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08 17:2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概念
信息化教学法的本质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开发出更多的教学资源,但是,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始终是起着指导作用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教学的数字信息化,是一种新时代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1.2理论基础
教师始终是知识的传授者,对于学生的教育来说,教师仍是起着主导作用,信息化技术只是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对知识进行加工和包装,从而方便学生接受知识,建构主义理论是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上,以学生为基础,调动其主动性与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2.信息化教学法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2.1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部门便发出了倡导,将信息技术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近些年来,国家教育委员会更是不断出台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意见,鼓励信息化的教学方法。教育部社科司在这些年不断地建设出一批又一批的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网站以及一些数据资料网站以方便学生和老师的查询与学习,在我国的高校教学中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虽然做出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课堂的互动性仍然较差,学生对于资料库的应用也比较少,仍然有一些需要进步的地方。
2.2教学模式改革不够深入
2.2.1信息化教学法没能真正融入到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之中
一方面是教师本身对于信息的把握问题,信息技术是一项高科技,教师本身未能做到为我所用,没有将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全面的发挥出来,对于信息化数据资料的处理水平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是信息化教学的本意是将思政理论课这种缺乏活力的课程生动化,提升其趣味性,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课堂氛围有待提升,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创造。
2.2.2缺乏有效共享机制
现阶段,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课程运行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建立完善,信息化教学目前还没有完全推动课程的机制改革朝着公益化的方向发展,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在这方面仍需采取一定的措施。
顶层设计的缺乏主要是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没有真正的将课程改革做到实处,对于思政课教学模式变革的宏观规划改革多属自发行为,资源零碎,可借鉴经验又不多,并且政策要求和高校的硬件设施还不够配套,现有的改革顶层设计和范本都比较缺乏。
3.信息化教学法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提升教师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信息化教学的水平
3.1.1 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在进行思政理论教学之前,对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筛选,针对有用的资源进行加工后使用;另一方面是要求教师能够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工具,能够灵活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思政理论课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当中,提高课堂效率以及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3.1.2信息意识的提升
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时效性与理论性都比较强,作为一名称职的教师应当要善于捕捉有效信息,及时掌握一手信息资料,关注实时动态,敏锐感知信息,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融入新鲜的信息,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3.2建设网络课程学习空间
网络学习能够使学生自由调整学习时间,也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有效改善课堂教学的缺陷与不足,使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朝着立体化的方向发展,虽然网络信息繁杂,并且真假难辨,但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为我所用,在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满意程度将会大大提高,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3开发优质教学资源
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加入图片、文字、声音等资源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信息化教学将网络平台上的资源提供到了课程的学习之中,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能够不断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使课程教学既生动有趣,又蕴含丰富的知识信息,不断开发出优质的教学资源仍是目前为止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措施。
4.结束语
篇2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专业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面对高职专业课中课程思政目标设置相似、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水平不高、现有课堂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受限等问题,本文根据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专业课程特点、思政育人要求等,从专业课程思政目标的明确、思政元素的选取等方面,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为例,研究了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
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意义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程,也不是一类课程,它是以科目为载体,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思政里的“课程”指的不是思政课程,而是通识课、专业课等,但在这类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而课程思政是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传授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追求,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目的。在专业课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能进一步提升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增加课程内容的深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温度。因此,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中独具优势。课程思政只有打破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效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模式之中,在专业课教学中连续地、系统地渗透思政内容,才能拓宽高校思政教育传播渠道,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因此,抓好专业课程这一“主战场”能够有效提升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华中师范大学廖哲勋教授认为,课程是具有特定结构的育人计划和育人信息的载体。也就是说课程是一种育人的载体,通过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及价值观等,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而这也就决定了课程内容要体现知识性和育人性,有理论教育也要有实践教育。只有将学习科学理论、掌握技术技能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相结合,才能在高职专业课中发挥出课程的最大价值,最大限度地体现出课程的教育意义。专业课推进课程思政,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将这些专业知识与社会形态、历史文化、道德规范、时事政治相融合,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认识自我,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体现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教案和课堂内外的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之中,既丰富了课程教学的内容,又强化了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专业课程教学大多只关注本学科所涉及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课程所要达到的素质目标和育人目的。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从理论到概念,这样的教学是冰冷乏味的。专业课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心怀家国天下的情怀、良好的师德师风和思想政治素养,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适时地把体现新时代中国社会“温度”的新思想、新理念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用鲜活的事例、时事热点及自身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和感化学生,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思考和探究中形成价值判断,进而在体验和感悟中形成价值认同,使课堂氛围更有温度,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思想政治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的深入,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是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重点是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原理、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的运用与实践,在课程思政内容的设置上,要充分发掘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元素,以促进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课程思政绝不是将思政内容简单地进行“移植”,不是在课堂上单独开辟一段时间讲授思政内容,也不是硬性灌输和直接给出结论。而是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思维,从专业课程中提取内在的文化、价值基因,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的教学载体,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授及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融入思想道德与理想信念等。教学设计围绕课程的实施进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顶层设计决定了课程思政效果的达成度,本文以《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为例,首先结合课程面向的工作岗位性质、职业能力要求等,重新梳理了课程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其次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特点,总体把握课程思政育人方向,分析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思政目标;最后以思政目标为中心,深入挖掘鲜活典型事件案例、时事热点话题等支撑思政目标的达成。整个过程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使学生能理解、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1.结合《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特点梳理课程内容《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是面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调、系统检测、故障诊断、回收利用等工作岗位的,课程教学内容与1+X智能新能源汽车证书相应模块衔接,根据职业要求重新进行梳理,以更好地满足汽车制造及服务相关企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教授给学生电池的分类、原理、性能参数、制造工艺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动力电池的结构、电池管理系统(BMS)、热管理系统的组成与原理等新能源汽车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动力电池的拆装方法、单体电池的性能测试、电池系统元器件的性能检测及电池管理系统综合故障分析的能力。在培养目标中应遵循职业教育特点、紧扣生产劳动实际、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通过模块化重构,将《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课程内容确定为五个项目,十四个子任务,如表1所示。表1课程知识结构2.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从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来看,在动力电池的更换等教学任务中,除教授职业技能外,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例如工作中要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在高压维修过程中要遵守规范,在装配检修过程中要精益求精,遵守7S管理规范等。从动力电池自身的结构原理特点来看,其是由多节单体电池组成的,由电池管理系统统一控制、管理、协调,这就类似于班级、企业的组成,需要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达成目标。同时,BMS通过采集电压、电流、温度等信息,再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以了解电池状态,这一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使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从课程设置的目的来看,其是为了破解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动力电池系统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而发展以电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实现汽车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可以融入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理念,通过讲述中国技术的崛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综上,以爱岗敬业、节能减排、创新报国等思政点为支持,明确课程育人主线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报国精神、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养成科学思维方式、树立绿色发展观念等。3.挖掘思政元素支撑思政目标思政元素的融入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不仅要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组织优化,还应以思政目标为出发点,深入挖掘能与课程内容相互支撑的思政案例、生产实践所遵循的精神、规范和能力等,在知识点的讲授、技能的培养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进行“动力电池的更换”教学任务时,引入全国劳动模范一汽-大众高级技师金涛的事例,从刚毕业的操作工到汽车智造的领军人物,他通过主动学习,前瞻思考,凭着对工作岗位的热爱、埋头苦干、拼搏创新,在进口的生产线上对数以万计自动控制信号进行分析和优化,实现了传统车型和新能源混合动力车型共线调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向学生讲授、演示动力电池更换流程和方法时,引导和教育学生在实践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要践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通过分析具体子任务教学内容的内涵,细化思政育人主线目标,确定各教学任务的思政点,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支撑思政目标的案例、素材等,将专业知识、能力点和思政素材紧密联系起来建立点连成线,进而形成一目标两要素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如表2所示。1.“显”“隐”结合,宜“精”宜“透”课程思政最终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之中的,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性和创造性,会极大地影响课程思政效果。依据“显”“隐”结合,讲“精”讲“透”原则,构建“有温度”“有思考力”“有亲和力”的课堂氛围,使课程思得更加顺畅和有效。在课程思政中,“显”和“隐”相结合,其中的“显”并非强行嵌入,而是在适当的知识点(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的知识点)、恰当的时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具体做法如下:在某些涉及专业思政教育内容的问题上,通过设置问题、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讲述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时,通过话题的讨论理解名词和政策的内涵;在与专业知识点相关的事件教学内容组织方面,可以通过导入事件或案例,从特定的角度阐明案例内部所包含的思政教育要素,例如在进行触电急救流程教学内容时,导入见义勇为案例,增强学生勇于救人的意识;在专业知识点讲授中导入人物事迹,例如通过我国锂离子电池技术国产化研发中的典型人物事迹,引导学生进行电池技术的学习与探索;比较导入则可以通过中外动力电池技术发展情况的对比,导入“责任感和使命感”“民族精神”等思政教育内容。而“隐”则是在教师的行为示范和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同时,思政内容要保持合适的体量,内容宜“精”宜“透”,思政案例讲授以5分钟为宜,思政案例讨论5至10分钟为宜,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变化。2.以学生为中心融入信息化技术教学组织采取小班分组教学,将教、学、做结合起来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改变传统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方面采取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和体验式教学法等,通过学习典型事迹案例、专题讨论、实践操作,牢牢把控掌握意识形态,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在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中,应充分利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依托智慧职教、雨课堂、智慧树等信息化教学平台,积极进行网络课程建设,拓展教学空间,结合课程特色,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理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合理穿插图片、动画、媒体报道、视频、仿真等信息化资源,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同时,在课前预习、课后拓展环节的问题导入、知识迁移、能力拓展等阶段加入思政元素,以更好地体现课程思政理念。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积极将课程思政与第二课堂进行融合,利用校企合作、技能实践、专业社团活动、创新创业大赛等资源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提升学生对专业的情感认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等。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
结语
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提质提速,促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立德树人的成效,良好的课程思政在增加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同时,也使课堂变得更有活力和温度。面对高职专业课程专业性强、融入思政元素困难等问题,从专业课程特点出发,充分讨论分析课程内容、思政目标、思政元素之间的关系,构建一目标两要素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中合理选取教学方法、融入体量等,同时积极开展线上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大思政”格局。
参考文献:
[1]张正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逻辑理路[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4):16.
[2]欧阳慧敏.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9.
[3]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篇3
一、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建设农村小学班级文化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备良好道德情感的学生会更加自信。其次,学生能够学会与人合作,懂得尊重他人。如果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就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与学习中与他人友好相处,并且形成较强的独立性。通过有效的思政学习,小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建立班级文化,主要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精神素养。在小学阶段,小学教师通过传统的授课方式来教授知识,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重视教学改革,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并且将思政教育知识渗透到课堂中,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教师要采取渐进式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巩固自身良好的品质。在建设班级文化时,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政教育,以提高小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增强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小学生德育意识的发展以及“三观”的建立,所以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既要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目标,还要将思政教育融入班级文化当中。所以,小学教师可以利用更加多元化的教育途径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制订明确的班级文化建设目标,改变传统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模式[2]。教师要通过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给小学生传递有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激活自身的学习思维,从而确保小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二、目前在建设农村小学班级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思政教育,班级文化建设目标不明确
部分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政教育渗透不到位。小学的班级文化建设目标不仅仅是完成理论知识的教授,还需要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农村小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思想。
(二)教学理念陈旧,缺少班级制度文化
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不重视思政教育的开展,导致思政育人功能无法发挥其作用。在实际的小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再适应现代农村小学教育的要求。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只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小学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积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并且制定明确的班级制度,要求学生在班级中严格遵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同时,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到班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并且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建设农村小学班级文化的有效实践
(一)更新传统教学理念,明确建设目标
教师需要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了解学生,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来进行思政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掌握科学的班级文化的建设方法,进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学校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品德发展的情况来制订、设计班级文化建设目标与内容,让教师能够有效地在小学教学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因此,小学教师为了完成班级文化建设目标,需要对学生进行规划性的教学。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需要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教学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接受最有效的思政教育,进而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3]。所以,教师要及时挖掘有效的思政育人元素,并且将其灵活运用起来,从而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来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促使学生在小学课堂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同时,小学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充分理解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制订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来进行教学。
(二)开展有趣的班级文化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想得到理想的分数,还想得到老师的认可与鼓励。因此,农村小学教师要认识到赏识与鼓励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并且在日常教学中及时表扬学生。教师可以利用有趣的班级活动来引导学生建立自信,同时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抓住教育契机,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促进其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健全人格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观察,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学习行为。平等的师生关系会让小学生放下心理的警惕,打开心结,并且欣然接受教师的帮助,从而及时改正不良的学习行为。多样化的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枢纽,能让学生有机会去展现自己的才能,还能够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得到同伴的支持与鼓励。因此,小学课程中要融入班级活动,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在小学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及学习观念,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同时,农村小学教师还可以鼓励不喜欢学习的学生参与到班级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沟通,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
(三)做好顶层设计,保证班级文化建设的合理性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农村小学教学中,并且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首先要做的是明确和完善农村小学教学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纳入农村小学课程教学大纲,并且保证班级文化建设的合理性。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制订不同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明确文化建设目标,结合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时间资源,选择最优、最有效的举措来落实班级文化建设。学校的管理层需要高度重视小学课程的班级文化建设。除此之外,学校要开放多媒体教室,让教师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来开展有趣的班级文化活动。学校还可以为小学教师配置单独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学校在对班级文化活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注重小学生的理解水平,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质,并且潜移默化地纠正自身错误的思想观念,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班级文化评价体系[4]。首先教师对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其次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相互支持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为了更好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农村小学教师应以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有目的地制订建设目标及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积极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意识。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从而确保学生的潜力能够得到发挥。总之,只有不断地改善小学教学环境,创建和谐、优美的班级环境文化,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目标,才能及时、顺利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周成志,曾晓琴.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5).
[2]林艳丽.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浅析[J].散文百家(下),2014(12):152.
[3]张春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初探[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6(3):38-39.
篇4
Abstract Tak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o improve the employment rate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develop the cor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ultivate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content and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has inherent relevance.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all-round new period, must penetr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occupation accomplishment conduct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guidanc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students and the reality of enterprises. In this paper, the difficult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have what kind of occupation morality, necessary to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is combined with the existence of coupling process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education and the probl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daily teaching put forward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education.
Key words professional moral cultivation; the first employment; lifelong career development
?S着高校规模的扩大以及大学生扩招力度的加大,大学生就业难成了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课程开设的必修课,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深化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将就业文化、就业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帮助大学生们树立就业信心,拓展就业知识,增强就业技能,提高成功就业的几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就业指导与高校思政教育在树人育才方面存在着共性关系。因此,大学生就业规划指导与思想教育互融互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择业难问题的关键所在。
1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
学生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增长过快,毕业生就业压力明显增加。众所周知,失业是市场经济环境中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之一,而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居高不下是其别危险的影响因子。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带来了劳动力市场和就业问题的改变,愈加复杂的市场关系和严峻的就业条件使得失业情况依然严重,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近年来,总体上大学生就业市场依然是供大于求。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包括:大学毕业生缺乏雇主所要求的工作经验;女性在找工作中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劳动市场专业需求结构和高校专业结构不平衡;大学毕业生的工作适应问题。
2 大学生应具备何种职业能力修养
大学生为了以后能更好就业,需要具备以下四种职业能力素养:首先,通过自我能力的评估、职业走向分析、发展空间定位去树立适合自己或者感兴趣的职业目标,并通过重组知识体系升华就业能力。其次,要掌握好校内的基础性知识,如:英语等级过关、计算机应用能力加强以及必修辅修课理论知识的夯实等。再次,加强就业需要的实践能力,通过实习、短期打工等方式逐渐转变角色,提高自身主动适应社会、走进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强化思考、实操、组织、决策、管理、语言表达以及人际交往等能力,以达到提升就业竞争能力的最终目的。最后要加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求职时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激烈的就业市场。
3 将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相结合的必要
鉴于上述大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素养以及当前大学生存在不成熟思想品质特征的考虑不难发现,在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操作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思政教育作用于大学生的就业理念有助于大学生们转变一味追求功利的择业观,从了解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出发,根据企业需求提高自身就业的“含金量”,以实现自身价值。同时,思政教育作用于大学生的就业理念还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现在的大学生“90”后居多,物质生活条件的优化使他们更安于现状,在遭遇求职挫折时心理问题日益凸显。为此,通过思想政治修养教育与职业道德课程教育的有机结合,能发展“90后”的就业心理素养,使他们能调整心态、提高情商智商,以阳光的心态去看待择业的成功与否,个人的荣与辱,形成发奋图强、自信自强、勇往直前等心理素质,提高他们择业的抗挫折能力。不仅如此,实施大学生择业指导与思政有机结合有利于塑造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僧多粥少”的就业市场上,部分大学生在应聘过程中因为内心浮躁、好高骛远、急于求成、缺乏实干精神,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等道德“滑坡”现象更是与好工作失之交臂。通过思政教育相关职业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择业品行,调整原定的择业心理预期,形成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4 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有效探索
(1)高校应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以及人才输出观念,强化学生的初次就业和终身职业发展就高校而言,不能仅仅把学生的四年培养视为完成既定任务。尽管当前高校扩招导致学生的培养类似“流水线”生产,形成了大众化发展的趋势,但是这不符合教育的公益性质。高校应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念,以“让价值回归教育主体、让文化回归学校教育、让动力回归自我教育”为载体,努力实践“基于适合大学生终身职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尽责把学生培养为初次就业牛人,为其终生职业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高起点的就业教育,不仅是资源推介的高位切入,更需要价值指引、文化先行,为培养个性化、本土化、全球化视野的终身职业发展者打好坚实的基础。 就大学生而言,他们在接受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授后,会对选择的专业的发展前景、国家的经济形势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形势有所认知,在此前提下他们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动态的择业现实,适应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通过不断的“充电”和“自我调适”来顺应变化的人才市场,结合当地的就业政策、就业环境、就业机会,相应地改变一味追求利益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
(2)就业指导教育不能片面地应付暂时的毕业就业,应为职业生涯教育奠基。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只是为了应付毕业后的初次就业,这是片面的;如果只停留在初次就业的指导上,那么学生毕业找到工作之际即为学校完成任务之际,这是不符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因此本着指导学生终身就业发展的原则,学校以及相关思政教师应从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谋篇布局设计教学任务,而不是仅仅将关注点放在毕业后的工作找寻指??上,认为提高就业率就任意了事。为此,应该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的指导,根据大学生专业的实际、知识水平的实际以及职业技能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长远发展,为他们选择的终身事业给予强有力的指导。在这样的教育指导环节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为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就业观添砖加瓦。
(3)多元化、全方位、广渠道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对于多元化、广渠道的教育思路,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已经明确地提出,要健全相应的就业管理提制和择业帮扶机制,构建好领导和协调班子来开展学生思政教育与就业工作相结合的工作。这该政策的引导下,开展相应的“就业主题教育、专业教学的渗透教育、实践教育、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辅导、先进典型校友的榜样教育、求职累社团的自我教育、文明离校教育”等九个方面教育。
首先要建设“思政―择业”课程体系,有计划有目的地将思政教育融入新生入学后的各个方面,如课堂开展的感恩主题班会、目标理想教育;宿舍开展的文明宿舍活动;食堂开展“节约点滴即为美”;社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PK赛等;实现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品德操行的潜移默化,将优良品格最终带至未来职场。其次可建立“渗透式”教育体系。在思政教育中提升就业技能,在强调大学生培养综合素养下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并引导其在践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提升个人情操修养,塑造“以奉献为美”的理想信念,并将内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行动,到基层岗位去锻炼自我、服务人民、实现人生价值。
篇5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出现颓势,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招生形式也日趋下滑。针对行业现行趋势,对建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我校应用技术型教学改革形式,就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 建筑行业;人才培养;土木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是组织教学活动的首要依据,只有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才能彰显“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要点
1、以专业建设为基础,实行学分制教学,精炼公共基础课、优化专业基础课、丰富专业拓展课、突出核心专业技能课,合理细化课程体系,深化课程内涵改革和教学资源建设,推动教学管理改革,使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达到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努力构建本科“基本理论满足+技能专长突出+成长空间大”和专科“人文素养较高+技能够用+适应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
2、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实事求是,改革创新;(2)紧扣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定位;(3)紧跟国家、襄阳地方经济发展布局;(4)体现差异化,体现人才培养结果导向;
(5)突显产教融合
3、具体要求
(1)科学定位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切实鲜明,明确学生在行业产业链中的位置,以学生将来在产业链的定位来确定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2)各层次理论课与实践课比
各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须强化职业核心技能,突出职业核心技能的实践性训练。按我院人才培养实际,本科各专业理论和实践类课程学时比建议不高于6:4,专科各专业理论和实践类课程学时比建议不高于4:6。
(3)研究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
地方社会需求是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人才培养要贴近地方人才市场需求,深入分析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岗位职责、工作内容、能力要求、任职资格等,要特别关注国家、本省、本市未来的经济发展和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发展新趋势,合理确定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使我院培养的人才更具有适应性、创新性。
(4)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强化基础素质,大力推进公共课改革
扎实专业通用技能基础,打造专业通用能力课程平台
突出专业核心技能,形成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平台
(5)主动深化校企合作 ,探索产教融合机制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群)的作用,探索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订单培养”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有效模式;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地柔性调整教学进程,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作用,探索把课堂延伸到企业的模式,努力实现专业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弱化原有的以纸面考核、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模式和方式。积极探索“多样化、多维化、多介质化、多情景化”的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应紧紧围绕“职业核心能力+德育”为中心,突显学生思想品德、身体基本素质、职业核心能力。
1、探索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考核模式,重能力弱分数,尝试实操考核、项目考核、答辩考核、设计考核、作品考核、企业实习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
2、实行学分互换和学分J定,探索以技能考核为中心的考核模式。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创作水平、竞赛能力、企业实习经历、发明创造、项目课题等大胆认可,可置换成相应课程或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各种社会活动,锻炼学生各项职业技能。
三、大力推进公共课改革
公共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英语、数学、体育、思政、计算机等类的公共课的改革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公共课改革要依据“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出发点,因材施教、因专施教,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重点强化公共基础课课程改革,公共基础类课程要突出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理念。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程根据国家、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学生实际情况和专业需求构建适应性的内容,以培养目标为准绳,应用且实用,实施灵活教学。
高度注重学生的文化综合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尝试建设一批内容优良、品类丰富、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素质教育课程。探索“思政课程、国学国粹、学生管理、体育”的协同教学模式,探索构建公共课程的网络视频课,创新基础素质的特色培养。
根据学科特点、专业特点,通过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逐步突破循序渐进的推进公共课改革。
1、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革是公共课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要充分体现改革的总体要求。(1)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要体现学科特色、学生层次及教育对象的变化状况,因材施教;(2)课程设置要体现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自信心的提升;(3)课程设置要尽可能的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相匹配。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加快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深化学院公共课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现代技术,实施创新教育的需要。要体现四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否事关学院各项事业成败之根本,教师队伍的水平高低决定了学生培养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求使学院教学队伍“结构合理、储备充分、体系完善、扩展性强”,确保师资队伍为学院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对于紧缺型教师,一方面学院可采用“引进来”的方式积极引进,可适当给予一定特殊待遇,保证基础的教学任务落实;另一方面,可对现有教师有选择的“送出去”,到其他高校、企业等进行学习培训,并签订相关协议。
2、积极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鼓励教师组建工作室、进入企业挂职、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也可探索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将学生的协同培养扩展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培养,打造适应学院未来人才培养需求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3、鼓励老师们利用假期或教学任务少的时间外出充电,通过短期培训、专项学习、访问学者等形式,打造一批能适应未来新的人才培养的优秀青年教师。
篇6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当今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学生不仅切身感受到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且正经历着社会多元思潮的冲击,在思想上政治上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影响到民族的前途命运。“如何组织和协调社会有关方面的力量,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合力”,是总书记提出的一个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局的重大课题。本文即对此问题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概述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的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指出,教育合力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条件下,实施综合教育所产生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作用,并不是综合教育中各个单项教育作用的加和,而是比单项教育作用大得多的新的教育力量。“机制”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mechare”,原意为工具、机械,即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设计的装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是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使各个要素相互作用与协调,努力朝向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效实现教育目的的有机序列系统。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要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要素即该合力的分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1、大学生成长的自发动力
对于事物的发展而言,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想要取得成效,必须通过大学生内在的自我教育需求起到驱动作用。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指出,“从人的天性中可以看出,人类总是不断的寻求一个更加充实的自我,追求更加完美的自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学生不仅具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同时也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愿望。
2、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
“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主要是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这种教育是建立在血缘关系、感情关系和经济关系等特殊关系基础上的,所以它的最大特点是父母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态度、思想品德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子女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自然家庭里,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和教育观念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且不易改变。
3、高校教育的主要推动力
“学校教育是学校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计划,对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系统化的正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推动力,主要是因为相对于其他分力而言,高校教育的导向性更加明确,方式方法更加科学、更加系统。
4、社会思想观念的影响力
“社会是教育人的大课堂。社会教育是与学校教育并行的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其教育途径有社会舆论、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等。”当前,社会思想观念较为多元化,舆论相对开放,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又经常接触网络等新媒体,并且参与各类社会实践,社会上的思想观念通过这些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力量不可小觑。
(三)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的意义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爱因斯坦强调,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该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当今社会,大学生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片面化,而要博观约取,通过接受学校的教书、管理、服务育人,通过甄别社会上各类思想观念,进而让自己的思想较为全面、健康的成长。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另一方面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伴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大踏步的前进,国际国内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已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单一的教育途径已经很难实现教育目标,必须立体化的联合一切可联合的力量,全方位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能取得教育实效。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建设近年来受到了高校的普遍重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进行了改革完善,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的作用发挥也日益加强,学校、社会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的建设都比较关注等。但合力机制构建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实效性不强
目前,高校普遍较为重视学校内部的思政教育合力建设,在不断推广全员育人理念,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但理念多,实际操作层面缺乏相应制度支撑,全员育人理念落实困难,两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工作部门的日常思政教育对接不畅,两课教师、学工人员与校园其他管理部门就学生思政教育问题的沟通协作更少。
(二)家长与学校联络渠道少
高校不同于基础教育,学校与生源地有较大的地理距离,从客观上造成了家校联络的困难,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很少,基本集中于迎新报道。同时,不少家长抱有这样的观念:孩子已经过了高考这一关,进入大学后,家长不用再操心了,因此也减少了与学校的主动联系。
(三)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脱节
一方面,学校思政课堂教育以教材为主,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社会观念变化,学生在课堂上听到的与在社会见到的内容不匹配,从而怀疑课堂教学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学校搭建的实践育人平台较少,学生接触到的社会教育信息来源散,且缺乏引导,不可避免的造成部分负面影响的扩大化。
三、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的构想
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就是要促成各个分力间的互动、互补,从而达到教育效果最大化的目标。同时,在完善的过程中,要做到有主次,有层次的推进。
(一)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构建原则
第一、方向正确性。社会主义方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机制构建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第二、资源整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必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并根据其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行梳理、整合,以此给学生提供完整的、连贯的、持续一致的教育信息,使合力机制处于一种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良性运行状态。第三、具有操作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需要起到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各项制度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二)以高校为连接点,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
如上文所言,高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主要推动力,地位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合力机制的完善将以高校为着力点和连接点。
1、加强高校内部思政教育合力机制的制度建设,增强可操作性。首先,高校内部出台全员育人的顶层框架设计,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领导班子,以领导重视的力量推动工作开展;其次,对教书、管理、服务三大块教育资源的思政教育配合行为和效果进行量化考核,设立奖惩措施,形成激励。
2、推进学生“三自”建设,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学校学工部门、团委通过加强对学生组织建设的指导,强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引导学生自发繁荣校园文化,激发学生内在完善自身、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需求。
篇7
摘要:基于“宽口径、厚基础”理念和精英人才培养目标,九校联盟的本科课程已由专业必修的单一课程结构与修读模式,逐步向“全校性课程(国家课程/通识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三大类板块的课程结构转变,但同一类课程中的具体课程构成及领域划分在各校存在显著差异。九校联盟课程设置改革仍面临专业课程学分缩减与通识课程学分增加、各类课程必修与选修课程学分比例不合理、课程性质定义及准入标准模糊等问题。需重新规划本科课程,顶层整体设计课程结构,合理设置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及相关学分制管理规定;需明确界定学校、院系、专业培养目标与各类课程目标的关系;重视课程设置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关注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实效性。
关键词:九校联盟;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学分比例;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1-0087-12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亚洲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及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DIA070112;上海市教委2012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 “本科课程设置的整体设计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复旦大学亚洲大学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亚洲五国著名大学的通识教育与本科生培养模式研究”。
收稿日期:2013-11-30
作者简介:乐 毅(1960-),男,江苏苏州人,教育学博士,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从事课程管理与评价、考试与招生制度、教育政策研究;王 霞(1988-),女,山东日照人,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上海,200433。
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越来越感受到一种压力,一种来自国内外同类大学相互竞争的压力,且竞争日趋激烈。众所周知,大学的竞争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质量来体现,其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课程。招生、培养、就业,是大学教育的三个主要环节,缺一不可,而课程则是培养环节中的主要内容。课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甚至就业。这也是为什么各国都注重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缘故。本文选取首批进入“985工程”建设的九所高校(即“九校联盟”)为案例学校,试图通过分析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的课程设置改革及课程实施现状,去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路径。九校联盟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各校办学实力、课程与教学资源相对较强,又各具专业学科特色,都重视本科教育改革,其实践具有参照、借鉴价值和示范意义。
一、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的校际比较:构成要素、内容、特点
课程设置指学校等教育机构对各类课程的编制、筛选、设定与实施计划。大学的课程设置涉及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各类课程结构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课程的修读要求与学分及课程实施的具体规定等方面,也涉及课程的性质、类型(如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划分等,并通过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以文本的形式体现出来。其中,课程结构变化是大学课程设置改革最直观的体现,反映了学校对本科教育的理念和价值取向,而课程结构则是课程设置的骨架,包括各类型课程(如通识课、大类平台基础课和专业课等)的组织、比例分配、领域范围相互关系等内容。课程结构的合理化程度支撑并影响学校课程设置改革的推进。
(一)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主要由三类课程构成
通过对九校联盟的2010-2012年本科教育培养方案、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校本科生院、教务部/处网站公布的学校管理、教学等相关文件分别进行搜集、整理、比较、分析,笔者发现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主要由三类课程构成,即全校性课程(国家课程/通识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其中,“全校性课程”是指面向所有在校本科生开设的课程。虽然有些大学的结构尚不太清晰,有些设置也存在重叠,难以简单归类,但这三大课程板块结构还是各校所共有的特征,其构成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专才培养模式所采用的“思想政治等公共课+专业必修课”的课程结构。(见表1)
从上表可看出,九校联盟的本科课程结构不再单一,相对多元的课程体系构建逐步形成。同时,我们还可发现,九校联盟课程结构呈现出很大的相似性。结构相似,说明了九校联盟在本科课程设置改革方面都认识到了以往课程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期望通过课程改革来达到大学所制定的培养目标;也意识到课程结构在课程设置中的纲领性意义和框架作用,以及对具体课程的编制和教材编写的影响。课程结构变化也必然影响大学所希望本科生获得的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这又从另一面反映了九校联盟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具有共性、趋同性。趋同的本科课程体系表明,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九校联盟一方面不断借鉴国外著名高校课程改革模式,同时也在相互学习国内同类高校的改革实践经验。
乐毅王霞 :试论本世纪以来“九校联盟”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的现状与问题(二)九校联盟各校通识课程的具体课程构成存在差异性
出于对通识教育重要意义的认同,九校联盟各校均重视设置通识课程,但具体课程名称及内容构成不尽相同。与“通识教育课程”名称相似的有通选课、通识课程、通识通修课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修课程等。就字面上来看,这些课程都可归于通识类课程。但通过对九校联盟的这类课程结构进行对比后,笔者发现,其课程结构还是存在诸多不同与问题(见表2)。
从表2看,九校联盟通识类课程的具体课程构成差异较大,如北京大学通选课由七大领域课程组成,而复旦大学通识课程由通识核心、专项、选修和国际课程四部分组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英语类、物理类、体育类等九类课程组成;其次,各校通识课程领域划分不同,如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同样是通识教育六模块,但彼此差异显著;再次,除思政、军事、体育、计算机、外语等课程外,九校联盟通识课程内容选择不同,如清华大学通识课程中的新生研讨课,复旦大学的暑期国际课程,上海交通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课程等。
九校联盟通识类课程构成的不同,一方面说明各校依据自己的理念、价值观、理解、办学特色来设置通识课程,并非随波逐流;另一方面,课程结构和领域划分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缺标准、不规范的现状。以北京大学通选课为例,就存在着“未能主动建设,呈现自发状态;课程数量失衡,教学质量悬殊;定期审核不严,缺乏表彰制度”等问题。[14]为什么九校联盟的通识类课程呈现出如此纷杂的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对通识教育的定义、内涵和知识领域等尚缺乏清晰界定,对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尚缺乏明确阐述,对通识教育课程还没有明确的准入界线等等。当然,通识教育起步晚,课程体系构建尚未成熟也是影响因素。
(三)九校联盟均重视大类/基础课程的构建
九校联盟在本科课程改革都很重视大类/基础课程设置,但各校该类课程的具体课程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大类课程、文理基础课、学科平台课、学科群基础课等课程均属于同一类课程,这类课程通常为一级学科或跨一级学科课程,面向同一类学科内各专业的学生以及其他学科的部分专业,如复旦大学的文理基础课。为什么要设置这类课程?笔者认为,开设这类课程是实施“宽口径、厚基础”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如实施大类招生,就需要这样与之相匹配的大类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另外,一定意义上,大类/基础课程也为编制和实施通识教育课程创造了前提和基础。因此,也可以说,此类课程也可被视作为介于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学科间领域互补的“共通性基础课程”,是学校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2002年复旦大学开始实施《复旦大学文理教育方案》,明确提出课程建设目标是“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并逐步向按文理大类实施全校性基础教育过渡”[15]。正因有这种全校开放的课程实施经验,使得复旦大学能够在2006年平稳地实施面向所有本科生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九校联盟目前均开设了该类课程,足见其重要的课程功能及意义。
从该类课程的实质意义和作用看,九校联盟是基本相同的,但各校划分此类课程的学科领域存在较大差异(如表3所示)。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既与各校所依据的具有本校特色大类划分标准相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学科优势与专业侧重。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与“宽口径、厚基础”的理念和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是达到目标的有效载体;九校联盟各校无论在通识类课程,还是在大类/基础课程的设置和管理方面,都有较充分的课程权力。但同一类课程的不同课程构成和领域划分,也使学生在理解大学课程和教育内容方面产生困惑。因此,明确各类课程的定义、领域边界、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规范课程的准入制度,是课程设置与管理改革需要考虑的内容。
(四)九校联盟各校的全校性课程的设置及存在问题
第一,全校性课程内涵与具体构成。
如上所述,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主要由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组成,其中,我们所指的“全校性课程”主要包括思政等公共课程和通识类课程,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就目前设置而言,笔者注意到,大部分九校联盟高校把思政、外语、体育等公共课归类到通识类课程之中,只有少数学校,如北京大学,将思政等公共课和通识类课程分开列出。因大学思政等公共课由国家统一规定,政策支撑并组织实施,所以,课程设置各校相同。此类课程统一大纲、材、统一考试、统一管理等特点,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国家的要求,国家的标准,其实施面覆盖我国全部高校,显示了课程的国家性质。为此,笔者将这类课程统称为“国家课程”。
第二,“国家课程”在九校联盟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挑战。
本世纪以来,“国家课程”在九校联盟高校课程设置改革中已面临多重挑战。挑战一是,国家课程受到通识教育课程的冲击,主要体现在本科课程结构中,国家课程以从属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形式存在。或许是课程结构分类的缘故,或者是通识教育日益受到推崇,除北京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外,九校联盟其余七所高校均把五类公共课程列入通识教育课程中。这似乎隐含这样的概念界定与划分:通识教育课程包含“国家课程”。但问题是,我国没有在国家层面明确规定要在各大学实施通识教育,它不是“国家课程”。不得不提的是,在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理解方面我们也存在认识分歧:有学者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即通识教育,据此诠释,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也就包含国家课程。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据此释义,通识教育课程不应包含国家课程,即国家课程不从属于任何一类课程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渗透于国家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大学的其他课程之中。两种观点孰是孰非值得商榷,但由此引出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应在国家层面制定明确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标,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编制相关的课程标准等,以便在已授权建立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正式课程的形式参照实施?
挑战二是国家课程的实施存在问题颇多,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提升,具体表现为:学生对课程的目标与价值意义认识偏差,课程学习动力缺乏;教师课程教学形式单一,重讲轻学,缺少方法吸引学生;课程考评不力,学生逃课严重等现象。笔者在复旦大学所实施的课题“本科课程设置的整体设计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项问卷调研(以下简称《复旦大学问卷》)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复旦大学问卷》项目主持人为乐毅。2012年12月,笔者在复旦大学采用当场发放填写收回的方式,对大一至大四部分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236份问卷,收回236份问卷,有效问卷228份。问卷内容共包括五部分:课程设置、大学生科研/创新、招生、就业、助教等。本文仅涉及课程设置、大学生科研/创新和就业三个方面的部分题目。在问及对国家课程持何改进建议的时候,《复旦大学问卷》的统计显示,有48.2%的同学希望缩减国家课程学分在学校总学分中所占比重。此外,网络及各类媒体上也不时出现大学生对国家课程的诸多不满言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未能适时变革课程管理模式,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以满足90后大学生知识需求。因此,关注国家课程设置与实施,改革相应的学分制管理方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同时,也不可忽视系统思考国家课程师资/教材建设等问题。
二、九校联盟各类课程比例的校际比较:课程总量、学分比例
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实施的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直接外显于课程结构的变化中,如复旦大学为实施通识教育,其课程结构也随之作出调整,目前通识教育课程板块已取代原综合教育课程板块。调整课程结构,也就意味着各类课程在学校总学分中所占比例有所变动。课程学分比例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取向及对某类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学校各类课程结构学分比例设置的合理性,不仅影响课程的顺利实施与管理,而且对学生能力结构也产生重要影响。
(一)九校联盟各类课程学分比例的设置状况
各类课程学分比例的变化,首先反映在课程结构的三大板块中。笔者通过对复旦大学64个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文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分综合统计分析,又随机抽取八所大学某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相关课程学分比例统计,整理结果显示,九校联盟同一类课程在不同学校中所占的学分比例不同(如表4所示)。从表格中我们可看出同类课程在九校联盟各校中的具体比例数值不同,如同为专业课程,复旦大学约占47.32%,而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均不超过12%,数值相差较大;而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类/基础课程所占学分比例,高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的全校性课程约占校总学分的30.44%-32.85%之间,学分也相差不大。可见,课程学分比例不同,与学校总学分设置以及课程结构相关。
表格中的北京大学专业课程学分,是指金融学专业课程27学分,以及光华管理学院课程(不含大类平台课)39学分,合计66学分。笔者依据培养方案中学院课程的具体构成,暂将其学分计入专业课程学分;南京大学专业课程学分,包括历史学专业核心课程40学分,专业选修课30学分(不含跨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第二课堂),合计70学分;上海交通大学专业课学分,包括专业教育专业类课18学分,专业核心课程3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5学分,专业实验课程6学分,合计42学分;西安交通大学专业课程学分,包括专业主干课程45.5学分,专业课程必须课程15学分,专业进修课程6学分,合计66.5学分。
表4乃针对三类课程研究所得,权加不满100%的高校,或因任选、实践、论文等课程不包含于三类课程中的缘故。另外,表格中复旦大学的校总学分、各类课程学分是所有专业的平均分,而其他八所高校因笔者暂未找到全部相关的公开资料等原因,所以此处均选择随机抽取的各校某一具体专业的培养方案作为替代进行案例分析,所选的各校相关专业已在表1的相关注释中有具体说明。表5、表6中的情况相同。
基于上表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这三类课程在九校联盟各校总学分中所占比例整体上趋于相似。笔者对九校联盟各类课程学分比例作进一步梳理,发现全校性课程所占比例低于30%的有四所,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大类/基础课程学分比例低于30%的有五所;九校联盟专业课程学分比例低于30%也有四所高校。也就是说,九所高校有一半以上的学校,其全校性课程在校总学分中所占比例超过30%,大类/基础课程所占比例低于30%。另有四所大学的专业课程所占比例均低于21%。这种比例结构表明,九校联盟各校都比较重视全校课程建设,而全校性课程主要包括国家课程和通识课程,在国家课程学分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则反映出各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
由此引出的问题是,九校联盟这三大板块课程的比例结构设置是否合理?如果说,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是衡量课程比例设置合理性的重要标准之一的话,那么,学生又赞同怎样的课程学分比例结构呢?针对九校联盟目前课程设置中一半以上的学校全校性课程学分比例高于30%,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比例小于或接近30%的现状,笔者在《复旦大学问卷》中设置了相关题目,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与各校的改革现状似有相悖:希望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例的学生占15.4%,希望增加文理基础课程学分比例的学生占9.2%,希望增加专业课程学分比例的学生占53.1%,希望三类课程比例均衡的学生占21.4%。归而纳之,一半以上的同学希望学校今后增加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虽然笔者所实施的样本较小,但管中窥豹,相信其他同类高校的学生也有类似的需求,即希望增加专业课程的比重。然而,九校联盟在课程设置改革过程中,大多表现为压缩总学分,减少专业课程比重,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如北京大学2002-2003年将毕业总学分数由150学分压缩到140学分以内;清华大学自80年代以来,进行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的表层特征为减少专业和学分总量,增加通识教育的内容与份量。[17]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学校的课程设置改革措施似乎与学生的需求背道而驰。这一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是结构及学分比例调整不合理?是专业教育影响的根深蒂固,还是社会需求、就业要求强化了专业的作用使然?
(二)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之争
本世纪以来我国高校课程存在三大主要矛盾,“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矛盾、规定性和选择性的矛盾、学术性和实践性的矛盾”。[18]就“规定性和选择性”而言,问题就主要集中体现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中。从课程分类的角度看,各类课程学分比例的变化,同样也反映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重中。增加选修课,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是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但课程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达到这一目标的做法只能是减少必修课的学时。因此,由于各种客观因素与各方利益等原因,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所占学分比例增减就成为九校联盟各校课程设置改革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学校、院系和教师都各有各的诉求,致使博弈难分伯仲。
第一,九校联盟本科全校必修课程学分相对选修课占绝对优势地位。
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虽重视选修课建设,但必修课仍然占主导地位。笔者对九校联盟各校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进行统计整理,发现其必修课比例均高于60%(见表5),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校更加重视必修课。实际上,九校联盟在本世纪的课程设置改革中,正逐步提高选修课在校总学分中所占比例,如浙江大学提高选修学分比例至25%-30%。[19]
学校课程设置改革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需求,据此推理,学校必修课学分比例占绝对优势的课程设置现状,也应是学生期待的结果。笔者在《复旦大学问卷》中设置相关题目验证这一假设,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仅有14%的学生希望减少选修课比例,大部分学生都表达了希望增加选修课的意愿,甚至有10.5%的学生希望全校选修课学分高于必修课学分。但有趣的是,统计显示,总体上学生依然对学校必修课相对选修课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现状表示满意。
第二,九校联盟各类课程中的必修课学分相对选修课占优势地位。
通识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选修课与必修课学分比例设置,是大学本科课程编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不单显示了大学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和理念,也反映出一所大学的课程管理和师资水平。九校联盟不仅总的全校必修课程学分相对选修课占绝对优势,其他各类课程(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的必修课学分也均超过选修课,虽然同类课程必修课在不同学校中的具体比例数值不同,但均高于50%(详见表6)。
从下表可以看出,九校联盟必修课程学分相对选修课占绝对优势的结论是有案可稽的。这也是目前我国大学中仍然存在的普遍现象。那么,除了全校性课程必修课学分的设置,学生对其他类课程中必修课学分比重也占优势地位的现状又是怎么看的呢?从笔者所实施的《复旦大学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中选修课的期待持相反的两种观点,即希望增加通识教育课程选修课比重,同时却希望增加专业课程必修课比重。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的态度与通识选修课的态度截然不同。
综上,九校联盟各校的三大板块课程(本科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设置整体上趋于相似。相对而言,全校性课程的学分比例差异不大,有增加的趋势;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差异略大;而同一类课程在不同学校中所占学分比例的具体数值不同;全校必修课程以及各类课程中的必修课学分比例均占绝对优势地位,学生对目前全校必修课高于选修课学分比例的设置表示认可,但同时又希望增加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教育必修课。当然,这里也仅是《复旦大学问卷》所涉及的部分学生的意见,九校联盟全部在校本科生是否持同样观点,还有待进一步了解。九校联盟课程学分比例的现状,一方面体现了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增加并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缩减专业课程学分比重,注重大类/基础课程建设的课程改革走向;另一方面,虽九校联盟正试图提高选修课学分比重,但依然不能改变必修课在校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局面。课程改革任重道远。
三、九校联盟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课程结构及课程学分比例的变化清晰地反映了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的课程设置改革,而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可小觑:如全校性课程中“国家课程”与通识课程关系模糊对深化结构改革会造成困难;同一类课程中的具体课程构成及领域划分在各校存在显著差异,课程性质定义及准入标准不清既影响课程质量,也不利学生选课及校际交流;专业课程学分缩减与通识学分增加之间的博弈可能导致课程权力难以划分;大学院系培养目标与各类课程目标缺乏一致性会使得改革目标失效等等。针对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与各类课程所占学分比例等问题,我们以为可尝试如下改进举措:
(一)重新规划本科课程,顶层整体设计课程结构
破除二元组织结构中的壁垒,理顺大学与院系之间的管理职能与课程权力,协调各方的权利和需求,打通学科与专业之间的隔阂,是顶层设计本科课程的组织保证和制度环境。大学层面本科课程顶层整体设计,应基于“宽口径、厚基础”理念,统筹通专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倡导学生的自主与探究学习能力培养。重新规划本科课程,应阐明国家课程、通识课程、文化素质教育三者关系,明确国家课程与通识课程互不隶属,均可包含于全校课程,明确界定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区别及联系,强调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渗透到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课程中;应调整课程结构与各类课程比例,合理设置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学分比例,按照学生需求和课程特点调整各类课程中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比重,以及课程实施、教学方式、学分制管理等相关的修读规定。限于篇幅,仅择如下阐述之。
就合理设置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比例而言,涉及的问题就颇多:
由于九校联盟重视通识课程和大类/基础课程的建设,通识课程学分不断增加,原有的专业课程就受到影响,学分不得不减少。在国家课程学分不变的情况下,通识课程学分增加,总学分本应随之增加;若总学分不变,专业课程学分必然相应的缩减。挤压专业教育课程学分,则会引发抵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教育的教学与质量。因此,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学分比例问题,就是需要解决的矛盾之一。这里首先应确定合理的通识课程学分。那么,什么样的学分比例才是合理的?哈佛大学(Havard University)本科总课程数为32门,通识教育课程8门,占总课程数的25%(新的通识教育要求学生选8个分类的8门课程,另外第一年必修写作一门)。通识教育、写作课和语言要求总计9-11门课程,占学生总课程数的30%-35%。[20]而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要求本科生毕业前修满42门课程(42学分),其中通识课程15门(人类、文明研究与艺术6门,自然与数学科学6门,社会科学3门),学生要修的通识课程约占毕业总课程数的35.7%。[21]他们的比例显然比我们大。这是一种参照;我国香港中文大学123个学分中,通识教育课程占21个学分(不含中英文、体育等);[22]香港科技大学120学分中,共同核心课程占36个学分。[23]这是又一参照。九校联盟受“国家课程”(思政与军训课等)23个学分的影响,总学分居高难下;若除去“国家课程”学分,通识教育课程学分相对较少,如北京大学为12学分(通选课),复旦大学是12学分(通识核心六模块),均低于列举对比的上述其他一流大学。显然,适度提高通识教育课程学分似乎必要,但根据国情和目前的政策,又不太现实。需指出的是,高通识学分并不能说明就是合理设置标准。因此,充分利用通识课程有限学分,重视课程实施与管理,抓教学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助教制,不失为解决矛盾的有效举措。
已有研究对化解通识课程学分增加与专业课程学分锐减这一矛盾提出了设想:一是“从课程视角找寻普通教育与专门教育的最佳结合”[24]。实现两者“最佳结合”的措施有两种:一是“专业课程融合通识性”[25],将通识精神融入到专业课程内容中。但两者结合实施起来有较大难度,对授课教师的要求高,教师即需要有专业方面的“良知”,又需要有崇高的“良心”;[26]因此,这里就需要考虑如何整合两类课程的问题。“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是对的,但以什么样的人文来教育学生,这却是需要特别慎重的”。论及课程整合,我们不能顾此失彼,同时“应防止出现对科学教育的轻视”。[27]此外,难以量化考评教师教学效果等也是现实问题。二是实行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交叉开课的方式。如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实行独具一格的双计分政策,即同一门课程修得的学分可同时分别计入两门不同类型的课程学分。例如通识教育基本能力课程“交叉文化分析课”所获学分即可作为通识教育基本能力课程学分,也可计入通识模块学分或者满足某主修课程学分要求。[28]宾夕法尼亚大学这种协调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设置措施,值得研究借鉴。
同样需考虑的,是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的合理设置问题。提及增加选修课,人们往往会想到减少专业必修课。但对九校联盟这样的大学,是否存在可能?有研究通过比较发现“理科专业必修课并没有很大的削减空间”,而“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可以适当精简专业课程”,[29]这只是一种意见。改变只关注专业必修的传统,要加强选修课建设,尤其增加通识教育选修课。其他研究也表明:“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所占比例小于美国大学”,但“必修课比例远远超过美国大学,选修课则比例非常小”。[30]在学校总学分、“国家课程”学分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增加通识教育选修课呢?增加通识课程总学分是一种方法。有研究表明,美国[31]、韩国[32]的著名高校通识课程学分比例均在学校总学分中占20%左右。通过设置通识与专业交叉课程,改革学分制也是一种办法。这样做可扩大通识选修课范围,即对本专业学生来说是专业课程,对其他专业同学来讲是通识课程(即采用双代码管理)。专业选修课也可采用相似举措,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扩大学生的选课范围。但需充分考虑该专业学生的课程资源权利,避免其遭遇选课失败现象。学校与院系要协调,适度开放,并做好课程开发。
(二)明确界定学校、院系、专业培养目标与各类课程目标的关系
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有赖于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最终要靠‘课程系统创新’的践履来达成”,课程系统创新涉及课程理念、内容、制度和技术等多方面。[33]因此,在课程设置改革过程中,我们应首先明确学校、院系、专业、各类课程等培养目标,以及各目标间的关系,并以文本的方式明确体现在学校及院系的专业培养方案中。然而,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与实现目标手段脱节”等现象,“对人才整体素质要求细节不清楚”,即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清是问题根源之一。[34]只有培养目标清晰,才能有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只有明确的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总目标,院系、专业才能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只有明确国家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等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围绕目标合理设置课程,并选择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教学范式。这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亚洲一流大学(如我国台湾香港地区著名大学)在推行通识教育时,也都制订了极其详细的目标,并在院系逐级分解,形成了比较理想的校院系三级目标分类体系。这些大学在课程设置、选修、学分等方面都渗透这样的理念和目标,并体现在具体的修读规定和教学实施方法中。目标是纲,直接关系到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方向与人才培养的规格。大学培养目标的达成有赖于一套科学的目标分类体系。
(三)关注课程设置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问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显。从外部因素看,主要原因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变化,大学专业也随之冷热变化,影响了就业选择;从大学内部看,学科和专业调整、课程设置相对滞后是一个因素,而课程与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学生,提高竞争力直接相关。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开发,可通过大学课程设置与实施来达到。课程结构可塑造人的能力结构,能力结构是否合理则可影响学生日后的科研与就业,甚至个人的生活与社会活动。因此,如何协调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合理设置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比例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培养学生就业与科研两种能力问题。
在就业能力培养方面,有研究者对专业课程设置与各专业就业率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专业课程设置比率应该与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专业型工作的就业率正相关。[35]但同样需指出的是,我们不仅要强化专业课程,也要重视提高通识教育、文化素质课程的质量,更需设置有针对性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类课程,并成立具有专业素质的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固然重要,但就研究型大学而言,科研能力更不可忽视。笔者对九校联盟部分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与读研情况进行统计,发现超过一半的本科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而非直接就业。如浙江大学近五年来国内、国外读研人数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50%左右,[36]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五年来一直保持在60%以上。[37]
如何有效培养就业与科研两种能力?值得借鉴的国际经验有:
一是设置顶峰体验课程。美国在研究总结了十年本科教育改革之后,设置并实施了“顶峰体验课程”,即“以一个顶峰体验来完成对大学生本科教育的终结”。[38]从该课程的实施途径和培养目标上来看,这类课程不仅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且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交流等能力。在本科大四学年设置该类课程,不仅能够弥补缩减专业课程对专业教育质量产生的影响,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研究、交流等能力,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做好基础准备。
二是设置科研创新课程。本科生参与科研是提高本科生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九校联盟似有共识并已开始这方面的实践探索,主要通过设置各类创新计划,资助并鼓励学生参与项目等方法,如清华大学推出的大学生训练计划(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 ),复旦大学的复旦大学学术研究资助计划(Fudan’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等。遗憾的是,目前无论何种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都有一定的申请限制条件,设置门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与科研创新的学生数量。同样,学生对科研创新项目信息的获取和了解程度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我们不妨与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麻省理工大学(Massachusetts of Technology)等一流大学一样,尝试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科研创新课程,并规定相应学分,实施严格的学分制管理。
(四)特别关注课程实施,注重课程评价的实效性
本世纪以来,九校联盟各校都比较重视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相对而言,对课程实施关注不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同步实施不同环节的改革。课程实施所涵盖的内容既包括学校层面的培养方案的执行与效果评价,也涉及微观层面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课程评价(包括教学和考试评价)等等。它是检验课程设置有效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单一的课程评价已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学生评教中的走形式、缺反馈、轻问责、管理权边界不清等。因此,我们应强化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关注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应让教师明晰课程目标,获得其认同及广泛支持,发挥课程评价的导向功能。
课程实施也与教学范式的改革密切相关,涉及诸多领域:包括助教制、教师教学评价、学生考评规定和学分制改革等。课程设置影响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方式的采用需结合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目前九校联盟已在积极探索,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讨论课、助教制等等。[39]但遇到的问题也颇具挑战性,如小班化的师资与物理空间,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的组织实施评价,研究生助教管理权分割的不利影响等等。实施教学范式改革,旨在更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和课程目标;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充分发挥主讲教师的学习引导作用,使学生养成探究性学习所必需的批判思维、独立研究与创新能力。
总之,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发现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寻找缩小差距的改革路径与方法,是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做的功课。我们既要关注世界一流大学的改革动向,也要了解其改革发展的历程与经验。事实上,世界一流大学从未停止过本科课程改革的步伐,博耶报告(Boyer Report )即是例证。本世纪以来,美国本科教育改革尤其重视课程结构的调整(如增加通识教育课程比例),强调“本科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将“人文学科的学习作为本科教学战略的基础”,把“学习跨学科课程”作为本科生的基本要求,等等。[40]提出并实施这些改革举措之目的,归根结蒂,还是为了探索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途径与方法,追求卓越。而所有这些方面都值得我们进行跟踪研究。学习、研究、借鉴其改革实践的成败,有利于我们早日达到预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 2012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EB/OL].培养方案.清华大学.(上载时间不详)[2013-10-26].http://tsinghua.edu.cn/publish/ce/6495/6495/003.pdf.
[2]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经济方向)培养计划[EB/OL].培养计划.北京大学.(2012-11-06) [2013-10-26].http://gsm.pku.edu.cn/resource/uploadfiles/docs/20130207/201302071011193577.pdf.
[3]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的意见[EB/OL].“三三制 ”教改专区.南京大学教务处.(上载时间不详)[2013-10-26].http://jw.nju.edu.cn/NJUEducation/files/guiderplan/pdf/qxjxgwj.pdf.
[4]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EB/OL].“三三制”教改专区.南京大学教务处.(上载时间不详)[2013-10-26].http://jw.nju.edu.cn/NJUEducation/files/guiderplan/pdf/lsxx.pdf.
[5]复旦大学.2012年本科教学培养方案[EB/OL].培养方案.复旦大学教务处. (2012-06-23) [2013-10-26].http://jwc.fudan.edu.cn/picture/article/67/da/fc/8ec4041c45d1920d0164647d5dfb/49a17bff-4656-4e36-a1b6-4417a8c6531e.pdf.
[6]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EB/OL].培养计划.上海交通大学. (上载时间不详) [2013-10-26].http://me.sjtu.edu.cn/bkjx/userfiles/file/2012%20Mechanical%20Engineering.pdf.
[7]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选课手册(2012-2013-2)[EB/OL].通识教育/通识课程.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2012-12-19) [2013-10-26].http://ge.jwc.sjtu.edu.cn/web/sjtu/GESJTU/198339.htm.
[8]西安交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EB/OL].培养方案.西安交通大学. (2011-12-19) [2013-10-26].http://nd.xjtu.edu.cn/article/uploadfile/201112/20111219123742440.pdf .
[9]浙江大学. 2011级浙江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EB/OL].培养方案.浙江大学本科生院. (上载时间不详)[2013-10-26]. http://ugrs.zju.edu.cn/redir.php?catalog_id=713426.
[10]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本科生手册(2010年版)[EB/OL].指导手册.浙江大学本科生院. (上载时间不详)[2013-10-26].http://ugrs.zju.edu.cn/attachments/2010bkssc/2010nbbkssc.
[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培养方案[EB/OL].培养方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03-03) [2013-10-26].http://scms.ustc.edu.cn/jypy/bksjy/pyfa/201103/P020110303356003896779.pdf.
[12]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EB/OL].本科生培养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11-24) [2013-10-26].http://seie.hit.edu.cn/news/Show.asp?id=4147 .
[13]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级本科培养方案[EB/OL].培养方案.清华大学.(2012-07-20) [2013-10-26].http://cms.sem.tsinghua.edu.cn/semcms/res_base/semcms_com_www/upload/article/file/2012_3/7_20/hyknh4v0b7yk.pdf.
[14]北京大学老教授教学调研组.北京大学通选课的现状、问题和建议[J].现代大学教育,2011(2):96.
[15]《复旦大学百年志》编纂委员会.复旦大学百年志(1905-2005):上卷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56.
[16]北京大学.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本科生课程手册(含通选课、平台课、公共必修课介绍)[EB/OL].教务部通知/公告.北京大学教务部. (2013-01-10) [2013-10-26].http://dean.pku.edu.cn/notice/inform_show.php?id=1357796855.
[17]史静寰. 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基础及走向[J]. 现代大学教育,2008(1):62-68.
[18]谢维和.高校课程的变化与特点[J].教育研究,2005(2):68-69.
[19]袁本涛. 中国高校教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来自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报告[J]. 大学教育科学,2006(2):44-51.
[20]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EB/OL].Academics/Planning You Deree. (sine die)[2013-10-26].http://college.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61161&pageid=icb.page284442.
[21]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The Curriculum. [EB/OL].2013-2014 College catalog. (sine die) [2013-10-26].http://collegecatalog.uchicago.edu/thecollege/thecurriculum/ .
[22]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Curriculum structure.[EB/OL]. New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from 2012. (sine die)[2013-10-26].http://cuhk.edu.hk/334/english/curriculum?structure/index.html.
[23]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mon Core Requirements?For students admitted in 2013-14 (4-Year Programs) .[EB/OL].University Common Core Program . (sine die) [2013-10-26].http://uce.ust.hk/web/courses/course_curriculum_6.html.
[24]王伟廉.从课程视角找寻普通教育与专门教育的最佳结合[J].教育发展研究,2003(7) :24-27.
[25]蒋红斌,梁婷.通识教育的彰显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12(1):95-99.
[26]王义遒.再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3):19-23.
[27]杜作润.课程整合的现实性解说[J].现代大学教育,2001(1):23.
[28]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olicies Governing Credits. [EB/OL]. Policies & Proceduress/Courses. Grades& Credit. (sine die) [2013-10-26].http://college.upenn.edu/credit-policy.
[29]金顶兵.中美两所一流大学本科课程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3):37.
[30]熊耕.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以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文学和数学专业为例[J]. 现代大学教育,2012(2):75.
[31]李曼丽.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1):46-50.
[32]乐毅. 首尔国立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启示[J]. 世界教育信息,2007(5):40-43.
[33]薛天祥,周海涛.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系统创新[J].现代大学教育,2001(1):11.
[34]王伟廉.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教育研究,2009(12):30-34.
[35]徐钧,等. 面向就业市场的本科课程结构设置:一种经济学观点[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5):22-28.
[36]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年鉴(2007-2011).[EB/OL].浙大电子书.浙江大学. (上载时间不详)[2013-10-26].http://zju.edu.cn/c2021535/catalog.html.
[3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越的毕业前景.[EB/OL].科大概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网.( 2010-05-21) [2013-10-26].http://zsb.ustc.edu.cn/zjkd/kdgl/201005/t20100521_17126.html.
[38]刘少雪. 从博耶(Boyer)委员会的“3年后报告”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改革[J]. 中国大学教学,2004(5):62-64.
[39]乐毅. 复旦大学本科通识教育改革的经验及启示——核心课程、讨论课、助教制[J]. 理工高教研究,2008(2):58-61.
篇8
一、民办高校加强形势政策课的必要性
民办高校是市场经济和国家政策联合作用下的产物,其学生来源比较复杂,学生素养参差不齐,造成民办高校在文化课的发展中明显逊于同类公办学校。但是民办高校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观念开放,实践能力比较强,很多在校学生就已经开始创业,因此,他们对形势政策比较关心。也有的学生偏重于专业课程,对形势政策课的偏见比较大,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加强形势政策课的教育,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区分对待。
由于民办高校自身的特殊性,在办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具有盈利目的。所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加重视专业素质教育,淡化了形势政策教育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再加上高校师资问题的影响,民办高校的形势政策教育逐渐被边缘化。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民办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要想长远的发展,就不能只重视技术教育和专业教育,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个性教育、情感培养以及健全人格的塑造。
二、民办高校形势政策课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形势政策课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因此,在课程建设方面,高等院校比较注重专业课程的建设以及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没有对公共课程的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是民办高校,在对学生的教育上,一般都是强调心理、道德和法纪的教育,而在政治教育方面相对薄弱一些。很多民办高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地压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的现象,甚至把形势政策课边缘化、形式化。
(二)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在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对大学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老师,除了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之外,还要有比较强的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以及捕捉政治信息的能力。教师队伍要团结合作、拼搏进取。民办高校的形势政策课多是由学校的政工干部、党务干部等老师进行教学,这种做法虽然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建设的要求,但是教师队伍松散,管理不到位,有的老师忙于管理等事务性工作,没有足够的精力应对教学。另外,教学内容比较复杂,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个别教师不能完全驾驭教学内容,对自己熟悉的内容是滔滔不绝地讲,对不熟悉的内容一带而过。
(三)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在教学组织方面,形势政策课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实践性,不能把它等同于其他学科,只是单纯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形式上,老师不能按照传统形式进行,而是和学生进行充分地交流与沟通,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自我教育和提高。但受到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民办高校的形势政策教育只是局限于课堂知识的传授,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单调,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了形势政策教育的效果。
三、民办高校形式政策课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形势政策课的重视
学校的管理层要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核心主体作用。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进行“顶层设计”,一边组织思政部统一制定形势政策课的教学计划,统一组织实施教学活动。一边建立和形成辅导员和党支部书记进“课堂”的制度,充分发挥辅导员和党支部书记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与课堂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事半功倍的效果。专职教师也要提高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授课技巧,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讲出特色,切实做好形势政策课的教学工作。
(二)引进高水平师资,重点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育工作
民办高校可依托母体学院的教学力量,引进高水平的师资担任系主任及专业带头人,形成以专业带头人和教研室为基础的师资队伍。重点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将校内教研室研讨和外派学习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除了专业知识的培训外,可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巧大赛,提升授课水平。
(三)以学生为本,组织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民办高校的学生思想比较激进,兴趣比较广泛,有很强的社会参与能力。形势政策课的老师在选取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好政策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同时,充分挖掘教学材料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篇9
关键词 职业道德教育 高职生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8.079
Abstract The nation will not be strong without morality, people will not stand without morality. Good professional ethics is not only the stud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t also the basic guarantee of their employment, career and success. This article from the vocational students from three aspects: individual,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society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work, from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combination of "Two Courses" of the main channel role, and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ethod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cientific occupation moral education evaluation scheme,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ethics to develop system of beneficial exploration.
Key words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vocational students; exploration; practice
0 前言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意见》已指明了职业道德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内容和目的。但在调查走访中发现,目前部分高职院对其重视程度不够,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有边缘化趋势。因此,在实践中探索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方略,使他们成长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必要。
1 加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1 高职生个人层面:有利于高职生的长远发展
加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一是有利于高职生的健康成长。相关研究表明,一个人素质的高低,修养的深浅,和他所接受的教育层次息息相关。加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在知识、技能、道德修养等方面全面发展,则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二是有利于促进高职生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一个涵养丰富之人,其显著特质之一就是在职业道德领域具有稳定性。通过对高职生加强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长期的浸润与濡化,可以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三是能推动高职生顺利就业。在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态势下,用人单位或企业不仅仅注重所录用人才的专业技能,同时还注重人才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修养等。为此,通过对高职生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高职生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然后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有利于他们毕业后顺利就业。
1.2 学校层面:有利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加强
众所周知,整个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主要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所构成。其中,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对高职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高职生成长为社会所需的“高德强能”之复合型人才。但是在调研中发现,在目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实践中,职业道德教育却处于一个泛化与游离的位置,主要表现在大多数专业(除师范类、医学、餐饮等少数专业外)都没有开展过系统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更没有结合本专业特点,进行过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大多数职业院校只是通过公共课程“两课”对高职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只是按照教参内容,照本宣科、泛泛而谈,缺乏实践性与实效性。因此,高职院校应提高对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意见》精神引领下,构建切实可行的、科学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与改进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
1.3 社会层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将近有300多万的高职毕业生踏入社会,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滚滚洪流之中。众人皆知,每个人都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各自的社会角色、从事各自的社会分工。若每个人都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全社会和谐、国家“又好又快”发展的盛世目标就能实现。对高职生群体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成长为“德技双馨”的人才,然后以德为先,利用所学知识技能,立足现实、奉献人生、服务社会,同时发挥出辐射效应,弘扬社会正气与正能量,带动身边人群,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从此层面上讲,对高职生群体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则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2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1 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
虽然高职院校目前没有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通用教材,但可以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一是通过“两课”的课堂德育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使高职生深刻理解职业道德的真切内涵、对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方面的改革。将“两课”与高职生的本专业结合起来,合理运用当前经典案例,特别是社会成功人士“以德取胜”、“以德回馈社会”等模范先进事迹,感召高职生,以此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三是走出课本,进行开放式课堂教学,例如聘请企业界名流或国家、省市劳模举办现场报告会等,贴近高职生的生活,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说服力;四是为提高“两课”的互动效果,可利用情景教学模式进行现场职业环境模拟,让高职生模拟社会中的各种职业角色,引发他们对职业道德的深刻思考;五是在专业理论课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实践证明,与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把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之中,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2.2 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古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增强实践性,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对高职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举措。职业道德领域的实践教学是指在校方工作人员的管理与组织指导下,依据职业性质,在相关的职业部门或场所从事一定模拟或实际操作工作,以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和巩固操作技能的一种教学过程。要克服过去在实践教学只重视技能培养的倾向,在实践教学中必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增进高职生对未来工作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纪律、职业发展前景等的了解程度,逐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认识与职业认同感。为此,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高职生的职业情感和树立学好技能的坚定信心,养成严于律己、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然后与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公民基本道德素养融会贯通,形成了良好的个人职业道德素养,在社会生活中,成为身边人群赞颂的“有道德素养之人”。
2.3 革新教学方法
为继续加强职业道德工作,在新时期必须要做好继承与批判工作,即继承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精粹,革新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弊端。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则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在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可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方法,例如运用现代电化手段(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能让职业道德教学课堂生动活泼、充满趣味,而且能贴近高职生的日常生活,无形中增强了实效性与说服力。其次,思政工作者还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与高职生平等交流,认真倾听高职生的心声,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及时总结高职生职业道德现状,发现问题后及时疏导与矫正,不能让高职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认知偏差影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同时也可以使用一些图片展、纪录片及现场参观等各种教学形式,进行职业道德渗透,也可通过开展辩论、研讨会等多种途经来调动高职生主动性与积极性,以此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
2.4 建立科学的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方案
建立科学的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方案是培养高职生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环节。为此,要改革以往单一的考核评价方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从理论到实践,从辅导员、科任思政工作者、小组、个人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价。这样可以充分听取不同群体对高职生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行为的评价,特别是要听取各科思政工作者和本班同学的综合评价。其次,可建立家访制度,通过电话练习、微信留言等方法,定期了解家长对高职生在家的表现情况。三是要做到职业道德评价与小组打分相结合,高职生个人陈述个人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后,小组成员依据高职生个人近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打分。四是高职生个人进行反思后,从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到自觉参加思政学习的次数与态度、所参加的社会公益活动等,合理定位自己,给自己打分,并明白今后的努力方向。五是要探索把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建立由校党委、校工会、团支部等各方面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综合施教的全员、全程职业道德教育机制。然后采用科学方法对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情况进行个体的考评和整体的评估,对表现好的高职生给予奖励,并优先推荐就业。
2.5 构建职业道德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为实现本校的内涵式发展,应在十会议精神引领下,重德强能,全面发展。制度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保证,为实现发展目标,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在高职生职业道德培养方面,将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实用技能人才核心内容之一,制定科学完善的、操作性强的培养体系,然后为高职生建立职业道德档案,在落实环节抓实效。高职生的职业道德培养体系体系应包括养成目标、实施方案以及评估方法等。调查显示,现有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有强技能训练轻思想道德的倾向,这种“重才轻德”的倾向虽说不是主流,但也普遍存在。因此,重视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制度先行,必须构建科学实用的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朱正奎.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与途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8:54-55.
[2] 夏令海.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8.4:80-81.
[3] 张玉泉.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与途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6):94-96.
篇10
【关键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管理模式
信息狂潮在给经济领域带来全新冲击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文化生活、教育生活带来一定的挑战。西方价值观和思想以隐秘的方式潜入生活,影响着互联网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因此,正确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辨析各种渠道不明的误导性信息是教育事业从业者必须严肃对待的重要议题。作为高校的基础课程的重要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必须以现有的资源更好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做到课程教育的高效化、全面化就必须要在认识以往教育模式不足的前提之下进行新型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探索,以此来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热情,鼓舞学生们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热情,培育新时期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才。
一、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一)有助于结合新时代需求,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和内容。中国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对教育和人才势必会提出新的要求,对以往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育模式必定会提出新的议题,只有切合时代的步伐和需求,进行人才教育理念的反思、总结和创新,才能使教育理念不与时代脱轨,使教育真正落向实处。新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文化需求、价值需求和技能需求三个层面,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模式,则能够培育更有益于社会发展和经济上升的专业人才。这主要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它总览了思想、法制、历史、哲学的精华,能够在文化辨析和文化认同方面指引正确的方向,同时它囊括的优秀理论能够帮助人才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培育出社会和企业真正所需的人才,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推动相关学科发展,融合实践经验促进理论更新。探索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更新,也能够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重点理论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本就是在实践中检验总结得来的科学理论,探索新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能够激发高校教师研究理论、钻研理论的热情,使新兴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全新机制的运作下争鸣,带动学生积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形成积极有效的正面影响。另外,思政理论课程的顺利开展对于其他学科也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促进其他学科的不断更新。以美术类课程为例,对于美术类课程来说,运用“大思政”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使原本枯燥的课程具有了哲学灵魂,推动了“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基本教育理念得到进一步落实。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现状和困境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门特殊学科,它对于高校学生的影响并非在技能提升和理论基础的充实之上,而是使其保持对于信息知识的敏感度,在不同的道路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因此更具有素质教育的特点,切合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但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也面临一些资源配置不合理、课程教学僵化的不足。
(一)教育资源分散化、闲置化、短缺化。一方面,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规划,教育资源过于分散、零碎。具体来说,就是教育资源的配置未从顶层宏观设计,资源结构未形成整体化、高效化的运作状态,导致教育资源各自为阵,重复浪费,降低了教育的实效。从分类上看,资源分散可分为条块分割和职能分离。条块分割:高校课程教育体系的设置由教学部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各下属资源并不重合,两者之间在工作上的配合往往缺失,两者之间的资源不能互换。职能分离:在实践中,相关部门常常各自为政,不能劲往一处使。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闲置化,许多优秀的教育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一些高校对于高效利用资源缺乏意识或者经验,导致教师力量还是教学设备,或是新媒体条件下的信息资源,被大量浪费,实属可惜。资源的利用效率过低,自然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
(二)课程教学僵化,逐末失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许多教师和学生的眼里是一门偏重理论讲解的学科,并没有真正了解到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背后的时代需求和重要意义。由于在理念上的认知失调,导致课程的设置和学习陷入一种消极循环,教师以完成课程目标为目标进行教学,仅将授课重点放置在基础理论和要点的讲授之上,未能在重要的价值理念层面给学生答疑解惑,结合时代和社会的最新讯息来将专业知识趣味化,拓宽学生的认识便捷。而大部分学生在高校课堂上往往不专心,注意力分散,靠临时的背诵来进行考前突击获得学分,而未能意识到高校政治思想理论背后的哲学魅力和思想火花。与此同时,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授课也止步于课堂,未能很好地贴合时代信息流的特色,实现“场地和时间”的灵活处理。
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路径的创新
(一)立足新背景,贴近新需求。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一直在持续推进,而最基础的就是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推进教育改革。一方面,高校教育者要有长远观和大局观,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在短期内是无法显现其成效,而其影响则是更加深远和持久的,直接作用于学生的人生道路,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人员和从业者要在完成短期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学科的长远发展考虑,避免功利心、懈怠心理的出现;另一方面,大学教育工作者应坚持大资源的理念。具体说来,是指高等教育管理者应培养整理、整合的观念,从整体观念着手,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分开。满足新时期人民对于高等教育的期盼,需要跟紧时代步伐。因新时代的眼光重新审视自身及周围的教学环境、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最大限度利用人力、科技、教育和信息等资源的力量。此外,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高校管理者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引进,引导教育者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做民族精神文明的航海家。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要牢牢把握住历史和现实的衔接点,做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融会贯通,以以往的哲学思想和理论观点来推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仅止步于理论教授,在当今的人才市场上需要的并不只是掌握了基本专业技能的人员,而且要求从业者具有问题解决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思想政治理论中所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方法论基础,其价值教育也能使学生形成团队合作、勤劳奋勉的集体意识和奋斗精神,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意将人才需求和教育相结合,使思想政治理念真正落地生根。
(二)创新教育手段,推行新型教育方式。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第二步便是创新教育手段,推行新型教育方式。针对以往高校思想政治资源零散化的情况,首先便要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在校园中,高校管理者、教师需要最大限度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实际效用,让各种资源在对的地方发挥更大的价值,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以教材作为基础,合理地扩充教材的内容和内涵,综合多本教材的内容,同时,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时事新闻事件、网络热搜等手段来创建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的创新来赋予原本抽象、不易理解的理论知识以生命,让课堂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二是思想政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提问、互动等方式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师生课堂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善于把握校园以外的各类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实行影响力联动教育。帮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形成基本认识,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产生兴趣。校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学校和家庭的交流与互动,以期形成家校携手共行、家校共同教育的良好局面。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家长交流群、家访、家长课堂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一方面能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教育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家校共同教育,可以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积极向上的文明家庭氛围和学校教育环境。
(三)总结以往教学经验,进行管理模式的试点与推行。要秉持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教学工作理念,从文化、制度、行为等方面落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实效的目标。第一步,要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督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活跃氛围和学生的平时作业,以学生的反馈作为课堂实效验证的重要参考,畅通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渠道,改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固有性认知。第二步,要建立以师生为主体的督导评估机制,通过学生来进行课程的听评,推广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范例,定期举行教学主题活动和教学评比。同时,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可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程的教授,举办相关的思想政治教学设计比赛,让学生走向思想政治教学课程的讲台。另外,在人才招聘角度,要广纳贤才,吸取新兴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人才,提高对思想政治教学者的劳动报酬,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
四、结语
- 上一篇:多媒体课程设计报告
- 下一篇:后勤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