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经济模式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消费经济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消费经济模式

篇1

【关键词】体验;经济;旅游消费;行为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3-0042-03

在当前体验经济模式的地位逐步上升的社会大背景下,随着旅游者旅游经历的日益丰富,旅游消费观念的日趋成熟,旅游者对体验的需求日益高涨,体验式旅游消费跃居创新旅游品种的前列。

体验经济视角下,“旅游消费”即消费者在追求大众化旅游服务需求被满足的同时,进一步追求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休闲化以及美化的旅游经历的行为和活动。它不仅包括基础型旅游消费、保健型旅游消费、文化型旅游消费、享乐型旅游消费、纪念型旅游消费等传统旅游消费品种,而且包括感悟型旅游消费、亲历型旅游消费、品质型旅游消费等新式旅游消费品种。体验式旅游消费不仅同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结构以及旅游产品的结构与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同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如旅游动机、兴趣爱好、情感经历、冒险强度等)密切相关。

一、体验经济模式下旅游消费行为的特征及表现

(一)重视体验需求

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始终是消费活动的主体,因此,消费者是旅游消费的主角。消费者对旅游消费的重视程度和服务要求愈高,对个性化体验需求的程度就愈高。消费者在参与旅游消费活动时,最希望参与的活动就是为自己打造的一种合适的旅行活动,比如尝试一次火星探秘、雪域高原寻宝,又或许是感受一次死亡之旅。旅游的规格和档次并不是引起满意度的最重要指标,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就是站在接受者和使用者的角度,设计旅游活动,也即以满足旅游者个性化的体验需求为重心。体验的内容可以是亲历冒险、感官刺激、无边界畅想等,也可以是亲自开展旅程策划、设计及规划活动。

(二)目的明确

消费者在商家提供旅游服务之前已构想好旅游消费的明确要求。如要体验一次极地冒险,他会事先把旅游方案(包括地点、基本路线、冒险程度、饮食标准、旅游风格等情况)交给服务商,消费者参与旅游消费的整个过程,是目的明确的创造活动过程,是旅游消费的主角,服务商是旅游消费的配角,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形成深刻的表象感知和情绪记忆。

(三)过程感知

“现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正进入一种新的、高级形态,与传统消费的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消费者注重的并不是产品或服务本身,而是整个消费过程(汪秀英,2009)。”消费者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得到旅游产品或服务而进行消费,而是想通过参与旅游活动本身来亲历生活、挖掘快意,从而成就自己、发展自己。因此,旅游者看重的是旅游消费的过程能否形成某些特定认知记忆,或改变自己一些特殊的情绪影响。如旅游者尝试高空跳崖,可能的目的是体味从未有过的死亡冒险感受,也可能是为了自主消退某些痛苦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当旅行过程结束时,过程体验将长久保存在记忆中。

(四)不可复制性

在非体验经济模式中,旅游消费满意度的衡量标准是统一化、标准化的,服务商考虑的是旅游消费的总体顾客价值,即“总体满意度高不高”的问题,而对个别消费者旅游消费需要的满足与否,价值实现程度等不做个别研究,研究的视角是定量的,适用于批量旅游消费的规划与改进。在体验经济和品质生活时代,服务商需针对目标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提出差别化的旅游消费服务。因此,服务商的重心由原来的“一对多”转为“一对一”,即量体裁衣式地制定具有个体适应性的旅游消费方案,旅游消费价值没有完全相同的衡量标准,它往往带给消费者难以忘怀的、极富魅力、不可复制的旅游体验。

(五)性别差异性

从性别对体验式旅游消费行为的选择上来分析,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旅游消费选择均为感兴趣的目标,但其兴趣的强度和方向会有较为明显的区分性。一般情况下,男性的体验式旅游消费行为的性别倾向性以冒险性、冲动性、应激性为显著特征,女性则以亲历性、情感性为显著特征。两性在体验式旅游消费的兴趣表现上的异同之处如图-1所示。

二、体验经济模式下旅游消费行为的生成因素

(一)个体心理因素

1.短期情绪表达的需要。现代社会里,高强度的工作和高节奏的生活,打破了人们有机的平衡和负荷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越积越多的情绪压力成为人们的威胁源之一。旅游消费是人们面对情绪压力的解决办法之一,而体验式旅游因其具有更多直接面对情绪压力的方式,如旅行中自行安排的烛光晚宴能够让人在喧嚣中感悟温馨,高空跳崖能够转移紧张情绪、唤醒的积极的情绪状态。

2.青春期体验。尝试体验式旅游消费的个体都有或者基本上有某一种比较深刻的童年记忆,而显著表现在青春期体验中。对青春期的传统看法是把它看做是人生的一个独一无二的骚动阶段,这一时期有着极其不稳定的情绪、不可预测和困难的行为。青春期形成的深刻体验对人一生可能发生的独特行为产生深远影响。青春期体验可以用来解释为何部分旅游者选择探险活动、死亡体验、恐惧测试、极地寻宝、孤岛环游等有着惊险体验的旅游消费活动,也可以解释为何旅游者能够一次又一次坚持体验式旅游消费。

3.个体成就动机。对于参加体验式旅游的消费者来说,部分人会把旅游的品质、档次、独特价值与个人身份、成就和荣耀关联起来,他们对体验式旅游消费的活动感到开心、光荣,并且愿意牺牲时间去与他人分享旅途经历。

(二)媒体因素

媒体因素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发生起外力作用。从营销心理的角度,消费行为产生的动因是消费需要的产生,而媒体因素是消费需要产生的外在力量,如商家打折宣传能直接引起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体验经济模式下的旅游市场中,商家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设计出个性化的旅游方案,并挖掘有力的流行因素(如体验式旅游的新颖性、不可替代性、创新性等),同时利用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辅以相应媒体进行广告公关,能够间接地促使消费者选择体验式旅游消费。

(三)产品因素

旅游产品的价格、品牌、品质、售后服务、心理功能等自身因素,间接决定消费者是否选择该产品。现今旅游产品琳琅满目,消费者不仅重视旅游产品给自己带来的功能利益,更看重在消费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符合自己心理需要和情趣偏好的特定体验。在产品功能相同的情况下,体验便成为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决定因素。具体而言,即体验式旅游产品在品质上具有高层次性、在服务上有强灵活性、在行程中有个体趣味性。

(四)事件因素

事件因素是消费者选择体验式旅游消费的直接诱因。如聆听他人一次精彩的旅游体验介绍,不经意间在电视节目中

看到一个旅行片段,结束一件艰巨任务,经历一次危机事件,突然进入人生转折关口,亲自进行一次体验式消费等等情形,都能够直接影响主体选择个体定制化的体验式旅游消费,以亲历、模拟事件的形式,品味心情,感受事件,体验生活,以期达到品质生活的目的。

生成旅游消费行为的因素关系如图-2所示。

三、促成体验式旅游消费行为的策略

(一)剧场策略(Theater Strategy)

人类的知觉是非常抽象和复杂的,但对自身来说也是最真切的。目前的旅游产品的局限之一就是只能带给消费者简单的感官体验,如对景点或旅程的视觉记忆、听觉记忆等。体验经济时代里,体验式营销理论告诉我们,最佳的模式应是感官刺激的全面绽放,即各种感官产生最大化的“集合效应”,这样旅游产品才具卖点,这也是体验式旅游消费的创意核心。

一般说来,消费者经常会依循感受性进行消费选择,感官的满足程度成为消费者评价消费优劣的重要指标。迪士尼的童话王国、星巴克的体验空间、深圳东部华侨城等,为消费者设计了主题式的布景空间,提供沉浸式的创意氛围,任何一个建筑物都以符号化载体的形式唤起消费者的感官体验,刺激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形成惊险、激烈、新奇、舒适等感官体验,使消费者在旅途中得到感官的全方位满足感。

美国服务营销学专家格鲁夫和费恩克认为,服务体验经历和演戏相似,体验消费过程可以看成一批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剧场策略即场景策略,即旅游服务商通过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空间”,营造出一种格调和氛围,人造出特定的服务情境,让消费者形成先入为主的认识与期待,在模拟的氛围产生“现实感”,从而体验各种服务。如为消费者提供雅致的寝室、独具一格的卫生间、优美的用餐环境等。这种模拟的情境类似于戏剧的舞台,消费者从登上舞台的那一刻,开始体验另一种身份和角色,用符合这一舞台的行为方式从事相应的活动。这是一种具有较强控制色彩的刻意化的方式,能起到被动唤起体验式旅游消费的作用。也就是说,这种旅游剧场的设置,为疲于工作和生活压力的那部分人,提供了暂时性的解脱场所,也为他们实际扮演剧场角色、真正参与体验式旅游消费提供了可能。

(二)情感策略(Feeling Strategy)

消费者既是理性的又是情感的,情感因素在消费者购买行为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中,因产生对旅游产品的情感而选择消费或再次消费的过程不属于研究范畴,这里的情感策略指服务商通过提供旅游消费产品,能够延伸消费者的深度心理欲求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是意识角度的、深层面的,消费者在旅游消费中感受深度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区别于剧场策略引发的感官体验。如日本很多家长基于培养孩子的坚韧性、意志力等目的,安排孩子参加体验型冬令营活动,让孩子亲自参与决策体验、困难体验、矛盾体验、信任体验、意志体验等学习活动,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从而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良好的情绪。旅游服务提供商紧紧抓住体验式旅游消费产品在激感体验上的重要作用,有针对地进行宣传,以达到促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目的。

(三)定制策略(Customization Strategy)

简单而言,定制策略就是订做策略,即根据消费者不同体验需求来设计旅游活动过程,促成体验式旅游消费行为的一种策略。体验经济模式下,消费者体验的需求是决定旅游产品成败的关键因素。旅游产品的定制从原来的固定内容定制(如路线定制、价格定制、人数定制、食宿定制等)发展到今天的体验感受定制,由消费者决定定制的内容,定制不仅涵盖固定内容,而且囊括所有的弹性内容(如旅游的乐趣性、舒适度、适应性、品质性等),旅游服务商需要为满足消费者体验需求做好充足准备,才能有效地促生体验式旅游消费行为。

(四)广告策略(Advertising Strategy)

心理学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指出,任何行为的产生遵循“刺激一反应”的原理,它能够解释“广告策略一消费行为”之间的关联。在广告传播中,广告信息能激活人脑在记忆中所贮存的信息,使人产生内部知觉期望,以从而有目的地接受输入的新信息。

在体验式旅游消费广告信息传播过程中,包括广告展示、表现、传递、接收等环节,这些环节本身就是说服目标消费者通过对广告信息的认知、理解,转化为潜在消费态度和事实消费行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主动而不是被动的。与传统旅游消费广告不同的是,体验式旅游消费广告的侧重点是“刺激感官生成欲望”,如渲染极美的风光,强调个性化定制服务,免费的体验式参与、品质型食宿安排等等,而不仅仅是优惠的价格、经典的路线、美丽的风光等。

篇2

关键词:农村 义务教育 经费管理 绩效

一、研究的背景

(一)政策背景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紧急通知》(财教[2012]425号)指出,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近年来,为促进义务教育发展,国家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据全国教育经费统计,2012年我国实现了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然而,在义务教育得到财力保障的同时,对义务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规范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充分发挥资金绩效,也就成为了当前教育经费管理中突出而亟需解决的问题。

2012年11月26日,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紧急通知》(财教[2012]425号),一是要求各级财政和教育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管理好义务教育经费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大工作任务,抓实抓好;二是科学合理安排经费、严格学校经费管理,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三是明确管理责任,建立奖惩机制。财教[2012]425号文件的出台,为各地财政和教育部门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提供了制度性、纲领性指导意见,但是具体如何操作,需要各地认真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经费管理模式,实现义务教育经费的预期绩效。

(二)现实背景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教育经费管理工作的难度也相应加大,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凸显,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一些地方虚报学生人数套取财政资金,有的甚至人为调账,多报债务;二是挤占、挪用教育经费时有发生;三是部分地方教育经费预算只做到县教育部门,学校没有单独编制预算;四是学校支出科目不统一,报表不统一,记账不规范;五是绝大多数农村学校财务基础薄弱,没有会计报表,没有会计档案,“包包账”、“流水账”、“纸烟盒账”等不规范的原始单据普遍存在;六是部分学校核算不真实,多列支出,少计收入,甚至伪造假合同、假依据、假基建专账和假会计凭证等;七是有的学校严重违背《会计法》有关规定,财务人员既做会计,又兼出纳。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资产、债务、收支等数据不真实、难以提供真实依据,也难以堵住虚报冒领等种种漏洞。究其成因,既有思想认识不足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目前大多数地方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尚未实行事前(预算)、事中(执行)、事后(考核)全过程管理,继而管理不到位、执行不严格、追踪问效不力,最终资金使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绩效管理模式。

二、“校财局管”:沙洋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绩效管理模式

2012年12月笔者在湖北沙洋县进行了调研,沙洋县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校财局管”模式,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构建了安全、规范、高效的义务教育经费运行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006年秋季,沙洋县被国家确定为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试点县。沙洋县组织人员经过认真调研和分析,大刀阔斧,积极探索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创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模式。

(一)制度保障

沙洋县为规范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健全和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从财务管理、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国有资产管理、资金管理、信息网络管理、监督问责等各制度层面出台了相关规定,这些制度体现了绩效管理理念,提出了绩效管理要求,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校财局管”改革予以制度保障。

2006年9月,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的意见》,在全县实施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农村中小学启用新机制财务核算管理系统,实现学校、教育、财政主管部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管理。

2010年,沙洋县教育局修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财务管理的意见》(沙教字[2010]9号),对中小学预算管理、收费管理、支出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学校债务管理、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票据管理、财会队伍管理,以及中小学财务管理的责任与监督方面做了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2011年,沙洋县教育局、财政局重新修订了《关于农村中小学收费和资金管理的暂行办法》,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资金管理严格实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专款专用、收支平衡、公开透明、责任追究的原则。《沙洋县中小学公用消耗物资管理制度》(沙教计[2011]2号),明确公用消耗物资使用和保管的经济责任。《沙洋县中小学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沙教计[2011]3号),明确规定学校必须按照国库集中收付工作流程办理国库集中支付。《沙洋县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沙教计[2011]5号),对固定资产的分类、固定资产计价、固定资产账务处理、调出变卖报废固定资产的申报制度和审批制度、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等方面予以规定。《沙洋县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资助的管理制度》(沙教[2011]8号),明确了资助对象及核定程序和要求,并对资助经费的拨付和使用、资助管理和资助监督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确保中小学贫困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二)具体做法

沙洋县制定《沙洋县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实施意见》,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管理、预算监管为抓手,立足科学化、精细化,切实加强学校预算管理,从源头把握支出去向,从过程控制支出额度,确保学校公用经费发挥最大效益。

1.抓预算编制,体现预算的统一性和真实性。在预算编制上做到“三全”:即全部学校、全年时间、全部收支,力求学校预算编制科学、规范、全面、真实。在操作上,一是摸清家底,确定基本数据。学校全面认真地开展资源调查,确定学校人员情况、校舍情况、设施设备情况等基本数据,为编制学校预算打好基础。二是掌握政策,分析预算形势。学校先总结和分析上年度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掌握学校财务收支和业务活动的变化情况,确定本年度预算的一般性因素;然后对影响预算的各项政策进行分析,掌握学校收支的政策性变化;最后考虑各项县级已列入计划的大型支出项目等因素,科学分析预算形势,准确判断学校收支情况。三是量入为出,编制收支预算。在编制的过程中做到收入编全,支出编实。

2.抓预算执行,确保预算的刚性和严肃性。学校编制预算经县教育局审查后,送县财政局审核,报县人大批准后,下达各中小学执行。每月10日前,各中小学按预算指标在网上申报当月资金用款计划,经县教育局审查,县财政局审核后下达。学校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各中小学在下达的用款额度内,在网上录入支出项目,经县教育局审查后,在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实施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通过一整套严格的预算执行程序,强化对学校的资金管理,确保学校经费用在刀刃上。

3.抓决算管理,保证资金的合理性和绩效性。决算是对一定时期预算执行结果、财务状况和事业发展成果的总结,是预算管理的终结。每年,学校均对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为下年度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做好准备。同时对资产进行清理清查,报送教育、财政主管部门汇总、审核,提交县人大审议通过,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4.抓预算监管,做到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一是监管学校预算编制。县教育部门对学校上报的预算报告进行审查,要求学校预算项目及额度符合主管部门的编报口径,符合学校实际需求。二是监管学校预算执行。县教育部门每月审核学校申报资金用款计划,控制学校月度用款额度;审核学校支出,监督学校财务行为,对学校财务进行年度审计。三是实时监控。从2007年开始,各学校年度预算均经教育、财政部门网上审核、批复,实现“预算编制直达学校”、“财务核算直达学校”、“资金拨付直达学校”、“财务监控直达学校”。全县92所农村中小学归并为35个财务核算点,其他学校为报账员,学校成为独立的核算主体;35个财务核算点已在当地农业银行设立零余额账户,每月各学校通过网络申报用款计划,经县教育局汇总审核,县财政局终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可对全县中小学财务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三)经验总结

1.以加大投入为关键,把握保障性。一是确保中央、省级资金划拨到位。县级财政坚持“优先划拨、足额划拨、按程序划拨”的原则,将中央、省级资金及时按预算计划全额下达学校。2007年以来,中央和省补助沙洋县资金全部直达到校,充分保证了学校经费足额预算、全额到位、正常运转。二是确保县级资金配套到位。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同时,坚持“上进下不退”的原则,保证学校有充足的经费加强基础建设。三是确保学校非税收入管理到位。各中小学收取的各项非税收入资金,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原则,统一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并作为学校可支配经费统一纳入预算,按规定程序拨付使用,有效堵住了支出漏洞,防止了乱收乱支现象的发生。

2.以强化管理为重点,把握规范性。为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2007年,沙洋县财政拨款为全县农村中小学财务核算点统一配置电脑设施,安装了“湖北省农村中小学财务核算管理系统”软件,实现了校与县、县与省市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联网,实行对学校财务管理的全程监控、时时监控,建立起规范化、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新机制。学校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参与学校经费预算管理,监督学校资金运行。

3.以提升素质为根本,把握原则性。为实现财务人员实际操作的规范性,避免因业务不熟和违纪违规造成损失,沙洋县切实加强了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和培训。一是转变观念,选准人。选择具备从业资格、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法纪意识牢的财会人员从事报账工作,在工作量及相关待遇上给予保证,使之能安心本职。二是强化学习,培养人。通过对学校财务管理人员多次专项培训,让他们熟悉业务、迅速进入角色,熟悉法律、坚持按规操作,使之能严格履职。三是严格要求,用好人。要求学校报账员精通业务,通盘掌握学校的开支渠道及规模,当好校长的参谋和助手,实行“预算失控与违规责任追究制”,使之能尽职尽责。

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校财局管”模式的管理绩效

从沙洋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实证分析可见,“校财局管”模式以推进绩效管理为目标,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多层次、全方位的预算执行监督管理机制,真正做到了“收入一个笼子、计划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确保了教育资金的安全高效,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成功模式,在实现义务教育经费绩效管理的同时,取得了明显的管理绩效。

(一)义务教育经费得到有力保障

对于农村义务教育来说,强制性、普及性、基础性是其三个本质特点(刘冬兰,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校财局管”模式,规范了政府行为,按时保量地分担、拨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

(二)财务管理得到有效规范

通过改革经费管理体制,实行“校财局管”,初步形成了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六统一”的运行管理模式,即“统一编制预算、统一科目、统一核算、统一国库集中支付、统一财务核算管理软件、统一报表”。既规范了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行为,更重要的是学校财务收支计划更加透明,从而有效杜绝了经费使用的随意性和暗箱操作,有效杜绝了学校的违规乱纪行为,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了资金使用的效率性和效益性。2011年3月,“沙洋县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成果被评为湖北省首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三等奖。

(三)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校财局管”模式在规范管理的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根据调研整理,几年来,沙洋县学校投入1 961万元,新建、改造校舍61 642平方米;投入330万元,更换学生课桌凳30 630套;投入308万元,在80所学校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实现了远程教育“校校通”全覆盖;投入191万元,启动了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工程,全县各学校办学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高。

(四)治乱减负取得显著效果

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校财局管”模式以来,学校所有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学校按照审批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取费用,将资金通过开户银行缴入“县非税收入汇缴专户”,实行分校管理、核算。通过严格学校经费管理,杜绝了学校乱收费行为,实现了学校收费多年来的“零投诉”。2008年,沙洋县被评为湖北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紧急通知(财教[2012]425号)[Z].2012-11-20.

2.俞世国,马云琴.金塔县规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实践[J].财会研究,2011,(12).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消费模式;转型路径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10-0040-06 收稿日期:2009-05-07

在由美国引发的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的谨慎型消费模式起到减缓危机影响的作用,但并不等于说中国现有的消费模式就是非常好的,顺应经济增长和扩大内需的要求,中国消费模式有必要加快转型步伐。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和机遇并存,关键是要探求和确定转型的目标和转型的路径。

一、减缓金融危机冲击:中国有必要加快消费模式转型

(一)中国谨慎型消费模式对国际金融危机有减弱作用

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到世界上很多国家,而影响较深的主要有两类国家。一是与美国经济关联性强的国家,二是与美国消费模式接近的国家。与这种消费模式迥异的国家所受的影响要小得多。从关联性上看,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其最大外债国,在此次危机中,中国遭受的冲击也不小。但由于中国长期形成的谨慎型消费模式,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弱了危机的影响。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的谨慎型消费模式客观上成为了抵御金融危机的一道屏障。其一,谨慎型消费模式遵循的是“量入为出”、节约的消费观念。在这种观念驱动下,人们较少向银行借贷进行消费,即使存在这种行为,数量也不大,对未来的还款能力也进行了足够的估计,银行方面也不可能形成坏账,从而阻断了资金链条断裂的恶性循环。其二,由于采取谨慎型消费,消费者较少依赖贷款消费,同时,对风险高的产品也很少消费,从而减弱了危机的发生。这种谨慎消费习惯,在一些旅居国外的华人民众中仍然保有,美国华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损失较小就是一个例证。据美国《侨报》报道,2008年9月30日美国公布的20个城市住房指数下跌了16.3%,创历史之最;但华人社区的房价则基本稳定,有的还有微升。华人拥有的房屋被拍卖的占比也很小,这是因为华人很少过度依赖贷款,购买房屋通常是在自己的经济实力允许的范围内。在股市、保险和其他金融产品方面,华人遭受损失也较小,因为对风险过高的产品涉及不多(美国侨报,2008)。

(二)中国谨慎型消费模式的历史成因

中国谨慎型消费模式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胡雪萍,2002)。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中国实物分配型、供给型消费特征明显,居民的福利性消费的比重较大,各种福利、补贴大约占到工资总额的90%以上(尹世杰,1999)。整个社会没有把消费摆在应有的位置,对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这种情况在1978年以前尤为严重。当时由于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上的失误及重生产、轻消费思想影响,片面以产值增长速度为目标,居民消费受到影响。比较典型的是1958年提出的“”和超英赶美口号,要求一年内把钢产量翻一番,这实际上就是把以钢铁为中心的生产增长速度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1966年开始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并没有真正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目标。而是以备战为中心,提出“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口号。这一时期,在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上,注重的是高积累,实行的是低消费。经济理论上的宣传也是如此。“我们每人每年如果少吃一个鸡蛋,并把鸡蛋出口,就可以换回三、四十万吨化学肥料,或者挽回四个半容量两万五千瓦的能供80-120万人用电的火力发电厂的全套设备”(牛中黄,1957)。较长时期以来实行的是限制消费的政策,不仅限制消费品生产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且使人们对生活消费产生片面的认识,认为消费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单纯消耗物质财富的行为,当生产与消费发生矛盾时,往往想到的不是以刺激消费来促进生产,而是以紧缩消费来保证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有了很大改观。为纠正过去的失误,补偿历史的“欠账”,调整业已严重失调的积累、消费比例关系,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消费倾斜政策,取得较好效果。但也走过弯路,如在1983年,由于某些农副产品积压,产生了片面强调鼓励消费、盲目单纯刺激消费的错误导向。由于受脱离国情的高消费思想影响,以及放权搞活时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弱化、国外消费示范效应和国内收入增长强烈攀比欲望的驱使,居民消费需求急剧膨胀,消费需求与消费品供给之间的差率越拉越大。针对经济过热、投资规模过大、消费需求过旺、物价上涨等一系列矛盾,1988年四季度起被迫采取治理整顿,紧缩财政、信贷、控制投资、消费、加强工资基金管理,堵塞乱发奖金、滥发实物的各种渠道,使过快的收入增长出现了减缓趋势,集团购买力增长过快的势头已开始得到抑制。与此同时,市场开始降温,供求关系开始改善,经济发展和生活消费重新转回到正常轨道。

(三)中国仍有加快消费模式转型的必要

消费转型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而来的。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过渡,与此相伴,消费的转型与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密切相关。随着经济转型,中国已经出现了消费转型由谨慎型消费向开放型消费发展,由单一性消费向多样性消费过渡。在个别群体和个别品种中,甚至也出现了奢侈性消费、炫耀性消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统计,中国奢侈品消费额的年增长率在20%左右。2007年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已经达到80亿美元,消费人群达到总人口的13%。目前,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年销售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8%,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香港大公报,2008)。但这种情况还只是个体反映,从形式上其消费支出还是在其收入范围内。更多的情况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绝大多数人员仍然处于收入和消费水平极低的状态,在城市中以下岗失业人群为代表的低收入家庭还有不少,总体上中国目前还不是很富裕。从消费转型和经济转型的轨迹来看,还没有使大多数居民改变谨慎消费习惯。中国整体上还属于谨慎型消费模式,因而有必要加快消费转型的步伐,提高社会总体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

在本次金融危机中,虽然谨慎型消费成了抵御金融危机的一道屏障,所受冲击较小,但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仍然没有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所以,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与美国采取的措施有所不同。中国如果仍然采取以牺牲国内消费来保出口换取外汇的方式,在美国经济放缓、消费市场出现大幅度萎缩的情况下,也必将面临挑战。为了减缓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适时作出了扩大内需的战略决策,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

地提高扩大内需的效果。顺应这种经济增长要求,消费转型也有必要加快步伐。中国应把握变革机遇,立足于扩大内需,通过消费模式转型,来有效刺激和推动消费,通过扩大消费来进一步拉动内需,以拉动内需来推动经济增长,采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适度消费模式。

二、美国金融危机凸显:过度消费模式不是中国消费模式转型的目标

(一)美国过度消费模式诱发了金融危机

分析美国此次金融危机,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样的,既有缺乏约束的金融衍生产品的滥用,又有金融监管的缺失,而过度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一个重要诱因。

过度消费,是指将未来可能挣到的钱过量地用于现行消费。也就是说,在经济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还不具备某种消费水平和消费高度时,过度地追求高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具体表现为,家庭和个人不顾自己的消费支出能力,盲目追求大大超过自身经济力量允许的消费需求。

不可否认的是。超过现实的收入水平,预支部分未来收入,如果能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还是对经济增长有利的,一方面可以让消费者在收入不足的条件下,通过信贷方式提前享受到自己所期望的生活,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在美国经济发展中,居民消费起了主体作用。美国GDP的70%是由消费带来的。在这里消费的度量非常重要,如果超过了这个度,过度地超过现实收入水平和能力,过度透支信用,过度透支消费能力,往往会产生反作用,最终使长期利益受到损失。

过度消费模式,在经济繁荣时期,其危害性还不是很明显,因为经济增长,消费者的收入也增加,消费者一般能通过固定收入来源偿还贷款。但其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当消费大大超出收入,导致资金链条断裂,特别是被金融衍生工具所放大超出了金融系统本身所能抵挡的范围后,就会诱发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金融危机就是最好例证。

在过度消费的大背景下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成为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次贷危机的产生源于对住房市场次级抵押贷款条件的放宽,一些收入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通过消费信贷,也能从银行获得贷款,使次级抵押贷款得到迅速发展。有数据显示,到2006年,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贷款总额占当年全部抵押贷款市场的近20%,达到6000亿美元(孙飞、赵文锴,2008)。大量的低信用者申请到了次级贷款,通过低首付,甚至零首付实现了住房愿望。在次级抵押贷款的超低月供或房价上升面前,次贷申请者还有能力还款,即使还不起贷款,也可以通过把房子卖掉赚一笔钱。但当房价下跌时,大批次级抵押贷款人不能按期返还贷款,银行大批贷款无法收回,银行出现资金损失,进而波及到实体经济,产生金融危机。

(二)美国过度消费模式的形成

美国过度消费模式的形成既有其传统习惯的原因,也有其理论渊源和政府政策鼓励的引导。

1 过度消费来源于美国移民的传统习惯。美国社会很早以前就存在着超过自身收入水平的借贷消费现象。最早可追朔到1620年,英国移民通过分期付款方式乘坐轮船到达美洲大陆,从那时起,美国就开始有了消费信贷。随后,消费信贷发展得很快,时至今日,消费信贷已成了美国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很多人不仅购买房子、汽车、家具,而且购买电视机、微波炉、电话等日用消费品,都是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或通过贷款方式进行。这使得政府和居民都养成了扩张性消费的习惯,似乎越支出政府越有钱,越消费居民越富裕(车耳,2008),不管是政府还是居民都在透支未来的收入,而且透支比例越来越大,大大超过了承受能力,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2 过度消费模式形成的理论渊源。对于消费问题的研究,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很多理论。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提出了绝对收入理论,认为每个消费者都是根据其现期收入来决定其消费支出,也就是说,人们即使钱多了也不会多花太多,更不会全部花掉。但这一理论逐渐被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定”和摩根的“消费决策影响收入”代替,成为美国日益盛行的过度消费行为的理论支撑。

弗里德曼认为应该用未来收入来分析人们现期消费支出的变化。在持久收入假定中,收入被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两部分,与此相对应,消费也分为持久性消费和暂时性消费。持久收入假定强调了消费者未来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因此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的现期消费支出可以超过其现期收入,在经济衰退时,尽管一个人的现期收入减少但消费支出不一定会减少,因为可以预支未来的收入,甚至未来若干年的收入。弗里德曼的学说从理论上论证了消费者的消费增量可以大于其收入的增量。

摩根认为收入中包含有不确定部分的收入,因而消费的决策也存在影响收入的可能性。即家庭在做出消费决策后,通过某种努力,可以确定收入中这些原来不确定的部分,从而可以使未来收入增加。消费者之所以能够以消费决策影响收入,一是因为消费信贷和抵押信贷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在没有现期收入或收入不足时以信贷方式来进行消费:二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就业机会增多,人们赚取收入的机会增多。摩根的学说为消费支出超过甚至大大超过现期的收入进一步提供了理论依据。

3 美国政府鼓励过度消费。政府通过倡导居民多消费来增加财政收入。其政策体现之一是制定了商品不含税的标价体系。在美国,售卖的商品标价中不包含税金,税金是另外支付的,这样消费者购买时会有商品价低的感觉,从而增加购买的愿望并产生多购买的事实。消费者每多购买一份商品,不仅多扩大了一份消费量,而且也给政府另行多增加了一份税金,所以政府从政策上鼓励消费者多消费。

政府还通过完善的社会权益保障制度来提升消费者信心,鼓励消费者多消费。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其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三个部分。受教育者,可以享受公立学校从小学至高中的免费教育;失业者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低收入家庭可以获得政府补助,如救济金、退休金、免费医疗、房屋津贴、粮食券、电和煤气等能源补助等。这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了消费者信心,为美国民众过度消费提供了后续社会保障。

(三)过度消费模式不是中国消费模式转型的目标

对美国来说,金融危机的危害不仅仅在于危机本身,更严重的在于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挫伤了美国的信用和消费者信心,引起对各行业产品的消费量的下降,产生极为不利的恶性循环。

金融危机爆发凸显,过度消费的美国模式难以持久,美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已经开始考虑采取抑制消费、扩大出口来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同时,美国民众也不得不改变长期形成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表现为很多家庭从大房子搬出住进小房子,由乘坐豪华车改为乘坐普通车,由喜好旅游改为呆在家中看电视,尽可能地减少消费开支。2008年11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10月份的开销下降

了0.5%,这已经是连续第五个月下滑了,而个人存款率却上涨至2.4%,美国消费转型的态势开始出现。

因此,美国的过度消费模式不是中国消费模式转型的目标,因为这种消费模式事实上已经导致了金融危机的产生。当然,对美国来说,消费模式转型的目标也不是要转向谨慎型消费模式,这不仅是因为居民长期形成的消费习惯很难在短时期内改变,而且更因为谨慎型消费模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消费转型的目标是要在中美这两种消费模式之间找到一个融会点,寻求一种均衡适度的消费模式。这种适度消费,其实也就是在消费支出和收入之间寻求均衡,消费支出没有必要低于现实收入水平;考虑未来收入预期,消费支出可以高于现实收入水平,但不能过度超出自身支付能力的范围。

三、在危机中把握机遇:中国消费模式转型的路径

中国经济目前持续处于高速增长中。但毕竟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在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面临的发展任务仍相当艰巨。中国有必要跨出谨慎型消费模式,适度加快转型步伐,采取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消费模式,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正向作用,拉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一)在扩大内需中注重刺激公共消费

面对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无疑是必要的和及时的。2008年11月,政府宣布了在未来两年内4万亿的投资计划,用于刺激内需,以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民生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同时,在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计划,2009年2月又在此基础上启动又一轮数额为1300亿元的中央投资计划,并计划在同年第二季度下达第三批规模超1300亿元的中央投资计划,投资领域继续围绕民生工程、保障性住房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从扩大内需所采取的措施来看,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投资会在公共消费上产生效果,通过刺激这些公共消费,既拉动国内投资,推动了经济增长;又拉动了居民消费,推动了消费增长。

(二)适度推动消费者行为转型

通过消费者行为的转型,来扩大消费需求。一是由实物型消费转向服务型消费。消费者在满足基本的吃、穿、住、用等物质需要外,应该转向对服务的消费,使旅游、保险、金融、通信、健身、娱乐等都成为消费的主要内容。二是由物质消费领域扩大到精神消费领域。精神消费领域可从教育文化、休闲保健消费人手。当消费者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对精神方面的需求会更加重视,既重视子女的文化教育,愿意在子女身上花钱,增加开支;又重视自身的素质提高,乐意在培训、休闲等方面增加支出。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更加注重对自身的保养,会增加对保健药品的需求。三是由数量型消费转向质量型消费,体现消费的品质,体现产品消费带给消费者的精神满足程度。四是由普通型消费转向个性化消费,体现消费的差异性。五是由大众型消费转向品牌型消费。品牌代表了商品的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消费者质量意识的增强,不仅对耐用消费品讲求品牌,而且对日常生活用品也讲求品牌。六是由传统消费转向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既包括对实体产品的消费,也包括对服务的消费。绿色消费要求消费的产品都是对人不会造成危害的产品,要求所处的消费环境是无污染的,要求产品处于清洁生产环境和加工环境中。通过绿色消费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适度推动消费结构转型

通过消费结构的转型,来促进消费需求的合理化。一是推动消费支出结构转型。通过增加居民收入,促使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如衣着、食品支出的比重下降,教育、娱乐、交通、通讯、居住等支出比重上升。二是推动消费兴趣点的转型。消费兴趣点是在某一时期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热衷消费,消费兴趣点的形成受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心理、物价水平、攀比效应等因素影响。在中国,消费兴趣点曾经几经更换,由20世纪80年代的手表、自行车、录音机“三大件”到90年代初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新“三大件”,之后消费兴趣点又朝汽车、电脑等方面发展转变。

从家电消费看,未来的家电消费注重的是品牌、质量、技术指标,注重在原有基础上的更新和升级。比如数字电视、背投电视、平板电视等;而冰箱则看重它的环保、保鲜、节能功能。而对于农村消费者来说,更注重其实用性、实效性,可以通过“家电下乡”等方式促进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

从汽车消费看,在居民的消费支出中其比重将会增大。特别是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购买力的增强,以及政府积极鼓励个人购车,汽车消费贷款等措施的出台,再加上经济型轿车的推出,这会大大激发私人的购车欲望。从现实看,已有一部分率先富裕起来的人购买了车,还有另一部分准备购车。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汽车价格的进一步降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加入买车的行列,汽车消费将成为新的消费兴趣点。

从信息工具看,电脑、手机、互联网的消费支出将会增加。由于电脑产品的升级更新速度很快,会不断催生对电脑的新需求,对电脑的消费量不断增加。手机作为另一通讯工具,由于其功能的增多和款式的不断更新,加上价格的下降,更换手机的频率也加快了,扩大了对手机的消费量。由于互联网的运用,在网上可以享受到更快捷的服务,因而对因特网的使用也更普及。

(四)合理借用消费信贷手段,适度扩大消费需求

美国的过度消费之所以成为普遍现象,除了与生俱来的消费习惯外,还得到了发达的消费信贷制度的支撑。危机的产生是由于过度滥用信用、放松监管,而不应废除消费信贷制度。对于中国来讲,在鼓励消费上可以适度借鉴美国消费信贷手段。

过度消费信贷不利于经济发展,但适度的消费信贷则有利于消费正向作用的发挥。适度发展消费信贷,一是要转变居民消费信贷观念,倡导适度负债消费的新观念,引导居民利用银行金融产品的意识。二是要转变金融机构的信贷观念,增强消费信贷服务意识,积极开拓消费信贷市场。三是要尽快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包括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和个人信用风险制度等。四是要创新消费信贷品种,拓展消费信贷渠道,贷款空间应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以满足农民的需要。五是要全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信用制度环境,尽快制订与消费信贷相关的法律,规范和统一银行的操作,使消费信贷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五)尽快完善消费者社会权益保障制度,提振消费者消费信心

在美国,完善的社会保障和权益保障制度为消费者消费提供了信心保障,这一点对中国来说,也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一是要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包括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增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功能,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坚决打击市场中的假冒伪劣商品和行为,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障,使消费者更加放心地消费。三是要加强社会保护,通过行政监督、行业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及时制止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发生。四是要加强消费者自我保护,使消费者掌握必要的维护自身权益的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通过消费者社会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实施,确保消费者的内在消费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确保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得到全面提高。

篇4

互联网思维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品牌)、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维方式。从营销角度讲,互联网思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创造极致的用户体验,深入到内心满足消费者。今天害怕被颠覆的人,一定要研究互联网思维,如果你不学习、不研究互联网思维,你的企业迟早会被颠覆。

你看一下近年来商业世界的变化就不难理解了。世界上曾经有过这样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名叫“柯达”,在1991年的时候,他的技术领先世界同行10年,但是2012年1月破产了,被做数码的干掉了。同样当“索尼”还沉浸在数码领先的喜悦中时,突然发现,原来全世界卖照相机卖的最好的不是他,而是做手机的“诺基亚”,因为每部手机都是一部照相机,随后几年“索尼”业绩大幅亏损,濒临倒闭。然后原来做电脑的“苹果”出来了,把手机世界老大的“诺基亚”给干掉了,而且没有还手之力,2013年9月,“诺基亚”被微软收购了。

你再看一下中国的商业或市场变化与国际上的发展也是相同的。如360的出台,直接把杀毒变成免费的,淘汰了金山毒霸,淘宝电子商务2012年一万亿的销量,逼得“苏宁”、“国美”这些传统零售巨头不得不转型,逼得“李宁服装”关掉了全国1800多家专卖店,连天上发了卫星的“沃尔玛”都难以招架,如果马云“菜鸟”行动成功的话,24小时内全国到货的梦想实现,那么这些零售巨头的命运又将会是如何?再如马云“余额宝”的出台,18天狂收57个亿资金存款,开始强夺银行的饭碗;三马(马云、马化腾、马明哲)的网上保险公司的启动,预计未来五年将会有200万保险人员失业,其他保险公司将何去何从。腾讯微信的出台,6个亿的用户还在增加,直接打劫了中国移动、电信和联通的饭碗。

行业的落败关键是管理者思维的落后。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时代,经营者具有互联网思维可能是最重要的。“粉丝”恐怕是今天互联网上提及最高的词语之一,它也是互联网思维核心――用户思维的最好表征。从有了互联网就没有离开过用户。如用户注册数、活跃率等都伴随着各个互联网产品,到了SNS、微博、微信产品出现时,粉丝称为衡量一个平台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如考究一个明星的人气,看微博有多少粉丝、贴吧有多少用户等,粉丝的参与、体验,也成为产品最好的创新源泉,粉丝也是品牌力量的一部分,或者说唯有粉丝才有品牌,否则就只是LOGO而已。

用户思维导致了跨界思维的产生,它表明互联网发展使得许多产业的边界变得模糊,如销售、金融、图书、娱乐、交通和媒体等现在可能都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在互联网影响下,今天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跨界的时代,每一个行业都在整合,都在交叉,都在相互渗透,如果原来你一直获利的产品或行业,在另外一个人手里,可能就变成一种免费的增值服务。

记住: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产品的竞争、不再是渠道的竞争,而是资源整合的竞争,是终端消费者的竞争,谁能够持有资源,持有消费者用户,不管他消费什么产品、消费什么服务,你都能够盈利的时候保证你的利益,立于不败之地。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一切由消费者定义。近两年随着移动互联下新媒体不断涌现,SNS、微博、微信等不断刷新人们的观念,也不断地刷新企业的营销体系。从本质上看,不是一场由新媒体主导的变化,而是思维模式的转变诱发了新工具、新媒体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的迭代的出现。在移动互联下营销管理方式是协作、开放、分享,沟通。它是未来企业成功的关键。

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目前营销最新模式:O2O: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或线上到线下)。这一模式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特别是二维码的出现,成为移动运营商进军移动互联网,布局未来O2O电子商务的关键。

我们设想一下,晚上带着家人去吃饭,拿出手机点击附件餐厅,看完餐厅介绍,对比之后,挑一家评价好的、好吃又实惠的餐厅,在手机上领取一张会员卡,定好座位,等时间到了,点击导航,直接去吃饭,不用排队;吃饭的时候,哪个好吃就拍个照,放到微博或朋友圈,晒一晒,与朋友共享,因为以后朋友来这里吃饭的时候,凭着你的分享,朋友可以优惠,商家还要给你返利,既能吃到好东西,分享又能赚钱,这好事哪里有啊。吃完饭,去商场购物,看到哪个产品喜欢的,拿起来扫一下二维码,用手机比比价,放入网络购物车,逛完商场,在手机上点击送货时间和送货地址,直接付款,不用拎东西,也不用排队,然后去看电影,因为电影票在吃饭的时候已经用手机买好了。这可能就是我们未来的生活。

由此可见,要做好O2O模式一定要研究今天的消费者特点。这方面消费者心理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1.今天的主流消费者更加注重自我,各自有一些独特的、不同于他人的喜好,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对自己的判断力非常自负。

2.擅长理性分析,不会轻易受舆论左右,受潮流影响。

3.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孜孜不倦,对事物喜欢追根究底。

4 .品位越来越高,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精细程度都相当高,在购物时都有自己的标准。

篇5

关键词:非财经类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出现多元化的趋势,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应用型的复合人才。对于非财经类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来说,主要是为了满足经济结构调整下企业对于通才型的人才需求。

一、非财经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人们常说术业有专攻,是因为有些专业特别是技术类的专业,对专业性的要求极高,专业细分也很细致,必须是高精尖的专才。但是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其使用性非常广泛,可谓是四海皆需用,而且对专业程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大型的上市公司和一个小型的运输公司,其对会计专业的要求就不在一个级别上。早在2001年,我国就已经取消了会计制度的行业划分,各学校自行根据学校特色、专业等把会计专业归为“通才”或是“专才”。一般而言,财经类高职院校走的就是专才的路,其会计专业划分非常细致,主要是给社会输送高精尖的会计专业精英,而非财经类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人才则采用通才模式,也就是除了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之外,还应该结合实践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来培养。

二、非财经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一)结合工作岗位的综合需求,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经济全面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复合化、多元化的,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宗旨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对于会计专业,除了掌握基本的会计、财务管理技能之外,还必须结合工作岗位的综合需求,强调实训课程的开发。一般而言,高职院校都会有一些对口或者有合作的企业单位等,可以根据合作企业的业务范围设立一些相关的专业课程,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还直接缩短了学生毕业后在企业的“再培训”时间,提高了学生的适应力,也间接提升了学校的竞争实力。

(二)理论结合实际,强化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财经类高职院校对于财务会计的专业性要求较高,除了注重原理的理解和数学推到之外,还会涉及到大量的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财经相关知识,而对于实践技能的培养则相对薄弱;非财经类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向则是更倾向于将会计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注重实例应用,在普及会计常识基础上,强化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财务会计实践项目和综合实训时,着重于会计相关的经典案例和热点问题,并注重基础知识的链接,同时要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加强对财务各学科之间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对于复杂生涩的数理推导以及理论探讨等则采取忽略的态度,引导学生将理论结合到实训中去,强化对其实践技能的培养。

三、非财经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法

(一)加强信息化在会计专业的运用

如今是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已非常普及,由于会计专业的细致、严谨、精确等特性,大量原始账单、数据汇总等对高质量的人工依赖很高。自计算机技术出现之后,就解决了这些问题,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大趋势,比如ERP系统,从原材料采购、进账、加工、产品出售、售后等全过程全部列入电脑系统,财务走向一目了然,节约了很大的人工成本;又如Excel表格,拥有强大的数据记录、处理、分析、汇总以及绘图等功能,可以为会计专业发挥强有力的辅助作用,所以学校应该与时俱进,在日常教学中要以会计基本理论知识为主线,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在网络操作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正确运用与会计相关的计算机软件,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能熟练掌握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预算、财务报表分析、利润分配等资金的营运管理。

(二)结合合作企业,奠定工作基础

非财经类高职院校一般都有自身的优势特色,也就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而且会有一些合作的对口企业。比如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就是直接为景德镇的瓷器企业输送人才,所以该学校的会计专业也会设立瓷器相关的课程。当然不是瓷器制作、工艺等技术性课程,而是与瓷器相关的市场、经济、国际趋势、出口路线走向等与财务相关的课程,并将非保密性的企业财会资料作为课堂分析,还经常组织学生去企业实习,了解瓷器企业的运作流程等等,从财会的角度去分析情况和问题,考察财务关系,了解陶瓷企业的资金活动,为将来工作奠定基础。

(三)注意教学方法,保证课堂质量

非财学校走的是通才路线,要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需要教师将财务知识结合实训,融会贯通财务各学科之间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践项目,把握好问题的思路、范围以及深浅,掌控好与会计课程的相关程度。此外由于会计学科的专业性相对较强,专业知识枯燥乏味,学生深度融入难度大,需要教师注意课堂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多积累多关注会计相关的实践新闻等;在课堂上多穿插精彩的项目实例,利用实践项目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多问多说,并及时反馈和总结,多给学生创造实训的机会,观察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在各方面上有不断的进步。

四、结束语

非财经类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是通才模式,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之外,还应该结合实践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其培养的思路主要是:一要结合工作岗位的综合需求,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二要理论结合实际,强化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会计专业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加强信息化在会计专业的运用,正确运用与会计相关的计算机软件,为会计专业发挥强有力的辅助作用;其次要结合合作企业,为未来工作奠定基础,缩短工作后企业的再培训,增强学生的竞争实力;最后要注意教学方法,保证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篇6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商贸业的发展,认真贯彻国家扩大内需政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优化消费市场环境,调整消费结构、积极推动全区消费品市场高质量发展,对引导生产、促进消费和稳定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相比2013年末(2013年是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2018年末**商贸业呈现法人单位数大幅增长、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消费对经济拉动效应进一步显现。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现状

(一)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区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1201个,从业人员10055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438.6%和98%;全区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75个,从业人员1542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59.6%和增加25.9%。全区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总体规模不断壮大,吸纳就业能力持续增强。从主要经济指标看,2018年末,全区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77886.8万元,比2013年末增长5.29%,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24917.3万元;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5979.5万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418.5万元。

2018年分行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及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个、万元、人

行业

单位数

资产总计

营业收入

从业人员

批发零售

1201

477886.8

1024917.3

10055

住宿餐饮

75

45979.5

38311.6

1542

(二)行业结构持续优化

2018年末,全区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405个,资产总计198633.3万元,比2013年末增长4倍和0.46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22329.6万元。从行业中类看,农、林、牧、渔产品批发业和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业两个行业增长较快。2018年末,农、林、牧、渔产品批发企业法人单位48个,资产总计32343.2万元,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5倍和45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392.9万元。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企业法人单位140个,资产总计24895.3万元,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1.7倍和1.1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3246万元。

2018年按行业中类分组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及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个、万元

企业法人单位(个)

资产总计(万元)

营业收入(万元)

批发业

405

198633.3

422329.6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

48

32343.2

3392.9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95

73379.6

193420.1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25

1041.3

3365.7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4

230.1

768.8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20

31314.1

46350.7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140

24895.3

123246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33

23059.9

41818.9

贸易经纪与

3

3306.6

83.8

其他批发业

37

9063.2

9882.7

2018年末,全区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796个,资产总计279253.5万元,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3.6倍和0.3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02587.7万元。从行业中类看,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和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三个行业增长较快。2018年末,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法人单位95个,总产总计184859.4万元,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1.0倍和1.1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42356.5万元。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企业法人单60个,资产总计21095.9万元,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4倍和1.3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4148.7万元。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企业法人单位116个,资产总计19351.7万元,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6.7倍和7.4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655.4万元。

2018年按行业中类分组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及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个、万元

企业法人单位(个)

资产总计(万元)

营业收入(万元)

零售业

796

279253.5

602587.7

综合零售

61

11189.6

34009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143

13450.6

15841.4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44

6149.6

6829.9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24

4320.3

4776.7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173

5565.8

13397.4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

95

184859.4

442356.5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60

21095.9

44148.7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116

19351.7

28655.4

(三)限上企业支撑作用明显

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全区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限额上企业创收效果显著,支撑作用明显。2018年末,全区批发和零售业限上单位数78个,从业人员3293人,资产总计262179万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69365.8万元,分别占2018年末全区批发和零售业的比重6.4%、32.7%、54.9%和75.1%;住宿和餐饮业限上单位数12个,资产总计36233.3万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156.8万元,分别占2018年末全区住宿和餐饮的比重16%、78.8%和70.3%。

(四)内资企业占绝对主体

2018年末,批发和零售业内资企业法人单位共计1201户,比2013年末增长438.6%,占批发和零售业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100%,是全区批发和零售业的绝对主体。在内资企业中,私营企业法人单位815户,比2013年末增长508.2%,占内资企业的67.9%;国有和集体企业法人单位数比2013年末减少66.7%。

2018年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合计

1201

内资企业

1201

国有企业

3

集体企业

12

联营企业

1

有限责任公司

239

股份有限公司

12

私营企业

815

其他企业

119

2018年末,住宿和餐饮业内资企业法人单位共计75户,比2013年末增长59.6%,占住宿和餐饮业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100%,是全区住宿和餐饮业的绝对主体。在内资企业中,私营企业法人单位54户,比2013年末增长54.3%,占内资企业的72%;集体企业法人单位数比2013年末减少100%。

2018年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合计

75

内资企业

75

集体企业

4

有限责任公司

12

私营企业

54

其他企业

5

二、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零散度过高,企业经营规模偏小。由于流通企业准入门槛低,流通企业呈现出“小、散、乱、弱”问题,具有规模效应、市场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少。2018年,全区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企业达1123户,占全区批发和零售法人单位的93.5%,全区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企业营业收入为255551.5万元,仅占全区批发和零售法人单位的24.9%;全区限额以下住宿和餐饮业企业63户,占全区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的84%,全区限额以下住宿和餐饮业企业营业收入7261.7万元,仅占全区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的29.7%。

(二)行业竞争激烈,整体经营效应不高。受制于管理水平低,经营规模偏小,大多商业企业未能形成自身特色经营模式,在商品采购、促销、售前售后服务上大同小异,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三)商业布局不合理,农村商品流通建设滞后。从普查情况看,我区批零住餐企业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区范围,而在农村的企业微乎其微,农村商业网点分散、布局不合理、设施不配套、综合运行成本高,阻碍了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积极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控股等方式,快速实现规模扩张,通过开发特色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强化现代管理、增强创新能力等措施不断提高企业发展水平,培育一批品牌企业,更好的带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培育出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篇7

【关键词】 劳动保障 消费者权益 盈利模式 投资方向

一.共享经济模式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共享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冲突 共享经济由于刚刚发展起来,作为新兴的一种经济模式不比传统经济模式规范化。由于政策的大力支持,共享经济的发展逃避了传统经济负担的税收、社会保险等义务,对传统经济形成了不正当的竞争。共享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冲击较大,在共享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传统产业生长受到遏制,传统从业者的利益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社会和谐。例如2016年国内外爆发的出租车司机围堵滴滴打车等专车司机的事件。

(二)劳动保障 大部分共享经济从业者采取自由的方式,意味着从事该工作的人员缺乏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一旦共享市场产生消极的变化,这些劳动者将付出较大的代价。

(三)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不健全 共享经济处于发展初期,信息缺乏积累与甄别,无法估计供求双方的信用度,网络平台信息的优劣不容易控制,很有可能出现侵犯、欺骗消费者的事件。

(四)当前实行的法律法规不适应共享经济的发展 我国当前实行的法律法规是基于传统经济模式建立的,而共享经济与传统经济运营模式相差甚远,法律法规已不再适合其的发展。对于社会保险、劳动保障及税收问题,现有法律条文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一些企业趁机“钻空子”。监管的缺失以及准入门槛低导致共享经济市场环境鱼龙混杂,交易中存在安全漏洞且保障不确定。

(五)大数据技术壁垒形成新的垄断 共享经济运营依靠大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供需方匹配与价格约定,交易的完成重点在于大数据提供的信息。进入该行业的企业为了获取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便不断完善大数据技术,逐渐形成垄断地位,形成行业壁垒。

(六)取消补贴之后企业如何盈利 为吸引消费者,新兴的共享型企业依靠其有较强实力的母公司获得补贴,但是补贴具有暂时性,取消补贴之后如何盈利是共享型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例如滴滴打车的司机与消费者取得补贴,这一方式为大众普遍接受。

二.发展共享经济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及监管体系

1.打破基于传统经济模式建立的立法思维及监管模式,根据共享经济的特点建立新型的法律体系,针对面临的现实问题改良规章制度。例如税收主体的确定、税收监管、劳动者权利的保护、消费者维权等方面。

2.加强政府立法监督及行业监管,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维护良好的共享市场环境。监管部门建立合理的监管机制与问责制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行业成立自律协会,严格控制市场准入原则。

(二)实行保险制度。共享平台由于信息质量把控不够严谨,经常出现一些矛盾纠纷,而部分平台为降低交易成本不购买保险,出现问题责任承担者支付不起巨额费用,所以,强制购买保险有利于维护和谐的市场环境。

(三)加强信息质量与信息安全管理

1.严格控制信息质量,对意图进入共享经济领域的企业及个人进行信息质量把关,对其提交的有关信息进行真实性的审查。

2.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共享平台依靠大数据技术运营,运营基础在于其庞大的数据库,数据库包含资源情况,供给者信息及消费者信息,是共享型企业竞争力所在,其中的信息安全对于供需双方都极为重要。第一,建立信息安全保护机制与长期信息监控系统。第二,发展网络技术,建立安全系数较高的数据库与加密系统。

(四)建立个人信用体系

1.完善个人信用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确立失信行为惩罚机制。由于共享经济是以租代买,将商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消费者获得使用权后对商品加以破坏,意图方便获得长久使用权的行为屡见不鲜,所以必须加大惩戒力度,提高失信成本。在供给者的角度上看,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共享市场环境,使不法商家不得进入共享市场。

2.建立健全信用评级制度。政府应致力于打造一批有实力的信用评级机构,对共享市场主体进行信用评级,将评级结果公示到平台中。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供给者的了解,同时利于供给者重视自己的信用度。

(五)企业采取差异化战略,扩大品牌效应,进行资产估值融资 共享型企业经营项目具有创新性与实用性才能使盈利增加,在共享市场站稳脚跟,资产估值增大,从而减少融资难度。

(六)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模式制定投资策略,选择投资方向 实物共享型企业资金来源是租金及押金,押金数额较大,一般将押金进行投资,从而获得收益。所以选择投资方向的时候要考虑押金的返还期及投资的回收期,保持资金在市场流通。

Y语: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以租代买,供给者拥有商品的所有权,消费者只拥有短暂的使用权,旨在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其发展迅速,形式多样,已拓展到出行、房屋、技术、金融等多个领域。与传统经济相比存在生产成本低,资产占用比例低,经营方式及商品形式多样化,财务风险低,经济增长速度快等明显优势,同时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供给侧改革。但其在现实的运营过程中还存在与传统经济冲突,劳动保障制度及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不健全,企业经营风险较大等问题,需要社会与企业共同采取措施,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及监管体系,强制实行保险制度,加强信息安全与质量管理,建立信用体系,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合理选择投资方向,使这种经济模式健康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郑志来.《共享经济的内涵、成因及商业模式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16年第3期

篇8

[关键词]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024

2016年3月15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思路,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从其内涵上来看,五大理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其中绿色发展与共享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共享是手段而绿色是目的,以共享经济为抓手助推经济绿色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1共享经济的内涵

共享经济也被有些学者称为“分享经济”,其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它的实际应用直到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才被人们所重视。

11关于共享经济内涵的相关研究

共享经济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同的学者对其内涵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发展报告课题组提出:“分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共享经济可以理解为素不相识的群体中以获利为目的暂时地、部分地让渡物品的使用权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在这种模式发展的过程中涉及三类主体:分别是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方、供给方和联系两者纽带的共享平台。郑志来认为:“共享经济借助网络等第三方平台,将供给方闲置资源使用权暂时性转移,实现生产要素的社会化,通过提高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为需求方创造价值,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5月,美国学者Robin Chase出版的《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成为畅销书,在这部著作中提出共享就是“使用而非拥有”的理念,即部分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享的一种经济现象。

12共享经济的定义

尽管表述上存在差异,但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总结起来,所谓“共享经济”,是指借助一定的平台,使物品的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能够充分交换信息,从而使用者在不购买即不拥有物品所有权的情况下可以暂时享有物品的使用权的经济模式。所有权和使用权是两种不同的权属关系,所有权包含使用权,事实上,人们需要的是物品的使用权,但是传统的物权观念下,要拥有使用权必须先拥有所有权,即先明确物品的归属才能明确物品使用主体,不拥有物品所有权的用户占有他人物品使用权是一种越权行为,甚至会受到法律惩罚,使物品的使用范围狭窄,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而对物品的所有者来讲,并不能够充分利用物品使用权,如果物品所有者能够部分让渡物品使用权,那么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能够满足其他人的需要,使物品的利用价值得到提高,社会也可以极大地减少有形物品的生产,从而节省资源。物品所有者在让渡使用权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收益,物品使用者因没有购买支出也获得收益,这样在使用或者消费需求同样得到满足的前提下,社会支出减少,福利增长。

2共享经济实现的支撑条件

共享经济的普遍应用晚于其概念的提出,是因为其普及所需要的支撑条件当时还不具备。共享经济模式的实现要基于以下外部条件。

21互联网应用的普及

网络是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出现和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沟通信息的途径。通过网络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结在一起,把市场的供求信息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们的疑惑可以在网络上得到解答,知识可以在网络上实现共享。特别是手机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使得网络终端便于携带,随时随地可以与整个世界建立联系。只有具备这样的条件,人们的需求可以得到充分表达,同样,过剩的资源在网络上寻求消费。这样共享经济才能成为现实。

22第三方支付的发展

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第三方支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财富的表达形式及其转移方式。使支付变得简单而快捷,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做法在网络上已经被淘汰。这种高效支付方式的出现,使共享经济在应用中涉及不同利益主体权利发生变更时,通过第三方支付手段而实现利益平衡。

23信息交换平台的建立

信息交换平台是共享经济实现的直接应用。在这个平台中,基于位置定位服务(LBS)技术明确供求方的地理区位,通过供求信息的和接收实现共享交易的撮合。一方面,闲置的以及可以共享的物质和服务信息被平台集中,另一方面,需要相关使用价值和服务的需求信息也在平台中集中。供求双方可以通过浏览的方式主动寻求目标,也可以通过系统基于一定算法条件而进行最佳的匹配与撮合。信息交换平台是共享经济在网络上的直接表现。

3共享经济模式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动力

共享经济的基本理念是使用而不拥有。即享有物品的使用价值同时不拥有物品的所有权,使具有同类需求的人可以实现共享。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可以解决经济绿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一方面满足社会成员使用上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利用物品的使用价值。改变自工业革命以后所形成的通过消费来拉动经济拉长的方式,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使民众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改变经济增长的理念,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31共享经济模式充分利用资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通过供求平台的建设搭建有效沟通途径,并已经在社会生活很多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在租车、P2P网络借贷、众筹、住宿等行业进行了广泛应用。在交通层面,在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家用汽车进入城市普通家庭,但是随着家用汽车的普及,在满通需求的同时,道路拥堵和空气污染成为副产品。而在私家车使用中,所有人都会发现其利用率极低。通常一辆车可满足五人的交通需要,但多数情况下却仅为一人的交通需求服务,占有了较多的交通资源却不能解决相应数量的交通需求,导致很多城市成为“堵城”。近年来出现的滴滴打车、Uber等软件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可以把有同样交通需求的用户组合在一起,大家共享资源,共同承担费用;除此以外,以car2go为代表的分时租赁模式,消费者可以满足个人短期用车需要,这种做法从个人来讲节省了支出,从社会来讲充分利用了资源,成为共享经济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

32共享经济模式降低碳排放强度

共享经济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例如,国外有定量研究表明汽车共享可通过减少行驶车辆和行驶里程推动温室气体减排。Martin和Shaheen对北美汽车共享产生的环境影响所开展的调查和估算显示,参与汽车共享可推动户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084 吨/年。如果汽车共享成为汽车消费的主流模式,那么全球汽车保有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都将大幅减少。实际上,目前戴姆勒、马、通用等汽车制造商都在不同程度地参与或提供汽车共享服务。

共享经济模式做到物尽其用,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消耗,提高了利用率。从而减少了物质的生产同时不降低社会效率。碳排放主要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因此,经济增长模式的变革也减少了碳排放,提高了环境效益。

33共享经济模式对消费理念带来革新

共享经济模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物权观念和消费观念。在传统物权和消费观念影响下,社会成员追求的是拥有多样化和规模化的住房、汽车等硬资产,将对这类资产拥有的数量和品质视为财富的多寡,这种观念体现在连接生产和消费的商业模式中。

而在共享模式的引导下,通过付费使用而非购买的方式解决使用权消费会成为一种新的方式,这样房屋、家用电器、日常生活用品及交通工具等不再被看作财富的本身,社会成员所追求的不是对物品的所有权占有而是使用权的拥有,通过对使用权的行使而给消费者带来生活的便利,得到使用的满足感与幸福感。这种理念的更新也会带来社会生产层面的重大变革,使有限的社会资源能够生产更多满足社会成员需要的物品,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社会治理目标。

4结论

经济绿色发展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新趋势,而传统的经济模式对经济绿色发展具有各方面的制约,以共享经济为抓手,改变自工业革命以来所形成的财富观和价值观,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废弃物的排放,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帅共享经济带来的变革与产业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6(6):69-74

[2]分享经济发展课题报告组认识分享经济:内涵特征、驱动力、影响力、认识误区与发展趋势[J].电子政务,2016(4):2-10

篇9

关键词:发展循环经济对策

资源的稀缺日益影响经济的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出资源枯竭与环境威胁的困境,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现实和亟待研究的重点经济问题。甘肃省由于历史等原因,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现象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要走出一条新的经济发展道路,最佳的选择就是走循环经济的道路。

甘肃省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才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达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才能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种经济发展模式

从资源流程和对环境影响的角度看,人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三种模式,即传统经济模式、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

传统经济模式。这是一种由“资源—生产—消费”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生产过程,是一种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三高一低”,即“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的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和一次性的,它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这必然导致资源的短缺和枯竭,并酿成灾难性环境污染的后果,其严重程度已危及人类的生存。

过程末端治理模式。这是一种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繁荣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典型特征是先污染、后治理,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时期,就采取这种模式。这种经济模式的进步表现在于,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但由于重在强调生产过程的末端治理污染,导致治理成本太高,技术上难以支撑,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把大量有用的资源当作废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在浪费资源的同时使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循环经济模式。这是一种“资源—生产—消费—资源再生”的物质循环流动生产过程,它把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在环境方面表现为低污染排放,甚至零污染排放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其主要特征是“三低一高”,即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以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其和谐纳入自然生态的物质能量循环过程,以达到产品洁净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物高效回收的目的。这样可最大限度的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使资源在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作为一种先进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不但要求人们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经济新思维,还要求在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领域倡导新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著名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甘肃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

甘肃在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伴随着资源的低效率利用。甘肃省是一个人均能源占有量相对不足的省份。目前省内煤炭探明保有储量86亿吨,人均贮量仅有400吨左右;石油资源贮量人均仅10吨,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金昌、白银、嘉峪关、玉门、窑街等重点资源型城市(矿区),现在都面临着资源日益枯竭的严峻形势。与此同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影响着甘肃省经济的全面发展。甘肃省煤炭资源的综合开采回收率仅为30%,而现阶段我国重点煤矿的回采率平均为6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也只有37%。而甘肃省内矿产资源开采中,乱挖滥采、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资源的加工利用基本上仍是“资源—产品—废弃物”一次性单向粗放型利用方式。

(二)能源消耗增长速度过快

甘肃省1999年至2003年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分别为3.98%、3.23%、1.88%、4.36%、11.82%;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分别为9.90%、8.70%、9.40%、9.40%、10.10%。逐年能源消耗呈递增趋势,尤其是2003年能源消耗增长速度超过经济的增长速度1.72%。这种以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仅加重了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而且造成资源严重的浪费以及资源的低效率利用。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

(三)能源消耗和废物产出量偏高

在长期形成的国内分工格局中,甘肃省“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占很大比重,其中大多数传统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既造成能源的高消耗,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2003年,甘肃省GDP和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国的1.11%和0.85%,但甘肃省能源消耗总量是3375.08万吨标准煤、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是2073万吨、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是20899万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是4033亿标立方米,分别占全国的2.01%、2.06%、0.98%、和2.03%,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甘肃省在资源高消耗的同时,伴随着废弃物高排放。甘肃省万元工业总产值废物产生量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甘肃省内万元工业总产值排放的污染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要比东部地区高出1~5倍。资源高消耗和废物的高产出,必然导致资源枯竭、草地退化、水土流失、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使甘肃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四)能源的消费结构不合理

甘肃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占相当大的比重。甘肃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储量比较贫乏,再施以过度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会造成能源的严重短缺,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甘肃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为主,而且根据甘肃的能源禀赋条件,这种结构今后20年不可能有太大变化。这对甘肃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将造成压力。

甘肃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对策

(一)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

推进循环经济是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要通过教育宣传,让全社会懂得什么是循环经济,认清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提高公众的资源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为发展循环经济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要特别加强对青少年的环境资源意识教育,使他们树立起循环经济的意识,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回收、绿色生活方式等与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活动逐步变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二)加快立法工作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资源的利用涉及社会、经济、环境各个方面,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法律机制,进行科学的管理,保障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已经起步,但至今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框架。为了有效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甘肃省除了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之外,还必须加快地方性循环经济的立法工作,形成和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明确政府、企业、社区和公民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责任和义务,并建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确保法律的有效性和严肃性,为保障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建立循环型社会提供良好的法规和政策环境。

(三)推广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与传统的末端治理污染相比,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清洁生产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传统的末端治理污染与生产过程相脱节,即“先污染,后治理”,重在“治”;清洁生产则要求在产品设计、原料选择、工艺流程、废物利用改进等各个环节,不断加强管理和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重在“防”。二是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集约型增长方式。传统的末端治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上;清洁生产则是走内涵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实行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企业要积极主动防治工业污染,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使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逐步实现零排放,从而达到治理污染和改善环境的目的,收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效果。

(四)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

循环经济的技术载体就是环境无害化技术,主要包括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大力发展甘肃省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重点在以下方面:科研管理部门要把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作为甘肃省科研工作的重要领域,重大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要优先列入科技计划,政策上予以引导,投入上予以倾斜;明确科研重点和科研方向,针对目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要矛盾,近几年内应重点将工业废水、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作为重点攻关项目;建立开放型的科研体制,通过降低门槛,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科研力量和技术;积极鼓励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帮助企业解决资源综合利用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中的具体技术问题。

(五)加快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

目前,甘肃省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大都以追求GDP及GDP增长率为目标,导致片面追求GDP,无视资源环境成本的投入和消耗。在GDP高速增长的背后,往往掩盖着资源存量和生态环境的巨大赤字。因此,对于甘肃这样一个生态基础和环境都比较脆弱而对资源依赖程度又很大的地区而言,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显得更为重要。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水平考核方式,即在重视GDP增长水平的同时,加强对经济效率以及单位GDP的资源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污染排放量等指标的考核,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从而将循环经济发展指标纳入区域经济发展考核体系。通过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实施,促使社会各部门抛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走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2.吴季松.循环经济[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3.孙国强.循环经济的新范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篇10

(一)网络经济下的垄断是一种竞争性垄断。

网络经济模式下,传统经济中基于价格垄断的垄断模式不再适用,垄断的形成主要是基于技术竞争和技术创新。或许某些企业已经在市场当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力量,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即便企业暂时处于垄断地位,也仍有很大可能被取代,这导致垄断企业不能够依靠其垄断地位进行随意定价。除技术之外,网络经济形势下不存在其他市场准入条件,这就使得一些实力较弱的小公司只要能够掌握一定的核心技术就能够很快发展起来,甚至在某些领域能够拥有和大企业相对抗的实力。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下,垄断企业就必须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来维持自己在该领域中的垄断地位,通过不断升级产品来吸引消费者。因此,网络经济下的垄断仍具有很强的竞争性,是一种竞争性的垄断。

(二)网络经济下的垄断提高了消费者福利。

传统经济模式下,垄断企业在市场当中具有绝对的实力,能够采取提价限产等方式来获取较高的垄断利润。而在网络经济模式下,垄断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网络效益,往往会加大生产,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作为重点,并根据最后一个边际消费者的保留价格来决定商品定价,这就意味着网络经济模式下,垄断企业失去了商品定价权。价格不再是各大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焦点,更多的企业选择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升级产品来占领市场。可见,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由于垄断企业扩大生产,降低价格,这一举措将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三)网络经济下的垄断推动了技术创新。

网络经济模式下,信息、知识成为主导经济的重要资源,且该资源具有共享性和传播性,任何企业都不能够将其独占,企业只能暂时拥有某些资源,即垄断地位也是暂时的。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企业才能够不断获得垄断地位。一个新的技术创新,将使过去的创新变得过时,这种潜在的竞争威胁的存在使得在位厂商不得不致力于研发上。网络经济模式下,尽管生产同一类型产品的企业当中有一个或几个依靠领先的技术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但是由于市场不存在进入壁垒,使潜在进入者进入该领域成为可能,为了应对进入威胁,这就要求企业进行更多的技术创新来巩固其垄断地位。

二、网络经济下的反垄断规制

反垄断法是国家干预经济所采取的法律手段,反垄断政策属于间接规制的范畴,主要应用于自然垄断行业。一般来说,网络经济中的垄断属于自然垄断。网络经济下的垄断是竞争性垄断,这种垄断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垄断,因此政府应针对性地对反垄断规制的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完善和修改。

(一)反垄断规制新目标:

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者福利。

网络经济下,技术型垄断企业能够通过不断提高商品质量和性能,提供高标准的产品给消费者来提高消费者福利。网络经济下政府反垄断规制的重点应该放在规范市场秩序方面,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维护消费者权益,而不是一味地限制垄断,保护竞争者。在此,就需要政府能够准确判断领域当中垄断企业市场地位的合理性。对于一些具有垄断势力的大型企业,只要其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社会效应,且能够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政府就不应该进行限制。相反,如果一些企业依靠其在领域当中的垄断地位而限制其他企业的发展就应该对其进行反垄断限制,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

(二)反垄断规制新内容:

重点在规制垄断行为而不是垄断结构。政府反垄断规制分为规制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两个方面。而网络经济下的政府反垄断规制则应当着重于规制垄断行为,而不是垄断结构。在网络经济中,企业通过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加大创新投资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这很有可能会形成垄断性的市场结构,即企业在市场当中占有绝对的份额。此时,如果政府反垄断工作放在垄断结构方面,那么企业就会失去创新的积极性,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进而使得整个市场停滞不前。政府反垄断规制应该将重点放在不遵守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行为上面,例如垄断企业依靠自己的垄断地位打击其他企业,损害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在网络经济下允许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来获得垄断地位,前提是要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

(三)反垄断规制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