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环境治理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高环境治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提高环境治理

篇1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 of tax revenu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whether different kinds of main markets can compete fairly, and eventually affects the constant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ax authority, as an important functional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should stand at the point of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xcavate and integrate the resource of environment, optimize the environment of tax revenue, in order to provide a guarantee of high-quality service for tax payers. By explain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of tax revenu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strengthening the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of theenvironment of tax revenue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ver perfecting the service of national tax revenue. At the same time,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service of national tax revenue which is put into effect now, effective 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the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of the environment of tax revenue has been put forward.

关键词: 税收环境;综合治理;纳税服务

Key words: the environment of tax revenue;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the service of tax revenue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131-02

1税收环境的内涵

所谓环境,指影响生物机体生命、发展与生存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税收环境,指影响或决定税收制度产生、运行及其成效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属于社会环境范畴。税收环境可分为广义的税收环境和狭义的税收环境。广义的税收环境包括政治法制环境、经济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生态环境、国际环境等内容。它与政治体制、经济、历史、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狭义的税收环境包括管理体制、法制环境、道德环境、信用环境等内容。管理体制,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即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将这些组织形式结合成为一个合理的有机系统,并以怎样的手段、方法来实现管理的任务和目的。科学、完善、健全的管理体制是优化纳税服务的根本。法制环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即一个国家法的整体;另一种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对法律实施监督等活动和过程。人们讲的法制系统工程即这种法制环境的含义。完善的法制环境是优化纳税服务的重要保证。道德环境,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税收道德环境为纳税服务提供社会意识形态的良好环境。信息环境,指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依托现代先进信息技术能为优化纳税服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税收环境综合治理对优化纳税服务的重要意义

加强税收环境综合治理是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必要举措,也是税务部门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良好的税收环境,对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1 完善、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是优化纳税服务的根本管理的体制主要指税收管理体制,是规定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在各自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则,其核心是管理机构的设置。从我国实践看,完善、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税收的发展。

2.2 公平、公开、公正的法制环境是优化纳税服务的保障现代纳税服务是法制化的纳税服务,健全的法制环境是提高纳税服务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其实现的重要前提。税收法制是国家税收法律原则、规范意识和制度的总称,它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税收法律法规体系,使税收征纳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为纳税人提供公平、公开、公正的税收法制环境,为优化纳税服务提供保障。

2.3 诚实、信用的道德环境是优化纳税服务的必然要求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其含义是公民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应讲信用,守诺言,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税收诚信既体现作为征税主体的税务机关必须坚持诚信原则,依法征税;也体现广大纳税人要秉持诚信理念,依法纳税。加强税收诚信建设有助于税务机关和广大纳税人不断增强税收法律意识,坚持依法征税、依法纳税。

2.4 高效、多元、信息化的科技环境为纳税服务提供支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决定了信息化在纳税服务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税收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对税务机关的内部组织结构和业务运行方式进行重大改造,使职责细化、岗位明确。使税收征管更加科学、合理、严密、高效。使对纳税人的管理与服务更加透明、便捷。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充分发挥信息、管理技术对纳税服务进行创新,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降低征纳成本,已成为现代纳税服务发展的趋势。

3我国现行纳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税务机关不断规范执法行为,整顿税收秩序,加强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税收环境。现阶段我国纳税服务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

3.1 纳税服务法治体系不健全,纳税人权利严重缺失目前,我国税法侧重于对纳税人义务的规定,对纳税人的权利较少涉及,没有一部系统规定纳税人权利的基本法。纳税服务法制体系的不健全,使纳税人的合法权利长期得不到应有重视。现实中纳税人在税收使用方面处于无权地位,他们要做的仅是缴税,税后如何监督、如何使用基本无权过问。这与西方国家公民普遍享受税务机关周到的服务、同时也享有基本的税收权利形成极大反差。

3.2 税收信用意识较为淡薄,税收道德意识有待加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税收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法治也要信用。目前从政府角度看,我国税收无论是在征税、缴税、用税上,透明度和公开度仍显不够,影响了纳税人依法纳税的积极性和自豪感;从税务机关看,少数基层税务机关对税收政策贯彻、执行、落实不到位,有的干部凭人情关系自由裁量,造成管理不公、执法不严,给纳税人产生了不公平、不诚信印象;从纳税人看,一些企业对守法经营、诚信纳税认识不足,拖欠偷逃税款行为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企业形象和诚信也受到严重损害。

3.3 税收人文环境建设薄弱,税收文化建设有待提高人文环境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后续发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相对税收法治、信用和服务环境而言,税收人文环境对于税收和经济发展的潜在力是不可忽视的。我国税收人文环境的问题表现在:一是税收区域文化精神主题不够突出,特色不够鲜明,在挖掘文化传统资源并赋予时代特色方面有待深入研究;二是税收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大,以文兴税的巨大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掘;三是部门、税企之间依法治税、诚信纳税等方面的文化交流合作较少,有待加强。

4我国税收环境的综合治理措施

针对我国纳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需加强我国税收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为纳税服务提供良好的税收综合治理环境。

4.1 进一步完善纳税服务的有关法律,提高纳税人维权意识 完善纳税服务的立法保护。在立法上,首先确立纳税人在宪法上的应有地位,实现纳税人宪法权利与宪法义务的平等和一致,为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立法提供宪法依据;其次适时制定《纳税人权利保障法》,建立健全纳税服务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纳税服务法律级次,使我国纳税服务真正从职业道德和政治思想工作范畴上升到税务机关应尽的法律义务和职责。

4.2 进一步完善税收信用环境,提高征纳诚信意识信用环境是在法治与德治的社会基础上产生的。税收信用环境离不开社会信用环境的支撑与保障。从政府角度说,政府应致力于建立信用的规则和进行信用的实践,建立一个取信于民的政府;从税务机关角度看,应加强自身诚信建设,加强为纳税人服务理念,加强执法监督和检查监督,完善纳税信用评价机制;对纳税人而言,加强守法经营、依法诚信纳税教育,对拖欠偷逃国家税款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

4.3 加强税收文化建设,营造和谐人文税收环境税务机关必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人文管理理念,以文兴税,建设和谐税收人文环境。大力弘扬先进税务文化,加强税务文化品牌的提炼和宣传,加强文化建设与税收工作的有机融合,引导干部把文化理念转为规范执法、文明服务的自觉行动;同时税务机关注重加强部门之间、税企之间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扩大文化开放度,不断提高文化创建的层次和水平,共同营造和谐税收人文环境。

篇2

论文摘要 近年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尤其以城市更普遍,影响更大,大大的影响着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本文从微观各方面来分析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高发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提高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和维护政府的形象,加快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 原因 治理对策

一、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现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以及由环境引发的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痼疾,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近年来高发不断,据环保部原总工程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杨朝飞透露的数据显示:“自1996年以来,环境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环境群体性事件尤以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更广泛、更复杂、影响更大。这些规模巨大的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有的甚至演化为暴力事件,出现人员的伤亡,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暴露出当前工业化以及城镇化改革进程的一些遗留问题,更暴露出各级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职责的缺憾,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广大民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度,作为公众“委托人”行使权力的政府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

二、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高发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唯GDP是首务,缺乏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观

理性“经济人”总是在追求自己经济利益的同时不断增进社会的利益或集体的利益,当然,地方政府追求自身的发展也就无可厚非,但是片面追求以GDP为代表的经济发展,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这就很容易引发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方面的冲突,这也是近年来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不断高生的一个重要原因。GDP不仅是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一把重要标尺,同时,也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完成年终目标的重要凭证。为此,各级地方政府大量引进企业项目,而在项目的监管跟进过程中,一方面,政府对于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的设立审批存在一定的骄纵,出台各种各项优惠政策,有些政策甚至与当地的特色经济发展相冲突;另一方面,在发现企业有违法排污或造成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后,政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潜在的纵容了企业的这种行为,为后期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埋下了不定时炸弹。

(二)信息不对称,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

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导致了民众与政府和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要上一个项目,几乎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民众要等到项目开工才知道,民众以及相关的利益者没能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民众有表达自己利益的权利但没有表达的机会,有的在环境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有的甚至没有环境风险评估,在没有考虑对周边环境带来潜在的风险下,仅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就做了相应的环境风险评估报告,这样的决策科学性受到质疑,同时也为潜在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埋下了祸根,地方政府本应该为广大的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项目的发展也能带动当地的就业问题,“多赢”的本质却出现了“多输”的局面,多方的利益格局被突如其来的事件打破,这样的后果是决策不民主造成的,是意外却又是在情理之中,没有公开透明的信息,没有科学而又民主的决策,企业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本能下很可能越走越远,民众的环境权利渐渐被侵害而得不到相应的补偿,环境权利的诉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回应,极易采取极端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三)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润,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忽视了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周边民众的生命健康财产的影响,这也是近年来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高发的重要原因。企业追求最大化的利润是无可厚非的,但要实现科学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得以人为本,只有在实现人的利益最大化从而带给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才能使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获得持久的利益。很多的化工和重金属企业,本来就对环境带来很大潜在的危害,在当地政府的保护下就直接排污或者有环保设施不用而交纳低额的污染费,这些企业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使得周边的环境渐渐恶化,以致使得民众的生存健康权和经济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民众不得不聚集起来向企业或政府声讨自己的权益,在多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民众的不满情绪积聚爆发,使得出现了打砸企业设备,捣乱工厂,围堵交通要道,甚至出现暴力群体性事件。

(四)政府公信力下降,民众环境权利意识提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成就有目共睹,温饱问题已经成为过去式,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逐级上升的,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开始逐渐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开始注重人居环境的质量,更多注重精神上的享受,维权意识也在逐渐提高,相反,政府的公信力却受到人们的质疑,各地的反PX项目集体事件常有发生,为什么谈到PX人们就开始恐慌?这要归结于地方政府的职责,在引进大型化工项目时,没有充分考虑潜在的环境风险和对周边民众健康以及经济的影响就匆匆上马,演绎的却是一出出环境群体性维权事件,广州茂名反芳烃项目游行示威就是在历年各地PX炼油等项目遭民众抗议的引导下进行的,项目的“秘密开工”导致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民众不得不聚集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单光鼐也认为政府公信力下降是近年来环境群体性事件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关键是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三、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对策探析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2012年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层面,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这充分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已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日程,体现了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这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内涵。摒弃过去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经济发展后环境治理”的老路,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对地方政府引进的有潜在环境危害的重大化工项目,要施行全过程的环境监督,从审批到生产的全过程,严格执行相关环保标准,对不达标的企业严格限制其投入生产使用,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加强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美丽中国,切实保障民众的生存健康环境权利,从源头上杜绝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二)畅通民众利益诉求渠道和搭建沟通平台

沟通是理解和认知的桥梁,而沟通的前提得有表达的渠道,畅通民众的利益诉求渠道和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可以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环境群体性事件一般都有一个长期累积和发展的过程,有很长的潜伏期,一般来说,环境群体性事件是由当地的环境污染的不断加重或者恶化,或者潜在的危害已经让当地的民众感到恐慌,社会成员的正当环境权益受到了严重侵害。社会成员为维护正当的环境权益,经过合理的诉求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回应,不得不采取集体行为”。在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进程中,有效的预防将其扼杀在摇篮里才是重中之重,而这其中,民众有良好的利益诉求渠道是关键,政府在项目的环评前就应通过公告、通知、新闻媒体、网络通讯等多种渠道方式告知公众,避免新媒体时代下“小道消息”被误信误传。城市的民众环境权利意识比较强,维权意识高,合理的权益表达无果的情况下容易被煽动,所以,政府及时而有效的回应才能使得政府与民众实现良好的沟通。浙江启东风波乍起的8月中旬,环保部就发文要求:“更好地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自2012年9月1日起,建设单位向各级环保部门报送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同时提交报告书简本”。这也说明了对民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的重要性。

(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环境执法监督

法律是人们意志的体现,是规范行为的标尺,是相关制度执行的重要标准,而我国关于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存在很大的滞后性。《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规定“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这只对参与性作了一些规定。2006年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要求项目在环评的各个阶段都要公开有关信息,听取公众意见。2008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进一步规定了公众参与的方式和范围。但是,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政策规定仍然不全面,不详细,实际操作难度极大。法律法规是“刚性”指标,是执法的标准,很多的企业觉得违法成本太低,都愿意用“环境的牺牲”来换取经济利润,造成环境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国家进一步健全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部门严格执行,才能有力地将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扼杀在摇篮里。

篇3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下;诚信;对策研究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心理状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宽广。使用新媒体的主要方式有QQ和微信两种,除此之外,高职生使用播客这种新型的网络工具获取知识,高职生使用E-MAIL和手机短信的比例很高。还通过各类网站进行信息获取(SNS)。另外,还有相当大一部分高职生习惯于逛论坛和BBS社区获取信息。在日常的生活中,高职生使用新媒体工具进行网页浏览和视频欣赏的比例最高。高职生使用新媒体的时间比例来分析,发现每天使用新媒体工具,高职生人数比例高,并且高职生初步出现了上网成瘾的症状。沉溺于网络媒体,对于高职生的个人健康状况影响比较大。

二、新媒体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网络上的各种各类信息比较庞杂,并且信息的来源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一些有毒有害的信息往往会对高职生的思想世界产生不良的影响。高职生每天使用新媒体工具进行网页浏览时间长,会对高职生的视力造成严重的影响。教师应该对沉溺于网络世界的高职生给予更多的关爱,这些关爱可以从与高职生会谈的方式来进行。教师可以积极掌握高职生的心理动态,从而体现新媒体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大高职生使用新媒体中,每天使用一到两个小时的人数最多,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这部分高职生暂时没有出现沉溺于网络世界的现象,教师应该对这些高职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并且向高职生传达上网成瘾的危害介绍,让高职生积极学习健康上网和保护视力的相关知识,养成适度上网的好习惯。并且,在使用新媒体工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高职生进行专题性知识的学习,高职生可以利用个人电脑进行慕课视频的学习,也可以利用电脑设备进行职场里办公软件的学习和练习。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职生心理教育策略

(一)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鼓励高职生自主学习

高职心理教育工作者在推行心理建设时,应该将社会热点与教育工作相结合,并且从高等院校的自身实际状况出发,展开一系列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心理工作。重建高职生的思想领域,传达和谐社会新的发展和改革的理念,帮助高职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加强高职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高职生厘清国际关系,力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我国的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工作提升一个台阶。在寒假和暑假时间段,组织高职生参加心理教育实践方面的“冬令营”或者是“夏令营”。教师可以组织高职生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前往调查研究。在实践课教育的活动中坚持以社会为平台,凸显高职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注意好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的相关活动,强调课程教学的节奏,预留出充裕的时间给予高职生自主学习。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学习活动中,高职生可以尽自己的能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在“规范行人过马路”的公益活动中,促进知行学效果的提高。强化高职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鼓励高职生积极开展专题性的社会现象调查与研究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宣扬追求真理的精神理念,倡导高职生开展民主与自由的讨论与研究,并且鼓励高职生开拓创新,以厚德载物、兼容并蓄的个人追求来规范自己的语言和行为。

(二)强调人本教育,提高高职生心理基础理论水平

实践教育活动应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尊重和理解高职生的基本需求及其精神生活,给大高职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视学校为精神家园。设置大高职生心理教育学科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大高职生的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大高职生心理教育中凸显人文关怀,让高职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受关注,从而保证高职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保持良好的态度。在高职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为高职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教师可以采用网上推荐书籍的方式,为高职生推荐哲学的优秀心理书籍,帮助高职生拓宽的知识面。教师在实践课程编制方案建设中,应该重视创新精神的运用,在编制方案活动中倾注自己的教学理念,强调让高职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到深刻的心理知识。努力提高心理教学实效性,采用理论内容与体验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心理教学内容更加地贴合教学实际。在“寓教于乐”的学习互动中,得到提高,同时还能够减轻高职生的学习压力,保证高职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保证方案的设计切合学情。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教育实践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设,实践活动应该根据党和政府所倡导的精神文化理念体系来进行,在“富强”、“文明”、“民主”、“自由”的理念建设工作中,教师应该开创主体型的心理教育实践活动模式,有计划、分步骤的保证高职生的个人能力得到提高。

(三)构建良性新媒体交流平台

只有创设良好科学的心理教育网络环境,构建和谐平等的互动平台,积极克服教育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如教育针对性不强、工作量大等,才能实现心理教育的创新发展。首先,建立和谐平等的新媒体互动平台。教师可以借助该平台来指导高职生的实践学习,对心理教育实践加以丰富,让高职生将所学的内容转为社会行为,从而提高教育的外化和内化效果。同时教师需要对网络环境的受众群体特征、传播方式、内容等进行全面掌握,以生活动和直观性的方式呈现信息,将隐性心理教育的作用加以发挥,强化教育的针对性,提高高职生的心理素养。当然教师需要重视新媒体平台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选择与高职生实际生活相贴近的内容,有机整合平台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联性,使其高度一致。其次,培养高职生的甄别能力。高校教师在心理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仅要讲授新媒体的相关知识,还需要加强高职生实践指导,培养高职生判断信息、运用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使高职生合理利用新媒体处理海量信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高职生的自我成长。

(四)加强校园新旧媒体资源的融合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校园新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媒体是合作与互补的关系。高校要想创新心理教育,必须要将校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二者的积极作用,实现优势互补。通常情况下,校园新旧媒体资源的融合目的是使校园媒体形成有机整体,不同于经营主体、新闻主体、传播方式、传播技术等方面的融合,能够将校园媒体宣传的优势进行有效发挥,提高媒体资源利用率,实现校园媒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高校传媒机构和心理教育队伍需要增强紧迫感与责任感,加快研究步伐,利用手机媒体、博客和即时通讯等新媒体的同时,积极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发展,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的引导动员体系,做好新时代青年引导工作。可以说,通过多媒体之间的有效融合,校园媒体才能逐渐成为校园文化和精神宣传及传宝的重要渠道,成为全面服务师生的重要平台,有利于保证心理教育的实效性。

(五)强调行为道德养成培养,推动自主实践风气建设

在心理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还应该积极走进高职生中去,多于高职生谈心,从而了解高职生的需要,为日后的实践工作开展提供便利。心理教育可以与当今流行的通讯软件相结合,及时接受高职生对于教学管理的信息反馈,第一时间了解高职生的思想动态,为高职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这样才能够保证高职生身心健康,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日常课程的学习中去。在教学过程中,以活动为载体,并且在基础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加深高职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课程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经典案例为教学突破点,采用多媒体视频教学的方式,组织高职生集体学习历年来“感动中国”。

参考文献

篇4

1. 我国农副产品出口环境竞争力评价

按产品生命周期来划分,不同类型的产品有不同类型的环境标准,包括产品标准、周围环境标准、废物污水排放标准和加工生产标准。因此,决定农副产品环境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就是看农副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包括农副产品的产地环境、投入物、加工生产方法、最终产品本身、废物回收利用情况等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和规定,此外,还包括农副产品出口企业产品和体系认证情况、政府在农副产品生产制度、标准、检测、监督体系的建设和体制方面的协调情况等。从这些方面衡量,我国农副产品出口的环境竞争力亟待提高。

1.1农副产品产地环境状况需要改善 目前,国外对我国出口农副产品的检测已从产品的本身细化到派专人来监测产品的加工生产全过程,对原料的产地环境、农副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和加工生产环境进行评价。虽然我国环保意识有所提高,但就整体而言,我国许多农副产品的产地环境状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使得我国出口产品的污染密集度很高。工业“三废”污染、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乱排乱堆畜禽粪便、随意丢弃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业污染正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这些污染中含有大量的对人体、牲畜及农作物有毒有害的物质,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副产品的品质得不到保障。

1.2农副产品标准、检测体系需要完善 在农副产品的生产、运输、储藏、加工过程中,由于设备、操作、管理不符合标准,极易带入病菌。加之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农副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农副产品的标准、监测、监督体系也不健全。从农副产品标准制定和实施情况来看,我国现行的农业标准化水平不高,未能与国际标准接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推广还存在脱节等问题,很多农副产品还是无标生产、无标流通;从农副产品标准检测来看,我国农副产品的检验缺少统一标准,且农残、有毒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能力也不高。从我国出口产品被检查出的问题所涉及的标准看,很多项目是我国标准中是没有规定的,或国内没有相应的检测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检测合格的产品到国外却常常不合格。一些具体承担检验检疫的单位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也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不少产品出口企业,因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农副产品的一些指标无法检测,只有等待采样送到其他城市检测,而等待检测结果消耗时间,耽误货期,失去国外客户的信任,造成一定的损失。此外,在农副产品的合格评定和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多头管理、重复检验、重复收费等问题;农产品检验检疫费用过高,周期长,也造成企业负担加重;检疫机构在其中应承担的责任也因为体制原因往往无法追究。

1.3农资生产资料管理需要加强 目前,我国在农、兽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管理上存在着较为混乱的状况。生产资料管理上的诸多漏洞使得农药、化肥使用基本由单个农户自己掌握,以致于这些农产品使用的农药、化肥含量根本无法掌握。农药无统一管理,上游污染的水浇灌下游的农田,有害残留污染不可避免。化肥、有害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部分农产品的农残、重金属、抗生素等指标明显超标。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加之监督执法的不力又助长了不法分子制售假冒伪劣农、兽药和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行为,加剧了农副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1.4农副产品认证制度和标准有待完善 认证是对产品的一种评价和监督活动,包括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与农副产品有关的认证主要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此外,还有部分行业、地方和其他认证机构各自开展的多种形式的产品认证。体系认证主要是HACCP、ISO9000、ISO14000认证。从产品认证来看,目前,我国有机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无公害食品认证的认证标准不统一且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通过认证的农副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由于国内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标准不等同于国际有机食品标准,因而产品出口很难被认同。此外,一些企业违规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标志也对市场带来一定的扰乱。虽然我国已于2003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QS安全质量认证市场准入制度,但QS强制性认证覆盖的范围还不够广,对在农贸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还不能起到有效地监管作用。从体系认证来看,目前通过体系认证,尤其是HACCP认证的农副产品企业还不多。

篇5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措施在高压氧治疗神经衰弱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我院高压氧治疗中心2005年1月—2009年5月共治疗的68例神经衰弱患者,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 治愈28例,占41%;好转30例,占44%;无效10例,占15%;总有效率8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神经衰弱患者心理问题突出,心理反应强烈,高压氧治疗神经衰弱过程中,护士重视对此类患者做好每个环节护理, 实施心理护理,可提高疗效。

【关键词】 高压氧;神经衰弱;护理

为探讨神经衰弱患者高压氧治疗时的护理方法,我院高压氧治疗中心2005年1月—2009年5月共治疗68例神经衰弱患者,针对相关因素进行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5年1月—2009年5月共收治住院神经衰弱患者68例,其中男22例,女46例,年龄18~60岁,平均41岁。病程均为1~4年。排除躯体疾病和其他精神障碍者且实验室、ECG、脑电图等检查结果均正常的神经衰弱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1.2 治疗方法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在舱内用空气加压至0.25mPa,然后戴面罩吸纯氧,2次共60min,中间休息10min,最后分阶段减压出舱,全程125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常规治疗,采用刺五加、硝基安定等中西药治疗,并辅以针灸等理疗措施。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及分析。

1.3 护理方法 针对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心理疏导等综合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治疗时的护理。

1.4 结果

1.4.1 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恢复病前工作及学习能力,每日睡眠6~8 h,停止治疗后1年随访未复发者。好转:部分症状减弱或消失,每日睡眠不足6h,失眠已基本控制。无效:症状无好转甚或加重。

1.4.2 治疗结果 治愈28例,好转30例,无效10例。

2 讨论

2.1 神经衰弱定义病因 是一种以脑力和体力的虚弱为特征的神经症,是因脑皮质神经活动长期持续性过度紧张所致,表现为精神易兴奋,但易疲劳以及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绪症状和肌肉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主要因为社会心理因素如学习、生活、工作压力过大、过度紧张、过度劳累、长期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引起。但很大程度与个体素质有关,性格孤僻,胆怯、敏感多疑、急躁、易紧张容易得病。

2.2 心理特点 焦虑、多疑、悲观。

2.3 高压氧治疗机理 氧分压增高,血氧含量大幅度增加,脑组织能获得充足的氧供,脑细胞有氧代谢旺盛,葡萄糖利用率增加,从而使失调的大脑皮质的生理活动逐渐得到恢复,自控能力增强,缓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3 护理体会

3.1 心理护理 神经衰弱患者心理问题突出,心理反应强烈,通过护理人员美好的语言、端庄的举止、严谨的工作作风进行护患交流,稳定患者的情绪、淡化患者角色、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争取配合,是高压氧治疗成功的关键。应用心理学[1]知识指导患者学会调节心理平衡,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对外向型患者,我们必须听取患者的叙述,取得患者的信任,并利用治疗护理时机对患者进行开导,让患者感到医护人员会支持帮助他克服各种困难;对内向型患者,我们热情主动与之交流,诱导患者将痛苦倾诉出来,使心情得到疏泄,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健康教育 入舱前向患者介绍高压氧治疗的知识、原理、治疗程序,了解高压氧治疗的性质、特点、适应证及疗效,氧舱结构,熟悉治疗环境,使之信任和接受治疗。高压氧治疗短时间内效果往往不明显,必须经历多个疗程的治疗后方见效。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知晓此病可通过治疗、改变认知态度、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而好转或痊愈;了解该病由于长期工作负担、精神压力过大引起,积极配合治疗可治愈,同时通过对家属的健康教育,争取家庭对患者理解和心理支持,进一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3 治疗时护理 对首次进舱有恐惧,紧张心理的患者,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必要时家属或护士陪舱。新老患者座位交叉安排,以利相互帮助,交流经验;舱内根据患者爱好播放音乐,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恐惧、紧张情绪。教会开通咽鼓管方法:吞咽、张口移动下颌、打哈欠和捏鼻鼓气等。舱门紧闭后,通过监视器、话筒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沟通,认真听取患者的感受,多与舱内患者交谈,使其感觉护士就在身边。如果有耳痛时,立即停止加压,让患者做好调节动作,直到耳痛消失。稳压阶段患者相对稳定,但仍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动作、表情,有的患者治病迫切,呼吸动作过深过快,以为吸氧多治病快,其实不然,过度的深呼吸易造成呼吸肌疲劳,支气管受到强大气流冲击,使患者产生不适。减压至出舱阶段,告诉患者有耳部不适的原因,做好咽鼓管调节动作,切勿咳嗽及屏气,注意保暖[2]。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却日渐严重,这制约着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及经济的发展。

1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理论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不仅要对乡村环境进行美化,也需要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这要求在发展时立足于自然、人类和社会三大系统进行人居环境的建设。自然系统是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基础,在进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时,应当注重对农村自然系统的保护和利用,真正做到尊重自然。人类系统是农户的生活生产需求,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人为本,从需求出发对环境进行改造。社会系统是指农村社会关系、人口趋势、文化特征等社会性内容,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大背景,只要将这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就能够更好地实现人居环境建设的目标[1]。

2达州市农村人居环境现状问题分析

达州市地处四川大巴山山脉,东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在650米左右,属西部丘陵地区,物产丰富,资源富饶。总面积达1.66万平方公里,有“中国气都”之称,其处于重庆、西安、武汉、成都四大城市交汇地带,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2.1居住区缺少规划设计,缺乏鲜明特色

居民区的设计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很多景观设计公司在对农村民居进行设计时,很少真正去了解当地最原始的乡土文化特色,并未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有的农村地区政府部门为了追求形象工程,强行将农民住宅刷成统一的颜色,并未真正考虑当地的环境特点,破坏了原有村庄的传统乡土文化特色。

2.2环境污染严重,地域特色、乡土景观面临严重破坏

达州素有“气都”之称,但达州农村家用生活能源主要来源于直接燃烧柴草、木材等,冬天取暖以煤为主要燃料,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所排放的烟尘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除此之外,一些电站的建设也污染了河流的水源,使得流动的河流变成一滩死水。在某些新农村建设中,并未因地制宜地对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人文景观加以保护和利用,反而为搞面子工程大量破坏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

2.3缺乏对农村生产生活性质的考虑

达州市在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势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设计。这种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农户的居住水平,却忽略了农民生产劳作的需求,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这种建设模式并未从农户的实际需求出发,只是盲目将城市住宅设计照搬到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中,使其不仅在功能上无法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之需,而且在美学设计的角度也无法与农村环境相适应。

3改善达州市人居环境的措施

3.1有效利用原生态乡土景观

达州地处大巴山山脉,因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较差,因此形成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已然形成了一道靓丽的乡土景观,保持着传统的建筑风貌和文化氛围。在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对实际环境进行调查之后再进行改造,在尊重原有的自然生态、人文景观的前提下,做到因地制宜,有效利用原有景观,建设生态与经济和谐共生的农村人居环境。

3.2以人为本进行人居环境设计

农村人居环境与农户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时应当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而有的乡村为提高?r户的经济水平,大量占用了农户生产农田,破坏了乡村的环境,严重干扰了农户的生产生活[2]。一是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村落的功能性;二是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应当遵循生态的原则,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和发掘当地的自然地形地貌,不肆意破坏原有村落的风貌,寻找适合当地的建筑形式和风格。

3.3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达州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情况看,基础设施的完善,要注重满足农村居民的实际所需,要在保障道路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加强农村居民的体育设施、活动设施、照明体系等的建设。

篇7

【关键词】 高龄患者; 髋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2.039

髋关节置换是利用人造髋关节置换病变的所有或部分髋关节,以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修复手术,其在缓解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改善行走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优越性,已成为骨科解决某些髋关节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特别是对于老年髋部疾病的患者[1-2]。但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较多,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加之长期卧床及手术创伤打击,使得患者血液成高凝状态,血流缓慢,血管壁损伤,易发生静脉血栓,严重者可渐发致命的肺栓塞。因此,做好术前术后观察护理,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对21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有效地预防了深静脉血栓形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1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65~84岁,平均70岁;股骨头缺血坏死3例,外伤致股骨颈骨折11例,外伤致股骨粗隆骨折7例;16例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不同疾病。

1.2 方法 21例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6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评估 高龄患者常伴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肥胖、长年吸烟等病史,这些都是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因此,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对拟行手术和麻醉方式等相关因素进行评估。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应将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指导患者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以纠正营养不良和避免增加血液黏稠度。

2.1.2 做好各项术前常规检查 术前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检查,血生化常规检查,摄髋部、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等,以了解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健康状况及患者对手术耐受能力。

2.1.3 术前宣教 术前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以防术后不习惯引起便秘,教会患者做呼吸功能训练及双下肢股四头肌、小腿肌群的收缩训练,以促进患者双下肢及全身血液循环。

2.1.4 术前常规准备 常规备皮,保持全身及局部皮肤清洁,术前2~3 d使用抗感染药物,防止术后感染。

2.1.5 心理护理 耐心开导患者,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了解术前术后主动锻炼的重要性,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术后功能锻炼。

2.2 术后护理

2.2.1 密切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疼痛部位及性质,注意切口渗血情况及引流液量、颜色的变化,观察患肢肢体肿胀程度及肢端血循环情况,保持各种管道引流通畅。

2.2.2 术后保持正确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后,应将患肢抬高,保持外展30°中立位,两腿之间放软枕,避免患侧肢体内收内旋。去枕平卧6 h期间,每小时为患者进行双踝关节被动跖曲背伸运动20次,按摩双下肢腿部比目鱼肌和腓肠肌,1次/h,5 min/次,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轻下肢肿胀。

2.2.3 早期正确功能锻炼 术后6 h后,嘱患者主动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及双踝关节主动跖曲背伸运动,20~30次/h。鼓励患者多进行有效深呼吸及咳嗽。术后2~3 d拔除引流管后,在主动运动基础上可进行持续关节被动(CPM)锻炼,2次/d,1 h/次,循序渐进,屈髋不超过90°。

2.2.4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 拔除引流管后,双下肢(或患肢)可使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治疗,2次/d,30 min/次。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是一种序贯地从踝部、小腿至大腿加压的装置,该装置可减轻静脉血液淤滞,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水肿,是一种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2.2.5 药物预防 针对静脉血栓形成因素采取有效的药物预防,术后前3 d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脉滴入,1次/d,低分子右旋糖酐可减低血小板的粘附作用,可附着在受损的血管内壁,阻止血栓形成。术后3 d可予以小剂量阿司匹林口服或低分子肝素钠肌肉注射。

2.2.6 饮食指导 鼓励患者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流缓慢导致血栓形成。此外患者还应注意增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如新鲜蔬菜韭菜、芹菜等,多吃水果如香蕉等,定时按摩腹部,以促进肠蠕动,防止发生便秘。

3 结果

经过术前评估及术前术后预防性临床护理干预,21例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无一例发生深静脉血栓。

4 讨论

深静脉血栓是人工关节置换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50%~70%,继发肺栓塞发生率为4.6%~19.7%,因此,手术前后的护理干预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尤为重要,也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3-4]。特别是术后早期的活动锻炼,能够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是减少术后静脉血栓的有效途径。另外,髋关节置换术大多为高龄患者,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加之伤后长期卧床,下肢血流相对缓慢,而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手术创伤刺激可造成血管内膜损伤,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这些均是造成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在护理中密切观察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争取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深静脉血栓引起的死亡[5-7]。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高发期在术后1周内,本组21例患者在术后1周内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无一例发生静脉血栓,是今后护理工作中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借鉴的方法。

综上所述,精心的护理和密切的护理观察,能够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因深静脉血栓造成的死亡。

参考文献

[1] 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692-703.

[2] 童陪建,肖鲁伟.人工关节置换术并发症防治及术后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9-33.

[3] 吴人淳,覃樱,郑琼.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9):1770-1772.

[4] 付桂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20例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药物应用,2009,3(4):174-175.

[5] 应春柳.循证护理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2009,25(1):25-26.

[6] 万翠萍,郭颖,林云鹤.中西医结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3):2165-2166.

篇8

按照年初工作部署,XX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工作业已完成,并将于今天正式,受公司最高管理者周呈强总经理的委托,下面我就公司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总体情况向大会作介绍说明。

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这三个管理体系是国际上公认的比较先进、有效的系统化管理方法,它们主要通过建立系统、完善的体系并有效实施运行,使各部门职责明确,部门之间接口关系顺畅,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推行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标准,有利于企业推进规范化建设,增强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利于员工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竞争力,XX公司今年正式转入营运,规范化管理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年初,公司新的经营班子一致决定,在公司范围内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随后,我们邀请广州XX管理顾问公司的有关人员前来我司调研。

公司的三大体系认证工作得到了XX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X书记多次了解有关情况并作指示,营运部X经理派人送来了资料,并对公司在调研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和顾问公司的选择等多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

在XX公司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公司与XXXX管理顾问公司达成了辅导协议,于3月12日成立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行领导小组,由最高管理者XXX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ISO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2004年3月23日,XX公司召开了三大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动员大会,正式吹响了向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进军的号角。

为加快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进程,公司于3月24日与广州XX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达成辅导认证的协议。

从3月—5月,XX顾问公司的老师先后在我司举办了四期有关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公司员工对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了初步的认识,为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深入开展铺平了道路。

第二季度,公司在继续推进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培训的基础上,成立了由专人负责的文件编写小组,编写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从2004年6月初开始着手编写,经历了将近4个月的时间,经过编写人员深入调查,认真编写,历经三次会审,今天,文件终于得以完成。在这里我深深感谢顾问公司以及全体编写人员的辛勤劳作与和通力配合。

我们公司文件的编写,在形式上是采用先编管理手册后写程序文件;在步骤上是先调研再编写然后会审,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文件的连贯性。目前,我们共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1套,程序文件26个以及一批工作文件和表单。

体系文件的建立是为了完善我们的管理,使我们的日常工作有章可循。随着体系文件的,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也将由此进入试运行阶段。当然,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下一步工作需要我们按着文件要求进行运作,发现不足之处及时修改。在此,结合公司当前工作的实际,我就公司下一步推行认证工作提几点要求:

第一、加强培训,深入学习。

下阶段,公司将通过培训、印发学习资料、板报宣传等形式,结合内审,组织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学习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通过学习,让广大员工切实熟悉制度、掌握制度,按照制度办事。各单位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做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ISO办公室要成立检查辅导组,深入各基层单位进行指导,解决学习、运行中的疑难问题,收集意见或建议。同时针对各部门、岗位、人员按执行的要求安排必要的测试考试,如口试或笔试。对测试、考试的结果纳入各基层单位的绩效考核中。

第二、严抓落实,积极贯标。

贯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是全员参与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文件后,不论什么人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贯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严”字当头,按照文件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做到文件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严格按照程序文件规定办事,克服不良的习惯做法,优化管理环境,强化每个岗位每一个人的工作责任感,牢记“说我该做,做我所说,记录我所做的”,记录好所做的每一件事,真实提供所做每件事的证据,一切工作按程序办事。为持续改进我们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奠定有力的基础。

ISO办公室要加大与各单位的沟通协调力度,尽快收集各单位的文件修改意见,及时对文件加以修订。

三、提高认识,加深理解。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是公司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各单位各部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提高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加深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好原则和尺度,按照程序进行规范改进。

每位领导、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要按程序文件的要求 ,按照自己的岗位职责和管理职责来认真负责工作。下一步,公司将不定期的进行内部审核,保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贯标工作顺利进行,收到实效。并针对内审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整改落实,不断提高单位和公司质量管理水平。

四、整体推进,协调进行。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单位各部门互相沟通配合,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单位的消极被动,都会影响到整个贯标进程,因此,各单位各部门要做好程序的接口配合工作,理顺关系,相互配合,为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整体推进和协调进行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相信在上级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企航管理顾问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公司全体员工敬业奉献,扎实工作下,我们一定能如期圆满完成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为推进公司规范化建设,提高公司管理水平作出重要贡献。

篇9

论文摘要:依据茂名联通基站的实际情况,结合各大运营商的移动通信基站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确保基站内的设备运行安全及防盗等问题。针对该问题设计出一套从根本上提高动力设备维护水平和效率,达到监控智能化的目的的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

l概述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各大运营商的移动通信基站的数量日益增加,身处城乡结合部或偏远山区的移动通信基站因常年无人值守成为盗窃分子的光顾目标,基站的各种附属设备如蓄电池、铁塔角钢、空调外机、铜地线(排)、馈线等设备也成了盗贼的主要偷窃目标。目前,如何确保基站内的设备运行安全及防盗,已成为基站维护的首要难题。

2目前基站的现状

目前,茂名联通基站环境监控设备仍为老式的环控箱接人监控,通过采集模拟量输入到基站主设备上,从而完成上报,且只能上报简单的停电、开门、高温、积水和烟雾等告警,无法远程测量和调整参数。另外,环控箱的告警上报依赖于主设备的运行,一旦bts断站,其便无法工作。为缓解日益紧张的人员及维护工作的压力,从根本上提高动力设备维护水平和效率,达到监控智能化的目的,建设一套高水平的基站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3需求分析和设计思路

对茂名联通新建的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除了要达到基本的监控目的以外,更重要的是实现智能化监控要求。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交、直流动力系统。监控对象包括:配电箱、开关电源、蓄电池等。监控范围包括:市电输入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功率因数、频率、有功功率、电度、整流模块单体输出电流、总负载电流、蓄电池充电电流、市电状态(市电有/无,缺相,欠压/过压)、蓄电池组总电压、每组蓄电池充、放电电压等。通过对动力系统实时不间断的监控,了解每个基站电源输入输出、整流模块设备的运行情况,对电源设备出现的问题和故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和处理;蓄电池是整个直流供电系统的后备电源,我们通过监控,对蓄电池组总电压以及每组电池充、放电电压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有问题的电池及时进行更换,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2)空调、环境系统。监控内容包括:机房智能空调系统、基站分体空调(开关机、工作状态指示、空调工作电流)、温度、湿度、水浸地湿、娴雾告警以及动态图像等。保证设备运行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

(3)门禁系统。监控内容包括:远程开门、修改门禁内部的各种工作和控制参数、授权、删除用户、用户的准进时段管理,以及各种报警记录、进、出门记录、刷卡、出门按钮开门事件、门禁内部参数被修改的记录等。

4拓扑结构

茂名联通基站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采用逐级汇接的结构,由省公司监控中心(psc)、地市公司监控中心(sc)、监控单元(su)和监控模块(sm)构成,采用监控中心(sc)与监控单元(su)直联的方式。具体结构如下:

省监控中心(psc)主要对地市监控中心(sc)进行监督、维护管理。监控中心配有数据库服务器,各地市监控中心(sc)的数据直接上传省监控中心。

茂名监控中心(sc)主要对本地区的各个监控单元(su)进行管理,是本区域监控系统的管理中心,完成全网的监控信息的统计分析及处理,并对远端监控设备进行遥测、遥调,对监控对象(机房设备、环境、图像)进行管理,同时,还具有强大的门禁管理功能。所有的监控中心均可以通过d接口与广东联通综合网管系统相连。

监控单元(su)是集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传输为一体的智能化模块化单元,能够完成一个独立的物理通信基站内所有监控模块(sm)的管理工作,并将采集的数据集中通过1条2m电路上传到监控中心(sc)。

监控模块(sm)是面向具体的监控对象,具有完成数据采集和必要控制的功能。按照监控对象类型的不同,可分为:防盗、积水、电源管理、空调管理等模块。

5参考规范

(1)中国联通集团公司2009年3月《中国联通移动网基站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总体技术要求》;(2)《通信电源和空调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xdn023—96);(3)《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yd/t1051—2000);(4)《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设计规范》(yd/t5027—2005);(5)《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t5058—2005);(6)《通信开关电源系统监控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yd/ti104—2001);(7)《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规范》(gf006—2000)。

6具体功能和意义

(1)实时监控告警。无论基站距离远近,一旦设备产生告警都能在数秒内将告警信息上报至监控中心。值班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告警并做通知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处理。例如深夜情况下基站上报防盗告警,这时值班人员可以通过转动摄像头观察站内环境,从而判断是否有盗贼入侵,并及时通知代维和l1o前往。

(2)数据采集分析。本监控系统能够对设备数据进行24小时连续记录,能真实可靠地反映设备的运行情况。这些数据是设备障碍分析的得力工具。比如在蓄电池维护方而。密封式阀控电池对均浮充电压和温度条件要求较高。通过监控系统就可以随时查看电池电压和环境温度,省去了大量的现场测量工作。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还可以从中判断哪些基站的电池单体存在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3)加强维护管理。本监控系统彻底改变了旧的电源、空调等设备的维护模式。以前的维护方式是等设备出现问题后进行应急抢修,现在可以运营商可以真正掌握所有电源、空调设备24小时的运行状况,实现有的放矢的主动维护,真正做到设备的预检预修。这种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维护的被动局面,对设备的故障告警可以实现派单式的闭环流程管理。

(4)降低维护成本。本监控系统能大大提高维护质量,降低运营成本,给公司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了移动通信基站的无人值守。以日常维护的基站巡检为例,现在可以在监控中心对设备进行实时巡检,减少了无谓的维护支出。基站实行设备代维之后,还可通过监控系统对代维厂家进行考核,从而提高维护管理质量。

篇10

关键词: 网络环境 高职英语教学 自主学习 培养策略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最早提出自主学习这一概念的是Henri Holec,他在1981年出版的《自主性与外语学习》中阐述了自主学习的概念,把“自主”(autonomy)定义为“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Holec(1985)强调,自主学习本身是一个概念上的工具(conceptual tool),即设计和管理自己学习计划的能力。

我国国内学者通过研究,把自主学习的内涵概括为:自主性学习是一种理念,它体现在学习的各个环节。自主性学习的典型特征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自我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对学习进展和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二、研究的主要过程

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研究、理论学习,分析高职学生特点,总结多方面的教学经验,对高职英语教学进行大胆尝试,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构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我校2011级广告设计、酒店管理两个专业中进行小范围实验研究。按照教务处的教学计划安排,每周3课时,学生隔周在多媒体机房进行2课时自主学习,课外也可自由上机学习。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一)明确任务目标,引导自学。

在每次上新课前,教师要设计学习指导方案、布置学习任务,方案应包括每个单元的总课时,如何安排,达到什么目的;上机学习时学习什么内容,完成哪些作业,哪些是重点。学习指导方案应具体、明确,真正起到辅助作用。本环节可以书面布置,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布置完成。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主动探究学习。

学生在接到任务安排后,可以单独也可以分成协作小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广泛全面查阅和整合搜集整理学习所需要的资料,准备课堂展示活动或小组陈述。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给予相关指导,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能对机房或是在多媒体教室学习的学生放任不管。

(三)教师指导,重点释疑。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通过自主学习甚至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也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时需要教师对这些重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教师信箱、网上答疑、网上聊天室等方式进行互动,教与学可以因时因地更加灵活地加以调整,不再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这种网上互动方式非常积极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疑难问题,避免了学生因为害怕出错而不敢提问的尴尬情况,因而更有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强化学习效果。

(四)重点知识精讲,注重策略。

这一阶段教师主要讲解重要的语言点、语法、文化背景、文章结构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难句翻译、写作等,同时,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学习,并进行相关的练习。

(五)完成任务并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应包括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引入学生档案袋。评价应该以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为目的,手段和形式可以多样化,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自主获取相关的职业英语能力证书,如: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证书,职业英语水平等级考试,国家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

三、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通过实行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英语运用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基于以上研究,我们总结出了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加强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观念。

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依旧较强,仍然把学习重点放在考试上,忽略了交际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有必要首先介绍自主学习理论,让学生对自主学习有所了解。教师可以通过讲座,或发放培训资料让学生阅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理论的起源、现状及发展,了解英语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及深远意义,从而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重视自主学习,逐渐培养和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二)进一步实现高职英语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高职英语教师应特别明确自身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师应该是课堂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向导和顾问,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在学习中发挥思维和智慧的空间,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和评价,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或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活动,把教学真正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