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经济运行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强化经济运行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强化经济运行分析

篇1

关键词:新医改 公立医院 经济运行机制 完善策略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最为显著的问题,即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医院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完善是主要原因。作为国家医疗卫生体系代表的公立医院,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效果直接影响着问题解决的效率,因此,医疗卫生体系的相关工作必须提高认识,创新观念与手段,以便尽快解决公立医院中收支失衡、财务管理效率不佳等问题,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一、公立医院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研究人员对上海市、南京市、北京市等几个地区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显示,多数的公立医院都存在着财务运营效率低、“以药养医”情况严重、医疗费用增长快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着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效率,同时也影响着公立医院公益性作用的发挥,以及经济运行效果的提高。因此,在公立医院运行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以上问题的重视,并加以思考与分析,以供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机制提供参考。

第一,财务运营效率低。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都在进行制度的改革,以便适应新形势。在公立医院经济运行过程中,一些医院将发展重点放到了医院公益性作用的发挥以及医疗卫生技术的提高上,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关注度不够,从而导致医院的收入较低。另外,医院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未能针对公立医院本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财务收支结构,对卫生资源的消耗明显超过其他资源的消费,这种情况下,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公立医院的医疗卫生水平,但是也提高了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成本,造成医院财务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

第二,“以药养医”情况实际存在。医疗改革在进行,国家医疗政策改革也在进行。国家在相关政策中对医疗药品的加成率加以限制,目的即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但是,相关政策的改革收效甚微,并未能有效地促使医院节约药品支出,很多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不断增加药品的支出,以弥补医疗卫生工作收支失衡问题。因此,在药品差价逐渐减小的形势下,公立医院依然在利用药品收入作为医院的主要补偿渠道,医药养医的情况仍然存在。据调查显示,公立医院药品收入与医疗收入结构比例严重不合理,这种情况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调控力度不够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第三,医疗费用增长快速。随着国家对公立医院重视度的不断提高,公立医院的发展迅速,其发展规模也在不断壮大,公立医院生存能力逐渐增强,使其市场化的特征逐渐显露出来,这与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是脱不开关系的。目前,国家公立医院多是城市级的大医院,这类医院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引进市场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增加与完善医疗卫生设备等资源来提高医院的社会形象,从而促使病患前来就医。过度地提高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成本花费,使医院成本控制效率下降,医院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估做得不到位,也使医院的经营呈现盲目性特征。因此,很多医院逐渐提高医疗费用,以补偿其他项目的花费,这种情况对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效率起到负面影响。

二、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存在问题的成因

基于以上对公立医院经济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完善已经迫在眉睫,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公立医院经济运行问题及其成因的研究与分析,完善经济运行机制,以促进公立医院健康长足发展。

第一,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征即是其公益性。但是,在公立医院实际运行过程中,却是以企业化方式运行,这种情况下,医院对自身的收支情况必须做到严格的规划与管理,才能保证自身的发展。政府的资金投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立医院收支上的不平衡,但是其投入较少,并不能有效解决公立医院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另外,公立医院还担任着社会公共卫生的职责,对公共卫生的安全也负有一定的责任。据调查,公立医院每年在公共卫生事业上的投入是其他医疗机构所无法比拟的,这就造成公立医院财政吃紧问题,影响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效率。

第二,国家政策影响。国家对公立医院药品差价的管制,使其药品加成率逐渐下降,这对公立医院的药品收益是一个不小的冲击。虽然,一些公立医院依然采用以药品收入开进行医疗收益补偿,但是其效果不甚良好,公立医院的收支结余减少,使其经济运行机制的完善受阻。另外,国家推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也制约了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公立医院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完善的问题,使医疗体制改革进行不彻底,也使医患的紧张关系得不到缓解,从而影响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

第三,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医保制度已经实行5年有余,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便利的医疗服务,但是医保支付制度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效率,尤其是在医保扣款难以实现的形势下,公立医院未能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与管理制度,从而使医院内部管理效率低下,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造成医院总收入减少问题。另外,薪酬机制的不完善也是影响经济运行的因素。国家对公立医院医疗人员的财政补贴逐渐提高,很多医疗人员的实际收入与工作量不成正比,引发公立医院医疗人员费用提升,扩大医院收支比例,不利于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

三、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机制的策略

在2010年开始,我国对公立医院进行试点改革,以期能够通过强化政府引导效率、加强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力度、健全公立医院管理制度等方式,来不断完善其经济运行机制,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保证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评估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状况。自2010年起,我国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对试点公立医院的进展、成效、经验、问题等进行全面地调查、评估与分析,并推行医药分开、法人治理机制、医保付费机制等策略,以提高公立医院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保证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如,医药分开制度下降医疗服务费适当上调,药物费用适当下调,转变了公立医院的收费模式,不仅使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解决了“以药养医”的问题,促进了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效率。

第二,加强政府引导力度,提高财政补偿投入。政府在促进公立医院经济运行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公立医院完善经济运行机制过程中,政府需要提高重视,积极加强引导的力度,并提高财政补偿的投入数额,以此来帮助公立医院合理化收支结构,从而达到有效经济运行、、平衡收支、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具体来说,政府的引导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对公立医院财政补偿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避免产生过度医疗等问题,以此保证群众看病的效率与利益;以药养医是公立医院发展中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是不利于经济运行的。因此,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机制,以此促进医院节约、合理用药、合理医疗,提高公立医院收支的平衡性,促进医院经济运行。

第三,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全面强化财务管理。公立医院在接受政府的投入之外,还需要对自身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尤其是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力度,以全面的财务管理了平衡收支,促进经济运行。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医院财务部门可以采用零基预算与固定预算相结合的方式,并加强预算监控与执行的力度,从而保证预算制度的落实;成本管理涉及范围较广,因此,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对各方面的成本进行严格的管理,并规范成本核算流程,编制科学的成本核算报表,以为医院的财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绩效管理作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财务预算目标实现的关键途径,必须受到高度的重视。在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中,应该建立完善的绩效指标,并加强风险管理力度,从各个方面进行绩效管理,以保证财务预算目标的达成,进而为为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条件。

第四,创新医院管理模式,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公立医院的主要特征即是其公益性,但是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改革,公立医院的市场化性质也主线凸显出来,因此,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应该提高对医院管理的重视,并创新医院管理模式,在保证医院公益性的基础上,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而提高其综合竞争实力。据研究与实践得出,目前较为有效的、创新的管理模式是挣值法,即将项目管理、项目成本以及项目质量相互统一,以成本管理为基础、绩效管理为导向、预算管理为主线,进行强化管理,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完成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与财务预算目标,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实现公立医院的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医院经济运行机制的完善与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在保证安全有效医疗的基础上,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提升。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机制是改革的重点,相关工作人员必需提高重视,积极分析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并创新改革观念与手段,调整相关政策法规,保证公立医院收支平衡,促进公立医院公益性、经济性的双重提高,进而促进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李淮涌,吴乐山,雷二庆.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博弈分析和机制选择[J]. 医院管理杂志, 2010,12(05):243-245

[2]顾玉娟,沈 慧,王立义.上海市某区不同类型二级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状况分析与思考[J]. 中国医院管理(社会科学版), 2011,31(04):69-70

[3]屠海波,宇应涛,张永生.医院医疗经济运行分析方法的探讨[J]. 中国卫生统计, 2011,50(03):93-95

[4]袁 杰,敖检根,朱建设,刘 崧.江西省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现状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 2010,47(02):120-123

[5]陈少贤,汪 唯,彭晓明,张衍浩,吴少林.广东省公立医院经济运行与发展状况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 2008,77(02):124-126

篇2

关键词:发电厂;锅炉;循环经济

随着我国电力的发展,不仅解决了国民用电需求,还带动了我国电力经济的提高,但发电厂在经济运行管理方面还有不足,导致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和成本的损失,因此,发电厂要注重经济成本的控制并对机组的运行进行优化,进而促进电力的可持续发展。

影响发电厂机组经济性的因素

1.锅炉

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对锅炉不同工作情况下所产生的热力进行计算,并分析所得出的各个参数即锅炉负荷、环境温度等变化所造成的锅炉运行经济的影响,进而找寻可以优化锅炉运行方式、减少能源消耗的技术措施,发电厂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单个运行参数即燃热器摆动的角度、给水温度、受热面的污染状况等进行逐一分析,得出运行数据,进而得出其因素对于机组经济影响的大小。也可以根据多个运行参数分析,通过运行的整体性得出锅炉的对于机组经济的影响,同时炉水泵运行也会对发电厂的机组经济运行造成影响,想要降低经济的损耗,就采用适当的方式对以上设备进行改良。

2.汽轮机

影响发电厂机组经济性的因素不仅有锅炉还有汽轮机,其进汽方式为单阀进汽,也是由于这一进汽方式,导致节流损失严重,进而对汽轮机的安全经济运行造成隐患。单阀运行时,会降低高中压缸的效率,间接导致了所需的燃煤量增加,从而增加能源损耗,虽然其进汽较为均匀,但会因为高压调门并没有全部开启,进而使节流损耗加大,影响机组工作效率,所以想要保证发电厂机组经济正常运行,就要使用合适的汽轮机,改变单阀进汽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能源损耗。

优化发电厂机组经济运行的重要举措

1.锅炉运行

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排烟的损失程度依旧占据关键地位,在煤质量好的基础上将产生的挥发量也就比较高,形成的灰分自然就比较少。结合上述内容可以得挥发量下降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在燃烧稳定且机械不完整的热量损失和炉渣热损量较小的情况下,炉内氧气含量较低将能够发挥煤种优势,有效提升锅炉运行的经济性质。降低炉内风速后排烟情况将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需按照风煤比例的曲线控制进行风速调整。通过调整空气系数的方式将改变排烟热损失的方式,机械的不完全燃烧将增加进而降低锅炉损失。运行过程中的燃烧器摆角在六度左右,将其进行调整后可以看出角度摆动对炉膛具有明显影响;当角度摆动变化幅度不是很大时将不会对锅炉内部排烟温度造成影响,同时对其效率的影响也不是十分明显。形成的烟气将与过热器进行热量的有效交换,进而促使烟气进入尾部烟道最后仅仅有很少细小灰粒随着烟气被排入大气。采取汽轮机顺序进气的方式将保障机组运行期间的安全性,并且还能促使机组产生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

2.汽机运行

首先,在汽机运行时,需要优化汽轮机进汽,分析汽门的开启顺序,当汽轮机具有590MW的机组负荷时,其状态运行采用单阀的方式,降低了安全裕量,主要原因是#1 瓦和#2 瓦具有较重的载荷,二者的瓦温分别超过80 ℃和75 ℃,在受力分析中发现,应当确保顺利方式更加均匀,顺序阀的顺序最终为#2+#3 #1 #4 ,可以获得较为安全的进汽效果,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其次,需要掌握汽轮机变负荷过程,负荷主要分为降负荷与升负荷,其中降负荷主要因为机组负荷频繁动,对转子寿命产生一定影响,需要降低转子的瞬时应力,将其控制在172MPa,而且总原本的600MW负荷降低到180MW,确保获得3MW/min的负荷降低率。当采用滑压运行时,需要保持18MW/min的负荷率。当处于升负荷状态时,机组明显升高,从原本的240MW转变为480MW,需要提高负荷的速度。最后,需要给水泵上水启动,在开始上水冲洗时,利用汽泵前置泵。为了维持汽包水位,还要使用小汽机,若是想要启动另外的给水泵,则需要在机组并网前进行,确保达到300MW的机组负荷,由四段抽汽负责两台汽泵。在分析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经济性,需要消耗15h,完成300MW负荷投入和上水冲洗等操作,将会节约45000kWh的用电量,经过计算可知,汽泵前置电流与电泵电流为32A和350A,若是按照每千瓦时消耗0.88 元计算,则启动一次需要消耗3.96 万元。

3.指标优化

在发电厂运行的过程中,需对锅炉运行进行有效优化,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氧量。目前,发电厂使用的煤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同时,产生的灰分较少,燃烧较稳定,并且产生的热损失相对较小。在优质烟煤的使用中,可有效提高锅炉的经济性,能够被有效应用。在其优化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的规定,将其中氧量从原来的下降到,并将空气系数由调整到,以此通过优化指标,发电厂一年可有效节约大约万元,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同时,还需合理调速,通过实际分析,可将锅炉中风管内的压力控制到,并使风机电流控制在左右。在该指标的设定下,每年可节约大约万元。与此同时,除了锅炉优化之外,还需对汽机进行节能优化,在汽轮机优化的过程中,应当详细分析单阀运行时热耗的变化,并对汽轮机进行逐渐改进,完善其设计方案。在改造完善后,汽机的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继而通过对经济效益分析,发现在汽机的优化下,可充分节约万元左右。同时,在汽轮机负荷变化的过程中,发电厂应当对其进行有效试验,明确具体的变化过程,以此确定实际参数。在汽机水泵的应用时,可对水泵上水进行调整,采用抽汽供汽的方式,并选用电泵作为热备用,以此能够降低发电厂的成本,节约成本大约为万元左右。通过指标优化,进一步降低发点厂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

提高发电厂经济运行的管理建议分析

1.控制成本

首先,强化节能方面的基础性管控。执行基础工作,是实现发电厂减排机制及目标的根本保障。龙岗发电厂需根据本单位的具体经济发展标准,适时进行基础性工作,并落实设计方案。其一,节能方案需在各个部门执行,确保经济项目和目标均有对应的负责人,以月、年为实践节点,汇总报告经济项目的执行程度,实际完成率标准需和项目本身有关。其二,合理运用公司内部结构的各阶层,确保组织整体、部门以及一线班组,以实现全体人员及整个发电生产链均能融入到节能管理之中。发电、资源消耗及发电厂本身的用电量等指标,细分至班组及部门。其三,能源计量方面,需严格根据国内及电力行业的规定开展,具体的计量内容包括设备规格、精确值以及测量范畴等,确保实物符合发电厂节能减排的标准,为此需构建校验、应用及运维的基本体系与台账。为保证发电质量,所用的燃料、水等需全部检验,注意要配备专用的计量工具。其次,强化安全方面的运行管控。一是加大宣传,使全体职工均能产生节能意识。对于发电厂而言,节能是保障其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方向,现实推行期间,应能将此落实于群众,根据发电厂的专业情况,组织节能训练,提高其节能分析的水准,以强化职业素养,从一线员工本身提升节能效果。例如,目前已有的老带新,借助理论与技能考试、节能演讲等。二是加深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运行分析主要负责对发电机组的所有参数开展研讨,目的是辅助管理者及运行工作者,清晰了解发电厂使用设施的工作性能和运维规律,积极开发或吸收新技术,以提升职业水准,保障发电机组安全,由此保障电厂运行的经济性。三是开展小指标竞赛。可兼顾增产及控耗,以推动经济运行效益。借助竞赛的形式,落实考评体系,将耗煤量、用电量等小指标细分至短期目标上。最后,强化运维管控。为使经济运行保持安全,需全方位运维发电机组及控制系统,并落实对装置管理控耗,合理改造机组,时刻持有节能的理念,推进项目检测及实行、汇总。借助发电生产技能升级优化,综合体现在煤炭、水体、电能等资源的消耗上。同时,落实常规的设备状态运维工作,根据厂内现有的技术员,将机组需要检修的各项工作分配给个人,实行责任制,并设置考核体系,避免出现遗漏项。机组的阀门和各构件的衔接面,渗漏率不能超过2%。此外,针对锅炉设备的漏风情况,必须定期查看。通过全方位的防护,使发电机组始终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降低意外停机的概率。

2.节能效益

一方面,凭借外力扩展节能的渠道。现如今,国内的生态环保基本由经营主体自行开展,造成此类项目的规模不大,缺乏集成化及专业性的技术队伍,公司对此投入的成本偏高。发电厂的经营项目和能源有关,生产期间会产生消耗资源的情况,节能减排的难度较大,此外专业性人才及工艺、管理等方面的诉求逐步强化。发电厂在面对此类经济性运转工作时,若无法有效和同行业企业,将用于节能减排的各类要素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则会限制节能发展的成效。对此,发电厂应合理借助外力,发挥出集体的力量,提高节能的专业化程度,以满足相关使用仪器、技术的专业性管控使用,以推动发电厂所开展的节能减排工作,得以平稳运行。此外,持续开展对标工作,合理借鉴其他发电厂在节能环保方面的管理举措及运行指标,提升发电机组的稳定性,并将此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确实推行管理的升级调整,以扩大可发展的节能空间。另外,加紧和当地高校及专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以拓展吸收新技术的途径,以实现将创新成果转化成实用节能,与发电厂本单位的经营运转相融合,借助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挖掘可用的节能点,以增加经济效益,维护运营的平稳性及可存续性。另一方面,挖掘发电厂自身的优势,以开发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电厂实行“电水热”三项同步推进,增强三者的联产成效,同时开发盐水、石膏等产品,逐渐发展成的循环经济发电厂。结合组织整体的发展方向,需持续强化和当地部门、各类重点企业之间,建立交流联系,推动本地经济能源的统筹运用合理部署。在确保稳定发电的前提下,提升先进技术的运用成效,将能耗量控制在最低值,并加深自主化经营的程度,科学减少成本投入,并保证产能的持续增加。联合水热方面的市场,带动自身的电力经济发展,开发出新的经济增长热点,并控制耗能,稳定经济运行。总之,发电厂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应当明确制约或推动自身进步的因素,由此才能保障运行举措的合理性。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尤其是发电厂等经营项目和能源有关的主体,需从控制消耗入手,配合常规发展战略,综合推动经济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耀.论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经济运行优化策略[J].智库时代,2019,(38):24+26.

[2]蒋开颜.论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经济运行优化策略[J].通讯世界,2019,(03):307-308.

篇3

【关键词】 统计 创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决策主体越来越多元化,经济结构和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党和各级政府越来越需要掌握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详细信息,以便全面、准确、客观地了解和把握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引导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从而也越来越需要掌握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详细信息。因此,统计作为提供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信息的重要工具,受到了国内与国外、政府与公众、学者与官员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了认真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工作,切实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邹平县统计局扎实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2016年全县统计工作人员召开“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会,所有统计工作人员进行学习,讨论制定“两学一做”学习计划,强调“两学一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持久性,要求将“两学一做”工作与统计工作相结合,提高基层统计站(所)工作服务群众的能力。会上各位同志积极发言主动查摆问题,并就日常工作的欠缺之处提出可行措施,从基础上提高本站(所)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努力使“两学一做”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会议中各站(所)的同志还强调一定将该项教育工作坚持进行下去,全县统计工作人员都要积极参与学习,持续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学习”氛围,打造“学习型,服务型”的优秀统计站(所)。

一、实事求是,及时准确报送统计数据

全县所有统计站(所)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做好与市统计局、县经济部门、各镇(办)及企业的衔接和沟通,报送数据要及时,报表数据客观准确提高公信力。及时把市、县考核的各项经济指标逐一罗列、分析,让县委、县政府全方位了解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要开发启用统计资料库办好统计信息网,及时统计公告提高为社会公众的服务水平。

二、强化优质服务,大力开发统计信息资源

充分利用拥有大量统计信息资源的优势,不断提高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科学管理水平,拓宽统计服务领域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认真做好统计政务信息的报送工作,坚持定数量、提高质量、增强时效,改进信息工作方式疏通信息报送渠道,丰富信息服务内容。强化统计预警预测功能,紧密跟踪、准确反映当地经济运行特点和趋势,定期向党政领导和各部门报送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和《邹平统计月报》。二是加大统计资源开发力度,提供全面细致的“分析服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各项经济工作方针,充分发挥统计部门定量分析的优势,不断加大对全县经济运行态势及重大问题、重要课题的分析,形成有价值、有深度的统计分析文章。加强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的统计调查,真实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群众的工作生活状况及要求,提高为党委、政府宏观调控的服务水平。

三、强化服务重点,进一步提升全县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监测质量,提供准确的“数据服务”。统计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敏锐性,要有见微知著的洞察力。针对宁县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对月、季、年度经济形势的监测预警工作,让县领导及时掌握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坚持统计调研与统计服务相结合,捕捉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热点,做好统计数据的分析把数据诠释成文字形成观点,把观点提炼成真知灼见的工作发展的思路或改进的建议。特别是对于在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和隐患性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统计监测预警,通过调研写出有见地、有分量的统计分析调研报告。

四、加强统计思维和方法的创新,提高统计服务质量

统计工作要服务于经济发展,服务于政府决议,服务于社会民众。做好服务的要害点就在于立异上的冲破。进行统计创新就必需植根于工作实际,最大限度开释统计的作用与效力。践行“三个进步”,就是要站在更高的视线把统计放在更大的空间,联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新发展门路,这也是统计发展的盼望所在。

要实现“三个提高”,扩展统计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就要在丰硕统计产品、统计成果上实现新突破。同时,随同社会对统计需求的不断变化,统计成果、统计产品还要跳出保守的包抄圈,在坚固基础高低功夫,在反应统计程度、统计作为上做文章。

统计的发展在基础和环节方面还存在必定的局限,统计部门内部的系统协力、和谐配合上还有极大的潜力能够发掘。践行“三个提高”,就要应用所有有利于统计发展的资源,促使统计由平面发展晋升为立体发展,促使统计综合效能由绝对发挥不足向充分实现改变,实现统计综合效能上的新突破。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久不衰的源泉,是统计部门前进的长远动力。作为统计人要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策应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变“等待式”统计为“主动出击式”统计,摈弃简单汇总上报为综合分析预测,充分发挥统计调查职能,综合运用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综合分析等统计调查方法,力争把统计数据搞准、搞全、搞实。当前统计面临两大变更,即“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新《统计法》实行的变化。实现统计思维境界上的突破,就是要在深入意识“三个提高”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就要宽阔视野、全方位地加以斟酌,站在发展的角度不断加强研讨奋力践行。

篇4

一、坚持政策指引,强力推进工业化核心战略的实施

以工业化建设为核心,以工业的突破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是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政策指引,强力推进工业化核心战略实施,就是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机遇上的优势,合理调整发展策略,进一步优化工业结构,充分挖掘工业经济增长潜能,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一是运用政策,在统筹规划中做文章。要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加强对国家中部崛起政策和本地工业经济运行现状的研究,找准工作结合点,制定完善政策,梳理工作重点,建立工业发展长效机制,强化促进措施,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推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机遇在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二是抓住重点,在项目推进中求突破。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生态良好和符合产业政策的前提下,继续按照“对外抓招商、对内抓扩张”的思路,进一步加大工业投资,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在招商引资上,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担保力度,积极宣传国家对中部崛起的有利政策,健全信息来源网络,建立联系人制度。在整体规划中,既要注重做好新增项目的资金引入,同时还要做好已有企业的产业配套延伸工作。在内部扩张上,要加强对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与组织,努力做好对本土企业的增资扩股工作,发展壮大骨干企业,加大项目组织和申报争取力度,健全和完善指导和培训机制,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活动,着力增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三是相互依托,在产业集群中谋发展。要主动把工业经济融入省会经济圈,加强合肥经济圈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积极开展项目研讨和项目对接活动,并依据自身资源和比较优势,按照经济圈产业一体化的基本框架,谋划产业发展方向及其布局,延长、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形成各具优势的产业基地。

二、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控

正规高效的工业运行秩序,是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完善的运行机制,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分析、监督和控制,及时协调和解决工业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才能有效保证企业在良性经济运行中谋求发展。一是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搭建工业聚集平台。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引入、管理和考评机制,改进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对工业园区的领导和指导,做到每一个产业都有人管,每一个大企业、大集团都有人联络,每个专业园区都有领导去抓。同时,要注重加强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合理规划、配置土地使用资源,进一步加大对专业化产业园建设力度,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二是加强工业运行监控,推动企业良性发展。要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和重要生产要素的运行监控,合理调度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改造和投融资情况,及时把握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企业排扰解困,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如:及时召开有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参加的现场办公会、组织企业间的产学研联合、促进银企项目资金对接、帮助企业扭亏增盈、协调处理好煤电油运等。三是健全优化运行机制,依法指导经济运行。首先要建立管理责任制。按照隶属关系建立领导联系制度以及定期现场调研办公制度和督查调度制度,实行定时间、定目标、定责任、定措施的管理责任制。其次要建立市场分析与预测制度。定期对市场运营和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为经济运行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超前规避风险,保证工业经济合理运行。再次要建立考评制度。以考评促落实、促创新、促发展。

篇5

关键词:供配电;经济运行;节电技术

中图分类号:U2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国际加工产业格局的不断调整成型,一些高能耗低效益的加工产业逐步从国外转到国内、从东部沿海转向中西部落后地区,一步加剧了能源紧张的矛盾。我国许多省市“电荒”现象已成为相当普遍的严重问题,尽管我国电力建设超常规增长,但是电力供应仍显严重不足。为此,如何更加有效地做好能源、用电节约引起了全社会高度重视,各种有效节能技术措施此刻显得就尤为重要。

一、电力无功补偿潜力

用户端实际功率因数过低和企业分厂级变电使大量无功环流在企业内循环。供电线路和变压器电流增大,有功损耗增加,导致末端供电质量下降。如果电压严重降低,波形畸变,造成电气设备损坏及错误动作,电压降低使电动机转矩显著下降。大量感性负载降低了电网供电能力。工厂电力无功耗用的设备主要是变压器和电动机,这些负载需电网在运行时提供大量无功负荷,功率因数较低。异步电动机消耗的无功总耗占全厂无功总耗60%以上,变压器消耗无功总耗占全厂无功总耗20%以上。据相关数据显示,功率因数COS由0.7提高到0.9后,电能总耗将由8%降到5%,节约总电量3%左右。分厂、车间级变电站实际功率因数较低,还会使变压器供电能力下降。

当前,一方面是电力供应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又是发电厂电力未能充分利用。提高企业功率因,从源头减少无功消耗,让功率因数符合国家规定数值,工厂在消耗同容量有功功率(P)时,使所需供电功率(S)降低下来,发挥现有供电设备能力。减少输送和利用中电能损耗,提高企业供电质量,保证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企业电费支出。

二、供配电经济运行节电技术

1、供配电经济运行

供配电经济运行是通过优化理论,变压器实际运行工况与定量化计算相结合的一项技术应用,经计算、检测选取变压器最佳运行组合、最佳运行方式并优化负载调整,改善变压器运行条件等措施,充分发挥变压器效能,最大限度提高电源侧功率因数和降低变压器电能损耗。该技术投资少,是一项向管理挖潜,向智能挖潜,实施内涵节电的综合技术。广义来说,企业从受电到用电变压过程需2-5次,变压器运行容量大、数量多,电能损耗约占到总用电量的3%-8%左右。企业诊治在线变压器运行,实施变压器经济运行节电技术,降低电能损耗,尤其是在进行改扩建、检修设备时,更应同步进行该技术。其中包括用节能型变压器取代淘汰型变压器,进行电网升压改造,减少变损、线损,降低企业基本电费支出。

2、经济运行节电技术内容

2.2.1如果变电所有备用变压器,选择运行技术特性好的变压器,而对于技术特性差的变压器作为备用。

2.2.2变压器并列运行的要做到优选最佳组合经济运行。

2.2.3按变电所负载变化规律,选择变压器运行台数,经济运行。

2.2.4常年运行且负载波动大的变压器,可增设小容量变压器作调节,或者配置两台不等容量变压器分列运行。

2.2.5相邻分列运行变压器如果出现轻载,可选共用方式运行。

2.2.6淘汰更新、设计选配时,确定变压器经济运行区和经济运行方式。

2.2.7调整负载,让变压器能够更好的经济运行,避峰填谷来实现经济运行。

2.2.8改善外部条件,如降低运行温度、提高变压器负载侧功率因数、避免变压器超负荷运行等方式实现变压器经济运行。

2.2.9调整变电所之间变压器,改善特性。

2.2.10调整变电所之间负载,合理再分配。

2.2.11多级降压变配电所优先选三线圈变压器或大变比变压器。

3、经济运行节电管理内容

变压器经济运行通过充分发挥变压器功效,择优选取变压器最佳运行区、运行最佳组合,调整优化负载,最大限度降低变压器电能自身损耗。这项技术是一项内涵节电综合技术,加强科学技术管理,实施变压器经济运行节电。企业供配电系统是一个综合网络工程,变配电所多,变压器容量大、数量多,系统运行复杂。技术部门牵头实施变压器经济运行节电技术,充实人、财、物,分厂、车间齐抓并管,完善以下考核管理:

2.3.1明确管理机构,建立考核制度。

2.3.2确定全面开展变压器经济运行方案。

2.3.3检测计算在线变压器运行,建立档案。

2.3.4变压器电源侧安装无功电度表、有功电度表、功率因数表等测量仪表。

2.3.5各变电所标明变压器运行区域图表和经济运行方式。

2.3.6各变电所建立变压器经济运行技术档案,做好运行记录。

2.3.7各运行单位每半年作一次经济运行分析,将结果存档。

2.3.8如果用电量发生较大变化或者变压器容量、台数发生变化,要重新校验变压器经济运行数据。

三、加强设备及照明管理

1、避免设备空载运行,减少设备磨损,节约电能。

2、选择匹配的电动机设备,避免出现“大马拉小车”,减少电能大量损耗。

3、加强照明管理,避免灯常明,节省电能。

四、减少线路损耗

1、减少导线长度

设计施工中,对于配电箱出线回路及低压柜出线回路而言,少走弯路,尽量走直线,不走、少走回头线。变配电所尽量做到靠近负荷中心,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在200米范围内,负荷密集地区最好是在100米内,负荷中等密集地区不超150米,少负荷地区不超250米。减少电线(缆)长度,最短距离实现供电。如某政府投资大型工程,专门为空调冷冻站设置10/0.4kV变电所,内装3×2000kVA+2×1600kVA变压器,变压器负荷率80%,由3200A、4000A铜质密闭母线馈电。

2、增大导线截面积

较长的线路,在能够满足载流量热稳定,保护配合及电压降要求下,增加一级导线截面。虽然线路费用得到了增加,但由于采取了节电能措施,减少了年运行费用。根估算,2~3年内即可收回因增加导线截面而增加的费用。所以,加大导线截面投资是值得推行的。

3、高层建筑

变配电室要争取靠近电气竖井,减少主干线(电缆或插接母线)长度。如果高层建筑面积过大,电气竖井则要尽可能的设置在中部(或两端),减少水平电缆敷设长度。

4、将负荷归类

除了消防负荷及对计费有要求的负荷外,普通负荷,如空调机、照明、风机盘管、电热水器、新风机等改成由一条主干电缆进行供电,既方便消防切除非消防电源,还可以在非空调季节使同样大的干线截面传输较小的电流,减少线路损耗。

五、结论

企业正常生产,离不开电力保障。将有限资源充分利用、转换,节约电能的同时强化供配电管理,使输入输出能耗降到最小,挖掘供配电系统潜力,提高能源开发转换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曾良伟.浅谈供配电系统经济运行节电技术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0,(16).

[2] 伍懿.电力供配电系统经济运行方式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1,(13).

[3] 邹宁.楼宇配电系统设计分析[J].机电信息,2012,(15).

篇6

关键词:现代医院 经济运行评价体系 必要性 应用

一、前言

医院的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与重要前提,医院的社会效益充分的体现了医院卫生工作的宗旨,因而在为医院的社会效益提供更为优质和更多服务的基础之上,才能谈得上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经济效益也是社会效益必要的物质手段及重要的物质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然而,长期以来,对现代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都没有较为确定的模式,所以,尽快的构建经济运行评价体系,并加以切实的应用,对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现代医院经济运行评价体系建立的重要意义与必要性分析

从本质上来看,医院属于一个为人民服务以及救死扶伤的事业性单位,医院所具备的这种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不仅无法像普通的企业那样单纯的对经济利益和经济利润加以追求,并且也无法像其他事业性单位那样对国家财政部门的全额资金支持加以依赖。现阶段,医院的主要经济来源已经逐渐的由以往传统的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进而转变为以自主经营为主。

目前,在我国全新经济体制下,医院正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当今人们尚且还没有形成对医院经济管理与经营模式的统一认识,并且依然沿袭的是传统经营管理理念。面对整个社会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以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呼声,医院除了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外,还必须提增强对科学的构建经济运行评价体系重要性的认识,以便于实现对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合理评价,使医院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所谓推行与构建现代医院经济运行评价体系具体就是利用定量的方法和定性的方法来对医院的经营成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判断,定期对医院的经营成果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分析,充分的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加以展示。与此同时,经济运行评价体系能够切实的帮助医院将经营管理过程当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出来,进而有助于医院针对问题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比如怎样对医院资源加以充分利用、怎样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以及怎样将不合理的费用支出降低等等,最终建立起正确且科学的现代化医院经济运行评价体系,促进医院竞争能力的不断提高,确保医院及时的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三、现代医院经济运行评价体系的方案设计

现代医院经济运行评价体系的方案大体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运营过程、运营结果以及运营趋势。根据医院科室的不同性质和不同服务功能,来对医院的医技部门、门诊和病区分别进行评价方案设计。主要的评价指标包括效益评价指标、收入评价指标及成本评价指标,一般的评价程序为原始材料的收集、成本的核算、评价沟通及分析、公示评价结果、下一轮工作的指导。

四、量化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结合现代医院的评价标准,根据现代医院的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筛选和分析影响现代医院的经济运行的各项因素,确定出病区评价指标、门诊评价指标及其医技科室评价指标。对于将指标缺项完成的医院科室,原则方面缺项分根据实际的具体得分比率进行计分,比如某科室为89分的满分,11分则为缺项分,经过评价医院该科室的实际得分为70分,最后计算该科室最后得分:70÷89*100=78.65,加减分值上下限为原分值150%。

医院经济运行评价体系应该突出社会效益,所使用的评价指标,—是能评价医院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如医务人员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病人医疗费用等方面的内容;二是能评价医院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效果,即在投入水平即定的前提下,产出水平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如某医院投资建造的业务大楼项目,是否缓解了群众就医难的状况,病人的就医环境是否得到了改善等。现代经济运行量化评价主要的指标以及计算公式如下:

(一)成本评价指标

收入成本率、病区床日成本、平均人员成本、可控成本占医疗收入的同比下降、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在成本评价指标当中,平均人员成本=(本期社保金+福利+工资+绩效等人力成本)÷本期平均员工人数。

(二)收入评价指标

均次收费水平、业务收入增长率、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百分比。

(三)效益评价指标

固定资产收益率、科室直接收入利润率、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结余增长率、成本收益率、人均收益。在效益评价指标当中,百元业务收入积累率具体指的是百元业务收入当中的资本积累比率,主要反映的是医院积累资本的实际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医院发展潜力评价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百元业务收入积累率=(收支结余+累计折旧)÷业务收入。业务收支结余率指的是业务收支结余在业务收入总额当中所占的比率,但是收支结余额的值无法对医院经营效益的情况加以反映,必须分析业务收支结余率,业务收支结余率越高,那么便说明医院效益就越好。

五、现代医院经济运行评价体系的定性指标

对现代医院经济运行评价体系定性指标进行分析,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可知,主要的定性评价指标包括:医院各类医疗设备的更新情况、服务患者的满意程度调查、医院的市场占有率、领导班子的基本素质情况以及医院在职员工的基本素质情况等。

六、经济运行评价效果

构建完成医院经济运行评价体系以后,主要涉及三方面的问题:

(一)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设置。

(二)计算评分值方面的确定。

(三)各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大小对医院各个科室的经济运行评价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应当聘请专业的职代会专家进行充分的论证,分别根据医院各个科室的性质以及医院、地区的类别进行合理的确定。医院经济运行评价指标具体的标准值也可以根据该项指标三年连续平均值加以确定,同样也可以对医院绩效评价标准进行参照,然后对标准值加以设定,但是无论所采取的设定方式如何,医院都必须进行反复的比较和反复的测算,以便于切实的确定出能够全面反映整体医院水平的标准值。与此同时,对医院经济运行评价的结果来说,各项经济运行评价指标权重的设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重要指标的具体分值所占比例可以高一些,并且其大小也需要进行反复的比较及测算。60分以下的经济运行评分值为差,60分至80分为合格,80分至90分为良好,90分以上则为优秀。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院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医院面对着激烈的外部竞争,因此,现代医院必须尽快的构建经济运行评价体系,通过经济运行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应用,全面的对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且及时的找出医院经营管理过程当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缺陷,从而采取科学有效解决措施,促使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医院经营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只有这样,医院才能够在激烈的外部竞争当中站稳脚跟,才能够实现健康及长远的发展,才能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国勇. 医院经济运行指标评价与监测探索[J]. 经营管理者. 2011(19): 235-236

[2]郝艳茹,彦慧. 医院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数评价分析——以齐齐哈尔市结核病防治院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 2008(4): 138-139

[3]江瑞珍. 试用综合指数评价分析医院经济效益[J]. 山西医药杂志. 2011(9): 885-886

[4]李恩,刘欣欣. 医院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的设计及应用[J]. 中国内部审计. 2011(8): 72-73

篇7

关键词:电网;经济运行;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作为一种二次能源,电力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因此,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被广泛的使用。甚至可以这样说,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都是以电力为中心的。具统计资料显示,广义的电力系统中,也就是电力从发电到输送再到最终的使用,电力设备消耗了发电量28%~33%的电量,这些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电动机等。按照我国的发电量来说,每年电气设备消耗的电能达到3178~3746 亿千瓦时,这个数字相当于用电量中等的10个省份之和。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电网运行存在着很大的节能空间。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用电量不断攀升,在不用巨大投资的前提寻求一条节省电能的途径具有重大的意义。

2 电网经济运行的基本性质

2.1 电网经济运行的科学性

在科学严谨理论分析的前提下,通过精确的计算以及实际的验证,从而提促电网经济运行这一科学理念,对以往的误把浪费当成节约的陈旧观念予以纠正。

2.2 电网经济运行的系统性

从电网运行系统出发,全面考虑了有功电量的节约和对无功电量的补偿,对电网系统进行全面的把握而使其达到最佳的状态。考虑了用电单位的末端节电的同时,又考虑到从源头上降低供电网线耗损,二者相结合达到系统最优。当有多台变压器以及线路供电时,在优先考虑总体最优的系统性,而不是仅仅考虑单台单线最佳性。

2.3 电网经济运行的实用性

计划实施方案应具备实用性。主要内容都是对实际生产经验的概括总结,然后经过科学理论和严密的实验进行论证,最后上升成为正确的理论,同时经过的实践的检验。

2.4 电网经济运行的效益性

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技术条件对电网系统进行优化,从而达到节约电源、控制电网改造投资的目的,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 电网经济运行降损的主要技术措施

3.1 合理进行电网改造 降低电能损耗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用电量不断攀升,很多地区的电网不堪重负,出现了容量不足、供电半径过长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供电质量以及供电安全,加速了线损,同时也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因此,电网改造成为当务之急,同时也提供了一次机遇。抓住城乡电网、老旧工业、企业改造这个契机,对电网中原先不合理的布局进行调整。在电网改造过程中,要立足于现有电网的基础,以提高容量和供电质量为前提,运用优化定量技术降低电网线损。对老旧变压器进行淘汰,合理选择新型变压器,同时从电网负载的现实状况出发,优化组合变压器位置和供电线路,实现系统最优。据此对负载经济分配和电网经济运行方式进行优化。根据电力行业的技术密集的特点,通过科教兴电的方式在电网改造中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先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电网安全经济供电的能力。通过提高电网系统中的科技含量来优化调整城乡电网的电力结构。把电网建成安全经济型电网,为电网安全供电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电网运行中最大限度地降低电网的线损,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电网线损的差距做出贡献。

3.2 合理安排变压器的运行方式 保证变压器经济运行

在确保变压器安全运行和保证供电质量的大前提下实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通过最大化利用现有设备、变压器最优运行模式选择、优化负载以及最佳组合变压器运行位置等技术手段将变压器电源侧的功率因数提高,最大限度地降低变压器的电能损失,最终实现变压器的节电运行。将变压器经济运行的优化理论和定量化的计算方法结合变压器的各种实际使用经验就产生了变压器经济运行节电技术。

3.3 合理调节配网运行方式使其经济运行

通过对负荷进行经济的分配和机组最佳组合的确定来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要站在整个系统的高度来考虑电网系统的经济性,最大化利用现有设备,在保证110千伏以上区域电网和110千伏以下地区电网安全运行和供电质量的基础上降低配电网及其设备的线损。

4 合理配置电网的补偿装置合理安排补偿容量

4.1 增装无功补偿设备 提高功率因数

增强农村电网线路的无功补偿,通过合理增设电容器来提高功率因数。变电所使用集中补偿和分散补偿相结合的方法,并应以就地补偿为主,集中补偿为辅。同时参照供电网络的实际情况,通过高压柜灵活控制功率因数的变化。

4.2 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

在合理分布无功功率的同时也要做到有功功率的合理分配。按照就近的原则,尽量降低远距离的无功输送。对导致线损的各种方式进行计算,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

4.3 合理考虑并联补偿电容器的运行

传统观念认为,电容器的投入可以有效降低线路和变压器的耗损,而投入电容器会造成电容器的介质损耗的增加却被忽视,所以,电容器投入临界点的计算要以最小的总损耗为前提。

5 做到经济调度,有效降低网损

电网经济调度的目标是降低电网线损,它的基础是电网安全运行调度。电网经济调度是属于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领域,是按电网经济运行的科学理论,实施全面电网经济运行的调度方式。调度应以安全、稳定供电为前提,合理调配线路、设备等各项资源,通过科学计算和实践来摸索出一套针对本系统、多种运行方式下、切实可行的、灵活的经济运行方案。

5.1 合理制定电网的运行方式

根据电网年度、季度运行方式的不同对其进行合理灵活的调整,有机组合现有的各种线路和变电设备,将设备的潜力发挥到最大,降低电网损耗,保证供电的安全性。

5.2 根据电网实际潮流变化及时调整运行方式

做好电网的经济调度,根据电网的实际潮流变化,及时合理地调整运行方式,做好无功平衡,改善电压质量,组织定期的负荷实测和理论计算,使电网线损与运行方式密切结合,实现电网运行的最大经济效益。尤其在农网运行中,应合理调度电力负荷,强化用电负荷管理,从而达到配电网络的降损节能。

6 电网经济运行是一种科学方法

6.1 择优化

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充满着整个自然界,任何新技术的实质都是人们寻求到的择优汰劣的结果。变压器及其供电系统经济运行节电技术正是运用优化理论对各种运行工况进行择优汰劣而达到节电目的的技术。

6.2 定量化

任何一门科学都必须以定量化计算式作为基础,仅有定性分析的原则,没有定量计算,则不能构成一门完整的学科。变压器及其供电系统经济运行节电技术是以近千个定量计算式作为判断优劣的基础,它已进入定量化学科领域。

6.3 有序化

从无序化到有序化是事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规律,长期以来变压器及电力线路经济运行方式没有按择优化运行,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电网经济运行理论为电网经济运行走向有序化提供了理论基础。电网改造节电技术、配电网经济运行方式、输电网经济运行方式、配电网经济调度、输电网经济调度、双绕组变压器经济运行和三绕组变压器经济运行等系列软件均属于软科学技术。是电网改造和电网经济运行节电降耗的专家系统,属于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知识经济领域。

7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一个高效稳定的供电网络的需求日益迫切,通过上述具体措施降低电网损耗,使电网运行达到最优的运行状态。促进电网运行管理走向定量化、择优化、有序化的现代化管理,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电力系统中推广电网经济运行降损措施,其节电潜力巨大,经济效益显著,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配电网 经济运行

河南洛阳老城区10kV配电网由洛阳供电公司东城分理处负责管理工作。线损理论计算及分析是经济运行的基础,东城分理处始终高度重视线损的理论计算及分析工作,设立专门的营销专责对此项工作常抓不懈,在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根据老城区配电网的自身特点提出了以下配电网经济运行的措施:

1 管理体系建设方面

1.1 健全组织结构,全员参与线损管理。根据线损管理模式中提供的模板,结合老城区配电网实际,健全完善了降损管理网络,成立了降损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营销的副主任负责,成员包含了生产技术科,电力稽查大队,抄表公司,配电科,装表科等多数部门,负责降损综合管理工作。在生产技术部设置专职线损专责,负责线损考核及考核兑现工作。

1.2 科学核定指标,公平、公正考核。降损指标的核定是降损管理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指可以有效调动广大员工的降损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企业线损,实现企业效益和员工收益的共同提高。首先明确了各级指标的负责部门,然后对责任部门下达具体的奖惩考核指标,对责任单位实行重奖重罚,进行强化激励。在核定指标时,主要依据公司电网发展规划和上级下达的经营目标计划,同时结合线损理论计算值和历史统计值,由生产技术科进行认真的预测分析,形成详细的年度降损指标计划,经分理处领导小组研究批准,以文件形式下发执行,保证了指标的合理性和严肃性。

1.3 加强降损分析,实现闭环管理。为了保证降损统计分析效果,分理处制定了线损指标每月报告制,对损失材料严重、线损率高、损失电量大的环节还要进行重点分析,认真查找降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降损整改意见,写出分析报告,认真讨论,严格落实。

1.4 加强制约监督,控制线损波动。为了提高抄表数据的准确性,加强监督和制约,防止出现估抄、漏抄和隐瞒电量,造成线损不真实,公司实行了“抄、管”分离。在管理方面,规定由生产技术科统一管理,抄表公司负责各配电台区的抄表工作。公司还固定抄表日期、时间和抄表路线,严格按周期抄表,保证了抄表数据的同期性,避免了因抄表不同步引起的线损波动。为了规范临时用电,分理处备足各种表计,对临时用电做到按表收费,有效控制了无表估算现象。

1.5 预防打击窃电,规范用电程序。对于窃电现象,分理处历来十分重视预防和打击,经常利用印刷标语、散发传单、新闻报道等各种形式开展反窃电宣传活动,使“电是商品,窃电违法”的思想深入人心。实际工作中,采取用电检查、营业普查和电力稽查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强化反窃电工作,同时积极与公安机关联手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窃电犯罪活动,有力的遏制了窃电现象。

2 技术体系建设方面

2.1 加大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科技含量。管理是手段,技术是基础,只有拥有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的电网,才能为节能降损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2.1.1 提高线路的经济运行水平

对线路进行绝缘化、电缆化改造。现在洛阳老城区10kV配网线路的绝缘化率已经达到了99.6%,380V低压电网已全部完成绝缘化改造。绝缘化改造对于提高配电网经济运行水平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重新计算分析了线路的负荷情况,根据负荷情况架设线路,原有线路的卡脖子现象消失了;线路的树线矛盾问题,降低了故障发生率,多供了电量,提高了供电可靠率。

2.1.2 提高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水平

所谓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就是根据变压器的容量,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变压器的负载率达到或接近经济负载率,达到损耗最小、损耗率最低、效率最高的效果。

配电变压器的选择是否合理,对变压器的安全经济运行至关重要,如果配电变压器容量选择过大,变压器较长时间运行在轻载状态下,将增加配电网中的固定损耗比重和无功损耗;在配电变压器容量的选择上,分理处积极利用远程负荷监控装置,定期由专人通过负荷监控系统,远程分析配电变压器在用电高峰季节和用电低谷季节变压器的负载率大小,对运行不经济的配电变压器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调整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大小。针对分理处配电网实际运行情况,对负载率较低的配电变压器采取换、转的方法,分理处采用了大量的容量在80KVA以下的小三相配电变压器,这种配电变压器具有,占地面积小、节能等优点便于在小区的负荷中心安装,大大降低了线路损耗。

2.1.3 加强计量管理,提高计量精读。变电站关口表计全部更换为高精度多功能电子表,10kV出线TA全部更换为双变比TA,并全部实现了独立回路计量;规范了计量柜的安装标准,加大封印、封钳的使用和管理力度;认真落实表计的校验、轮换制度,积极开展TV二次压降测试工作,实施防窃电计量技术改造,加强对计量装置的巡视检查。

2.1.4 积极采用先进的配电监测技术,对辖区内的所有配电变压器均装设配电负荷监控装置,对每台变压器的负荷、电压、电流、功率因数以及三相不平衡率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监控,由管理人员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三相负荷、配电变压器分接开关档位,进行无功补偿,使配电变压器真正实现了经济运行。同时负荷监控装置还实现了关口表的远程抄表,提高了抄表同时率,也使线损的计算更加有据可依,更为精确科学。

2.2 加强电压无功管理,开展QC活动协作攻关降低线损。

电压无功管理是节能降损的重要环节,分理处在电压和无功管理方面,积极采用新手段,在配电网中及时进行线路无功平衡和随机无功补偿,线路全部采用了并联电容器补偿,对新增客户配电变压器配置了低压智能无功自动补偿,实现了无功的就地平衡。通过对电压无功的管理,实现了提高电压质量与减低线损的双重效果。

2.3 搞好经济运行,实现多供少损。针对一些破产企业的变压器长时间轻载运行的,尽量进行负荷转移,利用各种手段减少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对于公用变压器,重点搞好三相负荷不平衡率的调整工作,根据负荷监控装置提供的实时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三相负荷调整,有力促进了低压线损的下降。

2.4 定期开展线损理论计算及分析工作,确定降损方向。

线损理论计算及分析是配电网经济运行的基础,分析重点:固定损耗与可变损耗的比例。线路实际负载所在的运行区域是否经济。本线路与相邻线路间的负荷分布与分支线路地理走经的相对位置。在进行这种分析时,不仅限于同一个变电站供出的线路,相邻变电站供出的相邻线路也应同时列入综合分析考虑之内。电压水平及调压能力分析。无功分析,即对线路总的功率因数、各负荷点功率因数以及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在10kV配电线路的理论计算中采用省公司的用电MIS系统,选择负荷稳定的月电量数据进行计算,找出电网中的薄弱环节,科学分解下达线损指标,实现了动态管理。

3 健全激励机制,实现量化管理

合理的指标是方向,完善的激励机制是手段,只有通过考核奖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了确保线损目标的完成,分理处采取对线损较高台区进行班组长包干制度,明确责任,通过记分绩效考核等手段,对班组施加压力。对完不成任务的班组实行按月考核,当月考核当月兑现,极大的提高了班组长的工作积极性。当然对于核定后的指标,分理处每月都会由生产技术科负责,根据配电线路的变化、负荷变化等影响线路损耗的各种因素,适时调整指标,指标经主管领导批准后下发执行,实现了动态考核。

配电网是电力网中起分配电能作用的重要网络,配电网的经济运行关乎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10kV配电网是整个供电网络的最末端。10kV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直接反映了供电企业在社会影响、电网装备、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水平。提高10kV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推动整个电力企业降损节能水平的提高,无论对企业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9

一、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一是进一步完善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的调度网络系统,加强与各县市区及有关重点企业的联系和沟通;二是根据省经委的统一布置和市政府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工业生产年度目标任务。并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中省市企业。二是及时掌握和分析分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市工业经济运行的影响,继续加强对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及主要产品的监测和预警,密切掌握工业经济发展态势,坚持工业经济月度预测和汇总分析制度,三是继续抓好“春节”、“五一节”、“国庆节”、“元旦节”等节假日企业生产和加班情况的调度,确保工业经济安全平稳运行。四是进一步完善了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制度,每月认真总结新型工业化的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安排下阶段的重点工作,化解工业经经济存在的矛盾;五是加强了煤电油运的综合协调。在当前生产要素供应偏紧的情况下,突出做好煤电油运的协调和调度工作,保障了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生产需要。

二、强化应急工作管理。作为经委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协调科室,我们一是按照省经委的统一要求和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经委系统应急工作特点,通过认真研究论证,起草上报了《市经委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意见》和《市煤电油气运综合协调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等应急预案,建立了监测预警与信息报告制度;二是在“8?19”特大洪灾中,加班加点了解灾解,及时上报企业因灾造成的损失,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反应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总结应急管理工作经验,积极参与重灾地区的核灾工作。

三、狠抓主要行业调查研究。一是通过认真调查研究,起草了《茔石资源开发及氟化工产业发展的思考》,二是提出了全市水泥行业布局的意见建议,三是按照省经委及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我们先后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以及纺织、有色、工业硅等行业进行了调研,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比较分析企业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差距,发现制约产业发展的政策瓶颈,明确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四、贯彻落实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措施。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省经委的要求,我们对全市水泥、铅锌企业的经营状况,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进行了全面的摸排、核实,对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认真开展行业准入申报工作,提出了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和具体时间表,坚决整合和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准入条件的落后生产能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技术装备的步伐。

五、积极组建企业集团。一是市委、市政府依托优势资源组建企业集团的战略构想和市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的安排,铋业集团的组建工作于10月份正式启动,并成立了铋业集团组建了筹备协调工作小组,为此,我们组织了柿竹园有色金属、金旺实业公司、桂阳银星公司等主要企业负责人召开了座谈会,统一思想认识,并从主要铋企业抽调了工作人员,进行市场论证,起草集团成立的相关文件,争取春节前后挂牌。二是积极筹建民爆企业集团。九月份,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召开了全市组建民爆器材经营公司工作会议,并主动到各县市区调查研究,听取有关县市区和部门对组建集团的意见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民爆器材集团经营有限公司的组建方案。

六、认真做好新型工业化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今年来,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组织召开全市电视电话会议2次;组织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成员外出考察2次;召开市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成员会议5次;编辑新型工业化简报22期,作为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协调科室,我科室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各种活动的开展承担了大量的联系、协调、服务以及文件的起草、档案的管理、简报的编缉与印发等繁重工作,较好地完成了领导了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

2009年工作打算:

2009年是举世瞩目的奥运中国年。从宏观经济环境看, 坚持稳中求进,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协调发展,坚持“好字优先”,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2009年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综合各种因素分析,2009年工业经济发展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根据我们对明年工业经济的综合分析,预计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实现工业总产值830亿元,同比增长27.7%,实现工业增加值265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利润50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税收56亿元,同比增长25%。主要工作打算:

1、加强经济运行分析、预警和调节。要充分认识和估计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和约束,正确分析和判断形势,积极应对,主动搞好经济运行综合协调,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坚持月度分析和重要情况报告,建立定期经济运行分析制度,进一步完善经济运行预测信息网,提高预警预测水平。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把握全市经济运行的变化趋势和突出矛盾,及时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提出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切实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做好市场引导、信息咨询、上下协调服务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具体困难,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加强煤电油运综合协调。要大力加强部门配合,积极协调生产要素的供应,优先保证重点企业生产需求,研究不同时段、不同企业的能源、运输需求的优化配置,努力缓解局部性、阶段性要素供应紧张的局面。煤炭方面,要科学组织煤炭生产,增加煤炭市场资源量,组织实施电煤供应工作方案,及时分解落实电煤储备目标任务

和责任,加大从省外调煤的力度,增加电煤供应支撑力量和保障程度。电力方面,要督促发电企业要充分挖掘现有的发电能力,发挥设备的效能,合理安排检修,提高运转效率,要加强电网经营企业的电网的运行维护,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的良好运行态势;成品油供应方面,要继续加大成品油资源的调运协调力度,保障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成品油供应。运输方面,要加强与铁路等交通部门的协调,力争增加运力和运量,切实抓好大件运输工作,确保电煤和大宗原材料等重点物资运输需要。

3、继续全面深入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进一步强化国家产业政策的约束作用,严格控制国家禁止进入的产业发展,要有计划地做好现有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产业的退出。要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企业、金融机构、社会资金的流向,遏制盲目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继续抓好钢铁、铅锌、铁合金、水泥等行业的结构调整,坚决整合和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准入条件的落后生产能力,认真开展行业准入申报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技术装备的步伐。

篇10

健全监测网点,完善信息采集机制

监测网点是开展监测预警工作的基础。2009年以来,为了增强稻谷、油菜籽、柑橘和蔬菜等大宗农产品信息采集点的代表性、科学性,湖南省农业厅在原有农业基点调查网点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批监测网点,拓宽了信息采集渠道和内容。一是拓宽监测网点。在原有网点的基础上,在全省新增了10个稻谷、油菜籽和棉花市场运行情况监测基点县,10个柑橘产销动态监测基点县,15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和15个蔬菜生产基地监测点。采集网点由农户拓展到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生产基地、加工流通收储企业、农资门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此外,还与中华粮网(长沙)办事处合作,实现监测网点资源和信息共享。二是完善了监测品种和指标。结合湖南实际,把稻谷、油菜籽、棉花、生猪和柑橘、蔬菜等大宗农产品纳入了监测范畴;将农产品种植意向、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产销、物价成本、惠农政策执行情况和应急处置等动态信息作为监测重点,实现了监测信息由静态为主向动态为主的转变,由定性向定性和定量并重转变。

优化分析师队伍,探索分析会商机制

分析会商是开展监测预警工作的关键。一是狠抓分析师队伍建设。在厅直单位、农科院校、市州农业部门和农产品批发市场聘请了24名农业经济运行情况监测预警分析师。在县市区农业部门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资门店、基地选聘了80多名农业(村)信息员。每年举办全省农业经济运行情况监测预警培训班,对省、市、县分析师和信息员进行了专题培训。二是及时组织分析会商。在稻谷、油菜籽、柑橘、蔬菜、棉花、生猪等大宗农产品上市的关键时段和使用农资高峰期,及时召开全省或区域性的分析会商会议。每年4月中旬、6月中旬、7月底、11月中旬和12月初分别就农资、油菜籽、早稻、晚稻收购和柑橘市场运行情况召开专题分析会商会议。三是开展专题调研。针对农产品市场运行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及时开展专题调研,找出问题产生原因和解决对策。

完善多种渠道,强化信息服务机制

信息是开展监测预警工作的目的。一是捕捉农业市场热点,及时向部主管司报送信息。每个工作日(包括有特殊要求的节假日)对各地上报信息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农产品价格异动等热点后及时上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2011年全省上报部司农产品市场热点信息100多条。二是编发《快报》。2011年,湖南省厅编印了4期《湖南农产品供求价格快报》和7期《湖南农业市场热点报送》,及时报送农业部、省委省政府和厅领导。三是利用其他平台市场预警信息,引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将监测信息利用湖南农业信息网、“12316”湘农服务热线、“农信通”短信等平台及时给种养大户、粮油收贮加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