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整治宣讲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整治宣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整治宣讲

篇1

关键词:江南古桥;桥梁选址;地方化;环境特征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6.031

一座桥梁的设计建造,最首要的就是选址,只有确定了架设地址,才能依此去考量其他因素,因此,选址是桥梁设计建造至关重要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江南古桥设计选址除了要符合风水、宗教、历史、文化以及政治等因素外,江南古桥的架设地在水文环境、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岩石土壤植被环境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均有其独到的特征及规律。

一、水文环境特征与古桥设计选址

江南水资源总量庞大,江河湖泊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支流庞杂,水文环境既特殊又复杂。桥梁既是架设于水面之上,那最先考虑研究的就是当地的水文环境。当今的水文环境是指河流、湖泊、沼泽、地下水等自然界水体的时空分布、走向流量、深浅变化、水体构造以及与水体密切相连的周边环境和对其的影响,对它的研究现已成为一门学科。而在古代,虽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科,但古代设计师和能工巧匠在设计江南古桥时对水文环境的理解与把握丝毫不亚于现代。

限于古代的技术设备条件,江南地区真正横跨于大江大河之上的古桥为数不多,又由于江南河网水系、支流沟溪遍及大地,因此在江南地区的古桥大多架设于溪流河塘,规模气势虽不甚大,但设计科学、构造精美、富于变化,并与周边环境,尤其是水文环境完美融合,充分体现了江南地区古人对桥与水、水与桥的融会贯通[1]。

结合江南地区具体的水文环境,江南古桥设址与水文环境的相联性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其一,设址并不局限于中下游地带,架设于溪流上游的古桥为数众多。按照通常的桥梁设计原则,桥梁的架设地多位于河流的中下段,因为中下段地势平坦,水流平缓,固体漂浮物较易通过,对桥体的冲击和损伤会较少,然而江南地区大部属于平原地区,很多河流溪道上游地区并不像山地高原地带那样地势陡峭,水流湍急,上游植被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固体漂浮物较多,而是兼具了中下游的优点,并且水量小,水较浅,河面窄,故而架桥成本、难度及工期都会大幅减少,这是江南古桥设址有别于其它地区的特征,是完全得益于江南地区水文环境这一独特优势的。如浙江嵊州玉成桥,该桥位于谷来镇砩头村北小舜江上游,建于1836年,桥长12.15米,宽4.7米,拱高5.7米。该桥所在地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更重要的是建于小舜江上游,此处河段河水流量极小,其宽度和深度犹如溪流,故而仅12.15米长的小桥即可横跨于“江”上,这在中下游河道是无法实现的。而且该桥桥拱十分平坦,也充分说明了此处江水流量常年较小,要不然,也不会历经170多年屹立至今而不倒。同时,其桥拱的平坦也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工期,节约了各项成本,这些都是由于当地的水文环境所带来的便利。江南地区建于江河上游的古桥,还有位于义乌浦阳江上游的通济桥,浙江武义县熟溪河(婺江上游)上具有千年历史的熟溪桥,金华东溪上游的普安桥、咸赞桥、中正桥,浙东鄞州鄞江上游小溪江上的百梁桥等等。

其二,按河道水系布局选址。江南地区大部分都称为水乡泽国,千湖之地,其河道水系遍及乡村市镇,河流交叉纵横,环绕相连,“十字型”、“丁字型”、“井字型”河道众多,因此在河道交叉口设址或是多桥相连设址是江南古桥有别于其它地区的重要特征,这样设址的好处是可以使桥梁发挥最大的使用功能,使一桥可以横贯两条或是多条贯穿交互的河流,或是相连造多桥,形成现代立交桥式的功能便利的双桥或三桥[2]。如上海嘉定区有横沥河与练祁河,二河交叉相连,其上宝庆济川两桥可谓是双桥,而德富桥又与济川桥极其相近,可说是形成了“三桥”,三桥婉转曲折,既富有意境,又全方位地连接了河道,给当地百姓生产生活带来了方便。又如苏州甪直,其地名甪直来源于“六直”。所谓“六直”,是指古镇东边的大直、小直、直上泾三条河道环绕的泽国典型。在古镇上有多处“双桥”,即建在河道交汇处,呈“L”形连在一起的两座桥,如同古代的钥匙,故人们称其钥匙桥,因为其连接紧密,小巧精致,又称“三步二桥”,即三步能跨两桥的意思,主要有位于镇中心的三元桥和万安桥,万盛米行南的南昌桥和永福桥,东市头的中美桥和交会桥,西市中的环璧桥和金巷桥等等。还有绍兴八字桥,架于三河四路交叉口,有如现在的立交桥,所以有人称其为古代立交桥,这些都是因为江南地区水网纵横,水系发达的水文环境所造成的独特现象。

其三,选址考究水体构造及水生物环境。江南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潮湿,由于位于长江中下段,上游带来的杂质较多,水体构造较为复杂,而且由于常年雨水充沛,空气湿度大,气温又较为温暖,为水生动植物,尤其是水生植物的生长蔓延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因此在江南地区设计桥梁建造选址,必须考虑到水体构造及水生物环境是否适合架设桥梁,应该避开水体环境复杂,水生动植物繁芜之地,选择水流速度稍快,水体流畅、环境洁净的地方建造桥梁,因为水生动植物的迅速繁殖蔓延,会对建造的桥体久而久之产生腐化侵蚀,导致腐蚀、损坏甚至是坍塌,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了施工难度,因此考究水体构造及水生物环境是江南地区选择桥梁建设地的独特前提。如苏州吴江盛泽镇白龙桥,其东为蚬子墩,西为小牛荡,由地名可知,所在地区芦荡丛生,水草繁杂,但该桥所跨河面开阔,水流通畅,环境优美,水体清洁,历经百年风雨迄今仍坚固耐用,这就是古代设计师充分考虑到了当地水体环境而设计选址的结果。

其它的诸如考究河床顺直、水位变化、河道深浅、设计线路的优化、避开激流弯道、河水冲刷等等因素与其它地区类似,这是就不展开叙述了。

二、地形地貌及气候环境特征与古桥设计选址

江南地区总于中国中东部,地势平坦、海拔较低,具体来分,江南西部、西南部地区山地、丘陵地带较多,江南东部地区多平原,基本上由西自东地势逐级递减。而江南的气候环境大致相当,基本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降雨量大,主要气候特点是春雨、梅雨、伏旱,以及夏季的闷热潮湿和冬季的阴冷细雨。江南古代匠人在架设古桥之初,必须要考虑到这些江南特定的环境背景和因素,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

一是古桥的选址架设要勘察江南的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因地制宜。江南地区多属冲积平原,并不处于地壳断裂带和板块活动频繁地区,因此,其地质构造相对来说并不复杂,但地表土层厚,地基条件不甚理想,在江南地区,古人一般把桥址放到岩石上或采用深基础,很少有过水桥梁采用浅基础,这是因为江南地区地基较为疏松且容易发生沉降,如果选址地地基较浅较软,一方面不能满足承载要求,较易变形,另一方面也不能抗冲刷,如果找不到坚硬合适的地基,江南古人还想出了很多的办法,如打木桩、建桥台等以加固地基。如苏州宝带桥,该桥建于澹台湖口,此处河床土质软弱,为了使桥梁安全稳定,防止下沉,古人便采取了打杉木桩来挤密加固墩台的软土地基,这些木桩直径约15至20厘米,每座墩基60根,分5排,每排12根,桩长120厘米左右,排列紧密,桩顶间嵌有嵌桩石,其上砌筑墩身[3]。这种做法,不仅施工简便,而且密打的木桩长年置于水下,不易腐朽,起着挤密土体的效果,而且与桩本身的桩尖阻力一起可共同起到承载作用,从而减少墩身基础沉陷的可能。

对于江南部分山地丘陵地区来说,江南古人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多把桥梁设在并不是很高且较为平缓的河谷、沟谷等地[4],因为这些地形一般较为狭窄,而且地势也较为平缓,不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样一来借助地势,建造成本就会大为缩减,桥梁使用寿命也会大为增加,充分体现了江南古人的聪明才智。如温州泰顺廊桥,泰顺是浙江省南部一个山区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山高路远,群峰叠翠,其境内存有古代廊桥数量较多,为勾连交通,古代设计师充分参考当地地形地貌,将桥梁选择建设在当地地势相对较为平缓狭窄的河谷。

二是桥梁架设兼顾考虑地形走向和河道流向。江南地区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递减,但总体上东西差别不大,海拔不高,所以就造成了江南地区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而支流沟渠交叉纵横,四通八达的独特地域环境。因此,桥梁选址在参照地形地貌的同时,更要兼顾考虑这一其它地区鲜有的地域特征。

三是江南古桥设址地应受风力和季节雨量等气候性因素影响小。江南部分地区临海靠江,常发季节性台风,且风力强劲,多达8级以上,有时甚至发生龙卷风,台风常常造成江南地区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在古代尤其严重,而且台风多伴随强降雨,在夏季尤为明显,江南地区常有雷雨大风,短时降雨量惊人,城中多为雨水积浸,乡村田野河水暴涨,地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古代江南人民在饱受台风、洪涝灾害后,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充分考虑和利用这些江南地区典型的气候特征,在桥梁设址时尽可能地选择受风力和降雨等气候性因素影响小的坚固稳定之地,以保证桥梁的使用寿命和施工安全。

三、岩石土壤植被环境特征与古桥设计选址

江南地区大部分是冲积平原,地表土层厚,坚硬砂岩层、花岗岩等位于地表深处;江南丘陵地带基本上为红岩红壤,即这一地带实际上属于红层盆地,红盆地是指四周由高山包围着,而中部为红色砂页岩所成的丘陵区,红层是白垩纪到第三纪初的砂岩和页岩层所成,岩性软弱;江南山地虽由泥盆纪坚硬砂岩层、花岗岩等所构成,但江南季风盛行,气候比较湿热,经化学风化和淋溶作用,这些高耸而又坚硬的岩石,在中生代以来,即被侵蚀。故而整个江南地区总体而言,岩石质软,土壤质松,对于包括桥梁等建筑物来说其建造环境不利,而且江南地区土壤较为贫瘠,洪涝灾害频发,植被根基不牢,水土流失严重,因此,江南古人建桥必须要克服这些由岩石、土壤和植被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因素,选择合适地点进行设计建造。

其一,按架设地稳固坚硬选址。这点与前文所提到的按地质条件选址基本类似,但更注重的是当地的岩石土质以及植被环境。江南古代桥梁设计师和建筑师不仅要多方位考虑地形地貌,更要深层次地勘察当地的石质、土质和周边植被环境,尽可能把桥墩建在岩石上,这里指的岩石不能是质地脆软的红岩,而是坚硬的花岗岩等,另一方面也要尽量选取根系深广牢固、植被茂密繁盛,不容易形成水土流失的周边植被环境。福建晋江安海镇安平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1 138年,全长2 255米,桥面宽 3至3.8米,其361个桥墩全部用坚硬的花岗岩条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有的为长方形,有的为单边船形或双边船形,功能形式各有不同,但总体基石牢固异常,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倒,且周边绿树丛生,植被繁茂,古代设计师将桥梁选此建造,既中意于其优美的环境,又充分考量和依托利用了当地的岩石土壤及植被环境,才形成了留存至今的这一古代桥梁奇观。

其二,按材料用地就近选取桥梁地址。古代桥梁的建造材料主要是土石竹木等基本材质,由于江南地区独特的岩石土壤环境,使得适合建造桥梁的土石材质较少,或是较远,不像中国东北部或是西南部地区,土石桩木较易寻求,而古代的交通运输能力及条件又十分有限,所以江南地区桥梁选址在符合其他条件的基础上,最好要接近材料用地,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降低工程预算,又可以大大地缩短工期,可谓是益处颇多。如浙江宁波地区古桥所用材料大多以条石、乱石及卵石为主,正是古代造桥工匠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就近取材的结果。如宁海万年桥,横跨于大松溪上,净跨达18米,系以沟谷深处天然基岩为桥基,采用附近山涧沟谷之卵石砌筑而成;又如象山欧阳桥,为三孔乱石拱桥,横跨于溪流之上,桥身用乱石修筑,桥面用鹅卵石铺砌,所用石料也都是采自当地的溪流河谷中[5]。

四、人文环境特征与古桥设计选址

人文环境是专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一系列的周围环境,是人为的、社会的,非自然的[6],包涵面相当广泛。桥梁作为人类的建造物和使用物,其本身就涵盖于人文环境之中,因此,它的设计建造与人文环境有着必然的、紧密的联系。而江南地区自古以来繁荣富庶,人类活动频繁密集,历史文化精深博大,其人文环境更是繁复深远[7],江南古桥的建造选址势必会考虑和体现出江南独特的人文环境。

一是按生产生活习惯选址。江南地区民风淳朴,而且江南人民勤劳简朴,江南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富庶,不仅与地理条件、政治因素等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江南百姓的辛勤劳作息息相关。江南地区居民的生活习惯是早睡早起,不单单是老年人如此,青壮年亦如此,由于他们天不亮就外出务农,在池湖密布的江南地区建造桥梁就应当考虑到视线问题,尤其在古代江南农村的夜晚,几乎没有公用照明设施,因此,江南古桥,特别是江南农村田间地头的古桥选址多设在视野开阔处或采光效果好的地段,这就是充分考虑到江南人的生活习惯,以尽量避免因天黑看不见路而落水。另外,江南河网稠密,沟渠纵横,四通八达,水运便捷,家家户户均有船舶,舟楫一直是当地人民最主要的交通及运输工具,只要是天气状况良好,江南人民平时上街赶集,走亲访友,甚至是田间做活等都习惯于使用舟船,根据这一日常出行习惯,在江南架设桥梁就要寻找人群密集地、商业交易地或是因地形地势、水流速度、水面宽阔等情况不便于使用舟楫的场地,这样才能使桥梁的使用功能发挥到最大。此外,江南地区是有名的水稻生长地和丝绸之乡,江南各地的稻作习俗和蚕桑习俗最为普遍且最具特色,江南绝大多数农户均以种植水稻、桑树,饲养蚕虫为生,这种生产习惯使得江南古代桥梁建筑师在建筑桥梁选择地址、规划路线时尽量便利于与这些相关的田地、作坊或加工场所。

二是按人口分布选址。江南地区因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经济水平较高,自古以来就人口稠密,人烟繁盛,村落繁多[8],因此,江南古桥选址多考虑人口分布,除少数人烟稀少地区,桥梁选取地力求一主桥能辐射几个村落外,在大多数人口密集地,不仅桥梁众多,而且有一个在江南地区很常见但在其他地区很罕见的现象,就是在同一河段相隔不远就架设有几座桥梁,为什么古人将几座桥梁的架设地选择相隔如此之近?就是因为当地人口密集,活动频繁,必须要有几座桥梁来满足人们日常的出行和生产生活。最为典型的是湖州双林三桥,位于湖州市双林镇的双林塘上,万元、化成、万魁三座石拱桥架在相距不到400米的河面上,有如三姐妹,所以俗称“姐妹桥”[9]。化成桥居中,东距万元桥225米,西去万魁桥122米,三桥造型相似,极为壮观。此三桥并不是建于同一年代,万元桥始建年代虽失考,但据史料记载,明嘉靖间遭倭寇破坏,说明该桥建造年代至少在明代,化成桥系元延祐年间(1314-1320)始建,后几经重修,万魁桥初为木桥,几经塌倒,清康熙元年(1662)砌石,不同年代的桥梁建筑者在架设之初,会将建造地选择相隔如此之近,这既不是为了讲求壮观,也不是炫耀财力,而是因为当地人口从元代至清代不断膨胀,一座桥梁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日常需求,所以三座桥梁才共建一地,形成了在江南地区才能看见的独特景象。又如安徽祁门阊江上的平政桥和仁济桥也是相距不足200米等等,诸如此类,江南多有所见。

此外,江南古桥设址的重要参考因素还涉及到江南的民风习俗、历史文化等等更为宏观性的人文环境,有的更是与风水宗教联系紧密[10],这里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展开叙述了。

综上所述,江南古桥的设计选址十分注重和讲究与江南自然生态环境的融合以及与江南人文环境的结合,从而突显出鲜明的地方环境美学特征,也正是如此,江南古桥方能历千年风雨仍风采依旧,经世纪沧桑而鲜活如初,不仅名扬天下,更是永驻人间。

[参考文献]

[1] 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67-72.

[2] Meidw.同里:喜气洋洋走“三桥”[N].中国妇女报,2009-02-18(8).

[3] 梁百顺.苏州古桥[J].景原学刊,2007(4):79-81.

[4] 王其明.中国古桥艺术评述[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1):68-76.

[5] 施小蓓.宁波地区古代桥梁类型与特点探析[J].南方文物,2007(1):22-29.

[6] 鲁枢元.自然与人文[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35-39.

[7] 萧然狂客.萧山历史文化与名人[EB/OL].( 2010-08-03)[2011-04-28]http:∥/f?kz=848041386.

[8] 张 松.历史环境与文化生态的关系研究[J].城市建筑,2009(8):94-96.

[9] 彭 靖.江南水乡古镇的桥文化解读[J].科教文汇,2006(1):100-101.

[10] 吴 卓.不行桥[N].池州日报,2008-11-15(4).

Local Environmental Aesthetic Features Studies on Selecting the Site of Jiangnan Ancient Bridges

ZHU Tie-jun

(Art College,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u 241000,Anhui,China)

篇2

近年来,***镇***村认真贯彻落实了上级各单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目标,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硬任务,突出政策上全面落实,主体上全民参与,空间上全部覆盖,强化领导,细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清洁整洁、一村万树、农村改厕、基础设施提升等专项行动,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一、村情实际

***村地处***川区上游,**水库下游,距县城5.5公里,属省定贫困村。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256户951人,耕地面积3265亩,其中川台地1200亩,山台地2065亩,人均面积3.43亩。全村贫困户101户419人,截止2020年底,剩余贫困人口5户12人全部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降为零。今年以来,***村全面贯彻落实市县镇关于人居环境整治各项要求,立足全村人居环境整治确定的工作任务,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上下齐心、全民行动,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步入了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呈现出村容整洁、环境优美。2021年***村被评为市级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村。

二、主要做法

1、深入宣传发动,积极动员参与。***村紧紧围绕全域无垃圾全民参与工作思路,在宣传发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上想点子、出实招、求实效,成立以党员干部和群众志愿者为主的2个专门宣传队伍,常态化深入农户、学校和农民种养合作社,通过发放倡议书、悬挂横幅、刷写标语、现场讲解,集中宣讲、播放影视资料、大喇叭宣传和建立微信群坚持定期推送环保知识等方式,扎实开展“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家园”为主题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宣传活动,全面宣传了全域无垃圾工作重要意义、具体措施、任务要求,消除了群众思想顾虑,激发了参与热情,增强了广大群众参与全域无垃圾,建设干净美丽家园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强化顶层设计,靠实工作责任。“村两委”坚持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推进乡村振兴全面结合,作为全村重点工作研究部署,抓促落实,以村为单位,按照实用、宜居、宜业、生态等原则,打造生农业态型乡村,聘请兰州大学设计院专业人员,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并按照分类施策原则确定实施内容,优先提升基础设施和村庄美化亮化建设,包括村庄主干道路及两旁的创意化美化亮化建设、农户门前屋后硬化及院墙院内修缮等方面、通过顶层设计,推动***村人居环境建设突破提升。同时,成立了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村文书任副组长,各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成立了1个人居环境群众志愿保洁队,选聘3名专职保洁员,制定并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管理和村组干部分组包片责任制,将责任和区域分别靠实分解到村组干部、专职保洁员和群众,并组织农户逐户签订环境卫生保洁责任和承诺书,形成了村、组、户三级齐抓共治网格化治理工作格局。

3、全面优化人居环境,实现村庄生态宜居。以***沿川线为重点,深入推进环境整治,整体提升全村乡村面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实施全域无垃圾,以治理整顿环境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突破口,采取有力措施,以点带面,对环境卫生进行了全面整治,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保障。同时,动员各方积极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在全村上下形成了支书、主任亲自抓,村民小组具体抓,户户包抓的工作机制,明确了村环境卫生整治重点区域,做到了任务清楚、工作具体、目标明确,确保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任务落到实处。实行保洁员全天保洁,群众半月集中清洁、红黑榜每月公示、大喇叭定期宣传等措施,形成环境治理制度化常态化推进,全面养成群众良好卫生习惯;结合全镇消除“视觉贫困”专项行动,拆除危房、残垣断壁和乱搭乱建等43处,有效提升了人居环境面貌; 建立村级河长组织体系,经常性的对河道两岸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河道周边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大量推广秸秆青贮、揉丝打包等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乱堆乱放特别是玉米秸秆污染等问题,2020年***村秸秆青贮8000多吨,发展产业的同时,促使村庄环境面貌有一个长期的、较大的改观。通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全村卫生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群众卫生意识明显增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实现了村容村貌整洁干净的目标。实施“一村万树”工程,以生态建设为主题,按照生态美的要求,从塑造村庄风貌、发动群众参与等角度出发,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对***村荒山地、边角地、废弃地、道路两旁等公共空间栽植彩色乡土树种和特色经济树种在***村荒山荒坡栽植云杉等1万多棵,在道路树畦种植四季玫瑰和三叶草11000平方米,绿化主干道路2.6公里。用绿色厚植乡村振兴生态底色。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整治提升、美化亮化、干净整洁”的要求,科学规划,周密部署,严格实施。采取争取项目和自筹的办法,先后在***村实施了主干道柏油罩面、入户道路硬化、水渠整修、墙面粉刷、墙体改造、建设文化墙,安装景观亭、景观石,安装菜畦栅栏,修建农民休闲小广场等项目,有力改善了村庄面貌。以村为单位,建设垃圾收集处置点5个,配套垃圾清运车1辆,为农户免费发放家用垃圾箱100多个,实现了运有车、户有箱,使全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坚持每半月1次,组织群众,出动机械,以组为单位逐村户逐地逐河逐路全面清理农村积存垃圾,对道路两侧、学校周边、水源周围、塬边咀梢、河道河岸、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长期积存的垃圾堆、柴草堆等垃圾进行了集中清运。并严格落实保洁员定时清扫制度,为群众创造了干净舒适美丽的生活环境。

四、勤督严查抓落实,长效机制出成效。坚持在构建管理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严格落实环境集中整治、网格化管理、督查考核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机制,今年制定完善了《***村人居环境考核实施细则》《保洁员管理制度》《***村垃圾转运制度》等3项制度,并提高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全村重点工作中的比重。由村“两委”负责,严格人居环境整治“旬检查、月评比”督查制度,每月评比排名各村民小组红黑榜公示、每季度现场通报等措施,扎实落实人居环境积分考核和保洁员绩效工资制度,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保洁员进行表彰奖励,督促各村民小组相互学习,扬长补短,有效激发了村组干部和保洁员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热情,在全村实现了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良好局面。

篇3

 全市市容环境十大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工作模式,打造样板工程,深入开展市容环境“十二项行动”,有效改善市容市貌,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高度重视,突出重点,“十二条线”集中推进

***区以“创建文明城,迎办世园会”为总体目标,结合辖区实际,在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的基础上,增加“世园会周边区域环境整治”和“居民素质提升”两项行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十二项行动”。提出“抓样板,做示范,出精品”的整治行动目标,通过重点打造一批样板路、样板楼院、样板绿化区和样板工地,以“点、线、面”结合,形成了“十二项整治行动”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

工作模式上,我区建立了“三包制度”:一是领导包项目。区十二项整治行动指挥分部各由一名区委常委或副区长任责任人,全面负责行动方案的制定、活动部署、协调调度、督促检查等工作,为整治行动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机关包社区。下发了《***区市容环境整治行动机关包社区工作方案》,全区49个区直机关单位与各街道和社区形成“一对一”的责任对应关系,对社区城市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巡查和督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置。三是干部包楼院。组织机关干部、社区群众和志愿者每周六、日开展“洁净***”市容环境集中大扫除活动。截至目前,活动已开展9次18天,共出动机关干部、居民群众、志愿者5万余人次,清理垃圾死角1500余处,清除各类垃圾5500余吨,我区的市容环境明显改善。

二、齐头并进,打造亮点,“抓样板,做示范”效果明显

1、注重打造“样板楼院”。***区126个社区3200个楼座已经全面展开整治。已共完成路面硬化修补3.5万余平方米,清除卫生死角1600余处,拆除乱搭乱建600余处,绿化完成4.2万余平方米,粉刷墙面13万余平方米。同时,在全区选取13处问题集中的楼院共242个楼座,从硬化、绿化、亮化、粉刷、安装便民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整治,打造出兴华苑、华泰社区、沧台路小区、大枣园社区等13处居民楼院“示范样板”,以此指导其它楼院的整治工作。7月20日下午,我区张杰区长组织对各个街道“样板楼院”的整治工作进行了验收检查,从验收情况和新闻媒体的反映来看,效果较好。

     2、打造“园林绿化”样板。除铁路两侧和居民楼院绿化项目外,我区已完成城区绿化9.7万余平方米,投入3800万元,栽植大树3300棵。已完成九水路街心公园、黑龙江路下王埠示范段绿地、滨河路带状绿地、四流中路绿地、万年泉路绿地等绿化建设项目。文昌路绿地、杨哥庄绿地改建、青山路等道路增绿补绿工程正在施工中。重点打造了九水路街心公园、黑龙江路下王埠示范段绿地及万年泉路节点绿地等几个具有特色的精品绿化工程。九水路街心公园占地约1万余平方米,栽植乔灌木900余棵;黑龙江路下王埠段绿地占地约2万余平方米,栽植乔灌木1000余棵。对河南庄山、坊子街山等五个山头公园建设方案进行了国际招标,现正进行方案设计。

3、视觉污染整治卓有成效。截至目前我区共拆除各类违法户外广告6348处,面积8.24万平方米,城区主干道两侧非法户外广告已全部拆除。拆除标识立牌206块、占路亭体13处,规范门头广告45处、报刊摊点49处,视觉环境得到明显改观。重点对黑龙江中路、金水路两侧的门头牌匾、户外广告等视觉污染实施了集中整治;同时,对新建区域的门头牌匾的整治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投入120余万元对“一圈,七线,十五点”的户外广告及招牌进行控规详细设计,计划投入670余万对门头招牌进行整治。至上周共拆除违法建筑335处,7万余平米,有效改善了城区视觉环境。

4、打造建筑工地示范样板。对全区70余处在建和待建工地实施了7次联合执法大检查,共整治违章、安全隐患70余处,目前全区所有工地的围挡设置已基本达标;二是与辖区40余处建设工地签订了《三包承诺书》;三是加大对拆迁工地的监管力度,会同交警部门定点严查运输撒漏行为;四是创新建筑工地长效管理模式,建立了每月联席会议、应急队伍处置撒漏、建筑垃圾外运等多项管理制度,施工行为得到明显规范。其中打造出万达广场、绿城二期、中南世纪城、海岸锦花等四个管理规范、环境整洁的“样板工地”。

5、市政道路整治行动全面展开。在全面开展15条市政道路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兼顾全区道路的养护与管理。已对永平路、九水路等35条道路铣刨盖被13余万平方米;完成夏庄路、兴华路等人行道铺装1.3万余平方米;完成兴山路、顺河支路等9条道路路沿石更换1200米及道路坑窝修补8000余平方米。

6、铁路两侧环境整治工作进展迅速。我区铁路两侧绿化整治工程进展顺利,市铁路整治行动指挥部下达的翠海依居、德江路、遵义路、瑞金路等十段绿化整治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共完成绿化面积9万余平方米,栽植龙柏、雪松等乔灌木2万余株,栽植麦冬草等地被植物5600余平方米,清运各类垃圾5000余立方。其中,重点打造了2.1万平米的德江路沿线生态绿化景观带和4000平米的四流中路精品绿地。

7、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全面铺开。一是垃圾桶退路工作。现已完成巨峰路、四流中路等20余条主、次干道580余个地埋式垃圾桶安装工作,购置了800个果皮箱,已设置60个,购置垃圾桶8000个,将配发给各街道;二是环卫设施建设。大枣园和绿城垃圾转运站的建站进展顺利;滨河路组合水冲式公厕已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虎山路、夏庄路等15座公厕的墙体粉刷和内部设施维修工作已完成;三是加强道路保洁。重点对永平路、振华路等9条道路进行了专项整治,采购5辆洒水车、4辆机械清扫车。积极探索“李村商圈”环卫体制改革,按照每平方米10.6元标准,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招聘专业公司,李村商圈及周边区域已初见成效。环卫工人周转房选址和方案设计已完成,正在推进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8、建筑物立面整治工作稳步推进。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完成***区人民法院、***区检察院、公安***分局、北方国贸大厦、利客来购物中心、维客广场等11处建筑物玻璃幕墙的清洗,清洗面积约1.2万余平米。向阳路利客来办公楼、金秋小区及京口路13号商业用房等外立面整修、粉刷工程已顺利开工。实施了黑龙江路沿街立面整治工程,14座居民楼及茶叶市场沿黑龙江路的侧面墙体已全部粉刷完成,对部分漏雨屋面等配套设施进行了高标准维修整治。

9、世园会周边整治扎实推进。一是完成了对金水路、延川路、达川路沿线人行道板的修补800余平方米;二是重点拆除了九水路恒星学院附近、金水路李家上流、佛耳崖、上臧、延川路北段共24处违章房;三是天水路以北卧龙山增绿补绿工程已栽植各类苗木6000余株,完成佛耳崖片区、上臧片区、长涧片区苗木栽植任务;四是李村河上游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和金水河整治的清淤工程已完成;五是采石坑生态恢复项目已完成全部爆破及清坡工作。世园会周边区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10、居民素质提升行动全面铺开。一是在街道、社区、企事业等单位开展了180余次文明素质、交通知识等主题宣讲活动;二是组织96个机关单位在全区主干道劝导文明行路;三是大力营造文明素质提升行动的宣传氛围。印发并张贴3万套市民文明公约等宣传材料。印发“五进家五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宣传海报、《给居民的一份倡议书》两万余份材料。

11、停车秩序整治行动进展顺利。对全区现有停车位、交通标志的情况进行了摸排,并开展了多次停车秩序整顿活动,共出动警力800余人次,检查车辆9000余台次,现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300余起,粘贴违法通知书5000余起,辖区交通秩序特别是停车秩序有所好转。重点对中、小学校门前停车秩序进行规范,以辖区虎山小学为试点,在学校周边设置温馨提示牌,强化宣传教育,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规范家长停车,收到了良好效果。

12、积极开展机动车尾气整治行动。完成辖区加油站、油库等共计43家单位的油气回收污染治理调查和管理台账的建立工作;开展高污染黄标车淘汰工作,已收回并纳入台账管理单位36家,纳入管理车辆413辆;开展了36次汽车尾气污染治理专项执法行动,共检查车辆1200余辆,查处冒黑烟和无环保分类合格标志车辆42辆。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

省庄镇位于泰城东部城乡结合部,占地68平方公里,现有37个行政村、6.1万人,其中回族人口7500人。开展迎接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以来,省庄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在全镇全面展开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群众对整治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项关乎民生、民心的重大综合工程。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政府的期望越来越高,群众生活环境卫生水平成为考量地方政府对人民生活重视程度的标准之一,也是群众对政府满意度的重要指标。省庄镇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决心以镇村面貌翻天覆地的大改观来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提升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1、成立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干部包保制度。为确保复审工作取得圆满成功,镇党委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李峥同志任组长、镇长孙清华同志和党委成员白刚同志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引导镇领导班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复审工作上来,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坚决高标准按时完成。制定了领导干部包村制度,每位领导干部包保一个城区村,抽调镇机关骨干力量与所包村两委成员形成工作组,全面负责对村内整治工作的指导、督促、实施、协调等工作。

2、成立镇城管协管员、村保洁员、网格员两级三支专业队伍。省庄镇在镇城管中队的基础上招聘了14名协管队员,配合城管中队进行全天候不间断巡查执法,确保镇村主干道、重点部位无店外经营、占道经营、乱摆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停车等违法违规现象。各村根据村庄面积、人口数量,成立了3~8人的保洁员队伍,目前全镇共有保洁员184名,负责村庄环境卫生的日常清理,保洁员配备统一的反光背心和必要工具,按照主干道每天不少于2次、重点部位每天不少于4次、背街小巷每天1次的频率对村庄环境进行清理。各村按照网格建立了成立网格员队伍,全镇目前共有网格员55名,负责进行村内日常环境巡查,对新出现的环境问题、存在问题未解决的以及整治之后有反弹的情况,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联系解决。成立网格员队伍以来,累计发现、解决问题107条。两级三支队伍的建立,形成了镇村环境管控的有效手段,加强了镇村环境整治上下联动、一体进行的配合力度,加快了全镇环境整治进程。

3、定期调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工作过程中,镇级领导班子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针对一周以来的整治成效进行总结,对遇到的难点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逐一研究对策,对下一周的工作进行针对性的安排。领导小组对全镇各村整治情况进行不定期调度,发现问题立即研究解决。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根据前期调查摸底情况,结合市区督导组提出的1100项问题,我们制定了各村、各重点部位的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整治目标和完成时限,逐项对账销号,确保工作任务高标准按时完成。根据整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全镇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七项专项治理工作。

1、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对村庄环境问题开展“四大攻坚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相继建成羊楼、兴隆垃圾压缩站,实施农村环境联片整治项目10个,建设污水管网,购买垃圾箱2800个,镇村垃圾收集清运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二是“三堆”整治攻坚战。对村内主次干道、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等处的垃圾堆、柴草堆、沙石堆、乱摆乱放杂物等进行清理,在与各户进行告知、劝其自行清理后,各村组织集中清理,累计出动人员12040个、机械1630台班,共清理各类垃圾杂物5600吨,村庄“脏”的问题明显改善。同时与各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明确卫生责任,杜绝“三堆”等现象出现反弹。三是道路整治攻坚战。针对村内基础设施薄弱的情况,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对主次干道进行硬化、修复、绿化,对背街小巷进行平整、清理,累计硬化、建设道路73条21.3千米,整治背街小巷103条,修建、修复绿化带3.25万平方米,新增、补植绿化苗木15.2万株,极大的改善了村庄面貌“差”的问题。四是违法建设整治攻坚战。对各村现有违法建设、乱搭乱建等下达限期拆除通知书,并安排工作人员逐户进行劝说,争取其自行拆除,对于拒不拆除的,联系城管执法部门进行强拆,全镇累计拆除违法建设、乱搭乱建1200处8.97万平方米,村庄面貌“乱”问题显著改善。五是存量垃圾整治攻坚战。针对城郊结合部村庄积存垃圾众多的情况,各村采取果断措施,投入大量人力、机械进行清理,主要整治村庄周围垃圾堆、沟渠塘湾内的淤泥和垃圾、垃圾收集点等部位的垃圾,累计投入人工10200个、机械1420台班,清运垃圾6200余吨。

2、健康教育专项整治。为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教育水平,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镇爱卫办协调上级部门和各村,在11个城区村统一配备了16个高标准的室外宣传栏,每两个月定期更换内容。开展了“全民控烟、创建无烟单位”活动,制作下发了1000余个禁烟标识牌。同时,利用各村健康教育宣传一条街、文体广场,广泛张贴宣传版、宣传页,累计设置宣传栏27个,宣传版面309块,张贴宣传画500张,发放宣传手册10000余份。全镇现有一处中心卫生院,下辖卫生所37家,常年坚持健康教育宣传,对普及健康卫生常识、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集贸市场专项整治。针对城郊农村集市特点,着力做好后省庄、南河东两个集贸市场的整治提升工作。后省庄集贸市场因乱搭乱建问题严重、基础设施陈旧,现在原有地段推倒重建,投资1000万元,占地80亩,由市规划设计局设计,可容纳集市摊位300个,全部工程利用2个月时间高标准的建成;原南河东集贸市场占泰新路经营,现择址新建,占地40亩,可容纳200个集市摊位,根据卫生城市复审考核标准,制定了强化分区、提升保洁、全面遮挡、旱厕改水等一系列整治提升措施,目前已全部整治完成,彻底解决了马路市场问题。

4、主干道集中整治。省庄镇辖区内有博阳路、泰莱路、泰新路三条主干道,境内总长27千米。针对主干道两侧经营秩序较为混乱、绿化不够完善、保洁不到位的问题,镇党委、政府成立专门工作组进行集中整治。一是针对乱贴乱画、乱扯乱挂、乱摆乱放、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等现象,采取不间断巡查与重点时段管控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整治,累计清理乱挂广告740处、店外经营和占道经营700余处,收缴店外广告牌匾1300余个,统一定制广告牌匾680个。二是针对道路设施损坏问题,累计投入资金40万元,新增、修复绿化带2.21万平方米,种植、补植绿化苗木9.1万株。三是主干道垃圾清理采取属地管理与外包保洁相结合的方式,对道路两侧垃圾堆、绿化带内垃圾、垃圾箱周边进行集中清理,做到随时保洁,日产日清。

5、河道集中整治。省庄镇辖区内有明堂河、胜利渠、芝田河三条主要河道,我们成立了河道治理工作组,采取属地管理与集中清理相结合的方式,对三条主要河道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整治。一是清理淤泥、垃圾、占用河道现象。累计投入人工15000余个、机械1970台班,清理河道淤泥垃圾等6430吨,清理占用河道的小菜园、树木等1590平方米。二是控制、治理河道排污。将直排河道的排污口全部接入污水处理管网,污水经处理后方可排入河道,坚决杜绝工业废水等强污染物直排河道。三是美化河道两岸。对河流流经村内的河段两岸进行护坡清理、美化,绿化河岸,垒砌护坡1300米,真正将河流变成群众休闲纳凉的风景河。

6、“九小行业”专项整治。目前,全镇共有公共场所83家,食品经营户136家、餐饮经营户78家、大中小食堂8家、药品经营户10家、网吧8家。前期摸排发现,存在“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较低、部分经营性公共卫生场所卫生状况较差、消毒措施落实不到位、业户缺乏守法经营意识”等问题,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50余人次,下达《限期办证通知书(查体通知书)》107份,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56份。经过集中整治,累计发放卫生许可证62件,健康证86个,发放张贴《监督牌》232块、《餐饮食品安全等级公示》牌匾78户,卫生许可证持有率、量化分级管理率均达到了100%。

7、病媒生物防治。一是下发各种病媒生物防控物资,毒饵站、粘鼠板、防控化学药剂、毒饵(剂)等,并按要求建设毒饵站,定期对排水沟、垃圾筒等场所和设施附近进行化学消杀,全镇累计发放防控物资2.5吨,设置毒饵站3100个。二是开展环境治理,清理卫生死角,清理河道、沟渠,并密盖排水沟;坚决取缔旱厕,一律改造成水冲式厕所,防止病媒生物孳生。三是利用健康教育宣传一条街等载体,宣传病媒生物的危害、生物特性、孳生地等生态特性,使群众认识其危害,掌握预防控制的有效方法,并将其防控变成自觉行为,形成社会共识。

三、强化措施,确保实效

省庄镇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加大实施力度,确保市、区各项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在泰新路西段悬挂固定公益广告牌6块,在博阳路、泰新路两侧路灯杆悬挂固定标语160块,全镇张贴宣传标语1610幅。同时,镇及各村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流动宣传车、发放明白纸、上门宣讲、小手拉大手等方式,掀起铺天盖地的宣传,充分发动群众,赢得群众的认可,争取群众最大限度的支持,并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来。

2、加大投入,确保资金。镇党委、政府把卫生城复审工作作为当前全镇压倒一切的工作来抓,多方筹措资金确保整治工作顺利进行,镇政府先后投入资金2200万元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同时对工作标准高、整治推进快的村以奖代补,调动各村工作积极性。截至目前,镇、村已累计投入资金7850万元,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果,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3、加强培训,明确标准。全镇共组织3次集中培训,组织各工作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和各村主要负责人认真学习卫生城市复审标准和市、区相关会议、文件精神,使各级干部和工作人员熟悉相关整治标准,准确把握工作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整治工作,确保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各项整治任务。

篇5

XX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各项任务目标有序推进。2018年,被列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被评为红旗单位。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提升村民生活水平。一方面,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现流转土地1600余亩,主要种植各类果树和花卉。通过流转土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兰水河流域自然优势,提升兰水河沿岸景观,开发休闲度假近郊游,积极发展农家乐民宿项目,带动发展以山水、赏花、采摘、乡村体验为特色的乡村风情游。

二是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投资10万元进行村内净化,清理三大堆3000余立方米。投资100多万元对村中心大街进行改造升级,对村内残垣断壁进行修补,用多彩砖砌风景墙500余平方米。种植风景树2000余棵,各类花卉6万余株,绿化面积约1.8万平方米。村内硬化、亮化实现全覆盖。此外,兰水河提升改造700米,将兰水河下游整理完善,直通清水湖。通过治理、绿化,形成河底流水潺潺、河边柳岸成行的游园式景观。

三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满足群众精神文明需求。投资10万元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理论政策宣讲、传统文化传承、文明风尚培育等文明实践活动。建设百姓大舞台1处、健身文化广场1处,充实村民业余文化生活。组建了乐友红歌演唱团、中老年舞蹈队等各种文化队伍,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娱乐活动,极大满足了村民的的精神文明需求。

篇6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在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凸显产业优势上下功夫

立足特有的气候和产业优势,按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理念,着力培育柑桔特色产业。一是着力调优产业结构。以品种改良为契机,引导和鼓励桔农因地制宜发展四季小水果、油茶和楠竹,努力提高四季小水果的比重,逐步形成树种、品种合理搭配,上市时间相互交错的农业产业格局,力争把打造成为“四季果园”。今年来,完成柑桔品种改良150亩,新发展小水果600亩,完成枫联、焦坪、山口等村油茶低改1220亩;完成大垅、玭珠等村楠竹新造及低改440亩。二是加大科技推广运用。以提升柑桔品质为重点,以推广和运用新品种新技术为手段,不断加大科技推广运用力度,提升科技含量,使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黄板粘杀、地膜保水反光和节水灌溉等实用技术在全乡得到普及。今年来,聘请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市驻乡科技特派员、本土专家免费举办柑桔栽培新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人达1800余人次。三是着力实施精品战略。积极探索“柑桔”品质标准,试点“柑桔”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工作,携手东江库区管理局大力建设生态有机果园,以绿色、有机、无公害柑桔为核心竞争力,不断拓展柑桔增值空间,挖掘柑桔增值潜力,努力实现“两个转变”。即实现柑桔由商品向礼品、赠品转变和实现柑桔由按斤销售向按个销售转变,努力争做发展现代农业的示范。

(二)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打造特色休闲产业上下功夫

始终把做优具有特色的农家休闲游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东江湖创国家5A级景区为契机,配合市直相关部门共同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提高休闲旅游业质量,打造农家休闲游知名品牌。上半年17家重点农家游共接待游客4.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80余万元。一是做特“吃”的文章。在整合本土特色菜肴的同时,我们针对游客的饮食习惯,挖掘不同地方的饮食文化,形成了不同菜系的菜谱,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饮食需求,使游客在不仅能够吃尽本土的美味佳肴,还能享受到浓浓的家乡风味。今年上半年,我乡联合市“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邀请厨师学校两位老师到我乡开展厨师培训一期,为期10天,培训特色菜种40余个,培训人员达800余人次。通过系统的培训,培训人员的厨艺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二是做活“水”的文章。发挥东江湖无与伦比的水资源优势,借鉴桂林、千岛湖等旅游胜地的成功做法,积极引导农家游业主,大力开发安全性能较高的水上娱乐项目,配套完善了湖中垂钓、游湖观景等设施设备,让游客在留得住、玩得开心。三是要做精“山”的文章。不断放大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集采摘、品果、观园、漫步于一体的农家休闲游,使农业产业化建设与发展农家休闲游有机的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积极引导农家游业主转变经营理念,开阔经营视野,大力开发开心农场,努力把网络游戏变成现实,让游客在休闲的同时得到更多体验。四是做靓“住”的文章。结合城乡环境同治工作,大力实施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工程,努力实现环境卫生全面提质。结合“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加强了从业人员的培训,大力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让游客在体味乡土气息的同时,也感受到星级宾馆无微不至的热情与服务。围绕提升改造农家游,会同旅游行业和业务主管部门制定了统一的行业标准,对全乡的农家游进行了重新认定,不断提高农家游准入门槛,对达标的农家游进行备案登记,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适当支持,提高农家游的整体水平,争做发展休闲旅游的示范。

(三)在推进农村环境大整治、建设湖区秀美乡村上下功夫

一是强化宣传促共识。充分利用会议、标语、座谈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在机关、学校、村组、农户中深入开展大讨论、大教化、大规劝活动,全乡上下形成了农村环境大整治的共识,促进了广大群众文明卫生习惯的逐步养成。今年来,全乡共开展城乡环境同治大宣讲、大讨论160余次,发放“门前三包”温馨提示、文明卫生公约等各类宣传资料4500余份,书写张贴各种横幅标语180多条,乡、村两级组织干部群众和在校学生开展规劝和扫行动80余次,纠正不文明行为300多人次。二是完善机制固成果。今年来,围绕巩固农村环境整治成果,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机制。实行了“乡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各部门联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党员包户”的包干负责制。乡与村与部门、村与组、组与户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各村、各部门分别成立了组织机构,制订详细工作方案,形成了全乡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村民主体”的原则,采取以奖的方式,大力支持村级环境整治。乡本级财政今年预算安排6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大整治工作,要求各村每年投入农村环境大整治资金不得少于2万元,形成市奖励、乡配套、村组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继续实行月安排,季考核、季通报、季奖惩兑现制度。将农村环境大整治工作列入年度综合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与乡村两级干部职工、各村职业化干部的绩效工资和年度评先评优挂钩,将季度考核结果与市、乡两级奖扶资金挂钩,做到奖优罚劣。三是深入推进绿化攻坚。紧紧围绕“生态立乡”发展战略,突出以绿化促美化,以绿化促致富,以绿化促文明的总体目标,以加快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努力推进全乡尽快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发展道路。今年来,乡里先后制定了《乡三年绿化攻坚2013年乡村绿化实施方案》和《乡三年城乡绿化攻坚工作2013年度考核管理办法》,采取以奖的形式,认真抓好通道绿化、环湖绿化和村庄绿化工作。同时加强单位院内绿化,大力开展农村庭院绿化示范户创建和评选活动。今年来,全乡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完成X023线及村组通道绿化50.6公里,新增公共绿化地1500余平方米,共种植江枫、紫薇、枇杷、柚子、桉树等绿化苗木10万余株。完成环东江湖绿化任务125亩,新绿地面积2500平方米,完成荒山及迹地更新造林830亩。乡财政投入资金10余万元,在集镇道路两旁和单位院落种植桂花树、樟树、卷叶白兰、木芙蓉等5000余株,集镇区主街道、背街小巷改装太阳能路灯

30余盏,努力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

(四)在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上下功夫

一是坚持项目建设不松劲。今年,乡党委、政府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继续推行乡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重点工程项目责任制,不断完善项目建设联动机制和项目推进协调机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政府老办公楼改造工程、卫生院扩改工程项目、黄桥株树垅大桥绕道工程、西汉冲头码头工程、枫联下坑码头工程、东公路通道绿化工程等已全面完工;水果批发市场二期工程、乡集中供水工程、矿山废渣治理工程、长公路硬化工程、玭珠引水工程等已正在加紧施工;大垅村新、老上组道路改造工程、加田耕地整理项目、代头村石漠化治理项目等工程即将启动实施。

二是坚持基础性工作不松手。计生工作方面:进一步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政策宣传,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乡干部职工、职业化村干部考核内容,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工资和年度评先评优挂钩,使乡村两级干部抓计生工作成为一种常态。进一步突出计生工作重点,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三查四术”落实、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力度,预计到2013年6月底,全乡共落实“四大”手术57例,其中落实上环25例、结扎21例、流引产13例;完成社会抚养费征收36.6万元,为任务数的91.5%。安全生产方面: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等安全责任,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积极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认真抓好森林防火宣传,严格控制野外用火,火险期实行野外用火报告批准制,有效杜绝了森林火灾的发生。完善各项防灾减灾工作预案,重点抓好了非煤矿山、水上、陆上交通、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工作,今年来大小安全事故为零。综治方面:狠抓综治基础工作,进一步强化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坚持超前化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进一步健全群众接待制度,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做到有诉必答、有求必应,有效化解了积案,理顺了群众情绪,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全乡事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0%。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了治安巡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了重点区域、重点地段的巡查、监管、整治,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三是坚持中心工作不松懈。“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方面:争取挂横幅、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作,今年上半年共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采用村里推荐、系统筛选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电话、走访的多种形式筛选培训者,保证选出来的培训者既是对培训感兴趣的人也是迫切需要培训的人。截至5月底,全乡开展开展移民培训246人、农民素质教育培训1198人,邀请专家技师现场授课2次100余人,组织参加市里安排的旅游培训、电子组装培训、电焊工培训、创业培训各一期,共计30人。通过系统的培训,培训者职业技能明显提高,截至5月底,我乡已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72人。“民生100”工程方面:我乡涉及33项工作,其中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村、城乡低保、移民培训、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等9项已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农村公路建设、行政村配电改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9项已完成任务的50%以上,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特别是我乡好又精柑桔合作社已被市里作为优秀农村专业合作社向省里申报社省级示范社,这也是对我乡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的充分肯定。东江湖渔业资源整治方面:一是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发放《市渔业资源管理专项整治行动通告》120份,悬挂横幅2条,组织开展巡回演讲3次,发送专项整治短信800余条。二是自查自纠,自行理。截止5月底,农户自行理管材银鱼捕捞架87口,竹木银鱼捕捞架71口,拦江网2个。三是加强巡查,主动出击。截止目前,全乡拆除无证网箱31口775平方米,理拦江网2个,管材银鱼捕捞架89口,竹木银鱼捕捞架103口,银鱼捕捞架已经全部理完毕。今年分配给我乡的网箱退水上岸工作任务已经全面完成,只待验收。

(五)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实现干部作风转变上下功夫

按照“作风大转变,经济大发展”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制度的规范化建设,有效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一是进一步完善机关内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干部学习培训、车辆管理、物品采购、来客接待以及财务审批、议事决策、上班签到、下乡签名、挂牌上岗、限时办结等机关内务管理制度,力求用制度来管人、管事、管钱、管物,确保了有人干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二是完善干部联系群众制度。今年,乡党委、政府把干部职工下乡走访群众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它列入干部职工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周调度、月考核,工作完成情况与干部职工绩效工资挂钩。继续深入实施“1121”工程,即干部职工每月下乡不少于10天,每次下乡走访农户不得少于10户;每位干部职工所联系的农户每月走访不得少于2次,每户农户的家庭主要成员每月走访不得少于1次。到目前为止,共收集意见建议142条,筹集帮扶资金25万元,帮扶群众23人,为民办实事18件,解决问题39个。三是健全干部服务群众制度。在严格执行“三项制度”的同时,继续在全乡开展乡村干部“大下访”,党政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下乡服务群众和“一杯热茶、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句承诺”“四个一”活动。不断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把督查考核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确保工作实效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抓住不落实的事,处理不落实的人来增强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宗旨观念。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化提质增效前景不容乐观。一方面,柑桔虽有规模、有品质、有名气,但没有过硬的品牌,实现品牌化经营任重而道远。另一方面,销售始终是柑桔产业化建设的一条短脚。一是受地理条件的限制,陆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二是虽组建了柑桔专业合作社,但大多各自为政,有待进一步规范运作。

二是休闲旅游大提质缺乏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支持。

三是全乡缺乏处理垃圾的填埋场或中转站。

三、下段工作打算

一是举办好柑桔采摘节。

二是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强力推进“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和移民培训,努力实现农业转型、农民转身、农村转变。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强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四是进一步关注和改善民生,切实抓好“民生100工程”。

篇7

惠民实事提升幸福指数

文明城市创建是高瞻远瞩的奋斗目标,更是脚踏实地的民心工程。伴随呼和浩特市创建工作的推进,一项项温暖人心的民生工程相继出炉,一件件实事好事落到实处,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呼和浩特市推进了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先后投入资金36.14亿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471个,建筑面积1861.1万平方米,受益人口30.5万户、76.6万人。大力推进了“十个全覆盖”工程。投入资金71.7亿元,完成509个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改造危房38806户,硬化街巷2023公里,解决18.6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农村面貌实现新变化。大力推进生态建设,计划总投资25.1亿元实施生态建设,实施65公里长的城市快速路园林绿化、101公里长的绕城高速宽林带绿化,巩固提升44公里长的环城水系景观和六个出城口生态景观,完成大青山前坡生态休闲观光带和14.3公里长的大黑河生态绿化带建设,打造“三环两带”五道亮丽的生态绿化景观带。大力推进了交通路网建设。2015年,投资约200亿元、全长65.31公里的呼和浩特快速路主线全线贯通。全面开工建设地铁1、2号线。打通断头路65条。开工建设呼张高铁、呼准鄂城际铁路,开通运行呼包集城际动车组。

一项项温暖人心的“民生套餐”,妥善解决了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疑难问题。为环卫工人全部办理大额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并定向安排公租房145套。投入资金1.05亿元,妥善安置破产企业职工1825名。新建各类保障性安居房2.9万套,下大力解决了近4万户群众回迁房安置遗留问题,为3.7万户居民解决了房屋产权办证问题。

放眼今日之青城,道路宽阔平坦、处处满目葱翠、背街小巷干净整洁、老旧小区焕发新颜……这些变化都缘于呼和浩特市将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理念贯穿创城工作始终。

城市管理打造优良环境

呼和浩特市把改善广大群众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全力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经过几年来的持续实施,全市的城市管理更加规范,市容环境更加整洁靓丽,交通秩序更加安全畅通,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持续提升。开展了市容环境十大整治行动。对八横八纵主次干道两侧占道经营、店外出摊、马路市场、夜市烧烤、早夜市等实行全方位、全天候、错时无缝隙整治和长效化管理。开展了交通环境整治,努力营造文明出行、文明礼让的道路交通环境。加强道路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基本实现了智能化交通管理市区全覆盖。不断提高精细化道路交通组织水平,科学调整、优化市区交通组织。

从硬件设施到软件建设,从市容环境到道路交通……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呼和浩特市留下了一个个蝶变的华丽瞬间,让城市的魅力不断得到升华。

道德之光照亮每个角落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以“德润青城”为主题,组织开展了“美在青城”“礼在青城”“爱在青城”“信在青城”“和在青城”系列主题活动。以“最美青城人”为依托,开展了“最美”系列活动,持续开展了“十大时代新事”“十大公益活动”评选表彰活动,已成为精神文明创建的品牌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已产生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8人、自治区道德模范及提名奖47人、市级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52人。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如同一支支明亮的火炬,向社会传递着道德的无穷力量。

篇8

乡镇国庆节活动方案一一、活动目的:

今年将迎来建国XX周年,在此大背景下,本次国庆节,特举行红歌会,通过歌咏加深对祖国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了解,引导少年儿童从小树立听党话,跟党走,建设社会主义理想理念激发、培养少年儿童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少先队的朴素感情。

二、比赛时间:20**年9月29日

三、比赛地点:足球场

四、参加对象:全体学生

五、活动领导小组:

顾 问:商蘭花

组 长:邓 军

负责人:姜 兵 刘 盈

道具组:周 甫 孔令波 袁伟明

职 责:负责合唱台阶搬运、评委席摆放

舞台设计:寻 栋 陈 忱 彭 睿

职 责:负责与广告公司协调舞台的布置与装饰

音响组: 付永智

职 责: 负责音响播放,话筒调适

六、比赛形式及人数要求:

本次比赛采取团体表演唱比赛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全体参加。

除一、二、三等奖以外,还另设最佳指挥奖、最佳人气奖、最佳台风奖、最佳表演奖等单项奖励。

七、比赛要求:

1.参赛各队须演唱一首参赛曲目。

曲目内容应健康向上,以围绕庆祝建国六十一周年或歌颂党、歌颂祖国为主题,格调高雅,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2.每支参赛队演唱总时长不得超过5分钟(包括上下场时间)。

3.参赛各队指挥必须为我校在校师生,校外人员不得参与比赛。

4.9月25日前班上定好曲目及伴奏带,25日下午交教育处。

5.比赛顺序由抽签决定。

6、学部先进行初选。

每学部由40%的入选队伍参与决选。

7、进入决赛的班级请与25号前将节目的介绍词上交至姜兵老师处。

八、奖项设置:

大赛初赛每学部组分设一等奖3名(加班级分3分)、2等奖6名(加班级分2分)、三等奖7名(加班级分1分)(各学部酌情处理)

大赛决赛将分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

九、评分原则:

1.歌曲内容健康符合主题,演唱不超时;

2. 合唱班级人数少一人扣0、5分,队员排位整齐有序,进、退场秩序良好;

3.演出服装整齐统一,充分展现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4. 各班级演唱时精神饱满、积极乐观、保持良好台风。

面部表情自然大方,充分显学生的朝气和热情;

5.各班级演唱的艺术要求,声音宏亮协调,音准节奏准确,声情并茂,吐词清晰,主次声部没有走音现象,强弱对比得当;

6.指挥手势准确,节奏准,姿势优美。

班主任指挥加分5分。

乡镇国庆节活动方案二一、活动主题:迎中秋、庆国庆、话成长

二、活动时间:9月9号10月3日

三、活动内容:

1、组织迎中秋、庆国庆、话成长为主题的联欢座谈活动

时间:9月9日

地点:镇二楼会议室、集镇景点

参加人员:文化引领成长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全体大学生村官

牵头负责人:丁向军、陈勇、马丽梅

主要内容:每名大学生村官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到村一个月以来的工作经历,畅谈村官职业生涯规划,展示本村风土人情、村庄建设照片,并现场讲解。

夜晚到集镇光明大桥、锦峰大厦、河滨走廊等景点共同欣赏中秋月色,拍摄民风习俗活动、集镇美景。

2、举办责任、奉献、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

时间:9月23日

地点:镇二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文化引领成长工程领导小组成员、村支书、全体大学生村官

牵头负责人:葛勇成、陈勇、

主要内容:每名大学生村官根据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到村以来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经历,结合责任、奉献、成长的要求,撰写如何做一名好村官为题材的演讲稿,表达自己喜爱农村,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深情,立志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同时参加演讲比赛,邀请党政负责人、村支书、老干部进行现场点评。

3、开展激扬青春、放飞梦想为主题的魅力水乡大家唱活动(大学生村官唱红歌专场)

时间:9月30日

地点:镇文化中心

牵头负责人:周林戈、张开凤、马丽梅

参加人员:文化引领成长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全体大学生村官

主要内容:每名大学生村官以热爱国、热爱党为主题,自选红歌一首以上并登台演唱,邀请机关干部、村干部、文艺爱好者参与投票评选,颁发荣誉证书。

4、参与清洁家园为主题的集镇环境整治工作。

时间:9月17日、24日

地点:集镇

参加人员:团委、全体大学生村官

牵头负责人:葛永成、陈勇、马丽梅

主要内容:由团委书记牵头,组织大学生村官参加集镇环境整治工作,合力将俞垛打造成卫生整洁的和谐家园。

通过环境整治工作,让他们亲身参与街道卫生清洁,到大街小巷清除路面、花坛的杂物垃圾,在社会上树立起年轻人的良好形象。

四、筹备工作:镇文化引领成长工程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策划实施,包括会议室布置、场景音乐、活动宣传标语。

乡镇国庆节活动方案三一、活动内容

㈠组织一次广播操比赛

㈡组织一次健步走活动

㈢组织一次道德讲堂

㈣组织一次金融创新大讲堂

㈤组织一次大学生员工座谈会

㈥组织一次案件防控专项整治大家谈主题征文比赛

㈦组织一期《东台农商银行》国庆专刊

二、活动时间、地点、对象

⒈广播操比赛与健步走活动

①时间:10月4日下午,13:00集中;

②地点:市民广场;

③对象:见附件3。

⒉道德讲堂

①时间:10月5日,上午8:00;

②地点:三楼大会议室;

③对象:见附件6。

⒊金融创新大讲堂

①时间:10月5日6日(6日,上午8:00开始);

②地点:三楼大会议室;

③对象:见附件7。

⒋大学生员工座谈会

①时间:10月7日,上午9:00点;

②地点:三楼大会议室;

③对象:见附件8。

⒌案件防控专项整治大家谈主题征文比赛

①时间:9月25日30日;

②对象:见附件10。

⒍《东台农商银行》国庆专刊

由办公室对国庆期间七个一活动进行系列报道。

三、活动说明

㈠比赛规则

⒈广播操比赛

①以各营业网点、机关部室为参赛单位,其中机关各部室为一个参赛单位;

②广播操比赛共分七组进行,每组的参赛单位与出场次序详见附件4;

③广播操比赛设评委组,外聘评委五名,机关部室评委三名,各支行评委三名;

④每家单位的得分为所有评委评分的平均值,依据得分的高低决定最终的排名。

⒉健步走活动

①本次健步走活动不再计时排名,在整个健步走活动过程中,所有人员要按照要求保持队伍的整齐。

②健步走路线:市民广场(北出口)北海路(向西,途经迎春饭店)北海路与西环路交叉路口(向南)XX景区(向东)海道桥(向东北)东台镇(向东)XX大厦;

③健步走途中设三个监测点,所有人员每经过一个监测点须领取一个号码,终点交出三个号码视为跑完全程,否则视为未参加活动。

④所有参加健步走人员需将号码牌统一贴在左胸前,确保到达终点时统计人员能够看见号码牌。

⒊道德讲堂

①各单位、部门要认真组织本单位、部门的员工学唱《公民道德歌》,在10月1日之前要确保会唱;

②主持人、领唱人、宣讲员(见附件5)要按照要求,认真练习,总行工会将在近期组织排练;

③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要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分类整理,装订成册。

⒋金融创新大讲堂

①由科技信息部提供金融创新大讲堂视频课件和播放课件所需的设备;

②由科技信息部派人现场播放视频课件。

⒌大学生员工座谈会

①座谈主题:入行以后的感受;

②座谈方式:集中座谈,典型发言(名单见附件9),交流讨论。

⒍案件防控专项整治大家谈主题征文比赛

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紧扣主题,结构完整,说理充分,条理清晰,字数控制在20xx-2500字内;

②所投稿件须是作者本人创作,严禁剽窃抄袭,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并通报批评;

③所有参赛选手必须在10月1日之前将文稿以纸质文档形式报送人力资源部;

④总行办公室将组织专人,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报送的文稿进行评比。

㈡奖项设置

⒈广播操比赛

①名次:以评分高低,依次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②奖金:一等奖,奖金20xx元;二等奖,奖金1500元;三等奖,奖金1000元。

⒉ 案件防控专项整治大家谈主题征文比赛

①名次: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②奖金:一等奖,奖金1000元;二等奖,奖金800元;三等奖,奖金600元。

四、相关要求

㈠活动组委会与工作人员名单

⒈活动组委会名单

主 任:江XX

副主任:周XX

成 员:各单位、部门负责人

⒉工作人员名单

总裁判:张XX

裁 判:杭XX

张XX 外聘5人

旗 手:樊XX

其他工作人员:张XX

㈡组织要求

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单位、部门要充分认识搞好本次系列活动的重要意义,按照通知要求及时动员,认真组织,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引导员工走起来、动起来,提高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饱满的精神、健康的体魄、昂扬的斗志投身到各项工作中去。

⒉认真组织,科学调度。

各单位、部门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科学调度,安排好活动期间的日常业务经营和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参赛人员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各项活动,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取得良好效果。

⒊提前准备,确保成功。

各单位、部门要充分利用班外时间认真组织本单位、部门的员工演练广播操(尤其要确保新招的大学生员工会做),同时要引导员工特别是大学生员工认真调研、思考,积极参加大学生员工座谈会和案件防控专项整治大家谈主题征文比赛等活动。

㈢注意事项

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赛出品位,赛出风格。

⒉参加健步走活动和广播操比赛的员工在比赛当天须穿总行配发的最新版运动服、运动鞋,参加道德讲堂、金融创新大讲堂、大学生员工座谈会的员工须着工装(没有工装的新招聘大学生员工须着正装或借用同事的工装)。

⒊10月5日至7日中午,总行将安排午餐,请参加当天活动的人员按要求准时出席。

⒋活动当天如有特殊情况请假者,须提前一天向人力资源部申请,经请示本次活动总裁判同意后方可准假。

⒌为确保参赛选手的安全,总行准配随队医生1-2名,比赛中参赛选手如出现身体异常,请及时报告工作人员与随队医生。

⒍健步走、广播操活动当天如遇雨水天气另行调整。

⒎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⒈迎中秋 庆国庆活动议程

⒉迎中秋 庆国庆活动开幕式队形表

⒊广播操、健步走比赛参赛选手名单

⒋广播操比赛出场次序

⒌道德讲堂工作人员分工表

⒍参加道德讲堂人员名单

⒎参加金融创新大讲堂人员名单

⒏参加大学生员工座谈会人员名单

篇9

【导语】

青海高考的顺利进行,得到了领导的重视与关怀。省委书记、省长王建军多次就高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并要求6月8日上午举行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延迟半小时召开,“让考生先行”,方便莘莘学子的应考出行,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优先发展教育的为民情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招委会主任王予波三次主持召开全省高考安全备考和检查工作会议,对今年的高考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并亲临考点一线检查指导。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晓赴西宁市部分考点实地检查高考情况。考试期间,省教育厅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各地招委会主要领导全时坐镇考务指挥平台靠前指挥,为切实提高高考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组织保障。汇聚了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宣传、保密、公安、安全、武警、卫生、电力、电信、无线电管理等各级招委会成员单位和部门制定了详细的保考工作方案,将近2万名工作人员参与了考试环境整治、考点安全保卫、试卷安保值守、*宣传引导以及其他考务保障工作,为考试的平稳开展和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勇于担责,科学组考、规范办考、精细管考,认真落实考务管理工作有关规定要求,全力维护了高考的公平性和公信力。倾注了社会的关心与奉献。全省各地社会各界自发组织开展爱心送考、免费提供饮用水等*活动,广大市民自觉响应错峰出行、少用私家车、避开考点路段、不在考点周边鸣笛等护考倡议,以实际行动为高考工作和考生们助力加油。全体考生也以自强自信回报社会关注,沉着冷静,诚信应考。湟源某考生带病坚持,挂着吊瓶吸着氧气完成考试,体现了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高考结束后,随即进入紧张的评卷工作环节,6月25日12:00成绩和招生计划。近期,省招办将举行网上填报志愿第二次模拟演练,在西宁组织高校现场宣讲咨询会,并与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合举办青海专场网上咨询会,还将外语口试和公安、司法、军队等特殊类型招生的面试、体检等有关工作安排。省招办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在舒缓紧张情绪、享受轻松假期的同时,随时关注“青海省教育考试网”和省招考工作微信公众号,及时了解招考工作动态和政策信息,为下一步网上填报志愿做好准备。

为方便大家及时获取2018高考后相关信息,

篇10

一、2013年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建设,夯实执政基础。

按照市委有关工作要求,我镇结合实际,充分发挥“三联三问三帮”帮扶机制,紧紧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这个中心抓好我镇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活动部署,扎实开展“三联三问三解”活动。截止11月底,全镇共联系党员群众600多户、800多人,征求党员群众意见80多条,宣讲政策法规90多场。化解群众突出矛盾纠纷29起,为民办实事好事53件,与各村商定规划30多个,筹集慰问金91800万元,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346人,进一步拉近了乡镇干部与农村党员群众的党群、干群关系,为干部下村工作打通一条“绿色”心灵通道。二是投入73万元,新建联民、联光村委会办公室360平方米,彻底改变农村办公场所危、旧、矮、窄的问题。三是建设大联村党支部示范点,为该村完成重点项目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投入60万元完成该村办公室整体装修、建设篮排球场、戏台并安装老年人健身器材,有效改善群众办事、活动场所,进一步增强党员凝聚力、战斗力。四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及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深入开展“三联三问三帮”活动。将支部党员干部帮扶网络图公开上墙,采取帮钱、帮物、帮技术等帮扶形式从缴交参合金和参保金、改造危房、种养技术等方面帮助贫困党员,确保我镇每一位困难党员都享受到住房、医疗、养老、生活等保障,并学会一技之长。五是整治镇、村干部“慵懒散奢贪”,配齐政府雇员。新聘8名“政府雇员”充实到每一个村担任村干部,整体增强村干部素质和办事能力。完善干部学习制度和相关考勤管理制度、加强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不断规范镇、村干部管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有效改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得到群众认可。

(二)社会经济稳步增长,各项工作成效明显。

2013年全镇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镇财政收523万元,同比增长27%,完成年初镇财政预算的111.5%,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一是农业经济稳中有升。今年全镇水稻种植13433亩,新增海巴戟种植面积50亩,荔枝、菠萝、槟榔、胡椒、橡胶等种植到达面积分别为4115亩、4220亩、13367亩、4380亩和3022亩。家禽、生猪出栏量为27万只(头)。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推进袁水“海巴戟”种植、群爱家禽养殖、红石富“硒”红薯、联光瓜菜种植、木材加工等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群众增收。二是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目前物流建材城项目288亩征地任务已全部完成,该项目正在大力推进地面清表及填复工作;另外茂西路至琼辉果菜冷冻厂道路、沙坪坝土地整理、袁水农贸市场、木材加工厂升级改造等项目也正在全面铺开。琼辉冷藏库全年冷藏量达到16万吨、元良橡胶加工公司年产量达10000多吨、环保机砖工厂年产机砖365万块,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170多人。

1、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总投入100万元在联民山塘洋和什九洋分别修建排灌渠道1.2公里、机耕道1.2公里。投入1800多万元在袁水高平洋、联益深掘洋进行排水渠建设和农田整治工作。

2、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较好完成博螯年会、环岛自行车赛等大型会议活动项目安全保障和环境治理工作。投入25万元对墟镇环境卫生进行整治,确保在节假日以及重大活动期间的墟镇道路整洁、市容市貌环境优美。二是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明显。开展领导大下访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全年共接待来访群众185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5宗,接访调处率100%,成功调处率98.1%。加大打击“两抢一盗”力度,组织开展严打专项行动,受理刑事案件12宗,破12宗,破案率100%,社会治安明显加强。

3、大力发展民生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一是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强。全年发放各类临时救济金16.38万元,完成80岁以上高龄老人调查登记,共561人。新增各类低保对象18人。(其中,低保户12户、18人)二是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今年全镇完成204间危房改造,总投入资金447万元。三是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投入36.6万元改善镇中、小学教学环境和师生住宿条件。四是认真做好新农合医疗报销和城乡养老保险征收工作。到目前为止,全镇新农合医疗已征收25815人、共154.885万元,占市下达任务的98%;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征收8340人、897700元;城市养老保险征收74人、7400元;五是共发放农资综合和粮食直补资金138.67万元,涉及农田7794.86亩。六是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全年落实长效节育措施272例,其中当年对象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237例,其中结扎3例,当年及时率97.13%,纯女户落实25例,发动多台怀孕人流13例引产5例。六是投入资金96万元对镇办公大楼进行装修,给群众办事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4、加快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一是投入524多万元完成墟镇市政整体升级改造和乐园路环境整治项目。二是以开展“清洁家园”和“植树造林、绿化宝岛”活动为载体,从各方面加强我镇的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营造优良的人文社会环境。目前,我镇已投入140多万元进行山柚园、土吉、群星等文明生态村建设。三是完成农村“一事一议”项目5个,共计投入资金417.44万元。投入资金1100多万元启动建设茂西路口至琼辉冷藏公司道路硬化升级。四是完成建设镇二期经济房36套,其中,干部职工经济适用房30套、周转房和镇食堂6套。五是群爱敬老院、镇中心幼儿园等项目顺利推进,按期完工交付使用。六是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各项工作,完成申报防震屋建设5间、农村改水改厕100户。七是开展“绿化宝岛”大行动,全镇计划造林1800多亩,其中经济林1000多亩,公益林800多亩。

5、村级换届顺利完成。今年是村级组织换届年,年初镇委、镇政府就针对换届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摸底,针对各村尤其是重点难点村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措施,做到早动员、早谋划、早启动。全镇11个村委会共选举产生新一届“两委”班子成员75名,其中书记、主任“一肩挑”的6名;交叉任职24名;新当选23人;妇女14人;40岁以下年轻干部13人;大专及以上学历34人;中专及高中学历44人;初中学历27人。由于方法对头、措施有效,我镇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

6、做好灾后生产自救和重建工作。“12·14”水灾过后,及时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各村调查了解受灾情况,并组织群众做好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全镇共有12个村庄受灾,受灾群众2.3万人,安全转移1168人,冬季瓜菜受灾面积7586亩,农田受灾面积5680亩,禽畜42747只,经济直接损失5573万元。目前全镇正在投入大量的人力及资金组织群众开展灾后生产自救和重建工作。

7、石梅搬迁工作。市委市政府安排我镇搬迁安置工作任务8户,截止12月10日,我镇已动员4个搬迁户签订协议,占任务的50%。今后我镇将加大工作力度,争取按时按量完成市委市政府分配到我镇的搬迁安置工作任务。

二、存在问题

一年来,我们在各项工作中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1)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仍不合理;(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3)土地等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凸显;(4)农业基础设施不强,部分田洋有待整治。

三、2014年工作总体思路

2014年,我镇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十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强基础、解民忧、保民生、促发展的奋斗目标,因地制宜、做强优势、做活特色,全面全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绩、再上新台阶。2014年我镇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快农业、墟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继续推进我镇特色农业的发展,抓好冬季瓜采的种植,加大大棚设施农业的种植面积。

3、继续深入开展“三联三问三解”行动,加大结对帮扶力度,切实做到问计、问政、问需于民,为民解忧、解困、解怨,改善党群、干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