动员必要与可能的外界力量参与连片整治工作,吸收外部资金,并以之为契机建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所必要的激励机制以及信息与资本自外而内的输入机制,促进连片整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村庄“外人”的参与对于破解集体行动的困境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得以成功的重要的催化剂。

四、桐庐县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经验总结

桐庐县政府、县委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坚定不移地实施“环境立县”战略,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环卫保洁体系等工作为重点,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区域一体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模式,已初步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共赢、城市和农村互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上,桐庐县率先成为一个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样本”。

自2009年开始,桐庐县财政根据县人代会的决议多方筹措资金,计划利用4年的时间实现对全县183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截至2012年1月底,已完成144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和农家乐污水治理工程1700余个,完成工程投资额2亿多元,县财政根据工程进度、合同的约定筹措下拨资金1.8亿元[6]。

为落实中央与地方1∶1.5的资金配比要求,桐庐县财政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与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2011年核定投入资金1825万元以上,其中中央专项资金73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095万元。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桐庐县还把资金使用情况纳入生态县建设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每月实施考核督查,年终开展绩效评比,县财政每年安排800万元~1000万元资金用于长效管理奖励[7]。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推动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的顺利开展,极大地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局面。

五、启示

近年来,日益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着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身体健康。为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高度重视农村环境的保护与整治工作,积极探索农村环境整治的有效措施,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工作推广至全国,切实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

从某种角度而言,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一个涉及当代人群利益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策略实施。在环境目标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过程中,足够的环境意识普及与当地居民的参与是影响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重要因素。环境整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全社会成员的共识达成,环境整治的实施需要重视公众反响,以集体利益为主导,客观、全面的分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投入与产出效益,谋求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之和最大。

通过政府投资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效益,使治理范围内村庄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村庄环境得到整体改善,乡村面貌实现了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乡村旅游业大发展,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丁一赖.王君.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研究——以滇池流域农村水污染治理为例[J].农村经济2011(8):49-53.

[2]于健.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改善农村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J].2012:41.

[3]诸培新 曹晓君. 我国农村环境现状与防治机制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 2009,(5):11-13.

[4]张璐 曹炜. 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与法律及相关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 2009,(24):75-83.

[5]赵鼎新. 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J]. 社会学研究 2006,(1).

篇6

为充分发挥考核的引导激励作用,促进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扎实推进,经镇党委、政府研究,现制定2014年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委办关于《2014年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意见》要求,努力培育一批“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靓丽、乡土文化繁荣、社会秩序和谐、农民生活幸福”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建设美好幸福新宣堡奠定良好基础。

二、考核对象

三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郭寨、宣堡、张河)及其余9个环境整治村。

三、考核内容及计分办法

严格按照市对镇新农村建设中各项考核内容及计分办法执行。

1、乡镇人民政府的考核内容及计分办法,见附件1。

2、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考核内容及计分办法,见附件2。

3、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四位一体”长效管理考核内容及计分办法,见附件3。

四、考核程序

1、自我考评。12月初,各被考核对象对照考核内容和标准,总结全年工作实绩,进行自我考评。

2、村级申报。各乡镇对全年工作实绩进行核实,并准备好上报资料。

3、镇级考核。年终由镇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相关职能科室参加,对相关考核对象进行综合考核。

五、考核奖励办法

(一)市考核奖励办法

1、市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考核。设综合一等奖6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0名,分别奖励人民币4万元、3万元、2万元。示范村实行动态管理,综合考核连续两年位于后三名的示范村将实行末位淘汰。

2、市对农村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乡镇集镇区、行政村(居)、乡镇(街道)域内路河大环境整治及长效管理考核。考核依据泰政办发[2009]118号《关于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长效管理实施意见》要求实行专项考核,方法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以不定期暗访为主的办法进行。市委、市政府对农村环境整治及“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实行百分制考核,考核得分折算成对乡镇人民政府综合考核相关内容的得分。在每一次督查考核中,考核得分低于75分的乡镇、低于38分(满分50分)的抽查村扣除当月的市奖补资金。

3、市对镇人民政府的考核。主要考核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考核、农村环境整治及“四位一体”长效管理考核和村综合服务中心达标建设考核。考核得分结算成2014年对乡镇目标管理考核中新农村建设考核得分。对考核得分前9名的乡镇,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分别奖励1万元、8000元、6000元。

4、对市级机关挂钩联系部门考核。设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2名,分别奖励人民币1万元、8000元、6000元。

(二)镇考核奖励办法

篇7

1、推进农村道路建设。年,我镇以优化镇村环境面貌为重点推进环境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公路网络建设,在村村通的基础上,向组组推进。全年新建农村道路30公里,改造新建桥梁6座。

2、加快船舶海洋工程产业园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路建成通车。做好路、路、路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3、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开展“三清一绿”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完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置”的垃圾规范化处置体系。每季组织一次全面清理,检查评比。加强保洁员队伍建设,建立完善考核机制,提高保洁员的责任心。扎实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全镇适宜植树的路旁、河边、房前屋后全面绿化好,成片造林1500亩。组织人员做好群众工作,垃圾中转站建成转运。

4、强化镇区环境整治。清理有损镇容镇貌的违章建筑、广告,店外摊,规范镇区的经营秩序。推进镇区建设步伐,不断提升镇区形象,以农村拆迁安置建设为契机,加快新镇区街道的建设。

5、认真开展以村庄河塘整治和土地复垦。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村庄河塘整治和畅通水系建设,全镇计划复垦土地面积亩,为全镇经济经发展提供土地后备资源。

6、继续开展创建活动。年,全镇继续开展全国环境优美镇的创建,力争年内达标。组织指导老木厂、桃园、三个村开展生态村创建。

7、继续推进农村改厕。

8、积极稳步推进农民集居区建设。认真执行农村现行建房政策,严格规范农村建房秩序。年新启动农民集居区6个,扩建6个。

9、做好企业污染源控制工作。杜绝严重污染项目落户。

二、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镇建立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组

各村、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领导组指导协调,全镇上下共同参与的格局。

篇8

关键词:风景区村庄环境整治

中图分类号:B84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景中村”定义与概况

1.1“景中村”定义

西湖风景名胜区“景中村”是指在西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内,主要指托管的西湖街道48平方公里界限的村庄、农居点、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因周围处于公园、景点或风景山林等围合之中而得名。

1.2“景中村”概况

西湖风景名胜区“景中村”包括龙井、梅家坞、满觉陇、茅家埠、双峰、翁家山、杨梅岭、梵村、九溪等9个行政村,灵隐、净寺、金沙港、栖霞岭、九溪、三台山等6个社区,南山、金沙、灵隐等3个股份经济合作社。辖区常住人口21882人,其中农业人口5642人。

2.“景中村”环境整治的缘起和主要工作内容

2.1“景中村”环境整治的缘起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以秀丽清雅的自然景观和璀璨丰蕴的人文景观而名闻中外。风景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拥有近百处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对外开放的景点近100处,年均接待国内游客2200多万人次,入境游客100余万人次。2002年三区体制调整后,景区范围内的西湖街道、社区和村成建制划归名胜区托管,共有9个村、6个社区以及3个股份经济合作社,近3800户农户,农民人口5606人,农村面积占景区面积70%以上。

“景中村”环境整治前,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环境卫生脏乱差,环境污染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因缺乏系统、完整的规划设计,导致农居点无序发展,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无证经营和沿街拉客现象时有出现;各类管线杂乱架空,污水随处排放,农民住宅的建设维修建筑风格杂乱,西湖山地民居的文化特质已面临湮灭危机。同时,盲目建设也造成了对原有自然生态景观的破坏。这不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与广大农民的意愿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且不利于西湖风景区的资源保护,影响了农村自身和名胜区事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2景中村”环境整治主要工作内容

根据中央、省、市对风景区保护和农村工作的要求和部署,我们以连续10年实施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为抓手,深入实施省、市“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从发展思路、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方面积极开展“景中村”环境整治,明确农居整治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拆违清障、建筑立面整治、基础设施完善,实施“上改下”、沟通农居点内道路,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住质量、保护挖掘散落的历史文化古迹等。

3.“景中村”环境整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3.1科学规划,统一部署。

景中村整治以规划方案为龙头,尊重景区农民对规划的参与权、知情权和选择权。从规划方案理念的形成,规划方案的初稿,修改稿到规划的正式定稿,均广泛听取景区农村居民的意见,多次将农村整治规划以展板的形式,到景区农村展示,征求意见。规划方案按照正常审批程序进行报批,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多次邀请风景园林、规划建设、文物保护及生态环境等方面专家对方案进行审查和把关,在通过市级职能部门审查及市政府核准后实施整治工程。反复论证的过程,不仅使整治方案日臻完善,也使整治方案更贴近实际,更具可操作性。通过村民至始至终的参与,使景区农民了解整治的内容和目的,进而也使村民从心里支持和拥护村庄整治,并在规划指导下顺利完成村庄整治。

3.2因地制宜,形成特色。

名胜区农村地处西湖风景区的核心位置,是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杭州其他城区的“城中村”,同时各村之间又具有明显的共性和个性。我们认识到要真正建设好景区的新农村,必须突出保护和整治,必须与自身个性和特色相结合,与景区环境和主题相融合,与景区整体发展相接轨。为此,我们在整治中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合理布局,尽可能采取就地整治、保留原貌的方式,不搞大拆大建。如在对梅家坞村整治中,依山就势布局,保护茶园和传统村落风貌,展现了较为完整的茶文化习俗和自然淳朴的茶乡特色;在龙井村整治中,针对该村是西湖龙井茶的原产地、村内古迹遗存及古民居众多的特点,拆除违章建筑、整治山涧溪流、保护传统民居、突出文化内涵,体现了西湖山地茶村的人文和自然风貌;由于始终坚持“最小干预、原汁原味、生态优先”的原则,整治后的各村虽处于城市和风景区核心区域之中,却仍保留了各自较完整的传统文化习俗和乡村自然风光,形成了各具独特性和差异性的“景中村”,成为杭州休闲旅游的新亮点,促进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给村民带来了实惠。

3.3民办公助,创新机制。

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对此,在市委积极倡导和支持下,名胜区的农居点整治逐步走出了一条“民办公助”的新路子。自2004年始,农居整治已由全额拨款改为采用政府、集体和个人三者共同出资的办法。这其中,需要公助的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制订规划。近几年实施的“景中村”整治,所有方案规划都由政府出资,通过深入调研经专家论证和征求市民意见后,再予以实施。其次是完善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原则由政府投入资金。村民整治房子则采用以奖代拨方式,以村集体和村民出资为主,政府适当奖励。其三是发挥政府组织协调作用,解决实施中的实际问题。民办则是农村和村民做到“四个自我”:自我筹资,发挥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户自身的作用来解决资金问题;自我实施,由村民按规划实施,不搞包办代替;自我经营,建成以后农民自己经营;自我管理,由村民自己管理,实现村民自治,真正体现民办。

3.4以民为本,自愿整治。

除了采取民办公助的创新手段之外,在整治政策方面,我们还突出依法整治、自愿整治的原则,实施奖励制度,鼓励农户积极配合整治。

村庄要实行整治,首先需要向街道申请报名,根据村民申报的积极性,由街道择优选取首先整治的单位。凡列入整治工程规划范围内应进行立面整治的农户,要求积极主动拆除违章,采取自愿报名、自筹资金、自寻施工单位,并按照要求签订整治协议,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和施工协议、施工图纸,一户一方案,并按规定时间内完成立面整治。经验收评分小组评分,以得分多少实行奖励,奖励额度按确权合法建筑面积给予奖励。同时限定奖励资格如下:凡在规定时间内未拆除应拆旧房、违法建筑的,不予奖励;未在规定时间内开工建设的,不愿参加组团,统建的;未按照协议、未按照设计方案图纸施工的都没有奖励资格。对于各户验收评分结果及奖励结果均在在农居点进行公示。对列入整治范围,应整治但不愿整治的住户,今后不得审批维修,同时拆除违章建筑,不予保留暂保的20㎡炒茶用房。

3.5改善环境,加强管理。

按照景区总体规划,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突出文化、造福于民的原则,自2003年以来先后对景区内双峰、三台山、茅家埠、金沙港、梵村、梅家坞、龙井、满觉陇等农村进行综合保护和整治,风景区农村的面貌有了较大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在对村庄实行整治的同时,注重改善农村周边的景区环境,实行截污纳管,对电力、电信等杆线实施“上改下”,较大地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基本做到了“村庄整洁”。此外,注意结合景区特色,注重挖掘文化内涵,在村庄内部和周边恢复、整治100多个景区(点),这些新增的景点和环湖原来收费公园全部实行免费开放。这一重大的举措取消了景区和农村之间的分界线,使景区农村和西湖风景区真正融为一体,密不可分,“景中村”成为了一道名副其实的风景线。

3.6创新产业,发展经济。

越来越美的环境,给景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注入了新的动力。根据风景区的特点,我们围绕休闲旅游这一主题,重点做好西湖龙井茶的文章。一是加强西湖龙井茶品牌保护和茶科技推广应用。二是创新思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挖掘内部潜力,紧扣主题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依托优越的人文环境和区域资源优势,吸引一批品牌好、税收高的优质餐饮企业进驻,同时着力推进部分集体企业存量资产盘活,增加了效益,实现农村经济逐步升温。

通过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品牌农业,实现了从第一产业到三产连动的跃升,形成了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了农民生活水平“新提高”。梅家坞村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并被省农办和省旅游局联合命名为“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龙井村被省、市命名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经过连续10年的“景中村”整治,西湖风景名胜区农居点呈现独具特色的西湖山地“景中村”风貌,并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经济发展点,各村在“龙井茶”文化带动下,结合西湖风景区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营模式,如梅家坞、龙井村主要为茶楼经济,茅家埠、双峰村则以农家菜为特色,四眼井、满觉陇村、南山村因临近城区主干道和中国美院,形成了以住宿为主的经营业态。西湖“景中村”,已成为西湖文化景观的亮点,但西湖“景中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4.“景中村”环境整治的成效

从2002年至2008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总投入80亿,累计拆除违章违法建筑以及无保留价值的建筑面积58.5万㎡,外迁单位265家,外迁住户数2791家,减少景区人口7021人,恢复水面0.9平方公里。同时,核心景区的景中村全部得到整治,环湖地区保留的单位和住户均实行截污纳管,改变了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由于环境的变化,不但使原住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也使村民发展茶产业以及茶楼、农家餐饮等休闲旅游的愿望成为了现实。据统计,2007年景区农民龙井茶销售收入6420万元,比2002年增长100.3%;农家茶楼也从无到有,至2007年景区已有600余农户从事与茶和旅游休闲有关的经营,年收入达5900万元。2007年景区农民人均收入12600元,比2002年增长46.9%。与此同时,环境改善也刺激了旅游等服务行业的发展。如今的西湖新景区,已成为游客争相游览的首选目标。2007年风景区游客量达到2745万人次,比2003年增长73.6%,年平均递增14.8%,由此带动了全市宾馆、饭店、购物、交通等其他服务行业的发展。

5.存在问题与思考

5.1违章建筑的防控问题

整治一新的西湖“景中村”不仅给当地居民提升了居住生活的环境品质,更带来了可观的租房等收入。2012年,钱江晚报专门报道灵隐白乐桥等西湖边农居房吸引投资客的涌入,以300平米算的一套农居房装修后年租金从11万涨到30万。与此同时,因综合因素驱动,“景中村”的违章建筑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一是利益驱动,搭建的违章建筑可以出租转化为租金,从而直接增加农户的收入水平;二是居住习惯,一部分农户已经把农居房出租掉了,但由于生活习惯和仍在当地的茶地等生产资料原因,不愿离开世代居住的村落,于是在主房外部的角角落落违章搭建了供自身居住的临时建筑。三是相互攀比,因存在利益驱动,你搭我也搭,最后越搭越多。

违章建筑的不断搭建势必蚕食来之不易的“景中村”整治成果,如不加制止,将会回到整治前的脏乱差面貌,而吸引过来的居住、创业、服务行业也会大受影响,最终将损害当地农户的根本利益,因此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一要加强宣传教育,街道、村社等基层组织应加强村民的宣传教育,充分认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从源头上减少违章建筑的搭建;二是加强执法管理,早发现早制止,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从而震摄违法行为,也能减少攀比心理;三是借助东风,杜绝新违章,梳理老违建。当前浙江省正在开展“三改一拆”大行动,自2013年至2015年在全省深入开展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简称“三改一拆”)三年行动。通过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力争打赢防违控违这场硬仗,使“景中村”走向良性发展道路。

篇9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工作任务

指导思想: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六个五”的总体要求,以创建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为内容,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为着力点,广泛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增创环境新优势,不断美化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环保意识。

主要工作任务:县直各职能单位、各镇、村(社区)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大对所属区域内的集中治理力度,初步达到“五化、五无”标准,即: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优化,无非法小广告、无占道摆摊和非法经营、无损坏废弃的公共设施、无暴露垃圾和白色污染、无乱堆乱放,建立规范、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1、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一是清理县内主要道路两侧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杂草;二是加强对县城主要街道及机关、镇政府及村委(社区)所在地的全面整治管理,落实“门前三包”,彻底清除卫生死角;三是进一步清理、规范广告牌匾。

2、环境秩序整治工作。一是治理街头游商无照经营行为、影响食品卫生安全未经批准经营早点、宵夜、兜售食品以及非法露天饮食经营场所等,建立规范的工商及文化市场秩序;二是治理散发、张贴、喷涂小广告等非法行为,建立市容环境管理新秩序;三是整治社会治安秩序。

二、整治重点

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抓好重点部位整治,并以此带动全县环境整治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各职能部门及镇、村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负责辖区范围内环境整治的各项工作,特别是要下功夫做好重点部位的整治工作。

1、县城: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集地、废品收购点、主要街道、居民区、公共场所的全面整治管理,彻底清除卫生死角;机关单位落实“门前三包”,搞好美化、绿化和亮化,以文明整洁的形象带动社会环境的整治;主要街巷两侧的牌匾、路标、指示牌、标语、条幅及经营单位门窗上的喷字、贴字、图画、标语及彩旗的清理和规范;主要街巷店外经营、乱堆乱放、违章占道、流动摊贩、露天烧烤等行为的整治;非法网吧、无照经营医药店及非法出版音像制品的清理整顿。

2、镇区:镇政府所在地及圩镇内私搭乱建、占道经营及乱堆乱放的全面清理;主要道路两侧杂草及垃圾渣土、白色污染等废弃物的清理,做到垃圾随时清运,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填埋;公路两侧设置的广告牌匾的清理和规范。

3、村委(社区):村委(社区)所在地的全面清理;村内主要道路两侧乱堆乱放的清理及垃圾杂草的清除;污水乱排乱倒的整治,逐步实现污水排放暗渠化。同时,对废弃的旧瓦房、牛栏、猪舍,要教育、引导农民主动、自觉拆除。

三、责任分工

各镇政府及县直有关职能单位要加大管理力度,以整治县城“脏、乱、差”为重点,带动全县各地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优美环境和优良秩序。其主要责任落实单位是:

县环保部门加大对污水监测、治理力度,净化环境;建设部门做好建筑工地的围档和脚手架的清理工作;规划部门完善县城街道两边的美化绿化工作,做好市政设施的维护管养;爱卫会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指导各单位搞好社区环境卫生;环卫部门加强县城范围内的道路清扫保洁和垃圾的清运管理,确保县城街道干净整洁;公安部门做好安全保卫和社会面的控制工作,严厉打击破坏公共设施行为,确保社会稳定和公共财产安全;公安交警部门加强警力调配,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证交通畅通无阻;消防大队对宾馆、酒店及周围区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宣传文化部门会同公安部门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加强对音像文化市场和娱乐场所的管理,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卫生部门加强对食品卫生的检查,同时做好医疗救护工作;交通部门认真开展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经贸、工商、技术监督等执法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巩固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成果;其他相关部门积极主动配合,尽责尽力,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四、主要措施及工作要求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有关部门和各镇、村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流动宣传车等宣传工具,采用出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发动,宣传整治活动的意义、作用、标准和要求,广泛动员农民群众积极参与镇村环境整治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搞好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同时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在全社会形成“服从全局齐参与,人人动手搞整治”的浓厚氛围。

2、加强领导,注重实效。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镇村环境整治工作实行属地分级管理,县直各职能部门、各镇、村对本辖区内的环境整治工作负总责。县成立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环境整治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组织协调,办公室设在爱卫会。县直各单位、各镇要根据县的统一部署制订出具体的工作方案,并成立相应机构,明确分管领导,确保把责任落到实处,尤其是全县30个新农村建设先行点要有具体的环境整治工作计划。要把此次环境整治工作与当前“双融双建”活动相结合,驻村机关干部、职工每月到所挂驻村参加义务劳动至少半天以上。工作中要注重实效,避免走过场、搞形式,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3、加强管理,防止反弹。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管理,把环境整治工作作为落实“双融双建”活动的一项具体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治标,更治本,做到标本兼治,建立起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实施长效管理,达到“五化”目标。

五、时间安排及检查督促

1、从现在起至12月10日前,为宣传发动和重点部位整治阶段。主要是各职能部门和各镇、村按照县的统一要求要求抓落实阶段,县、镇检查组将派员指导和检查落实情况。

篇10

以全国农村环境保护暨生态建设示范工作文件为指导,根据省、市、区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部署的生态建设要求,逐步完善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加强城镇建设与管理,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改善镇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

二、工作目标

全面完成“”规划的生态村建设任务,年镇要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其中村和亭东村二个村在要年10月底前达到省级环境优美考核标准。

三、主要任务

(一)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年,我镇开展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活动。镇政府将进一步完善镇区公共设施,完成污水处理、垃圾收运、卫生改厕、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绿化、娱乐休闲游园、农贸市场搬迁和升级改造、老镇区环境整治、河道疏浚及水环境整治、“三品”基地等重点工程建设,强化医院污水、医疗固废监管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年底前各项创建指标分别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

(二)生态村创建。开展生态村创建,村和亭东村是区政府指定的年省级生态创建村,务必于11月份过省级验收。

(三)省级生态村提标整改。年,省级生态村按要求全面完成提标整改任务,、亭东两个村尤其要突出抓好专职环保监督员配备、生活污水处理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清淤任务完成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废水处理达标率和粪便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率、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等新增加和调整指标的补差工作,确保11月份一次性过省级复核验收。

四、时间部署

(一)动员部署阶段。各村工作组制定创建工作方案与计划,层层分解落实任务,排定重点工程建设时序表,落实专人负责重点工程实施。

(二)全面实施阶段。完成污水处理厂(站)及配套管网、改厕、垃圾收运、娱乐休闲游园、医疗废物处置、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河道疏浚及水环境整治、“三品”基地等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新老镇区和村庄环境整治,确保硬件建设到位。

(三)总结冲刺阶段。组织自查自纠,检查分析考核指标和重点建设项目的完成情况,对未达标项目,完善措施落实整改。创建村镇建立创建台帐资料,对创建工作进行总结,编制技术报告,形成完整的申报材料,并制作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专题片。

(四)考核验收阶段。组织创建工作年度考核,过区考核的逐级向上推荐申报,申请省、市级考核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镇生态创建领导机制,各村居都要成立由村支书负责,联络员、资料员配套的创建工作班子。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围绕创建标准制订创建工作方案,逐条细化分解指标任务,排定工作时序进度,明确具体措施,落实责任,确保完成年度创建任务。

(二)切实加强责任推进。充分发挥生态办、专业工作组、督查组及各部门作用,共同推进生态村镇创建工作。生态办负责创建组织、协调、指导与督查考核工作,建立和完善创建工作机制,每半月组织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各工作组交流创建进展情况;每季度组织召开工作点评会,镇领导对各村创建情况进行季度点评。各工作组、各部门根据指标任务分解制订部门创建工作方案,对指标任务进行再细化、再分解,由专人负责生态创建重点工程推进,确保各镇硬件指标达到考核标准。各村要针对重点、难点工程进一步完善措施,倒排时序,狠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