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商品理论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1: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力商品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按照的理解,劳动力的价值由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繁殖后代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及劳动者接受教育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等三个部分构成。劳动力的价值构成中,还包括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条件下,“雇用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所占有的东西只能够勉强维持他们的生命的再生产”。
应该说,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至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理论,是能够用于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资的实际情况的。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代年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人工资都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工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把大部分剩余的工资用于充实现代文明生活,或投资经营、购买股票等等。到2000年,美国产业工人的平均实际工资比1955年增加了156%,美国劳动人民持有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的市价总值近十万亿美元。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国家财政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调节功能的加强,也为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据统计,英国的社会福利项目不下60种,而美国的社会福利项目则多达90余种。在这些福利项目中,除养老、失业、疾病和工伤保险由政府、雇主和职工三方共同负担外,其他名目繁多的社会补助项目都是由财政直接拨款支付。这一切,使得工人阶级的实际收入增加,实际必要支出减少。到上个世纪末期,美国等发达国家普通劳动阶层的恩格尔系数己经降到了0.15左右,所有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大约为35%。传统意义上“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如果不能说不复存在了的话,那数量也已经是微乎其微了。面对现实,我们不能不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理论是否过时。
众所周知,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理论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如果我们否定了它,必然要否定剩余价值理论,进而否定劳动价值论这一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当然,对待我们也必须具有的态度,如果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理论已经过时,我们不能为了维护某一个理论的尊严而不予承认。但我们认为,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并未过时,只要我们辩证的而不是机械的理解这一理论,我们仍然可以用它来说明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人工资状况。
实际上,早在17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威廉・配弟就认为,工人工资的高低取决于生产维持工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到了18世纪,亚当・斯密又进一步指出,由于资本的所有者拥有生产资料,使得他们与工人在利润和工资的分割问题上处于有利的地位,劳动者不得不满足于低微的工资,但是工资无论如何不能低于劳动者及其家属最低限度的必要的生活资料。可见,在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这一问题上,马克思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它们的区别只是表现在从不同的阶级立场来看待这一问题。在古典经济学看来,工人的工资是合乎理性的分配结果。工人的工资既不能太低,太低就会使劳动力在萎缩的状态下使用,也不能太高,太高就会造成浪费。正如威廉・配弟所说的那样,“如果你使劳动者有双倍的工资,那么劳动者实际所做的工作,就只等于他们实际所能做或在工资不加倍时所做的一半。这对社会来说,就损失了同等数量的劳动所创造的产品”。而马克思则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对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并由此揭示出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阶段,工资常数定律是人人都公认的客观事实。
其实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分析一下17、18世纪和产生的19世纪中叶欧洲各国的社会历史状况,我们就会发现一个现代西方国家所没有的现象,那就是劳动力的大量过剩。17世纪末西欧农业技术的改进使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医学的发展使人们抵抗流行病的能力大大提高,欧洲“人口平均增长率从17世纪的0.18%提高到18世纪上半期的0.31%,18世纪下半期更达到0.5%”,同时,资本原始积累对农民土地的剥夺,使大批原来意义上的农民源源不断地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这一切使得劳动力的供给大大超过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于资本的有效需求,劳动力处于无限供给的状态。正是由于存在着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压力,在业工人的工资就只能维持在一个最低的水平上。关于这个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教授,在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理论中也进行了分析,刘易斯认为二元结构导致的劳动力无限供给趋势,必然会将工资压低到最低水平。
进入20世纪,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一些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供给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态,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历史。到20纪世后半叶,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资本的快速增长,劳动力的供应出现了相对不足的情况,科技革命和第三次、第四次浪潮的冲击,又使得劳动力资源在整个经济资源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高素质的劳动力显得极为稀缺。由于供求关系和劳动力在经济资源中作用和地位的变化,再加上一些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工人的实际工资一般都会高于劳动力价值的最低水平,有些国家甚至高出很多。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
第一,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价值由三个部分构成的理论,指的是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最低构成,这一最低构成是特殊的历史条件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期具有客观必然性。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现实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工资都大大超过了这一最低构成的水平,但是这并不能证明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价值最低构成的理论是错误的。既然是最低的,就是可以超过的,超过了最低并不能证明最低不存在;既然是最低,就肯定不是最普遍的情况,最低只能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状态。如果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最低构成成了一种普遍的和永恒不变的状态,我们反而要怀疑这个理论的正确性。
第二,就是在劳动力商品价值最低构成中也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甚至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企业这一最低构成的水平也是不一样的。
第三,劳动力商品价值既然有最低构成,那么就肯定有一般构成和最高构成。马克思只分析了它的最低构成,并不意味马克思不承认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有其他构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更应该积极地分析和研究劳动力价值的一般构成情况。我们认为,所谓劳动力价值的一般构成,是指劳动力价值最普遍的、常态的构成情况。除了包括最低构成的所有内容以外,还包括劳动者享受性消费所需要的支出。
第四,承认劳动力商品价值有一般构成,并不会否定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也不会得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会自然消亡的结论。从劳动力商品价值的一般构成中我们可以看出,现达国家的工人工资,并不仅仅等于雇用工人为维持和延续其生命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在工人的工资中,除了用于支付个人或家庭必要的生活开支以外,存在一个较大的余额。这个余额,可以用于满足享受性开支的需要,也可以用于诸如购买股票这样的投资活动之中,但是,无论怎么说,工人的工资并不等于工人在劳动过程当中所创造的全部价值,剩余价值是照样存在的。同时,工人的工资在满足其必要的消费以后所出现的剩余,并不能够改变他们被雇用和作为劳动力出卖者的社会地位。
第五,马克思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中关于工人的工资只能勉强维持其生命的简单再生产的具体结论已经不符合实际情况了。我们在理解经济理论时,时刻都不应忘记,必须把的一般原理和针对当时历史条件所得出的具体结论区别开来。
参考资料: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180-181页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194页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471页
4.宋则行等,《世界经济史》下卷,经济科学出版,1994年版,100-162页
5.《配弟经济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85页
篇2
[关键词]劳动价值;工资理论;公积金;公平分配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2 ― 0009 ― 02
引言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理论是马克思理论以及思想,因此在社会问题的解决与宏观调控中应当借助马克思的基本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来缓解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矛盾〔1〕。当前我国的房地产问题突出,这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关系,公众的消费水平已经上到更高层次的需求,普通商品已经可以满足社会需求,而房屋购置以及商品化成为了新的消费追求,形成了今天公众对高房价的普遍关注,并形成了“买房难”的矛盾〔2〕。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维度进行改进,下面就从社会财富分配的角度,利用马克思基本理论对其进行分析与改进。
一、劳动商品价值与住房公积金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时,对资本主义的劳动雇佣关系进行了研究,总结劳动力就是商品,有其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劳动者的劳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社会商品的价值中必须包括劳动价值,即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付出劳动所获得的报酬应当是其价值的体现,但是这个价值不完全与其劳动实际所得划等号。通过对马克思理论的研究不难发现,劳动商品价值对于劳动者而言有三部分构成,一则是劳动者维持生存的基本费用;劳动者养育后代的基本生活费用;劳动者获得教育以及训练的费用。从这个角度看,劳动者在完成生产活动后所获得报酬应当被用于所有的生活支出,而在生活资料中住房显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是住房公积金存在的价值,即利用社会保障机制为劳动者获得住房进行补贴。就具体情况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体制必须保证劳动商品价值取之于民用之与民,社会价值是劳动者创造的,应当以社会保障机制形式回馈给劳动者。可见住房公积金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保障劳动者享受住房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待遇所诞生的社会分配机制,是保障我国劳动者享有社会商品价值的重要措施,即劳动者获得的社会商品价值最多。
二、工资理论与住房公积金
马克思在研究劳动商品价值的同时提出,劳动商品价值的体现就是工资,是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资以劳动报酬的形式发放,是劳动者获得劳动价值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我国工人不仅仅劳动力更是社会的公民,从社会主义的体制看工人是国家社会的领导者,保障其生活水平并不断提高是社会体制的必然要求。所以工资在我国的社会体制下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劳动者生活基本需求的货币形式,更应是满足公民社会需求的重要手段,包括社会交往、社会职责、精神文化、自我发展与健全等。所以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工资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更是保障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工资作为一种重要的分配形式也被赋予了多种功能,就目前看,我国的工资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而住房保障也是工资所承担的重要职能之一。所以以工资制度作为基础的住房公积制度也成为社会劳动价值分配的重要措施。同时应当关注的是我国的工资制度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从原有的计划经济“工资+福利”的模式已经改变到今天的“工资+福利+保险”的模式,即从单纯的分配制度过渡到社会基金保障制度,其中住房也从原来的福利分配到今天住房公积金。结合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在体现社会劳动价值的工资体现中,住房是满足劳动者基本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房公积金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今天我国社会商品价值的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住房公积金的缴纳应当成为任何企业、社会团体所必须承担的义务,也是保障我国社会劳动价值合理分配的重要保障措施。
三、基于马克思理论的住房公积金存在的公平问题
从以上论述中不难发现,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所提出的劳动是商品并体现其社会价值,而劳动价值是全社会的价值基础,工资是劳动价值的具体体现,所以工资就成为社会财富分配的重要组成形式,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社会财富以及商品价值分配上仍需完善,日益严峻的住房问题就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因为就我国的工资水平而言,我国商品以及公益性住房保障体系和市场体系仍然不够健全,所以导致买房难的情况出现,所以公积金以及其他保障措施出台,就是为了解决住房问题。从这个切入点看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即是工资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公平分配社会商品价值的重要措施。所以在住房公积金的缴纳与分配上应当体现的是公平性原则〔3〕。因为工资作为社会劳动者价值的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分配的重要方式,就我国的社会体制而言,满足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以及社会地位提升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所以社会公平是所有体制改革和构建的重要基础和原则。而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工资制度以及住房公积金制度仍然有不公平的问题存在,在缴纳制度、分配制度、权利实现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不公平的情况严重制约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也影响了我国劳动者获得劳动价值以及合理工资薪酬,所以从长远的角度看,我国必须建立公平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才能实现社会价值的公平分配,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四、以马克思理论为基础构建住房公积金的公平机制
马克思的商品价值与工资理论所阐述的是商品和市场产生的价值对社会财富分配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住房公积金问题上应当突出解决其公平性问题,即让公积金在我国的社会分配体系中凸显其作用,从公平机制上入手利用对社会矛盾的缓释来解决分配问题〔4〕。因此应做到:
(一)保障机会公平
首先住房公积金制度应当保证其覆盖范围,即保证所有的企业以及社会团体都有缴纳公积金的义务,当然也包括劳动者自身。因为公积金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的一部分,其作为满足劳动者住房需求的重要措施应当最大限度的覆盖整个社会阶层,即所有的劳动者都应保证有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权利。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仍不顾完善,一些层面上公积金的管理仍然不足,导致一些企业忽视住房公积金的缴纳,同时一些劳动者因为其劳动形式等因素丧失了此项权利。而从马克思的理论看,劳动者只要从事劳动就有享受分配价值的权利,作为劳动价值一部分的住房公积金也应覆盖整个社会阶层。无论是任何企业以及社会团体都应按照相应的工资比例缴纳住房公积金,从而保证社会分配体系得到完善,解决劳动者住房需求不能满足的问题。
(二)保障分配原则公平
公积金在体现社会公平性的时候还应注意的是分配的公平性,即社会分配制度在协调各个领域价值分配的时候必须明确的是劳动者创造的商品价值不是某个人的而是全社会的,社会价值是劳动者创造的,因此其必须在社会中享有分配权。在保障公积金覆盖面扩大的同时也应对分配机制进行调适,即公积金应当被用于改善劳动者的生活条件,即在住房问题上实现社会资源的统筹分配〔5〕。因为公积金所替代的是福利分房的制度,其必须起到“福利分房”社会作用,福利分房作为一种落后的体制和制度被淘汰,如果取而代之的是劳动者住房权的丧失,这显然不社会主义制度所应倡导。因此住房公积金应当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做出贡献,即起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作用。利用社会资源统一调度,利用保障性住房与商业住房的比例调整,让大多数劳动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工资水平得到住房这样才是公积金应当起到的作用。
(三)保障使用权利公平
公积金贷款购房是我国公积金使用的重要形式,劳动者可以利用金融和市场机制通过公积金贷款的形式获得贷款,并利用“公积金+部分工资”形式偿还贷款,这是实现公积金价值的重要方法。但是在我国住房价格和贷款的政策不尽相同,对于公积金贷款而言一些地区相对宽松而一些地区相对收紧,这样就容易造成公积金使用权上的不公平,应当在住房公积金使用上进行统一标准,即统一缴纳标准,统一贷款标准,当然这个统一不是金额和比例上的统一,而应是贷款标准和利率上的统一。这样在实际的公积金使用上才能保证公平性,也保障了劳动者获得社会价值再分配的权利。
总之,公平机制的构建可以从基础上对公积金的作用进行定性,即公平的分配社会商品价值,利用工资形式的多元化,来提高整个劳动阶层对社会财富的占有比例,从而从宏观上缓解共有住房供应不足矛盾的激化。
结论
综上可见,马克思理论认为劳动者所创造的劳动价值是社会商品价值的全部,即社会劳动者应当享有社会商品价值的分配权,而这样的权利是通过工资形式分配到劳动者手中。工资又是满足劳动者生活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住房需求也就成为工资需要满足的需求之一。可见住房公积金应当成为工资体系中的一部分,即成为社会商品价值分配的重要措施。因此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应当从全社会宏观角度出发进行完善与发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劳动商品价值的公平分配,这样才能保障住房公积金的健全与发展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4.
〔2〕董建斌.住房公积金财务运作模式之创新〔J〕.中国房地产,2009,(04).
〔3〕陈和智.罗佳意.住房公积金归集业务若干问题及其对策〔J〕.西南金融,2008,(05).
篇3
传统民法物权理论只把物权客体局限于“存在于人体以外”的物,从而只调整平等主体(自然人、法人等)之间的财产关系。而对于投入到物质生产领域的天然属于自己身体的劳动力,就会因主体已成为物而不构成平等主体,就超越了民法的调整范围。这时民法就显得无所适从。针对民法物权理论的这种局限性,陈乃新先生根据民法物权之理论和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将存在于人体之内的天然劳动力的权利,称为经济法之内物权。创设经济法之内物权是对民法物权的突破和挑战,有利于开发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尤其在我国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相对短缺的情况下,还有利于全面保护人们劳动创造财富的合法权益,进一步缩小贫富两极分化,也许对构建和谐社会能提供一些可行性思路。
一、劳动力权之概析 二、民法物权理论之局限性
传统民法中的物权是民事主体对其外在物的权利(外物权),陈乃新先生通过研究,发现民法中的物权并没有包容另一种物权即劳动能力权这种主体对其内在物的权利(内物权),这种内物的权利是一种独立的物权。我认为可能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首先,民法物权理论的局限性是有其发生的合理缘由。在以前单纯自然经济的简单商品经济时代,个体劳动者制造的产品根本用不着去占有,它自然是属于他本人。但是,社会化生产开始,按照民法财产所有权对劳动力权作出默认的原理,应当属于共同加以创造的人们。即人运用自己的劳动力进行创造的产品,除了成本须扣除,剩余产品只能归属于进行合作的全体创造者。但是民法财产所有权因为对劳动能力权只是默认,不可能对劳动能力权作出明文规定,所以,民法物权理论就开始失效。其次,民法物权理论认为物权客体为“存在于人体以外”的物,是完全符合民法调整对象之实际的。即在民法物权中都是以平等主体的身份将“存在于人体以外”的物作为商品发生财产关系,而不能出卖自己的人体来发生财产关系,否则就超越了民法的调整范围。对于劳动力的买卖,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这样理解:“劳动力所有者和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相遇,彼此作为身份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所不同的只是一个是买者,一个是卖者,因此双方是在法律上平等的人。”[3]对此,民法也只是把劳动力这种商品即“存在于人体以外”的物在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来看待。再次,民法物权理论认为物权客体是“存在于人体以外”的物,这恰好显现了民法物权的局限性。那么,按照民法物权理论:只确认人们对其“存在于人体以外”的物的权利,因此,我们就可以称民法之物权为外物权。而人的劳动力“存在于人体之内”,所以,民法之外物权在适用人的劳动力上就必然会暴露出其弊端:一方面,劳动力所有者和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相遇,彼此作为身份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发生交易关系,在法律上双方是平等的,因此,买者对他所购得的劳动力完全可享有民法上的物权;另一方面,对劳动力的出卖者来说,马克思认为:“他作为人,必须总是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财产,从而当做自己的商品。而要做到这一点,他必须始终让买者只是在一定期限内暂时支配他的劳动力,使用他的劳动力,就是说,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时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4]所以,劳动力的出卖者在实际交易中依然牢牢地把握着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由于民法在确认购买者对他所购得的劳动力享有物权的时候又不可能相反地确认出卖者对他的劳动力也享有物权。所以,民法之物权的局限就正好凸现出来。
三、首创经济法之内物权的理论基础
(一)创设经济法内物权之法学基础———以民法物权理论为视角
人对其劳动能力作为特殊的物权客体之法学分析我们认为要研究经济法之内物权,首先必须要搞清楚人的劳动力这种物能否成为物权客体,与民法所称的物权客体相比,它又有什么特点呢?陈乃新先生通过对民法物权理论的分析,认为人的劳动力可以成为物权客体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人的劳动力可以被理解为具有双重性质的物。一方面,当劳动力所有者与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相遇时,彼此就作为平等主体发生交易关系。此时,人的劳动力可表现为外物,即货币所有者就是把劳动者的劳动力当做外物,也就是当做存在于他的人体之外的一种自然力(人的劳动力)来看待的;另一方面,当人的劳动力投入到物质生产领域,协同生产并分享成果时内物权的属性才凸显出来。由此我们认为,这种“存在于人体之内”的物在一定的意义上又可成为“存在于人体以外”的物,这是人的劳动力区别于其他物的首要特点。第二,劳动力作为内物权之使用权和所有权具有不可分离性。存在于人体之内的劳动力是天然地属于他本人所有的物,不存在归属权的纠纷,也就无所谓所有权的问题①,即使在一定期限内出卖者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时也并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而民法中的“存在于人体以外”的物是可以脱离主体,在平等主体之间进行买卖并顺利地转移所有权,它是以物的所有权的转移为特征的。所以,民法中的物权就不适用对劳动力的规定。第三,人的劳动力这种物作为商品可以产生“人为孳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运用自己的劳动力作用于财产进行财富创造,劳动产品扣除劳动费用之后的剩余,可以称之为“人为孳息”(与民法中的天然孳息相对应)。人的劳动力这种物作为商品时,一方面,它和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在进入物质生产领域以前就已确定;另一方面,它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不但能够创造出它本身的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剩余价值,即能发生价值增值。这是人的劳动力作为内物权的根本性属性。第四,随着社会化的发展,全人类社会物质财富要想继续保持可持续、健康稳定的增加,传统的法律已经无所适从了,我们必须进一步通过法律确认和保护劳动能力权,尤其对象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物质资源相对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进行物质财富创造须具备三大条件:第一,非主体所控制的整个自然界和环境;第二,可控的财产(民法财产权里的财产,经济学里的生产资料);第三,人的劳动能力。具体的讲,迄今为止,民法学关于财产(物)所有权的理论并未延伸到物质生产(财富创造)领域,只是停留于财产归属领域。如果延伸到物质生产(财富创造)领域,那就必会牵涉到人的劳动能力问题,必会牵涉到主体客体化或人物化的利益问题。因此,我认为,创设经济法之内物权对物质财富的创造,保持国家整体财富可持续、健康稳定的增加极具意义。
(二)创设经济法内物权之经济理论基础———以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为视角
为了更深层次的论证,陈乃新先生还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角度来研究了创设经济法内物权的经济理论基础。马克思在对劳动力商品的二重性分析中证明:在劳动力这种物成为商品后,与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属性。一方面,社会劳动在生产上耗费了劳动者的一定量劳动力,此时劳动力的价值就应该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在市场买卖中,它表现为货币所有者支付给劳动力所有者的工资报酬;另一方面,在劳动力作为商品买卖中,货币所有者购得劳动者劳动力后,就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暂时支配它,使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出相当于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等价物,从而收回原来货币所有者向劳动者支付的劳动力价值,而且还会强迫劳动者在追加的剩余劳动时间内生产出剩余价值,并无偿地占有它。经济法内物权的本质上是以否定人体之外的物自行增值为特征,而只肯定天然存在于人体的内在物———劳动力才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因此,我们根据现有民法物权理论的局限性和民法物权客体的特征以及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研究认为陈乃新先生深化了民法的物权理论,挑战性地提出了人对其劳动力的经济法之内物权。更为关键的是人的劳动力权不但是一种物权,而且是一种能够创造财富,使财富增值的高级内物权。
四、创设经济法内物权的本质
陈乃新先生认为,创设经济法之内物权来确认和保护其劳动力的权利,这是经济法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从个体生产变为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它是适应社会化生产发展要求的法律制度的创新。
(一)经济法之内物权是经济法的核心权利
陈乃新先生曾经研究认为,传统法以民法、行政法为例,就它们调整财产关系、经济关系或物质利益关系的内容来说,都具有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存量利益关系的特征。首先,以民法所规定的物权和债权为例,调整的是平等主体对其“存在于人体以外”的物(既得利益或存量利益)的权利(物权),以及平等主体在流转这种物时的权利(债权)。如果侵权人侵犯其物权,那么,被侵权人就可以依照民法对侵权人追究损害赔偿责任,使被侵权人损失的存量利益得到弥补;如果债权人的债权因为债务人而不能实现,那么,债权人就可以依照民法追究债务人的违约责任等,使债权人失去的存量利益能按照等量利益相交换的原则重新得到补偿。其次,以行政法涉及调整(财产方面的)行政管理关系为例,其内容包括行政征收、行政征用等,国家通过行政主体向行政相对人实施这些行政行为,是为了保障国家获得管理社会的费用,和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必需费用,由于它不再直接返还给行政相对人用于扩大再生产,那么,这里实际上不仅仅是对社会成员的存量利益的一种分配,而且不再直接用于增量利益的创造。陈乃新先生曾经还研究认为,在民法所有权理论中,也就把劳动力生产当做取得财产所有权的一种方式,显然对于主体运用自己的劳动力进行劳动的创造物,同时对进行这种劳动的物质条件没有加以区分,那时,民法学就没有发现也不可能发现他的财产所有权法律制度已隐含了对劳动力所用权的明确,也并不需要更没有专门的法律制度来加以确认。当人们共同利用大规模的生产资料、协同支配生产过程和协同生产产品进行物质生产时,试图创造出更多的增量利益,这种社会化生产方式与个体生产的方式相比,可以克服单个劳动力的局限性,从而可以把更多人的体力与智力整合起来,以生产出比个体生产更为丰富的剩余产品(增量利益的实物表现形式),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最有力的物质保障。而经济法实际上就是我们用以“调整人们创造、实现和分享财富(或增量利益)的关系,以及调整人们创造、实现和分享财富(或增量利益)再循环关系”的法。为了人的劳动力整合的优越性能够在社会化生产方式中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研究认为,需要创设经济法之内物权来实现,即我们要把对“存在于人体之内”的物的权利,用专门的法律加以确认和保护。无疑,我们创设这种经济法之内物权,是为了保障人们不因参加合作生产或竞争而损失其所创造的财富或增量利益之归属于他的份额,也即对我们发挥人的劳动力的作用,使经济社会发展获得原动力,将具有无比重大的意义。
篇4
关键词:物化劳动力;智力劳动;价值;剩余价值
中图分类号:F014.2
杨沛英先生在《人文杂志》2010年第6期发表的《智力价值论――剩余价值来源新解》一文(下称“杨文”),通过对“物化劳动力”的界定,提出物化劳动力与活劳动力一起创造了价值,剩余价值来源于劳动过程中的智力因素和物化劳动力中的科技含量。“杨文”是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一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成果,对于推进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深入、对于进一步从基础理论研究的视域提升智力劳动在社会主义劳动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以及提升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中作用的认识,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但对于物化劳动力与抽象劳动力的关系、物化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作用、是不是可以形成一种“智力价值论”的理论判断、能不能把剩余价值的来源归结到作为智力劳动凝结的物化劳动力上这些问题,笔者在多次拜读“杨文”后深存疑虑,因此提出下面几个问题,一方面向杨沛英先生求教,另一方面希望能够引起学界的关注,以期把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一、由智力劳动凝结形成的物化劳动力实质上并没有改变劳动价值理论关于抽象劳动是价值质的创造者这一重要观点。
“杨文”的整个研究是立足于通过对劳动过程中体力和智力的区分所提出的“物化劳动力”这一概念的基础之上的。关于物化劳动力的内涵,“扬文”是这样界定的:“物化劳动力是在劳动过程中承担劳动手段和劳动工具的物。”但并不是所有的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劳动生产物都具有物化劳动力的性质,“只有那些替代和当作劳动力使用的劳动生产物,我们才能称其为物化劳动力。比如畜力、风力、水能、太阳能利用,以及煤、油、电为能源的各种动力设备,各种各样的工作机床,试验设备、计算器、电脑、自动化生产线等等,它们的使用价值就是替代活的劳动力,并且像活劳动力一样重复地加入生产和再生产之中。它们和活劳动力一样,也有体力和脑力之分,也是一次性购买后任资木家支配,使用时同样可以延长劳动时间,增强劳动强度,他们和活动力一样创造着价值和使用价值。”[1]从这里的论述来看,物化劳动力具有与活劳动力一样的属性,而且随着劳动的发展,物化劳动力体现出对活劳动力的“复制”、“克隆”和替代。这里显然是要提升智力劳动在劳动进程中的作用,这一点无疑是确信的。但问题的关键却是,智力劳动或物化劳动力的发展,与抽象劳动是一种怎么样的关系?
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构成了商品的价值质。“如果把生产活动的特定性撇开,从而把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劳动就只剩下一点:它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尽管缝和织是不同质的生产活动,但二者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都是人类劳动。”“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2]57这就清楚地表明,分析商品的价值,要“撇开”劳动的有用性,把它作为抽象的人的脑、肌肉、神经、手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马克思讲的抽象劳动,其实并不抽象,就如同美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斯威齐所分析的,抽象劳动“有一个直截了当的意义,即一切使这种劳动有别于那种劳动的特点都撇开了。”[3]47从这个意义上说,决定商品价值质的抽象劳动,其实质也就是劳动的无差别性。杨文中的“物化劳动力”这一概念,也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智力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具体劳动,物化劳动力作为智力因素的凝结,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完全从属于抽象劳动的范畴,只不过更加消耗人的脑力和神经。作为替代活劳动的物化劳动力在参与价值和剩余价值生产时,渗含在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中的并不是物化劳动力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的有用的劳动,如对畜力、风力、水能、太阳能的利用,或各种动力设备,工作机床,试验设备、计算器、电脑、自动化生产线等所体现的特殊功用,而是包含在物化劳动力中的无差别的抽象劳动。
“扬文”在对“物化劳动力”的界定中,实际上体现的逻辑恰恰是有用劳动、使用价值来决定价值和创造价值,这样就把商品的二重性和劳动的二重性忽视了。此外,“扬文”认为,“马克思所指的劳动,不单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活的劳动,而且包括物理学意义上的物化了的劳动力。”这事实上很难成立。劳动是人的劳动力的消耗,正如马克思所比喻的,消化是人的消化能力的运用一样,脱离开了人,物理学意义上的劳动是不可能存在的,劳动是人的专有属性。
二、起着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作用的物化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起着“机器”的作用,只是转移其价值,其本身非但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使价值量不断趋于减少。
关于物化劳动力在价值生产中的作用,“杨文”认为,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不单是劳动力创造价值,劳动手段也创造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力参与价值创造和凝结于价值之中的部分大大增加,革命化了的动力系统,包括电力支持下的电动机,能源即煤、汽油、天然气、太阳能、风力支持下的蒸气机、发电机,“他们代替了人力。而只要是能够代替人力的机械,它在转移消费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也必然创造了价值。现代化时代的价值生产更多地体现出智力劳动作用不断加大的特点。”这里涉及到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问题,即物化劳动力,或者说,体现为以智力劳动参与生产过程的机器以及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究竟是转移了价值还是创造了价值?
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作了至今看起来都非常有力的论证。马克思在论述价值生产中机器的作用时说:“如果说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那么生产力的这种提高并不是靠增加另一方面的劳动消耗换来的,这一点却决不是同样一目了然的。像不变资本的任何其他组成部分一样,机器不创造价值,但它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由它的服务所生产的产品上。就机器具有价值,从而把价值转给产品来说,这是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2]444这里的机器,在马克思的语义中,首先是科学技术的物质形式,在劳动过程中起着生产资料的作用,或者说是一种物化劳动力。其次,马克思在这里讲的机器,不是单个的机器,而是一个机器体系,即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客观地按照其本身的性质分解为各个组织阶段,每个局部过程如何完成和各个局部过程如何结合的问题,由力学、化学等等在技术上的应用来解决。”[2]437虽然科学技术和机器生产已经发展到今天的高度,但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马克思这里所讲的。也就是说,马克思所分析的机器及其在价值生产的作用,完全适合于我们分析“杨文”关于物化劳动力在价值生产中的作用这一问题。
如果从马克思关于机器发展的研究来看,“杨文”关于物化劳动力的表述,首先是混同了机器生产中的动力系统和工具机的关系。“杨文”所说的“革命化了的动力系统”,即包括电力支持下的电动机,能源即煤、汽油、天然气、太阳能、风力支持下的蒸气机、发电机,这些本身是动力系统的革命,但动力系统的革命并不必然会带来生产的发展。比如,“17世纪末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的、一直存在到18世纪初的那种蒸汽机本身,并没有引起工业革命。相反地,正是工具机的创造才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要。”[2]432大量、普遍的工具机在劳动过程中的运用,加速了活的劳动力对劳动对象的改变,从而表现为生产力或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并最终表现为价值的增加。其次,“杨文”之所以认为物化劳动力能够创造价值,最直接的依据就是在机器取代活的劳动力后,社会生产的增加,即通过不断丰富的商品表现出来的价值越来越大。“机器不是经济范畴,正像拖犁的犍牛不是经济范畴一样。现代运用机器一事是我们的现代经济制度的关系一事,但是利用机器的方式和机器本身完全是两回事。”[4]19把取代活的劳动力的物化劳动力(机器或高科技),理解为推动价值增加的根本原因,在这里,混同的是机器本身和利用机器的方式。已经对象化在机器或科学技术上的劳动,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它只是不断转移凝结了过去抽象劳动的价值,而且在既定的机器磨损条件下,通过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越多,那么,机器在劳动过程中越是表现出利用自然力的形式,即一种无酬劳动。通过“利用机器的方式”,或者说,利用物化劳动力的方式,才是价值变化的真正根源,这一变化并不是人们习惯上所认为的那样,是价值的增加,相反是价值的减少,因为通过这种利用,机器生产进入劳动过程后,其引起的最显著结果就是,在既定时间内工人生产的产品增多,也就是说,在既定工作时间内单个产品凝结的抽象劳动越来越少,表现在价值的层面上,商品中的价值量也就越小,这其实也就是现代一些机器生产品或高科技产品在价格趋势上总体上不断趋于下降的实质。因此,这里的关键问题就是,在正常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利用物化劳动力的方式,非但不能创造或增加价值,反而会使价值量不断趋于减小。但在商品的价值量减小的现时,由于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包含在商品的剩余价值量却不断增加,从而就表现为利润的增加。
三、物化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取代工人的具体劳动,但绝不会具有与活的劳动力一样的性质,也就是说,不可能成为剩余价值的来源。如果把物化劳动力看作为剩余价值的来源,那么人或劳动者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通过对物化劳动力作用的研究,“扬文”在分析剩余价值的来源时认为,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来源于资本家对于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夺这一结论,“不能完全令人信服”,因此需要发展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这是因为,首先这一结论违反了能量转换规律。“按照马克思所说,价值是劳动的凝结,劳动是劳动力的释放过程,一个商品的价值量就是生产它时的劳动力支出的量的总和。也可以延伸为,整个劳动者队伍劳动力释放出的劳动的总和,就是全社会商品的价值量的总和。那么,根据物理学能量守恒定律即物质能量等值转换的原理来判断,就人类总和的价值量而言,不可能有多余的价值产出,整个资木家队伍剥削全体工人剩余价值便不可能有物质基础。”其次,这种结论不符合历史逻辑。“如果说靠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就能生产出剩余价值,那人类的祖先,原始公社的成员就不会受冻挨饿了。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资料,我们的祖先原始公社时期的公民,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远远超过了现代人。那他们为什么只能仅仅维持生存,而没有多少价值积累呢;奴隶主剥削奴隶的程度要比资木家残酷得多,而奴隶主剥夺的剩余价值为什么比资本家少很多呢。”根据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扬文”提出,“剩余价值不是资本家靠延长劳动时间和增强劳动强度生产的,而是劳动过程中智力因素和物化劳动力中的科技含量重复使用过程中生产的。”对于上述观点,我们需要逐一分析。
关于剩余价值不符合能量转换规律的问题,其实是混同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关系问题。“整个劳动者队伍劳动力释放出的劳动的总和”并不是商品的价值量的总和,而是商品的价值量和剩余价值量的总和,也就是说,“劳动的总和”中本身就包含了剩余价值量,用不着在“劳动的总和”之外再寻找一个剩余价值量了。另外,关于剩余价值不符合历史逻辑的论据,也是不能成立的,这里混同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整个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区别。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生产和占有使用价值为目的,或者说,是建立在使用价值生产的基础上的,而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大规模的劳动力才开始受雇于同一资本,社会生产方式才建立在了生产和占有交换价值的基础之上了。从劳动过程来看,生产和占有交换价值实质是生产和占有剩余价值的生产。“把工作日延长,使之超出工人只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的那个点,并由资本占有这部分剩余劳动,这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2]583由此来看,剩余价值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特定概念,把它放到一切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是没有意义的。
那么,重复使用“劳动过程中智力因素和物化劳动力中的科技含量”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前面已经分析了,劳动过程中的智力因素,作为抽象劳动力的一部分,其本身产生的是价值质,而不单单是剩余价值。至于物化劳动力中的科技含量,只能是通过机器运用到生产中时,才能对劳动产生作用,但这一作用也只是通过机器来转移价值,而不是产生剩余价值。显然,这里也把科技含量本身与利用科技含量的方式混同了起来。通过利用科技含量的方式产生的剩余价值,并不是科技含量本身产生的,而是由于物化了科学含量的机器在进入生产后引起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向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转变中的其他因素所产生的。这些因素主要是,第一,物化劳动力代替活的劳动力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劳动力开始贬值,劳动力成本降低后,劳动过程中弥补可变资本的劳动时间减少,而剩余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量就开始增加。第二,在既定的劳动时间内,通过物化劳动力,工人附加在产品上的抽象劳动减少,进而商品的价值量减少,而剩余价值量却总体上不断地加大,从而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剩余价值。显然,在这里,物化劳动力本身并不会产生剩余价值,它只是在劳动过程中部分地转移其价值。物化劳动力只有在劳动过程中改变了活的劳动力在既定劳动时间内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后,才导致生产出来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事实上,如果物化劳动力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那么无论是单个商品的生产还是整个社会生产,在生产普遍机器化的条件下,即物化劳动力普遍替代、复制、克隆了活的劳动力后,劳动过程中将不再存在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再存在生产关系,也将不再存在社会关系,社会生产将表现为没有生产关系的单纯的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沛英.智力价值论――剩余价值来源新解[J].人文杂志,2010,(6).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
[3](美)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M].商务印书馆,1997.
篇5
一、导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整体战略是基于劳动力资源优势上比较优势战略。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出口总量最大的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我国 GDP的持续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严峻的挑战,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日渐消退,这使得我国出口商品中低端、低价值的产业难以为继,出口产品结构的挑战迫在眉睫。但这不代表劳动力已经不是我国优势所在。本文目的在于对劳动力资源优势进行评估并得出结论,即劳动力依旧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势,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基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在此基础上优化我国贸易结构。
二、传统贸易战略在中国的应用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各自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生产和出口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我们国家由于劳动力充足而资本匮乏,决定了我国应该发展本国优势资源,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从出口贸易商品的结构来看,商品一般可以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属于工业制成品。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即工业制成品。因此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出口产品。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初级产品比例占到超过5成,其中资源密集型的石油占据了很大的出口比重;而工业制成品也占到接近50%,其中主要包括纺织、织物等制成品,但是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这说明我国仅仅利用了资源优势,并没有充分开发劳动力优势。在对外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只占了工业制成品的 21.8%,而到了2011年,这一比例则达到了56.54%。从这种数据上的变化来讲,我国已经摆脱了依附于资源优势的贸易结构,劳动密集型产品已经成为主导。
可以看出,我国贸易出口结构变化,从起初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到工业制成品占据主导。这就能够体现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改革开放前30年的实践运用。
三、传统贸易战略的局限
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对外贸易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基于劳动力资源占据优势的比较优势理论,有力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出口贸易总额仅为97.5亿美元,而2011年我国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8983.81亿美元,于此同时出口贸易排名也跃居世界第一。
尽管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但现阶段我国出口贸易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受到挑战。我国优势资源的劳动力成本,近年来开始丧失优势,劳动力价格上涨明显,劳动力红利时代正逐渐逝去。21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两次加薪潮,一次是企业自发的加薪趋势,第二次则是以广东南海本田零配件厂罢工事件和富士康的跳楼事件等劳动集体行动事件为导火索引发的家薪酬。这段时间对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出口类型的企业给予了巨大的冲击。2012年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减少了3.7%,降为1117.2亿美元。我国世界加工厂的地位得益于低廉的劳动力资源,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对我国的外贸出口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国应当更多的生产并且出口其资源禀赋更为丰富的产品。而在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增长速度和效益都在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难以为继。我国实行传统贸易战略的局限性表现在:
(1)我国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科技文化水平有限,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但工资增长了,致使单位产品成本上升。
(2)随着各国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市场上高科技产品的涌现,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也大大降低,价格水平呈下滑趋势。
(3)我国将进入一个老龄化非常严重的时期,有效劳动力的降低,使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下降,也会使劳动成本依赖型产业发展受阻。
四、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劳动力资源优势战略实现了对外贸易的巨大突破,对外出口贸易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技术进步,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以劳动力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日渐削弱,出口贸易结构亟需改善,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现阶段我国依旧存在的劳动力具有优势的现状。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
贸易带来的不仅是资源上的优化,还通过技术外溢带来贸易部门的制度创新,优化了要素禀赋向更高级的发展。当前,我国具有竞争力的出口商品仍然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我国仍属于一个资本相对匮乏的国家。目前,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仍然是外贸出口的主要优势。因此,我国决不能一味的强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忽略当前的贸易结构。反而应当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面临困难的情况下,通过结构调整,提高其竞争力。
(二)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出口产品在总体上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我国所具备的的世界加工厂的优势正日益虚而,所以我国必须加快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更快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从而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对外竞争力。
(三)从比较优势战略转向竞争优势战略
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根本原因在于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而这种竞争优势源于企业的创新。
竞争优势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为理论前提,考虑怎样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从而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大利益。因此竞争优势更适合当今世界对外贸易现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应当适时的从以比较优势理论为知道指导转为以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
篇6
一、“资本会计论”框架构建
根据早期的《簿记论》(帕乔利,意大利.1494),会计的核算对象是资本,从此奠定了资本会计论的基础。但因资本会计论至今缺乏总体框架的构建,以致当代会计研究竟脱离了资本之根系,而在会计要素的多寡取舍上争论不休,令会计象打碎的玻璃般呈散片状态。
本文通过构建资本性态图(见图1),从会计视角透析资本的性质及存在形态(即资本性态),将资本和会计要素统一在同一体内,以建立资本会计论的总体框架。
从资本的静态看,资本是企业拥有的财产及其内含权益的价值表现:资本的外在表象是资产,资本的内在属性是权益,包括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由于任何一项资产总是内含着所属权益,所以,在价值表现上:资产总计= 权益(债权人权益 +所有者权益)总计。这是一个会计恒等式,反映资本在某一时点的存量,象拍摄照片一样,是资本的静态表现。由此可定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并形成资产负债表。
从资本的动态看,表现为资产的经营(见图1阴影):将资产投入生产而生产产品,将产品出售而取得收入,从而,收入-费用(成本) = 利润。 这又构成一个会计等式,反映资本在某一时期的流量,像拍摄电影一样,是资本的动态表现。由此可定义收入、费用(成本)、利润三个会计要素,并形成利润表。
通过资本性态图的构建,首先解决了六个会计要素(据我国会计准则)的祖源问题,即它们衍生于资本、又同归与资本(并非无根所系的散云碎片),是资本的内在属性和外在形态。但本文的目的不止于此,更主要的在于从中发现会计现行体系中的先天不足。
总观资本性态图可见:在资本的静态和动态之间缺乏真实的连接要素(图中阴影部分是笔者增加的),即在反映资本静态的资产负债表和反映资本动态的利润表之间原本是一片空白地带。这表明,现行会计报表体系,只有反映财务状况(资本存在形态)的资产负债表和反映经营业绩(资本运动结果)的利润表,而没有反映经营过程(资本形成过程)的报表,即只反映开头和结尾,不反映中间过程,中间过程是一个黑箱。这是一个未被发现的会计体系的结构性缺陷!正是这一先天不足,使企业在两权分离下,资本所属者(所有者和债权人)不能了解资本经营过程,资本经营者可能乘机造假经营业绩。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本文在资本性态图中,将产品置于资本的静态表象(资产)和动态结果(收入)之间(图1阴影部分:资产 产品 收入)。从理论上讲,由处于中间的产品连接恰好构成资本形成过程,因其符合马克思提出的资本形成的一般公式,即货币――商品――货币 。根据资本的一般公式,资本最初表现为货币,货币雇佣了劳动力才转化为资本,因为劳动力能够创造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其劳动过程是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相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价值形成过程是抽象人类劳动同劳动对象相结合而凝结成价值的过程,这一过程形成商品的价值。由此,商品的价值包括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在同一过程中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继而,商品只有销售之后换回货币才能实现价值,即把其中作为具体劳动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将作为抽象劳动创造出的新价值用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若刚好相等,这个过程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若高于劳动力的价值,就是价值增值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可见,资本形成过程就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生产过程,马克思将二者统一为同一过程。这种资本与价值的必然联系过程,理应是财务会计反映的中心内容。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按现行财务会计体系,在资本性态图中“资产 产品”阶段实际上是不能实现的。因为在资产负债表中,劳动力价值未被确认为资产,资产只是由一系列实物及权利组成。由于关键生产要素――劳动力的缺位,无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还是无形资产,单凭这些“死”的资产是不能进行生产的,因而也就不能产出产品。显然,这是现行财务会计又一个隐藏的逻辑性缺陷。
现行财务会计在核算与反映中掩盖了劳动力创造价值的问题,从资产负债表直接到利润表,反映的是资本自生资本(甚至“会计要素论”连资本都未提及 ),没有劳动力创造价值的中间过程。个中原因是否存在“阶级”问题不敢妄断,但至少在马克思揭示出资本雇佣劳动力(不只是雇佣劳动)、劳动力创造剩余价值至今,人力资源会计仍在会计之外徘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十分明显,在资本性态图中,资产必须包括人力资源,才构成完整的劳动三要素:劳动工具(固定资产)、劳动力、劳动对象(原材料),三者结合才能生产产品。这既符合马克思劳动力价值论,也符合亘古以来社会生产实际。
综上所述,通过构建资本性态图发现企业财务会计的缺失――缺乏反映资本形成过程的报表,又通过分析资本形成过程而寻找到人力资源会计本应有的逻辑位置。因此,笔者认为,完整的资本会计论框架的构建,有赖于增加反映资本形成过程的会计报表,以使资本运动首尾连接,实现真正的全过程的财务公开,而为此,则必须首先将人力资源会计归位。
二、弥补财务会计缺失
(一)人力资源在会计中的逻辑位置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理论,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劳动力是指存在于人体中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同任何其它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因素: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特殊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体现在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它同时也是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
劳动力作为特殊商品,首先应将其价值确认为资产。根据资产是企业拥有的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定义,劳动力是比现有资产负债表上的任何一项资产都更能带给企业经济利益的资源:一是资产负债表上的物质资产,如果没有劳动力的操作或将劳动加于其上,就不能进入生产过程,不能产出产品,不能新创造出价值;二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这个商品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 劳动力是唯一能给企业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资源。
同时,根据每项资产内含所属权的原理,应辨识劳动力资产的所属权益:劳动力的所有权属于劳动者本人。因为劳动力变成商品的前提之一,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卖出自己的劳动能力,而不是卖出自身;同时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限度,如以一年、一月、一周为单位计算,不能一次卖完,否则,等于卖身为奴,而不是卖出劳动力。因而,劳动者只是转让劳动力的使用权给企业,所以,劳动力资产的属性应是负债,是企业对劳动者,无论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的负债。
因此,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在确认劳动力资产的同时,应增加一项负债。应设置“人力资源”科目进行核算:根据劳动合同,按年计算劳动力的价值总额,每年初:借:人力资源;贷:应付工资(薪金)。“人力资源”科目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上流动资产项下单独反映。
在年中,每月末,按劳动用工岗位分配劳动力价值,即按各岗位人数实际出工应计工资和薪金额: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管理费用(厂部管理人员工资)、销售费用(销售人员工资);贷:人力资源。同时,发放工资、薪金时,借:应付工资(薪金);贷:银行存款。在年末,如果企业正常开工,如果工人、雇员正常出工,“人力资源”和“应付工资(薪金)”科目应无余额。若有余额,则表明工厂开工不足或欠发工资,或工人出勤不足,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结转。
将劳动力确认为资产,便于使资本所属者了解企业资本雇佣劳动的实际情况,便于社会劳动就业的统计等,当然,本文目的是从会计逻辑角度,使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各项目的组合能完整构成生产要素,使生产得以进行。将会计的核算和反映过程与实际的生产过程取得一致,这理应是会计的逻辑。
(二)资本形成过程报表的结构设计
篇7
摘 要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市场化改革纵向深入,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平台和无形的手,促使资源在连续的时间和空间里获得最优配置,导致劳动力在时间和空间里的流动。本文就试图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人口流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人口流动 经济增长 促进作用
一、古典增长理论及其修正分析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
古典增长理论认为通过对生产函数中劳动和资本比率的合理配置能够达到经济的均衡状态,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通过调整劳动和资本的比率才能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均衡状态。
假设生产函数如下:
-地区的人口出生率; -地区的移民数量;
从以上的公式中可以看出, 地区的劳动增长对经济产出增长 有很大的贡献。从A地区移民到B地区增加了B地区的有效劳动力供给∆M,所以B地区的劳动增长 促进了B地区的经济增长。
二、比较优势理论及其修正分析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回顾
比较优势理论是一个集体相对于另一个集体有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优势。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两个集体中即使有一个企业能够以更低的绝对成本生产某种商品,进行交易也能够为两个集体增加价值。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修正分析
这里我们假设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是由资本K和劳动L实现的。B地区有劳动力资源的优势而缺乏资本的优势,相反,A地区有资本的优势但是缺乏劳动力资源。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将A和B地区的劳动力进行整合将会使得两地区的产出最大化。这里企图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以说明B地区的劳动力资源转移一部分到A地区将会使得两地区的产出之和增加。
假设条件:
(1)A地区有资本优势但是缺乏劳动力资源;B地区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是缺乏资本,即 , ;
(2)劳动力资源可以从B地区自由流动到A地区;
(3)技术是外生变量并且A地区和B地区的技术水平相同;
(4)Cobb-Douglas生产函数适合于A地区和B地区;
(5) ,即在人口流动之后,A地区的劳动力数量大于B地区的老订立数量;
劳动力人口流动之前,A地区和B地区的生产函数如下:
从以上的证明可以看出 ,即劳动力流动之后两地区的产出之和大于流动之前。A地区和B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资本的最优化配置是导致两地区产出增加的最主要原因。
三、总结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近些年来的大量人口流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建设现代化建设。人口流动会带动知识、人才、物质和资金等的流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只有更好地利用人口流动,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使整个社会在流动中和谐、平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董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庞浩.计量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李永胜.人口统计学.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篇8
工资本质;活劳动;等量资本等量利润;等价交换
工资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补充,为了更深刻.更尖锐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马克思独树一帜地将工资理论从传统的“按劳计酬”模式中解脱出来,直接将雇佣工人的工资表现为雇佣工人本身的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而不是传统意义的雇佣工人提供的活劳动或劳动产品的价值或价格。这不仅在当时的理论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至今仍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历史或今天有着社会主义渊源的国家如中国.越南.俄罗斯等都无一例外地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采用了马克思的个人说法,就如英国、德国、日本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在不同程度上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可惜重视归重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仍在英美法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界占据着统治地位,虽不能说他们已将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批驳得体无完肤,但凭心而论,要以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取代现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的活劳动工资理论,已经成为了包括笔者在内的众多“无产阶级”经济学者越来越遥远的梦幻。这其中的原因也许真的很多,但工资理论中的根本错误可能是基本原因中的重要原因。
1.关于工资的本质
工资的本质归根结底还是只能是活劳动或劳动产品,这在现行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有了太多的证明,用“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论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论据:
这是工资概念本身的内涵决定的。就字面而言,工者,工作的意思,引申为工作成果,即工作者的劳动成果;资呢?就是工作者工作的报酬,也就是工作者在提供劳动产品或工作成果后应该得到的报酬。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雇佣工人在为资本家提供了活劳动或劳动产品后,资本家支付给雇佣工人的货币或其他形式的报酬。在这里,资本家是不是愿意支付雇佣工人劳动报酬,根本不会考虑该工人本身价值几何—按马克思劳动力工资论观点,包括工人自身生活必需品价值。自我成就价值,子女抚养费用等,而只是考虑该工人是不是能胜任某项工作,最后为资本家提供了多少劳动产品。关于这一点,其实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工资本质理论里和萨伊及其政马尔萨斯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里已经有过很多论述,有兴趣的同行可以自行参考。需要强调的是,同样是被称为工资,为什么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劳动或劳动产品的报酬,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就脱胎换骨地变成了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呢?如果一定要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工资是劳动力的内涵,社会主义的工资是不是也可以做同样的推断呢?
这是工资的渊源造成的。工资起自封建社会,主要用于地主家的长工和短工,分别表现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沿袭了这两种工资形式,但本质含义与封建社会没有什么区别。就资本家而言,如果愿意支付雇佣工人以计时工资,完全是因为他(她)本人认定自己的某个劳动部门或工作岗位必须有一个长期蹲守的人,在法定或认定时间内处理或等待处理自己必须或要求处理好的事物。在这里,支付工资的依据主要有劳动态度,劳动过程和劳动的后果,而不是马克思所描述的劳动力价值。当然,雇佣工人在这里也会考虑自己的生活需要和子女的抚养费用,不能满足这些基本需要,此处的雇佣关系将无法完成。也就谈不上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和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问题。但归根结底,资本家在这里考虑的是该岗位到底该值多少钱,雇佣工人考虑的是我在该岗位到底该拿多少钱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该岗位的活劳动值多少钱的问题。计件工资中的劳动价值特点更加明显,由于工资只与劳动成果挂钩,资本家仅仅参照工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发放工资,根本不用考虑工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享受需要.和劳动力再生产需要等问题。
这是工资计量行为的必然结果。工资的计量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非常直观而又简单的资本家单方操作行为,资本家按照一定的标准,根据雇佣工人提供劳动产品的数量与质量,支付给雇佣工人一定数量的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劳动产品增多,产品质量提高,雇佣工人获得的工资数量相应也增多;反之,劳动产品减少,产品质量下降,雇佣工人获得的工资数量相应也减少甚至没有。而然雇佣工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开支。成就需要开支和劳动力再生产需要开支等的变化都不能成为工资计量变化的依据或发放标准,既然工资是根据雇佣工人的活劳动或劳动产品的数量多少与质量好坏发放的,又何必别出心裁地说工资不是活劳动或劳动产品的体现呢?难道真要叫工资本质成为与自己不着边际的劳动力价格的形而上学或法学的幻想不成?
这是工资给付期间的必然反映。资本主义社会里,无论是计时工资,还是计件工资。资本家都是在雇佣工人提供了活劳动—多数情况下是提供了劳动产品后,根据所提供活劳动或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事先拟定的标准给雇佣工人发放工资的,而不是在雇佣工人提供活劳动前,先去考察所购买的雇佣工人需要多少的生活必需品,多少的自我成就费用,多少的子女抚养费用等等,然后将之加总,分期或一次性给付—如果如此,劳动力市场就会出现雇佣工人越老越值钱,家庭负担越重越值钱,劳动能力强与不强无区别的不正常现象,这是资本家和雇佣工人都无法接受的非客观事实!也是资本主义社会扩大再生产过程无法接受的非客观事实!
这是工资所体现的剥削关系的直接结果:剩余价值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资本主义社会里有严重的剥削现实。说清楚了,就是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被区分为了购买生产资料与原材料的不变成本和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再生产过程也被区分成了必要劳动过程与剩余劳动过程,劳动时间也就有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不同说法。资本家的剥削最后也就落实为无偿地占有了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这就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剩余劳动过程不仅仅是劳动力,即可变资本的运作过程,同时也是机器和原材料等不变资本的耗费过程。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双重所有者,拥有劳动成果到底是一种合法权益还是真的对其中的部分资本(可变资本)进行了剥削?同样是劳动使用,如果说对可变资本有剥削,是不是对不变资本也同样存在剥削?如果对不变资本没有剥削,对可变资本的剥削又从何谈起?资本家根本不在意自己的预付资本是否要区分为不变和可变资本,但他知道整个劳动过程都是他全部预付资本的运作过程,他也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拥有该劳动过程的全部成果—包括马克思所提出的剩余价值!
所以,如果把工资理解为雇佣工人的劳动力价格,而不是活劳动的价格,不仅不能体现工资的真正内涵,同时也人为地增加了对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透视难度,使资本主义真正的剥削关系隐藏于云山雾海中而无法感知了。
2.活劳动工资论更深刻直观地揭示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把工资本质确定为雇佣工人的活劳动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已非常直观和简便了,但在此之前,我们还有必要陪析一下现代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里的几个经济学核心观点:
关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问题:按照政治经济学的说法,劳动力是一种特殊商品,它不仅在再生产过程中创造出自身的价值,同时通过剩余劳动,创造出超过自己价值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剥削)。对此,笔者不能接受,在我看来,即便存在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说法,则无论是必要劳动还是剩余劳动,都是劳动力与劳动资料有机结合的结果。说清楚点,就是在所谓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既有劳动力活劳动的投入,同时也有机器和厂房设备等不变资本的投入,这一点与必要劳动过程没有区别。如果我们执意强调剩余劳动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投入的特殊性,又如何否定该过程中机器和厂房设备等不变资本的特殊性呢?反过来,如果我们否定了该过程中不变资本的特殊性,则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性不是以同样的理由被否定了么?
换个角度考虑,把工人的活劳动看做是一种特殊商品,至少有两点在理论上无法否定:和其他商品不同,活劳动看不见也摸不着,不好把握也不好计量;由于价值就是商品中的活劳动,再以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价格问题来说明工人的活劳动当然无异于马克思所说的“以一碗豆腐来说明豆腐一碗”,因此,活劳动商品的价格必须借助活劳动的成果来表现,即以社会必要劳动来衡量工人个别活劳动成果的价格。
关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问题:依照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说法,资本家在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资是要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其中不变资本是用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等以转移形式存在的资本,而可变资本则是以创造形式存在的雇佣工人的工资。
这当然只是一种表象:资本本身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如果不变,不带来剩余价值,就只能称之为资金而不是资本,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方面的投资有价值的转移就生硬地将“不变”和“资本”两个互相矛盾的概念联结为一个非鹿非马甚至无法把握的名词!可变资本方面呢?由于一般情况下资本家都是在劳动过程完成后给工人发放工资的,而这部分资金(包括实物)的来源恰恰又是雇佣工人自己的活劳动。雇佣工人从资本家那里领取的其实就是自己活劳动成果的另一种转换形式。这就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资本家根本不存在什么可变资本方面的投入。是工人的劳动给自己创造了收入,是工人的劳动创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财富,也使资本主义社会的扩大再生产得以维持与继续。
关于等价交换问题:这是价值规律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条基本规律。但本人认为:资本家正是利用了等价交换规律的表象,在活劳动交换中彻底违背了等价交换规律,从而完成了对劳动者的实际剥削的—这一点在后面的分析中我将系统说明,此处需要强调的是:等价交换规律确实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条重要规律,但它只适用于绵羊。斧子和机器。劳动力等一般商品,不适应活劳动购买这种特殊商品,要真正彻底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就必须首先找出活劳动买卖中的不等价交换!
关于等量资本等量利润问题: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另一条基本规律,虽然实际操作中总会有很多的背离情况,但作为长期的竞争结果与发展趋势,这一规律我们绝对不能轻视!就是说,无论是产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还是商业资本家,投入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数量也许不一样,每一次具体操作时获得的利润数量也许也不一样。但无论如何,他们的利润水平是追求相同的,同样多的资本投入只能获得同样多的净收益!如果违背了这一点,就肯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包括马克思所说的剥削问题!
下面我们联系实际,对工资为活劳动价值时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进行直观而简单的揭示:
例证:产业资本家某期以2分的月息从银行资本家手里借取500万元投入再生产过程,一个月后生产过程完成,产业资本家从市场获取总产值600万元。按约定的利率归还银行资本家510万元以后,产业资本家需支付雇佣工人多少工资才不存在对工人的剥削和豪夺呢?
根据前面提出的等量资本等量利润原则,我们可以做一个这样的推断:既然银行资本家的500万在本次生产过程中已经从产业资本家手里赚取了10万元,产业资本家也就必须在本次生产过程里赚取10万元。而总产值在与银行资本家了结后还有90万元,产业资本家从中提取10万元不仅很有必要,而且也成为现实的可能。也就是说,本次生产过程中,如果产业资本家与银行资本家一样只获取了10万元或低于10万元,其余80万元或更多都支付给工人做了工资或福利,产业资本家就没有对工人进行任何剥削,资本家对工人活劳动的购买也不存在不等价交换情况;但如果是另外一种结果:产业资本家在本次生产过程中提取额超过10万,发放给工人的工资福利低于80万,这就出现了马克思所说的剥削问题。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资本家投资的目的及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要求来看,剥削的严重存在应该说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分配的主流!但无论如何,这种剥削并非来自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劳动力的“剩余”使用,而是来自流通领域的不等价交换—工人的活劳动和资本家支付价格的不等价交换!
为了更清楚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笔者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做一次系统的整理。
按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可以表示为;G—W(A.Pm)....p....w’—G’
其中,G表示资本家的预付资本,W表示预付资本的实物形式,A表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等,Pm表示劳动力,...P...为生产过程,W’为生产完成后劳动产品的实物形式,一般说价值超过W,G’为其货币形式,G’=G+g,g为剩余价值。按照我们前面的分析,Pm部分资本家是没有预付的,所以,调整后再生产过程可以表示为:G—W(A)...P...W’—G’。其中,W’=W+Pm+m,m表示增值部分剔除工资后的余额,包括平均利润和剥削额,G’=G+g。但此时的g不能表现为剩余价值,只能称为预付资本的增值价值,包括工资.平均利润和剥削额。文字归纳可以表述为:资本家预付资本G购买了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在经过工人劳动后形成了包括工资。平均利润和剥削额的新产品W’,投入市场后,完成实物到货币的转换,实现了预付资本的货币增值,也一般完成了马克思所说的对工人的“残酷剥削”。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
篇9
【关键词】贸易强国 劳动密集型商品 竞争优势 出口商品结构 科技创新
一、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出口促进我国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
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我国肩负着养活十几亿人口的巨大压力。然而客观来看,正是我国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创造的“人口红利”为我国的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H-O原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由于我国的劳动力生产要素相对丰裕,导致我国生产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相对较低,具有相对生产成本低的优势。我们通常把出口产品分为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大类,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1998-2008年不同类型商品每年出口金额统计数据,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在1998-2008 11年间对于我国出口总额的贡献作用远远大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由于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实行出口主导的战略,因此为出口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亦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做出了突出贡献,促进了我国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但最近几年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其对于我国贸易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会逐步减小,主导地位也将会逐渐被取代。
二、我国对外贸易“大而不强”的现状
贸易大国仅仅强调对外贸易数量、规模的大小;贸易强国则不仅要求一个国家首先要是一个贸易大国,更要在国际规则制定中起主导作用,具有话语权和能体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具有较高的经济福利水准:能够耗费较少的资源却获得较多的经济利益。
由于我国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差异性小,造成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处于劣势,经济福利水准低,我国虽然已经成为贸易大国,但距离世界贸易强国,特别是在创新能力、品牌创造、服务领域、政府与企业间的协调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走向贸易强国
(一)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必然性
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出口对于我国贸易的拉动作用正在逐步减小,其主导地位正在逐步被取代,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供给方面看,由于众多发展中国家根据现有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而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和我国相似的比较优势,产品结构也非常相似,导致这样的初级产品、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供给越来越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而从需求方面看,由于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市场上对于无个性、无特色、无差异的劳动力密集型商品的需求却会逐渐减少。竞争的激烈与市场的减小势必导致价格的降低,使本来就以“薄利多销”为宗旨的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出口更加雪上加霜。因此,继续依赖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出口拉动对外贸易,只能造成我国与世界贸易强国的差距越来越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亦成为我国贸易强国之路的必然选择。
(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措施
(1)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他的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自然资源带来的比较优势属于低层次的竞争力;而知识、管理、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等要素决定的竞争优势,属于较高层次的竞争力。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竞争优势则通常可以加强、扩大比较优势。
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提高知识、管理、人力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要素在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将低层次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转化为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增加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促进产品差异化,摆脱无差异产品造成的贸易条件恶化的局面,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品牌的建设,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价格接受者转变成为价格制定者,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高话语权。
(2)建立有效的创新技术产生体系。我国现在阶段缺少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原因是缺乏一种有效的、产业化的创新技术产生体系。目前我国的政府、企业、学校在科研创新领域尚未充分合作,导致一方面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提供充足的科研创新经费,没有能力建造自己的研发部门,另一方面政府资助的高校研究项目又常常面临着无法及时应用于实际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在科技创新方面,通过建设一种有效的、产业化的创新技术产生体系,使企业、政府、高校充分结合起来,由企业提供主要经费、政府适当补充予以支持,资助高校研究一些企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又能使学生学以致用,早日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3)有选择的引进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在我国发展的不同阶段,应相机抉择,采取适合我国发展需要的方针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资本要素极其匮乏,于是不得已大规模引进外资,主要是加工制造业,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然而,目前,我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发展的目标转变为早日成为贸易强国。因此,我国引进外资的方针策略也应有所调整,不能再不加选择的引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而应侧重于引进研发和科技实力较强的跨国公司,利用政策激励的方式加强内资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生产关联性,扩大技术外溢效应,逐步实现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的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
参考文献
[1]祝春山,陈志强.金融危机下中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策略. 现代商业.2009年27期:177.
[2]裴长洪.做贸易强国第一条是还要扩大规模.时代经贸.2010:10.
[3]张晓龙.浅析我国成为贸易强国面临的机遇.中国商贸. 2011:199.
[4]杨圣明.十二五规划与贸易强国战略.时代经贸.2011:28-30.
篇10
素质要求:
1、知识方面:
理解:从调节、激励、分化三个方面说明价值规律的作用;
运用: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商品生产者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2、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大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觉悟方面
帮助学生树立改革开放意识,增强竞争意识,自觉遵循价值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重点解决方法:
价值规律的作用:它是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也是我们学习经济常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因此,这是本课的重点。
关于这个问题的教学,最好能够结合本地情况,从现实生活中收集一些典型材料,让学生从中概括价值规律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复习旧课
提问上课时的复习题(1)、(2)题。
导入新课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起作用,我们既不能创造它,也是能消灭它,而只能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自觉地利用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所起的作用。
讲授新课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板书)
(注:此问题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但仍可采用课堂讨论法,因为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源于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有了上节课的对价值规律内容的透彻讲解,加上讲第一节第三框“商品的价值量”时,已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懂得了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价值总与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就绪的关系,这些都为讲解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作好了知识上的铺垫,此时,再讲价值规律的作用就比较顺利,有如水到渠成。关键是教师要抓住重点问题巧设疑,引导学生以旧带新,推出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及其内在根据。)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它就像一条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人们的经济活动。价值规律的作用有三个: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板书)
(教师)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是按照各自的打算进行的,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中,尽管如此,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还是保持着大致的平衡;在现代经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生产部门、各企业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有一定的比例,某一部门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多了,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会卖不出去,而少了,又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价值规律为什么能自发地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起调节作用。
(提问)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学生回答)商品价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提问)价格为什么不会距离价值太远,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对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比例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略)
(教师归纳)价格所以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因为供求与价格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商品供求关系会影响价格,使价格上涨或下跌;反过来,价格上涨或下跌,也会影响供求,使供给和需求趋于平衡。“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时,由于有利可图,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被吸引来生产这种商品,从而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这个生产部门,导致这个部门生产的扩大和产品供应的增加。反之,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时,由于无利可图甚至亏本,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减少或放弃这种商品的生产,从而使某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这个生产部门退出,导致这个部门生产的缩小和产品供应的减少。”用图表示:
“这样,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可在在体上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所以说,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调节者。”(指导划书第27页倒数第1、2段~第28页上段)
(注:要求学生细读第27页倒数第1自然段~第28页上段,并会阐述为什么价值规律能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价值规律就像一条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向,哪里多了(供过于求)它就指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这个部门流出来;哪里少了(供不应求)它又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向这个部门,从而达到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大体上保持平衡。例如,80年代初,我国冰箱、彩电市场供不应求,价格高,且凭票供应。由于有利可图,一时间,我国冒出了许多冰箱、彩电生产厂家,到90年代,光是引进意大利阿里斯顿生产红的冰箱厂家就有7个。
(提问)如何理解书第28页马克思所产“资本家是不断地从一个生产部门向另一个生产部门流出或流入的。价格高就引起资本的过分激烈的流入,价格低就引起资本的过分激烈地流出”?
(学生回答)因为价格高的背后,是市场上某种商品供不应求,而价格高,对商品生产者是有利可图的,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被吸引来生产这种商品,从而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这个部门;价格低的背后后,是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而价格低对商品生产者是无利可图甚至亏本的,所以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减少或放弃这种商品生产,从而使某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这个生产部门退出。所以,就有了上面马克思的一段言简意赅的名言。(注:这里让学生阐述对马克思这段话的含义的理解,目的在于加深对价值规律作用的认识。)
(教师)同学们回答正确。现在请向书第28页第2段某地苹果树苗栽种大起大落一事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略)
(教师归纳)这个事例正说明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某地“数量有限的苹果苗骤然兴起的栽植热中,株价一度高达4元。”这是此前果苗一度“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结果。后来,“在高额收入的诱惑下,众多果农不惜投巨资大种特种”,致使“数年后,果苗价格急转直下,每株只能卖到几分钱”,以至“数以亿计的优质红富士等矮化苹果树苗,尽管降至几分钱也无人问津,相当一部分果树苗只好当柴烧。”而这正是“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所引起。最后,果农们当然只得“奔赴市场,了解行情”,改行转产或改进原有的经营。
从这个实例,我们也可以看出,价值规律能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但这种自发调节也会造成社会的巨大浪费。所以,自发调节有两面性,积极的一面是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使社会生产保持大体平衡的比例;其弊端是,种调节带来自发性、滞后性,会造成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因而完全领带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还是不够的。如何弥补,留待第二课时再讨论。(注:这里只点出完全由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的弊端,而不讲解决办法,是为学习第二课社会市场经济既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又要加强宏观调控埋下伏笔)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板书并划书第28页第3段)
(教师设疑)根据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请问,这对商品生产者的利益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由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将对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和在竞争中的地位产生影响。我们在讲第一节第三框“商品的价值量”时,曾通过练习得出过这样的结论:
例如,1小时织5匹布,1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5小时,假定1匹布价值的货币表现为100元,1小时所创造的价值总量为500元。
假定甲企业率先提高阳劳动生产率1倍,则1小时织10匹布,即1匹布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10小时。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有变,仍是1匹布1/5小时,价值100元,则该企业1小时创造的价值总量为100×10=1000元。
从以上实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的。因此,某个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低于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因而在交换中就获利较多。”如上例中的甲企业:
个别劳动时间(1/10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5小时)
1小时创造的价值总量(1000元)>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小时创造的价值总量(500元)
“反之,那些劳动生产率较低,个别劳动耗费较高提生产者,便中能获得较少的收入,甚至不能弥补自己的劳动耗费。”如上例中的乙企业:
个别劳动时间(1/3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5小时)
则1小时所创造的价值总量(300元)<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小时创造的价值总量(500元)
“这种情况必然会刺激商品生产者努力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样时间生产商品比别人少价值总量比别人少亏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样时间生产商品比别人多价值总量比别人多盈(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效率”就是生命,这是什么意思?
(教师小结)是指一个商品的生产者如果使其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它就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反之,就可能会亏损甚至破产。因此,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
(指导划书第28页第4自然段。注:价值规律第二个作用的展开分析,要求学生细读该段内容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学生读后讨论。略)
(教师归纳)“获得额外收益,是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商品生产者之间的激烈竞争则是其外在压力。这种情况,必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这也就是说,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一切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在产竞争中站住脚,都竞相改进技术、设备,改善经营管理,以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其结果,势必带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在新形势下,那些有条件、有能力的生产者或企业又千方百讲改进技术、设备和管理,以降低个别劳动消耗,获得更多利益,因而推动了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可见,价值规律是推动生产力由低向高发展的内在动力。书中电解铝和电子计算机排版印刷技术的出现,都正说明了是价值刺激商品生产进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问)怎样达到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对于以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商品生产者来说,主要是靠改进工具、提高工艺。对现代企业来说,则主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工艺和新材料,也就是说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也要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者提素质。总之,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是抓好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上几点密切相联,不可分割。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板书划书第29页第2段)
(教师设疑)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刺激了商品生产者争先恐后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就率。这是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但是不是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有条件、有能力改进技术、设备及管理呢?竞争的结果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价值规律的第三个作用是第二个作用发展的结果。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来交换的,因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各不相同,生产条件好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获利较多,能够不断扩大生产,更新设备,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在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就会因优取胜;生产条件差,经营管理水平低的生产者,无力改善生产条件,处境更加不利,在竞争中就会遭到失败,以致被淘汰。
(注:要求学生细读第29页第3段并在理解基础上记忆,能自己阐明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的原因。)
(教师设问)我国当前许多企业破产,职工下岗,是否也是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呢?
(教师讲解)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要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价值规律就起作用。由于社会主义也是商品经济,因而价值规律也会客观存在,并发生作用。我们应正确地认识到生产中淘汰一些长期亏损的企业对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是有利的。
首先,可以减少国家对亏损企业的补贴。这是从货币形态角度讲的;从物质形态上讲,就是减少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的浪费。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有些企业长期亏损,并不是由于企业管理不善,而是因为这种商品供过于求,因此产品长期滞销。这些企业被别的行业兼并后,实质上是一次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被淘汰的一些企业,往往是一些产品质次价高的企业。这些企业被淘汰了,从全社会角度讲,就是减少了劣质产品,这样将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产品质量。
第四,有利于激励其它企业。优用力劣汰造成的企业破产,对其它企业无疑是一种鞭策,促使它们采用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并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因此,我们不能从传统观念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不能只从被淘汰企业职工的一时困难角度考虑问题。当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破产企业及职工要有妥善的安置措施和保障措施,以保证职工最基本的生活,保证社会的稳定。瘐m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我们不仅要知道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什么,还要从理论上弄清其内在根据,更应学会用价值规律的基本理论去观察、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现象。
复习题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