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会教育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0-08 17:2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社会教育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育;素质教育;目标教学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当前和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活动。教育是社会需求的结果。选择何种教育取决于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教育必须服从国家、民族长远的礼仪和未来社会的需要。教育既有现实性也有前瞻性。归根结底教育的发展是由社会发展决定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具有时代性的。农业社会对其社会成员――农民的要求只是掌握农业生产耕作的基本知识。由于农业生产跟过的基本知识通过直接实践传授就可以解决。所以,农业社会的教育不可能得到根本的发展。农业社会基本是个文盲的社会。鲁迅笔下的阿Q有许多旧中国农民的而影子。以蒸汽机和电力为标志的工业时代,要求其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起码的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可以说这个时代是知识的时代。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基本条件与要求是知识。知识是社会对该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传授知识为根本任务的近代教育开始确立。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此时,人才的突出特征是具有丰富的知识。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从而迎来了人类有史以来的最辉煌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代有丰富的知识就几乎可以一劳永逸受用终身。自电子计算机的发明,知识呈爆炸状发展,高科技渗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以来历史列车驰入了信息时代。机器人和自动生产线的普遍使用,使众多原来熟练技术工人纷纷从飞奔的红丝带列车上跌落下来。新的知识时时在被创造出来,旧的知识天天都在被淘汰。当今社会人们再也无法凭借和依靠相对稳固的知识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了。当今社会的人才标志是良好的素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要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首要的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能否具有迅速获取知识的素质、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对于丧失知识这个生存支柱的人来说,要有效地适应社会飞速噶站,唯一可以依赖的只有素质。要造就具有良好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方可实现。实施素质教育,发展教育(自然教育和社会教育),学会生存,适应社会发展,是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和最重要的人物。变化着的社会对人的思想观念、智能、体质、心理、生活习惯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要跟上、适应社会飞速的发展,首要的不是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否具有迅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即是否具备随时获取、更新知识的素质已逐渐形成共识。素质教育是一切着眼于培养人的基本的教育,它的核心是育人,是以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的特点是:面向全体血红色呢过;坚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学校实行何种教育和国家一样是利益和需要决定的。学校执行国家意志、服从国家统一要求与国家利益一致。但,有时候这种一致是有条件的。因为学校受国家制约外,在许多方面还受社会的制约,尤其受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利益驱动的制约。这样,大面积大范围地使全体学生都学好就成了转轨实施素质教育乃至义务教育的最大难题。而目标教学则正是一种大面积大范围地使全体学生都学好,既能保证全面发展,又能减轻师生负担,同时还能有效地学好文化课、保证高水平的升学率的教学模式(河南、湖南、山东等省十多年实验已作了雄辩地证明)。目标教学以其理论的先进性,实践的易操作性,成效的显著性,使用范围的广泛性,形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的教改奇观。显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它把选拨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每一个从教而想有所作为的人都尽快地了解它、熟悉它、应用它。那么,什么是目标教学呢?构成目标教学思想体系的主要支柱是什么?它的一般操作模式是什么?它与目的教学有什么不同呢?目标教学是以单元达标与课时(或课题)达标结合为基本教学单位,以系列的教学目标为核心,以群体教学和个别帮助相结合为基本形式。以目标教学的基本模式与多种教学方法的最佳组合相统一为桥梁,以发挥教与学的整体效应(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变量一齐抓)为指针,以科学的教学评价为手段,以及时的反馈矫正为抱枕,以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当堂达标,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智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机制。它是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科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指导下的教学准备、教学指向、教学形式、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信息控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思想、教学指导的整体改革。是一个博采众长的教学开放系统,是传统的目的教学的发展和完善,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现代化和更加科学化。它实现了教学准备的层次化,教学指向的双边化,教学形式的双优化,教学活动的训练化,教学信息的调控化,教学过程的序列化,教学思想的现代化,教学指导的全面化(即最优化)。目标教学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保证高水平的升学率的有效途径。是变“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变“选拔教育”为“发展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和有效途径。构成目标教学思想体系的主要支柱是:1、教育观――教育是为了使所有受教育者发展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2、学生观――相信95以上的学生能够学好“只要提供石岗的先前和现实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上能学会的东西”。3、差生观――差生是由于学习过程中失误积累造成的,只要对学习过程中的失误进行及时的反馈矫正,差生是可以避免的。4、评价观――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分等,为选拨和淘汰提供依据,其主要功能是改善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的(基本)模式是: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导学达标――达标测评,四个环节。前提测评:前提测评的目的在于唤起、强化对学新知识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补偿遗忘缺陷,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使全体学生进入学习、接受新知识的最佳状态。它常用问卷、口答形式。前提测评的四性是:作用的助学性,内容的针对性,对象的全员性,形式的灵活性。认定目标:目标教学相对于过去的目的教学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以系列的教学目标为指向代替以教学目的为指向的教学,引起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程序的系列变化。这是为什么呢?教学目的是教师所要求于自己的、以教养教育相统一的、用说教施影响于学生的心理变化。而教学目标则是教师所期望于学生的、以知情行思相统一的、以激疑启思所诱发的,从心理到行为的有序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虽仅只一字之差,却有重要的革新意义,它们间功能对比见下表:
类与目项
教学目的教学目标特质特制标
教学指向只教导兼导学双向性
共动性激励功能
凝聚功能要求师生基本方法靠灌输赖启发激疑性
启发性导思功能置疑问难教学内涵重知识重智能完整性
丰富性全质功能知情并茂变化形态隐性显性操作性
外显性教练功能
评价功能外显动词新授过程无序失控有序能控序控性
层次性管理功能适当分解依“纲”扣“本”不解不梳解“纲”梳“本”中介性
分综性结构功能
篇2
论文摘要:伴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社会道德建设,将成为我国社会建设与发展中日益凸显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之一。因之,立足于农村经济、乡土文化和农民的特性,构建农村社会公德建设机制,则是伦理学理应担当的使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不仅预示了农村经济、政治民主的发展,而且内蕴了乡村道德文明的诉求。无疑,作为道德文明基本要求的社会公德,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在一定意义上,缺乏现代道德文明的农村,在本质上没有完成农村的现代转型。
农村的社会公德建设,绝不止是单纯的道德教育问题,而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系统工程,既有赖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环境的改善、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有赖于农村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干部遵规守德的道德示范等。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公德提供易于生长的良好环境
作为人类以实践一精神的方式把握世界的道德,其规范要求的客观规定性和社会历史性,决定了一定社会的道德关系及其规范对具体的现实个人的既定性和先在性,从而预示了个体道德观念形成的后天性。道德心理学揭示的个体道德形成的规律表明,社会成员道德品行的形成与其生活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以致于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加脏现象”和“保净现象”。“加脏现象”呈现的是,在公共环境卫生领域,人们在脏乱差的环境中,尽管具有一定的道德认知乃至道德感,但人们的道德意志会出现懈怠,往往会放任自己的不良行为,从而出现在脏乱环境中任意乱吐乱扔的现象,即“人们所处的环境越脏,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的几率越高;人们越是乱吐、乱扔,环境就越脏”。这种现象也证实了美国犯罪心理学家凯瑟琳提出的“破窗理论”。“保净现象”呈现的是与之相反的行为类型。在洁净的环境中,人们的道德意志往往会发挥控制力的作用,即能够控制自己的乱吐、乱扔的不良行径。因人们不忍心把洁净的环境弄脏,就使得环境越优美洁净,人们越是注重维护,以致于在红地毯上那些随地吐痰成习的人都会节制。不难看出,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和品行与环境的整洁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无疑,农村良好社会公德的形成,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
农村社会公德环境的创设,相对于城市而言,既具艰巨性,又具急迫性。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发展的自然优先性,在客观上不仅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而且也造成了农村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的落后。土路的尘土飞扬、柴草和生活垃圾的乱堆乱放、炊烟灰尘的弥漫等,无不构成了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的图景,以致于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成为农民习以为常的不良习惯,而且没有道德谴责的氛围。毋庸置疑,对农村普存的传统陋习瘤疾根治,光靠社会教育提高农民的道德认识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综合治理和美化农村的生活环境加以改善。
第一,进行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积极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乡镇政府要推进村委会进行土路的修建、污水排放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村垃圾的统一管理和整治、环卫岗位的设置等工作,通过“净化、绿化、硬化、亮化、美化”等优化农民的居住环境,改善村容村貌,为农村环境文明奠定基础。
第二,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村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对村镇进行整体布局、科学规划。依据村镇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给予经济发展模式的合理定位,以避免重复建设,并根据乡镇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乡村风俗,确定工业主导型、农业主导型、旅游主导型村镇的农村社会道德建设类型。
第三,配置公共环境卫生的设施,根据区域面积和村民的活动范围,间隔合理地摆放垃圾桶,便于人们养成到指定地点扔垃圾的良好行为习惯。矫正农民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仅需要启动社会教育系统,转变他们陈旧的思想观念,提高道德认识,而且也需要为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创造条件。
第四,加大对农村水、电、气的改造,实行有偿使用的原则,为农民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废气排放等提供伦理的经济动力。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粮食和电具有较强的节约意识,但对水的节约意识不强,对废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认识不足。究其原因,至少有两方面:其一,许多村没有安装水表,既不限量也不交费,这种无偿使用或低价使用方式,使得村民缺乏节约用水的自我利益的约束机制,以致于经常发生经济学的“公地悲剧”现象;其二,对于我国淡水严重缺乏的实情,社会对村民进行系统的宣传教育不够,致使许多村民不知道淡水的有限性和严重稀缺性,总以为水像空气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而在客观上纵容了水的浪费现象。
二、健全农村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为社会公德的生长提供制度支撑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f.a.哈耶克曾提出一个值得伦理学深思的问题:“一切道德体系都在教诲向别人行善,……但问题在于如何做到这一点。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由于遵规守德不是人的天性,加之道德以提倡、劝戒、建议为特征的价值导向,为人们提供了较大的自主选择行为的空间,即人们守德与背德,依靠的是个体的道德追求,凭借的是个人的觉悟和自觉性,而事实上光靠个人自身内在的思想觉悟往往难以抵制各种利欲诱惑。为此,社会必须建立道德的制度保障机制,使道德提倡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类型在社会中得以保护和推行。质言之,道德需要借助制度规范要求的明确、具体、稳定以及强制而弥补其白身的软弱性,从而完成道德自身力量无法实现的普遍规范要求。尤其是对农民的道德培养,还肩负着改变其传统陋习的重任。由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存在和发达是社会公德得以产生的客观基础,因此,随地吐痰、乱穿马路、乱扔垃圾、不排队、大声喧哗等陋习,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与我国漫长的农业社会公共生活空间的狭小密不可分。对于这种传习而来的不守公共秩序、公德意识淡漠等丑恶行径,除了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公民城市文明行为的形成外,还必须要启动社会管理系统,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手段,遏止人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具而言之,我国农村公共生活领域陋习瘤疾的根治,村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强化,村民道德水平的提高,除了施之一般性的道德教育外,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更需要法制、社会管理等外在机制的强力促进。
一是建立乡村财务管理的制衡制度,避免村干部的贪污腐化现象。农村地区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个体经济比较发达,村镇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但集体收益仍然客观存在。而村集体收益的分配和使用合理与否,既关系着村镇的公共设施建设,也关系着村民道德感的形成。一旦村镇经济的发展能够惠及当地居民,村干部不擅自挪用、滥用、私用集体款项,农民的道德感就易于形成和树立起来;相反,如若集体收益仅为少数村干部把持和独享,村干部以权谋私,就会消解农民的道德感。为此,必须要建立村财务的约束制度,即通过制度安排,对钱财的使用权限加以限制、对其使用用途以及财务支出定期公开加以规定,以遏制村干部的私用公款现象。
二是制定富有针对性的《村民自治章程》,确立本村利益关系的协调原则,使村民具有共守的行为规范。村委会要根据本村利益关系的特点和矛盾的焦点,制定详尽的行为规范,使行为准则 明确,以避免村民因是非观念模糊而使不良行为泛滥。如农村的私搭乱建、房屋出租、流动人口管理等,要出台细则加以管理,以维护村容的整洁和村庄的稳定秩序。
三是建立社会公德的奖罚制度。奖惩与道德行为模式具有联动性。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受动机支配的。而人的动机从驱动源来看,又可分为内驱动性动机和外驱动性动机。内驱动性动机是由自我的内在追求和满足而产生的活动动力,如自己的价值追求、理想和信念等;外驱动性动机是由活动以外的某些外部刺激而对人们诱发出的推动力,如行为后果的风险性、惩罚性、奖励性、获益性等。人作为活动的意识主体,不仅了解行为的目标,而且会基于自己目标实现概率的高低及行为后果的利与害,调适行为的方式,选择对自身具有最高效用的行为类型。因而,一种行为模式或行为类型的形成,不光取决于行为主体对其价值合理性的认同,也与行为恒常后果对行为主体的利益损益密切相关。为此,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三方互惠决定论”理论中,既揭示了人的思想对其行为的决定性,也指出了人的行为后果对其思想的影响性。他说:“一方面,个体的期待、信念、目标、意向、情绪等主体因素影响或决定着他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行为的内部反馈和外部结果反过来又部分地决定着他的思想信念和情感反应等。这说明,一旦某一行为模式经常损害其活动主体,无论它在社会推崇的价值系统中具有多高的位置,潜在的负价效会消融人们践行的积极性。因此,要想使村民普遍具有良善道德,就必须建立奖惩机制,使守德者受到褒奖且得利,无德者受到谴责且亏利。有鉴于此,对村民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等社会公德的倡导,就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加以保障。
综括论之,农村社会公德的建设,不能光依靠道德自身,因为有些社会公德的缺失,不完全是人自身的道德问题,恰恰是社会管理不完善或制度缺位所致,所以,我国当前以提升公共文明为要旨的社会公德建设.就不能仅囿于道德教育自身,更要注重为社会成员的道德践行提供制度的支撑。
三、制定合乎乡情良俗的村规民约,为村民提供具体的道德行为准则
由于道德调节人们利益关系和人性完善的指向更多是带有普遍性的,因而,道德法则通常是笼统的抽象性原则,它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常常是一般性的导引,而不是具体的严格规定,而社会公德也同样具有一般道德的特性,即道德要求的抽象性、原则性和笼统性。事实上,道德惟有回归生活并能够回应生活中的伦理问题,伦理生活才能真正成为人们所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并避免道德教育的空洞性。因此,农村社会公德的规范内容要实现乡村的本土化,即制定过程要民主化、表述的语言要农民化、规范要求要农村化。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主导作用和村委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村民自治功能,由村民讨论共同制订合乎本村实情的村规民约,使村民易于识记、遵守和评价。这种由村民共同讨论并达成共识的社会公德要求,不仅为村民的道德行为提供了具体的准则,也为村民的道德监督和评价提供了褒善贬恶的标准。更为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主张的“交谈伦理”原则,使村民成为制规者,实现了村民的自我道德诉求,这种对村民道德主体性的尊重,既有利于村民道德积极性的调动,也有利于村民的自我道德约束,还减少了道德宣传的社会成本,因为村民制规过程的议论、商讨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道德宣传教育。为此,我们要纠正一种偏颇的观点,以为政府展开的专门宣传活动才是道德教育,忽视村民道德商讨过程中的教育功能。
四、启动乡土社会的面子文化,强化熟人社会的道德褒贬功能
社会成员道德品行的好坏,既与奖罚制度的导向和约束相关,也与道德评价的舆论褒贬相连。道德评价对行为善恶价值的判断、道德责任的确认、道德价值信息的传递,无不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而农村的道德评价所形成的闲言碎语的社会舆论,对村民的道德品行更具影响力。一方面,农村的熟人社会特征,为道德评价提供了稳定的社会基础。尽管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工业发展,加速了农村人口的流动,但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农村经济形式,仍然是农民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方式。农村多数人一生或多半生依附于土地而劳作,甚至许多家庭的几辈都生活在一村一地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基本上还是在熟人圈里走动。先生对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研究所提出的“差序格局”的理论,仍能反映当代许多农村地区村民的交往特点。它表明,熟人社会的亚文化价值原则、舆论评判等,对个体道德仍具有维系作用。另一方面,农村保有浓厚的中国人特质的“脸面”社会心理特征。在民族性的研究中,中国人所具“面子”的人格特质,已成为共识;而心理学研究成果也表明,许多人不同程度地具有有意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良好印象的“印象整饰”,的倾向性。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的面子心理更加突出,恰是农村地区浓郁的面子文化,为家里争气、为家人长脸的面子荣誉感和“丢人现眼”的耻辱感,使得道德评价的舆论发挥着强大的鞭答作用。有鉴于此,村委会要注重舆论引导,对村民的良善道德行为要及时给予褒扬,对不良道德行为给予谴责,形成众矢之的的舆论氛围,以弘扬正气,打击歪风邪气,使村民明是非.知好歹.趋善避恶。
五、发挥村干部的道德示范作用,促发村民的道德行动
道德教育不同于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它需要教育对象的认同。应该说,道德有两种存在样态,一种是文字形态的道德,即通过文字表述出来的道德理论、规范、条例、篇言等,另一种是活动形态的道德,即以行动注解的道德。理想的道德状态应是这两种道德形态的统一,既有丰富的道德理论和合理的道德规范,又有良好的道德活动和社会风气。事实上,在道德教育中,对教育对象的道德接受和内化发生作用的,绝不止是写进文件中的道德条例、写进教科书中的道德规约、人们嘴上说的道德口号、墙上挂的道德训示,更为主要的是教育者、周围人群对道德的实际践行所产生的示范作用。换言之,受教育者对道德倡导的价值、思想、观点的认同,不仅取决于道德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而且也取决于社会成员对道德的态度和践行状况,因为社会成员都具有社会学习的能力,他人良好的道德行动,会通过观察、模仿等社会学习,熏染受教育者。无须赘言,最能打动教育对象的教育方式,不是单纯的说理,而是道德行动的示范性教育。应该说,以行动注解的道德,更具感召力,尤其是在农村,村委会干部和党员的率先垂范作用,是无言的道德说服力。因此,发挥村干部的道德示范作用,为村民树立“零距离”的道德典范的标杆.尤为重要。
六、开展社会公德的素质教育,提高村民的道德认识
在农村社会公德建设中,要反对唯经济发展论,认为只要把农村经济搞上去,农民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村民的道德素养会自然而然提高,无须施之道德教育的片面观点。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对农民的道德教育,切忌大道理的空泛说教,要契合农民的认知能力和特点。
篇3
论文摘要:知识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适应知识社会,提高电大会计教学质量,向社会输送能力型会计人才是当前电大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电大会计教学目标定位,会计教学组织形式中的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网络学习三个部分的有效利用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对这一课题做了一些探索。
目前世界正发生着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革命,这场革命将使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发生人类文明史上的改变。这场革命的核心就是知识。从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角度讲,人类社会经历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在进入了知识社会(阿尔温·托夫勒在他著名的《第三次浪潮》中,预言这种改变是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巨变和创造性的重建。并将人类文明称之为农业化浪潮,工业化浪潮,第三次浪潮——信息化浪潮)。
纵观人类文明的变迁,会发现人们对知识的界定,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变化着,形成了多种认识观点。知识社会中”知识”的概念比传统的概念要宽泛得多。经合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中将知识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是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第二类——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是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第三类——知道怎样做的知识(nKow—how),是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第四类——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这在社会高度分工的经济中显得尤为重要。
正是基于对”知识”的这种重新认识,才使得人类对于知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上的觉醒,从而推动了实践意义上的社会变革。从社会生产与分配方式看,生产资料的内容体现着不同社会经济时代主要特征,例如农业社会表现为土地,工业社会表现为资金资本,而知识社会则表现为知识资本。知识资本已经成为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指广义上的实施企业化管理的组织)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世界管理大师(知识经济理论的创始人)彼得·F·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Post—capitalistsociety)中提出,知识资本的比例远远大于资金资本,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之一。他的论断一针见血:”世界上没有贫穷的国家,只有无知的国家”,”知识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竞争的决定因素”。
有人断言,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种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流的认识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去反驳,但问题在于”建设者”(一个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人群名称)能否立足于这样的认识去进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活动。
面对知识社会的发展需要,电大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其重要作用呢?下面就会计教学目标定位、有效组织会计教学活动、学校管理等三个方面对上述论题做一些探索。
一、电大会计教学目标定位
(一)、影响会计教学目标定位的因素
会计实践、会计理论、会计教育三者构成了有机的整体。从会计发展历程来看,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的需求,决定着会计教育与教学。会计教育总是立足于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应用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推动会计实践的发展。因此,会计教学中心的定位实际上是动态的、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前提的。
就当前会计实践的需要来看,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经济组织形式多样化、市场交易复杂化、生产要素构成多重化、信息技术普及化、学科研究细分以及应用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这直接导致了会计教学内容的复杂化、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会计教育的阶段化。
因此,会计教学目标定位应当充分考虑上述经济的、技术的、学科研究与应用等各因素的影响。
(二)、电大会计教学目标定位——培养能力型会计人才
无论”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都是教学理论研究中认识的发展历程。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落在一个实体的定位上,这导致了教学主体的割裂,忽略了教学主体的互动,而且不适应教育教学的开放性的时代特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结合电大生源特点,会计教学目标应当定位于培养能力型会计人才。
所谓能力型人才,不同于以往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侧重于知识的转移,而能力型是侧重对知识的再创造,即对会计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发明出与之相适合的新方法。这才是知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从教育哲学观来讲,大学教育的理想目标是使得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既为生活做好准备,又为谋生做好准备。然而实际上这总是难以两全。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就此阐述到:”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夫社会生活大于社会事业,事业不过为人生之一部分,其足以辅翼人生,推进人生,固为事实,然不能谓全部人生寄寓于事业也。”就电大的会计教学目标来说,培养能力型会计人才实际上是兼顾了两者。
这一目标的实现,要配合以专业知识传授及技能训练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旨,以人文文化熏陶为拓展的教学模式。
二、合理组织会计教学
从会计教学体系的构成环节看,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教材以及考核都对教学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教学计划决定了专业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考核内容(教学大纲、考试内容)直接导引”教”的目的和”学”的目标的深浅度。但本文主要是针对会计教学组织形式中的课堂教学、课外读书、网络学习三个方面对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做一些探讨。
(一)会计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中,每个学校都把自己视为教育的终点。一旦学生上完足够的学期,其教育过程即告”完成”。但在知识社会中不存在这种”完成的教育”。教育贯穿了整个人生,只有终生受用的知识,没有终生够用的知识。如前所述,为实现教学目标,电大会计课堂教学应当通过传授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包括认识与发现能力、判断与推理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归纳与演绎能力等)、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并将人文文化寓于其中。换句话说,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专业知识;第二,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能力型人才)。具体把握以下几点:
1、教师须有充分的知识积累
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教科书无论如何不能作为知识的唯一的来源。(这恰恰是目前存在的现象!)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比他教给学生的多10倍、20倍。教科书对教师来说,只不过是他应当”善于弹离的跳板”而已。例如讲解复式记账的原理时,对复式记账方法产生的时代背景要进行一个简单描述,这就牵扯到中世纪欧洲的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知识,仅靠一两本书是满足不了需要的。教师不应该充当复读机的功能(难以置信的是现实中的念教材竟然成为了一种教学现象)。如果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那么可以断定,这位教师距教育工作者的素养要求还差甚远。再者,课堂上,教师关于教材的思考,使用的精力越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越高。如果教师把全部注意力都用在自己关于教材的思考上,那么学生感知所教的东西就很费力,甚至听不懂教师的讲述。
2、运用探索问题式的授课方法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以事实为起点、解决问题为终点、提供充足的知识背景这种探索问题式讲课方法很适合会计课堂教学。
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假如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工具的那些能力,而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硬塞给他,那么这种囫囵吞枣的后果就是将学习变成了苦役。
会计学科知识具有实践性以及以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作为理论支持的特点——这是对会计学科特点的极为重要的认识起点。会计”事实”是支持思考的素材,教师应当选用一部分事实放在课堂上讲,而把另一部分事实留给学生自己去搜集和加工。对搜集事实的过程给学生提出一些方法上的指导,教给学生如何对事实进行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搜集和加工事实的技能。
课堂上的提问以及练习是经常使用的互动手段,但不可以反复咀嚼已经熟知的东西,以免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冷淡和轻蔑的态度。提供的材料既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的东西又包含一定”份额”的新的东西,这是一个不可突破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建立在思维本质上的稳定的兴趣,并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对有能力的同学提供现实中的会计难题,比如将会计究竟是什么、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衍生金融工具、国际会计的协调化、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价值的确认与计量、网络技术对会计的影响、会计控制功能的实施、环境会计问题等一些新问题在相关学科里提出来,可以开拓学科知识的认识领域,引导学科知识的深入与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区分机械学习与判断分析
会计学科知识总是包含机械成分和判断分析部分。比如会计核算的程序,就是机械操作。而会计事项的处理则需要会计的判断分析。会计教学不应该有”更容易掌握”的出发点,将全部的知识都转为机械记忆。当学生的头脑需要考虑、深思和研究问题的时候,教师却让它摆脱思考,使出教育学上归纳的所有的”巧妙”办法,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地”容易理解”,这样做是很愚蠢的。这就好比是给聪明伶俐的头脑做催眠术,使它变得迟钝起来,贻害不可估量。应该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少一些武断。慷慨于事实吝啬于概括,把思维能力的成长体验提供给学生。
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有经验的教师明确地认识到,详细讲解某一原理、事项或理论,就是不仅要向学生揭示问题的实质,而且要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使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做出详细的解释。对会计政策、会计理论、会计实务传授”唯一正确”的认识倾向是有害的,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批判性思维。事实上,会计实践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需要职业的判断能力。因此,把一些知识的”砖瓦”递给学生,让他去掂量,怎样把这些”砖瓦“用到正在建筑的”楼房”上去,是一种高明的训练思维创造活动的做法。
4、提供适当的课后案例以巩固知识
巩固知识不应当仅仅归结为当教师刚刚讲完时就立刻喊学生起来回答问题。给学生布置适量独立完成的课后案例,让他们去深入思考教科书内容,这才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
尽管学生可以通过机械记忆来识记基本的会计理论、会计知识,但是主要地还是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它们。教师应当努力为教材的无意识记忆创造一系列条件。概念、观点、方法不应罗列太多,否则将导致记忆成本过高,变成只有学习没有智力的脑力浪费。当然,提示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做简要的笔记,把主要的逻辑点及其顺序记录下来,以及课后的整理,这也是一种巩固知识、训练抽象思维能力的有效办法。
5、融人人文文化,浸润生命对美的理解
人生光有点小聪明、仅掌握一些简单工具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意识到这一点的不只是教师。劳伦斯·H·萨默尔斯(哈佛大学校长)曾经就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说到:假如我们葬送了人文教育的薪火相传,一切将覆水难收。我们需要拥有一种最基本的判断力,这种判断力既无法从对自然科学的探寻中得到,也不能从社会科学中获得。人文科学应被置于人类所有阅历的顶峰。
知识社会的教育观,既不能容忍有知识的野蛮人(这种人过着吃穿富足而精神贫乏的生活),也不能容忍有文化的非专业性人才(这种人缺少责任感与效率观)。(后者比前者贻害更大)
教师只有对会计学科知识的人文内涵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有意识地把人文教育融合进会计教学当中,让学生感受和欣赏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活动的理性与人文之美。
(二)课外阅读
课堂教学毕竟是时间短暂而宝贵,大量的学习还是在课后进行。
电大会计教学以专科层次为主,设置的任何一门课程都不能覆盖经济生活中的各个复杂方面,很多问题要在更高级的课程中解决,甚至一些问题则根本不能在课堂上解决。
但是,对于一些课堂上没有明确讨论过的学科中的问题,则可以通过阅读,并将它们与所学过的基本原理联系起来思考,从而得到满意的解决。
阅读应当跟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阅读能深入了懈并思考各种会计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支持和会计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这样将有助于学科知识的掌握与拓展。
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教师不可能做到把层出不穷的事务、概念、理论、方法、制度等完全补充到课堂教学里去。因此,阅读就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书目。在学校图书馆里,应当有足够的书籍,用来扩充学生在教材方面的知识。(不幸的是,电大系统书籍少而且陈旧是常见现象)
对于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他在脑力劳动上所花费的时间,用在阅读教科书上是很少的,大部分的时间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的。思考习惯的形成,思考能力的提高,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依赖于课外阅读的。就这一点来说,课外阅读是培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如果一个学生只读教科书,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准备必修课上去,那么知识的积累、学习的效率是令人担忧的。
著名作家林语堂在”论读书”中尖锐地指出读书之忌,可拿来以警示:1、所读非书。学校专读教科书,而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读一部《小说概论》,到底不如读《三国》、《水浒》。2、无书可读。因为图书馆存书不多,可读的书极有限。3、书读不好。学校所教非慎思明辨之学,乃记问之学。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札记》早已说过。书上怎样说,你便怎样答,一字不错,叫做记问之学。学堂所以非注重记问之学不可,是因为便于考试。
(三)网络学习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教育的终生性,还体现在现时教育的无限性,后者依赖于互联网提供的广博之信息。加拿大人马歇尔·麦克卢汉说过,改变中世纪大学的并不是文艺复兴运动,而是印刷书籍的出现。同样,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知识社会教育赖以支持的信息传播前提。
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教学资源是任何一个课堂上的教师都无法比拟的。大量的分析素材(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丰富的案例资料)和教学课件、丰富的书籍与文章、随时的BBS讨论与快捷的邮箱传递功能等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无限的选择机会和交流手段,学生可以按需索取,自我服务。
三、学校经营管理政策
一提到教学质量,有人马上就联想到教师。这样片面、孤立的看问题,是犯了认识论上的错误。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学校整体运营的综合结果。事实上,学校教育理念的定位、理念实施的制度体现、激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考核与评价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教学质量。教师只是其中的一环。况且教师作用的发挥常常受制于学校的激励政策以及教育投入的比重。
要想了解一个学校的经营管理状况对教学质量的作用。一个最直接又简便的方法就是查看学校的财务报表。(会计报表的重要作用!)学校的激励政策是否有效、人员配置是否合理、支出与效益的对比是否最大化,这些是考核一个学校管理水平的主要方面,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索。
篇4
内容摘要:在理论层面,多角度、宽视野针对职业教育与经济转型、社会演进、产业升级间互动关系及耦合机制的研究相对不足。然而,破解我国能源资源瓶颈、环境承载力不足、技术空壳化、就业压力等诸多问题需要走创业引领型经济之路。与创业型经济的耦合使职业教育承担了更多的使命,赋予其更宽泛的内涵。文章指出,职业教育应注重“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双重能力的培养,承载创业创新、产业匹配、社会融入三重功能,树立四维度的价值观。
关键词:创业型经济 职业教育 耦合 内涵 功能
职业教育与创业型经济耦合研究述评
理论层面上,国内外针对职业教育的相关研究可以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梳理,依照地区划分的农村地区、城市群职业教育研究,依照学历层次划分的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基于专业划分的职业教育研究,基于校企合作模式及其深化的职业教育研究,对国际上职业教育的经验分析与借鉴等。但当前职业教育的研究多停留在职业教育内部现状、问题、对策等分析与探讨,真正跳出职业教育本身,多角度、宽视野针对职业教育与经济转型、社会演进、产业升级间互动关系及耦合机制,及其与经济转型、社会演进、产业升级耦合衍生的新内涵与功能拓展的研究相对不足,甚至严重缺乏。从现有的文献而言,学者晁怀翔等探讨了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及策略,学者赖先进、许正中分析了职业教育在产业动态升级中的作用与机理,从高、中、低端三个层面阐述了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联动作用。
而总结20世纪70年代中期学术界展开对创业型经济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可将有关创业型经济的研究简约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创业型经济内涵、外延及特征的解读;第二方面是创业型经济意义及价值的论证;第三方面是创业型经济推进策略和建立创业型经济措施的相关研究。当前,基于创业教育研究的文献较多,但系统研究创业型经济与职业教育耦合关系,尤其是全球管理型向创业型经济转变,我国追随模仿型经济向创新创业引领型经济转型下耦合衍生的职业教育新内涵、新功能、新定位尚未界定,从而难以认清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尽管少数学者的研究有所逼近,但仍然存在偏差,如李涛、肖云龙提出树立适应创造力经济的创新创业型教育观,但其界定的创造力经济与创业型经济有一定差别。
现实意义角度,当前追赶模仿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诸多弊端,人口发展红利逐步丧失,能源资源日益成为瓶颈,环境承载力明显不足,技术空壳化导致产业低端化倾向,社会阶层就业压力凸显,如此等等。迫切需要从“追随模仿型经济”向“创业引领型经济”转变,发展创业型经济是完成转变的关键。创业型经济作为复合资源、资本、劳动、知识、技术、企业家精神等要素耦合,联动就业、创业、创新、创造的新型经济模式,正成为全球先发国家的试水场。我国发展创业型经济过程中,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产业转型与升级的需要,使职业教育承担了更多的使命,赋予了更宽泛的内涵。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已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职业教育的要求,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重新反思职业教育耦合创业型经济的内涵,多维度审视职业教育的价值观。
耦合下的职业教育需注重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双重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是相适应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知识社会,职业教育从萌芽到日渐成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赋予职业教育不同的内容及特征。工业经济、管理型经济时代,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复合职业或劳动环境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它以职业需要为导向,以实践应用性技术和技艺为主要内容,传授职业活动所必需的职业技能、知识和态度。培养具备职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或技术是工业经济、管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的本质。
创业型经济耦合下,职业内涵的丰富决定了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人的职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创业能力。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指出:“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会上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也突出强调要加强创业教育,并且认定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它对激发个人在各种工作领域的创造力和革新性至关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创业教育证书是继学术文凭、职业技能证书之后学生的“第三本护照”。世界职教大会也指出,为了适应21世纪新的挑战和变革的需求,革新教育和培训过程必须包括创业能力。根据预测,未来全球50%的毕业生不可能获得领取工资的就业岗位,创业能力培养就更加重要,尤其在后发国家和经济转轨的国家。因此,创业型经济耦合下的职业教育不能被认为仅仅是技术教育,更不能认为是传授单一定向化的、以工作为本的培训。职业教育要考虑为所有的社会职业人的创新、创业做准备,注重创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双重能力。
耦合下的职业教育承载创新创业、产业匹配、社会融入三重功能
创业型经济下职业教育不仅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先锋,还积极促进与产业升级的匹配,为社会边缘化群体的融入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从承载的功能看,创业型经济中职业教育可以分为三类:创新创业职业教育(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先锋的职业教育)、促进与产业匹配的职业教育(培养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和促进与社会融合的职业教育(促进边缘化群体融入社会的职业教育)。
首先,创业型经济中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先锋的职业教育。企业家的作用就在于创新或实现新的组合。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动力源,他们创新性的创业行为有可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其次,创业型经济中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高级技能或技术的人才、促进人与产业匹配的职业教育。随着创业型经济、创业型社会的到来,技术创新带来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职业教育能够与产业升级、产业调整相适应,为纵向的产业升级,横向的产业替代提供高质量的具有专业技能或技术的职业人。
最后,创业型经济中职业教育是解决社会摩擦的职业教育。创业型经济发展中结构性失业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们职业转换的频率和人数,增加社会失业率及社会运行成本。因此,为结构性失业的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其职业转换,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创业型经济的形成过程也是经济社会复合转型的过程,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农村人口快速向城市转移,迫切需要为这些劳动者提供基本的职业教育,促进其自由的迁徙。而刑满释放人员等社会边缘群体也迫切需要接受基本的职业教育,促进其融入社会,提高社会和谐度。
耦合下的职业教育应树立四维立体价值观
创业型经济耦合下的职业教育,对推动社会转型、促进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创业型经济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多维度地把握职业教育的需求变化,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价值观。
(一)树立全面发展观
“全面发展”,应包含四个层面的内涵,即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和自由发展。职业教育是指向于一定职业(或职业群)与工作岗位(或者岗位群)的个性化教育,因此在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途径与具体内容上,与普通教育有所不同。职业教育始终着眼于个人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为构成要素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中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应该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展开。在创业型经济中,创业能力也成为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那么职业教育就会失去自己在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也就谈不上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教育指的是围绕个人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实现基本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全面发展既要体现在个人的全面素质指标的提高上,更要着眼于整体个性的完善与和谐。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创业型经济下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二)树立产业匹配观
产业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产业具有生命周期。产业消亡、产业替代导致的职业消亡与兴起要求从业人员转变技能,拥有与新兴产业匹配的技能与知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量缺乏技能的农民工难以适应企业需要,出现结构性失业和“民工荒”。创业型经济下产业升级、产业替代的频率越来越快,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在不断的提高,这直接导致了职业人技能的变化,要求提高职业人在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和技术的同时,能够在工作中进行持续的学习,使职业具有与产业相匹配的能力。面向产业结构调整的职业培训,树立产业匹配观成为创业型经济职业教育的又一价值取向。
(三)树立终身职业教育观
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既需要科技创新人才,也需要能把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的应用型人才,还需要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大批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有赖于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因此,现阶段职业教育始终贯穿于终身教育之中,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创业型经济中,职业教育已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是已扩展到着眼于劳动者整个职业生涯。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在时间和空间方面贯穿着所有教育阶段和架构,其主要特征是在时间、空间和学习类型上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在纵向上,它表现为职业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强调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学校后教育以及老年教育相结合,强调职业教育在组织和内容上的一体化;在横向上,它打破各类教育相互分离的状态,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和渗透,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互补充,学校教育、企业培训及社会教育相互结合。
(四)坚持社会融入观
让所有的人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准备就业,是人的基本权利,同时通过职业教育又能促进社会的凝聚力和整合作用,这是创业型经济下职业教育的新理念。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阶层的大众教育形式。首先应为人民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果,还应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为己谋生,为群服务”应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职业教育的“社会融入观”价值取向就是要让受教育者满意,让行业企业满意,让社会满意,为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服务。此外,职业教育的融入性取向还表现在职业教育在产业结构摩擦、社会摩擦中,为下岗工人、刑满释放人员等弱势群体培养生存技能,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社会和谐程度,使整个社会真正体现出“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理想社会的功能上。
参考文献:
1.闻连利.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和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5)
2.张万朋.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现状的分析及相关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2)
3.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3)
4.黄志纯.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经验与启示[J].江苏高教,2009(5)
5.黄华.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察与思考[J].教育探索,2010(3)
6.晁怀翔,刘宝,杨海宽.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及策略[J].职教论坛,2010(1)
7.赖先进,许正中.试论职业教育在产业动态升级中的作用与机理[J].教育与职业,2010(8)
8.AUDRETSCH D, KEILBACH M. Entrepreneurship and Economic Growth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9.林强,姜彦福,张建.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J].经济研究,2001(9)
10.Robson,Geoffrey B and Cohn C Gallagher. Change m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UK Firms [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1994,6(4)
篇5
(一)新界定的中文表述与翻译过程
根据翻译的“信、雅、达”基本原则,并征求英语专家和同行的意见,我将该新界定的中文译文作如下表述: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该新界定表明:
1.界定的概念名称是“教育技术”(EducationalTechnology),而不是“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Technology)。
2.教育技术有两大领域:“研究”(study)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ethicalpractice)。这里,“ethicalpractice”的翻译颇值得讨论。从字面上看,似乎可译为“伦理实践”、“道德实践”、“人性化的实践”、“规范的实践”等。究竟选用哪一个词合适呢?我认为,必须从新界定的内在涵义与形成背景去理解与表述。从AECT的门户网站()上,查到了大约在2001年修订的“美国AECT的道德准测”(AboutAECT:CodeofEthics)。其中提出了作为道德规范的25条准则,“旨在帮助个体的与团体的会员保持一种高的行业行为水准”。据此推断,不仅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个人会员与团体会员必须遵守道德准则,所有教育技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也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只有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教育技术实践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般师生运用教育技术只要符合道德规范即可,而作为AECT成员则必须遵从道德准则(CodeofEthics),显然,对后者的要求高些。
3.教育技术有双重目的:“促进学习”(facilitatinglearning)和“改善绩效”(improvingperformance)。由此看出,随着事业的发展,教育技术的目的已从“为了学习”(forlearning)扩展到进一步“促进学习”而不是“控制或强迫学习”(Facilitatingratherthancontrollingorcausinglearning),扩展到学习之外的“绩效”的改善方面,扩展到对学校教育与企事业人员培训的双重考虑,扩展到教学效果、企业效益与教育投入(成本)等多因素的整体评价。
4.教育技术有三大范畴:“创造”(Creating)、“使用”(using)、“管理”(managing)。与AECT1994定义比较,相当于将1994定义中的五大范畴整合为新界定中的三大范畴。其对应关系是:(1)将1994定义中的“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两个范畴合并为一个范畴——“创造”。因为随着人们对技术的越来越普遍的使用,简单的“设计”与“开发”已不能很好地表达教育技术的“先进性”,而“创造”是一种比“设计”、“开发”要求更高且具创新涵义的过程,“创造”更能表达21世纪教育技术发展中“避免低水平重复”这一意愿。(2)将1994定义中的“利用”(utilization)范畴改成了一个较简单的词“使用”(using)。因为在新界定的领域中,已经对所有的教育技术实践活动与行为提出了较高要求——“符合道德规范”,加上教育中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普及,因而可进行这种简化。(3)将1994定义中的“管理”(management)与“评价”(evaluation)两个范畴简化为“管理”(managing)一个范畴。这里,新界定中的“managing”是动名词形式,包含管理的过程与状态双重含义,而1994定义中的“management”是名词形式,表达的只是事物的一种性质或状态。同时,按管理科学的解释,“管理”范畴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包括“评价”这一子范畴。因为管理中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与控制”,是建立在准确、及时、经常性的“评价”基础之上的。
5.教育技术有两大对象:“过程”(processes)和“资源”(resources)。不过,新界定中“过程”和“资源”之前有一个限定词:“appropriatetechnological”,表明是指“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与“资源”,这与1994定义中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有一定区别。
6.教育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其技术性。表现为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是适当的技术性过程与技术性资源;表现为技术实践的“符合道德规范”性、技术工具与方法运用的先进性、技术使用效果的高绩效性。
(二)关于新界定中一些术语的解释
AECT2004年关于教育技术的新界定中,就一些关键术语(keyterms)作了解释:
1.研究(Study):包括研究领域(domains)及探究(inquiry),强调新方法(newapproaches)。
2.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EthicalPractices):用新的与传统的方式质疑实践(questioningpractices)。
3.促进(Facilitating):起引导(guiding)而不是控制(controlling)或预先决定(predetermining)的作用。
4.学习(Learning):考虑认知的(cognitive)和建构(constructivist)的目标。
5.改善(Improving):引起能应用到现实世界中的一些改变。
6.绩效(Performance):能够应用新的潜能(abilitytoapplynewcapabilities)。
7.创造(Creating):重点是建立学习环境(learningenvironments)。
8.使用(Using):选择、评价、推广。
9.管理(Managing):组织与评价人、信息、项目。
10.适当的(Appropriate):符合与适合预期目标。
11.技术的(Technological):基于科学或探究的知识应用(applicationofknowledge)。
12.过程(Processes):导致具体结果(specifiedresult)的系列行为。
13.资源(Resources):指系统、具有专长的人(peoplewithexpertise)、材料与工具。
二、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新界定的提出背景与界定原则
(一)提出背景①②③④⑤
1.教育技术理论体系更新与优化的需要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实践已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种较为系统的理论或一门科学还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对教育技术的名称、领域、范畴、特征等基本问题认识的深入和技术本身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的新界定与理论体系也在不断翻新。在美国教育技术界,影响较大的教育技术定义主要有:
(1)1963年全美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AECT的前身)的定义
在当时的全美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DepartmentofAudio-VisualInstructionoftheNationalEducationAssociation)主席芬恩(J.D.Finn)的建议下,由伊利(ElyD.P.)领导的“定义与术语委员会”首次了“视听传播”(AudiovisualCommunication)的官方定义:
“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包括:
(1)研究在有目的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图像信息和非表征性信息的独特的和相对的优缺点;(2)在教育环境中,利用人员和设备将信息结构化、系统化。这些任务包括对整个教学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计划、制作、选择、管理和应用。它的实际目标是:有效地使用每一传播方法和媒体,以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全美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1963)该定义的英文原文如下:Audiovisualcommunicationsisthatbranchofeducationaltheoryandpracticeconcernedwiththedesignanduseofmessageswhichcontrolthelearningprocess.Itundertakes:(a)thestudyoftheuniqueandrelativestrengthsandweaknessesofbothpictorialandnonrepresentationalmessageswhichmaybeemployedinthelearningprocessforanyreason;n(bthestructuringandsystematizingofmessagesbymenandinstrumentsinaneducationalenvironment.Theseundertakingincludeplanning,production,selection,management,andutilizationofbothcomponentsandentireinstructionalsystems.Itspracticalgoalistheefficientutilizationofeverymethodandmediumofcommunicationwhichcancontributetothedevelopmentofthelearners''''fullpotential.(1963)
(2)1970年美国教学技术委员会的定义该委员会(属于美国政府的一个专业咨询机构)在向美国总统和国会提交的报告中指出:“教学技术可以按两种方式加以定义。在人们较为熟悉的定义中,教学技术是指产生于传播革命的媒体,这些媒体可以与教师、课本、黑板一起为教学目的服务。第二种定义不太为人们所熟悉,这种定义超出了任何特定的媒体或设备。它指出教学技术是一种根据具体目标来设计、实施和评价整个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它以对人的学习与传播的研究为基础,综合运用人力与非人力资源,以达到更有效地教学的目的。”(教学技术委员会,1970)该定义的英文原文如下:Instructionaltechnologycanbedefinedintwoways.Initsmorefamiliarsense,itmeansthemediabornofthecommunicationsrevolutionwhichcanbeusedforinstructionalpurposesalongsidetheteacher,textbook,andblackboard.Thesecondandlessfamiliardefinitionofinstructionaltechnologygoesbeyondanyparticularmediumordevice.Inthissense,instructionaltechnologyisasystematicwayofdesigning,carryingout,andevaluatingthetotalprocessoflearningandteachingintermsofspecificobjectivesbasedonresearchinhumanlearningandcommunication,andemployingacombinationofhumanandnon-humanresourcestobringaboutmoreeffectiveinstruction.⑥(1970)
(3)AECT1972年的定义“全美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于1970年6月25日通过大会表决,改名为“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71年5月25日,AECT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级学术组织。在伊利的组织下,经AECT100多位专家1年时间讨论,于1972年10月发表了《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表述》:“教育技术是这样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化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促进人类的学习。”(AECT,1972)。该定义的英文原文如下:Educationaltechnologyisafieldinvolvedinthefacilitationofhumanlearningthroughsystematicidentification,development,organizationandutilizationofafull-rangeoflearningresourcesandthroughthemanagementoftheseprocesses.(1972)在加涅主编的《教育技术学基础》一书中,有对该定义的进一步解释:
“它包括但不局限于教学系统的开发、识别现有的资源、向学习者传送资源和管理这些过程及实施它们的人……或许可以由三个相继产生的重要模式来最佳地揭示标志着教育技术学特征的方法,这些模式在过去50年间已塑造了这个领域的发展:利用更广阔领域的学习资源,强调个别化与个性化的学习和利用系统方法。”①
(4)AECT1977年的定义
“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其目的在于分析遍及人类学习所有方面的问题和设计、实施、评价与管理对那些问题的解决方法。”(AECT,1977)该定义的英文原文如下:EducationalTechnologyisacomplex,integratedprocessinvolvingpeople,procedures,ideas,devices,andorganization,foranalyzingproblemsanddevising,implementing,evaluating,andmanagingsolutionstothoseproblemsinvolvedinallaspectsofhumanlearning.(1977)
(5)AECT1994年的定义
该定义是在AECT的主持下,通过众多专家长达5年的研讨而成。1994年发表在由巴巴拉·西尔斯和丽塔·里奇(RitaRichey)总结的《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一书中:“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AECT,1994)该定义的英文原文如下:InstructionalTechnologyisthetheoryandpracticeof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managementandevaluationofprocessesandresourcesforlearning.(1994)
(6)AECT2004年的新界定
上面,已对该新界定的原文与译文作了介绍。此外,1970年西尔伯(Silber)的定义、1971年麦肯齐(MacKenzie)和厄劳特(Eraut)的定义在教育技术界也有一定影响:
“教学技术是用系统化的方式对教学系统组成部分(包括讯息、人员、材料、设备、技术和环境)的开发(包括研究、设计、制作、评价、支持—供给和利用)以及对开发的管理(包括组织和人员)。其目的是解决教育问题。”(Silber,1970)
“教育技术是对达到教育目标的手段的系统化研究。”(MacKenzieandEraut,1971)从上述教育技术定义的40年演化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的概念已从基于传播理论和视听教学的“视听传播”改造为基于资源论、过程论、系统论、绩效论的“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的领域已从媒体信息的“设计和使用”、“理论与实践”演进为“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教育技术的目的已从“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为了学习”演进为“促进学习与改善绩效”。这无一不影响与标志着教育技术理论的不断更新、优化。
2.教育技术专业范围拓宽的需要
(1)专业核心技术从媒体技术拓展到资源技术、系统技术和绩效技术。
广义的教育资源是指支持、促进教育的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的内外因素和条件。AECT新界定中的资源主要指“支持学习的资源,包括支持系统、教学材料与环境。”“资源并非仅指用于学与教过程的设备和材料,它还包括人员、预算和设施”。“资源技术”主要指教与学资源的创造、使用、管理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
这里的“系统技术”,包括教学系统设计技术、教学系统开发技术与整合技术。教学系统设计技术是指在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系统安排和创设各种能促进学习的教学系统中所采用的智能性技术。教学系统开发技术是指将教学系统设计所产生的方案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具体包括视听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教学系统开发的产品有视听教材、多媒体教材、网络课程、智能导师系统、集成化教学系统等。整合技术(IntegratedTechnology)原指把信息、工具、情境、教学、管理等资源和有关功能都综合在一个系统中所采用的开发与传送技术。笔者认为,在我国,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整合技术”更多地指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对各种物化与非物化技术的综合运用。
“绩效技术”这一概念有多种理解。《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一书中认为,“绩效技术是一种对项目进行选择、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过程,它的目的在于以最经济的成本效益影响人类的行为和成就。”①张祖忻认为,“绩效技术是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作业绩的研究领域”。②一般认为,绩效技术起源于程序教学和教学设计。绩效技术既可用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也可用于学校教学绩效的提高,据此可将其分为企业绩效技术与学校绩效技术。
(2)教育技术的目标从“为了学习”拓展为“促进学习与改善绩效”。
这种改变,彰显了教育技术中的“结果导向”理念:从强调学习的过程到强调学习与工作行为的结果;从强调学校中的知识、技能教学到强调企业中的人员培训、动机激励、工作帮助、环境优化、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同时表明,教育技术的研究重点已从学校教育拓展到企业教育、终身教育、社会教育等大教育领域;从只看部分产出(教学效果)拓展为既看产出(教学效果、工作绩效),也看投入(成本分析),并寻求最佳的成本-效益比。
(3)教育技术专业的就业范围从学校拓展到企业。
教育技术具有一定的经济性,是一种产业。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的创造、使用、管理需要教育企业及相关信息企业的支持、服务。这样,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育企业与教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空间。另一方面,随着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需求和对影响企业绩效的多种因素(人员选择、任务、动机、环境、组织、培训等)进行综合考虑以制定出提高企业绩效的有关方案并加以实施的需求的增加,绩效技术工作已成为一种新的岗位需求。由教学设计和程序教学发展起来的“绩效技术”,正好在课程内容与专业知识方面有可能满足这种需求。同时,随着教育技术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毕业生人数的剧增,学校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已开始饱和,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必须向企业寻找就业门路。因此,AECT2004年新界定中对“绩效”的强调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3.教育技术行业要求提高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技术行业对人才的质量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品德素质要求的提高。
除社会政治要求、法律要求、公民道德要求、团队协作要求外,教育技术职业道德别强调对技术的正确认识、科学使用与责任意识。要求不得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从事对他人、对社会以及对自身有害的活动。
(2)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的提高。
除了教学系统、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能力、媒体应用与评价能力、教学系统的使用与管理能力外,教育技术创新能力、研究能力、企业绩效改善能力也已被列为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3)专业知识素质要求的提高。
目前,大学专科乃至本科层次的专业学历在一些专业职位已满足不了要求。一些大学已开始采用4+1模式使学生取得双学士学位,有更多的学校向硕士、博士学位(或课程)的办学层次提升。为了适应这些变化,一方面,所有的教育技术实践(工作)行为、活动、方案须作出相应调整;另一方面,教育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教材与教学模式也须作出相应调整。新界定中强调“研究”、“创新”、“道德规范”、“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和满足了这些“要求”。
(二)界定原则
AECT2004年教育技术新界定作为一种国家导向性(Nationallyoriented)乃至国际倾向性(Internationalorientation)的界定,其界定的过程与结果不是随意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原则。
笔者认为,其界定原则可归纳为5个方面:
1.前提性原则
该原则表明,新界定的前提是:要明确概念内涵的边界(Boundaries);要指出概念的特征(Identity);要赢得大家的认同(Consensus);同时还要纳入到定义与术语专业委员会的议事日程(Agendas)之中。
2.价值性原则
该原则表明,新界定应有助于我们:对外交流(Communicateexternally);保护项目(Defendprograms);保持共性(Maintaincommunity);整合理论(Synthesizetheory)。还应能为参与者与领导者、课程与科目、学术项目、资格认证与水平鉴定提供一种基准(abasis)。
3.表述性原则
该原则表明,新界定本身的表述要能:界定范畴(Classifydomains);解释特征(Explaincharacteristics);验证思想(Testideas);揭示关系(Showrelationships)。
4.对象性原则
该原则表明,新界定的对象应该包括:概念(Concept)、活动(Movement)、领域(Field)、专业(Profession)。
5.过程性原则
该原则表明,每一个新界定须:经过大家同意一致过后逐渐形成(Evolvesfromaconsensusprocess);建立在原有定义的基础上(Buildonpreviousdefinition);能确立新的方向(Establishesnewdirections);有其产生依据(Generatearguments)。
三、AECT2004年关于教育技术的
新界定与1963、1970、1972、1977、1994年定义的特征之比较从上面列出的AECT(包括其前身)的6个官方性教育技术定义与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的各个定义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当时的教育技术实践状况,都具有构建当时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作用。同时,其中后一个定义都是前一个定义的继承与发展。
下面,从概念名称、定义性质、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工作目标、具体任务、主要贡献、存在局限等10个维度,对这6个官方性教育技术定义与界定的主要特征作一比较。
四、几点启示
(一)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理论建设
我国目前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AECT1994年教育技术定义的基础上。随着AECT2004年对教育技术的研究与界定的深入,美国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已开始进行新的调整。由于在一定程度上美国教育技术的整体发展水平代表着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领先水平,同时AECT对教育技术的新界定本身就力求具有一定的国际倾向性(Internationalorientation),加上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理论建设中确实遇到许多困惑与存在一些缺陷,因此,笔者认为,要积极引进与消化AECT对教育技术的新界定,并根据我国国情和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的需要,对有关理论进行必要的改造,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新体系。具体说来,有必要重点对下面四门专业学科进行改造:
1.教育技术学
笔者认为,构成教育技术学的概念体系、原理与命题体系、范畴体系、逻辑体系、知识框架等都有必要作相应的改造。在改造中,要加强新的理论基础与基础理论的研究,特别要重视对教育技术本质的研究和对新的教育技术实践经验的理论化研究。
2.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经历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等发展阶段。未来对这门核心学科进行改造的重点有四个:一是以“创新”为宗旨开展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产品设计;二是开展基于网络的非线互式教学系统设计;三是开展基于企业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绩效系统设计;四是开展自动化、智能化教学设计平台研究。
3.绩效技术
未来世界里,最重要的资源是人的智力资源,最重要的技术是开发这种资源的绩效技术。在“绩效技术”学科与课程的构建中,要重视企业绩效与学校绩效的分析、员工培训、系统设计、项目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组织开发与管理、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的开发与应用、工作环境设计等内容的研究。要注重目标、动机、认知、行为、工效、组织、规划、传播、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背景的建构。要求学生:掌握绩效技术中的一般过程(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掌握非教学情景中的人类绩效干预策略与教学情景中的人类绩效干预策略;能开发与应用绩效支持系统(特别是EPSS);能实施变革并对变革进行管理;能以尽可能理想的方式,消除绩效差距。
4.教育技术创新
在“教育技术创新(或创造)”这一新的学科与课程里,要使学习者:了解“创新”与“创造”、“设计”与“开发”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掌握创新策略与方法;掌握各种学习资源(媒体)的设计、开发、制作、革新方法与技巧;培养对各种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调控能力;培养对各种教学系统的诊断、预测、规划、优化能力;培养对新课程、新教学模式的研究、开发、实施、推广能力。
(二)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改革
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面临如下众多变革:
·社会转型:由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产品经济转变为信息社会、知识经济。
·高等教育转型: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
·人才市场转型:由供方市场转变为需方市场。
·招生与就业转型:由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转变为非定向招生、宽口径培养、自主择业。
·学习基础转型:大学一年级新生由专业知识的“零起点”转变为在中小学已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多年(3~9年)。
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必须对专业的性质与特征、领域与方向、层次与设置、培养目标与素质要求、课程与教材体系、资源开发与环境优化、专业规范与评估等一系列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笔者认为,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改革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
面向社会需求,立足专业创新,采取分层办学、分类培养模式,造就教育信息化与提高绩效所急需的大批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加强管理,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协调、高效、科学发展。
基于该指导思想和对AECT2004年教育技术新界定的理解,笔者建议,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改革的主要目标作如下定位:
1.密切联系社会转型与经济迅速发展的实际,以社会(包括学校与企业)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市场和行业规范为调控机制,增强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活力。
2.建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标准体系,避免专业发展的无序、无度与浪费。
3.采取分层办学、分类培养模式,避免专业层次不清、专业方向不明。
4.面向大教育,以促进学校教学和提高企业绩效为专业人才的两大就业(服务)领域。
5.突出专业特色,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使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具有其他人才难以替代的素质特性。
6.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技术学专业内容,拓展专业方向,逐步提升专业层次。目前,重点要抓好七个专业方向(“教育技术原理”、“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媒传技术”、“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现代远程教育”、“绩效技术”、“教育装备技术”)的培养方案研究与教材建设。
7.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理论水平与专业技能。按需设岗,对不能履行职责者应分流。
8.加强专业信息资源与环境建设。包括专业的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与潜件建设。特别要加强专业教学实验室、研究室、网上资源中心和图书资料室的建设。
9.加强管理,使教育技术学专业结构优化,规模、质量与效益协调发展。为此,应建立专业教学指导、专业设置评审、专业质量监控机制。①
(三)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实践
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新界定,对我国教育技术实践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实践领域重点要做好下述几项工作:
1.针对新的实践领域,拓展就业范围。
教育技术职业的岗位不仅包括学校教育技术专(兼)职人员,也包括教育技术资源开发、生产、营销、维护、管理企业(如教育电视台、教育音像出版社、教育网站、教育软件公司等企业的人员),还包括各类企业中的绩效技术人员(有其他称号:培训开发人员、人力资源开发人员、绩效开发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员工教育工作者、教学系统专家等)。目前,要选择一些技术更新较快的大企业,重点开展绩效技术人员岗位素质要求与人员需求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以便制订出科学、可行的绩效技术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及本科生培养方案。
2.制订并实施我国教育技术专业标准,加强面向教学人员的、面向学生的、面向管理人员的、面向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专业培训,加强教育技术专业任职资格的考核与认证工作。
3.制订并实施专业道德规范。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人们对技术的渴求与崇拜和对教育技术应用的单向思维,使得教育技术实践中不道德的甚至违法的行为,没有受到责罚与得到及时矫正,从而出现一些病态的教育技术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各级教育(技术)管理部门及组织有必要制订并实施教育技术专业道德规范,对诸如利用教育技术手段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制造计算机病毒、开设黑网吧、网上“灌水”炒作之类的行为进行相应的约束与制裁。
在这一方面,美国AECT自成立之初就制订了行业道德准则,并且有处理行业道德问题的程序。30多年来,AECT的行业道德委员会(CommitteeonProfessionalEthicsofAECT)负责每年对准则进行审查、调整和修改。为了便于大家参考,笔者对AECT在网上公布的目前正在实施的行业道德准则进行了翻译。
4.加强网上教学资源库建设,创造数字化、网络化的教学环境,积极开展现代远程教育。
- 上一篇: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好处
- 下一篇:诚信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