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的功能范文
时间:2023-10-08 17:23: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设计的功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教学设计
1. 前言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理论授课为主,辅以现场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情绪低落,学习效率低,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于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的理论需求,课程教学目标与现场需求的职业能力脱节,学生需要较长时间上岗。为了实现零距离上岗,我们应该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改革体系,设定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生单一的教材为开放的全方位立体资源,变传统课堂讲授为模拟职场环境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变他人管理模式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变个人学习为团队协作学习,变一次性考试为全过程双闭环监控的考核模式的课程改革目标。
2. 《电子技术基本技能》课程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地位及作用
2.1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在电子电器设备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安装、调试、经营与维修人员。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电器设备的生产企业、销售和服务部门,从事日用电器、音频视频家用电器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的装配、调试、销售和检修等工作。
2.2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所要求的能力结构及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焊接基本功。
(2)具有相关电子元器的检测能力和选购能力。
(3)能够熟练使用相关的常用检测仪器(含仪表、设备)和工具。
(4)具有安装、调试、检测与维修家用电器产品,办公自动化设备中某一类电子电器设备的能力。
(5)具有操作、维护电子电器设备的能力。
2.3 《电子技术基本技能》课程的作用及任务、要求。(1)《电子技术基本技能》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类专业和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电气设备维修专业的一门基本技能课,比较系统地阐述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及维修过程中的基本工艺知识、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它是该专业的专业基本技能模块。
(2)本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掌握电子工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初步接触生产实际,培养一定的职业道德和规范的操作技能,为后续电子专业技能实习、职业技能鉴定以及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实践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①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学会安全操作要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
②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作用、分类及正确识别和质量判别方法。
③熟练掌握焊接的有关工艺知识和基本技能。
④熟练掌握基本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了解常见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功能。
⑤掌握电子装配技术和工艺要求及电气识图知识。
3. 本课程设计方案 3.1 课程设计的理念。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及中职学生的素质现状,本课程的设计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
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与课程系统化,以及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相结合,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理论-实践-应用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3.2 课程设计的思路。(1)课程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电子技术基本技能》课程的设计中,我们必须要考虑以下的几个重要问题:①确定什么样的教学内容?②以什么为教学载体?③按什么模式组织实施教学?
第一个问题的解决策略:将实际典型工作项目、案例转换为适于学校进行的学习任务。即确定与真实工作任务一致或接近的教学内容。
第二个问题的解决策略:我们可以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载体,形成由易至难、由基本操作到故障排除的学习情境,编写制作工作单、引导文等工作结合教学资源。
第三个问题的解决策略:行动导向,以工作过程的6步骤展开任务式学习情境,融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为一体,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3 课程构建的方法。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要按照企业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确定课程标准的模式进行开展。
(1)调研与工作分析。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的工种为家用电器维修工。经过调研,毕业生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如下表所示,每个工作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表。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的人员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能力分析表:
(3)根据课程标准设计任务载体。通过分析整合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我们可以选择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中的典型真实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按照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的技能要求,选择真实工作任务,并且按照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和能力形成特点,设计学习情境。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电子技术基本技能》课程。
4. 《电子技术基本技能》课程教学的要求 通过上述的教学设计,目的就是要通过调整课程的内容创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采取新的考核模式,培养学生新颖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按以下的要求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过程要将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贯穿课程改革各环节。本课程的设计可以贯穿“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等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是教练的角色,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教师与学生的观念都应转变,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为自己将来能较好地胜任工作而努力学习理论知识、训练操作技能、提高学习能力、理解企业文化的能力、班组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
(2)课程内容采用真实工作任务,形成职业能力模块化课程。本学习领域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的工作任务,引领学生对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领域的工作环境产生感性的认识,把职业过程所遇到的相关的学科知识和实践知识用工作任务串联起来,体现人的感性-理性-感性的认知规律。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是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每一个学习情景的展开进行都是职业活动的反复演练。
让学生重复的完成阶梯递进的工作任务,引领学生在过程中形成潜移默化的、阶梯螺旋上升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学生不仅得到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增长,同时能培养学生敬岗爱业的职业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的交际合作、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从而进入一个良性的学习循环。
(3)探索采用符合中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要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课程教学围绕的真实工作任务展开,各个学习情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相结合,采用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保证,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采用欣赏式激励方式,激发学生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欣赏式激励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信。教师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几个环节的实施中要对学生充满信心,相信他们能够完满的完成任务,只有这样发自内心的信任,教师就会通过眼神、语言、音容笑貌等表达出来,滋润学生的心田。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因此会变得更加自信,奋发向上的冲动在他们的血管中激荡,于是,他们在行动上就会更加努力,努力完成各项工作学习任务,当然也会取得飞速的进步,通过实践学生都能按照教学设计,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5)采用肯定的评价和考核模式。《电子技术基本技能》这门课程的考核模式,在考核过程中应该采用肯定加分导向的评价模式,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我们在过程考核评价模式中应该积极探索研究以激发、探询学生优势,肯定学生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模式。积极探询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形成的能力,并加以肯定进行加分的评价模式。
①学生自评,采用积极肯定的态度评价自己,使得各种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得以成长,同时认识到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并提出改进计划,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②小组评价,同学间采用积极肯定加分的方法评价同学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积极、真诚的欣赏身边的同学和真心提出自我看法,建立和谐的团队和人际关系,建立积极上进和团结的团队精神,提高团队的学习激情和信心,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工作效果,最大化的激发团队智慧和创新能力。
③教师评价,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观察评价每个小组学习工作完成情况,鼓励学生并提出改进建议。
篇2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工程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王(1966-),女,河南郑州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张怀存(1956-),男,陕西延安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市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0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0JG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087-03
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课程作为高等学校培养计划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课程体系、内容的合适与否影响着培养目标实现。教育部在2003 年正式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并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1]即精品课程应该具有体系的整体性、内容的先进性、资源的开放性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并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要求精品课程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实现手段,基于互联网,包括课程的历史沿革、网上教学资源如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材和课堂录像、教育理念、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改革、学生和专家的评价考核等建设要素。[2]精品课程不单纯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更是一个包含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学制度等多种要素的系统工程。精品课程建设一般分为内容建设、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内容建设及机制建设等六个方面。[3]
1997年国家教委工科处委托制图与机械基础两课委员会组织全国重点工科高校就工程材料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召开会议,对原金工系列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进行了探讨,会议通过了《高等工科院校金工系列课程改革指南》。提出根据“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以CAD/CAM为主线,拓宽基础,重视实践”的总体改革思路;重新规划了机械制造系列课程的内容体系。按照其改革方案而设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是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中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1998年配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拓宽专业口径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专业改革,将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和机械电子等专业合并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了适应扩宽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将“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和“机床夹具设计”四门课程按照重基础、少学时、新知识、宽面向的原则整合优化合并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不仅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工业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均设置该门课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计划80学时、工业工程专业计划72 学时,其中实验8学时;车辆工程专业计划40 学时,其中实验6学时。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机械专业人才需求,实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专业核心能力的要求,[5]学生既要具有必备的理论基础,又要具有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工程能力。2006年“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被列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重点建设课程、2007年被评为校精品建设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完善,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进行了深入思考,特别注重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构建了公益劳动、金工实习、课程内实验、生产实习、综合实验周、课程设计、制造综合能力学科竞赛的基于工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
二、与时俱进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适应学科最新发展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内容涉及知识面宽、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与实际工程结合紧密,图多、层次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促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要实现与工业企业的无缝连接,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科发展,与时俱进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协调传统内容与先进性。
课程的内容围绕产品的加工制造,以机械加工工艺为主线,以优质、高效、低成本、节能减排为宗旨,将涉及到的机床设备、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工艺装备等有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并根据这条主线的需求作为取舍的原则,强调以产品质量、生产率、经济性、可持续发展为中心融入节约能源和绿色制造的理念。从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出发,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能够在理论上进行分析、在实践上具有解决一般技术问题能力。补充新知识,增加现代工业领域采用的新刀具材料、新加工方法、数控机床的基本介绍、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绿色制造等内容,使教学内容能够充分反映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
目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在教学内容的讲授上既要加强基础,又要拓宽知识面;既要保持经典,又要体现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既要掌握基本理论,又要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以少、精、宽、新为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如减少车床进给和螺纹加工运动传动链的讲授,而将这部分内容放在实验课中,学生在现场对着实物进行感性观察,学得更快、记得更牢。对于机械加工工艺拟定、加工精度部分等重点内容仍进行重点讲解,但是更加注重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强化学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水平教材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本,本课程选用韩秋实和王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3版)》作为教材。该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该教材还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编写出版与之配套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集》,分为学习指导和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分析题、计算题和参考答案)。编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用于实验教学。编写《综合实验周大纲》和《综合实验周指导书》用于指导学生完成综合实验周的学习。建设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课程教学网络化平台。制作了网络课件、编写了多媒体教案,网上提供教学大纲、教案、电子讲义等资料,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开设网上答疑和交流通道。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巩固课本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增强理论学习的深入性,使课堂教学得到扩展。
三、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层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理论教学和创新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
深入企业调研,分析整合和提炼典型生产流程所需的知识、技能、核心能力和态度,构建专业认知与实践-金工实习-课程实验教学-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周-制造综合能力-数控加工学科竞赛“多元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实现从模拟型向实战型转变,由限制性向自主性转变,由验证性向综合性转变,由理论性向应用性转变。注重让学生建立起工程的系统概念,了解工艺设计、制造、检验等过程。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先进制造技术—数控编程—实际加工操作,注重层次化、从设计、仿真到实际零件加工的动手能力培养,体现渐进性教学方式。
金工实习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机械制造知识和方法;生产实习使之了解机械产品加工与装配工艺过程和工艺装备,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课程实验教学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教师运用现代实验手段开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了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课程设计选自实际生产课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注意发挥团队作用。重点培养学生制订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综合实验课使学生受到一次接近实际的工程训练,全面实践和了解产品从设计、分析、制造、装配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协同工作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制造综合能力-数控加工学科竞赛满足学生进行创新的需求,进一步融合理论与实践,使学生的工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本校进一步强化和加强生产实习组织、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设立长春一汽生产实习基地,使生产实习取得实效。综合实验周通过学生对产品的设计建模,进行工艺设计、数控编程和在机床上加工出产品,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中只讲述实验中的难点、应注意的事项,而实验原理、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由学生自己在实验预习中完成。另外,安排学生生产实习,使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有一个切身的感性认识,每年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和见习工程师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专业课程设计中融入现代计算机工程软件的应用,实现与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从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产品的建模分析,然后基于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进行零件的数控编程,通过DNC系统将程序传到数控机床上进行加工,得到零件。通过实验为学生建立起制造系统的概念。专业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讨论环节规范化,使学生的课程设计真正取得实效。
面向工程实际,为学生营造现代工业背景的工程大环境。利用北京市的相关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与机床协会密切合作,每年组织学生参观机床展览会并进行讨论和研讨。邀请相关企业的技术工程师到校讲座、联系北汽福田、现代等现代化企业组织学生进行参观,为学生创造机会接触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和行业发展趋势,增加对现代化企业实际的感性认识。学校购置了各种教学模型、高档加工中心、数控车床、FMS系统、机床静刚度测试仪、主轴动态特性测试试验台等实验设备,设有专门的制造实验室,为学生构建了实际的工程环境,使从未接触过工程实际的学生建立应用的整体概念,突出实验的演示性、设计性和综合性,追求实验手段的先进性。
为了适应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验体系研究和实验环节的建设,学校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构建实验平台,编写实验指导书和任务书;编写相关的课程设计指导书。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初步设想设定加工某零件要求达到的精度目标,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项目和方案,并独立完成实验。利用综合实验周的时间开设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和先进制造技术实验等。主要安排反映制造工程领域技术先进性和技术发展动向的实验,包括数控机床加工操作、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实验,使学生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基本技术方法,建立现代制造工业先进技术的实际概念,完成先进技术设备实际操作的基础训练。
四、实施工程意识培养和实践能力提高的基于项目的教学改革
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工程应用为主线,研究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注重工程能力的培养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学与科研相脱节,课堂教学内容缺乏现实感,学生缺乏对先进制造技术的认识和专业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与企业的实践操作彼此割裂,学生运用学科理论与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校园生活与工业实际彼此分离等问题,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实施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整个过程贯穿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
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第一节课,提出基于项目研究的学习。给每个同学发一份项目研究任务书,一个“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项目研究活动一览表。学生自愿组合,1~3人为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随着教学内容的开展,基于项目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下课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遇到问题请教教师,循序渐进地完成项目的研究。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通过讨论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积极的良性互动,相互交流想法、相互鼓励和沟通,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工程能力。实行新的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课堂讨论法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常注意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结合课程的重点、难点,设计课堂讨论题目,通过讨论、质疑和总结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活力,使学生对知识易于理解和掌握。对于习题中的错误,教师设计题目,供同学们讨论。比如对于机械加工关键工序的工序尺寸的拟订,如何判断封闭环是关键,教师给出一个实例,给同学们讨论,然后通过正确和不正确方法的比较,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尺寸链很重要,基准转换用得着;先看封闭环,再判增和减,极值和概率法帮计算;多尺寸计算,图表法最有效” 等朗朗上口的口诀,便于学生记忆。注重结合生产实践,讲课过程中还经常结合科研项目中的问题与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得出解决方案。
3.案例教学法
本课程主讲教师近年承担国家高档数控机床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和北京市自然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得到科研经费上千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在高端数控装备的研制和开发上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将科研成果作为案例介绍给学生,从实际需求、方案的构思、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方式,使学生较真实地接触工程实际,将其中的科学规律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科学思考问题的工程能力。比如在讲到提高生产效率的时候,将研制的复合机床作为实例,使学生深刻理解提高效率的各种不同途径。在讲到机床传动链时,介绍传动链的长短的优点和不足。在介绍数控机床时,以研究的电主轴为例,提出电主轴概念的来源,在于缩短传动链,揭示机械制造科学技术进步内在规律,开阔了学生的学术眼界。其次,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依托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中,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凝练课程特色、持续完善课程体系和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不断探索实践改进,才能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
[2]柳礼泉.论精品课程的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9,(3).
[3]段远源,杨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 深入推进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8,(Z3).
篇3
【关键词】设问技能 电工课程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76-01
设问技能是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以问题为中介进行师生对话,促进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的教学能力。
设问技能按操作顺序来说由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启发问题、组织答问、评价答案和进行总结六个环节组成的。设计问题应该在备课的过程中完成。在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问题要表述准确,避免歧义。要为问题配备标准答案,预想提问中出现的问题并预先制订对策。课堂提问要抓住适当的时机,以恰当的语速、语调和重音把问题表述清楚。提问之后不要立即让学生回答,要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思考时间,并根据学生的思考情况进行启发诱导。在学生回答遇到困难或出现错误时要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得出正确的解答。在学生回答出问题后,要对问题答案进行评价。评价要具体准确,不应模糊或在正误之间模棱两可。设问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责任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灵活运用设置问题的艺术,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教材的要害处,也就是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和容易混淆出错的地方,选择带有普遍性、典型性及思维性的问题而设问并且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设计出设问的方式,或当堂提问;或课后讨论,使教学具有启发性、诱导性和研讨性,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就设问的性质而言,在电工课程教学中常用以下几种设置问题的方式:
一、程序型设问
即针对课堂上已经讲过的内容有程序地较全面地提出一些问题,它有利于知识系统性。例如在《电机与变压器》课中,“异步电动机”这一节讲过之后可以设问:鼠笼式和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在构造上有何主要区别?旋转磁场是怎样产生的?其转速和转向决定于什么?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和转向决定于什么?如何使它反转?为什么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转速和旋转磁场转速之间必须有差别才能使电动机转动?为什么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大而启动转矩不大?……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好异步电动机的有关知识。
二、路标型设问
这种设问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例如:《电工学》中“功率因数的提高”这一节,根据其内容和前面所讲的相关知识,可采取先让学生自学,之后教师再进行提问、归纳、总结的方法。不过为了提高学生自学的效果,可先提出下列问题:为什么要提高功率因数?电感性负载并联电容器后,为什么功率因数提高了?并联的电容器的容量应如何确定?为什么通常不将功率因数提高到1或接近1?这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书,就能够有的放矢,并且通过学生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教师可了解其自学情况,从而针对自学情况作出归纳总结,便可优化授课结果。另外让同学们在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方面下一番功夫,可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诱导型设问
这种设问目的在于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内涵。例如在讲《电工基础》中的“稳恒电源”时,根据其闭合电路,学生们一般都可推导出关系式:E=I*R+I*r,但对式子的理解不一定很透彻,因此可提出如下问题:上式能解释什么现象?当外电路短路时,端电压为多大?当外电路断路时,端电压又为多大?这两种情况下电源输出功率如何?这种设问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电路中各电量之间的关系及电路的各种工作状态等,即可掌握其中的内涵。
当然,也可给学生布置一些课本上没有直接提到,但与所讲知识相关、且能扩展学生思维、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问题,以诱导学生多思考。比如:一般所讲的电阻都是正电阻,但是在求解二端网络的等效输入电阻时,若电路中含有受控源,可能出现负电阻,那么,可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负电阻的伏安特性如何?若负电阻的电流是从低电位点流向高电位点时,电阻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与正电阻相比在上述两个问题上有何异同?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学生的课下独立思考和课堂集体讨论,不仅能对所学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答其所问,而且能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比较、推理等思维形式。
四、警惕型设问
即设置一些看上去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问题,以便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和判断正误的能力。像这种警惕型设问在《电工学》的教学中经常用到,比如下述问题:220V的灯泡经常接在220V的交流电源上,若把它接在220V的直流电源上可行吗?变压器的额定功率为50Hz,若用于25Hz的交流电路中,能否正常工作?变压器能否用来交换直流电压?若把原绕组额定电压为220V的变压器接到220V的直流电源上,其后果如何?……
上述几种设问方式中一系列问题的提出,都会有效的刺激学生们的心理活动,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习效率,并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品质。另外,教师在质疑的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并激励学生设问,使设问的艺术更加完美。
在运用设问技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提问不能脱离教学内容,要抓住教学能容的重点难点进行提问。问题的层次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2.问题设计要有系统性。一个单元的问题要构成一个系统。就其内容而言,要与教学内容的逻辑体系相适应。就其层次而言,应当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层次的问题逐渐过渡到高层次的问题。3.提问要富于变化。提问要富于变化,才能保持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这种变化表现为文体形式的变化、提问方式的变化、答问形式的变化、评价和总结形式的变化等。4.问题表述要简明扼要。问题的表述要明确,以免引起歧义,产生误解;问题的语法结构要简单,措辞要准确。5.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考。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回答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会通过变换表述形式或分解问题化难为易,或提供思路和基础知识来进行启发;当回答不够完整时要会通过追问、反问来促使学生思考,把问题回答完整。6.要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提问后要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肯定正确部分,纠正错误部分,提供正确答案和总结经验教训。这样才能发挥提问的巩固、加深掌握知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政 电机于变压器(第四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年
2.邵展图 电工学(第四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年
篇4
摘 要:本文以“丰田普锐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电路故障诊断”工作任务为例,进行了一体化教学的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学习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
关键词 :工作任务 新能源汽车 课程设计
笔者学校为了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开设了新能源汽车检修课程。要教好这门课,任课老师需要不断学习、加强实践,提高专业水平,带领学生钻研新的领域。
一、课程学情分析
1.课程内容分析
新能源汽车检修虽然是一门不同于传统汽车检修的课程,但也是建立在传统汽车检修基础上的。学生在学习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以及传统汽车检修等基本课程后,方可学习新能源汽车检修课程。新能源汽车检修课程主要学习丰田普锐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比亚迪E6纯电动汽车的技术内容,包括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两大类汽车动力系统的构造、电路分析以及故障诊断。
2.学生与教材分析
新能源汽车检修课程需要学习者有较强的汽车理论基础和动手实践能力,授课对象是五年制(高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该类学生已经在校学习三年,掌握了基本的汽车理论以及常见车辆故障诊断技术。授课教材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崔胜民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该教材全面系统论述新能源汽车技术,重点介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机,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及设计方法等,比较适合高年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使用。
3.课程目标分析
在新能源汽车检修课程的培训过程中,教师采用“行动引导型教学法”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重点掌握油电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提高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整体认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方案设计
笔者以丰田普锐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电路故障诊断为例,介绍如何应用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学习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电路项目。
1.课程任务制定
教师事先用三组线束将丰田普锐斯教学车与其配套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电路测试面板相连,一组学生利用故障设置盒在原车设置故障,另一组学生在电路测试面板上找出故障点并排除。具体要求学生做到如下几点:(1)排除丰田普锐斯油电混合动力系统两个故障点;(2)实车诊断故障在20分钟之内完成;(3)查阅丰田普锐斯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维修手册;(4)使用丰田汽车专用检测仪(型号Intelligent TesterⅡ)和万用表等设备;(5)实车操作动作符合人身、车辆的安全规范。
2.课程组织实施
在课堂上,教师依据教学流程,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该课程一体化教学按任务驱动、分层教学、小组合作以及评价总结等学习法来组织教学,课程组织实施过程如下图所示。
(1)复习课程,引出项目。教师在布置工作任务之前,利用汽车零部件实物、PPT课件,向学生讲解丰田普锐斯汽车动力系统中的驱动桥机械组成和工作原理,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同时引出动力系统的控制电路,研究其组成、工作特点。
(2)分组定岗,布置任务。教师依据学生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一小组4~5人。每辆教学车配2组人员,老师向小组派发工作任务书。设置故障组人员通过讨论后,利用故障设置盒设置2个故障点,同时评价另一组成员在实车排除故障的实操行为。而排除故障小组接到任务书后,查阅动力系统电路图,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准备车辆保护五件套、丰田汽车专用检测仪、万用表和常用工具等。
(3)任务驱动,分工合作。
故障排除组:①检查车辆的安全状况,拉手刹,挂空挡,安装保护五件套。②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观察教学车的故障现象并记录。经过小组成员大脑风暴,分析可能引起故障的原因。③利用丰田汽车专用检测仪检测故障码,读取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数据流。④使用万用表检测动力系统线路的断路或短路,在规定的时间内排除故障,认真填写工作任务书。⑤在工作任务完成后或由于时间关系结束实操行为,恢复车辆的整体原貌,清洁车辆和场地,整理专用设备和工具。
故障设置组:通过小组讨论设置故障点,并保持车辆的清洁,不准故意破坏有关车辆安全性能的零部件;在旁边观察故障排除组成员的每一个细节动作,把优缺点认真记录在工作任务书上,如果出现违规操作要立刻制止;根据故障排除组成员在排故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综合评价每一位故障排除组成员学习情况,并给予合理的建议。
(4)检查控制,排忧解难。学生在实车排除故障过程当中,记录重要的实操步骤和检测结果。教师时刻监督实习场地的变化,排除一些影响教学进度的因素,发现违规操作,特别是安全问题要立刻要求学生改正。
(5)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车故障排除后,开展组内成员自评、小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成员自评主要是提高学生对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电路的认识。小组互评可以使得学生在动力系统电路排故的操作过程中,明白自己的不足。老师点评学生动力系统电路排故的思路、步骤,避免学生走弯路。三种评价有效理顺每位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听取别人的建议,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优化完成项目的方案,灵活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新知识和新技能。
三、课程成绩评定
该门课程的成绩评定由过程性评定和终结性评定组成,二者分值各占50%。过程性评定通过小组成员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三种方式共同完成,整个过程必须公正和公开。终结性评定通过平时课后作业和期末闭卷笔试成绩两种方式共同完成。过程性评定是重视学生电路检测、总成拆装的实操行为,而终结性评定是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两者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汽车维修专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体会
1.学生收获
任务驱动是该课程实施的主干,学生主动,教师引导,将“教、学、做”适当地融为一体。学生可以在模拟的汽车维修情境中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快速掌握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个别学生学习能力较差,通过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互帮互带来完成任务,增强其自信心。
2.师资要求
教师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做大量的工作,例如车辆、工具和设备准备,设计工作任务书和理论课件用的PPT。该课程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操作技能,及时在教学过程中排除影响教学的因素。
3.存在的不足
新能源汽车检修课程是新开课程,教具和设备数量少,而学生多,例如在学习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驱动桥结构的项目中,很难开展驱动桥总成的拆装。由于汽修专业学生未进行高压电工(380V)的技术培训,维修新能源汽车高压电部件的技能尚欠缺。
参考文献:
[1]冯莉群.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设计[J].广州:广东技工教育研究,2012(2).
[2]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马会杰. 技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9(23).
[4]陈永芳.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M]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 工程实践能力 导向 改革 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1.047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教材章节相互独立,不能使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多媒体只能起到演示作用,与真正的操作相差较远;实践学时少,理论与实践不能及时结合,学生枯燥,没有积极性;学生的工程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手段、措施欠缺,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创新意识欠缺。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与实施研究。该研究的特点,一是在教学模式上,为学生营造自由发展的氛围;二是在教学方法上,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的环境;三是在教学手段上,组织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展示设计成果,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四是在考核方式上,多种考核形式并存,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内容及目标
1.1 具体改革内容
(1)改革课程教学模式,设置有利于学生自由发展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程教学初期提出目标,如以往届“机械创新设计竞赛” 为主题,并明确目标完成质量,将纳入期末考核并给定所占总成绩的比例,一般不应大于50%;学生自行提出任务,3人一组自由组队,寻找方法,教师在目标提出约两周后组织学生对任务进行答辩,对任务进行客观、准确评价,指出下一步学习的重点;在学期中组织“机构创意搭接”活动,在学期末组织“机构设计及动力学仿真”活动,激发学生热情。课程教学模式不局限于教师课堂讲授,可以是学生任务汇报、教师指导答疑、活动演示等多种形式并存。
教师引导:提出目标、不规定任务;不规定方法;督促实施、解答疑问。学生主动参与:明确目标,提出任务;寻找方法;边学边干,完成实践。
(2)改革课程教学方法,营造学生自主探究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取材以教材为线索,又不局限于教材,在学生自行寻找的任务中,找到具有共性的问题,引入课堂;在各章节围绕技术的发展,增加新的内容;不拘泥于程式方法的符合度,看重对方法(路径)的找寻过程,看重结果的创新度。
(3)改革课程考核方式,重点以考核学生能力为主,多种考核形式并存,客观准确评价学生成绩。打破传统的以考核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程度的限时书面考试方式,传统考试方式会使学生临时抱佛脚,放松平时的学习。加强对平时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对组织活动参与情况考核、对实验室开放参与程度考核,加大平时考核在综合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重视平时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循序渐进的过程,防止学生考前的突击应付,提高平时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考试题目增加一定量的设计型题目,强调工程背景,克服传统考试中题目的限时性、定向性、唯一性、单纯性的弊端,着意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4)改革课程对应集中性实践环节教学内容,将任务从课内延伸至课外。多数作品可作为课程设计继续研究,丰富课程设计内容;部分作品可作为毕业设计题目深入分析;优秀作品可参加辽宁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1.2 改革目标
通过课堂讲授与学生自主实践,培养学生具有:(1)根据目标范围找寻社会需求提炼课题的能力;(2)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3)独立创新设计机械系统与零部件的能力;(4)在团队中工作、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学生的学习分别通过若干个学习任务来完成,每个任务均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动手实践直接掌握实践知识。在实践中遇到了问题,又使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变成内在需要。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之时,又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从而使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知识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中心,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每个任务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是一个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的过程。具体实施方案见图1。
3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成效
3.1 组织与课程密切相关的教学活动
在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进行了改革的尝试,涉及三个班级。在课程前半部分常用机构理论内容讲解完,组织学生开展“首届机构创意搭接竞赛”活动。
3.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取得成果
共收集作品32件,分别是:颚式破碎机、飞机起落架、活塞泵、压盖机、蛋糕切片机、汽车雨刷器、印花机、台式电风扇摇头机构、带式输送机、鹤式起重机、摄影升降台、机器人腿部机构、车载起重机、多连杆式独立悬挂机构、机械手手指机构、精压机机构、缝纫机踏板机构、机械手手臂机构、筛料机机构、内燃机、活塞泵、插床插削机构、带传动传送机构、飞剪机构、后备箱开启闭合机构、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牛头刨床机构、门式起重机、振动筛料机、挖掘机、洗瓶器、浴室搓澡器。每件作品包括:设计任务书、答辩PPT、机构搭接视频、活动总结。评选出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其中,单缸四冲程内燃机获特等奖;颚式破碎机、后备箱开启闭合机构、牛头刨床机构获一等奖;飞机起落架、汽车雨刷器、摄影升降台、精压机机构、插床插削机构、飞剪机构获二等奖;活塞泵、压盖机、门式起重机、振动筛料机、挖掘机、洗瓶器获三等奖。
4 结语
从改革实施效果看,师生交流加强,学生学习自主性有所提高;设计独立完成,无法抄袭;全体学生参与小组共同设计,加强了与人合作意识,获得了团队工作经验;部分作品可作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题目继续深入研究,课内成果延伸到课外。
该研究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能力本位、任务驱动的理念进行组织教学,构建以实践为主、以知识为辅、以任务为载体、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结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通过小组个体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讨论、答辩、评价等多个环节,通过对任务实施过程中具体环节的训练,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习,使学生具备对任务综合的分析能力、知识选择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对问题的判断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工作质量及效率和团队合作能力、自学能力等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要求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辽宁省教育厅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培养卓越工程师创新与实践能力途径的探索”(2012-150)。2014年沈阳工程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与实施”(Q20140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高广娣,朱荣光,等.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机械管理开发,2013(4).
[2] 赵晓平.《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13(2).
[3] 宋丽莉.《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3(2).
[4] 王立勇,李乐.跨专业开设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授课方法研究[J].科技教育创新,2013(1).
[5] 马雪洁,王云飞.基于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的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13(5).
[6] 刘唯伟.高职机械类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2).
篇6
关键词:职业能力;“6+2”基本原则;公共关系;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戴士弘先生根据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提出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6+2),其中的“6”是指:①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②突出能力目标;③项目任务载体;④能力实训;⑤学生主体;⑥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其中的“2”是指:①某些课程教学内容(如德育内容、外语内容)必须要注意采取“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仅依赖集中上课的方式;②对于职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如自学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也必须要注意“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6+2”基本原则代表了先进职业教育观念,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中可操作、可展示、可核查的内容,解决了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难点。本文以“旅游企业公共关系实务”课程为例展示“6+2”基本原则在课程整体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一、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和地位:“旅游企业公共关系实务”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根据旅游企业管理的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了解、引导、促进社会公众的消费需求,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是旅游企业信息管理的重要内容,旅游企业公关实务作为组织塑造形象的艺术,乃是企业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
授课对象: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三年级学生。
前导课与后续课课程: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管理学、旅游服务礼仪,后续课程是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二、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是“旅游企业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整体设计的核心,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旅游服务和管理岗位上所必需的公共关系意识和公关实践能力,使其成为促进旅游企业发展、合法经营与社会和谐进步的复合型人才。
能力目标具体如下:能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进行公关调查总体方案设计;能根据调查目的和项目,进行规范的公关调查问卷设计;能熟练运用抽样调查法,进行公关调查;能根据公关调查的需要,较好完成文献调查的任务;能根据公关访谈的需要,制定封闭式和开放式访谈文案;能依据公关调查的资料,撰写规范的公关调查报告;能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进行初步的营销公关策划;能根据营销公关策划的内容,制定具体实施的管理方案;能围绕企业公关的目标,进行公共关系广告的策划;能围绕营销公关策划的主题和公关模式,制定举行记者会、展销会等公关活动的方案;能基于企业的性质和特点的分析,对其进行初步的形象设计;能基于企业经营的问题和市场竞争态势的分析,制定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预警方案;能依据企业的营销公关的目标和措施,制定企业公关效果的评估方案;能撰写企业营销公关效果的评估报告。
2.知识目标
与能力目标相对应的知识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旅游企业公共关系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具体如下:了解公共关系的要素、本质及其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过程;理解公关工作在企业与社会公众关系中的角色定位;掌握公共关系意识的涵义及基本内容;了解情商的涵义与基本要求;了解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程序;了解公关调查的内容及其与市场调查的关系;掌握制定公关调查总体方案的基本要求;了解访谈调查法的涵义、分类与访谈的程序,掌握制定访谈提纲的基本要求;了解文献调查法的涵义、分类及操作程序,掌握文献调查提纲设计的要求;了解调查问卷内容的构成要素和问题形式;了解态度量表的形式及应用要求;掌握调查问卷设计的16要则及设计格式;掌握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配额抽样等方法的操作要点;掌握撰写调查报告的格式要求;理解公共关系策划的涵义与价值;掌握公共关系策划的程序与内容;掌握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与方法;了解公共关系活动的类型、形式及其特点;了解举行记者会、展销会的程序、内容及过程管理工具的构成;了解公关广告的特点、类型及策划的原则与方法;掌握CIS的构成要素、设计要求及CS战略内容;掌握公共关系危机的处理原则与预案制定要求;了解PR的基本内容;掌握公关工作效果评估的程序、内容和方法。
3.素质目标
本课程的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关意识、公关心理素质、团队精神、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为:培养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和崇尚公关职业道德的观念;塑造学生的公关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善于把握自己,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情商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设计
1.行业背景
(1)旅行社、旅游景区及酒店的公关工作,侧重于公共关系的促销职能。
(2)河源市泰和源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鱼面,是以地方资源为依托的创新性旅游商品,发展前景看好,但销路不畅,企业愿意本课程以该产品的营销公关作为教学载体以对企业有所裨益寄以希望。
2.本课程内容设计概述
本课程以泰和源鱼面营销公关为载体,以公共关系工作程序为依据,围绕公共关系工作各阶段及其各环节的任务组织教学。即,在全真和仿真的营销公关工作过程中,对泰和源鱼面营销进行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估,使学生在达到本课程的能力、知识和素质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的同时,积极参与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3.本课程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四、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本课程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对学生的能力训练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课程考核设计同样强调形成性考核,体现综合应用能力。
1.形成性考核(占60%):到课率考核,占15%;课堂教学参与程度考核,占10%;作业完成质量考核,占15%;实践能力考核,占20%。
2.终结性考核(占40%):课程结束时,学生上交一份《泰和源鱼面营销公关报告》作为终结性考核的依据。
五、结语
基于“6+2”基本原则的高职“旅游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整体设计: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真实的旅游企业公共关系项目为载体,以项目所包含的任务为驱动;在具体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教中学、学中做,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充分体现了高职课程职业性、实践性、开放交互性的要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企业公共关系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职业能力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
[作者简介]周永(1968- ),男,湖北黄冈人,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技术。(湖北 黄冈 438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北省高等学校2010年度省级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0397,课题主持人:周永)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143-02
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基础,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组织训练等方面的选择与安排。要使一门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至关重要。高职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应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基于职业能力,积极探索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岗位分析和实际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合一”为主要教学模式,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创新能力,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课程综合化考核等原则,认真做好职业能力目标、技能训练、教学实施、课程考核等方面的构思与设计。
鄂东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与建筑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模拟施工员岗位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把专业知识、理论、实践内容整合在一起,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现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教学目标设计
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核心内容,对专业人才目标、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建筑施工企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有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材料员、预算员等。在对实际工作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本课程的三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包括:掌握建筑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掌握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和安全的控制要点;熟悉与施工有关的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各类质量验收规范。能力目标包括:能根据图纸要求组织工人按施工工艺流程指导施工;能在施工中有效地进行质量和安全控制;具备对施工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分析和处理能力。素质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理念设计
以施工员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施工员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工作任务、具体工程项目为载体,把专业知识、理论、实践内容整合在一起。采取行动导向、任务驱动、项目载体,教、学、做一体化,实现教学、实训、工作零距离对接,注重知识的应用,加强能力训练,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我们在对施工员岗位能力分析、岗位任务分解、细化、整合的基础上,构建学习领域课程,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进行学习情境开发,形成具体的课程方案,把实际的工作任务整合成学习性的工作任务。本课程立足于高职高专学生实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职业发展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课程培养目标设计上,体现能力本位的理念;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体现“工学结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设计上,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组织转变;在课程评价体系设计上,体现了动态过程和开放过程的统一。
三、教学内容设计
1.教学内容的解构与重构。我们打破传统教材的章节模式,对原来的学科体系知识进行拆分、解构,基于行动导向体系进行教学内容重构,根据岗位工作任务,我们对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每个学习情境中都安排有技能训练项目,针对施工员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来选取教学内容,保证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无缝对接”。 根据建筑施工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对教学内容主动进行动态调整和更新,及时补充建筑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在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我们主要遵循四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能力培养层次化。我们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安排课程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浅入深,从易到难,通过单元教学任务―单项技能训练任务―综合训练任务的学习和训练,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第二个原则是课程教学案例化。我们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真实案例分析,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之中。第三个原则是课程内容任务化。按照施工员岗位工作过程和实际工作任务,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序化,形成一个个的单元学习任务。第四个原则是课程实施项目化。以项目驱动课程,以项目为中心集成教学内容,围绕项目实施课程教学,将知识、技能、素质培养蕴含在项目教学之中。
按照这四个原则,我们紧扣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基于施工员、建造师岗位职业标准和真实工作过程,进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把整个课程划分为8个学习情境、12个技能训练项目。8个学习情境是地基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工、砌筑工程施工、钢筋工程施工、模板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防水工程施工和装修工程施工,每个学习情境又分为2~4个学习任务。12个技能训练项目中,单项技能训练项目8个,综合技能训练项目4个,8个单项技能训练项目与前面的8个模块相融合,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4个综合技能训练项目是砖混结构施工综合实训、框架结构施工综合实训、框剪结构施工综合实训、钢结构施工综合实训。
四、教学方法设计
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大力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这是职业教育最主要,也是最适宜采用的方法。这里的行动,是指职业工作过程,基于职业工作过程来实施教学。我们综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由虚拟到真实,由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工地,融学习过程于真实工作过程中,进行立体化教学。
1.项目教学法。也叫六步教学法。对于每一个教学单元,我们在实施教学时,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来实施。
2.案例教学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大量的真实工程案例,以著名建筑物、典型高层建筑、城市地标建筑,如世界十大高层建筑、世界最高建筑、中国最高建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北京奥运场馆,以及黄冈市、武汉市、各省会城市的最高建筑或标志性建筑等真实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开展案例教学。
3.模拟教学法。在校内建筑工程实训中心、虚拟实训室,模拟施工现场氛围、环境、设施条件,模拟真实工作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融入其间,乐在其中。
4.角色扮演法。对于技能实训项目,我们组织学生到建筑施工现场,按照施工员或质检员的岗位,扮演实际工作角色,承担实际工作任务,完成实际工作内容,进行岗位技能训练。
5.分层次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掌握程度的不同,分成若干个学习或训练小组,分别布置繁简程度不同的学习任务,分层次分组进行教学或实训,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分层次进行考核。
6.现场教学法。对于课程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以及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的内容,我们在黄冈市内,联系一些有代表性的正在施工中的建筑工地,进行现场教学。而且,近几年我院投资了两亿多元建设新校区,我们有时就安排学生在学校的工地上,进行现场教学和施工实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按照或模拟工作过程,体现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强化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第一是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学环境、实训环境的开放,有些内容可以安排在校内施工实训场或校外施工现场工地,开放的场地,模拟仿真或直接利用施工现场的设施条件及氛围环境开展;另一方面是思维的开放与创新,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头脑风暴,学会创新。第二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基于施工员实际工作过程,精心设计各个单元的学习任务,精心布置单项实训或综合实训项目及训练方法,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第三是教学过程的职业性,突出施工员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教学过程尽可能与职业的工作过程一致,学习过程尽可能依照职业的工作过程展开。
2.构建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组成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结构要素,是课程方案在职业学习过程中具体化。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是在工作任务分析和工作过程分解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建的“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如项目、任务等(如下表)。
3.教学实施。课程教学过程的实施,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引入)―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点或症结(训练)―提出对策,选择最佳方案(推进)―实施计划,解决问题(实施)―验证方案、改进计划(改进)―能力测试与考核(考核)。以上过程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整体教学的引入过程、训练过程、实施过程、考核过程。整个过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充分体现教学规律。
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现代高职教学新理念,对课程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突出施工员职业能力目标,根据职业需要和时展,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依据工作领域和职业岗位(群) 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选择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具体项目,组织好校内校外的项目实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学、做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训过程中提高技能,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Z].2006-06-13.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篇8
关键词:化工物流;职业岗位能力;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持续的开展,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对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真正实现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技能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的历史相对较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模仿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和国外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体系和模式,课程体系设置与企业需求脱节。就目前就业市场而言,一方面,很多物流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另一方面却是众多手握文凭和物流专业技能证书的专业人才仍在职场门外徘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准确,高职特色不明显
近年来,高职院校纷纷增设物流管理专业,截止目前,共有824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使物流专业的在校生急剧增长,但大部分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或其他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没有区别,缺乏对物流职业岗位群的分析,缺少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也没有考虑到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地方产业结构的特点,使得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高职特色不明显,也直接导致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1.2 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脱节
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脱节,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专业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物流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1)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不准确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一线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应该具备哪些职业能力等需要通过对物流行业、物流企业进行调查、分析才能得出答案,但大部分高职院校根本不进行市场调查,即使进行了调查,也因职业岗位群调查程序不规范、不科学,使得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不准确,同时也制约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性。
(2)课程开发缺乏积极性
高职课程体系的开发应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特点,设置课程教学体系。但我国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开发步骤混乱,作为课程开发主体之一的高职院校教师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却不高,究其原因,这是国家对学院、学院对教师都没有形成一种激励课程开发的有效机制。
(3)课程体系轻实践重理论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很多还是沿袭普通本、专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科目设置,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轻实践重理论。一方面,缺少与企业共同研讨的环节: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缺少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研讨的环节,使得学院缺少了物流专业面向物流职业岗位群的岗位能力分析和工作过程分析,使得专业课程体系缺少针对性、目的性;另一方面,缺少校企合作机制:很少有企业愿意直接参与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开发,更谈不上长期、定期的合作交流机制,很多都是随便找几个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咨询、沟通,因此导致课程体系仍然沿用了以前的课程体系,课堂教学仍然以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以模拟软件实训、情景模拟实训、顶岗实习为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根本无法得到充分的锻炼。
(4)课程体系的改革滞后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物流业发展新形势,不断调整、改进、完善课程体系,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物流专业人才,但大部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并没有根据市场与时俱进,没有根据物流行业发展、物流企业发展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尽管有些学院进行了物流职业岗位群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但没有深入企业进行市场调研,缺乏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指导,因此说,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
1.3 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脱节
基于物流职业岗位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物流行业的职业发展规律,即从初学者——实践者——熟练者的职业发展规律,要求学院在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避免一味追求全面,看似“全才”的课程体系,而应该按照职业资格标准来培养学生,不仅要求让学生完成面向工作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强调让学生主动构建未来工作过程中的隐形知识。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有足够的时间用于职业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同时,使学生毕业时能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将国家(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去,没有按“课证融合”的要求实施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一体化,从而影响了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考取。
从上述现状可以看出,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有课程体系还未能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有机统一,课程体系有待调整。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
2 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2.1 职业岗位分析
化工物流管理专业主要面向现代化工物流业,职业岗位定位于化工物流业的各个环节,包括化工产品的采购、化工产品的运输、化工产品的仓储、化工产品的配送等,每一环节均与相应的岗位群对应。本专业的职业目标定位于岗位群的中低级职位,要求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及技术应用能力。
(1)化工产品采购中低级职位。包括采购计划员、采购员、采购主管、采购经理等。
(2)化工产品运输中低级职位。包括海运进出口操作员、运输管理助理、制单员、汽车计划调度员、汽车押运员、站场管理、装卸搬运管理、运输经理等。
(3)化工产品仓储中低级职位。包括业务员、入库管理员、保管员、出库管理员、仓储单证管理、仓储机械管理、叉车司机、仓库主管、仓库经理等。
(4)化工产品配送中低级职位。包括订单处理员、配货员、送货员、收货员、装卸工、盘点员、拣货员、补货员、配送中心经理等。
(5)供应链商务信息中低级职业。包括供应链管理、信息收集员、信息分析员、物流计划员等。
(6)其他岗位。包括报关报检、保险、单证员、货运、客服、回收物流管理、金融物流等。
2.2 职业能力分析
在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化工物流企业调研基础上,根据本专业的典型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完成这些工作任务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力,并多次邀请化工物流行业专家进行座谈讨论,确定了这些典型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1)化工产品采购中低级职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能根据化工产品性能,积极开拓货源市场;能进行大宗化工产品采购成本核算;能根据公司产品进行产品原料结构调整改进,签订采购合同;能填写采购表格,提交采购分析和总结报告。
(2)化工产品运输中低级职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能根据化工产品运输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牢记“质量第一”,能确保化工产品运输过程质量;能根据产品性能,能正确进行产品装卸;能对产品意外事故进行应急处理。
(3)化工产品仓储中低级职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能进行化工产品出入库日程操作;能进行化工产品基本信息核对,能进行在库管理;能根据化工产品仓储性能,确保产品安全;能填报库存报表。
(4)化工产品配送中低级职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能接收订单,按客户要求对订单进行确认和分类;对订单进行存货查询、根据查询结果进行库存分配,建立用户订单档案;将处理结果进行打印输出,进行进货作业;根据拣货信息选择分拣方式,进行分货和包装作业;进行备货、理货、配装、送货线路优化实施送货作业;对配送中心的货物按照用户要求,进行包装、贴标签、捆扎、组装等加工过程的操作管理;对配送中心的运营、信息网络维护、配送作业组织等进行管理。
(5)供应链商务信息中低级职业所需的职业能力。能根据化工企业要求收集市场信息,熟练操作电脑,进行整理和分析;能针对供应链流程计量、统计,进行化工产品的商务活动;能够推广物联网技术,进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6)化工物流其他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能进行国际化工物流产品货物运输的各项操作,填写各项单据;能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开展客户调研分析;能建立客户数据库,进行客户投诉管理;能根据化工企业产品特性,开展有效服务。
因此,要想使高职化工物流人才符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化工物流企业的需求,就要形成按需培养的模式,即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3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教育部组织制定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提出,课程设置必须突出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因此在物流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分析基础上,归纳整合具备这些职业能力和素质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同时与职业标准对接,结合生产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合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强化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3.1 构建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1)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高职人才培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与地方经济的结合上。近年来,中国化工物流业已呈现快速增长的新局面,江苏省是全国第二化工大省,由于南京地处华东区域中心地区,而华东长三角地区又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地区,围绕南京四周分布着重要的超大型工业基地。目前,南京化工园区及周边500多家化工企业,对化工物流专业人才有很大需求。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南京市大厂区,学院依托化工特色优势和优越的区域位置,开设了物流管理(化工方向)专业,以培养化工物流人才为主,服务区域经济。
(2)以人才培养目标为起点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必须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并以人才培养目标为起点,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学院物流管理(化工方向)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的化工物流企业,面向长三角化工集聚区物流企业,培养具有良好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具有规范、安全、环保素养,具有化工物流企业的产品采购、运输操作、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物流信息操作、供应链商务等岗位知识技能的管理员、业务主管和部门经理。
(3)以职业岗位群的能力需求为主线
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是教育目的具体体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要突出物流的职业定向性,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时,既要分析职业岗位群的能力现实需要,也要注重分析职业岗位能力的未来需要。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前瞻性,同时也要根据物流职业岗位群,进一步分析其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此为依据设置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素质,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
(4)以就业为导向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和地方经济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化工物流职业岗位群所需的技能,这就决定了课程内容要按职业领域加以确定,具有就业导向性。
3.2 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1)理论课程体系
按照人才培养递进规律,分析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发展要求,构建基于物流职业岗位群的理论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核心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四个部分组成。
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英语、经济数学、大学体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军事理论等公共基础课程;
职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基础、经济数学、英语听力与口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化工产品商务基础等课程;
职业核心课程包括化工产品安全预防与控制、企业采购管理、运输操作、仓储与配送实务、生产运营管理、国际物流、国际货运、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
职业拓展课程主要包括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应用、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专业英语、物流经济地理、物流包装、企业成本分析等课程。
(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课程和理论课程相辅相成,学院将三年的实践环节划分为识岗阶段、顶岗阶段和上岗阶段。
识岗阶段主要通过入学专业教育、物流认识实训等来熟悉化工物流职业岗位,增强感性认识,培养认知能力,了解具体的工作岗位,培养学生学习物流的兴趣。
顶岗阶段主要通过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工厂以及相关的物流企业进行专业核心技能的模拟实训、ERP沙盘实训、物流单证实训、危化品安全演练实训,掌握化工物流企业危化品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常见的危化品管理方式,熟悉危化品应急处理手段和安全操作要求,掌握在运输、仓储搬运等物流操作中的危化品安全条例与注意事项,能够按要求完成危化品的安全操作。
上岗阶段主要是化工物流企业与学院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与学校共同管理,让学生在校外的实训基地进行轮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使学生完全胜任相关职业岗位,并能具备一定的化工物流方案管理、策划等能力,真正达到一线操作、管理人才的标准。
因此,应根据化工物流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来构建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4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保障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保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基于化工物流职业岗位群的专业课程体系有着鲜明的特点,相对于传统课程系统,其专业课程整体性更强,要想使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得到更好的实施,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才能保证其教学目标实现。一是校企共同开发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材;二是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三是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这三个条件需要密切配合,不断完善其化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其在高职化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考立军.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 社会教育,2012(9):175-176.
[2] 肖前军.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 职教论坛,2011(5):61-64.
[3] 邬庆儿.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6-7.
篇9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模块化;就业竞争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271-02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作为一门通用的工具已经渗透到生命科学各个研究领域,该门课程一直是生命科学相关院校的核心实验课程。但不同院校设置的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程基本上存在以下问题:(1)把分子生物学实验和基因工程实验分开,内容体系不连贯;某些实验设计重复,浪费资源。(2)实验内容的设置常常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机械设定的,忽略实验内容之间的有机结合性和连贯性,存在实验内容之间相对孤立、缺乏内在联系的缺陷。(3)实验大多数为验证性实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培养为目标,根据师范院校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对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拟解决上述问题,并大大提高学生的竞争就业能力,同时对其他院校的课程设置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明确培养目标――对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进行模块化设计
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一般开设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和生物技术非师专业,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程是这两个专业的必修课,考研和就业是这两个专业大部分学生毕业面临的问题。为了满足不同专业学生考研和就业的需要,通过调研,我们明确了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程培养目标:(1)满足学生考研深造的需要。(2)满足学生到中学进行生物学教学的需要。(3)满足学生到生物医药公司工作的需要。因此,我们把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设计为三大模块(共计75学时):①基础性实验模块,共计23学时。包括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4学时)、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3学时)、动物组织总DNA的提取(3学时)、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3学时)、核酸的浓度及纯度测定(2学时)、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2学时)、目的基因的PCR扩增(6学时)。②综合性实验模块,共计35学时。包括:载体构建(10学时)、农杆菌介导的烟草遗传转化(15学时)、转基因植物的分子检测(10学时)。③开放性实验模块,共计17学时。包括植物总RNA的提取及检测(6学时)、RT-PCR(时)、分子生物学常用软件介绍(2学时)。其中,基础性实验模块部分随理论课按周次完成;综合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模块在理论课结束后统一安排时间开设。
二、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模块内容的课堂教学实践及体会
生物科学(师范)和生物技术(非师范)两个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模块实验》,基本具备了以下能力:(1)通过基础性实验模块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实验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完全可以胜任中学关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实验的教学任务。(2)通过综合性实验模块的学习,不同专业学生具备了对实验进行综合设计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些能力使他们在考研复习和考研复试实验操作技能方面具备很大的优势。(3)通过开放性实验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科研思路,具备了自主思考、自主设计等实验能力;培养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他们今后的研究生学习和生物公司的面试奠定了基础。总之,通过对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实验进行模块化设计,基本能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①满足学生考研深造的需要。②满足学生到中学进行生物学教学的需要。③满足学生到生物医药公司工作的需要。
三、关于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程模块化设计的一些建议
1.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基本上都是耗时比较长的大实验,传统实验教学安排都是按照教学大纲随理论课后开设,一般实验时间为4学时,这样安排导致某些综合性实验无法完成,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因此建议耗时较短的基础性模块实验可以随理论课开设,一周一个实验内容;耗时较长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模块实验可以在一学期课程结束后统一安排1~2周时间完成,这样可以保证实验效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建议学校加大对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室的经费投入和建设,保证仪器的先进性和数量,开阔学生的眼界;授课讲师也应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保证实验内容合理,实验成功率较高,实验结果比较稳定,学生每次实验都能观察到实验结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构建科学的实验课程考核和评价体制。传统实验教学评分体系以实验报告加平时表现为主。实验报告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并且在内容上有明显雷同的嫌疑,并不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了学生对实验教学的认可程度。因此建议基础性模块实验可以按照传统实验报告形式考核;综合性和开放性模块实验可以按照4~5人为小组,以实验设计、实验实施、实验问题思考和解决方案,实验操作技能考核等综合过程材料作为考核依据,主要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通过对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和实施,不同专业学生在考研和就业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关于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课程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授课教师根据本校实际条件不断努力,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晓馥,勾畅,未晓巍,等.教学科研一体化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研究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852-1853.
[2]胡尚连,孙霞,郑桂灵.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5):94-96.
[3]刘新琼,王春台,张向明.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模块化教学新模式[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5):144-146.
篇10
关键词: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Java语言程序设计是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JSP程序设计、Android开发、J2EE框架技术等课程的前导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强,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课程。
一、JAVA语言程序设计考核现状
目前,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考核形式普遍单一,从考试内容的挑选、考试时间的安排、考试形式的确定、考试标准的制定到考试分数的给出都是由授课教师一人规定。存在考试闭卷形式多、开卷形式少;笔试形式多、机试、口试、答辩形式少;理论考核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核少的情况。这样,不但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将学生放在一个比较被动的位置,没有给学生对于知识进行探索和创造的空间。所以,非常有必要对现行的课程考核方法进行改革。
二、课程设计概念
在本案中,课程设计取定义:大学某一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如: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课程设计,一般是完成一项涉及本课程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性的计算机程序开发题目[1]116-118。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哲学思想的产物。这种课程设计强调个别发展,强调课程的组织形式要产生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目的。这种设计的典型例证就是“活动——经验”设计,其主要特征为:课程结构由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来决定;在解决学生在追求兴趣的过程中,会碰到某些必须加以克服的困难和障碍,这些困难构成真正的、学生渴望以挑战而接受的问题。在攻克这些难题,寻找解决它们的办法时,学生实现了体现着这一课程的主要价值——真实性、意义性、直接性、主动性,以及活动与经验的相关性。这种课程观突破了课程局限于课堂教学中,把范围拓展到整个学校教育环境中加以界定,突破了以往只注重知识、经验的积累的局限,把积累、迁移、促进学生发展等多方面因素作为指标。
三、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在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一)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整个课程设计过程包括选题、课程设计实现过程和成绩评定三个环节。1.选题工作。选题是课程设计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选题采取学生自拟题目和导师指导相结合方式。课程设计实施前,学生根据自己的Java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自拟一个基于桌面的应用程序题目。导师则要对学生的选题进行指导,指导要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选题要符合人才培养需求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应尽量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其次选题应尽量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学习,比如消消乐、拼图游戏、图书管理系统、扫雷小游戏、模拟Windows记事本等都可以作为选题;最后,选题还要考虑难易度,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要确保学生能够在规定的课程设计时间内完成任务[2]73-75。2.课程设计实现过程。课程设计的具体执行过程是学生作为主体利用课程设计时间对自己的选题进行设计实现,指导教师在这期间指导学生如何解决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在遇到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每一位学生需要从项目的选题、项目功能分析、项目功能实现、项目界面设计、代码编写和数据库操作等多方面综合实践独立完成自己的课程设计,这过程促使学生不断去搜索、研究、学习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个过程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实践的转变,提高他们的编程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性[3]67-73。指导教师是课程设计过程的主导,通过指导和答疑方式参与到课程设计过程中,课程设计期间,教师每天至少5学时在实训室进行集中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参与到学生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了解学生思路、能力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发掘学生的潜能,纠正学生的不合理设计。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帮助其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引导其完善设计;对基础一般的同学,引导其挖掘自己的潜能,加强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鼓励其进行创新性设计,推荐应用新技术。教师深入实训室,也是对整个课程设计过程起到监督和管理作用,提高课程设计质量和效果。同时通过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更能深刻认识到Java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劣,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3.成绩评定。成绩评定是对学生完成的课程设计进行考核,根据平时考勤、课程设计成果质量按三七比例方法评定。平时考查主要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是否独立完成设计、是否有抄袭网上代码等几方面。课程设计成果的检查,着重检查应用程序UI界面的设计、系统的分析与实现、关键技术与算法和程序能否正确运行等。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要按课程的目的要求,突出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的评定。其过程由学生答辩、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提问和成绩评定3个环节组成。首先学生要对其成果从功能模块实现、算法原理、关键技术等方面边演示边讲解。然后由若干(一般为3名)答辩教师针对答辩人的作品从技术实现、应用价值、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提问。最后,学生回答答辩教师问题,答辩教师通过学生回答,综合学生的整个作品完成质量、答辩表现、创新精神和学习态度等进行综合打分,取所有评委的平均分为学生最后课程设计成绩。对于未达到要求的学生,则按照学院期末考试未通过方法进行处理,补考或者重修依然采取课程设计的方式;而对于整体表现优秀的学生,则给予表扬鼓励,号召其他同学向其学习。
(二)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抄袭问题。一方面是课程设计实施需要在开放的网络机房里进行,方便学生查阅相关资料,随之而来的则是少数学生利用网络,抄袭网上代码问题;另一方面是每一届的每一位同学都要做课程设计,难以避免同专业或同年级之间有雷同的选题。如何避免这些同学的“不劳而获”,树立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的课程实训风气,需要指导教师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才行。2.选题如何综合Java重点知识。Java是一门涉及UI界面设计、线程通信、数据库操作、IO操作、网络编程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都应很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因此理想的课程设计选题既要符合涉及所有的教学重点内容要求,又要项目功能符合实际应用需求,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项目中的问题,还要保留创新的空间。因此,如何让选题的功能及尽可能多的包含重要知识点,又能保证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实用性程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3.教师指导能力的保证。教师指导能力是课程设计完成质量的保障。指导教师的能力尤其是教师所具备的程序设计能力、算法设计与实现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实践兴趣的能力,对课程设计的实施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实际是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教师需要通过去企业进修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自己完善知识结构等方法去增强自己的知识能力,为课程设计能够提供保障。
(三)课程设计考核方式应用效果分析
为了考评课程设计考核方式在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对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计算专业2013级(56人)和2014级(79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35份,回收130份,有效回收率为96%,问卷统计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85%及以上的同学认为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提高了算法设计的技能,提高了综合编程能力,且这种考核方式体现公平,公正,非常认同该考核模式。我们分析认为,学生有如此大的收获,一方面是课程设计选题源于生活,游戏部分题目娱乐性强,学生有完成项目的兴趣,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肯下功夫去学习、研究、解决问题,在完成项目功能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操作能力都有所提高。另一方面,课程设计给学生营造一种好的学习环境,足够的时间、开放的环境和专业的指导,为学生的创新性、自主性得到发挥提供助力。当然,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需要严格把关每一个环节,尤其是指导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才能获得较大效果;如果采取对学生进行“放羊式”的方案,则效果甚微。同时,我们教研室还需要对课程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和总结,不断完善和改进,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发展。
基于课程设计的Java语言程序设计考核方式已经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3届学生中进行了实践。实践效果表明,这种考核方式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非常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运用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主体的学生在实现课程设计项目过程中,需要完成包括项目的选题、项目功能分析、项目功能实现、项目界面设计和代码编写以及课程设计实训报告的撰写等一系列任务。在完成这一序列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地进入到“程序员”的状态,对如何完成一个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有切身体会和认识。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后续课程的项目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是运用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成绩。课程设计考核方式突破了以往期末笔试或者上机的考试形式,学生的成绩不再是由授课教师“一刀切”,而是采用若干评委评分,取平均分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更能全面考察学生知识掌握能力,体现出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对Java语言程序设计采取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效果很好,加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缩小与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软件人材之间的差距,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该方式已经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相关专业认同、借鉴并推广。
作者:李春青 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晶晶.浅析“课程设计”概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