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程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08 17:2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课程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课程设计

篇1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评价

职业生涯规划是由美国著名的职业心理学家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在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错。目前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考虑的因素常常具有多样性和不稳定性,有时候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如待遇、地域、职业声望、传统观念等。这正反映了大学生在职业错的探索与定位环节上的薄弱。不论是选择职业还是更换职业,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上的信念和原则应当是始终如一的。只有这样,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才是连贯的、有效的。在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既是大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新途径,也是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课题。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标

随着大学生的逐年增多,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变得尤其必要。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是高校对学生进行人生导航的必然。南通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以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贯穿职业生涯理论,旨在加强对大学生职业观念、择业心理、个人职业特征评价等方面的辅导,以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规划职业生涯。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形式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宣教式职业辅导,可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但是其教学方式的单一及对学生自身需求与能力的忽视,易流于形式,已不合时宜。南通大学教师在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时,吸收了心理教育中团体辅导的形式,以活动体验结合知识启发总结的方式,让学生广泛参与、积极体验,并从中获得感悟,掌握知识,并能学以致用。

三、课程的实施方案

课程目标:通过团体辅导形式,引导学生认识职业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学习、掌握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手段,自我探索职业错,并为未来的职业自我实现打下基础。课程用时:32学时,每周3课时,可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适应的教学人数:每班60人以内为宜。课程方案分如下四个阶段实施:

(一)第一阶段:导向与暖身

1、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基本知识。目的与要求:帮助团体成员了解职业生涯团体辅导的基本知识和具体要求,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认真的精神投入到学习、活动和体验之中。具体活动:自我介绍、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基本知识讲解。

2、相互认识、建立家庭。目的与要求:营造生动活泼的团体活动氛围,促进成员在以后的活动中自如地展示自我,积极地关注他人。建立小组,促进小组成员相识,营造安全的小组心理氛围,促成小组凝聚力的初步形成。具体活动:轻松拍打(热身活动)、马兰花开、心有千千结、亲人大团圆(结成小组)、心灵连线、我有一个家(建立小组)、团体辅导宣誓活动、握手告别(结束活动)。

(二)第二阶段:职业自我认识

1、自我关注。目的与要求:在形成小组凝聚力的基础上,促进成员开始关注自我(包括自己的生涯发展),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人。具体活动:抓与逃(热身活动)、捧打薄情郎、自制名片、美好家园、我是一个独特的人、组员心声(结束活动)。

2、自我认识。目的与要求:促成小组凝聚力的加深和小组成员较为充分的自我认识。具体活动:创新接力(热身活动)、我的职业梦想、我的过去与现在、我的家庭与影响、拥抱(结束活动)。

3、职业自我认识。目的与要求:通过电脑心理测试,使成员对职业自我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测试项目:气质测试、艾森克人格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

4、进行深入职业自我分析。目的与要求:结合心理测试,进行深入的职业自我心理分析,并与小组成员进行分享与交流,从小组成员中获取一定的自我信息。并进行喜欢的生活方式、职业能力评估,职业自我综合分析(含气质、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具体活动:假如我有一百万(热身活动)、无价之宝(价值观探索)、我喜欢的生活方式、职业能力评估、职业自我综合分析(气质、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分享与交流、群抱(结束活动)。

(三)第三阶段:职业认识

1、职业实地采访与信息收集。目的与要求:通过对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职业的实地调查访问,收集职业信息,加深对职业世界的认识程度。具体活动:征集相关职业、确定职业实地采访计划、小组职业实地采访、小组职业采访报告写作。

2、职业风采展现。目的与要求:各小组通过自己的创意活动,进行职业实地采访报告的汇报与交流,以展现多种职业风采,形成资源共享局面,促进全体成员对职业世界的全面了解和深入认识。具体活动:注意力辅导(热身活动)、猜职业、小组职业风采展现、职业风采展现评奖、我可能的职业选择、我的生涯规划与职业选择(布置课外作业)、小组群抱及告别(结束活动)。

(四)第四阶段:生涯规划

1、职业生涯规划。目的与要求:结合职业自我分析和职业认识,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掌握生涯规划和生涯抉择的方法。具体活动:小小动物园(热身活动)、分享我的生涯规划与职业选择、生涯方格练习、生涯抉择平衡单练习、总结与讨论、团队群抱(结束活动)。

2、笑迎未来。目的与要求:引导成员共同解决生涯规划中遗留下来的问题,纠正生涯规划与职业选择中的错误理念,让学生自己探讨生涯困惑并评价职业生涯团体辅导的总体状况,在良好的情境与氛围中结束课程。具体活动:生涯困惑秘籍(热身活动)、实话实说(生涯困惑集体探讨)、誓言执行情况反馈、把心留住(结束活动)。

四、课程评价方式

1、起始评价。起始评价即在课程实施前进行的评价,可以用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座谈会或教育心理测量等形式进行。内容应包含学生对自我的认识程度(如兴趣、性格、能力、生活方式等),目标的清晰度(有没有目标,长期目标或短期目标等)、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及兴趣、对学习的专业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无了解及了解程度、对生涯规划有无了解等等。起始评价所得的资料可做来课程设计的参考,也可作为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依据。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前,教师精心设计了大学生生涯调查问卷,含16道选择题,内容涉及自我认识、个人未来五年计划、所读专业与自身兴趣、对于生涯规划的了解程度、找到工作的信心等方面。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分析,制定教学方案。如,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仅限于对职业名称的知晓,对该职业具体是做什么、需要哪些能力却不知道,因此在教学方案别安排学生做调研,通过亲身探索真正了解职业;同时,很多同学自我认识模糊,不了解自我,教师即在教学方案中安排各种心理测试、游戏活动等帮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自己。

2、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即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实施评价,在课程进行时及时收集教学活动信息,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记录课堂气氛和学生反响,并即时调整教学,以适应学生需求。如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的价值观并不清晰,而且进入大学后对事物的看法发生改变而无所适从的情况,在课程别安排了价值观澄清的内容。

3、终结评价。终结评价即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课程效果的评估,可以重做起始时的调查问卷或量表,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进行个别访谈、学生满意度调查等。并以此作为改进课程和实施下一步职业辅导的参考,对于学生仍疑惑的比较集中的问题,也可再次以讲座或其他形式予以澄清。课程实践发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施对于学生了解职业规划、提高自我认识有很大帮助,同时也使得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识更加客观、清晰。

篇2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3月11日

课程以“职业发展”为抓手和切入点,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关怀”大学生素质提升的“原点”,也是“盲点”――正确认识自我,着眼于引领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明确目标,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自主习得生存、学习、交流、共处、做事和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内在素养和品质。本课程具备:注重实践和体验、思维激活、知识内化,促成理念和方法形成、素质提升的特点。

一、强化能力目标

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源于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要求,围绕能力目标确定知识目标,设计能够包含态度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学习项目。针对性地通过社会实践环节、校外专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成功人士的讲座、及时就业预警信息等途径,帮助学生改变就业态度和观念。在确定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始终突出三个“强化”。一是强化专业思想教育,专业思想教育是搞好专业学习的前提,通过引导,使学生增强专业认同感,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为就业做好准备;二是强化心理咨询引导。在教学中针对当前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和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调整教学内容,让心理咨询引导贯穿全程;三是强化学生义务意识教育。义务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诚信就业,诚信为人,同时也成为学生维权的基础。

二、设计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

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在文字中,落实到表格中,落实在纸面上,即制作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制定个人行动计划,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就变得更清晰、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的设计可以是表格式的,也可以是图例式的,还可以是文字叙说式的等等。只要能够表现出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线路就可以。一次完美的职业生涯规划由审视自我、确立目标、生涯策略、生涯评估四个环节组成。

首先,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对自我及环境的了解越透彻,越能做好职业生涯设计。

其次,有效的生涯设计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以便排除不必要的犹豫和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目标作驱动力的话,人们是很容易对现状妥协的。

再次,有效的生涯设计需要有确实能够执行的生涯策略,这些具体且可行性较强的行动方案会帮助你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实现目标。

最后,有效的生涯设计还要不断地反省修正生涯目标,反省策略方案是否恰当,以能适应环境的改变,同时可以作为下轮生涯设计的参考依据。

职业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据统计,在选错职业的人当中,有80%的人在事业上是失败者。由此可见,职业选择对人生事业发展是何等重要。如何才能选择正确的职业呢?至少应考虑以下几点:(1)性格与职业的匹配。需要考量的、与职业选择相关的性格特征包括:合群性、责任性、情绪性、进取性、自律性、自信心、灵活性、有恒性、宽容性、自主性、支配性等等。(2)兴趣与职业的匹配。职业兴趣特征包括现实性、探索性、艺术性、社会性、事业性和传统性。(3)能力与职业的匹配。职业选择与人的能力与特长息息相关。通常语言能力、数字运算、逻辑判断、资料分析、机械推理、空间关系方面的能力称为一般能力;而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管理能力则是核心能力。

三、教学设计

(一)创新教学方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突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素质教育类课程。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我们结合课程目标,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1、坚持实践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素质培养及职业发展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升自身素质,促进职业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保证学生在每一个环节学到的知识都能够到实践中去运用,与当前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2、坚持多样化、综合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参观考察、案例教学、现场观摩、场景模拟等,多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

3、坚持学生的参与性、互动式教学。在参与性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充分展示、分享自己的探索成果。参与性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

(二)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本课程全面实现多媒体教学:

1、电子课件:全部使用自行制作的电子课件。

2、多媒体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表现了教学中的不同内容,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增大信息量。

3、网络学习平台:平台汇集了课件、视频资料、课外阅读性读物等丰富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自主的学习环境。

(三)提升品质,形成特色

1、彰显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品性。本课程全部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都融入实践,形成了课堂实践教学、课外指导性实践、岗位体验式实践的“三级实践教学模式”,建立校级一体化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强调“亲眼看”、“动手做”,通过视觉触电、感官刺激等体验式实践环节,使学生真体会、真感受,实现真收获。

2、直面和解决大学生的现实困惑。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茫然和困惑是一种不可回避的客观存在。直面和解决大学生的现实困惑体现了本课程的独特价值。课程“以终为始”,倒推目标,让行动具体化,目标阶段化,可操作性强。

3、创新方法,推动内化。柔性牵引。有融入、才有兴趣;有兴趣、才能认同;有认同、才会内化。本课程着力在语言、场景、内容等方面引起学生关注与共鸣,在氛围营造、内容的深入浅出上下工夫,使学生真正“进入”课程。需求导向。针对不同的专业习惯运用不同的相关“语言”。面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即便对于同头课程,团队都要通过重新备课,在表达方式、案例使用等方面进行“语言转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耀文.高职教育特色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4.

篇3

关键词:创新能力 培养 课程改革 实践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志提出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延东同志在2014年高校咨询会上也提出:“要把立德树人、提高质量贯穿综合改革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切实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着重关注和实践的课题。我校电气信息类专业结合2014版培养计划修订,做了部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尝试,现与大家交流学习。

一、主要改革内容及实施情况

(一)充分发挥培养计划在引领学生创新能力

在2014级电类学生培养计划修订中,对电类三个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课程调整、学时调整。充分发挥培养计划在引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1)2014级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修订情况

在学科基础课中:一是新增加了“电路原理图与PCB设计”课程(32学时实验);二是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36+20)改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32学时理论)及“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课程(32学时实验)两门课程;三是将“电路分析”课程(52+16)改为理论与实验分别独立的两门课程。

在专业核心课中:取消了“船舶通信与导航”课,改列为专业选修课。

在专业选修课中:取消了电子综合设计辅导(2学分、24+8学时、第5学期)课,新增加了“电子技术创新实验辅导”实验课程(1学分、32学时实验、第5学期)。

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一是取消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学分、2周、第3学期)新增了针对性更强的两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1.5学分、1.5周、第4学期)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1学分、1周、第4学期)课;二是将“单片机课程设计”(1学分、1周、第5学期)改成(1.5学分、1.5周、第4学期);三是取消了“船舶电气设计与检验课程设计”(1学分、1周、第6学期),新增了“船舶机舱测控系统课程设计”(1.5学分、1.5周、第6学期)。

(2)201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修订情况

在学科基础课中:一是取消了“电气工程导论”课程;二是取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新增加了“电路原理图与PCB设计”课程(32学时实验);三是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42+16)改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32学时理论)及“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课程(32学时实验)两门课程;四是将“电路分析”课程(52+16)改为理论与实验独立的两门课程。

在专业核心课中:一是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调整到学科基础课;二是取消了“供配电系统”课程(2.5学分、36+4学时、第7学期),改增为“工厂供电”课程(3学分、40+8、第7学期);三是将“检测与转换技术”(2学分、26+6学时、第4学期)学分调整为(2.5学分、28+12学时、第4学期);四是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3.5学分、48+8学时、第5学期)学分调整为(4学分、52+12学时、第5学期)。

在专业方向课中:一是取消了“变压器应用技术”课程(2学分、28+4学时、第7学期);二是取消了“船舶动力装置与辅助机械”(2学分、28+4学时、第6学期)课;

在专业选修课中:一是取消了6门课程,分别是:信号与系统、文献检索、企业管理、电气工程专题讲座、集散控制系统、电子综合设计辅导;二是新增“电子技术创新实验辅导”(1学分、32学时实验、第5学期)、“新能源技术”(1学分、16学时、第5学期)两门课程;三是将“AUTOCAD”课程(2学分、16+16上机、第5学期)改为实验课程(1学分、32学上机、第5学期)。

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一是取消了“专业综合课程设计”(2学分、2周、第7学期);二是新增了“测控技术课程设计”(1学分、1周、第5学期)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1学分、1周、第6学期)两门课程。

(3)2014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修订情况

在学科基础课中:一是取消“计算机辅助设计”(16+16)课,改成了“电路原理图与PCB设计”课程(32学时实验);二是增加了由专业核心课调整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32学时理论)及“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课程(32学时实验);三是将“电路分析”课程(52+16)改为理论(56)与实验(16) 两门独立的课程。

在专业核心课中:取消了“信息论与编码”(24+8)课程并调整“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40+16)到学科基础课。

在专业方向课中:一是在通信系统方向:将“程控交换”(32)课程换成为“移动通信”(22+10)课程;二是在嵌入系统方向:将“ARM处理器原理及应用”改为“嵌入式系统”(22+10),新增“ 计算机操作系统”(16+16(上机))及调整来“ 电子综合设计辅导”(16+16);而“DSP原理及应用”、 “多媒体技术”、“ 电子设计自动化”调整到专业选修课中;三是取消了电子系统设计方向。

在专业选修课中:一是取消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及应用”、“Linux软件设计”、“计算机接口与通信”、“自动控制原理”、“电视原理”8门课程;二是由专业方向课调整来“DSP原理及应用”、“多媒体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3门选修课;三是新增“专业导论”、“学科前沿信息”、“新能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双语] ”、“信息论与编码”、“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网络安全”7门课程。

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一是取消了“电子设计方向专业课程设计”(2学分、2周、第7学期);二是新增了“工程训练C”(1周,1学分),调整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周,2学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周,2学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4周,2学分)。

(二)加强几门关键课程的课改示范工作,提升课程在电子能力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1)电子综合设计辅导课程的教改实施情况

电子综合设计辅导课程是训练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课程。学院2009年起将原来的“电装实习”改成(电子装配)“工程训练”和“电子综合设计辅导”(2学分、24+8学时、第5学期)两门课程,并结合课余电子制作训练作为补充。电子综合设计辅导课程每一年的设计制作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新增,加强设计内容的新型性和实用性,至今实验室已有50多个设计实训模数电路板。2014版培养计划中“电子综合设计辅导”课程调整为实验课程“电子技术创新实验辅导”(实验30学时)。

电子装配工艺训练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要求较低,在原2010版教学计划中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进行,重点是训练学生的电子电路焊接技术,为以后的电子装配打下基础。教学时数为一周,时间上分散进行,历时半个学期。电子综合设计辅导课程是学生进行电子设计的入门课,除公选课、选修课形式外,兴趣小组形式的学习培养也是一个最有成效的环节,使得对电子设计有基础、有兴趣的同学得到充分发挥与提升能力。对电子制作训练做到有计划性,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电子制作基本能力训练。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二学期,以兴趣小组形式进行。内容主要为:焊接技术训练、认识基本元器件(学会万用表的使用)、识图、音频放大电路制作。

第二阶段:电子制作入门训练。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以公选课的形式进行。主要学习绘图、制作与测量(学习Protel(Altium Designer)软件的使用,学会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利用波形图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分析能力训练),内容有:简单电源电路、电动机驱动电路、光控灯开关电路、温控加热器电路等。

第三阶段:电子设计基础训练。主要是结合理论知识设计电路,安排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内容有:音响电路(含音调电路、功率放大器电路)、隔离放大器电路、充电器电路等。

第四阶段:电子设计综合能力提高训练。主要为综合设计中、大规模电路,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五学期,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内容有:抢答器电路、开关电源电路、数控电源电路、无线通信电路、锁相环振荡电路、转速检测电路、充电器电路。

(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改情况

单片机作为电子自动化控制的主要手段,其作用越来越重要。我院该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课程组老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编写了新的教学文件,每年修改电子教案、课件,出版新的教材与实验指导书,不断完善学习资源,实施电子考试等等,为学生的自动化电子设计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2014版教学计划中理论学时改为32,实验改为独立设课,学时为32,课程设计为1.5周。单片机实验电路板全部为校内老师设计制作,实验室至今有单片机综合应用设计电路板30多件。

(3)新增电子技术实践公选课

针对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发现的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脱离现象比较严重的问题,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学院在二年级学生中设立“电子技术实践”公选课程,从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知识的初始阶段就引导学生向技术应用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凝练为理论知识的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电子技术实践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课程的专业界限、学科界限,使得知识、技术、信息等多方面融会贯通,在还不能完全打破现有教学模式的情况下,以教学实验班的形式增加一个补充教学环节,以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制作为立足点,从应用目标出发搜索知识点,解决技术问题,培养思维方式。电子技术实践公选课作为教学模式创新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改变学生被教师控制之下被动地学习的局面,改变单纯死记硬背完成学业的局面,转而让学生养成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思考、查找知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意识。在教学环节上将实验教学、理论教学、课程设计三点连成一线。在教学效果上力求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以适应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要求,适应技能考证的要求,适应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编写、修订教材、教案,建立完善教师与学生教学学习资源

编写出版《电子综合设计常用模块与实例指导》、《单片机设计实例集》等实践指导教材;为学生开展考证培训修订《电子工程师考证培训讲义》等;编写新的教学文件及电子教案、课件等,建立完善教师与学生教学学习资源。

一是修订出版了《单片机实验与课程设计指导(Proteus仿真版)》、《电子设计常用模块与实例》、《单片机设计实例选集(一)》、《51系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实践指导性强的教材;二是在原网络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了单片机慕课网站的建设,新编了150题左右的作业练习题库;三是修改2014级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及课件;四是设计开发2014级用的新实验电路板并用于每年的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训练。

(四)加强实践能力培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加强实践能力培训,提高学科竞赛的获奖数量、提高学生、专利证书数量、提高学生电子工程师/板级工程师/电工等从职证书数量。

(1)加强了学科竞赛的辅导力度。一是组织学生电子协会,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活动,以加强低年级同学的基础技能训练;二是与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相结合,利用各种提高学生能力的资源,充实学生的实践活动;三是培养充实指导教师力量,2014年学院的指导教师队伍扩大至9人,落实了组队学生与指导教师的互选环节,密切指导教师与参赛学生的联系,特别是在暑期中通过明确训练计划、训练内容增加指导教师的投入精力;四是针对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发现的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脱离现象比较严重的问题,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在二年级学生中设立电子技术实践公选课程,在教学效果上力求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以适应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要求。

(2)重视指导学生、申报专利工作,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通过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电子竞赛、省创新研究项目等实践,指导学生以论文或专利的形式固化研究成果,近年来学生发表的电子设计类论文、实用专利、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电子电气类)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增加明显。

(3)加强校内电子工程师等考证培训工作。学院培训中心通过了市职业技能鉴定条件验收,成立了市“职业技能鉴定所”和电工方面考证员,可进行中、高级电工,中、高级维修电工,初级电子设计工程师、板级设计工程师、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师7种电子电气类证书的证书认定,为学生培训考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加强了毕业设计真题实做的要求。学院将毕业设计任务早计划、早布置,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真题实做时间,现一般是在第7学期初就布置任务,毕业论文答辩分二次进行,在较长的时间内可给学生留出较多时间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毕业设计真题实做的比例在90%以上。

(五)落实考证考级替代学分考试的制度

落实考证考级替代学分考试的制度,将提高从职能力的技能考证、考级、竞赛奖等纳入到教学学分中。

学院出台了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替代管理办法》(试行)的文件,规定了5类学生学业成果(考证、考级、论文、专利、竞赛奖)或经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小组认定可以代替毕业设计(论文)的其他成果可替代毕业设计(论文)学分。

二、实践成果

两年间,学生在电子工程师、电工考证、学科竞赛获奖方面成绩提高明显,取得电子工程师证书30 人;电工证书192人;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省一等奖学生为9人,二等奖学生为18人,三等奖学生为21人;在全国(省)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及智能机器人大赛中获一等奖6人,特等奖2人,二等奖9人,三等奖24人。两年间,学生发表电子设计类论文10篇,取得电子设计类实用专利35项。

三、不足分析

一是教学计划改革后课时量压缩造成教师“抢课”现象,并由课程门数增多及投入精力不足造成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下降;二是团队精神在学院教改项目中体现不够,大多数教师还是安于老的教学方式,教改积极性不高,大范围的教改项目推进困难。

提高教学质量不仅需要领导重视,更需要教师的人人参与。教学改革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更应建立在教师行动上。高校要把提高教师的影响力与学生的竞争力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创新创业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树森,李维. 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电子教育,2004,03:44-46.

[2] 张军国,刘西瑞,张健,燕飞,阚江明. 以电子设计大赛为契机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 中国林业教育,2009,S1:93-95.

篇4

【关键词】高职“双元制”;职业规划;课程设计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但是每年日益增长的毕业生数量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可持续发展,是目前高校都急需研究的一个课题。在此背景下,各地高校都开设各具特色的职业规划课程,来帮助学生更为优质的就业。德国的双元制教育给我们的职业教育带来很多的启发和借鉴,在此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更深入生产实践的一线,学生们在特定的工作情景中去学习,与企业和工作内容直接交流。学生被以岗位要求做为培训目标,更好的掌握了职业能力,在进一步结合理论教学后,学生更能深入理解职业规划的内涵,个人的职业规划更为具体和可操作,从而更能够为企业所欢迎,达到高质量的就业。笔者所在的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是德国双元制本土化践行一个前行者。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地处苏州太仓市,拥有近200家德资企业,被誉为“德企之乡”,优越的企业资源,是双元制教育落地的根本。10年来,与健雄学院建立融合合作关系的企业86家,达成合作关系的企业超过200家,学校将“定岗双元”模式已推广到15个专业3500名学生(光明日报)。学院建立了国内唯一的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示范推广基地,目前已经成为成为长三角知名的人才培训基地。

为了打造企业学校的“利益共同体”,学院引入企业用人的评价标准来制定职业规划课程标准,重点打造学生的能力素养。现将其职业规划课程的具体内容设计梳理如下:

课程定位

一、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1.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分析与评价,实现正确的自我认知。

2.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身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职业方向,提高职业素养。

3.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管理知识,理解企业管理思想和行为,缩短岗位适应期,提高职业发展能力。

4.帮助学生学习自我管理。

二、课程教学整体设计

1.课程模块。

我院职业规划课程分为8个模块,共四个学期,每学期16课时分8周上。具体设置如下:

2.课程教学整体设计――考核评价体系。

三、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

(1)基本不了解企业文化方面的相关知识,也基本没有系统思考过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2)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家庭背景,心理素质参差不齐,主体乐观向上,个别学生存在自卑的心理障碍。

(3)个别人行为散漫,纪律观念淡薄,自控能力较差。

(4)有就业意识,但就业准备不足,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够,很多毕业生不能客观的认识自我,在求职择业创业教育中显得十分消极被动。

2.学法指导:

(1)案例材料提前预习,倡导主动探究法,积极地思索,收集必要的信息。

(2)通过参与小组研讨、角色扮演、情境互动等形式,与小组成员建立感情,增强团队意识。

(3)问答参与,作业练习,运用归纳总结反思法,布置团队课后参与社会与市场实践。

四、课程特色

1.与我们课程开发的合作单位大多数是在华德资企业。例如:太仓中德技术工人培训中心,舍弗勒培训中心,苏州华南印务有限公司。部分课程单元由各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士担任。

篇5

一、激活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什么都不用说了。有了兴趣,什么难题都能解决。这是常理,任何人都知晓。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小学生要有学习的兴趣。这种兴趣,需要我们从思想上去重视,从行动上去激活,这样才能使之发挥到极致,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

(1)主体意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激活学生,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体是谁呢?毋庸置疑,大家都知道,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这个位置是任何人都不能取而代之的。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带领者,属于配角。这点也要清楚,否则很容易喧宾夺主,主次倒挂。一旦主次颠倒,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吃力不讨好。所以,主体意识的明确是必须清楚的。

(2)激活途径。激活主体,使主体乐于学习,有兴趣学习数学知识,途径是很多的,方法也是很多的,不胜枚举。在此,笔者不妨从下面四个方面加以激活:

一是导入激活。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堂课的学习,一开始要是能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好感”,有兴致,产生一些积极的信号,那么后续一些知识内容的学习就会比较顺畅,有时可能产生势如破竹之功效。比如在教学《速度时间路程》这节课时,笔者设置了“客车、卡车谁跑得快”这个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局。整节课的学习,学生一直处于积极思考、踊跃参与探究的学习氛围之中,效果不错。

二是使用媒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日益凸显。这种优势体现于起码能在音响、图像、色彩等方面吊起学生学习的胃口,而且能通过多媒体的图像演示让抽象的、枯燥的数学知识变为具体的可感的具象,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内容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其不易想象的图形,扩大其空间视野,真正体会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三是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很多时候是教学过程必须考虑的一个环节。这对于学习之主体的激活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比如教学“相遇问题”时,为了扫清学习障碍,上课开始,教学可创设这样的情境:首先邀请学生甲与学生乙来到讲台前,站在讲台两端,面对着面,相向而行,然后提问:学生甲与学生乙行走的方向如何?学生甲与学生乙行走的结果怎么样?……这样现场演示,直观形象,把枯燥而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亲近”可感,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了学生对于“相向”“相遇”“相距”“同时”等抽象概念理解,同时激发了学生参与对于新知识的探究的积极性。

四是积极评价。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表扬、鼓励,这是人之常情。小学生也不例外,同样也有这个方面的需求。积极的评价,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激励效果,产生兴奋状态;反之,则情绪低落,甚至会产生对所学学科的厌恶之感。因此,在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抓住学习的一些“亮点”加以评价,或表扬、或鼓励、或赞许,让学生产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

二、激活课本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所以,我们既要遵从教材,但又不要迷信于教材,不要盲从于教材,而要活用教材,使教材为我“为所欲为”地使用。这就必须把教材激活。怎样把教材激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落实:

一是把教材生活化。教材上的一些例题,虽然经过专家审编过,不乏经典,但有些例题或教材内容跟班级学生实际生活还有一定差距。这时,教师就得大刀阔斧,把教材内容或说例题适当修改,使之更切合学生现有的生活实际,为例题的讲解做好铺垫。

二是通过变式练习。在教材中一些本质属性的材料我们尽量不要去改变它,可以对一些用来说明概念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进行改编,使之变式、激活,让学生练习,从而灵活地应用一般的原理、原则。例如题组:

①小明家里要装修房子,需要一堆沙子,就请拖拉机到沙场运。第一次运了一堆沙子的1/5吨。第二次运了这堆沙子的4/5,刚好运完,问:这堆沙子有多少吨?

②小明家里要装修房子,需要一堆沙子,就请拖拉机到沙场运。第一次运了一堆沙子的4/5吨。第二次运了这堆沙子的1/5,刚好运完,问:两次一共运去了多少吨?

③小明家里要装修房子,需要一堆沙子,就请拖拉机到沙场运。第一次运了一堆沙子的1/5。第二次运了这堆沙子的4/5吨,刚好运完,问:这堆沙子有多少吨?

上述这三题,经过叙述的变换,条件不同,问题也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要求这堆沙子的重量。只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经过思考,就能很快发现这三道题的异同,从而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的品质。同时,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激活思维

一切活动是从思维开始的。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也要从思维开始。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思维过程。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围绕“问题”思维的走向,有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之分,但无论是纵向思维或横向思维均要激活,这就需要一些题目的支撑。学生通过对题目中一些问题的思考探究,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解决数学问题。比说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围绕题目,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立体式地进行演变与扩展,延伸与加深,不断促进数学课堂教学密度与度量的提高,从而达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为此,我们可以采用:(1)纵向延伸。即对数学题加以改装,问题变条件,或条件变问题,引导学生去作答。(2)横向展开。一个题目、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题思路。我们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并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到达“殊途同归”之功效。(3)正反流转,活跃思维。思维有一定走向,顺着条件到问题,或由问题到条件,即顺与逆、正与反互为流转,引导学生在这种思维的流转中提高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与灵活性。(4)一题带一题,构建小系统。例如教完简单工程问题后,可以将工程问题与工作问题及相遇的行程问题三者联系起来,这样就能用“同一知识解决不同问题”的方法,构建知识的小系统。

篇6

关键词:三阶段教学法;程序设计课程;非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246-02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是集遥感、测绘、信息技术于一体的信息和工程类学院,学院培养的人才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一直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本科生培养方面,除了系统培养学生的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等专业知识外,还系统培养学生的信息科学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程序设计技术、数据库技术、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技术等。由于专业课程较多,相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本院学生在信息学科的课程数与课时数安排上还是较少,比如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原理等课程都没有教学安排。本人承担学院程序设计技术的本科教学工作,在学生计算机基础相对薄弱、程序设计课时安排有限的情况下,使用一套教师理论讲解与学生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的三阶段教学方法,使学生迅速跨过了程序设计的门槛,让学生能够通过后续持续的自我编程练习来提高编程素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程序设计课程的三阶段教学方法

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理想的教学结果应该是学生通过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掌握编程语言、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并能够完成简单的软件开发任务。根据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学院将教学场地安排在具备100台左右计算机的机房。结合本院学生的学科背景、计算机知识储备等情况,本人将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划分成3个阶段,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具体教学方法,各阶段具体教学方法如下表所示。

第一阶段,即学生刚开始学习程序设计的阶段。首先教师进行教材相应章节的知识讲解,使学生了解相应的基础理论。然后教师将示例代码输入到程序编译器,该过程中辅助适当的代码介绍并编译运行。最后要求学生将代码在各自机位的计算机上进行输入与编译运行。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后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低级错误,包括编译器操作错误、输入法引起的符号错误等,这时学生通过举手示意,教师即到相应机位查看并解决各种问题,同时向学生解释错误产生的原因。

第一阶段的教学进度会比较慢,主要是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程序设计课程,对编程环境以及程序设计理论比较陌生,因此会犯许多低级错误。教师在解决这类错误时,一方面需要自身具备较强的程序设计功底与丰富的程序设计经验,因为许多低级错误较难通过常规的编译器错误提示来定位与排除。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具备充分的耐心以及适当的技巧,如果出现的错误匪夷所思,则可通过学生的重复演示来定位程序错误的原因。随着学生练习次数的增加,程序出错的概率会逐渐降低,这时就可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即学生对编程较为熟悉的阶段。首先教师同样进行教材相应章节的知识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理论。然后要求学生将示例代码输入到编译器并编译执行。如果例子较为复杂的话,该过程中部分学生也会出现一些编译错误或逻辑错误,导致代码无法运行或运行得到错误结果,同样学生通过举手示意,教师到相应机位查看、解决并解释问题。最后教师公布标准代码并适当解释代码含义,编译执行并展示代码执行结果。在该过程中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参考标准代码,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第二阶段的教学进度就比较快了,该阶段可一直持续到将教材内容全部讲授完毕。

第三阶段,即学生进行软件设计的实践练习阶段。首先教师布置一个软件设计任务,比如要求学生编写一个类似于微软“画图板”的软件,明确要求软件需要具备的基本功能,并要求代码具备规范性、软件具备美观实用性等。然后学生利用三周左右的时间去独立完成软件设计任务,该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或上网查阅相应资料,但不允许代码拷贝与抄袭。最后每位学生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公开演示所设计的软件,介绍基本功能与创意性、并展示关键代码等。在学生演示过程中,教师适当提问或点评,并根据学生的演示情况进行打分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第三阶段可极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由于采用公开演示的方式,也基本杜绝了抄袭现象。

三阶段教学方法,各阶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时间比例如图1所示。三阶段的教学过程结束后,几乎所有学生均能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具备程序设计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成果展示

以我院学生2011~2012学年、2012~2013学年学生程序设计课程的期末成绩,来说明三阶段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2011~2012学年,由于学院教学条件的限制,程序设计课程主要在普通教室授课,教学过程主要以理论讲述为主,课后学生动手练习为辅。2012~2013学年,由于学院教学条件的改善,程序设计课程改为在计算机房授课,并按照三阶段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工作。统计学生两个不同学年的期末成绩,得到如图2、图3所示的结果。

从图2中可看出,2011~2012学年,62名学生参加考试,取得及格成绩的学生人数为49名,不及格学生人数为13名,大部分及格同学的成绩位于80分左右。从该结果可看出,程序设计课程如果仅仅使用课堂授课的方式,较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从图3中可看出,2012~2013学年,72名学生参加考试,取得及格成绩的学生人数为70名,不及格学生人数为2名,大部分及格同学的成绩位于90分以上。从该结果可看出,程序设计课程改为在计算机房授课,并采用三阶段教学方法后,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通过将学生的成绩按照≤69分、70~79分、80~89分、≥90分划分为4个成绩区间,分别统计2011~2012学年、2012~2013学年4个成绩区间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可绘制得到如图4所示的结果。

从图4中可以看出,2011~2012学年学生期末成绩主要分布在89分以下,而2012~2013学年学生期末成绩主要分布在90分以上,由此可见三阶段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说,能够显著改善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结论

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在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及课时安排有限的情况下,采用一种教师理论讲解与学生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的三阶段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迅速跨过程序设计的门槛,并继续通过不断的自我练习,巩固提高程序设计水平,实践也表明该方法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昊,王化更,谢飞,陈乃超.以项目教学驱动机电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1).

[2]黄静,高延英,杨宇姝.基于计算思维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3,(5).

[3]石媛,牟占军.浅谈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3,(4).

篇7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大学生;体质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2-0078-04

近20年我国青少年学生部分体能素质指标持续下降,从生理机能看学生的肺活量、力量、速度、耐力等指标均大幅度下降,造成这一后果的症结就在于学生缺乏运动[1]。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利军认为:“导致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与学校体育的相对滞后有关”[2]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体质关系到国家未来和民族的兴衰,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应从战略发展的角度认识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分析,试图为促进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健康发展,提高大学生体质尽一份绵薄之力。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黑龙江科技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齐齐哈尔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八所高校为研究对象,每所学校随机抽取男女大学生各125名,共计2000人对黑龙江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且对8所高校的体育工作负责人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了解有关体育课程设置的相关信息。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参考国内外有关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教学改革、课外体育活动研究等方面的文献。1.2.2比较法对比黑龙江省八所高校的体育课课程设置情况、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分析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因素。

1.2.3问卷调查法在黑龙江省八所高校随机抽取2000名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

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000名,女生1000名,本项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1978分,其中有效问卷1806份(男生930名,女生876名),问卷设计后请专家判断问卷的有效度检验。为了确切了解问卷测验的信度,对部分调查对象采用重测法检验问卷的信度,信度系数r=0.91,p<0.05符合规范要求。

1.2.4实证研究法收集各高校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并对黑龙江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相关情况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

1.2.5数理统计法数据用SPSS13.0在WINDOWS XP上进行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课程内容调查及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分析

2.1.1体育理论课现状调查及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通过表1可知黑龙江省高校体育理论课没有统一的标准,其中有87.5%的学校开设了体育锻炼和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这说明各高校对提高学生体质的迫切需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有62.5%的高校开设了卫生保健知识、专项理论、冬季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另有50%的高校开设了体育的目的与功能、冬季体育锻炼及高校体育,还有3所学校开设了目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休闲体育,因此黑龙江省高校的教学内容设置丰富,但开设对于增进学生体质健康大有帮助的人体科学、《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的学校却很少只有2所学校,这说明各高校对体质健康教育的重视还不够,对《大纲》要求贯彻《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执行未落到实处。

2.1.2体育项目的开设调查及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通过走访调查可知8所高校共开设了39个项目,其中不乏许多竞技类项目,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球类、健美、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轮滑、形体、速度滑冰等项目。而田径项目却只有2个学校开设,这说明从小学、初高中一直重复的田径课较为枯燥,已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取而代之的是各高校选项课中开设的身体素质练习。通过分析可知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主要是围绕技能教学而构建,体育实践教学过于强调技能,冲淡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致使大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不利于高校体质健康目标的实现和完成。

2.2考核评价标准调查及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分析

考核是课程建设的导向,考试的形式、方法及内容对教学过程起着导向作用。通过表2可知,目前我省各高校基本采用综合评定的形式,大部分由理论、技术达标与技评、身体素质和学习态度四方面组成,考试均采用统一命题,统一标准进行。在考核内容中技术达标与技评占到50%~70%比重是最高的,这说明黑龙江省各高校普遍都非常注重技术教学,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考核的形势过于统一,缺乏灵活性,过分强调技术考核,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挫伤学习主动性,并且大多数高校并为将体育课成绩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彼此之间缺乏足够的制约和促进,因此现有的课程评价体系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体质缺乏足够的激励作用。

2.3师资培养状况调查及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高校体育教师通过外出进修是提高专项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表3反映出尽管被调查的八所高校都会派教师外出进修,但只有2所高校会经常派老师外出进修。另有6所高校会偶尔派老师进修,实际中只有部分少量的老师有机会可以进修学习,因此并不能保证所有老师都有机会通过进修得到提高,但却没有一所大学派老师外出进修体质相关内容的研究,因此目前各高校老师在体质科研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而多集中以专项技术技能研究为主,缺乏用体质研究理论来指导实践的依据,对于通过培养教师进修来提高大学生体质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学校主管部门应加大教师在体质研究方面的培训,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的指导学生,提高大学生体

根据2006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告显示,影响我国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严重的运动不足,而足够的场地设施是确保学生自觉进行体育运动的客观条件。根据表4可知各高校由于受资金和土地限制等问题,仅有3所高校体育设施条件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有4所高校基本满足教学,另有1所高校不能够满足教学。尽管被调查的这八所高校有两所大学已经通过了全国评估检查并获得优秀,其场地设施也堪称楷模,但大多数学校的场地设施还很紧张只能基本满足教学或不能够满足教学。健身是一种习惯,由于学校自身的特点,会使大批学生在一特定时间集中出现,由于场地设施紧张而致使大学生运动不足,由此而产生的身体素质下降也就不难理解了。

2.5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调查及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分析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教学的延伸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4]。体育动机是推动体育行为主体的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并维持这些活动的主观原因和心理状态,它是人们对客观体育需要的主观反映[5]。根据表5可知黑龙江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增强体质,这对提高学生体质水平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学生能够在缺乏考核监控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将增强体质作为主要动机,这说明通过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质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同时也说明了体育课的教学取得积极成效。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同学在动机选择上是为了应付考试,这虽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但它客观的促动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在锻炼身体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对提高学生体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6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调查及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分析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能够评价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量,是反映学生能否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达到健身目的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学生体质的一个重要因素[5]。通过表6可知黑龙江省男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要好于女大学生,有78.7%的男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一周可达2次以上,其中2~3次的人数最多,另有38%的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达到4次以上,也有21.3%的男生每周仅参加一次课外体育活动。而女大学生的课外活动频率多集中在每周一次,众所周知,短期而非持续性的锻炼不能够很好的激发人体机能,达到锻炼身体,提高体质的目的,因此每周只参加一次课外体育活动锻炼,显然不利于提高大学生体质,应加大对这部分同学的宣传和督促。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体育课的内容丰富,但过于强调技能教学,不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且在教学过程和教学进度中均未能体现体质健康目标。

(2)课程评价过于偏重技术考核,对学习过程没有监控,考核的形式缺乏灵活性,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目前的考核评价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高校体育教师缺乏进修培训和必要的体质相关研究及培养,在体育教学中用体质理论指导实践的观念不够深入和具体。

(4)黑龙江省大部分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紧张,导致大学生运动不足,身体素质下降。

(5)黑龙江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积极明确,但课外体育运动时间不足、体育活动频率缺乏持续性,已成为制约大学生体质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3.2建议

(1)建议合理设计课堂内容,有计划有步骤的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淡化专项技能教学,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充分实现体质健康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2)建议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体现激励作用,将体育课考核成绩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综合测评。教师在进行体育课考核时应灵活的运用考核评价标准,照顾到个体差异,并且成绩评价需要考核学习过程。

(3)建议为高校体育教师创造更多的进修和交流的机会,培养教师的体质科研能力,使教师能够科学的指导学生健身强体。

(4)建议各高校明确校长为学生体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加大监管力度,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学校的重要体育教学任务之一。同时加大对体育教学管理的资金投入,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完善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形成制度定期整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锻炼环境。

(5)建议在高校中营造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如建立健身俱乐部,开展健身比赛,设立健身知识专栏等,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进而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参考文献:

[1]郝小刚,高雪梅.“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体育的“冲突与共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5):434-436.

[2]朱玉芳.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学校体育的应对[J].体育学刊,2006,13(5):141-144.

[3]姜维强.对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3(2): 46-48.

[4]许文鑫,梅雪雄,吴燕丹.福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J].体育科学研究, 2008(7):3.

篇8

课外活动是大学生校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大学生认识社会的方式,还是课堂知识的延伸。据不完全统计,课外活动是大学生获得社会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对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当前,我国的各大高校开展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全校统一模式或学院统一模式,但针对专业发展和能力建设的可持续性活动则相对较少。学者们认为,基于专业理念的角度设计课外活动以及基于专业发展的角度推广适合专业能力建设的模式,是目前开展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关键点。

社会研究方法系列课程主要包括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和统计软件三门课程。其中社会研究方法课主要介绍社会研究的规范程序以及研究设计技巧,实践性很强,在课堂内和课堂外对全程的社会研究体验有重点要求。而统计学课程由于在课堂内侧重数理统计知识的讲授和考核,为了不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社会统计应用能力,课外的延伸显得尤为重要。总结以上,要使社会学专业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和操作过程,基于专业理念设计相关的课外活动是需要教育者、辅导员共同重视的问题。

二、基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教学理念的课外活动主体分析

大学生的课外活动是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连接课堂和社会,连接专业老师和辅导员的桥梁。在进行专业课外活动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以下几类主体的协调和合作。

1.课外活动的主要设计者和导师――专业老师

鉴于三门课程的特性,专业老师应主要采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在讲授系列课程内容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热点和当下实际来寻找研究题,设计研究方案,理解研究规范,把握评判研究的标准。在以课堂为基础的前提下,设计让学生体验研究过程的课外活动,如,问题研究小组、问卷设计、统计软件操作评比等。

2.课外活动的组织者和完善者――学院分团委、辅导员

学院分团委和辅导员是与学生关系最紧密的团体和个人,大学生专业课外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他们来组织和完善。学院分团委有完善的宣传途径,有利于提高活动在学生中的知名度;分团委学生会的成员是学生中的骨干,有利于带动广大学生的参与。辅导员具有管理人员和教育人员的双重身份,与学生有固定的沟通渠道和方式,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参与专业活动的情况,并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活动的实际效果对活动进行必要的完善。

3.课外活动的支持者――学校各部门

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绝不是某个系或者学院的事情,而需要学校各部门共同参与,相互协调。如,学生在寒暑假开展专业调查研究,就需要校团委对他们的寒暑假实践认定进行标准化地修改;再如,学生开展系列教学实践的活动,需要学校教务处给予批准和经费支持。

4.课外活动的资源――校内外机构及组织

多种多样的校内外机构和组织是大学生开展社会研究的重要平台。这类机构主要分为三类:(1)校内部门或机构,如,校工体部发起的校运会满意度调查;校离退处发起的退休教职工生活现状调查。社会学专业的老师可以及时关注相关部门的需求,引导学生从身边开始研究体验,使学生开展相关活动。(2)与学校建立紧密联系的实习基地,主要包括民政部门、福利院等。这些机构与学校和学生保持了长期的联系,相互之间比较了解,在开展专业课外活动时,学生能从熟悉的机构中形成问题意识,深入研究,因此,形成研究成果的可能性比较大。(3)各类与研究问题相关的组织和机构。这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去开发,不断增加研究资源是促进专业研究活动可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

三、基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教学理念的课外活动模型设计

基于社会学专业角度设计的课外活动,不仅要符合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而且要体现社会学专业的特色,并且能回归到有利于社会学专业学生成长成才的最终目的。“四位一体”活动设计模式,有别于以往课外活动设计的意义单一性和目的扩散性的不足,它兼具持续性、转换性和融合性的特征。

1.“四位一体”课外活动设计模型的主要内容

“四位一体”课外活动设计模型主要针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系列课程的应用而设计,遵循“活动模块”“活动宗旨”“专业方法”“认识逻辑”四方面的统一原则,在对社会学学生的课外活动设计中,努力做到“专题研究”“协同设计”“实地调研”“统计检验”四个模块的循序渐进,相互配合,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重点锻炼学生选题决策、团队合作、调查方法运用、统计方法运用的能力,使学生对社会问题认识逻辑从感性认识回归到理性认识,并且通过研究环节,将对研究理念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研究结果的理性把握。

2.“四位一体”模型的主要特点

相比之前的课外活动设计,该模型具有贴近专业、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模型突出活动设计的持续性。根据模型,可以观察到,针对社会学专业方法系列课程的课外活动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与课程逻辑相配合。当课程开始时,专业老师便指导学生寻找自己的研究专题;在课程进展到理论讲解环节时,学生开始进行自己的研究设计并组建研究团队;随着课程进展到实际操作和方法讲解环节,学生和自己的研究团队开始实地调查,在实践中检验学生对调查方法的掌握程度;课程继续进展到统计学相关知识的讲解时,学生针对自身的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自身研究结果。如果说研究结果不理想,或者有新的发现,可以在这个顺序中重复一次,重新循环进入研究专题的修正环节。整个过程,学生通过对研究活动的参与,可以全程经历多次社会学研究的过程,并且将这一过程贯穿于系列课程的始终,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熟悉和掌握。

(2)模型突出活动设计的可转换性。在该模型中,系列活动设计既是一个纵向的整体,同时,也是可以独立横向成型的系列竞赛活动。如,在专题研究环节,可以设计开题报告比赛,重点考查学生查阅文献、归纳总结、关注热点、文书设计的能力;在研究设计环节,可以设计问卷设计大赛、访谈技巧大赛等,重点培养学生对于调查工具的使用能力;在实地调查环节,可以与寒暑假社会实践相结合,举行社会实践报告评比,对学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验收和评优,给予学生继续研究的动力。

(3)模型设计突出活动的融合性。该模型的活动设计可以与现在高校中开展的学生活动进行很好地融合,一方面,可以促进专业课外活动与学校其他活动的结合,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整合现有资源,开展活动。例如,可以与学校或全国各地开展的各类学术创新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设计研究专题和设计研究时段时按照学术竞赛的要求开展,并且活动的成果不仅可以作为课程的作业,还可以作为参赛的作品,增进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研究成果的利用率。模型中的横向活动可以作为学生的日常素质拓展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引导学生在一条研究主线的基础上,不断延伸研究的意义,促成研究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赵锡奎,等.基于专业发展的大学生课外活动新模式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3).

[2]林桦.大学生课外活动参与状况调查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实践探索,2013(4).

[3]肖富群.体验式教学在社会研究方法系列课程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2).

篇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9.077

课程建设研究是国内教科研的一个重要课题。2006年春,周碧荣教授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设计。2009年秋,教育部领导编写和使用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已经四次修订,是大学生必修课所使用的教材,在教学改革上各地均进行了很好探索与研究。学院围绕教材、教法,于建院以来坚持改革与探讨,在各级期刊发表了20余篇教改论文,为进行该课程总体设计改革奠定基础。为了加强课程建设,加大对教材的教法、考试改革,提高大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注重修养,必须进行该课教学整体设计。因此,该课程整体设计是呼之而出。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的具体意义阐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对大学生人格、能力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该“课程设计”把传统的课程进行重新组合,分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大模块,扣住知识点、加大能力训练,对大学生理论上弄懂、思想上弄通、方法上学会,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此课程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充满生机和活力。课程设计紧密联系大学生实际,加大教改和教改活动载体的优化,将学生调查、传统教育、挫折教育、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等紧密的结合起来,为教学实践系统打造了一个平台,使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与感染性,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活力。此课程设计还加大了考试改革力度,将修养、表现、亮点、考勤、纪律等纳入成绩考核,更加突出个人能力的培养。

完善此课程整体设计,并且实施,能够提升我院课程建设改革的档次。课程整体设计与实施,有力地锤炼了教师队伍,提升了教学水平。课程建设的经验与论文于各级刊物发表,有利于宣传和推销学院改革,扩大学院认知度。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的内容

此课程整体设计解决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观的知识交叉现象,组合知识,分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个模块。

四个模块(以大学生成长过程为载体)如图1。

具体表现模块是:大学生人生观(含绪论、理想信念、人生目的与态度);大学生价值观(含核心价值体系、爱国传统、创造人生价值);大学生道德观(含道德传统、公德、职德、家庭美德);大学生法制观(含法律意识、公共生活、职业活动、婚姻家庭)等法律规范,贯彻以能力为本位,加大能力训练,实施教学。

此课程设计打破教材为中心教学观,突出能力目标定位,以大学生的这四观教育为基本教学内容,加上所用到的相关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立德树人;可以提高学习、交往、自律、心理等素质和能力,适应中学生向大学生转变;能增强公德、职业道德及家庭美德的是非判断、自我约束和示范能力,提高自身道德素养,营造学校和社会道德环境;能激发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思考与选择,策划成功人生设计;能学习掌握一般法理和法律规范,遵法守法,做维护法律尊严的模范。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的具体思路

课程设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改的必然,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策略:

第一,?n程内容设计。将该课程分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四个模块进行整合。

第二,能力训练设计。根据模块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要求,加大和落实能力训练活动设计。

人生观模块:专题研讨“大学变化与适应”,能对大学新生在“转折与适应”中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专题研讨“对德才关系及立德树人看法”,学习“思政”课意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大学生新形象;专题研讨人生观与大学生成才,学生能分析自身的现状,结合实际设计自己大学发展目标及措施。

价值观模块:“价值”理论学习与训练,一方面是革命传统讲座,提高对“核心价值”的灵魂主题、核心等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是老区文化与我成才,使学生对老区文化有一定了解;演讲:“人生的价值”,学习和践行“八荣八耻”,选择正确人生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评价标准,提出实现途径。

道德观模块:调查与判断校园中不道德现象,认识功德与个人道德修养关系,提出自身修养打算。还可以请企业家作创业与职业道德修养讲座,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认识,提出建议。

法制观模块:社会调查:调查收集守法违法正反案例,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组织一组关于“劳动法”、“婚姻法”方面案例,课堂讨论、学法,能掌握《劳动法》《婚姻法》等基本规范。开展“学法律、析案例”的比赛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实体法律制度和程序法律制度,带头学法、守法并运用法理分析一般案例。

第三,根据教学要求,进行“进度表设计”,(于教法、活动等载体予以落实)如表1。

第四,课程教学考核方案设计。

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思想道德理论素质的高低,通常是通过考试成绩来体现的。他们的整体素养、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就很难通过考试展现出来,为此一系列考评改革的实施,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实践,使学生考评贯穿于整个学习全过程。

这门课程分为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核成绩占60%。平时成绩内容包括课堂纪律表现、课堂提问和讨论、平时作业、专题调研、汇报材料、学习心得、善行好事。期末注重对能力目标实现的综合考核。带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发放问卷调查,使教学有针对性;优化各种活动,提升教学质量;指导学生结合有趣的活动完成相关作业,提高教学效果,加强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设计特色与整体教学效果

本课程设计改革特色鲜明:一是理念富有特色,体现以德为首的核心价值观、以学生为本位课程观、以能力为本位质量观等;二是设计富有特色:课程整体设计包括能力目标、模块设计、能力训练设计、进度表设计、考核设计等,将教学做结合。

篇10

关键词:液态成形与模具方向;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045-02

专业课程设计是本科教学体系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起着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作用。专业课程设计是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前修课程的基础理论进行的工程设计的尝试,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它是对前期理论教学效果检验和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形式[1]。南昌航空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液态成形与模具方向(铸造方向)课程设计是《液态金属成形工艺》、《金属液态成型模具设计》和《液态金属精密成形技术》等课程教学过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液态成形与模具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训练的重要方式,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巩固和扩充所学的铸造工艺知识,提高计算、识图、绘图、铸造设计手册运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近年来,随着本专业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我们及时分析铸造方向课程设计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以提高学生铸造工艺与模具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铸造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对铸造方向课程设计教学进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铸造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校每届学生安排在在第7学期后4周进行课程设计。学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给定零件的铸造工艺和相应模具设计任务。学生根据铸造工艺设计手册,结合零件的材质、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批量等对零件进行铸造工艺性分析,选择合理的铸造工艺方法,制定铸造工艺方案,确定铸造工艺参数,设计浇铸系统和冒口的形状和尺寸,设计与铸造工艺相适应的工装。铸造课程设计的主要特点是结合所学铸造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是学生首次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2]。因此,课程设计题目既要结合所学课堂重点内容又要符合企业生产实际。同时,为了达到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工程设计能力的目的,课程设计的题目数量要足够多,应满足1人1题。随着学生规模的增大,我校铸造方向每届有3个班,约120人。课程设计教学效果未能完全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设计题目过于陈旧,与企业实际生产脱节,达不到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与企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一定距离;而且我校由于历史原因,题目覆盖面较窄,主要为航空用铝合金、镁合金零件为主,其他民用材料如球铁、铸钢较少,使学生再就业面上处于劣势。(2)课程设计题库零件图数量少,难以满足1人1题的要求,存在多人一题现象,起不到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工程设计的能力的作用。(3)由于科研需求,引进一些非铸造专业的青年教师,这些教师本身铸造知识薄弱,缺乏铸造工程实践经验。(4)通常,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铸件不进行实际浇注实验验证,学生不清楚自己设计的铸造工艺是否合理,也就不可能提出更合理的设计方案,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大型现代化铸造企业已将计算机模拟技术用于优化铸造工艺设计[2、3],如果铸造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不掌握铸造过程计算机模拟技术,无疑将不能适应铸造企业的要求。

二、铸造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1.“真刀真枪”做课程设计。我校曾隶属于航空工业总公司,主要为航空企事业培养学生,课程设计主要以航空用铝合金、镁合金零件为主。1999年,南昌航空大学实行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工局共建后,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国防”的服务方向。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在地方企业就业,因此,我校铸造方向建立了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宏伟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浙江阀门超达铸造有限公司等涵盖航空、地方企业的校外实践实习基地。通过协商,这些企业提供大量实际生产零件建设课程设计题库,戴斌煜等老师完成省教改课题:“液态成形与模具专业方向课程设计数据包开发(编号:JXJG-07-7-22)”。以解决企业实际生产问题为题目,使学生“真刀真枪”做课程设计。题目涵盖铝合金、镁合金、铸钢、球墨铸铁和灰铸铁等多种材质,数量满足1人1题的要求,可以满足学生根据毕业去向和兴趣选题。同时,为了确实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践能力,聘请企业铸造技术人员做兼职指导教师,和校内教师一起指导学生课程设计,强化学生液态成形工艺设计能力。

2.提高青年教师铸造工程实践能力。近五年,针对学科建设和科研需求,引进了多名非铸造专业博士、硕士青年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但这些教师在铸造相关课程方面,尤其课程设计教学能力偏弱。为了尽快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尤其指导课程设计实践教学能力,组织青年教师到铸造企事业单位交流学习,选派5名青年教师到校外实践实习基地进行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深入铸造生产一线,了解铸造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丰富铸造工程实践经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铸造工程问题的能力,达到快速提高青年教师指导学生铸造课程设计能力的目的。

3.铸造过程模拟优化铸造工艺设计。近年来,国外已经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优化铸造工艺设计[2,3],根据铸件铸造过程模拟结果,判断铸造过程中是否会产生冷隔、浇不足、缩孔、缩松、变形和裂纹等铸造缺陷。为适应现代铸造生产的要求,在铸造课程设计中增加了铸造过程模拟的内容,用于优化铸造工艺设计。我校在第7学期铸造课程设计前开设了32学时的《铸造过程数值模拟》课程,其中16学时为上机操作,向学生讲授铸件充型过程流场模拟、凝固过程温度场模拟方面知识和技能,为课程设计打好基础。教学实践表明,课程设计引入铸造过程模拟技术,使设计结果可视化,学生可以对所设计的铸造工艺进行验证,预测出现铸造缺陷,判断铸造工艺方案的合理性,进一步优化工艺方案,提高设计质量。这些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参加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提高学生铸造工艺设计能力。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由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及其铸造分会、铸造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举办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的目的在于鼓励在校学生学习铸造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和机会,为铸造企业培养优秀人才,促进我国铸造行业的发展[4]。大赛命题均来自企业实际生产零件,评审专家也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我校铸造方向学生已连续参加三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大赛,获大赛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网站、大江网、中国校庆网均有宣传报道。这不仅彰显了我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提高了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知名度。参赛学生受益匪浅,铸造工艺设计能力和解决铸造工程实际问题能力明显提高,就业竞争力显著提高。

本课程设计教学成果已在南昌航空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液态成形与模具方向(铸造方向)07、08、09级学生中应用,并取得实质性的教学效果。(1)学生铸造工艺设计能力明显增强。近三年,指导学生获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2)专业建设特色凸现,人才质量明显提高。2010年,南昌航空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获批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3)教师教学能力明显提高。2012年,液态成形与模具方向教学团队获南昌航空大学优秀教学团队。(4)课程设计引入铸造过程模拟技术,学生对所设计的工艺进行验证和优化,提高了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冒国兵,张光胜,张海涛,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26(11):121-122.

[2]张彦敏,沈丽,郭俊卿,等.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课程设计题库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5):68-71.

[3]李晨希,曲迎东,李润霞,等.铸造专业课程设计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1(3):35-38.

[4]曹阳,苏仕方.浅谈参加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应注意的问题[J].铸造,2011,60(3):31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