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经济调查范文

时间:2023-10-08 17:4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经济调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经济调查

篇1

关键词:社区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调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39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65-01

精神障碍患者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一些患者客观上存在对自身和他人的危险性,因多数精神障碍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且在治疗上有一定的难度,导致社会功能残疾比例较高,使他们给社会和家庭及本人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和负担。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恢复精神疾患的身体,心理,重返社会。为此我们开展社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在调查的基础上,采取防治,康复措施。

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塘栖街道所有常住户籍居民。

1.2调查方法。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医生和塘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精防生组成,采用CCMD-3诊断标准,对在册的重性神疾病患者进行调查。

1.3资料处理。所得资料由精防医生填入全国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统一表,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患病率:按全国残联规定的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6.0‰,略高于全国流调的平均患病率。

2.2性别、年龄患病率:男、女性别在患病率上无显著差异,按年龄分组,≥60岁的老年人患病率均在10%以上,而

2.3各类精神疾病的构成比(表2)。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最高,占各类精神疾病总数69%,又是精神疾病中最为严重,其患病率和复发率最高,这部分患者又大部分时间在社区,所以社区防治至关重要。

大多数精神疾病,都需要长期服药,从调查发现,患者的服药率仅29%,其原因估计与患者的家庭经济相关,家庭月收入

3社区防治康复措施

社会化的工作体系,建立三级网络管理,按照全国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的任务要求,内容和方法组织实施,有效管理精神疾病患者,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康复。

3.1建立健全的三级网络管理。我区已经建立了社区精防工作的三级网络机构,并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按照病情的严重及危险性评估,分四级管理。

一级管理:医疗计划为主,每半月随访一次。

二级管理:从医疗计划开始,逐步增加生活职业能力康复,每月随访一次。

三级管理:执行医疗计划,制定针对性的生活职业能力康复计划,每两个月随访一次。

四级管理,半年随访一次。

3.2积极谋求各级政府部门对精神疾患的重视与防治工作的支持,做好社区患者的定期随访工作,使患者能够接受及时而又针对性的医疗指导和服务。

3.3动员家庭成员支持与参与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活动。定期对家属们进行精神疾病本质、如何正确对待病人、减少疾病复发等基础理论教育,建立各种康复场所,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和疾病咨询,使患者早日恢复家庭生活和社会功能。三年来,实践证明,实施精神疾病的社区随访和康复,能使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得到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服务,也是精神疾病防治的方向。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5(b)-0192-02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具有慢性、常见性、终生性等特点,目前临床上以“三多一少”为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易消瘦[1]。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在逐年上升,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伴有心、脑、肾等并发症,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2]。而精神病患者由于容易受到精神症状支配,对于饮食控制差,自我控制能力薄弱,且会拒绝药物治疗,因此临床上并发糖尿病后治疗依从性较差,常规的护理并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该文为了探讨社区护理风险管理对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从2015年1月―2017年2月该社区收治的精神病患者530例中,选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30例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从该社区收治的精神病患者530例中,选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30例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WHO所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3]。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46.50±5.13)岁,病程最短为1年,最长为15年,平均病程为(15.32±3.46)年。实施社区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对3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性护理、药物治疗、监测生命体征等。2016年2月―2017年2月对相同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为以下几点。①在社区内加强相关护理工作人员及家属或监护人的知识培训,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②制定风险防范措施,社区护理工作人员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口服降糖药物以及相关不良反应,了解胰岛素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要进行鉴别,用药后,嘱咐患者按时进餐,密切注意患者的血糖变化。由于精神病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类疾病,患者往往会认为自己没有病,此时护理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与家属密切配合,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务,确保患者有认真服药,防止患者因不想服药而私藏。③加强高危患者的病情监测,仔细询问相关进食情况,防止低血糖的发生,随时监测血糖。对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要提前进行预知,并制定相关策略,比如患者运动时为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可常备一块糖,或者有相关人员的陪伴,运动之后及时洗澡更衣。对于出现的低血糖现象,指导家属或监护人进行相关自救方法。④对于一些精神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列入重点监护对象,对于自控能力差,无法做到严格控制饮食的患者,护理工作人员细心劝导,并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确保患者膳食的质和量,避免患者的暴饮暴食,做到严格的定时、定餐、定量。并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争取家属的理解,做到护患间的良好沟通,保证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安全。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由于精神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低,对于医嘱往往不能很好的执行,因此需要在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了解相关糖尿病的知识、病因以及发病机制,使其能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同时进行相关心理护理,给予患者适当的关注,了解患者的所需,达到减缓病症的目的,促进患者间、护患间、医患间的沟通交流。⑥在社区宣传栏放置相关糖尿病知识宣传报,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并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进行相关有针对性的宣讲,纠正患者的相关认识?`区。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

对比分析实施前后患者的相关综合能力以及血糖水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该文出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进行表示,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 实施社区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患者的相关综合能力评价

从该次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出,实施社区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在合理控制饮食、定时取药、服药依从性以及生活自理方面等综合能力评价均优于实施前,两组数据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实施社区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

实施前患者的空腹血糖为(9.60±3.15)mmol/L,实施后患者的空腹血糖为(6.28±1.21)mmol/L,实施前患者餐后2 h血糖为(13.20±2.50)mmol/L,实施后餐后2 h血糖为(9.32±1.58)mmol/L,数据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精神病患者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在情感、意志、动作行为方面都能出现明显的异常。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一般人很难去理解。有时会受到病态心理的支配,出现伤已伤人的念头。糖尿病和精神病都是需要长期甚至是终身服药的,部分患者由于心理因素,对药物是抗拒的,因此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方面依从性较差,容易导致病情的加重[4]。而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医疗技术的发展,护理工作的风险和难度也在加大,此时有效的护理方式,可以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避免相关病症的出现,减缓病情,延长患者的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社区护理风险管理,是对潜在的危险进行识别,并采取正确行为的过程。采取积极的前瞻性的护理干预模式,从而达到有效规避风险的目的。

篇3

关键词:天山天池; 哈萨克族;文化旅游;社区参与

1985年,墨菲(p.e.m urphy)第一次把社区参与的概念引入到旅游研究中,尝试从社区的角度研究和把握旅游。1997年在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颁布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实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中明确提出了社区参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环节,进一步确立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的意义和影响[1]。

一、天山天池社区居民基本概况

1.自然环境。天山天池自然保护区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社区为三工河乡居民为主。因此本文研究的社区范围包括天池景区所在区域和三工河哈萨克族乡的行政区域。三工河乡地处东经88°03′~88°08′,北纬44°46′~45°30′范围内。分南部山区和北部沙漠区,天池景区位于该乡南部山区。

2.社会、经济环境。三工河乡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体,汉,回,维吾尔,东乡5个民族聚居的多民族乡,其中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72%。全乡行政面积1 3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 700亩,有人口4 018。wWW.133229.coM据2006年调查数据显示,在三工河乡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有725人,从事农业生产的有397人,从事旅游业经营的有345人[2]。

表1 三工河哈萨克乡近几年的经济收入统计表

二、调查对象及时间与方法

2010年5—6月,本人在天池景区所属的行政区阜康市进行调研,主要通过阜康市旅游局,天山天池管理委员会,三工河哈萨克族乡政府等旅游相关部门进行书面材料的收集。2010年7—10月期间,为了更好的研究社区居民对文化旅游影响态度,本人先后几次进入当地社区及天池景区内进行实地调查,采用了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对象主要是当地居民。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2份,其中有效问卷282份,回收率为94%。问卷调查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关于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态度的调查,此调查中采用李克特五点式量表来分析。量表的设计包括两步:第一步是“赋值”,根据设定的规则,对不同的态度特性赋予不同的数值。在分析中,5分表示非常同意,4分表示同意,3分表示不知道,2分表示不同意,1分表示很不同意。第二步是“定位”,将这些数字排列或组成一个序列,根据受访者的不同态度,将其在这一序列上进行定位,再定量测定居民对文化旅游的态度。李克特五点式量表中,1~5等级评分平均值在1~2.4之间表示反对,2.5~3.4之间表示中立,3.5~5之间表示赞成。

三、调查结果分析

1.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通过问卷的统计,被调查的对象中,男女各占总数的49.6%和50.4%,接近1∶1比例。年龄集中在25~44岁之间,占55.7%。初中文化程度比例较多为36.9%,其次是高中、中专和小学。从问卷中还得知被调查居民中哈萨克族占66%,汉族占12.7%。具体数值(见表2和图1):

表2居民基本情况

图1居民的文化程度

2.社区居民对文化旅游经济影响的态度调查。从表3可以看出居民对“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使就业机会增加”,“使居民生活现代化程度增加”和“改变经济观念”这四项各占63.8%、62.4%、72%及85.8%。从均值4.56、4.28、4.53和4.74也可以看出,社区居民对这些项目的赞成率很高。“使居民收入增加”占34.4%,均值为3.57表示赞成,“引起物价上涨”这项占38%,均值为3.23表示中立。“使居民贫富差距加大”这项占4.2%,均值为2.12表示居民反对这项项目(见表3)。

3.居民对文化旅游环境影响的态度调查。从表4可以看出在环境影响的态度调查中居民对以下四个调查项目的所占比率各为72.3%、67.02%、62.4%和71.6%。量表均值都高于4.2,表示居民对这四项调查项目的赞成率很高(见表4)。

4.居民对文化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态度调查。居民对文化旅游正面社会文化影响的态度较强烈,即“使哈萨克族文化得以传播”赞成率达94.3%,均值为4.36,表示赞同这项调查。居民对负面社会文化影响的态度中,“影响当地社会治安”,“扰乱了本地居民正常生活”及“降低了居民之间的信任度”这三项调查项目的反对率很高,各占82.2%、89.7%和93%。均值小于2.4则表示居民反对这项调查项目(见表5)。

以上针对社区居民对旅游经济、旅游环境和社会文化影响的态度分别进行了研究,下面对三种影响的正负面影响进行了综合比较(见表6和图2)。

表6 居民对各正负面影响态度的综合均值

图2居民对各正负面影响态度的比较

从表6和图2中可以看出,当地社区居民对正面影响的态度都是赞同的,其量表均值都在3.5以上。其中对经济正面影响态度的均值为4.34,说明居民对旅游经济影响的态度比较积极,同时对负面影响态度的均值为2.68,处于中立态度,表明一部分居民对经济影响还持一种冷漠态度。居民对环境正面影响态度的均值为4.63,表示对此影响的态度很强烈也很赞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态度的均值为1.75,表示居民对此负面影响持反对态度。社会文化正面影响态度的均值为4.36,表明居民对此影响的赞同,而对社会文化负面影响态度的均值为1.69,表明居民对这三项负面影响持反对态度。

5.居民对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态度。为了更明确的表示居民的态度问卷还调查了“哈萨克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与您有关吗”,“是否愿意参与本地旅游业发展中来”,“居民对游客数量的认识”及“对外来游客的态度”这几项问题。通过统计数据发现有95.7`%的居民认为哈萨克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与自己有关,4.3%的居民认为与自己无关。有94.3%的居民愿意参与到本地旅游业的发展中,有5.7%的居民不愿意参与本地旅游业的发展中。对游客数量认识调查中,发现有55%的居民认为游客数量刚好,认为过多和有点多的都占6%,有点少和过少的各占17%、16%。在对游客的态度认识上,有56%的居民非常欢迎,34%的居民表示欢迎,很少的一部分居民表示讨厌。总之,目前大多数居民对游客表示欢迎,并表示希望游客更多一些(见图3和图4)。

四、结论

1.居民的社区参与能力弱,居民的文化程度与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参与的能力,特别是旅游知识与旅游技能的水平[3]。由于三工河乡居民大多数为农牧民,这决定居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在文化程度的调查中显示,居民文化程度较低,多集中在初等教育阶段。因此,要通过培训和培养当地旅游人才,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参与的能力。

2.居民对本地开发哈萨克族文化旅游的支持度较高。在态度调查中显示,居民对正面影响态度均值都高于3.5,表示积极赞成哈萨克族文化旅游的发展。虽然负面影响的态度均值低,但还是有少数居民持支持态度,因此还得降低负面影响。

3.居民主动参与旅游业的积极性较高,对外来游客的态度也是积极的,这为哈萨克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 murphy p e.tourism: a community approach[m],methuen.new york and london,1985:155-176.

篇4

医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和对自己就业前景的预测见表1,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医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认识和看法基本一致,其中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当前就业形势是较严峻的(53.25%),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比较迷茫(49.35%)。结果显示,医学生已经意识到当前的就业形势。在这个前提基础下,医学生是否会选择到社区卫生机构就业,这对我们下面展开医学生到社区卫生机构就业的意向调查及原因提供了一个大的背景跟前提。这个结论的得出可以让本文更具有现实意义。

医学生毕业后在何种医疗机构从事工作

图1显示医学院校的学生希望在哪些医疗机构从事工作。其中有53人希望到二甲以上等级医院工作,占70%;13人希望到卫生行政机构工作,占17%;而希望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6人,只占8%。医学生到社区卫生机构就业的意向不到10%,说明当前医学生社区服务意识不强,绝大部分的医学生还不愿意到社区医院工作。

影响选择社区卫生机构就业的因素

图2显示的是影响医学生选择社区卫生机构就业的因素。有39%的医学生选择了福利待遇是影响其选择社区卫生机构就业的原因,从中反映出要想医学毕业生选择到社区卫生机构就业,从客观上来讲必须要在社区卫生机构的福利政策待遇上有所提高。而26%的医学生选择个人学历水平,24%的医学生选择个人意愿是影响其选择社区卫生机构就业的原因,从中反映出要想医学生选择到基层社区卫生机构就业,从主观上来讲必须要在他们的个人学历水平与个人意愿的基础上主动引导他们到社区就业。

各因素对择业的影响程度

表2显示的是各影响因素对所调查医学生择业的影响程度。在这一系列的影响因素中,社区卫生机构的优势又占到多少。当前医学生择业意向趋于理性,积极调适回应市场需求[2]。64.9%与68.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发展潜力与薪资待遇对他们毕业后的择业的影响程度是非常重要的。社区卫生机构的发展潜力与薪资待遇不高是制约医学生社区就业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对于在学校学到的东西能否学以致用、有无家庭社会背景,选择肯定答案的相对只占了48.1%、39%。所以,要提高医学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业的意向,要着重从提高社区卫生机构的发展潜力与卫生人员的薪资待遇上下工夫。

选择社区卫生机构就业的地点

图3显示假设被调查对象毕业后都将选择到社区卫生机构就业,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将会怎样。73%的被调查对象希望到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的社区卫生机构工作,11%希望到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的社区卫生机构工作,6%希望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的社区卫生机构工作,10%希望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工作。收上问卷调查后,对选择到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城市与农村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个案调查,结果发现选择这两个地方工作的人员80%以上是由于本身学历限制和与籍贯有关。而73%的被调查对象与11%的被调查对象希望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或农村工作也反映出了现在的高校学生毕业后都希望在大城市、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而选择该地区就业的原因主要还是未来的待遇与发展。因此,想要吸引医学毕业生到基层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工作,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把基层卫生服务系统建设得更好,对医学毕业生有更大的吸引力,能让他们毕业后都希望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业。

篇5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差异明显,各区域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差异必然反映在农村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形态上。因此,各区域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必须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寻求相适应的发展模式、政策以及具备地区特色的建设途径。现阶段,农村城镇化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也进入一个问题并发阶段。人口压力大、城镇建设密度大、资源和环境压力大和城镇发展后继力量不足等普遍问题制约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科学、高速发展[3]。黄河三角洲地区做为农村城镇化发展新兴代表区域,也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重复建设、布局无序、资源开发过度和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亟需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关参考意见。

通过对典型代表“东营三义和社区”的调查研究来探讨黄河三角洲农村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现存问题并提出合理解决办法,可以较好地推动该区域农业的合理有序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社会进步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有助于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带动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显著变化。本研究以土地利用结构的发展演变为切入点,以黄河三角洲东营地区三义和社区为例,通过深度访谈、文献资料查阅等方式对三义和社区的土地利用情况、经济发展结构、居民生活现状、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等开展实践调查,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融贯等研究方法,采取叙述、分析、归纳、演绎四个步骤,深入调查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基本情况并提出合理的看法。

三、研究范围与对象

为更好的调查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城镇化,开展本研究的同时还对共属河流三角洲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城镇化进行调查比较,以发现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城镇化的特殊之处,探寻合适的发展道路。

四、研究综述

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分散型发展。

图1 珠江三角洲:外来力量推动村、镇自下而上型分散型发展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它在外向型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广泛影响下,通过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吸收外来资金和外来人口,以及在农村工业化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巨大发展推动下,产生了大批的农村式的城镇。这种发展是具有特色的发展,它从一开始就走出了一条现代化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和农村人口非农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城镇化道路是一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一种发展。

图2 长江三角洲: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发发展

长江三角洲的城镇化发展中以规划管理型的政府操作模式主导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概括长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上海、苏州等大中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城市区域的扩展;其次政府权力层层下放,开创了以乡镇企业为动力,农工相辅的自下而上农村城镇化道路的“苏南模式”及靠发展私营和民营企业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温州模式”;再次是由政府主导的开发区的建设带动了整体区域的发展,使大量农村逐渐转变为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比较典型的是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设[4]。

黄河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的山东省,面向渤海湾,北邻京津冀,是中国最后一块待开发大河三角洲。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未利用土地800多万亩,同时,这里还有中国第二大石油基地胜利油田及广袤的湿地。2009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此为起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缺少对农村城镇化的足够重视[5]。

五、研究过程

为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问题和特点,我们一行八人对山东东营三义和社区开展了为期6天的实践调研,搜集相关数据、调阅相关资料并采访相关人员,取得本次调研所需一手资料并发现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012年7月18日至19日,我们拜访了三义和社区现任党支部书记蒋时祥先生和曾任村长张孝武先生,大体了解到自2000年至2012年以来三义和社区发展变化的实况,根据前期准备向其提出问题并就本次调研重点咨询意见。经蒋时祥书记和张效武村长介绍,我们了解到三义和社区现有常住人口196户、非常住人口6219人。集体拥有土地3100亩,其中城中区1500亩,区外1600亩,超过98%的土地为严重的盐碱地类型,土地基本无生产能力。目前,社区已建成1.3万平方米蔬菜批发市场、1万平方米五金建材专业市场、1.1万平方米家具城、3000平方米餐饮服务一条街、1万平方米的旧货交易市场等设施,初步发展成为了黄河以北颇具规模的商品批发中转集散地。另外,投资4.5亿元、占地面积达260亩、惠及1380户的新农村村居改造项目已完成土建施工。

2012年7月20日至22日,我们根据蒋时祥书记和张孝武村长的介绍,对三义和社区新建的村居工程,下辖的蔬菜批发市场、五金建材市场、家具城、餐饮服务一条街和旧货交易市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三义和社区在快速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规划布局不够合理,村庄整体布局缺乏规划,商铺民居布局混乱,功能分区不够明确,资源浪费比较严重;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社区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商铺形象五花八门,市场环境缺乏有效整治,安全隐患严重,消防能力弱;商业发展层级较低,商品质量、档次良莠不齐,消费群体主要针对中低收入人群,缺乏发展潜力与动力。

2012年7月23日,我们进行了居民走访调查,随机抽选了42户居民做为走访对象,向其发放调查问卷。经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得知,约78%居民对社区整体状况持满意(包括比较满意)评价,约86%居民对社区生态环境持不满意评价(主要针对社区脏乱差现象和社区绿化建设问题),约45%居民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持不满意评价(主要针对社区供暖设施,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另外,46%居民从事自由商业贸易,月均收入约2000元;52%居民属于自由职业者,月均收入约1000元;2%居民无职业,月救济金平均700元。

2012年7月24日,我们借阅摘抄了三义和社区资料档案室保存的《三义和村村史》和其它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资料,并召开了课题调研总结会议,对所有材料进行详细的整理,结束了本次课题研究的实践考察。

六、研究发现

1、城镇化发展速度快,但发展水平低、不平衡

经济实力是农村城镇化的推动力量,也是判断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标准。以三义和社区的发展情况为例,三义和社区于1950年建立初期,全村总收入10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0万元;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95.8万元,人均纯收入7000元;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00万元,人均收入1.5万元。由此可知,三义和社区的城镇化速度是非常快速的。另外,由于社区超过98%的土地为盐碱地,土地几乎无生产能力,农业生产力低下,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罕见。同时由于该社区接近城区,多注重劳动力向邻近城区的低廉输出和租赁土地、商品零售等服务行业的发展,而对工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通过查阅社区资料和走访调查得知,农业、工业的发展速度低于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第一、二、三产业占社区经济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10%、88%。第一、二、三产业的严重失衡发展已经制约了该社区的城镇化速度与水平的再提升[6]。

2、土地利用缺乏合理的分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三义和社区集体拥有土地3100亩,其中城中区1500亩,区外1600亩。目前,社区蔬菜批发市场占地1.3万平方米,五金建材专业市场占地1万平方米、家具城占地1.1万平方米、餐饮服务一条街占地3000平方米、旧货交易市场占地1万平方米,居民住宅占地1863亩,余下为未开发利用土地。各功能区规划布局极不明确,商铺居民布局混乱,且人均建设用地比重过大,致使城镇职能发挥受到阻碍,社区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力量不足。

近些年,随着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虽逐步改善,已经初步实现社区道路硬化、水电信通畅无障碍等。但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与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速度是不协调的,部分新建商业区供水存在困难、社区1863亩的居住用地冬季无供暖、社区80%区域无绿化覆盖、社区废弃物处理系统有效利用率仅达60%,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社区环境缺乏有效治理且安全与消防隐患严重。

3、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联系薄弱,公共服务职能滞后

三义和社区的农业、工业的发展速度低于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第一、二、三产业占社区经济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10%、88%。社区第二产业主要是以原材料加工业为主,产业附加值低,无法有效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第三产业以商品零售业为主,生产服务型产业发展滞后,无法满足周边地区现代农业、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同时,社区商业发展层级较低,商品质量、档次良莠不齐,消费群体主要针对中低收入人群,自身发展能量受限。

另外,社区公共服务职能滞后。社区常居人口约有7600余人,而配套的医疗服务站点仅1个且专业医护人员配备不足,配套的文化服务设施仅能满足10%左右居民需求。商业占地面积约有4.7万平米,而配套的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等。

七、研究结论

黄河三角洲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对于推动黄三角区域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三义和社区为例调查研究并参考相关研究资料,总结出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城镇化的有关问题:

第一是城镇化发展速度够快,但发展水平低、不平衡。虽然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但是绝大部分农村产业结构单一或不合理,一、二、三产业之间发展严重失衡,阻碍了农村城镇化的科学化和持久化发展。另外,不少地区的农村依旧处于未开发状态,单纯依靠劳动力输出或农业支撑经济发展。

第二是土地利用缺乏合理的分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大多数农村在开发建设之前或进行中缺乏科学合理地规划,多根据就近、便利和节省的原则进行建设开发,导致分区混乱、土地利用率低下甚至生态破坏严重。[7]另外,很多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第三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联系薄弱,公共服务职能滞后。经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发现,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城镇经济发展并未能良好的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二者在供需联系上并不紧密。公共服务意识不强,建设落后于珠江、长江三角洲地区。

为此,我们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加强对重点县(市、区)城镇化发展的扶持,以点带面增强城镇化带动效力

黄河三角洲地区涉及6个设区市的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983.9万人,如何在这广袤的土地上高效开展城镇化建设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之一。我们建议编写《黄河三角洲未来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对发展基础好、发展潜力足的县(市、区)实行有重点、分阶段的城镇化发展扶持。同时,遵循区域经济发展基本规律,尊重区域经济发展事实,合理分配区域资源和指导农村特色城镇化发展,实现协同并进、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建设新局面。

2、推动农村经济职能的分化,建立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经济主要由特色农业、地方工业和商贸业构成。现代农业包括绿色果品蔬菜、优质粮棉和绿色生态畜牧业,是未来黄河三角洲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地方工业将来则依托当地优势农业产品走集约型、技术型发展道路。商贸业则依托城镇夯实产业基础,逐步提高产业服务质量与水平。各地方政府部门应在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之上,积极引导各地农村依托优势资源明确自我经济职能,走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发展道路。

3、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利用,科学规划城镇发展布局和功能分区

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应坚持提升城镇内涵,建立紧凑型城镇的理念。促进用地功能分区是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对功能区混杂现象进行大力整顿,有计划开展功能区重新划分工作,推动相同或相似职能集中化发展。另外,加强"城中村"改造力度,对隐患大的城中村进行拆迁或易地重建,对隐患小的城中村进行完善整治[7]。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坚决保护农耕用地、合理控制居住用地、适当调整工业用地。

篇6

【关键词】古镇旅游;旅游影响感知;社区参与

一、引言

古镇作为一种历史遗存,传载着璀璨的地域文化,具有多种价值。近年来,古镇旅游热成为国内旅游业一大亮点,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引起人们极大关注。古镇具有社区和景区高度重叠、社区对旅游的经济依赖性较强的特点,因此,所在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旅游发展的态度及其参与程度,在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周村为例,从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角度分析居民对其旅游发展的态度和构建和谐社区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1],涉及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经济影响及环境影响多个方面,同时还涉及对旅游的正负影响感知的研究。

Bosissevain认为,旅游业发展产生的就业机会有助于促进社区稳定[2];Camper指出,旅游发展有可能导致目的地居民职业结构的转变[3];Campbell指出缺乏社区参与意识以及对不断流入的外地投资者缺乏有效地规划或者干预,会使社区居民从旅游中获利的机会受到限制,降低参与积极性[4]。

国内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时期,保继刚[5]等对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的感知作了很多研究。卢松等人指出“当人们了解到发展旅游能带来全面的收益,认识到在对自身产生影响的发展计划中他们是积极地参与者”[6]时,“将有效的推动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进程”。

三、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1.周村概况

周村自古为商业重镇,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於陵邑,唐宋时期商业初具雏形,明末清初走向繁荣[7]。“清代中叶,已成了著名的商业中心,与佛山、景德镇、朱仙镇并称四大‘旱码头’[8]。1775年,乾隆南巡御赐周村为“天下第一村”。1904年,开放为对外开放的商埠,达到繁荣鼎盛,有“金周村”、“旱码头”、“丝绸之乡”等美誉。

周村旅游资源丰富,古商城核心区仍保留着市场主体—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街,主要景点有千佛寺、票号展馆、大染坊、魁星阁等。周村大街历经数百年风雨仍保留完好,街区纵横,建筑风格迥异,被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9]。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50份,有效问卷41份,有效率82%。样本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学历以初高中为主,居民与旅游业关系不够密切,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营利活动或家庭收入中旅游所占比例较低,此外,43.4%的被调查者是本地出生,78.3%居民在该地居住时间达10年以上。因此,样本较为全面,随机性较强,保证了研究的可靠性。

四、调查结果分析

1.社区居民感知分析

(1)社区居民旅游经济影响感知

在6项经济影响感知指标中,居民对旅游的正面影响感知较高,69.9%的居民认为周村古镇开发带来较多就业机会,62.7%的居民赞成“旅游对当地的发展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70%以上居民同意旅游发展“促进了当地旅游购物休闲场所的数量”、“改善了当地交通状况”等。对于旅游的负面经济影响,居民感知较弱。只有38.6%的居民认为会减少他们“利用基础设施的机会”,居民主要对自驾车来的游客存在不满情绪。

(2)社区居民旅游环境影响感知

旅游环境影响感知调查表明,居民正面感知很强。86.7%的居民认为“旅游促进了当地环境的改善”,表示旅游的发展增强了当地政府和居民的环保意识,创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负面影响调查中,55.4%的居民认为旅游已经影响到“当地宁静的生活氛围”,但生活垃圾的处理,只有25%的人认为“增加了生活垃圾的处理难度”。

(3)社区居民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

调查显示,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感知正面感非常强。92%以上居民认为旅游发展“有利于提高当地知名度”“有利于当地传统文化的挖掘”“促进了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关于“强买强卖”现象,大多数人均不赞同。

(4)社区居民态度分析

总体来说,居民对旅游业的发展基本持肯定态度,大多数居民虽然承认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已大于它给社会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对周村旅游业发展现状的满意度仍然不高仅为25.3%,周村旅游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需改进的地方。

2.社区参与问题

对周村古镇居民旅游影响感知调查表明正面感知强于负面感知,可见人们对旅游持肯定态度,但同时也看到居民在旅游中参与力度不够。

(1)社区参与意识淡薄

Pretty认为社区参与分为象征性参与、被动式参与、咨询式参与、因物质激励而参与、功能性参与、交互式参与、自我激励式参与七个层次[10]。调查看出该地社区参与处于被动式参与和因物质激励而参与的层次,72.2%的人认为旅游发展只能使当地较少人受益,同时旅游发展产生较多负面影响,但仅有6%的居民向有关部门反映过意见,参与意识淡薄。

(2)社区居民知情权缺失

由于缺少必要的沟通,居民对旅游业发展很多事情不了解。如政府在规划古镇时,征用古大街沿街居民房屋,按比例给予金钱补偿,但当时人们却不清楚征用这些房屋的用途。

(3)社区利益分配不均

调查显示,69.9%的居民认为周村古镇开发后带来较多的就业机会,但72.2%的居民认为旅游业发展只能使当地较少人受益,而且66.3%被调查家庭收入并非来源于旅游业,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地很多就业机会都被外地居民抢走。

五、对策分析

社区居民感知态度、参与状况是古镇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解决社区参与中的问题,消除潜在矛盾,提高居民的正面感知,对于构建和谐社区尤为重要。

1.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和旅游服务能力

居民应加强文化修养,提高旅游服务参与能力。一方面,通过教育培训,使其对周村历史更加清楚,增强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其参与旅游服务的愿望和热情。另一方面,加强居民旅游接待能力和相关技能培训,提高社区参与旅游的能力。

2.鼓励居民参与当地旅游发展决策

居民主人翁感非常重要,如果社区居民具有主人翁感,他们就会积极地参与旅游活动[11]。在以后的规划开发和决策管理中,要确保社区居民的发言权和参与权,引导其积极主动参与旅游发展。在居民和政府之间构建平等对话的三方交流平台,倾听居民对旅游发展的看法。

3.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旅游发展、规划和管理中,社区居民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公平与否直接影响到旅游社区发展。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社区居民利益,有利于激发其参与旅游的热情。政府应加大对外地投资者干预力度,招商优先考虑当地旅游企业,同时允许社区居民销售当地特产,开展家庭接待,满足游客体验的同时增加居民收入。

4.建立完善的旅游影响监控系统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其对周村古镇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政府应对其进行监控,定期评估旅游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增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正面感知,避免居民与游客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使诸多问题防患于未然。

篇7

关键词:健康;调查;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4-0036-03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及高龄化步伐的加速,老龄人群的健康问题将日益突出,根据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对外的《北京市2012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北京市户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户籍总人口的比例达到20.3%,北京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健康状况关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了深入了解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促进社区老年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资料支撑,选取北京市门头沟区开展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1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与老年人直接访谈调查者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根据典型性和代表性原则,选取门头沟区绿岛社区和蓝龙家园社区为调研对象,对这两个社区的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访谈调查,时间从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调研访谈人数共计80人,其中女性56人,男性24人。

2 社区老年人基本状况分析

2.1 老年人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

文化程度是影响人的健康观念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受教育程度分析,社区老年人以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数最多,占调查老年人总数的45%,其次为小学和高中,分别为28%和20%,大学文化占5%。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社区老年人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女性占多数。

2.2 独生子女老年人比例明显上升

调查统计显示:社区老年人拥有2个子女的比例最高,占老年人总数的48%,其次为独生子女老人,占28%,3个子女及3个子女以上的老人分别占18%和8%。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今后独生子女老人比例还会逐步上升,在所调研的老年人中,独生子女老人独居的占5%,应当引起关注。

2.3 老年人子女经济状况一般

老年人子女经济状况统计显示:老年人子女经济状况很好和较好的比例分别为18%和15%,二者约占三分之一,58%的老人子女经济状况一般,还有10%的老人子女经济状况很差。当前我国正处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时期,社会保障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老年人对子女的依赖性依然很强,因此,子女经济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人的生活质量。

2.4 老年人与子女联系紧密

从老年人与子女的联络频率来看,几乎每天都和子女联系的老年人占77.5%,进一步分析这部分老年人的住宿情况发现,这部分老年人多数是和子女同住。其余的均是一周至一个月内和子女联系一次,占22.5%,因此,总体来看,老年人与子女联系紧密。

60%社区老人和子女同住,在不同住的老年人中,每周回家看望老人一次的占调查总数的25%,还有15%的子女是至少每月回家看望老人一次。

2.5 老年人依然比较累

从老年人退休前工作分析,退休前在国企工作的老年人达52.5%,这与门头沟当时的支柱产业是相吻合的,有15%的老年人在事业单位工作,公务员和私企数量很少,分别仅占2.54%和5%,另外有10%的老年人是从事务农工作或料理家务。因此,总体来说,社区老年人退休前的工作基础较好,超过三分之二的老年人有比较稳定的退休工资。

退休后的老年人工作情况统计表明: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是在照看孙子女、外孙子女,有五分之一的老年人在照顾老伴,7.5%的老年人需要被人照顾,以上三者之和达60%,说明绝大部分老年人退休后被束缚在家里照看孙子女或老伴或被照顾。仅有少部分老年人闲暇时间充裕,可以自由支配,社区调查老人中有10%的从事社区工作,如绿化、清洁等。调查中还发现,少数老年人还在照顾其父母或公婆,像这种老人较多的家庭,养老问题尤其突出。

2.6 大部分老年人享受医疗保险

参与社会保障情况统计显示:接近三分之二的老人参加了北京市社会医疗保险,15%的老人可以在原单位报销医药费,还有12.5%的老人参加了北京市一老一小大病医保,这部分老人主要是具有本地城镇户口且没有保障的,从2007年开始陆续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险。还有7.5%的老人在本社区没有任何保障,原因是,这部分老人是跟着子女来到北京生活,户口仍在老家。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我国医保继续深入改革,实现跨区域联保,为居民的流动性提供便利。

2.7 老年人收入差距很大

社区老年人收入情况调查统计显示:月收入在1000元-2000元之间的老年人最多,比例达到42.5%,其次是月收入在2000元-3000元的老年人,占调查总数的四分之一,还有12.5%老人的收入超过3000元,最高者超过5000元,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老人多数是随子女来京的老人。从平均收入来看,所调查的老年人平均月收入2178元,算是比较高的。

收入来源统计结果显示:老年人收入主要来源为子女奉养、配偶提供、工作收入和退休金的比例分别为59%、23%、10%和5%。接近60%的老人选择了其收入最主要来源是靠子女奉养,这个结果有些出乎我们的预料,因为在社区调研的老人中大部分是退休工人,我们进一步分析,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退休金很低,的确没有子女每月供给的多,二是老人的传统观念,子女养老是天经地义,未真实填写情况;23%的老人收入是靠配偶提供,这与过去女人以料理家务、抚养孩子为主要工作,没有正式工作的情况有关;还有一部分老人靠目前的工作为主要收入,这与在调查访谈时了解的情况是一致的。

2.8 老年人支出以食品为主

在问及老人需不需要给子女或孙子女提供经济支持时,60%的老人选择了不需要,这与前面老年人子女经济状况基本相吻合。15%的老人需要向他们进行不定期支持,还有10%的老人需要向子女或孙子女提供经常支持,这与前面调查中反映的一部分子女经济状况很差是一致的。另外,还有5%的老年人对此未作答。

老年人每月支出项目统计显示:老年人支出项目中食品占最主要的部分,接近60%的老人在支出项目中食品占据首位,其次是日用品和医疗保健(看病、医药),二者大体相当,各有15%的老人在支出项目中日用品和医疗保健占首位。还有少量老人的收入主要用于支付房租或者给子女、孙子女以经济支持,7.5%的老年人对此题未做回答。

3 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分析

3.1 社区老年人对健康体检的认识

体检是及时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方法,因此,对健康体检的认识情况对老年人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令我们欣慰的是87.5%的老年人已经认识到健康体检的意义,认为健康体检非常有必要,仅有2.5%的老年人还依旧认为体检没有任何意义,体检就是白花钱,还保留过去农村人的观点,有重病了才去医院检查,根本没有体检的说法。另外,还有10%的老年人持中立态度,选择了无所谓。

总体分析,绝大多数社区老年人对健康体检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这与所调查社区老年人退休前多数在国企和事业单位工作、受教育程度较高是有关的。

3.2 社区老年人健康体检情况

对健康体检的正确认识是进行健康体检的前提。是否去体检,还取决于经济条件状况、便利程度等因素。调查发现30%的老年人从未进行过体检,70%的老年人曾进行过健康体检。

社区老年人健康体检频率情况显示:35%的老年人能够做到每年进行一次体检,2.5%的老年人选择了每年进行2次体检,说明接近40%的老年人能够定期体检;32.5%的老年人偶尔进行一次体检,访谈中了解到多数属于退休前进行过体检,退休后就没有体检了,剩余30%的老年人选择了其他,大部分是从未进行过体检的,还有少部分是属于明显感觉身体不舒服了才去体检。

3.3 社区老年人的体质指数

BMI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即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标准。根据体质指数计算公式计算得出每个老年人的体质指数,统计显示:有60%的老年人体重超重,仅有40%的老年人体重正常,体重过低的没有。属于肥胖前期的老年人占调查总数的35%,I度肥胖的达20%,还有5%的老年人处于II度肥胖,因此,肥胖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3.4 社区老年人对血压的了解

正常的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血压在多种因素调节下保持正常,从而提供各组织器官以足够的血量,藉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血压过低过高(低血压、高血压)都会造成严重后果,血压消失是死亡的前兆,这都说明血压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因此,监测血压是一项重要的指标,那老年人对自己的血压是否了解呢?

调查发现,92.5%的老年人知道自己的血压情况,能够说出具体数值,并且知道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压。仅有7.5%的老年人不了解血压,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压,通过分析问卷发现这部分不了解自己血压的老人中,有的正好有头晕症状,根据常理判断,这些人很可能患有高血压,但老人自己在不知情、平时不注意的情况下是很容易出现危险的。

3.5 社区老年人生活自理情况

调查统计显示:社区老年人中95%的能够完全生活自理,包括吃饭、洗手、刷牙、洗脸、梳头、上厕所、洗澡、穿脱衣服等,极少数老人能够部分生活自理,还有个别老人对此题未作答。

老年人能否生活自理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年龄情况,二是是否患重大疾病。从年龄来看,调查老人中,年龄普遍集中在80岁以下,以70岁以下为主。在没有疾病的情况下,90岁以上的老人照样完全生活自理。调查老人中没有患重大疾病的,分析原因,并不一定说明社区老人中没有患重大疾病的,由于我们的调查未登门调查,而是在居委会活动室进行的,不排除患重大疾病的老人不能前来无法调查的情况。

从调查的情况看,社区老年人普遍能够生活自理。

3.6 社区老年人患病情况

社区老年人患病情况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调查的社区老年人中仅有10%的没有患病,身体处于健康状态,其余90%的老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以慢性病为主。

进一步分析老年人所患疾病情况发现,有50%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是所调查老人中患有的头号疾病。位居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是心脏病和糖尿病,患病人数分别占到了总数的28%和18%,因此,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

已成为社区老年人普遍患有的三大疾病。有三分之一的老人患有一种疾病,其中以高血压比例最高,这与前面调查分析社区老年人普遍偏胖是有关系的(60%的老人体重超重),其次是糖尿病和心脏病,有23%的老人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

4 结论与讨论

由于我国步入老年型社会的时间不长,缺乏应对老年健康问题的经验,医疗卫生事业基础较为薄弱,老年健康支持体系尚未建立,因此,老年人健康问题需要政府、科研单位、企业、社区和家庭共同关注,老年健康不容忽视。

4.1 独生子女老人比例上升,传统家庭养老面临转型

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已经30年了,这部分人开始陆续进入老年人时代。由于经济发展和工作需要,年轻的子女多半不在老人身边,还具有上有老下有小的双重压力,传统的家庭养老难以为继、面临转型,在社会养老体系尚未建立前急需要研究探讨养老问题,设计构建适合不同地区的老年服务体系将是未来老年服务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4.2 高血压成为老年人的普遍疾病,应当注意防范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调查显示,社区老年人普遍患有循环系统的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其中高血压患病比例最高,达到50%,因此,血压的随时监测是社区老年人健康的最迫切需求,建议开发具有血压自动监测并及时发出提醒功能的携带方便的医疗设备,对实时监测老年人体征、预防疾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保证老年人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4.3 对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健康

定期健康体检,是及时发现预防疾病的最好方式,老年人没有进行定期健康体检的主要原因除了认识上的问题外,主要还是经费的问题。因此,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建议政府应当建立老年人免费定期体检制度。

参考文献

[1]谭纪萍,刘瑛,王鑫等.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老年健康研究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335-4337.

[2]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2012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R].2013,9.

篇8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凉山彝族;社区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4-0045-04

1 保护区概况及其社区情况

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以大熊猫及其栖息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面积50655hm2。保护区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的美姑县境内,属凉山山系大熊猫种群的集中分布区和腹心区,区内有高等植物144科,423属,926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12种,有脊椎野生动物296种,其中有大熊猫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8种,被赞誉为很有科研价值的生物基因库。同时保护区与马边大风顶、越西申果庄、甘洛马鞍山、峨边黑竹沟自然保护区毗邻,构成了凉山山系大熊猫保护网络,在凉山山系的大熊猫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具有重要地位。

保护区周边有龙窝、树窝、依果觉、苏洛、炳途、尼哈6个乡,42个村,2.6万余人,全为彝族。6个乡均为美姑县的边远山区,森林资源丰富,但自然条件较差,有近三分之一的村不通公路,近四分之一的村至今没有电。6个乡共有常耕地30171亩,人均1.17亩,社区居民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荞麦等农作物,经济收入来源以饲养牛、羊、猪及进入林区采集野生中药材等为主,2008年人均有粮420kg,人均纯收入1800元以下,属国家重点扶贫对象。

2 保护区与社区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一直按照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管理政策,采取传统的强制性的保护措施,从而忽视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的利益和需求,一方面,保护区管理部门为达到目标,对社区采取种种限制,另一方面,社区居民为改善生活条件、满足自身利益需求,要想方设法对资源加以利用,对保护区资源构成了较大压力,二者之间相互争夺土地、资源的使用权力而产生了种种矛盾和冲突,目前主要集中在资源利用方面。具体表现在保护区内放牧、采药、盗伐、砍柴、偷猎等。

2.1 保护区内放牧

畜牧业是保护区周边彝族居民主要养殖牛、羊、马、猪及鸡等,据调查,有些养殖大户一户养有近百头牛,几百只羊,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和肉食来源。当地居民牲畜养殖一直沿用传统的敞放模式,对牛、马、羊、猪全部实行敞放,且放牧数量越来越大,有些地方因过渡放牧已造成了地表植被的严重破坏,特别是在大风顶、滥龙、维核洛和挖皆哈罗等地,放牧人员长期驻扎在此,吃、住均在山上,只有到了冬季才撤走,不但牲畜本身对资源造成了破坏,同时放牧人员在山上搭棚、砍柴、烧火(取暖、做饭)、甚至盗伐林木、猎捕野生动物,对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虽然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保护区内禁止放牧,但由于放牧是当地居民的重要经济收入,地方政府也一直致力于发展畜牧业,将畜牧业发展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保护区管理部门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加以控制。

2.2 野生药材采集

保护区内野生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天麻、重楼、升麻、虫草、细辛、贝母、三七等,社区居民为了经济利益,经常进入保护区进行野生药材采集,一年四季各个地方均有人员进入,特别是在五六月份,男女老少均在林区进行采集,有时一家人有四五人同时上山。在采集药材时,往往是不论大小,只要可采均进行采集,对资源破坏较大,保护区管理部门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管理。据调查,有些社区居民一年采集药材收入上万元,其药材的平均收入占当地居民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仅次于畜牧收入,同时也是当地居民最直接的现金收入来源。

2.3 盗伐林木

保护区内有大片的原始冷、云杉林,是很好的房屋建筑的用材树种,在周边的居民为修建房屋经常进入林区砍伐瓦板、方料等;还有部分居民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还进入原始林区进行盗伐林木,然后运至附近的马边等地以牟取暴利,虽然经过了打击,但盗伐现象仍时有发生。

2.4 砍伐薪柴

保护区周边居民日常生活能源几乎全部为薪柴,据调查,户均年消耗薪柴近2万斤,在距保护区较近的龙窝、树窝乡,户均消耗薪柴达4-5万斤。他们的薪柴来源除一部分来自自留山外,还有较大部分来自保护区,据不完全统计,社区居民每年需从保护区获取薪柴6000余吨、约合木材6000余m3,虽然以林下灌木为主,但仍对保护区的森林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2.5 偷猎

彝族村民历来有狩猎的习惯,建立保护区后,由于加大了宣传力度,对保护区周边社区采取了清理猎枪、猎具,处理猎狗等强制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物质益的追求和动物市场的需求,又有部分村民开始饲养猎狗,并进入林区偷猎雉类及小型兽类,以获取暴利。

另外野生动物破坏社区居民农作物及牲畜,造成社区经济利益受损而得不到有效的赔偿,也使是社区与保护区之间的矛盾冲突之一,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3 保护区与社区之间问题产生的原因

保护区与社区之间在资源利用方面产生矛盾冲突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既有社区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方面的原因。

3.1 社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必然导致对资源的依赖性强

保护区周边彝族群众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传统的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农作物耕种方式,生产效力低下,单位土地上的收益较低,不能满足日常需要;同时牲畜养殖全部采用敞放模式,管理粗放,对资源威胁大;另外当地彝族群众取暖做饭几乎采用传统的“三锅庄”,热量损失大,对薪柴的需求量大,从而对森林资源的依赖性强。

3.2 社区经济收入低,来源单一,导致对资源的依赖性强

保护区周边社区地处偏远山区,自然条件差,适合种植的作物种类相对较少,一般种植马铃薯、玉米和荞麦、大豆等农作物,很少有其它经济作物,且产量较低,只能基本满足日常生活所需食物,很少有多余的粮食出售来增加经济收入,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畜牧业,因此收入来源单一。在实施天然林保护之前,社区居民还可通过森林采伐中获取部分收入,每年每户靠卖劳力砍木头,装、卸车等所获得的经济收入为0.5-1万元。天然林禁伐后,社区居民不再能从伐木中获取收入,放牧、挖药和采笋等活动则成为居民的另一重要经济来源,每户每年采笋和挖药所获得的经济收入为0.1-1万元,目前是家庭的主要现金来源之一。

3.3 社区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造成的威胁逐步增大

我国现行的人口生育政策规定,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可生育3个孩子。因此当地彝族群众每户人家至少生育3个以上的孩子,有些居民因受传统的生育观念影响,为生育儿子,不惜违反国家生育政策,超计划生育,至使当地人口增长过快。据初步调查,保护区周边各乡人口在近10年间由2.1万人左右增加到现在的近2.6万人,年均增长超过2%。由于人口在不断增长而土地有限,导致社区居民对资源的威胁增加。

3.4 受教育程度低对保护区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由于交通、通讯的落后,造成了社区信息闭塞;自然条件的艰苦与环境的恶劣,使社区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对外劳务输出受阻,致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剩余,农闲时节,随意流动,对保护区的潜在威胁增加。同时,一些落后的陈规陋习使社区居民缺少与外面世界交流,使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困境的能力减弱,从而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增加。

3.5 保护区管理忽视社区利益导致发生冲突

多年来,保护区管理者对社区管理认识不足,不愿与社区平等协商涉及到双方利益的问题,而仅靠上级的行政命令办事,没有征求社区的意见,与社区交流少,导致周边社区不理解保护区的一些行动,有抵触或破坏事件发生;另外当社区因保护工作而受到利益损失或问题时,如野生动物危害农作物等,保护区没有很好地予以处理和解决。

3.6 社区管理机构不完善

保护区管理局未建立专门的社区管理科室,虽然保护宣教科和多经办也分别有一些社区管理方面的职能,但也因具体职责不明确,对社区管理工作相对较少;另外保护区在2003年建立组建管理局时,虽然在县林业局建立了保护区共管委员会,也吸收了各乡领导参加,但共管委员会对自身职责不明确,也基本没召开任何协调会议,基本上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没起任何作用。

4 保护区在社区管理方面的探索与尝试

自然保护区管理,关键是管人。近年来,保护区在社区管理方面,通过充分开展社区调查,把社区人员管理作为基础,收到了一家效果。

4.1 大力开展保护区宣传教育

自然保护区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社区各界的大力支持,而获取公众支持的有效途径就是宣传教育。由于我国的自然保护事业起步较晚,加之美姑地处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山区,人们对自然保护的意义知之甚少,对自然保护难于理解和认识,特别是在自身的某些利益受到影响时,就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激化保护与利用的矛盾,这就必然影响到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为此,保护区通过会议、图片、幻灯、传单、办宣传栏、保护区知识讲座等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保护区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等,从而逐步引起社会对自然保护的关注,增强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使周边社区群众逐渐认识到自然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进而投身到保护事业中来。同时保护区还积极向地方各级政府宣传保护区建设的意义、保护区建设方针政策、保护区工作内容等知识,使地方各级政府对保护区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从而得到理解并主动支持保护区工作,有效地促进了保护区各项工作的开展。

4.2 加强保护区法制建设

2007年通过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四川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使保护区建设进入法制轨道,同时通过县政府专门组织召开保护区工作会议,学习宣传贯彻保护区建设有关方针政策,与社区各乡村层层签订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责任书,鼓励社区各乡村结合自己的特点,充分结合彝族的传统毕摩文化(如“克毒瓦毒”活动)订立保护区管理的乡、村规民约,收到了较好效果。

4.3 开展社区能源建设,减少社区对薪柴的消耗

针对社区群众使用传统的“三锅庄”式火炉,对能源利用率低的特点,保护区积极争取资金在保护区选择了距离保护区较近,薪柴消耗量大的3个村庄进行节柴灶试点建设,先后共建设137口双眼节柴灶,既解决了社区居民砍柴越来越远,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实际困难,又节约了能源,保护了森林资源,同时也进一步改进了社区卫生条件,村民也十分满意。同时保护区结合节柴灶建设验收,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了节柴灶建设宣传活动,通过组织现场检验节柴效果来宣传发动更多社区群众推广使用节柴灶,宣传保护区管理知识,收到了较好效果。

4.4 帮助社区发展替代生计

为解决保护区生计,保护区先后从WWF争取项目和资金,在社区充分开展社会经济基线调查、中药材市场营销调查和生计项目调查的基础上,组织村民代表到社区发展项目开展较好的地方进行项目建设考察及中药材种植培训,帮助社区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和药材种植技能,为社区替代生计项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向社区争取了部分小额基金贷款项目,在社区发展卵叶韭种植试点,开展蜜蜂养殖和生态猪养殖技术培训、组织建立保护区生态养殖协会,为社区提供饲料加工设备,帮助社区维修道路,解决社区居民的实际困难,帮助社区发展生产。通过一系列社区发展项目的开展,社区居民对保护区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理解,也进一步缓解了社区与保护区的关系。

4.5 开展社区捐资助学活动

保护区在社区建设中,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帮助社区学校建设,帮助社区维修学校设施,为社区学生购置必要的书包、作业本、铅笔、书籍等学习用具,同时在作业本、书包上印制有关保护区建设的相关知识,既减轻了学生家长购买文具的经济负担,又向广大学生宣传了保护区知识;另外还通过保护区与有关大学开展科研合作的机会,组织中央民族大学在保护区开展教学实习的师生,向保护区周边学生开展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爱护卫生等知识讲座,帮助社区学生从小树立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并通过活动的开展来进一步开阔视野,了解外面更多信息。

4.6 吸收部分村民参加保护区工作

2009年初,保护区管理局从社区聘请有一定文化基础,愿意从事保护事业的人员6人,经过一定培训后充实到基层保护站,主要从事保护区宣传、资源保护、保护区巡护等工作。由于他们来自当地社区,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习惯,熟悉民族语言,通过他们的工作,可让社区居民对保护区工作更加容易理解和支持。

5 解决保护区与社区矛盾的建议

目前,保护区在社区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与社区关系得到了一定缓解,但由于刚刚起步,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当地实际,在充分考虑社区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管理,不断探索和研究,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5.1 建立和完善社区共管机制

(1)在保护区管理局设立专门的社区管理科室,专门负责社区工作,协调处理社区关系,帮助社区发展;

(2)完善社区环境宣传、资源保护、药材采集等方面的共管委员会,成员可根据实际,吸收当地村组干部、学校教师、彝族家支头人等分别参加。对各共管委员会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明确各共管委员会及成员的职责任务,并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平等协商相关事宜,把社区与保护区紧密结合,共同实现自然保护的目的。

5.2 制定和完善保护区管理的相关制度

保护区周边全为彝族群众,为加强对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和管理以及药材采集等,采用与彝族传统习俗和毕摩文化相结合,以村或乡为单位,组织订立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的村规民约及药材持续采集管理制度,以共同遵守,促进资源保护。

5.3 扶持和引导社区经济发展

归根结底,社区的经济水平是对保护的根本压力,要想提高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必须首先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在充分调查和了解社区意愿的前提下,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扶持和引导社区的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对资源依赖型的传统生产方式,引导社区群众充分利用高山地区无污染等特点发展生态农业,生产具有较高价值的绿色食品,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价值;提倡对农林产品的深加工,在同样资源采收的基础上扩大产品的收益;强化管理,提高劳动效率,使社区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润率;引进技术、人才、资金,协助社区提高生产力水平。同时要加强同县扶贫办的联系,争取将更多的扶贫资金和项目向保护区周边社区倾斜。

5.4 引导社区居民开展牲畜圈养

改变牲畜敞放习惯,实行生态养殖和圈养,一方面可以防止牲畜啃咬树木和践踏草皮植被,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人为活动,解决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美姑县委政府提倡大力发展畜牧业,已把种草养畜作为政府的一件大事。保护区可选择一定的养殖户,先行开展牲畜圈养试点,在取得明显效益的前提下进行全面推广,逐步改变牲畜敞放的传统养殖习惯,减少牲畜对植被的破坏。

5.5 加强社区能源建设,减少社区薪柴消耗

保护区周边有5000余户村民,若全部使用节柴灶,每年至少可减少薪柴12500t,相当于节约木材1.25万m3。要积极争取资金,帮助社区大力推广节柴灶,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建设沼气池,或推广新的能源;同时在至今没有通电的地方帮助发展小水电,解决社区居民照明和收看电视所需能源,并通过电视了解更多信息,开阔视野。

5.6 开展社区居民技能培训,引导剩余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保护区周边剩余劳动力较多,但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打工技能,因而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少,即使已走出去人员,也因缺乏工作技能,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打工收入低。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与相关部门配合,组织开展社区剩余劳动力打工技能培训,帮助社区剩余劳动力在闲暇时间外出务工,一方面可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状况,同时可减小他们进入林区的机会,减少对保护区资源的破坏,进而起到保护资源的目的。

本文参考引用了一些内部资料,分别是:①《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2003;

②《美姑县2008年统计年鉴》,美姑县统计局,2009;

③《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周边瓦候地区社会经济调查报告》,美姑大风顶保护区,2008;

篇9

摘要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国民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阜新市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整体大幅度的提高,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休闲时间增多,社区体育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活动条件。本文对阜新市社区体育进行了调查,分析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社区体育的发展与走向,为未来阜新市的全民健身工作特别是社区体育工作提供更多可借鉴的依据。

关键词阜新市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现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阜新市参加社区体育锻炼的人群。女223人,男277人,共500人。

(二)研究方法

1.收集资料的方法

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设计问卷,并发放调查问卷,在阜新市几个社区随机选取了500名参加体育锻炼的市民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86份,有效率为97.2%。

文献法: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2.整理资料的方法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

3.分析资料的方法

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二、研究现状与分析

以下主要对调查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参加者的年龄结构和运动目的,以及阻碍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

(一)年龄结构的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参加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所组织体育活动的人群都以离退休的老年人为主,有97.9%的街道办事处和90%的居委会选择了离退休人员。社区体育是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但由于中青年人迫于工作、学习压力和家庭负担,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受到限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寿命逐年延长,社区中的老年人口比例也在逐年加大。他们既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又有迫切的健康长寿和重建社会交往圈的愿望。体育活动成为他们保持健康、延缓衰老、扩大社会交往、消除孤独与寂寞、善妒闲暇的理想途径,就造成这种现状。

(二)对参加体育锻炼目的的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随着城市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社区居民对体育健身的需求日益增长,这是推动社区体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有益身心健康”的居民占66.4%,这表明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其次是“娱乐休闲”“有益减肥、塑造体型”、“增加社交机会”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部分,所以广大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已从单纯的强身健体向有益身心健康、娱乐休闲、社会交往等多元化方向发展,而社区体育恰恰起到了这种作用。

(三)对阻碍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因素的调查分析

场地是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器材设备是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效果保障,体育指导员是居民科学锻炼身体的老师,这三方面是影响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此外还发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和竞赛的居民人数不多,原因是有的居民没有余暇时间,还有的居民认为有些活动不符合自己的愿望或活动场地条件较差。

(四)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

体育锻炼的场所是社区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们相互沟通交流的场所。社区内体育场地设施的状况直接影响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场所的选择,进而影响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调查显示阜新市社区居民选择体育锻炼场所从高到低分别为:公园/广场、社区体育锻炼晨练点、庭院或附近空地、社区体育场所、社区健身馆、单位健身场所、其他、收费场所。这说明社区居民在锻炼场所选择上具有明显的经济性,大多数人们选择公园、庭院或附近空地等一些不收费的场所进行体育锻炼。

三、结论与建议

(一)体育活动场所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们参加锻炼的要求与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从调查得知,现阶段阜新市居民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还是公园、广场、庭院或空旷场地等非正规体育活动场所,远远不能满足民众的活动需求。各级政府应努力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配置城市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逐步改善社区体育设施不足的现状,增加财政投入,加大体育设施、场馆、场地的配套建设。

(二)资金投入不足

社区体育活动的经费投入匮乏,社区体育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社区体育活动经费匮乏是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目前政府对体育设施的投入主要放在大型的体育场馆的建设上,而忽视了社区体育设施的修建,这不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政府应加大对社区体育的资金投入

(三)思想意识上认识不足

居民对参加体育锻炼重视程度还不够由于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等各方面的原因,居民就放松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在职业病高发的今天,居民应该抽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更好地进行身心调节,以保持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当中。因此,城市居民也应提高体育锻炼意识。

(四)重视对体育资源的重组和配置,

协调社区体育与其它体育形态和体育组织的关系。当前,重点要建立起居委会所属的社区体育组织,并加强和建立起社区体育组织与社区体育群团之间的联系,建立较为完善的社区体育网络体系,充分发挥社区体育各组织结构的整体功能,继续加强对社区体育骨干的培养,按照城镇居民每千人中至少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比例,建设一支思想品德好、业务素质高、门类齐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加强对各项目锻炼的科学指导。

参考文献:

[1] 樊炳有.社区体育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篇10

关键词:哈尔滨市;地方经济;社区体育

中图分类号:G8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3-0036-03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政治、经济、科技、艺术、教育等活动的源泉。近几年哈尔滨市地方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作为社区文化组成部分的社区体育,其重要作用也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社区体育不仅是体育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扩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提高了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通过对哈尔滨市地方经济的调查及社区体育发展状况的分析,依据当前的城市经济水平与人们对体育的需求状况,从而提出强化社区体育发展的具体方法和对策,为更有效地组织开展健康、科学的社区体育活动,促进国民体质的全面增强,创造和提供有利于社区居民健身娱乐的环境条件,为社区体育工作的规划和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哈尔滨市不同状况的10个居民社区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1.2.2问卷调查法对哈尔滨市10个不同社区的1000名居民和居委会负责人发放问卷,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980份,通过问卷了解了社区体育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对社区体育相关问题的意见与认识以及社区体育的具体发展情况。

1.2.3逻辑分析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哈尔滨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基础

哈尔滨市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纲领,围绕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扎扎实实地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坚持以项目带投资、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惠民生的发展方略,实施了包括城乡建设、技术改造、惠民工程等“六个一百项”的项目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怏速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市生产总值翻了一番,突破3000亿元大关,使哈尔滨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89~2002年13年间,国家先后7次提高工资,城镇居民收入明显增加。据哈尔滨市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1949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67元,1978年为710元,到2004年,增长为13.928元,2009年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9.261元(见表1)

表1哈尔滨市职工工资变化情况

社区体育的发展状况在某种程度上由本地区的经济水平决定,哈尔滨市地方经济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及职212~2资的收入虽然不及我国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但哈尔滨人受异国文化的影响以及随着经济增长人们的健康意识与体育消费观念的增强,自觉参与社区体育锻炼已逐渐成为了爿惯。

2.2社区体育场地现状分析

哈尔滨市分为8个行政区,本次共调查了这8个行政区中具有代表性的10个居民社区,社区居民对体育场地器材的不满意度占89.7%,这10个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状况可以说是两级分化,从大多数的社区来看,与其说是体育场地,倒不如说是一片空场,场地上的体育设施也是捉襟见肘,除近几年来市体育局无偿憎送的体育器材外,小区开发商在体育设施上投资甚少,甚至没有。30年前的人们对于体育场地及设施并没有过多的奢求。但随着近几年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其思想也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迅速转变,对社会所需提供的条件也有了更高的期望值。然而社会所能提供的条件并不能完全满足现今大众的需要。从调查的10个居民社区来看,只有2个社区拥有专门用于运动的场地和设施,有近几年建立起来的健身路径,能够相对较好的贯彻执行《哈尔滨市市民健身条例》。

哈尔滨市社区体育场地的投资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社会赞助23.8%、社区广告收入20.6%、体育经营活动22.3%、政府投入16.1%、社区业主投入5.2%、开发商前期投入12%等6个方面。总体情况是,新社区优于老社区;相对偏远的优于市内的;场地的大小、器材状况基本均由开发商决定,政府没有干涉机制。

2.3参加社区体育人群的年龄以及性别的分析

在哈尔滨市10个社区,每个社区发放了100张问卷,共收回980张。从具体的情况来看,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年龄偏大,老年人是锻炼人群的热点,青少年是盲点,中年人是难点(见表2)。女性锻炼人数多于男性,大约多出17%左右,这也符合女性的平均寿命普遍比男性长,女性喜欢交流、寻求安慰与支持的社会基本状况(见表3)。

2.4社区中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

群众参加体育活动,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正确引导,传授科学的健身知识,,在所发放的问卷中,对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调查情况显示,不满意度大约占83.5%。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若有人指导也不是正规体育院校毕业的人士。因此需要把分散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存在模式,纳入到大社会的网络系统中去,以便能够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我国目前十分紧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源,提高社会体育指导率。可喜的是为保证社会指导系统稳定而有序的运行,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了(2011-2015年)《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我们相信在这个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系统将得到完善,建立起国家和地方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机构,,社区中可建立相应的体育管理委员会、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指导中心等部门,以便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群众体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5居民参加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情况

从收回的980份有效问卷来看,哈尔滨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十分有限(见表4),若进行需要场地设施的项目,一般就要走出社区。然而哈尔滨市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严寒干燥,寒潮频繁,冬季漫长,年平均温度3.5°,大约有半年寒冷期,气候特点相对限制了人们的户外运动,这也是运动项目较少的一个原因。

表4居民参加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情况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大众的体育消费观念不断增强。

(2)从渊查的10个有代表性的社区看,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均不能满足人们渴望和实际的需求。

(3)人们渴望社区有专门的人来负责社区体育工作和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是趋势。

3.2建议

(1)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鼓励消费,尤其是体育消费。

(2)在建设新的居住小区时,政府要给开发商相应的政策,除绿化好小区外,还应建立与小区相配套的体育场地和设立更多的体育器材。

(3)社区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社区体育工作的领导,建立长效机制。

(4)配备专门的社区体育的体育指导员,对社区居民有针对性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市政府,2008年、2009年、2010年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2]教育部,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R],

[3]林显鹏,2010年中国群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11):10-13,

[4]田雨普,新时期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与走向[J],体育文化导刊,2003,(1):5-7,

[5]黄歌润,方旭霞,经济发展状况对人均消费的影响分析[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0):15-23,

[6]韩岳洋,周

玉,哈尔滨社区体育建设的构想[J],教育探索,2007,(7):17-18,

[7]刘立峰,大众休闲文化品位与经济发展状况伴生[J],经济论坛,2011,(11):119-120,

[8]贾洪洲,于贵身,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10)):19-21,

[9]王程,等,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10):56-59,

[10)]黄飞军,浅析城市进化过程中的社区体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1):38-39,

[11]姜丽,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圳)3,(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