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管理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0-08 17:24: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用管理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企业一味追求业务增长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很多的企业一味的追求销售业绩增长和市场占有率,通过赊销这种方式来提升企业销售业绩,这种现象会导致企业财务状况出现混乱,需要回收的账款飞速上升,销售的成本在不断增加,企业财务中出现了很多的坏账,致使企业利润下跌。如果这个时候企业处在发展扩张时期,企业会加大对内部固定和流动资产的投入力度,这样企业就会背负着高额负债。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财务就会出现一定的风险。现实情况下,大部分的企业销售部门为了完成公司业绩指标,急功近利,一味追求企业销售额,最终导致离企业的赢利目标越来越远。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就是为了平衡企业业绩增长和风险控制之间的关系,使得两者和谐一致,保障企业获得高质量收益目标的实现。
(二)缺少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对于回收账款的管理应该是由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承担的,然而现实情况却不是这样的,经常会出现两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分不清楚,相互推卸责任。导致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企业的信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到销售和财务两个部门,如果单独有财务部门或者销售部门负责信用管理的话,会出现忽视另外一个方面的情况。因此,必须两者都要兼顾。
(三)缺乏信用管理重点
目前,我们国家的很多企业对于回收账款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企业销售以后的回收账款管理,对于回收账款管理的工作重点都放在“追账”上面,这种情况就使企业很容易忽略对产品交易前和交易过程中的客户信用管理控制。
(四)企业信用管理的实施方法比较单一
根据当前的很多调查报告显示,我们国家很多企业在实施信用管理时,方法比较单一很落后,不能对目标进行细分化的管理,销售部门或者财务部门也没有对客户的信用值进行科学的评估和预测,只是凭着交易时的主观臆断,这是不可取的。
二、企业建立信用体系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当前,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上,我们国家大多数企业的管理模式比较落后,对客户的信用信息掌握的比较少,企业也缺乏一定的信息支撑。企业在进行信用交易之前缺乏评估和预测风险的能力,也没有一套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对于回收款人员的管理也没有相应的培训。比如很多企业都是鼓励业务人员到处拉客户签单子,获得高额提成,但是却没有安排一定的信用人员去催帐收款,使得公司财务出现很多烂帐、坏账,降低企业利润。另外,企业还缺乏一个最基本的客户管理系统,这会让企业的经营显得比较盲目,加大市场风险。企业缺少对客户的信用管理,会使得回收账款越来越多,导致企业缺乏流动资金。很多企业的销售管理和财务管理时分开的,对于回收账款的职责没有分清,使得两个部门相互推脱责任,这样就会形成资金回收不良的恶性循环。
(二)客观原因
现代大多数企业的通病都是重视市场,忽略管理。现代的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企业要想扩大市场,提高利润,就必须增加销售额,而增加销售额就需要采用赊销的方式。所以,企业建立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我们都知道,现代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已经不局限于他们的产品质量和价值之间的竞争,还有企业形象和品牌之间的竞争。企业只有重视信用管理,才能更好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三、建立信用体系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一)建立信用体系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意义
企业建立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信用经济,换句话说,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良好的企业信用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很长时间以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偷税漏税、恶意拖欠逃废债务等各商业欺诈行为屡禁不止。出现这种现象最基本的原因就是企业缺少一定的信用管理观念,诚信意识比较薄弱。所以说,企业应该从根源上消除不诚信行为,规范企业经营,遵守市场秩序,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是是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建立信用体系不仅能够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正常进行,这也对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起到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企业只有建立信用体系,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正确的处理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赖。
(二)建立信用体系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意
义信用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假如没有信用,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不可能顺利进行;假如没有信用,企业的生产活动只能在狭小的资金范围内进行;假如没有信用,企业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只能在自给自足的范围内维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信用体系,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信用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只有建立信用体系,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的信誉,提高自身的信誉和知名度,从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加长久的发展。反之,一个没有诚信的企业是不可能健康快速发展的。
四、结束语
篇2
关键词:病案信息;管理;医院
1病案信息管理概述
病案信息管理除了包括对病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建立索引、归档等基础性工作外,还包括对病案信息的研究、分析、开发、加工、综合利用等。通过有效的病案信息管理,能够将病案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为医院决策、临床医学案例分析、医疗技术发展等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1]。在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病案信息管理也将逐渐由传统模式过渡至信息化管理模式,这有利于提升病案信息管理整体质量及效率。
2病案信息管理作用分析
在医院日常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病案信息管理属于基础性工作之一,其主要作用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反馈作用。科学化的病案信息管理及质量监控,可对病案所记录的诊疗行为进行合理评估,由此可反映出医务人员实际工作情况及医院整体诊疗水准,及时发现问题并改善,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同时,通过有效的病案信息管理可反映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有助于医院把握潜在性医疗市场。这样医院便能够结合市场动态对医疗服务进行调整。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把部分医疗资源集中于某些重点需求内容上,从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2]。②为医院临床医疗提供信息支持。加强病案信息管理,意味着将患者基本医疗信息充分整合起来,包括症状描述、病例、手术记录、报告单等。在诊治部分疑难杂症时,可调用上述资料,省去一些检验环节,不仅能够减轻患者负担,还能够提升诊疗效率。同时,经过二次开发的病案信息是监督、指导医院日常工作的重要依据。③为科研教学提供依据。医学科研工作需要大量的真实临床数据作为支持,病案信息正是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原始档案材料,其中涵盖了大量客观临床数据,可为医学科研教学提供重要信息数据依据,是医院医疗科研能力的基础保障。
3完善病案信息管理的相关建议
3.1充分融入信息化技术
在现代病案信息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医院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以此来提升病案信息管理效率及质量。病案信息管理应该与医院电子信息系统充分关联起来,通过利用相关软件对病案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构建合理的信息检索。借助通信网络,能够让病案使用者克服时间、空间限制,为其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实现病案电子信息化意味着能够降低病案原件磨损,让病案原件得到妥善保护。利用信息化技术还能够实现病案信息共享。病案信息共享主要涉及两个层面,即医院内部病案信息共享与外部环境信息共享。医院内部要打通各部门、各科室信息端口,建立病案电子信息管理标准,让各科室、各部门之间能够相互调阅病案,方便诊疗服务顺利实施。同时,医院要与社会机构如保险、科研、公安机关等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3]。通过构建病案电子信息平台,并赋予一定权限,让病案信息能够为外界所利用,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当然,在病案信息电子化建设过程中,还要注重信息安全保护工作。通过应用专项保护软件、防火墙技术等,防止非法侵入,为病案信息管理提供安全保障。
3.2加强机构设置及专业管理
部分医院机构设置过多,存在一定的职能重复,容易出现职能混淆,这也使得医院内部病案信息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影响了相关工作效能[4]。为缓解上述问题,医院内部应该强化机构设置及专业管理,成立专门的病案信息管理团队,由其履行病案信息管理职能,逐渐实现病案信息标准化、集中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病案信息管理的专业程度。
3.3加强相关人才培养
一方面,医院内部要加强病案信息管理相关人才培养。医院可聘请高校专家进行定期学术讲座,让医院病案信息管理人员能够了解专业动态,不断更新知识积累,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及业务能力,以增强岗位胜任力。另一方面,要加强病案信息管理学术建设。通过开展区域性的专业培训班,提升学科负责人专业水平,进一步完善人才梯队建设,逐步将病案信息管理纳入到继续再教育当中。只有提升学科带头人水平及学术地位,才能让病案信息管理获得重视,进而带动地区专业发展[5]。
4结语
病案信息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应给予充分重视。通过加强病案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人才培养、机构设置及专业管理,让病案信息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黄惠芬.病案信息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病案,2011,12(12):8~9
2张永新.病案信息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4(36):81~82
3顾琳,郝新一.病案信息资料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02):63
篇3
[关键词]病案;信息;医院;归档率;数字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行业使用上了电脑,很多公司,事业单位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由于信息化管理在各个领域都体现出其优越性,在医院管理信息化进程中,电子病历也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病案管理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病案管理采用纸质记录方法,已无法满足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因此病案信息管理方式创新逐渐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采用数字化病案信息管理是时代趋势,其内容主要包括病案信息的数字存储、数字化病案信息的系统管理和维护及数据库功能拓展等。针对该问题,我院于2015年开始,通过科学配备病案管理人员、电子病案系统以及历史病案数字化管理,初步实现了病案信息化管理。本研究介绍了我院病案现代化信息管理的过程及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实施数字化病案信息管理5000份病案作为观察资料,其中来自感染科955份,肝科910份,肺科809份,外科632份,内科631份,妇产科382份,儿科450份,ICU 25份,眼科28份,耳鼻喉科30份,口腔颌面外科48份。另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实施数字化病案信息管理前5000份病案作为对照资料,其中来自感染科902份,肝科900份,肺科869份,外科622份,内科615份,妇产科466份,儿科441份,ICU 49份,眼科52份,耳鼻喉科48份,口腔颌面外科46份。
1.2方法
1.2.1人才培养与配备医院领导意识到病案科的建设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根据医院实际开发总床位数和病案存储数量而增加配备病案工作人员,并且要求2015年病案室新入职员工需具有临床医学或者相关专业学历,并取得国家编码员资格证,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医院管理学理论基础,还能熟练掌握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本(ICD-10)第2版、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CD-9-CM-3)、计算机、统计学和病案管理学等专业知识,保持良好的沟通与联系能力。要求从事病案管理的人员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了解国内、外病案信息管理发展动态,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的继续教育和水平考试。
1.2.2历史病案录入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病案科的发展,分阶段将1994年以后的所有历史病案录入电脑,在本院内部分科室实施病案信息共享。从1994年开始所有病案首页录入电脑,根据病案属性编排索引,使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手术分类(ICD-9-CM-3)对病案进行分类;所有科室使用计算机系统记录病案,医院部分科室分享病案信息,并实现病案归档、检索查询、病案科学统计、病案备份等。科室定期开会总结、分析病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以提高病案资料利用率。本院住院病案首页电子系统,并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开发住院病案首页电子系统,由临床医生使用计算机在该病案首页电子系统上填写病案首页的所有项目,在打印住院病案首页时由系统自行生成,在病案管理的回收、整理、质控、编码、录入、修正、装订、入库上架、借阅、复印等环节中,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通过用户权限管理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到病案系统,尚可通过病案查询工具按检索条件进行单份或者批量病案的查询,实时掌握每一份病案的流通状态。
1.2.3电子病历开发与实施我院自2015年1月1日始使用参与研发的电子病历系统,使医师有了方便的书写病历工具,提高工作效率,体现将时间还给医生,将医生还给患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服务理念。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数字化病案信息管理实施前后我院病案资料的利用情况(医学教学、科学研究、医疗保险、患者个人)。比较病案在实施数字化病案信息管理前后的病案回收率、病案归档率、病案完好率以及病案事故发生率,比较实施前后的指标的差异性。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4.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数字化病案信息管理实施前后病案信息利用情况比较
实施后医学教学、科学研究、医疗保险和患者个人对病案信息的利用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
2.2数字化病案信息管理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比较
数字化病案信息管理实施前,5000份的病案回收率为89.3%,病案归档率位87.3%,病案完好率为89.7%,病案事故发生率为2.1%,标准化操作规程在病案实施后,病案回收率、病案归档率与病案完好率几乎为100%,病案事故发生率为0,与实施前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病案管理水映了医院医疗质量水平和体现医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传统的病案管理模式无论管理内容或管理手段都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医院管理需求,需从“保管型”向“开发利用型”转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3.1我院传统病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病案管理人员配备不科学我院病案科工作人员部分是非病案信息管理专业人员,部分是因身体健康、年龄大等原因由临床从事医疗或者护理工作而转岗从事病案管理工作,未能熟练掌握病案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临床医务工作者对病案管理工作人员有偏见,认为其所从事的工作对医院的贡献不大,严重打击病案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1.2利用率低随着病案资料的积累,其数量日趋庞大,手工查阅和抽调病案困难大,明显降低病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亦没能为临床医疗、教学、科研提供临床资料。且部分病案可能面临多个部门同一时段需要借阅,未能协调并最大限度地利用病案资源。
3.1.3被动型服务服务是病案信息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病案管理通常仅被当成看管病案,其提供的服务也局限于被动型的服务,如提供医务工作者查阅或者根据患者及家属需求提供住院患者随诊、复查或报销所需的病案资料。
3.1.4安全性低纸质病案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维护病案原貌及完整性是病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而防火、防虫、防尘、防水与防潮、防光、防有害微生物也是纸质病案繁重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当遇到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等)或者人为因素(日常使用磨损、丢失、被盗等)时,将对医院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和严重后果。
3.1.5顾客满意度低病案科的服务分对内和对外服务,其对内服务对象主要是医院内部医务工作者,其对外服务对象主要是患者及家属或者人、商业保险公司、律师、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机关单位等),主要为其提供病案复印和查询、借阅服务。随着我院综合实力的发展,10年间其出院人次已增加305%,为满足内、外顾客需求,病案管理人员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由于抽调病案耗时相应延长,内、外部顾客对病案科的不够满意。
3.1.6存储空间大纸质保存的住院病案每1000份需要占用库房地面积10~12O。由于病案室所在楼层的局限性,我院使用的是开放式背对背固定病案架病案归档设备,为了紧凑安排并最大限度利用空问,两排架子之间通道仅为35~40cm,未能达到国内病案库房两排架子之间75~80cm宽通道的设置标准,给日常使用造成不便,也不利于消防安全。
3.1.7住院病案首页手工填写
住院病案首页填写要求清晰、完整、准确,且不得涂改,由于主观或者客观原因,导致医师需要多次重复才能完成住院首页的正确填写,增加耗材和降低工作效率。且有些书写不规范,给病案管理中的编码、质控、录入、整理等环节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3.1.8病案定位难病案回收后在归档入库之前一般需要经过整理、质量控制、编码、录入、修正、装订几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每位操作者均需手工建立病案检索登记本,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工作繁琐且出错率高。而在上述处理过程中,有可能急需查阅或者复印其中的某份病案,那么就需要花费大量人工、时间和精力通过翻阅各个环节的病案,才能找到目标病案。及时、精确定位病案又是病案室工作人员面临的另一挑战。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医院信息系统;信息化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1-0040-02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各级医疗机构逐步实行以计算机系统为信息管理的基本工具,并且逐步从单机管理发展为网络化信息管理,这使得医院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日趋成熟,完善,同时也给医院的医疗水平带来了巨大的提升。通过开展计算机网络化的信息技术管理应用,有效的整合了医院各职能部门的优秀资源,大大的优化了医院的医疗,服务流程,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极大的提升了医院的各职能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医院信息系统(HIS,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涉及到医疗、科研、财务、会计、审计、统计、病案、人事、药品、保险、物资、设备等方面的管理。包括:门诊管理系统、住院管理系统、药品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OA管理系统、医嘱处理系统、医生工作站系统等多个管理系统组成。这些信息技术系统的合理应用,大大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简化了老百姓看病的流程,实现了更加快捷,简便的现代化手段挂号,预约就诊等。
1 医院信息系统HIS简介
医院信息系统(HIS,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是一套现代化的数字信息管理系统,在医疗服务上,可以方便快捷的将患者的信息和治病流程在各部门之间有序传递。在决策管理上,可以不断收集各方面的数据信息,包括患者需求信息,医疗人员需求信息,医疗部门管理需求信息等各种数据位医院的领导,组织,决策,控制,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在医疗技术总结上,通过不断的收集和记录各方面的临床诊断数据,更好的统计和判断医疗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在与外界各部门关联上,可以更好的实现一体化管理,比如,医疗保险管理,社会保险管理,银行,患者,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各部门信息的有效传递提供基础。.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功能,医务人员业务水平评估功能,医疗水平的评估功能,医疗质量控制功能,药品使用频率分析功能,重点专科设置提醒功能,电子病历生成与管理功能以及医院与病者互动功能。
2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2.1 在物资管理方面应用信息化管理,可以更好的对医疗物资的储存和使用进行管理,在传统的管理中,医院的医疗物资,比如:医疗消耗,医疗设备,医疗药品等管理相对混乱,审核,统计工作费时费力,采用了信息化管理,可以实时监控这些物资存储情况,耗费情况,都能实时记录在数据库中,随时可以调用,统计,分析,决策,大大降低管理成本。
2.2 在人事管理方面应用信息化管理,可以从整体对医院的各项服务进行规划和管理,制定最科学的医疗方案和人员安排。传统的管理中,对于医护人员的调用和安排相对滞后,也很难掌握和决策,通过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可以科学合理的安排最佳的护理方案和分析,决策,为每个医护人员最大化发挥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撑,同时也可以使得病人获得更好的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3 在医疗资源的整理统计以及医护人员的培养方面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可以将医院各项工作指标分解细化到每一步,责任到每一个人,通过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记录,治疗步骤的随时记录备份,更加准确的统计和整理出各种病症的最佳治疗方案,这对于医师来说,都是最宝贵的临床医疗经验,是传统管理模式中很难传承的医学经验,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帮助提高医师们的医疗水平和能力,还为实现资源共享,知识传承和积累打下结实的基础。
2.4 在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全面的医院内,医生的诊断治疗效率大大提高,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也获得极大的提升。同时,信息管理技术搭建的良好的医生和患者的对话,互动平台,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的掌握病人的医治情况,对症下药,从而很有效的治愈患者。
3 信息技术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 在财务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医院的财务收费管理系统主要有门诊收费,住院收费两大模块。门诊收费系统是医院为日常患者服务的直接窗口,通过门诊收费系统,财务收费人员可以根据医生的处方,将患者所需的药品以及检查项目等信息即使录入到计算机数据库中,由计算机自动生成计价统计表,并打印收费收据。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医院的财务信息,财务账单,不仅病人对此一清二楚,日后的财务审计也清晰明了。住院收费系统可以采集住院患者各方面的详细资料,如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科别,诊治医师,入院时间,住院押金金额以及已付款信息等。患者可随时查阅费用产生情况,出院时,系统也会自动结算,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所有费用都能打印出详细的清单,使得患者住的放心,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2 在医嘱管理方面的应用。医嘱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以单一的患者信息源为基本组成的信息单位体,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医护人员往往要书面记录大量的信息,且容易出现混乱,人为出错,误差等现象发生。而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医护人员可以随时查看患者的医嘱信息,杜绝了人为错误的产生,系统性的队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规划,合理安排,极大的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医护人员书面记录的强度,对于病区床位的安排和回收的管理也能系统化,整体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技术,吧医生,护士,药房,收费处,各个部门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将繁琐的医疗流程简单化,系统化,方便了患者,降低了医患之间的矛盾。
3.3 在药品管理方面的应用。药品管理系统可以方便的管理药品的品名,规格,剂量,购入价,销售价,销售时间,销售数量,等等信息。药品管理系统通常有两个系统组成,一个是药房管理,一个是药库管理,药库管理系统,主要管理药品库存信息,盘点药品库存情况,提供库存查询等功能,能够自动生成详细的药品入库盘点报表。可以方便的队账面结存数和实际的结存数进行比对,分析差异,核算查询药品的库存信息,为药品的采购和管理提供科学数据信息,这在传统药品管理中是很难做到的。而药房药品管理系统包括药品发放,特殊药品管理,盘点管理,药品数量统计等各种统计分析管理功能。可以对处方发药数核对统计精确到个位,在进行实物盘点清查时可以准确形成各种药品盘点报表,对于特殊药品的管理如毒麻药品的管理更加能够精细化管理,有效防止违法用药行为的发生,药品数量统计功能还能准确的队药房药品的收支和结余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3.4 院长查询信息系统的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详细的记录医院后勤,人事,医疗档案等信息,通过大量的信息记录和统计,加上自动分析功能以及便捷的查询功能,可以为医院的领导层提供十分全面,综合,科学的管理数据依据。从而为决策层决策和管理,为医院健康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下,医院的领导,可以随时查阅住院病房,手术室管理,门诊收费,住院收费,后勤,药库,药房,医用设备管理等各环节的工作情况,尤其是医疗和财务信息的综合查询,为医院的发展和决策层的决策提供了最为精确的数据依托。
医院充分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将管理精确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单元,每一个环节,可以最大化的优化医疗服务工作流程,提高医院各部门间的工作效率,增强医院的竞争力,有效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心武,孟洁.数字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与作用[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08).
篇5
关键词:医院统计 信息 管理作用
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在医院整体发展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对于现代医学管理模式中医院统计信息有着至关重要地位,统计即可以充当管理者的耳目,同时又是管理者的助手,在医院管理中各项决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医院统计信息管理不仅是一种医院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同时也是医院各个方面经营中非常重要的资源配置。
一、信息统计是医院制定工作技术的基础工作
在现代医院管理中最常见的特点就是信息能够得到合理支持,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统计信息能够直观地为医院管理提供运营中的很多状况,为问题提供解决方法,作为领导者应该更加深入和严谨地实施自己的决策。一般国家的三级甲等医院的统计报表制度和统计指标体系里,都会规定很多调查任务和完成市区级别的卫生要求报表,应当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符合医院管理需要的统计报表制度工作,例如《临床工作完成情况》《各科诊断符合情况表》和《手术情况统计表》等,从而在各个方面反映出医疗活动和统计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并且可以对统计中的资料和报表进行登记和收集工作,制定出非常重要、合理的规定。
二、依靠统计信息数据加强对于亿元质量的管理工作
认真做好医院日常的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问题,也就是依据每天回收的门诊和急诊工作,按照病案和出院等科室统计信息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和整理工作,最后录入到计算机的综合统计信息资料管理中。根据医院制定的质量管理目标,把床位周转次数、治愈率和病死率等很多质量控制指标分解到各个科室中,使每一个科室都能够明确任务指标,定期进行医疗质量综合讲评工作,各个科室随时对信息进行统计工作,并严格分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医院控制工作可以顺利进行,统计信息对于科室工作进行考核工作,也要能够非常及时地进行评奖,对其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还要强化信息质量管理方式,能够做好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且在尊重时效性和全面性的前提下能够将统计出的数据进行奖罚,真正把医院统计由过去单纯地数据输出库变成一个综合资料智囊室,不断提高作为医院管理水平参谋助手的水准。
三、医院的统计信息是医院管理工作中决策的重要依据
一个非常优秀的医院领导者在医院发展所做得决策方面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能够准确地对各个统计信息进行实际整合,对医院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统计信息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认真分析,并且能确定医院未来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然后不断增加医院竞争实力。医院管理者的决策会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发展大计,所以要慎重谨慎,要对医院的各项工作进行系统统计,比如在制作《住院工作完成情况表》《医护工作完成情况表》过程中,各个级别的领导和各个科室工作人员都应当及时了解各个科室工作详尽情况,查出问题所在,共同努力。要广泛收集本地医院各种信息情况,及时了解医院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纵横分析,使得统计资料能够非常充分和完善。通过对医院进行合理调查了解各种规定,比如旧门诊的拆迁工作会影响到医院工作,这时应该及时减少医院病人数量,也就是要能给各种情况提出非常完美的对策,及时反馈,领导要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采取非常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需求,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根据统计信息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地资源合理配置工作
医院管理可以根据医院各种数据指标来不断确定各个科室的规模和发展目标,然后及时有效开发利用好医院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并制定非常合理的计划,统筹进行安排和管理工作,使得工作可以达到非常合理高效的程度,最大限度减少资源的浪费情况,不断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根据门诊病人多少的情况及时进行适当扩大工作,根据就诊病人疾病分析,更好地确定和加强重点科室的建设工作,根据本地卫生资源设置情况决定是否要购置一些非常大的医疗设备,避免资源浪费问题出现。要通过财务统计信息及时了解单位财力情况,合理进行资金投入工作,把有限财力应用到医院建设和发展项目中,使医院的发展能够合理改善,满足人民群众医疗需求工作。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必须对医院资料进行合理统计工作,与时俱进做好对新知识、新观念和方法的应用工作,要对原始材料进行有效统计,在对统计信息做好汇总和分析判断的同时重视事物发展趋势预测工作,充分将医院统计管理工作做到位。
五、成本控制在医院管理中作用
一是要树立统一管理理念,要利用好医院班子会和职工会,深入开展向单位职工宣传控制成本观念的活动,要用单位成本进行控制,利用医院发展成果经验使员工意识到成本核算工作加强控制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让医院整体一条心,从而为医院营造出非常良好的成本控制实施环境。
二是要做好成本核算,使工作有据可依,要非常注意做好成本目标控制和技术经济责任相互结合工作,要明确权利和责任的效益问题,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精细做好医院成本核算工作,把设备维护和损耗作为工作重点,对于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工资、办公和水电等成本损耗整合工作要重视起来,拟定出医院年度成本损耗表,结合医院年度发展规划措施,做好医院成本控制预算工作。
三是要能够做好资源优化配置工作,实施好成本控制措施,医院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做好对于基建工程和医疗设备等重大投资工作,进行实地严查和民主管理,撰写出可行性报告,然后经主管同意实施医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有效节约资源浪费现象。在医院后勤工作方面,要及时按照财务预算情况实施招标管理工作;在清洁和安保工作方面也要实行社会化服务,医院和竞标要签订合约,即在竞标方面要提供后勤保障工作;在医院重点做好工作执行情况的监管和质量控制工作,要根据检查情况给予资金兑换,水电维修费用可以采用定额方式,有效制定好对于物资浪费问题的管理。
四是要制定奖惩制度,促进对于医院成本工作的控制管理,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奖惩体系,加大对医疗收费监管的力度,将所有开支计入科室成本,包括仪器设备维护费用、公务费、水电费和清洁费,一次性进行合理配置,将科室成本消耗和科室工作人员利益直接联系起来,牢固树立好成本意识工作,对年度内控制成本指标范围进行合理管理,要给予科室员工奖励,而超过成本的要进行分类管理工作,给予科室员工处罚。
通过医院科学管理工作,寻求投入和支出相互平衡点,达到节约医院运行成本目的,要进一步增加对于医疗机构支配发展资金的管理工作,维护好医院工作。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应用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正因为如此,许多学者、企业家都越来越重视管理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并将学习或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尤其是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
一、管理心理学概述
(一)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去解决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问题,并使之在管理领域具体化。它主要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控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更为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研究哪些因素最能在员工心理上起到激励作用,如何保持和加强员工的积极行为等。这些就是管理心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管理心理学的意义有两个,一方面是充分发掘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另一方面是对员工进行心理方面的培养和训练。通过掌握工作中员工的心理活动及其需求,才会在管理上制定出相关政策和方法,从而切实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生产效率。通过对管理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吸收并理解才能将其真正运用到企业管理当中去,对提高工作积极性以及全体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二、管理心理学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与应用
(一)管理心理学对人才选择方面的应用
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企业在人才选择方面,为了更好地了解岗位的具体信息,通过利用管理心理学能够对其工作的内容、性质、任职者需要具备的素质进行综合分析考虑,由此对任职者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进行有效地判断。为了真正了解员工对自己任职的岗位是否真的合适,岗位的细致化判断和员工的综合素质都需要通过管理心理学进行明确分析,企业在岗位设计的同时适当增加岗位职责,增加工作的挑战性,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企业和职工双方都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管理心理学在人才使用方面的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能岗匹配,为了让员工的能力与工作岗位的任职条件相匹配,首先要对员工的个性心理和身心素质等具体方面进行分析考量,以此判断其工作能力是否符合任职的岗位和团队环境。通过对员工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等方面的管理,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和学习,才会对员工的身心素质的把握更进一步,逐渐使其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对个人的发展空间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活动中,要尽量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与强项,也要尽量回避个体的劣势和弱项,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来为他们提供最合适他们的工作岗位,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和长处,使每个员工都能够在工作中体现其自身的价值,企业能够有效地实现其整体目标。比如说,外向善言的员工,适合从事影响他人想法和行为的工作;沉稳、内向的员工,适合做严谨细致的工作。因此,在企业用人或员工职位晋升时,要特别考虑员工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
(三)管理心理学对人才保留方面的应用
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与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有着密切联系,企业为了留住人才,首先要切实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并尽量满足,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才会有所提升,同时员工也会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最终达到双赢的管理效果。
(四)管理心理学激励理论的应用
员工个体的积极性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的绩效,而提高员工积极性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给予适当的激励,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观察员工的行为和心理,了解他们内心的需要并适当的采取某些激励手段来满足他们的需要,比如说提高薪酬待遇,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让员工职位能得到晋升和生活中给员工更多的关心与照顾等。另外,给那些有能力的员工安排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样也可以激发员工的成就感,对于那些在事业发展中遇到瓶颈的员工,可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培训机会,这样不仅能让员工胜任本职工作,还能对员工产生激励效果。
小结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是在组织各资源要素中居占首要地位,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我们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注重掌握和运用管理心理学原理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作用的研究和讨论,让企业管理者在选人、用人及留人等方面掌握和熟悉管理心理学知识并真正将其运用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上。
参考文献:
[1]谢瑶,戴宏斌.试析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中外企业家,2012(17)
[2]张岩.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华章,2014(06)
[3]邹火英.浅议管理心理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1)
[4]张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学的应用研究[J].品牌,2016(04)
[5]齐琦.浅议管理心理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开发[J].商场现代化,2014(06)
篇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更加注重满足人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的护理需要,注重心理社会因素对病人的影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技巧,以取得最佳护理效果。在实施全程护理过程中,语言是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若运用不当,语言又可成为导致心因性疾病的因素。由于患者的心态及个体差异,护士的任何言行举止对患者都能产生心理上的效应。即便在患者家属面前也应注意区分场合,把握分寸,讲究表情、目光、手势等,表达一定的关怀之情,给予心理支持,这样能及时有效的控制患者及家属的负性情绪,确实起到加强疗效的作用。
1.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尊重病人人格,讲究说话态度,礼貌待人不同类型疾病的患者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如:患急性疾病的患者焦虑、恐惧;慢性疾病的患者多有忧虑、担心的心理;患了传染性疾病的患者,焦虑、烦躁、悲观绝望,怕别人会疏远他们,亲朋远离他们。作为医护人员应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在与病人的交谈中,态度要诚恳,举止大方,语气要适宜,病人忧虑时,要出言劝慰,当病人诉说苦衷时,要给以同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有针对性的给予健康指导,使病人勇敢面对自己的疾病,消除疾病对身心的负性影响,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2.熟练的基本技能,富有情感的语言,消除病人不良情绪,满足其合理需求病人住院的主要目的是治疗疾病,所以护士的操作熟练与否直接影响病人的思想情绪和心理反应。护士必须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规范操作,以熟练的技能取得病人的信任,这是最有效的心理安慰。护士进入工作状态就应激发自己的情感,使自己处于愉快而冷静的环境中,同情病人,尊重病人的情感与情绪,不可以把个人生活和家庭的不快心境带到工作情境中来,向病人迁怒、发泄。为患者提供指导和咨询时,不易随心所欲,信口开河,针对特定场合策划专用的解释性语言,应用时统一规范。避免由于护士语言不当造成对患者的不利影响。如要求家属不要围观,可解释为:我们理解大家的心情,但病人需要安静,请你们配合。这样规范化的解释用语,会避免误解的产生及一些不必要的纠纷。由于人的生物与社会的双重属性,决定了个体化差异,对待疾病的心理与行为反应不同,及早发现病人的不良情绪,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以取得预期护理效果。
3.尊重患者隐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争取对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隐私权是人的权利之一。病人对护士的信赖感是在交往中产生的,在交往中护士起主导作用。医护人员职业的特殊性使病人难以启齿的秘密不得不向医护人员坦白,作为医护人员必须为他们保密不向任何人窃窃私语,背地乱讲。做到“言而有信,行而有果。”这样即尊重了病人也提高了医护的道德意识。护患间合作、友好的关系,可使心理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同病房病友虽是一个临时群体,但由于疾病的关系,他们在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相互影响是很大的。护士应协调建立病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引导鼓励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对个性较特殊的病人,引导病友多关心他们,多与其交谈接触,以减轻其孤独感和陌生感。掌握了各种交流技巧,一方面病人得到了安慰和体贴,而且紧张的情绪也变得松弛、自在。争取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与社会两个方面。良好的亲友关系、融洽的同事关系、领导的关系与爱护,可最大限度满足病人归属的需要,给病人安慰与支持。因此,护士对病人社会支持系统的成员应正确引导,帮助病人妥善处理解决好此类问题,使病人以身心最佳状态接受治疗与护理。
篇8
关键词:中医特色管理;专科管理;风险控制;应用
中医保健理念在儿童的专科管理中具有其独有的途径和优势,可通过辨证论治、体质分析、饮食调养、起居调摄、中医适宜技术等方法改善小儿机体状况[1]。为进一步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新生儿病室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提高儿科专科管理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本文探讨了当代中医特色管理理念在新生儿诊疗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2~9月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2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125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组男65例,女60例。对照组男63例,女62例。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专科管理:①评估新生儿综合情况,评估内容包括新生儿基本情况、体格检查结果、喂养状况、睡眠状况、家属心理状态等,新生儿基本情况有胎龄、体重、简要病史等。②对新生儿出现的常见生理现象进行指导或干预管理,如生理性黄疸、体重下降、乳腺肿大等。③实施喂养指导、皮肤黏膜管理、疾病指导等管理项目。观察组在常规专科管理内容实施的同时,辅以中医特色管理理念。①构建中医基础管理理念,参与观察组新生儿管理的医务人员定期接受中医基础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学习中医对人体健康的评价方法、体质分析方法、饮食管理及营养管理理念等。②在对观察组实施专科管理的过程中,首先为研究对象进行辨证分型,掌握其体质体征,再结合中医饮食管理、季节特点等实施营养学管理。对于健康状态不佳的研究对象,根据辨证分型结果,适当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或药物进行调整。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新生儿的专科管理效果,包括风险控制、身体发育管理、智力发育管理、机体抵抗力管理等项目,各项目管理质量分为优、良、差等。统计两组新生儿家属对管理方案的控制与责任、职业发展、多学科协作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自评,各项目满分均为10分。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选择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选择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的专科管理效果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风险控制、身体发育管理、智力发育管理、机体抵抗力管理等方面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对专科管理方案在控制与责任、自身职业发展、多学科协作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中医学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体质辨证分型等进行了概况总结。其生理特点主要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机体脏腑的形态未曾成熟,各种生理功能未能发展健全[2-3],但在另一方面,小儿的机体无论生理功能还是形态结构,都在不断地、迅速地发育成长阶段[4]。在病理生理方面,小儿机体尚未完全成熟,生理结构和功能还不够完善,因此御邪能力较弱,容易被外邪所伤[5]。与成年人群相比,小儿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对于医学治疗及管理的反应都更为灵敏[6]。小儿的体质形成情况受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7]。先天禀赋是影响体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在依据。后天的生活环境因素、日常调护因素、疾病因素、医药因素等都对小儿体质产生一定的影响[8]。因此,在新生儿群体中,也存在形态各异、饮食偏好差异、体质差异明显的情况。在同样的生长环境和致病条件下,新生儿也会存在身体发育、智力发育、机体抵抗力等方面的差异。中医学辨证管理理念认为,小儿的体质特点是影响其生长发育、疾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医辨证理念和整体论提倡要针对不同个体,因人制宜,以人文本,防病治病。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宗旨,是根据小儿的病理生理特点和主要健康问题开展中医饮食起居指导,通过中医适宜技术的合理运用,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为从管理角度探讨中医特色管理理念在新生儿诊疗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科室在实施常规专科管理方案的同时,构建了中医特色管理理念。为提升医务人员的中医药专科管理素养,对参与观察组新生儿管理的医务人员定期接受中医基础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学习中医对人体健康的评价方法、体质分析方法、饮食管理及营养管理理念等。随后,在对观察组实施专科管理的过程中,首先为研究对象进行辨证分型,掌握其体质体征,再结合中医饮食管理、季节特点等实施营养学管理。对于健康状态不佳的研究对象,根据辨证分型结果,适当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或药物进行调整。两组的专科管理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无论在风险控制管理还是在小儿的身体发育管理、智力发育管理中,中医特色管理方案的应用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且相关检测指标的综合结果也显示,中医特色管理方法能够提升被管理对象的机体抵抗能力,从病理生理学上提升其抵御疾病的能力。与此同时,医务人员在实践中接触到了相关的中医药管理学相关理论和操作技能的知识,将其运用于医学管理实践中后,更加有助于自身职业发展规划,并实现了多学科协作,家属对于优化后的中西医结合管理模式的接受度和依从性也较高。
参考文献
[1]杨金昭,李双彤.刘彦岭教授基于调神理论推拿治疗小儿湿疹经验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21,36(1):50-54.
[2]王洋,郑夏楠,李灿东.浅谈儿科“治未病”理论及临床应用[J].中医药通报,2017,16(5):44-46.
[3]闫永彬,马淑霞,任献青,等.基于“热饮”理论之清肺蠲饮汤治疗小儿肺炎热饮阻肺证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4):510-511.
[4]张显,刘芳.六经体质理论在儿科的应用探讨[J].中国民间疗法,2021,29(3):11-13.
[5]闻亮,汪灏.个体化营养教育在0~6岁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2):419-421.
[6]刘娜娜,孙源,陈佳,等.消瘦儿童104例中医体质特征参数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2):859-861.
[7]叶绮娜,卢焯明,张刚.291例岭南地区小儿中医体质类型分析及调养建议[J].中医药通报,2020,19(4):57-60.
篇9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有各种各样的新型科技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通信技术对人们的影响非常之大,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和加快了人们的信息交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在新时期,更加要做好关于移动通信工程的管理工作,这样才能让其更好的为人们服务,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将项目管理方法应用于移动通信工程管理的内涵
针对于移动通信工程方面的项目管理就是在项目的成本、组织和管理等环节进行合理的控制,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信工程的实施和建设。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施工现场比较分散;其次,工程系统相对来说是比较开放的;另外,一般一个工程项目中会包含着多个子工程项目;最后,具有时效性。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及时完成工程项目,错过投资的时间,就会使上级的战略得不到落实,对投资的效益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更加会对通信工程的服务质量产生影响,不利于保证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要对通信工程进行项目管理,保证每个环节的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
移动通信工程应用项目管理方法的现状
管理体系不完善。通信工程的根本目的是建设一个通信网络,而且通信网络工程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通信工程的建设需要极高的专业性,对于那些需要进行多年建设的通信网络工程,就需要相对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同时,随着对通信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就更加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来进行指导,因而管理体系还是有待完善。
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通信工程的建设,其施工现场是比较分散的,并且有一些子项目的构成,所以在建设和管理通信工程的时候需要把分公司和不同部门的资源进行相互的支配和调动,因而及时的掌握施工过程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建设通信工程中的每一项都能够具体的落实,要能够及时的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以便于及时的找到解决方式,同时,也要在建设的每一个过程中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控制,为通信工程的质量提高保障。
如何将项目管理方法应用于移动通信工程的管理中
选取管理模式的过程要科学合理。为了保证能够对通信工程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要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所以选取管理方法的过程一定要科学。首先,在选择管理方法之前,要对工程项目进行详细深刻的分析,确定其影响因素,了解项目工程的特点等等,以便于预测可能发生的意外,并及时的采取措施。另外,也要对管理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管理方法的特点,分析两者是否适合。同时,也可以根据通信工程的建设需要,对管理方法进行合理的设计,让管理方法能够更好的支持移动通信工程的建设。
完善对项目管理的评价体系。完善对项目管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在通信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做出准确的信息反馈,可以严格并准确的掌握和了解当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管理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大的监督作用,可以帮助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最大程度的为移动通信工程的建设质量提高有力的保障。
加强风险管理。在施工之前,可以通过对可行性报告进行更加深刻全面的分析,以找出其中的不确定的内容,并且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尽可能深入的挖掘,以提早制定解决措施,有效的降低风险因素对移动通信工程建设的负面影响。同时,在管理过程中,也可以实施转移风险的政策最大限度地将风险和责任转移到业主方,有助于降低经济风险。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通信工程的防范措施,并且根据实际建设的情况,合理的调整应对风险的措施,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防范的体系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可以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以保证移动通信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篇10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系统;医院药事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60-01 医院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保证其用药的合理性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于保证治疗质量及患者的用药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主要结合医院药事管理的特点,对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对于提升其药事管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1 医院药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现
医院药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核心内容就是基础数据的维护,这包括对临床用药及相关信息的提取与整合,能够为医院的医疗行为提供事前学习、事中提示、时候干预等功能,并要对医嘱行为、医师处方进行全程监控,这能够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提供各种有效的检测数据,该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模块有:住院及门诊患者重点指标统计、门诊患者合理用药监控、住院患者合理用药监控、基础数据维护等,下面就对其各个模块的功能及实现进行简单分析。
2 基础数据维护
本次研究中的药事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的基础就是准确、完善的数据库,在开始该系统的开发之前,就应该对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予以综合的考虑,并要搜集大量的药品说明书、临床路径、指南等,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将其分别录入各自的功能板块中,系统建成之后,将数据维护端口相关的职能部门开放,以便于大量的基础数据得到及时准确的更新与维护。
3 治疗与预防用药的监控
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当医生下达抗菌类药物的医嘱时,系统会自动弹出对话框让医生就是治疗用药还是预防用药进行选择,而治疗用药又可以分为针对性治疗用与经验性治疗用两种,在治疗用药之前,会显示是否留取微生物标本、标本种类等信息,对于经验性治疗用药,必须进行与感染相关症状的填写,另一方面,对于针对性治疗用药,需要增加培养细菌名等内容。
4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监控
如果抗菌药物是应用于患者的围手术期,医生在系统中必须进行标准手术名称的填写,系统会对给药时机进行自动的提示,如果是用于I类清洁切口手术,系统会自动提示医生,该类手术在原则上不需要应用预防类的抗菌药物,只有患者情况特殊才可以使用预防类抗菌药物,并会自动的列出一些特殊情况,供医生参考,抗菌类的药物只能在克林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唑林等非限制级药物中进行选取,并且为了保证医生用药的合理性,系统会对给药疗程进行自动的判断,如果医生实际给药疗程超出了系统界定疗程,系统会自动提示医生,如果医生继续要超疗程应用药物,必须填写相关理由,这对于保证医生用药的合理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依据有关规定,初级职称、中级职称的医师以及门诊患者不能应用特殊使用级的抗菌药物,如果必须要使用,需要经过会诊审批之后才能应用,通过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对特殊使用级的抗菌药物进行网上会诊,并成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专家库,为了方便网上会诊,在患者急需并不涉及其他科室疾病的情况下,主治医师可以首选本科室专家会诊,为了方便专家会诊的进行,患者的电子病历中对于患者的全部信息进行清晰的记录,会诊专家可以通过电子病历了解患者的全面情况。
6 门诊处方、住院患者医嘱点评功能
在医院药品临床应用管理及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处方点评,这对于提升医院临床药物治疗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模块的详细功能就是依据本院药事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关设计,该模块中具有处方预点评功能,系统每天在固定时间中将处方、医嘱等进行预点评,药事管理人员只需要对预点评结果中存在问题的医嘱及处方进行再次的评估确认即可,并且所有的点评结果一旦确定,会永久保存,最终能够生成报表,将作为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及医师升职的依据。
7 合理用药重点指标统计功能
医院的相关药事管理政策制定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合理用药指标,这也是国家对医院的合理用药进行评估的重要参考,其外科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指标有六个、抗菌药物用药指标有七个、重点指标有处方指标五个,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具有合理用药重点指标的统计功能,在实际应用中会对医院的合理用药重点指标进行统计,通过其指标的变化情况,能够对医院的合理用药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8 严格遵循各种药物管理规定中的有关内容
本次研究中的医院药事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实际运行应该严格遵循《处方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南》、《麻醉、管理条例》、《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等药品管理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对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及临床应用品种数量等的管理工作予以加强;由于不同药物的联用具有协同抗菌的作用,在联合用药的过程中,对于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的剂量应该适当的减小;对于疗程较长,病原菌容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深部真菌感染、结核病等的治疗过程中,建议采用联合用药;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应该依据患者所感染的病原菌的种类、部位、程度等制定出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只限于全身给药之后再感染部位难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可以应用局部给药作为辅助治疗;对住院患者实施抗菌药物治疗之前,需要进行血标本的采集,并要进行药敏试验等病原学检查,保证患者用药的合理性。
9 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由于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诸多的优点,将其应用于医院的药事管理工作中,能够实现以上各种功能,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主要表现为:(1)将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于医院的药事管理工作中,依据相关的抗菌药物管理规范,对医院每位临床医师的姓名、科室、职称、培训考试结果等进行统计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进行设置,对所有抗菌药物的DDD值等进行维护,通过该系统的数据配置胚胎,能够依据医院抗菌类药物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更新与维护;(2)应用该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门诊电子处方的监控,对医院不同科室、不同医生、不同时间中的处方进行合理的用药评价,并对抗菌类药物处方进行专项点评是药事管理工作者的重要管理内容,如果应用人工统计的方式对大量的门诊处方进行监控,工作量太大,并且数据整理过程中容易出错,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设置专门的门诊处理点评模块,能够有效的提升数据分析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并且有效的减少大量人工工作量;(3)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于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其能够有效的实现重点指标统计功能,以及其他一些抗菌药物监控功能,对于提升医生抗菌药物使用时机的合理性,保证其统计的准确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应用该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随时的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对于医院相关用药干预政策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医院的药事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对于保证医院的合理用药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就主要对医院药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相关功能及应用效果进行了简单分析,有利于医院药事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谢晨,蔡周权,罗军. 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 中国药业. 2012, 21(12): 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