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播种技术和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08 17:24: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豆播种技术和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前言:在大豆生产过程中,大豆的栽培技术是其必须要给予重视的一个环节,这是因为大豆的栽培技术直接影响到大豆的实际产量与品质。所以,如何做好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笔者即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中的播种方式及田间管理方法展开粗浅的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大豆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1 大豆播种方法
P者就现如今在大豆生产上常用的大豆播种方法进行逐一阐述。
第一,窄行密植播种法。目前在国内外的大豆种植上,窄行密植播种法俨然已经成为现如今大豆栽培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栽培方法之一。其实质上就是通过对植株栽培密度的改变,实现缩垄增行,将传统的种植行距60到70厘米改为40到50厘米。而通过窄行密植以后,能够更为合理的布置大豆群体,确保大豆群体都能够充分的利用光能和地力,有效的抑制田间杂草的生长,使大豆出苗更加整齐、均匀。
第二,等距穴播法。在大豆栽培过程中,采用机械等距穴播种法,能够有效提高大豆的播种功效与播种质量,且出苗之后,大豆苗株距离较为适宜,大豆植株的分布也较为合理,个体生长较为均衡,十分有利于大豆群体的发展,一般来讲,采用等距穴播法较条播法能够有效增产10%左右。
第三,60厘米双条播。在深翻细整地或耙茬细整地基础上,采用机械平播,播后结合中耕起垄。优点是,能抢时间播种,种子直接落在湿土里,播深一致,种子分布均匀,出苗整齐,缺苗断垄少机播后起垄,土壤疏松,加上精细管理,故杂草也少。
2 大豆田间管理
要想做好大豆的田间管理工作,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做好板结的破除工作。我们都知道,在播种大豆以后,如若遭遇暴雨,那么表土势必会形成板结层,进而使大豆的叶子难以出土,轻者会造成缺苗断垄,重者还有可能造成整个豆田的毁坏,需要重新进行耕种。因此,就必须要及时对表土板结层采取破结工作。一般来讲,对板结层进行破结时应该选择雨后表土泛白的时候予以进行,表土太干或者太湿的时候都不适应进行板结的破除。可采取人工锄或者用耙破除,这两种破除方式。
第二,做好大豆的查苗、定苗工作。当大豆出苗以后,必须要对大豆进行逐行的查苗工作。当大豆断垄在25厘米以内的可以在断垄两端留双株;当大豆断垄在25厘米以上的则可以进行补苗或者补种。正常来讲进行补苗工作时,宜早不宜晚,最好是在子叶刚刚展开,对生单叶尚未展开的时候,对芽苗进行带土移栽,移栽的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4点进行,并及时进行浇水。补种也应该及早进行,可浸种催芽后补种。在全苗的基础上,实行人工间苗,使大豆植株分布均匀,有利于地上部的生长和根系、根瘤发育,协调地上部和地下部、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合理利用地力和光热资源。间定苗时拔去弱苗、病苗、小苗、密集成堆的苗和杂株,留壮苗、好苗,保证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第三,做好大豆中耕除草工作。做好大豆的中耕除草工作不仅能够清楚田间的杂草,还能够进一步改善大豆土壤的物理性质,起到保墒防旱,增产、增收的效果。一般来讲对大豆苗田而言,需要进行中耕2到3次,也就是说当间苗之后需要第1次,而当大豆苗长到15到17厘米的时候需要进行第二次,当大豆开花前需要进行第三次中耕。并遵循第一次浅耕、第二次深耕、第三次浅耕的原则。
第四,做好大豆落花、落荚的预防工作。在大豆生产过程中,落花、落荚是普遍发生会发生的问题。而造成大豆落花、落荚的主要原因则在于,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发育出现失调,大豆土壤养分供应不足,大豆植株群体关照恶化,大豆病虫危害严重,大豆遭遇暴风雨袭击等问题的出现。而相应的预防措施则具体如下:首先,培育并且选用那些光合效率高、叶片透光率高的高产良种大豆;其次,对大豆进行细致的阵地,做好间苗、定苗、中耕除草等工作,进而使大豆植株能够积累更为充足的养分,进而降低大豆落花、落荚问题的发生;再次,做好大豆植株株行的配置工作,从而确保大豆植株始终保持在合理的群体状态之下,进而使每一个大豆幼苗都能够达到健康、稳定的发育、成长;最后,严格根据大豆的生育特点,在大豆花荚期旱时进行合理的灌水,在大豆花荚期涝时及时进行排水,并且定期喷施大豆生长调节剂,进而减少大豆落花、落荚问题的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就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中播种方式、田间管理办法展开了粗浅的探讨,也是希望通过本文笔者的阐述能够给广大同行以及农民朋友们,在今后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上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建议,让人们将大豆生产的重点放在播种方式以及田间管理之上,从而进一步提高大豆的生产质量,达到高产大豆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任志. 大豆高产高效四项关键技术[J].新农村. 2010(07)
[2]丁晓云. 全国玉米大豆高产创建活动在吉林省举行启动仪式[J].现代农业装备. 2009(05)
[3]2009年全国玉米大豆高产创建活动启动[J].北京农业. 2009(17)
[4]张国星,张福安. “四改一增”大豆高产新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 2008(08)
[5]胡启山. 大豆高产话三巧[J].农家科技. 2007(06)
篇2
关键词:黑土地,大豆,栽培模式,探究
我国黑土地地区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大豆的种植以黑龙江省为主,素有北大仓之称,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冷,夏季较短,作物一年一熟,土地成分及气候都适宜大豆的栽培,但是栽培的技术和栽培模式对作物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占决定因素的三分之一多,因此重视栽培模式是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环节。黑土地上也要根据土地的不同情况需要有不同的栽培模式。栽培措施主要包括耕作制、轮作制、施肥制的各种栽培技术,贯穿从播期、密度、播种方式、施肥(种类、数量、时期)、灌水、病虫草鼠害防治等整个生产环节。大豆是世界上一种重要的经济和粮食的双重作物,营养价值丰富。因此,近年来对于大豆的高产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没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很多方法得不到广泛应用和良好效果。本文主要针对适合于黑土地的大豆栽培模式的研究,将各种模式形成规模化、标准化,把大豆栽培这门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农业学科充分发挥它的生产潜力,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免费论文。以下就分析了几种不同栽培模式及在各阶段的技术重点:
1.三垄栽培模式
(1)三垄栽培比较适合低洼、易受涝的潮湿区域,是根据黑龙江省三江平原
地区的土耕地层较薄,无法深层施肥的特点而采取的一项栽培模式。当地由于作物分布不均匀,植株不连贯而断垄的现象较多导致大豆的产量底下。三垄栽培提出在垄作基础上,采用一种新研制的耕播机械,将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实施三项技术措施。一是在耕作上以翻、旋、松相结合;二是栽培方式为垄作;三是施肥方式上为分层深施肥;四是改单条平播为垄上双条精密点播;五是改一机单用为一机多用。
(2)技术要点。选种决定产量的有一个三分之一因素,因此在这种易受涝的潮湿区域要选用
秆径有力、主茎发达、抗逆性强的品种,防止倒伏现象的发生,同时种子的成熟期稳定,以保证品种的优质高产。免费论文。耕地时要将土壤耕细、整平、深松起垄,垄向垂直,等距垄宽,同时深入施加底肥。根据黑龙江的气候特点,一般在五月中上旬开始播种,采取多项作业一次完成的深松播种方法。播种深度以镇压后4~5 cm为宜,播种、 镇压连续作业。施肥利用大型耕播机垄底分层深施。
2.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
(1)根据黑龙江省所处的纬度较高,春夏干旱、全年平均气温较低的特点,推行了适合大豆主产区的大豆行间覆膜技术,这是一种能够有效的抗击低温、干旱是的综合性高产技术。具体可以分为平播行间覆膜与大垄行间覆膜两种技术模式。
(2)技术要点。平播行间覆在选种时以中晚熟选择成熟期较晚、秆强、抗倒伏、有分枝、单株生产力高的品种;地膜要以拉力较强的厚膜为佳,避免地膜透气性差带来的洪涝。大豆行间覆膜播种机工作效率低,同时对除草剂的有严格的要求。大垄行间覆膜宜应该选择在低湿地区且需要选地势平整,排水较好的地方。
3.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模式
(1)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模式是在研究国外同一技术基础上吸取三垄栽培技术点而创新形成的优质新型技术。这种技术以矮秆品种技术介入,包括“平播窄行密植”、“大垄窄行密植”和“小垄窄行密植”的三种栽培模式。通过调整行距和株距增加密度,改善大豆植株分布结构,利用合理空间增加绿色面积。免费论文。增加植株中下层的光合作用,提高水、肥、光、热资源的利用率。在不同生态条件和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推广,可以达到增产20%。
(2)技术要点。要选用抗倒伏、主茎结荚为主的矮秆种子。耕作深松为主,播种时间要有一定的把握,小垄适宜早播,大垄和平播的播种密度在45万~50万株/hm2左右,施肥要实行深层施入,使用一定的化学方法来进行除草和调控。
4.保护性栽培模式
(1)它又称大豆少耕免耕技术,是一种省工节本栽培模式新型旱地耕作法。主要包括免耕播种施肥、深松、控制杂草、秸秆及地表处理。
(2)技术要点。深松技术要切实贯彻,包括土地的局部深松和全部深松,增加水对土壤的渗入,减少蒸发量。在保护性模式中可采取秸秆的粉碎性和整体性覆盖技术;免耕、少耕播种技术;控制杂草、防治病虫害技术,对作物实施干预,人为保护。
5.结论
以上简要概括了适合于黑土地的大豆栽培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术要点。无论哪种模式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和不同的技术要求,要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的模式进行操作。将科学的方法整合配套,标准化和机械化作业形成不同区域的优势组合,大大提高黑土地上的大豆产量,更好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国华.我国大豆栽培学科发展展望[J].大豆通报,2008(3)
[2]刘忠堂.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大豆科学,2002,21(2)
[3]张代平,杨朝辉,宋晓慧.黑龙江垦区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选择原则与技术要点[J].农业技术通讯,2008(8)
[4]孙义春,苑方武,郭有泉.高寒地区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研究[J].物杂志,2006(2)
篇3
【关键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是大豆生产必须重视的一项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本文总结了目前的大豆栽培技术主要环节,包括种子准备、减缓重迎茬措施、耕整地技术及施肥技术。
1 种子准备
1.1 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
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是大豆生产的前提、是内因。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肥力等)、生产水平和品种的生态类型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高产的优质大豆品种。要克服盲目引种,不要把外地高产田或信息及有些新闻媒介推销的品种甚至品系没经科学分析和试验,盲目的大量引种和应用,否则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做到因地制宜种植。
1.2 种子精选
播前选种是提高种子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大豆的苗齐、苗壮、苗全。“母大子肥”,粒大而整齐的种子能增产一成左右。因而,在播种前必须进行人工粒选或选种器精选种子。
2 整地技术
合理耕翻整地能熟化土壤,蓄水保墒,并能消灭杂草和减轻病虫危害,是大豆苗全苗壮的基础。大豆是直根系作物,大豆根系及其根瘤在土壤结构上虚下实,土壤容重不超过1.2g/cm3,含水量在20%以上时,才能良好发育。因此合理耕翻,精细整地创造一个良好的耕层构造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重迎茬地块。
其方法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特点、生产条件及茬口等灵活运用。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采用伏秋翻同时深松或旋耕同时深松,或耙茬深松。耕翻深度18~20cm、翻耙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耙茬深度12~15cm,深松深度25cm以上;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拣净茬子,耙深12~15cm。对于垄作大豆在伏秋整地的同时要起好垄,达到待播状态。春整地的玉米茬要顶浆扣垄并镇压;有深翻深松基础的玉米茬、高粱茬,早春拿净茬子并耢平茬坑,也可以采取秋季灭茬起垄镇压一次完成作业,灭茬深度10~15cm,粉碎根茬长度5~6cm。实施秸秆粉碎还田地块,采取秸秆覆盖或耙地处理,秸秆粉碎率98%以上,秸秆长度为5~10cm。有条件的采用全方位深松机,进行全方位深松,深松深度40~50cm。
3 播种方法
现在生产上应用的大豆的播种方法有:窄行密植播种法、等距穴播法、60厘米双条播、精量点播法、原垄播种、耧播、麦地套种、板茬种豆等。
3.1 窄行密植播种法
缩垄增行、窄行密植,是国内外都在积极采用的栽培方法。改60~70厘米宽行距为40~50厘米窄行密植,一般可增产10%~20%。从播种、中耕管理到收获,均采用机械化作业。机械耕翻地,土壤墒情较好,出苗整齐、均匀。窄行密植后,合理布置了群体,充分利用了光能和地力,并能够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
3.2 等距穴播法
机械等距穴播提高了播种工效和质量。出苗后,株距适宜,植株分布合理,个体生长均衡。群体均衡发展,结荚密,一般产量较条播增产10%左右。
3.3 60厘米双条播
在深翻细整地或耙茬细整地基础上,采用机械平播,播后结合中耕起垄。优点是,能抢时间播种,种子直接落在湿土里,播深一致,种子分布均匀,出苗整齐,缺苗断垄少机播后起垄,土壤疏松,加上精细管理,故杂草也少。
3.4 精量点播法
在秋翻耙地或秋翻起垄的基础上刨净茬子,在原垄上用精量点播机或改良 耙单粒、双粒平播或垄上点播。能做到下籽均匀,播深适宜,保墒、保苗,还可集中施肥,不需间苗。
3.5 原垄播种
为防止土壤跑墒,采取原垄茬上播种。这种播法具有抗旱、保墒、保苗的重要作用,还有提高地温、消灭杂草,利用前茬肥和降低作业成本的好处。多在干旱情况下应用。
3.6 耧播
一般在小麦收割后抓紧整地,耕深15~16厘米,耕后耙平耪实,抢墒播种。在劳力紧张、土壤干旱情况下,一般采取边收麦、边耙边灭茬,随即用耧播种。播后再耙耪1次,达到土壤细碎平整以利出苗。
3.7 麦地套种
夏播大豆地区,多在小麦成熟收割前,于麦行里套种大豆。一般5月中下旬套种,用楼式镐头开沟,种子播于麦行间,随即覆土镇压。
4 合理密植
大豆单位面积产量,取决于单位面积株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因此在生产上,要求在保证植株个体良好发育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单位面积株数,以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发挥群体的增产作用。确定合理密植的原则,主要根据地力、品种特性、气温以及播种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南部地区气温高宜稀,北部地区气温低宜密;宽行距宜稀,窄行距宜密;繁茂性强品种宜稀,延期播种宜密;大豆与高秆作物间作宜稀,与早熟矮秆作物间作宜密。
5 施肥技术
5.1 增施农肥
施用农肥做底肥,营养元素完全,并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可改良土壤的机构,增强保肥保水的能力,同时肥效长可适合大豆生育后期吸肥多的要求。腐熟的有机肥,还可以产生有机酸,能把土壤中各种不易分解的养分溶为易吸收的营养,为大豆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5.2 合理施用化肥
化肥的施用要做到氮磷钾搭配,有条件的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比例,确定的肥料品种。根据我省大部分地块长期施用二铵,土壤磷元素积累较多的特点,大豆施肥要适当增加氮肥,补充钾肥。目前大豆复合肥或复混肥品种较多,要在当地推广部门的建议下采用。一般中等肥力地块,每公顷施肥量按纯氮18~27kg、五氧化二磷46~69kg、氧化钾20~30kg的量,折合为所用的化肥、复合肥或复混肥的实际用量。在确定施肥品种和施肥量后,要根据土壤条件,生产条件等科学施用。根据施肥时间和位置可分为底肥、种肥、根际追肥和叶面追肥。
化肥做底肥要结合秋整地起垄,在土壤封冻前10天进行,不宜过早,过早容易造成肥料浪费。也可以在春季结合顶浆起垄施入垄底。
大豆在幼苗期根瘤菌固氮作用尚未进行。为了满足苗期所需要的营养,施用一定量的化肥做种肥,可以促进豆苗生长和根瘤的发育,为大豆中后期生长打下基础。
根际追肥:根据各地区经验证明,根际追肥对大豆有良好的增产效果,特别是在土壤肥力较低的岗坡地或其它瘠薄地块,大豆苗期生长较弱,封垄有困难的情况下,在大豆分枝期或开花期进行一次追肥,对大豆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在土壤比较肥沃,而且底肥和种肥较多的情况下,大豆植株生长健壮、比较繁茂时,可以不进行追肥,以免徒长倒伏。因此大豆追肥要根据大豆植株长势、地力和施肥基础灵活掌握。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大豆幼苗生长较弱时,二遍地铲后趟前在大豆根部追施氮肥,每公顷施尿素37~74kg,在垄测开沟,距植株5-10cm,深5-10cm,追肥后立即中耕培土。
叶面追肥:一般在大豆盛花期、结荚期进行。如喷1次以初花期为宜;喷2次时,第一次在初花期,第二次在终花期至初荚期。主要的肥料有钼酸铵、尿素、硝酸铵,或过磷酸钙和磷酸二氢钾等,一般多用钼酸铵和尿素。
参考文献:
篇4
一、合理轮作倒茬
东北地区有效积温较低的大豆集中产区,应大力推行大豆与玉米、小麦、马铃薯隔年轮作,实行大豆与玉米隔年种植或一年大豆、两年玉米的轮作方式,实行土地用养结合,促进各作物均衡增产和耕地的永续利用。
搞好播前种子处理:一是播前晒种。晒种一般能使发芽率提高13%左右,提早出苗2~3天。二是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温度低或遇干旱时,种子在土壤中萌发时间长,易遭受病虫害,可用大豆种衣剂按药种比1∶75~100防治。防治大豆根腐病可用种子量0.5%的50%多福合剂或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虫害严重的地块要选用既含杀菌又含杀虫剂的包衣种子,未经包衣种子,需用35%甲基硫环磷乳油拌种,以防治地下害虫。拌种剂可添加钼酸铵,以提高大豆出苗率和固氮能力。
二、种植方法
1、品种选择与处理选用增产潜力大、内在及外观品质好的优质大豆品种,如合丰35、绥农14、黑农33等,要求种子发芽率90%以上,纯度98%以上。进行种子播前精选,剔除病种及杂质等,同时根据不同土壤环境与病虫害情况,选用合适的种衣剂包衣,有的也可用微肥、菌肥、ABT生根粉等拌种,增强种子活力。
2、合理耕作整地与轮作。大豆种植应坚持合理轮作,在东北可与玉米、小麦等轮作,减少重茬、迎茬面积,同时尽量秸秆还田,以培肥地力。整地以深松为原则,东北大豆主产区采用深松旋耕机进行深松耙茬,增强土壤通透性与抗旱耐涝能力,一般耕翻深度20厘米左右。垄作大豆整地要与起垄相结合,做到垄体垄沟深松。
3、机械化精量播种。东北大豆产区4月下旬到5月上旬开始播种,地膜大豆可适当提前播种。东北地区利用大豆播种机进行等距精量点播,使植株分布均匀,播种深度3~5厘米。垄作大豆采取窄行密植技术,一般60厘米小垄种2行,90~105厘米大垄种4行,小行距12厘米左右,亩密度加大到2.5万~3万株,增产15%~20%。
4、测土配方科学施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与分层施肥相结合的科学施肥方法,根据不同土壤肥力情况和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经过化验与计算,确定化肥施用时间与用量。一般采取分层深施,即底肥施在垄下16~18厘米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60%左右;种肥施在种下4厘米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40%;另外,在始花期至终花期可根据长势进行叶面喷施。这样就满足了大豆在不同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5、进行科学田间管理。重点是防治大豆病虫害,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协调与配套,严格控制化学农药施用量。主要有孢囊线虫、根腐病、灰斑病、大豆食心虫、蚜虫等。蚜虫采取熏蒸防治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量。根腐病、孢囊线虫等可根据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种衣剂包衣、选用50%福美双或50%多福合剂按种子量的0.4%拌种等办法。大豆田间杂草很多,要筛选出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化学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尽量控制施用量。播种前或出苗前结合中耕进行一次土壤化学封闭除草,结荚期再喷一次除草剂,在开花末期至结荚期可根据大豆长势喷施化学调控剂,保证大豆高产。
三、注意事项
1、品种选择要适当。良种与良法结合才能获得高产,必须选择产量潜力大的优良大豆品种。窄行密植技术应采用矮秆、半矮秆的耐密品种,不宜选择生育期过长,植株过高的品种,保证在种植密度增加情况下获得高产。
2、保证播种质量 播种不宜过深,也不应太浅,且做到深浅一致,否则都将影响种子发芽及植株的整齐度。
3、注意平衡施肥 分层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以及不同生育阶段大豆对肥料的不同需求,同时注重硼肥、锌肥等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
篇5
【关键词】:大豆 种植 机械化 流程 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健康食品的消费要求也越来越高。大豆就是其中之一,从大豆的播种到收获,有许多生产环节达不到技术标准种植水平低、品质差、产量低、受灾程度大、效益低的问题。通过种植绿色大豆全程机械化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大豆的销售价格,主打绿色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1 项目的必要性分析
1.1大豆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种子精选差,大豆高产难。农民常说:“种地选好种,一亩顶二亩”。优良的种子是保证大豆提质、增产、增效的先决条件,而农民使用的大豆种子,普遍是自己留用或者相互串换的。大豆种子普遍都存在的问题是:发芽率低、品质低、纯度低,简称“三低”。
②土壤耕层浅,大豆扎根难。大豆主要靠毛根区尖部,吸收水分和养分。大豆生长需要在疏松、深厚而肥沃的土壤中。而在多数大豆田里,土壤板结,耕作层只有15cm左右,大豆难以形成完整的根系,这就直接影响大豆正常生长。
③地表温度低,大豆生长难。大豆是喜温作物,而多数乡镇有效积温不足,地温低,直接影响豆的品质和产量。
④播种密度大,大豆结荚难。下种量过大造成大豆生长因植株过密而落花落荚,并且降低了净光合率,大豆生长后期出现荚稀、秆高、产量低的现象。而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方法就是合理密植。
⑤大豆增产难,施肥不科学。一是吸肥时间长,整个生育都需要肥料供应;二是需肥量大;三是需要的肥料全,氮、磷、钾、钙和微肥缺一不可;四是吸肥集中,前期需肥少,后期需肥多。而不少农民种大豆讲的是“一靠种子,二靠天,三靠农药和二铵”。不讲科学施肥出现了生产成本上去了而大豆产量却不高的问题。
⑥减少药害难,大豆喷药多。防治大豆田草荒的有效方法是采取化学药剂灭草。可是不少农民种大豆施用化学灭草剂过多,使得农药残留量超标,一些地块还产生药害,直接影响大豆的品质。
⑦保证品质难,机收破损多。用机械收获大豆,可以提高缩短收获时间,可是大豆机械收获普遍存在破损率高的现象,机收破损率高达15%以上,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1.2 研究开发的目的意义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当前粗放式的种植管理模式,使农民在效益上已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农业管理部门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经济效益。通过绿色大豆种植全程机械化项目的实施,从而使大豆产量能提高10%以上,品质也提高一个等级,使土地增收、农民增效,主打绿色牌,搞绿色农业是既定方针。
2 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2.1 国内技术引进情况
该项目技术国营农场在引进国外设备时,同时引进了一些使用规范和相应的管理文件,但数量很少且不适用于地方使用。目前大豆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国产机具单机技术规范基本齐全,但机组规范、一定生产规模的技术规范我们还没有,而且无法在国外和国内其它地区引进。
2.2 国内、外水平及发展趋势
我国的大豆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大豆机械化生产从无到有已基本上实现了整地和播种的机械化,只是收获和机械化锄草还比较落后。根据我国地方的实际情况,深人研究大豆生产各环节机具的综合使用,取得合理的组合匹配,为不同经营能力的用户提供配套应用方案获得最佳效益是非常重要的。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在大豆种植上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并且各个生产环节如播种、整地、施肥、锄草、收获已经开始向大型智能化方向发展。他们开始通过卫星定位系统来确定整地的地块和深度,播种、施肥、喷洒灭草剂量的大小,收获的时间等。因此,他们在大豆生产方面已基本实现了现代化种植。
2.3机械化种植流程
①加强机械中耕深松,提高蓄水保肥能力。一是要根据墒情选择好作业时间,及时进行中耕深松。二是采用窄深松铲,进行中耕深松,防止伤根;三是通过加深垄沟的耕层,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渗水蓄水能力,保水保肥,供大豆生长使用。
②推广机械精密播种,实现大豆合理密植。一是在大豆播种之前,要认真检查和调整大豆播种机排种部件的间隙,尽量减少排种部件的“磕籽”现象。二是在保证大豆种子纯净度和发芽率的基础上,按大豆品种和播种方法的技术要求,严格控制播种量和播种质量,确保大豆植株分布合理。
③实行科学深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一是按照位置肥效理论,实行机械分层深施肥。第一层在大豆种子以下5~7cm,第二层在大豆种子以下10—15cm,肥量比例为1:2,上层少,下层多.保证大豆生长后期不脱肥;二是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按照大豆需肥特性和测土结果,控制氮肥施用量,增加磷肥、钾肥和微肥的施用量。三是按照大豆生长习性,向大豆全程供肥,做到农肥、化肥并举,底肥、种肥、追肥“三肥”接力,并且要科学施用叶面肥。
④实施科学除草,减少大豆药害。一是采取秋喷药或者播前喷药,对土壤进行封闭灭草处理;二是应该本着防重于治、宜早不宜晚的原则,根据大豆田杂草的种类和草害严重程度,选用相应的灭草剂和喷药剂量;三是采取化学药剂灭草和机械除草相结合,减少用药量,进而减少药物残留。
⑤实行机械联合收获,提高大豆品质。一是收大豆时,把联合收割机滚筒上的纹杆,换上旧纹杆,同时适当调整滚筒与凹板之间的间隙,降低破损率;二是严格掌握大豆机械收获时机,在大豆植株落叶80%、豆荚变黄,就开始机械分段收获;三是对联合收割机的整个脱粒装置进行改装。把纹杆滚筒式的脱粒装置换成轴流式脱粒装置,彻底解决大豆机械收获破损率高的问题。
篇6
关键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166-1
1 选择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种植习惯、消费习惯的高产优质品种。
2 选择适宜播种期、播种密度
当耕层稳定通过5℃时即可播种。在地温达到播种要求的前提下,抢墒适时早播,播后及时镇压,建立土壤水库,在确保一播全苗的基础上,增强大豆抗苗期干旱的能力。播种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如有芽干、坏种或缺苗断条地块应及时坐水补种,尽量补种早熟品种。
播种密度要根据大豆的品种及种植条件确定。植株高大、分枝多、株型展开的品种,种植密度要小;分枝少,株型收敛的品种,种植密度即可相应加大;管理好,水肥条件好,密度要小;肥水条件差,管理不好,密度则要大一些。大豆的播种深度以不超过3cm为宜。
3 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进行晒种,根据以往的实验统计发现晒种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能够提高13%左右,促进早出苗;药剂拌种或者采用包衣剂也是种子处理的一种方法,能够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例如:防治大豆根腐病可用相当于种子量0.5%的50%多福合剂或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
4 科学整地,合理轮作
大豆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但是疏松肥沃的土壤是大豆高产的重要基础。另外,大豆应该坚持合理轮作,可与玉米、小麦轮作,要大力提倡秸秆还田。整地以深松为原则,东北大豆主产区采用深松旋耕机进行深松耙茬、增强土壤通透性与抗旱耐涝能力,一般耕翻深度20cm左右。垄作大豆整地要与起垄相结合,做到垄体垄沟深松。
5 合理浇水、施肥,补充微量元素
大豆是属于喜旱怕涝的作物,因此,在必须浇水的时候才浇水,在夏季雨期则一定要注意及时排水,以免发生涝灾。
肥料是大豆增产的基础,因此,合理施肥是大豆高产的重要保证。大豆具有根瘤菌,自身能够合成一部分氮元素,因此,大豆的氮肥需要量较小,不能过量使用氮肥,以免造成植株徒长,豆荚瘪、不饱满等减产现象。大豆应该选择磷、钾含量较高的复合肥料。底肥、追肥都要足量及时地使用。
微量元素在大豆生长过程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豆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主要有钼、锰、锌、硼、镁等。微量元素的使用一定要注意量的控制,不可多使用,如果过量使用,会造成植株中毒。使用微量元素的方法有:种子包衣、拌种、叶面喷肥等。
6 病虫害防治
根据上一年病虫害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利用种子包衣剂进行预防是有效的措施之一。如果二条叶甲、蛇根潜蝇发生较重,则可以使用35%多克福种衣剂(克百威含量必须达到10%)。进行合理的轮作也是预防大豆病虫害的有效措施,例如:预防大豆胞囊线虫的有效措施就是实行与非豆类作物五年以上的轮作。
7 除草
安全除草是保证大豆正常生长的必要措施。除草剂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选择,包括:土壤墒情、杂草的种类、杂草发生的时间。除草剂的使用量、使用时间要严格掌握,以避免药害的发生。在土壤墒情较好时,可在出苗前进行封闭除草,而当土壤墒情较差时,则要在出苗后除草。为防止药害发生,在砂壤土、白浆土、盐碱土及土壤水分较大的田块不建议使用2,4-D丁酯、嗪草酮或含相同成分的药剂进行封闭除草。同时,尽量避免使用长效除草剂,以免造成残留。
8 其他实用技术
如果在大豆的适宜播种期,由于干旱、多雨等自然环境原因不能播种时,可以选择育苗移栽的方式,在小范围内营造适宜大豆生长的环境,同时不影响大豆的播种、生长。
如果植株出现徒长或贪青晚熟的情况时,可以采取摘心的方式,以达到促进分枝、矮化壮秧的目的,同时也能够有效防止植株倒伏。
如果出现倒伏的情况,可以采用化学调控的方法。主要方法有:
(1)喷施多效唑。在大豆分枝到初花期亩喷施100~200毫升/千克的多效唑溶液20~30千克,可使大豆植株矮化,叶片功能期延长,利于豆田通风透光,改善小气候,防止倒伏,促进高产。使用浓度和次数应视大豆生长情况而定。
(2)喷施三苯碘甲酸。在大豆的开花期喷施浓度为100毫升/千克的三苯碘甲酸溶液,间隔5-7天再用200毫升/千克的三苯碘甲酸溶液,每亩每次用量为50千克。可以抑制大豆植株顶端的生长优势、促进腋芽发育、增多分枝、矮化植株,控旺防倒,增加开花,减少落荚,促进早熟增产。
(3)喷施亚硫酸氢钠。在初花期和盛花期亩用15%~17%的亚硫酸氢钠溶液50千克各喷1次,可降低呼吸强度,减少落荚。在大豆花荚期用20~30毫升/千克的增产灵溶液50千克,每隔1周喷1次,连续2次。能使豆荚脱落减少10%,增产10%~15%。
参考文献
[1]?常耀中,董丽华.大豆高产规律及栽培技术研究[J].作物学报,1982年01期.
[2]董钻,董加耕,裘碧梧.东北地区大豆早熟品种主长发育特点和产量形成规律的探讨~~Ⅰ东北地区大豆早熟品种生长发育的若干特点[J].大豆科学,990年04期.
[3]姜举娟.大豆断根摘芯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增产原因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4]许桂芳,肖立明,黄北燕.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J].现代化农业,2005年07期.
[5]王连铮.关于大豆优质高产问题的研讨[J].大豆通报,2002年01期.
篇7
【关键词】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 大豆
大豆是我县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由于土地及栽培技术原因,近几年其种植面积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为使这一农作物能够在我县大力推广种植,结合本人多年从事农业工作的经验,对适合我县的大豆品种及栽培技术进行了相应分析研究,以方便广大农户对大豆这一经济作物有个全面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大豆的栽培面积,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服务。
一、品种选择
根据相关资料,吉林省适合选择的大豆品种主要有早熟、极早熟、中熟、中晚熟四个大豆品种熟期组。
1.品种选择的基本原则。(1)遵守品种使用安全原则。这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条件。选择品种时,一要选择通过审定的品种。不能盲目求新而选择未审定的品种,否则会存在较大生产隐患;二要选择生育期合适的品种。不能盲目追求高、求晚、越区种植,否则不能正常成熟。要保证常年安全成熟保证率在90%以上;三要注意病虫害预防。不要选择易感当地主要病虫害的品种,并注意品种搭配,不要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避免因病虫害发生而造成损失。(2)遵循因地制宜的选择原则。这是实现粮食高产的基础。选择的品种要符合当地的生产条件,要与当地的光、热、水、肥、土壤等生态环境所匹配,实现区域条件与品种特性的最佳配置,不能盲目引种。(3)遵照良种良法配套原则。这是创造粮食高产的重要途径。要掌握品种的特征和特性,采用不同的耕作栽培技术措施,挖掘品种的最大增产潜力。通过技术集成,创造粮食高产。要充分发挥耐密品种的增产优势,大力推广耐密品种。同时也要注意为机械化作业、地膜覆盖、大垄双行等农业新技术、新方法提供合适品种。
2.适合我县的推荐品种。主要考虑选择那些高蛋白和高油大豆品种,包括:黑农38、黑农41、绥农14、长农16、白农10等一系列品种。
二、种子处理及选地、整地
主要从以下几个步骤对种子进行处理。
1.种子质量标准要求。种子发芽率不低于95%,纯度不低于97%,净度不低于97%,含水率不高于12%。
2.种子选择。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严格精选,去除病斑粒、虫食粒和杂质。精选后的种子要采用药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拌种或闷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大豆种衣剂包衣处理,以增强种子的生理机能和抗病虫害的能力,提高保苗率。
3.选地。选择地势平坦,保水保肥的地块。实行与非豆科作物三年轮作,避免重茬和迎茬。
4.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进行秋翻整地,秋翻深度一般要在20~25厘米,要求深浅一致、扣垄均匀严实、不漏耕,不留地头和荒格子。
三、适时施肥
大豆施肥技术,对大豆增产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措施。
1.大豆需肥规律。大豆一生分为三个时期,种子萌发到开始开花之前称为生育前期,开花始期至开花终期称为生育晚期,开花终期至成熟称为生育后期。
2.基肥、种肥的施用技术。大豆施肥,一般要求公顷施氮肥30~75公斤,磷肥75~100公斤,钾肥100~150公斤。氮肥可作基肥、种肥或追肥施用。
3.适合我县的施肥标准。我县每公顷可施磷酸二铵130~180公斤,硝酸铵80~100公斤,硫酸钾40~70公斤做底肥。
4.大豆追肥的施用技术。大豆是否需要追施氮肥,取决于前期的施肥情况及大豆长势,当然也与大豆品种的耐肥水能力有关。如果基肥、种肥均未施而土壤肥力又较低,植株生长细弱、矮小时,可在初花期追施少量氮肥,一般每公顷施尿素60~75公斤或硝酸铵75~100公斤,追肥时应当与大豆植株保持在距离10厘米左右,追肥后应立即趟地覆土。土壤缺磷时,在追肥中还应补施磷肥,在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地块,不要追施氮肥,可以追施氮肥、钾肥,以促进早熟、抗倒伏。
四、合理播种
1.种植方式。播种实行清种的方式,如果实行间种,最好采用大比例间种,采取4:1或者6:2的做法。
2.种植密度。本着肥地应当适宜稀疏,薄地适宜密植的特点,分枝多的晚熟品种适宜密植的原则,因地力和品种的不同来确定合理密植。实践经验证明,在我县公顷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8―22万株。
3.播种时期。在我县大部分地区,当土壤在5~10厘米耕层时温度达到6~9时,在一些先种容易失墒的地块,应及时抢墒播种。在我县后种墒情好的地块,播种最佳时期可以选择在4月25日~5月10日,如果温度上升较高的年份可以考虑提前5天的时间进行播种。
4.播种方法。在我县可以采用垄上双行,等距精量、半精量的播种方法,把种子播在湿土上,并进行及时的覆土、镇压等措施,以利于提墒保墒,确保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
五、及时收获
大豆在生产期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收获,收获时间要适时,过早容易产生瘪粒而影响大豆的品质,过晚容易出现减产现象,因此适时和及时收获是大豆稳产高产的主要措施。大豆的收获期一般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当大豆茎叶开始变黄、苗秆和豆荚已干,并呈黑褐色时便可收获。一般最好在早晨有露水时收割,割倒后要轻放,尽量避免籽粒散失。大豆收获后,食心虫仍在豆荚里蛀食豆粒,只有在脱粒后才能使食心虫与豆荚中的豆粒分离开,使豆粒不再继续受害。因此割倒的大豆应及时运回脱粒,去杂晒干后入仓贮藏。
1.收获时期。这一时期主要集中在人工收获大豆时应当在其黄熟期豆叶全部脱落后的5―7天时间内进行。
2.由于大豆成熟后豆荚容易开列,因此收获时间要在午前进行,收获时要做到低留茬,采用放小铺子的做法,尽量做到不漏枝,不留“马耳朵”。
3.如果茎和籽粒含水分比较多,则可以采用在收割后放在田地间5―7天再运回场院的做法,如果收割时的大豆水分较少,则可以在收割后立即运回场院,等待大豆晒干后再进行脱粒。
篇8
关键词:大豆;栽培技术;田间管理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是具有高营养价值,大豆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以及各种生理活性物质,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油脂和肉食的需求不断扩大,大豆作为饲料的用途也越来越重要,豆饼是牲畜和家禽的理想饲料。从以上可以看出,大豆生产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大豆生产具有其它作物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种植技术
1.品种选择。根据不同的用途选用不同的品种,以采食鲜荚为主,应选择宽荚、品质好、风味早熟的品种;采收后以加工豆制品为主的,以选用增长潜力大、内在及外观品质好的优质大豆品种。
2.种子处理。一般亩用种量4公斤左右,根据不同土壤环境与病虫害情况,选用合适的种衣剂包衣,有的也可用微肥、菌肥、ABT生根粉等拌种,增强种子活力。
3.合理耕作整地。整地以深松为原则,采用深松旋耕机进行深松耙茬、耙平耙细、增强土壤通透性与抗旱耐涝能力,耕翻深度15~20cm左右。垄作大豆整地要与起垄相结合,做到垄体垄沟深松。
4.适时播种。6月上中旬播种,地膜大豆可适当提前播种,利用大豆播种机进行点播,使植株分布均匀,播种深度3~5cm。垄作大豆采取窄行密植技术,一般60cm小垄种2行、90~105cm大垄种4行,小行距12cm左右,每公顷密度加大到37,5万~45万株,增产15%~20%。切忌在雨后和土壤烂湿时播种,否则大豆会因吸水受胀而不能发芽,容易引起烂根死苗。
5.科学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的不同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化肥施用时间与用量。一般采取分层深施,即底肥施在垄下16~18cm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60%左右;种肥施在种下4cm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40%;另外,在始花期至终花期根据长势进行叶面喷施。可以满足大豆在不同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二、田间管理技术
1.苗期管理。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
2.加强中耕培土。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中耕深度随根系生长状况由浅到深再浅的方式进行,整个生育期过程中至少要进行三到四遍,向根部拥土,逐渐培起土埂,利于耐旱、抗倒、排涝。
3.开花结荚期的管理。主要争取花多、花早、花齐,防止花荚脱落和增花、增荚,看苗管理,保控结合,对高产田应采取控制为主,避免过早的进行封垄郁闭,在开花末期达到最大叶面积为好。具体措施:封垄前继续锄草,看苗酌情给水施肥。弱苗初花期追肥,壮苗不追肥防止徒长,花荚期追磷肥。当叶片颜色出现深绿色,中午叶片萎蔫时,要及时浇水。在盛花末期摘顶心,打去顶尖,防止倒伏。
4.营养施肥。在大豆开花初期与结荚期喷施叶面肥可增加荚数和粒重,促进大豆正常成熟,防止早霜危害。叶面喷施尿素加磷酸二氢钾,每亩用量为尿素350~700克加磷酸二氢钾150~300克,并按照土壤缺素的情况可以同时增加微肥。一般用量钼酸铵为25克、硼砂为100克,混合兑水喷洒,喷洒时间以下午4点后为宜,花荚期可以喷洒2~3次。
5.病虫害防治。(开花~结荚期)该时期除抗旱、排涝外,主要是防治虫害。重点是防治大豆病虫害,主要有灰斑病、根腐病、孢囊线虫、大豆食心虫、蚜虫等。根腐病、孢囊线虫等可根据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种衣剂包衣、选用50%福美双或50%多福合剂按种子量的0.4%拌种等办法。蚜虫采取熏蒸防治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量。
6.除草方法。播种前或出苗前结合中耕进行一次土壤化学封闭除草,花荚期再喷一次除草剂,在开花末期至结荚期可根据大豆长势喷施化学调控剂。要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化学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要控制农药施用量。过量使用会造成农药残留,伤害农作物,或深入地下水,对水源造成污染。
7.收获及保存:大豆收获后,要代棵凉晒,防止豆粒炸腰和退色。待种子水分降到12%以下时及时脱粒,凉晒后入库保存。留种大豆收获后注意防雨,防霉变。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大豆种植 机械化 绿色无污染
[中图分类号] S5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212-01
大豆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近年来,由于天气、土地、技术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大豆的生产遇到了许多问题。从大豆的播种到收获,有许多生产环节达不到技术标准,出现了诸如种植水平低、品质差、产量低、受灾程度大、效益低的问题。利用科学方法,通过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种植绿色大豆,并将种植环节系统化,不但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大豆的销售价格,主打绿色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1 大豆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豆种缺乏精选。优良的种子是保证大豆提质、增产、增效的先决条件,目前,大豆种子普遍都存在的问题是:发芽率低、品质低、纯度低,简称“三低”。
1.2 土壤缺乏深度。大豆主要靠毛根区尖部,吸收水分和养分。大豆生长需要在疏松、深厚而肥沃的土壤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我国北方地区实行连年耕种大豆即一块田地多年耕种一种农作物,导致大部分豆田土壤板结,耕作层只有15cm左右,大豆难以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这就直接影响大豆正常生长。
1.3 耕作缺乏科学的温度和密度。作为绿色植物的大豆,阳光(特别是其中的红、蓝光)和二氧化碳是绝对不可缺少的,由于气候环境变化多端,土地有效积温不足,地温低,直接影响大豆这种喜温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为了提高大豆产量,追求经济效益,大豆种植往往没有依据科学的密度,下种量过大造成大豆生长因植株过密而落花落荚,并且降低了净光合率,大豆生长后期出现荚稀、秆高、产量低的现象。
1.4 作物施肥缺乏科学。大豆的吸肥时间长,前期需肥少,后期需肥多,所以整个生长过程都需要肥料供应,在这过程中,氮、磷、钾、钙和微肥缺一不可,而大多数农民施肥只选择农药和二铵,缺乏科学施肥出现了生产成本增加而大豆产量却不高的问题。
1.5 大豆缺乏合理杀虫和收割。大豆施用化学灭草剂过多,使得农药残留量超标,直接影响大豆的品质。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用机械收获大豆,可以提高缩短收获时间,可是大豆机械收获普遍存在破损率高的现象,机收破损率高达15%以上,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
2 大豆全程机械化应用的意义和可行性分析
2.1 意义。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当前粗放式的种植管理模式,使农民在效益上已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农业管理部门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经济效益。通过绿色大豆种植全程机械化项目的实施,从而使大豆产量能提高10%以上,品质也提高一个等级,使土地增收、农民增效,主打绿色牌,搞绿色农业是既定方针。
2.2 可行性分析。我国的大豆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大豆机械化生产从无到有已基本上实现了整地和播种的机械化,只是收获和机械化锄草还比较落后。根据我国地方的实际情况,深人研究大豆生产各环节机具的综合使用,取得合理的组合匹配,为不同经营能力的用户提供配套应用方案获得最佳效益是非常重要的。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在大豆种植上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并且各个生产环节如播种、整地、施肥、锄草、收获已经开始向大型智能化方向发展。他们开始通过卫星定位系统来确定整地的地块和深度,播种、施肥、喷洒灭草剂量的大小,收获的时间等。因此,他们在大豆生产方面已基本实现了现代化种植。
3 大豆机械化种植流程
3.1 加强机械中耕深松,提高蓄水保肥能力。一是要根据墒情选择好作业时间,及时进行中耕深松。二是采用窄深松铲,进行中耕深松,防止伤根;三是通过加深垄沟的耕层,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渗水蓄水能力,保水保肥,供大豆生长使用。
3.2 推广机械精密播种,实现大豆合理密植。一是在大豆播种之前,要认真检查和调整大豆播种机排种部件的间隙,尽量减少排种部件的“磕籽”现象。二是在保证大豆种子纯净度和发芽率的基础上,按大豆品种和播种方法的技术要求,严格控制播种量和播种质量,确保大豆植株分布合理。
3.3 实行科学深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一是按照位置肥效理论,实行机械分层深施肥。第一层在大豆种子以下5-7cm,第二层在大豆种子以下10-15cm,肥量比例为1:2,上层少,下层多。保证大豆生长后期不脱肥;二是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按照大豆需肥特性和测土结果,控制氮肥施用量,增加磷肥、钾肥和微肥的施用量。三是按照大豆生长习性,向大豆全程供肥,做到农肥、化肥并举,底肥、种肥、追肥“三肥”接力,并且要科学施用叶面肥。
3.4 实施科学除草,减少大豆药害。一是采取秋喷药或者播前喷药,对土壤进行封闭灭草处理;二是应该本着防重于治、宜早不宜晚的原则,根据大豆田杂草的种类和草害严重程度,选用相应的灭草剂和喷药剂量;三是采取化学药剂灭草和机械除草相结合,减少用药量,进而减少药物残留。
4 结论
通过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装备水平,不但丰富了我国特色种植业和绿色种植工程的实现,同时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也使我国农业的壮大、经济的发展都迅速登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曲召军.关于绿色大豆机械化种植的分析[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5.
篇10
关键词:秋大豆;秋延后;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1.304文献标识码:A
1秋大豆种植现状
淳安县位于浙江省西部山区,秋大豆是淳安县的主要旱粮作物,有悠久的种植历史。近几年全县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 000公顷,汾口、大市、威坪、姜家、梓桐等乡镇是主产区。我县秋大豆播种面积虽然大,但单产低、种植效益差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民对秋大豆生产仍以粗放管理方式为主,在思想上存在着收得了多少收多少观念。在调查分析淳安县秋大豆生产情况后,通过查找资料、借鉴邻县技术栽培方案、总结现实生产中先进经验,根据淳安县的地理气候条件,利用淳安县“十月小阳春”的秋季回温,通过适当延迟播种、施肥等促控技术,从而达到促进秋大豆高产稳产的栽培方式,秋延后栽培能在秋大豆需水高峰期——花期、结荚期避开伏旱、秋旱。一般来说,在我县种植南农99-6以六月下旬~7月上旬播种为宜,萧农秋艳应以7月中下旬为宜,在秋大豆生长期间还应根据秋大豆的生育进程及时灌水抗旱。根据多年来秋大豆秋延后栽培的生产经验,总结出秋大豆秋延后栽培技术,为秋大豆的产业发展提供生产技术依据。
2秋延后栽培技术要点
2.1选好品种
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是秋大豆高产的前提。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肥力等)、生产水平和品种的生态类型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高产的优质大豆品种。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做到因地制宜种植。一般来说应选择苗期生长快,感光性强,后期耐低温的品种。目前我县的主栽品种为衢秋2号、南农99、萧农秋艳等。
2.2免耕稀植
秋延后栽培的播种期正是雷阵雨季节,易造成播后闷种烂籽,因此一播全苗是成败关键。采用免耕直播,使土壤保持原有物理性状,不易发闭,可有效减轻雷阵雨的影响,提高出苗率。种植密度宜根据播种期而定。播种越早,繁茂性越好,种植密度应越低。7月初播种的植株高可达1~1.2m,播种密度要稀,一般行距0.6~0.8m,每畦种植2行,穴距0.25~0.3m,每穴播种2粒,每667m2成苗8 000株左右;7月下旬至8月初播种的苗高仅0.6~0.8m,一般行距缩小到0.4~0.5m,每畦种植3行,保留穴距0.25~0.3m,每穴播种2~3粒,每667m2成苗10 000~12 000株。
2.3肥促调控
秋大豆氮肥用量较低,667m2纯氮用量4~6kg为宜,同时应增施钾、硼肥。早播田块氮肥宜少,可采用苗肥、分枝肥、花荚肥并重的施肥方法,一般在齐苗时667m2施尿素5kg促苗,第3复叶期667m2用尿素2.5kg左右“捉黄塘”促平衡,盛花期667m2用高浓度三元复合肥7.5kg、硼砂1kg促进结荚鼓粒。迟播田块氮肥量宜多,并应重施苗期,促进发苗,搭好丰产苗架。一般齐苗、第1复叶期分别667m2施尿素5kg,始花期用高浓度三元复合肥5~7.5kg、硼砂1kg促进开花结荚。秋大豆多为无限结荚习性,在播期偏早、密度偏高、土壤肥沃的情况下容易徒长。对此类田块可在初花期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兑水1 000倍叶面喷雾调控,也可于盛花后期选晴天进行摘心,摘去顶叶2cm左右。化调和摘心可以抑制徒长,降低株高,增粗主茎,防止倒伏,并能减少花荚脱落,促使籽粒饱满,提早成熟。
2.4注重抗旱
秋大豆生育期间常遇伏旱和秋旱,应根据大豆生育进程及时灌水抗旱。当土壤含水量低于适宜含水量时应及时浇水。幼苗期需水较少,比玉米等其他作物耐旱,应适当干旱。此期应注意清沟排水,防止渍害。结荚鼓粒期是大豆一生需水量最多的时期,缺水会造成大量落花、落荚。灌溉应掌握小水勤灌,水分渗透到畦面为好,切忌大水漫灌。一般每隔5~7天灌溉1次,连续浇2~3次。
2.5综合防治病虫害
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原则。现把秋大豆几种主要病虫害危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2.5.1豆蚜
大豆蚜多集聚在大豆的幼嫩部危害,受害叶片卷缩,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矮小,早期落叶,结荚率低。苗期受害重时整株枯死。防治蚜虫每667m2用10%吡虫啉20mL 2 500倍液喷雾1次或40%克蚜星乳油800倍液。
2.5.2豆荚螟
防治豆荚螟每667m2用5%锐劲特悬浮剂20mL 1 500倍液喷雾1次。
2.5.3斜纹夜蛾
幼虫危害叶片和豆荚,幼虫主要是取食叶片,高龄幼虫则扩散危害,将叶片吃成缺刻或仅留叶脉。发育最适温度为28~30℃,不耐低温。对低龄幼虫可采用人工捕捉;或在幼虫进入暴食期前的点片发生阶段喷施敌百虫等农药;并用粮醋或发酵物加毒药诱杀成虫;由于该虫在夜间活动危害,药剂防治应在16∶00以后进行。
2.5.4甜菜夜蛾
以幼虫危害,严重时叶片大部或全部被吃尽,仅余叶脉和叶柄。甜菜夜蛾的防治方法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以减少虫源;药剂防治可采用米满、除尽、虫螨克加上辛硫磷等高效药剂进行叶面喷雾。重发田块可采用叶面喷雾加上地面撒施毒饵的方法。用药最好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防治效果明显。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7大豆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