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学科课程建设方案

篇1

关键词:示范建设 医学高职高专 体育课程 内涵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010

1 政策导向

体育作为医学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基于学校示范建设的需要,有必要在政策解读中寻求某种与课程改革的契合,进而提升本课程的内涵。笔者对示范院校建设政策进行了解读,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导向进行了归纳(见表1):

[[导向\&1:基于完善社会服务功能方向\&2:基于专业及课程建设方向\&3:基于素质教育和具体专业及课程建设方向\&政策来源\&教高[2006]14号[1]\&渝教高〔2008〕27号[2]\&《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3]\&具体描述\&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全市内重点建成30个特色专业群,100门优质核心课程,100种特色教材和课件\&1、突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医学职业道德、医学责任感的培养

2、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列为重点建设专业群,《中医养生与保健》列为重点建设的优质核心课程\&]

表1

]

2 基于政策导向对我校体育课程内涵建设的审视

2.1 基于导向1的审视:在研制体育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应当体现体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体育具有教育、经济、文化、政治、保健、体育法制等多项功能。其中,体育的保健功能与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契合,隶属于社会服务功能范畴。

体育的保健功能具有多方面的针对性,体育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多方面兴趣爱好,形成性格开朗的个性特征,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体育能有效缓解中青年群体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保持他们旺盛的精力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高效率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育对老年人来说,能丰富闲暇生活,防止疾病,是他们重要的社交活动。

如果我们培养的医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体育的保健知识来指导他们的医护实践,那么将来他们的受众(患者)必将受益,因此我们在研制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标准时务必要强化体育的保健功能。

2.2 基于导向2的审视:体医结合是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体医结合内容应当纳入课程规划

我校尚不具备申报体育专业的条件,因此只能为专业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和服务,但是可以将优质核心课程或为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作为努力的方向。前提是能够充分支撑起某个重点医学专业的建设,因此,在课程规划的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到“医体结合”在某个专业建设中的高度契合,所以,我们在审视的过程中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内涵及特征:

“体医结合”是指集运动医学、保健体育、康复医学、健康评估、医学营养、运动处方等众多知识体系于一身的一门学科,知识面几乎涵盖了所有与运动有关的一切医学内容。“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体育与医学两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还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能力聚合而成的智能结构的人才。

2.3 基于导向3的审视

2.3.1 审视一:在体育课程规划中对医学人文素养的渗透需要加强

“医学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内化为人的高贵品质,在医患关系中的具体体现。体育作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作为学校教育中灌输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必修课程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全面贯彻医学人文教育的过程中理应首当其冲。

2.3.2 审视二:我校体育课程建设与中医学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存在契合

我校中医系开设有《运动学》、《中医养生与保健》课程,其中《中医养生与保健》属于我校示范建设的优质核心课程。

《运动学》涵盖运动解剖和运动生理方向,尽管体育师资在培养过程中也曾做过系统的学习,但是基于培养的侧重点有别,以及自身文化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加上本门课程在教学设计上以纯理论的形态存在,体育教师在担当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还是有些吃力的,同样专业课教师在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运动实践环节,同样会面临尴尬,因此,我们在构建这门课程时应该把握两个基本点:第一,《运动学》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必须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二,体育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理论学习,专业课教师应当注重运动实践。

《中医养生与保健》课程大致涵盖以下几个方面:①饮食营养;②睡眠起居;③精神调摄;④休闲娱乐;⑤药物针灸;⑥运动锻炼;⑦武术气功;⑧按摩导引;⑨个人卫生;⑩两性生活。其中,体育运动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养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武术和传统功法是我校体育课中的重要教学内容,由此可见,我校体育课程中的“传统保健体育”内容与《中医养生与保健》这门课程的内容本身就存在从属,而且我校具备武术专业的体育师资条件;指导运动锻炼则属于体育师资的基本功范畴,所以,体育有责任和义务介入这门课程的构建。

3 结语

“体医结合”已成为当下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体育科学和医学之间正进行着跨学科、跨专业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为此,众多医学院校开始利用自身专业学科优势,积极申报体育(康复保健方向等)专业,培养体医结合综合型人才,这将极大的鼓舞我校朝着这个方向拓展专业办学口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2006.

[2]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实施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Z].2008.

篇2

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开始的十几年里,我除了上课,还带着课外活动和竞赛小组。学生们捧回了北京市的、全国的、国际的一个个奖杯,这种竞赛活动使我认识到了教师专业知识和因材施教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也使我认识到要搞好教学,首先要研究教学、研究学生,通过研究、实践,才能不断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一、创立信息技术整体教学模式

通过30多年的教学研究,我充分认识到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教学研究是提升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只有靠教学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登上教育事业的新高度、新境界。同时,只要认真去做,每个教师都能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30多年来,我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研究成果都被融合到以后的研究阶段中,不同阶段既有相对的区别,又构成一个连续的、不断完整和深化的整体。

第一个阶段从1982年到1992年,在这11年里基本上是对教学中遇到的一个个问题进行单个研究,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的。

第二个阶段大致从1992年到2002年。从教11年后,我开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学科教学进行比较深入和系统的研究。通过近7 年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学要遵循的6 个原则,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边学边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任务为主线,精心设计课程;强调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身去体会;开展讨论,营造相互交流的环境;制定评测制度,把好“上机”关。

第三个阶段大致从2002年到2010年。系统地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并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各个重要环节进行重点研究。

经过近30多年教学实践和研究,我创立了比较成熟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体教学模式”。这个“整体教学模式”由5大模块组成:教学环境建设与管理、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组织引导与管理、教学评价。“整体性”是这个教学模式中最突出的特点,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科学,是艺术,更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是由许多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部分组成的。哪个部分做得不够好,都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通俗地说,教学是个木桶,无论哪块木板短了,都装不满一桶水。

二、信息技术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于创新教育也是一样。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说要进行“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可是,真正落到实处的有多少?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才能将“创新教育”落到实处?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学生,教师自己首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在这方面,教师的身教要重于言传。教师做了个榜样,你的思想和做法才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我常常从关心、了解、研究学生出发,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从中发现学生熟悉、感兴趣、有价值的实际问题,并基本以这些问题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及教学范例,将所教内容应用其中。例如,新课程标准颁布后,我带领我的团队为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创作设计的项目学习活动“我的同学我的校园”“自助游计划”“搜索研究报告”等;又如,我为《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创作设计的学习范例“三色板”“四季”“蝴蝶飞”“开关灯”“拍苍蝇”“倒计数”“弹子球”等。这些内容均是经过长期观察、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生活,多年苦思冥想的结果。这些包含着教师辛勤汗水和智慧、创意结晶的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深深打动着学生,吸引着学生,影响着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教学的艺术性、创造性、价值性也体现在其中。

第二,要重视创新环境的建设。“创新环境”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土壤。没有它,创新之苗就不能生根、发芽、成长、开花、结果。创新环境包括许多方面。首先是硬件设施及其维护管理系统的建设,使其能很好地服务于教学的各个方面;其次是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这是学生自主和创新学习的保障;再次是有利于创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氛围的形成。例如,我在30多年的教学中对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管理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与创新,2000年设计了基于“域”的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学习资源的个性化管理;又如,我创设的“利用当堂所学内容,自主创设问题,自行解决问题”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模式,让学生开动脑筋,充分发挥想象力,从内容出发,自主创设,能够用所学内容解决的问题,自行设计方案,并通过技术实现方案,利用完全开放的主题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广阔的空间。再如,我创设的评价体系中的过程性评价为每个项目学习活动设计了详细的评价量规,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某班部分同学“探索研究”项目评价

评价体系中设置的“榜上有名”“作品展示”随时激励着、启发着学生的创新。

第三,中小学“创新教育”的核心和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素质,而不是比一些学生在中学所能达到的创新高度。素质决定能力,创新素质提高了,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创新素质”是影响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有知识方面的因素,也有心理、意志和思维方式的因素,比如,自信心、思维方式、行动力、承受挫折的能力、合作能力等。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给学生创设时间和空间,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提供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项目学习活动,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做,并对学生的实践作品及时给出正面的反馈和鼓励;让学生在实践中肯定自己,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成功,让事实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在项目学习中迎接困难和挑战,在挑战中敢于承受挫折,勇于战胜困难。学生总能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或那方面的提高,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体现在高质量的作品中。

三、课程建设中两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2013年,我担任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课程委员会主任,负责学校的课程建设。在工作中也遇到一个个重要的问题和挑战,迫使我去研究解决。

问题一: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的经验和理论对其他学科的课程建设是否有指导意义?

有一些老师认为,由于学科不同,一个学科课程建设的经验和理论对于其他学科没有多大意义,不能照搬到其他学科。

其实,我在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怎样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课程建设的经验和理论。在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中,我认识到:不同学科都有其特殊性,有其独特的特点,因而任何一种学习都不能简单地照搬或移植。但是,不同学科课程建设也有其共性,学科课程建设的基本理论也有其普适性,因而不同学科的课程建设的经验和理论是可以互相学习、启发和借鉴的。比如,从共性方面来看,任何一个学科的课程建设首先要研究该学科的特点和核心价值,提炼学科解决问题的独特视角和思维方式方法,把落实学科核心价值和培养学科思维方式作为主线重构课程形态,通过让学生不断亲历运用学科思维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将原来基于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转变为基于过程与方法的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是创新性和实践性,以信息技术学科思维(计算思维)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主线,我将信息技术课程形态重构为“基于项目学习的作品设计”,如图2所示。

基于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我带领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师深入挖掘其所任教学科的特点和核心价值,重构课程形态。我校教师将语文和博雅课程形态规划设计为“立足专书阅读,与经典对话”,如图3所示。

图3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语文和博雅课程的课程形态

我校化学、生物、物理学科教师将科学课程形态规划设计为“基于大实验的科学探索”,如图4所示。

图4 生物、化学、物理等科学课程的课程形态

这里以落实学科核心价值和培养学科思维方式作为主线重构课程形态,让学生不断亲历运用学科思维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重构课程形态的原则是共性,学科特点、价值和思维方式则是个性化的,因此,依据原则基于学科特点和学科思维方式重构的课程形态也是不同的。此外,内容决定形式,从这些课程形态中可以看出学生探索、实验、创作成为课堂的主要形式,教师就不能讲也不可能再以讲授法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自然成为学习的主体。

任何一个学科的课程建设都要面对教学环境与资源建设、教学设计、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和教学评价这些关键环节。在学校不同学科的课程建设中,我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让教师理解共性和个性的道理,一方面提高课程建设理论方面的认识;另一方面努力研究各自学科的特点和价值,开发出适合本学科的课程设计、教学评价方案,搞好本学科的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建设。

问题二:怎样把课程建设的理论很好地落实到课程建设的实际中?

篇3

一、体育管理专业面

体育管理专业面是指体育管理专业的知识容量。为了发挥体育管理人才的作用,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体育管理专业知识面不能越学越窄。但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偏重于强调专业性,强调对口,而且口径越来越小,突出体现专才教育而不是通才教育。这种观念自然有其主客观原因:第一,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教育在过去一个时期内未能发展起来,长期处于本科教育状态,这样造成了本科毕业生已成为直接对口的对象,因此必然强调他们的专业性,强调他们必须是专业人才或专才;第二,目前高校从业教师中四五十年代出生的老教师一般占据着各专业学科带头人的位置,他们的学历基本是本科,因此导致他们以自己接受高等教育时的感受而特别强调专才的重要性;第三,我国高等教育观念中过于强调应用,强调适应,强调服务的情况是十分突出的。应用、服务、适应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即使讲适应,也不应作过窄的理解,观念上的这些问题也造成了影响。

针对以上体育管理专业面的问题,我们在认识体育管理专业知识面的过程中,必须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变化、用人标准的变化等因素入手,改变过去对于“应用、服务、适应”的狭隘看法,摒弃体育管理专业所谓的“对口”培养方案和知识评价标准。当然,在体育管理专业的“专才”与“通才”培养目标上,确实还应该掌握一个度的问题,尽管不能笼统地说体育管理专业必须进行“专才”教育,但是,一定的专业基础还是很重要的。这也就是说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有较强的专业性,这是最理想的。尽管仅靠4年的时间达到理想境界是困难的,我们也要尽可能的这样做。为了实现体育管理专业知识面的拓展,需要扩大体育管理专业课程的跨度(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与拓展),使本专业内的课程跨度也适当的大一些,以便使学生站在本专业的同时能有较宽的视野。这样,就可从事与本专业对口的职业或继续在本专业方向深造,即使转到与本专业相近的行业,也不致于感到很困难。

二、体育管理专业结构

使体育管理专业学生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关键的影响因素在于体育管理专业结构设置。

1.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体育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各级各类体育行政管理、体育产业管理、俱乐部管理等。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每位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都要与人打交道,都有自己做人的问题,因此应当具有人文知识;都要与社会打交道,因此要掌握一些社会科学知识;都要与自然打交道,与物打交道,因此要懂“理”,要学一些理工知识。从体育管理专业人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不难看出,体育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学科的交又与互融。要避免体育管理过多的考虑体育专业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学科交叉互融不等于几个具体学科知识简单的汇合。其实,当今蓬勃发展的生物学和发挥巨大作用的经济学,已为体育管理学专业建设形成了范例。比如DNA的表达使生物学与数学,还有计算机技术及其交叉同放异彩;经济学中的两大分支——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与数学在极高水平下的融合,尤其是数理经济学,其重大成就几乎既是经济学的,又是数学的。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从体育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结构的形成所依托交叉互融的多种学科这一事实不难看出,综合性大学办体育管理专业的优势及效果已凸现出来。

2.要形成敏锐的思维结构。解决复杂纷繁的社会问题,或者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求人们具备敏锐的思维能力。一谈体育管理,仅用常规思维考虑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体育管理人才要求的,必须集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操作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于一体。而理学知识偏于一般原理,逻辑占有更重的地位;工学、自然科学知识虽少不了一般原理,但操作的地位更高;文学思维的发散性特点更显著。当体育管理专业学生广泛涉猎这些知识领域时,就有可能受到多种特性思维方式的熏陶,使思维结构更合理,使思维水平提高,使人更聪明。

3.要产生积极的价值结构。不同类型的知识向人们揭示不同的价值观念。事实上,不仅不同人的价值判断可能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问题上的价值判断也可能不同。人在不同事物上的价值判断,构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系统。我们希望人们所采取的价值判断更先进一些,而当他在许多事物上的价值观念都比较先进时,他的整个系统就会比较先进,从而,导致人向更高尚的方向发展。覆盖面较宽的知识为这一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各类知识从不同角度提供了观念选择,例如各类知识所提供的美学价值判断及其差异就使这种选择也成为可能。所以,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是同时不可缺少的。人文的力量加之以科学的力量,艺术的力量加之以逻辑的力量,使人更好地面对人生,面对世界,从而也使人有更先进的价值观念系统,使人更有力量。以上价值结构的形成所赋予人们的力量已得到共识。不同的价值结构融合所迸发出的价值结果已形成了五彩缤纷的价值域。体育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结构形式应该如何建立,理应依据怎样把体育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为更具有“力量”的人而加以选择,理应从社会价值、人文价值、科学价值的不同知识提供中寻求答案。这是进行体育管理专业结构设计的理论基点。

三、体育管理专业课程建设

专业建设能否达到预期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除了应对专业人才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充分考虑外,其落脚点应该依附在课程建设上。课程建设不仅包括围绕专业建设而进行的学科课程组合,而且,也包括具体的课程教学质量。

1.体育管理专业通识课程设置。通识课程即为全校所有学生、所有专业都开设的必修课。从通识课程的定义可知,体育管理专业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应该服从于学校统一安排,而目前学校一般的通识课程主要是外语、计算机、政治、高等数学、体育(体育专业除外)。

2.体育管理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专业主干课程对保证专业培养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专业主干课程是从十余门,乃至20余门专业课程中抽取出来的,是专业课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但这些专业主干课程一般又是基础性的。例如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古典文字等,中国历史专业的中国通史等,美术专业的素描等。对体育管理专业而言,管理学概论、体育管理学等课程,自然就成了该专业的主干课程。

3.体育管理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为了实现体育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体育管理专业面和课程结构组成的要求,体育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应该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人体科学、管理科学、运动科学的知识内容,即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运筹学、社会体育学、体育经济学、系统科学基础、体育统计学、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法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网球、武术、游泳等课程。

4.体育管理专业专业课程设置。抓住专业主干课程这一环.就基本保证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质量,但对于全面的培养质量来说,仅有这一环还不够,必须合理安排一般专业课程。其实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一般课程对保证专业知识内容又是相辅相成的。主干课程不能脱离一般专业课程而独立存在,专业课程中也不能没有重点。为此,在体育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围绕主干专业课程应该设置的一般专业课程还包括: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学、经济管理学、管理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等。

5.体育管理学专业选修课程设置。按照现代课程论的观点,以及人才培养中的个性化发展目标要求。在进行专业课程设计过程中,除了科学安排以上体育管理专业必修课以外,还必须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多方面需要,为学生提供门类较多的专业选修课。

体育管理专业选修课的设置,首先应该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而设计,要把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思维结构、价值结构尽可能的体现在选修课程内容之中。其次要避免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凑足毕业学分而忽视知识结构搭配等现象发生。为此,我们可以考虑将选修课划分成几个模块,在模块设计时实现结构的合理配置。按照这一指导思想设计了以下三种体育管理专业选修课模块形式(见表)。

表体育管理专业选修课模块形式

附图

注: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学生运用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具体体现,应特别予以重视。

篇4

Cao Yanxia;Nuo Ribu

(Yulin University,Yulin 719000,China)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从招生单位的名称数量、培养层次、专业设置、科研状况等层面,对我国综合性大学体育人才培养态势进行了初步研究。进而提出了综合性大学培养体育人才应立足社会需要、结合地方特色;充分发挥优势,加强与体育交叉的新学科的建设;做好与其它专业院系的联合培养工作等建议。

Abstract: By using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study,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expert interview, the authors made a preliminary study of developments of cultivating sports talent i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from the recruit students unit name, quantity, training professional setting, research status, etc.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example cultivating sports talent should base on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the key to unite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to give full scope to their advantages, to strengthen construct sports interdiscipline and do the best combined training of the sports talent.

关键词: 体育人才 专业布局 目标定位 课程建设

Key words: sports talent;professional layout;target location;cours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005-02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愈加多样化,这促进体育社会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体育人才市场的繁荣和体育人才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改革培养方案,调整培养思路成为目前各体育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综合性大学作为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在人才培养方面,师资队伍健全、教学资源丰富、学科群体林立、学习氛围良好、人文环境优雅,使之相对体育类专业性院校和师范类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在我国具有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后盾的综合性高校,无论是在培养规模还是在人才多样性方面都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借鉴国外体育学科建设发展经验,挖掘利用综合性大学教育教学资源,使其担当起培养体育专业相关人才的重任,形成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多模式、多途径、有良性竞争的局面,是普通高校学科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基此,本文在调查我国多所综合性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探讨其发展态势。

1“211”综合性大学体育学科建设概况

通过登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各“211”院校校园网以及查阅中国体育年鉴等资料,获得招生单位、数量和培养层次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见表1。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受当时国家政策影响,专业性体育类院校和师范类体育院系一直是我国体育人才的最主要培养单位,开设有体育专业承担培养体育人才任务的综合性大学仅占极少数。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资源的整合,招收体育类专业学生的院校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截止2008年9月,接受国家教育部批准并开始招生的 “211”院校已达43所,占到了“211”院校总数的44%。其中具有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单位有3所、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33所、本科学士招生单位22所。相比1999年,只有8所“211”院校开设体育专业(体育类和师范类院校除外),有了显著增长。这表明,我国诸多综合性大学能够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历史机遇,根据体育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需求,培养社会亟需之才。

另外,培养层次起点高是我国综合性大学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呈现的另一个特点。虽然我国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科建设起步较晚,但其表现出的良好发展趋势已引起社会的关注。例如,清华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在2004年、2009年的两次全国部分高校体育学一级学科评估中,能够从诸多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中脱颖而出,排列前10位就是最好的例证。

2“211”综合性大学体育学专业设置与布局分析

专业是人们对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一种设计[1]。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社会的需求紧密联系,要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体育需求,就必须有大批的高水平现代化体育人才的培养。调查表明我国综合性大学在体育专业设置仅限在教育训练学和社会体育两个方面(见表2),专业设置的广泛性是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因素,单一的专业设置必然导致人才培养方向狭窄。胡红梅,彭洪涛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体育人才的培养已不能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2]。国外发达国家综合性大学体育人才培养一般都结合本地需求设置专业,例如在美国,体育专业方向设置种类繁多,有体育教育、体育科学、体育管理、运动学、体育交流、健康保健、舞蹈、余暇运动、体育旅游、老年人体育与健康专业以及教练员专业等等,以满足社会上多样化的需求。另外,一些院校还能根据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精心设置一些容易就业和满足社会多方面要求的专业供学生选择[3]。因此,如何根据社会的需要而不断优化完善体育人才的专业设置,是我国体育工作者要探究的重中之重。

3“211”综合性大学体育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

我国体育社会化的进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体育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必然要反映到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上。调查显示,约占80%的综合性大学都在以各自独特的教育、教学资源结合当地需求,设置自己的课程特色,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努力。比如较早开设体育专业的苏州大学根据社会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目标也随之演变,当前的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系统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有所专长,一方面能够胜任中等以上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工作,另一方面能够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以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功能人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的科学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作为少数民族教育最高学府的中央民族大学,立足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宗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把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为全国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专多能应用型体育人才,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掌握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能够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体育教育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基层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总之,这些院校的体育人才培养目标是更加宽泛,就业口径更宽阔,社会适应能力更强,表现出人才培养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4“211”综合性大学体育学课程建设趋势

调查显示,我国综合性大学体育学科的课程建设略显落后,以体育教育专业为例,10所开设该本科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基本上都是按照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进行课程设置的。该课程方案作为21世纪第一份体育教育专业指导性文件,是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背景出台的,它顺应国际教师教育的发展潮流,结合我国的教师教育现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适应当初我国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体育的改革。但是一些研究表明,该课程设置存在主干课程刚性不足、人文精神缺乏等弊端[4],另外,有关体育史学、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也不够突出,在当前我国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和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主流下,课程设置需要结合当前的时代色彩,这应引起培养单位的注意。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建设问题更多,表现为课程设置重点不突出,主要课程体系建设缺乏依据,处于盲目状态等等[5]。通过对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学校调查显示,该专业的毕业生知识零散、技能肤浅根本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源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未能从现代课程论、教学论的角度进行系统的论证,只是运动科学、人体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的简单组合,这样的课程必然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基于这种事实,社会上急需大量的社会体育人才,而各培养单位的毕业生就业率却很低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作为综合性大学,必须对该专业的课程进行精心的设计论证,才能走出这样的怪圈。关于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多数院校将其分为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以及实践能力培养三大必修环节,学位课程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选修课程作为非学位课程。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要求一年半内完成学位课程。以苏州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为例:课程总学分共37学分,学位课程(必修课)占25学分,非学位课程学校提供15门课程30学分供选修,要求学生至少要修够8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这种课程设置是个普遍现象,与之不同的是以清华大学体育人才培养方案,其学位专业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以及相关的跨学科专业课程,要求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获得学位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17)的课程。为了体现课程内容到教学方法的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在学位专业课的每个模块都是给出了多门课程以供选择,并且要求本科已修课程不能选。非学位课程是指补修课和任选课,补修课程是指在学科本科层次欠缺专业基础的学生,要求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2-3门本科核心课程。任选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个人兴趣和实际,选修所在学科要求以外的课程,不受年级、科系、学校的限制,自由度较大。清华大学的选修课比例增大、跨学科专业课程和任选课模块的课程体系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提供了借鉴,值得其它院校学习。

5“211”综合性大学体育学科学研究与专业体育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对比

统计显示,综合性大学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体育学术论文的数量呈上升的势头,尤其是开设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大学。但与专业体育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相比无论是在发文数量还是论文质量上都存在很大差距,表3显示,2000-2004年在体育学领域发表文章数量最多的30名作者,大都来自专业体育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只有2名来自“211”综合性大学,而且还处在前10名之外。在发表体育学论文最多的前30个机构和体育学论文引用最多的30个机构排名中,“211”综合性大学同样所占比例甚小[6]。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科研究规模和研究的综合实力无法与体育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媲美。另一个现象是,综合性大学的体育研究偏向教学和人文,欠缺在竞技体育和人体科学方面的研究。体育作为一门新兴边缘性学科,它需要多种学科的研究支持[7]。学科设置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有进行体育研究的深广背景和强大技术支持,但表现出的不尽人意需要学者们深思。只有借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发挥综合性大学的综合化优势,才是自身的发展之路。在项目申请方面,综合性大学近些年发展的较快,充分显示了其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巨大潜力,在2003年之前,综合性大学很少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体育学课题,但在2003年之后综合性大学申请成功的体育学项目比重逐年增加,2008年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综合性大学获得资助的项目比例达到了31%,首次超过了专业体育类院校(详见图1)。教材、专著也是代表科研水平的重要方面,历来都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出版有影响的高质量的教材和专著是体现的是在该学科理论研究深入层次。调查显示,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研究在此方面仍然是个薄弱环节,查阅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学教材编委和作者构成,来自综合性大学的作者寥寥无几。这需要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者们继续努力。

综上所述,我国综合性大学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设体育专业培养体育人才,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培养方向明确,培养层次高,正朝着目前我国体育人才市场的实情和体育人才国际化趋势靠拢。部分院校利用自身优势,精心设置了一些社会紧缺的、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专业,体现了自己鲜明的培养特色。培养目标定位向着时代性和前瞻性方向发展,课程设置强调文、理、工科课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等知识领域综合化特征凸显。存在的不足是,综合性大学在体育人才培养方向上仍以体育教育训练学为主,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置过于笼统,实用性不强;部分学校培养目标定位滞后,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课程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僵化,必修课比例过重,自由度不足,跨学科学习安排欠缺;科学研究潜力有待挖掘,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者科研能力亟需提高。鉴于此,建议综合性大学体育学科发展定位应明确,要发挥其综合性的优势,体现自身的特色,引导、促进、加强与体育相关的新兴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体育专业的开设应做好与其它专业院系的联合培养工作,为师资的交叉、实验室的互用、科研经验的借鉴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专业设置要与时俱进,课程目标要多样多元,课程结构要多层面,加强公共基础课程教育同时,注意人文科学教育的跟进;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种类,鼓励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努力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创建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体制,培养基础厚、出口宽、社会适应性强的多功能性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隗金水,邹亮畴,黄志玲等.体育学研究生专业设置和学位设置的改革设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4):96-99.

[2]胡红梅,彭洪涛.以综合大学为依托培养各类优秀体育人才[J].体育学刊,2007,14,(5):82-85.

[3]李忠梅.从美国体育院系的发展看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改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

[4]胥英明.对《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质疑[J].体育学刊,2004,11,(5):10-12.

篇5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教育教学改革 途径和方向

独立学院自成立以来,在高等教育地方化和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是,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实施较慢,其改革模式大多沿袭母体学校的模式。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独立学院将逐步走向真正的独立,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在探索和寻求新的创新模式,以期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办学模式。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就是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否,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因此独立学院正掀起一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

一、独立学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足

1.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困境。独立学院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样就要求独立学院所有管理活动应与此目标同步。然而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并没有与之相匹配,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管理制度,一般是复制母体模式或者局部改良。这些模式不能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完全符合,致使学校在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中缺少相应的政策保障。

2.课程体系的不完善。当前独立学院在课程体系上存在因人设课、课程类型单一、课程结构欠缺科学性、课程实施缺乏针对性、课程评价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制约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3.师资队伍力量较弱。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多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母体高校委派的教师,二是离退休的返聘教师,三是由学校自主引进的青年教师。然而,这些教师均有一些局限性:由母体高校委派的教师时间、精力有限,无法开展相应的教研活动;离退休的返聘教师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有些也会有知识老化的不足,也很难进行教学改革;青年教师教学、教研经验较少,同时流动性较强,教研能力有限。因此,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现状一定程度地对教育教学改革造成了消极影响。

二、独立学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

目前,独立学院正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模式。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生学的主动性,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立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实施校企合作,是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路径。

近年来,广外南商以培养“双高两强”(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的“三型”(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基础,逐步建设成华南地区同类院校中外语特色鲜明、商科优势突出的独立学院。在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广外南商也在不断探索适合独立学院发展的新路径。

1.加强专业建设,合理布局专业结构。广外南商按照“以文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兼顾发展社会需要的其他学科”的思路,优化调整专业结构,优先发展特色专业,增设与广东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新专业,并顺应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增设了商务英语、俄语等新专业。目前,学校是广东省外语专业最多的独立学院,形成了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专业体系。

2.加强课程建设,加大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力度。广外南商进一步凝练精品课程建设,稳步推进双语课程建设,全面推行课程改革,努力构建与我校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近两年,广外南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大学英语、体育等课程实施新一轮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分级分层教学模式更为灵活。

一是不断创新、改革通识教育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精神、内省能力、文化品位和广阔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身心素质。2013年,改革通识课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构建我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对新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内容、任课教师条件等严格把关,遴选出《世界电影美学》、《英美名著的文化解读》、《基础乐理与名曲欣赏》30门优质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另一方面,引进超星尔雅通识教育课程平台,试点网上在线学习、考试,购买了《西方哲学智慧》、《美学原理》、《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中华诗词之美》和《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等10门尔雅通识教育课程。目前,累计6976人次选择通过网上在线学习获取学分。

二是推进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一方面,增加大学英语总学分和总学时,非外语专业中大学英语4年总学分和学时数分别为28学分和504学时,三年级开设《商务英语视听说》、《剑桥商务英语》、《英语国家文化与文学》等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另一方面,全校大一、大二非英语专业学生使用外大学英语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研社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平台)和冰果英语作文评阅系统,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师生交流。

三是全面实行体育俱乐部制,成立8个课外体育俱乐部,现有会员1000余人,实行由学生自选锻炼项目、锻炼时间、授课老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校园体育文化等融为一体。

3.以强化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开展实践教学改革。近年来,广外南商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建设改革,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管理,相继出台了《广外南国商学院课外实践教学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广外南国商学院本科生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切实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针对不同学科专业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2014年,广外南商投入经费约50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安排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形成一些品牌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如,举办了语音诊断室、模拟国际商务谈判(全英)等,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了应用能力。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平台,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或自主确定选题开展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

4.以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广外南商引入项目管理机制,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立项省级、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642项,并全部予以经费资助,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积极做好优势专业、重点项目的培育工作,建设了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5.以评促建,注重教学质量监控。广外南商自2009年5月启动专业学士学位授权评估工作以来,对照各专业建设要求,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优化师资、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近两年,分别开展了西班牙语、德语等6个专业新增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自评、预评工作,为今后进一步立足专业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加大对教学研究和科研的投入力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主动分析教学基本状态,准确把握存在问题,学校从提升基础教学单位教学水平入手,连续两年开展教研室评估,充分发挥教研室带动作用,加强规范管理,做好数据统计与材料积累,加以科学分类、及时归档,不断建立健全教学档案体系。

6.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断增强教师队伍整体实力。广外南商在对各专业师资结构进行分析、诊断的基础上,合理制订人才引进计划,近两年共引进副高以上职称教师32人,博士19人,学科专业负责人17人,海归硕士博士29人,教师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为保证高层次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学校对高层次人才实施年薪制,依据工作能力和业绩表现确定薪酬档次,同时完善配套措施,构筑起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能的平台。

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整合课程资源、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进一步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够不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质的突破。

参考文献:

[1]黄运平.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

篇6

【关键词】学生成长;新课改;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1-0050-02

【作者简介】1.胡震珍,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中心小学(浙江宁波,315040)校长,高级教师;2.陈元隆,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中心小学(浙江宁波,315040)副校长,高级教师。

一、缘起:发现课程问题

随着课改的深入,仔细审视当前的课程,我们不难发现以下三种现状:一是增加的课程多,减掉的课程少。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阶段的课程进一步细化,就国家课程而言,3~6年级新增了信息技术课、综合实践课,并将常识改为科学;就地方课程而言,每个地区又会结合自身的特点,增设1~2节地方课程。二是课程纵向挖掘(研究)多,横向沟通(融合)少。目前,我国实施的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从教材编写来看,各学科之间不互通,知识的勾连无法落实,甚至会出现同样的知识点重复渗透,横向联结缺失;从学校研修活动来看,目前学校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一起研究、讨论的机会多,而以年级组为单位,不同学科教师就课程内容展开研讨、交流的机会很少。由此所带来不同学科之间关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融合少,教学内容中过度重复现象还是存在。三是课程越多,作业越多,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越少。在分科教学的背景下,多一门课程,多一项作业,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的作业总量只会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少。

二、思考:立足课程特点

教育是培养完整的人,当前要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就要从优化课程设计入手,正所谓“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1.回归教育原点――从研究“课堂”到研究“课程”。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新理念、课程新理论铺天盖地,教师们以校本研修为载体,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优化、升华,从有效教学到生本教学,从生本教学到智慧教学,教学改革的浪潮一浪更比一浪高,但事实表明:今天的学生学习负担并没有减下来,怎么办?笔者以为,我们要回归到教育原点,从研究课堂到研究课程,从格局上变革教育生态,对现有课程结构进行转型升级。

2.寻找中间地带――从“分科教学”到“课程统整”。

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的本质是经验的不断改造和重组。基于此,目前国外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基本采用综合性学习。结合我们的国情,笔者以为:我们要寻找到教育发展的中间地带,树立统整意识。学校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以“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指向设计课程,以儿童的已有经验和未来生活的需要为依据,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社会化的课程内容。

三、探索:引领课程建设

目前,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因地、因时制宜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

(一)小项目、巧渗透――基于“体艺2+1项目”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我们要引导教师基于校情和学情,树立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意识,采用“小项目进课堂”的方式,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

1.实施背景。

“体育、艺术2+1项目”是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逐步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其含义是通过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较好地掌握两项健身锻炼的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

2.具体实施要点。

为了确保项目进课堂的有效实施,学校要求教研组牵头制定了项目实施计划(包括总目标、年级目标、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评价细则)。

如课例“低年级羽毛球进课堂”。体育教研组在推进羽毛球进课堂中,首先基于校情、学情制定了项目实施的总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羽毛球的兴趣;(2)掌握正确的握拍及挥拍技巧,并能很好地处理来球;(3)提升体育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促进专业发展。其次,基于不同学段的学生,又制订了年级学习目标:一年级学生掌握正确的握拍方法和正手发高远球的动作,并能初步完成正手击打高远球;二年级学生熟练掌握正手握拍,初步学习反手握拍的动作,在熟练掌握正手击打高远球的基础上接触吊球,并能运用在实践中。此外,在课程实施中,我们确定了每学期15课时,尝试由球馆专业羽毛球教练和学校的体育教师一起双师授课。为了确保羽毛球进课堂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体育组教师协调专业教练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各年段学生羽毛球学习水平评价细则。

(二)小菜单、大选择――基于学生个性特点开设选修课程

调查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潜能、特长、志向、理想等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更多强调和突出统一性和普适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为此,校本课程建设中不能一刀切,要注意多样化,留给学生选择的空间。基于此,我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推出了菜单课程。

1.基于学生兴趣爱好,开设菜单课程。

每学年学校会基于学生人数、兴趣爱好和师资情况,推出6~8项菜单课程,菜单课程的内容主要涉及体育和健康、科技与创新、语言和艺术等领域。

【案例1】一年级菜单课程

课程内容:具体是手工制作、主持人、快乐ABC、形体……

课程实施对象:面向一、二年级全体低段学生。

课程实施策略:

(1)学生选单,走班学习。以学期为单位,开学初先学生自主选,再年级组统筹协调。

(2)两课连上,小班教学。菜单课程采用小班教学,每个菜单活动项目人数控制在20人左右,每周1次、每次2课时,大约1小时。

(3)内外结合,确保师资。菜单课程的教师采用校内教师自主申报和校外专业教师选聘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师资队伍的质量。

(4)注重过程,分享展示。菜单课程的评价,注重平时活动体验和资料积累,每学期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汇报和优秀学员表彰活动。

2.基于同一领域,开设主题菜单课程。

为了让学生某一方面的兴趣,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养成习惯,学校也尝试在技能类学科中开展项目菜单选课制。如:体育学科中的羽毛球、足球、篮球、乒乓球项目采用选课方式;音乐学科中开展小器乐选修;美术学科中开展小模块选修。

【案例2】年级运动菜单课程

课程内容:具体是形体、排球、乒乓球、足球……

课程实施对象:面向五、六年级全体高段学生。

课程实施策略:

(1)确定项目内容,组建教师团队。

(2)自主选报,统筹组队。在学期初,学生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报,然后由五个运动队导师统筹协调确定名单。

(3)学生走班,小班教学。将四个平行班根据开设内容的需要分成若干个运动队。

篇7

一、美国高中课程制度的特点

1.在限定领域学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由选修

美国高中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课程选修制度,鼓励学生有差异地发展。学校一般规定学生4年学习的基础学分要求和各领域的最低学分,体现对学生学术发展能力、应用能力与体育艺术素养的全面要求,学生按要求在各领域丰富的课程中选课。

考虑学生基础与兴趣的差异,学校设置多个选择机会。如在英语课程学习上学生有3种选择:一是从“英语9(美国9年级英语课程名称)”到“英语12”阶梯式的英语基础课程中,学生可分层选修;二是学校开设文学、戏剧、写作、新闻等方面的英语课程,学生可在多种感兴趣的领域中进行深入学习;三是学校开设大学认可的先修课程,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挑战高难度学习。同样8学分的英语课程,不同学生选择和学习的内容不完全相同。学生可在感兴趣的领域中选修到更多的学分。

美国全州统一测验的课程是学生必修的底线。印第安纳州(以下简称印州)要求高中生必须通过的测验有“英语10”“代数1/2”和“生物1”。如果这样看的话,印州高中基础文凭(CORE 40)限定的具有完全意义的必修课只有8学分:英语4学分,数学2学分,生物2学分。这或许让人不禁想,这是否代表了印州高中生的学业水平呢?

实际上大可不必担心,在美国高中,学有余力的学生会选择荣誉课程(Honors Course)和难度大、进度快且有拓展可能的课程来学习。印州学术高中甚至为学生预备了线性代数、多元微积分和微分方程等课程,这是统一标准的课程体系所望尘莫及的。在一所相对优质的高中,每届约370名学生,其中约100名学生学过“初级微积分”,约60名学生学过“微积分Ⅰ”,不同年级,会有10~30名学生学过更难一些的“微积分Ⅱ”。这充分证明了美国高中课程制度的显著特点——有限的共同基础,无限的发展可能。

限定领域学分的自主选修制度,既保证了合格学生的知能结构,又尊重了学生的基础差异。它对学生共同基础的要求不高,但给予学生的发展机会与空间很大。因为课程学习基本由学生自主选择,所以,再深再难的课程,对学生来说都未必是负担。美国不强制学习,他们以选择学习的机制促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局面,强调的是用兴趣与愿望来化解学习进程中的艰苦感受。

2.以多种文凭、成绩记录表与平均绩点客观描述学生的学习经历与学业水平

美国高中采用“一校多证”的方式,通过有层次差异或方向区别的多种毕业文凭和学生个人的成绩记录表,客观描述学生个性化的课程修习情况与学业发展水平。

譬如,北中心高中提供5类毕业文凭:Core40证书、Core40技术荣誉文凭、Core40学术荣誉文凭、北中心高中荣誉文凭、IB课程文凭。其中,Core40是最基础的高中文凭。Core40技术荣誉文凭是具职业倾向的学生的挑战性文凭。Core40学术荣誉文凭与北中心高中荣誉文凭是具学术倾向的高层次的文凭(后者以前者为基础)。IB课程文凭是通过国际通用测验来认证,显示学生学术水平的国际预科证书。5种文凭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课程选修方案。所以,4年下来,几乎没有两个高中生拿的是完全相同的课程学习清单。

美国大学录取时,要求高中生提供完整的成绩记录表,全面客观地呈现学生课程学习目录与学习质量。成绩记录表上有每门课程的平均绩点(GPA,Grade Point Average),这是根据学生随堂测验、作业完成质量、课堂参与度、单元测验与期末考试等方面的表现,汇总课程总分后换算而得的。

GPA= ∑每门课程的成绩学分

总学分

学校会依据GPA的高低对全年级学生进行排名,描述学生在群体中的相对水平。学生获得的不同文凭种类、个人的成绩记录表、平均绩点GPA,以及学生在年级中的排名都是大学录取的重要依据。

3.便于选课走班的、单调重复的个性化日课表

在我国高中,师生拿的都是周课表。每周同时开设10多门课程,不同课程的课时数并不相同。而在美国,师生手上拿的却是不同的日课表(教师日课表通常就是教室日课表)。每名学生一个学期只能修7门课程,一个学期的每一天都重复着同样的7节课,每周所有课程的课时数都是5节,学生每天的同一时间都会去同一个教室去见同一位教师。

美国高中将教室分配给教师,通常一位教师的所有授课都在同一教室。学校就像一个“课程超市”。在这个大“商场”中,教室像一个个“柜台”,“同类商品的柜台”排在一起,组成“数学系”或“世界语言系”。教师就像柜台里的“售货员”,他们在一学期中每天的同一时间段,面对同一批“顾客”,这就是美国高中课程组织的通常模式。

4.教学组织安排的基本模式与学校的自主调整

美国高中生一般上午7点到校,下午3点完成课程。教学时间安排的一般模式是,一天分为8段时间(每段45~50分钟,课间6~7分钟),安排7节课和1次午餐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课表,可以在第4、5、6段时间安排1次午餐)。不同学校会在一般模式上进行个性化调整:有的高中缩短午餐时间,增加教学时间;有的缩短周五的每节课的时间,半天完成全天的课程,腾出下午时间组织其他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有的为提高课程密度,减少或合并课程,采用两节连上的方式,把1个学期分成2个学期,半学期完成3~4门课程;也有的高中走中间路线,部分学科改成两节连上,避免思维中断,部分课程保持原状,防止过度疲劳;也有一些11~12年级的学生,半天在公立高中上课,半天前往职业中心学习职业技能训练课程。这些多样变化充分体现了学校在教学组织安排上的自主性。

二、思考与建议

在美国高中实地考察之后,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都认识到课程选修制度的重要意义与必要性,但结合我国实际,大家对课程选修的可行性与操作性又有所顾虑。制约课程选修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有无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这是课程建设的问题;二是学生能否合理地选择,这需要加强生涯教育与学业指导;三是如何在机制层面持续促进自由选修,这便会触及高校招生制度。

1.要克服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间的尊卑偏见,防止选修课程为必修课程服务的错误倾向

“有限的共同基础,无限的发展可能”是美国高中课程制度的概括。美国高中有必修课程、建议学习的选修课程和自由选修的课程。其中必修课程很少,建议学习的选修课程也不多。减少必修课程,为学生的自由选修预留了极大的空间和提供了可能性。所以,美国排名在前1/3的高中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深入,比我国高中生更为接近大学专业教育的起点期待,这正是选修课程的价值所在。而我国的许多优秀高中生则在以必修课程为中心的教学中原地踏步。

深究这种现象背后的思想分歧,在于对必修课程的定位与认识。必修课程是“基础”还是“核心”?有的学校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视为重要课程与次要课程,所以坚守必修课程来表征全体学生的基本学业水平。但是,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是承担不同功能的两类课程。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的意义不是整体减负,而是减少统一内容,鼓励学生提早进行专业启蒙与专业深入。

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无疑是正确的。但在结构调整之时,有两个问题需要先厘清。

一是减少必修课程是否会降低学生的学业水平?笔者的这一担忧在美国没有出现。相反,因为美国高中规定了学生课程选修的总量与结构,又将课程的选择权给予了学生,激发了学生在自由选择基础上的更有动力的学习。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腾出来的时间投向了何处?有迹象表明,我国有些基层学校可能以知识拓展选修课的名义,加强必修内容的分块复习,将必修课的某章内容变身为一门新的选修课。如果这种让选修课服务于必修课的倾向蔓延开来,加强选修课程建设的意义会被“蚕食”。选修课程不是为了“五彩缤纷”的场面,而是为了真正体现“以生为本”,为了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与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是我国现行的必修课程都是学生必需的吗?因为我们目前还坚持以必修课程为高考范围,所以必修课程的界定成了纷繁立场的争论焦点。我国高中可否允许学生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甚至外语领域中有更大的选择性?可否允许数学的内圆再小一点,设置基础数学与高级数学两个层级?我们的课程今天之所以不再减了,是因为还有一些因素在纠葛。

2.加强应用教育并以应用类课程为选修课程建设的重点

美国高中课程可以分为学术类、应用类和艺术体育类三大板块。

学术类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科学、社会科学、世界语言等领域。其特点主要有:第一,各领域包括核心主干课程和专门化程度较高的分支课程,课程分化用学科谱系图(Flowchart)来描述;第二,主干课程一般提供多层次的课程(预备级课程、普通课程、荣誉课程、大学先修课程等),允许学生根据基础,分层选课;第三,课程与课程之间有一定的序列关系。

应用类课程主要指美国高中校内开设的应用科学课程和由地区设置的、多校合用的职业中心(Career Center)提供的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前者主要包括商业、技术、家政、生涯。它们一般分列在“家庭与消费科学”与“商业或技术教育”(不同学校的提法大同小异)两个领域中。“职业中心模式”是美国教育的一大特色。职业中心是面向11~12年级的高中生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基地。中心提供计算机应用、汽车修理与服务、建筑、制造、医护及生活服务等方面的课程。

艺术体育类课程包含体育与健康、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三大领域。其特点有:第一,专业与完备的功能教室和教学设施,使开设丰富而有选择的课程有了可能;第二,课程分化非常专业与精细,不同学校的课程组织线索不尽相同;第三,与社团活动相结合。许多学生在下午3点放学后,还留校参加艺术和体育的社团活动。

以北中心高中为例,2012学年共开设140门课程,提供339个课程选项。其中学术类59门,208个选项(其中外语84项)(包括学术类课程中的应用性学习);应用类48门,68个选项(其中校内17门23项);艺术体育类33门,63个选项。如不包括职业中心提供的课程,3类课程之比为11:3:6。再从普通高中生的4年学习规划看,前两年学术类占6成,后两年学术类占4成,学生有一半的时间可能投放在应用类与体艺类课程。从供、需两方都能看到美国对应用类课程的高度重视。

从应用科学到技术应用活动,再到职业技能训练,应用类课程的涉及面非常宽广。随着学生生涯发展方向的逐步明确,选修应用类课程的学生会逐渐增多。在自由选择课程中,应用类课程与艺术体育类课程共同构筑了课程的多样性图景。

职业技能课程只是应用类课程的一个方面,还有一些为高等工程教育、高等商科教育等奠基的应用科学或技术应用课程。因为对应用教育的重视,美国学生有着更强的应用知识与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浙江省来说,如果把“职业技能类”选修课改成“技术应用类”选修课,可能会有利于重点高中在这一领域的介入,降低在无设施条件下课程开发的难度。普通高中可以依托技术教研组,建立应用教育教研室,将“技术设计”课程分化展开,开设家政、食品营养、工艺品设计、商业基础、市场营销、职业调查与生涯规划等课程。各地职教中心的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服务机制也要作相应的变化,要把为普通高中学生开设职业训练课程纳入其职责。相关部门在建设规划职教中心时应统筹考虑。要鼓励高校仿照PTLW(“工程引路”项目课程)模式介入或帮助普通高中开展应用教育,拉近高校应用专业与基础教育的距离。

3.高校招生的专业方向要与高中课程选修挂钩,切实支持高中课程的自由选修

美国大学招生录取要参考学生8个方面的情况:学术成就测试SAT的成绩;高中成绩记录表(课程学习目录与成绩)、平均绩点GPA和校内排名;选修的AP课程及成绩;学生的自荐信;学校推荐信;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体育艺术特长;面试评价。美国各所大学的招生制度、录取方式和招生标准各不相同,因而高中很难功利地迎合,唯有落实好核心课程,整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专业方向与高中课程的相关性是支持课程选修的关键。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初稿已有规划,这将成为鼓励学生进行课程选修的重要动力。高中生将来会报考不同的专业,高中选修课就应该有不同的侧重。

目前浙江省高考分理科、文科、艺术、体育等类别,可先增设工科、商科、医科等,分别规定相应的考试科目组合,迫使学校提供选择性的课程,减少共同课程,鼓励个性化选修。待条件成熟,再区分建筑、机械等方向,设置更多的科目与科目组合。也可尝试“一科多卷”,不以必修课程为统一高考的命题范围,减少优秀学生“原地踏步”式的学习。

我国自选模块的考试可否参照美国大学先修课程模式?即每年安排几次考试,由学生选考,考试成绩合格可作为重点大学录取的必要条件,不计入总分,但考试科目与录取专业挂钩。高校招生要逐步从“分数决定”走向“兴趣决定”,要与学生高中阶段的课程选修相联系。

4.改进区域教育质量管理,降低社会对高考的关注程度

一是指导各地政府停止过度聚焦高端竞争的教育质量管理,不以一本升学数、顶尖高校录取数等为依据来评价区域与学校的教学质量。二是客观看待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的毕业就业现实,停止用高低分层的眼光评价本科升学率与高职升学率。三是采取社会化报名,避免考生信息与学校的强关联。四是只公布本科线,取消一本线,减少社会及媒体的关注度。

5.完整认识课程建设的意义,分工建设选修课程

美国高中的大部分课程是各州定标准,专业机构(包括高校、社团组织、出版社等)进行开发,经各州(或学区)审查推荐后由学校选用。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不多,主要是一些综合性、体验性、研究性的学习项目。美国高中确实非常重视利用社会资源来发展课程,有的与高校合作开发课程,有的利用博物馆等社会文化设施开展课程,还有的邀请社会人士参与课程。一些专业组织依托公共考试,开发了旨在促进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课程(如大学先修课程、国际文凭项目课程),但要经州教育部的认可方能准入。对于以社会机构为开发主体、面向高中生的课程,州教育部有管理审批程序。对于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没有证据显示他们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美国丰富的课程供给,却未出现“课程开潮”。这是因为200年来,大部分学术类课程和内容确定的应用类课程已成熟积淀下来,除了时代感很强的新鲜课程与生成性较强的项目学习还在兴起与补充外,大部分美国高中课程已处在稳定的使用完善阶段。

这一现象与我国推动学校选修课程建设是否存在矛盾呢?澄清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区别看待学校课程建设与区域课程建设不同的工作重点。

(1)区域层面要加强学术类选修课程的规划与建设

对于内容确定、结构关系明确的课程,我国高中没有必要自下而上地建设。区域层面应以国家选修Ⅰ和选修Ⅱ课程为基础,研究学科谱系图,规划发展高中学术类选修课程,开发受众较为广泛的应用类选修课程,供学校选用、开设。

(2)区域层面要建立和健全选修课程的征集与积累机制

面对基层热火朝天的课程开发,区域管理部门应及时搭建平台,收集、筛选、积累、推广选修课程。要鼓励基层学校的课程创造力,但不可以课程多少论英雄,要以专业力量促进那些分散专题课程的标准化、系统化和物化。高中精品课程征集与评选、网络选修课程资源建设正是在这个方面的探索。

(3)学校课程建设活动要落实在课程的二次开发

学校层面自主开发课程不多,并不表示学校没有课程建设活动。在学校层面,课程有引进、改良与创生之分。学校课程建设的关键并不在于课程内容的选择,而是在于课程的开设与发展,它是课程标准的学习化设计与适应性调整,是学习方案与学习资源的积累与整合。

(4)学校课程建设应以开发应用类课程和转变学习方式的课程为重点

随着区域性的课程积淀,今后我国高中的课程开发内容,将集中于生成性的、体现应用意义的、项目式的学习活动。以知识补充、领域拓展为特点的选修课程建设应由区域统筹。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主要关注以“应用”“生成”“体验”“探究”等为主要目的的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广泛实践中发现新意义的学习。

6.调整学校资源配置模式,启动“教室的专业化建设”

对比中美高中硬件环境,最大的差别是我们学生有固定教室,教师走班上课,而美国是教师固定教室,学生走班上课。这对学校的运作模式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但这又是选课走班机制的重要条件。

针对当前学校教学设施与资源集中管理,便于维护,不便于使用的现状,笔者建议对课程资源进行学科性重组,让校内一切可以为教学服务的资源都尽可能地靠近课堂、靠近教学、靠近师生,并交由学科教师管理。实验科学领域的课程可以先行启动“教室的专业化建设”,加强学科功能教室的建设与使用。这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体现。

7.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尝试推广学科部管理模式

建议我国高中将教研组升格为学科部,由学科部全面负责相应领域的课程建设与教师管理。学科部主任可作为中层干部,参加学校教学业务工作的研究与决策,提高教学改革行动的策划力和执行力。

科学规划课程建设是学科部的重要职责。当前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并行的模式,将促使原先对教师统一的共性要求转变为在共同基础上的分工特长发展。不要求教师熟谙本科目所有模块的教学,但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必修课程,主持开设一两个选修模块。所以,学校要以领域或科目为单位,进行课程建设的规划分工,这需要学科层面有更强的课程领导能力。学校要通过选修课程本身的“积淀”,形成良性的“选课走班”局面。

8.建立学生指导工作体系,全面开展生涯发展教育

高中阶段是学生逐渐明确自己生涯发展方向的重要时期,学生出现分化不可避免。选择学术发展或职业发展并无尊卑之分。尊重学生的自然分化,顺其自然地开展兼具“学术发展”与“职业准备”两种取向的生涯教育指导,是课程选修系统的重要支持。

要尽快制订《高中学生指导工作纲要》和《高中学生指导工作的发展规划》。高中学校可以将政教处转型为学生指导中心,开展选课、学业、人际、价值观、生涯发展等方面的辅导。要转变工作风格,变“管教”为辅导。区域管理部门要尽快建立生涯教育与学生指导工作的研究指导体系。

要加强专业“指导师”队伍建设,制定《“指导师”的专业能力标准》,开通职评系列,引导有志向的教师向“指导师”方向发展;组织针对性的培训,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指导师”队伍;师范院校要探索开设专业或课程方向,在教师职前教育中引入这一元素。

篇8

关键词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篮球裁判员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Curriculum to Train Non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Basketball Referee

――Take ollege as an example

YIN Jie

(Teaching Sec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Xucahng University, Xuchang, He'nan 46100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basketball referee curriculum for the study. Studies suggest that basketball loved by the students, but students referee lack of knowledge; college basketball referee courses have opened the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 basketball referee courses focus on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proportional allocation, assessment criteria and other aspects.

Key words non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basketball referee; curriculum

本课题拟从篮球裁判课程建设的视角出发,通过进一步细化篮球裁判教学课程,丰富公共体育教学课程体系,促使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培养其终身体育理念,创新篮球裁判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为篮球裁判界提供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的优秀裁判员。

1 设置篮球裁判课程的必要性

有益于校园篮球活动开展。篮球运动在大学校园里是最受欢迎和参与学生最多的运动项目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生基础,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开展的大学校园篮球运动需要裁判的执法工作。每学期在大学校园都会开展各种篮球比赛,虽然比赛层次低水平不高,比赛程序同正式篮球比赛相比有所简化,但对篮球裁判的要求则更多更细,裁判必须面面俱到,不仅要在场上正确执法,还要随时管理场下出现的任何情况。

有益于满足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篮球爱好。通过篮球裁判课程的学习,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理解由业余转向半专业,对篮球活动的理解更为透彻,技术动作变得更为规范。在课余的篮球运动和比赛中,也就减少了篮球场不必要的业余性的矛盾和争吵。

有益于丰富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主要有公共体育教学部负责实施,目前共开设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软式排球、基础体育、武术、散打、瑜伽、体育舞蹈、健美操、定向运动等室外体育课程,课程多偏重于教授和指导学生体育运动实践,类似篮球裁判等带有专业性课程没有。因此通过开设这一课程,既丰富了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也为其他类似课程的开设提供参考。

2 设置篮球裁判课程的有利条件

学生对篮球裁判课程学习方式熟门熟路。大学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殿堂,课程是其主要的学习方式,非体育专业篮球裁判员作为大学生对课程学习方式比较熟悉,容易接受。

学校对篮球裁判课程管理有章可循。学校有专门管理和考核相关课程的部门――教务处。教务处负责对全校课程建设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制定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管理办法,对各教学单位的课程建设工作进行宏观管理与监督;审批各教学单位的课程建设计划并划拨经费;负责课程建设质量评估验收等。

篮球裁判课程教学力量雄厚。公共体育教学部作为实施篮球裁判课程的主体单位,共有篮球教师8位,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1人具有博士学位;团队建设合理,共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教龄最少为8年,最长为25年;部分教师获得过校级及以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在学生评教中1位教师排在全校教师第三名,得分为95分。

教师裁判执法经验丰富。有国家一级篮球裁判5人,二级裁判3人。每年篮球教师都会组织和参与学校篮球赛工作,多位教师曾参与2012年中美篮球对抗赛(许昌)(下转第70页)(上接第64页)等国际和国家篮球赛事裁判执法工作,最近又有3人参与市第七届城运会篮球裁判执法工作。通过多年的长期的各类篮球赛裁判执法工作,篮球教师积累了丰富的裁判执法经验,裁判执法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3 篮球裁判课程研究

3.1 篮球裁判课程的性质

篮球运动是综合性的同场竞技的集体项目,身体接触多,对抗性强,需要裁判及时公正的裁决。本课程是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开设为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必修基础课中的一门选修课。

3.2 篮球裁判课程的目的

通过篮球裁判课程的系统教学,提高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篮球规则的理解,帮助吃透规则;提高篮球裁判的执法水平和能力;通晓篮球运动的技战术知识。最终把学生培养成规则吃透,执法水平较高的初步合格的篮球裁判员。

3.3 篮球裁判课程的任务

以人为本,贯彻素质教育,促进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掌握与提高篮球裁判基本理论知识和执法能力;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完善学生心理素质自我调节,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通过篮球裁判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协作精神。

3.4 篮球裁判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熟悉大纲各部分的内容,钻研教材的要点和难点,创新教法,选择有效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施教;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激发学生对篮球裁判的兴趣与爱好;促进学生较好地掌握篮球裁判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执法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健身意识,奠定良好的终身体育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素质与心理方面的锻炼,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

3.5 篮球裁判课程的内容

主要课程内容包括:基本理论教学:篮球规则的演变历史及其修改原则、篮球裁判员的等级标准及其培养;篮球裁判的教学和实践;篮球竞赛的组织和实施;身体素质。

3.6 篮球裁判课程考核

考核内容:第一学期:篮球规则、800米(女)1000米(男)、考勤。第二学期:篮球裁判、15米空鄯蹬堋⒖记凇

考核方法:15米空鄯蹬埽涸诶呵虺〉囊惶醣呦呱献銎鸬悖龇⒖诹罘⒊龊罂技剖保苤亮硪惶醣呦撸檬执ゼ氨呦吆蠓祷氐狡鸬憬崾咳瞬馐砸淮巍@呵蚬嬖颍罕徊馐哉咚婊蛹嗫祭鲜κ种谐槿∪鲋教酰缓蟀凑罩教跎厦娴囊笙晗杆得鞴嬖蚰谌荩⒆龀鱿嘤Φ亩鳎咳瞬馐砸淮巍@呵虿门校涸诮萄П热讨校咳嗽诔∩现捶ü讨卸韵嘤Φ姆腹婧臀ダ鞒鲎约旱呐蟹#屑嗫祭鲜Ω璐蚍郑ㄓ惺质萍际跗蓝ǚ郑咳瞬馐砸淮巍

4 结论

篮球运动在高校有着良好的学生基础,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但非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员基本没有,学生裁判篮球知识缺乏。作为本科院校已经具备开设篮球裁判课程的条件和环境。应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篮球裁判课程体系,重点在课程内容比例分配、考核标准等方面。

基金项目:校教研项目(编号02012112)

参考文献

[1] 闫育东.篮球裁判员晋级必读[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 潘祥.对建立我国篮球等级裁判员考核指标标准体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3] 张秀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技能微格教学的设计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654-655,664.

篇9

论文摘要:从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内容、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具体方案和应用措施,为公共体育课程实现教学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是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途径川.近几年,在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能够反映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新成果、体现现代教育思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型教材及相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但在立体化教学资源的总体建设上仍处于探索、提高的阶段.因此,我们就必须在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加强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形成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教学模式,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立体化教学资源的概念、内容和特征

立体化教学资源是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学科课程为中心,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的教学出版物的集合,是数字化时代教学现代化的标志,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网络化,优化教育资源诸要素配置的重要途径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立体化教学包、教学资源库、学科(专业)网站,也可以把它们分成三个层次.它具有以下特征:数字化处理、光盘化存储、多媒体显示、网络化传输、学习资源系列化、教学过程智化等囚.这样的特征能够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实用化的教与学需求.

2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

公共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系统与社会系统的中介,能够反映社会的要求,并受到体育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为实现体育教育的目的和体育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就必须包括知识、技能、情感、身体发展等四个方面.教学理论主要包括:体育卫生知识、人与环境有关知识、体育保健知识、人体解剖与生理有关知识、运动营养学基础知识、人体健康知识、传统养生知识等教学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促进身体全面发展的内容、竞技性内容、娱乐性内容、保健性内容、情感性内容(体育游戏类)等.教学形式是以室外的运动实践为主,理论教学为辅,使学生在学习各种运动技能的同时进行身体素质的锻炼与培养.

3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3. 1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

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结合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步骤进行建设,首先,要建设公共体育课程的立体化教学包,完善基础的教学资源;其次,要整合基础的教学资源,建设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资源库;最后,要建设大学体育专业网站,提供综合的网络服务.

3. 2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

3. 2. 1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包

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包的建设要以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主,重点开发公共体育教学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的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和技能锻炼指导书、试题库等,以及开发用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复习的PowerPoint电子教案、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助教助学的CAI课件、提供学生自学自练的网络课程等同时要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呈现包括纸质图书、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物等多媒体、立体化产品形态,使这些内容相关、表现形式各异的教育资源,既有重复和强调,又有交叉和补充,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如图1),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3. 2. 2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库

在完成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包建设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将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指标体系和课程教学包应用数据库、高级编程语言和媒体制作软件开发形成学习系统.使体育理论知识形成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流媒体等各种素材,并按照课程、知识点的树状结构排列,便于教师、学生按内容检索;为体育实践教学提供运动技能的仿真练习、模拟系统,以便于学生学习各种运动技能.同时还要完善体育教学资源库的管理系统,以便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查询和运用,形成整个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如图2).

3. 2. 3大学体育网站

大学体育网站的开发要根据专业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站为门户进行建设与实践.建设的内容应包括教学网站、课外辅导网站、体育知识网站等几个部分(如图3).教学网站包括教学管理系统、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测试、教学评价和反馈系统等;课外辅导网站包括课外锻炼知识、俱乐部活动、校园体育竞赛组织与训练、场馆器材情况等;体育知识网站包括各类体育网站的链接、体育学术网站的链接等.使公共体育课程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将数字化学习资源、虚拟化网络空间与传统的课程资源及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师生之间利用学校、课堂、网络、通讯、生活实践等活动方式将体育运动的知识学习、经验建构和社会体验联结在一体,形成高质量的教学过程.

3. 3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实施

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公共体育课程丰富的专业资源,而且还需要数码相机、扫描仪等外部设备的支持、计算机专门软件开发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参与.从整体来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个高校要协调好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相关的师资队伍,共同努力进行建设;二是技术手段的准备,以现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开发工具为基础,配置用于开发的软硬件平台,建设教育信息化的主干道,并应用先进的资源建设技术、工具和手段;三是聚集优秀的师资力量,整合出优筹 立体化教学资源;四是制定合理规划,分期分批,稳步实施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4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应用

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比较滞后,体育教学中只是简单的以教师教学为主体来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学生以盲目的模仿练习为主,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学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等都满足不了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师生对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以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4. 1提高师生综合运用立体化教学资源的能力

一是要提高体育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其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二是提高体育教师运用PowerPoint多媒体教案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的能力,及运用多媒体形式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三是提高学生网络教育资源的应用能力,自主高效地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与交流,从而提高教育信息化的程度.

4. 2以立体化服务保障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应用

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应用,需要立体化的服务来支撑.首先,学校公共体育教学部门要实现动态化服务,将体育教学和体育相关服务延续到学生的整个学习期间,以满每一个学生对体育教学资源的需求;其次,通过体育教学资源数字化信息服务系统,为师生提供多类别、多形式、多阶段的教学资源应用服务,形成服务形式的立体化;最后,形成服务对象的立体化,任何教学单位和个人都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获得内容丰富的不同类型的体育教学资源.

篇10

【关键词】小学校本;音乐课程;途径设计

音乐教育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引领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好的音乐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主要途径,笔者主张应是在课程领域之下,将课程分为以学科教材为实施载体的知识课程和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经验课程。

一、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指向性认识

小学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中的作用相当重要,少年儿童正处在发育成长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音乐教育对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文化和艺术修养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必须高度重视音乐课程建设,发挥其育人作用。

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指向性,是指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课程建设如何根据学校的情况,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兼顾、从分散教育实践到音乐课程化、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多向交汇、精英化发展与大众化需求的协调、注重多元文化音乐的融合、活动化与学科整合等课程建设的几个大的方面的影响作用整合,确定好课程建设的总体方向。研究表明:小学音乐课程建设对于小学音乐教育的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大的价值和广阔的前景,不少的学校做法是把校园文化作音乐课程开发的思想指导和制度保障进行导向的。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音乐课程理念下开展音乐课程建设的做法是:依据2011年《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教育要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分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课程理念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从音乐艺术的特点、音乐教育的历史、音乐教育的哲学三个方面重点导向开展音乐课程建设是比较有效的。一方面,作为时间艺术的音乐的特点:非造型性、非语义性等决定了音乐的特殊性;在另一方面,音乐所具有的这些其他艺术所不具有的特点也决定了必须要以审美的方式去体验它,而这就决定了音乐区别于其他门类艺术的审美本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音乐课程理念让音乐引导课程建设,可以满足人良好的听觉感性,满足人微妙丰富多样的情绪体验,更充分地呈现现出音乐所独有的审美价值。

事实上,学校课程建设有五个指向性的要求:一是校本化,也就是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转化为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条件、教师素养和学生实际的课程;二是整合化,就是课程内和课程间跨领域整合;三是个性化,课程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给儿童课程选择的权利;四是生活化,生活是课程的来源,生活是理解课程的基础,生活是课程的目的;五是特色化,课程建设需要遵循儿童本位,要有对人的培养价值有独特的认知,有对学校资源的独特凝聚,有关于学校品牌的独特塑造。

二、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主要途径

研究表明:学校课程建设的依据有6个:一是通过教育方针贯彻落地,搞清学校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国家课程方案;三是国家课程标准;四是儿童认知规律;五是学科教学规律;六是资源环境条件。小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有三个逻辑思考:一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和美育课程,二是按照课程领域建设语文课程、数学课程,三是在课程领域之下,将课程分为以学科教材为实施载体的知识课程和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经验课程。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主要途径,个人主张应是在课程领域之下,将课程分为以学科教材为实施载体的知识课程和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经验课程。

1.认真学习领会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目标。音乐课是一门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综合性育人功能的课程,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目标在于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

2.把握小学音乐课程建设的特点。音乐不是一种技能教育,而是审美教育,应当通过音乐的熏陶,通过声音艺术,提高学生的情趣。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制定,从根本上理解了音乐课的价值,突出了艺术教育的特点,渗透了对学生理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课程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强调让学生感悟、理解音乐,喜爱音乐,为学生一生爱好音乐打下基础。

3.促进小学音乐素质教育活动开展。小学音乐课程的实施,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变、有趣的方法教授学生,引导学生更积极更快乐的学习。如从节奏入手,以语言、动作、舞蹈、表演、音乐游戏等方式去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去解释和再现音乐。如音乐课程的引入应该通过听、看、动、想、说、导的方式来进行,用以深化、强化学生的理解、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

4.确定新的音乐课程实施评价指向。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评价的教育。评价需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准确性、流畅性,要善于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重视学生参评的重要性。

5.开发形成校本化的音乐课程。开发校本课程一方面能够大力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拓宽学生所学音乐知识的范围,培养、提高学生音乐能力,并且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音乐、学习音乐的机会,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修养,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另一方面,开发校本课程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探讨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如何根据学校的情况来满足学生需求的音乐课程开发上,注意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兼顾、从分散教育实践到课程化、传统与现代的多向交汇、精英化发展与大众化需求的协调、注重多元文化音乐的融合、活动化与学科整合等要求,开发形成学校特色的音乐校本课程。

三、小学音乐实践课程建设的设计思考

小学课程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在于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实践成为课堂的中心”。对于小学音乐实践课程建设的设计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清心为学,玉琢成器”的校园文化建设主题作为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思想指导和制度保障。充分调动音乐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促进作用,落实好了玉的五德“仁爱、诚信、纯洁、勇敢、智慧、高尚”灵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