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前景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经济不断地在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寻求资源配置,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各地区的之间的经济关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也在深化,既有矛盾也有统一,本文试着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或者更准确地概括为指参加多边谈判或磋商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团体,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有关经济贸易协议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实行整体运行的世界性经济贸易组织或者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市场,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另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各个方面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风险是很难规避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区域外的国家要想获得竞争力,就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比较来说,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再加上区域对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竞争局面,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如区域经济组织的排他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就存在隔阂。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努力,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他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组织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与经济全球化来说,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长远利益来,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漫长的过渡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慢慢形成互补。两者之间虽然实施途径相异,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作了统一的市场环境,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两者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相辅相成,在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国亮:试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相互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0)
[2]郑明慧: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经济论坛,2004(15)
篇2
2010年是中国经济“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区域经济政策在其框架下实施的收官之年。
在“五年规划”新旧交替的时刻,新的“十二五”规划已经在调研起草之中。同时,它将指向2011年至2015年的区域政策框架体系。
去年9月,国家发改委国土地区所公布了《“十二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年底,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发表杨荫凯、张明强、宋志强联合署名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十二五”思路建议》。
近日,发改委一位官员也公开表示,目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已责成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牵头研究“十二五”规划中区域经济的发展方案。
中国的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四个阶段。消息透露,涉及到能源、环保、工业、通信和信息化等具体领域的发展规划调研工作已经启动,目前第一阶段将完成。
“2010年,中央将为‘十二五’期间的区域经济政策定下基调。”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在电话中对《新经济导刊》记者说。
“均衡”或成区域政策主调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发改委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五”的区域经济政策将不再鼓励造新概念,也不会轻易提新战略和造新词。
相反,他说,“十二五”规划更应该强调“落实”,并将在此前的政策框架体系内进一步出台具体执行措施,就总的政策取向来说,“均衡”有可能成为主调。
肖金成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开始双重转轨,理论界对那种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绝对平衡观进行了反思,重新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把效率原则和效益目标放在优先地位,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种“非均衡”发展理念。
在这种“非均衡”理念之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动力。国家也在这个时期将各种政策资源投向了局部地区,比如八十年代倾向于以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区域,九十年代则倾向于以上海及其浦东新区的长三角地区。
也是在这种理念之下,中国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与之相伴的则是中西部地区的“政策真空”,东西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
肖金成认为,我国的产业结构偏重于制造业而非采掘业,产业布局较多地偏重于接近国际资源的沿海地带。西部建设所需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往往高出沿海城市好几倍,这自然会影响到对西部投资的经济效果。
“人均收入差距可望缩小,但东西部经济差距可能扩大。”他说。
“十一五”规划中,中央已经在有意识地调整这一发展理念,“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也逐渐开始得以贯彻。也是此期间,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发生了诸多变化,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思路出谋划策。
除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的政策在持续推进外,其他局部地区的政策支持也在加大力度。天津滨海新区、“两型社会”实验区、“城乡统筹”实验区等,都在此期间提出;一系列密集的区域规划编制,同样是这期间提出的。
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取得了蔚为可观的成绩。此前本刊在采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发展与区域经济部部长张军扩时,张军扩就指出,近年来,尤其是“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正渐渐趋于平衡。
张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往南移动,但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重心开始持续向北回转。不过,上世纪80、90年代经济重心的移动幅度都相当明显,但近年来其幅度明显减小,这反映出和过去相比,中国各区域的增长速度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
不过,“十一五”期间也出现了“过度”的倾向,而且“平衡”并不完全等于“均衡”。
从上述官员的表态即可看出,新概念、新战略、新名词的泛滥已经引起中央政府的注意。而在去年底,本刊记者专访张军扩时,张也善意提醒目前“遍地开花”的区域编制规划有“碎片化”的倾向。
该官员称,这次制定“十二五”区域规划,将把握几个原则:切忌区域政策“一刀切”、“大而全”;关键解决的不是增长速度,而是收入、公共服务等的差距问题:增强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确保政策思路的连续性、持续性,切忌大起大落、“翻烧饼”。
其中“均衡”二字,所包括的不仅有区域间的均衡、大城市与小城镇的均衡,也有贫富差距的均衡、公共服务的均衡等等。
“再看长远一点,未来20年是中国区域经济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十二五’的基调,担负着承前启后的重要责任。”肖金成说。
“生态环境”将是重中之重
在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杨荫凯、张明强、宋志强联合撰写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十二五”思路建议》一文中,“生态”的分量相当重。
这份《建议》指出:“不同区域都存在着忽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盲目开发现象。”
在早些时候由国家发改委国土地区所的《“十二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中,明确表示,目前我国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以过度占用土地、矿产、水等资源和环境损害为代价,使得我国空间利用效率十分低下。
尽管在“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予以了着重强调,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政策执行力度等因素,生态环境问题却日益严峻。
典型例证是,国家审计署日前了渤海水污染防治审计调查结果,目前环渤海陆源超标排放现象非常严重。环渤海沿岸共监测陆源入海排污口96个,其中超标率为82%。
根据有关资料,我国万元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11倍;2007年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达1382万吨,接近排放最大允许量的两倍;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468万吨,远远超出大气达标的1200万吨。如果扣除生态环境成本和其他社会成本,我国空间利用的真实绩效就要大打折扣。
为了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一些区域成为资源的提供者,一些地区成为生态保护的区域,但是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和区际利益关系协调机制的不健全,使得这些区域的发展面临很多困难。
原因并不复杂。一方面,一些资源环境条件欠佳或脆弱地区,在“行政区经济”的大环境下,一意追求GDP增长,不顾自身承载能力盲目过度开发,致使资源更加匮乏,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另一方面发达地区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支撑能力日益下降,给进一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制约。
事实上,对于资源提供区域,由于资源价格偏低,资源产权制度不完善,资源开发给当地带来更多的是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地面塌陷等负效应,对于生态保护区,为了保护生态必然要牺牲一些发展权,但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使得生态环境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因此,杨荫凯等人建议,在“十二五”规划实施期间,“要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增加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鼓励生态移民。”
生态环境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它和城镇化问题相互关联。
在肖金成看来,未来中国城市将出现4大方向,其中城市生态化是其中之一(其它三大方向是国际化、连绵化和现代化)。
城市生态化是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不但不使生态环境恶化,而且使生态环境更适宜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篇3
区域品牌即是对一个地区内包括名胜古迹品牌、自然景观品牌、文化品牌以及个别企业亦或是产业品牌在整体上的一个综合概括,是区域特征的重要体现。区域品牌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包括:视觉标识、品牌内涵以及最为重要的区域特征。一般而言,我们所说的区域品牌多是从侠义的角度来看的,特指一个地区产业的特色化集群发展,是对该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历程、现状的重要反映。在法律层面上来看区域品牌多以“商标”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区域品牌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区域品牌对各类生产要素具有较强的聚集能力。能够凭借自身特有的产业集群效应的发挥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相关企业经销商、供应商、专业技术人才、中介机构的关注,以为其大量发展资金、资源、人才的获取提供相应的便利,为区域经济的创新式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性保障。另一方面,区域品牌的树立能够通过品牌导向作用的发挥,来对当地企业的销售业绩起到一定的促进功能。就如同当今的“德国制造”一样,几乎已经成为了高精密度、高性能、高质量的代名词,在全球范围内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区域品牌是在区域政府部门以及各大实力企业的工作努力作用之下,所建立起来的,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同样为当地区域品牌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性的条件。因此,总体而言,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良性互助关系。并且又由于区域经济与该地区的资源含有、创新能力、产业布局规划等有着必然的联系,为此我们对于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究也必须结合这些因素来进行逐一分析。(一)区域品牌促进区域资源的有效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资源包括一个区域内的所有有形亦或是无形资源。包括自然矿产、水文资源,社会组织结构、建筑、人文资源以及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最为重要的人才资源。区域资源在数量、种类、质量方面的总和反映了一个地区资源的整体情况。对于区域资源来讲,当地区域品牌的构建,能够更好的发挥政府、企业对资源的调和作用,使当地资源无论贫乏、富饶与否都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规划与开发,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同时,在区域品牌构建过程中,良好的区域资源保有情况无疑为当地特色区域品牌的建立增加了更多的可能,而特色区域品牌又能够有效的带动当地特色经济的发展。如,苏杭刺绣、景德镇瓷器、杭州龙井茶等这些地区特色化的区域品牌就是建立在其独特的人文、自然资源基础上而形成的,反过来这一区域品牌在当地的建立又无疑在市场上形成了一股“特色品牌化效应”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极大的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以资源特色建立起来的区域品牌也有助于当地产业化标识的建立,使人们在潜意识中形成对当地产业、产品高度的认同感,便于投资者对该地区龙头产业的了解,以快速的吸引市场投资,并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区域内各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从而使区域经济形成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二)区域品牌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各种创新行为的综合体现,内含各项或大或小的创新,是在一种互相学习、协作过程中知识不断积累条件下所形成的必然结果。区域品牌的建立有效的保障了区域内企业之间竞争、运营的有序化发展,这对于区域内知识的有效传播、积累以及产业化转换而言无疑构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助于当地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同时,区域品牌凭借自身资源聚集功能的发挥,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人才、技术资源,而这些也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不仅有助于那些专业技术、成果等显性知识的传播,也有助于经验、教训等隐性知识的传播。总体来讲,高水平、高质量的创新能力能够为区域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超额利润,使企业超前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
三、构建区域品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一)发挥政府在品牌培育中的主导作用。在区域品牌的规划与打造中,政府部门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与经济管理职能,为区域品牌的打造提供良好的服务。具体而言,首先,政府部门需要构建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如对品牌企业给予优惠政策与奖励、利用企业品牌基金扶持中小企业打造自身品牌、在品牌开发与打造过程中的技术引进给予政策优惠等;其次,政府部门需要重视潜力品牌的重点培育。在引导品牌企业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的同时,政府部门应当重视培育具有潜力的企业与品牌。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做出明确,对于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定位的企业和品牌,要加大培育力度,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二)发挥企业在品牌培育中的主体作用。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区域品牌能够提供不容忽视的助力,而对于企业而言,自身品牌更是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品牌的形成,与企业行为具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品牌的打造中,企业更是发挥着主体作用。因此,在区域品牌的打造中,企业应当在政府扶持下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完成品牌的构建。具体而言,企业品牌的打造与培育,要求政府与企业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品牌技术创新体系做出完善。技术创新是形成品牌、强化品牌影响力的关键。在品牌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中,政府部门需要强化品牌基础建设,提升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从而强化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企业也应当对区域产业集群优势和市场需求做出认知,积极开展品牌研发与推广,从而构建起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优秀品牌;其次,完善区域品牌服务体系。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不仅要具备品牌意识,而且需要重视为顾客提供良好的产品与服务。特别是在产品销售阶段,企业更是应当以提升自身的品牌服务、彰显自身的品牌价值为核心工作内容,通过售前服务、售后服务,实现品牌形象乃至区域经济形象的塑造与提升;最后,对品牌营销体系的完善。品牌的宣传与推广,对于提升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品牌营销体系的完善时间中,企业需要对自身品牌做出合理的定位,并将品牌的内涵传递给目标受众。与此同时,企业需要以市场特征、市场需求为依据,合理的制定品牌营销策略,使用多样化的营销方式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三)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共同体。一方面,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与其他地区具有着紧密的关联,这也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发展资源作为支撑,而对经济发展资源做出充分的开发和整合,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资源价值得以最大化体现的重要前提。由此可见,在区域品牌的打造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共同体的打造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此过程中,区域之间的不同地区应当加强合作,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战略的共同打造,通过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完成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构建。区域经济发展共同体的打造中,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一个成功且值得借鉴的案例。在京津冀一体化中,京津冀地区分别具有着清晰的职能定位,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能够实现共享和合理配置,这让三个地区所具有的经济优势、资源优势实现了良好的互补,从而为区域品牌的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保障。在区域经济发展共同体的打造实践中,首先,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需要得到调整,并且区域工业化发展与城市化发展进程应当加快。在对区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区域不同地区间需要强化协作与分工,从而有效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综合竞争力;其次,区域大中城市应当发挥出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实现优势产业、优势资源的共享,与其他地区形成共享共赢的局面,推动不同地区根据自身情况构建起具有特色的产业群体与对应的品牌。
总之,区域共同体的打造应当强化地区之间的合作,通过共创品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作者:隋玥 单位:牡丹江大学
【参考文献】
[1]高式英,姚家万,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集群与区域文化品牌的关系及其“经济磁场效应”[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2]索红.区域品牌经济的战略竞争机制探析[J].学术探索,2012(01)
篇4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区域经济;效应
一、引言
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国际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和活跃因素。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减少了政府行政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干预,使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成为服务型政府的角色。在上海自贸区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能够得以实现,加快了上海以及周边区域经济的投融资发展,更突显出上海的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与贸易中心的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也使以上海为中心的区域经济融合与参与到国际经济发展中。
二、建立上海自贸区需要应对的挑战
首先,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减少了税收收入。由于在自贸区内,免税商店内的商品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让很多顾客获益,但是,却减少了政府的税收收入。这方面的经济损失如何弥补,需要给予关注。其次,上海的城市综合实力还需要提升。上海虽然在我国具有领先的发展地位,但是,与香港、新加坡相比,上海的开放程度、城市市民素质等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上海由于受到地域、人文的限制,使其在区域经济的影响力方面受到了影响,这是不利因素。最后,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制定还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在法律方面,外国投资者出现的争议时,适用国内现行法律,还是遵守关于上海自贸区的新法律,这让政府陷入两难境地。在金融方面,在自贸区人民币自由结算,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监管。在贸易开放方面,对于免税商品的种类、免税范围、免税区的设定,还需要进行协商确定。
三、上海自贸区发挥了区域经济的辐射与集聚效应
首先,上海自贸区加快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自贸区的设立能够为以上海为中心的区域经济有着更广阔的成长空间。自贸区可以将区域经济的增长要素进行流动与融合,实现开放型的经济发展,建立多边贸易体系,实现多边贸易自由化,推动区域经济的新发展。上海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通过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方式有助于扩大区域经济的对外贸易。其次,上海自贸区的区域经济辐射作用。上海自贸区帮助区域经济开拓了更多的贸易通道。上海自贸区能够将贸易、金融的发展辐射到东亚、中东、中欧以及拉美地区,促使区域经济的贸易多元化,扩大了贸易市场的容量,提高了贸易规模,让区域经济的发展充满活力。最后,上海自贸区的区域经济集聚效应。由于上海自身经济的发展与贸易开放存在着互利共融,也存在着成本代价,人们关注着自贸区建立后是否对上海的企业、就业造成冲击,一些敏感领域开放出现的风险问题。然而,上海自贸区的区域经济集聚效应,能够更好地促进上述问题的解决。上海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能够实现物流、金融、服务以及文化方面的集聚,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资源互补,促进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
四、促进上海自贸区发展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首先,上海要拓展多领域和多形式及多层次经济技术的合作。上海要与周边地区加强旅游、金融、能源、环境等方面的合作,加强金融领域的风险防范,创新经济合作的多种形式。其次,上海要加快产业机构的调整。上海要鼓励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注重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后,上海要与周边区域加强交流。通过组织和参与发展论坛,实现上海与周边地区的相互了解和信任,能够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拓展区域经济合作。
五、结论
通过对上海自贸区的区域经济效应进行探讨,得出上海自贸区的设立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加快了国际经济合作的步伐。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我国在全球贸易规则制定上发挥重要的角色作用,维护我国的贸易权益,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上海自贸区可以将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进行转变,更好地优化了区域经济结构和促进产业升级,增强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开拓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空间。上海自贸区的建立还能够将金融、物流以及贸易进行集聚,提升上海的航运中心、物流中心以及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好地推动了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国际化进程,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辐射与集聚效应。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红层;问卷调查;经济社会意义
1研究区概况
红层是指侏罗纪、白垩纪炎热、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以泥岩、泥质粉砂岩及砂岩为主并夹石膏及岩盐的陆相沉积物,因其呈现红色而得名,形成于古盆地或湖泊环境[1]。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位于成都平原北部和川中丘陵区西北缘,水库村位于旌阳区丘陵区西部边缘,为宽谷中丘地貌,出露地层主要为白垩系古店组(K1g),为土红、棕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研究区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种养结合的典型农业区。粮食以水稻、玉米、红苕、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蔬菜为主。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2]:调查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5.8℃;区内降雨量少于平坝,且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干旱四季存在,如表1所示,以夏旱最多,危害最大。红层找水打井工程前农村生活用水多取自自行开挖的浅井,普遍存在量少质差,抗旱能力弱的问题。
受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红层丘陵山区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改善红层丘陵区农村人畜饮用水存在的困难状况已成为红层丘陵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与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方面。
3调查内容及经济社会意义分析
本文结合陈方[3]等对于某一地区社会经济情况的调查研究方法,采用问卷及访问调查方式,对水库村现有3~7组居民红层打井前后的经济社会状况作如下调查分析。
3.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性别、年龄分布
接受本次问卷调查的受访者共有50名,其中男性25名、女性25名,分别占受访者总数的50%。其中27~40岁的调查对象4名,占调查对象总数的8%;40~60岁的受访者25名,占调查对象的50%;60岁以上的调查对象21名,占总数的42%。
2.家庭人口状况
在50名受访者中,家庭人口4人以上的访问对象比率最高,占全部受访者的80%,家庭人口为2人及2人以下的受访者所占比率最小,仅1位,占2%;家庭人口为3人的受访者有9位,所占比重为18%。
3.受教育状况
受访者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50名受访者中,识字很少或不识字的受访对象15名,占受访者总数的30%;小学文化程度的受访者有23名,占总数的46%;初中文化程度的有9名,占受访者总数的18%;高中文化程度的有3名,占受访者总数的6%。
4.受访者的经济状况
东湖乡(旌阳乡)水库村2005年贫困状况为:特困户数3户,人数为8人;一般贫困户数160户,人数748人[2]。在本次调查中,村内年龄在30~50岁者大部分靠在外打工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年龄在50岁以上者大多为社保户;家中如有无工作收入来源的未成年人还享有低保。据统计,社保户33户,占调查问卷总数的66%;低保户29户,占调查问卷总数的58%;同时享有社保和低保的有12户,占调查问卷总数的24%。
3.2社会效益浅析
1.基本解决了家庭饮水难用水难的问题
红层打井前,居民多以挑、担为主要取水方式,约2~17户共用一口民井。受访者中距民井最远路程可达1里左右,由于山路难走,不仅取水次数受到一定限制,而且每次取水往返要花费一定时间。在50位受访者当中,打井前农户两次取水的时间间隔总范围在半天~3天,88%的受访者两次取水的时间间隔在半天~1天;两次取水的时间间隔在2~3天的人数较少,仅占受访者总数的12%。每次取水往返花费的时间总范围在5~30分钟之内,其中5~10分钟及10~20分钟的人数较多,共占受访者总数的86%,每次取水往返花费时间在20~30分钟内的农户仅占受访者总数的14%。按统计所得,平均每户两次取水的时间间隔约0.93天,平均每户每次取水往返时间约12.95分钟,平均每户每年取水的劳动时间约84.7小时。
据了解,红层浅井工程实施后,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井。三组现有居民约100户,红层浅井约40~50口;四组现有70余户,红层浅井约60余口;六组约40余户,红层浅井约30余口;七组约60余户,红层浅井约30余口。若按一口井解决一户居民取水问题计算,相当于每组农户每年节约了5505.5小时。这样,农户们将节约下来的取水花费的往返时间和体力用于耕种、养殖、探亲访友等,既增加其经济收入又丰富了其社会生活。
2改善了农户家庭环境、增加了农户发家致富动力
红层山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农民家庭环境及生活条件差。在50名受访者中,有29人认为红层浅井工程实施后,家庭环境变干净、漂亮了,占受访者总数的58%;认为没有变化的受访者有10位,占总数的20%;表示说不清的受访者有11位,占受访者总数的22%。对生活现状表示一般或不太满意的人数较多,说明了红层打井后农户具有很大的发家致富的动力。
3改善了饮水卫生条件状况
红层打井前,居民大多从民井取水吃用,但由于一些民井开挖简陋,井深过浅,大部分位于沟内田间较低洼处。雨水较多时,农作灌溉水、生活污水等易渗入使井水遭受污染。位于六组田间一处民井,井深约2.7m,水位埋深0.75m,井水浑浊中且漂浮垃圾物。据了解,红层打井前,此井已遭受污染,但附近居民别无他处取水只能仍从此井取水吃用,红层打井后已被废弃。位于三组田间的一处民井,井深约10m,水位埋深0.7m。据了解,此井已打十余年,红层打井前供方圆2~3里居民吃用,但雨量大时井水浑浊容易遭受污染,对当地居民用水极为不利,红层打井后已被废弃。由此可见,红层打井使一定数量居民避免使用污染井水,饮水卫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3.3经济效益浅析
1农户家庭收入增加
据50份问卷显示,44位调查对象表示红层打井后“家庭收入增加了”,占受访者总数的88%;只有6位受访者认为打井前后家庭收入没有变,占受访者总数的12%;没有人认为打井后收入减少了。其中,收入明显增加的有30户,占被访者总数的60%,年收入平均增加量约9216元;年收入增加上万元的有14户,占被访者总数的28%。
2外出打工人数增多
调查问卷50位受访者所反映的家中285口人中,红层打井前后外出打工人数变化明显。红层打井前打工人数为49,占受访者家中总人数的17%;红层打井后打工人数为89,在受访者家中总人数的比例为31%,红层打井后,受访者家中总人数的14%又成为外出打工者,红层打井后打工人数较打井前增加了近一倍。打工人数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取水劳动力的释放,节省的劳动力增加了流动就业,促进了家庭增产增收,为农村带来了经济收益。
4结论与思考
篇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整体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能力显著提高,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难题。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逐渐增加,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能够吸引外来资本进驻,民间资本活跃,以制造业、服务业和外贸为主的产业结构能够有效的拉大区域经济增长。相反,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仍然以国有资本为主,对基础建设投资的依赖性较强,缺乏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服务业、制造业发展缓慢,迫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可见,我国东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总量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一方面,地方政府采用引资目标责任制的手段,地方部门迫于考核指标的压力,在招商引资上容易引发短期化的行为,不利于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倾斜,使地区对中央政策的依赖性较强,缺乏市场眼光和观念,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此外,区域发展的另一重要问题就是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结构趋同缺乏区域特色。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不利于形成区域竞争力。地方保护主义等区域割据现象严重,不利于各地区、行业、企业间开展合作,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我国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1.区域体育产业展失衡。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体育产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还比较严重,区域差距较大。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导致了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体育产业发展的失衡,也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现状,体育产业发展“东强西弱”的发展格局明显。从产业结构上看,经济发达的区域主要以体育服务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主要以体育用品制造业为主。根据我国“十一五”体育产业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省份的体育产业总值差距较大,在云南省、四川省、安徽省、辽宁省、浙江省、广东省、北京市等七省市中,体育产业总产值最高的浙江省为252.37亿元,而最低的四川省体育产业总值仅为6.74亿元,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另一方面,在同一行政区内,不同区域的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以珠三角区域为例,作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较快的区域,其中广州、深圳等地的体育产业发展速度也远远高于粤西、粤北等地区。可见,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体育产业总产值更高。2.部分区域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从整体上看,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失调严重,相关产业占主导地位,主体产业所占比例比较低。根据2015年中国体育产业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体育用品等相关产业占比79%,体育服务业等主体产业产比仅为18%。而美国的主体产业占比高达57%,相关产业仅为30%。可见,调整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从区域体育产业结构上看,城市聚集度较高的区域体育赛事、体育演艺、体育健身等服务性体育产业发展较快。具有一定的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但是还有一部分区域,体育产业结构单一,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大众体育消费需求。目前,以体育用品制造业为主的地区,如浙江省和以体育服务业和体育用品销售业为主的地区,如北京市,在产业结构上都有明显的优势,符合区域发展情况,充分利用了体育产业资源,发挥优势资源推动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而一部分地区,如安徽省、四川省等,对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较低,除了基本的体育健身娱乐业外,其他体育产业发展较慢,体育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3.区域体育产业政策差异较大。随着各地政府对体育产业发展重视程度的提高,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本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不同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同,影响了不同区域的体育产业发展速度。例如,重庆市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对2009—2015年从事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场所暂不征收营业税。福建省政府提出大力发展体育用品产业,提高体育用品竞争力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和目标。还有一些地区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向体育产业投资。但同时,还有一些地区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健身娱乐场所的水电收费和房产税都比其他行业高,过高的运营成本使很多体育健身娱乐企业压力较大,严重制约了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4.部分区域体育产业定位不明确。明确区域体育产业定位,制定科学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能够为地区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体现了地区政府发展体育产业的决心,能够坚定民间投资者的信心。随着我国体育产业总体水平的提高,一些地区按照规划目标,实现了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扩大了体育规模,实现了体育产值的大幅度提高。其中,比较典型的如云南省的“区域极化与扩散的非均衡”发展模式,东北区域的冰雪体育旅游产业,江浙区域的体育用品产业等。但是还有部分区域,对体育产业定位不明确,缺乏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忽视了区域内体育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能力等客观因素,片面地照搬其他区域的发展模式,不利于体育产业的发展。例如,在体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区域,不适合全面发展的规划目标,全面发展的结果就是导致全面落后。可见,体育产业发展的定位和规划应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谨慎选择适合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创新思维,拓宽眼界,实现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
三、区域经济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
体育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体育产业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体育消费、体育项目建设、体育赛事举办等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体育产业的发展协调带动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2014年10月,国务院正式出台文件,将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体现了政府发展体育产业的决心和意志,真正将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经济贡献力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2年,全球主要国家体育产业占GDP比重平均为2%,韩国为3%,美国为2.6%,日本为2.2%,我国仅有0.6%,远远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从产业结构上看,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体育本体产业发展缓慢,因此,大力发展体育竞技、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彩票、体育营销、体育场馆运营、体育健身等主体体育产业,是未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体育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是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因此,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区域政策,加强中央政策扶持力度。同时,整合区域资源,推动城市间、地区间合作互动,建立区域产业优势,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突出区域特色,推进东西部之间的经济技术协作,全面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和政策环境。
四、发展体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现阶段,由于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各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发展区域体育产业应注重打造优势体育产业,根据当地的体育资源和特色,扬长避短,结合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经济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发挥“增长极”效应,发展龙头产业带动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利用产业间的相互需求建立产业集群,建设体育产业基地。重视市场消费需求,引导体育市场化。培养大众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鼓励全民健身,积极引导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和习惯。探索和培育潜在的优势体育产业,积极寻找机会打造新的优势体育产业,同时关注弱势体育产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构建区域体育的多层次产业结构,明确体育产业的定位,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通过区域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的发展。
五、结语
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严重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失衡、部分区域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体育产业政策差异较大、部分区域体育产业定位不明确等几个方面。因此,正确认识区域经济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关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不同区域的客观情况,对区域经济和体育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和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
作者:张宪民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艳,刘金生.我国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选择与培育发展研究[C]//体育社会学与社会变革中的挑战———2014年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暨中国体育社会科学年会论文集,2014.
篇7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协调;广东;其他沿海省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其内部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带动了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广东也是发展的龙头之一。那么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广东与其他沿海省市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否存在差异,广东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具有特殊性。本文试图探讨其发展的特点,借鉴其他沿海省市的经验,更好发挥广东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以及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上海的人均gdp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广东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人均gdp不占优势,与上海差距比较大,江苏、浙江人均gdp也超过广东,福建也有迎头赶上的趋势,所以广东面临的竞争比较激烈。
(3)广东与其他沿海省非农产业和城市化水平比较。从表6可以看到,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比较小,广东第一产业的比重为5.5%,上海仅为0.8%,江苏、浙江分别为7%、5.1%,而福建的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比较大,为10.7%,福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0%,所以也是抑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大原因。
比较各地人均gdp也可以看出,非农产业发达的地区正是人民最富的地区,如江、浙、粤。
2008年,广东城市化水平为63.4%,30年间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目前,广东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并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统计显示,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广东城镇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1949年,全省城镇职工27.36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2.7%;而到2008年,全省城镇从业人员2 227.04万人,占40.1%。
上海市全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达到88.7%,江苏、浙江、福建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4.3%,56.6%,48.2%。
二、 广东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篇8
1、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于人力资本投人的增加,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自身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其他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人力资本这种既能够直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又能通过刺激其他生产要素来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生产功能,十分有利于利一学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例如,在东北老工业基地,随着人力资本的投人,越来越多的利一技发明与先进技术被引人到石油、煤炭以及汽车制造业当中,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促进了东北地区区域经济的高效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本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种作用在更深层次上会加强对资金投人的引导,引导资金投人到收益率更高、环保性更好、丰}会效益更大的产业中去,无形之中达到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在我国中部地区,随着大量资金投人到人力资本建设当中,极大地促进了当地人才的培养。这些培养出来的人力资本,反过来又发挥其自身聪明才智,众志成城,完成了三峡工程的建设。三峡工程建设完成后,我国中部地区的水力发电已经足以支撑半个中国的用电需要,因而,当地的火力发电厂就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正是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证明。
3、促进人力资本水平。由于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越来越多的资金与注意力已经投人到人力资本领域当中。充足的资金保障,确保了人力资本的发展能够拥有更加合理、舒适的条件与环境,这种条件与环境反过来还能够继续促进人力资本的发展水平,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例如,最早发展起来的东部沿海地区,由于重视人力资本的投人,培养了大量的高技术人才,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反过来,由于资金充裕,当地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在培养当地人才的同时,还引进了大量的外部“智力”,这些外部“智力”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人力资本水平,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进而达到了“互惠互利”的目的。
二、我国人力资本现状
1、人力资源多,人力资本少。经济学将一切投人到生产活动当中,并且能够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要素称为资源,这些资源涵盖了人力、垫立、财力、信息、时间等诸多方面。在众多资源当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当属人力资源。中国,坐拥13.6亿(截至2013年底)人口,是当今世界当之无愧的人日第一大国,拥有绝对的人力资源储备。然而,拥有绝对的人力资源并不代表拥有绝对的人力资本。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将人力资本定义为“个人后天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健康的总称”可见,人力资源是数量化的概念,而人力资本则是质量化的概念。数量化的人力资源无法反映出人的素质的差异,它是一种尚未开发的、自然属性很强的资源。而质量化的人力资本则能够反映出人的能力差异,它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果,反映出了人的素质的稀缺性与市场供求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当前的中国,由于资金投人、体制、观念、教育等多个原因的共同作用,虽然人力资源储备巨大,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却十分有限,严重制约了中国的发展。
2、人力资本地区分布不均衡。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区域性分化”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快,酉部内陆地区发展慢;南方重商轻农,北方重农轻商;城市发展水平高,农村发展水平低等特点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速度与程度也呈现出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态势。东部沿海地区的高质量人日规模要远远大于酉部地区的人力资本规模;城市的人力资本规模与质量要大大优于农村人力资本。一方面,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导致人力资本也呈现出相应的区域性分化特点,反过来,分化的人力资本转化状况,又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
3、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根据人力资本形成机理与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人力资本的内部结构划分为投资主体结构、投资效能结构、人日配置结构;而人力资本的外部结构则包括产业配置结构和空间结构。在上述人力资本结构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合理之处,这些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力资本的收益表现。例如,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个人三方面,然而,当前的实际情况则是政府的“独角戏”,企业与个人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人力资本的转化投资应该是政府的“公益事业”,因而,这两者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投人少得可怜。此外,即便有企业或者个人有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也会受到体制的限制,不能如愿。又如,人力资本的人力配置结构有高水平与低水平之分,通常情况下,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具有向下的兼容性,而低水平的人力资本虽然不具备向上的兼容性,但是却能够创造较高的边际收益。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是,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存量过低,造成上游产业收益过低甚至“真空”,而低水平人力资本过多,市场供大于求,最终致使边际收益率不高。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它们都在某些层面上反映出了我国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合理性。
三、我国人力资本现状产生的原因
1、资金投入少。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体上的知识、能力以及健康。然而,受制于我国当前正处在丰}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现状,地区与行业之间的发展还不平衡,因而,用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人,远远不能满足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要求。另外,农村和中酉部地区居民还受到收人水平低、人日数量多等因素的限制,用于人力资本投人方面的资金更是严重短缺。这种种的不足直接导致了人力资本分布不均与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与丰}会的全面发展。
2、市场调控作用不明显。自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人世贸组织以来,市场调控发挥的作用对各行各业的发展中都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然而,受制于体制障碍,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还相对单一、就业体制还比较僵化、人才流动机制还比较缺乏、行政官僚的制约还比较明显。所有这些体制上的限制,都严重影响了市场在当前中国大经济环境中所应该发挥的“杠杆性”调控作用,不利于人力资本的健康发展与收益。
3、外部因素影响。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智力外流”。由于受到资金短缺以及体制障碍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人力资本流失到发展环境相对优越的欧美国家,在那里,人力资本可以获得更加充裕的资金支持、更加灵活的体制保障以及更高的资本收益。这种人才外流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篇9
关键词:县域经济;后发优势;产业发展
Abstract: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normally have late-development advantages,but whether these advantages could be taken fully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resources but also social institutions,technology development,human resources and capital flow. As a less developed county that does not have enough resource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bout 10 years,Chiping now has become the first“top-100 counties”in the western area of Shandong province. Consider Chiping as an empirical research object,by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alization way of Late-development advantage,to attemp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ther counties that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Key Words:county economic,late-development advantage,industrial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83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11-0042-05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我国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两大结合部,是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经济单元,也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关键性层次。近年来,国家对县域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因此,研究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省茌平县在辖内电力生产过剩、电解铝市场竞争不充分的情况下,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营造良好的资金和制度环境等手段,将电解铝行业打造成为辖内主导行业,掘取了第一桶金,并随之延展产业链条,后发优势得以充分发挥。1993年至2010年,茌平县由山东省典型的欠发达落后县发展成“全国产业发展百强县”、“县域竞争力百强县”。本案例通过分析茌平县域经济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超越式发展的过程,得出了欠发达县域如何发挥后发优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经验,以期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启示。
二、后发优势理论研究综述
关于后发优势理论,国内外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在对欧洲较为落后国家工业化过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后发优势假说。即: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由于有先发国家成功经验的“示范作用”和先发国家积累的科学技术、较为成熟的计划、生产设备、组织结构、管理经验及各类人才等现代化文明成果可供借鉴,所以,后发国家在实现现代化上比先发国家具有优势,发展速度会大大加快。阿伯拉莫维茨也肯定落后国家具有后发优势,但他认为这种后发优势一般情况下处于潜在状态,后发优势能否发挥取决于一定的条件:一是技术差距,即后发区域与先发区域之间存在着技术水平的差距,这是经济追赶重要的外在因素,正是因为存在技术差距才使经济追赶成为可能。二是社会能力,即通过技术引进、人才培养、模仿和创新制度、营造优良发展环境等手段提高发展速度的能力。不同国家和地区正是由于上述条件差异,才出现了有些后发国家能够成功地赶上先发国家,而大部分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近几年,我国学术界对后发优势学说的研究也迅速升温。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四个角度进行的:一是从发展经济学角度。郭熙保等从发展经济学出发,对涉及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各种流派和观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二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陆德明等提出了后发国家的发展动力转换假说,认为通过学习型追赶,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的发展差距逐步缩小。三是从现代化理论角度。罗荣渠等归纳了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表现形式,进而揭示后发优势实质上是由“时间差”而形成的一种“优势”。四是从技术经济学角度。傅家骥等探讨了作为后发优势重要表现的技术模仿创新问题,从资源积累的角度对模仿创新造就后发优势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探讨。
上述关于后发优势理论的研究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归纳后发现:欠发达地区均具有一定形式的后发优势,并且经济相对落后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由此产生的后发优势也是多方位的。其主要类型是:(1)资本的后发优势。后发区域的资本收益率要高于先发区域。因此,在经济发展的适当时机,构建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间顺畅资本的流通渠道至关重要。(2)技术的后发优势。后发区域不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来重新研究和开发这些已经存在的科学技术,只要花费很小的成本和时间就可以把这些科学技术学会并运用于生产之中,极快地缩短了与先发区域的技术差距,使后发区域能够比先发区域发展更快。(3)人力资源的后发优势。人力资源的后发优势有两个体现:一是后发区域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二是先发区域对后发区域知识的溢出效应。通过对先发区域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后发区域能够直接进入知识的较高层次和较新阶段,从而极大地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创造人力资本。(4)制度的后发优势。制度方面的后发优势是指后发区域学习、效仿和借鉴先发区域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并经本土化改造所产生的效率和益处,通过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创新,节约经济发展的创新成本和时间成本,以相对较小的社会成本和代价取得相对较大的发展收益。(5)产业结构的后发优势。后发区域产业结构具有以农业为主的特征,其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从农业经济转为现代工业经济,最终实现工业化。这些后发优势的实现不仅要取决于众多条件的支持,而且还取决于各种要素在不同条件下的有效组合。
我们通过对茌平县经济发展的研究,证明了欠发达县域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的后发优势是一个动态的、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茌平县的后发优势发挥
(一)茌平电解铝的上下行延伸
茌平县位于山东省西部的聊城市,辖区既没有丰富资源,周边也没有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倚重。1993年茌平县人均GDP为1792元,为全省人均GDP的55.6%,在全省91个县(包括县级市)中综合经济实力排名第76位。
当时茌平县的工业结构极不合理,突出表现为电力产能过剩,远远超过当地的生产需要。1993年,全县电力生产为2606万千瓦时,而全县仅需要1590万千瓦时,近一半的产能空闲。加之地方电厂上网售电规模受国家电网的限制,电厂发的电也不能全部卖出去。尤其是到了1997年,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规定,对规模较小的地方小火电进行关停并转,茌平热电厂也在关停并转的范围之中,面临着“不转型就灭亡”的生存选择。
为避免被关停的命运,该企业对电力生产及相关的行业进行了考察。当时我国的电解铝市场还属于竞争不充分的市场,行业的毛利率一般在20%以上。同时,电解铝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不属于专利性技术,不存在技术壁垒限制,比较容易进入。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上马高耗电的电解铝,可以达到“三赢”的目的:一是将电厂转为电解铝的自备电厂,避免被关停的命运;二是电解铝能够消耗电厂过多的产能,提高电厂的效益;三是在自备发电厂的前提下,电价没有上网成本,生产电解铝具有成本优势。但是电解铝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建设一万吨生产能力的电解铝需要投资5000万元,而当时茌平热电厂的资产规模还不到2亿元,每年的利税在300万元左右,积累相对较少,根本无力进行投资建设。
(二)信贷介入与私募融资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该企业首先想到的是向商业银行借贷,但是多数金融机构不愿意提供贷款,一是因为没有接触过电解铝行业,对其生产前景有顾虑;二是因为热电厂的资产较少,自身实力一般,即使上报也难以通过审批。
此时,农村信用社主动提出支持热电厂新上电解铝项目,原因是农村信用社对电解铝行业和热电厂都有一定了解,决定给予4000万元贷款的支持。1998年,热电厂建成了茌平县第一个产能为1万吨的电解铝生产车间。
1万吨电解铝生产项目投产运行后,第2年就产生了600万元的效益,这是原来电厂年收益的2倍多。1999年,茌平热电厂正式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成立了信发铝电集团。同年5月,信发集团又新上了7万吨电解铝生产线。在资金的筹集上,由于电解铝较高的收益,采取了贷款加私募股权融资的形式,从公司内部人员开始,很快完成了3亿多元的融资。2000年9月建成投产后,1年后的利税达到了2亿元,这对茌平县的产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1998年茌平县的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4.7:3.5:1.8,而3年后的2001年,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4.0:4.1:1.9,第二产业占比已超过第一产业。
良好的市场前景以及灵活的企业制度加快了电解铝产业的膨胀速度。在当时良好的市场前景下,为了解决资金、技术、原料等对企业发展的约束,信发集团采取了多种方式的合作、合资方式,建立了多个规模巨大的子公司。随着这些企业的投产,集团的热电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电解铝生产能力达到40万吨,集团的综合生产能力跃居全国第一位。其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渐由2000年32.7%上升到2005年的67.9%。同时合资、合作使集团的生产工艺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地位,吨耗电为全行业最低,2005年进入了电解铝行业的全国十五强。在电解铝产业的带动下,茌平县经济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01年至2005年GDP年均增速接近20%,2005年在全省排名进入了四十强。
私募融资、加快投产促进县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从2001年开始,电解铝行业20%的高毛利率吸引了大量民营企业介入,电解铝投资出现过热现象,过多的电解铝产能导致氧化铝紧缺。为平衡集团的产业链,避免被市场淘汰出局,2004年2月份,集团决定上马氧化铝粉工程,组建信发华宇氧化铝分公司。在融资路径的选择上,由于氧化铝项目属于国家限制产业中的项目,不仅受国家节能、降耗、减排的方面的限制,而且经营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其无法与银行贷款融资达成一致,更难以达到层次更高的证券融资要求。于是,信发借鉴第一次私募融资成功的经验,进行第二轮融资。这次融资将范围扩大到全部内部职工,很快集齐了一期工程所需的款项共计16亿元,迅速投入项目建设中,保证了项目资金需求。
在项目的建设中,信发集团采取了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边扩建的“四边”办法,在行业限制政策出台前完成了氧化铝项目的建设。2004年8月,在经过一系列资金和手续准备后,信发华宇的“四百”工程开始建设,即投资100亿元,建设100万千瓦热电项目、100万吨氧化铝项目、100万吨粉煤灰综合利用水泥项目,短短的7个月后就投产达效。
(三)产业升级与循环经济
不断延伸的产业链形成县域经济的大循环。随着主导产业的发展,茌平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围绕电解铝行业的发展,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延伸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了以“热、电、铝”为核心,开发上下游产品,形成了电解铝、密度板、味精等三大产业链条。各产业之间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实现了自我消耗、高效发展的良性循环,不仅促进了集团的跨越发展,而且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形成县域经济的大循环,实现了全县范围内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大循环。在2005年至2010年完成了工业投入400多亿元,形成了规模以上企业342家,主营业务收入、利税达到670亿元和77亿元,实现产值252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2.13亿元,人均GDP达到42322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7倍,进入了山东省县域经济的先进行列。
(四)市场前景与风险因素
节能降耗、环境治理、产业转移等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政策环境看,信发铝电集团之所以走上铝电联营的道路,发展电解铝和氧化铝,是当时国家关闭地方电厂等种种宏观调控政策的结果,而且确实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信发集团确实又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它的发展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正是国家治理的重点。因此曾经创造财富神话的信发氧化铝项目,未来将面临严峻的可持续发展考验。
从市场环境看,氧化铝产业出现明显的下行趋势。2007年以来,由于氧化铝的产能过大,已经出现过剩,氧化铝价格总体趋势是降低。2006年下半年,国内氧化铝价格出现了重大转折,价格从过去的6000元/吨一路下降到了2007年下半年的2400元/吨。较低的氧化铝利润,有可能给信发集团带来经营风险。另外信发集团还面临两大瓶颈:一个是铝矿资源的缺乏;二是资金的约束。实际上,信发集团资金一直不充裕,尽管2005年信发华宇投产收益颇丰,但其中很大一部分被用于再投资。信发集团氧化铝产能有300万吨,电解铝产能有56万吨,这意味着每年将有100万吨左右的氧化铝在集团内部消化。剩余的200万吨氧化铝中,有一部分是其他氧化铝企业买断产能和长单销售,价格相对较低。而随着广西、贵州和新疆等地的新厂投资,信发集团的资金压力将会增大。过去依靠职工入股和集体贷款的资金每年都要分红,如果发生严重的产业衰退,将加大地方金融运行的压力。
对此,信发集团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方式试图扭转困境:一方面,为改善环境做出了努力和补偿。2006―2010年,信发集团每年拿出上亿元资金对赤泥以及茌平境内的茌中河进行治理;另一方面,在生产技术等方面,也在采用新技术降低能耗,并且探索综合利用赤泥降低污染的有效途径。同时,信发集团已经确定不再扩大茌平的氧化铝规模,而是筹备在广西、贵州、新疆等地建厂,进行产业转移。
四、对茌平模式的分析及评价
(一)对茌平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
1. 后发优势转化的阶段性。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资本和制度创新使后发优势的转化较为明显。从资本因素看,在电解铝行业建立之初,金融业(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支持是关键因素。茌平县属于资本稀缺地区,在当时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发放了4000万元的贷款,支持信发第一个电解铝机组上马,促进了人们对这一高利润行业的了解,为其随后发展过程中的私募融资、合资等融资做了外部宣传,为企业后来滚动发展奠定了资本基础。从制度创新因素看,茌平县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诺斯认为,制度变迁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这一点在茌平的发展非常明显。第一,企业制度的创新。通过学习、效仿和借鉴先发区域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并经本土化改造建立了茌平县较为先进的企业产权制度,从而使企业拥有了充分的决策权和自。第二,融资制度的创新。信发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得益于融资制度的创新,就是采用了私募股权的融资形式筹集了大量的生产经营资金。通过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创新,形成一种适合自身发展的有效制度,节约了经济发展的创新成本和时间成本。
在经济发展的上升期,技术和人力资本后发优势的转化非常突出。从技术因素看,茌平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技术引进、技术学习与吸收,开展模仿性技术创新。在2000―2010年,茌平县县域共入驻内外资企业30多家,而且主要集中于有色金属加工业、机械制造业和电器设备制造业三个相关的上下游产业,相关行业内、外资企业入驻的强劲势头,扩大了本县企业进行技术模仿学习的有效集合,便利了县域本土企业的技术后发优势的发挥。从人力资源因素看,茌平县第一产业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较多,并且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突出的优势。这两种因素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而且为县域企业的扩张提供了技术和人力资源。
在经济发展的成熟期,产业结构后发优势的转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引入电解铝这一行业,充分发挥了区域内电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从而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茌平县的产业选择符合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的产业“关联基准”,即具有持续高涨的部门增长率、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生产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在产业结构内涵和规模的扩张中,注重产业的相互联系,形成了以主导产业为中心,向上、向下不断延续的产业链条,不仅增大了产品的附加值,而且有效对冲市场风险,促进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2. 实现后发优势转化的替代战略选择。条件缺失与政府替代是理论上关于潜在后发优势得以实现的条件。该理论假设认为,后发优势的发挥一般要具备一些先决条件或初始条件,但是,后发区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缺乏,导致本土企业对外来先进技术、制度学习、吸收、消化能力的弱化,更为重要的是,落后区域缺乏形成这些初始条件的市场机制。这些都是落后区域的后发优势发挥和经济启动的障碍。面对这种障碍,落后区域只有积极实施政府替代。为此,茌平县实施了积极的政府替代战略:(1)首先立足于县域内在的区位、交通、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等优势,不断改善县域投资环境,包括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等,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硬件。(2)支持辖内企业与辖外企业沟通,为辖内外企业实现下游产业的关联合作提供咨询服务,简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项目的行政审批手续,逐步拓展本土企业模仿学习的平台。(3)政府为本士企业的员工培训、技术模仿等创新行为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改善本土企业学习的外部制度环境,提高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
(二)对茌平模式的评价
通过对茌平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发现,县域经济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后发优势的转化,可以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但茌平县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 特殊的经济发展时期和特定的市场环境。茌平县经济快速发展的2001―2010年10年间正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上升时期,GDP的增长率基本维持在8%左右。这一时期市场竞争不充分,部分行业和产业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茌平正是利用了经济上升时期铝及铝制品供需缺口加大,电解铝行业有20%以上的高毛利率的机遇迅速发展壮大的,从而带动了整个县域经济规模的膨胀发展。
2. 特殊的产业政策环境和特定的发展方式。2000―2010年期间正是国家逐步调控和治理的重要时期,许多的产业政策都是在这一时期出台。而茌平电解铝产业正是在这一时期发展形成的,它一直“游走”在产业政策限制的边缘,多次赶在政策出台前完成限制性行业的投资,这种发展模式不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3. 特殊的资本积累形成。信发能通过私募筹集大量的资金,在于其高红利,这也增加了企业职工的财富。近几年,随着氧化铝价格的一路下滑,信发的分红比例也不断下降。这种以高红利融资的方式在市场竞争相对充分、利润率相对较低的市场环境中是难以持续的。
但是,是否由以上原因就完全否定茌平模式呢?
从茌平模式的起源看,是以市场力量和区域内生力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这也是缺乏资源优势的欠发达区域适合的发展路径。这可以从部分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得到印证:意大利东北的Trention-Alto到中部的Lazio、Marche一带的传统农业地区凭借众多植根于地方文化和社会资本网络的产业集群,以灵活专精和交互合作的方式有效启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发展的飞跃,一举从农业耕作地区跃升为先进制造业基地。浙江也是在传统的农业基础上,在缺乏资源优势、缺乏国家政策倾斜和外部资本注入时,通过在改革开放之初就顺应当地经商的传统,采取许多的鼓励商业发展的政策,形成了遍及全区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同样,茌平模式也是选取了电解铝这一特殊产业与当地具备优势的热电行业相结合,在当地政府提供了特殊的制度供给后,形成了根植于区域经济内部的、遍及全区域的以电解铝产业为主导的循环经济体而发展起来的。因此,茌平模式不仅是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还是一种转型经济中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
五、启示
从茌平县的实践看,要实现后发优势转化为经济的增长动能,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后发优势的发挥主要依赖于本地企业。本地企业更容易获得地方政府非正式制度的支持。
第二,欠发达县域在发挥后发优势作用时,应该注重模仿和创新相结合。从后发优势的内涵和实现机制来看,使欠发达县域后发优势充分发挥作用的模式应是先模仿、后创新。
第三,政府的替代战略是欠发达区域的后发优势发挥和经济启动的保障。欠发达区域只有积极实施政府替代,即在条件不具备或不成熟时,由政府引导市场,做出关键性努力,才能促成后发优势转化条件的形成。
第四,欠发达县域应该强化人力资本的培养。后发优势能否转换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取决于欠发达县域是否具有向发达地区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力资本,只有具备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才能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迅速模仿、吸收和本土化,使引进的技术和制度在经济发展中有效地发挥作用,扬长避短,构建出适合自身需要的制度和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区域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增长
金融是现代经济活动的核心,金融资源的数量及其配置效率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是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空间上的具体化。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愈高,越需要强大的金融做基础,金融的作用就愈强。区域金融活动的主要作用在于分配资金,其运作机制就是金融活动影响储蓄和投资,储蓄和投资影响资金流量结构,再影响生产要素的区域分配结构,最终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如果是区域金融体系较完善,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则对本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必然起到促进作用,进而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达到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因此,区域金融理论不是区域与金融的简单叠加,而是将区域与金融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观察,分析其产生、发展、运动的规律,探讨的核心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在地域上的表现,或者说是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间互生共长关系的研究。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一、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区域金融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资本的形成。一个区域若没有足够、持续的资本供给,既不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不能促使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区域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资本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储蓄的规模和资本产出效率决定的。区域金融发展之所以能够增加储蓄规模,原因在于实际利率水平、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资产的多样化程度以及金融部门的效率和融资机制会影响到储蓄率和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金融系统越发达、金融机制和金融工具提供的选择机会就越多,金融服务越便利周到,人们从事金融活动的欲望就越强,一些非生产性的或暂时闲置不用的资金就可以被吸引到生产性用途上来,储蓄率就会提高,资本积累的速度就会加快。同时金融发展和健全的金融制度降低了信息和交易费用,从而影响到了储蓄水平、投资决策、技术创新以及长期经济增长速度,进而提高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在实际中,金融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融资方式能将区域内、外企业和居民的盈余资金通过储蓄间接转化为投资或直接转化为投资而形成资本,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着第一推动力的作用,这也是金融的基本功能。
2、区域金融发展有利于改善和提高资源配置。金融对经济有显著的结构调整功能,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资本市场中,企业资产可通过证券化形式,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借助使用权的转让,引导企业资源从一个行业或企业转向利润率更高的行业和企业,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二是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增量资金来源。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量的增量资金投入,以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为主的资本市场,作为一种直接融资机制,可以根据资金的趋利性,吸引国内、外的资金更多的投入到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三是拓宽产业结构存量调整空间。增量投入往往会受到资金来源的约束,而改变现有资源在不同产业间分布,能迅速实现存量结构调整。不同企业间的资产重组是存量调整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操作方式,借助资本市场的虚拟化资产具有较高流动性的特点,可使资金向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间的流动与组合,又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资产存量调整所需的资金,可加快存量调整的步伐,拓展调整空间。总之,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有显著的结构调整功能,并通过它实现资金配置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资本边际生产力的提高。
3、区域金融发展具有引致其它资源要素流动和聚集的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运行中是联系其它部门的纽带,它通过资金这种特殊资源的流动,起着引导和配置其它资源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流动,从而获得本地区稀缺的资源。例如,由于物随钱走,伴随着资金在区域内的流动,相应就会带来技术、信息等要素。同样劳动力资源要素的流动也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哪里有资金有项目,劳动力就往那儿流动。
4、区域金融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合作。首先,金融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区域分工是由于各地区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和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而引起的产业活动在区域上的差异。金融通过区域性的信贷、区域性的资本市场及引进外资等手段,合理支持地区性优势产业的发展,并使各地区形成不同的主导产业部门,从而促进了区域分工的形成。其次,金融促进区域经济的合作。合理的区域分工是有效的区域合作的基础,没有区域的分工,就没有区域经济的协作,也就更没有区域间的开放。区域经济的协作要以统一的、开放的金融体系作为基本前提。一个按照经济区设立的中央银行分支行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政府行为对金融系统的直接干预,这样就提高了区域经济有效协作的可能性。随着区域性、全国性的资本市场的形成,资本市场本身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将促使区域性主导产业带动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作。再次,科学的区域性金融投向能够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区域间“梯度”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事实,它是产业生命周期在空间上的一定程度的自然表现形式,但“梯度”的差异不能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顺序的人为的出发点。落后地区可以在区域性金融政策的直接支持下,配合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对口支援等制度,缩小区域间的差距。
5、区域金融发展能够推动科技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无论是社会生产力体系中诸要素面貌的重大改变,还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抑或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和产品竞争力的迅速增强,均离不开科技进步的巨大作用。调查表明,科技投入缺乏是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金融发展过程客观上推动了经济货币化、金融化进程,从而一方面为金融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提供更强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帮助科技成果迅速传播、普及,加速向现实生力的转化。
二、区域经济增长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作用
1、区域的经济运行状况决定区域金融运行及其效率。在现代货币信用经济条件下,基本经济状况决定和支配着金融资源的供求及其平衡。国民经济运行对金融资源分配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经济规模扩大,而经济规模的扩大不但会引起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规模的相应增长,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金融产业的发展。从理论上讲,经济效率决定金融效率,区域经济效率的提高在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会改善金融交易者包括金融资源供给者和金融资源需求者的交易地位,使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和融资者的满意程度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从而提高金融效率。同时,区域金融效率还要受到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化不仅可以引起金融资源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改变融资结构,影响金融效率,而且还可以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从而引起金融资源供给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金融效率。
2、区域金融创新环境影响到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金融资源分配规模不断扩大、金融需求不断多样化和金融效率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是金融经济迅速发展的内在动力。而金融创新的程度客观上取决于金融创新环境,从而区域金融创新环境作为区域创新环境体系中的一部分,必然影响到区域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3、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影响到金融资源的跨区流动。比较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制度安排,很明显,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才能随着货币信用体系的发展独立生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并在经济资源分配中发挥着引导作用。区域市场化进程的差异,直接造成金融资源的供求在空间上的非均衡分布。如果是过度的区域差异,必然大大降低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沈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J]《经济师》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