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经济现状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商经济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商经济现状

篇1

【关键词】 电子商务服务系统;电商物流;物流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科技的进步,我国引入了电子商务系统,并为其配备了相应的物流服务系统,但是电子商务由于其服务零散化、地区分布广的特点,决定了客户对物流配用服务的高质量要求,本文就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并就电商在经济效益的推动下,实行促销模式和建立完备的物流体系进行研究,旨在说明我国电商物流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一、电商物流的概念分析

所谓的电商物流其实指的就是简单的一整套的电子物流配送体系,即ERP系统,电商物流的操作者主要的还是机器以及人,就当前中国的物流配送方案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固有的送货上门的服务理念,逐渐走向集约化的配送方式,实现了信息专门化服务、社会集体互动化服务和电商物流服务系统现代化相结合的新型模式。

二、我国电商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

1、电商物流发展历程

具体来说,我国的电商物流是从欧美发达国家引进的市场营销和物流配送服务项目,但是它在我国的市场发展中较其他行业来说更加的快速。1999年王俊涛和邵亦波两人创建了我国第一家电商物流商务平台,标志着我国电商物流的起步。到2003年“非典”的影响,我国的电商物流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了,由于“非典”导致了人们的出行减少,把自身的需求消费转向了虚拟化的网络,阿里巴巴借着这个契机,投资了1亿元成立淘宝网,淘宝网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真正意义上进入了网上购物时代,电商服务系统完善,服务质量提高,出现了盈利。一组数据显示,我国2003年的网络购物速度以30%的比率快速增加,到2013年底,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网络市场注册企业为29303家,网络购物用户达到了3.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23.8%,同期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营销总额达到了10.2万亿元,占我国GDP总量的7%左右。现在,我国最主要的电子商务市场主要的还是聚集在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淘宝网和天猫网、当当网和京东商城等企业中,这些企业占去了市场的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是电商市场信息万变,而且在我国相对不完善的经济体制下,很容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发展问题,这就需要各自在竞争中不断地发展和改善自己的经营模式,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2、电商物流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从我国电商物流的规模来说,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这与目前国际电商物流的发展水平来说,我国的电商物流的规模还是太小,没有形成片区经济发展模式,基本是适应各自的单线发展模式,效率既低,又浪费资源;而且配套服务设施并不是很完善,不仅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也没有形成完整的配送基地和完整的道路交通运输网,在服务质量与服务理念等方面还是有待加强。

第二,从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来说,我国现阶段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偏低。虽然我国的物流服务系统相对来说较多,包括顺丰快递公司、圆通快递公司、国通快递公司、快捷快递公司、申通快递公司以及邮政EMS等等的服务网点,但是他们的软件设施并不是很完善,没有一体化的网络服务系统,而且各家为获取更多的配送数量,导致恶性竞争,相互排挤对方的发展,而不是竞争促进共同的发展。

第三,就电商物流的人才储备来说,人才短缺现状伴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从各大快递公司的配送人员的文化水平来看,绝大部分是初中或者中专毕业,这就说明电商物流的人员技术水平低,占物流公司人数的56%,整体来看,这些绝大多数人员是无法彻底贯彻物流公司的服务观念以及服务理念的,对于客户的回馈以及相关环节的思考都是缺乏深度的。而在以后的发展中,如果物流配送实现了集约化等级,我国就需要一大批的高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的管理人员,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物流公司的人才储备系统。

三、我国电商物流的典型代表――京东商城物流体系分析

作为学生的网络购物平台,当当、亚马逊和京东商城首当其冲。本文就一京东商城的物流体系为例,见证我国电商物流的发展状况。通过调查研究发现2014年京东的年度商品交易额为2602亿元,年利润收入为1150亿元,较2013年度增加了66%。就具体的电商物流业的发展,京东商城于2009年开始自建物流配送服务体系,截止到2014年年末,京东的服务配送点已经达到了100个左右的仓储中心,1890个配送服务站和3万余人的配送服务队伍。在完备的物流服务体系下,京东实现了全国43个城市的当日送达、256个城市的次日送达,这也就实现了物流配送服务的快速化发展,是我国电商企业的领头羊。

四、从“双十一”活动见证我国电商物流的经济效益

中国网络化商品经济的建设,相应的实现了新颖的营销手段。比如借助于“双十一”而开展的营销策略,就展现出我国电商的经济效益。仅“双十一”促销活动开始的1分钟,天猫的交易额达到了1亿元,2分53秒,就达到了10亿元,截止到“双十一”活动的结束,天猫的交易额达到了572亿元,仅“双十一”一天天猫的净收入为238亿元,占交易总额的41.6%。但就物流的配送服务费来说,物流配送花费111亿元,主要用来购买物流运输袋和物流运输所必需的集装箱等,就道路运输消耗费用来说,油气消耗133亿元,高速过路费及其航空运输费用为90亿元。这就可以看出,我国的电商物流产业链条已经完全形成,对于我国的发展状况来看,这种发展模式崭新而又富有发展的潜力,对整个市场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刺激了我国市场的消费需求,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转。

五、结语

我国电商物流产业链的飞速发展,造就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因此,在科技发达的时代更应该注重网络化带来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继美,李俊涛.我国电商物流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物流论坛,2014(4).

[2] 谢雨蓉.国内外电商物流发展模式及趋势分析[J].经济物流,2014(11).

[3] 陶峥,张兰.中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与趋势[J].商业经济,2014(5).

篇2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C-0168-02

广西作为中国对接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广西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和政策,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具有巨大的优势。本文对广西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为跨境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孔之见。

一、广西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跨境电子商务合作论坛”召开,打造全球企业参与中国―东盟电子商务合作的顶级服务平台成为广西跨境电子商务建设目标。广西作为中国对接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借助地缘优势加快推进与东盟电子商务发展,吸引中国多家互联网企业在广西建立基地,抢占中国―东盟自贸区大市场。2014年以来,中国老牌网络社区“猫扑”总部由北京迁居广西南宁,中国东盟最大电子商务平台“美丽湾”上线运营,京东商城中国特产?广西馆也已在南宁上线,阿里巴巴集团与广西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敦煌网与广西凭祥友谊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广西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为建立一条连接中国与东盟的“网上丝绸之路”打下基础。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长期举办地,继荣获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后,又获得国家海关总署批准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业务,进一步巩固了广西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基础。

二、广西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是大西南地区出海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和东盟国家进行经济交往的重要地点。同时,广西在产业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属于亚人带季风气候,在这种季候孕育下具有丰富的矿物质资源和动植物资源。

(二)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中央政府对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比较重视,通过跨境电子商务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为我国经济打造新的增长点。而且我国政策支持进口,通过进口来缓解国内缺少的产品,从而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的试点范围,而广西和南宁地区已经获得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服务城市。广西区政府也颁布了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开展了“电商东盟、电商广西”的项目,而且在商品通关方面、税收方面、商品质量方面都建立了相应的保障和优惠政策。

(三)政策?a业的优势。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后,广西也逐渐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地区。而且东盟跨境电子商务总部建设在广西南宁,广西南宁也逐渐成为跨境电商实施各种项目的物流中心。跨网电商在广西的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这为发展广西跨境电子商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且跨境人民币结算也逐渐在广西进行试点,这也为广西向东盟地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三、广西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省区,虽然具备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与国内其他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信息交流与共享不够深入。广西与东盟区域信息交流不足,信息孤岛的现象仍然突出。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一切的合作都离不开信息的共享,迫切需要推动建立一个更加紧密、更加务实、更加高效的网络空间共同体,建立一个与东盟各国信息资源共享交流的物理支撑平台,实现信息高度共享,更好地驱动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的全方位合作和全领域发展。

(二)跨境电子商务基础条件不完善。虽然广西具有较高的地理位置,但是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条件却存在不足。而且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模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企业对跨境电子贸易相关政策不是很了解,同时也没有建立本土特有的品牌,且缺乏大型企业和优质的货源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支撑,只具有良好的经济通道优势。其次,还有一些部门对广西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保持观望态度,所以,工商、海关、商检部门还没有建立相应的配合机制。上述因素限制了广西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行业。

(三)跨境电商配套的物流体系不完善。目前,广西的跨境电子商务存在运输周期较长、物流成本较高、没有较高的用户满意度等问题。广西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物流方面与东部试点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首先,没有较为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无法有效管理产品在铁路、港口、水路和公路等运能的调入和调出,物流管理整体水平较低。其次,跨境电子商务具有很高的物流成本,因为跨境物流的运输方法不是单一的,很多需要进行空运,这些都会使物流成本增高。再次,就是物流设施建设存在缺陷,没有建立合理的物流体系,进行跨境电子物流输送存在很大的阻力,无法满足不断变化和不断增多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

(四)缺乏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广西跨境电子商务高速发展需要大量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进行支撑,即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海外市场营销策划能力、外贸技能、熟悉电子商务流程,同时又能掌握一定的东盟各国小语种能力,并熟悉东盟各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这对现阶段广西电子商务从业者来说是一种挑战,打破广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出现紧缺的局面成为区内各大院校人才培养的难题。

四、广西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对策

作为连接东盟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面对目前良好的发展机遇,广西应逐渐改善发展跨境电子产业存在的问题,在东盟地区占有最佳的市场地位,使广西尽快进入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道路。

(一)减少报关流程。首先,要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贸易服务平台,使金融支付、物流、检验检疫、推进通关、旅游、会展等方面实现合作,一同建立电子商务合作共赢的生态圈。其次,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制定,完善数据统计、信息共享和流程控制等管理内容。再次,完善跨境电商模式,建立可以实现国税、海关、外汇、商务、检验检疫等部门协同的机制,从而加快通关效率,实现退税快、汇兑快、报检快等业务流程目的。另外,可以实现在网上提交出口经营主体需要的电子文件等信息,利用“汇总申报、清单核放”等方法,对跨境电子商务贸易进行监管和通关,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报关流程。最后,提高跨境电子商务报关、报检效率,实现一次检验、一次申报、一次放行的目标,全面提高退缴税、检验检疫、结付汇、电子商务通关等业务的工作效率,提高业务监管、申报和处理的效率。在跨境电子商务相关部门实现协同,提高各项流程业务的工作效率。

(二)完善跨境物流体系。建立新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体系,以提高物流速度为主要目的,同时也要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物流企业可以使用射频技术、二维码技术、GPS技术等建立物流行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服务模式,提高物流企业服务水平。物流企业可以积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快速物流响应能力,从而建立较为完整的供应链。还有就是实现跨境电商物流标准化发展,对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中的包装、运输工具、仓储、装卸等工作缓解建立统一的标准,通过标准化制度提高物流工作的效率和时速。实现资源整合,鼓励和支持各个物流企业实现战略联盟,建立跨境第三方新型的物流模式。建立新的报税跨境物流中心,对于跨境电商不满足海关监管要求的部分进行改善,提高跨境电商在监管部分、数据链、服务链方面的管理水平。实现各职能部门的统一,实现各部门发展目标的统一,以及统筹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新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立新型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为电子商务更好地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政府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促进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平台实现综合性平台的建设,减少一些贸易多余环节,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流通成本。建立与东盟联系的跨境电子商务总部基地,为中国和东盟实现电商模式的进出口贸易提供平台,建立合理的线上和线下商业流通平台,使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文化、经济和贸易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使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为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市场。建立广西电子商务云平台,实现全区的电子商务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建立有关跨境电商统一的服务平台,有效整合支付企业、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政府监管部门等,实现各部门互联互通。目前,广西已经建立了7个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而且这7个城市的电商服务平台是在同一个平台。这样就可以实现综合,从而解决电子商务的通关问题。

篇3

关键词: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现状;发展趋势;分析

当前,随着我国电商产业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双十二”以及“双十一”虚拟购物节的诞生,电商行业的交易额获得迅猛的增加,企业深刻体会到电商的潜力。在此背景下,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实现了消费者在海外购买商品的梦想,实现了商品“全球购”。

一、当前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现状

(一)交易规模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已经实现了7000余家,利用电商平台进行跨境电商的企业多大40多万家。随着B2C以及B2B等模式的诞生,电商以及电子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在我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资金交易总额实现了6000多亿美元,占据出口贸易总价值的22.9%,并且这一数据还会继续增长。随着行业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以及参与者的有效推动,我国跨境电商在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还会持续增加。

(二)产业模式

根据商业模式以及交易所处地位不同,跨境电商运营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类:第一,B2B平台。该平台可以为全球会员提供直接的营销平台,并且传递服务信息、商品信息以及采购商信息,促进交易快速完成,会员主要由集团客户和企业,以阿里巴巴为代表,主要提供线下交易和线上平台服务,促进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第二,C2C平台。该平台将会员的服务信息以及商品信息提供给全球消费者,并且促进在线交易,以个人客户为服务对象,以全球速卖通为主要代表,也可以称其为全球版淘宝。第三,B2C平台。该平台主要为国内企业直接向全球消费者提供在线服务和产品,促进交易的完成,其中大龙网为代表企业。在中国供应商和全球零售渠道之间,构建资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流服务,有效解决了我国企业难以进入国家市场的难题。第四,垂直B2C平台,该平台可以联系国内特定商品供货商,并且买断货源,建客服体、支付以及物流等,将国内产品销售到海外。

(三)基本流程

跨境电商的主要基本流程包括四个步骤:第一,供应商要在平台中注册,并且获得认证后,其服务和产品可以在平台上展示,标明配送方式、产品价格以及产品信息等。境外买家可以通过平台,对服务以及产品进行选择,然后进行在线购买。第二,境外买家以跨境商品支付的形式,对服务和产品进行在线支付,并且将资金打入到海外账户中。第三,在C2C以及B2B模式中,在线上交易结束后,卖方还要将商品通过跨境物流的方式配送给买家,平台要收集支付、物流以及订单三方信息,通过平台将通关清单申报到平台中。第四,物流公司负责商品入境后的商检,并且将商品送抵给买家。

二、跨境电商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结汇、商检以及通关问题

首先,结汇问题。很多电商卖家或者企业没有跨境出口资格,不能进行货款收付以及外汇核销,因此只能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导致结汇环节不通畅。其次,商检难以办理。当前商检制度主要是根据传统的跨境贸易,没有针对批量小、批次多以及来源广的跨境电商,因此,跨境电商难以报检。最后,通关问题。以往跨境贸易基本都是大批量通关,其具有费用高以及周期长的特点。但是这种方式不适合跨境电商,其具有分散、高频以及小额的特点,对通关要求费用低、时间短。

(二)物流题

跨境电商对物流的要求要更加复杂,其主要分为四个主要环节:第一,从发货地发货到仓库,在通过物流公司办理出关手续。第二,通过空运或者海运的形式,将货物送到机场或者港口。第三,在商品到达机场或者港口后,需要进行入境清关,将商品送到当地仓库。第四,由物流公司将商品送到买家手中。由于整个环节十分的繁琐和复杂,其中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商品出现问题。

三、解决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解决结汇、商检以及通关问题的对策

首先,解决结汇问题的对策,我国要实行更加高效便捷的结汇方式,由第三方进行核实,取消外贸企业管理。其次,解决商检问题的对策,要实行全新的申报制度,并且集中办理、集中申报,解决电商的商检问题。最后,解决通关问题的对策,要采取电子清单核放制度,电商企业要先根据清单通关,再定期将清单汇总,进而免除繁琐的报关工作。

(二)解决物流问题的对策

对于交易量较大的商品,企业可以建立海外仓库,对于交易量较小的商品,企业可以选择专线直邮的方式,降低物流成本。同时,小型卖家可以采用配送的方式,实现商品的有效配送,多加电商企业可以成立物流联盟,进而解决物流问题。

四、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一)C2CB2B市场将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C2C以及B2B将占据主导地位,其出口比例将大量增加,首先,这两种模式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可以跳过很多中间环节,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其次,其可以有效的分析市场,把握市场的最直接需求,并且平台直接对消费者开放,为客户提供更加直接的定制和服务。最后,其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不受到地域以及时间的限制,直接向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销售。

(二)跨境制度和电商物流将获得显著改善

在未来发展中,跨境物流将突破成本、空间以及时间的约束,实现商品的无缝对接。传统周期长以及费用高的直邮形式,将逐渐向海外仓进行转变,仓储以及海运的物流企业将随着产业的发展而兴起,支付企业将以收购、控股以及参股的形式参与到海外企业的运营中,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同时,境外结算的建立和开展,将实现一站式体系,并且从在线签约到通关支付实现全程参与,提高交易的效率。

(三)电商新模式将兴起

电商新模式例如O2O模式,是一种互联网和线下商机充分结合的形式。可以实现线下交易,将线下服务和线上购买充分结合,让消费者体验到我国国产品牌的性价比,进而解决海外消费者无法直接体验服务或者产品的难题。

五、结语

当前,随着我国跨境电商的不断发展,其在我国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例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随着我国配套设施以及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跨境电商将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进而促进相关行业的兴起,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振华,郭怡君.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J].商业经济研究,2015(30):81-82.

[2]姚彦超.跨境电商出口物流模式分析及发展趋势展望[J].商场现代化,2016(14):46-47.

[3]陈芳娌.广东省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瓶颈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12):51-52.

[4]李红芳.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J].科技经济导刊,2016(21):211.

[5]李洁.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2):13-14.

篇4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一、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带来了对外贸易的碎片化。在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多的国外进口商开始尝试小额度、多频次、速度快的订单模式,以缓解成本压力并规避风险,从而跨境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根据阿里研究院《2016中国跨境电商发展报告》的数据,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4.8万亿元,增速为28%,远高于货物贸易进出口的增速。2015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9.5%。根据阿里研究院的数据预测,未来几年跨境电子商务将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预计到2020年跨境电商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将达到37.6%.

二、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

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较为突出,特别是2013年以来大量的商户开始积极筹划从事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跨境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中国制造的优势。低廉的价格是驱动海外买家购买中国产品的主要因素。虽然劳动力的价格有所上涨,中国制造在国际上仍保持较强的竞争力。中国具有传统的制造业基础和优势出口产品。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5-2016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5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卖家品类排名前五位的畅销产品是3C电子产品、服装服饰、户外用品、健康与美容和珠宝首饰。这些产品正是中国制造拥有较大优势的品类。

政府的政策扶持。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获得大量的关注。从国家的顶层设计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与跨境电商相关的政策层出不穷。其中,仅海关总署在2014年就了5份与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文件。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在进一步规范的环境中加速发展提供了机遇。

跨境电子商务简化了外贸流程,去除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率。跨境电子商务使得传统贸易中的中间角色被弱化甚至替代了,国际贸易供应链更加扁平化,使得产品生产者直接面对消费者。跨境电子商务减少了中间环节,也就减少了层层加价的可能,从而产品的生产企业能获得更多的利润。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跨境电子商务降低了国际贸易的门槛,使得贸易主体更加多样化,一大批不具备外贸资格的中小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服务能够参与到国际贸易当中。

三、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物流体系不健全。由于各国间政策的差异,跨境电子商务很难像内贸电商一样通过自建物流的方式来解决物流问题,单件商品运输成本高、物流周期非常长。以俄罗斯为例,使用中邮小包,普遍的送达时间在40天到90天之间。跨境物流包括境内段和境外段,很多包裹出境后,无法追踪。当前邮政包裹占据跨境物流市场七成份额。在以邮政小包主导的跨境物流模式下,货物要经过多次转运,还时常出现包裹的破损甚至是丢包。这些带来的不仅是海外消费者糟糕的购物体验,还严重制约了跨境电商的进一步发展。

品牌化未建立。目前大部分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还未进入品牌化建设阶段。在淘宝平台上,可以搜到大量的GUCCI、LV等品牌的仿制品或相似品。商家的这种山寨风格,也延伸到了跨境电子商务的领域。不管是对其他品牌的仿制还是盗用,都会产生知识产权的问题。欧美国家对侵犯知识产权活动的惩处力度很大。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缺乏。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逐渐暴露出复合型人才缺口严重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语种限制,一些小语种电商人才缺乏。二是能力要求高。跨境电子商务涉及到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众多领域,需要既懂计算机网络知识,又熟悉外贸业务,同时还具备电子商务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基于这两点,符合跨境电子商务要求的人才很少。

四、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建议

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目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主要依赖于第三方物流。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加快海外仓的建设。海外仓不仅大大缩短了配送时间,而且扩大了运输品类,降低了物流费用,并有助于提升销售额。海外仓可以实现快速的退换货,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创新跨境物流模式,提供增值服务。第三方物流公司还需要在工厂的分销链、卖家的采购链、运营链及各类增值服务中深耕细作,积累客户规模和供应链管理经验。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研发自主品牌。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品牌。品牌是一种信任。跨境电商模式可以敏锐地感受到市场细分的变化,有助于企业创立自主品牌,提高附加价值。近几年跨境电商的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商家,行业竞争加剧。一些热销品同质化严重,行业内甚至出现恶性的价格战。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应当转变策略,转向更高层次的价值竞争,从提高产品的质量,提升品牌形象,增加附加值,完善服务方面着手,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建立专业水平的跨境电商队伍。跨境电商从业人员不仅要精通网站操作,还要对产品、外贸都有很专业的知识。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要重点加强对专业管理人才和业务人员的培养发展。一支专业的队伍不仅能更好地与客户交流、推介产品,还能嗅出国际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产品,从而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整体发展水平。

跨境电子商务帮助中小企业是实现了全球化。在全球贸易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跨境电商行业要想得到长远、健康发展,需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赵光华,破解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难的新思路[J].中国经贸导刊,2014(26).

[2]石良平,汤蕴懿.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及政府监管 问题研究――以小额跨境网购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14(9).

篇5

关键词:上海;总部经济;现状;重点;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2-0061-06 收稿日期:2008-10-29

总部经济指某区域由于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业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的空间耦合,并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全球总部迁移也呈现出加快的趋势。对我国而言,现阶段的总部迁移,一方面指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境外企业纷纷将其境外总部迁到我国或在我国设立地区总部,调整国际市场战略;另一方面,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总部也纷纷向中心城市迁移。总部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效应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加速发展,更促进了所在城市的发展。对企业而言,实施总部与生产基地的空间分离,向中心城市聚集,客观上是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寻求经营成本最小化的必然结果;对迁入城市而言,企业总部的入驻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就业和消费,推动城市转型升级,最终提高城市对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吸引更多企业总部入驻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对我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而言,发展总部经济不仅可以促进上海的国际竞争力,更能带动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上海总部经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重点、模式和建议。

一、上海总部经济的现状

对上海而言,总部经济的概念是随着跨国公司将其研发、设计、采购、物流等中心机构移入上海的过程中,逐渐走入人们视野并引起广泛关注的。至2001年,上海累计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527.97亿美元,批准项目2.47万个;而人世后过渡期的5年,引进外资金额翻了一倍,到2006年底,上海吸收的外资累计超过1100亿美元,外资企业达到4.4万家,项目增幅超过80%。2007年,上海吸收合同外资148.69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03%,实到外资79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11%左右,都处在历史的高位(上海市统计局,2001-2006)。加入WTO以来,上海在全面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崛起,外资正在进入更为广阔的市场腹地:2005年,在进入上海的外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07年上海吸收外资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二、一产业合同外资占比分别为64.47%、35.28%和0.25%。现代服务业的扩张规模和质量提升令世人瞩目。2001年,上海外资商业零售企业不到100家,目前已经超过1600家。先期进入的外资也显示出良好的示范效应。此外。新业态外资也后来居上,例如位于青浦的品牌折扣店――上海特莱斯开业半年就引进国际品牌和专卖店205个,销售超过3亿元。融资租赁、资产管理、人才中介、医院、教育、旅游等产业都向外资敞开了大门。同时,外资也广泛进入先进制造业,至今上海引进超过l亿美元的制造业“巨无霸”项目有140多个,在上海的信息、汽车、钢铁、精细化工、医药等支柱产业中,外资起了提升能级和加速发展的作用(陈惟,2006)。

可见,上海在吸引外资数量创新高的同时,更注重外资质量的提升,表现在上海吸引外资的结构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上海在开放的格局中凝聚更多的经济集成“向心力”,并积极拓展产业集聚和市场配置功能,吸引众多国际大资本集团,使他们在上海建立具有辐射和管理调控功能的跨国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大脑型”的总部经济已经成为上海引进外资的亮点。百事、葛兰素史克等跨国公司最近将地区总部陆续落户上海市中心的都市总部大楼;而英特尔、3M、本田、思科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也分别落户上海紫竹科技园区和漕河泾开发区。2007年,上海新批外资总部经济项目79家,其中研发中心34家、投资性公司15家、地区总部30家。其中,世界500强公司2007年在上海新设立总部经济项目10家。截至2007年底,上海共有外资总部经济项目593家(吴宇,2008)。上海已成为中国内地吸引外资总部经济项目最多的城市。另外,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已经有28家外资银行选择上海作为主报告行,同时还有340多家外资金融机构扎堆申城(陈惟,2006)。上海通过金融功能的提升,大幅度提高了效率和效益,强化了对经济资源的市场配置和经济牵引力,为上海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实际上,伴随着外资企业积聚形成的“总部经济”环境,内资企业也在进行同样的进程。就国内企业总部而言,上海目前已经聚集了300多家沪深上市公司总部,8家中央大企业总部和100多家中央大企业地区总部、重要生产基地或营运部门,以及31家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总部(盛晨成,2007)。

二、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重点领域

上述分析可见,近年来上海总部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使上海的总部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本文认为,上海目前应把吸引国际行业协会总部和国内企业总部的入驻作为重点领域。

(一)国际行业协会总部

总部经济的日趋走红,推动了城市经营的转型升级,推进了区域经济的辐射发展,已成了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新的经济增长引擎。然而,我国各地在倾力构建跨国公司总部经济集聚区,争夺总部经济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顾此失彼的现象,即往往一味集聚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的集聚,而忽视了全球另一个吨位更大、功能更强和影响更为广泛的总部概念和总部现象,那就是在全球具有极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国际行业协会及组织的总部。

实际上,行业协会在国外一直被誉为“二政府”。而国际行业协会总部集聚区在我国至今尚未有城市率先构建,这是一个巨大的国际元素导入的空缺。纵观发达国家各城市,都千方百计地引入国际行业协会和组织,已成为全世界各城市扩大影响、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经济战略。例如,在人口不足上海一个区的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常驻的各种各类国际行业机构多达数千家:在我国的香港特区,引进国际机构总部也已逾3800多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2000个,而导人的国际行业协会和组织,及其地区办事处已超过了1800多个(马季华,2006)。上海应该牢牢抓住这个契机,并以此为重点,尽快集聚国际行业协会总部。

(二)国内企业总部

上海在努力吸引国际行业协会总部入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发展国内企业总部经济。依托长三角区域优势,上海首先应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和鼓励本土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促进本土企业快速发展,提升其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使本土企业真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的强大动力,积极培育本土企业总部经济的发展。此外,上海要充分发挥经济龙头的作用,整合长三角区域及国内的各种资源,以上海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进行辐射,并率先打破行政区划对经济的制约,实现人才、货物的顺畅流通。只有把上海的发展放在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进行考虑,上海的总部经济才能加速发展。长三角区域经济发达、企业密集、上下游产业链条完善,制造业基础雄厚。利用长三角区域的资源,以上海为中心形成巨大的磁场,将企业总部集中在上海,将生产制造业基地布局在上海的周边区域,使上海成为一个交通中心、服务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创新中心。同时,长三角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分工合作,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率,使创新速度加快,经济增长的效果明显提高,这对长三角周边区域及全国都将形成很强的辐射作用和财富溢出效应为国内企业总部经济的形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模式

国际经验表明,通过模式的推动将极大地加快总部经济的发展。上海制造业的优势地位、区域特色鲜明的特征以及吸引跨国公司多年来居我国各城市前列的现实,为上海采用生产性总部经济模式、总部经济集聚区模式和外资拉动模式发展总部经济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契机。

(一)生产性总部经济模式

上海在制造业方面有很强的国际比较优势,具体表现在:上海有着比较强的生产技术基础、技术开发力量、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和科技人员队伍,基础设施也较好。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跨国公司。为利用上海的制造业优势来壮大自身的竞争力已经陆续把一些高技术制造业、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向上海转移。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从这些产业的退出也为上海先进制造业发展腾出空间。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在加工制造业和某些资本密集型工业上所取得的长足进展已经表现出较强的国际比较优势。

较强的制造业优势是上海采用生产性总部经济模式的基础。实际上,随着上海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已陆续将总部与生产基地分离,生产性总部经济已经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因为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繁荣本身就会扩大总部经济的投资空间。上海部分制造企业率先建立的生产性总部基地,集管理、研发、设计、采购、物流和营销等多种总部功能于一体,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转效率。以设计为例,包括模具设计、软件设计、工程设计、服装设计、动漫设计、玩具设计、印刷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设计平台,这些制造业企业将设计外置,形成设计总部,取别人所长,补自己所短,取得了巨大成果。随着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将总部与生产基地分离,将极大地促进上海生产性总部经济的发展。可见,以上海强大的制造业优势为基础,利用生产性总部经济模式发展上海总部经济潜力巨大。

(二)总部经济集聚区模式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经济总量发展、经济结构变化和人口发展等因素的驱动下,集聚区模式会由单一的大型CBD(中央商务区)模式,向多极化、分散化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演变扩展成若干个微型CBD,即总部经济集聚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解决中心城区商务功能过度集中的矛盾,以伦敦、纽约、东京为代表的世界级城市,都经历了单个CBD到微型CBD网络初步建立的过程。其中,伦敦的微型CBD由传统的市中心扩展出来,以堪那瑞区为代表沿着泰晤士河呈轴线发展;纽约的CBD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分阶段逐步形成布鲁克林、长岛、法拉盛、哈德逊广场等微型CBD;东京逐步形成了品川、汐留、六本木等30多个微型CBD,很好地适应了总部经济空间集聚且多元化发展的国际趋势。

可见,总部经济集聚区是在顺应国际发展规律并借鉴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主要是指:按照现念统一规划设计,依托交通枢纽和信息网络,以集聚区为载体、将相关的总部专业服务和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的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形态新颖、内外连通、生态协调、资源节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具有较强总部经济集聚能力的区域。依靠区域特色和功能,形成产业集聚是总部经济集聚区模式的特点。尽管总部经济的发展是以市场为基础,但其产业特色的形成则取决于所在区域的特定功能。总部经济的发展依托由资源、禀赋、区位、经济和文化等因素所构成的功能,突出其区域优势和特色,建立起与区域功能相吻合的总部经济产业体系,从而与周边地区错位竞争,增强服务业的辐射效应。基于产业关联效应和社会网络效应而形成的集聚区,具有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系统和品牌效应的特征,客观上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构筑起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而通过品牌效应,服务企业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同度和占有率,进一步提高该区域服务产品的市场需求;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竞合机制,又提高了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水平,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拓宽了市场空间。

在总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利用总部经济集聚区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上海区域特色鲜明,为建立总部经济集聚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事实上,总部经济集聚区的建设在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总体规划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海力图在2010年前打造2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其中总部经济集聚区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何骏,2008a)。上海鼓励在各区符合条件的专业产业园区或服务业集聚区内建立总部经济基地,各有侧重发展总部经济。例如,南桥中小企业总部商务区凭借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交通便利,依托区位和产业优势,成为奉贤区新一轮发展的载体和抓手:江湾一五角场科教商务区充分发挥杨浦区大学强势学科的优势,重点发展科技研发和教育培训,形成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科教商务总部集聚区:金融要素市场本来就已经集聚的外滩和陆家嘴地区集中发展金融贸易总部集聚区等。这些点状的集聚区通过产业链或创新链彼此相通、有机相连,使上海的总部经济整体辐射能级进一步提升和放大。目前,这些总部经济集聚区对上海总部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已经显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集聚功能效应得到拓展提升,更好体现了微型CBD作用。

(2)空间形态布局上,由上海市中心地区逐步向周边重点地区分散化、多极化发展。

(3)产业功能布局上,各集聚区初具特色,逐步呈现功能错位。

(三)外资拉动模式

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度不高导致以总部经济为

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2000年服务业实际吸收外资只有104.6亿美元,2006年为173.8亿美元,分别只占当年实际吸引外资额的25.7%和27.6%。至2006年底,我国服务业共有外商投资企业7.5万户,占整个外商投资企业实有总户数的27.2%(何骏,2008b)。

2002年以来上海每年合同利用外资一直超过百亿美元,2007年上海合同外资148.69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其中,共批准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260项(上海市统计局,2001~2006)。这些都为上海扩大服务业开放力度,采用外资拉动模式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经济创造了机遇。总体上看,上海已经具备了发展跨国公司总部经济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宏观经济态势和巨大的市场优势,庞大的制造业创造了巨大的服务需求,使上海对跨国公司总部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例如,2007年1月,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英特尔(Intel)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落户黄浦江畔,成为沪上2007年第一家总部经济外资企业。截至目前,落户上海总部经济的外资企业总数达到500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54家、外资投资性公司150家、外资研发中心196家。上海成为中国内地总部经济数量最多的城市。更多的国际机构已将上海列为对跨国公司总部经济转移有潜力的重要目的地(何骏,2007)。

就当前而言,上海采用外资拉动模式发展跨国公司总部经济,要培育一大批具备国际化水平的总部,积极承接计算中心、呼叫中心、数据处理、技术研发、财会核算、售后服务等国际总部经济的转移,特别是逐步拓展一些具备优势和条件的高端业务;另外要继续开放现代服务业市场,不断提高吸引FDI的质量和层次。更多地吸引跨国公司来上海设立国际行业协会总部、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运营中心,积极引进国际现代服务业的新理念、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上海服务业提高水平。

四、上海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建议

以国际行业协会总部和国内企业总部为重点领域,以生产性总部经济模式、总部经济集聚区模式和外资拉动模式为推动,必将极大地促进上海总部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应清楚地看到,发展总部经济需要非常严格的条件,如区域优势、综合环境优势、现代服务业优势和人才优势等等。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即使暂时吸引了一些总部入驻,也不意味着就形成了总部经济,所以上海必须找出相应的对策,完善上述条件。

(一)打造长三角总部经济发展机制

长三角区域土地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约为全国陆地面积的1%,但是,其间吸纳的跨国公司总部却数量惊人。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在长三角落户,长三角区域已成为在华跨国公司最集中的地区。同时,长三角区域也是国内大型企业最重要的集聚地,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中,长三角地区就有120多家,约占全国的25%,其中,上海44家,浙江42家,江苏40家。上海应依托长三角区域优势,形成以上海为核心,以南京、杭州为副中心的总部经济发展机制(何骏,2008c)。

上海是全球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桥头堡”。而杭州也是较早提出总部经济的城市之一,企业总部效应已逐步显现出推动作用。杭州老城区已引人150多家公司总部,涉及商贸、旅游、制造等各个行业;南京更明确地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吸引跨国公司建立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的战略。至今,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00多家在南京投资,南京已具备了一定的总部经济发展优势(谢卫群,2006)。

事实上,长三角区域之所以能成为总部经济最集中的受益区,有许多先天因素,如城市化水平较高,具有海洋、长江、陆地交通发达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雄厚等。此外,长三角区域更有其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是上海作为总部资源密集的中心城市和江苏、浙江一带的昆山、苏州、无锡、嘉兴、宁波和台州等作为加工制造资源密集的腹地之间的“总部一加工基地”区域功能分工与合作的机制。这样的机制也决定了未来长三角区域总部经济的发展走势:以上海为核心,发展国际行业协会总部、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南京、杭州为副中心,重点吸引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国内大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省内本地企业总部;而宁波、无锡、嘉兴等城市则可重点挖掘自身特色优势,主要是留住本地企业总部,并适当吸引省内大企业总部,从而使区域合作的分工更加明确,规避长三角区域的现有劣势,以形成长远的竞争力。

(二)创造良好的综合环境

除了形成发展总部经济的长三角机制之外,上海还应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综合环境。事实上,上海的综合环境优势是其它城市不可比拟的,这些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产业结构比较均衡,门类配套齐全;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政府职能的转变,办事效率的提高;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良好的社会安全稳定体系:国际化程度正在进一步提高;法制建设也正在进一步推进;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已经拥有了一批高端人才等。以上海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为例,发展总部经济对上海的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十一五”规划期间,上海将拥有两个国际机场,两个火车站,开辟近20条国际集装箱航线,通达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2007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600万标准箱,首次超过香港跃居全球第二。全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61亿吨,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第一(王玉君,2008)。上海还将建成连接黄浦江两岸的7条隧道,6座大桥,以及内环、外环和交环三条环线。在2010年世博会之前将建成规模约400公里的轨道运营网络。随着上海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将为上海发展总部经济奠定重要的硬件基础。

此外,上海在改善硬环境的同时,也注重软环境的改善,特别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因为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紧密联系。政府从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制政府三个方面来进行努力,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是上海综合环境优势的具体体现。上海市政府结合上海的具体情况,注意从优惠政策逐渐向发挥上海的综合环境优势来吸引国内外总部人驻,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另外,为注重政府的信息公开,上海市政府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由发言人代表市政府对外新闻,各种政务信息,和解释政府的政策,并就国内外媒体和公众关心的问题作出回答。在信息化的时代,搞好政府的信息公开既是一种投资环境,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信息公开以外,上海市政府正朝着办事公开和规范,提高办事效率的方向努力,因为这样更有利于上海综合环境的改善以加快发展跨国公司总部经济。

(三)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

总部经济与现代服务业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城市的总部集群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

充分的发展空间,企业总部成为现代服务企业的重要客户和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的驱动力。总部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一个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总部密集的地区则会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出更为强烈的需求;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总部经济赖以形成的重要条件。总部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现代服务业强有力的支撑,总部经济的生存环境要求必须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的配套。

为加强总部经济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效应,上海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近年来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其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及新型服务业的行业规模,已成为全国的领头羊。这些,无疑都增添了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砝码。虽然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已初具规模,但仍需进一步提升和细化,现代服务业的范围很广,涉及银行、证券、租赁、通信、网络、咨询、策划、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法律、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等几十个行业,上海要做的努力显然还有很多。以上海的物流服务业为例,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整个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物资集散基地。但目前上海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还处在起步阶段。其增长速度与总部经济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要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必须加快上海物流服务业的发展,使其发展成为:(1)从上海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条件出发,在本世纪初期将上海建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一流物流中心城市,成为长三角区域和全国的主要物流枢纽;(2)依托上海的地理优势,实现长三角的区域物流在一天内达到的目标。建设上海到南京、上海到杭州和上海到长江流域中上游三条主要物流通道;(3)建好外高桥、浦东空港和西北综合物流三大物流园区。

(四)集聚总部经济人才

篇6

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农产品流通的现状

(一)农产品流通信息的共享率低且传递不畅近年来,虽然农业部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全国的大中型商业企业基本上完成了联网或者搭建了企业网站平台,但是经过调查却发现,重复建设、信息分散、信息滞后、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内容质量低下、信息查询及获取不便等问题依旧存在。这就会造成农产品市场的供求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批发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进而致使我国的农产品流通只是被动接受市场自发性的调节。

(二)给予农民的信息服务力度不够目前,虽然涉农机构都搭建了农业信息网络平台,但现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这些信息网络平台在乡、村一级出现了断层,加之农村的信息化团队尚未切实建立健全,还不能对农产品市场的交易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统计、综合分析和及时等工作,造成所农产品的市场信息严重滞后且质量较低,不能切实有效地起到市场信息应有的指导和服务功能,造成广大农民获得信息的难度和成本升高而实际效果却下降。同时,由于大部分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掌握信息较少、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经常难以很好地把握市场行情,对信息的综合分析和筛选能力不足。因此,无论是所做的决策还是农产品的流通都有很大的盲从性,盲目跟风的现象还是时常发生。

(三)市场主体发育程度不足且农产品流通渠道有限原本应该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民,在现实中却难以切实承担起市场主体的角色。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基础是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生产,统一组织程度低,而分散、细小的生产模式也限制了农产品的交易方式。另外,农民的观念素质、经营理念和经济实力也都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所需“成熟市场主体”的要求,因此,农民_般很难与产品销售区域构建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进而获得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另外,农民在准确获取市场信息、有效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标准并得到相应指导等方面也都存在一系列的难题,这导致了市场信息和技术指导信息阻断现象的产生。不成熟的市场主体以及有限的产品销售渠道很难承担和消化无限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这就使农产品的销售陷进“因规模小而销售难,因销售难而无法增加规模”的恶性循环中。

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模式分析

(一)电子广告模式电子广告模式是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产品流通的初级模式,是一种为农产品企业进行网络宣传,强化其广告效应,为农产品实物交易提供服务而不进行实际交易的模式。该模式具有覆盖面广、广告时效性长、实现方式灵活、互动性强、制作简单、费用低廉等优点。但这种模式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进行网站的建设和曰常管理、维护,因此,对参与者有很大的限制,只有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农产品企业才能参与,并不适合我国农产品市场参与者的主体普通农户,另外,这种模式受到百度、谷歌等大量搜索引擎的挤压,自身的生存空间已经很小,发展前景很不乐观。

(二)网络直销模式优点是能给买卖的双方都带来较好的收益。卖方的收益主要体现在推销和广告投入的费用下降,在维护好传统销售渠道的基础上有效打通网上销售渠道,以较低的成本打开新的市场。买方的收益主要表现在可以获得详细的商品信息、实惠的价格、便捷的购物、多样的选择等方面。这种模式下也有一些不利因素:一是该模式一般为卖方驱动,对买方来讲,交易的安全性、便捷性以及购物过程中产品的可选择性等都是由卖方来控制,这就使得该模式下不能有效代表交易双方的利益;二是宏观的网络环境和网络用户对网购的偏好情况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一流通模式的发展。因此,综上而言,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模式的投入成本较高,对于广大的普通农户来说,一般很难负担的起,另外这一模式要达到一定的规模进而产生规模效应后才能更好地体现其优势,而目前我国分散性大、规模较小的普通农户根本不具备这一条件,只能依靠有规模、有实力的大企业才能很好地推动这一模式的发展。再者,仓储物流、网络支付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也是普通农户无法解决的。因此,这种模式目前并不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具备广泛的适用性,不适合广大农户参与。

(三)网络信息平台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以专业化媒介的身份为平台用户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农产品市场、价格、政策和客户等方面的信息。优点是有效降低了农产品企业捜集相关信息的成本,且因参与用户众多,客观上分担、减少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这种模式在农产品市场流通中得到了一些市场参与者认可和使用。这种模式只是为了实现农产品的网上交易提供信息服务,并不进行具体的农产品销售,实际的交易都是在线下开展的。但这种模式也有不足,它仅仅实现了信息流的高效传递和畅通,而缺失了与之配套的物流和资金流,未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有效统一起来形成“三流合一”,这使普通农户在使用该平台时必须通过其他途径寻找物流和资金流,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该模式的便捷性,发展前景不好。

(四)电子交易市场模式农产品的电子交易市场模式是指由农产品中介机构搭建电子交易市场平台,只负责平台的运营管理和曰常维护,并为农产品企业和农户提供各种电子交易或增值服务,而自身却不参与网上交易的模式。这种模式涉及到农产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交易主体可以是农产品的供应商、生产加工企业,也可以是农产品的批发、零售企业,同时也可以是农产品的消费者。农产品的电子交易市场模式中一个完整的交易流程包括:商流一物流一资金流一物流。该模式是整个价值链优化的内在要求,主要运用网络专业化的分工来得以实现。该模式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行业性,主要体现在作为行业供应系统聚集平台,价值链条上的各方都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易,这不仅能有效拓宽流通渠道,对于价值链条上的所有相关企业而言,也为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供货方(或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另外,由于该模式既可是卖方驱动型,也可以是买方拉动型,因此,其服务客户类型的基本不受限制,相关农产品企业可充分利用该模式节省捜索和交易的成本,同时在平台上可接触更多的供应商和采购商;而农产品供应商也能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得到更多的客户群,从而拓宽销售渠道。这种模式市场规模很大,发展前景广阔,但进入的门槛却很低,普通的参与者既不用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也不需要过多的投入,操作流程和管理维护简洁易懂。综上而言,这种模式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有利于推动中小农业企业和农户的积极参与。

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产品流通模式建立和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充分发挥其积极导向作用将电子商务环境充分应用于农产品的流通过程,需要依托一定的信息基础配套设施,同时它也需要诸如信息网络、市场经济和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等多种繁杂的社会资源的支持。要做到这些,仅依靠农户和企业的力量明显是不足的,必须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整体规划和引导全局的作用,尤为重要的是要制定并施行利于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搭建和发展的优惠政策,尽量减少甚至消除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障碍、明确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策略和必要的政策支持、提供良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环境。要想让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具有一定的品牌化和标准化特色,只能在政府部门的支持、推动下,大力推进相应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工作进程,进而制定更加科学、规范的电子商务品牌发展和产品营销策略,使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二)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构建农产品流通网络“小规模、大群体”是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普遍特征,具体体现为参与主体的种类繁多、分散性强、层级不高、组织化程度较低等。因此,应积极构建以供销合作社为依托的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产品的流通网络,通过农村合作组织将原本比较分散的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有机连接起来。这些农业合作组织一般都比较了解农村市场和农户的需求,当前应以此为依托,逐渐将其转变为农村最大的农产品流通组织机构,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利用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平台收集和推送各种农产品实时供求信息,并综合运用多种网络资源平台,形成一个由上而下并全面覆盖农村的完善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促进农产品市场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等参与者实现广泛的信息交流,最终推动农产品交易流通模式的根本变革。

(三)加大电子商务人才的培训力度农户的积极参与是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能够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但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是其受教育程度一般较低,难以很好地运用电子商务流通平台开展营销活动。因此,我国当前应当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方案,积极培养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掌握必须的理论技术知识、熟悉网络营销策略的新型农民。经过培养的新型农民应能够深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电子商务理论和网络信息技术,熟悉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操作使用,可以在网络上获取所需要的各类信息资源,并能在相关的农产品网络流通平台上进行相应的农产品交易。政府部门应积极为农民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制定并施行相关的优惠政策,并大力引导大学生下乡,有效开展电子商务的示范和推广活动,进而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工作。

篇7

[关键词]跨境电商;出口;电商物流;海外仓

[DOI]10.13939/ki.zgsc.2017.06.083

1 国内跨境出口电商发展基本情况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在不同关境区域内的主体通过网络达成贸易往来,广义的跨境出口电商包括了B2B和B2C两种方式。B2B(business to business)是指以通过互联网,企业与企业之间达成的外贸交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互联网+外贸”。而B2C(business to customer)是指通过互联网及跨境物流、线上支付等方式,企业将产品出售给关境外个体消费者的行为。

物流是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跨境出口市场上主要有四种物流模式,分别是邮政小包、际快递、专线物流、海外仓。

2 跨境出口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

2.1 邮政小包容易受到国外贸易壁垒的限制

由于邮政小包具有收费低、覆盖地区广,且邮政是以私人物品进行报关,属于灰色清关区域,邮政小包的优点非常明显。但在跨境电商井喷发展情况下,使用邮政小包的总体体量迅速上升。各国政府开始关注邮政系统的税收滴漏扩大化的现象,而且大批量涌入的来自中国的价廉物美的跨境包裹,抢占了众多目的国电商卖家的市场份额,损害了境外消费国物流商的利润。因此跨境B2C卖家类似于“倾销”式的物流模式容易受到各国政府在商品入境策上的贸易壁垒限制。许多寄自中国的跨境包裹被阿根廷、巴西、俄罗斯海关拦截,欧盟也开始向中国的邮政小包施加压力。

2.2 海外仓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高

海外仓被视作跨境电商的一个突破,它可以解决很多邮政小包无法解决的缺点,比方说时效、成本、清关,以及本土化问题。现在提倡完善跨境电商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大力扶持海外仓的发展。海外仓的本质是实现了B2B2C模式中的供应链环节,其运作流程包括了头程运输、仓储管理和本地配送三个环节。第一步国内卖家提前将货物按照传统外贸出口的方式,清关运输,完成国内出口退税。第二步将货物存储在海外仓库。第三步卖方接到平台买方订单后,直接从产地发货,使用本地物流,缩短配送和快递的时间,时效性快、合规性强,降低了物流成本,并且给国外客户带来了良好的购物体验。

海外仓很好地解决了邮政小包所面临的困境,具有降低物流费用、提高快递时效等优点,但是海外仓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少。建立海外仓的总体成本非常高,涉及国外的仓储场地、设备、员工、物流渠道等硬件设施,还有海外仓的管理、税收、汇率等风险。海外仓的资金周转慢,资金压力大。

2.3 退货环节困扰广大卖家

售后服务是一般贸易,尤其是跨境贸易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商品在电商平台出售时均有无条件退换货的承诺。据统计,跨境电商退货率一般都在3%~10%,玩具、鞋子、服装等产品比例高达10%~20%。如果这类商品是通过邮政小包渠道售出的,一般来说卖家都不予追回。如果这类商品是通过海外仓的渠道售出的,那就可以退回海外仓仓库。这类商品由于已经使用过,或者包装损坏、缺失,即使退回海外仓,现阶段海外仓的处理方式也只是接收、登记和存储退货。维持退货商品再次上货架销售的成本可能高于商品本身,所以到最后可能需要卖家支付一笔费用委托海外仓销毁退货商品。

3 我国跨境出口电商物流发展对策

3.1 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物流模式

跨境电商的卖家对于物流模式的选择得基于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尤其是运输成本。因此,本文总结了不同物流模式的适用面,建议可以针对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物流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的时效性,减少清关以及配送等环节给跨境出口造成的影响。针对2kg以内的包裹,可以使用覆盖范围广、物流成本低、收费低的邮政小包;运往美国的包裹,建议选择中国邮政的专线物流-E邮宝,7~10个工作日就可以送达,而且清关稳定,配送有保障,收费只比邮政小包多十几元;运往欧洲的快递,建议选择顺丰的经济快递-欧洲快递,覆盖面广,运输时间快;运往俄罗斯、巴西和中东国家的快递,可以选择有针对性、包清关的专线物流。

3.2 充分利用亚马逊FBA、速卖通等平台提供的海外仓储服务,提高仓储物流的信息化程度

在跨境电商出口业务中,一般是中等或者大型卖家采用海外仓的物流渠道,来加速物流时效,提升服务和客户体验。虽然海外仓是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但是选择海外仓应该要注意到货物安全性、库存准确性、清关能力、仓库的运营效率、仓库的位置以及仓库的智能化管理等影响因素,尤其是库存的压力和库存的周转率,直销货物退回国内等重点问题,还有预计未来将会产生的法律、知识产权、税收等问题。因此不是所有卖家都可以建立海外仓。广大跨境出口电商卖家可以充分利用亚马逊全球布局的FBA系统、速卖通无忧物流渠道等平台,提高仓储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与水平。使用亚马逊FBA的优点有:可以利用亚马逊全球布局的仓储系统,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智能化的大数据管理;可以提高商品的LISTING 排名,帮助卖家成为特色卖家和抢夺购物车,提高客户的信任度,提高销售额;消费国国内段的配送由亚马逊完成,时效快,消除因跨境物流慢引发的差评和纠纷;可充分使用亚马逊专业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3.3 与第三方跨境物流公司合作

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复杂多变,涉及仓储、多式联运、商检、海关等一系列部门,跨境出口可以学习亚马逊的成功之道,选择物流外包方式,使用第三方物流公司开展物流配送服务。专业的跨境第三方物流公司充分利用境外物流配套设施和资源,以及自身在这一领域的了解程度,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采用智能分单系统,根据目的国、重量、品类选择一套最佳的物流配送模式,提供高效、快捷、个性的境外物流解决方案。阿里巴巴旗下专门做跨境出口平台速卖通与菜鸟网络合作,提供第三方跨境物流服务:无忧物流。无忧物流的侧重点在于新兴市场的布局,重点是俄罗斯和巴西。无忧物流的物流服务项目包括国内揽收、国际配送、物流追踪、物流纠纷处理、售后赔付。同时,依靠速卖通平台的资源,无忧物流可以帮卖家处理物流纠纷及进行售后服务,节省卖家人力、资金成本。

第三方物流公司还解决了处理卖家的售后纠纷等问题。如果出口卖方通过自选物流发货,货物在运输中出现问题,卖方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来解决物流纠纷以及处理索赔等问题。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后,当物流纠纷发生时,平台会替出口商直接介入处理纠纷。如果是由于物流原因出现未投妥的现象,平台会承担800~1200人民币的赔款,降低资金损失。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完备的物流纠纷解决流程和完善的赔付机制,使得买方对于物流的好评增加,且纠纷率大幅下降。

参考文献:

[1]李向阳.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4(10).

[2]李旭东,安立仁.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5(11).

[3]庞 燕.跨境电商环境下国际物流模式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5(10).

篇8

中图分类号:R595.6、R74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9-0648-01

国外研究证实在所有类型的伤害中,很大程度上都有酒精的参与[1],而目前我国尚未有相关的研究。本文调查某一时间段内普通外科急诊室的外伤病人的酒应用情况,为提高综合医院外科急诊对酒应用的识别及相应处理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8月21日-11月3日共10周的工作日,选择每天19点到22点内来北医三院普通外科急诊室就诊的所有≥14岁的外伤病人共187例,排除因同时接诊病人而漏诊的5例、转院的病人27例、不合作的24例、警察监管的2例、非首诊的3例,共126人接受了本调查。其中,男87人,女39人;年龄31±15岁。

1.2 工具

1.2.1 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lcohol Use Disorders Identification Test,AUDIT)[2] 由10 个项目组成,前3 项涉及饮酒量和饮酒频度, 第4 - 6 项涉及酒依赖(包括饮酒控制力、因饮酒忽视责任和晨饮) ,后4 项涉及酒精所致相关问题的指标(包括酒后自责、一过性记忆丧失、酒精所致伤害、因饮酒引起周围人关注)。前8项为0-4五级评分,后2项为(0、2、4)三级评分。根据相关研究[2],本调查采用7分为危险及有害饮酒的界限分值,16分为酒依赖的界限分值。并规定10 克纯酒精作为一个标准杯,饮酒量≥5个标准杯/次为狂饮[3],≥5个标准杯/次/月为间断大量饮酒[4]。

1.2.2 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此次受伤原因、受伤时间、受伤时饮酒情况及饮酒的量。

1.3 统计方法 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入组病人一般情况

入组的126名外伤病人中,受伤前6小时内有饮酒行为者15人(11.9%),其中男性14人(占93%)、狂饮者6人(占40%,全是男性);在暴力所致(即参与打架、被打、被抢劫、被袭击等[5])的21例外伤病人中有4例(28.6%)在受伤前6h内有饮酒行为, 在非暴力所致的105例外伤病人中有11例(10.5%)在受伤前6h内有饮酒行为,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460)。

2.2 受伤前有饮酒行为者与无饮酒行为者AUDIT评分情况

两者在年龄、性别及致伤原因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饮酒行为者AUDIT≥7分的比例35%(7/20)和≥16分的比例20%(4/20)均高于无饮酒行为者的13.2%(14/106)和3.8% (4/106)(χ2 =5.753、7.450,P=0.016、0.006);间断大量饮酒模式上有饮酒行为者30%(6/20)高于无饮酒行为者2.8%(3/106)(χ2 =14.854,P

3 讨论

本调查显示在设计的时间段来诊的外伤病人中接受调查的占符合入组条件病人的67.4%,介于已有文献中的65.2%[4]和77.8%[5]之间;暴力所致外伤与非暴力所致外伤在酒应用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与已有研究[5]结论不一致,可能与本调查样本的选取有关,本调查没有选择周末的样本,而周末酒精滥用是导致交通意外的重要因素[6],所以本文结果还有待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本调查还显示危险性、有害性饮酒模式及男性是受伤前大量饮酒的高危因素,很多急诊室的研究都证实了危险性及有害性饮酒与外伤相关,且男性居多[3];受伤前大量饮酒是导致外伤的一个高危因素。间断大量饮酒在大量饮酒导致外伤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也是外伤的一个高危因素。与已有研究结论一致[3]。但本调查脱失率较高,且取样时间局限在工作日的某一时段,可能会影响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Cherpitel CJ. Alcohol and injuries: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mergency room studies[J]. Addiction 1993, 88: 923-937.

[2]李冰,沈渔,张伯全,等.《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 的测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 ,17 (1):1-3.

[3]Cherpitel CJ,Ye Y,Bond J. Attributable Risk of Injury As-sociated With Alcohol Use: Cross-NationalData [J].Am J Pub Health,2005,95(2 ):266.

[4]Gmel G, Bissery A, Gammeter R, et al.Alcohol-Attributable Injuries in Admissions to a Swiss Emergency Room-An Analysis of the Link Between Volume of Drinking, Drinking Patterns, and Preattendance Drinking[J]. Alcoholism: Clin Exp Res,2006,3(30):501-509.

[5]Cherpitel CJ. Alcohol and violence-related injuries: an emergency room study[J]. Addiction,1993,88:79-88.

篇9

>> 我国电商零售企业发展自有品牌的策略探讨 我国电商节日营销广告策略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浅析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制约因素与改进策略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研究 我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同质化及特色化发展 我国独立学院专业设置同质化趋势及规避策略研究 我国电商企业的物流模式创新及“云物流”发展前景探讨 我国海洋经济陷入同质化竞争 我国工程机械商服务发展策略探讨 电商环境下我国零售业应对外资零售业的策略研究 我国电商企业物流管理成本控制优化策略 浅析我国电商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 我国跨境进口电商面临的问题与策略 我国金融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关于我国电商物流模式选择问题的探讨 由电商之争看我国零售商业发展问题 浅析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论我国电商物流发展中的管理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0514.

[2]中国时尚品牌网.电商平台同质化严重 需要竞争突围[DB/OL].,20130513.

[4]邝凝丹.电商退货评价调查:国内满意度亚马逊最高[DB/OL].,20130506.

[6]刘楠.电商陷同质化困局:豪赌大数据胜算几何[DB/OL].http:///2013/0118/194109.shtml,20130118.

[7]李松.中国电子商务市场集中度及成因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2,(10).

[8]卢慧芳,傅军.电商价格战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2,(17).

篇10

【关键词】跨境电商;跨境电商问题

一、前言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跨境政策的推出,企业在经营建设过程中相继开设了跨境电商业务,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我国在2016年就已经设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区域超过10个。伴随着人们对于进口商品需求量不断增加,进口产品销售已经成为我国产品零售中的主要内容,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有关政策的推动之下,我国跨境电商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

跨境电商是跨境电子商务的简称,属于一种新型贸易形式,由于所需要成本较低并且环节较少,能够有效降低我国企业在贸易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并且还能够有效推动中小企业进行国际贸易。

1.我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

我国电商是在2008年之后才快速迅速发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之后,电商在市场内的建设规模增加了两倍,跨境电商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规模也快速增加。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跨境电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之内还会快速增长。

2.跨境电商对中国外贸的积极性影响

(1)开辟进出口贸易新增长点,促进外贸转型的升级

跨境电商能够直接将我国产品送到国外消费者的视野之中,消费者在实际消费过程中拥有更加多的选择性,这也是我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为了能够让我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我国政府部门也制定了促进政策,有效解决跨境电商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方向。众多政策在实际落实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变我国传统对外贸易方式,逐渐让跨境电商成为我国主要贸易形式,对于我国外贸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2)降低外贸门槛,促进中小企业进入到国际市场内

跨境电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利用的是互联网技术,正是由于跨境电商的经营模式,能够让更多中小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内,通过网络销售渠道,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让贸易逐渐向无纸化方向发展,交易更加便捷。与此同时,跨境电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还能够有效降低贸易的门槛,让我国企业都能够参与到国际市场内,拓宽企业市场面积。

三、跨境电商发展面临的问题

电子商务所使用的贸易形式与传统贸易形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在交易形式及支付方面,现在政策及管理制度根据就无法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需求。

1.通关服务差

B2B贸易主要是通过传统形式进行报关,所需要手续种类繁琐,根据就无法体现出电子商务的快捷性,在这个过程中,跨境电商所销售的产品种类繁琐,并且销售频率频繁,对于航空小包及快递十分依赖,政府为了能够对于境外代购活动进行规范,规定境外快递必须选择应用EMS快递。包括实际派送中都是按照贸易货物形式通关,这种通关形式与跨境电商销售特点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2.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

我国跨境电商虽然在快速发展,但是有关法律文献的制度还较为落后,与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在部分方面存在空白情况。我国在对于电子商务发展规范中,仅仅在《互联网细信息服务管理方法》内具有少量规定,这样就造成跨境电商在实际交易过程中缺乏标准进行规范,整个市场系统存在较大漏洞。

四、促进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建议

1.构建电子商务出口检验模式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电子商务出口过程中所存在的产品无法办理检验的问题,可以构建电子商务出口检验模式,主要就是对于跨境电商及产品出口进行检验,通过专业验证机构,保证出口产品质量及安全符合我国有关规定。

2.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为了能够推动我国跨境电商更好的发展建设,就需要对于跨境电商业务范围及开放流程进行明确,制定跨境电商出口产品登记及支付制度,根据跨境电商发展情况,及时制定针对性的支付外汇管理方式。与此同时,在对于业务操作过程中,应该将跨境电商的支付作为核心,逐渐规范外汇主体监管机制,保证有关外汇收支数据的精准合理,对于申报主体及申报方式进行确定,让跨境电商的外汇备付金进行规范化管理。

3.鼓励银行机构及第三方机构提供支付服务

积极对于银行机构及第三方机构进行鼓励,让其能够提供有关的支付服务,这样就能够有效解决跨境电商在实际经营建设过程中在支付环境所存在的问题。现在我国银行机构与第三方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程度较低,我国能够进行支付企业国际化建设水平较低,与此同时,我国支付服务企业在国际上面的影响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也应该积极推出针对性的整的,让银行机构及第三方机构能够为跨境电商提供外汇资金或者是人民币跨境支付的有关业务,跨境电商也可以直接上我国人民银行进行有关业务的申请,并且将有关政策真正落实在实处。对于跨境电商交易的手段进行完善,规范结算体系,对于银行机构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进行有效的监管。结论:跨境电商与传统对外贸易与电子商务平台之间存在差异,但是是以传统对外贸易及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基础,让传统对外贸易进行数字化及电子化的建设,进而改变传统贸易结构。跨境电商近几年正在快速发展,在今后的几年之内,跨境电商也能够平稳增长。跨境电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于我国贸易规模的增厚具有促进性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我国贸易交易金额,与此同时还能够让更多中小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内,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夏恒,马天山.中国跨境电商物流困境及对策建议[J].当代经济管理,2015,05:51-54.

[2]林玉贞.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机遇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32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