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整体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08 17:24: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医疗整体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老年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辨证方案;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属于一种气流受限性疾病,主要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患者临床期间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气短、咳痰、渐进性呼吸困难、咳嗽等,为患者的临床症状造成较大影响,若不进行及时治疗将会引起患者肺功能下降、病情恶化,甚至丧失劳动能力。近年来,随着环境恶化的逐渐加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如何采用有效手段提高其治疗效果成为临床面临的一项重点问题。本研究以本院中收治的1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入组对象,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具体评价,治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入选的研究对象共188例,均为本院于2010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过严格的临床检查和诊断,并符合以下入组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WHO中规定的相关诊断标准[1];②患者年龄≥60岁;③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排除具有严重脏器疾病患者及合并肺动脉高压或呼吸衰竭患者,年龄0.05),可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临床期间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吸氧治疗,同时给予β2受体激动剂及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情况给予糖皮质素或抗胆碱药物[2]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期间给予中药辨证治疗,治疗期间注重本虚标实,兼顾扶固本、祛邪,患者病症急性阶段以祛邪为主要治疗目的,以其实证进行论证,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病情稳定阶段应注重扶正、补虚治疗,常用的治疗方式为活血化瘀、理肺祛痰、扶正祛邪、通阳宣痹,主要治疗药物应长于祛瘀化痰、重视顾护脾胃,强调肃肺通腑[3]。同时,应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非药物方式治疗,常见的方式有平衡火罐疗法、针灸法、穴位贴敷疗法等。
1.3观察指标 监测两组患者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红细胞比容、脉搏血氧饱和度情况。监测并记录患者的红细胞计数及比容情况。观察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及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的比值。
1.4疗效评价 经临床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生明显好转,呼吸困难情况减轻2级或以上,肺功能好转,为显效;经临床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呼吸困能程度减轻幅度>1级,同时发生急性加重的症状低于2次,肺功能好转,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无好转,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症状无改善或恶化,为无效[4]。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血象检查分析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象情况进行检查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水平和红细胞比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血气检查分析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治疗效果 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中显效58例,有效32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中显效31例,有效52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88.3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5],患者主要症状体现为气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方式有常规西医(即化痰、平喘、抗感染)治疗和中医辨证治疗,其中常规西药有抗胆碱能药物、生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具有化痰、平喘和抗炎的作用,但其至能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症状起到缓解作用,不能够预防病症的复发[6]。中医认为肺为贮痰之器,肾、脾为生痰至根源,所以,患者临床期间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时,应以治痰为主,咳痰症状消失后即可显著的缓解咳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中医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辩证论治,急性加重期的主要治疗目的为祛痰、化瘀、理气,兼顾补虚扶正,稳定阶段的主要治疗目的为养阴温阳,化瘀逐痰。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期间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其临床疗效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连增志,穆传勇,黄建安.APACHEⅡ评分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AECOPD中的应用比较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18(07):109-110.
[2]茆建国,郭燕蓉,王海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40例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第十二次肺系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198-199.
[3]王君一,杨晓帆,葛良,等.APACHEⅡ评分对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评价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15(14):106-107.
[4]尹虹雷,李桂雪,孙旭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发呼吸衰竭预后相关因素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120-121.
篇2
2014年3月底,联想集团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温医一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了“医企联合”的全新模式。作为此次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利用各自领域的优势,共同成立了“温州医科大学联想智慧医疗研究院”,这意味着联想集团和温医一院已完成了从客户关系到伙伴关系的转变,实现战略优势互补,进一步深化各自的行业领导者地位,并打造稀缺的、可持续的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尝试将“智慧医院”的理念付诸落地实施。
新成立的“温州医科大学联想智慧医疗研究院”,是一个针对二级以上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机构,将针对涵盖医院所有业务流程的“智慧医疗整体方案”进行研究细化,进一步丰富双方科研成果,并逐步将此方案推向市场,在规划设计、应用开发、系统部署实施和后期运维等四个阶段为更多客户提供全面的IT管理服务,以帮助接受此方案的医院成功完成智慧医院的建设。在此期间,双方将为其共同投入管理人员、IT管理服务架构师、项目管理人员和应用开发人员,通过在各自最擅长领域的倾力投入,打造一个开放、可扩展的“智慧医疗”航母平台,有效整合医院、IT企业、医疗信息化合作伙伴(SI/ ISV)优质资源,进而实现先进业务模式的流通性和可复制性。
联想集团在此次合作中负责医院云架构的规划,部署和运维管理等工作,帮助温医一院在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四个层面进行升级和改造,支撑医院业务应用的规划部署运维和不断的优化,打造新一代的医院业务系统的SaaS平台。
作为全球领先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提供商,联想集团将医疗行业划分为大客户业务重点发力的新兴行业,在短短的几年内,凭借全价值链的产品线组合和端到端的整合能力,联想医疗已经成为业内迅猛增长的一股新生力量。目前,联想已经拥有25个医疗解决方案,成功进驻300余个三甲医院,并助力了4个省级医疗卫生平台IT基础架构建设。
篇3
新院建设之初信息化建设的全盘布局,新园建设中、后期具体系统的建设与操作,成为考量医院信息中心的一件大事。
基于此,我们本期EHC圆桌论坛关注“新院建设与信息化”这一主题,邀请到正在进行或刚刚进行过新院信息系统建设的专家们,用他们的经验,给正在或将要进行新院建设的同行们提供一些有益思路。
智能楼宇与信息化顶层设计
“智能楼宇”是指高效、安全、舒适和节能的新建筑,在新门诊教学楼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从数字化向智慧化的转变。
新建门诊教学楼总面积7.29万平方米,整体分地下三层,地上五层,局部六层。门诊教学楼功能齐全、分区明确,基础设施便利,彰显人性化设计,分为门诊、急救中心、检验中心等功能区,可接纳门急诊患者5000~7000人次/日。
“智能楼宇”是指高效、安全、舒适和节能的新建筑。既能通过信息风险识别、人身和财产安全、电力安全和设备安全做好安全保障,又能通过智能化楼宇将本地控制、系统控制、照明控制和楼宇自控管理起来,还能通过楼宇自控系统等实现空调、给排水、照明、电梯等系统运行情况的集中控制,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
医院老建筑长期承担繁重的医疗任务,在新门诊教学楼建设规划中,信息管理中心考虑了如何在医院需求日益扩大、数字化建设深化、设备管理信息化、楼宇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实现医院数字化向智慧化服务演进。
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保障基础、着眼未来”为设计方向,着手智能化建设总体设计。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是江苏省唯一直属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2011年6月起在苏州工业园区动工新建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总院,总院占地面积近90亩,设计建筑面积13万多平方米,一期设计床位600张,其中含国际部床位100张,目前建设工程进展中,预计在2015年上半年试运行。
总院设计之初,首先初步确定了智能化工程的大致框架以及与基建等相关工程的建设边界,以明确分工和互相协作的具体内容;其次参考本地及周边市场基建单位造价、智能化工程单位造价、同级医疗单位智能化工程建设预算比例等数据,并根据医院建设资金整体情况,确立总院智能化工程资金预算;最后根据预算范围,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保障基础、着眼未来”为设计方向,着手智能化建设总体设计。
所谓“绿色”主要是指节约资源,不仅要从设计上认真考虑,更要在运行后认真落实。
我院新院占地面积大约137.25亩,建筑面积12.1万平米。“绿色建筑”、“智慧大楼”这些名词是近些年来提得比较多的有关建筑方面的词汇。其实所谓“绿色”主要是指节约资源,包括建设期间节约材料以及使用期间节约能耗。对于前一部分是在医院设计之初就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后一部分不光是在医院设计上应该考虑,而且是在医院运行之后更应当认真落实的事情。如何能够将医院楼宇日常能耗降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关于电、气、水的管理,而这些就是所谓的智慧大楼所包含的内容。
“绿色”是环保与节能,从顶层设计就充分考虑智能化楼宇建设内容。
北京天坛医院新院建筑面积近26万平米,编制床位1650张,手术室50间。
“绿色”是环保与节能,但是,如何实现还需要智能化系统的支撑。例如,智能化灯控、智能化空调系统可以节约电力;智能化车辆调度系统可以减少车辆等待时间,减少尾气排放;智能化污水监测系统,可以防止有害废水排放。因此,智慧建筑与智能化系统是绿色建筑的基础。
在北京天坛医院新院规划中,王晨院长非常重视信息化的建设,从顶层设计上强调智能化、信息化是新院设计的特点,多次组织设计院进行医院信息化智能化专题讨论会,提出由信息中心主导新院的整体智能化设计,并从信息中心抽调专人参与新院筹建,对每一张弱电图纸审核签字。
智能化楼宇是信息化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天坛医院新院从顶层设计就充分考虑了智能化楼宇建设内容,而且将数字化和智能化作为新院的特点。医院从患者服务、医疗流程质量控制、医疗资源利用、绩效管理、决策分析等多个方面,充分考虑了智能化系统的匹配与支撑,并且将各个系统有机整合,以形成一个整体智慧型医院。
“绿色”体现在节约资源,“智慧”体现着高效管理,新院区的信息系统是全部重新规划设计的,以彰显这两点。
嘉兴市第一医院(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坐落在党的诞生地、风景秀丽的南湖之滨,占地面积208亩,总建筑面积约18.5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350张,实际开放床位1660张,目前已成为嘉兴市规模最大、设施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绿色”是在信息化建设中选用的方案、产品应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如:采用虚拟化战略构建绿色数据中心,通过虚拟化技术减少物理服务器的数量,可以在电力、冷却、设备占用空间成本上节省不少。中心机房应采用智能化程度高,可靠性高的机房精密空调,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智慧”就是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实现一个简洁,高效,安全的系统,如医院的一卡通管理系统等。
由于原有信息系统功能和公司的维护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医院业务发展需求,因此新院区的信息系统是全部重新规划设计的,参照了原卫生部《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标准的全新HIS系统、EMR系统、PACS系统。整体架构以电子病历为中心,按照标准建设。从现在效果来看,新建信息系统符合相关标准,医院可以按规定上传数据到各卫计委、卫生厅和卫生局,用户也满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
施耐德电气帮助人们善用其效、尽享其能的观念与绿色建筑和智慧大楼等概念不谋而合。
“绿色建筑”、“智慧大楼”体现了新建医院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即绿色可持续与智能信息化。绿色可持续要求新建医院能最大化地优化整个建筑的运营结构,实现节约能源、降低运营成本、减少浪费与对环境的影响。智能信息化要求新建医院可以更好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一方面是提高大楼运营相关信息的可视化与可管理性,另一方面是更好地支持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并保证相关信息系统与关键设备的安全可靠。
信息化顶层设计是医院现代化的关键,好的顶层设计可以更好地整合、优化业务、行政、后勤三条医院工作主线,建成高效的全院信息系统,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中管理,减少库存,降低人力成本,使医院管理、临床诊疗效率提高,实现医院现代化。
智能楼宇与信息化顶层设计息息相关,是规划、设计、制定医院信息化顶层架构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部分。一方面智能楼宇包含的安防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是医院信息化建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智能楼宇中包含的信息系统基础设施为医院的信息化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既要满足现有医院业务的可用性与安全性,又要能够灵活地适应医院业务的变化与扩展,另外也要为医院与全国信息系统的互联接入提供安全、可靠的支持。
“绿色建筑”和“智慧大楼”这两方面的要求都在体现以人为本,除此之外还应考虑流程上的“绿色”和“智慧”。
现各地政府在更多地关注民生工程,医院建设是其中投入之一。此次我院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在城西建造一座占地200亩、住院床位达2000张、建筑面积的26.7万平方米的三级甲等的医疗中心。是整个城市重要的集急救、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医疗建筑综合体。
“绿色建筑”和“智慧大楼”这两方面的要求,都是要体现以人为本,都是要体现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能耗的消费。新院建设除了要符合绿色建筑各种节能规范要求外,我个人认为减少患者的活动半径及合理分布诊区也是绿色建筑的重要体现。
比如可以考虑现有的“挂号收费诊区医技检查药房”的流程是否可以重新分配,以更合理地减少患者的活动半径,这也是体现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此次我们考虑诊区是相对独立的模块,患者直接到诊区完成自助挂号收费、候诊、诊疗,专科的部分医技检查、治疗全部在诊区完成。
比如还可考虑科室的门诊设立问题。现如今我们大多数是以学科的细分来体现门诊服务的,但对患者而言,一个器官的疼痛是无法事先得知是内科还是外科引起的,且往往内科和外科的门诊位置是在不同楼层及不同诊区,会带给患者不便,所以是否可以考虑以器官的疾病来合理划分诊区,如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合在一起,只要是头痛,患者及导诊人员就知道去脑科诊区,同时也方便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医生间的会诊,极大缩小疾病的诊断时间,也可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
信息中心的角色
信息部门是院区智能化工程的总负责,从设计到初稿完成,再到工程实施,信息中心始终从信息化层面对实施公司提要求。
在智能化工程设计阶段,我们要求设计公司在初稿之前对医院从三个方面深入了解:第一是现有整个信息化建设的情况,第二是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信息化的要求,第三是院方对信息化发展、智能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具体需求。在此基础上,根据设计单位的经验和特点,提出整体化的设计方案以及初步预算。这样基本保证了医院智能化建设是在医院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完成框架设计,不会出现大的偏移或缺漏。在设计初稿完成的基础上,信息部门联合设计方一起与全院相关科室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商讨和论证,针对设计、流程、布局,甚至每一个点位进行确认,再汇总讨论并交由院决策层审议,做出修改。四易设计稿后,最终形成完整详细的设计蓝图、方案设计书和设计造价。
这个过程,信息部门的参与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它在院方和设计方之前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对业务需求进行必要的梳理,采纳合理建议,规避非标需求,适当引导方向,才能使得智能化建设设计方案顺利完成。方案完成后,由于医院实际资金预算的限制,信息部门对方案进行了分解,首先保证智能化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必备项目,其次考虑建设中可以展现医院信息化的一些亮点项目。
医院明确信息部门作为院区总院智能化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统一协调与工程相关的信息、基建、总务等多个职能科室共同合作推进工程进展,此模式优点在于:一、医院智能化建设首先要基于医院现有信息系统情况以及对未来系统发展的规划,信息部门无疑有明显优势;二、信息部门介入智能化建设一线,也有利于未来根据医院建设实际来对信息发展规划进行微调,从而找到更符合医院基础建设条件的系统建设道路;三、未来医院的建设必定需要有信息化发展的思维来主导,医疗业务流程、医院人财物管理、楼宇智能化控制、公共安全维护等诸多方面最终落脚点都会与信息化紧密相连,逐步建成全闭环化可控可追溯的管理模式,继而建设成为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医院。这样的主管模式需要信息部门与基建部门有极其紧密的沟通联系,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有极其充分的协商论证,要尽可能做到纵向畅通、横向连贯,才能发挥这种管理模式的最大效果。
网管中心在整个新院建设中,结合新院要求进行相应的信息点位预留。
网管中心在整个新院弱电工程建设中,主要是根据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要求,按照软件系统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需求,网络系统对布线系统的需求的递进方式,完成整个弱电工程的布线要求。同时,结合新院信息化使用的扩展要求,进行相应信息点位的预留。
最大的改变应该是“围绕信息化建设为患者服务”方面。我院新大楼在基础设计阶段为考虑方便患者就医将门诊所有诊室和功能科室全部安置在一楼,这样避免电梯成为瓶颈。同时信息化建设为了缓解患者在医院的等候时间,建设了分时段的预约挂号系统、患者自助一卡通系统、门诊大厅的自助导航系统等。
信息中心先期即介入新院设计,参与新院整体信息化的设计,并提出各类需求。
信息中心在新院建设中提早介入到了整个新医院建设中,在设计初期就和设计部门进行了沟通,规划整个医院的大网络规划及各科室的设计要求,明确了整个楼宇建设以光纤为主、无线为辅,各系统以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接入平台,了解各业务系统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前提出各种需求,以供在建筑初期做好管路、管道预留。
目前我院在调整现有的各系统与数据集成平台进行相接,将现有各系统改造成松耦合,这样待新院区建立更大的数据集成引擎时,可以采用平台之间的对接,现有的数据不会因为系统的升级或更换而无法得到利用。这一方面可以减少信息系统全新建设费用的大规模支出,另一方面也极大保持了医务人员原有的使用习惯,减少了由于新大楼使用带来的系统故障风险。
“智慧”新院
数字化医院的整体框架由智能化系统和信息系统两部分组成。
数字化医院的整体框架是由智能化系统和信息系统两部分组成的,我院在建新门诊教学楼时完全是从信息化建设角度来设计的。医院建筑的智能化是医院实现整体医疗和整体护理的基础,需要按照未来10~20年的发展战略进行整体统一规划,即为医院构筑一个满足医院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长短期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系统平台。
数字化医院的基本组成应包括上层的临床信息系统和医院管理系统,以及起支撑作用的建筑智能化系统。
关于新院智慧性的考虑主要是结合弱电工程相关标准要求,建设了大量的智能楼宇监控系统,比如空调新风机组的监控、污水排放的监控等。我们医院在新院建设之初就已经将建设国内领先的数字化医院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为最大程度地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落实,由医院网管中心牵头进行协调新院弱电工程的建设工作。
智能楼宇和信息化顶层设计之间的关系是像“高速公路”和“汽车” 相互关系。
智能楼宇和信息化顶层设计之间的关系像是“高速公路”和“汽车” ,汽车要想跑得快,车况本身好是一个方面,最关键的基础是高速公路建设得好,汽车才能跑得快而稳。新院的“智慧性”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考虑,硬件建设方面保证充足的信息点,覆盖全院的高速无线网络系统,采用虚拟化技术的数据中心等。软件建设方面重点加强移动医疗软件建设。
绿色医院重点体现节能与环保,通过新院建设,医院信息化建设有了巨大发展。
绿色医院重点体现节能与环保。节能包括:节能控制系统、节能产品使用、节能设计(机房位置、机房布局、虚拟化应用)。
北京天坛医院基本采用的平滑过渡的方案,很多新院的新系统都提前在老院进行试运行,确保顺利过渡。新院安排了3个信息中心主机房,整体面积近2000平米。在门诊信息中心专设应急指挥中心,10个大屏幕对医院医疗服务、运营管理、楼宇自控、安全消防进行全方位监管。无线和物联网进行全覆盖,对人员和物品进行无死角覆盖追踪,医护人员随时随地为患者诊疗服务。
此次智能楼宇,我们思考最多的是大集成的建设理念。
智能建筑必须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顶层设计,将各系统工程融为一体,任何一个系统绝对不允许孤立,此次我们考虑以一个整体的大平台,将消防、监控、水、电、气、空调、门禁及医院的业务信息系统全部集成在此平台上。引入物联网的理念,将医务人员、患者、管理部门所需信息高度融合,如排班表可决定是否允许此医务人员车辆的出入、医疗区域的门禁出入、医疗业务系统的登录等。
通过将各系统的数据进行挖掘整理,可实时反映整个体系的运行状况,明确存在的症结是在哪一个环节,以前各系统只能在自己的范围内查找,现在可以跨行业、跨部门进行动态调整。如人员流量大时,能自动要求增加医务人员、引导人员、保安人员,后勤岗位人员,可对各设施增加巡查次数等。通过在患者的床头设立可自由调整的屏幕终端,可供患者进行点餐、打车呼叫、健康宣教、看电影电视、病情查询,同时也可供医务人员查房、下医嘱时使用,提升整个系统的智慧性。
“绿色”新院
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要建成真正的数字化医院,需要满足物理层面和信息层面两方面的要求。
信息层面主要是对信息系统服务对象来说,物理层面主要是对医院建筑智能化方面提出要求,医院的建筑必须为信息系统运行提供安全、稳定的物理环境基础。它是基于建筑、结构、暖通、水电、装修、机电等多系统基础之上的以建筑智能化为核心、为医院信息化系统服务的一套平台,向下集成了多专业、多方向、多系统的管理和应用,向上服务于医院HIS、LIS、MIS、PACS、HRP等信息平台,是现代数字化中承载着日常运行、维护、管理、使用的重要平台,建设的成功与否真正体现了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绿色医院”的建设理念体现在医院建设的各个方面。
举例说明,如果按照传统的医院信息系统所需服务器配置,我们医院可能需要购置70余台服务器设备。由于我们使用了服务器虚拟技术,大大节省了服务器的数量,最终只采购了不到30台服务器就完成了机房建设,既节约了资金,也节省了整个机房的能耗。
靠综合布线和虚拟化技术达到“绿色”标准。
新院区信息系统建设中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兼容性、灵活性、稳定性和扩展性好布线方式。数据中心采用了虚拟化技术,减少了物理机的数量,设备的存放空间,中心机房采用了机房专用空调,符合环保要求,降低中心机房电能的消耗。
绿色、现代化的机房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医院机房的新建、改造计划非常重要。我们建议医院在规划时应首先充分考虑到机房规划的关键参数――这包括了设计容量、关键等级、成长规划等,之后此基础上考虑具体采用何种架构和方式,并选择可靠的合作伙伴、解决方案和产品来实现自己的建设计划。在机房建设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常见的建设误区。第一,只重视初始投资成本,我们建议用户在建设数据中心时,应当重视机房的总持有成本,而非仅仅是投资成本。第二,机房架构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我们建议用户考虑模块化的机房架构,这样的架构可以使机房边成长边投资。 第三,云时代的整合问题。在可见的未来,即使云计算应用高速发展,现代化医院依然会有大量关键信息存放在本地,而这一部分的应用和信息将比以往要更为关键,我们建议用户不要轻视本地机房的建设和应用。
我们的规划重点是采取医疗云及互联网医疗的方式。
篇4
一、城市级智慧医疗发展问题
随着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的推进,为城市居民健康提供更优更完善的医疗服务,成为城市发展中重要的发展课题。在进一步强化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基础上,不断推进应用模式及商业服务探索与实践,创新智慧医疗合作、服务、运行模式,培育、带动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医疗产业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在城市辐射范围内的合理覆盖,成为提升城市医疗水平的金钥匙。
目前各地在智慧城市的发展中,对于智慧医疗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医院信息化水平较大提升,但城市范围智慧医疗整体发展缓慢,大部分停留在业务型医疗信息处理阶段,智慧医疗缺乏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缺乏专业人才和政策落实机制。城市级医疗信息集成水平和应用水平总体较低,在智慧医疗建设中医疗机构对技术开发商依赖程度偏高,由于各开发商技术水平和标准规范存在较大差异,为以后的信息整合和信息利用埋下隐患。智慧医疗推进程度参差不齐,信息共享与交换主要以“点对点”方式开展,城市内各医疗机构信息资源不能有效整合。
二、城市级智慧医疗的发展建议
对于医疗健康领域,“智慧医疗”属于“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业”,是一个集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与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特殊服务型领域。具体到城市级智慧医疗,就是解决在城市中如何实现医疗资源供给与需求的长期矛盾问题,最大限度的让市民获得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一)利用“O2O”模式,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医疗资源包括专家资源、技术资源、设施资源等,在“智慧城市”总体框架内,充分依托城市政务、医疗卫生、民政人社、计生药监和财政等部门信息交换资源,构建医疗影像中心、检验检查中心、药品配送中心和医疗金融服务机构等,实现跨行业、跨领域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提供面向城市居民的医疗诊治、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医疗管理和健康保障增值服务,提升城市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利用率和服务能力。
(二)利用智慧城市信息化手段,整合医疗信息资源,改善城市居民就医感受
医疗服务的碎片化和医疗服务信息碎片化一直以来是阻碍智慧医疗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通过加强电子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卫生信息网络和居民健康支付网络的建设,逐步建立城市级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医疗体制改革,支持双向转诊服务,使城市居民感受到真正的“医疗惠民、医疗便民”。
(三)在智慧医疗创新价值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医疗数据资源价值
创新智慧医疗合作、服务和运营模式,通过与商业保险、生物制药、体育健身、专业健康管理、大数据研究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医疗卫生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体系中的应用价值。关注人群健康大数据采集和利用,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
三、城市级智慧医疗的资源整合
当前,中国智慧医疗的发展进入关键时期,行业在高速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这个新兴行业来说,如何高效地利用医疗、信息和金融等领域资源,将决定城市级智慧医疗的整体发展方向。
(一)强化移动支付,启动移动医疗的金融商机
移动医疗是智慧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移动医疗技术的发展完善。通过移动医疗技术提供医疗服务中的在线支付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医疗“一卡通”向医疗“一账通”转变,打通移动支付环节,进而提供完善的后续医疗配套金融服务,将衍生出一个巨大的金融领域商机。
(二)建立信息渠道,实现多方衔接的信用平台
对于中国的大众患者或者消费者来说,医生和患者没有建立实质性的长期一对一沟通的习惯。当患者企图通过移动医疗的方式选择医生咨询时,对医生产生信任是关键问题。建立患者、医院和医生等多方的信息对接渠道,实现解决信任问题的医疗信用平台,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三)线上线下衔接,融合智慧社区的智慧医疗
医疗优质资源长期集中在大型三甲医院,分级诊疗机制推行缓慢。一方面由于患者的长期诊疗习惯;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乏社区医疗资源的衔接。从智慧城市整体规划的角度,将智慧社区经济与智慧医疗经济相互融合,正是解决两个领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小结
为了抓住智慧医疗这个面向未来集约、智能、跨界、转型的难得机遇,中国各城市积极结合发展实际,力推智慧医疗与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等产业融合,让智慧医疗迸发出无限精彩。
目前,我国智慧医疗产业正处在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医疗”理念的深入,政府在政策及资金方面大力支持智慧医疗产业建设;另一方面居民健康意识提高使得对于智慧医疗的需求越来越大。智慧医疗发展潜力巨大,虽然在具体城市级发展建设中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但通过总结在各城市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相信不久的将来,智慧医疗将更好地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方便和支持,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为南京市信息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孟群,叶强,胡建平,等.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与发展[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2] 孟群.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与发展规划(2011~2015)[EB/OL]. 2010.
[3] 陈敏,武琼,张帧,等.智慧医疗卫生服务的挑战与启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3,29(8):597-599.
篇5
中国普天的展台位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8号馆中心入口显著位置(展位号:8A001),展台整体设计风格时尚清新,完美诠释出此次“与普天一起 走进互联网+智慧时代”的参展主题。整个展台面积达400多平方米,划分成新一代信息通信与信息安全、互联网+创新行业应用、低碳绿色能源等三大业务展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普天此次还设立了智慧应用体验区,在智能会议室的环境中展示普天重点项目,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智慧时代给人们工作、生活所带来的便利。
通过此次展会,普天不仅向外界全面展示近年来践行创新、开放、融合的理念及成功实施战略转型的成果,还将公司旗下主导产业所涵盖的最新产品解决方案与应用案例一并呈现。
新一代信息通信与信息安全:
展示传统产业的新兴技术
通信产业是中国普天的传统优势产业,又是一个技术革新速度极快的产业。中国普天积极开展新一代通信技术的研究,保持传统优势地位。在此次新一代信息通信与信息安全业务展区,中国普天带来公司在通信领域的多项最新技术研发成果,包括宽窄带融合集群通信、LTE230无线通信专网、下一代安全网关、普天安全云平台及应用、非法语音业务防治、全面的智能ODN、虚拟云柜一体化、城域网微波系统等主要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现场展示中,普天宽窄带融合集群通信方案将模拟集群系统、数字集群系统、4G宽带多媒体集群系统、公众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远程视频会商系统、音频系统、监控联网系统、中央控制等原本各自分散独立的功能子系统有机融合成一个多元化的通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固定与机动、空中与地面、有线与无线的完美融合;实现全网全域各类信息在电子地图上进行统一标识、图形化展示、共享服务;实现所有接入用户无缝连接;实现了统一信息展示、统一资源调配、统一指挥调度,为领导的分析决策提供清晰全面,丰富精准的资讯支持。目前,普天宽窄带融合通信专网已在福州、沈阳、成都等地开设试验网。
中国普天此次带来的LTE230无线通信专网则是全球首个支持230MHz频段离散窄带聚合与动态频谱共享技术的TD-LTE无线宽带通信系统,支持数据采集、集群语音、视频监控等业务,具有广覆盖、安全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目前,已在国内20个省份建设22个TD-LTE230无线专网,网络运行良好。其中,广州供电局、昆山供电局两个规模最大的TD-LTE无线宽带通信专网项目,基站安装数量超过10个,终端接入数量超过2000个。
普天安全云平台及应用则是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该方案致力于打造智慧城市的数据支撑平台,这个被称为“一站式办公平台”的系统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提高政府在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形成高效、便民、敏捷的新型政府,实现传统“电子政务”向“一站式办公”平台的智慧政务转变。
“互联网+”智慧生活:
无处不在的智慧体验
如今,智慧的概念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次展会上,中国普天向外界展示了自身技术在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智慧社区服务、智慧政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与溯源平台、手机钱包服务助手以及云WiFi大数据应用、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媒体深度挖掘、智慧城市大数据挖掘与应用等主要产品应用与解决方案。全方位展现了“与普天一起・走进互联网+智慧时代”的主题。
医养结合的远程医疗养老协同服务平台将养老服务和医疗机构有机地结合,形成集一体化服务体系,切实满足老年人对医疗、养老服务的多元化需要,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有力保障。在本次展会上,普天医养结合的远程医疗养老协同服务平台将在展示区模拟医院专家远程会诊室,并远程接入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远程康复室,实现远程康复室与展会现场实时互动。
云WiFi大数据应用系统是基于最普通、最被老百姓接受的WiFi免费上网的模式,快速实现用户对于行业或政府的服务体验。同时通过对云WiFi服务所产生的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产生的趋势分析和用户标签及画像等资料可以帮助行业用户和政府实现传统方式无法获得的最直接的用户数据。云WiFi大数据应用系统集合了最新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实现了与大数据分析系统的结合,并通过核心算法实现了数据的清洗和分析,为行业客户及政府快速实现“互联网+”提供了最便捷的基础应用服务工具。
低碳绿色能源:
新能源产业亮点纷呈
在当下备受关注的低碳绿色能源领域,中国普天也有多项成果展示。此次,中国普天带来了智能会议室、新能源汽车智能管理平台、节能数据中心、分布式能源及能源互联网以及光伏发电系统等主要产品应用和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智能管理平台是普天新能源自主研发的首个全国性的基于互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管理平台,以城市为单位,以智能管理为核心,以电池监控为重点,有效保障新能源汽车运营安全。
该系统对入网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运行状况、车辆在途信息、充电设施工作情况等进行实时全程全网监控,深度结合“云计算、云存储和云服务”和移动互联、信息及车联网等信息应用技术,与Telematics(应用无线通信技术的车载电脑系统)服务能力相结合,构建城市新能源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和充电站网络间高度的智能化运行和集中化管理,既为政府提供信息监管评价考核的服务支持,也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充电服务,让新能源汽车运营更安全、高效。
中国普天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展新能源产业,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新型商业模式,在智能、绿能、节能、储能的核心经营理念下,开发利用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整体能源解决方案和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自主研发普天能源大数据管理平台,可进行长期能耗实时监测、管理优化、为精确锁定的重点用能企业提供附加节能、提供数据支持。该平台在应用方面,已在浙江电网、南京栖霞区进行了接入;通过南京市政府投资和免费安装相结合,利用PPP模式将全市重点用能企业接入平台,达到节能规模化效应。
篇6
顺利拿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一批认证的“系统集成特一级资质认证”,这让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非常开心,以至于他在不久前举办的“东软解决方案论坛2013”上,当着700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东软客户大做广告,希望客户能优先选择东软作为其IT服务商。
过去三年,东软集团一直处于转型中,用刘积仁的话说就是“我们一直在思考东软未来应该做什么”。答案在转型过程中逐渐清晰,刘积仁表示,东软集团总体有两大发展方向,一是要成为一家全球化公司,二是基于迅速发展的互联网、物联网技术,要作为一个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创建面向未来的商业模式。
转型显成效
东软集团的业务行业覆盖非常广泛,刘积仁将其总结为三大领域:一是“优政”,如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电子政务、社会保障等;二是“兴业”,包括烟草、电信、金融、企业等;三是“惠民”,涵盖医疗健康、交通、环保、教育、食品安全、校车安全等。
刘积仁用一组数字来说明东软集团已经取得的阶段性业务成果:13亿人口数据运行在东软的公共安全数据库中;4亿人通过东软的电力营销系统支付电费;为4亿人提供社会保险服务与支持系统;1.2亿股民通过东软的证券交易监察系统从事股票交易;1.15亿人运用东软收费系统、综合信息系统等便捷地通行高速公路;300万高校学生使用东软的数字化校园系统;为全球6000余家医疗机构提供医疗IT解决方案及医疗影像设备。
刘积仁为东软集团设计的发展蓝图是通过技术、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社会变革,打造优政、兴业、惠民的解决方案,通过信息化支撑和满足社会转型期的需求。
突出四大应用领域
谈到目前东软集团的业务重点,刘积仁用“三大一智”进行了概括,即大健康、大交通、大教育和智慧城市。
大健康:东软集团在社保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领域持续保持市场领先,这使东软拥有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我们从后台系统中了解到每个中国人用了社保多少钱,从医院我们可以观察患者在用什么方式进行治疗?治疗过程是怎样的?吃了哪些药?我们观察结论是,中国医疗改革最根本的问题是要从医疗变成预防。东软的‘大健康’布局就是要构建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信息化平台 。”刘积仁说。
大交通:多修路已经无法解决当前日益突出的城市交通问题,怎么办?靠管理。“我们在宁波用精准方式确定车的位置,即使在监控摄像头以外一两百米的地方违规,也会被发现。通过信息技术,在后台对所有汽车进行监控,与所有汽车进行信息联通,从而实现交通管理上的规范、科学和高效。”刘积仁说。
大教育:东软集团正通过互联网技术构建全球性的教育网络,让超越空间限制的教育成为可能。
篇7
【关键词】有线电视;智慧城市;发展
一、有线电视网络的组成及智慧城市的构成要素
(一)有线电视网络的组成
多域广播传输方式是有线电视网络的主要信息传输手段。多域广播传输主要有四部分组成;分别是信号源、前端系统、干线传输系统以及用户分配系统,信号源;就是选定区域的电视信号来源,其主要涵盖选定地区的开路电视信号、自办电视信号及卫星电视信号等等。前端系统的组成较为复杂,主要由QAM调制器、CA、光发射机、推流交换机、编解码器、复用器等等元件构成。多域广播传输的干线传输系统的组成较为简单,大致分为四部分;光缆、电缆及光接收机、干线放大器。现阶段国内开始实行“一省一网”战略目标,逐渐打开有线电视网络市场,初步形成统一规划、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的格局,当局已建立相关部门专门负责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
(二)智慧城市的构成要素
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有线电视网络的前提条件,必须保障其建设过程中技术的进步,以此实现对有线电视网络发展过程中的促进作用。伴随网路光纤化、网络传输数据化发展,推动了网络的发展以及业务技术的发展进程,互联网与广播电视网自身基础技术及网络功能与应用服务之间越发模糊,导致出现底层传输与接入技术重合的情况。采用物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全新信息技术,以此完成全面感知、普适计算以及运用融合。因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一省一网”战略,故而如今网络层必须以“统一协议”为建立基础,“一省一网”的统一化发展要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对应用层面来说也达成了对不同种类业务的结合。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注意的除了技术上的进步之外,还必须时刻关注经济因素的变动。
二、智慧城市体系建设思路
(一)智慧城市体系
所谓的智慧城市体系可解释为数字化城市与物联网相互融合的产物,其大致可分为智慧传感网、智慧控制网、智慧安全网三个部分。通过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来实现信息的传输、数据的处理、分析、整合,整个信息处理过程必须围绕城市云计算处理中心运行,根据其不同的功能向城市智慧设施传达指令,以此达成更好地管理城市、建设城市、应急指挥、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发展目标。
(二)如何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初期,首先要把整合建设资源作为工作重心,提前了解政府相关部门对城市建设的计划方案,而后制作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建设规划、具体步骤实施、合理分配资源逐渐整合为一个完善的、符合政府要求的智慧城市需求的技术方案。城市云计算处理中心就像人的身体结构,自身是心脏,以基础网络作为“血管”,数据作为“细胞”。智慧城市要想更好地完成建设,需要发展自身在政府建设规划中的地位,以此来提高参与度。
三、智慧城市体系建设的应用领域
(一)政府管理
地方政府应重视强化管理政策,以此提高办公效率,根据智慧城市体系,达成地方政府机关工作日常的网络化、信息化目标,为了保证政府的决策信息可以快速传达,必须确保政府网络办公的透明度,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开展工作。整理融合智慧城市统一监管、统一审批、统一规划。譬如:城市基础建设全过程的监管、多项建设方案整合为一体、智慧城市建设管理等。
(二)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可以理解为地方政府部门针对人民群众开设的民生及公共服务项目。譬如日常生活中农民公共教育培训基地整合各项相关资源,设立农民、农业主管单位、村组、农资单位;譬如物流管理智慧交通系统等。
(三)产业发展
智慧城市的建设整合了城市现有社会资源,从而推动社会产业发展进程,也可以说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使信息技术的作用在社会产业的发展中发挥到了极致。信息技术引导社会产业打开新的发展方向,比如智能旅游在资源整合及高校经营模式的开发等方面,致使传统旅游迈向智能化旅游的发展方向。智慧医疗;现阶段大部分医疗机构的医疗设施都采用海外贸易进口的方式购得,其都具备超高的科技性,对数据处理的能力极强;总而言之智慧城市的建设带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步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目标。
篇8
——河南云中鹤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周年成长回顾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当今世界,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只有紧紧拥抱数字经济浪潮,才能跨越赶超、实现引领。
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国家智慧城市创新实践研究基地和我省首批“全光网”城市,近年来,我市乘着信息革命浪潮和高质量发展大势,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从无到有,已经形成集聚发展态势,为高质量发展城市建设提供着有力支撑,勾勒出鹤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框架,培育了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的新动能。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2019年9月30日,作为市政府与京东集团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由鹤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京东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河南云中鹤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中鹤公司)在抢抓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这一机遇中应运而生。
能谋势者必有所成。一年来,云中鹤公司踏准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的节拍,依托鹤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京东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的优势和资源,专注探索智慧城市集约化建设之道,成为鹤壁东区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风劲正当时。一年来,云中鹤公司以技术创新打造城市服务新体验,以技术集成打造城市最大公约设施,以生态孵化打造产业共同体;在助力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工作中贡献着强而有力的力量。
(小标)为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提供“数”的支撑
如今大数据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在便利店,刷一下脸就能支付;在家里,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工作;出门办事,数据代替人工“跑路”,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
得数据者得天下。在数据已成为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新型生产要素的当下,谁能率先驾驭新动能,谁就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下一站赢家。
走进鹤壁东区,无人超市、无人餐厅、智慧书吧、智能灯杆、智慧公交站……处处散发着数字经济的魅力,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座智能要素积聚之城。随着越来越多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重点项目落地,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生态链正在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发展潜力等方面优势日渐彰显,我市已然成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沃土。在鹤壁东区,众多企业正托举着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经济引擎,云中鹤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置身于信息革命浪潮和高质量发展大势中,作为一家成立一年的“新”公司,云中鹤公司深刻地理解到新兴产业发展的好不好,不单单是引进几家龙头企业的问题,更重要在于能否形成具有成长性、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各生态链企业分工合作、延链补链,进而集聚发展、实现规模效应。
如何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化运作的最大能效,将数字经济做大做强?如何立足鹤壁,为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提供“数”的支撑,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最大贡献?是云中鹤公司一年来的重要课题,而云中鹤全体员工,用一年的发展给出了答案。
——在运营模式方面,云中鹤公司坚持“政府指导、国有控股、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形成“政府搭台, 社会唱戏”的多元化协同创新机制。以开放数据和释放需求为源头活水,拉动更多更多资源汇聚多元化创新力量,发挥数字经济的行业平台作用,鼓励人才引入,加强技术交流,引入专家把脉,帮助本地企业提升大数据技术应用水平,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在打造“数据开放+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上,云中鹤公司坚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在市直相关单位的指导下,依托京东云强大的数据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以企业为主体,着力推进数据汇集和发掘,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释放技术红利、制度红利和创新红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在扎根本地,培育产业生态上,云中鹤公司协助政府部门高效汇聚多方数据,确保数据权威性,并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保障服务,进而激发不同交易主体的积极性,扩大参与主体范围,打通数据壁垒,降低数据“跑路”成本,大幅提升数据间的运行效率,推动数据交易从“商业化”向“社会化”、从“分散化”向“平台化”、从“无序化”向“规范化”的转变,实现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数据对接交换,促进产生生态链的建立与完善。
当前,我市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这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借助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驱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创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另一方面也有益于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渗透,培育数字生活新生态,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深化智慧社会建设;同时还将形成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技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新动能,引领和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城市建设。
云中鹤公司总经理邱爱军介绍,大数据是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模式、生态体系等方向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掌握和运用大数据的能力正日益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一年来,云中鹤公司经过对《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鹤壁市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的学习研讨,细化了公司重点发展任务,完善了建设内容设计。同时,结合我市发展实际与投资战略规划,向政府部门提出了明确大数据产业统计体系,建立大数据产业运行监测机制;深化、细化重点发展任务建设方案,统一管理形成工作专栏;补足完善联动机制,建设以互联网为基础、以大数据为主线、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数据供应链”;利用区块链等新型技术,提升大数据安全及敏感信息管控能力等建设性意见。
一个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正逐步凸显,激荡起阵阵新浪潮。
(小标)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贡献“云”的力量
城市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缩影,而当前方兴未艾的智慧城市建设,正可以作为一个地方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帮助我们将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衡量数字经济的产出和效益。
建设智慧城市最终是为了提升城市的管理和治理水平,城市的管理好不好、老百姓幸不幸福,取决于管理水平的提升。所以,智慧城市不单纯是城市的信息化,更应该是城市发展方式的智慧化。
8月20日,《鹤壁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了我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要注重公众体验,实现服务普惠便捷;提升产业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平安和谐;加强集约共建,夯实城市基础支撑4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是我市多年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成果和经验的总结,更为我市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急需的指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的共性标准,为参与建设智慧城市的各级建设方提供了详实详尽的指导说明,对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在云中鹤公司副总经理朱鹏伟看来,《方案》紧盯建设“高质量富美鹤城”发展目标,顺应“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发展趋势,以“数据驱动、服务导向、智能应用”为核心理念,以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促进惠民服务、产业创新和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为重点,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深入集成应用为手段,对建成“一端”智享生活、“一体”连接政企、“一台”汇集数据、“一心”统筹城市运行、“云网融合”夯实数字基础的新型智慧城市体系,建成“感知敏捷、资源共享、服务优化、生态协同、产业共生”的新型智慧城市指明了方向。
9月29日,云中鹤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优势,在我市新型智慧城市项目一期中成功中标。这意味着云中鹤公司在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在信用、教育、公安、应急、医疗、交通、环保、消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审计等共计15个项目将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京东作为云中鹤公司的投资方,其在智慧城市相关技术方面具有多项唯一性的核心专利技术。而且京东已经将智慧城市相关专利、软件著作权许可给云中鹤公司。”邱爱军介绍,云中鹤公司已实现与我市相关委办局沟通对接,具备跨部门协调以及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
同时,鹤壁市京东云计算中心由云中鹤公司负责整体运营管理;云中鹤公司将依托京东云的关键核心技术,提供长期、稳定的本地化服务,保证数据的统一管理,保证运行系统的安全、稳定,实现整个智慧城市业务管理和后续服务的一致性,最终实现“鹤壁新型智慧城市1234” (一个中枢平台、两大功能中心、三大支撑体系、四大创新应用)的整体目标。
“智慧城市建设实质上是一个城市以信息化为手段,实现城市科学化、现代化、智能化的管理与社会民生的公共服务,建设范围涉及思路、策略、方法、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和领域。”云中鹤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李超迪介绍,规划建设方案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顶”,是智慧城市科学化、集约化、可持续建设的基础。
同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管理机制、技术路径、建设周期等原因,现实中的智慧城市建设普遍存在标准不一、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等问题,集约化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主体的重要要求。云中鹤在市委、市政府和京东集团的支持下,将秉持集约化原则,致力打造高效和谐的智慧鹤壁,并形成完善的技术、产品和运营体系,为云中鹤的发展奠定基础。
“云中鹤公司将严格落实《方案》内的工作部署要求,理顺智慧城市投资运营思路和操作规程,在先行先试中不断积累经验,确保圆满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李超迪说,本着建设参与方的工作职责要求,他们将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从规划入手,以智慧规划引领城市智慧的发展,循规律、练内功,进一步深化、细化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和“一体化”建设原则,实现鹤壁智慧城市从数字化到智慧化升级,丰富覆盖维度和建设内涵,最终实现综合竞争力显着增强、城市影响力显着增强、文化软实力显着增强、生态承载力显着增强、群众幸福感显着增强的城市发展目标。
日前,云中鹤公司接到市发改委邀请,将于今年12月代表鹤壁市参加2020年北京智慧城市博览会。“公司一体谋划、整体推进的发展局面已初步打开。”邱爱军说,他们将通过智慧鹤壁项目的实施,实现产品打磨、技术封装、生态培育、团队打造,使云中鹤具备完整实施智慧城市的资源、能力和案例。
近期可为、远景可期。云中鹤公司正以迎难而上的勇气、积极向上的朝气,勇当先锋的志气,助力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行稳致远。
轴一:在途项目轴
宝剑锋从磨砺出,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整整一年时间的筹备,云中鹤在智慧公安、智慧教育、智慧审计、智慧医疗、智慧应急等多个领域为我市量身定制了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蓝图。
智慧公安领域,建立鹤壁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紧密依托“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结构布局,利用现有或新建物联感知设施、设备,推进智能感知、智能采集等信息化科技手段应用,有效汇聚互联网数据、政府政务数据和城市物联网数据,通过对治安数据的全量全要素采集和数据价值深度挖掘,改变目前治安管理数据零散、信息化程度低、态势研判预警手段不足等现状。构建形成“主动发现、智能推送、精准处置、高效联动”的立体化、信息化“平安鹤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升对各类风险隐患的自动识别、敏锐感知和预测预警预防能力。
智慧教育领域,建立鹤壁市智慧教育大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应用模式,形成教育行业基础设施和应用支撑平台,完成覆盖全市、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云服务体系。规范教育平台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使用、共享管理,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安全及可用,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有序开放与共享,做好教育基础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推进已建系统运行与服务,提升资源平台、教育管理、平安校园等诸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利用已有系统,提升教育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评价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实现与其他政务部门的数据共享。
篇9
2014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城乡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5年)》(以下简称《方案》)中,对于福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信息化投入及方向给予了进一步的解释,同时也对超亿元的投资项目做出了说明,这预示着福建下一步将以更加稳健的态度,将智慧福建建设延续下去。
基础奠定勇气
在《方案》中,福建将信息化投入划定为四个工程一个平台,这五项计划将牵动福建140个亿的资金投入,在各地谨慎面对智慧城市再投入的时候,福建的勇气不可小看。
按照福建省政府的规划,至2015年,福建将基本建成全省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全面实现城市数字化管理;初步建成智慧城市基础平台,重点领域核心环节初步实现智慧化应用,智慧化应用覆盖率达到20%。
其中,信息网络工程两年力争完成投资100亿元。2014年建成福建省应急通信保障平台,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加快实施数字福建・宽带工程,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建设,2015年建成海峡西岸国际通信关口局,完成全省三网融合工程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实现双向网络覆盖。
公共服务平台两年力争完成投资16亿元。2014年,建成闽台物联网应用示范服务中心,建成北斗位置信息服务平台,带动福建省终端制造等北斗卫星产业发展。2015年,全省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基本建成,市、县政务业务信息化率分别超过60%、50%;建成超算中心二期、大数据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数字福建产业园。
重点应用工程两年力争完成投资10亿元。推进民生领域和市县政务信息化集成建设,2015年完成基础数据空间化改造,推进文件证照、政法信息、决策信息共享工程,整合城管、综治、卫生和计划生育等网格资源,推进智慧城市应用工程,建设两岸经贸与口岸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和两岸电子商务厦门、平潭专区,2015年全面推广应用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消费服务工程两年力争完成投资10亿元。大力开发个性化、定制化信息服务,丰富信息产品。加强全省教育资源、公共就业、公交智能等民生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015年全面推广智能公交服务。促进两岸数字媒体、电子教育合作,2015年建成“数字出版平台”,共建“学生电子书包”项目。推进建筑智能化工程和数字家庭示范工程。
信息安全工程两年力争完成投资4亿元。2014年推动福建省成为国家安全可靠工业控制系统产业基地。推进一批安全监控平台、服务平台、应急处置平台和保护测试平台建设。2015年建成重要文件和数据加密存储系统,推广电子认证和签章技术。
从“数字福建”的提出至今,福建关于数字化、智慧化城市发展已经走过了最初的“开荒”时期,且已具备一定基础,因此《方案》中对于项目推进的描述(智慧化应用覆盖率达到20%)似乎略显保守,但从基础设施投入的角度来说,进一步提升城乡信息化投入,在今天也的确需要更为实际的预判。其实,《方案》中对于四个工程与一个平台的描述,在2011年出台的《福建省“十二五”数字福建专项规划》中就已经被全面覆盖了,这进一步印证了《方案》的目的在于扎实稳定的推进既定目标的事实,同时也将工程实施的时间表进一步细化至2年内,多处量化标准与目标的提出既细化了前段时间的工作,也更加明确了近期的重点与进度。
点和面的计划
在《方案》中,除了对于信息工程实施的进一步描述,还在其他领域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对照福建的整体建设过程来看,其中不乏点与面的结合与跟进。
其中,《方案》中所列出的3项重点应用工程中的智慧城市应用工程中提到,推进南平、福州、莆田、平潭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同时,在其他设区市推进城市公用设备设施智能化改造,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水务等智慧城市应用工程。按照福建省政府公布的信息来看,目前该项目属在建阶段,福州、南平、平潭已经列入国家智慧城市第一批试点。2014、2015年重点在交通、环境、资源、民生等领域实施智慧化改造应用。
在建设平潭“智慧岛”工程上,福建下了不少功夫。2013年12月,《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获得批复,福建省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批复,对于建设平潭智慧岛将是一次极好的发展机会。并表示会按照共建模式推进平潭岛新建道路的配套管道建设,大力推进通信管道和基站的共建共享,力争实现新建道路通信管道共建率达100%,将试验区建成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示范区。不断推进平潭便民服务项目建设,开发家政养老、社区医疗、商务支付、校园学习等应用系统,为社区居民提供信息化服务。建立物流智能管控系统和货物信息可视化系统,实现平潭物流全面智能化。此次《方案》中对于平潭等智慧城市试点的再次强调,也表明了平潭试点对于建设智慧福建整体工作的关键。
篇10
党的十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目标。新型城镇化的开启,将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重大机遇,其将极大丰富智慧城市的内涵、扩展智慧城市产业、带动智慧城市的落地。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之一,曾经领跑全国,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上海城市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然而,面对全球经济萎靡,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的新形势,上海经济发展开始呈现疲态,2011年GDP增速仅有8.2%,位居全国倒数第二,2012年上半年GDP增速仅7.2%,增速进一步放缓,亟需寻找新的增长动力,以期在国家新一轮结构调整中续写领先历史。为此,上海应抓住智慧城市建设的新契机,使之成为经济发展走上新台阶的重要引擎之一。
智慧城市建设涵盖公共交通、产业服务、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诸多领域,前景广阔,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先夯实发展基础,寻找突破口,然后逐步扩展。以智能医疗为例:目前解决“看病难”问题已成为民生改善的重点所在,也符合国家政策取向,上海在智能医疗的基础方面,已取得积极进展。今年浦东在市、区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已兴建协同医疗服务平台,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扩大应用范围至全区、乃至全市,其积极意义如下:
1、协同医疗整合三甲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资源整合,延伸了医疗能力,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降低三甲医院医疗服务压力,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品质,唤回患者就近就医信心,将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从而更好地改善民生。
2、协同医疗作为智能医疗基础应用,将推动浦东新区区委、区府提出的“健康浦东”发展战略的落实,也将积极推动上海智慧城市战略的落实。智慧城市技术集成度高,产业发展推动力强,将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推动上海的可持续发展。
3、以浦东为出发点,大规模推广协同医疗应用,树立起智能医疗示范,并逐步扩大到上海全市,充分发挥上海在医疗资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优势,在长三角地区形成辐射效应,这将对上海医疗服务业升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问题和障碍
上海的协同医疗建设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但是还面临着不少问题。
1、缺乏整体规划、引导和宣传,医院间协同意识不够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对协同医疗的规划引导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引导,各医院在选择协同医疗方案时系统性、前瞻性考虑不周,容易造成局部投资的重复、医院间互联互通上效果不佳,客观上也削弱了协同医疗的使用效果,导致协同医疗发展缓慢;其次,协同医疗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医院间相互高效支持,达到“1+1>2”的合作共赢效果,但现阶段各医院大多是长期割裂式的独立运作模式,导致医院对协同医疗的认识和积极性不够;此外,由于宣传和应用不足,医患双方习惯于面对面的传统诊疗模式,对协同医疗的优点认识不足,这些问题需下力气加以解决。
2、医院自有资金有限,医疗信息化上的投入严重不足
协同医疗属于新生事物,早期需要大量一次性投入,而目前我国医疗服务本质仍以公益为主,医院自有资金有限,信息化投入更是捉襟见肘。目前,就浦东新区而言,各大医院信息化投入占医疗收入比不到0.5%,扣除既有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资金外,剩余用于新建系统的建设资金寥寥无几,这对协同医疗的大规模开展都形成关键制肘,随着各医院规模扩大,信息化的要求不断提升,这一矛盾日渐突出,需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3、运营模式单一,协同医疗服务平台的应用难以扩展
协同医疗的目的是解决“看病难”的民生问题,但同时也要兼顾医院本身的合理经济诉求。由于目前协同医疗的运营模式单一,没有形成开放、多元的产业链盈利模式,这样一方面使得协同医疗服务平台的应用难以得到充分扩展;另一方面客观上造成外部投资资源因难以看到可观的经济收益而却步,这在很大程度也阻碍了医院再投入积极性。因此未来需要在政府、医院、企业和投资商等多方共同努力下,借助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和医疗产业化的政策红利,不断挖掘和创新运营模式,促使协同医疗步入长期良性发展的轨道上。
解决问题的措施建议
协同医疗的大规模推广需要在政策、体制、资金以及运营等方面排除诸多障碍,才能有条不紊地稳步推进,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并协力研究、解决:
首先,要充分认识协同医疗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上积极作用,并由政府明确牵头部门,积极协调医保、医政等相关单位,从顶层规划出发,积极引导医院配合,并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患者合理选择就医途径和方式。可通过进一步明确划分层级医院职能,加快医联体推广及建设步伐,尤其要将协同医疗服务模式清晰化、流程标准化,并要求医院通过协同医疗服务平台建立层级医疗协同服务体系,鼓励各级医院积极推出更多协同医疗相关服务,充分挖掘和发挥协同医疗效能;同时大力宣传,让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和体会到协同医疗对工作的便利、让普通病患切实感受到协同医疗的服务便利,共同推进协同医疗发展。
其次,对于资金来源问题,一方面政府应从全局战略高度来考量医疗信息化投入对社会及民生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下决心加大对医疗信息化的政府性投入,这既是“转型发展”的具体实施,更是贯彻十“两化深度融合”要求的战略性投入;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积极开源,鼓励民营资本积极参与医疗信息化上的投入,譬如通过政府配套+民间资本+企业投入的多种组合模式,分担民营资本风险,在体制内外多管齐下,全面促进协同医疗发展。
最后,要真正实现协同医疗的大发展,还需从根本上优化运营模式。主管部门和相关医院要在保障公立医院公益性基础上,应大胆创新,对盈利模式做适当调整,通过新的商业模式设计,打破医院单一盈利模式:如将协同医疗与健康产业等进行对接,共建协同医疗新型生态系统,充分把握移动互联网爆发、大数据挖掘趋势,打造健康预防咨询、预后关爱等人性化增值服务,积极挖掘协同医疗服务价值,拓展协同医疗应用新空间。
- 上一篇:平面设计知识
- 下一篇:医疗垃圾分类及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