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学术推广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08 17:2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学术推广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学术推广方案

篇1

在全国“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抗击“非典”的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形势下,在卫生局中医药管理股和县中医院的大力协助和积极筹备下,中医药学术交流暨适宜技术推广会议今天在这里隆重开幕了。在此,我代表县卫生局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地欢迎!向工作在中医药战线上的各位专家和学者致以崇高地敬意!

中医药学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独有的特色和优势,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今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县委、县政府历届领导也非常关心中医药事业,给予了许多支持和扶助,使我县的中医药事业进入了依法、持续、稳步发展的轨道,全县的中医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次会议旨在以继承、发展、创新为主线,拓展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提高学术活动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学术发展、科技进步和适宜技术的推广。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进步,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我县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和发展任重而道远。各医疗卫生单位及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还需各尽其责,加倍努力,勤奋工作,积极进取,为我县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县中医院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在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方面,特别是骨伤、针灸专科两方面,措施有力,成绩斐然。此外在人才培养、信息网络建设、医院文化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

这次会议得到了全县广大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会议收到论文116篇,不少文章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使用价值。这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在开展新技术交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适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在今后的学术探讨和工作实践中,积极开创我县中医药科研、学术、临床服务工作的新局面。一要坚持为人民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二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这次会议之后,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锐意进取,真抓实干,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落实创建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的各项工作指标。

第一、加强中医药学会组织机构建设。学会组织机构建设是开展学术活动的基础和保障,要以县中医院为主体和依托,按照改革、创新、服务、管理、经营的办会理念,注重把那些在学术上有造诣,热爱学会工作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推荐和选拔到学会的领导岗位上来,以保证学术优势和学会工作的连续性。在加强学会组织机构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学会常务理事的作用,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进一步做好会员的发展工作。要把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中医药工作者和中西结合工作者全部吸收到这一块阵地中来,共同为繁荣全县中医药学术科研事业而努力奋斗。

第二、进一步提高学术活动的水平和质量。中医药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中医药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的不断提高,中医药只有在基础理论研究、临床疑难病症研究和重大疾病防治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中医药发展才具有强大内在动力。例如,在今年防治“非典”的斗争中,中医药发挥了温病学在防治传染病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做出了重大贡献,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因此,要我们始终把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县中医院要充分发挥其人才集中,知识密集的优势,按照全国、全省中医药工作计划和防病治病的重点,开展科学研究,组织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活动的水平和质量,推动中医药学术的繁荣和发展。

第三、着力落实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各项目标任务。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今年六月二日,以民政发*号文件转了我局制定的《民勤县创建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行动方案》,该方案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标准与评审细则》为依据,对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是整个创建活动的行动指南。今天在座的有乡镇卫生院的院长和中医药骨干,希望大家回去后,以这次培训班、学术交流和适宜技术推广三大活动为动力,对照各自的工作目标责任和单位实际,认真查漏补缺,特别是对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要尽快建成合格达标,今年十一月份,我局将邀请县人大的领导和人民代表视察创建工作,哪个单位的工作滞后,由哪个单位的负责人和中医药骨干共同负责。

第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中医药事业由此将走上依法管理的新阶段,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关怀和支持,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条例》,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条例》,并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条例》,依法管理和发展全县中医药事业。县、乡、村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党和国家制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药政策,紧紧围绕促进我县中医药改革与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中医药服务为中心目标,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使中医药工作服从和服务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篇2

【关键词】新医改;普药企业;营销战略;思考

2009年4月26日正式公布的新医改方案,为我国全面推进医疗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新医改下的医药市场也在医改中发生在转变,普药企业的营销战略在转变着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新医改下的普药企业应审视医药市场的变化,抓住市场给予的发展机遇,转变营销战略思想、营销战略方式,以更加科学合理的营销战略契合新医改下的医药市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新医改对普药企业营销战略的影响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普药企业面临新市场环境下的新挑战,其中营销战略调整与优化,是迎接新医改的必然需求。新医改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对普药企业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中的三项政策:一是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二是基本药物制度;三是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所以,新医改对普药企业营销模式带来较大的冲击,积极转变传统的营销战略模式,是普药企业“谋发展、求共存”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普市场容量扩大,刺激了普药市场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全民医疗保险的推广力度,并将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作为新医改的重要目标。所以,在未来几年,我国面向基层医疗市场的资金投放力度将进一步扩大,价值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普药市场的发展,对广大的普药企业而言是发展的好机遇。

2.终端市场格局发生变化,第三终端日益兴起。在新医改方案中,关于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改善县乡医疗条件等内容的提及,带给医药总段市场格局的改革式变化,第三终端正日益兴起。在过去,普药企业侧重于医院这第一终端市场追捧,而新医改下的第一终端势必发生分化,进而为第三终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于是乎,普药市场转变营销战略方向,是抢占发展新机遇的重要举措。

3.营销模式更加强调专业化,强调与政府良好关系的建立。我们知道,新医改中“基本药物制度”旨在解决社会“看病难”的焦点问题。新医改强调药品流通环节的减少,也对过去带金销售的行为进行一定的限制。这样一来,新医改下的药品营销更加需要专业化,方可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医药市场。此外,新医改提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这一要求,明确了政府在其中的主导地位。所以,普药企业应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营销战略也应从单纯的营销向政府关系转变,为企业又快又好的抢占市场,获取更多的竞争空间。

二、新医改下普药企业的营销战略

新医改的实施,对普药企业的营销战略带来了革命式的影响,强调普药企业立足于医药市场,转变营销战略思维、优化营销战略模式的必然性与重要性。在笔者看来,新医改下普药企业的营销战略应作好如下几点工作:

1.紧随医药市场的发展步伐,顺应医药市场两极分化的现实。基于当前的医药终端市场而言,营销推广模式将会以专业化学术推广为主。对此,普药企业在进入终端市场营销之前,应选择有特点的医药产品,并积极开展行管的学术活动,建立良好的终端市场关系。此外,医药市场的容量扩大,为普药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中,普药企业要以“品牌牵引”、“政府采购”为抓手,切实做好第三终端产业。在与政府构建良好关系的同时,又积极认准市场,进一步扩大自身品牌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2.基于多元化的营销渠道,激活企业的营销活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药市场环境下,基于多元化的营销渠道,是普药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选择。当前,第三方终端市场日益繁荣,普药企业借助商业渠道下的营销策略,更符合当前的市场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企业的营销活力。如,在农村开展教育宣传活动、开展免费医疗,等等,提高企业的营销活力,扩大品牌的辐射范围。

3.开展专业化教育培训,强化营销队伍建设。新医改下的医药营销强调专业化营销模式选择,这就强调营销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对此,企业应开展落实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营销队伍的综合素质及整体水平。此外,加强人才的引进,尤其是专业化学术推广人才,是今后普药企业紧缺的人才,这就需要普药企业重视人才的引进及培养。

4.积极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强化公益性与学术性结合。新医改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回归公益”,那么,普药企业应抓住这一医改趋势,强化公益性与学术性结合,为企业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创造良好的基础。例如,企业与疾控中心、医药协会共同主办学术推广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企业不仅可以宣传自己的产品、做到很好的推广销售,而且在社会中塑造了企业“公益性”的形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医改的出台与实施,正逐步转变着传统的医药市场,带给普药企业发展的空间与机遇。但是,普药企业要全面的审视市场的发展趋势、转变营销战略思维及策略。在“谋发展、求共存”的发展大计之下,需求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勇,妖燕萍,吴晓明.医药营销模式的利弊分析[J].中国药事,2011.02

[2]王勇.新医改背景下药品模式的发展趋势[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12

篇3

研修班上,与会人员听取了北京、上海、辽宁、河南、鞍山、洛阳等省、市落实《盲人按摩“十五”实施方案》和《〈长江新里程计划〉盲人保健按摩师培训项目》工作的先进经验,汇报了本省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中国盲人按摩中心主任王建军在研修班上总结了全国盲人按摩“十五”期间的工作。

他说,《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和《盲人按摩工作“十五”实施方案》要求,2000年至2005年培养、培训盲人按摩人员3.5万人,其中医疗按摩人员6000名,保健按摩人员2.9万人,培养骨干按摩师400名;经过培养培训的盲人按摩人员就业率达到90%以上。同时要求加强行业管理,完善盲人按摩指导服务网络。

过去5年,全国盲人按摩培养培训、技能鉴定、就业安置、职称评审等全面超额完成任务。各地残联依托本地区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大力开展盲人按摩培训,充分发挥当地盲校、盲人按摩学校、医学院校培训机构的作用,大力培养、培训盲人按摩人员。共培训骨干师资535名,超额33.8%。培训保健按摩人员3.5806万名,超额23.5%;培养医疗按摩人员8000名,超额33.33%。

通过鼓励社会力量开办盲人按摩院、所,扶持盲人按摩人员开办按摩机构、推荐盲人按摩人员从业就业,对新开设的盲人按摩机构和接纳盲人按摩人员就业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经费扶持等办法,使经过培训的盲人按摩人员能及时走上就业岗位。到2005年6月底,全国盲人按摩机构已达3.2816万个,医疗按摩机构9624个,已就业的盲人按摩人员达9万余人,就业率达95%以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凡是有劳动能力和有劳动愿望的城镇盲人基本都已接受过培训,并已全部就业。

到目前为止,全国除外,省级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全部建立;80%的地市级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已经建立,并有专人负责。经国家人事部批准,中国残联专门成立了“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全国有27个省市成立了“保健按摩鉴定委员会和医疗按摩职称评审委员会。彻底改写了我国盲人按摩工作者从事临床按摩几十年没有任何职称的历史,使盲人按摩人员真正享受到与健全人平等的待遇。目前,全国经过初、中、高级评审委员会评审获得医师(士)职称的有5800名;主治按摩医师1600名;主任、副主任按摩医师200多名。

全国有20个省、市成立了盲人按摩学会,发展会员数千人,先后组织省、市级学术交流会80多次。

中国盲人按摩学会及医院管理工作委员会、教育分会也先后组织了3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交流会。

篇4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已经在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数十日,各界人士纷纷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从反馈的意见来看,大家对征求意见稿的满意度较低,许多人士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总体来看,这次征求意见稿对宏观政策方面的原则性问题阐述较多,具体执行措施层面上的问题涉及较少,医改执行力度以及如何执行仍然困扰着大家。

怎么做是个问题

医改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历时两年左右的时间才姗姗而来,虽然在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但在整体宏观思路上进行修改的可能性不大,只会在具体配套措施的执行层面上有所变动。

医改的最终目标是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同时明确了政府在医改中的主导地位和资金上的投入,但考虑到中国国情,广覆盖的医疗保障面临着低水平的保障,首先是保障普通老百姓的就医问题,至于民众更高的医药保障需求就只能借助各种商业医疗保险和自身负担。因此,在医药行业销售链中,中低端市场的药品需求格局会受到极大影响。

在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中,方案的思想是大力发展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二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农村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政府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优化医院布局和结构,充分发挥城市医院在危急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方面的骨干作用等等。这些都预示着未来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将在本次医改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医药品的销售将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医院的临床推广工作将重心下移,尤其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为主的处方药的销售终端将下移。新医改方案针对医生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几乎没有,因此,针对医疗机构药品销售的主要模式将不会改变,只是重心下移。

医改所倡导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等,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等全国人民。医疗保障体系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提高保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药品的市场需求和份额,为药品市场销售的不断扩容奠定了基础。同时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医药资源重新合理分配也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销售带来新的契机。 【谈机遇】

新医改征求意见稿的内容主要表现为建立低水平、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对药品销售的营销工作影响主要在于:一、营销工作终端下移是发展趋势;二、低水平的医疗保障对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中高端医疗药品服务影响不大;三、低端市场所需求的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等普药销售的市场份额将会迅速放大,市场竞争格局将会更加激烈。

工业和商业公司:

抓住核心 抢占基层

针对医药工业企业,尤其是以生产处方药为主的制药企业,其生产的药品首先必须进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中的药品报销目录。至于本次医改即将出台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目前医改征求意见稿中只有筛选原则和使用指导,没有具体内容和措施。

抓住核心目录

有人认为,即将出台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限定在500~800种之间,国家规定基层医疗机构必须全部或按一定比例使用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这类药品的价格相对较低,利润空间受限,市场推广力度因费用问题而受到限制,如果能够获得国家强制性使用也会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个人认为,这些药品的执行力度和到位程度值得怀疑,而目前收入水平较其他大型医疗机构相对偏低的基层医疗机构,面对就医患者不断增长,用药量不断增大,基层医生“久旱逢雨露”的机会来到了,但能否真正完整执行下去是个问题。

因此,制药企业生产的药品能否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核心问题,其一在于能否顺利进入国家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报销目录,其二在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能否强制性按计划经济的模式实现销售量的突破,其三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是否需要经历再一次的降价洗礼,医疗机构能否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和基本药物的用药比例要求。如果没有以上关键因素的明确指导,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统一制定和将难以执行到位。

面对中高端人群使用的药品若能在不降价的前提下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当然是好事,毕竟多了一条产品增量的途径,但若价格降得太厉害,进与不进都没有多大区别,只要能依然抓住几个核心医疗保障的报销目录,销售影响不会太大。

制药企业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所生产的药品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医改带来的医疗保障体系资金多分一杯羹。

抢占基层资源

制药企业的药品销售,尤其是处方药销售,营销工作下移是医改将带来的发展趋势。随着医改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扶持和倾斜,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销售份额将获得大幅度的提升,目前许多企业重点工作的大型医院今后将是我们学术推广的重点,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基层医疗机构继续教育和培训指导的作用,而基层医疗机构将是临床推广工作的重点。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的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与大医院之间的差距决定了营销工作在下移过程中,模式必须有所调整,半学术推广将会取得更好的营销效果。

主要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第三终端营销工作将会把县级医院纳入营销管理的范畴之中,县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指导和培训作用决定了其在未来营销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新医改方案中,药品销售份额的最大受益者是基层医疗机构。获得各医疗机构(包括数量众多的基层医疗机构)的配送资格将是医药商业公司市场竞争的关键点,当这些医疗机构的配送资格不是被惟一一家医药商业公司独占时,医药商业公司的竞争格局开始展开。这时,医药商业公司市场开发和销售维护工作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医药商业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点在于:1.终端市场的开发和维护能力;2.配送和网络建设能力;3.销售人员终端市场的服务能力;4.市场开发和销售的资金实力。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医药商业公司要注重销售部门人员配置和能力建设,以及配送能力和范围的发展。

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

多元化,基层化

本次医改方案最不得利的就是医药零售企业。基层医疗机构大力发展以及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患者的回归,直接影响零售药店的药品销售。零售药店要在本次医改中扭转劣势,除了加强零售药店药品销售便利的优势外,还应该增强零售药店对顾客购药的药学专业服务功能和其他促销活动的氛围吸引,不断提升药店的品牌美誉度和信任度。同时,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实施也会促使零售药店经营的品类进行符合医改后市场需求的调整,更加符合“大健康”的经营理念,加快零售药店多元化经营的步伐。

篇5

关键词:专业出版;引进版图书;选题策划

引进版专业图书能够有机补充图书选题、促进原创选题开发、树立专业品牌、增强专业出版社(如大学社)竞争力。编辑要如何发掘读者、学科发展需要的优质经典图书呢?以高、精、尖的医学图书出版为例,笔者认为专业出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发选题,突出重围。

一、第一要务是掌握信息

信息是引进版图书选题策划最初、最基础的一环,对形成选题思路、促进选题生长最为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主要出版机构均建立自己的网站,世界著名的医学出版公司如施普林格(Springer)、爱思唯尔(Elsevier)、利平科特(Lippincott)等公司的网站书目数据详尽,便于快速搜集信息;另外,国内也相应建立了一些关于国外医学科学新书评价的数据库,方便检索所需信息。作为医学编辑, 应将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选题策划的有效工具,广泛搜集、科学分析信息,理顺版权引进思路,着力引进已经过市场检验的优质图书。编辑还可以与引进版图书在国内的版权机构相关人员或国外出版公司在国内的分支机构经常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国外相关学科领域图书出版的最新情况。

当然,引进图书应当了解国内行业需求、读者阅读需求和前沿学科领域的专家需求,其涉及的内容应该是仅靠国内科研力量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同时又是在行业研究中急需的资料素材。比如,现代医学模式已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目前国内对于各种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主要着眼于诊治方面,对于心血管疾病与心理学和行为医学之间关系的研究甚少,此类专业书籍也寥寥无几。于是笔者找到国内某位近年来大力倡导这方面研究的专家,了解到行为和心理因素的管理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中国在这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对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增长。于是笔者找到Stress Proof the Heart一书。译者看到原版书后很欣喜,很快便给出肯定的答复,翻译并出版了《心理心脏病学》,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引进经典的外版学术专著固然可以引进先进的生物医学科学理论知识,但也要注重提高我国原创图书的水平。有些外版医学图书的框架设置和结构层次很好,但由于政治、人口、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因素并不适合我国国情或医学的实际发展状况,或科技含量并不高。这类书涉及的学科,如果我国研究发展水平与世界相关领域的水平同步甚至是领先于国际水平,凭借国内专家的技术水平与能力完全可以自主创作优秀的学术作品,在这种情况下可借鉴国外的优秀图书精品策划方案,由国内作者执笔创作原创图书。

以医学病例类图书为例,在共性因素方面(例如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可以参考国外相关精品专著对学术规范性等方面的把握,引进该类书籍以提高各层次专业医疗人员对不同疾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与此同时,更需要思考的是,依据人种、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具体医疗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差异,推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医学专业病例类图书。

这样,策划编辑就可以借鉴相关外版病例类图书的选题构思、结构层次安排、专业板块布局、学术规范要求等方面的可取因素,进行总结与反思;结合我国相关医学专业的特色与实际情况,请国内专家创作真正适合于我国不同层次医疗人员的医学病例类图书。

当然,在借鉴的同时更需要思考如何使自己的原创图书能有所提高,更加新颖,更具特色。北大医学社自2007年起陆续策划了一套针对高年资住院医师的疑难病例丛书,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影像科、皮肤科、病理科等。2009年又推出了第二版,新版图书为突出特色,给读者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从病例呈现到诊断小结采用层层递进的结构层次设计,最终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另外,国外的医学专著通常四五年才会更新再版一次。在此期间,编辑通过分析市场需求、行业发展状况等,完全可以在引进版图书的基础上加以延伸、扩充,开发新的本版图书选题,争创品牌。比如,心脏康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对冠心病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发病后的抢救、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手术;同时,我国康复研究主要集中在肢体功能方面,如卒中后、创伤后康复。可以说,心脏康复在中国是未被满足的巨大社会需求。

因此,笔者找到Cardiac Rehabilitation Manual一书,并请国内从事心脏康复研究与人员培训的心血管专家组织翻译了《心脏康复实践操作手册》,并与《预防心脏病学实践操作手册》同时出版。两本书在专业和实用性方面相互联系、补充,以套书形式面世,受到相关读者的关注和欢迎。

但是编辑对相关选题的开发也不能止步。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医学康复事业的发展,其推广和实施需要有专业人才。通过短期培训班、康复师资格认证、院校成立心脏康复学系以及护士转岗培训等策略有望培养人才。抓住这样的时机,笔者邀请翻译《心脏康复实践操作手册》的译者写一本我们自己特色的原创书。这样,我们有了自己的《心脏康复临床操作使用指南》。它颠覆了既往传统,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要密切结合;同时更注重实用的教学和培训。

三、借力作(译)者,深度沟通

在引进版医学图书选题策划方面,与译者的沟通并不仅仅限于找到一本医学专业书籍请其对书本内容加以评价。专业化的作(译)者还可以在需要时提供出版建议,在一定程度上评判编辑对社会阅读需求的把握,启迪并完善编辑对所策划选题的思考。

作(译)者经常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有很多与国外作者直接接触的机会,通过深入交谈,对原书及其作者的了解程度自然胜于编辑,有时译者本身就能发现很多好的选题。所以建立作(译)者数据库,经常与作(译)者联系、沟通,从作(译)者那里寻找引进图书资源,也是引进版图书选题策划一条很好的途径。

目前我国心血管专业在很多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更多医学专家把目光转向预防方面,即指导患者和相关医疗人员通过饮食、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制订运动方案等途径,在疾病发生之前更好地防止或者延缓进展。在一次交谈中,一位作者提到预防心脏病学这一概念,在我国属于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国内也尚无专门介绍这一学科的权威专著。通过与相关医学专家和医疗人员多次沟通,我们认为引进国外成熟的研究专著应该是很有必要也是有意义的。

篇6

通过药品捐赠拓展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是诺华全球CSR项目的一大重点,2012年,诺华为全球超过1亿患者无偿提供了价值超过20亿美元的药品,其中疟疾项目的受益人群超过9970万。在中国,诺华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免费向中国低收入的白血病患者提供药品,截至2012年12月,其患者援助项目累计捐赠总额达138亿人民币。

诺华的雄心远不止于此。

为了对发展中国家医疗保健及生活质量产生持久影响,诺华提出,需要重点解决影响整体医疗保健生态系统的重大社会挑战,尤其是健康教育以及基础设施。“我们需要帮助这些地区建设相关的职能,针对每个市场量身订制相应的方案,以确保符合当地特点和需求。”徐海瑛说。为此,诺华与政府、社区和医学专家等多部门创新协作,在新疆开展HCS(医疗卫生体系)项目,旨在最优化有限的投入达到最佳健康产出。

诺华在全球医疗领域有超过百年的运营历史,熟悉全球医疗卫生体系,诺华总部配置有一支专业团队,针对全球医疗卫生体系中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例如英国的糖尿病防治、加拿大在高血压防治以及法国在慢性呼吸性疾病防治等,在全球推广这些医疗体系的成功经验。2011年,诺华在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地区实施HCS项目,项目以高血压作为切入点,成效显著。2012年的数据显示,试点地区血压控制率从30.5%提升到60%,收缩压控制率从20%提升至26%。

2012年,诺华将HCS项目引入新疆地区。

探索的缘起,来自于2010年诺华在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开展的“健康快车”项目。这一项目主要针对新疆基层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并为新疆地区的中小学生和成人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在“健康快车”项目开展过程中,诺华发现,当地高血压正是一个日益严峻的挑战:在部分地区,成年人的高血压发病率甚至高达50%。为此,诺华迅速与总部协调,全球第二个HCS项目由此在新疆落地。

2012年9月,诺华与新疆卫生部门正式签约,项目着眼于高血压的防治,由当地政府主导,卫生部门牵头,集合了教育、宣传部门、妇女组织、民间社团等多家机构的共同参与。项目借鉴国际慢性病管理的成熟经验,最大限度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向更广泛的民众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提高当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预防、诊疗能力。诺华提供国际成熟经验、沟通协调以及资源支持。

经过政府及专家团队的评估,项目选择4个代表性的地、州作为试点。目前,项目正在进行高血压情况摸底,就当地发病率高的成因进行详细调研。调研完成后,将因地制宜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在慢性病控制领域,医疗体系作为一个整体,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应发挥不同作用,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用不可小觑,自治区首府的核心医院成为培训中心和学术中心,地、州的二级医院为当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学术支持,县一级医院则应成为本县疾病管理的中心。只有每一个环节都有效地发挥作用,才能集系统之力将高血压防治管理做好,所幸当地政府支持力度非常大。”徐海瑛说。

篇7

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两宜城市”建设目标,贯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遵循中(回)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坚持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发挥中医药、回族医药特色和优势,推进我市中医药、回族医药事业科学、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服务功能比较完善、中医药特色突出、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农村和城市社区中医药工作进一步巩固发展;中医药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病治病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和学术进一步加快;回医药文献整理有新进展,临床应用有新突破;群众对中医药服务满意率得到提高。

2、具体目标(依据:《发展规划》)

(1)到2015年,*市每千人口拥有中医病床数0.49张,每千人口拥有中医药人员0.58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10%。

(2)*市中医医院达到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各县市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

(3)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达到100%,95%的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能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中医药服务在卫生服务总量中的比重在2008年的基础上提高5%-10%。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城乡中医药服务网络和服务能力建设

1.巩固、完善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持续提高农村中医药服务能力。

抓住国家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的有力时机,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加快各级中医医院基础建设。加强对县级中医医院的房屋改造、设备配置及人才培养,使其成为本地区中医专科特色突出,综合服务功能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和技术指导基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基本建设和设施配套,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并逐步完成中医科和中药房规范化建设达标任务。加强乡镇公立卫生院对村卫生站的业务指导,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开展中医药服务。建立起以县中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农村中医三级医疗服务网。

2.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设施配置和人员配备,开展中医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开展创建全国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加强中医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对口帮扶,实行多种形式的业务合作,实现双向转诊。将部分市辖区政府、企业举办的一级医疗机构转型成为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进中医“治未病”工程实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所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治未病”试点工作,总结推广具有中医药、回医药特色的预防、保健、养生、食疗方法。

3、在农村和社区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充分发挥中医药简单、方便、有效、廉价的优势,针对群众常见病、多发病,推广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适合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的中医药技术和方法,进一步增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功能。

(二)全面实施中医药“名院、名科、名医”战略

1.打造名院。扩大市中医院发展规模,完成市中医院保健康复中心扩建工程。加快市中医院科研平台和临床基地建设,提高中医药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坚持体现中医药特色的办院方向,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医院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实现医疗设施现代化,就医环境舒适化,医疗水平一流化,医疗服务星级化,建成与首府城市地位相匹配,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医疗技术水平较高、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的中医医院,成为我市中医医疗和技术指导中心。

2.建设名科。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我区中医重点专科(专病)的建设标准,认真组织实施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和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积极申报自治区第二批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努力改善基本条件,扩大专科规模,促进中医科研、临床诊疗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通过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发挥重点专科(专病)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技术协作的作用,使专科(专病)建设成为带动医院业务发展的龙头和中医科研的创新点。保持针灸、中医内科、中医肛肠科等优势学科在全国、全区的领先地位,培育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疗效显著的中医名科,在全市形成中医药优势明显的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群体。

3.培养名医。继续开展全国第四批和自治区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选拔一批优秀传承人才跟师研修、学习,建立中医药高级人才后备队伍。建立我市名中医评选制度,开展名中医评选活动,每5年评选一次。建立名中医工作室,在研究、总结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同时,每年选配继承人跟师学习。开展名老中医绝招绝技传承工作,为确有专长的名老中医举办绝招绝技传承培训班。

(三)建设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依托医学院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中医药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临床技术骨干、中医专科(专病)骨干和中医系统管理人员。开展对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类执业医师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充分发挥市中医药学会、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市针灸学会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继续教育,使在岗中医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人数达到100%。贯彻落实国家《乡村医生(西医)中医药指示与技能培训大纲》,继续实施乡村医生中医中专学历教育和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骨干培训项目,加快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步伐。

(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各级中医医院要坚持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方向,建立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激励机制,制定稳定的中医药人才引进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强中医药特色建设,继续推进中医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的改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强化以中医药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特色,发挥优势,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进服务流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着力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院文化,为病员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提升中医医院的形象。

(五)加快中医药科研工作步伐

市、县级中医院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重点运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单病种的研究;各级中医医疗机构要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进行多学科协作,加强中西医结合对重大疾病、疑难疾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联合攻关。综合医院加强中医科建设,鼓励西医人员学习中医,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

(六)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及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在市、县中医院设立中医药文化展室和文化长廊,以内涵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为重点,借助各种先进科技传播手段,宣传中医名院、名科、名医,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增加群众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同,营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发挥政府双边及多边交流与合作的主导作用,联合有条件的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和医疗卫生单位,巩固、拓展民间交流与合作的渠道,扩大我市与国内外多方面、多形式的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七)支持回族医药卫生工作发展

进一步加强回族医药理论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完善回医药专科特色诊疗技术规范,突出回医药特色,培养回医药临床技术骨干,开展回医药特色专科(专病)建设。争取成立*市回族医药研究所,并在有条件的中医医院设立回医科、回医门诊等回族医疗科室,配备回族医药卫生专业人员,加强技术培训,运用回族医药特色诊疗开展服务。支持回族医疗机构和中医医院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八)加强中医药监督工作

县(市)区级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应在编制内确定一定数量的中医药执法人员,负责从事中医药监督工作。加强中医药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贯彻实施,完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从业人员、中医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完善自我监督机制。加强中药炮制监督管理和中药饮片抽样检验制度,确保中药回药质量。中医药监督工作应兼顾中医药行业的特殊性,确保中医药监督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准确、规范,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0年1月-2010年5月)。成立市和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参加的中医药议事协调机构,通过媒体及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2009年-201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促进回族医药事业发展实施方案》。组织相关人员到先进地区考察,开展中医药工作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制订具体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贯彻落实(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贯彻落实各项工作措施,逐步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文化全面发展。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2015年7月至12月)。全面总结第二阶段工作经验,开展工作交流、学习和经验推广,表彰先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机构

建立市和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参加的中医药议事协调机构,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市成立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医院及中医药管理处。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中医药议事协调机构,完善中医药管理组织,做到有领导分管、有科室负责,有专人落实,保证中医药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的贯彻和落实。

(二)加强政策扶持,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条例》,认真落实自治区、*市委、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和扶持,把发展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促进中医药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争取把中医药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考核指标,积极协调发改、财政、人保、编办等部门研究出台保护、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作用,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农民选择中医药服务。

篇8

一、认真贯彻落实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完善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积极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省政府《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市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细化实化相关政策措施,建立起中医药服务提供与利用的激励机制和中医药工作的协调机制,并督导各单位落实相关政策。

按照《意见》和我市医改的任务要求,依据《市镇(街道)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实施方案》,完成9所镇卫生院中医科和中药房标准化建设,配备必要的中医诊疗器具和中药,完善基本的中医药服务功能;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普遍推广20种“简、便、廉、验”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完成1114名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任务,使所有的市级医院、镇(街道)卫生院、村卫生室都能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实施《养生保健“三进”(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工程》,大力推进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开展第七个“养生保健宣传月活动”;建设1个膏方服务示范单位、1个养生保健基地和18个养生保健指导门诊,使市级医院和镇(街道)卫生院都能开展养生保健指导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建立专门的“治未病”保健服务机构和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开发保健产品,拉动服务需求,构建起多元化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二、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着力打造品牌学科,培养引进优秀人才,促进中医学术繁荣

推进中医事业四名工程,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和设备条件,将市中医医院建成中医特色明显、综合服务功能较强的中医“名院”;重点加强市“国医堂”示范门诊、市特色专科建设,成为特色优势突出的“名科”;重点扶持优势学科的中医优势病种研究、特色中药制剂研究、中医特色新设备研究和适宜于基层推广应用的临床研究项目,制定重点突出的年度中医科研计划,加强成果推广,提高科研工作对提升中医临床水平的贡献率。

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中医人才的培养引进,做好市级优秀中医人才和中医骨干培养对象的集训培养和考核;借助有利政策,力争引进1名市级以上名中医;鼓励各单位采取聘请“市特聘中医药名家”的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来院工作,带教指导;建立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做好镇(街道)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和乡村医生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对取得中医学历的乡村医生免费进行考前辅导,帮助其尽快过渡为执业(助理)医师。

积极参加中医药优秀论文、优秀病案和优秀护理文书评选交流活动;做好包括“四大经典”在内的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严格证书管理,推出品牌项目,创造浓厚的中医药学术氛围。

三、加强中医内涵建设,实施中医药特色优质服务促进工程。

结合“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创建人民满意公立医院活动,实施中医药特色优质服务促进工程。依据《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监测考评标准》和《市综合(专科)医院中医医疗质量监测考评标准》,做好全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和综合(专科)医院的中医医疗质量日常监测考评和信誉等级评价工作,建立预警和警示制度,建立起覆盖全行业、面向全社会的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和医疗质量信誉等级评价体系,向社会全市中医医疗质量信息,公布中医医疗质量信誉等级。开展中医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提供中药代煎、代炮制加工、传统单剂小锅煎药服务、小包装中药饮片服务和中医护理特色服务项目,推出一批知名中药制剂(名药)和示范中药房,提升中医药特色服务水平。积极参与卫生应急工作,加强中医医院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开展重大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治和重大疾病防治能力。

篇9

谁先注射H1N1流感疫苗?

最近政府卫生部门询问杜克大学,哪些病人需要考虑优先注射H1N1流感疫苗。他们用IBM的Cognos软件对他们基于Oracle数据库的2000多万份电子病历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在不到1小时内就得出了一份大约12万人的名单,这些人因为某些方面,例如年龄、怀孕、经常患呼吸道疾病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而容易受到H1N1流感传染。现在有了部分流感疫苗,杜克大学就能让这些人知道他们应该优先考虑使用疫苗。

“我们在电子病历数据之上放置了一个分析引擎,它能够依据年龄或者其他关键因素,对数以百万计的病人进行分层处理,并说明每个人的危险程度。”负责杜克大学这套诊断服务系统的CIO Asif Ahmed说,这个系统在北卡罗来纳州的3家医院和约100所诊所使用,每年大约记录100万名病人的数据。

以上是一个具体的实例,说明医疗IT系统如何用于满足个性化的医疗需求,帮助医生作出更加明智的决策,实现更好的效果。然而,要实现这样的效果需要很多努力。除了杜克大学这样的分析系统之外,帮助医生挑选最佳实验效果的决策支持工具,提供实时医护的远程监控工具,及帮助研究人员选择最好实验治疗方案候选者的软件等等,都是现在不可或缺的医疗IT工具。

减少不必要的放射性检查

在波士顿的Beth Israel女子医疗中心,帮助医生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案,实现更准确的诊断效果,是他们实现个性化医疗的最大目标。他们使用了一个支持软件,以帮助其1600名员工和医生为病人选择最好的放射性检查。

在对病人进行CT、核磁共振、X射线、超声波或者其他放射性检查之前,医生会将病人的电子医疗记录编号输入到这个Anvita Health决策支持系统中。系统会从医院的医疗记录系统中读取病人数据,以及最近的实验室测试和过敏数据。然后,医生需要加入病人最近的检查结果,如最新体征情况、需要检查的部位、对于病理的初步诊断结果,及目前有没有服用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药物等。

这个软件会分析这些数据,并给病人的检查项目打分:最好的以5颗星表示,最差的以1颗星表示,并且还会说明检查的好处与风险。如果系统认为病人没有必要进行这项检查,也会给出说明。

系统能够捕捉到一些医生可能忽略的细节,如在之前的血液检查中显示其肾功能降低,可能会导致在某些放射性检查中效果不佳。它同时还会检查这个病人一共进行了多少放射性检查,对病人的健康会不会造成影响,等等。

“使用放射性检查过多,可能会引起其他疾病。”Beth Israel医务机构的主任医师Richard Parker表示,“系统会在进行实际检查之前考虑这一因素。”例如,软件可能指出,病人在其他方面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肺炎症状和临床表现,因此,再给他做一次X射线的检查除了让他再受一次辐射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Parker说:“在使用Anvita软件的3年时间里,医院减少了约5%的不必要或者不恰当的放射性检查。”

Beth Israel在6个月之前发启了一项相关的调查项目,以分析了解医生在做放射性检查决定时的想法。在医生要求做放射性检查时,系统会询问他,病人现在的症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多大的确定性。在检查之后,系统会继续跟踪,询问医生之前的判断是否准确。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医生在决定做检查时的想法,并试图分析医生在什么情况下最有可能作出错误判断。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医生为病人选择更好的检查方案,还能让更个性化的医疗检查成为可能。例如,Quest Diagnostics and Vermillion提供的一项诊断检查服务,能够通过检查更好地确定女性的卵巢癌,而很好地排除良性肿瘤的误导。

慢性病人的离院跟踪管理

IT还可以被用于病人在离开医院之后的医生管理,特别是那些患有慢性病或者在手术或大病之后处于恢复期的病人。Cleveland Clinic医院就是这样做的,他们为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脏病的病人装备了在家里用IP地址标识的无线监控设备。

这些病人可以自己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如查血压、心率、体重等,并将这些数据输入在线的健康记录系统(微软基于网络的Health Vault),这些数据就会被发送到Cleveland Clinic的电子病历系统中去。如果病人的某项指标需要特别注意,系统就会使用特定的规则或者算法检查病人的数据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属于正常范围,这些结果就会每周正常发送给医生;而如果有指标不正常,那么就会立即给医生发出告警信息。

在发现异常时,医生会立即采取行动,如果必要就会上门为病人服务。“我们的目标是要更好地控制这些慢性病的并发症,降低其死亡率。”诊所CIO Martin Harris说。

Cleveland Clinic还会使用在线调查跟踪病人在手术之后的恢复情况。例如,一个做了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医院会要求他每三个月填写一份调查问卷,了解其手术后关节最新情况。Harris说:“为了让手术的效果达到最佳,对病人必须坚持很长时间的观察。”

病人问卷调查的结果也会保存到诊所的电子病历系统中,并生成图表,让医生方便地看到其恢复情况。Harris认为,这种持续性的病人监控,可能会成为很多医疗机构使用电子病历的标准程序。

然而,电子病历的推广还是比较滞后的。Harris认为:“3到5年之后,电子病历将会全面普及。”它可能还会成为政府强制推行的医疗条件之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

更针对性的癌症治疗

最新的一些个性化医疗应用致力于为医生或其他的医务工作者提供分析和决策支持。在这些工具的帮助下,医务研究者能够集中精力去考虑更加复杂的遗传因素影响,为病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caBig(癌症生物医学信息网格)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它是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在2004年发起的一个生物医学信息网络,目的是要为癌症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让他们的信息更快地到达医生的手中。

caBig包含大约100多个学术研究机构或者治疗癌症的医院,这些机构的研究者通过它来共享数据和研究结果。他们可以使用各种分析、数据挖掘、决策支持或其他软件工具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所使用的数据都是各个机构提供的最新数据,目的就是要研究出最新的、切实可行的癌症治疗方法。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生物医学信息中心的负责人Ken Buetow表示,电子病历的推广使用,能够帮助研究者获得更多更新的病人数据。Buetow希望,caBig网络和各种电子数据的广泛使用,能够缩短研究机构找到切实可行治疗方法的时间。“我们认为,这会是最终转变的关键一步。”他说。

篇10

做药品营销,关键是医院市场的营销;做医院药品营销,关键是产品能否进入医保目录。这是很多药品营销人的看法。

在我国的药品消费市场上,医院市场占据7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伴随着我国参加医疗保鲜人数的快速增加,医保产品的市场份额正在快速扩大之中。

据统计,我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从1998年的1969万人迅速提升至2004年8月的11847万人;伴随这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的增加,医保支出占全国药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已经从1998年的7%上升至2003年的44%,年增长率高达65%。

更诱人的是,随着我国参与医疗保险人数的增加,医保支出占药品销售的比例,显然还会继续增加下去。

2004年9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新版本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2004年版)》(以下简称《医保目录》)。在这次2000年以来的第一次医保目录调整中,714种药品入选了最新版的医保目录,其中中药增加408种,西药新增加306种。

对于几年来一直在期待入选医保目录、觊觎着庞大的医院市场的的众多企业来说,入选医保目录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机遇。

抓住机会不容易

面对庞大、快速增长的医保药品市场,入选的药品企业无疑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一线营销人员反馈的资料标明,进入医保目录后,如果营销方法得当,药品销量有望增长1-4倍。

但是怎样才能抓住机遇呢?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

药品在实际的市场操作上,可以根据渠道的不同,分为医院渠道产品、药店渠道产品。这两类产品进入医保目录后,操作方法是截然不同的;同时即使是医院渠道产品,也还可以分为中药产品和西药产品,高价位产品和低价位产品,它们的推广方法也是截然不同的。

最近不断有药品企业拿着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找到铂策划,其中不少是中药企业。

一家东北的药企,拥有一种全国独家品种,已经在医院推广了四年。但是几年运作下来,100多人的队伍、700多家药店,每年的销售额却只有1000多万元。更令人担心的是,这家药企目前只有一个品种。另外一家药厂,拥有一种中药妇科产品,在全国医院推广下来,年销售额只有200多万元。

对于这些产品,铂策划认为,即使产品进入了医保目录,但是只要此前存在的问题没有被分析清楚、没有认识到问题所在,即使进入了医保目录,也不一定能够获得快速、稳健的销售成长。

怎样抓住机会

进入医保目录,只是通向成功的第一步,要想抓住机会,还必须做大量的工作。首先要做的是,确保进入省级医保目录,对于非独家品种来说,还要做工作,确保产品通过药品招标。

这些工作都做完了,还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 总结之前的经验教训。

如果是此前运作不好的产品,更是要找出运作不成功的原因,只有找到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铂策划对于找到我们的妇科产品,由于价格高、医生对中药品的固定成见,我们遂建议客户撤出医院市场,运作按照OTC的方法营销市场,目前已经由铂策划负责市场运营,投放市场,取得了良好的营销业绩。

二, 分析企业的实际情况

在总结了此前的经验教训之后,还必须从企业的资金实力、队伍、产品效果、赢利空间等方面分析企业的实际状况。

东北的客户找到铂策划后,我们认真分析了客户的情况,同样是中药、同样是高价格,在分析情况后,我们认为100多个医药代表,700家医院只能销售1000多万元,主要原因是:高价产品、自费用药医生会非常谨慎,而且对于该产品的功效,西药见效更快,因此限制了医生用药。

我们发现客户的渠道政策不合理,为了刺激医药代表的积极性,客户每盒产品,只有1块钱的利润,根本没有空间投放广告。另外客户已经建立起了100多人的医院队伍。

针对这种情况,铂策划建议客户,进入医保目录后,应调整营销政策,保证企业赢利空间,另外需花大力气做好学术推广工作。

三,分析市场竞争状况

在做决策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市场的竞争状况。市场竞争越激烈,越成熟的市场,要做按照OTC产品来运作,就必须投放大量广告,还需要专业推广队伍。这种情况下,还是做医院推广,更加合适。虽然医院竞争同样激烈,但医院市场风险无疑要小得多。

两类产品的营销调整方案

在做好上述的企业、市场、经验分析总结之后,企业必须做出选择:该重点做药店渠道,还是做好医院渠道?

医院渠道产品的营销调整

对于新进入医保目录的产品来说,多数是一直在医院推广的品种,有队伍,有渠道,有一定的学术资源。可以根据此前经验总结的结果,找到需要克服的障碍,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改进营销就行了。

这些企业只要提供了医生开单的“合理性”之后,主要工作就是做好“推动工作”——怎样开发更多医院、怎样扩大医药代表队伍、怎样激励医药代表、怎样做好学术推广工作等。

对于此前没有医院推广队伍的产品来说,就复杂多了,还要做大量的工作,最重要的是,核心问题是怎样快速建立医院推广队伍。企业必须尽快学会面对进入医院市场必须通过的10多个关卡。

药店渠道产品的营销调整

对于选择了重点做药店渠道的产品来说,现在就要考虑寻找有效的方法来做消费者拉动工作了——这通常指的是打广告,这就需要做好策划工作,寻找到有效的媒体拉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