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范文
时间:2023-10-08 17:23: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大学治理越来越引起高等教育学术界和管理界的重视,任何一种大学治理理念与结构的形成都是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本文拟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透过其要求大学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本质,寻找到治理类型的最佳形式和状态———“善治”,并提出“善治”理念的效率性、民主性、法制性特征。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想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 世纪80 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公司治理理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企业竞争的加剧,公司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经济学将股东作为公司的一切利益指向,企业全部的活动旨在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即企业只是股东实现利益的工具。而利益相关者理论却主张:参加企业决策的权利是所有受企业影响的利益相关者都具有的,管理者负有的信托责任是服务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的目标应该是促进所有相关者的利益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1]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由多个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契约联合体’,所以企业的所有者不能仅仅局限于股东,还包括所有利益相关者如企业的雇员、供应商和债权人等”[2]。企业的风险是由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承担的,利益相关者之间是独立、平等的。集体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经济学家们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范围和认识不尽一致,他们依据不同的标准将利益相关者划分为不同的形式。例如按照相关利益群体与企业是不是存在交易性合同关系,查克汉姆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契约型利益相关者以及公众型利益相关者。根据与企业联系的紧密程度,克拉克逊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和次要的利益相关者等。虽然利益相关者理论最初是由企业治理问题发展而来的理论,但是企业存在的目的与核心便是追求“利润”,企业中股东的利益是企业的核心利益,企业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仅是维持自己公司正常运转的手段,即达到“共赢”,且企业中股东的战略思维与决策能力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全局、导向性的作用。“在公司治理实践中,彻底改变公司的权利和责任基本框架不能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某种合理性作为理由。”[3]可见,企业并不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在企业内外追求相关利益者权利的平等、责任的绝对分担都是不现实的。
(二)大学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
与企业不同,抛开大学由职能的扩展所带来的所谓的“学术资本主义”,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大学(本文主要指公立大学)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股东。“在一个合理的社会里,权力是由权利派生出来的,是人的权利派生出来的社会组织(如政府)权力。权利是自生的,权力是外赋的,是人们的权利所赋予的或让渡的。”[4]大学里的人员以学生为本,大学里的活动以学术为本,因而大学里的行政性权利便是师生让渡出来,是由学术赋予的,行政性权力的有效性也需要从学术那里得到检验。大学这个学术共同体的特殊性便在于此,其存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并不是对立存在的,行政权力需要在以维护学术权力的纯学术意义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效用。“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学术价值,应当是相关行政权力自身的核心价值。”[5]可见,能对大学行使独立控制权并没有专属的哪一类人或者个人(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大学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青岛大学的李福华教授根据利益相关者与大学的密切程度不同,将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第二个层次是重要利益相关者,包括校友和财政拨款者;第三个层次是间接利益相关者,如科研经费提供者、产学研合作者等;第四个层次是边缘利益相关者,包括当地社区和社会公众等[6]。既然涉及如此复杂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大学的决策绝不能顾此失彼,需要在诸多利益者之间寻求共同决策与相互制衡机制,实行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模式。
相关利益者共同治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大学管理体制创新的一个方向,需要大学的各利益相关者根据他们参与大学治理的意愿、责任感和能力等,在大学治理结构中各得其所,各行其力,并创设良好的制度保障和外部环境给予支持,实现共同“治理”。然而,对大学自身而言,大学的治理不善一方面归咎于政府的过度行政化,此外也应从自身老化及低效的管理模式进行反思。在大学寻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过程中,“善治”理念作为对治理概念的理性认识与理想追求而形成的一种治理结构的理想状态,是一种既有理性驾驭又注重效率的共同治理体系。虽然文中笔者多以“善治理念”著称,但“善治”并不单单指形而上的理想的抽象理念,亦是一种具体的治理结构与治理体系,是治理的目的所在与理性诉求。
二大学的善治理念:突出治理结构的具体化与理想状态
(一)“治理”与“善治”的概念界定及其关系
治理作为一个管理概念的出现远早于20 世纪。作为管理学界的一个专业术语,“治理”是个舶来词Governance,原意主要指操纵、指导或控制,与Government(统治)的含义是交叉使用的,主要指与国家公共事务相关的政治和管理活动。20 世纪90 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和政治家赋予了Governance 区别于Government 的新的含义。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詹姆斯·罗西瑙把治理定义为:“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它们虽然未得到正式授权,但却能发挥有效作用。与统治不同,治理指的是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一种活动,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因此也无需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7]。这种新的管理机制既包括政府机制,也包括非正式、非政府的机制。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 年发表的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中对治理进行了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8]该报告也突出了治理的四个特征:不是控制而是协调、不是规则而是过程、既涉及公共部门又包括私人部门、不是正式制度而是持续互动。从以上可以看出,虽然学者对治理的概念莫衷一是,但都反映了治理概念中要求共治的思想,要求政府的“无边界”管理方式,强调管理主体的多样性,同时也符合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9]笔者在这里更倾向将“善治”的治理理念视为组织内部治理的概念,因为“善治”理念更贴近组织内部的实际要求以及组织集体利益最大化。
何谓“善治”?此概念的最早提出是在上个世纪90 年代,世界银行将其作为治理的一类形式而产生。善治的本质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10]。俞可平先生在对各家之说梳理的基础上也归纳了善治的六个基本要素构成:合法、透明、责任、法治、有效。“善治”理念的出现并非华而不实的时尚管理新词,而是面对现代管理的复杂、多变、不确定性的现实需要的产物。“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善治的价值理性在于追求管理效率,善治的工具理性立足于民主管理。”[11]可见,“善治”兼具民主与效率内涵,并将相关利益主体的不同方向的利益取向协调、消解与中和,使之朝向共同的目标,以互动合作的方式走到一起旨在追求效率的管理模式。大学又何以追求“善治”并将“善治”理念作为最理想的治理体系?无疑,“善治”它满足大学自身对己以及社会对大学治理体系构建的理性诉求和呼应。首先,大学作为一个典型的相关利益者的组织,它本身就不是一个“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组织,它是一个以学科和专业为支点发展起来的集劳动分工、信念坚守、权责统一的、庞大的、多权威共存的学术组织。在这个学术共同体的聚集之地,学术权威理应占据最高话语权,这是大学本质———研究高深学问之地所决定的。其中,非权力性影响力(学术、道德、理想、信念等),它体现与蔓延在大学各个组织与角落,伴随着大学具生而来,具有自我生长性。“善治”的艺术便是将非权力性影响力与权力性影响力融合起来,创造一种相关利益者共享治理的系统。其次,大学日渐面临着管理的诸多挑战。“大学的学科学术属性决定了大学的职能多样、目标模糊、结构松散、人员独立及机构自主的组织特征,而大学这些组织特征又决定了大学之活动复杂、目标复杂、组织复杂、关系复杂和权力复杂的多重复杂性。”[12]大学本身的复杂性外加和外部相关利益者“打交道”,这使得大学需要注入“善治”理念,实行善治治理。最后,大学也必须寻找一个新的效率高的管理模式。“善治”以公共目标为依据展开管理,其大学内部“公共目标”是以专业知识论证为前提的并经过相关利益群体互相博弈后的被大家所接受与认同的结果,保证了学术、学生等非权力性权利参与讨论并与大学管理高层共同协商的权利,从而规避了决策制定与实施时来自不同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掣肘与摩擦。综上所述,善治是大学的治理目的之一,它保证了大学内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是真正的建立在“人性哲学”(凸显人的价值)之上的治理结构。
(二)大学善治理念的特点
“善治”是大学内部治理的一种明智选择,同时它又需作为一种理念深刻地烙印在大学相关利益者的意识里,内化为行为主体自觉的行动。“善治”理念具有以下特点。
1 效率性。“善治”作为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是以“绩效”为切入点及绩效改善作为管理的目标。“对大学而言,善治的目的并不同于政府旨在削减公共开支而更在于提高办学治校育人的效率。”[1“3] 善治”理念中的“效率”不单单指数量上的提高,更是注重质量内涵式的发展。大学有它自身需要保护与守卫的东西,这是它的稳定性。它在精神上高贵,可却摆脱不了对外界物质资源的依赖。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给大学这样的组织提供资源的人有能力对这些组织行使很大的权力。而“善治”理念便是极大可能摆脱外在资源提供者的不合理的干预,最大化地实现大学自身内部在科学配置、管理等效率的提高,在有限的资源内高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发挥大学在办学治校育人中的最大价值。
2 民主性。“治善”理念本身即强调利益相关者共享共治的,权利制衡与互动也是其治理结构和程序上的必然选择。大学治理的民主性存在的合理性可以说是由大学的遗传基因———以学术为向心力所决定的,民主意识与气息也一直是大学学者孜孜不倦的追求。例如“教授治校所蕴含的旨趣是对大学民主管理的诉求,它要求给予普通教师群体参与学校重大事物的决策和管理权力与机会,但不企图独霸权力,也不追求对具体事物的直接管理”[14]。“高等学校除了学术文化的内部冲突外,还有学生文化、管理文化(以管理者为代表)和学术文化(以教师为代表)等三种文化的冲突。”[15]大学的“善治”理念强调相关利益者代表有机会参与决策,它是一个由共同目标支撑的活动,共同目标自身就是一个协商的结果而非仅仅是管理高层左右的决策,同时它通过不同利益主体的协商与沟通降低大学组织内部的复杂性。詹·库伊曼甚至认为:“如果复杂性不受约束,那么这个系统就将朝着无序的方向发展。”[16]大学“善治”理念的特点也要求相关利益者多考虑彼此需要和互相尊重,通过稳定的互动关系的建立,降低大学内部的诸多复杂性,提高效用、团结一致驶向统一目标。
3 法制性。在发达国家里,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大学治理,都有一个共同点:依法治理。“德国的大学甚至是奉行“法律主义”的,政府依法律治理大学,大学依法律自治,德国政治生活中传统的“法律主义也渗透到大学的行政组织之中。”总之,法大于权,法律在行政之上。事实上,在法治国家,大体上也如此,而不只是德国。”[17]在当下,我们不仅需要给经济“松绑”,也需要迫切给大学“松绑”,还大学独立自主的权利。不论是依靠何种力量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制衡与示威,最根本的就要落实到法。中国的立法机构应该对教育法治的实现起到切实的作用,形成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依法行事的有效制衡。“善治并不只是依靠理念支配和组织及其个体自觉自律行为过程,还是法规制度建构完善并对组织的运行及其成员的行为具有规制作用的效果,即善治是具有合法性及权威性的结构性规范,善治的组织需要法规制度提供制度环境和保障机制。”[18]大学是个系统庞杂的组织,其法治建构、制度安排需要穷尽相关利益者各方要素并将其统筹在一个系统框架内,这才是“大学善治”的目的,也是大学善治理念的意义所在。
三大学善治理念的实践意义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根据相关利益者理论,大学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它需要相关利益者共享共治,治理的最终目的与理性诉求是要达到“善治”。“善治”理念的特征符合大学的属性、特征与规律需要,大学需将效率、民主与法制纳入其中实现更好的治理,将自身带入更宽阔的发展轨道。可见大学的“善治”与大学的“统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管理模式,我们需秉持“善治”理念通过一系列的“善治”治理将大学带入大学的理想———至善。同时,我们也需要清楚的是,大学管理体制的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学治理结构的建立受大学存在形式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需要建立大学治理结构进而达到“善治”。大学治理是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当前相应的改革还没有到位之前,在相应的制度与法律保障还没有成熟之前,每个大学、不同层次类型的大学不能盲目跟风,不切实际地跳跃发展,否则会事倍功半。
参考文献
[1][2][3][6]李福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大学管理体制创新[J].教育研究,2007(7):36—37.
[4][5][17]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63.365.418
[7]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
[8][9][10][11][12][13][16][18]眭依凡.论大学的善治[J].江苏高教,2014(6):15—21
[14]赵蒙成.教授治校的实质与边界[J].江苏高教,2013(2).
[15]李福华.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属性和评价[J].现代大学教育,2003(2).
打破“铁饭碗”倒逼高校办学创新
改革事业编制,由高校决定自身编制,决定各级各类人员的数量和结构比例,是高校真正走上自主办学的第一步。
据报载,日前北京市下发《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提出对现有高等学校、公立医院等,逐步创造条件,保留其事业单位性质,探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对现有编内人员进行实名统计,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与此同时,创新公益服务提供方式,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调动社会力量、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可以想象,这些改革必将对公立高校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喜是忧,尚难预计。
篇2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管理学;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020-03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学势因
网络管理学是关于网络管理理论与管理过程的科学,网络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互联网延伸,是管理技术和管理理论信息化的体现。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高校的深入和普及,网络管理已经广泛的运用在高校网络教学、网络德等各个领域。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网络管理学知识开展工作,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同样具有其目的性和自觉性:
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特性使然。2004年颁布施行的中央第16号文件明确规定了“要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将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确立下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直接与学生接触,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也是班级事务的管理者、组织者。专职教师通过课堂和书本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计、组织授课、考核考评等过程也是管理的过程。高校教务的管理者、课改的实施者、舆论的宣传者、引导者直接承担着高校的管理、运行责任,是直接的管理者。
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与传统管理一样,网络管理包括了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反馈等环节,这些环节都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借鉴和吸收网络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可以将网络管理学的科学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绩效。可以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可以充分发挥管理的激励、惩罚、控制、反馈等功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管理的困境
借鉴和吸收网络管理学的知识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在借鉴和吸收网络管理学知识,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网络组织管理不规范,经验管理性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是一种目标管理,最终是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普及和建立,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效果的实现。②这一过程,即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的过程。
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网络组织管理上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主要是经验管理贯穿了教育的全过程,影响了教育效果的实现。网络组织管理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实施网络教学的目标不明确、网络管理与一般管理的权界不清、缺乏专业的管理队伍、网络德育缺乏实质性的领导体制和奖惩机制等。在具体工作中,管理理念陈旧,管理知识缺乏,经验管理占据主要位置、缺乏科学的管理思维和方法,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应对不力。这些情况的存在,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管理科学化的效力。
(二)网络管理过程僵化,缺乏创新和人文关怀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是主要客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倡导的“客体中心主义”,将客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这与当前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方针不谋而合。而在开展网络德育、网络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存在管理僵化、缺乏创新和人文关怀的情况。
一是网络管理主体,即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对自身角色认识不到位。网络管理不仅仅是对具体的计算机业务的管理,更是一种全局化的科学管理方式。高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办公、网络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承担起网络德育讲师、网络教学专家的责任。而由于对这一点认识不到位,使得管理主体的角色、职责单一,认为管理者只负责行政事务,与具体的教学任务无关。管理者只负责发号施令,负责奖惩和监督,这样的理念使得管理者对管理的过程只求稳定,不求突破。管理模式和方法显得单一和僵化,缺乏创新性。
二是具体的施教者,专职教师和辅导员服务学生、服务管理的意识不强。在网络教学、网络德育、网络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没有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尤其是在当下流媒体、微网络全面深入宿舍、深入课堂的情况下,在引导学生应对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舆情等方面关怀不够。利用网络知识,做好网络班级管理,实时了解学生动向,心理变化等方面应对能力不足。在管理过程中,由于对网络管理知识、管理经验的缺乏,使得管理方法简单,难以获得学生的认同和支持。
(三)网络管理机制不健全,效率与效果不成正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网络管理机制不健全,效率和效果不成正比的情况。
首先,管理定位和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聚合力。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有人怀疑这样的管理是否存在。在行政管理的主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管理,从属于学校的整个行政权力管辖之下,网络德育、网络教学的管理显得相对乏力。
其次,理论指导具体实践不足,理论借鉴缺乏科学性。网络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不同,网络管理理论侧重于实践指导、机制构建等方面。因此,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学习。目前高校网络德育的管理,主要由与大学生直接接触的辅导员和专职教师承担。因此,从知识构成上来说,辅导员和专职教师对网络管理理论相对缺乏,对理论的运用也缺乏规范化。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网络管理理论的实践指导不足,网络管理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较差。
再次,管理机制建设滞后,管理效率与效果差距大。管理要发挥其优势和效果,就不得不保证其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转。在管理中,竞争机制、绩效机制、激励机制、反馈机制和控制机制等都是必须要具备的。而目前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机制,依然从属于行政管理,网络管理机制的重要地位没有得到凸显。在追逐管理效率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效果难以呈现,行政管理的高效率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弱效果相对突出。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学构建
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重新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管理的重要性,构建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科学管理的认同机制是必然选择。
(一)加强网络组织管理,实现经验管理向规范管理的转变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是科学管理的前提,是实现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必要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网络管理,需要在科学管理的指导下开展。加强网络组织管理,实现经验管理向规范管理的转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出路。
首先,要明确管理目标,建立目标管理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网络管理属于目标管理,通过网络德育平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育、引导,最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学生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网络管理的目标,要建立网络目标管理体系保障管理活动的开展。建立目标考核体系、明确管理者和教育者的权限职责、建立专门的网络管理队伍、开展网络管理技能培训、建立网络奖惩机制等是组织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规范管理的基本条件。
其次,要树立科学管理理念,促进网络管理的规范化转型。目前高校德育网络管理,依然停留在经验管理的层面。经验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从科学管理的角度而言,经验管理是基本的经验总结,算不上科学管理的理论。而且由于经验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和个体性,因此经验管理很难做到与时俱进。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经验很难发挥其作用。因此,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开展管理技能和知识培训,树立科学管理理念,实现经验管理向规范管理的转变是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如图1.1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管理的模式构建:
从图1.1中可以看出,学校党委及教务管理者、辅导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三个主体运用网络德育管理平台实施教育,通过实施网络管理的目标化和科学化,最终形成绩效机制,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实现。
(二)创新网络管理方式,凸显教育管理的人文性和服务性
管理的过程对管理目标的实现极其重要,法国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是以计划为中心的、各个管理职能交替发挥作用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法约尔的管理理论也被称之为“管理过程理论”。在他提出的14条管理原则中,几乎囊括了管理过程理论的所有思想。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细节直接决定了管理目标能否实现,管理效果能否达到。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网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的过程着手,创新网络管理理念、管理方式,营造积极和谐的管理氛围,凸显教育管理的服务性和人文性是应对之策。
一是管理者要更新管理理念,重新认识和定位自身角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既是网络行政管理过程的控制者,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管理过程的控制者。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管理是一种全局化的管理方式,网络管理是行政办公与网络德育的契合,管理者应承担起作为网络德育讲师、网络德育专家的责任,既要做合格的行政事务办理者,也要做优秀的德育网络教师、德育网络管理者。
图2.1展示了影响网络德育工作开展的几个主体,学校党委和教务管理者、学生辅导员、思想政治课教师以及德育组织协会构成了网络德育工作的四个主体,其中前三位主体属于网络管理组织体系,四个主体通过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实现。
二是具体的施教者,专职教师和辅导员要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意识。管理即服务,这是管理的本质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网络管理中,也要突出这种服务意识。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认真学习和考察流媒体、自媒体、微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影响,在实施网络德育、网络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出现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在网络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应对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舆情等网络管理问题的出现,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室和网络班级管理制度,实时了解学生的动向和心理特征。要加强网络技能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网络应急处置能力。
(三)健全网络管理机制,实现管理效率与效果的统一
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网络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效率与效果不成正比的问题,应从健全网络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机制的管控作用方面做起。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管理的重要地位,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网络管理的长效机制,形成聚合效力,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有效开展。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网络管理上升到教务管理、战略管理的层面,凸显高校网路德育管理的重要性,尽量减少行政管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的影响和干预。建立与网络行政管理机制相区别的管理机制,形成独立的网络管理体系,实现高校德育网络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改变逐渐被边缘化的局面。
其次,健全和完善网络管理机制,实现管理效率与效果的统一。要健全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网络管理的组织机制、控制机制、奖惩机制、培训机制和评估反馈机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特点,建立适应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彰显服务和个性的网络管理机制。将管理的效果放在第一位,同时坚持管理效率的提高。实现管理的高效率与效果的高质量的统一,彰显高校网络德育管理的实效性。如图3.1所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管理的绩效管理过程,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从图3.1可以看出教育主体通过德育网络开展教育工作,明确岗位职责。在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德育目标指导绩效的实施开展,并通过网络管理与控制进行调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绩效改进和导出,完成绩效管理,最终实现网络德育目标绩效。
再次,加强培训教育机制建设,建设网络德育管理队伍。要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为突破口,以高校辅导员和专职教师为主力。组织和建立专门的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管理教育培训,编写管理教材,组织管理竞赛。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辅导员和专职教师的队伍构成,更新管理者、辅导员和专职教师的知识构成,加强管理者、辅导员和专职教师的管理学知识培训。建立培训考核机制,着重检验受训者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实现网络管理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融合,实现理论借鉴的科学化、实践化。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网络管理,需要从认识上、理论上、机制上获得突破。借鉴和吸收网络管理学的知识,不但能够克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网络化、信息化的难题,也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43页。
②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参考文献:
[1]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方世南.网络管理学与管理学科的创新[J].学海,2000,(6).
篇3
一、语言
思想品德教材是以讲故事为基本线索,从故事中阐明道理,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故事讲得如何,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效果。教师要上好思想品德课,就需要在掌握大纲要点和教材重点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思想感情及心理,在讲述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造性地反映教材中的情感,动之以情,为进而晓之以理、导之以行铺平道路。
二、表演
有些课文的戏剧性是较强的。对这样的课,让学生扮角色表演,效果会更好。教师指导小演员体会课文中角色的形象,恰如其分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这对小演员和小观众都会受到启发和教育。这种作用常常是教师语言阐述所起不到的。如《爱清洁讲卫生》、《今日事今日毕》、《独立完成作业》等,都适合用这种形式。
三、音影
这主要是指放录音、放影片,播放歌曲、播放故事,通过音响和屏幕把与课文有密切关系的故事、歌曲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心理随着屏幕上辗转起伏的故事情节产生共鸣,以强化主题教育。如教《坚持民族气节》一文,我把课文改写成小故事,在课堂上,一边用录音机播这个故事,一边用投影仪放表现爱国英雄苏武的崇高民族气节和坚贞不屈精神的影片,把学生引入对爱国英雄苏武无限崇敬、对匈奴王单于无比憎恨的气氛之中,从而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这时,录音机里响起了《苏武牧羊》的歌声,这悲壮而豪迈的歌声把学生的情感带到了最高境界,增长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并决心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学习。
四、实物
教师让学生感受实物的形象,并让学生注意观察,强化感知,再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想象力,从而使学生悟出道理。如教《尊敬老师》一文,老师点燃一支红烛,让学生仔细观察后说:“大家仔细看一看,想一想,老师刚才点燃的红烛具有什么品质呢?”学生很快地明白了“红烛具有燃烧自己而照亮别人的高贵品格”,并进一步通过联想,悟出了“红烛的品质就是教师的品质”的道理,在随后召开的诗歌朗诵会上,学生积极地上台表演节目,歌颂了教师的崇高精神和品质。最后齐唱“风啊,您不要吹”的尊师歌。这样,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不仅进一步明确亲爱的老师是无私的红烛,光荣的园丁,而且加深了对老师的尊敬之情,从而做到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对老师有礼貌。
五、图画
篇4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思想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开创了用科学方法研究管理的先河,标志着人类从经验管理进入了科学管理时代。
二、科学管理理论回顾
泰罗的科学管理,是针对传统的经验管理而提出的,其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社会的内在冲突使劳资对立现象日益严重,导致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科学管理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泰罗指出,科学管理是过去就存在的各种要素的“集成”,即把原来的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和规则,从而形成一门科学。按照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泰罗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主要有:(1)工作定额原理。(2)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3)标准化原理。(4)差别计件工资报酬制度。(5)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6)建立专门计划层。(7)实行“职能工长制”。(8)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科学管理对人性的探索仅仅停留在“经济人”的范畴之内,只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的因素;研究的重点放在企业内部的基层管理与生产管理,属于管理的微观层面。它虽然解决了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却没有涉及企业宏观层面的经营和管理问题。
三、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管理研究与管理实践的影响与启示
(一)科学管理理论对管理学范式的影响
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nn) 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中系统阐述的,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管理学从一诞生开始,就有两个理论范式在主导着管理学的发展,这就是追求使管理更有效率的科学主义范式和追求使管理更加人性的人本主义范式,这种分类方法的突出意义是强调管理学理论范式追求的目标。
科学主义范式以美国古典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W.泰罗为代表,人们往往把科学主义范式称为泰罗范式,即将操作分为最基本的机械元素并进行分析,然后将它们最有效地加以组合。泰罗范式的核心是使工作更加多产和高效。
一方面,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范式,使人们认识到管理学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它适用于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各种管理活动,从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经过充分组织安排的大公司的业务活动。可以说,科学主义范式对管理学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的许多思想和做法至今仍被许多企业组织参照采用。另一方面,泰罗的科学管理演示了工作要素的可辨识性和可重复型,其直接后果是带来了组织及其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把实验的手段引入到管理研究和企业管理的实践
泰罗结合他多年从事机械生产的经验,通过一系列实验对科学管理进行了探索,如著名的搬运生铁实验、铁砂和煤炭的铲运实验以及金属切割实验等。这三项实验从最基本的到最复杂的,都取得了成功,为科学管理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这些实验将科学管理理论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科学管理把实验的手段引入到管理研究和管理实践中去,是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它为现代实验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分析与设计。泰罗主张明确划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由专门的计划部门来从事调查研究,为定额和操作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拟定计划并指示和命令等工作。至于现场的工人,则从事执行的职能。(2)员工招聘、甄选和培训。泰罗认为,健全的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使工人的能力和工作相配合,管理当局的责任在于为雇员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培训它们成为第一流的工人。(3)薪酬和激励。为了鼓励员工努力工作,泰罗提出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4)劳资关系。科学管理理论正是为了实现劳资对立向劳资两利的转化而提出的。泰罗主张,工人和雇主都必须认识到提高效率对双方都有力,有要来一次“精神革命”,相互协作,为共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
(四)科学管理理论的延伸――现代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泰罗的科学管理甚至是更早的巴贝奇等人。20世纪以后,运用数学来研究管理的学者日益增多。泰罗首先提出了最优化的管理思想,主张对工厂内的一切事情,要用准确的科学研究和知识来代替旧式的个人判断和个人意见。科学管理理论和管理科学学派都摈弃凭经验、直觉和主观判断来进行管理,主张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但管理科学学派已不局限于作业管理、操作方法的研究范围,而是扩展到整个组织的管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科学学派是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五)科学管理理论与流程再造的对比
科学管理与流程再造的区别在于,首先,二者考察和研究的主体不同。科学管理侧重研究的是组织中单个人的行为,是管理的微观层面,而流程再造考察的是组织层面的业务流程。其次,二者的理论依据不同。科学管理是基于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斯密的分工理论,通过对工作流程的细化、分解,试图找到一种最佳的工作方式。而流程再造则是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对各个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改造,从而建立完整和高效率的新流程。
科学管理和流程再造的思想在企业管理实践中都曾取得了巨大成功,也有各自的局限。鉴于此,现代管理研究和管理实践应该把对企业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考察结合起来,把流程细化与系统整合的理念更好地应用于运营管理实践中。
(六)泰罗主义的复兴――新现代泰罗主义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管理学出现了一股对科学主义理想追求的思潮,力图对人本主义和后现代管理学的“非理性”进行消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彼得.F.德鲁克(Drucker,1991)的《新生产力的挑战》一文标志着泰罗主义的复兴倾向。我们把20世纪90年代的这种管理学复兴视为泰罗主义在当代的重新复苏,将其称为新现代泰罗主义。
篇5
正如需要理论所述,人的需要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不同的需要,是一个层次化递进的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同一个人有不同层次的需要。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满足自我需要的过程,高校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学生以后的健康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所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经常深入学生之中,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对他们的潜在需要进行有效的解决,尊重他们的各项民利。对学生实行精细化的管理,创造有利的条件,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提供有效的平台和空间,鼓励学生勇于展现自我,满足学生合理的多层次需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因素。在这种良好的师生互动之中,教师可以有效的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可以被激发,师生可以及时有效的交流和沟通,管理工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个性正常的发展,形成健康的心理,提高自身的社会化程度。反之,对立的师生关系降低学校教育的效果,腐蚀教育的成效。正如一位著名教育学家所说,教育的悲剧就是没有人性化,这不但是教育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学生管理工作者在管理工作中首先要热爱、理解学生,进而信任、尊重每一个学生;其次,管理的民主和人性化要求每一个管理者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再次,遇到师生之间矛盾的时候,教师要能够掌控大局,控制自己的情绪,公正的处理矛盾,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教师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师长,而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鼓励、帮助每一个学生。
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在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内因是基础,外因是条件,不发挥事物自身的主体地位,外在的条件就无法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主体的自我教育是健康成才的前提条件。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高校学生管理者需要做好两点,第一,教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如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第二,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指导体系,如大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变被动为主动,在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4构建优秀的校园文化
校园是教育实施的重要空间,优秀的校园文化,是教育进步的重要生态环境,也是一种潜在课程,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进入一所著名的大学,立即可以感受到校园的良好文化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认知、情感、意志、行为都会受到很好的影响,可以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对校园进行合理的划分,对大校园文化和小校园文化进行完美的统一,定期组织班级内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体育运动、摄影美术书画展等,营造出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文化氛围,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三者的有机结合。
5结语
篇6
[关键词]现象学; 方法论; 西方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059 ― 02
一、心理学中的现象学方法论涵义
20世纪初期,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诞生,是其创始人胡塞尔在继康德和斯顿夫之后创立的以先验自我意识为中心的现象学,又称为“先验现象学”,它要求人们应该以一种新的方式去看待事物,就像第一次看到该事物一样。〔1〕现象学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排斥任何来自权威或是来源于习性的中介,而直接把握事实本身。它要求人们在思维和描述时必须是严格地、精确地,并把纯粹经验作为对象,对其进行所谓本质的观察。总的来说,现象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其涵义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 把直接经验作为研究对象
与实证主义的观点相对立,现象学思想的核心观念是把直接经验作为研究对象。实证主义以可观察、可被实验证实的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而现象学反对这种观念,并把现象作为其研究对象。现象学的现象,指的是人的意识经验,这种观点把心理学从简单效仿自然科学方法、疏远人性的危机中解放出来,真正的成为关于人的科学。格式塔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受到现象学方法论的影响,主张将直接经验作为心理学的对象,而直接经验包括人的意向、理解、体验、目的、价值、需要等,这种观点强调了人的主观性和能动性。〔2〕总之,现象学强调以人作为研究对象,而实证主义则以科学为研究终点,这也是二者之间的重要区别。纵览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而现象学的观点正与之相符。
(二) 如实描述意识经验
实证主义主张科学的任务是描述,这一点现象学与之相似,但他们对描述的理解并不相同。实证主义将心理现象的描述作为研究任务,而现象学则强调对现象真实的描述,这是一种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不需要任何前提的、整体性的研究方法。胡塞尔主张这种研究方法应该是依赖直觉的,而不受逻辑思维干扰,是一种本质的直观。如实描述是现象学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它规定我们应不受任何前提、成见、假设的扰乱,在面对意识所呈现的事物时,对其直接地进行描述。格式塔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最能体现出这一方法论的精髓。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也主张对主体经验的如实描述,他提出的高峰体验理论就体现了这一观点,即让主体对体验进行真实的描述和感知。
(三) 坚持整体性原则
胡塞尔不赞成将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运用到人文科学中,他认为现象学所研究的现象本身无需通过外部的观察和分析,而是可以被主体直观、整体地描述的,绝不是若干部分的机械结合,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格式塔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受此观点影响。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整体心理学,而且“格式塔”一词本身就具有整体的涵义,它是在反对“元素主义”理论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将本质的观察化作自然的观察,以整体观与原子观相抗衡;人本主义心理学同样坚持从动态的整体观点出发去研究人的心理现象。
(四) 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原则
实证主义认为研究对象应是可观察和可证实的,因此将许多难以实证的问题排斥在外,体现了明显的方法中心论的原则。而作为反对实证主义而出现的现象学方法论在这一点上同样表现出了相对立的原则,即问题中心原则。现象学主张把研究对象或研究问题放在中心位置。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马斯洛就曾对方法中心和问题中心进行了专门的探讨,在他看来方法和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其意义受社会问题和人的问题,特别是人的潜能、价值和自我实现等问题所规定。〔3〕
(五) 坚持先质后量原则
许多心理学家因受实证主义思想所影响,主张把可证实性和精确性作为科学的目标,在研究中过分强调定量分析,产生了大量零散的数据,并且实证主义不赞成对经验现象进行因果解释和理论建构,造成在研究中获得的大量数据无法整合,使心理学缺乏和现实生活的联系。相反,现象学将发现与揭示先验本质作为其目的,因此受现象学所影响的心理学家大多把心理学的研究重心放在质的分析上,但并不绝对排斥定量分析,只是主张以质为中心,当质的经验反复出现时,再从质走向量的研究之路。格式塔心理学家强调质的分析,注重把质的经验变成量的数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也主张在把握本质的基础上,然后一步一步趋向“越来越高的确定性,越来越大的可能性,越来越客观的外部证实运动”。〔3〕
(六) 非还原论
受实证主义观点影响的心理学家,强调运用还原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胡塞尔的现象学也主张还原,但胡塞尔的还原与实证主义的还原有着本质的区别。胡塞尔认为既不能采用传统的哲学的方法,也不能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而应该采用特有的现象学还原法。这种方法的本质是对事物进行直接把握的一种直观的方法,其基本原则是面向事实,如实描述。格式塔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提倡对心理现象本身进行如实全面的描述,来发现现象本身的结构和关系。〔4〕
二、现象学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一) 现象学与意动心理学
现象学与意动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意动心理学的创始人布伦塔诺作为胡塞尔的老师,胡塞尔必然会受其老师的影响,认为“自我意识”或“纯粹意识”具有意向性,反对内容心理学,以意动心理学概念和方法为基础创立了现象学。反之,胡塞尔的现象学又影响和指导了意动心理学。胡塞尔现象学中对意向性的重视,正是布伦塔诺对意动关注的延续。
(二) 现象学与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以批判原子主义的面目出现,“格式塔”一词本身就具有整体的涵义。首先,格式塔心理学派以整体性原则作为其基本原则。心理现象是完整的格式塔,感觉元素是抽象的产物,而非直接观察的现象本身。例如,苛勒认为只有用现象学的方法对直接经验进行研究,才能达到对事物先验本质的揭示;考夫卡也强调应把人格和环境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人格,而且在解释人格与环境的关系时可以用场内力状态的变化进行解释;而曲调的知觉,空间图形知觉的完整与闭合原则、相似性原则,运动的知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了“整体组织”的客观实在性。〔5〕格式塔学派的“整体组织”思想是通过实验研究的经验概括,受客观素材所支撑的。其次,格式塔心理学采用自然观察法进行研究,即要求个体在特定时间内对观察到的经验材料不加任何修饰,而直接、如实的进行描述。而且在使用内省法对经验进行观察时,研究者应注重感觉经验与当时环境的互动,并尽量使自然经验的原貌能够完整保留。格式塔心理学家重视对经验作如实的描述,用现象学的方法把事物的存在问题悬置起来,存而不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现象还原,直接描述经验以保持经验的原样。
(三) 现象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受实证主义的影响,行为主义将人看成机器,把客体的人当作研究对象,而作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之相对立,对行为主义的观点持批判态度,认为研究的应是主体的人,强调从人的潜能、尊严、价值和人生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全面地整体研究。现象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它使我们从对外部的行为的观察进入到了更深层次的内部的经验世界,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作为理论指导生活。胡塞尔的现象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最后一个阶段,胡塞尔把他的研究中心转向了哲学以及人生观实践方面,提出了“生活世界”的概念,他的意向性学说强调对“自我”的主体及其客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并对这种对象赋予价值和意义;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强调现象学就是一种为现实服务的哲学,它应该为人类提供高的价值规范,使人更富有人性,使人类生活的更好。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研究整体的人、人的本性、潜能等思想和胡塞尔的现象学的意向性学说和生活概念的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处。二是作为方法论探求知识。现象学家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一个直接的命题:心理学是对环境里的人的科学研究。这要求直接面对人的现实问题,不被实验室的程序安排所局限;在强调主观性的同时,不把客观性排斥在外;更加重视内部事件,但也不忽视外部因素。如罗杰斯提出的现象场方法,这是让个体对自身的意识体验予以直接描述,使人们获得主观个人世界的方法。〔6〕
(四) 现象学与精神分析
胡塞尔现象学是以先验自我意识为中心,主张应以先验的自我意识或纯粹意识为对象。纯粹现象学的意识概念并不仅仅指心理学中的意识层面的心理现象,而是包含了如无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层面所有的心理现象,所以说,无意识是意识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非常重视对潜意识的研究,潜意识是其理论体系中的主要概念,但是他并不排除对意识的研究,只是他看来意识处在次要的地位。现象学注重对意识的研究,而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对其的延续。另外,胡塞尔强调自我的先验维度,认为自我处于一个不断生成发展的过程,而弗洛伊德根据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提出了心理发展理论,并针对每一阶段详细叙述了其发展特点,这种动态研究的主张也正体现了现象学“生成性”的特点。〔7〕
三、简评
现象学发展初期,其针对实证主义方法论的过度强调元素分析和经验实证,提出了用整体观取代原子主义,使心理学从疏远人类心理生活实际的危机中摆脱出来。到了50年代,行为主义受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影响而排斥对意识进行研究,漠视人和人的主体性,针对行为主义的这些观点,受现象学影响的心理学家更提倡心理学要重视人的经验,特别是触及人性的领域,并制订了以问题中心、整体性研究等相应的研究原则,在心理学中掀起人本主义思潮。然而,现象学方法论对实证主义的批判过于极端与不全面,对于实证主义的错误,现象学方法论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导致心理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3〕
总之,以实证主义的对立面登上历史舞台的现象学,扭转了实证主义的偏差,抑制了实证主义对心理学的消极影响,拓宽、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的人文主义取向的创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西方心理学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高觉敷.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冯建军.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现象学方法论述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3〕 陶宏斌,郭永玉.现象学方法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
〔4〕 石春,贾林祥.论现象学视野下的西方心理学〔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
〔5〕 朱宝荣.心理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篇7
高职学生时间管理是其对个人的大学生活时间主动地进行计划、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最终达到最有效地利用时间来发展自我的效果。既包括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来节约时间、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也包括克服和消除浪费时间的内外因素。覃隶莲、钟健民、陈惠业等人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与措施》中提出要通过时间记录表、周时间计划等方式帮助学生总结、控制、调整时间管理能力,学会有效地使用时间。张秀娟在《自主学习能力的自我培养》中则提出,时间管理的关键之处在于优化每天的活动,通过目标导向使学习者能够估计不同任务所需时间并计划完成任务,掌握时间管理。此外,李爱国在《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中提出,高职学生应当勤于制定学习计划,掌握有效的时间管理策略,如有规律的学习时段和固定的学习区域、能够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等。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时间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高职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分析高职学生时间管理的影响因素,探求提高高职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教育策略,对于增强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业成绩、提升生活质量、促进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职学生的时间管理现状
2.1时间浪费现象严重,欠缺时间观念。经过高考入校的大部分高职学生长期处于应试教育为主导的基础教育环境之中,对于学习的意愿多数为被动学习。学校、家庭等方面将时间安排得十分紧密,绝大部分学生无需同时也缺乏对时间管理能力的掌握。进入高校之后,学习环境和教育理念、模式具有重大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度强调自我管理,闲暇时光较为充裕。环境的改变及教育模式的转变,使很多刚进校门的高职学生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致无所适从。在自觉支配时间、自我掌控时间方面毫无经验和阅历,更不用说科学合理地管理时间,直接导致其大量时间耗费在上网、睡觉、闲逛和社交等休闲娱乐方面。
2.2时间安排和计划性合理性不够。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理论知识的接收相对较差,但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同时,高职学生追求个性独立,在学习生活中欠缺时间安排的计划性,随意性大。此外,即使有学生制定好了行动的计划,也往往由于思想懒惰和意志力差,使其付之东流。同时,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压力下,高职学生更多的是将精力集中于专业课的实习和社会实践,在自主学习与时间管理的积极性不足,忽视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意义。
2.3自主学习动力差,时间利用效率低。高职学生的学习目的相对单纯,学习主要围绕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实习就业展开,但是这仍然是重复应试教育时期按部就班地上课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从自主学习的角度看,并没有真正发挥出高职学生对自我时间的管理和对自主学习的支配。被动做事必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按接受学习任务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处理,表面上的忙碌和时间“紧”事实上是将自我陷入“盲茫忙”的状态,学习的过程混沌,学习效率低,难以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从事最重要的事情上,花费了时间却没有收获效果。
2.4缺乏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高职学生大都对时间管理概念理解比较模糊,对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不能很好地掌握,即使有意愿通过有计划的时间管理对自主学习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难以合理地规划、掌控和使用时间,零散时间被大量浪费,甚至在面对突发事件的干扰时陷入束手无策的状态。
3.提高高职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措施
3.1转变认识,树立时间管理观念。树立时间管理观念是高职学生从中学生活转变为大学生活的关键一步。科学合理的时间管理,是高职学生获得良好知识储备获得的基本保障。高职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充裕,但因缺乏相应的意识和能力而导致不能合理使用和运筹时间。因此,学校应有目的地培养高职学生时间管理意识, 通过如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通识教育课程等方式为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时间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3.2明确目标,提高时间利用效率。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一个著名的“二八法则”,就是在人的所有事情中,80%都是不重要或相对来说不重要,真正重要的只占20%,但是为了达到最满意的结果,需要花费80%的时间去完成那20%重要的工作。这就要求在培养高职学生时间管理能力时,应当着重强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可根据其大学生涯规划及职业发展规划,列出详尽的远期、中期、近期计划,预算所需进行的活动及时间,按照重要和紧急程度进行排序,再有条不紊地一一解决,使时间增效。反之若是把时间与精力投放在并不重要的事情上势必导致时间的低效与浪费。
3.3强化高职学生的意志品质。尽管时间管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如此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习者能够将既定的时间管理安排确实地执行。因此,时间管理必须以意志控制为条件,也就是能够坚持把时间管理贯穿在学习过程中。时间管理的关键之处在于优化每天的活动, 高职学生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学习困难和干扰,一时难以理解的问题、身心的疲劳、情绪的烦恼等,这时候就需要学生用意志努力地控制自己,使学习坚持进行。因此。应注意确立有规律的学习时段, 使自己在每天预定的时间内的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3.4培养高职学生时间方法和技巧。高职学生学会时间管理,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行为习惯,又会对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学校应开设时间管理相关课程,针对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传授科学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要将时间管理相关内容分散到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之中。时间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高职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主动、自觉、科学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因此必须将时间管理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和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形成课内、课外的立体体系,让学生有意识地利用、开发时间,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最终成就学业和事业。
参考文献:
[1]陈昌盛,周屏.大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管理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2]李玉坤.高职学生时间管理影响因素及教育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
篇8
关键词:专业教学 理论与实践结合 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指,理论知识的教学要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并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在实际中运用知识的能力。专业课教学的目标是为学生就业做准备,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现在工厂的实际需求来看,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一、保证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做好理论的教学工作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每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基本原理、概念,才能运用它们解释或解决实际现象的问题。
著名数学家谷超豪先生非常强调要有扎实的基础:“在学习数学时,不要以为在准备知识和工具还不够时,就能把著名的难题攻下来。”专业课的理论是直接用来指导生产的,学生只有全面,深入地掌握理论知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而这一点却多被一些部门所忽视,只求“高产”,不顾质量,学生在校时间短,学习专业课种类多,门门通,门门松,导致学生工作后不能很快顶岗。
要保证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首要一点是要学生在思想上改变轻理论重实践的态度,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普遍认为学校所学理论以后工作中用不上。实际上工厂用人是不拘一格的,并不是说绘图员只要会画图就可以了,哪怕是仅仅抄个图纸也需要知道工艺、设计、材料等有关的专业知识。而系统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是没法全面学到的,只有在校期间全面地学习所有专业课,哪怕当时并学不精通,也能为后续工作中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充分认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作用。
教师要根据本门课的特点,加强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教学和指导,使教学实践活动成为运用理论和检验理论学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学生从事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理论教学中,在讲清基本理论的同时,也要注意讲清它的实践基础以及它们在实践中有何作用以及如何运用。物理学家吴大猷一贯认为,实验是观察和研究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构思能力的重要手段。每一位学生都要勤动手、多操作。
二、理论教学要切实为实践服务
专业课的理论教学要时刻考虑为实践服务的宗旨,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也不要为了追求科学前沿而忽略了实际应用。就像我们开设的计算计绘图,为了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每年都学习新的版本,从CAXA到CAD2000、CAD2006、甚至到现在的CAD2009,不停地换教材,换软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实际上不少小的工厂现在还在用CAXA,比较大的企业象北汽福田也才用CAD2004,我们的学生有不少参加工作后要重新学习旧的版本。还有制图的有关标准,如粗糙度代号、焊接符号等,不少企业也都用旧的国标,企业的宗旨是效益至上,图纸只要能看明白,简单实用最好。当然说这些并不是否认要学生接受科学的前沿,而是强调既要了解新知识,也不能忽略传统,对学生的要求要切合实际。像新的制图标准在大型的学术交流中还是不得不会的。
三、多给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机会
教学内容要体现开放性,不要局限于书本知识;教学形式要体现为多样性,不要局限于课堂教学。教育家张伯苓就主张寓教育教学于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中。专业课理论知识的运用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实习车间的技能大赛,上级组织的各项大赛等,不仅加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机会,还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篇9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景观行业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忽视了人们在空间中真正的行为使用,很多时候只是在简单的复制。环境伦理学是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之间的一种伦理关系,要想让人类在社会环境系统中和谐发展,“关爱设计”的理念很重要,人在场地中的需求是否会被满足,是否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在设计中是否考虑到弱势群体的需求,这些都是和谐环境的标准,只有设计师尽可能在设计中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才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
1.1缺少合理的人往空间
设计师在设计中往往只重视人的普遍行为和活动的场所,而忽视了人群中的互动交流,使得景观空间中缺少这种活动的空间。更多时候只是满足物质方面的需求,而忽视了非物质的部分。
1.2较少考虑弱势群体的需求
1.2.1针对老年人的设计缺失。老年人经历了岁月变迁,对于生活的要求与年轻人追求标新立异、新鲜刺激不同,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好好呼吸新鲜空气,有地方可以唱一段京剧,品一壶好茶,下一局象棋的地方,这就需要景观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氛围空间。但实际上,很多小区的景观和城市绿地中并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老人的活动空间很少,并且常常和其他的活动空间相冲突。1.2.2针对妇女儿童的设计缺失。现代景观设计中对于儿童活动区的设计,大多只是简单地放置一组儿童游乐设施,铺装上设计成塑胶的材料。实际上,儿童的活动方式不仅仅是使用游乐设施,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提供一些弹性的空间,让他们有选择性地来支配自身的行为才是真正关心儿童的设计。一些街心绿地和道路绿化中的灯光不足,到了晚上非常昏暗,给犯罪分子提供了作案的可能性,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合理的照明设计对于这些区域也是十分重要的。1.2.3针对残疾人的设计缺失。在当今的城市公园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区域只有台阶没有坡道,使用轮椅的残疾人无法进入这一区域。在一些人行道上,没有设计盲道、或者有盲道但常有电线感等障碍物,非常不利于保护盲人的安全。
2设计要求
景观行业从业人员应该在环境伦理学的指导下,秉持着“关爱设计”的设计理念来工作。尽可能地考虑弱势群体的需求,充分考虑人们在场地中的使用情况,不同区域类型的人们的使用需求。
3相关案例解析
3.1中山岐江公园
3.1.1色彩的愉悦。不同的活动场所对色彩的需求不同,植物的季相变化是自然界的恩赐。中山岐江公园中最有特点的色彩应用就是红色构筑物和绿色植物的结合,这种互补色的使用使得整个环境十分鲜活明亮,让人的精神十分愉悦。3.1.2空间形态和尺度的愉悦。一个好的设计,应该营建轻松的感受和愉悦感,各种符合人的审美感受的景观构成环境意向,实际上微妙而又综合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中山岐江公园中有着小时穿越铁轨时的,在这里变为一种没有危险的游戏,使冒险、抗战和寻求平衡感的天性得以袒露;人对水的向往、对空间的探幽天性等都通过亲水栈桥和平地涌泉、树篱方格网的设计而得以充分体现。
3.2奥尔堡海湾水滨公园
奥尔堡(Aalborg)是丹麦日德兰半岛北部的港口城市,临利姆水道,是丹麦最古老城市之一。奥尔堡水滨区设计规划通过使用临近的海湾将这座城市的中世纪中心联系起来。通过这项新的设计规划的运用,城市和海湾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将滨水区域打造成了一个迷人的天堂。在奥尔堡海湾前端设计了针对3个不同年龄人群的3个公园。3个公园排成一列,从细节上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同用途。小朋友的游戏场仅包括圆形设计,采用的色彩是黑色和白色。这种色彩配置与孩子们身上穿的衣服的鲜明颜色形成了对比,所以为整个环境提高了强烈的色彩感。接下来的公园是年龄较大孩子们的运动区。多用途跑道被装有不锈钢网的斜螺旋灯杆环绕着。灯杆的动态形状和夜晚的灯光效果为这个区域增添了特色。最后一个公园是一个比较随意的花园,白色草坪、蓝色的花圃点缀其中。这里得到了素爱平和、安静的老人的青睐。
4关爱设计在景观中的运用原则
4.1安全性和亲和性
4.1.1针对老龄化问题。景观设计同样需要考虑到老年人这个人数增加的群体的需求。老人最害怕孤独,我们的出发点就是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可以给与温暖、温馨、方便的环境。第一,更多的无障碍空间设计十分必要。在竖向有高差的地方尽可能地使用坡道,这样不仅能满足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需求,正常的人群也可以使用。第二,公共设施的通达性。卫生间、停车场、休息区尽量在较为便利的区间之内。这样会方便行动不便的人群使用,尽量减少路上的时间。第三,在绿地中尽量多地放置可供休息的设施,并且放置的方式要便于交谈,老年人喜欢坐在一起聊天,合适的摆放方式可以让他们使用得更加方便。4.1.2针对儿童活动。儿童的心理和成年人不同,对世界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色彩的需求也不尽相同,真心理解儿童需求的亲和性的场地,才是好的设计。第一,符合儿童的生理特征。在儿童活动区的座椅不易过高,可以设计一些可供他们自己创造的空间,例如沙池,软质挡墙等。同时也不应该有尖锐的物体在这里出现,避免让小朋友由于好奇心而伤到自己。第二,对于空间边界的处理。每个场地与场地之间边界的区域是设计中较为容易忽视的地方,植物不易种植得过密,也应尽量避免人的进入,以免发生意外和危险。
4.2便利的设施
①在城市居民区周边应该有更多的便民设施,例如洗手台、社区活动中心、市集广场、哺乳室等。对于儿童活动区也更加应该重视。奥尔堡海湾公园在这一方面就做得很好,这样就吸引了更多的人到这里活动。②整合小绿地。城市中大大小小的绿地是市民活动的重要场所,但是一些小绿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被忽视,由于交通不便等问题鲜有人去,因此对于城市中绿地的整合十分必要,如果绿地周边有河流或者湖泊,要尽量地可接触到,这样会给整个场地更好的活动方式和空间。
4.3更好的文化体验
4.3.1市民参与设计。景观的使用者往往对本地的文化有着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他们其实是最有权力参与设计的。例如罗东运动公园,有很多当地儿童参与了马赛克图腾的设计,如今已经开园16年了,他们已经长大成人,对于这一个区域有着很强认同感,因为曾经他们在这里留下了痕迹。4.3.2结合文化与健身娱乐的主题公园。每个场地有着自身的文化和作用,例如雕塑公园,植物园等。西安大雁塔东苑的戏曲大观园就是以戏曲文化和陕西当地的民俗文化为主题,很多戏曲爱好者也更愿意到这里来聚会练习。
5小结
篇10
【关键词】乡镇农村中学 初中 德育管理 创新探索
1 乡镇中学德育管理的现状
1.1家庭教育轻视德育培养
在农村家庭里,家长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剧了德育实效偏低的趋势。家庭是人生成长、生存、发展的初级环境,因而父母的行为习惯对子女的成长和性格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句话在农村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加深了人们对教育的错误认识,但是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子女行为品格是父母行为品格继承和延续的事实。在对人的德性熏陶方面,家庭具有独特的优势,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子女良好行为习惯、高尚人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孟母三迁,成就一代文化大儒;岳母刺字,培养传颂千古的民族英雄。”在伟大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里,这类家庭教育的典故数不胜数。
1.2学校教育对德育的缺失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也逐渐受到重视,素质教育的实施已走上了正轨,新课程改革也在蓬勃发展。然而在一些乡镇中学,依然走着应试教育的老路,一味地重视升学率,把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教师只强调学科的重要性,不断地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健康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教育评价的单一,致使教师只把考试分数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
2 乡镇中学传统德育管理的弊端
2.1缺少有效地沟通
在农村的学校里面,一些家长们没有文化知识,他们把教育片面的认为只是文化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德育教育,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无能为力,就把教育的全部责任托付给了学校。甚至有些家长不愿意教育孩子,找一些“孩子最听老师的话”等理由来推卸责任,这是农村多年来遗留下的恶习。还有的家长由于过分溺爱孩子,回家后任由孩子看电视、打游戏、玩纸牌。不看书学习,甚至老师询问情况时还包庇孩子。对于这种常见的现象老师们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等到事情严重之后才会通知家长和老师面谈。
2.2学校教育体制不健全
一些农村地区,经济文化依然比较落后。一些学校受经济的制约,缺少一些必要的硬件设备,让孩子们失去了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另外,农村的大多数学校对老师没有进行集体的德育培训,学校并没有对老师的德育方面提出过高的要求,老师们也只是形式化的看书读报。加之好一些的老师不愿意到农村教学,所以直接导致乡镇学校老师德育修养方面不足。学校没有一套系统的教学评价系统,只是单一的从学习成绩来衡量老师的贡献,缺少对学生德智体美培养结果的综合评价。
2.3周边环境严重失调
学校是育人的殿堂,不但需要健康向上的内部环境,而且需要和谐净化的外部环境。在乡镇学校附近,嘈杂声很多,有机动车的声音、街道处混杂的打闹声、叫卖声和读书声混杂在一起,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周边的环境与学校育人要求很不协调,一些乡镇周边遍布着无证录像室、桌球室、游戏机室、网吧等娱乐场所,校园门前的摊点驱之不去,还有的以私人营利为目的,出租黄色书刊和光盘。这些周边环境极易诱惑未成年学生,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这也是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诱因之一。这些环境因素的存在使学校周围的人比较混杂,学生们很容易与他们接触,引发一些打架斗殴的现象。可见周围环境的影响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影响极大。
3 对乡镇中学德育创新的探索
3.1统一家庭与学校认识,确保德育的重要位置
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学校和老师配合建立一个学生档案,对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特长和缺陷进行全面的分析,定期组织家长和老师交流学生动态。学校应当多举办家长会,让家长们和老师共同就德智培养提一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强化老师的道德培养团队,定期组织老师出去学习培训,多鼓励老师读书看报,增长文化素养。督促家长在家中监督孩子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形成“两手都要硬”的培养体系。
3.2完善教学评价体制,注重德育的培养
德育科研在乡镇中学还很薄弱,但是笔者认为学校应有德育研究的课题。这些课题组主要制定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估方案,并制度化地开展专项督导评估,将评估结果与荣誉、利益紧密挂钩,对德育工作有负面影响的老师予以否定。建立班级、年级、老师之间竞争机制。同时,学校也要依照德育评估方案,强化督导、严格考评。考评结果要与教师评优、晋升、奖励挂钩。对德育工作成绩显著的教师、班级给予表彰奖励。
3.3积极组织开展文化活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是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更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每个学期应当举行一些大型的观摩学习活动,抓典型进行鼓励表扬。杜绝校园的脏、乱、差。将现有的文化宣传阵地(橱窗、画廊、黑板报)充分利用起来,初中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文明教室”“文明办公室”“文明宿舍”的评比,以此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4 结语
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我们要正确认识农村当前形势,探索德育工作要领,找到捷径,把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培养四有人才,为把我国建设成世界强国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 下一篇:事业人员人事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