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劳动力转移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劳动力转移总结

篇1

**地处**,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是人多地少的新一轮国家扶贫帮困县之一。

全县劳动力总量达×××万,年外出务工达×××万人,其中农民工×××万人,主要分布在**、**、**等城市从事手工制造或苦力打工等低技能工作,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达70。因文化少、技能低,相当一部分农民就业无门,有的既便找到了工作,工资等其他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障。为此,为了提高我县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实施好阳光工程,县阳光工程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阳光工程办的支持及其它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自今年6月份实施阳光工程以来,至目前已培训农民工×××人,其中有×××名农民已找到了较为轻松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6月16日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培训会结束后,6月18日县农业局召集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局、科技局、城乡建设局的有关领导,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我县阳光工程项目的实施工作。之后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局、科技局、城乡建设局的有关领导为成员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协调小组,下设阳光工程办公室,挂靠县农业局局科教站,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局局党委书记、主管科教工作的**同志兼任,安排了县农业局×××名干部具体负责阳光工程办的日常工作,并向乡镇×××直机关印发了《关于成立**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协调小组的通知》(修府办字[**]40号)的文件。

2、整合资源,认定培训基地。为确保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我县按照省阳光工程办“实施方案”对招标基地的招标时间、条件、程序、材料要求,6月19日拟定了《**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招标公告》,经过6月20—23日4天的招标,经专家评审,并向社会公示结果后,有县职业中学、劳动就业培训中心、银宇学校等×××个培训机构被认定为阳光工程项目培训基地,有电子电工、家政服务、电动缝纫、计算机、汽车驾驶和保安等×××个技能培训专业。

三、加强监管,完善服务体系。为促进阳光工程项目健康、有序地开展,县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积极加强监管工作。遵照省阳光工程办的有关文件要求,七月二十日前制订了《**—**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和《**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两个文件;6月28日与各培训基地签订了培训责任状;帮助培训基地统一订制了“**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的牌子;积极参加培训基地每期培训班的开班仪式典礼,经常督促培训基地建好阳光工程转移培训档案;及时向省农业厅阳光工程办上报培训的经验及典型等信息情况,向市农业局阳光办每月一次汇报培训进度,每季度一次汇报项目的实施情况;12月初向各培训基地转发了农业部等六个部门“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的文件,并结合我县实际又以**县阳光工程办的名义向各基地印发了《关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进行年度验收的通知》的文件,于12月10-28日对各个培训基地培训建档等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验收,并对各培训基地的资金补助情况向社会进行了公示。

4、多措并举,切实抓好培训

(1)加大宣传,多渠道组织生源。为了让农民朋友认识阳光工程,了解阳光工程,在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招生广告等多种媒体宣传阳光工程的同时,在全县每个乡镇都设立了常年招生联络处,并充分利用多方面的力量为培训生源,如职业中专首期沼气技工培训班,是移民扶贫办和阳光工程办共同赞助的,银宇学校首期电脑培训班,把以前接受过“春蕾计划”补助的困难女初中毕业生招为学员,现又享受阳光工程的补助,另外,为了方便目前已经在外打工的农民就近接受培训,职业中专还在**等农民工较密集的地方开办了电子电工和电动缝纫流动培训班。

(2)千方百计,切实抓好转移。开展农民工培训,最终目的是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后实现转移,为此,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多数是“有的放矢”的。一是开展“订单”培训,如职业中专、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保安武术学院的培训,都是以用工单位的“订单”开展培训的,让农民学有目的,学得放心,现绝大多数学员均送往深圳、温州、**等地就业。渣津村民熊村通过在黄龙武术学院一个月短期培训,现在在深圳车视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做保安,且一个半月后被提拔为保安队长;二是开展“招商引资”培训,如县农业综合培训服务中心,利用阳光工程的补助,为义宁镇招商引资引进的永兴制衣厂老板培训×××余名电动缝纫农民工,不仅为老板解决了招工难的问题,还为这些农民工实现了就地转移。

二、存

在问题

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促进农民增收一条有效的重要的途径,确实是一件很“阳光”的事。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却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组织力度不够,宣传渠道不多,加上农民工大多数在外打工,培训机构招收短期培训学员不乐观;二是未出台有力措施落实实施“阳光工程”项目工作经费,阳光工程办工作较难开展;三是项目补贴经费太少,难以帮助希望参加高技能培训的农民接受培训。

三、建议

篇2

一、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6月16日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培训会结束后, 6月18日县农业局召集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局、科技局、城乡建设局的有关领导,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我县阳光工程项目的实施工作。之后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局、科技局、城乡建设局的有关领导为成员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协调小组,下设阳光工程办公室,挂靠县农业局局科教站,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局局党委书记、主管科教工作的##同志兼任,安排了县农业局2名干部具体负责阳光工程办的日常工作,并向乡镇和县直机关印发了《关于成立##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协调小组的通知》(修府办字[XX]40号)的文件。

2、整合资源,认定培训基地。为确保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我县按照省阳光工程办“实施方案”对招标基地的招标时间、条件、程序、材料要求,6月19日拟定了《##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招标公告》,经过6月20—23日4天的招标,经专家评审,并向社会公示结果后,有县职业中学、劳动就业培训中心、银宇学校等8个培训机构被认定为阳光工程项目培训基地,有电子电工、家政服务、电动缝纫、计算机、汽车驾驶和保安等10个技能培训专业。

三、加强监管,完善服务体系。为促进阳光工程项目健康、有序地开展,县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积极加强监管工作。遵照省阳光工程办的有关文件要求,七月二十日前制订了《XX—2010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和《##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两个文件;6月28日与各培训基地签订了培训责任状;帮助培训基地统一订制了“##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的牌子;积极参加培训基地每期培训班的开班仪式典礼,经常督促培训基地建好阳光工程转移培训档案;及时向省农业厅阳光工程办上报培训的经验及典型等信息情况,向市农业局阳光办每月一次汇报培训进度,每季度一次汇报项目的实施情况; 12月初向各培训基地转发了农业部等六个部门“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的文件,并结合我县实际又以##县阳光工程办的名义向各基地印发了《关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进行年度验收的通知》的文件,于12月10-28日对各个培训基地培训建档等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验收,并对各培训基地的资金补助情况向社会进行了公示。

4、多措并举,切实抓好培训

(1)加大宣传,多渠道组织生源。为了让农民朋友认识阳光工程,了解阳光工程,在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招生广告等多种媒体宣传阳光工程的同时,在全县每个乡镇都设立了常年招生联络处,并充分利用多方面的力量为培训生源,如职业中专首期沼气技工培训班,是移民扶贫办和阳光工程办共同赞助的,银宇学校首期电脑培训班,把以前接受过“春蕾计划”补助的困难女初中毕业生招为学员,现又享受阳光工程的补助,另外,为了方便目前已经在外打工的农民就近接受培训,职业中专还在广东等农民工较密集的地方开办了电子电工和电动缝纫流动培训班。

(2)千方百计,切实抓好转移。开展农民工培训,最终目的是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后实现转移,为此,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多数是“有的放矢”的。一是开展“订单”培训,如职业中专、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保安武术学院的培训,都是以用工单位的“订单”开展培训的,让农民学有目的,学得放心,现绝大多数学员均送往深圳、温州、福建等地就业。渣津村民熊村通过在黄龙武术学院一个月短期培训,现在在深圳车视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做保安,且一个半月后被提拔为保安队长;二是开展“招商引资”培训,如县农业综合培训服务中心,利用阳光工程的补助,为义宁镇招商引资引进的永兴制衣厂老板培训400余名电动缝纫农民工,不仅为老板解决了招工难的问题,还为这些农民工实现了就地转移。

二、存在问题

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促进农民增收一条有效的重要的途径,确实是一件很“阳光”的事。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却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组织力度不够,宣传渠道不多,加上农民工大多数在外打工,培训机构招收短期培训学员不乐观;二是未出台有力措施落实实施“阳光工程”项目工作经费,阳光工程办工作较难开展;三是项目补贴经费太少,难以帮助希望参加高技能培训的农民接受培训。共2页,当前第1页1

三、建议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课题,同时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基础性工作,为此,建议出台相应的政策或措施,落实县阳光工程办一定的工作经费,以便更好地加强项目实施的协调和监管工作,同时建议省阳光工程办尽早安排落实XX年度培训补助经费,以便培训基地的培训工作得到更有力的开展。

 

 

二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篇3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 A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后,我国进行了多种模式探索,如单一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等,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只是改变了农民的职业,无法改变农民的身份;单一的农业城镇化缺乏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的支撑,无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足够就业机会。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三化互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概述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多渠道、多层次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众多学者阐述了不同的劳动力转移模式。

李飞等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总结为上海模式、苏南模式、阜阳模式、南街模式、珠海模式、温州模式、宝鸡模式和云南模式等,提出适应在中国六大经济区、三大经济地带及各省区劳动力转移模式。这些模式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宋金平、王恩儒把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的模式总结为十种,分析了未来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刘殿成将劳动力转移分为导向模式、动力模式和空间尺度模式。佘宝兰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化转移的单一模式已不适应中国的现实要求,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四种基本模式:农业产业化模式、“离土不离乡”模式、“离土又离乡”模式和异地产业内开发模式。这四种模式各有优势和前景,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一种或多种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孟令国分析了我国传统劳动力转移模式及不足,提出了多样化的转移渠道、积极而稳妥的转移策略、以市场导向为主的转移机制三种劳动力转移模式,并就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分析。余元春,段均等总结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为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的使用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涉及是否内部消化还是外部消化问题。陈海真等通过对“代耕农”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影响的分析,提出了离乡不离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这一模式在我国具有普遍适用性。彭慧蓉等通过研究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和跳跃式转移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跳跃转移的特征和趋势。

二、“三化互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的提出,既解决了“三化”发展过程中不协调问题,同时又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的依托和基础。农业现代化一方面促进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丰富了物质产品,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布局的优化、生产的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化、管理的企业化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了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互动,多渠道、多方位地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其次,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又有利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认为,工业化的推进是以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为基础,城镇化的实现需要工业化的支撑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因此,工业化和城镇化缺乏农村劳动力的支援,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后,农村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的载体。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吸收劳动力的能力逐渐下降,而伴随着城镇化兴盛,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吸收劳动力和增加就业方面将发挥主要作用。因此解决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公平问题需通过推进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实现。“三化互动”劳动力转移模式是通过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整体推进,克服传统的离土又离乡、农业产业化、兼业式转移等模式的缺点,开辟更广阔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三、“三化互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1.农业工业化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阵地

工业化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所谓农业工业化,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基本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并最终实现农业与工业的高级形态的产业综合的过程,包括农业生产过程的工业化和农业生产结果的工业化。农业生产过程的工业化,即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现代化,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其向更广阔领域和空间转移提供了技术支持;农业生产结果的工业化,即农产品的深加工和一体化经营,带动了农业和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推动农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方式结合,有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的聚集、发展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带动了商业、饮食、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渠道,吸收了农村大量劳动力。

2.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同时城镇化导致公共生活空间的拓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机遇。农村城镇化表现为非农产业和离农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聚集,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过程。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方向是允许农民带资金、带技术参加小城镇建设,长住人口可以转为城市人口,在农村小城镇打破现行工农界限, 逐步建立以职业划分工人和农民,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户籍制度,农业剩余人员进厂进城有固定职业,可以实现身份转移,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农民进城的热情, 致富能手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小城镇,从事产业化工作,农民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力军。发展起来的农村小城镇,吸引着农村中亟需的大批教师、医生、农业技术人员到小城镇工作,从大范围逐步平衡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不但解决了农业劳动力,而且还可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3.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农业现代化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将大批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对于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至关重要,如台湾地区在经济发展初期便确立了优先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成功实现了农业劳动力快速转移的进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但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在外部转移渠道受限的情况下,扩张农业内部就业容量是转移农业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实现农业内部就业容量的扩张就是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挖掘农业发展的潜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这样既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同时又可以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

四、“三化互动”模式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1.以“三化互动”统筹理念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实现“三化”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要求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刻领会“三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一致性,以及政府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新战略;同时还要将“三化互动”模式积极应用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断总结,结合实际探索出一条有效推进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路。

2.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政府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政府要加快户籍制度创新,打破城乡就业二元体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解决传统劳动力转移只是在产业、空间、时间上的改变问题,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其次要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一方面政府要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和制定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章,实现公平就业;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城镇特色经济,同时挖掘农村内部吸收农村劳动力的潜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3.重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实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

提升劳动力素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一个重要条件。我国目前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无一技之长,只能从事“脏、乱、差”的体力工作,就业范围受到限制。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提高其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人力资本形成步伐,提高农民素质,使之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规则,是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各级政府在重视义务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

4.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实现人地分离

长期以来,我国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使得农民既想外出务工,但又不愿意失去土地,因此许多地方出现众多临时荒废土地,降低了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尚未大面积实现土地使用权转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没有形成流转市场,再加上农户土地具有分散性和随意性,影响了土地大规模的流转。建立土地流转市场,既有助于农业规模化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又有利于实现人地分离,减少土地的保障功能和对农村劳动力的束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领域的转移。

5.大力培育和发展旅游业等“无烟产业”

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农业、工业基础的薄弱,相应城镇化水平也较低,需要深刻领会“三化”内涵,同样可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要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展山水观光、休闲度假等“无烟产业”,变自己外出吸引别人进来,走一条超越“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道路。旅游业等“无烟产业”投资少,就业容量大,环境污染小,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飞,孙峰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和转移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0(5):59-63.

[2] 宋金平,王恩儒.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与发展趋势[J].中国人口科学, 2001 (6): 46-49.

[3] 刘殿成.转型期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对策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人口学刊, 2001 (4): 27-30.

[4] 佘宝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111-114.

[5] 孟令国.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创新及政府角色[J].经济体制改革,2003(2):68-71.

[6] 余元春,肖亚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和途径[J].农村经济, 2005 (4): 117-119.

[7] 段均,高定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调整:成因和涵义[J].人口与发展,2011,17(1):22-28.

[8] 陈海真,李颖欣,商春荣.“代耕农”:“离乡不离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以广东省博罗县铁场村为例[J].青年研究,2007(7):32-37.

[9] 彭慧蓉,钟涨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分析[J].农村经济,2007(2):99-101.

[10] 刘茂松.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业工业化[J].中国城市经济,2007(1):30-34.

[11] 王立华,罗怀玉.“三化联动”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J] .开发研究,2000(4):59-60.

[12] 中国人民银行永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国(境)外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借鉴及启示[J].金融经济,2010(22):27-29.

[13] 冯道杰.四化联动: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创新—基于日本经验的思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145-150.

[14] 王文甫,罗淳.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及路径选择—城镇化与非农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559-6560.

作者简介:张明(1980-),男,四川金堂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财务理论与实务。谭平(1984-),女,四川邻水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乐山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SKL201234)阶段成果。

篇4

摘 要 为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的资金管理,确保专项资金规范使用,我区制订了《丰润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对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财政补助资金进行绩效评价。通过评价,带来如下成效。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培训 阳光工程 资金管理

一、充分认识绩效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运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上年度财政补助资金作为绩效评价出发点,通过评价,认真总结财政补助资金的筹集、决策、实施和运作情况,规范财政补助资金管理行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评价,牢固树立公共财政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级相关规定,加快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增强财政服务功能,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到良好作用。

二、坚持绩效评价的原则,把绩效评价工作落到实处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具有涉及范围的广泛性、认定过程的程序性及资金使用的分散性等特点,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财政补助资金评价过程中,认真组织实施,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绩效评价工作。

2.坚持全面自评的原则。要落实措施,组织力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项目认真全面地做好自评工作,总结经验和教训,按规定要求完成全面、详实的自我评价。

3.坚持强化监督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原则。为科学总结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监督管理经验,应对项目的计划制定、实施管理、监督检查等全过程考核评价,对项目目标、计划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资金的运行、专款专用等方面进行重点考核。发现弄虚作假、违规运作行为的,严肃查处。

4.坚持统筹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原则。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财政补助资金项目的性质、特点,坚持全面综合评价,既注意项目的整体社会效益,又注意项目操作本身经济合理性。

三、结合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作出绩效评价

区阳光工程办公室要认真填写《年市阳光工程资金配套、任务完成情况统计表》,并将其作为绩效评价依据之一开展评价工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绩效评价。主要包括:

1.组织机构、管理措施、制度建设评价。

2.资金使用情况评价。

3.目标完成和资金使用效益评价。

四、设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绩效评价质量

为了切实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财政补助资金考核评价工作,提高绩效评价的质量与效果,按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全面性与简明性、通用性与专用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要求,设置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含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大类。

(一)定量指标(70分)

定量指标由资金保障、项目完成两方面的指标构成。

1.资金保障指标。是指项目资金到位情况的指标,包括省、市、县各级财政配套补助资金数量及到位率,当地财政安排的工作经费情况。各级财政资金到位率反映财政对培训项目补助承诺的实施结果和筹措资金的能力。考查项目资金的综合到位情况,揭示项目补助资金筹集过程中的违约责任,分析资金缺口的来源。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值应等于或大于100%,表明财政筹措资金能力强,认真履行了项目补助承诺;该指标若小于100%,表明财政筹措资金不力,信誉度低。

2.项目完成指标。主要考核培训项目完成数量和质量,具体包括培训农民数量完成比例、受训农民转移就业率。

(二)定性指标(30分)

定性指标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等,对各项定性因素分析判断而得出的非定量因素的指标。它是对定量指标的进一步补充,通过对定量指标评价结果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形成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结论。具体包括项目基础管理情况、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情况、培训社会效果情况三个方面评议指标。

1.项目基础管理情况指标,主要是指培训机构管理工作到位情况的指标。

2.项目资金管理指标,主要是指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3.受训农民满意程度指标。主要是指农民对通过培训实现就业的满意程度,对培训机构培训的满意程度。

绩效评价采用百分制的形式,包含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部分。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档次。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之间为良好;60-74分之间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在资金管理、使用中,出现任何违规问题,均为不及格。

五、通过绩效评价,出具考评结论

我区认定阳光工程培训基地10家,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2175人,其中引导性培训10000人;技能性培训2100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00人,转移就业率达到100%;创业培训75人,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篇5

吴婷婷(1989—),女,汉族,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产业发展与政府规制。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数千万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为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积累了难以估量的财富。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也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进入了新的阶段。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农民大国,农村劳动力所需转移的规模和面临的压力是很大的。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受全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政策、体制的制约,所以其所呈现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也十分鲜明。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波动性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和方式因受政策和体制以及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呈现了较大的波动性。上世纪80年代,飞速发展的乡镇企业解决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而到90年代,受扩张财政政策和内需增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了新的发展,转移的渠道实现了多元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服务于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镇化建设以及治理生态环境等行业。近年来因城市就业形势的恶化导致下岗工人不断增加,且企业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以及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较差、普遍缺乏技能,使得农村劳动力难以在城市就业,更多的劳动力选择了回到农村,从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受影响。

2.兼业性明显

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有农业产业间转移、产业中地域性转移、跨地区跨产业转移等多种多样的转移形式。陆学艺(1990)把这些形式形象地总结为三种:“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离乡不离土,离乡不进厂”、“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土”是个产业概念,指土地和农业,“乡”是个地域概念,指农村。截止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乡镇企业为主体、以小城镇为依托的农村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得以通过“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的方式实现非农就业。而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得益于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是“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以声势浩大的“民工潮”为标志。

现阶段,尽管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多样化,转移的数量不断增加,但绝大部分的转移者没有完全脱离农业,具有明显的兼业性。据有关资料表明,实现非农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只有13.6℅完全放弃或部分放弃承包地,其余并没有推出承包地的经营。一部分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下班之余兼顾农业生产;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农忙时务农、农闲务工或经商的季节性转移。农民是集体土地的所有者,他们不愿意也不舍脱离土地,与农业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这一特点在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程名望(2007)认为这一特点决定了农村劳动力难以成为城市就业大军中的“正规军”,也阻碍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农村的城镇化。

3.自发的短期流动

在我国广大农村,市场信息匮乏、体制不完善,大部分农民是自发地外出打工。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大约90℅的劳动力是在外地工作的亲戚朋友的介绍下或者别人的示范下外出打工实现就业,其中并没有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参与。同时,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基本都是家庭部分成员个人的转移行为,而不是全家的永久性转移;且大部分劳动力都不在城市长期停留,只是短期的流动性就业,主要是为了获得比农业经营更高的货币收入。因此,农村劳动力回流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1.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完善的市场体系和流畅的市场信息来支撑。对于一个成熟的城乡劳动力市场而言,流畅的信息、较低的交易成本以及良好的规则和秩序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现阶段,虽然政府在加强组织协调与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有一些中介服务组织在参与,但是由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导致信息不灵,农村劳动力都是自发地、盲目地进城。同时现有的劳动力市场缺乏组织和规范,无法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提供有效的实质帮助。现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依靠社会网络关系,受市场机制的调控作用较小。

2.制度制约问题

相对于我国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还比较小,而且绝大部分在非农领域实现就业的转移劳动力仍在城市中“漂泊”,像“候鸟”式地来往于农村与城市之间。脱离农业并在城镇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拥有城镇户口且在城市居住,还需要被纳入城镇社会保障的范围,只有在满足这些条件时,农村劳动力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转移。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部分没有完全脱离农业而迁移,因此不能算是真正的迁移。制度性制约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彻底的根本原因,其中,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约束。传统的户籍制度壁垒使农民难以获得城镇户籍,产生了一系列诸如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另外,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在21世纪已经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在制度上滞后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进程。此外,我国的法制建设比较滞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是城镇中的弱势群体,拖欠工资,劳动安全缺乏保障等现象经常发生,所以他们的权益要得到法律的保护。

3.农民文化素质与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失衡

朱农(2005)在《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一书中经过实证分析发现,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并不是在城镇的正规工业部门就业,而是迫不得已在城镇的非正规部门低水平、低层次地就业,做的是城市人不愿做的苦、脏、累、险的工作。他认为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是主要原因。但从农村劳动力自身角度看,文化素质较低是主要的原因。长期分割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劳动力素质的差异,加上农村教育投入不足,使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大大低于城市居民水平,所以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只能局限于劳动强度大的简单劳动。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深入,城市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面临转型,逐步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提高了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农村劳动力在缺乏技术和文化知识的情况下,随着就业空间的缩小和竞争力的减弱,面临着就业的困境。这种结构性失衡也是出现“民工荒”的根本原因,不是缺乏劳动力的供给,而是所需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在条件上不匹配,现有的农民工不能胜任这些岗位。(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

[2] 陆学艺.三农续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3,5.

[3] 程名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机理、动因与障碍[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4.

[4] 徐菊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2003,5.

篇6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农村发展;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036-02

导论

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国际上就此问题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力流动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农村劳动力的外出是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可以带来农村地区的发展。另一种观点则持相反态度,认为作为核心地带的大都市的发展,是建立在农村地区的不发展基础之上的,换言之,都市地区的发展是以对作为边缘地带的农村地区的剥夺和剥削为前提的(李强,2001)[1]。上述研究都是以其他国家的劳动力迁移情况为基础的,而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呈现出与国际上劳动力迁移的一般模式不同的方式。这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次回流以及迁移很少(蔡P,2001;盛来运,2008)[2,3]。中国特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导致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地区的影响更加长远与复杂,也导致中国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的特殊性。本文将国内外相关学者以中国劳动力迁移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劳动力迁移对农村经济社会影响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从其研究的视角来看,主要集中于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收入水平、农业以及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三个方面。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

一般来说,外出务工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民家庭的收入水平。目前,工资性收入已经占到我国农户家庭收入的1/3以上,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 896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4 025元,占总收入的45.2%。盛来运(2008)[3]指出,农民收入格局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的不断增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农业收入为代表的家庭经营收入比重下降,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代表的工资性收入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改善外出务工者与其家庭经济水平的主要途径。

都阳、朴之水(2003)[4]使用农村调查资料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迁移家庭相对于非迁移家庭具有明显的收入优势。而且,迁移家庭中相对贫困家庭的收入转移比例要高于富裕家庭,这表明迁移对缓解贫困有着积极的影响。

农民外出就业对于农户家庭收入具有很大的改善作用,那么,具体的外出就业农民工大概能给其家庭带回多少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以及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项抽查数据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年平均汇款量在3 200元―4 600元之间,占打工收入的53%―72%,而年总汇款量则大约在2 700亿―5 200亿元之间[5]。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农村中还存在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对农业的影响以积极效应为主。盛来运(2008)[3]指出,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第一,劳动力外出流动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第二,劳动力外出流动加快了农业新技术的应用。第三,劳动力外出流动提升了农业人力资本。第四,劳动力外出流动促进了土地制度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他认为,在现阶段,农业劳动力的外出流动对农业的影响是积极的,劳动力流动转移的过程和现代农业建设的过程是同步的。在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之前,没有理由担心劳动力外出会影响现代农业的发展。

也有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的影响是双重的。母世春、王芳(2013)[6]以四川合江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重组,为农业耕地的规模生产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与此同时,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使得大量耕地被撂荒,总体上降低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

但也有一部分学者的研究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农业发展带来的是负面影响。盖庆恩等(2014)[7]基于2004―2010年全国固定调查点山西、河南、山东、江苏和浙江的面板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为负面效应,具体表现为农户推出农业的概率增加,农户家庭耕地流出率增加,农业产出增长率降低。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

农村社会发展包括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将会从不同程度上对上述社会问题产生影响。

林毅夫(2008)[8]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的城市化进程是解决农村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最主要途径,推进城市化即劳动力的转移还可以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蔡P等(2004)[9]指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所引起的最大的社会经济效果就是促进整个经济由乡村和农业为主导的社会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社会转变。

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劳动力流动对于农村社会的影响是双重的。许灵(2006)[10]认为,劳动力转移对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变化起到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其中,积极因素有:为乡村带来了大量物质文化财富,促进了乡村制度文化的建设与完善,加快了农民观念文化的现代转变,促进了传统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消极的影响有:对村民自治提出了挑战,冲击了正常的乡村文化教育,对家庭“留守妻子”、“留守老人”的不良影响。

但有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叶敬忠等(2006a,2006b)[11,12]就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分别从生活和情感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生活方面,大部分留守儿童的饮食和衣着变化不大,但隔代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照料相对欠佳;留守儿童生病会增加监护人的心理压力;留守儿童的劳动负担普遍增加,休闲、娱乐受到了限制;少数留守儿童在上学路上由于无人接送导致安全没有保障;留守儿童的零花钱并没有明显增加;留守儿童与各类社会网络成员关系的强弱出现了变化,与外出父母相对疏远。在情感方面,外出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稀少的联系很难弥补留守儿童关爱的缺失,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性格成长由此受到了很大影响。

总结

整体来看,关于劳动力转移对迁出地的影响研究涉及面很广,但大多都是进行一般性描述与分析,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都有待提高。此外,由于研究对象比较复杂,研究对象的时间、地点、范围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研究所运用资料的全面性、系统性、代表性受到较大的限制,研究结论也就受到影响。另外,虽然有学者关注了劳动力转移给农村发展带来了一些经济社会上的问题,但未系统性地研究这些问题产生的逻辑关系,以及这些问题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对其层次性未作深层次的分析。而且大多数文献都是就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当前的影响作了分析,而很少就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持续发展之间关系作系统、科学的分析。因此,未来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还需要在理论研究、经验研究、政策研究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4):64-76.

[2] 蔡P.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J].社会学研究,2001,(4):44-51.

[3] 盛来运.流动还是迁移――中国农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9-155.

[4] 都阳,朴之水.迁移与减贫――来自农户调查的经验证据[J].中国人口科学,2003,(4):56-62.

[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关于农民工汇款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R].2006,(11).

[6] 母世春,王芳.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合江镇15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3,(1):5-8.

[7] 盖庆恩,朱喜,史清华.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14,(4):1147-1170.

[8] 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26-227.

[9] 蔡P,都阳.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长期性、效应和政策[J].学术研究,2004,(6):16-22.

[10] 许灵.农民流动与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变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篇7

为了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力度,早在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就转发了农业部等部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通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培训的目标和任务以及配套的政策措施作了相应的规定。2004年中央1号文件也提出了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教育部2004年先后印发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关于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并在成都召开了“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验交流会”。在教育部的组织和推动下,各省教育行政部门普遍加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力度,仅200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规模就达到了3146万人,四川、贵州等省的转移培训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与农村劳动力“蓄水池”中1.5亿的剩余劳动力存量相比,对农村劳动力实施转移培训仍然任重道远。

一、政府介入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理由

(一)教育产品的准公共性

从理论上严格地说,在政府经济领域中,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并且是一种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充分供应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条件。但是公共产品的市场供应存在天然的缺陷,是市场失灵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要履行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环境和基础服务的职能,为社会供应充分的公共产品;同时,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具有合法的强制力,一般能够公正地、稳定地提供公共产品。从1986―2001年,16年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仅拨款9个亿,教育公共经费不足,投入太少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裹足不前的一个主要原因。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今后五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这100亿对职业教育来说,可谓是一场及时雨,说明了中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

(二)实现公民平等受教育权利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开发,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也是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所在。要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就必须依赖于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即公民能够自由平等的分享当地公共资源的状态,它的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它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主要是改变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阶层的教育状况。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表明:教育是扶贫的最佳手段和根本途径,大力发展教育是减少和改变贫困地区发展不均衡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实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其目的就是使农民在就业机会面前不因后天教育水平的巨大差异而导致就业能力的不平等。为此,政府就必须尽快废除以GDP为单一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指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维护和保护好农民的基本权利,为农民提供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创造农民增收的社会环境。

(三)整合各类职教资源,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水平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仍然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系,各部门的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很好的整合。职业教育中呈现出一种资源分散、各自为政、优势不能互补的条块式局面,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针对这种状况,政府应该在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作用的基础上,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基地建设,完善教学培训条件,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引导和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同时政府应该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签订培训订单或输出协议,实现培训和输出的良性互动。

二、政府作为――着力建设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长效机制

我国农村约1.5亿富裕劳动力的长期沉积,很难通过农业和农村自身的增长、发展而获得具有平均收人水平的就业安排,所以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力提升其人力资本水平,实现向非农部门的转移就业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从目前操作的过程来看,仍存在认识不到位、机制不健全、组织难度大、资源整合不力等困难。要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键性的举措就是政府要及时地介入培训过程,着力建设以经费投入、信息服务、技能培训和权益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力转移培训长效机制。

(一)多元化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国务院《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要求:“农民工培训经费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因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发挥政府主导和统筹作用。首先,要以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分担,设立专项经费,作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基本保障。政府的财政支持应该突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两个重点。其次,要本着“成本分担、利益分享”“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各类用人单位要依法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用于在岗农民工的培训。再次,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政府应实行“政府主导、加强统筹”的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肯定民办职业教育在整体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广泛吸引各类民间资金投入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最后,培训者个人也应该适当承担部分培训费用。政府应把加大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强度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受教育者、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分担、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多渠道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投入的新机制。

(二)网络化的信息服务机制

1.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

全面准确地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由无序转向有序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所以要完善以市、县级政府主导的县、乡、村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掌握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源的地域分布、资源总量和结构状况,完成对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性别、文化程度、就业意向等资源档案的建立,构建最基本的

农村劳动力供求资源系统,并对这些资源进行及时的收集、统计、,保证供求信息和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从而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实现信息联网互动化

应畅通农村劳动力资源调度和资源共享的渠道,实行资源共享和动态管理,将资源信息网络同培训机构、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和驻外办事服务机构连接起来,创新信息服务机制,特别是要培养一批有一定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人员作为信息员,通过这些人广泛搜集企业用工情况,及时了解企业用工动态。开展广泛的联合协作,形成覆盖面广、反应灵敏的农村劳动力供求资源网络,构建农村劳动力有效储备和团体性输出的快速反应机制,努力开创一条资源共享、培训就业、转移输出的农村劳动力信息一体化服务机制。

(三)多渠道的技能培训体系

1.建立“多轮驱动”的培训体系

应改变过去单一由就业培训部门承担培训工作的做法,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广泛建立培训基地,形成培训网络。首先应该以各类高职院校、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社会力量、各部门的培训机构为依托,充分利用这些力量,实现培训服务的社会化。其次是积极倡导企业自主培训,可以根据企业的用工需要,培训的内容和技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而且在培训师资配备上,企业有较大的自主性,政府应该对企业的这种行为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再次,逐步建立起9年义务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相结合的机制,延长农村适龄青年的在读时间,一方面可以提高其素质,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迟其就业时间,能有效地遏止这类人群的“政策边缘化状态”。另外,采取联合、连锁、集团化等办学模式,提高和增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推动骨干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发挥辐射作用,与相关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实现优势互补,以强带弱,共同发展。

2.形成务实的培训特色

立足市场需求,加强培训的质量和特色,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面向劳动市场,大力开展“订单培训”,本着“干什么、学什么、教什么”的原则,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训基地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以致用,突出学员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培训要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对已经转移的农民工可以采用“基地式”培训模式,增加其胜任工作的能力;实行培训与学历教育、培训与技能鉴定、培训与就业三结合,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培训的合格率、就业输出率和就业适应力,促进农村劳动力成功就业和稳定就业。

3.建立合理的培训评估和激励机制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应在政府的主导下,成立专门的评估小组,采取抽查和定期检查等方式,对培训机构的教学计划、师资情况、培训质量及培训后的就业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对师资力量不能达标,培训质量差、教学管理混乱的机构,政府应及时取消其培训资格;对难以就业的培训工种,要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就会对培训机构形成一种“倒逼机制”,逼迫其在市场中找订单,根据市场的需求取舍专业,修正教学课程和教学模式。同时,也应该建立培训工作激励机制。政府每年要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层层分解,落实任务,年终进行总结评比,对任务完成较好的单位和部门要给予奖励。

4.增强培训基地“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

所谓“双师型”是指教师个体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经验,要达到“双师型”的目的,必须从个体结构和整体结构来考虑。从优化教师个体结构来说:一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的变化,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二要鼓励教师多深入工矿企业调查研究,采用岗位培训、下厂锻炼、跟班研讨等方式,定期派专职教师到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和科技信息,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从优化整体结构上来说,首先要按照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要求,调整师资结构,使二者基本保持动态平衡,鉴于培训内容随就业市场变化而具有多变性,教师队伍还应该处理好相对稳定和相应多变的关系,保证专业教师有稳定的来源渠道。其次,要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应该把聘请校外兼职教师作为一项长期策略。

(四)建立法律援助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建立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专门管理机构

为了从体制上根本解决农村劳动力无序流动和合法权益经常受侵犯的情况,政府应该设置管理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专门机构,来负责监测农村劳动力资源及转移就业的状况,指导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提供比较准确的劳务信息,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成立专门负责的机构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在新形势下的迫切要求,也是彻底改变目前多头管理、分散负责的局面,尽快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纳入统一、规范、高效管理轨道的需要。

2.加强维权服务体系建设

篇8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省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45472.83亿元,连续25年位居全国第一。然而广东的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中部珠三角地区以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发达;而广东的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还是停留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经济相对落后。

面对区域发展的困境,广东省委提出了双转移战略,以此形成广东不同区域的双向交流,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广东的科学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广东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就业选择的困境:在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和在本地参与珠三角产业转移两者之间徘徊。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流动或转移必然受经济规律支配的。按照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劳动力与资本投入增加会拉动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促进投资增加,投资增加又会引致对劳动力需求增加,这就是所谓要素投入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相互作用机制。广东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劳动力就业与转移之间的情形是否如此呢?本文以广东粤东、粤西、山区地区1998-200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广东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和作用。

二、文献回顾

1.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转移

Lewis(1954)在总结发达国家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综合经济增长过程和劳动力转移过程,从产业结构角度建立了著名的的二元经济模型。该模型将农村―城市人口迁移视为一种平衡机制,劳动力由剩余部门向短缺部门流动,从而使得两部门的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达到平衡。因此Lewis认为,国家经济增长,即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Simon Kuznets(1968)在其人口再分布理论中认为,富有生气的冒险者在经济激励下,脱离传统环境,迁往那些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经济机会的中心地区。Todaro(1969)同样指出,工业化初期,城镇工业部门的发展使其就业增长率大多高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城乡间存在收入差距和城市存在较高的就业机会,迁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激增。Stard和Taylor(1991)进一步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国内迁移不仅取决于城乡间的预期收入差异,还取决于迁移者在家乡所感受到的相对经济地位变化,以及迁移后按照迁入地的期望生活标准感受到的相对经济地位变化。王小鲁(2000)在研究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时指出城市经济扩张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能够把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陈塑(2006)也提到,经济增长时剩余劳动力的推进器,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最终要靠经济增长。他根据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近几年的数据分析,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与名义GDP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中外学者无论从国家发展历史、人口再分布还是从地区经验数据分析都认为地区经济增长带动了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产业结构与劳动力转移

学者的研究基本肯定了经济增长对劳动力转移的积极作用,这为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政策依据。而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理论界争论的热点。Todaro(1969)在研究发展国家劳动力转移困境时,提出了农村--城市人口的迁移率由迁移者对未来的预期收入决定。Todaro做出了与Lewis不同的模型假设,即农民边际收入为正数,而城市存在着失业。一方面对城市城乡收入差距预期变大,另一方面城市又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失业,Todaro认为滞留在城市的大量农村劳动力将流向非正规部门。因此,Todaro模型实际上是一个三部门模型:农业、城市正规部门以及城市非正规部门。中国学者朱农(2004)在研究中国劳动力流动时发展了Torado的理论。他建立logit模型应用于四部门的中国省际迁移数据,发现中国工业化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不大,城市非正规行业和农村非农产业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武治国(2005)研究中国1978年-2002年中国劳动力转移数据时进一步发现建筑业对劳动力转移作用为负,服务业则影响显著。而程名望等(2007)利用中国1978-2004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产业结构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时,认为不仅我国工业,服务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建筑业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正相关。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学者对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还存在分歧。三次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贡献基于不同地区的经验数据会出现差异。所以针对特定区域的实证研究变得更加有意义。

三、模型的建立与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变量及模型说明

根据1999年到2005年《广东统计年鉴》“各市劳动力市场”、“各市地区生产总值统计”、“各市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各市年末人口总数”可以得到广东粤东、粤西、山区等12个城市1998年-2004年外出劳动力总数、国内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建筑业生产总值、服务业生产总值等84个样本观测值。

借鉴Greenwood(1969)的省际人口迁移模型中的变量设计,本文用劳动力从各地到珠江三角洲地区总迁移率作为衡量广东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情况。总迁移率为各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分别除以各地年末人口总数。由于本人掌握的数据有限,无法从统计年鉴获取各地劳动力转移数据,所以本文用各地外出劳动力变量代替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各地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增长的代替变量。产业结构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三次产业划分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服务业。

出于分析的目的和稳妥性,我们选取多元对数模型作为结构形式。对数模型的优点在于它反映了解释变量的变动与被解释变量变动的关系,所要估计的结构系数恰好是变量之间的弹性系数,而且它反映了被解释变量增长与解释变量的增长间的关系,适合分析长期面板数据。本部分的目的就是分析经济转轨中的广东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及其各产业经济增长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计量模型如下:

估计结果显示,1998-2004年,经济发展对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转移效应为负,即从总体上看,地区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吸引0.821733个百分点的劳动力留在本地。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广东欠发达地区的总体经济增长有力的促进了当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这个结果印证了已有学术文献对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作用的研究结论。

由表2可以看出,在各个地区的固定效应模型中,第一产业、工业对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这两个产业在10%的水平内通过检验,其吸引效应的弹性分别为1.676295、0.890005,即第一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吸引1.676295个百分点的当地劳动力留在本地就业,工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吸引0.890005个百分点的当地劳动力留在本地就业。建筑业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显著为正向效应,它在5%的水平内通过检验,其吸引效应的弹性为0.316191。第三产业对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则是不显著的,其t检验值在80%水平上仍无法通过检验,所以在本模型中认定为不显著变量。可以看出广东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与武治国、程名望等人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这些地区农业、工业发展促进了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而非武治国所认为工业的发展并不能吸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这些差异的原因存在于广东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毗邻的独特区位优势。这些优势使得这些地区的农业和工业发展路径不同于全国的情况。

四、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广东欠发达地区经济的速度发展,第一产业和工业已经越来越成为吸引当地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力量。农民在本地越来越繁荣经济的吸引下,更愿意的选择留在当地就业。但是三农问题仍旧困扰欠发达地区赶追珠江三角洲的步伐。要实现广东地区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努力:1.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绿色经济。广东大部分欠发达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生态体系,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建设绿色农产品产业园,以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2.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加快当地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广东欠发达地区具有区位比较优势,可以利用机会建设产业转移园,承接起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3.改善建筑行业生存环境,改革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改变建筑行业的盈利能力,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福利水平,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LEWI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J].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3)

[2]朱农: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林毅夫等:中国的地区不平等与劳动力转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程名望等: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学家.2007(5)

[5]武治国:转轨中的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向晓梅:广东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7]刘秀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管理世界2005

[8]陈塑:经济增长速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南开经济研究.2005(5)

篇9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收入;行政因素;综述

中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主要体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迅速发展,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转移的范围扩大,异地就业的比例逐渐超过本乡内就业的比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不再局限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少数沿海经济开发区,出现了全方位的流动。

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们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文献,对劳动力转移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再针对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的影响进行简要评述。

关于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与评价:

一、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促使劳动力转移

农业剩余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条件。国外一些学者认为是各部门经济间的劳动生产率的不同。乔根森( D. Jorgenson,1961)认为, 技术的进步引起经济的增长, 经济的增长带来粮食的增长, 如果粮食的供给充裕, 则人口的增长将会达到一个生理上的上限。当粮食的生产超过这个上限时, 就出现了农业剩余, 这时农业劳动力开始向工业转移。刘易斯(Lewis,1954)在1954 年曾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模型,本质上也是支持着前面的观点,特点是明确地指出了,生产率对劳动转移的影响作用。 它认为一端是存在大量边际生产率近于零的劳动力的传统农业部门;另一端是能实现充分就业的现代城市工业部门,因此出现农业向工业转移的现象。费景汉和拉尼斯(Fei and Ranis,1961)他们对刘易斯的观点进行了一定的修正,更加细化一点,他们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包括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和大于零小于不变制度工资这样两部分。从我国目前的劳动力转移的现象来分析,农业剩余人口的转移除了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还向第三产业转移,并且比例还在逐渐上升。所以二元结构理论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对我国国情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根本原理还是具有本质的类似性的。劳动力转移具有从劳动生产率低向高转移的特征。

二、收入差异,促使劳动力转移

很多学者认为收入差异是引起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有的学者则从预期收入、相对收入和绝对收入的角度去分析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托达罗( M. Todaro,1969)[1] 则从预期收入的角度去解释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他认为农村劳动力之所以会向城市转移的原因,转移决策是根据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而不是仅仅根据实际城乡收入差距作出的。伊斯特林(Richard Easterlin)从相对收入差距的角度来解释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他提出相对经济地位变化假说下的城乡劳动力流动模型,其基本观点是,相对收入决定人们的行为[2]。农村劳动力迁移与否不仅取决于他们在城乡之间预期收入的差距,还取决于他们在家乡感受到的相对经济地位的变化,以及迁移后按照当地的生活标准所感受到的相对经济地位的变化[3]。显然,很多学者都能认为收入差距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但是有的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收入并不是唯一的和绝对的因素。童玉芬(2010)[4]曾指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异地转移,但同时就地转移劳动力呈波动上升趋势。

三、行政因素

行政因素,主要是指宏观政策,在我国主要包括土地政策、税收政策、户籍制度等。它对劳动力转移来说一把双刃剑(既是动力又是阻力),W ang和Zuo早在1989年做过研究,一方面,促进劳动力转移( 蔡P、王德文, 2003)[5]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殊动力是长期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导致的扭曲的产业结构和人口分布格局, 而(蔡P,1995)[6]改革开放以来扩大了的城乡和地区收入差距则为这种转移提供了追加的动力。另一方面,阻碍劳动力转移,这方面很多学者都做了研究,一是王美艳( 2005)[7] 通过计量研究发现, 外来劳动力与城市本地劳动力之间每小时工资差异的43%是由于户籍制度和其它歧视所导致。因此, 农民会将家庭劳动力一部分用于家庭农业, 另一部分用于非农业活动以获取更高的收入。Rozelle等(1999)[8]利用一个多元回归模型, 将存在于农村的制度障碍(公粮、社会保障、自由租赁土地和非正规的信用市场) 作为解释变量之一, 发现公粮的减少、社会保障体系、土地租赁市场和非正规信用市场的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正面影响。宏观政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至少,在当前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情况下,完全依靠市场对人力资源进行调配,还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宏观政策的指挥棒的作用,还是比较有效的。但是,在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同时,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所以宏观政策的应用一定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动态变化而做出适当地调整,才能更好地指导经济地增长,解决社会问题。

四、劳动力自身因素

(一)经济人的理性决策

哈里斯( R. Ariss,1970)[9]拓展了托达罗观点,假设城市就业工资率是既定外生变量,城乡劳动力市场结算工资取决于市场供需,农民转移与否完全是个人理性决策的结果。当然无独有偶,舒尔茨( W. Schults, 1964)[10] 也认为农民在面对成本、收益和风险时是最理性的,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力资本投资重要途径。沙斯特德( Sjaastad,1962)[11] 发表的《劳动力迁移的成本与收益》经典论文,阐述了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成本与收益,开创劳动力转移的新古典主义方法的研究范式。将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关系引入研究。假定转移没有任何障碍,劳动市场信息充分,当事人会进行符合自己最大利益的选择活动,进而构建个人理性决策的微观劳动力转移模型。

斯塔克( O. Stark, 1991) 提出过“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The 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认为迁移的动机不仅来自于城乡两地的收入差距, 而且也来自于其他一些个人和家庭的因素。将迁移视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群体(例如家庭和家族)的决策。个人参与迁移的目的, 一方面在于增加家庭收入, 另一方面在于降低因市场不完善而造成的风险, 即家庭成员个人的迁移可以被视为家庭为应付收入的不稳定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贝克尔认为家庭跟其他理性的经济人一样,每天都要进行投入与产出相比较的生产决策,合理地分配以试图达到最佳组合,以求得家庭成员在收入和时间的双重约束下获取最大的满足,实现家庭生产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下面笔者就从劳动力的几个主要的自身因素来分析对劳动力转移影响情况。

(二)年龄、性别及婚姻因素。

赵耀辉(1997)认为,年龄、性别差异等在农村非农产业和外出就业选择中有显著影响。年轻人转移意愿强烈,年龄较大者则相反。严善平(2004)运用Rogers 人口迁移模型进行的定量分析表明:女性在地区之间流动的发生年龄比男性早,但持续发生的年龄段却比男性短得多,同时(钟钰,蓝海涛.2009)中国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人口规模较大、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而且,农村劳动力出现老龄化和女性比例增加趋势,而且年幼子女随父母迁移的现象不明显,我国前劳力对迁移率的贡献比其它国家小得多。Hare(1999)发现,人均生产性资本对劳动力迁移决策没有显著影响,但是,人均生产性资本增加基于宏观视角的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可以使迁移持续时间增加。关于年龄与劳动力迁移概率的关系,Hare(1999)发现,16~25 岁和26~35 岁两个年龄段的人最有可能迁移;Zhao(1999)的研究表明,劳动力迁移概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减,因为年龄大的人迁移时产生的心理成本较大。

(三)心理因素

早期的行为学派沃泊特( Wolpert,1965) 提出的“地方效用”,就是一个主观评价的概念,个人对某个地方的满意程度,通常愿意向地方效用高的区域迁移。(胡枫,2007)[12]曾在文献中指出农村的外出务工劳动力主要靠“三缘”关系“血缘、人缘、地缘”向外转移, 由有关部门组织外出所占的比例较小。这是因为在输入地形成的移民网络能够减少寻找工作的信息成本、心理成本以及失业的可能性, 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Rozelle 等,1999) 蔡( 1997)[13] 在一项对济南市民工的调查中发现, 被调查民工中有75%以上是通过老乡或亲戚帮助找到进城后第一份工作的。其它的研究文献也有类似的结论。

五、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的一些因素以外,在中国引起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程名望(2006)运用动态宏观经济学递归方法和推拉理论所建立的模型表明,城镇拉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并用经验数据验证了该结论。程名望、史清华(2007)[14]基于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1978 年以来中国总体经济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城市服务业则是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去向。而刘志忠等(2007)运用1996~2004 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民营非农业部门的出口贸易是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由于国情不同,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与西方并不一样,学者们早已意识到,简单利用西方的理论模型并不足以完全解释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现象,例如像交通便捷度、服务设施、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医疗设施等,也逐渐成为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当然在这方面理论研究还不是很充分,也应该是我们关注的方向。

六、评论

张乐[15]认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需要从三方面综合考虑:首先,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会提高留守人员生产效率;其次,农业劳动力转移可实现土地耕作的规模经济效应,提高生产效率;第三,由于转移的多是劳动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从而引起农业生产效率的下降,当然同时大量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也会使非农产业的劳动力素质降低。当然这些不利影响是可以通过农业教育和科技的投入来进行弥补的;其次劳动力转移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笔者认为研究劳动力转移问题,还应继续关注下面两种现象的探讨:第一,关于劳动力回流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有一些学者,作了一点研究,但是研究的不深刻。第二,根据前面提到的农村未来剩余劳动力的庞大数据可判断,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必然产生非农产业的就业压力,出现大量的失业现象,这种现象在2015年经济增长下滑时期,已经慢慢凸显出来,也应该成为研究的内容。第三,农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同时将引进劳动力质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素质的降低,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从而进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Todaro, M. P.: A Model for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9(1): 138-148, 1969.

[2] Diane J.Macunoxich.A Conversation with Richard Easterlin[J].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1997,10:119- 136.

[3]O.Stark and J.E.Taylor.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J]. The Economic Journal,1991,9:1163- 1178.

[4] 童玉芬. 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规模估算及其变动过程分析[J]. 人口研究, 2010, 05:68-75.

[5] 蔡P,王德文.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与政策选择[J]. 教育发展研究, 2003, Z1:59-64.

[6] 蔡P. 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与政策[J]. 中国人口科学,1995,06:8-16.

[7] 王美艳. 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5,05:36-46+205.

[8] Rozelle, Scott, Li Guo, Minggao Shen, Amelia Hughart, John Giles, 1999, “Leaving China’s Farms: Survey Results of New Paths and Remaining Hurdles to Rural Migration,” The China Quarterly, 1999, No. 158, 367-393.

[9] Harris, J. R. and Todaro, M. P.: 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J]: A Two-sector Analysis, American EconomicReview, 60(1): 126-142, 1970.

[10] Schultz, T.: 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Agriculture, New York: McGraw-Hill, 1953.

[11] Larry.A.Sjaastad.The c∞曲and returns of human migr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Economy70s,1962.

[12] 胡枫.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07,01:207-212.

[13] 蔡P. 迁移决策中的家庭角色和性别特征[J]. 人口研究,1997,02:7-12.

篇10

一、上半年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

全镇农村劳动力转移4524人,其中集体组织定向输出3251人。

1、领导重视,领导的决心没有变。原创:

认真坚持了“三个不变”、“三个为主”和“三个原则”,领导的工作力度明显增大,重点工作非常突出。上半年平均召开领导会、动员会、推进会、表彰会8—12次。今年新启动,先后召开了5次基层领导会。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制定了考核办法,将任务落到实处,确保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2、内业建设到位,标准化程度提高。

内业建设变化较大,镇服务站已基本达标。已建立了服务站,抽调了专职人员,完善了局级台帐和制度。各村建设也有很大改进,落后村屯已明显改善。五林的大兴村、古城的二村、朱家的太平村、青山的联合村、林口镇东街社区、奎山的共和村等已达到了标准化。

3、基地建设发展较快,安置人数逐步提高。

普遍重视了输出基地建设,主要领导亲自考察和回访,有的村干部和包村干部也主动考察,基地建设数量明显增多,已建输出基地90个,比去年增加了23个,有的还在洽谈中,下半年还要增加。目前基地安置人数超过100人的已达到40多个,比去年明显提高。

4、培训力度加大,输出质量提高。

普遍重视培训工作,采取了输前培训与“阳光工程”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既提高了输出人员的品牌和质量,了提高了农民就地转移的综合素质。通过考核认定,全镇输出人员培训达到了4223人。

二、上半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地建设数量有余,定向输出人数不足。

定向安置人数差距较大。

2、劳动力转移工作制度还未完善

没形成完善的制度和台帐,有的用几张纸应付。

3、外出务工人数不高,还没有完成县下达的任务。

县今年给我镇下达的外出务工任务是4800人,上半年我镇实际完成4524人,只完成了今年任务的90%。各村差距比较大,多者不超过百人,少者只有十几人。这与县里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4、个别工作人员工作不负责任,数字报表不清不准。

少数工作人员工作不认真,要求不严,统计台帐和报表不清,该汇总的不汇总,该向劳转办报的不及时报,领导汇报的内容缺项。

三、下半年工作整改意见

根据上半年的具体情况,本着实事求是,抓住重点,缺啥补啥,完善提高的原则,提出以下几点整改意见。

1、加大对进外出务工的宣传力度。把此项工作列为集体组织定向输出的重点。

2、重新规划输出基地,制定基地安置人员计划。已建基地安置人数达不到50人的,今后不予认定输出基地。安置人数已达到50人以上的,要做出安置计划,尽快达到百人以上。

3、加强机构标准化建设。原创:下半年新增加的6项内容(按县里的文件),马上运作,尽快到位,准备接受县嚅考核。同时要加大对村服务所的管理,各项制度和台帐年末之前一定要到位,再发现有单片纸应付和找不到台帐制度的,一律视为没有。

4、抓住有利时机,促进农民增收。当前高考和中考已经结束,录取工作已经开始。“阳光工程”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全面启动,要组织家访,对于不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提前进行宣传教育和组织培训,为组织外出务工或来年开门红打好基础。要对今年受灾的农户进行调查,积极开展“农业损失务工补”活动,千方百计减少损失,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