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考核细则范文

时间:2023-10-08 17:2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质量管理考核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质量管理考核细则

篇1

关键词:医院 质量管理 考核 信息系统 需求

“信息”或者是“计算机”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越广,越能够将“人”从基础工作中分离出来,可以投入到更加复杂的工作中,从而达到节约人力成本的目的。

一、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是医院质量管理考核工作得以开展的组织保障。确定质量管理考核系统需求的前提是掌握组织结构。只有了解质量管理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才能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构成。x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图如下:

x医院的质量管理组织结构由四级质量管理组织和二级质量考核组织构成。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为院长;一级质量管理组织为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二级质量管理组织为质量管理部和院级检查组,其中院级检查组还是一级质量考核组织;三级质量管理组织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同时是二级质量考核组织;四级质量管理组织为科室质控员。

二、医院质量管理考核工作流程

(一)科室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流程

科室的质量管理考核工作由质控员负责。质控员根据职责分工每日检查,及时记录检查结果,总结检查中发现的质量缺陷,同时经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会议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一个自然月结束后,再开始下一轮检查。

(二)院级检查组工作流程图

院级检查组每月按照质量管理考核细则的要求开展检查工作,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列出存在问题,并出台相应整改措施,将扣分结果和上月整改措施落实效果上报质量管理部,并形成纸质材料提交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审议。

(三)质量管理考核工作流程

院级检查组每月按照《考核细则》的要求进行质量考核检查,针对发现的质量缺陷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按标准进行扣分,并将考核结果上报质量管理部。由质量管理部负责汇总、统计、分析,以《考核通报》的形式上交院领导。每月月初召开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各检查组组长汇报当月考核情况,会上形成《考核通报》决议,在全院范围内下发,公示医院当月考核情况。

三、质量管理考核系统的具体内容

在明确质量考核工作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后,能够初步确定质量管理考核系统包括的内容:

(一)考核项目和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是质量管理考核系统应用的基础。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重新梳理分解考核指标,尽量做到考核指标实用性和针对性强。

(二)院级考核组录入相关信息

考核指标等内容需要由考核组完成基础数据录入工作,在这方面还需要给予考核组修改、创建考核指标的权限。系统需要提供院级考核组日常检查结果录入、考核组组长审查等功能。

(三)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审核考核组录入的内容。并经过分析整理形成可以在全院范围内印发的考核通报

系统需要提供质量管理部门工作人T初步审核各检查组录入信息,质量管理部负责人二次审核考核内容和考核所扣分数计算等功能。

(四)被考核科室

系统需要为被考核科室提供查阅当月考核结果的权限,还应具备能够申诉建议的功能。

四、质量管理考核系统使用人员类别

使用质量管理考核系统的人员可以分为六类:第一,院级检查组具体检查人员;第二,院级检查组组长;第三,质量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第四,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第五,医院院长或分管院领导;第六,被考核科室负责人。各类人员对应需要的权限见表1。

五、质量管理考核系统投入使用后的效果预测

(一)质量管理考核系统严格限定提交时间

超过规定时间,既无法录入考核信息,又无法提交考核信息。由此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熟人”造成的修改而拖延时间。

(二)增强考核的公平、公开性

所有的考核信息提交后,不设立修改权限。一旦提交即视为确认无误,这既要求考核组组长在提交之前把关,也杜绝了“人情”的影响,使质量管理考核工作变得更加公平。

(三)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质量管理考核系统投入使用后,可以大大减轻质量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负担,基础性的数据统计、汇总、分析工作由计算机完成,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节约下来的时间去做更加复杂、更深层次的分析工作,为今后升级维护软件系统奠定基础。

六、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一)接受度较低

质量管理考核系统属于新的东西,虽然与原来的工作程序相同,却在工作方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人们对于“系统”的接受程度较低,不愿意改变现有的工作模式。

(二)质量管理考核系统使用前期的准备工作量较大

前期需要手动录入考核项目和考核指标,各检查组对于此项准备工作具有抵触情绪,希望通过其他方式完成录入,前期数据录入进程推进速度较慢。

篇2

关键词:临床检验学;考核;操作;医学检验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3-0138-02

检验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临床诊治工作对检验医学的依赖愈加明显,对检验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除了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娴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基本技能训练在检验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建立规范化的临床检验基本技能操作体系已成为检验专业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以后规范化从业的要求,且符合应用型检验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临床检验的教学现状

1.实验教学学时数少,教学目标高、缺乏系统的基本技能操作体系,教学效果不理想

临床检验标本种类多,实验项目多,手工操作项目相对较集中,再加上各个学校目前都在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往往是一次实验涉及学生多项知识,锻炼学生多种技能。由于各校开设的实验内容不一致,并没有统一的、规范化的操作体系,学生缺乏规范化的培训。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必须在当前的教学条件下建立一套系统的临床检验基本技能规范化操作体系,使学生有“章”可循,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2.实验教学与临床工作脱节,学生规范化意识薄弱,难以胜任岗位工作

临床工作强调标准化、规范化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由于教学和临床的差异,导致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等环节缺乏有效的监控,操作过程比较粗糙,质量意识、标准化意识薄弱,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能有效地进行分析,导致学生离校临床后适应性较差,从“操作方法”到“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都不能满足临床工作要求。因此,要在实验教学中树立“规范化,标准化操作”意识,建立规范的操作体系,规范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加强学校人才培养与临床工作的有效对接。

3.实验操作考核难以标准化,实验考核以实验报告成绩和理论考核代替,学生职场竞争力不足

医学检验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验技能应该成为衡量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部分地区卫生系统的就业考试也增加了操作考核内容。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教学中尚未建立一系列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操作体系,以致无法客观地开展实验操作评价,只能以平时的实验报告和理论考核来代替,这种考核方法导致学生对实验操作敷衍了事,实验报告抄袭现象严重,且评定的实验成绩也难于反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在职场上的竞争能力不足。

二、临检技能规范化操作体系和考核细则的建立和实践

1.修订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

以我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修订为契机,修改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建立多层次试验模块:[1]①基本技能模块。如标本采集、血涂片制备染色等,强调基本技能训练,形成基本的职业素质;②基本操作模块。通过一个实验带动一批同类实验,如细胞计数等。③综合性实验模块:如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粪便常规检查等综合实验,锻炼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设计性实验模块:如贫血检查、男性不育筛查和浆膜腔积液检查等,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意识和能力。

2.根据实验内容,建立临床检验规范化操作体系,引入质量管理理念

根据我院的实验项目,参考《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和《医学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范例》等医检相关行业文件,结合学生使用的《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等教材,对各项实验内容实验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将全程质量管理理念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对每项实验内容从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进行规范化的编写,同时建立每项实验项目的档案,包括实验名称、版本、页数、编写者、复审者、审批者及修订内容和修订日期,等等,以利于标准化操作体系的管理。

3.根据临检规范化操作体系建立实验操作考核细则

根据标准化操作体系的内容,制定每次实验的详细计分标准,从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过程、结果分析等各方面进行打分,使每次实验成绩都能体现全过程的管理,使实验成绩更加客观,有效地避免实验考核理论化、以实验报告代替实验全过程的弊端,提高学生的临检职业能力。

4.临检规范化操作体系和实验操作考核细则的实践

分阶段、分层次管理和考核学生实验过程。实验开始,首先向学生明确强调每个实验项目的操作流程和要点,以考核细则监控学生实验的整个过程,使操作过程更加规范。实验课后期,使用质控品对学生进行现场检测,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比较分析每组实验结果和质控品值的差异,目的为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学会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各种因素,建立质控的意识,学会对知识的分析综合能力。同时,建立每个学生的实验室成绩档案。学期结束后,对学生的表现和临检技能进行评价分析,及时修订操作体系和考核细则。

5.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

在规范化体系建立后,应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分批进入实验室,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实验项目,严格按照体系要求进行强化训练,对照量化考评细则进行自我检查,并不断改进和提高。同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依据体系进行分析、解决,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室的开放为临床检验技能规范化体系和考评体系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客观条件保障。

临检技能规范化操作和考核体系的建立,使学生的实践操作更加标准化,培养了他们的质量控制意识和职场适应能力,调动了实验课学习的积极性,使学校教学更有效地与临床接轨,[2]目前,在医学检验教育已经由五年制改四年制、医学学位改为理学学位的背景下,医学检验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由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转变为应用型人才,将规范法操作和质量管理理念引入实验教学中,更有利于检验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篇3

一、考核依据

县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直有关部门签订(下达)的年度质量振兴工作目标责任书。

二、考核内容

(一)组织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直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提高产品质量、强化食品安全和打假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落实质量工作责任制。

(二)目标措施。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主管部门根据《质量兴县活动实施方案》及省、市有关质量工作要求,制订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具体目标措施。

(三)工作实绩。主要考核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主管部门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目标措施落实情况及与县人民政府签订的质量振兴工作目标责任书的完成情况。

三、考核方法

(一)由经济局牵头,组织县质监局等有关部门组成考核小组,采取听、查、看等方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县政府办公室。

(二)对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直各主管部门质量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采用百分制考核,对照“考核评分细则”逐项进行考核评分,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秀,80分以上(含80分)为良好,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考核结果予以通报。

四、奖惩办法

(一)按照《质量兴县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对考核为优秀等次的乡(镇)、县直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成绩显著的授予质量管理奖;对质量工作目标任务完成较差、得分在70分以下的乡(镇)和县直主管部门给予通报批评。

(二)对质量工作达到优秀等次及荣获质量管理奖的乡(镇)和县直主管部门的主要责任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有关要求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直主管部门要对照本考核办法,在年底认真做好总结自查工作,并将自查情况书面报送县质量考核小组办公室(县质监局)。

篇4

[关键词]食品检验;实验室管理;发挥;质量体系作用

中图分类号:TS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7-0348-01

前言

社会的发展,促进了食品产业也在不断的进步,在食品产业管理运营当中,其发展趋势已经实现规范化、集约化,在实际当中,食品检验实验室系统统筹管理对食品产业运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这非常的关键。在食品检验实验室系统统筹管理当中,制度性纲领准则为质量体系,其作用非常重大,切实灵活地结合检验实验室的阶段实际,充分有效地贯彻落实上级领导关于质量体系建设完善的会议精神的宣讲以及SOP的细化操作,加强完善整体化方针机制的确立创设、充分引导发挥系统群体的参与互助、规范细化监督考评的综合适配,对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行有效的提升,让员工更有责任心,从而对质量体系真正实现完善性,最大程度的优化食品检验实验室统筹管理,让其能够更好的发展。

一、加强完善整体化方针机制的确立创设

想要检验实验室统筹管理制度得以实现,整体化方针体系的规则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目前我国食品产业的现状来看,想要对质量系统方针规则进行合理的制定,应该以实验室系统的自身特点为出发点,通过科学的择选,从而让其更加完善。尤其是当下检验实验室的硬件基础、试验项目、人员结构、技能水准、市场划分都呈现出了分异化、复杂性、多元式的趋势导向,所以规范灵活的质量体系方针规则的编排制定就显得必要而关键[1]。

第一,质量体系方针规则的文件统筹和其他不同,它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比如说检验实验室系统的人员配比、技术层次等。质量体系当中,每一项的内容在描述上,必须清晰的表示权属分配、责任划归以及奖惩限定等内容;第二,对于质量体系方针规则的细化适配方面要进行全面的贯彻,将个人责任制要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将检验实验室系统的仪器装置、设备组件的养护检测稳步划入管理范畴,准确细致地将各自对应的机器设备名称规格、时间限度以及义务责任进行纸质标签的粘贴检查,并协同推进监督核查的任务执行;第三,质量体系方针细则需要同步兼顾样品标准品试剂的抽测手段、环境控制以及检测质控的细化要求,检验实验室的相关管理人员在进行食品开箱验收时,应该与物资采购人员、技术督导人员共同合作完成,在进行验收过程中,应该遵照合同条例的每一项细则,仔细的对实验室内的设备元件规则、质量等进行详细的比较,另外,要对重点极其装置清点要随机,并且抽取样本进行仔细的核实,对于数量短缺、规格实效、质量低劣的物资品类要坚决不予入室,从而全面确保实验室设备器械整体质量的良好稳定。

二、充分引导发挥系统群体的参与互助

如果说实验室团队相对来讲,经济实力比较强,相关的领导应该对财力、物力、人力方面的成本进行加强,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实验室系统的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学习,传授教学的人才应该聘请具有专业技能及高职业素养的专业性质量管理人才,分别通过方法演示、试品摆放、资料整理、药剂统筹、设备养护、考核编排等充实全面的流程内容进行集中讲解、针对讲授。同时合理灵活地采用“强弱合作,交流互惠”的经济实用的模式进行全体人员分组交流、团体协作的开展推进,这样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实验室系统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的提升[2-3]。

对于实验室系统的相关人员以内审的形式进行分组,对所有的人员进行内审,这也是质量体系管理运作的集约化最直接的表现,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不管是机构设置方面,还是人员岗位等方面审核,通过内审员组长制和分层统筹管理的两者有机结合,更为适宜,这样的情况下,审核主体以及审核对象就变成了所有的人员,使得审核主体以及审核对象两者之间形成了互相制衡、互相依赖的关系。这样一来,检验实验室系统的各个分支职能部门的相关人员都可以依照细则规定以及权属分配而将所属部门的划定周期内的符合审核范畴的技术业务指标数据进行整理编制、形成原始凭证以及原始凭证汇总表,然后按照规定定期按量递交给对应上级的审核人员,最终全面细致地实现质量体系的协调运转[4]。

三、规范细化监督考评的综合适配

首先,作为执行管理人员,应该及时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监督考核工作的开展,其要体现出动态性、时效性等特性,对相关的考核指标内容要从整体上进行强化,检查力度要进行加强,在进行班组的划分、责任分配等方面,应该以相关规定细则为依据,对权责归属方面进行统一的明确,最大限度杜绝质量体系管理班组执行安排分配上的人员交叉、权责重复。相关领导决策层需要稳步拔高班组相关责任人的综合素质以及企业责任感。

其次,系统人员在一些关键流程方面的监督考核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比如说操作规则、实验质控、标准限定等。对于新招收的人员的职业素养要进行有效的强化,并且对其专业技能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有效的运用“量化检测”与“阶段考核”,密切根据被考核人员的学习情况、操作实效以及综合表现,进行针对负责的督导评价,切忌流于形式的突击检查、敷衍考核[5]。

结束语

社会的迅速发展,给行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积极作用,尤其是食品a业方面,使其在不断的进步,食品企业系统运营过程中,检验实验室系统管理体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更是食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的立足之本。进一步加强完善整体化方针机制的确立创设、充分引导发挥系统群体的参与互助、规范细化监督考评的综合适配,有力助推食品企业产业运营系统稳定、协调、长效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伍玲燕,黄启红,黄璇莹,邴矗熊娟,陈敏儿.浅谈第三方食品实验室团队建设与管理[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01),17-39.

[2] 昝伟,刘培.农产品检测质量管理体系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6(13),8-23.

[3] 苗卫东,王保庆.浅谈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J].福建质量管理.2016(01),186-194.

篇5

一、抓机制,保证创建活动规范运行

活动开展之初,我们依托和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优势,积极与各级党政领导部门沟通,完善了创建青年安全示范岗活动的机制建设。一是建立了领导机制,创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形成了系统化的工作格局。由项目经理、项目副书记牵头,项目团委联合办公室、安机部、质检部等部门,成立了创建青年安全示范岗活动组织委员会,制定了《青年安全示范岗管理办法》。规定领导小组对活动定期进行检查,定期召开协调会,对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统一部署、统一考核、统一表彰。二是纳入了企业管理行为,创建活动逐步成为了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一部分。经理部各相关部门对创建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经理部将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活动纳入到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责任制中,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活动的表彰奖励。各工区、作业班组也将创建活动作为青年质量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普遍做到了“三个纳入”,即将创建活动纳入到单位的总体工作中;将创建重点纳入到行业的阶段性工作安排;将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表彰奖励纳入到单位奖励政策规程。三是建立联动机制,创建活动逐渐形成协调运作、整体推进的工作态势。各工区、作业班组团组织根据指挥部下发的《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考核细则》制定了相应的本单位考核标准,并通过内部报刊、板报等积极宣传创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

二、抓管理,确保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的先进性

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重在建设,关键在管理。为避免创建时表现优秀,创建后滑坡现象,经理部团委成立了两级青年安全示范岗管理档案,要求各创建班组必须有相应的申报材料、考核成绩等原始记录,进一步强化了青年安全示范岗的科学管理体系。同时,我们还要求工区、作业班组每月进行一次考核,经理部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每季评比,并把经理部团委电话设为监督举报电话(0571-86752601)。通过这种规范、动态的管理行为,加强了青年安全示范岗的监督管理,保证了青年安全示范岗的先进性、示范性和导向性,促进了创建青年安全示范岗活动的健康发展。经理部团组织按照创建标准,通过随机检查、抽查、工区、作业班组考核打分等形式对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考核评比,发现好的典型和经验,及时宣传表扬,发现有不合格或不符实的,经理部团委给予警告,限期整改,季度分数仍不达标的,取消其称号和待遇。这些激励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在广大青年职工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使青工对创建活更加重视,进一步深化了将青年安全示范岗活动。

三、抓活动,扩大创建活动在企业中的影响力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把将青年安全示范岗作为企业共青团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作用的一项品牌工程,牢牢抓在手上,不断拓宽活动层面,扩大在企业中的影响力。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讲求的是“施工企业,质量第一”,所以,我们把青年安全示范岗活动的重点放在了抓好青工的第一手产品质量上。在创建活动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开展好青工质量安全教育活动。活动中,我们要求参加创建活动的工区、作业班组每月至少利用(生产质量-进度会、工地例会、技术交底会、民工学校)时间举办一次质量安全教育活动,参赛岗位要有不定期对岗位上的青工质量安全教育纪录和检查排除质量安全隐患纪录。并要求各参赛岗位制定本岗位的质量安全理念和质量安全注意事项。二是开展质量竞赛活动。在参赛岗位上,各工区、作业班组和各参赛岗定期对职工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三是开展青工质量安全百分达标活动。活动中,我们针对质量安全考核内容,采取青工全员参与,每月打分、每季排名评比,并将名次在各单位张榜公布,前三名奖励,后三名罚款的方法,把青年职工的生产质量与奖金挂钩,有效促进青年职工整体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四是选树阶段性质量安全典型,为青工树立质量安全工作的榜样。XX年年底,我们将评选出青年质量、安全明星和青年质量安全明星岗,对其进行表彰奖励。并在内部报刊中开辟风采专栏,对其事迹进行宣传,在青工中营造学先进、比先进的良好氛围。为调动各岗位的积极性,促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的先进性,各工区、作业班组根据活动杭州市江东大桥建设指挥部下发的《杭州市交通“青年安全示范岗”创建、管理办法》、《杭州市交通“青年安全示范岗”考核细则》,制定了各岗位详细的《创建青年安全示范岗活动考核细则》。经理部领导小组按照各岗位考核细则每周检查,每月打分,并将成绩备案,作为年度评选指标。通过考核,极大调动了青工参与活动比超先进的积极性,也促进了青年质量安全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树立了共青团组织的良好形象。

四、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杭州市江东大桥建设指挥的统一部署,不断拓展活动内容,扩大活动规模,加强监督管理,更好地发挥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在企业建设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篇6

关键词:精细化质量管理 精通 精准 精致 步骤

一、概述

当前军工企业正面临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原材料价格及工人工资上涨、竞争对手的价格战等外部压力,同时也面临着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两张皮”、制度不完善、观念守旧、能力不足等内部诸多不利因素。因此,通过实施精细化质量管理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精细化质量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质量管理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注重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是一种更合理、更细化、更严谨的科学管理模式;她采用过程方法不断总结和提炼,从而找到完成工作的最优方案;她运用系统的管理方法,理清各项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统筹兼顾,不断优化系统,整合资源,助推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三、精细化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

精细化质量管理的“效”在精,就是要精通、精准,只有精通业务方能准确把握,确保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提高工作效率;“质”在细,就是要精致,把每项工作都细化、量化,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它做到最好,提高工作质量。

1.精通

要求企业每位员工精通本岗位的业务,掌握本岗位工作的重点、要点和难点,并且能运用相关专业知识一一解决,她要求全体员工必须是职业化的,必须全面提升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凡事三思而后行,先谋而后动,做到胸有成竹,这是把工作做对、做好、做精的前提条件。

2.精准

克罗斯比是“零缺陷管理”的创立者,并以名言“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而闻名。精准就是要求我们事先把各项工作精确定位,明确工作目的和内容,然后按部就班、严格执行,确保第一次就完成工作,避免返工、重复劳动,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保障。

3.精致

精致就是确保在把工作做对的基础上,精益求精,细化、量化各项工作,明确每项工作由谁来做,什么时候完成,要做到什么程度。任务承接人应通过分析,搞清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风险分析,制订风险管理计划及应急预案,尽自己目前的能力把工作做到最好、最优,精致是提高工作质量的关键。

四、精细化质量管理的实施步骤

精细化质量管理的精髓就是要站在顾客的角度设计和生产产品、转变陈旧的管理观念、提升全员业务能力、优化规章制度和流程、明确各部门和各类人员的责任,全面提升全员的执行力,使各部门及各类人员的工作可量化、可考核、可分析、可改进,向管理要效益和效率,实现降本增效。以下详细地阐述如何按照PDCA的管理模式开展精细化质量管理工作,图一为精细化质量管理流程图。

图一:精细化质量管理流程图

1.P(策划)

1)追顾客

顾客是企业的根基,若企业没有顾客谈何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必须以顾为关注焦点,紧追顾客需求,排顾客之所忧,解顾客之所困,供顾客之所需。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站在顾客的角度开展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工作,以产品的先进和质量的可靠征服顾客,赢得顾客的满意甚至是忠诚是企业追求的永恒的目标。

2)转观念

领导对组织内部各项工作是否能顺利推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企业航行的方向标,他们能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设备、工作环境等支持,因此,转变观念首先应该从领导层开始,只有他们意识到了某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抛弃陈旧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吸收、学习、推行精细化质量管理,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我厂的质量管理体系,在2010年以前每次体系外审之前大家都忙于补各种技术资料和各种记录,体系工作开展的深度不够,自2010年以来,总经理把质量工作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推行“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的质量理念,提出质量管理日常化、常态化的要求,在厂管理者代表的亲自带领下,把管理评审落到实处,将管理评审改进计划纳入年度质量计划当中,修改完善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质量管理文件,提高内审员队伍的素质、充分利用内审员和质量管理员将内审活动和质量监督结合起来,达到内审和质量监督的双重目的,组织富有特色的“质量月”活动、组织评选年度“质量先进个人”和“优秀内审员”等工作,目前我厂的质量体系工作已经进入常态化,各部门都做到了事前有策划、过程有记录、考核有结果,把质量工作融入日常工作当中,那些外审前集中补资料的状景已经一去不复返!其次,转变全体员工的观念。正是在以上强有力的举措的推行之下,全体员工改变了过去“差不多”“还凑合”的工作态度,把工作量化、细化并落到实处,把自己的每项工作都做细、做实、做精,推动我厂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提能力

开展产品的设计、生产、采购、管理等各项工作都必须要求相关的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若能力不足或根本不具备相应能力,就会在工作中出现策划不到位、实施困难、进度缓慢、结果偏离预期,甚至是南辕北辙。因此,能力是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的关键性因素。提高员工的能力有以下措施:

a)针对市场、设计、采购、生产、质量、售后服务及各类管理人员,分别拟制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培养计划,并将培训和培养计划落到实处,重点培养核心和骨干员工。

b)定期开展技术或管理交流研讨会,由核心和骨干员工主讲,将其所掌握的技术、经验、技能与大家分享,促使大家同学习、共进步、优势互补,在工作中少走弯路。

c)用项目来带动员工能力的提高,很多思维、经验、想法、技术、技能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掌握和领悟,并运用到后续的项目当中。

d)突破传统“一带一”的师带徒模式,实行“一带多”、“多带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新手吸收多人的技术、技能、经验,促进新人的快速成长。

e)引进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利用他们技术和管理技能和经验来带动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f)加大国军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及时更新和增补相关标准,使各类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能在公司OA系统方便的查阅到,促使员工的工作符合标准。

4)优制度

精细化质量管理追求的是效率和效益,对于阻碍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制度和流程要结合实际进行相应的优化和完善,甚至是废除,对于能促进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事项,尽快建立相应制度或实施细则,推动管理的规范和效益的提升。如为加强对出差人员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结合目前实际情况,集思广益,制定了《出差管理实施细则》:一是理顺出差管理流程,明确各部门责任;二是量化工作任务,实行奖金挂钩制;三是建立及时反馈机制,避免资源浪费;四是形成质量反馈机制,优化产品设计。

5)明责任

明确各部门、各类人员在科研、生产、管理工作当中的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管到位,管必出成效,避免无人管理或管而不控的现象发生。

2.D(执行)

质量管理体系涉及市场、设计、生产、采购、检验、售后等多个过程,且这些过程环环相扣,前一过程的输出作为下个过程的输入。除了要有精心的策划之外,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执行做支撑,否则将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如2012年11月,在组织XXX型号飞机交付试飞过程中,发生一起飞行事故,一架XXX型号飞机坠毁,两名试飞员牺牲,经事故调查认定,这是一起由于左右飞翼“副翼操纵悬挂接头”装反造成的严重质量事故。因此,我们应借鉴日本武士道精髓,培养和树立员工的绝对服从意识,提高全员的执行力,不管我们做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严格按照规范不折不扣地执行,用心把事情做好,确保工作完成的进度和质量。

3.C(考核)

考核是对阶段性工作的验证和评价,找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促进工作的改进和完善。要做好考核工作,应做好以下两方1)结合部门实际情况包括项目的设计、生产、采购、检验、管理等工作,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使考核体系更科学、合理、公平。

2)组建的考核小组成员,应熟悉考核体系并掌握所考核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流程,使考核工作考到点子上,体现所考核工作的真实状态,挖掘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助推项目及各项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4.A(改进)

鉴于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特性和企业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是企业永恒追求的目标,只有持续改进产品、服务和管理,才能不断地增强满足顾客的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改进工作:

1)通过顾客满意度调查、顾客走访、市场调研、与顾客沟通等方式,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对产品的需求,通过分析,确定产品研制和设计生产改进项目,在企业内部组织实施。

2)通过评价内外审结果、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情况,结合管理评审结果,确定产品或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项目,并将改进项目落实到年度质量改进计划当中。

3)通过对入厂检验过程、生产过程、售后服务过程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或管理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并组织相关人员确定纠正或纠正措施,每月定期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通报产品质量问题,确定后续需要整改的项目及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提出产品改进建议,并确定哪些建议被采纳,由专人负责对整改项目和被采纳的建议按时间节点进行跟踪验证,并在下一次质量分析会中通报整改结果。

五、结束语

推行精细化质量管理使质量管理工作从粗放到精细;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从管到不用管,人人都自觉地按照既定的流程和程序办事,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并能准确、高效、优质地完成,使企业的软实力得到全面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上一个新的高度,市场推广再创新篇!

参考文献:

[1]《精细化管理IV把小公司做强》陶永进著 新华出版社

[2]GJB9001B-200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总装备部军标出版发行部出版

篇7

为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药具管理使用工作,及时向广大育龄群众提供高效、安全、优质、简便、经济的避孕药具服务,不断满足广大育龄群众日益增长的避孕节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的需求,依据《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药具管理使用的意见》文件夹精神,结合本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对国家免费提供的避孕药具管理使用

1.按时上报避孕药具需求计划。每年9月20日前,各街道根据辖区内使用药具人数、库存数量等要素,按自下而上的原则编制药具需求计划,报区人口计生局,区人口计生局上报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确定药具分配方案。各街道严格依照药具分配方案,定人、定时、定量调拨药具,保证供应,避免浪费。

2.加强免费药具的主渠道建设。加强对育龄人群实行分类服务,在完善现有发放渠道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公共场所等免费药具发放载体建设,使药具发放更加人性化、更为便捷。将流动人口药具发放纳入管理和服务,不断提高药具发放的覆盖面和及时率。

二、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药具质量管理工作

1.加强药具管理基本建设。按照《省计划生育药具工作管理规范》和《省计划生育药具质量管理实施细则》相关要求,加大药具仓库建设力度。保持常温库温度为0℃-30℃,阴凉库温度0℃-20℃,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

2.切实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在计划生育药具仓储、调拨、发放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计划生育药具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收集、反馈计划生育药具质量信息。对计划生育药具的入库、库存、出库、发放情况,进行实时统计和监控。报废过期、变质、失效的计划生育药具,要严格依照计划生育药具报损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程序报批和处理。

三、坚持以人为本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1.拓宽药具多渠道发放模式。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扩大药具发放的服务范围,实现药具发放形式多样化。落实以主动发放和自动领取相结合、免费发放与自愿购买相结合的多种发放模式。通过多网点、宽渠道、全方位的药具供应模式,提高药具发放的便利性、育龄群众获取药具的易得性,逐步实现药具由单一发放向多渠道发放的工作转变。

2.完善药具随访服务制度。坚持知情选择,进一步规范随访服务,切实提高随访服务的及时率、有效率和满意率。各街道、社区必须坚持月随访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服务记录,在随访中不断了解避孕药具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检验方法,逐步提高咨询服务和随访技巧。根据不同的需求,为育龄人群分层次提供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和人性化服务。

3.建立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的报告制度。各社区、街道发现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的,应当及时向街道计生办、区人口计生局报告;区人口计生局向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报告。

4.开展药具使用效果评价监测。各级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或服务机构要按照《全国计划生育药具质量和使用效果反馈管理细则》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的计划生育药具质量信息和使用效果反馈体系,及时、准确反馈计划生育药具质量、使用效果和重大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更好地为育龄群众服务。

四、加大计划生育药具专项清查和考核评估力度

1.切实加强对药具工作的领导。要把药具工作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体规划之中,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相关人员配合、育龄群众响应的工作格局;确保对药具工作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逐步实现育龄群众药具免费发放服务均等化、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篇8

关键词:许可证 现场 审查 证据

生产许可证制度是根据国务院440号令。2005年9月1日起正式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精神要求,总结了20多年来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的成功经验,借签了国外生产许可管理的有效做法,突出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健康协调的立法宗旨。体现了科学公正,公开透明。程序合法,便民高效地工作原则。《条例》及(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的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具体工作机构职责,细化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突出强调化了获证后监督检查及法律责任。

核查人员指具备一定资质,从事审查申请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的保证产品质量必备生产条件的人员。山东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及山东省质量认证中心采取了科学客观的层层选拔筛选的模式。经过严格的资格初选、培训、考试、注册、面试、入职专业培训、实习、评价等环节,优胜劣汰选拔造就了一批素质高,品质好,专业能力强,吃苦耐劳的生产许可证审查(专家)队伍。大大地降低了现场专业审核风险。审查员的作用是以客观公正的对生产许可证申请企业现场采集信息,并做出评价。

现场核查:核查人员是对申请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现场以客观公正抽样的方法获取客观证据。是生产许可证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审查组依照核查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运用抽样的方法寻找客观证据,对申请企业的基本条件进行核查并做出评价的一系列具体活动。(1)首次会议结束后审查人员由企业负责人带领,按照申请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对企业的主要生产场地,设施的做一次比较完整的观察,通过现场观察,审查组对企业概况,场地设施和现场管理,生产过程,工艺水平等比较全面的基本了解,有利于审查组对核查的重点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评价,做出客观的结论。重点查看企业名称。住所。生产地址。申请单元。设备名称精度,检测仪器,原(辅)材料,是否与申请书记载一致。(二)审查组与企业和实地核查组织单位的沟通(三)核查的企业生产线应该是企业正在生产运行的生产线。(四)审查员在对生产现场进行核查时,应有企业陪同人员在场,有利于核查出不合格问题时,便于企业确认。(五)在对企业的生产现场以及管理文件,技术文件,标准,工艺文件等进行核查时,如发现不合格,应做准确的记录,以保持记录可追溯性(六)审查员在分工范围内发现的情况或问题涉及其他审查员分工范围的,应及时与相关审查员沟通予以核实。(七)审查员应指导和督促企业填好产品型号规格确认表仪器设备确认表。(八)对不合格项及轻微不合格的确定,应反复核实并与组长沟通。以保证其客观性和准确性。2.审查组内部会(一)审查组要召开内部会对各自介绍负责的核查情况,主要是存在问题(二)填写核查记录(三)互相讨论,确定企业现场核查中的不合格项,有争议的问题取的一致意见。并与审查组长沟通,做出决定。(四)企业存在问题不构成不合格项的对企业提出整改要求,提出整改意见(五)对不合格项形成书面材料的整改要求。(3)《工业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办法》将核查项目分为七部分(一)质量管理职责企业应有负责质量的领导并设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人员及机构,管理职责应规定有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和相互关系,在企业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中应有相应的考核办法并严格实施。(二)生产资源提供1.企业必须具备满足生产和检验所需要的工作场所和设备,必须具备实施细则5.2中规定的必备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其性能和精度应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2.企业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设备应维护保养完好。3.企业必须具备具有实施细则5.2中规定的检验,试验和计量仪器,性能和精度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并在检测合格有效期内使用(三)人力资源要求1.企业领导应具有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2.企业技术人员应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及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3.检验人员应熟悉产品检验规定,具有与工作相适应的质量管理知识及检验技能。4.工人应能看懂相关文件。(图纸。配方和工艺文件),并能熟练地操作设备。5.企业应对与质量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四)技术文件管理企业应具备和贯彻实施细则5.1中规定的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如有需要。1.<企业制定的标准应不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并经当地标准化部门备案。技术文件应具有正确性,且签署。更改手续。技术文件应具有完整性,文件必须齐全完备配套。技术文件应和实际生产相一致,各车间。部门使用的文件完全一致。2.企业应制定技术文件管理制定,文件的应经过正式批准,使用部门可随时获得文件的有效版本,文件的修改应符合规定要求。3.企业应有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技术文件管理。4.企业的技术文件包括〈1〉标准文件〈2〉设计文件〈3〉〈工艺文件〈4〉检验文件〈5〉包装。存储,运输等文件。〈6〉其他文件。采购过程一般包括〈1〉采购文件控制〈2〉对供方的评价控制〈3〉采购合同的控制〈4〉采购产品的验证控制。(五)工艺管理1.企业应制定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并严格进行管理和考核。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工装器具等应按规定放置,并应防止出现损伤或变质。2.企业职工应严格执行工艺管理制度,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3.企业应明确设置关键质量控制点,对生产中的重要工序或产品关键特性进行质量控制。4.企业应制定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并依据程序实施质量控制。名词解释:(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特性可区分的特征)(特征产品、过程或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对产品质量不易或不能经济的进行验证的特殊过程应进行设备认可工艺参数验证和人员鉴定,并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和实施过程参数监控。5.企业应规定产品标识方法并进行标识。6.企业应制定不合格品德控制程序,有效防止不合格产品出厂。(六)产品质量检验1.企业应有独立行使权利的质量检验机构或专(兼)职检验人员,并制定质量检验管理制定及检验和计量管理制定。2.企业有完整、准确、真实的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根据质量特性,取得科学的数据,出具科学可靠检验报告。3.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按规定开展产品质量检验,做好检验记录,并对产品的检验状态进行标识。4.企业应按相关标准的要求,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和试验,出具产品检验合格证,并按规定进行包装和标识。如产品标准要求型式试验或定期检验而需要进行委托时,应委托有合法地位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七)安全防护及行业特殊要求1.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安全生产制定并实施。2.企业的生产设施、设备的危险部位应有防护装置,车间、库房等地应配备消防器材,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应进行隔离。3.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和劳动防护培训,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4、企业应在建厂初期或申请生产许可证前,进行环境评价。

审查员在对生产许可证申请企业现场审查时,应按《实施细则》和作业指导书要求,根据分工逐一进行,做到勤、望、闻、问、记。审查现场和询问时,应耐心大方得体,语言简练,有必要和条件时可对重点合格项及重点不合格项进行拍摄,并遵守保密原则。新申请的生产许可证企业从建厂始查验证据。换证企业应对其生产许可证获证时起抽查证据。但至少抽查一年的证据,证明申请换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持续稳定生产质量合格产品的能力,为行政机关审批发证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技术评价材料地保持获证时状况。

篇9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Hydropower 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nalysis

Wang Bin-zi

(Hengshui furong new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Hengshui Hebei 053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exists, and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hydropower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to ensur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Key words】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Quality control;Measures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众多建设管理者的一个难题。其实,只要能健全质管机构,完善制度体系,建立质控大纲,分清责权界限,充分授权监理,加强监理考核,确保旁站到位,强化随机抽检,严格处理闭合,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控制也不是一件难事。大规模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是我们所面临和经常思考的课题。

1. 当前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质量管理目标不明。

主要表现在战略上重视不够,虽然大多数工程都提出了“优质工程”、“一流工程”、“精品工程”等口号, 但这些目标口号概念在一定层面上是模糊的,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速度”而“轻质量”的倾向, 因此很难完全、准确把握工程质量要求, 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2)建设管理关系不顺。

一方面, 大规模水利水电建设动态的质量管理工作中, 人员队伍和工作精力受到限制, 难以保证监督检查的深度和及时;另一方面,工程的建设单位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质量监督部门有时隶属于同一个地方或部门, 容易导致地方和行业保护,不利于质量管理工作的到位。

(3)建设程序执行不严。

水利水电工程大多数为公益性项目,一般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回报,投资形式以国家投资为主。一些地方和建设单位往往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争取国家投资上,前期工作不够充分,争取到建设资金后,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匆匆开工建设,甚至不办理立项审批手续,以致完工后无法验收, 对整体工程质量无法评价。同时,一部分项目法人不具备实质条件, 责、权、利分离,难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4)施工过程控制不严。

一是精细化管理不足,施工过程工艺作风比较粗糙,缺乏精耕细作,质量缺陷较多。二是措施落实缺位,虽然制定了作业指导书、施工措施等,但未能严格执行并落到实处。三是基础管理薄弱,质量记录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闭合性较差;生产性试验结果整理、分析、总结、改进的资料不全。

(5)人员队伍素质偏低。

近几年,水利水电行业加大了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力度,施工、监理、质监等队伍和机构建设大大加强,但质量管理专职人员力量仍较薄弱,专业素质难以满足工程要求。少数现场质量控制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施工规程和监理有关规定操作;工人素质不高,存在偷工减料现象等。

(6)执纪执法力度欠缺。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一直未在政策层面上得到解决, 导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现象比较普遍;水利水电施工、监理等有关资质的审查、核准工作也相对迟缓,一部分具备相应条件的水电施工、监理企业及其人员无法参与市场竞争,对各种无证或越级从事工程建设以及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行

为的监控和查处也不够及时和有效, 制约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提高和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度开展。

2. 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措施

2.1 提高质量观念意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投资大、工期长、涉及面广,工程质量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社会问题,是水利水电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直接关系到设计、施工、业主的效益和形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就是质量的实现过程, 质量管理“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因此,应树立“大质量”观念,即工程质量既包括内在质量(讲求“内实”) ,也包括外在的质量(讲求“外光”);既包括工程的实体质量,也包括形成实体质量的工作质量。同时, 广泛开展“质量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使每个岗位真正地认识到“质量是建设工程永恒的主题”、“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今日的质量是明日的市场”,企业良好质量信誉、合理的质量成本依赖于各岗位的优质工作,使员工明确岗位质量工作特点、范围,使员工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维护企业质量信誉,通过常抓不懈的教育、培训,使企业员工对施工质量必须达标、创优形成共识。

2.2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要做好质量管理与控制,管理体系是基础。有了体系,就有了程序,要有管理的措施、内容,还有管理的部门和管理的责任人。

(1)一是要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首先,业主单位要设置管理工程质量的分管领导和具体管理工程质量的部门,分别给予他们管理工程质量、处理质量事故的权力和职责。监理单位应设立专职质量副总监和质量技术保证部,分别确定相应的职责和要求。施工单位从班组到施工队到项目部要形成“三检”组织机构,约定各自的职责,形成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三方并举,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2)二是要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首先,要制定质量管理办法,从总体上约定参建各方在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的职责、权限和义务。其次,要制定工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工序、环节, 以及抽检结果、外观质量等各个细节作出奖罚的规定,通过奖惩激励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营造良好的施工质量管理氛围。同时,还应制定设计考核管理办法、监理考核办法或细则、验收管理办法和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并在一个单元工程完成后, 及时进行评定,及时整改,为后续单元工程质量的提高指明方向。

(3)三是要有各建设阶段的质量控制大纲。即抓住相应阶段的质量控制点,制定出工程建设各阶段的质量控制重点和关键点,明确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和方向。

2.3 严格质量控制过程。

严格质量控制过程,就是要严格抓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从第一道工序起抓质量, 做到质量不留后患,工程不留遗憾。

(1)一是要细化事前控制,做到预警防范、准备到位。包括建立预警制度,并结合工程特征对重点复杂部位及重点工序制定相应的施工导则;严格控制检查施工用原材料,从采购、进货、贮存等环节进行层层抽样检查,严格把关;建立“明白卡制度”, 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 将主要的工艺要求及相关解决措施进行编写, 保证现场施工人员人手一卡,以提高操作人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召开技术交底会,工程开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二是要强化事中控制,做到规范纠偏、责任到位。包括严格实行“三检”制度,即施工队技术员进行“初检”,专业施工队质检员负责“复检”,质量办专职质检工程师负责“终检”, 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质量检查记录;推行“无缝交接”制度, 坚持工序传递卡及节点工序会签,保证施工工序间传递时不留质量问题;推行“样板单元”工程制度,通过“典型引路”, 带动其他员工、其他部位的进步和提高;实行重点工序质检员旁站监督制度、施工过程奖罚制度等。

(3)三是要重视事后控制,做到督促检查, 落实到位。包括严格执行检查制度,及时检查处理已发现或怀疑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减少后期处理难度; 坚持分析制度,定期召开质量月例会,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预防措施或限期整改, 并在其后的施工中督促检查、落实; 坚持考核制度,实施质量“季考核、年评比”,施工质量与经济利益挂钩,并对重点质量工程实施质量特别奖,保证施工质量管理优质。

2.4 加大执法监察力度。

实践证明,工程质量管理仅仅依靠从业人员和相关单位的自律和自觉往往是不够的, 专项治理和执法监督是提高和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补充手段。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对历年来制定的水利水电行业规程规范和建设管理有关规定进行补充、修改、完善, 加强政策法规汇编和编纂工作,制定相应的示范文本。二是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普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规章广泛进行宣传贯彻,充分利用各种协会、学会、研究会等群众性学术团体开展专题研究,进行学术探讨。三是依法对工程质量和质量管理责任处理兑现,凡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明确了的,均应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在行政处罚手段上,必须加大经济处罚的力度,运用经济杠杆处理责任主体因利益驱动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四是要完善举报制度,充分调动纪检监察机关和新闻媒体、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手段, 成立快速反应的执法监督队伍,对涉及工程质量的有关问题和事故进行公开曝光和直查快办,推进质量管理法制化进程。

2.5 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1)为适应目前施工特点和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以共同的价值取向为引导、全员培训为目标、骨干培训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一是编制质量手册, 做到质量手册人手一册, 对所有进入本工程工地的职工进行进场培训, 使其了解工程总体概况和质量总体要求,工程的质量目标、质量体系和质量制度,全面加强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二是在新工程开工前,对新开工工程进行全面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熟知作业内容及质量要求。三是特殊作业人员上岗前,在现场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四是不定期地组织一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工艺专业技术培训,并组织互相观摩、学习和交流, 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培训方式,努力提高员工服务技能。

(2)此外,对从事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政策法规,质量管理知识、技能、手段的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支专业化的质量管理队伍,并以此推动施工质量管理,提升工程整体建设水平。

篇10

全面质量管理与物资采购质量管理

采质量管理就是确保采购的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且能够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物资采购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提条件,为企业稳定生产,持续发展,降低缺货风险提供了保障和支持。采购的物资质量直接决定着本油田的安全生产,它不仅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和生产进度,还有可能造成施工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事故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建立物资采购方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已成为确保油田企业安全生产、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目前物资供应过程中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质量作为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标志,成为国际市场的关注焦点。质量就是现代企业的生命,是其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底线,也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是当前企业经营管理的正确选择,也是开辟市场,谋求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应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检测设备相对落后,配套性差,此外,检测项目不全,以及专业上的局限性,也会造成许多产品性能无法测试,只好送外检验,这就给质量监督工作造成被动局面,不利于质监工作的开展。

如何做好物资供应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采购过程涉及到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供应商的选择、谈判及签订合同、对供应商的质量监督与控制、商品质量检验与验收以及用户使用回访等内容,必须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控制,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严格把好每一个环节质量关口。这也是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应用。

做好采购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物资供应部门应加强物资供应质量管理制度的建设,配备必要的检验检测仪器和装备,组织负责供应物资全过程质量管理和监督,并对一般物资供应质量问题进行及时调查和处理。

推动物资采购标准化工作,制定本企业必检物资目录和质量控制措施,编制并组织实施本企业物资供应质量工作计划,细化采购物资相关质量规定,明确采购物资质量要求。

加强对物资采购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风险管控,包括采购决策、采购计划采购方式选择以及采购招标等,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质量风险,保证物资采购质量。

加强物资供应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加强对物资计划管理,要严格审核物资需求单位的需求计划,在提报需求计划时,应明确所需物资的名称、规格型号、有效的技术质量标准及要求、数量、交货期、用途等内容。在保证需求计划的准确率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油田企业库存资源,有效地提高采购计划准确率,从而保证物资计划的质量,为做好物资采购工作提供前提和保证。

加强采购合同签订管理,在签订买卖合同之前,应全面审核合同的条款,确保所签订的合同全面、准确、具体,明确质量条款,确定索赔依据。质量是合同标的内在素质和外观形态的总合,包括标的名称、规格、型号、标准、技术要求等。对于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必须严格执行相应标准;对于没有上述标准的产品,要写明企业标准名称及代码,提供标准样本存档;对于进口产品或非标产品,必须签订技术质量协议作为合同补充附件。技术质量协议书必须载明,如果到货物资质量低于双方约定指标怎么处罚等条款,处罚后要求其签字确认并在回款中予以扣除。

加强合同签订后的质量监管。要前移质量监督关口,对重要设备、材料派专门的业务人员去厂家进行第三方驻厂监造,通过对“生产前、生产过程、生产结束后”三个阶段的监督检验,改变以前单一的入库(现场)检验的形式,使检验工作变被动为主动,防范供应商因利润减少的情况下,以次充好、降低质量标准的不良行为。

加强到货后物资的质检管理,物资到货后,要加强对标识标注的检验,增强质量责任的可溯源性。严格执行《标识标注规定》,要求验收人员、质检部门将标识标注检查作为物资检查验收的主要标准,按照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和验收依据,对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产品执行标准编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等主要内容进行验收,并如实填报验收情况,对于大型设备、专用设备及技术含量高的物资,诚邀各部门、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协同检验。同时对一些暂无检验能力的必检重要物资,为了保证物资质量,委托有资质的实验室作为第三方进行检验。在检验中如发现有质量问题的物资,要及时通知业务人员与供应商进行联系,进行更换或索赔,对以后出现此类问题采取处罚措施。

加强物资采购的供应商的管理。供应商是物资供应链的源头,如果供应商管理不好,将直接影响到物资供应质量。因此,要严格控制供应商管理,对供应商的准入要坚持实地考核和网上调查相结合方式,对网络内现有供应商进行动态量化考核,实施ERP线上考核方式,全面、准确、真实、合理考评供应商,对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的检查,及时清理不合格的供应商;努力提升供应商动态量化考核质量,完善供应商动态量化考核细则和考核流程。细化、量化考核评分标准,避免考核中的主观性,对出现物资质量问题与不良表现的供应商,依据规定坚决处罚、果断处理。

提高员工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做好质量回访工作

以基层和用户满意度为前提,加强对用户的质量回访,定期深入生产建设使用单位及时征求意见,了解生产建设一线单位对物资供应工作的建议和要求,及时落实解决用户所提出的服务质量和所品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升应对服务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