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共享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力市场共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第二代农民工 劳动力市场 就业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展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大量涌入城镇,逐步成为了推动城市化基础建设的主力军。在时代变迁中第二代农民工成为了主力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并较父辈形成了更加稳定的城市居住形态。考察第二代农民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有助于理解我国就业现状如此严峻的成因。尽管,第二代农民工大部分仍处于低端就业市场,但是,已逐步呈现出对就业环境、待遇等因素的较高需求。在我国整体劳动力市场发育并未完善的背景下,第二代农民工的上述就业偏好将极大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正因如此,关于“第二代农民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纳入到了本文的探讨范围。
本文接下来,将分别考察第二代农民工的就业特征与途径,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一、第二代农民工的就业特征
第二代农民工相比较于父辈,已逐步形成城市生活的习惯。因此,处在城镇就业的第二代农民工,具有较强的城市居住稳定性。得益于父辈早期出外打工的货币收入,其在接受教育程度上普遍高于第一代。从而,这也直接影响了第二代农民工就业的岗位特征。具体而言,其就业特征如下所述:
(一)就业岗位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第一代农民工是伴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而逐步产生的,在劳动力要素市场缺失的情形下,他们大都从事着城市劳动力不愿从事的体力工作。在此基础上,诸多第二代农民工在读书期间,要么跟随父母居住在城市,要么在乡下完成自己的学业。这一成长经历,促使第二代农民工在选择岗位时,则突显出灵活、多元化的特征。随着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向农民工覆盖,以及劳动力市场逐步规范,便从客观因素上推动了第二代农民工多元化就业的趋势。
(二)就业理念呈现出高级化趋势
就业理念呈现出高级化趋势体现在:(1)第二代农民工更加关注岗位的发展前景;(2)更加关注岗位的工作环境,以及工资收入水平;(3)已经产生了有意识的职业规划行为。因此,他们与城镇同龄劳动了相比较,除了缺少城镇户籍之外,其它的区别并不明显。特别指出,目前农村的新型保障制度和其它优惠政策,使他们减少了加入城市户籍的意愿。
二、第二代农民工的就业途径
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应通过劳动力市场的调配来完成。然而,考察第二代农民工的就业渠道发现,上述方式并不占主要地位。
一般而言,其就业渠道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方式:
(一)跟随父母的就业途径
其父母或称为“第一代农民工”,通过多年的外出打工已逐渐形成了,具有资产专用性的技能以及就业区域。他们的子女若长期跟随其身边,或是在老家接受完初中层次教育后,便在父母的影响下进入就业领域。由于,第二代农民工具有比父母更高的文化水平,在就业区域、岗位选择上都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在经过一定时期的就业磨合期,第二代农民工往往在原有就业基础上,展开更高级职位的寻找。
(二)跟随老乡的就业途径
跟随老乡就业的途径,不仅源于企业方的用工需求,即,春节前委托企业员工回老家招聘员工;同时,也是农耕文化所形成的传统。跟随老乡进入就业渠道,往往存在较强的岗位忠诚度。在以乡亲为纽带的非正式组织中,组织内的领头人在就业导向上为其他组员产生着极强的示范作用。也许正因如此,领头人的岗位忠诚度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那些第二代农民工。
三、第二代农民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在对第二代农民工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考察时,须将劳动力市场区分为:劳动力要素市场、劳动力岗位。通过上文的阐述,这两者所反映的特点是不同的。
(一)对劳动力要素市场的影响
劳动力要素市场作为为企业、家庭户提供就业信息的中介,在我国经济转型期逐步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第二代农民工大都未通过劳动力要素市场进入就业岗位。不难理解,在城市劳动力就业中心这类中介中,大量充斥着的劳动力主要呈现为:大学生、其他城市人口。
(二)对劳动岗位的影响
对于劳动岗位的影响则是深刻的。由于受到不同就业环境的参照影响,第二代农民工相比较城市劳动力,具有更强的岗位满足感。这一满足感通过:较高的岗位忠诚度、较低的工资接受意愿体现出来。在此背景下,企业必然乐于招聘第二代农民工。但是,他们的就业仍处于低端层次,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内,因此,在中、高端就业岗位还未形成实质性影响。
可以预测,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走向平衡,大量第二代农民工将反乡寻找工作。这样一来,我国整体劳动力市场环境会得到改善。
具体到本企业而言,在不久的将来,以“环境相对较差、劳动强度相对较大、工作内容相对简单、劳动报酬相对较低”为主要特征的两种用工形式,即劳务承包、劳务派遣将面临挑战。挑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工成本的上升,二是部分岗位较难招人。因此,企业应尽早制定对策,一方面通过装备、工艺升级改造来减少用工、改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不断根据市场形势调整薪酬水平,确保用工稳定。
四、小结
在我国整体劳动力市场发育并未完善的背景下,第二代农民工的上述就业偏好将极大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应通过劳动力市场的调配来完成。然而,考察第二代农民工的就业渠道发现,上述方式并不占主要地位。
参考文献:
[1]胡正梁.如何看待“刘易斯拐点”[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0,(7)
篇2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应用措施:探究:总结
一、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含义的分析
所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转移农业劳动力,进行第二、三产业结构的劳动力转移优化。随着国家城市化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城市范围的逐渐转移,这是我国市场经济运作的一种趋势。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常见的现象,这是社会经济体制不断优化的一种标志。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块的分析,可以保证当下的工业经济的稳定运行,这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优化的一种途径。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与城市化这两个环节是相互协调的,是当代市场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目前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是中东部地区、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状况良好,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也比较大。
经济待遇问题是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原因。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向城市的转移,在此过程中,应该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意义非凡,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其应对措施
1.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问题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日益成熟,但是目前来说我国的市场劳动力体制依旧是不健全的,特别是城乡劳动力市场统一性的缺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有些城镇、城市并不能就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展开具体的就业体制的健全,难以确保农村劳动力的统一性、科学性的规划应用,正是这种城乡统筹策略的缺乏,才导致现阶段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操作过程中的麻烦。我国城乡的劳动力中介组织体系也是不健全的,难以确保农民就业群体的自身利益的保护,难以就城镇转移问题及其农民收入问题展开剖析,影响了现阶段的农民劳动力环节的正常应用。由于确保必要的市场劳动力资源配置,农民外出务工转移工作不能得到科学的配置,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正常开展。
受到我国社会就业市场性质的影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是不平衡的,经常出现某些岗位的过度饱和,有些岗位过度缺乏的现象。这对于农民工不合理就业的影响非常大,当然这与农民工的自身技能环节是密切相关的。有些就业岗位对于技能要求比较严格,即使是建筑类型的岗位,也需要应聘者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这与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知识教育水平是密切相关的。首先是农民工基础教育体系的缺乏,其教育水平普遍低下,专业技能比较单一。其外出打工人员较多从事搬运工、建筑工等,难以满足现代化工作岗位的需要,比如需要一定的机械维修技能、电焊技能、车床技能等。
目前来说,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权益也是难以得到维护的,这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密切相关的,在就业过程中,农民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也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权益,特别是户籍管理制度的应用,加剧了这种不公平性。我国农民工的就业环境是非常不乐观的。比如社会上一些错误就业观念的影响,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歧视。随着时代得到发展,虽然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应用,关于行业限制、工种限制等的问题不断得到解决,但是受到国家硬性制度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大军在就业过程中依旧被歧视。随着农村劳动力生活成本的提升,如果依旧保持原有的工资,是很难满足农民的正常生活的,上述几个因素都影响了农民工流动性就业。
2.农村劳动力转移应对方案的优化
为了满足当下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应对体系的健全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进行劳动力市场体系的优化,进行城乡市场劳动力体制的优化、统一,进行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的健全。在劳动力市场应用过程中,要进行劳动力网络资源的共享,实现其统一规划,确保城乡区域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的健全,积极做好劳动力岗位供求信息的相关工作。通过对城乡劳动力资源信息共享体系的优化,确保城乡统筹模式的正常开展。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也要进行行政干预,确保一些劳动力资源配置政策的出台,要按照市场的具体需要,进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在工作过程中,政府要明确好自身的角色,确保劳动力市场服务水平的提升,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就业服务网络的优化,确保农村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实现城乡经济的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健全。
为了更好的进行市场劳动力结构的平衡,要针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问题展开优化,比如进行农民工技能的培训,比如建筑工程、水利建设等技能培训工作的应用,确保农民工整体素质的提升。在培训过程中,也要积极进行新型技术模式的应用,确保符合市场的培训模式的应用。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自身性质、居住特点、流动特点,还可以展开夜校教育、函授教育等模式的开展,确保农民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解决过程中,也要进行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的保护,确保社会矛盾的协调,进行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在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要针对城乡区域的市场工作模式,展开跨区域的合作机制的应用,进行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劳动保障监察制度的应用,进行劳动力市场监察工作的强化,以有效解决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件,进行市场劳动法的有效落实。针对一些劳动环境差、农民工工资拖欠等问题展开行政处罚模式及其经济制裁的应用。在劳动力市场体制健全过程中,也要进行企业社会保障模式的应用,进行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
三、结语
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剖析,可以更好的进行应对措施的优化,从而优化劳动力市场,实现对农村劳动力的有效利用。(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班)
参考文献
[1]张晓燕,白晓梅.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 广西社会科学. 2006(01)
篇3
关键词: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动力机制
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然而现实是劳动力市场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实现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所必须的动力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协调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使之持续有序发挥作用的综合系统。各种动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推动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有原动力―市场经济的发展、主动力―政府的引导规划、持续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另外,还需要社会组织的助力。
一、原动力―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导
市场是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原动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实现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稳健的经济基础。劳动力资源配置,通常指劳动力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分配,以满足社会经济各部门对劳动力资源的需要。劳动力资源配置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劳动力资源本质上是一种稀缺的经济物品,其总量对于整个经济的发展总是不能够被完全满足,因此就产生如何更高效地使用劳动力资源的问题。市场机制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它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供求机制、工资机制和竞争机制来实现的,这三种机制互相影响、共同作用来调节劳动力资源的配置。这样,无论是劳动者还是企业都会随着市场信号而采取行动,最后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从形式上来看是由于市场化改革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但从本质上来看,则是除了市场机制以外的、包括政府调控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还不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政府配置资源的权利过多过大,这直接影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常常被削弱。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经济的调控作用越来越大,从而超越了政府对经济的行政管理作用力。
二、主动力―政府统一引导、规划
政府是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主动力。“增长极”理论与“中心―”理论表明,市场的力量不足以消除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短期内甚至可能会强化这种不平衡。一体化进程中若完全放任市场运行,则会导致净优势资源单方面流动,各地政府会用政策资源包围市场资源,用行政力抵制市场力。同时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区法治环境与市场制度的梯度差异,增加了法律、政策协调等方面的成本,如果没有相应的机制来改善这种不平衡,一体化进程就很难进行下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主要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大职能。提供各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也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种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缺乏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需要区域内的各级公共行政主体合作提供。恰当的区域公共产品生产、供给机制有利于区域合作机制的形成,进而找到解决区域公共问题的有效手段,有益于区域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实现,有益于提高区域公共问题的治理水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共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特别是在经济转轨的时期,政府实际上还需要承担“政府造市场”的职责,主要是营造市场产生和发展的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但正因如此,政府往往倾向于不自觉地包办一切,充当“全能政府”。无论是市场机制还是政府调控,都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市场机制的缺陷需要政府调控来弥补。除此之外,任何扩大政府调控作用范围和政府权力的倾向都应该防止。政府调控的缺陷需要市场机制来纠正,政府失灵必然要求扩大市场机制作用范围。自然秩序与认为秩序的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保障。
三、持续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积极作用
弄清劳动力市场的地位与功能,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性,加快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步伐有着重要的意义。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两个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家庭和企业则是两个市场中最主要的行为主体。供给和需求双方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均衡的产出和价格,保障了国民经济循环往复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一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机制,特别是工资差异能够自发调节劳动力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分配。二是在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由于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用人单位又可以自主用工,所以劳动力供求双方都可以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双向选择。三是劳动力市场条件下,通过竞争机制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把劳动力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企业和部门中去,从而提高劳动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整个经济的运行活力。
第二,促进收入合理分配的功能。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者的收入虽然在理论上说遵循的是按劳分配的原则,但由于不存在真正的劳动力市场,加之在团队生产条件下,劳动就具有不可计量性,因此,按劳分配原则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切实的实施,结果造成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现象。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存在,所以在劳动力商品的交换过程中,通过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和劳动力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就可以使劳动者获得相对合理的收入。
第三,加快经济增长的功能。劳动力流动和劳动力的质量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在劳动力市场条件下,优胜劣汰机制的存在必将激励和迫使劳动者不断去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的条件下,劳动力的流动就会变得更为便利化和经常化,这就势必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第四,推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功能。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发展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劳动力成为商品,它才能发挥它的全部潜力。培育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成为商品对我国充分发挥商品经济的作用,促进生产社会化和社会分工进程,全面推动社会进步有着重要作用。
第五,培养劳动者自我决策、自我负责的谋生意识和能力。因为,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的条件下,劳动力自然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拥有,所以劳动者有权也应该自我决策,来自主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自主决定自己的生存方法和方式;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的条件下,劳动者的就业和生存就主要变成自己的事情。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自我负责、独立生存的意识和能力
四、社会助力―公共服务的一体化
社会助力体现在有力的组织保证。除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外,还应该积极发挥民间组织的力量来推动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作为一个有生机和活力的社会,政府和民间的力量缺一不可。历史上曾经形成过江南市镇经济圈,它很大一点上就是得益于当时强劲的民间力量。用民间力量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民间力量来推动一体化的进程,不仅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的优势,而且不容易受到地方利益的制约。
根据现代政府理论,政府的存在是基于公民的授权。因为政府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所以也存在逐利的冲动。这种冲动如果有了不受节制的权利,则就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作为公民社会的一个必然要求,就必须要严格限制政府的权利范围。作为一种结构性补充,民间社会必须得到健康发育。政府鼓励民众自主提出可持续发展及活化竞争力的计划,政府支持民间的社会主体去尝试完成梦想的可能,并且通过改善基础设施的措施―如提供公共就业信息服务―来支持这一变迁。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仅仅是一种手段,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寻求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才是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根本目的。围绕此目的,政府与学界、政府与民间,按不同的分工与定位,对政策配套、体制调整、资源共享、利益分配等诸多直接关系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的重大问题,可在理论层面作多角度的研究,以求使我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徐林清.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2006:26.
篇4
福建省金保工程建设工作有一定的基础,初步形成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劳动力市场三个信息系统。福建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信息系统组建了全省广域网,全省330万参保职工数据已进网,60万企业退休职工通过工行网络领取养老金,已实现养老保险金的社会化发放工作;全省各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组建了10个以设区市为中心,联接医保中心、定点医院、药房的城市广域网和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已实现医疗保险所有参保人员个人帐户收支情况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和网上直接结算;几年来,全省各级财政先后投资6500万,由福建省各级劳动力市场经办机构组建86个以各市、县为中心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框架,组建了劳动力市场数据库和计算机局域网,有约100万个人求职信息,企业用工信息约10万条。
福建省省级金保工程建设目标
福建省省级金保工程建设目标是在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方案的前提下,按照国家金保工程建设总体要求,从2006年开始,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上,搭建省―市两级劳动保障系统网络,与全国广域主干网相衔接;在此基础上建立全省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安全可靠、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以实现业务经办的全程信息化,在全省范围内铺开养老、工伤、生育、失业、医疗保险和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实现省内跨地市、跨省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异地就医、异地职业介绍和异地离退休人员业务经办和管理服务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建成省级劳动保障数据中心及统一的覆盖各项劳动保障业务的资源、交换和决策数据库,支持省级劳动和社会保险各项业务经办,支持各种内外信息交换、异地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和基金监管,支持全省的宏观决策。
省级金保工程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福建省省级金保工程数据中心由三级数据分布、一个主线贯通,一数据中心三区(生产区、决策区、交换区)组成。一个主线贯穿指的是中央-省-市三级联网的模式。建设省级局域网络系统;建设全省统一的通信网络平台,建立联接各地市劳动保障部门的省级广域网络系统,并上联至劳动保障部。一个中心指的是在省级数据中心设立生产区、交换区和宏观决策区三个不同的逻辑工作区,分别建设不同功能的数据库,包括支持本地业务经办的生产区数据库、支持各类信息交换与共享的交换区数据库、支持本地宏观决策的宏观决策数据库等。服务器系统包括决策区数据层服务器、交换区数据层服务器、省直业务生产区数据层服务器、省直业务生产区应用层服务器、企业养老保险生产区应用层服务器、企业养老保险生产区数据层服务器、劳动力市场生产区应用层服务器、劳动力市场生产区数据层服务器等,共计10台小型机组成集群。
省级金保工程软件系统建设方案
福建省金保工程软件系统建设方案采用“1个平台+多个应用系统”的系统构架指的是建设统一的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核心交换共享应用平台。通过统一业务流程、做好全国软件本地实施和应用工作,对社会保险和劳动力市场各项业务经办实行规范管理,实现全程信息化。
软件系统功能按“一、二、四、八”,即一个解决方案:为金保工程建设提供一个全面的整体解决方案;二个技术核心:系统以社会保险和劳动为信息技术交换核心;四层系统体系: 指实现具体功能的基础设施体系、信息安全体系、综合应用体系和运维管理体系;八个软件平台:系统建设包括社保业务、劳动业务、内部交换、外部交换、服务管理、核心管理、数据监测、保障卡应用这八个软件平台。
整个工程围绕着社会保障和劳动两大系统集成核心交换平台,具有更高的平台整合能力,不但实现五个险种的可分可合,还实现了社保各险种和劳动就业系统之间的可分可合以及包括综合业务平台、数据监测平台、服务管理平台等各个平台的可分可合。综合业务平台包括社保、劳动、社区管理业务系统,实现了金保工程中的业务经办的功能,直接产生生产区业务数据。数据监测平台实现金保工程定义的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功能。行业接口平台实现劳动保障行业与公安、财政、税务等外部部门的接口,实现劳动保障电子政务和其他电子政务共享数据、联动业务的功能。省级金保工程应用软件系统由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劳动信息管理系统、基金监管系统、数据交换平台、数据接口平台软件、公共服务和决策支持应用软件等组成。
篇5
[关键词]文化认同;京津冀协同发展;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DOI]10.13939/ki.zgsc.2016.35.102
1 文化认同理论内涵及其作用
文化认同是某一区域内人们具有共同的心理认知、一致的价值观和相互的信任尊敬,该区域内的每一个人都了解热爱此区域。形成文化认同的前提是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积淀在地区之间具有相近的文化因子。它主要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和导向功能。
文化认同是一种无形的粘合剂,可以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它以一致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来沟通区域内部人们的思想,使所有人在统一的价值观指导下产生对作为区域整体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同时在区域文化认同的环境下,区域成员会产生对于本职工作的自豪感和对组织的认同感,激励他们发挥各自的潜能,积极为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可持续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营造出文化认同的氛围。文化认同是用来打破各种壁垒的最佳战略。
文化认同是一把天然的标尺,可以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一方面,政策制度是文化认同的外在载体,它通过明确地告诉区域内成员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来规范员工行为。政策制度是强制执行的,一经违背将会受到严厉的惩处。另一方面,道德规范是文化认同的无形媒介,它通过成员自身感受,例如自我评价等约束其行为,从而产生自律意识,主动遵守政策规定,这样的自我约束强度更大,效果更明显。
文化认同具有导向和协调功能。当成员认同区域的文化理念时,文化认同对区域成员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文化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成员个体就一样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助于把个体和整体的发展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双赢局面。此外,文化认同会强化相互之间的理解与支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亲近感,减少了彼此之间的矛盾,从而促进整个区域内部各个地区、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有机合作。
2 文化认同缺失形成京津冀劳动力市场的分化
站在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上,可以看出京、津、冀三地存在着三种具有各自特色的文化――都城文化、漕运文化与京畿文化。[1]首先,北京自明清以来便是我国政治与文化的中心,都城文化根深蒂固,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优良的文化素质,但是另一方面都城文化带来的是一种官本位思想,这使得北京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自视甚高,追求面子,这将北京与其他地方分割开来,无形中为北京造成了阻碍,导致京津冀地区无法像长三角、珠三角那样融合联结在一起,反而产生了环北京贫困带。其次,天津自古倚靠漕运兴市,自古就是粮仓的存储地,所以天津文化与漕运文化密不可分,漕运加强了天津与江南的富庶之地的联系,使得天津很容易实现自给自足,加之近代作为通商口岸,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这虽然给天津带来了多元文化的兼收并蓄,但却小富即安,大俗大雅文化的交织成就了天津独特的文化,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天津欺生却又热情,这使得天津虽然拥有开放的意识,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却束手束脚。最后,古代都城周边的地区称为畿,河北因地理区位而承担着保卫都城的重任,呈现出鲜明的京畿文化。作为北京和天津的后花园,河北拥有良好的地理优势,享受邻近都城所带来的便利,蕴涵着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但是京畿文化中忠君爱国、保守朴实、勇武仁义的思想却限制了河北的发展,这使得河北在改革的浪潮中魄力不足、不懂变通、粗略简单、不计后果、甘于奉献,逐渐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短板。[2]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文化囿于一地,丰富有余而沟通不足,无法形成京、津、冀三地统一的大区域文化,没有文化认同的基础,也就无法真正制定和实施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更不用说在京津冀大区域内建设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了。
首先选择非本地区劳动者会为其带来较高的招聘成本、培训成本等,甚至还需要解决外地劳动者住宿问题而带来的隐性成本;京津地区的雇主认为河北的劳动者技能和素质普遍不如本地的劳动者,于是在其需要招聘时,必然先从本地寻找,而很少考虑非本地市场的劳动力。[3]同时由于河北发展的滞后性使得其所在地的劳动力因缺少良好的培训或教育处于劣势,削弱了他们可以提高自身素质而进入京津就业的可能性,长此以往他们也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更加制约了河北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本地劳动者作为既得利益者,也必然不愿意让外地劳动者进入分享利益,所以这部分劳动者也会抵制京津冀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
3 利用文化认同促进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第一,利用文化认同的凝聚作用。京津冀地区的人们因拥有同根同源的燕赵文化而享有共同的文化因子。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融是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的极大优势,应当充分加以利用。首先,可以塑造出一个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市场共同的文化象征,例如设计一面旗帜或者标志,体现出三个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具有共同的行为准则与标准,呈现出三个地区劳动力市场的相互尊重、相互沟通与相互融合。其次,可以运用各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宣传,将大区域文化故事化,故事理念化;加强沟通,通过刊物、宣传栏、会议使之逐渐深入人心,进而影响雇员行为的改变,并且积极创建推广一个在京津冀地区的公共文化活动日,政府借此机会组织活动并联合打造一个京津冀区域交流的统一共享平台,以增进各地区间雇主的合作,促进劳动力流动,并由此将京津冀地区的大众群体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创造条件。通过文化认同凝聚人心,为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提供精神动力。
第二,利用文化认同的规范作用。京津冀劳动力市场的分化主要是由于三个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着融合障碍。北京、天津、河北虽然都在积极响应国家的发展战略,官方制定出一系列适应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但是正如上述分析的各地文化深植于地区群众内部,根本无法实现真正的一体化。因此京津冀的文化认同必须在制度与政策中得到体现,才能有价值。文化的建设要做到政府部门的分层逐步推进,将其融入每一个企业日常管理和每一位居民的日常行为之中。通过制度政策的实施规定劳动力市场中不得出现分割、歧视与过度保护的行为,否则视情节轻重的情况对其进行再教育、罚款乃至降级企业信用的惩处。劳动力市场中的国有企业、跨国企业等主要行为主体带头遵循,起到促进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领头人的作用,并且号召劳动力市场中所有用人单位抛开偏见,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够真正塑造区域文化认同。另外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机构,加强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沟通,促进三者之间的流动。通过文化认同规范行为,为京津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提供实际助力。
第三,利用文化认同的导向作用。北京、天津、河北是我国人力资源集中的一大基地,京津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在全国首屈一指,河北稍显落后,但是三地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却是从河北大量流向京津。因此,应当充分发挥京津冀区域文化认同的导向作用,从教育与培训入手,让三个地区的劳动力正确认识京津冀整体的发展,提高河北省劳动力的素质,矫正京津是实现自身职业价值的错误观点,树立无论在哪里就业都是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而努力的信念,缓解河北省大量优质劳动力流失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才地区分布不均、人才利用率偏低等问题。所以,教育文化部门应当大力扶植开展三地文化人才联合培养工程,创新文化人才培育机制,通过支持课题研究、学术研讨、国际交流等方式,切实培养素质相当的京津冀劳动力,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提供人才助力。
参考文献:
[1]池志勇,刘琳.推进京津冀地域文化融合形成大区域文化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3):23-24.
篇6
1 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要集中精力抓,政府相关部门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配合抓,采取主动出击走出去,团结互助结对子,广泛联系订合同等方法,形成固定的劳动输出渠道
2 加强劳动力培训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一是建立多类型的劳动力培训体系。各级政府要主动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体系。二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用技术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各种不同形式的办学力量,举办各种类型的实用技术培训班,使甘肃省由单纯的劳动力输出变为具备较高素质与技能的人力资本输出,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把实施劳动预备制度与加强新生劳动力资源管理、调节就业需求和推动职业培训结合起来,加大对新生劳动力就业前的培训力度。四是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对外出劳动力的定级、评职称等方面简化手续,提供优质服务。
3 积极推进相关制度创新,为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
首先是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体系。在就业制度上,应建立起“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由择业、竞争上岗”的市场化就业制度。取消不合理的行业、工种限制,打破区域性封锁,形成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其次是加快建立有利于农村外出劳动力转移的土地政策。对进城落户的农民,可根据本人意愿,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积极鼓励他们以转让、租赁、抵押或作价入股等形式,依法有偿转让土地经营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以村为单位成立“土地托管中心”,统一负责土地经营,以解决农民“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问题,放心流出。实行有利于农民向小城镇集聚的土地政策,在坚持土地有偿使用和严格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通过转让、出租、作价入股、以地换地等方式直接进入小城镇土地市场。再次是加快建立支持灵活就业的劳动保障制度。适应劳动关系多元化、流动性和就业变动频率大的特点,建立起既可以保障劳动者权益,又方便操作的就业登记、劳动合同管理、社会保险接续制度,采取分期分批的办法,逐步解决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对那些长期在外务工自愿退出土地的农民,政府应通过土地流转所获得的部分收益建立土地基金,或采取政府、集体、个人共同出资的办法建立保险基金,专门用于解决退地后失业保障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要抓紧整合现有的劳动力市场资源,利用目前全省已建立的557个职业介绍机构,把职能向农村劳动力转移延伸,在各类职业介绍机构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窗口,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信息、职业指导、职业中介、跟踪管理等各类服务,争取近两年内构建起我省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及各类职业介绍机构要大力拓展信息渠道,加强与当地计划生育、农牧等部门的联系,借助其基础管理队伍的优势,在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结构、流向等方面实行信息共享,不断完善劳务信息服务。一是培育劳动力中间服务组织,加快向农村延伸,开展就业引导和区域性劳务协作;二是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多渠道收集和劳动力供求信息;三是逐步打破劳动力流动的城乡界限、所有制界限,实现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取消农民进城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的限制,实现城乡劳动力的双向流动;四是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纳入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在市场培育、就业调控、管理服务等方面统一考虑城乡劳动力就业问题。
4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建设,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体现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中心的作用,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一是高标准规划,稳步推进。规划的制定要有超前意识,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突出特色。要依托自身的优势产业,以培育成农业开发型、工业主导型、交通枢纽型、商贸流通型、旅游休闲型等具有产业特色的小城镇。二是坚持以业兴镇,强化经济基础。把发展小城镇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培育小城镇经济基础。三是建设资金筹集机制要活。政府主要进行规划和基础性开发,深度开发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投资建设小城镇,供水、排水、供电、环卫及教育、医疗、体育、文化设施建设都可以实行产业化开发经营,道路、园林绿化等公共设施也可以采取市场机制筹资建设。四是管理制度改革要到位,在土地、户籍、财政等管理制度上要敢于创新,用足用活各级发展小城镇的特殊优惠政策,促进经济和人口向小城镇聚集。
篇7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就业;转移途径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3. 025
[中图分类号] F30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3- 0041- 02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大量农民工从城市返回农村,形成剩余劳动力。而大量劳动力滞留农村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也影响到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民增收,甚至不利于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各级党政领导非常关心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尽快找到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途径,对加速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后危机时代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1)农村地区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劳动技能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较以往有了长足发展,但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整体仍旧偏低。据统计,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具有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10%。从劳动技能的角度来看,受过专门职业教育或技术培训的劳动力以及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劳动力不到20%。劳动力素质的低下以及劳动技能的缺失,导致我国农村劳动力不能满足后危机时代高新产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不仅如此,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低下,还会导致农民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在他们的头脑中仍旧根深蒂固地把耕作土地视为维持生活的唯一途径,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不畅。目前,我国各地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建设普遍较为滞后,广大农村劳动力在外出打工时往往会因缺乏信息或信息不准确而盲目流动。很多劳动力在外出打工时都是通过亲戚、朋友、邻里来获取外界就业信息,这种信息获取的方式与成熟劳动力市场所传递的信息,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无法保证。近些年来,各地政府先后出台了一些建立健全农村劳务市场的政策,但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是组织建设不得力,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不强;另一方面是组织管理不规范,对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权益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导致外出农村劳动力宁可自己碰运气,也不愿意依靠中介组织寻找工作。
(3)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缺失,阻碍其有效转移。当前,我国各地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培训时,往往实行多头管理,效率低下。例如:很多地区的农业、教育、科技、文化等多个部门,都根据自身特点组织了一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项目。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这些培训项目大多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问题比较突出。此外,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各类培训项目在培训内容设置上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经济社会的具体需求,导致培训的实用性不强。
(4)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劳动力在外出打工时具有一定的间歇性和分散性,这些特点决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组织化程度较低,有时几个农民临时凑到一起就出外寻找工作,广大农村劳动力重视的是就业机会和工资性收入,对依靠就业组织来维护劳动权利的事情则考虑得很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组织化程度低,导致劳动力的转移方向不明确,各种权利也无从保障,这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组织性因素。
2 后危机时代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对策
(1)明确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全面的、多层次的规划。要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各地政府务必要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足够的重视,不能只将其简单视为农民自身和农村内部的事务,而对其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要不断更新思路,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明确城乡一体化的长远规划,不能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排斥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之外;不能因各种原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予以漠视;也不能在制度安排与政策实践中,依旧固守城乡分割的传统思维模式。必须积极拓展劳务输出,将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结合起来,明确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根据农村劳动力的群体性、过渡性等特征,合理、稳妥地推进农村劳动力融入城市的步伐。
(2)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强其转移就业的能力。加强农村教育,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利应首先得到保障。各级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地区落后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农村地区青少年在完成义务教育后,应继续接受职业技能教育,为其进城务工进行必要的技能储备,使新一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能够满足经济社会的需求。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在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组织领导、人才配备和相关优惠政策等方面不断健全完善。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市场观念和竞争能力。农民工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市场观念和竞争能力,才能更好地参与城市的就业竞争。所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除了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外,还要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思想转变和观念转变,促使其成为具有现代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的新一代劳动者。
(3)建全完善农村劳动力的服务体系和培训体系,为劳动力转移做好保障。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就必须统筹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取消各种限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歧视性规定,把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城市劳动力就业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各级政府应该成立为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服务的指导小组,可以为农村劳动力多方面收集就业信息,并提供相关的就业培训、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劳动维权等服务。各级政府中主管农村就业的部门和人员,应想方设法与辖区内外的单位、企业保持联系畅通,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劳动力外出打工岗位的开发工作。完善培训体系还应该建立统一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制,全面实施政府补助的政策,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力度,加强各种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技能。要加大对现有技工学校、职业学校等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为农村劳动力建立多种形式的培训基地。除此以外,还需要进一步规范职业培训市场,发动、鼓励社会力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教育培训,针对新兴产业所需的应用性和使用性技能大力开展教育培训,从而形成比较完善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
(4)建立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能力。要打破劳动力市场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等情况下各自为政的局面,努力推进各类劳动力市场的整合,建立起公平统一、竞争有序、合理高效的劳动力市场。要打破各地信息封闭的局面,努力实现劳动力市场网络化、共享化。各用工地区应该通过网络及时工作岗位的供给信息,而在劳动力的输出地,也应将劳动力的年龄、文化、技能特长、就业经历等信息统一录入网络平台,以便向外地、外省及时传递,从而降低农村劳动力的求职成本和风险。另外,不能忽略通过亲友、邻里介绍外出打工这一重要途径,这是当前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打工的一种重要方式,要进一步发挥这种乡土性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况且当乡土性劳动力市场达到一定规模以后,随之也会产生较强的组织性。各地在增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和管理的同时,可以先重点树立一批劳务输出重点区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可以将不同结构的培训、输出、管理、服务等功能统一合并,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率和组织化程度,从而实现有组织、有规模、有订单、有目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晓华,黄延信,姜文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5(8).
[2]张亚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现状及成因分析[J].理论导刊,2009(6).
[3]闻仲勇,杨纳华,王丽红.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11).
篇8
我市现有农业人口412万,其中劳动力人口229万。由于农村人多地少,以及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每个劳动力负担耕地系数在逐步加大,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据预测到2009年我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124万人。从农村的发展需要和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要求看,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逐步扩大农业的经营规模,提高农村的资金和技术集约程度,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提高农民的收入。所以有计划地把这124万剩余劳动力“消化”转移就业,对加快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而且也是客观必然要求。
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农村劳务输出数量大幅度增加,行业、地域分布较为广泛。据统计2003年,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已达86万人,超额完成了年度80万人的计划工作目标,在输出人员中,地域不断拓宽,呈现出境内境外相结合,省内省外相结合,当地转移和外出务工相结合的局面,在行业分布上较为广泛。二是农村劳务输出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到离土离乡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劳务输出正在由自发向有组织、由短期向长期、由市内省内向省外国外转变。有组织外出的农民数量占劳务输出的比例不断提高,有的乡镇已发展到以有组织输出为主;各地长期外出人员大量涌现,一些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已在城镇定居;出国劳务从无到有,人数不断增多。三是涌现了一批劳务输出的典型。在工作中,各地都发现和总结了一批具有不同特色的典型经验,如榆树市光明乡,农安县合隆镇、双阳区鹿乡镇等,通过各级新闻媒体和会议进行广泛宣传,较好地发挥了典型引路和示范作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领导通力配合,形成了劳务输出工作的新机制。
劳动力转移及输出是一项系统化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长春市农村劳务经济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意见》,各县(市)区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了多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教育、城建、民政、工商、税务、财政等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了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在各乡镇,都建立了劳务输出工作机构,设立专门办公场所,明确专人负责,一级抓一级,落实了工作目标,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保证了劳务输出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完善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服务体系,规范劳务输出工作。
按照劳务输出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各县(市)区在劳务输出工作中,继续完善网络体系,加强基础工作,对劳动力资源加强管理,在普查的基础上,全部建立“三册一表”档案,即,劳动力资源名册、输出人员名册、有输出愿望人员名册和输出情况统计表。做到了资源底数清、输出底数清、资源情况清、输出去向明,进一步完善了输出人员档案和劳动力资源档案,年初以来,我局结合规范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在全市各乡镇普遍建立了完善的工作组织网络和信息服务网络,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系统,有一些乡镇已经与我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系统联网,做到了信息共享,信息互换,及时收集和用工信息,使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规范了劳务输出工作。
(3)以增强技能为重点,开展了“千人培训工程”。
为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技术水平,实现由体力型输出向技术型输出的转变,去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普遍开展了“千人培训工程”,即每个乡镇要免费培训1千人,并对培训工作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并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提供相应的培训资金和师资。开展劳务输出人员基本常识、择业观念、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适应能力。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国家规定的一些岗位工种进行了岗位培训,做到了持证上岗。积极探索并开展了“订单式培训”和“个性化培训”,开展了送知识,送技能,送岗位的“三送”活动。截止到目前,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3.9万人。
(4)完善保障服务,切实保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
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搞好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保障。农民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经商,处境比较艰难,特别是一些用工单位不同劳动者签合同,任意延长工作时间,有的无故拖欠、克扣工资,有的没有劳动安全卫生和职业危害等方面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民是弱势群体。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把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大了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开展了大规模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虚假信息、私招滥雇以及欺农骗农现象,及时处理克扣工资、收取抵押金、扣押身份证等问题,积极为外出就业农民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进一步加大维权力度,我市在农民工准入方面已经完全放开限制,并明确规定了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优惠政策,切实维护了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
(5)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形成了良好的劳务输出工作的舆论氛围。
各级劳动就业部门及时与新闻部门沟通,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劳务输出工作,有针对性地宣传劳务输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逐步转变长时间形成的小农经济意识,使农民真正理解致富奔小康的含义,通过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带动周围的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形成以点带面,以个人带动局部,以局部带动整体的氛围。鼓励农民积极走劳务输出这条路,改变以往的传统农业经济向新型的小康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二、劳动输出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转移的制约障碍。
目前发育不成熟的市场制度,特别是包括劳动力市场在内的要素市场发育较为迟缓,对城乡劳动力资源无法起到基础性的配置作用。就现状而言,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在理论上已经不成问题,但农民及其家庭在城镇流动迁徙还面临诸多障碍。
一是劳动者的身份(国有企业职工和非国有企业职工、农民工)差异造成的不公平竞争(如在招工管理、岗位限制、次序控制、歧视性收费等),以及严厉的户籍制度、不平等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不同程度的存在,是劳动力市场中的制度缺陷,这种缺陷使现在的“农业人口”很难参加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来,也是农村更大规模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
二是受利益调整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一方面为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问题,农民工的就业大都在苦脏累险等下岗失业人员不愿从事的行业、工种。另一方面农民工的劳动所得却常常被企业主或包工头恶意拖欠、过度剥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政府的政策导向更多的倾向于保护市民利益,而农民工带来的公共卫生乃至社会治安方面的问题,则被过分的夸大,其贡献在城里的“主流社会”中也被边缘化了。实际上仍然分割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和身份的歧视,大大降低了农民工可能获得的劳动收入,同时也提高了其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就业环境和城市劳动力市场状况,越来越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出得去”“留得下”的社会障碍。
三是转移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推动工业化进而带动城市化的过程。而工业化的发展,需要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调查显示,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文盲的比重为9%,具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的占80%左右。从绝对水平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小学文化为主,其次是初中文化。从已经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来看,大都是在简单较重、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上务工,其中以体力劳动为多,他们的职业技能,绝大多数是在上岗后边干边取得的。这种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参与工业化进程,难度是不难想见的,这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自身障碍。
2、农民工权益的保护问题。
随着农村劳务输出人员的大量增加,各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犯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件屡有发生,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各类保险基金、加班加点、劳动条件及工作环境差,缺乏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劳保福利待遇低等问题日益突出。我们要充分认识维护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抓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努力发挥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认真分析、研究工作路数、纳入工作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全面提高我市农村劳务经济的质量,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市劳务输出成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3、信息网络不畅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现实障碍。
一方面我市一部分乡镇没有上网的的条件,与市劳动力信息网络不能实现信息共享,无法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影响劳务输出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全国性乃至境外的劳务输出基地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使我们的劳动力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利用,不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开展工作,也使我们的劳务输出工作有局限性。
4、组织化输出比重小,依靠品牌占市场能力弱。从我市劳务输出的规模和形成看,劳务输出工作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因此在劳务输出的规模上,盲目和自发的外出务工人员和小规模的输出占整个输出人员的比重还比较大,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季节性输出人数较多,常年性输出人数较少。我市的劳务输出品牌还不成规模,依靠品牌占领市场的能力还比较弱,据了解,目前除了双阳的“境外劳务”、榆树的“北京保安”在外具有一定影响外,其它的劳务输出还限于一般性劳务输出状况,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缺乏占领市场的优势和能力。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对策措施。
促进农村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拓宽城乡市场,优化国民经济整体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加大城乡就业的力度,才能有效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制定实施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
力转移的发展战略。在要素市场发育不成熟和城乡统筹就业存在着制约障碍的情况下,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切实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根据城市化的要求,确定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措施,并建立目标责任制和部门分工合作机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充分考虑开发利用农业劳动力资源,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利用劳动力较多的技术作为产业主体,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将其作为基础性约束条件。另一方面加大农村的财政投资,在农村安排资金和项目时应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应积极投资农村道路、电网、水利工程建设等以使用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工程。以农村经济的发展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发挥农业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利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契机,大力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加快发展林业、水产养殖业、畜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发展多渠道贸易,增加劳动与技术密集的农产品出口。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内部充分就业。要通过科技、资金、市场等方面的扶持和投入,加快农业的深度广度开发,特别是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涉及生态环境建设的非耕地资源开发,注意挖掘其中的就业潜力。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推进贸工农一体化,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的收入。
——要围绕“大长春”城市群的目标,有计划地把我市城郊的乡镇扩为城区,促进周边城乡向卫星城镇发展,以大思路的理念谋划城镇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的水平,要根据不同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确定城市化发展目标,把榆树、农安、九台、德惠、双阳规划建设成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各具特色的中等城市,并逐步将城市化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使之尽快成为农村二三产业的集中地,剩余劳动力转移地,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为进城农民实现从非永久性的“城市漂流”,向永久性迁移(到城镇定居)转变开辟大容量的就业载体,带动就业的增长。
——推动乡镇企业实现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扩大乡镇企业的就业容量。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建立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机制,通过租赁、承包、兼并、联营等形式,实现乡镇企业资源优化配置。要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发展的重点来抓,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开发。提高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要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布局适当集中,连片开发,以乡镇企业的合理聚集带动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建立统一开放、高效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打破对劳动力市场的垄断和地区保护,坚持城乡统筹就业。采取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方法,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城乡界限,逐步开通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形成统一的市场规则,依靠竞争性的市场传递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产业之间的供求状况和信号,引导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获得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最佳效果;充分发挥城乡公共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鼓励发展合法的民办职业中介。到2010年基本建立面对城乡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市场信息网络,达到城乡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使就业服务覆盖至整个城市、乡村。
——逐步建立劳动力一体化管理的制度和政策,全面形成市场导向、城乡一体、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制定完善城乡劳动力开发就业的规划,在劳动力市场中基本消除城乡、身份等各种歧视以及对进城农民从事职业的各种不合理限制,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实行城乡劳动者人人拥有根据自身能力和意愿选择就业的平等权利,可以在城乡、地区和各类用人单位间实现合理流动,就业场所有比较可靠的安全卫生保障,能够体面地工作。同时逐步实现城镇登记失业率向城乡调查失业率统计监控方式的转变,将农村劳动力统一纳入就业统计范围,进行统一管理。
——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产业化。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模式。积极发展一批具有地域特点和专业特色的劳务输出组织和劳务基地,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联合运作,各级各类劳务输出组织纵向、横向联营,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境内农村劳动力派遣向江浙、广东、西北一带推进;境外向新加坡等东南亚周边国家辐射,提高长春市劳务输出在全国(仍至世界)市场的占有率。继续拓展北京“长春保安”的服务领域;提升广州“长春建安”企业的影响力;巩固日本、韩国果品包装、使馆劳务业务等,打造好长春的品牌,扩大长春劳务输出的知名度。
篇9
--就业规模稳中有降。据统计,*年该市全社会从业人员432.69万人,比2000年下降8.77万人,平均每年下降0。48%,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该市过去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出生率的明显下降和适宜的居住环境使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二是个私经济和灵活就业人员尚未完全纳入统计。
--就业结构变化巨大。统计资料显示,该市的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的构成已由2000年的45.3:31.3:23.4变为*年的36,6:39.6:23.8。第一产业的从业人数降幅明显,而第二产业就业人数迅速增长。实际上该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上升势头十分明显,但由于第三产业中部分新经济组织的劳动保障管理相对比较松散,大量的蹴业人员未进入统计体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成效显著。2003年以来,本着"致富农民必减少农民"的思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02万人,其中劳务输出100万人。
二、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工作与成效
--就业管理日趋统一。随着该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就业管理特别是就业登记工作也同步跟进。全市各地无论失业人员的户籍性质,凡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正常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但未能就业又没有能保障基本生活的承包责任地,统一进行专项失业登记,发放《就业登记证》;对在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有比较稳定的就业岗位或有承包责任地的,收入能保障基本生活的城乡劳动者,统一进行就业登记。
--就业服务一视同仁。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普遍实现了免费为城乡劳动力提供求职登记、信息查询、素质测评、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城乡劳动者均可凭学历、技能等条件进入劳动力市场参与公平竞争,基本实现了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
--就业网络广泛覆盖。该市紧紧抓住乡镇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的契机,积极延伸公共就业服务网络,逐步建立了覆盖乡村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让劳动力市场在更广范围内实现了"一点登记,多点查询,就近报名,及时成交"。去年以来,该市通过加大"镇镇通"工程的推进力度,加快了县(市)与乡镇(街道)劳动力市场信息联网步伐,开发了适合乡镇劳动保障工作的就业管理软件,建立了统一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并实行联网操作、资源共享,逐步构筑起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服务平台。
--就业制度体现平等。目前,该市已取消了就业条件的区别,建立了统一的就业准入制度;取消了就业区域的限制,形成劳动力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取消了分类管理的限制,建立了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取消了身份界限,建立了规范的劳动合同制度。同时推行城乡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无论劳动者户籍是何性质,均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按统一规定比例缴纳失业保险费,农村劳动者失业后,按其不同的居住状况申领失业保险待遇。已常住在失业保险统筹区域内,失业后仍在当地求职的,按城镇失业人员申领办法享受;失业后回原籍所在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核定后按规定转移;失业后回原籍地,失业保险无法转移的,其应享受的失业保险金和门诊医疗费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三、统筹城乡就业的难点与分析
--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亟待缓解。通过对该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就业问题的特点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总量矛盾有所减缓,但结构性矛盾正变得日益突出。一方面仍有大量的农村、外来劳动力和部分城镇失业人员在劳动力市场徘徊,苦于"求职难";另一方面,服装、纺织、机械电子、餐饮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企业却出现了招不到工人的现象,苦于"招工难"。
--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亟待完善。目前,国家仍实行城镇登记失业率制度,并以此衡量和考核当地的失业状况和工作业绩。而城镇登记失业率不仅没有包括农村失业人员,而且仅仅包括城镇劳动力中的登记失业人员。显然,以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来评估社会的失业状况,不仅缩小了社会失业人口的统计范围,也低估了失业规模和失业程度。''''
--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扶持政策亟待明确。尽管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就业服务方面已享受到了与城镇失业人员同等的待遇,但国家出台的《再就业优惠证》发放、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税费减免、贴息贷款等再就业扶持政策仍未惠及广大的农村劳动力。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亟待完善。由于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有些企业使用员工还存在差别,工资待遇分配上还明显地分正式工、临时工、劳务工等,对农民工仍有歧视。另外,农民工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也存在不协调的政策。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亟待提高。用人单位需要招聘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而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仅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外出务工,很少接受职业培训。因此,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上,农村劳动力只能选择苦、脏、累、险之类的就业岗位,对于只会干力气活的农村劳动力,诸多体力劳动岗位又存在随时被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机械代替的境况。;
四、统筹城乡就业的对策与措施
--综合运用经济政策,积极拓展城乡劳动力就业渠道。一是以注重质量的就业优先为导向,大力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就业优先的策略必须将就业数量与质量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实施。要以各项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为依据,通过正面引导和强制纠错的途径,进一步规范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关企业的用工行为,切实保障劳动者,特别是农村(外来)劳动力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权益,使劳动力的稳定就业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二是以就地就近吸纳劳动力为目标,大力推进地方板块经济的发展。南通除有享誉海内外的南通建筑"铁军"外,所辖六县(市)均有地方传统板块经济,要着力培育其就业增长点,建立和规范各类行业协会等服务和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信息咨询、人员培训、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因人制宜,促进电动工具、仪表电子、家纺绣品、勾针编织、花卉种植、特种养殖等地方传统板块经济加快向产业化发展,通过做大做强地方板块经济,就近就地吸纳农村劳动力。三是以国家各类扶持政策为依托,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推进"三资"开发农业,特别是充分利用该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农产品资源和土地资源优势,吸引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的梯度转移,重点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项目、种养项目、农产品加工、海产品加工项目,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的就业率。
篇10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就业保障体系 市场功能
一、研究背景
201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总数达到699万人,海南省大学毕业生达到4.4万人。这一规模相对于2003年首批扩招大学生毕业时期的全国212万大学毕业生和海南省的5846名大学毕业生而言,全国大学毕业生平均每年增长近50万人,海南省大学毕业生平均每年增长近 4000 人。大学毕业生的飞速增长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教育的快速转变,这样的发展局面与缓慢稳步进入大众化教育的西方发达国家截然不同。目前我国对大学生仍然有着较大的需求量,尤其是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和农村还极度缺乏高素质的大学生人才。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矛盾局面已然成为当今时代背景下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对此有的学者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局归结为高校扩招,也有学者归结为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期望值过高。事实上,在打破了传统的“统包统分”就业制度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逐步推进“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局的形成背后有着更为复杂且深层次的市场化原因。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市场原因分析
1.劳动力就业市场建设不足
首先,就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二元特征来看,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状况有其独特性。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与教育水平高低有关,教育水平高的人,有能力占有待遇好且稳定的工作,而教育水平低的人则相反,只能从事待遇差、工作条件恶劣、临时性的工作。较大的收入差距和较高的工作转换成本导致了我国二元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分割,且劳动力就业市场之间流动困难,由此导致了表面上我国大学毕业生看似总量饱和供过于求,但在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却人才匮乏。就海南省目前劳动力就业市场发展状况而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海南省的海口和三亚地区相对发达,各类用人单位集中于此,使之成为各个高校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就业工作地。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不愿去回到农村或艰苦的地方就业,都选择寻找在海口或三亚的工作岗位,甚至前往更远的其他省份沿海城市或中心城市工作。而这些地方的对人才而到需求量是有限的,无法满足扩招后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因此有为数众多的大学毕业生为能留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而被迫选择与自己知识技能相比要求较低、甚至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大量挤占低层次劳动力就业市场的空间,造成了较为严重的隐性失业现象。
其次,劳动力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求职者找不到工作而用人单位找不到人才,也是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海南省作为我国最南部也是最年轻的岛屿省份,经济发展水平还落后于我国其他沿海地区,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加之二元的经济结构更使得海南省劳动力市场被分割开来,劳动力在分割的市场之间很难流动,更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通畅。未来的世界是信息化的世界,缺乏信息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使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巨大的机会成本影响顺利就业。有的大学毕业生甚至会因为一时间没有合适理想的工作而成为自愿失业者,信息的不畅通使得大学生毕业一段时间后更难找到工作,会越等待越不理想。
2.劳动力就业市场发展不均
目前海南省的海口和三亚地区分别以省会城市和旅游城市的发展契机其经济发展大大领先其他地区,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大学毕业生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毕竟有限,两座城市对人才的容纳量跟不上大学毕业生规模的增长速度。同时海南省相对欠发达地区的次级劳动力就业市场因经济相对落后条件艰苦而被禁锢,加大了大学毕业生向这些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困难程度。有些大学毕业生为了留在海口或三亚这样的大城市或前往其他发达地区省份及沿海城市,宁可选择低于自己受教育水平的工作,更助长了这些相对发达地区和城市的部分企业盲目攀高对人才的要求,造成大学毕业生隐蔽失业。相比之下,海南省众多的相对落后城市和广大的农村地区人才缺乏,大学毕业生高素质人才人力资源也无法得到有效的配置,这对于海南省整体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3.劳动力就业市场观念误区
我国实施高等学校扩大招生到现在也不过十四年的时间,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也是近几年随着大学毕业生规模剧增才出现的趋势,大学生是“天之娇子”的观念在中国社会中还依稀尚存。事实上随着大学生的连年扩招,就业情况已大不如从前,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已经没有多少优势了。虽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但人们的就业观念的转变却需要一个过程,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依然是把经济发达地区和相对稳定的用人单位作为择业的主要考虑因素,这样单一而固化的就业观念势必会影响毕业生的供需均衡,导致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的选择上还是倾向于具有保障性的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对更加灵活的私营企业、基层单位、欠发达地区以及广大的农村往往是避而远之。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市场功能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仍处于“政府引导型”,即较多由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采取各种措施和政策,引导和推动毕业生到市场择业。但随着毕业生的逐渐增多,就业市场需要逐步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中介组织机构、劳动力市场等在社会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分工协作,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共同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1.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环境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就业成本较高,缺乏良好的就业市场秩序。因此,海南省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的当务之急是优化劳动力就业市场环境。首先要统筹海南省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通过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推进等进行经济战略转移,使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得到缓解;其次,消除各种制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机能,疏通大学毕业生在城乡之间、城际之间的合理流动的渠道,通过价格机制在全省范围内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合理配置;再者,要调整管理机构以改变当前劳动力就业市场部门分割管理的现象,整合行政资源,填补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真空地带”,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使大学毕业生在全省范围内得到有效的配置和利用。
2.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平台
目前海南省正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起开放的、共享的、准确的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就业市场信息平台,努力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局面。首先要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能够为大学毕业生的供需均衡实现提供最多的机遇,减少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盲目性。对海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动态跟踪,把握市场需求脉搏,有利于用人单位及时发现人才信息,大学生及时了解到市场需求动态和企业用工信息。其次,要建立统一的完全性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实现宏观经济政策与统一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相协调,在区域发展政策、产业发展政策、所有制结构调整政策、城镇化政策等宏观决策中,都要把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重要因素考虑,打破地方保护、行业保护等。
3.规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机构
目前海南省内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中介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私人职业介绍所,甚至有非法中介侵害大学生的利益。制定相应的执业标准,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鼓励社会中介机构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与帮助,已成为促进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工作。首先,应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职业中介机构登记管理工作,明确开办职业中介机构的条件标准,保证就业中介组织的经营服务活动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其次,严格监督管理,树立职业中介的诚信理念,对口碑差、业绩不好、违规失信的中介机构予以严查;最后,建立就业中介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中介机构的经营方式、市场规模、用人体制、经济效益和社会满意度等项进行综合考评,为大学毕业生就业中介机构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何瑞.新环境下大学生“新失业群体”就业保障机制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5):146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