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偶然性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2: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命的偶然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生命价值的内在意蕴。生命的偶然性,让人不能不深深体味生命的惟一和可贵;生命的短暂性,正是人们尊重生命与珍爱生命的至上理由。
对生命的理解及其态度,构成了生命的意识。人类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从单一到广延,从偏狭到宽容的发展变化过程,表现了人类理性与心理的成熟过程。
首先,是对生命物理特性的理解。从学理上看,对于一个已经形成的生命而言,它的形成,确实在必然性中存有极大的随机性或偶然性。而惟有此偶然性,让人不能不深深体味生命的惟一和可贵,并对自然造化肃然起敬;生命的短暂性,正是人们尊重生命与珍爱生命的至上理由;生命的脆弱性,又实在让人不能把它的巨大能量与一场小小的灾难、一种不期而至的疾病、甚至一件微不足道的器具对生命的剥夺相提并论;但生命往往就是这样不堪一击,人类又有何理由不因此而呵护生命呢?
对人的生命的理解与态度,还必须有另一个更高层次上的认识维度:人的社会性与复杂多样性。人依靠后天的教育与自我选择,不仅摆脱了与低等动物在一些相似性上的共同习性,而且在不同的成长经历与环境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个性、气质、兴趣、爱好等复杂的特性。
当我们把生命特性的这两个层面展现出来时,生命的真谛及生命意识就显示出它温柔而肃穆的全部内涵:我们不仅应尊重他人的生命,对生命怀有一份敬畏的、无法用其它任何东西可替代和超越的神圣之感,而且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生命怀有一份责任,从而让生命在生活中显现它不可侵犯的价值与意义。
暴虐生命的沉重思考。形形的生命暴力,不仅包括对生命的残忍与冷酷,更包括对生命的漠视,对尊严的践踏,这是对人类文明进化的嘲弄。
所谓生命暴力,从完整的意义上看,它应包含两个方面:对他人生命和自己的生命采取暴力态度。
形形无端剥夺他人生命的暴力事件,突现的是罪犯对生命的残忍与冷酷。
而另一种“隐性暴力”对生命的漠视,不仅大量存在,它的各种表现和危害的实质却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对生命权利和尊严的蔑视,是对人类文明进化的嘲弄。
忽视生命尊严的各种暴力行为,特别是充斥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隐性”暴力,不仅会破坏社会的“生存生态”,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更令人忧虑的是这种以个人为中心、无视他人权益、视最高价值的生命为儿戏的麻木态度,会极大地破坏和“感染”社会成员的心态,影响人们在对待生命的问题上,形成残忍、麻木、冷漠等心理特征,成为一种带有倾向性的社会行为和价值准则。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且造成一个民族在文化和心理上的“硬伤”。
抛弃陈旧、偏狭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调整在社会变迁中引起的挫折感,是我们走出漠视生命藩篱的两条必由之路。
篇2
严格地说,基因突变也并非是完全随机的,基因组的某些区域要比其他区域更容易发生突变。在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下,基因组也会自发形成某种有序的结构。这种所谓“自组织”现象,更大大降低了生命的产生和进化的偶然性,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自组织对生物进化的作用,并不亚于自然选择。事实上,自组织是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不考虑自组织因素而单纯做概率计算,我们会发现水结成冰也是一个概率几乎为零的不可能事件。以概率计算攻击进化之荒谬,由此可见。
比利时生物学家克里斯蒂安・德迪夫所著《活力之尘》,更试图说明生命起源和进化乃是生物化学作用的必然结果,它的新版副标题“生命作为宇宙之必然”即是对这一观点的归纳。德迪夫是现代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因发现溶酶体和过氧化物酶体在197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晚年致力于研究生命起源和科普创作,在此之前已出版过两本很受欢迎的科普著作《活细胞导游》和《细胞蓝图》。
宇宙具有结构,这是科学已发现的,事实上也是科学研究能够成立的前提。但是宇宙是否真的有意义?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德迪夫认为,宇宙的结构必然能够产生生命和思维,再由思维发现宇宙的结构和理解真善美爱,就是宇宙的意义。这是一种改头换面的目的论,只不过导向目的的神秘力量由生物化学力量所取代。宇宙学认为我们的宇宙的确令人惊讶地适宜生命的生存,如果在宇宙大爆炸的最初时刻,物理常数略有不同,就很可能不会有生命。但是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宇宙有什么既定目的或意义。对此最简单的也是最好的解释是人属原理(AnthropicPrinciple,常被不恰当地译为“人择原理”):因为这是我们所从属的宇宙,如果没有这样的宇宙,就不会有我们人类。可能还有许许多多不同的宇宙有着不同的生存条件,只是我们无法知道而已。我们很容易把一个仅知(未必是仅有)的偶然结果误解为必然结果。根据现状去推想起始条件的必然意义,乃是没有意义的事后诸葛亮,就像一位在混战中夺得皇位的人自称是真龙天子。
篇3
关键词:水云;创作心理;创作模式
一、《水云》中的自我对话和审美理想
学界一般认为《水云》是解开沈从文创作的一把钥匙。多数论家是从了解沈从文的心境和情绪(青岛时期、昆明时期等)来引用它。金介甫认为《水云》是沈从文直接写婚外恋情的作品,是一份辩解书。①又认为,《水云》可以称为实验,因他用三种不同的语气来讲故事。②虽然研究的立足点不同,但专门从文学创作心理这一角度来解读的却少见。
《水云》借助心灵中两个自我对话的方式,论述生命和创作是“偶然”和“情感”起作用还是“理性”、“意志”起作用。虽然这两种观念互相辩诘,但沈从文指认的创作中,却表现了“你偶然遇到的几件琐碎事情,在感情兴奋中粘合贯串了这些事情,末了就写成了那么一个故事”这样一种交互的描述文学创作的说法,生命和创作往往是“由偶然和情感乘除而来”的意见一直占上风。谈及《边城》这篇作品,人们容易从故事的本身做评论,而作者却提到在他幸福的新婚生活之中,写这样的悲剧故事,是因“完美的爱情不能调整我的生命”,还需写另一种“和我目前生活完全相反,然而与我过去情感又十分相近的牧歌”,把青岛生活的感受和“受压抑无可安排的乡下人对于爱情的憧憬”借这个不幸爱情故事得到“排泄和弥补”。
《水云》从“偶然”和“情感”的讨论而引入的对自己审美理想和创作形态的整体表述。他的创作生涯可以说是在现实的“水云教育”下展开的,从湘西的水云,到云南看水看云,“到处是偶然”,又经历种种“情感乘除”,他自认“在死亡来临以前,我或许可以做点小事,即保留这些‘偶然’侵入一个乡下人生命中所具有的的情感冲突与和谐程序。”正是在人与自然的感召下,他历尽沧桑,觉得一切“偶然”侵入生命的东西,含有一种“神性”,是“在沉静中生长的宗教情绪”。他的所谓“神性”、“宗教情绪”不是宗教性质的,而是关于艺术和美学的。这里指的是他的生命和创作达到的高度和谐状态,是艺术创作的一种“高峰体验”。③对于艺术“神性”的追求,源于沈从文对生命的信仰。
对偶然、特殊的切入,以及从中体现的艺术洞察和艺术悟性,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入门和起点。如果将必然、本质看做主流,一味无视个性、偶然,必然陷入庸俗社会学轨道。沈从文在创作中不随大流,一直强调个性和特殊,把握“乡下人”那把“尺”和“秤”。他的很多作品都可以用“偶然”来解释,在《萧萧》中,萧萧在偶然中怀了孕,她要么被沉潭,要么被发卖。由于找不到卖家,萧萧偶然活下来,并且顺利把孩子生了下来。“偶然”成就了萧萧有惊无险的命运。可以说,“偶然”是沈从文文学创作的一个中心概念,它是沈从文在不断的探索和实验中找到的文学之门,一任沈从文自由驰骋,编织一个个天马行空般的故事。
二、创作模式:偶然和情感乘除加减
沈从文认为“偶然和情感乘除”始终支配着他的写作。他不无感慨地说道:“你不能有意得到那个偶然的凑巧,也无从拒绝那个附于情感的弱点。”④预料之中的好运总不在偶然的凑巧中,情感中的弱点即便理性张扬到极致也不会彻底消失,生命中新的偶然和情感,形成明天的命运,决定后天的命运,无处遁形。
《水云》还对其文学创作模式进行了分析。通篇回响着两种声音,不断辩驳、交织,共同支配和影响着他的生命思索和艺术创作。“躺着向天的那个我”,相信理性、必然,是“对生命有计划对理性有信心”的生命创作形态。另“宿命论不可知论”的生命创作形态,它认为生命遭遇和艺术创造是由不可预见的“偶然”与变幻无常的“情感”乘除加减决定的。后一种在沈从文创作中得到了印证。
沈从文对自己的创作作过这样的描述:“你偶然遇到的几件琐碎事情,在情感兴奋中粘合贯穿了这些事,末了就写成了那么一个故事。”作家在人生旅途中“偶然遇到”“几件事”,“情感兴奋(发炎)”之后“粘合贯穿”便成为一个故事。如《月下小景》取材于佛经故事,融合了作者情绪漫游所能触及到的种种感觉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可见,沈从文正是借用生命中一个个“偶然”,乘除加减发生炎症的“情感”来构筑自己的文学王国的。
三、生命写作一体化
我们从《水云》的副题――“我怎么创造故事,故事怎么创造我”可以看出,沈从文的生命和创作存在着同构关系,两者是同步统一又相互促进的,这就构成了很少见的“生命写作一体化”现象。换句话说,他是在将人生艺术化和艺术人生化。沈从文将生命中的亲身经历和真切的人生体验思考以及情感的复杂复合方式加以艺术化,毫无保留地反映到作品中。
例如,沈从文的小说《棉鞋》就毫不隐讳地反映了他在北京遭到香山图书馆长及职工歧视的真实境遇,他将自己的同事描写成势利小人。由于小说写的是真事,“沈从文的上司当然会把这篇小说看成是对他们粗暴的人身攻击。”类似的情形还表现在《八骏图》的创作山,沈从文在《水云》中承认:“两年前偶然写成的一个小说,损害了他人的尊严,使我无从和甲乙丙丁专家同在一处继续共事下去。”虽然沈从文的主观愿望是读者欣赏他精彩的小说,但读者和评论家却仍然充满好奇地猜测小说中人物和沈从文实际生活中朋友的对应。据金介甫和邵华强两人做的考证:“沈在小说中可能把闻一多写成物理学教授甲,说他是性生活不如意的人,因为她娶的是乡下人的妻子。……梁实秋则可能影射教授丁或戊,因为丁、戊教授都主张要有点拘束……《八骏图》中那位非常随便的女孩子,则可能是俞珊”⑤这势必引起同在青岛的同事的猜测和不满,因此也给沈从文带来不少麻烦。
沈从文的小说也有负面情绪得到排泄和弥补的实例。在《水云》中,沈从文指出,之所以写《边城》这样一个悲剧故事,是把青岛生活的感受和“我的过去痛苦的挣扎,受压抑无可安排的乡下人对于爱情的憧憬”借这个不幸的爱情故事得到“排泄和弥补”。
沈从文不断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永远不安于现状,每有所得便将自己的思考的结晶影射到作品中。在创作这项复杂浩大工程中,他本意是将有计划理性的成果照搬,实际上却又在写作的过程中渗入了很多偶然性的因素,于是便在自然惯性下完成了创作。很难说他的创作完全忠实于他拟定的构思,这就难怪他总是觉得难以达到“生命的和谐”,因此沈从文总是不断求索,直到外部环境使他不得不停下来。
注解:
① ②《沈从文传――凤凰之子》金介甫著,符家饮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85、386页
③ 马斯洛(许金声、刘峰等译),《自我实现的人》,三联书店1987年版
篇4
关键词:生物进化,基因,生命,物种
生物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基础理论,也是对人们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影响的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综合进化理论,深入地揭示了生物繁衍过程中物种形成和更替的原理,指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库在环境的选择作用下的定向改变,反映出生物与环境的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下面从基因突变、物种选择、无意识思维进化论等角度对生物进化的知识进行介绍和总结。
一、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基因突变是指由于DNA分子上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内部的可遗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原基因的一系列异质性等位基因,因而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突变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结果,其内因是基因碱基对的局部变化导致遗传信息变化,外因则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等。由于稳定的DNA分子结构在复制解旋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DNA分子复制时是外因诱发基因突变的时机。基因突变既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又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而只有突变,才能经过自然选择出现此基因的多态性基因――即等位基因,然后才可能在自然选择下,此等位基因的频率发生改变,即有利于环境的等位基因变化,会很快频率上升,从而改变基因库,发生进化。所以说突变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料,对生物进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 生物进化中的必然与偶然
基因组的研究表明,人类产生语言中枢纯属偶然的意外,大约600万年前,一类猿猴的相关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发生了变异,使它的后代意外的有了语言活动能力,所以人类是幸运的、意外的获得了使思维迅速发展的语言中枢。相应的基因突变后,人类大脑边层上语言中枢的产生和发展也就成了必然,人类的思维和认识得以提升也是必然的。
在生命的发展和进化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条件下由极偶然事件向极严格规律的转化,或者说,由极大偶然性向严格必然性的转化。生物进化就是一种极大偶然性与各种必然性的高度的统一。在外部干扰和内部变化占支配作用的时候,偶然性决定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前途和方向,成为必然性的基础和源泉,而必然性则表现为偶然性的放大、选择和延伸。
三、物种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到目前为止即使受到过质疑,依然被承认和认可。生物的进化沿着怎样的规律,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对物种灭绝和各种生物的进化演变提供理论依据。那么生物进化论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意义呢,这就主要从物种方面开始讨论:
(1)物种形成是生物对不同生存环境适应的结果
生物生存的环境具有变化性和异质性。环境随时间的变化导致生物的适应进化,环境在空间上的异质性导致生物的分异(性状分歧),分歧的结果是不同类型的生物,即物种的形成。不同的物种适应不同的局部环境,不能设想有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一种生物。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分化,歧异产生更多的物种意味着也能够占领更多的生存环境,生物的不连续性是生物对环境的不连续性(异质性)的适应对策。
(2)物种间的生殖隔离保证了生物类型的稳定性
物种在种间生殖隔离的存在下能保持物种相对稳定的基因库,没有种间的生殖隔离就会使已获得的适应因杂交而溶化丢失。所以物种的存在使得生物及保持遗传的相对稳定,又使进化不致停滞,保持进化的不可逆性,成为进化的基本途径。
(3)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物种具有可变化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这只是相对的,一个物种不能永远适应变化着的环境。当环境变化的速度范围超出原有物种的适应能力,灭绝就会发生,这时新的环境也有待新的物种去占领。生态系统也要适应环境的变化,物种的更替(种形成和灭绝)和种间生态关系的改变可以使生态系统适应变化的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从不平衡又达到新的平衡,从而推动整个生物界的进化。在这种宏观大进化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由物种进化所推动,物种是小进化的终点,同时又是大进化的起点,所以说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挝弧
(4)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
不同的物种因其不同的适应特征而在生态系统中占有不同的生态位。因此,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转移和转换的环节,是维持生态系统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关键。
四、无意识思维进化论
无意识思维进化论指出:①高等生物是由低等生物进化而来,低等生物是南单分子蛋白质生物个体演化而来,单分子蛋白质生物个体由化学反应直接生成。进化在生物个体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弱小到强大的发展过程,在生物种类上是一个从少数到多数的发展过程,生物多样化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的多样化和可变性。②生物进化包括微进化和宏进化两个方面。微进化主要指生命有机物质在种类和功能上的发展;宏进化主要指生命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在结合方式上以及生物个体结构和功能上的发展。③生物进化起源于生命的诞生,现有一切非单、分子蛋白质生物个体都是单分子蛋白质生物个体的各种复杂共生体。④生物进化的起因是生物的变异,变异主要通过生物自身的无意识思维由环境的变化来影响。变异经历了一个从随机变异到受自身无意识思维影响和指导的变异的发展过程,遗传物质经历了由蛋白质分子到蛋白质和核酸共同承担的发展过程。⑤生物进化有量变和质变两种形式。⑥生物进化的过程因生物体结构的变化而产生了多个阶段,进化在不同的阶段遵守不同的进化法则。⑦生物进化的进程受环境变化的影响,是一个渐变和巨变交替出现的过程。⑧生物进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
五、进化是永无止境的
生物进化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微进化,新种的生成和大进化。微进化是指生物群体中基因频率的改变,新种生成和大进化是指从一个类型到另一个类型的跃变,比如从鱼类进化到两栖类。现代综合学说认为,由微进化和新种生成的研究所得的结果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大进化。最近发育生物学的研究似乎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某种基因的表达速度变慢,就会使鱼鳍变成肢足。而在这形形生物的进化过程中,突变、环境的选择、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扮演了主要的角色。环境的变化是永无休止的,生物的进化也将一直持续下去,而人类的存在,无疑加速了其他生物进化的速率。
总之,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以整合未知新经历和诠释过往旧经历的交替进行为媒介,在“他者调节”与“自我调节”形式上的互相转化与内容上的更新换代中,生物进化的痕迹一代代被人类文明冲淡,旧文明的痕迹又一代代被新文明稀释。了解生物进化的理论,珍惜生命,是我们这代人应该关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 罗辽复著.生命进化的物理观[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2] 郝柏林,张淑誉编著.生物信息学手册[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3] 科仁.生物进化中 奇迹进行时[J]. 青年科学. 2006(04)
篇5
我大概天生是“边缘人”的命。我常说自己是广东人,但家乡却在广西北海。因为那地方在我成年以前,还是广东版图的一隅。
我阴历龙年出生,但按阳历算却又是“史称蛇年”。外婆说:“大龙小龙你都属,是龙尾巴,蛇脑袋。”这样一头可怕的怪物降生于“新”、“旧”之间,焉知是凶是吉,是祸是福?
在大洋彼岸求学的年头,我曾被“老中”、“老外”们或讥或褒地取笑为“洗不脱的中国味儿”,“典型的中国书生”,自己也颇以为然。可忽然有一天,我回到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竟被友人们戏称为“美国佬”,而且证据确凿地被指出“浑身上下的洋味儿”。自己也发觉,几年之间,自己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确大异于往日,常有与国人相悖之处——果真变成一头非龙非蛇,不中不西,亦土亦洋的怪物了么?
按习惯说,我算是“写小说出身”,但自从大学毕业读了几年洋学堂,回国后落到了学问逼人来(不是富贵逼人来)的中国社科院,反而搞不清自己究竟是“写小说的”,还是“做学问的”?平心而论,我对写小说挺着迷,对理论、学问也饶有兴趣。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亦未敢兼得却无以取舍。于是剩下的只有“角色困惑”和“认同尴尬”——“永远的异乡人”,然也,然也。
“人生如戏”。如果不是强调其中的欺世之“戏”,而是意味着一种宿命的偶然性的话,我迄今为止的人生经历正是。从懂事以来的30余年“生涯”中,已记不清遇到过多少次大跌大宕、大悲大喜、绝路逢生与死去活来。每一次几乎都是奇巧的偶然性把我推上命运的转折点。然而我不愿用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去看待自己生命中那些“幸运”奇迹。毋宁说每一次幸运都增添了我对于生命的虔敬和对于世界的善意。同时,我也懂得了可以用怎样一种姿态去面对种种人生。我应该报偿。不仅仅是用钱报偿那些曾对我慷慨相助的人们,而且是以深蕴着、呵护着太阳与大地予以自己的整个生命的温热,去面对每一分每一寸阴晴圆缺的世界。
为此,我首先学会了憎恶。厌倦一切在人与人之间设置障垒、煽疑播忌的高墙与高论,更鄙弃那些多少年来已经养得油头粉面的“革命世故”。我喜欢与人为善地生活,畅朗宽泛地应对世事,对各种卑微琐屑、飞短流长、机关暗算采取大而化之的轻淡态度。我相信,真诚与爱是这个纷扰俗世得以凝聚守恒的本原动力。每一次当命运把我推上孤立无援的境地,又使我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时候,起微妙作用的,与其说是历史、社会、环境,不如说更重要的是个人的精神和性格。“性格就是命运”。我深信。
篇6
应该如何面对这魅力的课堂景观?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这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本文聚焦音乐课堂,从多维预设, 精心生成;启动机智,诱发生成;调整动态,把握生成;生成―预设之升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一个涌动活力的课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我们的音乐课堂,就要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葱茏绿洲、一道亮丽的风景、一股清凉甘泉,去闪现具有生命力的灵动和灿烂, 让学生开始他生命的体验。一部精彩的电影,因为紧紧抓住了人物关键时刻的言行,所以令人难忘。一堂耐人寻味的好课,因为有了对关键词句的准确聚焦,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从心与心的缝隙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生长出来的。这正是音乐课的教学魅力所在。因此,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是一道“多元”的风景。
一、多维预设, 精心生成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是充满活力的。我们的很多教学行为和教学细节都要“以人为本”,理解尊重学生。课前的多维预设为教学活动的展开设计了多种“通道”,这为教学方案的动态生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课堂上,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情况,做出恰当选择,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每个细节,适时的加以调整,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力军”。我们所面对着的是活泼、个性鲜明的学生,是具有“生成欲望”与“生成潜能”的人,所以总会有“预约中的生成”。无论教师遇到什么多变的课堂,都要灵活、机智地调整、把控自己。预设目标是多维立体型设计。教师不仅要关注教材,关注知识的发展脉络,更要关注学生,要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状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对课堂作好充分预设,对结果要了然于心,对过程要多作假设:学生会怎么说?我又该如何引?应多模仿一些情境,多估计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为课堂的生成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胸有成竹地进行对话,在课堂上调控自如,也才有可能收获许多预约的精彩,而不至于望洋兴叹,斫之任之,甚至手足无措,方寸大乱。因此,在预设中要改变平地型设计,要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要让学生去爬坡,在爬的过程中,在接受智慧挑战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一切才智,让音乐课堂充满生气和乐趣的、激情与理智的综合生成的过程。完成由一次课程向二次课程的动态生成与建构的过程。
二、启动机智,诱发生成
鲜活的、充盈的、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它应该是教师生命流淌的地方,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音乐课堂动态生成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学是为学生的需要服务的。因此,课堂生成要从学生出发,树立“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是创造课堂的重要力量”的观念,教师要把自己对作品的第一情感因素,用自己的语言、眼神、动作等传递给学生,启动课堂教学机智,诱发动态生成。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里,我们要尊重个体,明确学生基础存在差异。教师心里要装着每个学生,明确他们原有的音乐知识、学习能力、自我控制等等都存在差异,所以教师面对不同孩子要耐心引导,用心开掘,起动机智,诱发生成。在动态生成的课堂里,要引导生成,诱发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利用学生的不确定性、抽象性有意设计多个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吧活力课堂交给学生,追求课堂的异口同声,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形象。每节课上,教师都要调整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第一情感因素,把自己对音乐作品、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眼睛、动作等传递给学生,陪伴孩子们畅游在音乐的美好境界里。尊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需要,让孩子去展示自己。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对话课堂,做孩子们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实现师生平等的沟通与交往,成为生成灵动的音乐课堂的有效催化剂。
三、调整动态,把握生成
音乐课程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它具有复杂生命的系统,存在偶然性、随机性。这些偶然性和随机性正是音乐课生命活力所在,是音乐教学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在疑点困惑处去点亮学生前行的方向,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与引导和点播,此时的引领会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力的活力。
面对生成,教师要成为智慧的引领者,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智慧的抉择,让课堂生成有价值。教师在预设目标时要考虑到怎样让学生走在过程中,学生够不着目标时,要根据过程的再展开设定过程性目标。这里的预设是一种多策略的准备,需要根据情形随机变化并确保在教学过程中顺利实现。
四、生成―预设之升华
叶澜教授曾说过:“评价一堂好课的其中一个标准是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才称为丰美的课!”。是的,关注“生成”并非舍弃预设,精心预设能预测到更为丰富的“学情”,预设到更为复杂的“可能”,从而预定出更为周全的策略。如果说,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那么生成的精彩与否则取决于教师个人的牵引与调控,在不断即时生成的课堂中,只有老师充满睿智的调控、引导,学生用他们全部的理智、经验和情感去感受、领悟、欣赏音乐的内涵,才能让课堂充满智慧、焕发活力。因此,教师即使是一个“教书匠”,也应该成为高明的匠人。这样,我们的课堂将时时灵动、处处升华。总之,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只有预设与生成并重,课堂才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彩。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关注教学细节,把握细节,挑战动态生成的课堂。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在课堂上,在丰富而有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要善于倾听,不断捕捉有益于教学目标达成的信息重组课堂教学,把握每个细节,留住每个精彩。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在动态里孕育成长,让我们的音乐教学因动态生成涌动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篇7
一、水即是彩:水即是彩和写意国画有相似之处,写意国画强调“墨分五色” “用水如用墨”,故国画大师黄宾虹曾感言“夫善画者,筑基于笔、建勋于墨、而能使笔墨变化无穷者,在蘸水耳。”当然,水彩画的彩和国画的彩的审美体系完全不同,水彩画的彩追求的是注重自然色彩关系的准确。水调和色彩在水彩画纸上的流淌、干后沉淀产生出来的效果既有主观的必然性,也有客观的不可预计的偶然性,水与色交合产生出或神奇天然,或痛快淋漓的色彩效果似妙手偶得,这些无不是水彩画家与水神交的结晶。以滴水法为例,水在未干的色层上流淌晕化,原有的色层因水冲淡流开,其色彩的明度、纯度均发生变化,与此同时,随着水份的蒸发,留下奇形怪状的边缘。可以这么说,这种肌理的形成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水即是笔:在水彩画中,用水滴、泼洒、点染、浸润、冲洗、流淌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非人力所及的色彩变幻效果,让人心旷神怡。如高清泉的《水上人家系列》,画面从上而下的雨水如瓢泼大雨,倾泻而下的效果就是用水从上至下冲洗而出,随手一杯水泼下,抵你千笔万笔的塑造。试想,如果我们用笔去描绘这种效果简直是没有可能,即使费尽千辛万苦画出来了,也没有这种生动、自然、真实的效果。
三、水是水彩艺术之源: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存在。水也是水彩艺术之源,水赋予水彩画色彩的生命,水使颜色透明、富有渗透性、流动性和偶然性。水的物理性质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形式,说明水是易变的,但是水在这三种状态的变化中,它的化学分子结构又是固定不变的,物理状态的变化为水彩画肌理运用提供了千变万化的可能,化学结构的稳固又使水彩画画面最后效果的稳定成为可能。
目前,在水彩画肌理运用中,对水的物理性质主要在液态和气态方面,但仅从液态到气态这一变化已为水彩画产生了千变万化的肌理效果。已故水彩画大师华纫秋老师水彩画神奇的肌理效果令无数人为之倾倒,很多人怀疑他是否利用了化学药品在颜料中的反应,从而产生各种肌理效果。华纫秋水彩画肌理的奥秘主要在水上,华冰在文章《华纫秋从画生涯》中描写道:在创作过程中,家父也实验过多种肌理效果,他不想用盐、橡皮屑、纸纹等媒介生成的肌理,这种媒介肌理,往往韵味不够。至于在画面加油、酒精等添加剂,这样不同材料相互排斥,会导致画面失控,并不可取。他喜欢在用笔过程中,利用水、色本身的自然物性形成肌理。他善于控制水渍的形成、变化,使那些令人讨厌的毛病成了效果特殊的肌理,真是妙趣天成。
篇8
②我说,我从来不分配,只听命于生命的需要,或者说遵从生命。他不明白,我告诉他:写作时,我被文字淹没。一切想像中的形象和画面,还有情感乃至最细微的感觉,都必须“翻译”成文字符号,都必须寻觅到最恰如其分的文字代号,文字好比一种代用数码。我的脑袋便成了一本厚厚又沉重的字典。渐渐感到,语言不是一种沟通的工具,而是交流的隔膜与障碍――一旦把脑袋里的想像与心中的感受化为文字,就很难通过这些文字找到最初那种形象的鲜活状态。同时,我还会被自己组织起来的情节、故事、人物的纠葛,牢牢困住,就像陷入坚硬的石阵中。每每这个时期,我就渴望从这些故事和文字的缝隙中钻出去,奔向绘画。
③当我扑到画案前,挥毫把一片淋漓光彩的彩墨泼到纸上,它立即呈现出无穷的形象。莽原大漠,疾雨微霜,浓情淡意,幽思苦绪,一下子立现眼前。无须去搜寻文字,刻意描写,借助于比喻,一切全都有声有色、有光有影迅速现于腕底。几根线条,带着或兴奋或哀伤或狂愤的情感;一块水墨,真切切的是期待是缅怀是梦想。那些在文字中只能意会的内涵,在这里却能非常具体地看见。绘画充满偶然性。愈是意外的艺术效果不期而至,绘画过程愈充满。从写作角度看,绘画是一种变幻想为现实、变瞬间为永恒的魔术。在绘画天地里,画家像一个法师,笔扫风至,墨放花开,法力无限,其乐无穷。可是,这样画下去,忽然某个时候会感到,那些难以描绘、难以用可视的形象来传达的事物与感受也要来困扰我。但这时只消撇开画笔,用一句话,就能透其精髓,奇妙又准确地表达出来,于是,我又自然而然地返回了写作。
④所以我说,我在写作写到最充分时,便想画画;在作画作到最满足时,即渴望写作。好像爬山爬到峰顶时,纵入水潭游戏;在浪中耗尽体力,便仰卧在滩头享受日晒与风吹。在树影里吟诗,到阳光里唱歌,站在空谷中呼喊。这是一种随心所欲、任意反复的选择,一种两极的占有,一种甜蜜的往返与运动。而这一切都任凭生命状态的左右,没有安排、计划与理性的支配,这便是我说的:遵从生命。
⑤这位记者听罢惊奇地说,你的自我感觉似乎不错。
⑥我说,为什么不。艺术家浸在艺术里,如同酒鬼泡在酒里,感觉当然很好。
(选自《感悟》)
【阅读与思考】
1. 文章是用什么方式提出问题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第③段举了什么例子,意在阐明什么?
3. 画线句子,在内容上强调什么?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篇9
关键词:早期儒家;生死观;生死教育;作用
近年来国内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频繁发生,随之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我国高校的生死教育问题,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生死教育应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高校的生死教育国内外发展状况迥异,国外比较发达,国内相对薄弱,国内仅有一些医学专业开展死亡教育课程,还未曾普及。在目前的环境下可以从传统儒家的生死观入手,在高校生死教育过程中儒家的生死观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死亡价值观,促进进取心的形成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死亡价值取向,就一般人而言逐利是人生的目标,早期儒家有着更高层次的死亡价值取向。孔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在孔子的眼里死亡要以道德品质、国家利益为取向,为了成就“仁”德,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值得。这种愿为实现道德品质而死的观点亦为后儒所接受,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孟子看来,为取得“义”,舍弃生命也值得。荀子也认识到君子会为“义”死,他说:“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畏患而不避义死”是说君子虽畏惧祸乱但不会回避为义而死的壮举。荀子的这种“不避义死”的思想与孔子“杀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说一脉相承。早期儒家这种死亡价值观对后世影响深远,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复兴、民族独立及自身追求的道德品质的实现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时至今日这种观念在民众中仍有一定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促进进取心的行成。目前自杀已经成为国内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学业、感情、就业等方面压力大等。可以说多数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死亡价值观,他们对为何而死、是否“死得其所”认识不够深刻,没有将自己的生死与所追求的价值观念正确结合起来。有些大学生仅仅因为情感、学业上的挫折就匆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巨大的痛苦和损失,令人惋惜。在高校开展生死教育的过程中借鉴早期儒家的生死观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价值观,使他们将个人的追求与人生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认识到为了国家、集体的利益或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惜牺牲性命才值得,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尽量减少大学生自杀的可能性。
二、端正生死态度,珍惜生命,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面对生死,人们总会有个态度,一般来说“贵生恶死”是人们对生死的基本态度。早期儒家认识到人是天地间最尊贵的生灵,《孝经・圣治》说:“天地之性(生),人为贵。”可见天地之间唯有人的生命是最尊贵的。荀子又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荀子又指出人的生命之所以尊贵是因为人拥有道德品质。同时早期儒家认识到生与死是一个自然过程,死亡无可避免,要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生”的方面。《论语・先进》上记载子路与孔子这样一段对话:“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邢疏曰:“鬼神及死事难明又语之无益,故不答也。”由邢疏可知,“死”之事难以明了,论之无益,故孔子很少谈论死亡问题。早期儒家认为死及死后世界不可认知,应该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生”的层面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诚如子贡说的那样:“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当代大学生应该正确对待生死,要认识到生死是自然规律,要珍爱生命,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同时大学生也应该谨慎对待死亡,认识到死亡不可避免,不必太过在意,克服对死亡带来的恐惧心理,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这一思想可以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树立对生死的正确认识。
三、提升身体素质,有利于身心健康
早期儒学十分注重对生命的保养,提及一些切实可行的养生之术。孔子认识到若使生命延续下去需要对血气加以节制,他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虽然认识到养生需要对血气加以节制,但孔子对养血气的具体方法并未深入探讨,郭店儒简则在此基础上将儒家的养生实践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唐虞之道》说:“节乎脂肤血气之情,养性命之正,安命而弗夭,养生而弗伤。”[1](P.157)本句是说根据体内血气运行的实际情况,保养生命(通过模仿动物的各种动作或类似舞蹈的动作导引体内的血气,使其通畅不壅塞)达到本应长寿的状况,使生命得以延续下去避免夭亡的危险,保养生命而不至于受到伤害。[2]荀子亦提及养气,他说:“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彭祖长寿的原因在于他善于导引血气。荀子认识到养气的方式有二:导引血气及以礼治血气。仅就延长寿命而言,导引血气的效果要优于以礼治气。荀子认为“治气养心之术”[3]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以“礼”治血气。总之,随着儒学的发展,儒者们更侧重心理及社会道德层面上的养生,郭店儒简中还被推崇的“导引血气”说在孟子、荀子那里则不被重视甚被忽略,而养心说则被发扬光大,成为儒家养生说的一大特色。孟子指出:“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认识到人心喜爱以礼义为代表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对人心而言如同肉对口腹一样应该愉快地接受,这体现出孟子以道德品质养心的思想倾向。荀子也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荀子主张通过守“诚”之道来养心。至于守“诚”的具体方式,荀子认为应该用“仁”与“义”,他指出只要能够诚心坚守仁爱,仁爱一定会显现于外,使人改过迁善;诚心坚守义,事情就会有条理且容易,能够改变人的恶行。
养心在完善人的道德生命的同时亦会促进身体健康。早期儒学认识到有德之人本应长寿,《论语・雍也》载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虽然认识到有德之人会长寿,但其中的原因未能言明,对此邢说:“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邢指出有仁德的人本性安静,能节制自身不正常的欲望因此能够长寿。董仲舒又云:“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董仲舒指出具有仁德之人会内心清净、平和,不贪婪,以此养生则多会长寿。早期儒学主张以道德品质养心,养心在使内心产生道德品质的同时亦能节制人的欲望进而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大学生们的体质却在下降。有报道指出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缓慢下降。据《中国大学生健康与生活行为调查报告研究》的专题报告显示,65.68%的中国大学生“感到运动不足”,7.57%的大学生不吃早餐,15.44%的大学生不懂得饮食要荤素搭配。又据学者针对国内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的研究结果发现:“多数大学生有身体和精神疲劳感、运动不足感和生活压力感……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吃早餐、不喝牛奶,有挑食习惯;大学生吸烟率和饮酒率均低于前人的研究结果。”[3]相较于身体层面的健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值得关注。大学阶段正是人的心理成熟期,由于学习、情感、就业等压力日益突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值得关注。甚至有人因为心理压力大而自杀。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通过进行早期儒家养生观念的教育,可以使得大学生身体层面的养生(例如通过各种体育锻炼)与心里层面的养心(例如通过各种恰当的心理引导)结合起来,在提高体质的同时积极促进心理健康,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生命质量,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四、掌握自己的命运,正视生命中的偶然与必然
命运是偶然与必然的结合体,对人的生死穷达有着重要影响。鉴于此,孔子指出君子应该知命,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但如何才能“知命”孔子却未曾提及。命运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常人无法掌控。人虽不能掌控命运,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在命运面前无所事事,相反却能不断完善内在的道德品质,体认“人道”,正所谓“尽人事而听天命”。孟子提出“正命”与“立命”说,他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认为生死由命运决定,这种客观力量人不能左右,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这是“知命”。人应当“尽其修身之道而死亡”即在道德实践中死去,这正是由“知命”而达“知行”,可称之为“正命”。孟子又言:“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人在命运面前能做到的只能是尽可能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待际遇的来临,这才是正确对待命运的方式。死于岩墙之下或桎梏之刑则未能“尽道而死”,不是正确对待命运的方式。荀子也曾提及“知命”与“知行”问题,他说:“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知荀子认识到知命的人不会怨天,无论身处何种际遇都不应放弃修身(对道德品质的践行),修身过程中即便不能“遇命”也不应埋怨。荀子的“知命者不怨天”与郭店儒简的由“知命”而达“知行”以及孟子的“正命”、“立命”说是一致的。对命运的深刻认知使得早期儒学对人生有着更加准确的把握,如果际遇未到也不会怨天尤人,身处困境亦能安贫乐道;一旦际遇来临,则会把握机会从而飞黄腾达。
大学生要认识到命运具有必然性,非人力所能改变。命运又具有偶然性,在命运面前,人虽无能为力,但不能听之任之,要把握命运,认识命运,做命运的主人,诚如人们所说的那样“知识改变命运”,靠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为自己争取更好的生活,在追求自己的理想过程中去造就属于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自己的生命增加一笔浓厚的色彩。
总之,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早期儒家的生死观在当代高校的生死教育过程中仍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早期儒家的生死观可以帮助当今的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死观念,克服他们的人生中的生死烦恼,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出新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8.
篇10
造人”如同组装电脑
我们在组装电脑时,会采用定制的方法:机箱、主板、声卡、显示器等各选一个最好的或者性价比最高的零件,然后组成一台功能强大的电脑。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今后在人类生育后代的过程中,竟然也可以采用定制的方法,按自己的意愿“定制一个婴儿”。
不久前,全球首例基因筛查试管婴儿康恩·莱维在美国出生。这位“定制婴儿”早在受精胚胎阶段,就因为在其父母提供的一批受精胚胎细胞中基因最优“脱颖而出”,被牛津大学生物医药研究中心的实验人员选中,成为培养对象,并最终诞生为一个健康的婴儿。
康恩·莱维的出生,意味着如今父母可以“定制婴儿”,他们可以让自己的孩子聪明、健康、漂亮,还可以通过加强某些方面的基因,让自己的孩子具有更多舞蹈、绘画天赋。
挑战人类伦理
这一消息乍听上去很美,但实际上,“定制婴儿”挑战了人类伦理。
医生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制造出多个胚胎,然后通过基因筛选,挑出合适的胚胎,植入母亲的子宫孕育宝宝。这意味着,婴儿连自己的父母是谁都难以判断,更难以说清楚“我是谁”这一身份问题。他们所面对的社会伦理关系和法律关系都将被彻底改变。这对定制婴儿和现代社会中的人来说,都将是一种悲哀。
《设计婴儿》一书的作者罗杰认为,孩子同我们一样,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不应该成为设计的对象,我们也没有资格成为设计者,因为设计标准我们无权定夺;孩子的独特性同样神圣不可侵犯,而这种独特性首先就体现在他们出生时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