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的特殊性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力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充分就业劳动力培养
劳动力商品学说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的论断为剩余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全面认识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问题,对于完整和准确的理解的经济理论,正确认识和科学管理、使用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的论述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劳动力商品特殊性是这样理解的,劳动力作为特殊商品,有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它的使用能够创造出价值,并且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我们认为,这种理解和表述存在两个非常明显的问题:
不准确、不科学
凡是商品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价值,都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都是人类抽象劳动的体现。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在量上进行比较,使商品交换成为可能。而每一种具体商品的使用价值都是不同的,他们能够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正因为如此,才使商品的交换成为必要。否则,作为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也就不存在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种商品都有其特殊的使用价值,如衣服的使用价值不同于大米,大米的使用价值不同于劳动力。衣服可以穿但是不能用于满足人们充饥的需要;大米可以充饥但是不能用于满足人们保暖或美观的需要;劳动力可以进行劳动、能够创造价值,但是既不能用于吃也不能用于穿。由此可见,特殊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共同属性,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那么,劳动力的特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谈到货币怎样转化为资本时写道:“要从商品的使用上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所有者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即劳动力商品,引者注),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在此,马克思并没有将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的特殊性简单地归结为其特殊的使用价值,而是把它的特殊性正确地表述为“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对于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马克思是这样论述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这个商品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它能提供劳动,从而能创造价值”。这里,马克思为什么用“独特的使用价值”,而不用“特殊的使用价值”呢?“独特”一词才真正把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同其它商品从本质上区别开来了,劳动力之所以成为特殊商品,最重要的原因和理由就是它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相对于其它普通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这种独特的使用价值,在使用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属性(相对于其它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使用过程中的属性而言),其他商品的使用过程是人们对商品的消费过程,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过程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创造出价值,并且能够创造出大于它自身价值的价值。
以上分析告诉我们,将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归结为劳动力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是不准确的、不科学的。这种归结和表述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其使用价值在使用过程当中的属性这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等同起来,既引起了逻辑上的混乱,又增加了人们正确理解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的困难。
对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的全面理解
仅仅将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理解为劳动力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属性都是不全面的这种理解,并没有充分揭示劳动力商品同其他商品的不同特点。实际上,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还从其他角度进行了研究。
劳动力商品价值具有特殊的结构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有一个最低限度或者说最小限度,而其他商品则没有这个限度。“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或最小限度,是指劳动力的承担者即人每天得不到就不能更新它的生命过程的那个商品量的价值,也就是维持身体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一般地说,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高于这个最低限度。
劳动力商品价值量具有特殊的构成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不仅包括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且还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由于一个国家的气候和其他自然特点不同,食物、衣服、取暖、居住等等自然需要也就不同。另一方面,作为必不可少的需要的范围,和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一样,本身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多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其中主要取决于自由工人阶级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从而他有那些习惯和生活要求”。
劳动力商品价值具有特殊的交换形式 普通商品的交换必然会发生所有权的转移,而劳动力商品的交换,并不发生所有权的转移。劳动力所有者必须始终把劳动力只出卖一定的时间,如果他把劳动力一下子全部卖光,“他就出卖了自己,就从自由人变成奴隶,从商品所有者变成商品”,“他必须始终让购买者只是在一定期限内暂时支配他的劳动力,使用他的劳动力,就是说,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时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
劳动力商品能否顺利交换有其特殊的意义 “劳动力不卖出去,对工人就毫无用处,不仅如此,工人就会感到一种残酷的自然必然性:他的劳动能力的生产曾经需要一定量的生存资料,它的再生产又不断的需要一定量的生存资料”。其他商品卖不出去,可以暂时从流通领域中退出,作为商品库存,它的价值仍然存在。劳动力卖不出去,工人处于失业状态,不仅它的价值等于零,而且对于他的所有者来说,就会面临一种残酷的生存压迫。
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也是商品,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加强对劳动力商品的研究,科学管理和使用劳动力,对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在对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的认识上,以下几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必须进一步提高对解决就业问题重要意义的认识
即使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从劳动力所有者的角度来看,失业也是工人的沉重灾难。虽然将劳动力出卖出去,实现就业,工人就会遭到资本家的剥削;但是,既使如此,就业也比失业强得多,受剥削也比不受剥削强得多。因为不受剥削、不将劳动力出卖出去,“工人就会感到一种残酷的自然必然性”。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失业则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同其他商品不同,人的劳动能力不仅不宜储存,而且不使用还可能会萎缩、消失。人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身上的自然力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它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一个人长期处于失业状态,它自身沉睡着的潜力就可能萎缩、消失,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浪费。
我国解决就业问题同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更多的困难,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占有的经济资源数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相对贫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又面临着巨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压力,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实现充分就业的意义和困难都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在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上我们必须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的对策和方法。我们认为,国家应将充分就业作为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最近一个时期,我国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有一种过分关注GDP增长速度的倾向,好象只要保持一个高的GDP增长率,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诚然,高的经济增长率有助于充分就业的实现,但是,高的GDP增长率并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充分条件。如果能够充分吸纳劳动力的经济部门大量萎缩,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不能增加就业,而且还可能使失业问题更加严重。近年来,我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明显,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业高速发展推动的,这种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十分有限。当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率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强调效率而忽视就业问题,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实现两者的平衡和统一。从某种意义上看,充分就业和经济效率并不矛盾,失业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是效率的巨大损失,只有建立在充分就业基础上的效率,才是真正的效率,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效率。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效率的统一,我们认为,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不仅应该大力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应该大力鼓励能够大量吸纳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一个企业既使效率不是很高,只要能够大量的吸纳劳动力,我们就应该承认他的巨大贡献和存在价值,就应该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护。
必须进一步增加国家对劳动力培养、教育和训练的投入
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中,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力商品具有极大的外部效应和极高的培养效率。劳动力的使用和消费过程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劳动力在使用中所创造的价值的高低同劳动力的培养和训练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对劳动力培养和训练得越好,劳动力创造价值的能力就越大。从劳动力本身价值的构成来看,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并不是全部归劳动力的所有者所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条件下,劳动力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构成了资本的利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除了一部分被劳动力雇佣者占有以外,大部分形成国家收入变为社会财富。从这个角度来看,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越大,他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劳动力商品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效应。不仅如此,对劳动力的培养效率也是很高的。国外的一些经济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对劳动力的培养多花1美元,就可以提高产出5―8美元,这种回报率,是其他任何投资都不可比拟的。
我国是一个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中大国,国家很穷,需要办的事情又很多,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有限的财力,但是,无论财力怎样有限,都不能够成为忽视对劳动力培养和教育投入的理由。近年来教育产业化的呼声很高,特别是对高等教育产业化几乎无人提出异议,有人认为,高等教育的收益归学生所有,所以高等教育的成本也应该由受教育者承担。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劳动力的素质越高,它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对社会贡献就越大,外部性就越强。从这个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是社会而不是个人。不仅如此,如果我们让学生来承担高等教育的成本,必然会使那些具有良好潜质的人因贫困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会造成对潜在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我们建议,在教育产业化易被误解的情况下,最好不再提倡这个口号,国家应该采取明确的政策和措施,保证教育的经费投入,真正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落到实处。
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劳动力的法律保护
劳动力商品价值具有特殊的交换形式,劳动力商品与其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同其他普通商品不一样。劳动力商品在出售过程中不发生所有权的转移,商品的所有者出卖的只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而不是自已本身。劳动力商品所有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契约关系,他们的人格应该是平等的,劳动力使用者对劳动者的管理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一般的道德原则。虽然劳动力的交换过程是自愿的,但是事实上劳动力出售者和劳动力购买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由于劳动力出卖者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其他的选择,使得他们与购买者相比处于弱势的地位,这更需要国家从法律上加强对劳动力所有者的保护,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现在看来,世界各国都日益重视对劳动力的法律保护问题,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更没有理由不重视这一问题。
参考资料:
篇2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特殊阶段,其商品生产也具有特殊性,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把商品经济生产的一般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及其结合,资本及运行变成了极端的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高度私有化,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生产的前提雇佣劳动,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分离,它的创立造就了大批的具有人身自由,却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占有大量资本的资本所有者,资本的所有与劳动分离,必然出现资本的所有者购买生产的另一个要素劳动力的特别劳动形式,形成资本对劳动的剥削。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小私有制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资本家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价值增值为生产目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而且也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最高形式。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资本主义社会 劳动力所有权 特点
劳动力所有权思想,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解剖中逐步形成的。它作为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科学范畴,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马克思在他四十多年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发现了劳动力所有权这一社会存在,确立了劳动力所有权这一经济范畴。
劳动力所有权的主客体是统一的
由于劳动是人的本质规定,马克思对劳动力所有权的主、客体的规定,是建立在他对社会生产中的人的不同规定基础上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社会生产中的人也具有二重性。马克思说:“社会生产过程既是人类生活的物质生存条件的生产过程,又是一个在历史上经济上独特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过程,是生产和再生产这些生产关系本身,……即他们的一定的社会经济形式的过程。”他在这里指明,劳动过程是自然生产的过程,同时也是生产社会生产关系的过程,社会关系既是劳动的本质规定又是劳动的必然结果。人作为劳动过程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同样具有这两种属性。马克思从劳动过程的角度给人的性质做了这样的规定:“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因此,从一般劳动过程来看,人是单纯的劳动力。
但是马克思又给社会生产关系中的人的性质做了不同的规定,他指出“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可见,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人是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马克思对社会生产中人的这两种不同规定,就构成了劳动力所有权关系的主体和客体的不同规定。作为生产关系和利益承担者的人,构成劳动力所有权的主体,在劳动过程中单纯作为劳动力存在的人,成为劳动力所有权的客体。前者对后者的占有就构成了马克思劳动力所有权范畴的含义。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所有权的主体和客体是由一个人来承担的,因此,也是统一的。马克思说:“工人像每一个作为主体处在流通中的个人一样,是一种使用价值的所有者”,是自身劳动力所有权的主体,同时,他又是一个劳动力,是这一劳动力所有权的客体。
劳动力所有权存在于生产过程的各个领域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所有权不仅存在于直接生产过程,而且在社会再生产其他环节,也都有表现。在直接生产过程中,“资本家为了实现买者权利的最大效益化,会将工作日尽量地延长,有可能的话,恨不得将一个工作日化作两个工作日来使用。不过,在另一个方面,出售给买者的商品性质为买者规定了消费界限,而且工人还要为了他作为卖者的权利提出要求,他会提出把付出劳动的时间限制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在这里显然就出现了二律背反、权利与权利相对抗的现象,而这两种权利都同样是商品交换规律所认同的。”工人作为“卖者”也要坚持自己的权利,为了使自己在更好的条件下让渡自身的劳动力使用权,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料,因此,在生产中他们要不断地为缩短工作日、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等等而斗争,这些权利正是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
在交换领域,“劳动力所有者和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相遇,彼此作为身分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所不同的只是一个是买者,一个是卖者,因此双方是在法律上平等的人。”而且“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时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在交换过程中,工人与资本家在法律形式上是平等的,一个是劳动力的所有者,一个是货币的所有者,通过交换才能使资本主义生产得以进行。在分配领域,每年新创造的价值,“一部分属于或归于劳动力的所有者,另一部分属于或归于资本的所有者,第三部分属于或归于土地所有权的占有者。”正因为工人对劳动力的所有权,使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可以在分配中得以实现。
在消费领域中,由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因此,工人把他所有的劳动力商品出卖并换成货币这种财富的一般式,这样,工人的消费就“不是受特殊物品的约束,也不是受满足需要的特殊方式的约束。工人的享受范围并不是在质上受到限制,而只是在量上受到限制。这就把工人同奴隶、农奴等等区别开了。”工人的劳动力所有权在消费中的体现就是工人可以把他的劳动力商品换成货币,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再通过交换来获得他所需要的商品。
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力具有形式上的所有权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对劳动力的所有权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正是因为劳动者拥有劳动力的所有权,所以一方面,劳动者可以自由地把劳动力出卖。另一方面,通过出卖劳动力,劳动者可以获得一定量的生活资料。但是马克思还强调,劳动者拥有的仅仅是劳动力形式上的所有权。从法律上看,工人对自己的劳动力还是拥有所有权的,但随着劳动所有权的丧失,这种劳动力的所有权也在事实上转归资本家所有了。工人虽然可以选择怎样出卖他的劳动力,但是他却不能选择要不要出卖劳动力,劳动力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交换,劳动力不卖出去就等于零,工人就没有生活资料,无法生存下去。通过出卖劳动力,劳动者可以获得一定量的生活资料却无法决定这个量的多少。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可以自由地使用和发挥劳动力,但是却不能参与劳动力产品的分配。因此,马克思指出:“劳动产品和劳动本身的分离,客观劳动条件和主观劳动力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事实上的基础或起点。”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法律虽然承认劳动者的人身自由和平等的社会地位,但由于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劳动者自由得一无所有,他除了自身的劳动力,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劳动者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
资本主义的制度是这种形式上的所有权产生的根源,一旦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分离了,劳动者及其劳动与其劳动力所有权也就分离了。相对于人身依附关系来说,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成为自身劳动力的所有者,这固然是一种进步。在劳动力市场上,资本家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表面上也是平等的。可是劳动力所有权离开生产并不是现实的,而一旦把资本主义劳动力个人所有权放到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去考察,资本家与劳动者的那种平等关系就化为乌有。由于生产的物质条件与劳动者相分离,工人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去使用,供资本家剥削。这样,资本主义劳动力个人所有权就只是资本存在的一个绝对条件而已。
资本主义企业内部劳动力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与奴隶社会奴隶主和封建社会地主对劳动者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同时占有不同的是,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当劳动力的买卖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完成以后,资本家拥有了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权。“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所谓的“劳动属于资本家”,指的就是劳动力的所有权属于资本家,劳动虽然是雇佣工人实际从事的,但已经不属于工人了。正如通过交换获得了普通商品的使用权一样,资本家关心的不再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而是其使用价值。因为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它具有能够为资本家创造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多价值的特殊性。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贪婪使资本发展成为对劳动,即对发挥作用的劳动力或工人的监督权和指挥权。资本家监督工人有规则地并以应有的强度工作。因此,资本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强制手段,迫使工人阶级超出自身生活需要的狭隘范围而从事更多的劳动。
工人没有剩余劳动的分配权
篇4
一、概念不同。雇佣关系是指受雇人(雇员)在一定或不特定的期间内,从事雇主授权或在其指定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主接受受雇人提供的劳务并按约定给付报酬的权利义务关系。承揽关系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务关系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力,用人单位使用劳动力,双方形成劳动力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
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人身支配与管理关系不同。雇用关系中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双方之间具有支配与服从的关系,雇主必须为雇员提供合理的劳动条件和安全保障,同时对其工作进行监督管理,雇员则需听从雇主的安排,按其意志提供劳务;承揽合同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支配与服从的关系,在劳动中承揽人一般是自行决定自己的操作规程和劳动过程,不受定作人安排或监督管理,承揽人在完成工作中具有独立性;而劳务关系中双方只形成劳动力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
三、提供劳动和支付报酬的内容不同。雇佣关系中,雇员所付出的主要是劳动力,当然也包含一定的技术成果,但通常其技术含量比较低,其报酬成分也比较单一,仅仅包括劳动力的价值。而在加工承揽关系中,承揽人所付出的主要是一定技术成果,其次才是一定的劳动力;承揽事项应具有特殊性,它一般需要具备相应的设备条件,蕴涵一定的技术成份;承揽关系中的报酬也不同于一般劳务关系中的报酬,其报酬不仅仅包含劳动力的价值,还应当含有技术成份的价值以及一定的利润成分。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只提供单纯的体力劳动,没有技术含量的成分,所获报酬也仅是劳动力的价值。
四、签订合同的主体不同。1、雇用合同与劳动合同主体的不同,该二者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受国家干预程度不同:雇佣合同的内容是通过双方的自由协商来确立;而劳动合同的内容除自由协商外,还须符合国家法定的劳动条件、劳动保护等条款。我国劳动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根据上述规定,我国劳动合同所涉及的主体有:(1)国内的各种类型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与之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劳动者。(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而雇佣合同双方签约主体一般为自然人,还有不属于劳动法调整范围的农村承包经营户及其所招用的劳工等。2、雇佣合同与承揽合同的区别。要判断两者的区别主要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隶属关系。承揽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不存在相互的隶属关系。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判断:
第一、看工作场地、生产条件(如设备、工具、原料等)由谁提供。在雇佣关系下,工作场地和生产条件一般由雇主提供,雇员只负责提供劳务。承揽关系中,工作场地、生产条件一般由承揽人负责提供,承揽人向定作人交付的是工作成果。
第二、看报酬支付方式。雇主一般是按月或定时向雇员支付报酬,该报酬相当于劳动力的价格。承揽关系中定作人因承揽人完成某项工作或做完某件事时才支付报酬,该报酬不仅包括劳动力价格,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工本费等。
篇5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feature of human capital in western China and describes the reason of the Barriers to labor. Then analyze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of western China. At last supplying the different recommendations 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labor Barriers.
关键词:劳动力资本化 西部社会 劳动力障碍
Key words: Labor Capitalization western china Barriers to labor
作者简介:陈彦伶,1986.08.14,汉,在校硕士研究生,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近年来,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得西部地区进入了大力发展阶段,一方面给西部社会带来了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大量的移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笔者统计出2008年西部的流动人口超过了6000万人,约是2000年迁移人数的5倍,约占到了全国迁移人口的四成。由于西部社会在文化、信仰、生活方式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性,使得移民问题成为西部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这其中“劳动力资本化障碍”问题就是西部社会移民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会关系到了西部移民的出路。
一、 劳动力资本与劳动力资本化
劳动力资本的概念在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那里就已经有了一定的雏形,后来马克思从哲学层面上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我们应该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本文所指的劳动力资本即指能够在生产活动中与其他的生产要素一起创造剩余价值的那部分劳动力。具体而言就是指存在于劳动者身上的,通过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保健、文化熏陶等积累而获得的身体素质、道德素质、技能技术等。
劳动力资本化即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到创造价值的生产活动中,与其他的生产要素一起不断为社会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所谓西部移民社会的劳动力资本化障碍指的是在西部社会的现代化开发过程中影响流动人口的劳动力不能在非农产业部门创造新价值而处于一种闲置的状态的因素。这些障碍可分为两种:一是影响劳动力与其他劳动要素重新配置能力的因素。二是影响劳动力完全不能融入生产过程的因素。这两种主要因素在西部的移民中都存在。
二、 劳动力资本化障碍的表现
劳动力资本化障碍有很多表现,具体到西部移民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门转换困难。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2000年全国在1.2亿流动人口中,从乡村流出的有73%,流入城镇的有74%。由于西部社会的城市化程度比全国水平更低,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在西部迁移人口主要是乡村人口。长期从事农业而没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经验与技能技巧,所以根本无法进入城市的用工体制。
2、劳动力生命周期局限。农村劳动力的生命周期是很长的,所以农村没有退休这一说法。但是城市的用工类型与用工年限是有法律规定的,所以农村弱势群体迁入城市后已经没有了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
3、主观放弃。移民群体中很多人有依赖心理。认为移民是为国家的公共利益而放弃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国家应该对自己的生活付全部的责任。所以很多时候移民以各种借口作推脱,放弃劳动力资本化的机会。
三、劳动力资本化障碍的原因
1、西部社会的特殊性
中国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12省(区、市),占中国国土面积的71.5%,占总人口的28.7%。目前这一区域与我国的其他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西部社会的社会状况的复杂性以及由此导致的移民主体特征也往往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1)西部社会的地理特征――移民主体“乡土性”
我国西部的地形十分复杂,西部地区聚集了大量的山脉如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等等。西部的自然资源很丰富。同时西部的自然环境也是十分的脆弱。西部社会是“马铃薯”社会,土地开发主要依赖单个家庭自我耕种,统一的土地开发模式往往不太适用。所以西部人民大多是从事农业,没有强烈的商品经济意识,缺乏竞争性,对土地的依赖性使他们缺乏流动性。
(2)西部社会的民族特征――移民主体“民族性”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主要在西部地区聚居的就有41个。全国159个民族自治地方中西部地方的民族自治地方数占了80%。而且少数民族的分布面积占西部总面积的80%,全国少数民族分布地区总面积的70%。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的民族心理,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 认为民族心理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1 因此民族性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移民流入新的社区是很可能会由于民族性的不同而感到难以适从。
(3)西部社会的信仰特征――移民主体的“信仰性”
广大的西部社会远离沿海地区,被包围在崇山峻岭中,远离城镇的生活使得信仰的优势特别的突出。西部社会人、鬼、神的三维世界观使得人们的精神空间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尤其在各少数民族中,宗教文化在其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特殊的重要地位,信仰性意味着人们常常会压抑自己的情绪,没有主动的生活抗争能力。
综上,西部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封闭的信仰社会。地理环境的封闭、民族自有的生活方式、人们心中神圣的、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造就了独特的西部居民。这些特征都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西部移民对城市生活的适应和自身人力资本的开发。
2、城市劳动力制度的制约
劳动力市场本来就是一个分割的市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可以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这种分割是劳动力市场完全开放竞争的结果,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劳动力分割的原因就还有制度性原因、技术性原因。在中国移民深受到城乡劳动二元分割的制度因素的影响,移民和城市居民的待遇和工作都不同,移民收到的歧视很严重。另外农村中出现的大量妇女以及老人在城市的用工制度环境中也是会成为不可用的劳动力,所以而导致了劳动力不能资本化。
四、 “劳动力资本化障碍”现象的对策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活动,而拥有劳动力的人必须有效的发挥劳动活动创造剩余价值才能造福于人类社会。要消除所以西部社会移民的“劳动力资本化障碍”不能笼统的采用一种单一的方式,因为移民群体本身也有分化,要分而治之。
1、就地转换,保持乡土特色。
妇女、老人等农村的“弱势群体”由于自身宗教性、乡土性、信仰性的严重影响,移民成本很高,所以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劳动力的就地转换。西部社会的生态资源、民族与信仰文化特征以及独特的生活方式是当今世界一体化进程中不过多得的一片“后花园”, “弱势群体”可以成为拥有一定现代性又不完全丧失传统乡土性的“园丁”,为打造“世界后花园”继续发挥自己的劳动力的价值而不至于形成劳动力资本化困难的局面。
2、加强移民的生活信心。
农村的青壮年,作为城市化的主力军他们对城市生活的适应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影响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对于这部分移民,要加强他们对自身的认识,要让他们正确的认识城市异质化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好好的渡过适应期自己的生活一样可以想城市人一样。
3、建立合理的用工制度。
不公平的制度瓶颈最终会逐渐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导致劳动力资本化困难,要改善这种局面需要城市人口以平常心接纳移民,看到他们对城市的贡献。用工制度的制定上要促进劳动力要素公平均衡的流动,人力资本投资主体也要看到移民劳动力潜在的价值,举办更多的技术培训课程,使他们在自我进步的同时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
综上所述,西部地区移民的“劳动力资本化障碍”有着深刻的社会、环境和制度原因的,目前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只有我们认识到这部分劳动力的价值并合理的利用,我国的移民安置问题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才能缓和社会矛盾,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力毅.非自愿移民的人力资本开发研究[M].河北:河海大学出版社,2007
[2] 蔡.中国的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 陈昌文.圣俗边缘[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篇6
[关键字]内部劳动力市场 交易成本 专用性人力资本 信息不对称 长期契约
一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涉及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这一研究领域,他们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有关市场理论和企业理论的基本假说,并将经济学领域取得的新进展作为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如将非对称信息和交易成本等概念运用到这一领域,由此也出现了一些有别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假说和相关模型,其中,以贝克尔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一系列就业安排如长期雇佣合约、内部职务晋升、年功序列工作制,本质上是由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决定的。长期雇佣合约通过所谓“锁住效应”保护了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沉淀价值,同时增加了雇佣双方长期合作的激励,因而,专用性人力资本积累被视为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核心基础。由萨洛普提出的塞选模型将在企业内部实行的年工资制度的原因归结为雇主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雇员特征的塞选行为。一般说来,雇主在支付大量费用对雇员进行培训之后,较愿意与雇员签订较长期的雇佣合约,以免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流失,雇主可能使用报酬后置这一分配政策,将那些较少具有跳槽倾向而愿意在企业长期工作的雇员塞选出来,该理论认为,内部劳动力市场可以以一种较低成本的方式实现雇佣双方的有效匹配。以威廉姆森等人为代表的交易成本学说倾向内部劳动力市场是通过将工资与工作岗位挂钩以及实际内部晋升的制度安排,防止了专用性人力资本在工资谈判中出现的讨价还价的可能,从而实现了交易成本的节约。
二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及特征
(一)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如果将企业外部的各种人才供给来源称为外部劳动力市场,那么相应地,企业内部的人才资源可以称作内部劳动力市场。在企业的实际运行中,劳动力并不完全是在外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招聘、筛选、考核进行配置的。只关注外部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作用是不够的,实际上内部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为重要,因为有近80%的劳动力都是处于企业内部的劳动力市场中。事实上,在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政策下,企业只从外部劳动力市场雇佣某一层次(通常是较低层次)的人员,其他层次的职位空缺都由企业内部的人员通过调换和晋升来填补。
我们总结前人的理论,给内部劳动力市场下一个定义:在雇主和员工之间存在契约(尽管未必是正式的成文契约)的前提下,员工与企业之间具有长期的附属关系并强调正式规则和程序的雇佣关系,同时企业采取晋升内部优先制(强调资历)、在岗培训制(与晋升挂钩)、薪酬与职位挂钩制等有效的管理结构。事实上,内部劳动市场并不是一种市场,而是一种劳动力分配的管理系统。狭义概念上的内部劳动力市场是指企业内部的劳动力市场,有些文献把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边界线定为制造业中的无技术或半技术的蓝领工人,认为他们的工作是按照工作程序安排的。后来此边界扩展到那些从事文书、行政管理工作的工人。
(二)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上,雇佣关系类似于组织内部的科层管理,雇佣具有高稳定性,高层职位存在内部晋升机制,在晋升和工薪分配中充分体现年资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外部劳动力市场通常是以价格或经济杠杆来配置人力资源的,而内部劳动力市场主要以管理和惯例为调节手段。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作为一个科层组织,其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完全纳入了科层组织内部的管理规则和程序中,规章制度成为内部调节的主要手段,同时,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企业文化和雇佣传统等非正式规则也对雇佣双方的行为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与外部劳动力市场不同的刚性特征,进而对劳动力的定价和配置也有重要的影响。
2.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受经济波动等因素的影响经常性发生着变动,由此所形成的雇佣关系是短期的,而内部劳动力市场则存在着雇佣关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在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今天,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员工的在职培训日益重视,这导致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从而引起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向保护人力资本、追求内部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降低人力资源替换成本方向倾斜,企业往往通过默契和承诺来维系雇佣关系的稳定。一般不轻易解雇员工。员工也不会因为工资变动和工资差别而轻易地脱离企业,他们会在组织内部表达自己的意愿,在组织中设法改善自己的劳动条件。
三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长期契约性及相关收益
(一)劳动力替换成本等交易成本的存在决定了内部劳动力市场的长期契约性
科斯(Coase,1937)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强调了企业组织对市场交易的替代关系。科斯认为,与市场活动一样,企业也是协调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市场价格机制运行是有成本的,使用价格机制的市场交易中有时存在相当高的交易费用,而企业组织存在的基本理由,在于企业组织内部契约活动要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科斯在考察企业的性质中,还提出企业组织的内部契约是一种长期契约,是为了避免市场中一系列短期契约的风险而出现的。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1978)
和张五常(Chetmg,1983)
发展了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张五常详细考察了价格机制运行中的信息费用、考核费用等,认为这些费用同样属于市场交易的费用,在企业契约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交易费用的时候,企业的内部契约关系可以取代市场交换关系。
劳动力的替代成本作为交易成本是很高昂的,劳动力的替换成本包括:一是雇佣新劳动力和解雇原有劳动力的直接成本。从企业或是雇主来说,为了寻找合适的雇员,需要花费招聘、筛选、培训等成本。从雇员角度来说,为了寻找合适的工作,也需要不断地收集信息、权衡比较、从而需要制服各种转换或寻职成本。显然,这些成本与雇佣合约签订的次数是正相关的,合约期越短,雇佣关系变更越频繁,交易成本越高。可见,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在企业内部形成相对独立的劳动力市场,应该形成长期契约关系。二是由于内部人不愿与企业新成员合作,而破坏与新成员的关系所以引起的成本;三是劳动力替换对生产力的生产效率造成负面影响而包含的成本,这其中包括企业文化蜕变成本,人才流失常常发生在其有创新意识、与传统文化不相容的人才群体,结果导致企业朝表面趋同方向蜕变,缺乏创新精神。当企业考虑这些成本因素后,往往发现维持现有契约关系不变是相对明智的选择。
此外,在雇主与雇员之间围绕利益分配问题的经常性讨价还价行为产生的谈判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有关职位分配和工资报酬等刚性安排来降低交易成本。
(二)知识专用性和岗位特殊性的存在决定了内部劳动力市
场的长期契约性
如前所述特殊人力资本可以是企业对雇员进行特殊技能训练的结果,也可以是由于雇佣关系终止而引致的成本损失,第三种情况我们可以把特殊人力资本看做是工人和企业匹配的质量。Jovanvic(1979)认为,特定工人和企业匹配的生产率是不断变化的,并且事先不可观察,需要雇佣期限的增加而不断被了解。该模型得出了一个匹配质量的性质:如果工人对预期的匹配质量要低于工人的保留匹配质量,工人就会迟职。在匹配的早期,工人对匹配质量的不确定性很高,离职寻找新工作的工作代价很大。由于预期匹配质量变高的可能性很大,即使早期匹配质量低,工人也呆在原企业。工作时间更长后,工人对匹配质量的不确定性降低,保留匹配质量上升,在这一点。离职率上升,不良匹配被清除。剩余匹配都是离职率低的高质量的匹配。该模型解释了劳动力市场上雇佣关系终止比率开始很低,然后变高,随后又非常低的客观现象。也说明了为了减少无效的质量匹配,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内部劳动力市场的长期契约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内部劳动力市场的长期契约性有利于特殊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有效地缓解劳资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可以减少经济上无效率离职带来的效率损失,也有利于减少无效的质量匹配,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劳动力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决定了内部劳动力市场的长期契约性
篇7
关键词:新疆;牧民;剩余劳动力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155-02
新疆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制约,在经济上属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较低,对牧区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转移不出去,滞留在本地,对提高牧民收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制约作用。因此,从新疆具体的区情出发,多角度探讨新疆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对加快新疆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加大反贫困力度,构建和谐新疆、平安新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战略的层面看,搞好新疆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一、牧区劳动力转移是新疆草原畜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新疆的草原畜牧业转型就是要把建立在传统游牧方式和直接经验基础上的传统畜牧业转变为以现代科学技术、生产资料的管理方法为基础的现代畜牧业。实现高产、高效的牧业产业体系,良好的饲养条件和畜产品加工产业的高转换效率的畜牧业生态系统。显然新疆畜牧业现代化的过程既是牧业劳动生产率加速提高的过程,又是现代牧业排挤传统牧业人口的过程。随着畜牧业转型进程的深入,牧区分散游牧人口将大大减少,并形成由牧民定居,牧区劳动力非牧转移的小城镇构建。非牧业劳动力的转移是提高畜牧业劳动生产率和牧业人口人均收入水平的前提条件之一,然而新疆牧业人口的现状却令人不容乐观。
新疆牧区人口数量巨大、素质低下、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2012年,新疆牧业人口为146.52万人,劳动力人口数为66万人,其中,文盲和半文盲占8%,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1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7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由此可见,新疆牧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在实施牧民定居的前提下,定居村落的建立需要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的转移,这有助于畜牧业产业不断的延伸和非牧产业的引进。牧业人口的传统化是牧业现代化难以实现的根基,畜牧业现代化是以科学技术与机械化、信息化及生态化环境为依托的。在新疆牧业人口劳动力的条件下,产业化和机械化优势显现不出来,游牧的人口难以被解放出来,并不能得到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水平的培养和培训,直接影响了牧业现代化水平的延伸和拓展。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牧区内,妨碍了科技成果与技术的引入,使得信息技术应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难以得到落实,以至于新疆牧业劳动率处于低水平发展中。
二、制约新疆牧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面对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现实市场化形势,新疆牧业劳动力的转移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快进行。但是,由于牧区的历史和区情等原因,使新疆牧业劳动转移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牧区“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
从新疆牧区社会、历史等多因素出发,总结出新疆牧区属于二元经济结构,即传统的畜牧业部门和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新疆牧区工业化水平低,甚至新疆牧区的传统的畜牧业部门和现代化城市工业部门经济联系的“绝缘度”很高,产业关联度很低,处于两张皮不相粘合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现代化城市工业部门对牧区剩余劳动力的拉动力度,导致农牧区剩余劳动力以隐蔽的方式继续存在于畜牧业之中。
(二)牧业劳动力转移严重不足
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农牧业就业率偏高,而产出效应比重偏低,这不仅仅反映了第一产业中农牧业劳动生产率偏低,而且反映了农牧业劳动力转移的不足。地区内第一产业中主要产业就业比重过高、附加产值过低,说明资源要素禀赋转换效率低下。而新疆城市化水平低,难以与发达地区相比(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比较),且自20世纪90年代末一直滞后其相应发展水平的标准结构的城市化率。显然,它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解决新疆农牧业劳动力转移不足的客观现实。
(三)牧民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保守
一是牧区劳动力文化结构不合理,初中及以下比例偏高,掌握劳动技能的程度较低。二是牧区劳动力普遍存在小农意识强的问题,小富即满、小进即安思想较重,只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发展眼光。三是由于牧区劳动力受自身素质限制,对技能培训的知识掌握程度较低,致使牧民对技能开发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认识不足。
(四)培训难度较大,培训效果不理想
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参与主体的配合和支持。一是目前牧区劳动力人群情况复杂、知识水平偏低,组织培训的难度较大。二是培训专业设置与牧区实际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对口,培训存在较大盲目性,影响了培训的实施效果。三是从劳动力供需总量来看,新疆供大于求的现象比较突出,造成培训后没有就业岗位,也已成为限制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相关制度的制约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提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的制度是促使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中央草场承包制的前提下,牧区最大限度的下放了生产资料和经营自,解放了牧区的生产关系,提高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农牧民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但是在新形式下这种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必然要求牧区的经营制度要创新。再加上受国家大环境的影响,在呈刚性“二元结构”条件下,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都为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设置了人为的制度壁垒。
三、实现新疆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一)抓住机遇,拓宽经济发展空间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和措施以来,新疆经济发展迅速,走向跨越式发展阶段,为新疆的长治久安奠定基础。再加上中央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援,为新疆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空间,并且在当地开展了很多项目,这些项目大多是与农牧民、农牧业生产、生活相关的基础项目,因此为牧区劳动力转移打开方便之门。
(二)强化政府服务职能,维护牧区转移劳动力的权益
由于新疆牧区市场经济发育水平低,再加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政治方面的影响,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政府的职能除了具有服务性还要一定程度地干预生产。在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应强化服务职能,要联合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交通部门等相关部门做好牧民的教育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给牧民提供相应的就业信息,并且组织相关技术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实现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自发向自觉转变,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由无组织向有组织转变,切实的维护牧民的合法权益。
(三)积极引导新型的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在扶持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时,政府应给予财政、税收、政策方面的优惠,发挥好牧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牧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牧民在市场经济中的谈判地位,加快牧业产业化进程,形成优质畜产品产业带,带动牧民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牧区剩余劳动力就业。
(四)政府利用援疆省份资源,积极开拓就业渠道
政府除要积极争取援疆省份的援助,把牧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援疆资金的使用方向更好的结合起来。要有组织的安排好牧区剩余劳动力到援疆的兄弟省、市的企业去发展。以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开阔他们的思想眼界,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然后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创业,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形成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走出去―回过来―走出去的良性循环机制。
(五)整合培训资源,全方位开展牧区职业技术培训工作
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镇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为基础,以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为补充,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带动作用的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完善教学培训条件,整合培训资源,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创造整体效应。加强劳动力需求总量和结构预测,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专用性与实效性,加强以产业化为重点的牧区劳动力就地转移和以“绿色证书”为重点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搞好就地就近转移前的职业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 杨本锋.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特殊性探讨[J].新疆农垦经济,2007,(4).
篇8
关键词:教育功能;经济功能;教育产业观
一、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1.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当学校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长时间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将会因人才的缺乏而受到阻碍,就需要重视办学兴教,使教育发展的速度跟上社会的发展,但当学校教育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会使生产力难以接受,人才过多,就业困难,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对教育作出及时的调整。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什么样的生产力决定了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设立什么样的学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各类学校和各专业的比例如何。学校结构必须反映经济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革,教育为生产培养的人才在总量、类型和质量上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否则,即便在人才总量上有余,但仍然会出现结构性失调,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考虑学生当前的职业分工与需求,还要考虑未来的社会变革与职业演变,以应对未来加速发展的科技与社会变革。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科学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促进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也一样,都是以生产力为前提的。
2.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个体生命的 成长只构成了可能的劳动力,但只有经过教育和训练,掌握一定生产部门的劳动知识、技能和技巧,并参与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创造一定财富,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2)教育能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和推广,并能产生新的科学知识
要实现由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除了要通过艰巨复杂的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或革新实践外,其技术成果的推广、经验的总结与提升都需要通过教育与教学的紧密配合,使更多人掌握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
(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教育通过优化自身结构,分流培养各层次、各类型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使可能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复杂的,变化多端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条件,会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教育投资与国民收入不一定成正比,尤其是个人的收入情况更为复杂,高学历的人的收入不一定比低学历的高,因此我们不能只作简单的分析论断,更不能否定教育对经济所起的巨大作用。
二、教育产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分析
教育产业观必须基于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才能够得以形成与发展。无论是教育产业还是教育产业化,其概念均存在深刻的内涵。对于古代教育而言,其虽存在显著经济功能,但因缺乏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以致难以形成产业。特别注意的是受教育产业自身特殊性的影响,故而应对其严格界定,切实规避滥用教育产业现象的发生。实际上,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育产业产出的成果,即随着劳动者劳动能力不断提高,促使其逐步走向工作岗位,从而推进社会生产快速稳定发展。然而由于教育机构隶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既不提供物质产品,也不能够直接创造国民收入,所以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以致教育投资难以用投资回收期指标予以衡量,而教育产业更不能够作为企业进行经营,否则将直接破坏到教育本身的规律性,影响到对后备劳动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现代教育隶属于特殊性战略性产业,具体表现在:(1)仅现代教育才能成为产业;(2)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体制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发展需求,同时,国内现行教育市场调节机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人事用工制度与成熟的人才市场、劳务市场、投资机制不完善及教育决策存在较大随意性等,此形势下迫切需要推进传统教育模式改革,落实好与生产劳动之间的联系,切实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为现代教育成为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3)教育产业具有特殊性。事实上,教育产业属于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战略产业。要求政府机构了解教育政治方向、协调各级各类教育规模,明确教育方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不断提高投资效益,规范教育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等。
三、现代教育经济功能分析
育人是现代教育的直接功能,此外现代教育还同时具有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及发展功能。对某些事物进行区别应取决于各类功能的不同,所以各功能也需要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现。然而若运用直接方式实现间接功能,必然会导致功能异化,不利于功能的全面实现。总结归纳来看,教育功能异化应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1)片面强调育人功能,对间接的衍射功能重视力度不够,开展封闭式办学模式,仅为教育而教育;(2)过于重视某一种功能,而忽视了其他功能的重要性,破坏了教育的功能结构,不利于其他教育功能的整体实现。实际上,封建社会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而资本主义社会重视教育经济功能,前者将教育作为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以致教育功能异化,而后者将教育作为资本家赢利的工具,同样致使教育功能异化;(3)若将间接功能视作直接功能,会致使教育功能混乱,教育功能异化。以时期为例,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到生产活动中,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这样以来既不会达到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预期目标,而且还会导致教学秩序混乱,教育质量下降,从而较大程度上制约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乐菲菲: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J]. 东岳论丛.2011(07).
篇9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托达罗模型 人口推拉理论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必然存在的问题,二元经济结构密切相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素质偏低;而城市发展不足,容纳能力不够。使得近年来,与“农民工”相关的问题日益凸显。
一、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分析
1. 我国农村人口多,剩余劳动力人口数量大。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中,有53.4%为乡村人口,城镇人口占46.6%,①农村人口比例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多地少”的状况日益突出,我国现有耕地18.26亿亩,根据我国目前每亩耕地投入的劳动力计算,农村土地只能容纳约1.8亿的劳动力。加之科技水平发展,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推广与传播,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
2.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农民工”。由于农村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大批农民选择外出务工。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和中国人传统思想的影响,到城市打工的农民没有城市“身份”,无法享受城市福利并成为城市人,并且许多农民工在步入中年老年的时候更渴望回到家乡,使得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只能算作“流动”。并且,农民工流动性大,例如鉴于工资、家人等原因在不同城市间流动,受经济危机影响返乡。
3. 民工潮。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经济发达地区, 出现了“民工潮”现象。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 全国常年流动的农村劳动力约5000- 6000 万人,集中表现为仅四川、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六省。90 年代中期以来,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表现为跨区域流动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 扩大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王军、武双,2007)见表1:
表1②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据表
4. 民工荒。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城市出现了“民工荒”现象。但是,这并非说明市场需求过大导致的劳动力不足,而是,过低的工资待遇和歧视行为,让农民工民工望而却步。同时,由于农民工群体中技工的缺乏,特别是高级技工的缺乏,民工荒愈加严重。2009年初,受金融危机影响,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减速,大量农民工返乡,2010年,经济迅速回暖,缺工现象严重。
5. 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偏低。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倾斜,我国农村教育资源质量明显低于城市,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水平偏低。而农村仅有部分高学历人才大都在毕业后留在城市。这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愈加下滑。由于当前社会的高学历偏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就业上毫无优势。
6.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岗位受到限制,农村劳动力就业几率低。目前,我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两大途径:一是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二是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就业岗位。然而,改近年来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已由粗放型扩张向集约型发展过渡,资本或技术逐渐替代了劳动,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偏低,无法适应乡镇企业和城市岗位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致使就业范围狭窄、就业率低,多数只能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勉,极大地缩小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概率。
7. 国际经济形势的冲击。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我国大量出口贸易受到冲击,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就业方向形成阻碍。
二、 托达罗模型主要观点
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一书中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修正,从而提出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人口迁移模型。这一模型针对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解释了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原因。
托达罗模型的主要观点有:1. 促使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基本因素是城乡收入差异;2.人们迁移不只是对实际收入差距的反映,主要是对预期收入差异的反映。而预期收入受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影响;3.农村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4.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城市高失业率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经济机会不平均的必然结果。(刘洪亮、徐鹏杰,2009)
在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显著、生活水平差异大,城市就业机会较多,导致到城市打工的预期收入水平大于留在农村的实际收入水平,造成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三、 基于托达罗模型的解决方案
基于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根据他的主要思想和政策含义,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案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第一、 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距,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手段。
第二、 均衡教育资源,平衡发展教育水平,特别是对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文化水平,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扩大他们的就业范围,即提高他们的预期收入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
第三、 重视农村、农业、农民发展。根据托达罗模型,单一的增加城市就业机会反而会增加会加剧事业,只有农村的综合发展,才有可能解决城市失业问题。
第四、 托达罗模型认为:“政府干预城市工资水平的确定,特别是制定最低工资线,并且对城市失业人口给予最低生活补贴,会导致要素供给的价格扭曲,引致更多的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使城市的失业率更高”。(刘洪亮、徐鹏杰,2009)并且这种扭曲会是企业使用资本密集的生产方法,减少劳动雇佣。所以,应当消除城市工资对价格的扭曲,合理配置资源,减少农村剩余劳动的流动,增加对劳动的雇佣。
四、 托达罗模型的不足
托达罗模型建立在一些假设上,而某些假设使得之一模型不能完全适合中国实际。这一模型在中国现有社会现实下,缺陷表现为:
1. 托达罗模型衡量人们是否选择迁移到城市的标准是唯一的——工资,只有在预期收入 水平高于现有收入时才选择迁移。但是,现实中,人们往往被城市的其他因素影响,如文化氛围、基础设施等。特别是在城乡差距较大地区,人们更渴望到城市“见世面”。
2. 托达罗模型倡导在农村内部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希望将农村剩余劳动力限制在农村,这一方式的不适应表现为:(1)中国城市化水平远远不够,城市化时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将剩余劳动力限制在农村,将阻碍中国城市化进程。(2)将农村剩余劳动力限制在农村没有考虑到农人口不断增加的问题。中国农村人口增长速度较高,不断增长的人口将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负担,这样做只能解决城市人口增长和就业问题,无法解决农村剩余生产力问题。并且,受农村的“一胎半”政策、养育孩子成本较低和男孩偏好、多子多福的观念影响,这一限制将加剧农村人口膨胀。(3)过分的将农民限制在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将对西部生态造成极大的破坏。
3. 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不利于城市发展,尤其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中国城市发展,离不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贡献。特别是在第二、三产业亟待发展的时候,充足的劳动力将是不可或缺的保障。限制了农村劳动力,也将限制中国经济发展。
五、 人口推拉理论的主要观点
20世纪50年代末, 唐纳德·博格系统地提出了人口迁移推拉理论, 认为人口迁移是农村存在的消极因素形成的推力和城镇存在的积极因素形成的拉力这两种不同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农村地区并非只有促进人口迁出的推力因素,迁入地区存在一些不利于人口迁入的推力因素。)。最终,埃弗雷特·李完善了人口迁移理论, 他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 他认为迁移行为的发生时迁出地和迁入地的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影响迁移的因素包括:迁出地因素、迁入地因素、中间障碍因素和个体因素四个方面。这些因素既有客观方面的, 也有心理方面的, 只有迁移动力能克服迁移阻力的人才能最终完成迁移过程。这一理论的缺陷是,缺乏系统有力的实证证实,对推力拉力缺乏明确定义。
在以往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农村流动人口的研究中,“邹新树指出:农民个体向城市流动就业是市场中同时存在着的拉力和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拉力和推力包括农村拉力、农村推力、城市拉力、城市推力四个力量,而每个力量又都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合力。农村拉力是由农村收入拉力、农村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拉力、生理和心理拉力以及政策制度拉力等构成的合力,农村推力是由家庭生产生活推力、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推力、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推力以及当地政府推力等构成的合力;城市拉力是由城市预期收入拉力、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拉力以及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拉力等构成的合力,城市推力是由政策制度推力、进城就业成本推力、相对经济社会地位推力以及就业门槛推力等构成的合力。”(牛喜霞、谢建社,2009)
六、 基于托达罗模型和人口推拉理论的解决方案
结合托达罗模型和人口推拉理论,探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解决,不但要:1重视农村、农业、农民发展,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2.均衡教育资源,平衡发展教育水平,特别是对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3.消除城市工资对价格的扭曲。还应该:
第一、 增强农村地区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农村作为迁出地的拉力,相对减弱城市作为迁入地的拉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彻底改善农民生活面貌。
第二、 促进农村地区城市化,特别是第二、三产业的增长。通过这一方式,不但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较落后地区经济水平发展,增加劳动力需求,扩大本地区劳动力心爱能力,也实现了农民的“就地迁移”在本地区解决就业问题。
第三、 打破户籍制度壁垒,让农民工成为市民。城市作为迁入地而不能给予迁移者适当的社会保障和生活保障,使得农民工选择“回流”,既不能体现“以人为本”,又阻碍了城市化和农村发展。
第四、 同时,注意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同申等.发着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田雪原等.人口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4
[3]刘洪亮,徐鹏杰.基于托达罗模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
[4] 王军,武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分析[J].当代论坛,2007(9)
[5] 周天勇.托达罗模型的缺陷及其相反的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1(3)
[6] 张海涛.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分析——基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2009(2)
篇10
关键词:农民工 城市 权益
1 农民进城务工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第一,农民工收入较低且缺乏社会保障。农民工多从事苦、脏、累以及技术含量较低的工种,劳动条件差、收入待遇低。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大量使用农民工,压低农民工工资,不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另外,还有一部分农民工更看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这直接导致他们宁愿将社会保险折算成工资发放也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障。第二,农业生产因素影响农民外出打工。农民工在农忙时必须回流从事季节性的农业生产,从而造成打工不稳定。另外,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要求灌溉、治虫等工作必须基本同步才能取得较好的收益,进而间接地挫伤农民外出打工的积极性。第三,农民工子女就学状况堪忧。农民外出打工都要面临子女教育管理的难题,其子女留守的,因缺少关爱和教育,易造成伤害事件。子女跟随父母外出的,一是因为择校费等入学成本过高而造成完全辍学;二是到流入地公办全日制学校借读,但借读费较高,且有不公平待遇;三是在“民工子弟学校”上学,其教学质量以及卫生、安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第四,社会歧视和偏见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农民工群体在城市受到一定的偏见与歧视,成为事实上的二等公民。而城市居民的歧视使农民工在心理上遭受到压力,其中部分农民工对城市和居民产生逆反心理,这种情绪的积累成为城市不稳定的矛盾源。第五,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很不适应。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着文化和技能偏低、不能适应企业用工需求的问题。而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已不仅仅是注重其低廉的价格,还对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等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第六,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现象较为普遍。农民打工钱财被骗、工资受到克扣、与城市职工同工不同酬等新闻时常见诸报端,这些无不说明农民进城务工的环境仍是不容乐观的,农民工受社会歧视、合法权益受侵害的情况相当严重。
2 继续鼓励和规范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的重要意义
第一,农民进城务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劳动力作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它的流动组合是必然的。一方面,随着城市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全国各大城市包括二三线城市普遍出现了劳动力短缺问题,建筑、化工等以简单体力劳动为主的脏、累、险职业工种以及摊贩、拾荒、废品收购、社区及家政服务、购物配送等流动性强、收入不高的职业工种吸纳就业容量也十分巨大,而我国有数亿农村劳动力,其中不乏勤劳、肯吃苦和具有一定技能的人员,这就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农村人均可耕地面积正越来越少,而城市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较农村而言相对高出许多,这就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了有效拉力,使农民从土地向城市流动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引导农民进城务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引导农民走出家门、走向城镇正是贯彻落实中央扶农兴农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转变农民的观念,提高农民的素质,引导农民进城务工、促进农村劳动力资源充分合理开发利用不仅是重大的经济任务,更是重大的政治任务。第三,引导农民进城务工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耕技术发展,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形成新的人力资源闲置与浪费,进而降低农民人均收入。要致富农民必先减少农民,引导农民进城务工正是富民强国的一条重要途径。
3 引导和促进农民进城务工的对策措施
首先,要进行管理体制的革新。今年,国务院出台了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通知,对农民户籍迁移作出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下一步重点是细化落实工作,从根本上把农民转换为市民,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继续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革新,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推动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从而把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其次,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一是鼓励扶持和规范发展多种类型的劳务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劳务中介服务产业,为农民进城务工牵线搭桥。二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一个覆盖广泛、及时、提供网络应聘功能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为农村求职者提供快捷的就业服务。三是安排足额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鼓励社会培训资源为农村劳动力提供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四是加大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力度,规范劳务中介服务组织和培训机构的运作,打击坑蒙拐骗农民工的不法行为,形成引导和推动农民进城务工的良好市场环境。五是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证农民工“老有所养、失有所助、病有所医、伤有所补、困有所依”。最后,要改善农民工的生存条件。进一步强化对农民工的社会认可和人文关怀,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地方或城乡结合部建造民工公寓,有条件的配建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商业服务设施,逐步改善农民工的居住环境。加大义务教育经费的支出,通过增加城市中小学班次、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创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法,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基本教育问题,禁止对农民工子女上学乱收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酌情减免费用。同时要充分保障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政治权利,能够让农民工参与城市政治生活,发出自己的声音,反映他们自己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刘洁.义务教育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升学可行性研究[J].价值工程,2011(25).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劳动实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