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现状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1: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劳动力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4月27日
一、调查方法和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定量分析为主,在某些问题上采用定性分析。在对山东省莒县一些村庄前期观察基础上,以曹河村和丁家村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为例开展调查,主要采用深度访谈及问卷调查法,并辅以观察法和文献法。本次调查共发放130份问卷,回收问卷122份,有效问卷122份,访谈对象8人。调查时间为2015年2月,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通过对典型个案进行分析,归纳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般性,发现其流动的现状与特征。本次调查的研究视角主要从“一般研究”到“具体研究”再到“一般研究”。一般研究主要指“现象是什么”、其产生的动力因素;具体研究则是以山东莒县为研究个案分析“事物的现状、特征如何”、“事物的影响及其成因是什么”、“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再到一般研究,指通过具体实证研究得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最一般和最普遍的结论。
(二)基本情况。本次调查以莒县安庄镇曹河村和夏庄镇的丁家村为例,以农村劳动力个人为单位进行抽样调查并辅之以入户访谈。安庄镇位于莒县北部,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与沂水毗邻,地形多山地和丘陵,人口约3.5万;夏庄镇位于莒县南部,与临沂等地相连,靠近国道和省道,交通便利,人口较多,经济发展情况较安庄镇好,人口约6.6万。曹河村共有约1,000人,丁家村共有约4,000人,对两村的流动劳动力人口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选取样本122个,其中选取曹河村66人(54.1%),丁家村56人(45.9%);男性76人(62.3%),女性46人(37.7%);大专以上、高中中专中技、初中、小学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比例为0.8%、19.7%、63.1%、16.4%;15岁以下、15~30岁、30~45岁、45~60岁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5.7%、59%、21.3%、13.9%;工业制造业、建筑装修业、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农业种植业、其他行业人数分别占总人数50.8%、27.9%、4.9%、3.3%、8.2%、3.3%、1.6%。对8名农村劳动力(包括1名县城务工者、3名青岛务工者、1名返乡创业者、1名有出国劳务意愿者、2名在家务农者)进行入户访谈,以期搜集到一些问卷中不易发现的问题与想法。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调查分析
(一)劳动力流动的总量和规模较大。莒县辖2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260个行政村(居委会)。2014年底全县总人口113.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8万人,占总人口的21.9%。农业人口88.5万人,占总人口的78.1%。根据该县相关部门统计资料显示:全县农村劳动力约68万人,常年外出务工的为20.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0%。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在乡外县内就业的为6.8万人(10%),县外省内就业的为10.54万人(15.5%),省外或出国劳务就业的为3.06万人(4.5%)。除常年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外,仍旧有5.5万多(8%)农村劳动力从事县内企业的计件工或钟点工,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决定了他们大致的工作时间。由此可以看出,全县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8%,劳动力流动总量和规模比较大。
(二)劳动力流动的类型呈多样化趋势。据调查显示,曹河村和丁家村的就业类型分布为省内乡外72人(59%),乡镇企业25人(20.5%),省际或出国劳务21人(17.2%),其他类型就业4人(3.3%)。可见,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省内流动约占劳动力总人数的79.5%,主要因为省内流动符合生活方便、恋家情结、农业生产需要、转移成本较低等要求。有关调查也显示,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发展的劳动力主要来源于东部地区自身农村劳动力转移,这部分农村劳动力数量大,素质较高。调查中发现这17.2%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外省一些重要城市或出国劳务并且趋势不断增强,近年来出国劳务人员在不断地增加。目前,通过正规组织,已经输送境外就业800余人,涉外劳务人员储备库中储备人员3,500余人。省内流动多为“季节性”短期流动,主要存在于老一代农民工之中,他们就业呈现出非正规性和季节性,省际与出国劳务则多为非季节的长期性流动。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方式组织化程度较高。省内就业(省内乡外和乡镇企业)主要以血缘和地缘为主,靠乡土人际关系网络找工作,或者是业已建立起来并逐步巩固的业缘关系(但这种业缘关系的范围狭小有限,其次才是劳动力市场的开发。而省际和出国劳务则主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开发、亲戚朋友介绍以及政府职能的改善,就业方式呈现组织化和规范化特点。调查中得知,即使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最终也需要通过中介公司或正规劳务输出组织。由表1可见,劳动力流动以自发性外出务工为主,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表1)
(四)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性别差异较大。被调查者中,男性76人,女性46人,分别占总人数的62.3%、37.7%。女性外出务工者年龄集中于15~30岁,即青年期;男性外出务工者大部分集中于15~45岁,其次是45~60岁,分别占73.7%、22.4%,即青壮年期和中年期。(表2)
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主要由于女性家庭劳务、生育以及年龄和体力等因素。首先,家庭的生育功能、教育和抚养功能与女性特征更具有亲和力,女性更多地被赋予家庭责任与义务,这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农村“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趋势;其次,女性的身体与生理特征使得男女在相同的条件下女性竞争力较弱,女性的身体不能承受过重的负担且体力有限。这也是很多企业男女同工不同酬的重要原因。
(五)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宏观方向在变化。莒县农村劳动力宏观流动方向主要由农村、小城镇向城镇、大城市流动,由农村向亚、非、拉、美、澳洲以及欧洲等地区国家流动。但近年来慢慢发生了一些变化,国内流动由“单向流动”转变为“双向流动”,出现“回归工程”的现象和模式。这将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最初资本积累和人才集聚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当地城镇化的发展,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经调查得知,由于近几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企业破产倒闭,返乡创业和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人数大增,并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该县廉价的劳动力市场也成为吸引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重要因素,这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后劲与人力资本积累,也带动了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与家庭收入的增加。
(六)出国劳务人数不断增加,趋势逐渐增强。劳务出口亦称“服务出口”或“海外就业”,它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国劳务近年来在莒县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一条龙服务链,从“招募报名――选审培训――外出劳务――期满归国”等一系列过程变得成熟稳定。根据该县相关部门的资料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县总共有5,500多人涉及出国劳务(包括有出国意愿、已经出国或者期满归国者),其中曾有出国经历的800多人,目前正在参加培训或已经出国人员有1,200多人,打算出国且已经进入备选库的人员有3,500多人。在调查中发现,出国劳务年龄多为中青年男性和青年女性,许多夫妻一起出国。出国劳务人员一般有年龄限制,大约在35岁以下。输出国家主要是亚洲一些发达国家,其次是美洲、澳洲、欧洲等发达国家和非洲一些国家。出国劳务的最大动机就是快速发财致富,这是一条快速发财致富的最佳途径,耗时较短且收益颇丰,能达到“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目的。调查发现出国劳务人员从事的行业主要是农业、建筑业、制造业、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技能性行业较少,与国内农村劳动力整体就业领域相一致,但与国际劳务输出的差距很大。据经合组织(OECD)的报告,OECD国家引入的外籍工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已超过60%,而受过初级教育的仅占10%左右。但该县外派劳务人员主要集中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工人,受教育程度低,从事非技术性工作的外派人员占到70%以上。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仲常,臧新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差异与跨区流动度的估量[J].经济问题,2006.1.
篇2
为深入了解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和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年月——月,清水县农广校组织调查小组,深入5乡15村镇调查了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通过对中部永清镇苏屲村,东部白沙乡马沟,北部黄门乡王店,西部郭川乡宋川村,南部丰旺乡柏树村195户农户的抽样调查。了解了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及其培训实施情况,基本摸清了制约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提升的成因,并据此提出了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对策。
一、对当前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的调查
(一)清水县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清水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人均耕地面积1.88亩。近年来,按照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的工作思路,在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清水县现有6镇12乡,260个村民委员会,1118个村民小组,71901户,总人口达31.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29.59万人,占总人口的92%。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18.0316万人,实有劳动力总量14.8986万人。其中男性7.8885万人,女性7.0101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10.3251万人,占69.3.00%,从事工业的劳动力2695人,占6.54%,从事建筑业的劳动力9286人,占6.23%,从事批发、商业的劳动力2234万人,占1.8%,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劳动力2228人,占1.5%,从事其他的劳动力6559人,占4.4%。
(二)清水县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
从调查情况看,全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
1.文化素质较低。据调查,底全县实有劳动力总量14.8986万人,其中文盲半文盲仍有3.7013人,小学文化程度5.6361万人,占62.6%,初中文化程度3.9802万人,占26.7%,高中以上学历的1.5670万人,占10.6%。大专以上138人,仅占1%。而发达国家的情况是,美国的大部分农场主都是农学院毕业生;德国农民有67%是大学毕业生,53.2%接受过2~3年的职业教育;日本农民中大学生占59%以上。
2.科技素质差。目前,全县实有劳动力中,真正受过系统专业技能培训的仅为3.2%。大多数农民缺乏基本的科学生产知识,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对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即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很难完成;一部分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对一般性农业生产技术都不能很好掌握。
3.思想观念落后。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等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民的思想。抽样调查100名农村劳动力显示,不愿参加培训的占38%,今后打算参加培训的占27%,因不愿耽误劳动原因不参加培训的占25%。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逢事喜欢走老路,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和敢闯、敢干、敢试的勇气和信心。
同时,我县农村劳动力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大。据统计,全县实有劳动力总量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90.85%,其中18~4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7.041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49.79%。
2.从业时间不足,隐形失业严重。全县农村劳动力中有30%的人常年从业时间在8个月以下。主要从事农业的从业人员中,从事农业在8个月以下的占34%;主要从事非农业的从业人员中,从事非农业时间不足8个月的占28%,隐性失业现象较为明显。
3.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差,盲目性强。全县实际常年外出务工农民仅占实有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2.9%。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大多集中在年初是群体外出,有明显去向的只占30%左右,70%没有目标,且收入极不稳定。这些人大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但多数是靠出体力、卖苦力换取收入,从业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季节性和风险性。经培训有组织输出的农民仅0.716万人,月平均收入在1000~1500元之间,比未参加培训的月平均收入高300元以上。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的成因分析
制约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提升的因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的因素,也受现实的教育理念的制约;既受农民主观因素的制约,也受基层政府和相关政策的影响,总的可概括有以下几点:
1.历史因素的影响。年龄在45~55岁的劳动力大多就读在期间,由于受“白卷英雄”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加之当时教育受到较大的冲击,正常教学秩序无法保证,学生的自控能力又比较弱,荒废了学业,因此大部分人文化底子薄,进而影响了对科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先天。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应引起全社会的思考。
为深入了解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和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年6月——7月,清水县农广校组织调查小组,深入5乡15村镇调查了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通过对中部永清镇苏屲村,东部白沙乡马沟,北部黄门乡王店,西部郭川乡宋川村,南部丰旺乡柏树村195户农户的抽样调查。了解了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及其培训实施情况,基本摸清了制约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提升的成因,并据此提出了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对策。
一、对当前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的调查
(一)清水县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清水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人均耕地面积1.88亩。近年来,按照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的工作思路,在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清水县现有6镇12乡,260个村民委员会,1118个村民小组,71901户,总人口达31.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29.59万人,占总人口的92%。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18.0316万人,实有劳动力总量14.8986万人。其中男性7.8885万人,女性7.0101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10.3251万人,占69.3.00%,从事工业的劳动力2695人,占6.54%,从事建筑业的劳动力9286人,占6.23%,从事批发、商业的劳动力2234万人,占1.8%,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劳动力2228人,占1.5%,从事其他的劳动力6559人,占4.4%。
(二)清水县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
从调查情况看,全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
1.文化素质较低。据调查,底全县实有劳动力总量14.8986万人,其中文盲半文盲仍有3.7013人,小学文化程度5.6361万人,占62.6%,初中文化程度3.9802万人,占26.7%,高中以上学历的1.5670万人,占10.6%。大专以上138人,仅占1%。而发达国家的情况是,美国的大部分农场主都是农学院毕业生;德国农民有67%是大学毕业生,53.2%接受过2~3年的职业教育;日本农民中大学生占59%以上。
2.科技素质差。目前,全县实有劳动力中,真正受过系统专业技能培训的仅为3.2%。大多数农民缺乏基本的科学生产知识,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对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即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很难完成;一部分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对一般性农业生产技术都不能很好掌握。
3.思想观念落后。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等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民的思想。抽样调查100名农村劳动力显示,不愿参加培训的占38%,今后打算参加培训的占27%,因不愿耽误劳动原因不参加培训的占25%。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逢事喜欢走老路,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和敢闯、敢干、敢试的勇气和信心。
同时,我县农村劳动力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大。据统计,全县实有劳动力总量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90.85%,其中18~4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7.041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49.79%。
2.从业时间不足,隐形失业严重。全县农村劳动力中有30%的人常年从业时间在8个月以下。主要从事农业的从业人员中,从事农业在8个月以下的占34%;主要从事非农业的从业人员中,从事非农业时间不足8个月的占28%,隐性失业现象较为明显。
3.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差,盲目性强。全县实际常年外出务工农民仅占实有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2.9%。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大多集中在年初是群体外出,有明显去向的只占30%左右,70%没有目标,且收入极不稳定。这些人大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但多数是靠出体力、卖苦力换取收入,从业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季节性和风险性。经培训有组织输出的农民仅0.716万人,月平均收入在1000~1500元之间,比未参加培训的月平均收入高300元以上。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的成因分析
制约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提升的因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的因素,也受现实的教育理念的制约;既受农民主观因素的制约,也受基层政府和相关政策的影响,总的可概括有以下几点:
1.历史因素的影响。年龄在45~55岁的劳动力大多就读在期间,由于受“白卷英雄”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加之当时教育受到较大的冲击,正常教学秩序无法保证,学生的自控能力又比较弱,荒废了学业,因此大部分人文化底子薄,进而影响了对科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现实的教育理念的制约。尽管各地都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从现实情况来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还是没有完全改变,社会评价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还是没有离开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农村中学尽管已经开始实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但由于时间较短,加之受中高考、专业师资缺乏、实验实习场地缺少、资金缺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改革效果还不十分明显,分流教育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导致新增劳动力缺乏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基本技能。
3.农民观念落后的影响。一是部分青年劳动力只顾眼前利益,片面认为“读书不如赚钱”从而过早辍学打工;二是壮年劳动力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差,培训机会少;三是相当多的农民从众心态严重,傻子过年看隔壁,人家不去学他也不去学,没有看到各自的差别;四是接受培训的兴趣不高,主观上不求进取,认为学不学一个样,延续过去传统落后的种养模式和技术。
篇3
我市现有农业人口412万,其中劳动力人口229万。由于农村人多地少,以及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每个劳动力负担耕地系数在逐步加大,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据预测到2005年我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124万人。从农村的发展需要和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要求看,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逐步扩大农业的经营规模,提高农村的资金和技术集约程度,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提高农民的收入。所以有计划地把这124万剩余劳动力“消化”转移就业,对加快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而且也是客观必然要求。
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农村劳务输出数量大幅度增加,行业、地域分布较为广泛。据统计2003年,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已达86万人,超额完成了年度80万人的计划工作目标,在输出人员中,地域不断拓宽,呈现出境内境外相结合,省内省外相结合,当地转移和外出务工相结合的局面,在行业分布上较为广泛。二是农村劳务输出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到离土离乡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劳务输出正在由自发向有组织、由短期向长期、由市内省内向省外国外转变。有组织外出的农民数量占劳务输出的比例不断提高,有的乡镇已发展到以有组织输出为主;各地长期外出人员大量涌现,一些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已在城镇定居;出国劳务从无到有,人数不断增多。三是涌现了一批劳务输出的典型。在工作中,各地都发现和总结了一批具有不同特色的典型经验,如榆树市光明乡,农安县合隆镇、双阳区鹿乡镇等,通过各级新闻媒体和会议进行广泛宣传,较好地发挥了典型引路和示范作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领导通力配合,形成了劳务输出工作的新机制。
劳动力转移及输出是一项系统化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长春市农村劳务经济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意见》,各县(市)区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了多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教育、城建、民政、工商、税务、财政等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了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在各乡镇,都建立了劳务输出工作机构,设立专门办公场所,明确专人负责,一级抓一级,落实了工作目标,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保证了劳务输出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完善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服务体系,规范劳务输出工作。
按照劳务输出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各县(市)区在劳务输出工作中,继续完善网络体系,加强基础工作,对劳动力资源加强管理,在普查的基础上,全部建立“三册一表”档案,即,劳动力资源名册、输出人员名册、有输出愿望人员名册和输出情况统计表。做到了资源底数清、输出底数清、资源情况清、输出去向明,进一步完善了输出人员档案和劳动力资源档案,年初以来,我局结合规范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在全市各乡镇普遍建立了完善的工作组织网络和信息服务网络,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系统,有一些乡镇已经与我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系统联网,做到了信息共享,信息互换,及时收集和用工信息,使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规范了劳务输出工作。
(3)以增强技能为重点,开展了“千人培训工程”。
为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技术水平,实现由体力型输出向技术型输出的转变,去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普遍开展了“千人培训工程”,即每个乡镇要免费培训1千人,并对培训工作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并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提供相应的培训资金和师资。开展劳务输出人员基本常识、择业观念、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适应能力。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国家规定的一些岗位工种进行了岗位培训,做到了持证上岗。积极探索并开展了“订单式培训”和“个性化培训”,开展了送知识,送技能,送岗位的“三送”活动。截止到目前,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3.9万人。
(4)完善保障服务,切实保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
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搞好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保障。农民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经商,处境比较艰难,特别是一些用工单位不同劳动者签合同,任意延长工作时间,有的无故拖欠、克扣工资,有的没有劳动安全卫生和职业危害等方面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民是弱势群体。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把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大了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开展了大规模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虚假信息、私招滥雇以及欺农骗农现象,及时处理克扣工资、收取抵押金、扣押身份证等问题,积极为外出就业农民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进一步加大维权力度,我市在农民工准入方面已经完全放开限制,并明确规定了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优惠政策,切实维护了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
(5)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形成了良好的劳务输出工作的舆论氛围。
各级劳动就业部门及时与新闻部门沟通,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劳务输出工作,有针对性地宣传劳务输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逐步转变长时间形成的小农经济意识,使农民真正理解致富奔小康的含义,通过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带动周围的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形成以点带面,以个人带动局部,以局部带动整体的氛围。鼓励农民积极走劳务输出这条路,改变以往的传统农业经济向新型的小康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二、劳动输出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转移的制约障碍。
目前发育不成熟的市场制度,特别是包括劳动力市场在内的要素市场发育较为迟缓,对城乡劳动力资源无法起到基础性的配置作用。就现状而言,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在理论上已经不成问题,但农民及其家庭在城镇流动迁徙还面临诸多障碍。
一是劳动者的身份(国有企业职工和非国有企业职工、农民工)差异造成的不公平竞争(如在招工管理、岗位限制、次序控制、歧视性收费等),以及严厉的户籍制度、不平等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不同程度的存在,是劳动力市场中的制度缺陷,这种缺陷使现在的“农业人口”很难参加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来,也是农村更大规模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
二是受利益调整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一方面为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问题,农民工的就业大都在苦脏累险等下岗失业人员不愿从事的行业、工种。另一方面农民工的劳动所得却常常被企业主或包工头恶意拖欠、过度剥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政府的政策导向更多的倾向于保护市民利益,而农民工带来的公共卫生乃至社会治安方面的问题,则被过分的夸大,其贡献在城里的“主流社会”中也被边缘化了。实际上仍然分割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和身份的歧视,大大降低了农民工可能获得的劳动收入,同时也提高了其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就业环境和城市劳动力市场状况,越来越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出得去”“留得下”的社会障碍。
三是转移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推动工业化进而带动城市化的过程。而工业化的发展,需要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调查显示,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文盲的比重为9%,具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的占80%左右。从绝对水平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小学文化为主,其次是初中文化。从已经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来看,大都是在简单较重、技术含量不高的岗位上务工,其中以体力劳动为多,他们的职业技能,绝大多数是在上岗后边干边取得的。这种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参与工业化进程,难度是不难想见的,这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自身障碍。
2、农民工权益的保护问题。
随着农村劳务输出人员的大量增加,各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犯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件屡有发生,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各类保险基金、加班加点、劳动条件及工作环境差,缺乏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劳保福利待遇低等问题日益突出。我们要充分认识维护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抓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努力发挥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认真分析、研究工作路数、纳入工作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全面提高我市农村劳务经济的质量,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市劳务输出成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3、信息网络不畅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现实障碍。
一方面我市一部分乡镇没有上网的的条件,与市劳动力信息网络不能实现信息共享,无法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影响劳务输出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全国性乃至境外的劳务输出基地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使我们的劳动力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利用,不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开展工作,也使我们的劳务输出工作有局限性。
4、组织化输出比重小,依靠品牌占市场能力弱。从我市劳务输出的规模和形成看,劳务输出工作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因此在劳务输出的规模上,盲目和自发的外出务工人员和小规模的输出占整个输出人员的比重还比较大,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季节性输出人数较多,常年性输出人数较少。我市的劳务输出品牌还不成规模,依靠品牌占领市场的能力还比较弱,据了解,目前除了双阳的“境外劳务”、榆树的“北京保安”在外具有一定影响外,其它的劳务输出还限于一般性劳务输出状况,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缺乏占领市场的优势和能力。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对策措施。
促进农村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拓宽城乡市场,优化国民经济整体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加大城乡就业的力度,才能有效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制定实施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战略。在要素市场发育不成熟和城乡统筹就业存在着制约障碍的情况下,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切实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根据城市化的要求,确定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措施,并建立目标责任制和部门分工合作机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充分考虑开发利用农业劳动力资源,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利用劳动力较多的技术作为产业主体,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将其作为基础性约束条件。另一方面加大农村的财政投资,在农村安排资金和项目时应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应积极投资农村道路、电网、水利工程建设等以使用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工程。以农村经济的发展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发挥农业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利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契机,大力发展高效优质农业,加快发展林业、水产养殖业、畜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发展多渠道贸易,增加劳动与技术密集的农产品出口。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内部充分就业。要通过科技、资金、市场等方面的扶持和投入,加快农业的深度广度开发,特别是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涉及生态环境建设的非耕地资源开发,注意挖掘其中的就业潜力。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推进贸工农一体化,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的收入。
——要围绕“大长春”城市群的目标,有计划地把我市城郊的乡镇扩为城区,促进周边城乡向卫星城镇发展,以大思路的理念谋划城镇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的水平,要根据不同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确定城市化发展目标,把榆树、农安、九台、德惠、双阳规划建设成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各具特色的中等城市,并逐步将城市化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使之尽快成为农村二三产业的集中地,剩余劳动力转移地,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为进城农民实现从非永久性的“城市漂流”,向永久性迁移(到城镇定居)转变开辟大容量的就业载体,带动就业的增长。
——推动乡镇企业实现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扩大乡镇企业的就业容量。通过理顺产权关系,建立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机制,通过租赁、承包、兼并、联营等形式,实现乡镇企业资源优化配置。要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发展的重点来抓,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开发。提高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要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布局适当集中,连片开发,以乡镇企业的合理聚集带动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建立统一开放、高效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打破对劳动力市场的垄断和地区保护,坚持城乡统筹就业。采取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方法,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城乡界限,逐步开通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形成统一的市场规则,依靠竞争性的市场传递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产业之间的供求状况和信号,引导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获得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最佳效果;充分发挥城乡公共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鼓励发展合法的民办职业中介。到2010年基本建立面对城乡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市场信息网络,达到城乡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使就业服务覆盖至整个城市、乡村。
——逐步建立劳动力一体化管理的制度和政策,全面形成市场导向、城乡一体、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制定完善城乡劳动力开发就业的规划,在劳动力市场中基本消除城乡、身份等各种歧视以及对进城农民从事职业的各种不合理限制,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实行城乡劳动者人人拥有根据自身能力和意愿选择就业的平等权利,可以在城乡、地区和各类用人单位间实现合理流动,就业场所有比较可靠的安全卫生保障,能够体面地工作。同时逐步实现城镇登记失业率向城乡调查失业率统计监控方式的转变,将农村劳动力统一纳入就业统计范围,进行统一管理。
——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产业化。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模式。积极发展一批具有地域特点和专业特色的劳务输出组织和劳务基地,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联合运作,各级各类劳务输出组织纵向、横向联营,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境内农村劳动力派遣向江浙、广东、西北一带推进;境外向新加坡等东南亚周边国家辐射,提高长春市劳务输出在全国(仍至世界)市场的占有率。继续拓展北京“长春保安”的服务领域;提升广州“长春建安”企业的影响力;巩固日本、韩国果品包装、使馆劳务业务等,打造好长春的品牌,扩大长春劳务输出的知名度。
篇4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现状问题;对策
引言
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际金融危机逐渐对我国产生深层次影响,部分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相应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造成了一定冲击。2009下半年,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同比有所增长,但增幅比去年同期却有所下降。农村富余劳动力如果找不到工作,那最基本的生活费都很难保证。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不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面临的一个极富现实性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稳定和农民能否奔小康的中重要问题。
一、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尽管农业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业,但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人为滞留,使得中国大批劳动力被长期禁固在农业而处于隐性剩余之中。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两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7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1480万人,比上年的10973万人增加了507万人,增长4.62%。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1.1外出就业总量增幅下降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94年之后,农产品供求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上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迅速增加。1994~1997年,平均每年转移540万人左右。1997~1999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受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幅下降,平均每年转移360万人左右。1999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度增长,1999~2006年年均转移400万人,年均增长约4%左右,2006~2008年增幅更是达到500万人左右。而到2008年的下半年开始,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返乡,到了2009年的下半年虽然有所增长,但增幅却只在3%。
1.2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2009年,外出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比重按序排列:福建省47.0%、江西省42.5%、安徽省35.6%、重庆市32.2%、河南省31.8%、四川省31.2%、湖北省30.1%。全部外出劳动力中,各省所占的比重按顺序是:河南13.3%,四川11.2%,安徽9.8%,江西8.6%,江苏6.9%,湖南6.7%,湖北6.6%,山东6.1%,重庆4.6%。以上9省份合计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73.8%。
1.3省内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流入地在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和内陆的大中型城市相对工资收入比较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这些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调查显示,2007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有42.3%的人在自己的省内打工,而其中到省城打工的占20.7%。此外,分别有20.9%、11.6%和11.9%的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打工。与2006年相比,到环渤海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上升了5.7个百分点,到长三角地区、闽东南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分别下降了1.8和1.1个百分点。
1.4就业方向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自身技术和知识的缺陷,主要工作行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要求低,对学历要求低,但是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2008年进城务工人员所在行业的比例是:建筑施工业17.3%、电子电器业12.5%、制衣制鞋业12.7%、住宿餐饮业9.8%,这四个行业就占了全部农民工所在行业的一半以上。除了这些行业,还有些行业也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务服务业6.1%、机械制造业5.8%商、食品制造业4.9%、居民服务业4.5%、交通运输业4.3%等。
1.5外出农村劳动力多是当地素质相对较高的年轻人2006年,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学历和高中学历的人分别占65.5%和14.6%,比全部农村劳动力中相应的比例分别高出16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2008年,在外出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达67.7%和15.8%,分别比全部劳动力中相应文化程度的比例高17.6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2006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0.5岁,其中在乡外县内、县外省内、跨省流动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分别为36.8岁、28.6岁、26.1岁。2008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28.1岁,比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低8.8岁,其中在省外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27.7岁,比在省内就业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低0.4岁。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在土地、资本、技术乃至相关制度安排为既定的条件下,农业产出可看成是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函数,这种供给结构主要表现为农业劳动力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一般而言,在其他各方面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恰当的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所带来的产出肯定高于其他供给结构的产出。
2.2农村内部产业结构失衡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内部的产业结构状况虽有明显改善,但由于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总体上主要表现为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法律、科技等咨询服务体系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且缺乏后劲等等。
2.3现行土地制度的双重功能与农业剩余劳动转移存在着矛盾
我国目前的土地制度具有经济和保障的双重功能。虽然最近我国的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有所减慢,还有一些农村农民对农业生产不抱有信心,产生了懈怠的心理,但是土地经济功能的削弱并没有让农民失去对土地的依赖。我国的土地保障影响着我国土地的经济性和规模经营,从而制约了土地的经济功能的发挥。这样造成了一种矛盾,既想去外出打工,又不想放弃农村户口。一方面,由于土地的经营模式造成的效率较低,这就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只有外出打工;另一方面,这一部分外出的打工者仍然对土地存在着依赖,因此仍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土地承包权。
2.4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几乎每一个外出打工人员都会遇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户籍问题。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打工人员是不能够得到身份的转变的。因此出现了另一个矛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拥有了自主择业的权利,但是在户籍方面仍然难以得到身份上的转变。这种户籍制度导致大量的农村打工者在城市长期工作却难以得到城市户口,不能有和城市人同等的待遇,这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旧的户籍制度与新的经济体制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已经成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三、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当前,我国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应该有这几种政策取向。
3.1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挖掘农业的内部就业空间,增加农业的内部就业机会,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开发,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和一体化进程,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3.2依托工业化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业化的进程推动着国家的服务业,交通业,建筑业等等其他各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能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这种工业化的目的是在工业化的推动下使得城乡工业一体化,并达到城乡劳动力的一体化,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处理好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并注重行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前景的预测。
3.3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在城镇化的进重中更多的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产业结构上看,要大力发展农业的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从地区布局上看,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要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的发展乡镇企业,并增强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另外,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使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度集中,改变其布局分散,外部不经济和规模效益低下的状况,通过关联企业的乘数效应使现有乡镇企业的小城镇就业容量扩大。
3.4调整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通过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和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实现土地的规模经济,增强土地的经济功能,并实现由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与跨越。政府要积极地、渐进式地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合法地、自由地迁入到城市和城镇中,这对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来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方面,应该逐渐将进城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城市下岗职工与农民工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另外,应该规范政府行为,禁止和取消政府机关对外地劳工的一切收费,在子女入学、税收、购买住房方面给予其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
3.5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的现实,要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完善农村教育政策,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在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全面启动以传授应用技术为主的农村劳动力的职前、职后教育。同时,还要根据各地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现代化要求,有效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分层次、分专业、分类型的强化培训。
参考文献:
[1]徐健蓉.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初探[J].现代经济,2008,(6).
[2]林郁.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初探[J].消费导论,2008,(9).
篇5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与构成特点
据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截止2006年末,全区农村人口总量为36.53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23.02万人,占农村总人口63%,农村从业劳动力19.8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6.3%,富余劳动力约为3.1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7%。
总体上看,*是一个农业大区,农村劳动力仍是全区劳动力资源的主体。农村劳动力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偏大。根据农业部最新计算口径(每个从事种植业生产的劳动力应耕种1公顷土地)测算,*区按照复种面积需要4.89万种植业劳动力,加上专门从事林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约为5.17万人。在*23.02万人的劳动力资源中,已实现转移的劳动力9.12万人,3.16万人既不从事农业劳动,也没有其它就业,仍有5.67万人左右劳动力处于隐性失业状态。
(二)从事纯农业人员多。2006年*区农村从业劳动力19.86万人,其中有8.93万人从事非农产业,其他10.93万人均为农业劳动力,占比重55%。其中从事农作物种植业为10.61万人;林业72人;畜牧业2078人;渔业648人;农林牧渔服务业398人,农业兼职人员偏少,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三)男女劳力比例相当。在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中,女劳动力11.57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0.3%,其中从业人数10.11万人,占农村从业人员50.9%;男劳动力11.45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9.7%,其中从业人数9.74万人,占总从业人员49.1%。
(四)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高。据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在劳动力资源总量中,末上学的7927人,占劳动力比重3.5%;小学文化程度的60358人,占比重26.2%;初中文化程度的130540人,占比重56.7%;高中文化程度的28524人,占比重12.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827人,占比重1.2%。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构成特点
(一)文化程度构成。在外出转移的劳动力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42147人,占72.5%;高中文化程度的5945人,占10.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1076人,占1.9%;文化程度较低的小学及文盲人数分别为8527人和417人,占转移劳动力的14.7%和0.7%。转移劳动力文化程度高于农村劳动动力的平均水平,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较容易找到就业途径。
(二)行业构成。按从事行业划分,转移的劳力中,从事一产的只有0.20万人,占3.4%;从事二产的2.88万人,占49.6%;从事三产的有2.73万人,占47%。在二、三产业中,从事制造业、建筑、批零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占比例较高,占转移劳动力64.7%,其中从事制造业1.52万人,占转移劳动力26.1%,建筑业0.72万人,占转移劳力的12.3%,从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0.60万人,占转移劳力的10。4%,从事服务行业0.92万人,占转移劳力的15。8%。从转移劳动力的行业分布来看,与我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社会需求基本相符。
(三)区域构成。从调查了解到,转移的劳动力区域分布很广泛,分散在全国各地,但以北京、上海、山西、山东、浙江和江苏苏南等地相对集中。其中转移到省外的劳动力1.48万人,占转移总人数25.5%。转移在本省的劳动力有4.33万人,占转移总人数74.5%。在本省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在乡外区内的占26.1%,在区外市内的占23.7%,在市外省内的占24.7%。总体上说,我区劳务人员对外输出地区在本省的占到全部外出人员的四分之三,且大部分分布在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
(四)性别构成。据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底*区户籍外出人员58112人,其中男性务工人员39104人、女性19008人,比重分别为67.3%和32.7%。男女对外输出性别比例为2:1,主要以男性为主。
5、年龄构成。在外出务工人员中,20岁以下年龄段占17.5%,21-30岁年龄段占34.8%,31-40岁年龄段占25.5%,41-50岁年龄段占14.0%,50岁以上年龄段占8.2%。可见,40岁以下务工人员约占对外输出总量的五分之四,年轻人是对外输出的主要力量。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从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分析,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占总劳动力的86.4%,高中及以上占总劳力的13.6%;在外出人员中,初中及以下占总外出人员的87.9%,高中及以上占总外出人员的12.1%。外出打工者素质可见一斑。因此我区尽管存在一定数量的富余劳动力和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但以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的中年以上劳动力和家庭妇女居多,这部分劳动力要想转移出来非常困难。
二是劳动力市场建设欠完善。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就营造一个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大环境来讲,还缺乏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从业后,户籍管理、权益保障、社会保险、子女就学等问题,都应有相应的政策作保证。政策不明确、不配套,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薄弱。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政府和相关组织服务滞后。在近几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政府或单位组织的只占6%。其次,市场组织化程度低。80%以上外出从业的农民是通过亲威、朋友介绍,这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极大的无序性。最后是信息渠道不畅,劳动力流动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就业市场秩序不规范,少数不法者混迹其中,坑害进城务工的农民。以上现象都说明我区自由、开放、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
四是城镇化、工业化速度偏慢。根据07年统计资料显示,我区建成区面积25.75平方公里,人口6.38万人。全区各镇区平均建成区面积30.81平方公里,镇区平均人口10.97万人。由于城镇规模偏小,人口偏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积聚企业能力低,工业基础和非农化水平不高,导致城镇集聚效应难以发挥,带动力弱,城市化进程缓慢。而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它对全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总量的增长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同时也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和阻力,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企业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信息相对闭塞,企业的竞争力不强等方面。在乡镇企业发展减缓,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受阻的情况下,农村展开了大规模的劳动力自发流动。开始了一个迂回曲折的城镇化的过程。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目标模式是:由农业转向非农业,由农村迁移到小城镇或城市,第一步,通过扩大农业内部就业空间.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努力引导回乡创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和跨区域充分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实现职业的初步转换;第二步是全面实现工业化。农民可以根据自身素质和市场价值规律自由选择职业和生存方式,城市化,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可以容纳大量的转移农民的基础上,鼓励农村劳动力在流动中稳定下来,使之既成为城镇或城市二、三产业的职工,又成为城镇或城市居民实现根本意义上的转移。为此,我们的对策建议是:
(一)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劳动力转移的有效载体。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区内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极少,占全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不到10%。这主要是由于城镇经济发展落后,二、三产业落后。2006年镇化率仅在10%左右,二、三产业还占不到生产总值的一半。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我区城镇经济,充分发挥城镇经济对二、三产业的带动作用。按照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突出抓好城区建设,扩张城区规模,提高城区向周边区域辐射带动的能力。紧紧围绕“城镇经济带动”这个主题,狠抓产业集聚,形成城镇发展的经济支撑体系。力争到2010年,全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区内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所占比例达到30%以上。
(二)加大劳动力培训,切实提高劳动力素质。
由于多方面原因,外出劳动力中许多并没有一技之长和受到过职业技术教育,绝大部分则是由学校直接流入到了打工人群。据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区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人只占12.3%。可见,迅速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是促进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实现劳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特别是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重点是非农转移培训力度,使每位外出务工者都能学到一门以上实用技术和懂得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努力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延伸培训面,扩展培训深度,重点发挥好区党职校、电大、农广校和农村远程教育点的作用。在经费投入上,培训经费应全部从扶贫资金中列支。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必须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个体素质。建议:一是技能培训要从新生劳动力抓起。职业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初、高中学校要推行3+1模式教育,就是完成义务教育后,对未能再升学的学生,增加1年或者半年的劳动技能学习时间,结业后整体转移就业。二是采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方式,依法举办各种类型的实用技术培训班,依托有关职能部门如劳动就业、农业、教育等建立常年性的。专业性的职业学校、培训中心等,形成社会就业培训体系的骨干。三是形成以技术培训和业务培训为重点、以素质培训和岗位培训并重为特点、以职业培训和扩大就业相结合的长短结合、高中低配套的培训模式。四是把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使求职务工人员有全国能用的技术等级证书及上岗证以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三)加快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
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目前*区农村人口占75%的这种状况,不仅和我区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相左,也阻碍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我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由农业释放出大量富余劳动力,并向二、三产业转移。如果我们能够有预见性地为其转移提供比较好的服务,就可以降低转移的成本和代价,提高转移的效益。在普查中发现,农村转移劳动力选择职业的首选因素就是“挣钱多”,其二选择因素是“离家远近”。这种择业观念就应在提供服务时加以扭转,以使其与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协调。而且,在政府机构转换职能以后,也应以提供必要的服务为己任。这不仅涉及农工委、农林办、乡镇企业局等单位,劳动部门、统计部门、科委及相关研究机构都应考虑这个问题。服务内容包括政策倾斜、技术培训、信息沟通、方向引导等等。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首先要逐步改变以往以行政手段开展工作的做法,学会用经济手段去指导工作。行政手段不是绝对不可以使用,但应逐步转变为以经济手段为主要方法。而经济手段并不意味着金钱,而是以经济发展规律为指导工作的依据,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其次,要以利益驱动和方向引导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防止盲目流动、大起大落、回流等现象带来的损失。此外,城市就业咨询机构亦应延伸到农村,提供就业咨询与服务,使农村转移劳动力与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步一致起来。
篇6
一、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一)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调查表明,该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0.8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8.69%,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44%,外出务工的农民以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且90%以上无专业特长。
(二)外出务工农民中青年劳动力居多。在调查中,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年龄最小的只有16岁,最大的60岁。16~35岁的占40%,36~45岁的占33%,46岁以上的占27%。
(三)外出务工农民工资待遇普遍不高。由于大多数外出务工农民一无技术、二缺文化,多数农民工从事建筑、制造、农产品精加工、服务等劳动力强度大的劳力工种,工资收入普遍较低,平均月工资仅500~700元。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效果
(一)增加了农民收入。2004―2007年,“阳光工程”累计培训学员9620人,转移就业8660人,“阳光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农民工学员也得到了各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欢迎。经过培训的农民工月收入均达到600~800元,技术水平出色的农民工工资可达到800~1000元。
(二)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外出农村劳动力逐年增加,极大的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三)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一是就地转移的农民工成为本地企业的主力军。随着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和“阳光工程”的深入开展,农民就地转移人数和比例不断增加,这些经过培训就地转移的学员,大多数成为企业的骨干和熟练工人,为本地企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二是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促进了本地农村建设,这些曾经在外打拼的农民工,有技术、有本钱、有胆识、肯吃苦,返乡创业成功率普遍较高。
三、培训面临的问题
(一)学习氛围不浓。当前,实施“阳光工程”最突出的问题仍是社会学习氛围不浓,农民参加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建平县农村经济目前仍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目光短浅,部分农民认为靠亲友介绍也能找到工作,花上几个月去学习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要支出一定的费用。
(二)培训计划下达偏迟。“阳光工程”项目实施以来,因培训计划下达较迟,一定程度上使基层培训工作处于被动。
(三)培训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很多农民反映他们虽然很想参加学习,但存在不少实际困难,主要困难和原因有:一是培训学校离家太远,家里的事情丢不开;二是虽然多数培训机构免费培训,但还是需要一定的生活费、住宿费和差旅费,有的农民拿不出或不愿拿出这笔钱;三是担心学不会,误了时间又费了钱。
四、几点建议
(一)加强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优势,对已确定的农民工培训基地,要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充实师资力量。
(二)加强培训服务。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做好农民工培训的信息服务工作,对农民工的市场供求状况定期向社会公布,为农民工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三)加强网络建设。争取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尽可能多地建立网络平台,实现沟通快捷、信息畅通。
篇7
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比重大。以2001年为例,云南省共有农村劳动力1971.0万人,以目前农村一般生产能力衡量,按劳均负担耕地4亩计算,全省4386.6万亩耕地需要农村劳动力约1096.6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874.4万人,无论是在全省总人口、农村人口还是在农村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均高于全国及西部同类指标。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全省总人口中的比重为20.39%,而全国及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分别为12.54%和12.35%,前者比后两者分别高出7.85个和8.04个百分点。同样,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云南省为27.14%,高出全国(20.12%)及西部(16.02%)各7.02个和11.12个百分点;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云南省高达44.36%,均高于全国(33.18%)和西部(30.36%)同类指标,分别高出11.18个和14个百分点。
而且,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全国及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比重,均高于云南省总人口、农村人口及农村劳动力在全国及西部的比重。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比重为5.47%,而云南省总人口、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在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36%、4.05%和4.09%,前者比后三者分别高出2.11个、1.42个和1.38个百分点。同样,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比重为19.43%,也高于云南省总人口、农村人口及农村劳动力在西部的比重,分别高出7.67个、7.96个和6.13个百分点。可见,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比重大。
二、产业分布方面
2001年,云南省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21.7%,而第一产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却占就业劳动力总数的73.6%,这一比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中是最高的;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42.5%,而第二产业中就业劳动力比重只占9.0%,这一比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中占倒数第二位,仅高于(6.5%);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35.8%,而第三产业中就业劳动力比重却只占17.4%,这一比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中是最低的。可见,云南省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劳动力转移的关联度不够,二者未能实现协调并进。
近年来,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占转移总数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转移后仍从事第一产业的比重较低(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1998—2002年,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大部分转向第三产业,且占转移总数的比重呈现出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51.70%上升为2002年的67.90%,上升了31.33%,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出了巨大贡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占转移总数的比重略呈下降趋势,由1998年的42.61%下降为2002年的27.62%,下降了35.18%,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由先前从事第二产业为主转向从事第三产业为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继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占转移总数的比重较低,平均只有5.02%,说明第一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和潜力较小。
三、文化水平方面
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状况可以从对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调查中看出来(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通过对134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分别占到了32.09%和50.75%,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而且,掌握专业技术的劳动力少,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9.70%,整体专业技术水平低。
四、跨省转移方面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在2000年11月1日,全国共有流动迁移人口1亿4千万人,占全国总人口(1242612226人)的11.6%。其中,跨省转移人口为42418762人,占总人口的3.41%。其中,江西省跨省转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最高,为9.11%,其次分别为四川省(8.42%)、安徽省(7.33%)和湖南省(6.81%)。而云南省跨省转移人口为343542人,仅占当年总人口(42360089人)的0.81%,此比例仅高于自治区(0.76%)、北京市(0.68%)和广东省(0.51%),在全国排倒数第四位。
同样,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跨省转移人数占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也较低,远远低于四川省、重庆市和贵州省同类指标(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跨省转移比重太低,仅为4.67%,而四川省、重庆市和贵州省此比重分别高达约50%、57.7%和63.9%。云南省这一比重仅为四川省的9.34%、重庆市的8.09%和贵州省的7.31%,均不到1/10。另外,2002年,在本省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当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数的85.82%,而转移到省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占当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总数的14.18%。
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跨省转移比重低,有地理位置的原因,即地处高原,交通不便,也有少数民族人数比重大等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思想观念问题。云南省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意识不足,还存有浓重的“离乡不离土”、“冻死饿死不出门”、“在家千日好,出门诸事难”、“家乡宝”等传统保守观念。
五、回流现象方面
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回流现象严重。这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城市打工没有固定性。由于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对进城农民带有一定的歧视性,使进城农民不能获得与城里人一视同仁的待遇,未能获得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而使进城农民没有工作保证。同时,还要承担各项高昂的费用,使他们对在城市里继续打工存有后顾之忧,不得不重新回到农村。许多进城农民带有浓厚的传统观念,他们思想观念封闭、保守、安于现状、不图进取、害怕冒风险,父母担心子女去城里打工会学坏,也担心他们会上当受骗、不安全,另外,有些人担心女孩子外出打工后,村里的男孩子找不到媳妇,因而强烈反对女孩子外出打工。加上不习惯城里生活,吃不惯城里的大米,只想吃家里的洋芋,这些因素都使得进城农民不愿意在城市长期固定下来。有许多进城农民尚未等到工程结束,就返回了农村。
第二,大多数劳动力转移为近距离、季节性外出打工。有相当多的转移劳动力随着季节的变动而在务农与务工之间变动,进入农忙时期,就回到农村务农,农忙过后,又回到城里务工,过着“亦农亦工”的生活,使得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差。据统计,20世纪末,全省农村流动人口300万,其中,在城市暂住性打工人数达180万人,占到了农村流动人口总数的60%。由于季节性往返,使得劳动力大多为近距离、在本省内转移,跨省转移人数比重低。1995年,在返回农业的劳动力中,由本省返回的就占92%,而由省外返回的只占8%左右。
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多具短期性。如政府组织进行的修水库、水电站、治理污染、北京奥运项目、上海世博项目(资料来源于省记委访谈)等劳务多具临时性,工程项目一结束,需要维护的劳动力很少,大多数劳动力又不得不恢复到以前的剩余状态。
参考文献:
[2]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M].2003.
[4]云南省西部大开发办公室.中国西部大开发——云南发展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篇8
关键词:农村贫困劳动力 培训现状 对策建议
引言
开展农村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国家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几年国家下达的各类培训资金逐年增加,如何用好这笔资金,真正落实培训转移工作,充分发挥转移培训资金的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村贫困劳动力的现状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的东南部,与越南接壤。文山州总人口345.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14.4万人,占总人口的91.2%,贫困人口1154759人,占总人口的33.47%,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79元。文山州下辖1市7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有102个乡镇,947个村委会,13788个自然村,15968个村小组。全州岩溶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3.4%,石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1.9%, 人多耕地少,人均耕地仅为1.13亩,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总体来说呈现以下特点:
1、农村劳动力资源逐渐增长,富余劳动力规模庞大,但由于文山州经济基础薄弱,工业企业规模小,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州内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向外转移。2、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总体素质依然较低,尽管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总体水平依然较低。3、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普遍不高,对实用的新型技术掌握不多,因此,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不高是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二、制约文山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在文山州政府及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该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目前的转移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农村贫困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适应当前市场能力弱。少部分受训农民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较难达到他们满意的就业收入。
2、宣传力度不够大,文山州由于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滞后,大多数乡村信息闭塞、群众观念落后,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外出务工不稳定。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目前农民认为最缺乏的服务是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最缺乏的信息是准确及时的岗位需求信息。
3、培训补助资金不足。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投入,但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由于工作涉及面广,所需经费较多,包括宣传经费、招生工作经费、转移工作经费、学员培训费、食宿费、教材费、资料费、职业技能鉴定费、培训证工本费等。现行的补贴标准根本不能满足贫困农民更高层次的培训要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劳动力的稳定转移。
4、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保障。当前劳动力市场上供需脱节、信息不灵的问题十分突出。目前,文山州农村贫困劳动力的转移依靠老乡介绍占20%,自己主动寻找占24%,亲戚朋友介绍占10%,政府组织联系占44%,虽然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制约了文山州农村贫困劳动力的转移。
三、对策及建议
根据上述文山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切实有效的解决文山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规范化培训的工作机制。
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工作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工作领导。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工作的对象是农民,涉及对农民的组织和管理,为此,必须加强部门配合,建立各级党政负责制,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提高培训质量。农民放弃家中农活赶来参训,就是本着学有一技之长,将来能靠技术吃饭的期望心态。为此,必须强化教学质量,真正让农民学有所长。三是创新培训模式。必须开展培训生源、教学管理、转移就业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总结自身,经验,大胆借鉴他人的成功做法,从管理制度上、教学措施上、企业合作上创新培训模式。四是加强部门监督。加强部门监督和管理,就是要加强培训质量、效果、资金使用的监督,达到农民脱贫致富的目的。要建立培训工作的验收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审计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上岗就业农民的回访监督。
2、强化政府职能,整合资源,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合力。
一是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掌握各地农村劳动力的情况,制订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计划,协调、指导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各相关部门的工作。二是整合相关资源或引进投资商,兴建吃住训设施齐全、师资力量充足的培训基地,解决最基本的培训场所问题。三是整合农工部、教育、农业、劳动、扶贫等部门的培训经费,提高补助金额,多方引资或筹措资金,集中力量提供高质量的培训。
3、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培训内容,增强竞争力。
针对文山州农村贫困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的实际,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加大对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
一要加强宣传,解决好农民的观念和认识问题。目前,要改变农民的陈旧观念,必须加大乡、村两级对农民的宣传,激发农民参加转移培训的积极性。加强宣传首先要通过政府行为的正面宣传,利用文化、科技等队伍送戏下乡,强化社会媒体、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其次要通过群众的侧面宣传、通过宣传典型的致富事例,增强农民培训转移后的自信心,激发其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要丰富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打造劳务品牌。对农村的培训必须按照“先培训、后发证、再输出”的原则和“学以致用、方便群众、确保实效、创出品牌”的思路,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加强对外出务工者以劳动法为主的法律基础知识、道德规范、遵纪守法观念和职业道德的培训教育,以及进行电焊、建筑、电子装配、家政、保安、驾驶等市场急需专业岗位的技能培训。经过培训合格后,劳保等部门要给培训人员发放相关证件,这样,打工人员持证外出工作就主动得多,用工单位也踏实得多。
4、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及跟踪服务工作。
搞好信息服务,可以减少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降低农民外出就业的成本。各级职能部门要结合农村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做好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信息服务工作,为其外出就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做好转移跟踪服务,为农村贫困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用工环境。要为每一批培训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建立跟踪档案,记录学员的就业去向、工作表现、劳动保障等情况;到用人单位进行回访,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及时沟通解决问题,积极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断融洽企业与农民工的关系。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实现转移后返回农村的劳动力进行再培训,实现转移前培训与转移后培训的沟通与衔接,真正使农民受益。
结束语
农村贫困劳动力的转移培训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积极开拓思路,抓措施抓落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路子将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篇9
论文摘要:运用当前该研究领域内几种经济条件标准具体分析了山东省枣庄市全面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进而得出枣庄市已经具备全面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条件的结论。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现状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影响社会的公正和安定,进而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尽快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己经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枣庄市地处山东省南部,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人口367. 2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53. 95万人,城镇人口113. 32万人。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33. 35亿元,比上年增长17. 4%。那么,枣庄市是否具备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条件?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对其经济条件进行逐一的具体分析。
一、枣庄市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条件分析
枣庄是否具备全面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条件,必须对该地区是否达到国际上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最低标准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全面合理的结论。
(一)枣庄市人均gdp和农业gdp的比重
近年来,枣庄市经济发展连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633. 35亿元,是2000年的2. 5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5%。经济结构全面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16. 7:49. 5:33. 8调整到2005年的9. 6:63. 9:26. 5,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7. 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14. 4个百分点。全市人均gdp为17602元(约合2000余美元),比2004年增长23. 5%,己远超过斯里兰卡和波兰的368. 9美元和1822美元。近四年来,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gdp所占比重从2002年的14. 6%下降到2005年的9. 6%。以低于芬兰和波兰的14. 5%和12%,基本接近日本的8%(见表1)。因此,可以说,枣庄市的经济实力已达到了推行该制度的经济条件。
(二)枣庄市的城市化率及农业劳动力结构
2005年枣庄市城市化率和农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31%和47%(见表2),单从量的角度上来看,还远未达到国际上的最低标准。但是,研究这两个标准无外乎是想知道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国家财政和农民自身等方面经济负担大小的问题。换句话说,就目前枣庄市财政支付能力和农民自身经济实力等方面,是否能够达到推行该制度的最低标准。
1、枣庄市人均应领取养老金标准匡算
枣庄市每位老年人每年应领取多少养老金才能基本保证他们安享晚年,没有一个现成的标准可供参考,但是可以在2005年《枣庄市统计年鉴》中找到与它最相近的该年度“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统计资料(见图1),该年度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598元,那么,剔除老年人基本生活之外的消费因素便可得出能够基本反映客观需要的养老金标准。在生活消费支出的各因素中,交通通讯、教育娱乐因素基本可以剔除,医疗保健因素应放到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中加以考虑,因而也可以剔除,居住因素中用来购买建筑生产用房材料和直接购买生活用房的人均支出为172元,考虑到迈入老年的这一群体中绝大部分应居有定所,因此,这一项支出也应被剔除掉。此外,设备用品消费因素也应略有降低。综合以上方面的考虑,枣庄市老年人每年领取的养老金若能保持在1650元左右的水平便可以保证他们的晚年基本生活。
2、枣庄市财政支出能力分析
2005年,枣庄市的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境内财政总收入55. 5亿元,比上年增长41. 9%,全年人均财政总收入达到1511. 15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8. 16亿元,增长36%。同时,财政收入的质量稳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4. 5%,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的比重为73. 2%,分别提高0. 4和2. 5个百分点。所以,只要加强财政管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杜绝资金浪费,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就能结约更多的财政资金,为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3、农村居民收入分析
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呈现出了快速的增长势头,农民收入逐年提高。枣庄地区2005年农村经济人均总收入实现5660元,r匕2004年增长13. 2%,而且,从2002年以来,一直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势头(见图2)。一方面,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农村取消了农业税等税费,农民基本没有了负担。农民已经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承担自己一部分保险费,其参保意识必然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结论与建议
篇10
关键词:河北省;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一、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河北省农村人口约达到了3957万,而劳动力约占74.4%,即农村劳动力达到2944万人,并且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用地、居民用地、交通用地等的不断增加,河北省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已从1996年的10346万亩减少到2009年的9843万亩,这种人增地减的现象导致了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按人均耕作能力为10亩地计算,河北省共需要农业劳动力984.3万人。因此粗略估算,河北省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概有1959.7万人。
二、制约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
1.我省农村城镇化规模小,劳动力转移就业受阻
从目前我省情况来看,农村城镇化水平总体规模偏小,并且城市化率低于工业化水平,这样不仅受规模限制很难辐射到周围的农村,而且也影响到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就业岗位的增加,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河北省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是密切相关的。然而我省农村基础教育落后,农业劳动者的总体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水平,占总数的86.1%,外出务工的农民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仅为14%,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和技术培训,因此文化程度低和技能素质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我省农民思想相对保守落后,很多人抱有“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观念,他们不愿意离开家乡到外地去谋生,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程度。我省农村劳动力在思想、文化、科技整体素质水平偏低的现状,成为制约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因素。
3.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近年来,虽然我省开始注重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普及、新农合的医疗保障制度,但现行制度仍存在很多健全和不完善,例如,当农民离开农村外出务工,便很难享受这些优惠政策。同时受现行户籍制度的约束,流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无法与当地市民享受平等政策待遇和公平的竞争机会,给他们在吃、住、就业、加薪、子女上学等方面造成许多因难,这些都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很难长期稳定地就业。
三、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1.继续加快城镇化进程
近年来,我省城镇化速度有所加快,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也在同步提高,但仍低于工业化率,这就要求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既要看重“物”的发展,更要注重“人”,因为“人”是核心。尤其在我省城镇化率远低于工业化率的前提下,容易导致劳动力的短缺,如果人的城镇化进程滞后,就会更加剧劳动力资源的不足。并且,我省人的城镇化不足,不光表现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数量不够,更主要是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不高。大量的农民工实现了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但还没有实现身份和地位的转变。因此,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我们要更重视“人”的发展,“人”是核心。
从制约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来看,我们仅通过加大经济投入还远远不够,必须加大制度保障,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包括进城务工人员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子女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问题,其中涉及到最关键的是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讲,只有制度“给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发下包袱,走入城镇,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2.发展劳动密集型和低成本型特色产业集群
我省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就业竞争力相对也就较低,因此想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首先是解决就业问题,也就是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我省的优势角度分析,拥有7034万人口的河北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发展区域经济的一大优势,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中国在国际上相对有竞争力的优势。因此,我们可以借鉴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等地特色产业集群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在河北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既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还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
3.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专业技能
我省农村劳动力在思想、文化、科技整体素质水平偏低的现状,成为制约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因素。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和岗位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这需要一方面,政府拿出优惠政策包括经济支持,鼓励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到职业技术院校接受正规职业教育;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关注农村劳动力再培训的问题,尤其是由用工单位委托的定向培训。根据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的需求,为农民提供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技术培训。再者还需加大对成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继续教育。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的提升,是解决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玉浩,谢惠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9(1).
[2]彭连清,詹向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域流向和产业分布特征[J].农村经济,2007(9).
[3]胡枫.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7(1).
- 上一篇:物联网技术与运用
- 下一篇:职业素质的目标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