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一周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4 21:0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生一周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宣传部:军训走访,了解12级同学书法、绘画、写作等各方面的才能;进行军训简报征集工作;进行新生展板比赛。
办公室:做好新生交流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好迎新晚会前期的准备工作。
纪检部:整理部门本学期工作所需要的文件、策划和相关工作表格;初步建立部门文化;和12级新生做好交流沟通;协助新生军训。
体育部:进行各个球队的宣传和选拔,为各个球队注入新生力量;同时抓紧对新生的了解,为本部门物色人选。
女生部:对迎新晚会的节目进行训练;进行一次军训走访。
文艺部:完成迎新晚会中个别节目的新生选拔;每天晚上排练迎新晚会中的个别节目;完成迎新晚会的正式策划。
学术部:制定迎新专刊并做好新生辩论赛的前期准备工作。
生活部:召开第一次部门会议并商讨本学期工作。
外联部:对迎新晚会的服装进行确定;对迎新工作中的外联进行收尾;在军训期间开展外联工作并配合其他部门进行走访工作。
社会实践部:做好暑假实践报告;与收留所做好新学期对接工作。
网络科技部:拍摄新生军训视频和照片,为迎新晚会收集素材;配合各个部门进行一次宿舍走访;更新系网站内容。
维权中心:进行宿舍走访并准备招新事宜。
勤工部:做好宿舍走访关于防止兼职上当受骗的宣传工作,以及对贫困生认定资料的收集统计工作的前期准备。
篇2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指出具体情境中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一周。
2.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动,理解周长就是封闭图形一周所有边线的长度之和。
3.经历周长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渗透数学推理的意识,感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培养合作交流、乐于分享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基于学生认识,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向李老师提了三个问题,现在我给同学们提一个问题(教师在黑板上写上“周”字),你能用这个字组一个词吗?
生:周长。
师:那你能说说“周长”是什么意思吗?
生:周长就是一个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封闭、一周、长度)
师:那“封闭”是什么意思?“一周”又是什么意思?“长度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评析:学生并非白纸一张,生活经验、课前学习等经历让他们或多或少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有所认识。教师的教学正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提出了明确的研究问题,有效地聚焦了学生的思维。)
二、观察操作,感受一周
1.辩一辩,明晰一周。
师:谁来说一说“一周”是什么意思?
生:一周就是一个图形的边缘。
师:(教师出示一片树叶教具)谁来摸一摸这片树叶的边缘?(一生上前去摸,教师点评)
师:(教师出示课件)有4只小蚂蚁,沿着树叶边缘的一点出发爬了起来,谁爬的路线正好是树叶的一周?可以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说一说。
生:第4只。
师:为什么1、2、3号不是呢?数学是要讲道理的。
生:第1只蚂蚁只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半,是从中间回去的。
生:2号蚂蚁没有回到出发的那个点。
生:3号蚂蚁爬的比一周多了一点。
师:所以只有4号蚂蚁是(慢速)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圈后又回到出发的点,它爬过的路线正好是树叶的一周。(教师板书:从一点出发、沿着边线、一圈后回到出发点几个关键词)
2.摸一摸,体验一周。
师:你能摸一摸自己数学书封面的一周吗?
师:谁来摸一摸这个长方形黑板表面的一周?(一生上黑板演示)
师:你们摸的跟他一样吗?
生:我出发的点跟他不一样,但每个地方我都摸到了。
教师总结:无论从哪个点出发,只要沿着黑板的边线又回到这个点,我们摸的就是黑板表面的一周。
3.描一描,内化一周。
师:你能用笔来描出这片树叶的一周吗?(一生上黑板描绘,其他学生在座位上用手指比画描绘)
师:翻到教材第83页,用彩笔描出下列图形的一周。
(学生动手描绘,教师请三位学生上讲台展示)
师:想象一下,如果只留下描出来的边线,留下的是什么图形?
(教师用PPT动画呈现描绘的过程和结果,和学生一道回顾规则图形的名称,并有意呈现一个没有封口的图形)
师:你能把这些图形分一分类吗?
生:能封口的分为一类,不能封口的分为一类。
师:像这样,从一点出发,终点不是起点的图形我们把它叫作不封闭图形,而能回到起点的图形叫封闭图形。
师:孩子们,伸出你的手指,我们一起再来描绘一下这些封闭图形的一周。
(评析:围成物体表面的封闭曲线一周的所有长度或封闭的二维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叫作周长。在周长概念的建立过程中,认识“一周”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对于绝大多数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图形的感知和认识经常会把注意的中心放在图形的大小、形状甚至颜色上。在此环节,教师设计了蚂蚁爬树叶这样一个有趣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物体表面的一周,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学生通过辩一辩、摸一摸、指一指、描一描等活动,实现了对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一周”的认识和学习,为下边周长概念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操作、比较,在活动中建构周长
(教师呈现课件)
1.分析问题,引出周长。
师:找到一周了,蚂蚁和瓢虫就要展开爬一周的比赛:蚂蚁爬①号图形的一周,瓢虫爬②号图形的一周。先伸出手指分别描一描①号图形和②号图形的一周。想一想它们谁爬的路线要长一些?(学生用手指描绘并展开讨论,有的说蚂蚁爬的长些,有的说瓢虫爬的长些,还有同学说是一样长)
师:数学是讲道理的,要判断蚂蚁爬的长还是瓢虫爬的长,我们就要动脑筋探究知道①号图形和②号图形的一周到底有多长。(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周的长度”)
2.解决问题,比较周长。
师:我们怎样知道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呢?仅仅用眼睛看行吗?数学是要讲道理的。
生:用尺子量。
师:然后呢?
生:还要比一比。
师:哦,我懂你们的意思了,先要量一量,再算一算,然后再比一比。(学生齐读小组合作提示,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任务单,提醒学生遇到困难可以找老师帮助)
师:有一个小组遇到困难了,这个弯曲的边线怎么量?谁有办法解决?
生:可以用软尺。
师:你们都有软尺吗?我这里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细线,有需要的可以找老师。(学生测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接下来我们请两个小组分别汇报一下两个图形测量的结果。(第一小组汇报每条线段的测量结果)
师:根据第一小组的汇报,结合任务单上的提示,你们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他们测量了,但没有计算。
生:他们没有取整厘米。
师:这就提醒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审题。(教师请第二小组同学汇报)
师:根据第二小组同学的汇报,你们同意吗?
生:还要比一比。
师:那根据他们测量的结果,比一比谁爬的路线要长些。
生:瓢虫。
师:在测量这段弯曲的边线时,我们用细绳去比,然后把细绳拉直了用直尺量,我们就把曲线段转化为了直线段从而得到它的长度(教师板书:化曲为直)。在测量这段弯曲的线段时,我听到有不同的意见,差别还比较大,那究竟应该怎么测量呢?我们来看一个视频,看看她的测量方法。
教师播放微视频,展示一个同龄伙伴正确的问题解决全过程。
教师总结:对于曲线的长,我们先用细线围,然后用直尺量细线的长,得到曲线的长,最后再把所有的边线长度加起来就得到了图形的周长。
3.反思总结,内化周长。
师:在这个过程中为什么要把几条边的长度相加呢?
生:如果不相加就不能得到它的周长。
师:谈到了周长,那你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呢?
生:周长就是物体一周的长度。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周长就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教师总结:周长就是物体表面一周或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要把所有的边线长度加起来。
师:1号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生:25厘米。
师:瓢虫沿着2号线路一共爬行了26厘米,那这个26厘米表示什么?
生:表示瓢虫爬行路线的周长是26厘米。
生:从一个点出发再回到这个点的周长。
师:26厘米既表示瓢虫沿着2号线路爬行一周的长度,也表示②号图形的周长。
师(总结):周长就是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逐个地加起来,原来周长就是这么回事。
(评析:数学概念具有对象和过程的二重性。周长概念也不例外,当我们把周长看成是一个对象时,它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一个结果;当我们把它看作是一个过程时,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得到周长,此时丰富的数学活动则蕴含其中。教师在这个环节首先呈现了一个大背景,设置了一个大问题:一只蚂蚁与瓢虫沿着不同图形的边界爬行比赛,要看谁爬的路线长。大背景展现了周长概念产生的意义,大问题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同时教师也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合作学习提示为学生的操作、自主活动提供了支架,教师的相机指导、适时介入又为学生的有效探索提供了保障。学生在经历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数学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了数学思想方法,体验了周长概念自然地形成和凝炼的过程。同时教师创造性地把微视频引入课堂,通过展示同龄伙伴正确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查找问题、总结反思。)
四、多角度辨析,理解周长
1.排除图形大小的干扰。
(教师呈现课件)
师:瓢虫知道了自己爬的路线要长一些,很不服气,它们又接着比赛爬3号、4号图形的一周,瓢虫可细心了,还测量了自己的路线。你能比较它们的周长吗?(学生讨论,有的说蚂蚁的长些,但很快学生都统一认为两者是一样长的)
师:数学是讲道理的,认为蚂蚁爬的路线长些的同学说说你的道理。
师:开始的时候,我也觉得蚂蚁爬的要长些,是什么原因导致我错误的想法呢?
生:感觉蚂蚁爬的这块图形要大些,但经过计算,这两个图形的周长是一样的。
师:4号图形呢?还没有测量呀,怎么办?
生:不需要测量,因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而中间的曲线都要经过,所以它们爬的长度是一样的。(教师让一学生上讲台对照PPT进行解释)
师:所以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那你觉得计算周长是要看边线还是中间?
生:看边线。
师(总结):周长是图形边线长度的总和,与这个图形的大小没有关系。
2.弱化形状的干扰。
(教师呈现课件)
师:接下来,我们要挑战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生:它们都是封闭图形。
生:这三个图形的周长是一样长的。
师:若一根小棒的长度是1分米,那这三个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呢?
生:长方形的周长是8分米,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周长也都是8分米。
师(总结):太棒了,周长是图形边线长度之和,跟这个图形是什么样子的没有关系。
3.增加线条的干扰。
(教师呈现课件)
师:这是一个长为2米的长方形,它的周长可能是多少米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生:6米。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为什么是6米呢?
生:长方形的对边一样长,所以下头的这条边也是2米,2米加2米等于4米,还有另外两条边没有加,所以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不可能是4米,也不可能为2米,只能是6米。
师:这名同学已经用到了排除法,非常棒。
师:如果它的周长是6米,那它的宽又是多少米呢?
生:1米。
师:为什么是1米呢?把你的道理讲一讲。
生:因为周长为6米,减去4米还剩2米,再除以2就是1米。
师:如果我们把这条蓝色的宽移到长方形的中间,请问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几米呢?
生:4米。
生(众):6米。
师:计算大长方形的边长,需不需要中间的这个宽,如果我再画两条有影响吗?因此计算图形的周长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图形的边线这个要素。
4.拼组图形,强化周长。
(教师呈现课件)
师:①号图形是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②③④⑤都是由这个正方形拼成的图形,这5个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呢?(学生解答,教师相机指导)
师(总结):看来,周长也并不是简单地加一加。
师:继续观察,③④⑤号图形都是用这样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③号、④号图形格子个数不一样,但周长一样,都是8厘米。
生:③号、⑤号图形格子个数一样,但周长不一样,5号是10厘米。
师(总结):是的,我们得时刻提醒自己,周长是这个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不要被这个图形的大小、形状、里面的线条、图案、拼的个数等迷惑,还要注意把它们的边线都加起来。
(评析:周长概念的深入理解离不开应用:计算图形的周长。但计算并非本节课的核心,计算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周长概念的意义和实质。周长的计算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和推理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难在学生计算受到图形形状、大小、无关线条干扰时,会凭借自己的感性和直觉来处理相关数据。教师在此环节通过不同情境中的周长计算问题,设计了图形大小干扰、形状干扰、线条干扰以及组合图形周长等问题,以帮助学生领会周长的实质,培养了学生数学推理的意识以及理性思考的习惯,为后面计算图形的周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对接生活应用,体验周长的价值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或者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那周长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用呢?(教师课件展示美化黑板、量腰围或头围等情境)
师:美化黑板,要给黑板贴上花边,要先计算黑板的周长才知道要买多长的花边。买裤子,要知道腰围,要先测量腰的周长。做衣服、裤子、帽子等要测量胸围、腰围、臀围、头围……
回家量一量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四围。
师:课后,大家都到生活中去找一找,看哪些地方还用到了周长的知识。
(评析:用周长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体现了数学的价值。)
六、总结:回顾、思考――引出新的问题
师:关于周长,你知道了什么?请大家看书勾画。关于周长,你又有什么新的思考?让我们带着思考,在生活中继续探究与周长有关的问题。
(评析:回归教材,既理性总结,又帮助学生形成完整认识,同时启发学生带着思考走出教室。)
【总评】
总的来看,本课是一节非常成功的小学数学概念课,其最大的特点是围绕周长概念,教师设计了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感悟、体验周长的意义,在问题的探索、解决过程中有效地突出了周长概念的实质。教师的教学始终围绕“一周在哪里”“一周有多长”“周长有什么用”三个问题展开。在“一周在哪里”这个部分,教师分别围绕实物表面的一周(如树叶、数学课本、黑板等)和封闭图形的一周(又分为规则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圆形,不规则图形:如描绘树叶边缘留下的图形,瓢虫和蚂蚁爬行比赛线路图形,组合图形:一个正方形拼成的不同组合图形等)设计了辨一辨、摸一摸、描一描、指一指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一周、感知一周、体验一周,这些活动为学生建立周长概念积累了丰富的表征和心理意义,为周长概念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围绕“一周有多长”这一环节,教师通过设置大空间的探索问题,引导学生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在学生的操作、探索中,非常自然地获得周长概念,顺利地解决了周长是什么这一问题。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周长实质的理解,教师通过图形的变式,设计了图形大小干扰、图形形状干扰、图形中线条干扰以及组合图形周长等问题,学生在辨析、推理、计算中有效地把握了周长就是封闭图形或闭合曲线一周所有边线长度的和这一实质,明白了周长与图形的大小、形状、颜色没有关系,为后续进一步学习周长的计算奠定了基础。在“周长有什么用”这一环节,教师通过列举生活中美化黑板边缘购买彩带、做衣服要量胸围、做裤子要量腰围臀围等展现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要求学生课后继续思考周长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周长概念的意义和关键属性,有效地突出概念的实质。
篇3
(一)感知边线和周长
师:(播放视频)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老鼠绕着圆圈跑了一周。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还用了一个词语“一周”。
师:(播放视频)在这幅图里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农夫绕着菜地跑了一周。
师:谁听到他说了一个什么词?
生:一周。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生:绕着物体跑一周。
师:是的,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一周”。(播放视频)小红沿着操场的边线跑了一周吗?为什么?
生:没有,因为小红没有沿着操场的边线跑完一圈。
师:我们说“一周”时要注意什么?
生1:沿着物体的边线。
生2:从原点回到终点。
【评析】概念的建立需要经历重复感知和直观的操作活动,通过操作活动,可以将抽象的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执教老师先是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周长”的概念,如观看视频老鼠跑圆圈、农夫围着菜地跑一周、小红沿着操场的边线跑一圈。
(二)引出课题
师:小红沿着操场边线跑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操场的周长。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周长”这位新朋友。
生1:什么是周长?
生2:如何测量周长?
【评析】执教老师通过“提―好问题,提好―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概念。
二、亲身体验,认识周长
(一)指一指
师:谁能够指出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认真观察,这位同学是从哪里开始又回到了哪里?
学生用手指出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
师:你还可以从哪里开始又回到哪里?请同学们拿出课本,同桌之间互相指一指课本封面的周长。(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拉功能,呈现学生的操作活动,同时进行小结:无论从哪一点出发,我们只要沿着数学课本封面的边线绕一周,这就是课本封面的周长。)
(二)找一找
师:除了数学课本封面有周长,你还能找出哪些物体表面的周长?请同学们用手指出来。
生1:我可以指出铅笔盒表面的周长。
生2:我可以指出钥匙表面的周长。
(三)描一描
师:任何物体表面都有周长,那么,平面图形有周长吗?(利用电子白板、教学工具画长方形)谁能指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指出长方形的周长。
师:请看这个图形(见图1),如果你认为可以描出它的周长,请你上来描一描,如果认为不可以,说一说原因。
生1:这个图形有缺口,无法指出它的周长。
师:说得好!这个图形有缺口,它不是一个封闭的图形,这种图形就没有周长。只有封闭的图形,我们才能找到它的周长。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周长了吗?
生: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师:真了不起!你们通过思考和动手操作知道了什么是周长,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对于周长,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生:怎么知道周长有多长呢?
【评析】教师结合实际,通过让学生指一指、找一找、描一描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感知的过程,进而获得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起丰富的表象关系,从而认识到周长的本质就是“长度”,知道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周长,也明白了一般图形的周长。
三、实际操作,测量周长
(一)小组合作
师:我们要知道周长的长度,如长方形的周长,你有什么办法?
生:测量。
师:你的想法真妙!下面,我们动手量一量下面这些图形的周长,测量完成后,和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出来的。
【评析】从认识生活中的物体表面周长到平面几何图形的周长,学生通过独立研究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另外,学生通过动手测量平面图形的周长,进一步理解了周长的概念,并体会到了周长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小组反馈
师:我们先请一个小组来汇报展示。你们选择测量什么图形的周长?是如何测量的呢?
小组成员上台展示测量三角形的周长,用直尺分别测量出三角形3条边的长度,并将3条边的长度相加。
师:你们同意这个小组的做法吗?测量三角形的周长,你们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我们用软尺沿着三角形的边线绕一圈,直接读取软尺上的数字,这就是三角形的周长。
师:做得好!这也是一种办法。现在请另一个小组来汇报展示,你们是怎样测量平面图形的周长呢?
小组成员展示测量五角星的周长,先用毛线把五角星的边线围一圈,然后拉直毛线,毛线的长度就是五角星的周长。
师:做得好!你们还想到了其他方法吗?
生1:用直尺量出五角星一条边的长度,然后乘以10,就得出五角星的周长了。
生2:用软尺围着五角星的边线一周,然后看软尺上的刻度就得出五角星的周长了。
【评析】学生通过度量的方法,初步感知计算平面图形周长的办法,也为探索图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积累了经验。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先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在展示活动中总结经验,从而深入理解“周长”的含义。
四、课堂练习,巩固提升
(一)算一算
师:同学们真能干,不但认识了周长,还知道如何测量图形的周长。现在,我们来学习如何计算周长。(电子白板出示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
生1:正方形的周长是10×4=40厘米。
师:正确。你们还有别的算法吗?
生2:正方形的周长是10+10+10+10=40厘米。
师:你说的也对。看好了,老师要变魔术了,谁能指出它的周长?(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拉复制功能将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变成两个并列的正方形。见图2)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
生1:10×6=60厘米。
师:谁有不同的算法?
生2:10+10+10+10+10+10=60厘米。
生3:(10+10+10)×2=60厘米。
(二)比一比
用4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列图形(见图3),请思考:哪个图形的周长最短?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
生:最后一个组合图形的周长最短,周长是8厘米。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计算周长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同意,要注意以每个图形的边线为准计算周长。
(三)多媒体课件出示图形
师:有一块玻璃裂开了(见图4),现在老师要用胶布把玻璃的边线包一周。猜一猜,甲、乙两块玻璃的周长分别是多少?你是如何选择的?
生1:(1)甲用的胶布长。
生2:(2)乙用的胶布长。
生3:(3)一样长。
师:哪位同学分别指一指甲乙两块玻璃的周长?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甲的长边和乙的长边一样长,它们的短边也一样长,而中间的裂痕是甲、乙的共同边,所以甲、乙两块玻璃的周长相等。
【评析】通过对比、辨析,学生加深了对“周长”概念的理解,体会到了图形的转化思想。在初步建立了周长的概念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图形的周长,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不同图形的周长,丰富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理解了周长的含义,领会到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五、总结反思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周长,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你还想学习关于周长的什么内容呢?
学生交流后进行总结、反思。
【评析】执教老师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总结和反思能力,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
【总评】
《周长的认识》一课教学设计新颖,教学内容充实,教学思路清晰,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是一节扎实、高效的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趣。执教老师制作了“小老鼠绕着圆圈跑一周”“农夫绕着菜地跑一圈”“小红沿着操场的边线跑一圈”等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此外,执教老师很好地诠释了“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有趣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如让学生指出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测量图形的周长。
第二,实。如果数学课堂无法让学生获得思维的快乐,得到思维品质的优化和思维能力的提升,那么数学的本质力量也就无法得到体现。学生对于“周长”的概念的建构,经历了以下几个层次。①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教师引出“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的数学化结果,在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之间架设了认知桥梁,这是学生初步接受周长的概念的建构过程。②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个有缺口的图形,引导学生思考为何该图形没有周长?学生思考之后,知道了封闭图形才有周长,完善了对周长的概念的理解。该教学环节是教学的亮点,凸显了数学教学最本真的追求,即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三,活。为了在一定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执教老师精心设计练习题,在探索周长的测量方法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平面图形的周长,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得到了不同的测量方法,体现了从多种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第四,美。执教老师的教学语言简洁明了,干净利索,问题指向明确,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还用美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表现,如“真是一个认真观察的孩子“你们真了不起”。此外,教师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枯燥的学习内容变成直观形象的视听语言,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
篇4
1 做好课时小结
课时小结如水池补漏。一般来说,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什么重点、难点,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等,都作了精心准备和安排,但教学中不一定都能完全实现,有些学生学会了知识,但在他的脑海里是零乱的,没有系统性,还有些同学一知半解,这时的课时小结就尤为重要了。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学会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学会的,然后教师把学生所说按照自己的教学重点有条理地板书下来,帮助学生回顾梳理所学知识及学习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些在本节课学习收获有些茫然的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就会比较清楚,而且能加深印象。
2 每日小结不可忽视
一天小结如刚打的水泥地面的保养。一位好的瓦工师傅在打完水泥地面后,总是要求一定要保养好,学生学习知识也一样应注意保养。学生在一天忙碌的学习中,学的知识门类较多,有些知识可能在脑海已留下深刻记忆,但有些知识在脑海里犹如湖面上的一道划痕,很快就会消失,这时教师要求学生在放学前或睡觉前的几分钟进行知识疏理、回忆——简短地总结一下当天学了那些知识,会收到到很好的效果。
3 抓好每周小结很重要
一周小结犹如夯实地基。人们都知道万丈高楼从地起,作为地基首先应该夯实,这样才牢固。学生学习一周后,相当一部分学生感觉学得很茫然,不知道这一周到底学了些什么,而且没有一点条理性。这时只要你在每周的星期五用十几分钟时间引导学生把本周所学写于一张纸上,然后交同桌互相参阅补充,学生会发现自己记住了哪些,还有哪些不足,不但会对本周所学知识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还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习惯,也会成为很好的学习方法。
4 单元小结必不可少
一章小结如砌坎灌浆,人们在修房子砌地基时,总是要求工人师傅把浆灌严缝、灌实在,为的是使将来修好房屋牢固。学生学完一章内容后不免要忘掉一些知识,尤其是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他们记性差,掌握知识不牢,又不善于思考和总结,总是前学后忘,对教师补充的一些知识细节和技能性的知识更是忘之脑后。这时教师可安排学生先自己总结一下本章学了那些知识,再让优差生交换写好的总结,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补充。优等生写掉的知识点差生给补上他认为遗漏的知识点后会感觉到自豪,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更重要的是使差生认识到自己倒有哪些知识没记住或者不会,通过看优等生的知识总结,填补了他的知识缝隙,优等生也自然能从中受益,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啊!最后再加上教师的细致化总结,全班对本章知识便可系统化、整体化、牢固化。每章小结不就相当于把学生学完一章内容中没有掌握的知识缝隙填实在吗?
5 不可缺少的每月总结
篇5
以下结合三次听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公开课所产生的一些想法,谈谈概念教学中感性材料的恰当使用。
第一次听课:直奔主题,强行引导下的模糊认识
直接出示课题:认识周长
师:猜猜数学书封面的周长跟什么有关?(请一生拿着数学书上台摸一摸。)
上台的学生起先摸了一组长和宽,在老师的引导下摸了一周。
师:这一周的长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师:找一找其他的物体面,摸一摸,说一说它的周长。
学生沿着纸的边线摸了一周。
师:正好是一周,这一周的长就是……
生:周长。
学生举例。(都能正确地指出一周)
出示跑道、游泳池、树叶、窗户的图片,学生依次指一指,并说一说周长。
分析:这样的设计源起“周长”一词中“周”和“长”二字,学生不难理解,应该能想到“一周”和“长度”。但事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在教学中第一个学生摸了一组长和宽,说明他没有理解“周”和“长”二字,虽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一周”,但仍是教师强行引导下的灌输。更何况,仅以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来揭示“周长”概念的本质属性,更显单薄,学生虽对“一周”有了感觉,但根本没有体会到“长”。在课后的随机访谈中,学生都以手摸“一周”来解释周长,将周长概念错误地等同于“一周”。
第二次听课:循规蹈矩,在反复操练中记忆概念
动画:喜羊羊绕操场跑道跑一圈。
师:喜羊羊是怎样跑的?
生:跑了一圈。
出示:绕着操场边线跑一圈。(板书:边线)
师:在数学上一圈也叫一周。(板书:一周)
动画:懒羊羊沿着游泳池边线跑步。(再次强调一周是从起点出发再回到起点。)
师:游泳池池口一周边线的长就是池口的周长。(板书:周长)
动画:小蚂蚁沿着树叶边线爬一周。
师:小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学生摸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师:围绕数学书边线一周的长就是数学书的……(周长)
接着摸课桌面,完成填空:围绕桌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
)的(
)。
最后是学生举例说说周长。
分析:通过喜羊羊的动画,学生初步认识了“边线”和“一周”,接着通过懒羊羊的动画,揭示周长概念,学生的感知不够深刻,并没有调动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经验。整个教学过程中看似材料丰富,实则大量的图片和实物都是在帮助学生记忆概念,学生只要能按照“……一周的长度就是……的周长”这样的模式说一说,似乎已大功告成了。但这样的练说过程,学生因缺少自主建构,仅仅是一时之间记住罢了。
第三次听课:调动经验,在充分感知中建构概念
1.感知一周边线,引出周长
动画:喜羊羊绕操场跑道跑一圈。
师:喜羊羊是沿着哪边跑的?(学生指喜羊羊跑的路线,师强调从这里出发又回到了这里)
师:可以看出喜羊羊刚刚沿着操场的边线正好跑了……(一圈)
出示:沿着操场边线跑了一圈
师:一圈也可以称为一周。
生:喜羊羊沿着操场边线跑了一周。
动画:小蚂蚁沿着树叶边线爬一周。(生练说)
出示:游泳池、草坪图片。(学生边说边指)
师:从刚才的图片上我们都找到了一周边线,那我们身边的物体面上你能找到他们的一周边线吗?(板书:一周边线)
学生寻找后交流。
生1:这是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边线。
生2:这是黑板的一周边线。
……
(学生很兴奋,都想说。)
师:看来这样的一周边线非常多。课桌面的一周边线和黑板的一周边线比,谁的边线长呢?
生比较了一些物体面一周边线的长短。
师:的确,在生活中许多物体的面的边线都有固定长度,通常我们把一周边线的长叫做周长。(板书:长度 周长)
2.交流周长,引出平面图形
学生练说树叶、数学书及身边物体某个面的周长。
出示图片:手帕和窗户
生练说周长,并比一比。
动画演示:这两个物体的面沿着边线把它画下来,这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正方形和长方形)
师:它们的周长是指哪些边的长度呢?
师:那么其他平面图形的周长呢?
3.小组实践活动,测量周长
画一个你喜欢的平面图形,并想办法测量出它的周长。
分析:跟第二次听课相比,基本上还是这些感性材料,但因为教师理念的转变,同样的材料却发挥出了不同的作用。在有效的材料感知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被激活,不但深刻感受了一周边线的内涵,还领会到边线有长短。在此基础上引出周长概念,顺应了学生的思维,没有强行灌输,没有抽象记忆,有的是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教师的适时总结。然后通过刚刚积累的对于周长的认识经验,组织学生画平面图形,更能体现学生自己的理解水平,老师亦能掌握学生理解的程度,在一次次充分的感知、操作、体验中学生领悟了周长的本质属性,内化了对概念的理解。
篇6
首先,自己在对待任何一个新的班级都是一种方法,就是陪伴,百试百灵,无论是面对好的学生还是顽皮的学生,这个陪伴的方法都能起到一定作用。这里的陪伴也不是天天在,但是在几个关键的地方尽量还是要在的。在一个学期里,开学前两周还是尽量要盯住,让孩子们收心,还有就是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和考完试的那一天,给他们制定复习和总结考试的计划,让他们浮躁的心得到安定。还有就是快期末考试的时候做好陪伴,这里的陪伴不是坐那,而是先给他们制定计划,任何看一下他们学习的情况,可能的话找几个尖子生谈话,鼓励一下做好考前动员。在一天里,早上尽量还是要早到,指导学生在值日和收作业上合理安排时间尽快完成,然后在早读前做一下前一天学生学习上的总结和说一下新的一天对他们的期许和计划安排,在学习上做好动员。下午上课前要是有精力也尽可能早来,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测。晚上就是晚课上课前还要提醒下,但是这个大约在几个月学生就基本能养成习惯了。每周六的晚自习要做一周的总结和提出下周的学习行为方面的要求。然后在晚自习的时候再找个别发现问题的学生单独进行沟通指导。
第二,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分工,动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班现在52人,几乎所有人都有职位,再加上现在有个综合素质评价表,他们都想有个一官半职的写入评价表中,我就让他们尽量发挥自己的能力。现在AB班教学正好就发挥了这个优势。各科课代表4到6个,有监考的、出题的、收发作业的等,学习不好的但是还活跃的男孩我让他们负责班级的辅导工作,下午自习他就负责给科任拿坐垫、倒热水,然后同学可以安心在教室自习,他来负责叫人和记录,通过这个他自己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在班级学习不好的又人缘好的学生来负责班级纪律,每天都有值日班长提前3分钟让同学回座准备上课的东西。让一下单科成绩好的同学讲题,鼓励他们把这科优势发挥极致并锻炼他们的能力。像我们班的孙宏博孙鑫,以前都是特别调皮的孩子,自私自利带头疯闹,自从给了他俩职务为班级为科任服务,不但带头管理班级,自己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几乎全班在我的指挥下都行动起来,发光发热。
第三,班主任细致化管理,做统计做总结,然后发到家长群,每周六做等级赋分作为排座的依据。每天早上收作业课代表做好记录然后汇总在学委的表上,然后向我汇报。每节课都安排好后面的同学监督同学睡觉,几点睡的都如实记录,然后实行连坐法,附近的人看到睡觉不叫同样要被记录。周六把这个表发到群里让家长知道孩子听课情况,一段时间后效果特别好,几乎没有睡觉的,课堂氛围特别好。然后下午辅导也是,做好统计,一周我看看谁积极谁不积极,我掌握一下,鼓励大家问问题,哪怕有同学装的起码也说明他思考了也锻炼和老师交流的能力。对于每天各种小测的成绩,只记录不排名,在周六统一发给家长,对于成绩下降的同学要及时问询并告知家长。我按照月考成绩作为初始排名,按每周表现等级加分减分,一方面加强对尖子生集体培养,另一方面鼓励那些成绩不突出的孩子在平时好好表现,争取班级座位,整体效果不错。学习安排上要合理安排讲求效率,上学期午休前和下午上课前安排物理数学和政治考试,这学期是安排数学和外语小测,7、9自习安排6科小测,周一周三周六晚自习安排学生讲题,对于外语单词不合格的惩罚学生第二天不下课背单词,然后集中安排两个课间学生相互问题讲题,自习课不许单独出去研究题。尖子生培养方面:每周查一次他们6科课外练习册,下课随时询问他们学习状况,形成13人一本学习小集团,互相鼓励,相互辅导。
第四,情感感化教育。每周六进行一次情感教育,让孩子对未来充满希望,正能量教育,分享前两届学生成功失败的教训,让优秀毕业生录视频分享给他们经验,做到情商和智商双丰收。并且鼓励他们多听科任老师的话,必须和科任沟通好感情,鼓励这一周的好人好事,做好对未来的畅想,同时指导他们如何去克服困难,如何珍惜现在这单纯美好的校园生活。课下多走进他们身边,让他们不避讳的同时我也能了解到他们的状态。
篇7
秋季小学开学第一周值周工作总结
新学期第一周工作在全校老师、同学们的紧张忙碌中顺利结束了。由于开学前学校行政班子、全体教师做了大量、充分的准备工作,从8月30日(星期一)学生到校第一天起,按周计划布置的各项工作得到有序推进,为本学期的起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9月1日(星期三)正式上课。同学们能够很快从假期状态回复到学习状态中,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显得乐观而充满生机。现在总结一下上周的值周情况:
一、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1、班级管理方面:开学第一周,各班都能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加强了学生的系列常规教育,从进出楼梯、做操站位到进上下学交接等方面都做了统一要求和训练。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下班及时,班级管理在开学第一天就很快进入正规,全校秩序有条不紊。特别是刚从幼儿园升入一年级的小同学,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快地适应了新环境的小学校园的生活。
2、卫生方面:8月31日上午,全校进行了全面的、彻底的大扫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个学期。由于各部门卫生观念强、督促检查到位,各班真正做到了窗明地净、一尘不染。各班学生都把集体荣誉放在首位,每天的室内外卫生清扫得非常干净,校园内公共场地的卫生干净整洁,很少发现纸屑杂物,这是同学们环境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全校师生和学校清洁工辛勤工作的结果。
3、纪律方面:早读午读的纪律比较好,各个班级的大多数学生早上、下午一进到教室在班干部的组织下都能够自主有序地认真进行早读和午读,自觉看书、读书,下班老师下班及时,有的老师甚至提前20分以上到班组织学生早读。同学们都能以饱满的精神参加升旗仪式、队形训练和做广播操,列队整齐,队礼也比较规范。校园里秩序井然,学习氛围浓厚,各班上课时的课堂纪律都比较好,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认真的听老师讲课。
4、放学路队方面:开学第一周由于一年级新生没有及时办理到接送卡。学校没有执行上下学交接制度。所以上午和下午放学时,显得有点混乱,放学回家的学生和来学校接孩子的家长由于人数太多,导致校门走道出现拥挤现象。但是一年级新生在班主任老师的教育和带领下,中午和下午的放学都能按时排着整齐的队伍到指定的地点集合,等待与家长的交接。
同学们在这周有许多闪光点,例如:有些同学在楼道和操场看见地上有纸屑,便主动的捡到垃圾桶内,在此提出表扬。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弯腰捡一片纸,那就是一千多张纸,我们每个人看见纸屑就捡,那么,我们的学校就会变得干干净净,希望同学们能像捡纸片的同学学习。
二、今后需要改进的方面
1、早上中午进校礼仪需要改善。有少数二年级以上的同学进校园时没有佩戴红领巾,很多同学进出校门没有主动向向值周老师问好。还有的同学进校门匆匆忙忙,虽然有向老师问好,但是敬队礼姿势、动作不够规范。个别二年级以上的学生没有穿校服到学校。
2、课间活动时同学们在走廊和楼梯上奔跑、追逐打闹的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二楼走廊所在的部分班级),同时还有发现不少同学上下楼梯不靠右走的。同学们,跑是一项有益的健康的运动,但是如果在走廊或楼梯上奔跑,就容易出现事故,希望同学们注意安全,做一个文明的好孩子。
3、低年级学生在操场上玩耍时有用小石粒丢人的现象,还发现有高年级同学有往楼下丢东西的情况,存在着安全隐患,希望改正。
4、校园保洁工作保持不够好:教学楼楼梯、走廊和校园的其他地方偶尔会发现食品包装纸袋或果皮纸屑等杂物。校园地面的整洁不但要来自时常打扫,更要来自善于保持。希望有随地丢垃圾这种不良行为习惯的同学及时改正过来。倒垃圾的同学也要细心点,不要让果皮纸屑等垃圾随风飘扬。让我们一起来做勤劳的小蜜蜂,用我们的双手去换来劳动的蜜甜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
5、第一周上早读课迟到的同学比较多,尤其是上课的第一天。问明情况,同学们都说起晚了。同学们,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一起克服困难,为了我们的明天,坚持早起早睡吧。
6、中午一些同学很早就来学校,很多同学一点钟左右就到校,个别同学甚至十二点半左右就到了。早到的同学由于教室没有开门,他们只能呆在教室门外的走廊或校园的凳子上等候。这时候,同学们就会聚在一起说话,有的甚至大声喧哗,在校园或教学楼的走廊上奔跑、追逐打闹,既打扰了在校老师的午休,又违反了学校纪律。希望同学们以后中午不要那么早来学校,尽量在一点二十分之后才到学校。各班教室门一般都是在一点半左右才开的。
同学们,开学以后,我们的校园变得更热闹更加美丽了,校园里没有了你们就缺少了生机和活力。但是另一方面,在学校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保持校园坏境卫生和注意安全,自觉做到:垃圾不落地,上下楼梯靠右走。下课时,做到轻声慢步不喧哗;放学时,听从老师的指挥,排好路队,按学校指定的路道走出校门,不能抢时间跑出校门。一路到家,不在路上逗留玩耍。
秋季小学开学第一周值周工作总结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下午好,今天由我为大家总结一下上周值周情况。上周值周行政是陆校长、谭主任,值周教师是我和秦老师,上周是开学的第一周,同学们都能够从假期状态很快回到学习状态。师生的工作学习显得乐观而充满生机。回顾上周,按周计划布置的各项工作得到有序推进。现在介绍一下上周的值周情况:
一、校门值周情况。
上周是开学的第一周,同学们刚刚度过快乐的暑假,一些同学还沉浸在假期的氛围中,开学后的几天有较多同学迟到,后来逐渐好转。一些同学由于校牌正在进行补办和更换,没有佩戴,希望这些同学抓紧时间办理,尽快按要求佩戴校牌。由于上学期最后一周我们101班的严格管理,上周校服内穿的人数减少,但有一些同学没穿校裤,这也是不符合学校规定的,望同学们按要求着全套校服。另外,314班迟到人数较多,一些同学不按规定穿校服带校牌,且不配合值周生工作,希望引起注意,予以改正。
二、早读值周情况。
高一年级表现普遍较好,尤其是109班,表现十分突出,这里提出表扬。高二、高三部分班级朗读声音偏小,特别是204、205班,几乎听不到朗读声,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早读,认真朗诵。上周各班教室卫生都做得很好,与值周同学交流及时,望继续保持。
三、两操一课值周情况。
高一年级情况较好,但高二、高三普遍存在进场缓慢,做操态度不认真等问题,且在眼保健操时部分班级有睡觉、写作业、讲话、上厕所等现象。身体是学习的基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希望同学们端正态度,认真对待课间操与眼保健操,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食堂值周情况。
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A-0085-02
数学语言是数学化了的自然语言,是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它包含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表语言,具有简练、抽象、清楚以及形式多样的特点。无论是符号语言还是图表语言,最终让学生理解其含义都要通过文字语言的表述,所以,这里重点阐述数学的文字语言。
一、数学文字语言的特点
1.准确性。
自然语言具有多义性,含糊不清,而数学语言必须准确、严密、清楚,不存在歧义,它是表达数学概念、判断、推理、定理的逻辑思维语言,与富有弹性的文学语言相比,数学语言有一副“铁板的面孔”。它的每个字、词都有确切的含义,不容混淆。“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直线和射线”、“钝角和锐角”等,一字之差,表示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词序颠倒,也会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如“全不为零”与“不全为零”、“方程解”与“解方程”等。数学语言中,句子的附加成分常常作为条件,如定义“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中的定语,定理“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互相平分”中的状语,都是不可增删的条件,这就是数学特有的性质——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2.严谨性。
数学还有一副钢制的骨架——严谨的逻辑。特殊不能代替一般,部分不能代替整体,不能臆断、不能循环论证等。这些特点决定数学概念要表述准确,判断和推理要严密,叙述要合乎逻辑。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讲概念,抓住实质,准确无误;做推理,步步有据,完整周详;得规律,字斟句酌,无懈可击。不仅如此,还要对概念的定义进行解剖,对定理、法则中的关键词语下一番咬文嚼字的功夫,并适当辅以反例,以明确概念的内涵。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指着一张纸的四分之一处说:这是四分之一。这句话准确吗?是不是缺少一些修饰语呢?数字只是一种“表示”符号。注意我这里强调的是一种“表示”,决不能说它“是”什么。如不能指着你的手说这是“5”,而应说这是5个手指头,再如有3棵树,不能指着树说:这是3,而应说这是3棵树。所以,刚才提到的分数初步认识的四分之一正确的说法是: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或者占这张纸的四分之一,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一等。这样的数学语言才准确、严谨、规范。再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句话里的“同时”、“相同”、“零除外”这些词概括得非常准确、严谨,缺一不可,如果没有这些词分数的基本性质就不成立了。
3.简洁性。
数学的逻辑严谨、高度抽象必然带来数学语言的精练。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事实,要特别注意详略得当,简洁明了,凡重复的或多余的叙述应力求避免,而必须交代的事项则一定要阐述清楚,不可省略。例如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简短的一句话包含了三层意思:研究范围是两个加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应该说不能再少一个字了。再如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只有10个字,“三条”、“线段”、“围成”、“图形”再加上连接词“由”和“的”,概括得严密准确,惜字如金,没有任何多余成份。
二、如何教学数学的文字语言
1.找准每节课的核心数学语言或关键词。
数学内容是由数学语言构成的,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时要尽量把每一节课的数学知识提炼成一两句数学语言或一两个关键词,紧扣数学语言或关键词展开教学。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数学知识,更能够发展思维,增长智慧。
如,教学长、正方形的周长,关于周长的描述,“围成物体一周的总长,叫做这个物体的周长”,“围成图形一周的总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这里要凸显“一周”、“总长”。
又如,教学“面积”时,“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这里要突出“表面”和“封闭图形”,教师在教学时表述要准确、清楚,如黑板面的大小、课桌面的大小、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墙壁面的大小等。
再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
)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物体的(
),这句话要让学生结合具体物体才能够完整地表述出来,就是说,不要求学生用语言概括出分数的意义,但要能够结合具体物体把某一具体分数的含义表述完整,这样才能说明学生真正理解了某一分数表示的含义,否则就是一本糊涂账。通过这种数学语言的教学,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发展思维,增长智慧。
2.数学语言的抽象过程要清晰。
数学语言的抽象就是从众多的生活事实中舍弃非数学的,提取出共性的、共同的、数学特有的东西。提取的时候要分成两步,首先,相关的生活事实要丰富,其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炼出数学本质的东西。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师可以先用镜框的边线进行引入:“围成这个镜框一周木线条的总长,就叫做这个镜框的周长。”教师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接着问:“什么是黑板的周长?”同样让学生一边用手比划,一边用语言描述。再接着让学生描述什么是讲桌的周长、教室里墙壁上画框的周长、窗户玻璃的周长等。最后让学生撇开这些具体的实物,用一句话来概括到底什么叫物体的周长?引导学生总结出:围成物体一周的总长度,叫做物体的周长。即先结合具体实物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接着再引导学生撇开具体实物概括出纯数学语言。
3.概括时要突凸显数学语言的核心词。
语文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词、关键句进行教学,同样数学教学中也要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教学。如上述的物体的周长描述中的“围成”、“一周”、“总长”,就是周长定义的关键词,学生进行总结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些关键性的词语凸显处理。那么,如何才能凸显这些关键词呢?
首先,举反例引出关键词,如孩子在概括周长的时候,如果没有加上“围成”这个词,教师可以在黑板上随手画上一片树叶,并用红笔描出大半个周长,质疑学生这是这片树叶的周长吗?引出“围成”这个词,说明“围成”是要首尾相连和封闭的。
其次,教师表述时语调要加重,以便引起学生注意。如上述周长的描述,教师在读围成物体一周的总长,叫做这个物体的周长的时候,特意把“围成”、“一周”、“总长”词语加重,便于引起学生注意。这样,物体的周长含义在学生头脑中才会印象深刻,而且清晰、明了。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篇9
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复习安排:
1.前一周时间主要以分单元复习为主,帮助学生梳理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注意各单元知识之间的衔接。结合书本、练习册、总复习试卷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易错部分知识,将单元试卷以板书的形式分别呈现,再次考核,找出学生错误的根源,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总结。
篇10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等活动,认识周长。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2.经历观察、操作、测量、比较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认识周长,测量曲线型图形的周长。
教学准备:直尺、卷尺、绳子、图形卡片、碳素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周长”
刚才我们欣赏了森林里美丽的树叶,今天森林里同样热闹。因为蚂蚁家族正在举行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课件)
问:谁来说说你对这场比赛有什么看法?(多请几个同学说一说)
生:不公平,奇奇是从树叶中间穿过去,它违反了规则。
师:那它应试怎样跑才对?谁能用老师的树叶模型指一指?(生上台演示。)
师:他指对了吗?(对)谢谢你帮助奇奇纠正了错误,那么像这样沿着树叶的边线跑一圈,还可以怎么说?(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板书:周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什么是周长,好不好?(板书:什么是)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自主合作探究“周长”
1.摸一摸。
师:同学们,你们想和小蚂蚁豆豆也来场比赛吗?(想)那就拿起你们桌子上,像豆豆一样沿着树叶边线摸一圈,开始!(同时播放课件)
生:学生进行摸树叶活动。
(师:强调从哪起摸,到哪,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叶面的周长。)
2.描一描。
(1)师:刚才我们和豆豆进行了一场比赛,现在豆豆想请大家跑过的这一周请到时纸上,有什么办法呢?
生:可以按住树叶,沿着它的边线描下来。
师:你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师:但是,它还有个要求,只能用一笔描下来,你有信心吗?(有)请大家拿出记号笔,描一描吧!
(2)学生进行描树叶活动。描完之后,同桌互相看看漂亮吗?
(3)汇报:你是怎么描的?(让学生用手指着,说出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
(4)你们和他描的一样吗?有不同方法的同学请举手?(找一名同学再来描一描,说一说。)
小结:同学们都看到了不管你们怎么描,都是从一个起点开始,沿树叶的边线又回到这个起点,这样就描出了树叶的一周。(板书:从起点回到起点)
3.画一画。
师:同学们可真厉害,豆豆为了感谢大家帮它留下了路线,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图形礼物,想不想要?(课件出示:长方形)但它有个条件,只有正确地描出它的一周,才能得到这些礼物,想要吗?(想)那就赶紧拿起这个图形,开始描吧!
师:描好后就同桌内互相检查一下,看看你的小伙伴描得对不对,如果他描对了,就得到礼物了,如果他描错了,请你帮他纠正过来。
师:都有谁得到礼物了,举给大家看一看!老师祝贺大家。
小结:刚才我们进行了好多有趣的活动,知道了树叶有一周,平面图形也有一周,那么,它们这一周的长叫什么呢?(板书:在“一周”后添上“的长”)就是周长。
4.找一找。
师:在我们生活里还有许多物品的表面像树叶、长方形一样有周长,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播放:桌面、窗户的周长)现在你能找出一个物体的面,沿着它的边线用手指一指、摸一摸它们的周长。
学生活动:摸一摸物体的周长。
师:谁来说说你们找的结果?你可以边指边说。
生:文具盒上面边线一周的长,就是文具盒面的周长。
课桌面边线一周的长,就是课桌面的周长。
……
师: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能找到时它们的周长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几个封闭图形和不封闭图形)问:这些图形都有周长吗?指名一一回答。
(2)小结:看来,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板书:封闭(齐读周长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摸一摸、说一说生活中的周长,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了丰富的表象,同时学生在认识周长的过程中边摸边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语言、操作等各方面能力。)
5.测一测,量一量。
(1)测量数学书的周长
师:我们班同学可真聪明,这么快就知道了什么是周长,现在想不测量一下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想)要量数学书的封面要用什么工具呢?(尺子)那就开始动手吧!
生:动手测量。
师:请同学上来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生: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我们是先量出每一条边长,再把它们相加。
……
(2)测量树叶的周长
师:刚才大家用尺子测量出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小蚂蚁豆豆也想知道自己爬树叶爬了多少厘米?现在还能用尺子量吗?怎么办?请同桌讨论一下,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
师:请同学们拿出树叶模型,同桌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
生:同桌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
师:谁愿意把你们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1:我们是用毛线先圈出树叶的周长,做好记号,再用尺子量一下就知道树叶的周长了。
生2:我们是用卷尺绕树叶一周,再看卷尺上的刻度就知道树叶的周长。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能干,想了这么多测量的方法,特别是遇到不规则图形时能够想出化曲为直的办法,真了不起。让我们再一起回顾一遍测量树叶的过程吧!(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活动测量数学书和树叶的周长,发展学生主动合作的意识,学生在合作中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得到发展,他们还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即使学困生也不感到困难,轻松理解“周长”。)
三、巩固练习
1.数学书第45页的练习: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几厘米。
师引入:豆豆看咱们班同学这么会动脑筋想办法,豆豆也变聪明了,它看到了这个图形,没量却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知道为什么吗?
(1)看谁注意观察了?(每一条线段它的长是1厘米)知道这个了,豆豆就能数出它的周长了,对不对?(对)
(2)你们能不能数出它的周长,试着数一数。
(3)汇报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学生演示,用多种方法数。(可以用画弧线的方法更清楚无遗漏)
(5)学生操作完成答题卡,要求:画边线用水彩笔,画弧线用铅笔。
(6)用上面的学习方法完成其余两个图形。
2.集体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