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创意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遗文化创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非遗文化创意

篇1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研究;校企合作

广东是我国四大制鞋基地之一,位居沿海发达城市,地理位置的优越,省外、海外品牌纷纷入粤,使广东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鞋都和鞋业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有“中国十双鞋,广东有其五”“全球十双鞋,广东有其三”之称。在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有广东鞋的踪迹。但无须讳言的是,广东自主品牌及产品的研究及创新工作做得相对有限。近些年来,广东制鞋行业正奋起直追,着力加快品牌发展。要发展,就要有创新,要创新就要有新的技术和艺术灌入其中。非遗创新,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聚焦非遗与时尚融合之美,推动非遗活化传承、价值转化的过程。作为时尚之都的广州,助力文化产业新发展是当下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省级非遗工作站申报工作,其中服装服饰工作站落户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非遗工作站(服装服饰工作站)应运而生,将深度整合时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通过非遗文化赋能,优化提升全产业链,促进跨界合作,形成多业态、跨区域影响力,推动湾区时尚产业融合发展。制鞋行业作为服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品牌建设及产品创新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1价值所在,引领国潮

1.1应用价值

要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融合,以文化产业为载体,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方式,提升广东制鞋在中国乃至世界制鞋行业中的主导地位。使我国制鞋行业一改往日低端、廉价的加工状况,能够健康、飞速的发展,在这种情形下,以传统文化催生经济转型发展,在弘扬传统文化上具有很好的现实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近几年,随着我国在传统文化的大力推广下,国潮品牌应运而生。其设计理念将本国文化、元素添加在设计中从而形成。广东制鞋紧抓社会发展命脉,经过多年发展和培育,现已形成非常完善的皮革、制鞋产业链。据中国市场调研在线的中国女鞋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7年)显示,虽然我国制鞋行业受欧美市场受金融海啸影响进口数量下降,而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日益旺盛,所以在未来的十年里,中国制鞋市场仍将呈现迅猛上升的趋势。而广东,作为我国制鞋行业引导国内潮流的重要基地,接受最新国际流行讯息以及时尚元素的重要城市,企业对设计水平的发展非常重视,品牌建设更是行业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发展趋势。产品升级、品牌转型、发扬传统文化,无疑未当今鞋类设计师提供了很好的设计灵感,产品遵循在不同品类或风格的鞋产品当中,融入中国元素,既展示出新时代鞋靴个性的一面,又发扬我国传统文化。

1.2学术价值

目前在全球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融入各行各业。广东制鞋产业链以达到全国领先的生产制造水平,年产品出口总值远超越其他生产制造国家,如印度、越南、巴西等国。而在设计与文化引领方面,国外一线大牌仍处于主导地位,中国制鞋业没有形成属于本国独特的文化创意,加之当前本土鞋类优秀设计人才紧缺,中国鞋类设计环节较国际一线品牌有明显欠缺。如何打破设计环节,打造属于中国的鞋类世界品牌,广东制鞋行业的转型与升级是发展必然趋势。提高整体制鞋产业链,向全球制鞋产业链上游迈进,是广东制鞋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品牌建设、产品研发设计是目前广东制鞋企业迫切需要加强培育的方面。随着新时代文化创意全球发展的步伐,呈现以传统文化为主导,以产品创新创意为主要导向的发展现状。本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的宗旨,以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传统制鞋行业转型升级,对广东制鞋行业的资源整合、技术创新、文化素质提升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非遗文化传承下广东地区制鞋行业设计目的、开发方向与工艺技术等问题,行业、企业以及高等教育制鞋专业进行研究探讨,有利于转变当今制鞋行业“模仿”设计现状,努力推动和发展广东制鞋行业产业升级,企业转型。同时,依据企业、社会需求,对高等教育鞋类专业提供行业需求,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质量,有利于高职、本科等鞋类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培养适合新时代企业需求的高级专业人才。

2行业快速发展,引导新型人才

制鞋行业属于工业密集型产业,而中国在全球制鞋行业中一直处于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和消费大国,其鞋类产量、出口产量和消费产量分别接近全球的60%、70%和20%。中国鞋业的发展,可以说为全球鞋业消费市场提供了来源稳定的产品供给,与此同时,中国鞋业发展的外溢效应,为周边国家依托中国鞋业强大的供应链从而实现鞋业快速崛起,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但中国鞋业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其自主品牌及产品的研究及创新工作做得相对有限。基于此种原因,借助文化创意的全球化兴起,越来越多的原创品牌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兴起,而要独特,就要创新,要发展中国制鞋行业,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将两者紧密结合,提升广东制鞋业的同时,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水平,创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就要了解鞋靴,了解鞋的各个构造以及从鞋类演变的历史开始。要发展就要创新,无论是从工艺技术创新,还是造型设计创新,只有根植我国传统文化,汲取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华,才能彰显中国鞋靴设计师的人文情怀,并由此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鞋靴品牌文化产物。目前,国内对于鞋靴文化的整体发展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研究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的学者,以及研究纺织服装学的学者对此都有一些研究成果,例如:《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鞋履艺术在现代鞋靴设计教学的应用研究》温州大学,刘阳,硕士论文,2018年;《论鞋靴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温州大学,顾任飞,中国皮革,2013年06期;《继承传统文化与鞋类时尚创新》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彭艳艳,西部皮革,2011年21期。但专门研究非遗文化并应用到鞋靴产品当中的机构、学者或企业还相对较少。在企业方面,设计师具有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社会使命,是一切文化作品的创造者。只有顺应时展,不断通过新品理念、产品质量、产品特色、产品服务等方面提升品牌产品价值,这就要求鞋类设计师既要有丰富的鞋产品技术设计能力,又要掌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审美,同时,鞋类产品必须符合当下时代的审美产物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处理好技术与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与现代科技等之间的关系,设计出代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潮品牌产品,向社会展示创意转型成果。在院校人才培养方面,随着市场整合、消费者需求的提升,使得制鞋行业从早期的培训机构上升到中专层次的《皮革制品设计专业》、高职层次的《鞋靴与工艺设计方向》等,以及本科层次的《皮革专业》、《鞋靴与皮具设计方向》,至现今《鞋屡设计》研究生方向等。教学层次不断提高,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逐步细化,涉及鞋靴工艺制作、鞋靴款式设计、鞋靴样板设计等分门别类的进行高等教育教学。依据不同层次鞋类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从技能型专门人才到设计类创新型高级人才,通过院校理论教育,让学生掌握该层次教育教学过程中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素养,加强非遗文化知识,以及在鞋靴设计当中给予创新,为根除中国鞋靴设计的一味模仿、抄袭现象提供有力依据,为高校鞋类专业及制鞋企业培养具有强烈民族意识,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新一代鞋类设计人才,给予有益意见。

3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赴新时代

企业发展是高校教育的风向标。近年来,职业性院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提高院校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增强高校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教育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多方位合作办学等模式。如:企业管培生合作、学生就业合作、订单式培养、冠名班合作、名师工作坊等。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劳动者。对于广东制鞋而言,早期的样板师已退出时尚设计舞台,成为幕后支撑的主力军,而鞋靴设计师更多为年轻、潮流的90后、00后,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汲取时尚新理念,将制鞋行业引领国潮达到创新设计新高地。

4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也是一个国家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在研究和传承前人文化的同时,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然而即便如此,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遗资源受到很大的冲击。很多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因此,在加强保护非遗工作的同时,各行各业也将非遗文化资源、文化传承引入行业建设当中,力争通过自己行业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现我国特有的文化底蕴。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广东制鞋行业着手,挖掘并深入中国非遗文化特色,结合院校人陪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努力推动或发展广东省乃至中国制鞋行业的发展里程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凤华.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形成命运共同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

[2]高鸿.企业举办和参与是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

[3]覃大立.传统手工艺自主创新之我见[J].新美术.2012(03).[4]徐燕琳.广东传统非物质文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08).

[5]郑士林,张冬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高校素质教育对接路径新探———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

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世界遗产划分为四个部分,即自然遗产、历史文化遗产、口述及非物质遗产、地质公园。其中口述及非物质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历史的活化石。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关系

1.1 创意产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有效媒介

“创意产业”概念是1998年由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明确提出:源于个人创意、技巧与才华,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运用,成为具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时尚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进入21世纪后,创意产业发展迅猛,由创意创造的巨大经济价值使创意产业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创意产业的地位迅速提升。我们拥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明、传统文化,但在将非物质传统文化转化为物质的文化艺术产品能力方面我们还有待提高,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领域还处于弱势。在这样的背景下,用与世界接轨的眼光来探讨研究文化创意中传统文化的作用与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2 民族传统文化:文化创意的原动力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资源,而传统的民族文化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素材与资源。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大量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将是我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一笔珍贵财富,而蓬勃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又为传统民族文化提供展示舞台。只有将传统文化经过创意产业现代化与科技化的提炼,在创意产业中将传统文化通过科技的提炼、经济的转移与产业的转换,灿烂的中华文明才能得以更好地传承发扬,才会产生更广泛的国际影响。

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必要性

2.1 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与发展的有效手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历史,是千百年文明积淀的产物,这些传统文化与习俗能够在历史长河中延续下来,它满足了特定时期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但在今天科技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创新,就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与当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长期以往,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脱离现实生活而趋于消亡。文化的本质应当随时代变迁而流变,产业开发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而是对其保护的另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与手段,是在民族传统文化中融入现代意识的再创造,在方式方法得当的前提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不仅能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对非物质文化更广泛地加以宣扬,从而被更多的人了解,起到弘扬本民族、本地区传统文化的作用。

2.2 文化创意产业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性的舞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传承性,不论是民间传说、民间戏曲、民间舞蹈、民间手工艺,在其漫长的历史传承中都是在不断嬗变与发展的。每个时代的这些传统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因此作为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应该在今天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与创意创新并不矛盾,二者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应该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质精神基础上将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意开发,这恰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体现。

2.3 为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的有生力量

20世纪90年代,欧美经济学家意识到资源短缺将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并针对后工业社会的特点,努力寻找刺激经济发展的新方式。创意产业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英国最先提出“创意英国”和“英国梦”的发展蓝图,进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创意产业发展的浪潮。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文明古国,我们应建立有效的运营机制与模式,使文化组织、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其他文化组织实现有效互动,将传统的文化遗产产业化,从而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产业开发模式

3.1 层进分类模式

虽然现在全国各地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产业化如火如荼,文化产业化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与弘扬,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非遗项目都适合产业开发。因此,我们应该本着“永续利用”、“动态保护”的理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门别类,规范有序地开发利用。

3.2 集群化发展模式

要将创意产业更好地开发不但需要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基础,更需要高素质,专业性强的相关人才队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抓住产业发展核心,采用集群化发展模式。创意产业园是当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整合各种资源集群化发展的一种模式,也是今后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3 政府引导模式

政府在规划设计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在利益分配方面、在资金保障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并进一步完善前期扶持机制和后期的奖励政策。与前两种方式相比,政府引导具有起效快、力度强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婕,钟蕾.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思考[J].艺术与设计,2014:158.

篇3

Abstract:Viewing from the production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reativity product and the tradition product mainly manifests in the cultural added value; from the consuming, the key that the creativity product transforms to the creativity commodity is the specific cultural significance which its transmits obtains intense approval of the consumer’s concept value. Th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Concept Value responded consumer's cultural demand from the different angles. Judging from the culture consuming,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economy in urban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that the consumer is the God,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 and make good cultural atmosphere.

关键词:创意产品 观念价值 文化附加值

Key words: Creative Products Concept Value Cultural added value

作者简介:王志平(1972-),男,江西宜丰人,讲师,统计学教师 研究方向:文化产业

一、创意产品的生产

1. 传统文化产品通过创意,实现附加值增长。创意产品较之于传统的文化产品,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它包括了文化生产,甚至其他产业生产的中间产品,也具有更多的无形资产价值。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文化产品更需要创意,否则它不可能自然而然地产生经济价值,而只有通过创意,才能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值。

2. 传统工业产品通过创意,注入特定的文化内涵和赋予某种象征意义。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创意,通过文化理念、创新思维,对企业及其产品注入文化内涵或进行文化包装,为产品或服务提供一般实用价值之外的文化附加值,实现产品附加值增长,最终提升产品的经济价值,例如:服装、广告、建筑的创意设计。创意产品不仅能紧跟消费的变化潮流, 而且还会因新创意、新构思和新概念的引入为市场创造出新的消费领域和客户群体,逐渐推动企业及其产品升级。创意产业从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3. 艺术品的社会化生产催生出创意产品。社会化大生产及其所要求的专业化的分工体系,使得艺术生产从个体劳动转变为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体系。社会化大生产形式借助于技术的发展,对艺术生产过程不断进行分化重组,进而形成分工明确、具有完整产业链的艺术品生产行业,这导致“象做艺术品一样来做产品”的企业的出现;另一方面,企业生产方式对艺术生产的经济利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艺术生产的过程,具有文化价值的艺术被分解引入到其他各种实物产品之中,成为产品的一种生产工艺、造型、包装,如:广告、服装、家具、建筑、住房装饰等。

4. 新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创意产品。随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虚拟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广泛运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使得不同产业相互融合,产生了许多的创意产品,如:手机媒体的创意正是以手机成为普遍的个人获取资讯的手段而得以实现的。当人们用手机听音乐、看小说、读新闻、看电视,手机的信息功能已经超越了通信功能,开始扮演传播信息和文化娱乐的新角色。手机媒体利用受众大量的零散时空,如等车、侯机、坐地铁等,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服务吸引受众的非连续的、间歇的和零散的时间段和空间段的注意力来获得经济收入。

5. 品牌价值衍生出创意产品。品牌价值,就是升华为品牌后的无形资产,往往比其实用价值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文化创意产业的中间形态性使文化创意产业始终处各产业链的上游和高端,品牌的衍生品的价值很大程度上是由品牌的无形资产来决定,因此,仍然可以视为创意产品。例如:奥运会本身是一个超大规模创意活动集合,吉祥物是奥运会的核心识别标志,由北京奥运会“福娃”品牌效应衍生的区域品牌市场、域名注册市场、相关产品市场可以创造出近百亿元的利益空间,即使是奥运会结束之后,吉祥物的后续效应依然会发挥作用。

二、观念价值及其特征分析

1. 观念价值体现了个性与定位的需求。个性化商品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完成消费者自我确认的需求。观念价值创造差异化,由创意决定的产品差异性, 对创造高附加值的贡献, 远远超过产品质量的贡献。在消费社会中,面对不同的目标消费人群,对于产品风格等感性价值层面的需求差异非常明显,只有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教育背景、心理状况、使用习惯等人群特征之后,才能为产品的造型、色彩、风格、材质的最终定型提供判断的依据。同时,人们也通过消费品的象征与符号意义,通过消费不同的商品与服务,达到某种认同,完成了自我身份的塑造、确认和显示。

2. 观念价值体现了审美与体验的需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本身的同时,从中获得一系列联想和心理的、精神上的满足,亦即心理的愉悦感。这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状况服务于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从购物中心到咖啡馆,从办公室到居家生活,物质层面的装饰与美化成为普遍潮流,旨在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满活力,这一切服务于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不断追求变化的外观,风格化的生活设计,日常生活理想化和标准化,反映的是人们内心要求更美的现实的“本原需求”和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冲动。同样是在不断满足消费者内心美的体验和对快乐的追求。

3. 观念价值与品牌效应的相互作用。品牌效应是消费社会中一种重要经济现象,它所传递的是能够引起消费心理共鸣与认同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观念所发挥的强大能量。品牌创意的关键,在于关注和深化用户应用的点滴细节的研究,加强产品所包含的内在精神品质的推广,找到有效的途径,使自己的品牌能够真正融入消费者的生活之中。品牌效应给消费者以强势的观念价值,树立商品良好的品质特征,不仅实现消费者对品牌的满意度,而且使消费者保持长时间的忠诚度,这种忠诚度一旦形成,就很难接受其他品牌的产品。

三、从文化消费的视角,发展创意经济,提升城市的经济价值

1. 以消费者的观念价值为指导,遵循消费者导向原则,发展创意经济。消费社会中,商品生产要符合消费者的观念价值,以消费为导向,这也是发展创意经济必须遵守的一条基本原则与规律。例如,为缓解人们生活工作中积聚的紧张和疲惫,宣泄社会压力,调节生活节奏,而提供了休闲体验服务;针对公众普遍心中具有的对英雄气质的崇拜和对独特个性的青睐,以及追求体面的,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内在期盼,以影视明星为形象代言人的各种广告则把独特个性和优雅的生活方式与特定商品相连接,形成了偶像消费。

2. 各地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传统文化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发展创意经济,没有单一或固定的模式限制。不同的发展层次的地区,都必须立足于当地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创意的核心环节也正是对当地特色文化的开发与激活,打造具有市场消费活力的品牌文化产品,通过创意,来对各种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文化资源向品牌效应、经济资源的转化。而具有明显人才资源优势的大城市,则应该以开放的姿态和全球的视野,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角度定位,发展创意产业,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同时,必须加强我国文化与历史遗产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保护、鼓励和发展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和历史遗产,保护我国多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和原生态,通过文化消费,发展创意经济,利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遗产资源优势创造国家财富、拓展贸易机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3. 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形成有利于创意人才集聚的人文环境。创意经济的两端都需要文化素养,它不仅需要具有一定文化品位并对创意产品与服务有消费需求的消费群体,更重要的是需要文化培育与熏陶的创意人才生长环境,创意来源于文化艺术,它与从业人员的人文修养、艺术技能及敏锐的市场触觉有关。没有人的文化素质,就没有创意,更没有了创意的内容,人力资本是创意产业的核心资本。一个有文化活力和朝气的文化土壤才能培育出主要的消费市场。发展创意产业需要政府扮演发展战略制定者的角色,需要策略层面和公共政策相互结合。只有政府的劳动、文化、信息产业等部门协同努力才能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彬 创意产业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与政策导向 [J] 中国工业经济 2007.5 P24-25

[2]厉无畏 创意产业价值创造机制与产业组织模式 [J]学术月刊 2007.8 P79

[3]车延高 创意经济与文化创意附加值 [N]光明日报 2007.9.29 P48-51

[4]贺寿昌. 创意学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篇4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中,作为民族文化的根基与精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文化软实力高地”争夺的重要筹码,其蕴含的文化认同因子、文化自觉因子以及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柔性力量,都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以充分发挥其在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跨界结合业态,其利用因国际旅游活动而引发的立体化、生活化的民间软接触方式不仅可为国家或地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而且可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文化精神,增进不同文化圈层的跨文化认同度,充分发挥旅游活动柔性的魅力来提升文化软实力,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已然成为在当代国际经济、政治与文化交往积极推进的重点领域。为此,本文尝试探索基于文化软实力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对于充分利用其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努力地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整体水平,而且对于较好地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传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与文化软实力的创新力

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整体结构来看,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合体,它以文化传统、民族习性、意识形态等方面精神文化及人类相互往来所形成的诸种关系、等级、制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制度文化为主体构成。根据文化的感召、传承和渗透三大基本功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相应地可归纳为文化凝聚力、文化创新力和文化传播力。其中,文化创新力是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动力源泉。任何一种文化要保持生命力并体现出软实力,必须兼具历史传承性与变革创新性。文化创新力是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把优秀的文化元素、先进的创意形式与传统文化精髓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的同步发展。这种文化创新主要体现为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时代精神,即在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承和更新的基础上把文化的传统性与时代性结合起来,为文化提供空间上的扩散和时间上的延续。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正是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基础上,通过深入挖掘、充分展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品格实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还通过富于现代感的旅游文化创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形式进行创新,以超载性的想像力、创造力突破传统的界线,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深度融合。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主体负载着一定的文化因子,不仅将中华民族文化传播到异地,也受到异地文化和风俗的影响。在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中,一方面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品格将获得新的理解与发展,另一方面,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加入具有普世性的精神价值,超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障碍,更容易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感情共鸣和价值认同。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在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些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必将赋予中华文化鲜活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策略

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华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旅游产业框架下将这些民族文化精华有效转化为当今时代所能接受的优秀旅游文化产品,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空间、商业价值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意元素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创意产业的表现符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能直接转化成为优秀的文化产品,这一转化过程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其中,创意元素的加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阿特金森(Atkinson)和科特(Court)1998年明确指出,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而创意经济则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动力。文化创意既是精神层面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也能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增大原有文化产品的边际效益,创新更多的利润空间,成为新经济的原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创意是运用文化创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加工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借助当今各种类型的媒介和多元化的表达方式营造形式多样的体验氛围,加入一定的时尚元素和创意元素,积极主动拓展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生存空间和受众对象,利用现代文化生产理念和先进技术成倍放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浙江宋城集团通过对发源于杭州市的浓厚宋代历史文化进行创意元素的提炼与运用,设计出精彩纷呈的各类表演和游艺项目,成功构造了一个旅游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宋城主题公园,使宋代悠久的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婚俗文化、街坊文化、服饰文化变得时尚化、鲜活化,突出文化的体验和互动的创意特性;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通过精巧的纪录片方案设计整合文案、拍摄和构图等现代电视媒体技术,用画面语言与画外声音共同营造故事氛围,力求戏剧化,设置兴奋点去吸引人、感染人,引发了国人对我国饮食文化的热烈关注。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中,运用创意元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符号进行现代性重构,创造更多富有时代气息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文化标志和文化品牌,以独特的原创性获得文化标识力、社会认同感和市场竞争力。

(二)创意产业链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创意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融合起来,把抽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意加工,转换为具有更高接受程度、更好经济效益的现代新兴旅游产业形态。随着社会生产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深入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销售显然难以由单一的企业承担,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展示可利用计算机图形、仿真、数据传输等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需要借助手机媒体、网络媒体等现代新兴传媒产业。这就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创意的参与主体在产业运营过程中彼此进行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创意产业链就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品牌销售等为核心,以产品展示与、营销策划和教育培训等为配套,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保护与传承,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为基础,文化创意与旅游彼此相互交织、融合和链接的立体式、多元式产业链。

篇5

第一种模态:“新造城运动”。政府主导,利用土地资源,大规模规划造城,主要以重建古城为目标,如山西大同魏都、河南开封汴京、山东台儿庄等;

第二种模态:大项目带动战略。大投资,基金介入,企业主导,金融支持,政府合作,在各地复制。如万科模式、方特主题公园模式、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的开发模式;

第三种模态:科技引领、支撑,协同创新,越界融合。创建新业态,创造新产品,以产引销。如苹果、三星等手机移动服务模式,淘宝网模式,微博营销模式,社交网络运营模式,智慧城市信息服务模式等;

第四种模态:消费引领,市场需求,消费人群的代际转换,80后、90后成为消费主力。如《泰囧》、《中国好声音》、《江南Style》、时尚奢侈品消费、节庆旅游(如自驾游)等新形态。

在这几种新模态中,消费引领更具市场性、常态性、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是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努力的方向之一。

十后第一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要求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当扩大内需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内在需要时,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发挥消费的拉动作用。在汽车、住房消费经历了几年的“井喷”之后,今后我国居民消费的持续热点在哪里?作为经济改革转型升级的产业高端形态的文化产业,应当成为进一步改革的目标产业形态。发展服务业,应该发挥文化产业的“领头羊”作用。

那么,文化产业如何扩大内需?

从宏观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来看,影响产业增长的三大因素投资、消费、产品输出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目前现状来看,以创意地产和造城运动为主的投资驱动占据主要地位,文化产品的输出则呈现两极化状态:一方面是我国成为文化制造类商品的头号国际出口国,另一方面是我国原创文化产品占国际文化出口产品的很小份额。尤其需要看到的是,我国文化消费的低迷,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弱的一极。这与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主要实行外向型经济和投资拉动战略有密切关系。我国的文化消费,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一致,是自上而下、政府大力推动的结果。

文化消费引领首先要将消费者置于市场主体的位置,从市场的角度探讨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以文化消费的需求来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我国公民的文化消费的增长,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有所不同。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人均GDP到达1000美元,文化产品的消费将有一个显著提升,人均GDP到达3000美元,国民的文化产品消费将会有爆发式的增长。这是与欧美国家高福利、高保障、低储蓄、高消费的经济运行方式以及消费环境、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密切相关。我国文化消费,在人均GDP到达1000美元时,几乎没有显现出文化消费的增长,在人均GDP到达3000美元时,我国消费者的文化产品消费也没有发生显著增长,更没有爆发式的增长。我国人均图书消费20年没有大的增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国民文化消费的尴尬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方面是三重压力所致——这就是住房、养老与医疗保障,和子女教育费用;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国民性对灾害、危机、和突发事件的恐惧,以及存钱致富的传统心理。

2010年人均GDP到达4200美元,我国文化旅游等初级消费有了一个较为显著的增长。2012年,人均GDP到达5400美元,文化产品消费初显“爆发式”增长的迹象。这从十一长假旅游、“光棍节”191亿、“双十二”大规模网络消费,以及自《失恋33天》4亿票房到《泰囧》12亿票房,可以看出文化消费市场的逐步成熟。

文化消费的新时代刚刚开始。可以预期,我国将迎来文化消费的真正的爆发性增长。

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当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着力点。

新消费方式与当下高新科技创造的新业态密切相关。文化创意产业拥有一系列文化消费的新形态新目标,如新媒体依赖:博客控、手机控、微博控、电商购物狂、物联网等,形成了新的消费态度和消费惯习,与传统的消费模式大相径庭。

我国消费主力已发生代际转换。改变我国传统的消费/储蓄习惯是十分困难的。我国公民的文化消费是通过代际转换实现的。消费的必需性、必然性、时尚性、流行性、社会性,以及品味的个人性,生活质量等已经提上议事日程。75后、80后、90后开始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替代之前的我国老一代文化消费主体。

文化创意产业的消费与以往制造业产品和生活日用品消费有所不同。它往往不是以销定产,而常常是以供给创新扩大文化消费,即以产创需、以创引需、以新导需、以产谋销。

篇6

打造提升国家形象的赛事联盟

新体育:“一带一路”马拉松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宋鸿飞:我们要做的“一带一路”马拉松,包含两个事情。

第一,要做中国品牌。此前的马拉松多是一个城市品牌,在赛事的传播推广过程中,推介自己的城市。这在大型国际化城市来讲,问题不大,比如北上广深和成都这样的城市。可在一带一路覆盖的很多城市,需要寻找新的个性主题,就会碰到一些问题。比如:自己的传播力度不足,手段单一;在运营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赛事的同质化,这种现象非常严重。很多比赛在鸣枪5分钟之后,看起来都是差不多的。我们需要打造一个能够提升整个城市和国家形象的赛事联盟。

第二就是在国家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马拉松以及其他赛事被赋予文化交流的使命,希望它承担更多的任务。“一带一路”这个提法也是在文化、经济的交流上,需要一个平台来发起,才可能在后面有所发展。

我们在规划各个城市的马拉松时,或多或少都有这方面的考虑,让马拉松除了成为“城市名片”外,再赋予更多的价值,包括对当地文化的推介和国际交流,也包括在赛事平台上进一步的经济、旅游合作。大家老在讲体育搭台、经济唱戏,这个台怎么搭,搭多高,需要专业公司去考虑,并和当地政府协商。去年我们运营各地马拉松,和地方政府达成共识:从今年开始把它们做成系列赛,以完整的中国马拉松品牌形象到国外去争取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我们需要做一些走得出去、引得回来的交流。毕竟一带一路不是属于某一个城市,而是一个成体系的活动。

新体育:对于国内赛事主办方来说,“一带一路”马拉松赋予其哪些价值?

宋鸿飞:它可以让品牌之间产生联动,赛事之间的互相促进、互联互动会更有效。此前,每个城市的组委会之间是陌生的,有时会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我们要把它变成拉起手的伙伴,在文化、历史上有共通性的城市要推出一个统一的形象。比如说,北方的“一带一路”涉及丝绸之路的很多城市,这些城市具有旅游和文化价值,在那里除了做马拉松,也可以做一些针对不同国内外商务团队的赛事,为经济互通创造更多机会。

新体育:“一带一路”马拉松会局限在丝绸之路范围内的城市吗?

宋鸿飞:不会。“一带一路”在中国覆盖了18个城市,包括南方的沿海城市,范围很广。在丝绸之路范围之外的城市,如果其赛事属性与“一带一路”马拉松相通,也可加入进来。在体育文化产业范围内,需要一个项目来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政策。

新体育:你曾经提到国内赛事跟国外要有交流,具体体现在哪里?

宋鸿飞:在这个联盟中,“一带一路”这些省市,欧亚大陆有关的城市都要包括进来,它们也一样需要有个平台,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和互动。举个简单的例子,跑步的人群中有跑团文化,有圈子,赛事也需要这种概念,在更大的层面,以更高的规格建立一个体育文化公共事件。

马拉松赛事需要行业标准

新体育:中国马拉松目前呈现井喷式发展,赛事良莠不齐,在这个阶段,智美集团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宋鸿飞:在马拉松年会上,中国田协提出需要提升的几个方面。他们特意提到了选手的安全问题,请组委会分享安保经验。安全是智美在去年最值得骄傲的,我们主办的五站马拉松没有意外,得益于医疗保障体系,也得益于我们2015年提出的要深化赛事服务和跑者服务。

根据尼尔森公司的数据,我们详细研究跑者的构成和背后的深层需求,把201 6年智美马拉松定义为标准,逐年修改,和国际接轨,慢慢填充各种模块,从赛事承办、整体运营、规程制度、竞赛服务、物资发放、医疗保障、品牌传播,包括赛事的营销与城市之间的交流以及城市各部门的交流,空间很大。

马拉松赛事不是谁都能办的,但市场有这么多需求,就会催生这么多赛事。所以,一定要建立标准,大家一起来学习,赛事才会越来越好。

新体育:目前有没有举办赛事的最低标准,比如赛道多宽,志愿者有多少?

宋鸿飞:竞赛中,赛道宽度、参赛人数、隔离区、厕所的配备是有标准的,但有些标准不完善。相应的安保、医疗、餐饮卫生、物资物料保障,都必须尽快建立标准。对参赛者赛前的培训也是一个标准,除了告知参赛的风险,提醒注意事项,要求做体检,提供跑步常识、运动心理的培训l,这些都需要标准化。

2015年的昆明马拉松赛地处高原,外地的跑友不适应。我们安排人进行高原跑步的培训,说明注意事项,就是为了降低参赛风险,让选手有更好的跑步体验。

政府是赛事的最大受益者

新体育:此前你强调过马拉松的个性化,2016年智美会举办什么个性化的马拉松吗?

宋鸿飞:今年我们会围绕“一带一路”这个概念打造两个层次的马拉松,一是更艰苦、更磨砺、地方更远、距离更长的赛事;二是打造享乐型赛事,有可能在一些城市马拉松中设置相应的环节。比如成都马拉松,设计一些美食环节,跑游结合,不在乎成绩多少,只在快乐跑步。江西、青海在油菜花盛开的时候,围绕着风景打造个性赛事。5000亩油菜花,1米5高,在这样的赛道上奔跑,真的是特别美好。这样的马拉松就是体验和享受,不在规模,而在个性。

新体育:你曾说过政府是马拉松营销的最大受益者,具体体现在哪里?

宋鸿飞:马拉松有社会效应,还可以得到经济效益。

马拉松为政府解决了营销需求,让大家更多了解城市。比如说昆明希望打造绿色经济、旅游之都,让更多人知道它的特色。马拉松这样大的外场活动,和城市的各个角落息息相关,所以昆明挑了花卉最多、海鸥最多的季节来做赛事,希望更多的游客来昆明,达到文化展示和经济提升的目的。

篇7

关键词:非遗保护;品牌统一;包装设计;以人为本

平遥古城特产包装设计应该立足于平遥古城非遗文化、品牌塑造在包装中的应用以及充分考虑品牌塑造与非遗文化的关系,在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将平遥古城特色产品集合成一个品牌化的体系。以平遥古城非遗文化保护为出发点,增加包装设计价值并通过包装传播非遗文化内涵,在满足包装的基本功能同时,恰当的在功能和结构造型中融入非遗文化要素,找出传统非遗文化与自身产品个性乃至当前流行时尚元素的平衡点,形成平遥古城独特的包装设计风格;充分考虑品牌对包装设计构思的作用和包装对品牌构思的作用,通过对包装功能的完善,结构的改进和设计的创新深化品牌的形象;在品牌塑造的环境下合理使用非遗文化元素并且通过非遗文化元素的运用加深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充分揣摩当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审美情趣,增加消费者和包装之间的沟通互动,开发包装的附加价值(图1)。

一、立足于平遥古城非遗文化

首先,对平遥古城的非遗文化元素提取、加工、再设计,并应用到包装设计中,可以提高包装的民族性。比如平遥牛肉的包装,其非遗文化元素提取可以从平遥牛肉传统烹饪技艺入手。要做到文化和包装的完美融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其次,消费者通过购买融入非遗文化元素的包装设计,在购买包装的同时,了解当地的非遗文化,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最后,把提取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进行进行时代语境的转化,让它更具有时尚性,并以包装为载体,创造出一种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方式,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

二、立足于品牌统一

首先,包装设计作为品牌的一部分,其设计构思由品牌决定。品牌不仅仅是代表产品的文字或符号,它还是平遥古城特色产品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因此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包装的纹样、形式都应该在品牌的观念下寻找创意出发点,不能与品牌脱节,达到塑造包装个性、建立市场地位,从而最终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作用;其次,包装是品牌的品质体现。包装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品质的判断,同时会连带认为其品牌价值等同于产品品质,最终会造成对品牌的不信赖。2因此在包装设计时要多考虑包装设计的功能性、包装和产品的关联性以及不同类型的包装定位要有所不同。如,娱乐型包装的设计要活泼艳丽一点,礼品型包装的设计要典雅大方一些,装饰型包装可能要更加注重其设计纹样的华丽和高贵。这些都是对品牌品质的一个体现;最后,包装是深化品牌形象的重要渠道。品牌形象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通过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的更新包装来升华品牌。

三、充分考虑品牌塑造与非遗文化的关系

首先,品牌塑造强化非遗文化的应用。平遥古城特色产品的品牌在对以前狭隘的地域品牌形象予以提炼的前提下,围绕其“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的文化定位,从称谓到标识,创立独特的艺术风格,强化着品牌的文化内涵;3其次,非遗文化有助于区分品牌。平遥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将非遗元素提取并运用到品牌塑造中,有助于将品牌与其它地域的品牌加以区分,切实打好“地方特色”这张王牌,为产品打上“平遥产”的烙印。

四、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

首先,设计不同档次的包装。平遥古城特色产品的包装要立足于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依据现代特产市场发展趋势,根据相应的需求进行产品定位,开发相适应的包装结构形式。改变现有市场上大一统的包装局面,根据用途、场合、消费人群的不同设计不同档次的系列包装;4其次,考虑绿色减量化包装理念。为满足当代社会消费者所提倡的绿色安全减量化设计理念,平遥古城的包装设计在展示产品的基础上,要做到合理包装,不过度。就需要将包装结构做好,给每一件产品创造出属于它们的合理空间。在选择包装的材料时应该倾向于选择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应用广泛的材料;5最终,考虑到现在市场上销售渠道的多样性,增加线上物流包装可以迎合当下消费者善于网购的趋势并给传统特产行业带来活力。传统上架的包装可以适当的多考虑其创意性,有些产品可以考虑开窗包装和造型不规则包装以突出其个性。线上物流包装时要多考虑包装的安全性和统一性,要方便装配和运输。

作者:张佳慧 左祯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注释:

1.黄楚峰.天津非遗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3.

2.杨雪,王宾旗.包装设计与品牌塑造[J].大舞台,2011(10):136.

3.刘宏芹.唐山皮影包装设计与品牌塑造[J].包装工程,2004(2):86.

篇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是承载民族思想、生活、艺术的载体,这些非贵文化的形成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地质构造有密切的联系。发展非遗文化旅游是发掘、保护和利用非遗文化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繁荣当地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经济产业。由于非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因此根据地方特色和实际,构建适用的旅游服务体系是非遗文化旅游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环塔非遗文化的概述

1.环塔非遗文化概况

新疆有4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数量居全国第二,且多散居于环塔区域。环塔里木位于新疆南部,面积100余平方公里,人口1080余万,历史上曾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核心路段,又是集河流、沙漠、盆地多样自然景观。在新疆64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环塔地区占58.4%。在2013年新疆的3份总计239项非遗名录中,环塔地区占50.6%,超过了新疆总数的一半,是新疆非物质文化的聚集地[1]。

2.环塔非遗文化特点

环塔地区的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决定了其文化旅游资源方面的特点。

一是多样性。历史上,满、匈奴、羌、蒙古、汉、维吾尔、突厥、哈萨克等几十个民族文化交汇于此,拥有梵、汉、吐火罗、回鹘、粟特、怯卢等多语言文化,珍贵的口头诗《江格尔》《阔布兰特》,民间故事《阿凡提的故事》,以及维吾尔的手工艺,塔吉克的吻手礼等民俗礼仪[2]。多样化的艺术、音乐、乐器等,环塔地区的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

二是非聚集性。新疆地广人稀,塔里木面积大,加上沙漠环境恶劣,文化资源较分散,很难形成聚集效应。周边县、乡镇等行政单位、自然村落距离较远。

三是民族性、艺术性。众多少数民族的诗歌、音乐、舞蹈均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刀朗舞”等。

二、环塔非遗文化旅游发展不足与需求

有实证研究显示,民族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而游客对环塔旅游的整体评价是比较满意的。但与丰富的旅游资源相比,环塔地区旅游数量只有新疆全区的20%[3]。无论是与中东部比较还是与新疆省内其他地区相比,环塔地区文化旅游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其中有诸多原因。

1.基础环境较差

一是经济基础较关。环塔地区周围市县均相比落后,经济实力影响旅游业的水平,承载非物质文化技艺的民间艺人生活困苦。二是自然环境较差,塔里木深处内陆,中高纬度,高海拔,形成了干燥少雨,温差大,风大尘多的气候特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选择和出游。三是安全问题,民族习惯差异、宗教禁忌及各种媒体上的恐怖事件报道让游客不得不考虑安全问题。

2.非遗文化损失严重

从根本上说,经济发展是文化没落的根本原因,现代科技产业让许多生活习惯、生产方式、风俗礼仪都发生了变化,民间技艺、文化已经失去了原本的用途。其次是保护力度不够。从法律依据、财政金额、执法力度到人员配备上都与环塔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不相匹配。如楼兰古城的盗采、文物贩卖、传承人离世、建筑拆迁等都在侵蚀着文化资源[4]。

3.非遗文化外界获知率低

游客通常是先闻其名,然后慕名而来。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将信息开发成APP,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但环塔地区尚没有全国范围内知名景点,有关方面的信息(文字、图片)较少,电视宣传片更少,展示的质量也有待提升。

4.旅游发展资源不足

有调查显示,在环塔旅游方面,游客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交通问题。塔里木盆地尚无高铁,公路铁路多经沙漠戈壁等地区,只有巴州和阿克苏等少数市县游客数量较多。周边旅游企业整体实力偏弱,经验丰富或高端旅游人才不足,旅游经营模式相对落后。其他如酒店、公共交通、饭店等均不能满足大量游客需要。

发展环塔地区非遗文化旅游,既是开发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契机。

三、环塔非遗文化旅游服务体系构建

要从根本上使环塔地区旅游状况有所改善,就要旅游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建筑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灵活机制,增强当地旅游业的竞争活力。

1.环塔非遗文化挖掘与保护是首要任务

鉴于环塔地区非遗文化的处境,首先要挖掘并保护好这些旅游资源,这是旅游业务开发的前提。

①统计环塔非遗文化。通过现代信息化处理手段,存储、监控和分析环塔非遗文化的数量、种类和状态,通过数据媒体保存文化资源的海量信息,建立统一的公共数据库。②完善地方法规,加大文化保护力度,建立政企、公益多元合作保护机制。③进一步充实文化资源保护组织力量,引进、培养专业化人员。④切实保证民间技艺传承人政策性资助、津贴落实到位,保障民间技艺传承人的生活水平,给予专项财政支持,鼓励文化遗产师徒传承。⑤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媒体宣传保护政策,提高民众保护认识,引导外界甚至国外相关组织的关注。

2.环塔旅游基础设施体系

旅游基础设施体系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没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将严重影响旅游质量,同时使旅游企业发展受限。政府主导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传统模式,也是证明切实有效的成功经验。环塔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政府树立“环塔大旅游圈”观念,全局谋划、整体布局,加大环塔道路修整力度,开通贯穿核心非遗项目、著名景点的主干道;平整子路、村路、小路,使通行更加舒适、快捷。在资金上,可以走出去,去一线城市、东部发达地区,向大中小企业、各投资企业寻求合作。政府主导,不意味着政府包揽,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大到建筑工程,小到旅馆饭店,宣传名片,在一切可以市场化的部分积极推进市场化,让企业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享受建设成果,政企合作,公私分明。

环塔游客多数来源于中东部发达地区,他们旅游的形式、观念比较先进,泛旅游、自由行、家庭游、背包客等等,因此,环塔旅游建设不能再仅仅针对团队游,而要满足多样化的游客需要。五地州建立协调响应的旅游咨询、指导中心,帮助中心,对非团游客提供及时服务。

3.旅游信息服务体系

在口口相传的时代,人口稠密的中东部地区景点知名度较高。而偏远、深处高原沙漠的环塔文化,由于难进难出,不为外人所知。而在网络时代,发达地区网络普及,影响知名度更高,环塔地区网络普及率低,景点知晓率依然较低,这可看作是旅游上的马太效应。网络既拉大了发展差距,也带来了发展机遇。环塔地区应抓住时机,构建“大塔圈”景区网络。搭建Web2.0“环塔在线平台”,吃、住、行、门票等均可实现网络预订。直接开展自媒体营销策略,通过微博、微信、Blog、BBS等平台实现环塔信息推送、传播、分享等。与主流媒体合作,开展团购、电销、促销等营销活动,鼓励游客分享、评论旅游经历。开通旅游服务热线平台,通过语音、留言等多种形式提供咨询、指导、路线设计。在车站、旅店等设立咨询点、触屏台,发放旅游地图、安全提示、提供自动导航租赁服务等。

整合各路网络数据,建立统一的环塔旅游大数据库,通过现代云计算、大数据分析进行深入挖掘,将统计结果反馈给政府、旅游企业、宾馆、饭店等产业链条单位,供其调整政策、业务或经营策略。

4.建环塔非遗文化资源宣传体系

建立城市旅游标识系统。五地州政府充分合作,与国内著名旅游设计企业、中科院、文化创意机构、主流媒体等智力机构合作,请知名CIS设计企业规划环塔旅游形像识别系统,包括LOGO、语言、文化、组织等多方面的形象设计,树立与南部沿海沙滩旅游、东北冰雪旅游、江南园林旅游以及黑色旅游、红色旅游不同的西域文化旅游形象,让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游客都能为独特的西域环塔文化景象所吸引。

政府有责任宣传环塔旅游资源,在高收视率的电视台、知名门户网站、高速公路巨型广告牌等投放广告。环塔企业也要改变营销方式,通过微信、微商,在淘宝、美团等电子商务平台上下功夫。有调查显示,有46.2%的人是通过朋友获知旅游信息的[5]。要充分利用网络点平、社交网站如人人网、大众点评等宣传环塔文化项目,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喜欢环塔文化。要改变过去宣传资料以文字为主的局面,通过百度搜索、优酷视频等让更多的图片、视频传播。

5.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服务模式

政府顶层规划。请旅游专家、文化专家组成环塔旅游圈规划小组,召开论证会,针对环塔旅游项目设立3-5个大主题,20-30个次主题,发掘100个以上的非遗文化项目,包罗环塔300-500个景点或项目。环塔文化特点是项目小、单体优势不突出,甚至难成项目,但资源却很丰富,项目间整体规划和组合将显示出巨大的吸引力和竞争优势。

除了顶层设计,要突出非遗文化特色,增强体验和交流,不能再照抄山水风景旅游模式。旅行社还要对非遗文化项目进行精心的包装、规划、与当前已有的休闲游、观光游等结合,形成“沙漠+民俗+非遗文化+娱乐”的综合性模式,改变环塔一直以来“一流的资源”“三流的旅游”的状况。

由于环塔地区旅游企业竞争力弱,因此,先期可以与中东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借助发达地区旅游企业的大规模定制、快速响应、延迟服务等先进的旅游服务模式,分流目标客户[6]。环塔旅游企业要充分发挥本地优势,与外部企业形成供应链,实现优势互补。

从游客特点来看,环塔游客中70%以上为自助游。要满足国外、中东部、一线城市游客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定制服务、延迟服务等方式改变单一标准化服务模式,建立个性化需求的快速反应机制。照顾家庭游的特点,提供定票、指导、路线规划和车辆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服务。这些都要求环塔五地的旅游企业进深化旅游服务模式改革,适应当前游客的需要。

6.公共安全服务体系

篇9

【关键词】南京昆曲;数字产品;APP设计;昆曲主题游戏

作为号称九朝古都的南京,延续600年明文化的发祥地,昆曲是明文化最高艺术结晶之一,在南京已有600年历史了。《板桥杂记》一书中,就有关于秦淮河旁演奏昆曲的记录,南京就如唱昆曲的“仙都”“乐国”,让人心魂摇曳,成为全民迷恋的一种最高艺术表现形式。然而,繁华时代下演绎几千年沧桑浩荡的戏台却已显得苍白老旧,昆曲200多年前的盛世景象已不复存在,昆曲文化传播途径较为局限,绝大多数都市人对昆曲还是抱有些许成见。这源于我们对昆曲的印象往往只停留在专业表演者本身、戏曲舞台的搭建抑或是戏曲道具的展示,能够真正亲自踏入戏曲领域体会艺术本身的途径却很少,这使当前环境下的群众和昆曲文化艺术逐渐疏远。昆曲文化保护需要紧随时代的发展,将昆曲艺术融入新媒体语境中,通过南京昆曲数字文创产品设计为昆曲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传播途径,这对未来昆曲文化的活态化传承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意义。

一、南京昆曲数字化传播路径

(一)构建南京昆曲文化数据平台

昆曲表演中传统程式化的语言动作表达故事内容,渲染舞台氛围的展演形式,带给接触昆曲不多的群体更多的是距离感和时代的隔阂。构建南京昆曲文化数据平台,是将昆曲文化中的图形图案、人物角色、经典曲目、故事情节等艺术元素进行数字化整合与创作,通过新媒体背景下数字文创产品移动APP设计,主题游戏开发,通过线上展售、在线学习、创意视频等方式达到文化趣味性的传播。构建数据平台对昆曲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非遗类数字产品软件的应用

随着新媒体环境下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迭代,移动媒体数字化技术对保存发展昆曲文化艺术、学习昆曲乐理知识、培养昆曲学习兴趣、挖掘昆曲艺术人才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平台和媒介。数字产品的功能性寓于用户的体验中,数字产品下第三方应用程序具有多样功能性,第一是体验性,移动设备的触摸屏提供了较好的操作体验,互动体验性带给受众更优质的知识学习情境;第二是识别性,应用程序APP可以通过收集系统的各类信息和识别用户的兴趣习惯,精准推送用户感兴趣的昆曲文化知识和相关视频节目;第三是共享性,网络视频课程的开发有效地扩大了知识的共享性,推动了共享知识共享学习的发展。张婷、彭丽指出,APP在非遗文化记录、展示和传播中有着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①张飞越、靳璨以扬州APP界面设计方案为目的提出了非遗类APP的设计结构和理念。②在游戏设计方面,杨媛媛、季铁、张朵朵指出,游戏作为一种复合、互动式的艺术形式,结合了新技术、交互媒体和情感叙事的潜力,可以激发年轻的“数字原住民”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文化传播和文化自信。③可以看出,数字文创产品的设计对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有丰富的研究价值。

(三)南京昆曲数字文创产品设计层面

南京昆曲数字文创产品中APP与游戏的设计从五个用户体验要素层面进行研究,分别是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战略层包括了产品设计者和用户的需求层面,范围层是指向产品的功能层面,结构层是指向操作使用流程层面,框架层用于优化设计布局提高使用效率,表现层体现了产品的设计审美层面。应用设计项目“昆趣”APP和“南京昆曲主题游戏”即是从数字产品设计的这五个层面展开设计构思的。

二、南京昆曲数字文创产品设计要素分析

(一)体验要素

系统化、人性化的界面设计可以给用户带来优质的互动感,应用界面设计需要具有良好的操作体验和舒适的视觉体验。昆曲文化类应用界面具有清晰的板块化设计,用户界面中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他控件的风格设计完整统一,用户从选择功能到查找内容等都具有良好的体验感。

(二)功能要素

数字产品的设计需要确定其功能目标,南京昆曲数字文创产品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第一,移动应用的设计中以了解昆曲文化,学习昆曲艺术知识为导向,主要为了提供良好的文化教育学习功能;第二,主题背景界面和图标按钮的风格,色彩和图形的设计体现了功能界面的审美价值;第三,与昆曲动画人物的互动,了解游戏中的昆曲故事情节,体现了功能界面的娱乐性。

(三)视觉要素

优化APP和游戏的界面设计,能提高用户的操作兴趣。具有美观性的界面设计能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昆曲数字文创产品下APP和主题游戏设计富有深刻的艺术文化内涵,其界面设计内容通过隐喻性、象征性、故事性等手法将昆曲文化元素提取并展现出来,界面色彩风格和空间布局也传达其独有的内涵。

三、南京昆曲数字文创产品设计方法

(一)增强沉浸式体验功能——从“战略层”到“范围层”

沉浸式体验功能设计是为了引导用户自主的探索产品内容,鼓励用户参与到数字产品的体验和互动功能中。增强沉浸式体验功能,不断引导用户深入学习昆曲艺术文化知识。原创应用设计项目“南京昆曲主题游戏”是以当下较为流行的沉浸式体验游戏为创意点设计思考的。以昆曲戏目经典桥段所衍生的剧本进行设计再创作,通过沉浸体验式游戏所呈现,旨在将昆曲中的具有代表性的情节和故事人物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再通过数字产品设计制作成沉浸式体验游戏,让用户置身其中仿若身临其境,其目的是体验游戏的同时也学习了昆曲文化知识。沉浸式游戏是数字文创产品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文字沉浸类游戏软件“橙光阅读器”,它具备了娱乐性、审美性、体验性、互动性等特点,且具有较为广泛的受众市场。如南京昆曲主题游戏下“檀郎谢女互动游戏”,檀郎谢女一词出自唐代李贺的《牡丹种曲》,后昆曲戏目中也出现此词,用来形容才貌双全的夫妇或情侣,昆曲的折子戏作品中《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等经典曲目也多以对男女美好爱情的向往为主。如图2,“檀郎谢女”情景体验式游戏是以昆曲人物中小生和小旦人物形象为基础展开联想设计的。此板块情景体验的功能提供了用户不同的昆曲作品故事并匹配相应的人物角色、故事流线、游戏道具,玩家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男性或女性角色和不同的故事剧情走向,不同的剧情走向会有不同的故事结局。站在用户的角度设计互动功能,使得昆曲的经典桥段故事通过游戏能够生动再现,引导用户通过阅读文字,欣赏画面的方式参与到游戏的互动沉浸体验中,进而不断了解昆曲艺术文化。

(二)构建用户需求模型板块——从“结构层”到“框架层”

板块的区分将信息进行了有效的规整,模型板块的构建有利于用户清晰认知界面的不同功能导向。设计项目“昆趣”APP体现了数字产品的结构板块化设计。“昆趣”APP设计旨在将南京昆曲以线上推广的方式融入大众生活并体验昆曲艺术的风致雅韵,且“昆趣”取自昆曲谐音,寓意是体会昆曲文化艺术中独特的趣味。“昆趣”APP的开发设计是以多板块发散型功能为出发点,如图3效果图,分为“衍生文创线上展售”“曲目配音录制”“曲艺美妆视频教学”三个结构板块。首先是“衍生文创线上展售”板块设计。该板块的功能是提供多种多样的昆曲艺术衍生文创产品展示和售卖,文创产品以购买者年龄阶段和产品种类为区分,如儿童文具专区、昆曲玩偶摆件专区、纪念版手账专区等等,展售的产品配有三维动态短视频宣传和精美效果图,且部分产品还可依据不同产品材质类型和昆曲元素图案进行自由DIY组合搭配,划分专区可以有效地让用户区分并获得自己需要的产品,有层次性地进行昆曲文化产品价值输出,使受众能充分感受到昆曲艺术元素的多元化和趣味性。衍生品的设计使得昆曲文化得以延伸,昆曲文化的传播方式也不再局限于一点,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经济效益,带动了南京周边文化创意行业的发展。文创衍生板块的设计同时也体现了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媒介的转化,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既然一切媒介都是人的延伸,是我们的部分机能向各种物质材料的转换,所以对任何一种媒介的研究都有助于对所有其他媒介的研究。④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的传达是基于数字化技术实现的,而数字化技术产品往往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所产生的。用户从选择产品类别,观赏产品宣传视频,自由组合产品样式都有具体易操作的交互界面,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的转化使受众的选择和体验过程更加自由自主多样。其次是“曲目配音录制”板块设计。昆曲音律婉转缠绵,结合了诗歌语言的优雅和音乐的韵律感,是陶冶人情操的高雅艺术。杨荫浏老先生曾指出,会唱90套昆曲,可以明白音乐史上的很多问题。⑤曲目配音板块则为想要学习昆曲演唱和了解戏曲配乐乐器使用技巧的用户设置,此板块收录了昆曲历史经典曲目和一些昆曲大家的作品,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想配音的昆曲作品,进入配音录制并演唱合成。用户吟唱词曲,也可自由选择曲笛、三弦伴奏乐器和控制节奏的鼓、板音效按键,配音过程中系统会根据你的发声旋律和音调高低为你进行打分并给你相应的奖励积分和学习指导建议。与此同时,用户还可以选择线上跟学指导服务。线上跟学是提供昆曲学唱和乐器学习的课程,线上互动课程学习打破了传统的只有进入行业领域才能学习的限制。曲目配音录制能引导受众熟知昆曲的乐曲旋律并乐于体验,从而帮助有从事昆曲表演潜质的学生进入行业领域工作,不断传承发展创新优秀的昆曲文化艺术。“曲目配音录制”板块设计体现了新媒体环境下主体的迁移,艺术的主体性表现在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主体的自为存在。戏曲表演者作为艺术主体的表达者与普通观众在剧场的环境中具有相对的对立面,而昆曲数字文创产品设计更加注重受众自身对昆曲艺术的感知与创造,尽可能地挖掘受众主体的能动学习能力。再次是“曲艺妆容视频教学”板块设计。美妆视频作为短视频发展的强势力量,美妆视频随着新媒体平台的推广逐渐成为大众获取美妆资讯和学习美妆教学的主要途径。受众中尤其是女性更加青睐于通过美妆视频提升自己的气质,选择更多独特的时尚搭配风格,而古典国风妆容便是时下较为流行的潮流风格之一。昆曲艺术元素丰富多样,也可融入古典国风妆容的造型设计中,提取昆曲艺术元素,例如昆曲元素中纹样精美色彩艳丽的点翠,其形状有似牡丹花、或是荷花等花型,也有鸟类和昆虫类等图形,元素纷繁多样。“曲艺妆容视频教学”板块则提供了丰富的昆曲艺术元素图案,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图案进行自由设计,并录制妆容教学视频。昆曲国风元素美妆旨在通过广大自媒体的创意创新思维撞击出多彩的艺术火花,带来具有美感韵味的创意昆曲妆容教学视频内容。

(三)呈现界面视觉风格——设计“表现层”

界面视觉风格的呈现是数字产品整体画面表现十分重要的一点,色彩搭配和图形设计是体现数字产品整体色调和风格的标志。“昆趣”APP在风格基调上,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进行了融合,并设计了具有昆曲特色风格的图形,从而体现在初始加载界面和符号图标设计中,加载界面的标志是简约的特殊图形处理过的线形标志,图案淡雅简约且融合。其中,界面主题背景图便是采取了偏角山水的构图方法,这种描绘局部画面的手法给予了无尽的想象留白。另外,数字产品的人物立绘形象设计也能衬托出界面画面的视觉风格。例如,南京昆曲主题游戏中立绘人物形象就具有其独特的视觉风格特点。昆曲本身是具有浓厚中国古风韵味风格的,可以利用提取的古风元素也十分丰富,故立绘人物以薄涂偏厚的偏水彩风格呈现,颜色汲取了昆曲多彩的戏服和妆容来勾勒设色,混合了水彩元素的中国风与现代风格进行交融碰撞,从而产生耳目一新的视觉风格。

四、结语

篇10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项目教学实施;设计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174-02

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规定了“非遗”保护工作的十六字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目前在对“非遗”传承创新上存在着信息缺失、表现缺失、机制缺失等问题。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只有科学与文化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通过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艺术手段并用,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创新人,发挥高职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作用、服务作用和促进作用,才能最大程度地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国家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项目主持单位,本着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原则以“非遗”为主要内容,基于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群),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建设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教学资源库,搭建保存、传承、传播和创新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解决资源与需求的突出问题,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满足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资源库建设过程中,我院的艺术类的课程根据课程授课需求与非遗资源开发融合,提高了学生将非遗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的能力,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一、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教学的思路

以教学思想观念更新为突破口,突出文化传承与创新,以项目教学与非遗资源深度融合为重点,树立理论服务实践、学科逻辑服从工作逻辑、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课程教学观,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核心能力的过程中,在非遗资源数字化、数字化资源产品化、文创产品商品化的教学实践中整体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成数字化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动画流程式展示、虚拟沉浸式互动体验、三维仿真式修复留存、视频表达演示呈现、跨终端跨平台式传播等多媒体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平面传播保护向互动式立体化传承、主动式创新转化提供借鉴模式。搭建作品资源与产品资源双向转化平台。将学校教学过程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工作过程紧密结合,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推进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产业对接,为学校创意成果转化和企业订单交易、信息提供可参考的解决方案。

二、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教学案例剖析

1.项目情况简介――非遗电子读物设计。国家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的任务之一就是电子读物设计。随着屏幕的互联化,社交式阅读、拍照式阅读、分享式阅读的沉浸式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传统载体如书籍、文献、画册等正面临巨大的挑战。非遗电子读物为非遗传承创新提供了一个高效、智能平台。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主要承担非遗电子读物的开发任务。在院系领到的统筹和安排下,我们教研室的老师组织了集体备课,制定了涵盖PC终端、移动终端、网络终端全平台开发的任务。每一种资源实现PC终端的多媒体光盘、网页、移动终端的APP版本的开发。

2.非遗素材采集、整理与同类产品调研分析。融入非遗资源的课程会在授课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同类产品市场调研。分析现有产品的优缺点,取其精华,避免设计创意雷同。在互动媒体设计专业教学中,学生分组进行市场调研,以市场资料搜集和汇总的方式进行。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针对课堂所讲授的非遗资料和非遗元素,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对目前跟非遗文化传承相关的网站、光盘、APP等电子读物展开调研,深入分析其优缺点,作为设计开发的参考要素。将采集组采集的非遗素材进行处理与归档,提取应用元素,这些非遗元素包括历史由来、风俗奇趣、工艺流程、传承大师、造型特征、典型纹饰、具象元素等内容,将素材进行整理,并通过素材采集汇报会,使大家能了解到各组所获得的非遗元素特征,扩展学生知识面,拓展课程授课内容。

3.访谈非遗传承人。学生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北京几个主要的非遗文化比如景泰蓝、花丝镶嵌、兔爷、北京风情泥塑的传承人进行走访,开展深度访谈。将走访这些地点以及对非遗艺人进行深度访谈作为课程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京津地区的非遗传承人、艺人进行深度访谈,深入了解非遗艺术。学生在进行非遗艺人访谈过程中,会更注重和传承人的深度访谈工作。学生会与传承人面谈,了解京津地区的非遗资源工艺特点、历史由来、传承大师、风俗奇趣,并拍摄了传承人访谈的视音频。为非遗电子读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4.信息架构与概念设计。非遗电子读物设计如何传达信息?创意点在哪里?在问题的引导下,项目引导学生反复思考收集到的资料,综合重组排列,进行设计概念筛选。全方位思考,力求创新;寻找空白点是进行电子读物概念设计的出发点。景泰蓝APP开发小组,从访谈景泰蓝传承大师那里得到启发,将景泰蓝从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的整个流程以交互游戏的方式呈现给浏览者,形成在交互体验中了解景泰蓝的产品概念。然后从发散思维开始勾画草图,寻找不同的表达方向。在头脑风暴阶段的任何创意灵感要多记录,不断产生新想法,不断对前面的想法进行修正,反复推敲尚不完整的创意,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发展、完善,直至形成较成熟的创意构想。因此,要求学生通过草图绘制的方式,快速地把创意构思过程记录下来,用简单的图形与说故事的形式将创意表现出来,经过艺术处理逐步形成创意概念,最后形成相对完整的创意草案。在完善电子读物创意时,集思广益,征求各相关者的意见,然后确定创意方案。

5.非遗电子读物开发实现。通过相关电子读物开发平台将之前设计制作的界面、音视频、动画及创意阶段的交互构想打包到一个平台,完成交互展示。学生除了完成交互设计创意及部分动画视频创作之外,一些关键的交互程序,学生还应学会与程序员合作完成电子读物开发与测试。反复与非遗传承人及爱好者沟通获得对创意设计的反馈意见,对已形成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补充、修改,在反馈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产品迭代设计,使之更加完善。

三、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的创新与成效

从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特点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出发,以非遗资源为教学载体,将教学成果与资源库项目验收要点结合,同时作品参加北京市动漫设计比赛,将非遗内容与课堂教学及专业参赛深度结合,把职业能力训练与具体的项目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实现了各方面的“多赢”。

1.学生作品水平得到提高。非遗资源融入课程是对课程内容和载体有益补充;设计作品将传统文化与互动技术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的发展;学生面对非遗类选题比较感兴趣;作品艺术水准得到提交,到达入库标准。

2.学生驾驭项目的能力全面提升。在非遗内容融入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在真实项目实践中扮演企业设计师的角色,可使学生置身于从接单到客户沟通直至提交完成品的完整行业工作情境,以“准员工”的身份,在规定的岗位上,完整体验和承担符合学生接受度的“仿真项目”工作任务。非遗项目教学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角色作用,将所学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融会贯通于每一个非遗项目的实践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还能根据不同的企业需要或竞赛要求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熟练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设计表现形式,准确传达项目信息;丰富的非遗创造元素和题材能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加深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提升学生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意设计和传统文化应用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以及向国际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3.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使艺术设计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得到有益的彰显,是培养职业型设计师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此类课堂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前、课后都感到备课和教学的压力,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以非遗资源带动教师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以资源库项目带动科研”,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有利地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我院教师在承担资源库建设及非遗资源融入课程的过程中,结合资源库项目建设成果,申报各项科研课题多项,开发多套教学案例,都为日后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让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互动研讨中提高,教科研成果互相转化,让教师在教学研讨中受益。

4.专业教学成果不断涌现。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的非遗电子读物、网页、动画作品经过资源库审核小组审核,全部纳入国家级非遗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学生作品直接入库在我院属于首例。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完整的职业能力,还可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作品参加第四届北京市动漫设计大赛取得了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的好成绩。

参考文献:

[1]成阳.“融”“溶”之别─传统视觉元素融入当代设计的创新思路[J].装饰,2013,(6):72-73.

[2]刘明.岭南地域文化艺术的再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走进大学课堂[J].美术学报,2009,(3):70-73.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里程碑[N].光明日报,2011-02-26(4).

[4]施王伟.谈高职艺术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