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08 17:2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思政的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思政的设计

篇1

一、大学城空间对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创新了思政课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一直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通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发现,在回答“你对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最感兴趣”时,59%的学生选择了“时事热点”,28%的学生选择了“社会民生”;回答“你认为思政课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时,49%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方法问题,27%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手段问题。可见,思政课教学内容疏离生活实际、教师教学方法单调、枯燥无味也是导致思政课缺乏吸引力的原因。

大学城空间的交互共享功能,使课堂教学结构由“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形成了以“自主、探究、合作”为典型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先进的云计算技术的存储功能与多媒体功能,创设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及视听融合、声情并茂的教学体系,使思政课堂一扫往昔的沉闷与严肃,由枯燥无味变得独具魅力,实现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充分结合,大大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大学城空间的思政课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念

网络教学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网络平台不再是教学的协助工具,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网络教学必须紧紧环绕如何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布局学生自主学习而展开,这一点是支撑整个网络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以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识不是大脑对外界事物单纯的径直反映,而是以本原知识为根基、在主客体的彼此作用中构筑而成。大脑对事物的认识依靠主体指向事物的行动,依靠主体对本身行动的反省。依据这一理论,学生的学习历程是一个质变,一个主动构建的进程,并非被动建立起来的刺激反应模式。

三、大学城空间的思政课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1.情境创设原则。

情境创设,是指教师为了落实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所设定的学习环境。在充分利用多种素材、资源的基础上,营建一种学习气氛,让学生产生较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寻、发掘和解析过程,从而积极主动进行建构性学习。

2.协作学习原则。

协作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协作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已经具有了社会文化的背景知识和从事社会活动的经验。因此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协作学习的效果与效率。大学城作为信息技术平台,虽然为协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要真正发挥协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必须注重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注重基于网络的教学策略设计。包括分析目标、确定内容、确定小组结构、创设协作环境、设计信息资源、设计协作学习活动、评价协作学习效果等。

四、基于大学城空间的思政课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框架

纵观网络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延伸课堂教学,如教师的大学城个人空间,为学生提供辅助学习。二是与课堂教学相连接,如在职培训。三是完全代替课堂教学,如远程教育。本文探讨的基于大学城空间的思政课网络课程属于第一个层面。

(一)宏观框架:空间教学模块设计

1.教学评价模块。

评价模块主要包括试题库和在线作业。大学城空间的测评系统具有自动组卷、阅卷等一系列功能,可以对思政课网络课程的考试与作业提供全面的支持。

2.导航模块。

通过设计“导学图”和重要知识点的超级链接,为学生提示空间学习的操作流程、进度、方法以及测试反馈信息、成绩查询等等。

(二)微观框架:空间单元教学设计

依托大学城空间开展思政课教学,在改变时空结构的同时,也革新了师生教育关系,更革新了学生的认知方式,革新了学习形态。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运用信息化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去设计和组织教与学的活动。一般而言,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和归宿,是预期的教学活动结果和为此确定的具体学习目标。

篇2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单元设计;实验实训;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3)11-0103-03

一、引言

根据全国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经验,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是目前高职院校广泛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具备一定的师资力量、物质设备、实习场地等条件。要做到每一个专业、每一门课程都全面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起来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一个过渡期。在这一过渡期,我们该如何做?就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现状来看,课堂教学仍然占了较大的比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二、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进课程教学的单元、整体设计(一)课程教学的整体规划与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不仅是一门技术基础课,而且也是一门能直接用于生产的设计性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传授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机械设计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要办出特色,就应按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生产实际需要来构建以职业技术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据此,应将机械设计基础以章节划分的课程内容设计成为若干个教学单元:机械的组成及特性、联接、机械传动、支承零部件、机械设计综述等。本课程新的课程结构,首先从机械的整体出发,从宏观上使学生了解机械整体的基本知识和要求,把握每个模块和整体的关系,从简易的联接入手,到各种机械传动、支承结构;以机械传动为课程重点,把握各种机械传动的特点,为培养学生机械安装和调试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二)教学单元内容设计

高职教育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要求按照一线生产实际需要授课,其课程体系突出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应摆脱学科系统性、完整性的束缚。按照这一思路,需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1)机械设计都是以机构运动简图为研究模型的,建立机械运动简图是机械设计的基础,因此,应把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构运动简图的定义、性质和常用运动副的代号,机构运动简图的建立作为重点讲授内容。(2)对机构设计部分的内容,过去是以讲授图解法为主,随着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的广泛应用,其教学内容应该逐渐转换为以讲授解析法为主。(3)对于机械传动和零件设计部分,应减少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增加零部结构设计的内容和一些设计参数的选取原则,并加强对机械运行的介绍,比如多种传动方式的组合、原理、特点以及工程实际中的应用、维护等,多向学生介绍机械方面的新发展、新思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在过去的教学中,通常只重视设计计算,认为学生只要会计算就达到要求了,而轻视结构设计,以及结构设计与工程实际技术问题紧密结合的部分,导致教学与实际脱节。如滚动轴承这一章,轴承装置设计在教学中往往不作为重点,但却是生产一线技术人员接触最为广泛的内容。因此,可以把这章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把轴承装置设计作为重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轴承的安装、配合、紧固、调节、、密封等实践性很强的技术问题。在学习了这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再举一些工程实例,如CA6140车床主轴支撑的例子,通过这个实例,使学生重点掌握轴承的组合结构、轴承的调整以及轴承的精度对机床主轴传动的影响。通过整合,使学生既学会了轴承的基本知识,又掌握了轴承的应用技术,同时使学生明确了轴承在工程实际中的重要地位。

1对课程单元、整体设计及一体化教学的思考

(三)单元设计要坚持“必须够用”原则

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需坚持“必须够用”原则,删除不必要的理论推导和证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强调的是人才的应用性,毕业生所从业的岗位决定了他们没有必要对计算公式、定理、方法等的来龙去脉像研究型人才那样了解得清清楚楚,而应注重于如何运用这些公式、定理、方法等来解决实际问题。

如机械设计基础中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中的速度、加速度方程的推导过程;带传动即将打滑时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之间的关系式的推导过程等都应删除或略讲。与先前所学课程重复的内容、偏深偏难而又不实用的内容、因科学技术发展进步而落后的内容也应删除。

(四)单元设计需不断完善

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不断完善必要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增加基本设计方法和实践性内容。机械设计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紧密结合工程实际且多样化的设计方法,是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根本保证。而以往的教材对此注意不够,具体表现为:(1)基本设计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介绍得较少,致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少、方法少。例如: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一般教材只介绍按给定连杆的2个(或3个)位置设计,以及按行程速比系数设计等两三种方法;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一般也只介绍轴肩、轴环、套筒等几种方法。(2)对设计方法和步骤缺少分析、总结和归纳,不利于学生整体设计思想方法的形成。(3)实用性、实践性内容少,不利于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五)单元设计的评价

一堂职业教育的好课既要看教师是否认真进行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又要看是否圆满地按照设计进行了实施,取得预定的教学效果。综合起来,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单元目标的评价。单元目标包括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单元目标一经设定,应当严格遵照执行,不能随意更改。但可以将其进一步分解细化,确定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使之更加明确、具体,更具可检验性。另外,还可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际,适当添加德育或人文目标,但不能盲目拔高或扩张。

职业能力目标同知识目标一样,不能随意更改。必须对训练项目实施步骤、方式、训练素材、所需场地器材及工具、安全事项、考核方法等做出规划与安排。

2.单元教学过程的评价。单元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的重要环节,也是单元教学设计和现场实施中最重要、最难、最能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环节,因此,这是单元教学评价的重要方面。应重点考核职业能力训练过程、步骤、方法、手段的设计与实施是否符合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和知识认知的规律,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得到有效化解,实训条件是否准备充分,教师操作是否熟练,指导学生是否得法,各步骤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等等。

三、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针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特点,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动力

机械设计基础是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如讲解平面机构时,可列举实际机器(内燃机、汽车等)和日常生活中(缝纫机的踏板机构、农用水井压水机构等)的应用实例,并介绍与专业有关的金属切削机床――牛头刨床的应用实例,增强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使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讲练结合,精讲多练

对机械设计基础基本概念的讲解要强调联系实际,讲练结合,即在各章节安排相应的练习,还安排一些阶段性的综合练习,提高练习的综合程度,注重方法的运用和掌握,注意对各种理论、方法的综合应用进行总结。使学生学牢学活知识,并具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讨论是开发学生智能,锻炼学生胆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讨论的内容可以是概念题讨论、综合题讨论、自选题讨论。例如,经常布置一些较重要的概念性思考题,让学生课外思考,下一次上课进行提问。适当讨论,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课外自学,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三)建立必备的实验、实训条件

机械设计实验、实训是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因为实验项目是以机械工程技术为背景的,如通过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和减速器的结构分析、装配实验等,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具体的测试技术、测量方法,熟悉测量工具与设备。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还可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并提出一些新的实验内容,如可选用一些磨损过的齿轮和使用过的减速器,通过分析,提出一些具体的修理、调整、改进的意见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既巩固和加深了理论知识,又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

(四)搞好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技能

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设计是把学生学过的各学科知识较全面地综合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力求从课程内容上、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从设计思想上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首先,在选题上要考虑培养目标,有针对性,有侧重面:可选二级减速传动装置作为设计题目,其中,一级为v带传动,另一级为单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这样的选题,既包括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又使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的训练。在设计之前,应先组织学生对该传动装置进行拆卸、安装,使学生熟悉装置的基本构造,整体组成结构及各部分结构、功能、装置和调整;各个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特点,然后找出标准件与非标准件,明确传动装置布置形式与空间位置的关系,建起一个立体的概念,避免出现闭门造车和照抄照搬式的设计,与生产实际相脱节。在设计过程中,许多参数不可能完全由计算决定,需要借助画图、初选或初估等手段,并且通过画图、计算、修改交叉进行,同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参考资料,学会查阅相关手册等。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 曲线和方程 教学设计 问题任务驱动

引言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是指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数学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层次和效率[1]。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突破教材的重难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2][3][4]。目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以多媒体课件、数学实验方式、网络教学方式实现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整合、学习方式与信息技术整合[4][5][6]。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由于教学策略变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引入数字化数学活动[7],所以,对于将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关键要解决如何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的工具?教师如何把激发学生兴趣的真实世界问题引入课堂;设计模拟环境,构建“做中学”的第二渠道;教师如何指导、帮助、组织教学活动以便能让学生体验和探究的过程,激起学生的主动参与?何处理教材内容与技术的自然融合?如何评价学生?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本文将高中数学“曲线与方程”设计了一节整合课,以任务驱动进行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主张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它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8]。“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对于数学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其是指以解决一个数学任务为目的,由于这个数学任务具备开放性与思考性等特点,利用该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能让学生通过任务的解决获取新的经验;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有利于培养协作学习的意识[9]。整合课设计具体如下。

“曲线与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了解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初步领会“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从而为求已知曲线的方程奠定理论基础。

(二) 能力训练点:在形成曲线和方程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强化“形”与“数”一致并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与人协作学习的意识及自主探索的能力。

(三) 学科渗透点:从形数结合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及信息素养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重点:“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解决办法:通过例子,揭内涵;讨论归纳,得出定义;变换表达,强化理解;初步运用,巩固提高;给出推论,升华定义。)

2)难点:难点在于对定义中为什么要规定两个关系产生困惑,即对定义的正确理解。(据此可用举反例的方法来突破难点,促使学生对概念表述的严密性进行探索,自然地得出定义。另外,为了在难点有所突破后强化其认识,用集合相等的概念来解释曲线和方程的对应关系。)

3)疑点:“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的应用。(解决办法:通过例子,初步领会它的应用;给出概念的推论,既升华了概念又是概念的应用。)

三、课前准备工作

1. 教师制作一个网站,内容有“图像游览”、“问题组”、“试验基地”、“资料基地”、“练习基地”、“拓展阅读”板块。“图像游览”板块放置3个方程,并能用软件及时划出这三个方程美丽的图像,以便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组”设置了3个问题组,共11个问题,目的在驱动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掌握本节的知识;“试验基地”是一个作图软件,学生通过它来作图验证自己的结论和解决问题;“资料基地”含本节课所需的资料,如直线的方程内容、名校教师对“曲线和方程”定义的讲解录音或录像、已学过的其他学生学习理解;“练习基地”含巩固本节课内容的基本巩固练习,提高练习;“拓展阅读”含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后面章节有关的内容。学生在探讨问题中可以到资料基地去找所需的资料,也可以查阅书本上的资料,还可以到试验基地作试验。

2.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组长,一个副组长。组长的职责是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弄清楚小组成员在每个问题的理解及存在问题。副组长负责记录小组对每个问题讨论的结果及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并负责向教师汇报。

四、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模块“图像游览”。完成后,教师指出:这么美丽的图像可以用一个数学方程表示,这就我们今后要研究的内容。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一道学生进入“问题组”模块的第一模块中的问题:

1.直线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2.画出方程x-y=0的曲线。由作图过程讨论图像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点M(X ,Y )是这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那么点M的坐标(X ,Y )与方程X-Y=0的关系如何?如果(X ,Y )是方程X-Y=0的解,那么以这个解为坐标的点与这条直线关系如何?

3.完成问题:已知A(-2,-1),B(3,5),求线段AB中垂线的方程;试问有几种求解法?由求解过程讨论所得方程与线段AB的中垂线的关系。

4.归纳出问题2、3的共同点。

(三)教师启发学生引申,导出“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定义,并指出定义中的关键字。然后引导学生进入“问题组”的第二个问题组:

5.如何理解“都是”二字?

8.要确定一条曲线是否为某个方程的曲线需要两个条件,请学生们各小组各自出问题:给出一个曲线和一个方程,分别满足第一条件而不满足第二个条件和满足第一个条件而不满足第二个条件。

9. 解答下列问题,且说出各依据了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定义中的哪一个关系?

(四)教师解答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入“问题组”第三组问题:

10. 从集合的角度如何对定义进行理解?具体地说,曲线可以看作是由点组成的集合,记作C;一个二元方程的解可以作为点的坐标,因而二元方程的解也描述了一个点集,记作F。请大家思考:如何用集合C和点集F间的关系来表达“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定义中的两个关系,进而重新表述以上定义?

(七) 教师小结及布置作业

小结:本次课我们通过对实例的研究,掌握了“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定义。在领会定义时,要牢记关系两个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它们都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必要条件。两者满足了,“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才具备充分性,才能将曲线的研究转化为方程来研究,即几何问题的研究转化为代数问题。这种“以数论形”的思想是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五、布置作业

5.阅读模块“拓展阅读”。

参考文献:

[1] 张艳萍,赵书爽.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2] 戴莹.数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2006,2.

[3] 林玉娟.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的整合[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5.

[4] 王虹,杨威,王洁.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探讨[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5] 潘小明,沈红兵.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若干思考[J].教育技术导刊,2006,3.

[6] 陈艳君.数学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6,1.

[7] 蒋鸣和.从教学手段的整合到课程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探索[J].信息技术教育,2006,1.

[8] 柳素霞,武法提.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式学习环境设计及实验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2.

[9] 王欣,杨庆余.从两个教学案例探讨数学任务驱动学习的特点[J].教育科学研究,2006,1.

篇4

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数学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为数学课堂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本文结合《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反思,从教学设计应处理好的几个基本问题和教学实施策略反思两大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此来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正切函数;性质与图象;教学设计;课堂实践;实施策略反思

教师在一定的课程观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与需求,以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主要依据,结合自身的教学理念,对教学过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学习情境、评价指导及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系统思考、策划和具体安排,这就是教学设计. 本文立足于对《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反思,探讨了教学设计时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基本问题,并进一步结合课堂实践进行反思.

■数学教学设计应处理好的几个基本问题

教学设计除了需要考虑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外,还应遵循一些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这种理念形成了教学设计的一个理论支撑,承载着教师个人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经验以及对问题的认知风格. 笔者结合《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的教学设计,就这一问题谈几点认识.

1. 明确教学背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从外界搬到记忆中的,而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及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人的认知发展有一个最佳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 准确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主动性将明显改善,成为学生对新知进行探究的动能,更有积极性去对新知进行自主建构. 本节课是研究了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后,又一具体的三角函数.此时学生已具有以下知识背景:1. 学生已经有了学习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经验,因此可以应用对比、类比的方法进行研究,将已有经验迁移到对正切函数性质与图象的研究中;2. 学生已经掌握了正切函数的定义、正切线和与正切有关的诱导公式,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的保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性质和图象,体会研究函数方法,也是为解析几何中直线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等内容做好知识储备.

2. 明确教学目标和框架

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研究专家马杰(R.Mager)指出,教学设计首先要解决的是“去哪里”即“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教学目标的定位.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1. 尝试通过正切函数的性质探究正切函数的图象;2. 掌握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及其应用;3. 体会类比、换元、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4. 了解用正切线作正切函数图象的方法. 其次要解决的是“如何去那里”,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媒介的选择. 我们知道研究函数常见两种方式:一、先根据函数解析式作出图象,再借助图示直观研究性质. 由于对函数的性质了解甚少,所以要通过描很多的点得到函数图象,再通过观察图象获得对函数性质的直观认识,接着从代数的角度对性质做出严格表述;二、先研究函数的部分性质,再根据性质画出函数的图象,此时特别要关注函数的定义域对图象的影响. 究其人教A版《1.4.3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这一课题,教科书采用了研究函数的方式二. 这样做的好处是:1. 给学生提供了研究函数的另一个视角,研究函数不但可以根据图象猜测性质,也可以利用性质研究图象,且在性质的指导下能更加有效地作图、研究图象,加强了理性思考的成分,使数形结合思想体现得更全面;2. 学生通过正切函数的部分性质研究其图象,作草图,再结合正切线,利用几何画板动态展示正切线变化过程以及利用正切线画正切函数图象的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形象、直观,肯定学生思维,增加了学习兴趣,同时利用展台展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提示和纠正,加深对已知性质的认识. 以此确立了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发展要求:在探究正切函数基本性质和图象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框架:探究一:从正切函数的性质探究正切函数的图象;探究二:从正切函数的图象探究正切函数的性质;探究三:正切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应用.

3. 设置“有效问题链”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对每一个问题几乎都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即使面对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问题,也能够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假设). 这种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正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所以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创建一个去探索、挖掘和呈现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本质”的平台,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验和感悟,拓展学生的“学术学习时间”,理清知识发生的本原. 新授课教师往往可以通过有效的设问为“主线”,给学生在获取知识上设置一个个“梯子”,使学生从“思维的源地”去“发现”、“创造”,进而得到教学设想的目标. 它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本节课是一个探究型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为配合完成探究一和探究二,教师设置了以下问题串:

问题1:完成填空,从以下练习中找出正切函数的性质.

练习:1.正切函数的定义域______;

2. 完成诱导公式:tan(x+π)=_____(x∈R且x≠kπ+■,k∈Z);tan(-x)=_____(x∈R且x≠kπ+■,k∈Z).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复习了旧知识,也给学生指明寻找已有的正切函数性质的方向.

问题2:正、余弦函数作图是先作一个周期[0,2π)内的图象,通过类比,选择怎样的区间作一个周期的正切函数?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正切函数定义域、周期性、奇函数这三个性质综合应用的能力.

问题3:结合以上性质尝试在一个周期中作出正切函数的大致图象.

设计意图:对学生已有作图知识的检查:利用特殊角的正切值列表、描点、连线作图象.

教师通过前3问,结合正、余弦函数的知识,尝试作了以π为一个周期的正切函数大致图象. 这里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有小组提出通过类比正、余弦函数周期的影响,选作[0,π]的图象,在找几个特殊点,作出正切函数的大致图象,但因在x=■处找不到函数值,x=■附近无从作图;部分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选择-■,■区间作正切函数的一个周期图象,尽管图象有了连贯性,但对x■和x-■的处理仍然比较迷茫.

问题4:类比y=sinx图象的由来,你能通过单位圆的正切线作y=tanx,x∈-■,■的图象吗?

设计意图:1. 通过类比思想,引导学生在-■,■上作一些角的正切线,以此作出正切函数图象;2. 正切线的复习,也使学生意识到x■和x-■时,y=tanx的变化情况;3. 用几何画板动态地展示正切函数图象作图过程,肯定学生的分析,加深学生对正切函数图象的认识及对前面所作的草图的不足的理解.

问题5:类比正、余弦函数,如何作y=tanx在定义域上的图象?

这一个问题学生自然而然会回答:将一个周期内函数的图象左右平移得出整个定义域上正切函数的图象.但学生易对x=kπ+■(k∈Z)忽略,对此,教师强调正切函数图象由互相平行的直线x=kπ+■(k∈Z)所隔开,且y=tanx在x=kπ+■(k∈Z)上无意义,这些直线称为“渐近线”. 同时,学生也从图象中验证了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奇偶性和周期性,明确了正切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π.

问题6:类比正弦函数“五点法”作图,如何快速作出y=tanx,x∈-■,■的简图?应该抓住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运用类比,使学生寻找出画正切函数简图的方法:两线:x=■和x=-■;

三点:(0,0)、■,1和-■,-1.

?摇?摇通过以上6个问题的引领,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思想探究出正切函数的图象,不光完成了探究一,为探究二的开展铺平了道路,也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的习惯.

问题7:请你认真观察正切函数的图象特征,类比正、余弦函数的性质,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正切函数图象,运用数形结合和类比的思想,从值域、单调区间、对称轴、对称点等性质考虑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通过图象和性质的结合加强学生对正切函数性质的理解和对正切曲线的认识.

学生会出现以下两个问题:1. 类比正、余弦函数探究函数单调性的经验,学生可以得出先讨论一个周期上函数的单调性,但y=tanx在定义域内单调性如何就不明确;2. 类比正、余弦函数探究函数对称点的经验,学生发现图象具有中心对称的特点,并找到对称中心,对称点(kπ,0),遗漏对称点kπ+■,0,教师要强调.

毫无疑问,相对正切函数的性质和图象的结论而言,它的形成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如上,在“图象和新性质”出现之前,设置“问题链”,给学生提供思考的阶梯,让他们先感知正切函数图象“触手可及”,自己去探索、去验证、去发现,从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就本节课内容而言,通过这些问题的铺垫,看似只需教给学生的“数学知识”,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蕴涵着研究问题的思想和获取知识的方法.

4. 选配“合身”例题

教学设计要有一个基本原则:立足教材,用好教材. 《新课标》指出:“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新课改提倡:“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这种资源的价值只有在使用者透彻领悟教材“精髓”的基础上,才能够充分体现. 所以,进行例题选择时,首先要读懂、领悟,准确而深刻地把握教材的本质,理解编写者安排的问题或思考的用意;然后才是用好、用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中的问题变得可行、有效,挖掘其内在的教学作用和教育价值,并进行有效的拓展,使教材变得“鲜活”,让课堂“出彩”. 对此,笔者分析教材《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的内容和教学大纲,围绕本节课教学目标,选配了以下例题,来达到教学预设目标.

【例1】

比较下列各组正切函数值的大小

1. tan(-24°)与tan75°;?摇?摇

2. tan■与tan■;

3. tan■与tan■.

设计意图:这一题型是对函数单调性的简单应用,是容易题. 题1考查了同一单调区间中两正切函数值大小的判断;题2是在题1的基础上增加了正切函数周期性的考查;题3是对函数单调性的灵活应用,即当两个自变量经过化简后没有处在同一个单调区间时,通过寻找中间媒介(如“0”、“1”等)来实现两个函数值大小的判断.

【例2】

观察正切函数图象,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x的取值范围

1. tanx≥■-■

2. tanx

练习:已知x∈■,■,则y=tanx的值域为________.

设计意图:1. 考查学生对正切函数在-■,■上图象的掌握程度;2. 考查学生运用类比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思想;3. 为研究解析几何中直线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做铺垫.

【例3】求函数y=tan■x+■的定义域、值域、最小正周期和单调区间.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运用类比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正切函数的认识,考查学生的整体意识和换元转化的思想.

顺带教师抛出问题:y=Atan(ωx+φ)(ω>0)的最小正周期是什么?

练习:画出函数y=tanx的图象,探究该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最小正周期、奇偶性、单调区间和对称性.

设计意图:1. 考查学生对正切函数图象与性质的认识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 表述了已知函数解析式作图再研究函数性质这一与本节课不同的另一种探究函数图象与性质的方法,完备了开课时教师提到的研究函数的两种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

当然,随着每个例题的进行,教师应对解题思路进行适当的评价或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该例题的求解反思.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认知结构中如果没有适当起固定作用的观念,那么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是难以实现的,而教师的解题评价或学生解题反思实际上就是一个解题学习的强化过程,一个增加解题的可供联想储备信息的过程,一个不断调整、修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的过程.

■教学实施策略反思

1. 结论的“形成过程”比结论本身重要

平时,总是听到其他教师在说:“讲了很多的知识和方法,学生怎么没几句能记牢.” 为什么会这样?笔者认为原因在于:1.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一个定义、三项注意”式的概念教学方式比较普遍;2. 一次次的课改,改变不了高中数学课时紧张的现状,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而教师为了赶进度,课堂上留给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时间非常有限,有些教师甚至只给一个结论或公式,概念被当成解题的工具抛给学生,学生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在学生没有对概念的发生、发展、内涵与外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的情况下,通过学生不断地做练习达到对公式或结论的记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 这样死记硬背产生的后果是:记得快,忘得更快,课堂也没什么乐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低,日益累积,才有了教师们如上的抱怨. 俗话说得好:“结果很美好,过程更重要”,也就是说:“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要求来看,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其内涵、外延的揭示过程,比数学概念的定义本身更重要.” 在新课程中,“经历……过程”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实实在在的目标,使数学教育的价值得到了提升和拓展. 如在教学《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时,若直接告诉学生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学生会疑惑,为什么是这样的,能否是其他形式?在性质和图象的记忆上薄弱,在应用时,会很生疏.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重视性质和图象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有关正切函数的知识寻找对应性质,并结合已知性质研究其图象,作草图,再结合正切线,利用几何画板动态展示正切线变化过程以及利用正切线画正切函数图象的过程,通过有效的设问链,特别是问题3与问题4的处理,为学生创建一个去探索、挖掘和呈现正切函数概念的平台,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验和感悟,拓展学生的“学术学习时间”,理清知识发生的本原,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掌握正切函数的性质和图象,并使学生相应的与正、余弦函数图象和性质进行潜意识的分析比较,既掌握了正切函数,又复习了其他知识,“一箭多雕”,再利用“合身”的例题进行正切函数性质与图象等知识的巩固、验证、拓展,使课堂生动,学生满意且教学目标得到很好的完成,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会越来越清晰,掌握的知识会更牢固,不易忘.

2. 课堂提问有效性原则

?摇?摇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为了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共同合作的教学行为;是教师成功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与基本功. 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通过提问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所学知识温故而知新、查漏补缺;通过提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完成教学目标,那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1. 目的性原则:课堂提问要有目的性,通常往往在突破教学难点处、完成教学重点处、新旧知识连接处和概念容易混淆处设计问题并进行具体实施.不要提与本节内容无关或让学生不知所云的问题. 2. “就近”原则:学习活动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提问要提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问题设计在学生能根据现有水平和经过思考可以达到的区域,问题超越了学生的智力范围太远,会使学生迷失寻找线索的方向、丧失信心和减低学习兴趣. 3. “留白”原则:教师提问后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索、交流的时间,根据问题的性质耐心等待适当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一个学生来回答问题.

3. 教学要体现人文关怀

“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是目前中学教学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新课改指出: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是课程的研究、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因此,一堂成功的课堂可以看做是由五谷杂粮组成的,可以是很纯粹的学科知识,同时也需要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来支撑, 以学生发展为本,更不能没有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主要分三方面.

1. 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应是教师在对《新课程标准》、课本充分感悟和学生学情分析后的体现. 这堂课有几个知识点,这几个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在一节课中落实这几个知识点,学生很好地掌握并进行应用,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如在学习《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前,教师明确:(1)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正切、正切线和与正切有关的诱导公式. 这些为学生学习本节课提供了知识的保障,为教师提供了进行教学设计的平台. 因此,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正切函数性质和图象、体会研究函数的方法,为解析几何中直线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等内容做好知识储备,教师预设一些“有效问题”,关注学生对知识认知的从“无”到“有”、从“浅”到“深”的思维发展方式. 预设从“简”到“难”的“合身”的例题,希望能巩固学生对正切函数的性质和图象的掌握,并且为了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正切函数的值域和周期性变化,预设“问题链”引导学生探究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再通过采用《几何画板》自制课件进行正切函数图象的演示,以此检验学生所作图象的正确性,希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预设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2. 尽管有了较全面的教学设计预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同一班级中的学生的基础存在差异,对于同一内容的学习,学生所需的学习时间也不同,并且在具体的课堂中,还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绝大多数学生甚至于全体学生有效地进行《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学习?德国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课堂教学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完成的. 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都可能影响学生探究问题的意愿,所以教师作为学生与数学知识结构之间的中介,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重视学生亲身感受、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或突发问题时,教师及时“扶一把”、“送一程”、“收一收”,使问题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具备进一步探究问题的能力和意愿,并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使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中认识和掌握双基,在经历过程中感悟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3. 要真正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使学生从“做”中去体会,从“做”中去巩固、掌握知识和灵活应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除在课堂活动中的“做”知识外,更多的是通过“做”课后作业来完善对知识的把握与理解. 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在批改完作业后,教师分析错误,追溯错误缘由,并对普遍错误问题集中讲解,对个案问题进行面批,对学生常见错误问题归类,并在周末练习、检测等各类综合试卷上适当加强练习,这些行为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学生更好地为后续学习做好知识和思想的准备.

4. 探究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篇5

【关键词】课程思政;手工与印染设计;教学研究

1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

课程思政是基于各类课程,如专业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实践类课程,并将课程知识、技能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相结合,形成协同合作的效应。将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热爱党热爱祖国,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塑造学生在道德情操、人格及人文素养、智力思维方面的品格,以及对专业伦理方面的职业道德、行为、精神等的认同感与责任心。

2《手工印染设计》课程概述

《手工印染设计》是服装与服饰设计的专业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该课程既具备服装与服饰设计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特点,同时融合了传统非物质文化的家国情怀、实践劳动的素质养成。

3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手工印染设计》课程教育意义

《手工印染设计》课程在知识技能目标、文化情怀目标以及素质目标上一方面强化文化基因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化职业素质养成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强化大学生创新探索精神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将“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实践实训无缝对接。因此,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手工印染设计》课程教学,教师首先梳理知识点及实训点所对应的思政元素,以点连线,以“隐身”的方式贯穿整个课程内容、项目训练等环节之中。通过课程教学设计,深化学生对传统非遗文化的理解,从而促发学生进行更好地创新及表达,提高人文情怀及民族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对待职业、专业的匠心精神。

4《手工印染设计》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融入路径

4.1从“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

知识点是教学环节的基本单元,也是课程思政元素的基本承载点,要通过知识点的连接,合理拓展专业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与温度。《手工印染设计》可分为手工印染艺术理论部分与染色技术实训部分。在理论部分的知识点主要体现了如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美学精神等思政内容;在技术实训部分的知识点主要体现了如创新思维、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匠人精神等思政内容。

4.2结合具体知识点建设思政案例库

在授课过程中,单纯地对知识点进行理论性、机械性表述,会使课程内容呈现呆板、无生机的状况,同时将会导致学生学习单调且无兴趣。若在课程知识点授课过程中将主要知识点结合故事、图片、视频等来呈现,会使得整个课程内容丰富、具有趣味性且充满生机,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及知识吸收度。案例形式上可以以图片、视频、故事讲述等为主;内容上可以以学术发展史、大师、民间匠人、教师个人经历和感悟为主。课程思政的重点要通过挖掘其案例背后的意义,呈现和升华出内在价值观,从而建立一个较为丰富、具有思政导向的案例库。案例的类型不但有正面示范案例,也要有失败案例,从失败的教训中提炼警示性问题。《手工印染设计》课程的案例库主要以图片、工艺美术大师故事、民间匠人故事为主。分别体现出中国美学精神、文化自信、匠心精神、职业责任、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润物无声的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如图2)。

4.3坚持正反示范性实践内容引发思政思考

《手工印染设计》课程的实践部分主要集中于工艺的印与染的环节中。以手工扎染为例,首先教师要以规范与不规范两种示范操作来引导学生对“扎”的规则进行梳理与总结,让学生认识到规则在实践操作中的重要性;其次教师以认真与不认真两种示范操作来引导学生对做事态度的认知,让学生们认识到态度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最后以完整及不完整两种操作来引导学生对工作责任的认识,让学生们体会到责任心在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性。

4.4与课程知识理论关联的社会热点与国家战略拓展

《手工印染设计》课程与国家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文化强国战略有着紧密的关联。在染色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绿色环保植物染色。在非遗文化学习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

5总语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手工印染设计》教学涵盖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职业规范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以当代大学生创新发展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本课程为学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有助于促进学生认知素质、情感素质、职业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通过对本课程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融入路径的研究,使学生具备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完善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职思政 生态化设计 思政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148-01

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占据了较大份额,其同时肩负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责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的思维观念、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观念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改变也给高职学生带来了直接的影响。为了能够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思政课程的重视程度,积极构建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需求的生态化思政课堂,从而将思政教育的真正价值发挥出来。

一、高职思政课堂生态化设计的论域

最近几年,随着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模式也相继作出了几点创新:首先,从单一化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师生互动;其次,从大班授课转变为小组学习;再次,由封闭管理转变为课外延伸;最后,由黑板教学转变为信息技术教学等。毋庸置疑的是,这些改变为高职思政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创造出了有利条件,并有效增强了高职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当我们静心下来透过现象看本质,并采用理性反思的方式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就不难看出,思政课程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诸如知识面狭隘、教学深度不够、教学体系不完整、授课方式呆板以及教学内容单一,等等。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学生意识形态最重要的场所,不仅需要肩负起传播思政理论与传授学习方法的责任,同时还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程内容的趣味性与感染力。为此,从论域层面分析,高职思政课程要找出生态化设计的准确切入点,并对现有的教学方案作出适当的调整。

二、高职思政课堂生态化设计的反思

经过对高职院校生态化思政n堂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解后可知,影响生态化设计教学价值发挥的主要因素为以下三点:

首先,相较于普通高校中的大学生来看,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情感变化更加复杂。由于目前绝大多数的高职生都为95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一方面在家庭中受到了万般宠爱,另一方面又因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受到了老师的忽视,这种矛盾的感受容易导致高职学生出现自卑、多疑等心理,学习积极性不强。

其次,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具备吸引力。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因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难以避免地会受到“拜金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影响。而思政课程的内容大多都是一些纸上谈兵的大道理,很难调动起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差。

最后,师生关系不平衡。高职思政教育者总是将学生当成自己开展教学活动中的一分子,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权威”与“被动”的失衡关系中,学生与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大。

三、高职思政课堂生态化设计的前瞻

生态化课程的构建目的是调整师生在课堂中的关系,教学活动不再是单方面的知识输出,而是在一来一往的交流互动中完成。高职思政课程的生态化设计应重点突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状态,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构建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生态化教学观念认为,在相同的土壤条件中,并不会出现成长不均衡的情况,平等的良好关系状态会让学生充分感到被尊重、被关爱,从而开始主动参与由教育者设计的教学活动。

(一)激活生态化教学中的有效影响因子

在传统的高职思政课程中,教育者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他们的教学目的就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在吸收新知的同时构建出自有的知识体系。为此,高职思政教育者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经常性地深入到学生中间,全面掌握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接受能力,尽可能地应用一些比较贴合高职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除此之外,在同高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时,教育者要采用通俗易懂的授课语言,从朋友的角度出发来帮助高职学生分析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将更多的教育重心放到对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将生态化思政课程中的有效影响因子全面调动起来。

(二)营造开放性较强的教学环境

对于正处于情感懵懂阶段的高职学生来说,如果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就必须按照次序来完成知识、情感、内涵、信任以及行动等各个教学步骤。高职思政教育者需要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开放性较强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接受课堂教育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学校。教育者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根据教学大纲的实际要求来组织高职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社会调研以及工作岗位考察等课外活动,让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验证自己在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此外,通过加强课外实践,还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创造出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英语课程思政;英语教育

“教学做合一”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在当代仍具有价值和意义。“教学做合一”思想符合高职教学的特点,对于学习关系的构建、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教学做合一”思想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可以为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提供研究思路与启示。以“教学做合一”思想为指导,实践为导向,注重师生成长转变,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在实践中统合知识学习、价值引领、德育践行,提升育人质量,是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所追求的实效。

一、“教学做合一”思想内涵

“教学做合一”思想主要包括三个维度,一是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思想核心是“做”,即教的方法应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应根据“做”的方法;教和学都要以“做”为中心。二是教、学、做融为一体。教学做是一体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融合。三是“做”是“新价值之产生”。“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它包含三个特征,一是行动,二是思想,三是新价值之产生。“做”的最高境界是创造,在行动中产生新的思想,在行动中创造出新的价值[1]。“教学做合一”思想对于当代教育教学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其构建了良性教育关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教育载体的丰富性,倡导生活即教育,在做中学,在做中教,生活的广度就是学习的宽度;指明了教育方法:以“做法”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是一种教无定法的活教育。“教学做合一”思想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亦是一种方法论,挖掘其思想的当代价值有助于为当前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和人才培养开辟新路径,提供新方案。

二、“教学做合一”思想与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适切性

“教学做合一”思想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论,与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具有适切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教学逻辑的统一性来看,高职英语教学的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要求学生能在“做中学”,教师能在“做中教”;此外,课程思政教学遵循“知—情—意—行”的德育逻辑,这与“教学做合一”思想中的“知行合一”相一致。从英语学科的二元属性来看,英语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英语工具性目标的学习整体上遵循从“理论—实践”的规律;人文性目标的学习可以融合思政元素,如道德、价值观引领,两个目标重在“知行合一”,因此,“教学做合一”思想能提升两种教学目标的成效。从教学目标的三个层面来看,应考虑学科系统的上位目标、中位目标和下位目标。上位目标趋于宏观,体现了国家政策,如实现立德树人即是学科教学的上位目标;中位目标需关注学科教学的内部特点,如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等;下位目标关注微观层面,涉及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等因素[2]。“教学做合一”思想是隐性的价值引领,是具体的行动指导,对英语教学的“三位”目标具有动态平衡作用。

三、“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一)宏观教学———顶层设计,一体育人

一是构建“平台+模块”的一体协同育人体系。以师范生英语教育专业为例,课程教学的宏观方案设计主要以“平台+模块”为主要形式,分为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平台、实践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包括思政教学模块、工具性学科模块以及国防教育模块;专业平台以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为基础,分为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实践平台包括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拓展、专业实践。每一模块均包括知识教学、价值引领和课程实训,“教学做合一”思想和“课程思政”理念贯穿始终,各平台与模块协同作用,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相结合,共同构建一体协同育人体系。二是构建“特色+本色+底色”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课程方案以实践为导向,专业教学为核心,通识教育为支撑,共同构建学科思政育人的同向体系。以实践为导向,即思考学生毕业能做什么,体现了师范人才的特色教育;以专业为核心,即专业技能的培养,体现了师范生的本色教育;通识教育旨在培养人格、道德、素养,是一种人的底色教育,共同指向学生的职业精神、道德信念、专业能力、素养提升。三是构建“三全育人”共同体。“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的英语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需要优化教师资源,使系统发挥最大合力。在教学实践中,应系统化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共同体,实施“全员导师制”。“全员导师制”能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实现学生的德育(成长)导师、专业(学业)导师和实践(实习)导师的“三师一体”,分别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实践、职业生涯规划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指导。

(二)中观教学———反向设计,正向施工

英语教育专业作为高职师范专业,遵循师范专业认证的标准展开课程设计,其中产出导向作为一种实践教学导向,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首先确定课程目标,即毕业生应达到的毕业要求,要“会做”;然后根据其最终目标,选择教学组织的过程和要素,这个过程即“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过程。以英语教育专业为例,中观教学主要侧重于构建“教学做合一”型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1.“教学做合一”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一是合作型教学。合作型学习在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关系,包括生生合作、小组合作、师生合作。在实践中,教师只有摒弃传统的主导与传授型教学,才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探究与合作本身就是思维的实践,通过不断的尝试、检验,最终在实践中完成学习。此外,合作型课堂关系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引领,学生在课堂组织中学会合作、学会协商、学会学习,这也是课程思政教学的一部分。二是思辨型教学。如果说合作型课堂教学侧重合作学习,那么“思型”教学则侧重独立思考,这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思辨能力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它是高等教育的必选项,而非自由选项[3]。创新精神的培养、独立人格的养成、职业道德的养成都离不开思辨能力的提升。在思辨教学中创设多种实践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辨,最终得出结论,有助于提升其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宽广胸怀和健全人格。2.“教学做合一”型实践教学英语教育应遵循实践取向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学校应构建“四习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即“学习—见习—练习—实习”,如第一学期组织学生观摩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职业认同感与职业理念;在校内进行模拟练习,完成理论向实践的初步转化;进入行业实践,增加学生见习和实习,提升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其次,学校应构建“三岗模式”,即“识岗—试岗—适岗”,让学生在“四习”实践中逐步建立对职业岗位的认识,尝试完成岗位标准,以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在“教学做合一”型实践教学中,实践课时比例占到了总课时的50%以上,满足了学生循环学习、阶梯进步、螺旋上升的实习实训要求,学生职业能力、品质塑造、职业精神等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在“四习三岗”实践教学中得到提升[4]。

(三)微观教学———任务导向,多元设计

1.以“做”促学———任务型教学英语教学的微观层面,注重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在任务型教学中,思政价值引领、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知识的达成都以语言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5],这与“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一致。优质的任务设计应综合语言学习的形式、功能、意义,融合思想价值观的引领。优质的任务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创设情境,语言教学离不开真实的教学情境,在真实世界中的任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创设“差”域,即在任务设计中创设信息差(informationgap)、观点差(opiniongap)、推理差(reasoninggap)等,激发真实的交际动机[6];最后,多维融合,优质的语言任务应当具备多个维度,融合多种功能,如语言层面的训练、交际策略的使用、思辨的培养、价值观的引领。2.以“做”拓学———第二课堂实践第二课堂有助于创设实践场景,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锻炼其意志。以英语教育专业为例,第二课堂以多种形式展开:一是英语学习社团实践,通过中国文化、地方文化、中西方文化对比等具有思政元素的学习,以多平台、浸入式的灵活引导方式提升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亲和力;二是以赛促学实践,通过多样化的竞赛活动,提高英语实践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如举办“中国故事”竞赛、“跨文化交际能力竞赛”等;三是融合实践,开展基于专业教育的融合实践活动,如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地方旅游、文化、体育场馆外事服务等,引导学生在第二课堂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体验职业角色,提升职业素养。3.以“做”评学———实践考核实践导向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做”,评价“做”最为可靠的方法是评价“做”本身,即工作样本,因而这种评价方法是可靠的[7]。在英语教育专业考核中,评价方式采用课内实践教学评价和行业实践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第一,课内实践多维度评价,侧重学生综合专业实践能力的考察,如在“幼儿英语教学与活动”课程中采用模拟试教的实践形式,采用“复盘式”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模拟试教进行过程性反馈,以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为主要形式,学生在多维度的评价反馈中进行反思、改进与提升;第二,行业实践多元评价,这一形式与校外实习实训、第二课堂实践相结合,如在专业课“英语儿童剧的创编与表演”教学中,将课程考核的场域置于幼儿园这一真实行业情景中,考核形式为教学成果展演,考核评价的结果主要体现在行业对学生展演效果的认可度,评价主体为幼儿园负责人、幼儿、幼儿家长等多元主体。来自行业场域的反馈具有及时性与真实性,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专业技能、价值引领与品德践行实现了在“做”中学、“做”中改进、“做”中提升。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文秋芳.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中国外语,2021,18(02):47-52.

[3]胡杰辉.外语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外语,2021,18(02):53-59.

[4]文秋芳,孙旻.评述高校外语教学中思辨力培养存在的问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03):6-12+94.

[5]袁玲玲.论英语任务型教学及其任务设计[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11):41-46.

[6]朱明明,代春倩,朱九扬.任务型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12):137-140.

篇8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一、广告创意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广告创意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重点解决学生广告设计的创意思维问题,主要讲授广告创意的原理、理论、规律、方法等,要求学生能在课程中收获广告设计的创意方法,课程中实现思维的转化、思维的突破、思维的延伸。广告创意是带着枷锁的舞蹈,广告的创意思维突破必须建立在各种束缚之上,它离不开广告的法律法规、离不开广告诉求、广告表现形式等制约性因素,这些制约因素既是创意束缚,又是创意基础。广告创意课程思政教学中,要将制约因素和思维突破两个对立统一面,提炼成广告创意课程专业和思政教育的主线,即“规则与创意”。广告创意必须要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和规矩意识”,要求广告创意人要遵守社会责任的规则意识,要遵循广告创意规律的规则意识,要遵守职业道德的规范意识。从这些规则意识之下延展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元素、大国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广告创意的专业内容讲授围绕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如何突破常规思维,产生大创意广告作品。

二、广告创意课程思政整体教学设计

广告创意课程思政教学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教育体系,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传授课程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秉承育才和育德双向教育的融合教育原则。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身的德性和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学生的个人发展与社会、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帮助其在创造社会价值过程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广告创意以”规则和创新”为主线展开课程教学,在教学中解决“规则意识”和“今之创新”两个点。“规则意识”就是课程融入的思想政治德育教育,“今之创新”则是课程专业的育才教育。广告创意概述理论讲授中,将融入广告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包括要求设计师遵守广告法规、尊重传统社会价值,保护和传递民族文化和民族价值观,在作品中呈现对世界的美好想象等;讲授广告创意基本理论和广告创意策略时将正能量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贯穿于案例之中;讲授广告创意表现时,将中国元素、中国精神植入理论和案例讲授。理论知识讲授和广告案例的赏析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评判广告设计作品,分析广告设计主题、诉求点和表现方式,学会用广告思维去设计广告,让学生清晰掌握广告创意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思路。课程的实训练习中,依托于大广赛、学院奖和授课过程中正在进行的各项广告设计比赛项目等,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实战中进行打磨。实训练习中,将爱国情怀融入课堂,让学生有为振兴民族企业,振兴民族品牌的担当意识;制作过程中要求学生有大国工匠精神,对作品做到精益求精;要求学生要有民族自信心,善于从中国优秀的传统元素中,挖掘中国元素并进行重构和解构,重新再利用;教师也会以身垂范,从工作敬业精神、上课、作业引导、作业讲解等方面发挥榜样的作用。课程的理论和实训学习,让学生熟悉掌握广告创意的原理和实践操作要领,并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内化为内在的素养和道德操守。

三、广告创意课程思政“育德+育才”双向育人实践路径

(一)课程内容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广告创意专业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一方面,广告设计作品本身带有明显的价值取向,比如某些以情感为创意点的广告设计作品就蕴含了诸如关爱、亲情等思想政治元素,产品诉说的同时也给消费者传递爱的信息,聚划算系列广告设计作品中就表现很明显,聚划算想推出各种拼单活动,广告创意作品的画面是温情的男人和女人相拥的场景,主题文案:“不想拼,就不拼了”,正文文案将画面温情和聚划算广告信息进一步进行阐述:“我很心疼她,刚抽到一个聚划算2万减1万的五折神卡,给她准备一个大惊喜吧,我还是喜欢她笑的样子……”,有爱的画面传递了爱的信息,同时也在传达产品信息。还有各类的母亲节、父亲节或者中国传统节日等的热点借势海报也常用这种双关的创作方式进行创意,作品本身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元素、家国情怀、爱等,如网易严选中秋海报创意灵感就是来自李白的诗句《古朗月行》,设计师将诸多传统中秋意象的元素,如“玉兔”“桂花”“月亮”等运用到广告设计作品中,并将这些传统文化素材巧妙融入现代物品,将传统文化以全新优美的方式进行了视觉呈现,完美传递了“‘家’在一起,生活更好”的广告主题概念。这种作品本身就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创意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课程案例分析、理论知识传授中,教师要注重主流价值观引领,将这些元素进行有感染力的融入,让课程在溶盐入水的无声熏陶下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深度挖掘思想政治元素内涵,将思想政治元素进行深入阐释,让学生了解其来龙去脉,了解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关联性,明白其所以然,加深对于思想政治元素的理解和感悟。这就要求专业课程教师应当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政治意识,对思政理论认识较为透彻,具备良好地政治理论素养,践行教书育人岗位的同时,承担起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时代重任。将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德育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二)教学方法中采用多维度互动教学法。高校学生都有着独立的思考能力,教育必须要做到内化于心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思想,因此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维度互动教学法,以迎合大学生这一心理特征。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现在有一些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方面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如翻转课堂、互动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法的成功之处在于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培养了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课堂教育的互动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在探索中学习,这种知识结构符合未知世界的多变、多元性。广告创意课程思政实施中,一方面多采用讨论法、探究法、启发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设置成以问题为纽带、以知识形成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以师生合作互动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通过激发学生思维活力,推动广告创意思政课程教学提质增效。如:在广告创意方案呈现的环节中,学生不知道自己的方案怎么样,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这个时候教师组织一组学生对他的方案进行讨论,让同学们猜出他的创意点和项目名称,因为广告设计首先要能让受众明白你其中的涵义,这种广告创意才是有效的。同学们很喜欢这样讨论方案,他们可以说出他们猜出的理由,也可以说出他们认为传达有歧义的地方,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这个讨论的过程是相互学习的过程,也是广告创意方案完善的过程。另一方面,推动教学向课外延伸拓展。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创建课程资料库,课程微课、慕课视频等,课前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链接,让学生自主学习基本知识点。课堂中教师利用教学PPT、网络图片视频等进行知识讲授,还可以利用超星学习通、微信等新的技术手段增加课程的互动环节,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自我构建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将课堂的时间节省下来,留下更多的时间跟学生进行互动,课堂内的学习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能够更专注于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其他现实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三)教学实践中提供真实实践平台。广告创意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训练习,依托于大广赛、学院奖和授课过程中正在进行的各项广告设计项目等,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实战中进行打磨。真实的实践平台能提供仿真的项目环境,学生在实训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认识自身的不足,项目过程中学生能有效地锻炼自身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亲身操作、体验、掌握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的方法。有利于广告职业能力道德操守,比如爱国情怀,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纪律意识、规范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尊重宽容、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等。完成专业项目的同时也实现了思政教育的双向贯通。(四)教学考核中实行多样化。教学考核方式中采用自评、他评、互评的方式,建立过程与成效双重考核标准,注重解决广告创意实际问题的方法,更注重实践创新的过程。在考核内容中纳入平时的小课题的训练,如在全班头脑风暴环节,将创意思维活跃、创意团队表现突出的小组成员增设分值,并要求组与组成员之间互评,真实反映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广告创意教学初始阶段,教师要让班上同学按照选题情况进行分组,让选题一致的同学组成一组进行关键词提取,头脑风暴练习,促进创意思维的灵光乍现,这需要团队的相互促进和合作,小组共同做的文字及图形的创意思维导图将作为组成员过程成绩的一部分。另外,本着评价的公平性原则,设计一张表格,让同学们之间相互评价,并给出客观的评分,这一部分作为过程成绩的参考分数。分数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出勤、上课表现等。最后,通过与每个同学的沟通,呈现最后的创意设计作业。综合过程成绩、学生互评的参考分数及最后作业的真实效果综合给出分数。考核不仅仅是作业考核,还要综合考虑思想政治和专业成绩两个方面,有了过程分和互评分等,教学考核分数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杨园园.平面广告设计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教研专题,2019,3:26

[2]邹杰婷.“课程思政”视域下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融入思政教育研究[J].包装世界:教育研究,2019,6:107~108

[3]何衡.高职院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困境及突破[J].教育科学论坛:基础课建设,2017,10:27~30

篇9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基于‘学情分析’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研究”(编号:2015SJD785),主持人:李健美;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项目(编号:1121714452),负责人:李健美。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7-0027-05

学情分析是教育过程中基于学生综合情况而进行的研判分析,既包括对学生整体多视角的全面分析,也包含对个体学生的差异逐一分析。它包含从外到内、从内到外的双向过程,从外而内主要通过观察时代家庭环境、社会学校教育的影响,透视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了解其知识获得、情感价值、性格养成等内在的特质;从内而外则是根据学生已有特质对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和思考,探索适合其个性差异的教育方式方法,分析评估教育效果,即对学生习得内容和感受进行研判的过程。学情分析作为教育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其目的是“以学定教”,通过对作为“人”的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综合因素的分析,找到影响学生课程学习的重要因素,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领和指导提供教学实践的基础和针对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但在关注课程作用发挥的实际效果时,对思政课学习的实际评价遇到了一些困境,学生对于课程的信效度的困惑值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思。究其原因,思政课教师在全面理解思政课重要性的同时,更应注重学情分析,对思政课的特殊性和高职院校的特性有准确和深刻的把握,突出对高职学生的理解,尊重其独特性,将思政课学科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特点有效结合,既要对高职的“学生”进行了解,又要加强对高职思政课程的把握,这样才能大大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认可度和信效度。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的特殊性

高职思政课程强调思想指引和实践指导。高职思政课程要求高职学生掌握基础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学生个体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复杂的社会生活联系,以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引导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提供解决困惑的独特路径和不同视角,评价现实生活,解答人生意义,规划和选择未来生活,实现个人追求,在不断强化的自我意识教育过程中,提供一种唯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中独有的经历和体验,最终形成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范式,为学生融入社会、完成“社会人”的转化提供独特的课程价值。

高职思政课促进人的成长是一个长期转化的过程,因为正确解决思想和价值观层面的困惑和迷茫的方法和能力是潜移默化的、长期的,和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比较,思政课对学生的影响无法立刻直接呈现,学生不能在短期内感同身受思政课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对其个人生活和成才的指导意义,容易忽视课程产生的潜移默化作用,内心感受上容易误认为思政课并没有实际用处,因而影响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进而导致漠视思政课重要性的现象在高职院校比较普遍。

高职的思政课学习受到课程开设的限制和影响。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三年,这使得高职思政课教学受到两个方面限制,一是课程覆盖学生的时间短,高职院校学生系统学习思政理论知识主要在大学一年级完成,而本科安排两年的学习时间;二是课程覆盖的内容少,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一般开设两门课程,另加学时极少的形势与政策课,而本科思政课程开设了四门课程。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受时间和内容的限制,教师不能有效的较长时间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及价值观的分享。

高职院校重技能培养,轻理论知识学习。许多人士认为高职生理论只需适度和够用就行,有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完全由有限的知识需要决定,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技能的培养即可,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甚至硬生生隔离理论和技能的观点,过去有段时间在高职院校得到一部分专家和教师的高度认同,高职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功利”地区别对待各门课程,这些都直接影响高职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而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思政课,由于受高职学生社科人文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等影响,其学习兴趣和接受度就更低了。

思政课是高职学生学习为人和处事价值判断的迫切需求。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得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普遍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学生在校学习,第三年学生到企业实习,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实际上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在校学习。离开了主要依据社会需要和教育规律精心设置的校园生活,走进自然的、完全由自己设计、因利益分配复杂的职场和社会,能否顺利地适应和融入社会,并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否乐观而明智的对人和事进行选择,并在个体和社会的坐标系中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对于只有两年而非本科四年或更长时间校园学习生活的高职学生来说尤其紧迫,拥有处理做人和做事的正确方法和思考的策略是他们最真实最急需的发展需求,思政课则能促进他们心智水平的提高。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的原则

为了正确进行高职思政课程的学情分析,取得较为客观的学情分析效果,发挥学情分析对思政课程学习的作用,高职思政课程的学情分析应坚持一些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高职思政课程的学情分析是为了切实了解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思政教学的针对性教育,进而提升学生整体接受教育的效果,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发展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思政教师通过学情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并采取切实的措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学生人生的指引者和促进者。学情分析应根据现代社会对学生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的要求来确定学情分析的内容,引导学生重视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者作为素质整体缺一不可的作用。因此,高职思政课学情分析的导向性原则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把握:一是从思政课程教育目标和策略上把握,提高高职学生对思政教师所希望学生认同和吸纳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而通过知识的同化和建构,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力;二是从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上把握,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美国学者劳厄说:“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素质,素质包括思想、文化、身心等方面,思想道德品质是素质之根本;三是从学生主体地位及个性化发展方向上把握。学情分析要捕捉高职学生的欲望和兴趣点,了解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困惑,把准学生思维和心灵的触动点,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践行学生主体地位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要求构建学情分析体系时尽可能关注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对象的关系,弄清“是谁学”和“为什么学”,在分析思政课程育人目标和内容的实际需要上,全面准确地考察高职学生的实际状况,从多个维度反映学生的整体情况,不能单一的从某个方面来论断,这就要求分析的视野要尽可能宽阔。现代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学生不能简单以好坏来定论,而应该比较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理性、更全面地看待学生;“唯分论”不能客观反应高职学生状况,“唯技能”的弊端已经有了充分显现。现代社会对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更为合理和科学,不希望高职学生成为社会职业的“机器人”,而是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和专业的职业素质[1],这要求思政教师的学情分析在回答了“是谁学”的基础上,尽可能在视野宽阔的基础上更深入的、更全面地了解高职学生,找到高职学生与思政课程培养目标的“距离”。

(三)个性化原则

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政课教学一般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实行大班授课,学生认知结构、专业个性和风格差异很大,这对高职思政教学的针对性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学情分析的本质是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通过开展个性化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实效性的教育。人的个性的形成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家庭、学校、社会对生命个体的成人过程和成才过程的影响造就了每一个独立特殊的个体的存在。个性、脾气、禀性不同,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程度、学习倾向、思维反应、学习兴趣和个性心理特征等不尽相同,这些个性差异对高职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能否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和情感渴求,除了遵循高职学生心理和行为发展的一般规律外,个性化原则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职思政课学情分析的个性化差异中,应善于将专业背景、职业技能、职业情感、职业素质的要求融合其中。

(四)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是为了使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分别呈现。将学情分析按照一定的结构,分为不同的阶段层次,层次之间有机结合,互有关联,形成一个层次鲜明、要素完整并各有侧重的学情分析体系,以达到科学的学情分析结果[2]。层次性原则主要有三个阶段层次:首先是“前在层次”,对学生“前在”情况的了解和掌握,着重学生过去的背景分析,主要了解学生对思政课程总体看法如学习风格、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的兴趣和态度等,从而掌握学生以前对思政课程的观察、思考和体验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认识。其次为“现在层次”,对学生“现在”情况的观察和总结。准确把握高职学生知识和经验的起点,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观察思政课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现实状况,主要包括学生的情感认同、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升,高职思政课程尤其要关注学生情感的触动和价值观的认同程度;最后为“潜在层次”,评判学生状况,通过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估测学生可能的发展,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在能力。

(五)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学情分析的过程一定要切实可行,既能满足学情分析的需要,又能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支持和理解,这是学情分析顺利进行的动力,也是学情分析真实性的保证。

高职思政课由于对学生产生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可衡量的特定标准,又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学情分析比较复杂。首先要对学情分析的内容进行科学的、详细的分解,思政教师可以从身心素质、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素养和通用的职业素养进行分析;其次分析学生三种状态的综合情况,即“前在”状态、“现在”状态和“潜在”状态的发展情况;再次区分可测性显性内容与难测性内容,如思政课程知识掌握情况分析较易实施,属于可测性显性内容,而学生的情感认同、价值观分析就是实施难度大的隐性分析内容,较难了解真实情况,使隐性内容显性化、使学情分析具有“可测性”应是学情分析的难点。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的要素

(一)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分析相配合

人的一生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各有不同,家庭对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养成具有“奠基”意义和直接作用,家庭成员的经历、学识、能力、价值取向等教育资源是独特而丰富的,其中的影响有的甚至终其一生。学校是专门而系统的教育组织机构,是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阵地,也是学生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形成的特殊场所。社会是影响人的成长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活生生的教育素材影响人的知、情、意、信、行,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高职思政教师要充分考虑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多维性、多层次性、综合性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通过学情分析,重视家庭、社会影响对思政课教学效果可能产生的巨大冲击,思政教师应以可信度的事实有力回答社会的热点、难点和疑点,使学生信服。

(二)学生知识、能力与价值观要求相结合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中,其首要因素是他的知识储备,研究和了解与新知识学习相联系的知识储备的程度,合理地设计教学,达到有效的学习[3]。高职思政课的学习能促进人的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着眼于高职学生的长远提升发展,同样需要知识的传授。因此,学情分析不能忽视对其知识储备状况的分析。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缺少了“知识”,“情感”和“思想”会因缺乏原料而无法活动,能力的提升就是无源之水;知识也是价值观的基础,价值观的建构依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离开“知识”价值观就成无本之末[4]。因此,学情分析仅关注学生的认知是片面的。实践中发现,相同的知识内容在与不同的学生相遇产生的效用各不相同,有了学生先备知识的了解,高职思政课教师还应充分认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课程学习和素质培养的不可忽视的作用,高职思政教师的学情分析应是学生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结合。而高职思政课的情感和价值观分析应体现专业和职业的诉求,因为每一个高职学生,他在走进职场的同时,要做好融入职业的心理准备和价值观建构,后者才是制约或促进高职学生终身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因素。

(三)共性分析和重视个性相统合

人始终处于特定时代和社会的背景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多向互动形成一个统一整体,通过各种方式确立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外界社会环境与这个整体发生交互作用。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有着鲜明的共性特征。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脉动中找寻学生成长的规律,继而探索和研究当代高职学生教育的规律性,这是高职院校学情分析坚持共性分析的意义所在。

坚持共性分析,不能忽略高职学生的个性分析,教育的规律性就源于个性的普遍性,这是一个尊重个性、倡导个性、彰显个性的时代。就高职思政教育而言,“存异”和“求同”两者比较,某种意义上“存异”教育更有助于高职学生的发展,更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价值,更代表现在和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而“存异”教育的依据则是掌握高职学生个别差异。

在高职思政教学中,重视个性分析,在个性分析中尽可能的详细和具体是高职思政教育者的一项重要能力,这对于课时要求多、授课人数多、专业背景复杂、教学内容要求高的高职思政教师是挑战,但这是高职思政教师的职业要求。其实个性分析,在找寻差异的时候,共性的一面也就显现出来,个性中体现共性,共性中包容个性,所以共性分析,在对普遍性进行基本分析时,了解掌握了独特差异性,这些独特差异性的交汇点就是学情分析的共性所在。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的路径

学情分析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离不开三个阶段的有机结合。

(一)学前学情分析

课堂教学实施前,思政教师对高职学生整体状况和个别特征的分析把握,包括生活经验、认知成熟度、知识储备、能力基础、情感态度等。学生在走进课堂前,每个学生作为一个有机的主体,已经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经验,他们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生长点,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心理和学习风格,并用新滋生出的知识信息和认识体验进行推论和判断。教育的本质是生成性和发展性,而学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5]。

学生的学前学情分析直接影响了高职思政教师对一次课、一门课的教学设计,成为“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的依据,高职思政教师以高职学生现有心智发展水平为基础,找出与新内容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预设可能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取舍教学内容和处理教学设计,并设计符合学生体验与接收的先后顺序,“使学生的知识经验前后衔接,从而产生正向学习迁移”[6]。

(二)学时学情分析

课堂教学实施中,思政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关注点、兴奋点的动态观察及相应的推进学习[7]。相比于学前学情分析的静态特征,这个过程动态、即时变化而无规律,有时会让思政教师较难驾驭而无所适从。对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把握是学情分析的重点,同时也是学情分析实施的难点,由于高职思政课堂的学生总体投入程度较低,高职思政课堂学情的把握难度更大。要解决高职思政课“学时学情分析”这一难点,前提是思政课教师对“课堂”的理解,如果课堂只是“教师教”,教教材或执行教案,没有“学生学”,有教无学就无法做到学时学情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保证学时学情分析顺利进行的关键。

课堂应是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主体通过知识与情感对话、思维与思想交流而构建起来的依据学生适时状况不断增删教学内容以适合学生理解学习建构的互动过程,认识到这一点学时学情分析就迎刃而解,思政教师在每堂课上只要注意把控和掌握课堂的重要几个点,如课堂互动环节的交叉点、师生思维的交汇点,课堂讨论的切入点,这些点构成了每次课的学时学情分析关键要点,关键要点的掌握也就是思政教师分析研判每节课所需要的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各类数据。关键要点包括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状态反应,主要有参与状态、情绪状态等,如讨论和交流的积极性,课堂学习的表情和神态,学习达成的效果满意度,都是高职思政教师探寻学生课堂学情的线索和证据。

(三)课后学情分析

课后学情分析是指教师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学反思、课后调查、作业反馈获取的有效信息的分析。教师分析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分析不同程度产生的的原因,发现不足以便改善,发现问题以便纠正,考察新知识学习对学生的价值所在,总结教学预设与教学实际的差距,重新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为后继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对确定学生再学习的起点积累必要的学情资料。

篇10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设施;思政课程;整合手段

1前言

依照最新颁布的中职思政教育课程规范守则观察验证,涉及日后思政教学模式,不管是在针对性、实效性或是时代感上都要有所突破,在此期间,经济实力较好的院校要积极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目的是彰显其思政课程讲解手段的现代化掌控特征。归结来讲,信息技术和思政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是推广拓展信息技术教育体制的前提保障,更是决定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余学科共赢成就的标准适应路径。因此,针对现代教育技术和中职思政课程整合举措,加以灵活化改善,已经是势在必行。

2信息技术和中职思政课程内容有机融合的现实意义论述

信息技术在和中职思政课程融合控制环节中,有效地克制以往课堂鸭架式灌输的空间、时间和限制因素,同时令该类课程整体教学质量得以飞跃性提升。这对于思政课教学改革前景发挥着决定性效用。

2.1全面提升中职生思政课程学习兴致

中职思政课程可以说系统化地阐述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理论内容,本身具有深刻的科学、理论性,因此在传统课堂讲解中容易因为内容极为枯燥使得课堂气氛沉闷。相比之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保留生动、形象的感染效果,尤其是在仿真情境交织作用下,可以辅助学生透过趣味性视频、音频、图像等资料,将课本中抽象的理论直观地拆解验证,在自身各类感官效应充分激活基础上,顺势调动后续各类难点知识的全面研习积极性。

2.2合理化解常见的教学难点重点问题

透过中职思政教育课程特征观察,时刻呈现出的是基础性概念、原理繁多且内容过于抽象的特征,教学环节中,教师如若盲目地进行理论强调,便会令学生产生显著的思维模糊迹象。而经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充分融入之后,教师便能够科学合理地选择各类讲解流程,透过声音、图画等资源接连便利性演示,令学生将抽象的原理内化为具体、形象的知识,方便后续进行灵活性记忆沿用,而以往经常触碰的教学难点、重点,将会得到全方位突破改善,同步使得教师从日渐繁琐的备课、讲课事务中解放出来。如在进行运动和静止关系课题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高速行驶的列车的图片资料进行演示,令学生清晰地观察到车中人物和车外风景关系。同时,播放列车在一类透明球体内运动的图片,辅助学生快速精准地掌握运动和相对静止状态的关联特性。

3信息技术在我国中职思政课堂教学中遗留的弊端问题研究

3.1应用目标存在严重模糊迹象

在中职思政课程教学中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旨在不断优化改造既有教学引导结构并提升教学实效。但是,部分政治教师因为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限制,无法明确掌握该类要点,仍旧是进行课题材料既有文字、图表机械性展示,或就是直接运用多媒体进行板书替代,以上结果都是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错误认知和应用行为。

3.2课件内容选取不够精准妥善

部分政治教师在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演示过程中,经常会引入一些图片、动画资源,不然便是对以往陈旧课题材料进行随意性讲解,没有将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学校实际状况充分考虑进去,至此中职思政课程丧失应有的原则、真实和时效性,长此以往,将直接令教学目标贯彻出现滞后危机,包括中职思政教育的三维管理目标在内,最终教学效果也不够显著,

4推动我国中职思政课程教学信息化改造进程的措施内容解析

4.1全方位督促各类中职思政教师及时革新转变教学理念

判断一类中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信息化改造绩效是否优越,主要看其能否和学校既有思政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生学习需求等因素紧密关联,唯有如此,中职思政教育课程教育价值才能全数发挥出来。须知教师信息化技术掌握质量和后期信息技术、课程融合效果并不存在正比关系,重要的是要求教师主动创新设计教学辅助过程,使得以往教师-学生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能够朝着教学、媒体、学生互动形态过渡扭转,即呈现出小组媒体微型、交互式网络远程等教育方法并举的局势。以上诸多变化结果,前提条件就是教师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管制思想,并且设计开发出全新样式的教学引导模式,使得信息技术和思政教学管理目标、教学引导行为过程、学习感知需求等得以有机融合,顺势将信息技术教育价值倾数发挥,顺利推动信息技术和思政课程的整合进程。

4.2精确化实施现代信息技术和中职思政课程内容融合控制的原则

先进的教学技术和科学的教学引导模式,存在本质性差异。如今我国中职思政学科信息和课堂教学整合过程中,仍旧存在许多有待探讨的问题,包括信息技术怎样和课堂教学因素融合,多媒体操作环境下的教学和学习模式,以及适合中职思政课程教学的多媒体软件类型等。唯有确保这部分复杂理论的有效解读掌控之后,中职思政教学行为流程才能顺利彰显出预设的自觉、生动、实效性特征,最终信息技术发展才不至于盲目。

5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和中职思政教育课程的整合工作,本身较为复杂繁琐,这就需要相关指导教师充分联合学校实际状况、学生学习诉求、创新多媒体技术操作原理等内容,制定实施多元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案。长此以往,必将能够为社会培养供应更多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兼备的人才。

作者:莫庆彬 单位:广西河池民族农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郝颖.在中职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J].南方论刊,2010,13(1):11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