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专业硕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22:4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械专业硕士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文化经典课程;教材
“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是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育,目的是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并且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该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设置课程能指导他们更好了解中国文化。文化经典课程就是基于此而设立的,其教学效果与教材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教材是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要求、方法的物化,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中介物。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体现了对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
一、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实质
文化经典课程的教材,其实属于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范畴。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是指专为开设文化课程而编写的课本或教科书,依托文化而编写的汉语语言类教材则不属于此列。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如下特点: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但缺少经典性教材;内容相当宽泛,取舍上随意性很大,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体例自由多样,但不分水平等级,缺少共识;使用对象涵盖面较宽,但定位失据。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这些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阻碍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教学效果。而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文化”的概念和“文化课程”的定位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编写者的理解往往影响着对内容的选择,结果或者泛而无边,或者深而过窄。而文化教学到底是“文化搭台,语言唱戏”合适,抑或相反才合适?不同的理解在体例上就会造成差异,甚至可能在实践中混为一谈。
笔者认为既然教材是教学大纲的体现,要把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具体化,成为实施教学的凭借。那么编写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教学中的文化经典课程教材至少应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文化的基本结构、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特色。
文化是一个浩如烟海的庞大系统。一般而言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表层文化,即可以视听或直接感知的文化现象;二是深层文化,即思想、观念、制度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本质。由于对留学生的文化教学是在非母语状态下的异文化教学,对于缺少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留学生来说,文化的传授自然会受学习者汉语水平和培养目标的限制。对初、中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中国文化的学习是以“了解”为主,是一种感性认识,教材的编写主要帮助学习者了解汉语背景下的社会和社会生活是怎么样的。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这个阶段的留学生,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汉语知识,也具备了熟练的汉语应用能力。对他们而言,仅仅“知其然”是不够的,教材的编写更主要的是解决“知其所以然”,帮助学习者理解汉语背景下的社会和社会生活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此外,虽然讲授内容都与中国文化有关,但是文化经典课程与概论性质的中国文化课程并不完全相同。概论性质的中国文化课程主要从文学、历史、书法、社会习俗等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当代文化发展现状,让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特点与概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如果说这是面上的横向扩展,那么文化经典课程就是点上的纵向深入,不仅要求能够以点带面地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性了解,而且要求能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作理性的思考和阐述。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一点,编写文化类教材时教学双方很容易出现“供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华东师范大学2007级(本科)对外汉语专业陈××等7名同学曾以该学院的中国学生和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对外中国文化教学做了一份调研报告。调查显示中国学生心目中,外国留学生最需要学习的是如饮食文化这样的低端文化,因为这些文化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其次是中国的历史、思想和汉字文化等,再次是建筑、地理、古代文学等,至于音乐、舞蹈和中国古代科技则不是考虑的重点――这和留学生反馈的信息有一定的差别。同时不同语言阶段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需求度基本一致,到硕士阶段对深层文化的关注度则有明显上升。
二、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功能
基于以上因素,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教材至少应具备如下功能。
首先,是目标功能。依据教学大纲所编写的课本,不仅要在总体上能够体现教学的总目标,具体到每一课教学目标也要明确。其次,是训练功能。虽说汉语基本能力(听、说、读、写)的训练不是该类教材的主要功能,但经典阅读和赏析却离不开这些基本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这些能力的提高。第三,示范功能。教材以文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选中的课文应是学生学习汉语的“范例”,将之前学生所接触到的零散的、非系统的文化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新旧联系,以求融会贯通。第四,讲解功能。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来讲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因此要发挥教材的讲解功能,让学生凭借教材的讲解进行学习,主动地去分析、去接受。第五,检测功能。检测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对教学的反馈,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完善;一是强化学习结果,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共同提高。
三、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内容及排列顺序
考虑到该课程教材应具备的功能,再考虑到课时、学生数量、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该课程教材的编写可以分为九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及排列顺序如下。
1.生产篇。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是生产的发展,科技则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时至今日,“科技兴农”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以航天科技为代表的高端技术也迅速发展,因此本篇选取的经典文章都和中国科技发展有关。
2.生活篇。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各种生活资料,本篇所选和中国人日常的“衣食住行”关系密切。
3.情感篇。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形成了各种关系,情感的羁绊由此而生,本篇即以人们的各种情感为主题选文。
4.思想篇。思想即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加工的结果。本篇所选集中在对中国人行为方式有重大影响的思想观念。
5.艺术篇。思想情感形诸于外,于是便有了异彩纷呈的中华艺术,本篇主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书法、绘画、丝竹音乐和武术。
6.民俗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许多习俗,并不断演变。本篇所选集中在介绍与节庆有关的习俗。
7.风土篇。中国地域辽阔,人文环境复杂,本篇所选主要是从“城市”角度来看中国各地风情。
8.民族篇。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自然也是重点所在。本篇所选集中在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发展上。
9.交流篇。自古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本篇所选将涉及不同时期中外的文化交流。
四、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体例
当内容初步确定后,下一步就是教材编写的关键性步骤:设计教材体例――教材各组成部分的搭配、排列及其组织形式。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体例。
1.全书分九个单元,具体内容及先后顺序见上文。每一单元开始都有“概述”,对主题进行简要说明。
2.每个单元分成四章,每一章以点带面,不仅能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整体的了解,而且能从这一点出发进行深入思考,以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认知。
3.每章下分为6个部分:导语,正文,理解思考,知识链接,影像阅读,深入思考。
“导语”部分是对每章主题、背景和作者的简介;“正文”部分所选侧重现当代文章,兼顾各种文体;“理解思考”部分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正文”提出文章赏析的相关问题;“知识链接”部分是介绍“正文”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影像阅读”部分在与“正文”同步给予学生感性认知的同时,促进学生“听”能力的提高;“深入思考”部分主要结合中国现状提出讨论话题,促进学生“说”能力的提高。
当然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就算是硕士阶段的留学生,仅仅凭借书本的抽象知识,也无法真正理解中国文化。即使是华裔子弟,也会因为生长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出现理解上的障碍。为了避免学习者或者浅尝辄止,或者半途而废,在编写该课程教材时,要避免厚古薄今、重“知”轻“行”,充分考虑到教材的可操作性,使教学更加形象化,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实用。
形象化是指教材的内容能最大可能地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转化为可视、可听、可感,甚至可触摸的形象,使教学可以改照本宣科为实践中掌握。譬如“艺术篇”中涉及的书法、绘画、丝竹音乐和武术,单纯的语言讲解有时候让文化背景各异的学习者难免有云里雾里之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提供观摩和基本阶段的练习,在观摩和练习中解决难点问题。
针对性是指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围绕某个文化主题的文化考察项目,使学习者对之有切身的体验。譬如针对“生产篇”“生活篇”,笔者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主题,组织学习者分别参观了广州市经济开发区和粤北的贫困区,让他们切实了解到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仍然存在的贫困现象。这种活动的安排,需要事前的了解和事后的回顾,避免考察过程中的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事前对主题的了解,可以通过文字阅读和形象化展示进行,并布置一定的思考题作为考察任务,为事后回顾做准备;事后回顾,一般先以讨论或课堂发言的方式总结这次考察,然后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感受。
实用性是指教材的内容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让他们具体运用于实际生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练习如何使用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知识现代化。如在“思想篇”中介绍中国文化中的“孝”时,不能仅仅只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解,应该结合中国当代的家庭生活的实际,像“4+2+1”结构模式、“空巢”现象、“留守”现象等,帮助留学生真正了解中国当代社会,而不只是停留在历史和传统中。
参考文献:
篇2
论文关键词:价格 交稿时间
首先,中最简单的专业是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尤其像《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这类题目,知网的文献资料非常多,80%以上的都可以写作这方面的论文,所以价格偏低,一般来说,按照千字100收费,如论文15000字以下,7天左右时间便可完稿,如果时间要求较急,最快3天可以完成,但是同时需要多付100元的加急费用。
其次,比较简单的专业就是经济类和会计类论文,这一类论文要求不算太高,但是总体难度比管理类有所提升,所以一般是按照1000字120收费的,['']一般10天左右便可交稿,若时间要求比较急,稿费也会相应的增加。
篇3
摘要:在研究生的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教学中,针对机械工程类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工科研究生自身特点,为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增强其工程应用意识,通过在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教学的经验积累,逐步探索出以项目驱动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实践应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计算机仿真;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44-02
一、前言
研究生教学有其突出的特点,他们中多数人理论基础扎实,获取书本知识能力强。但同时也存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工程应用背景不够的缺点。本人通过十多年研究生教学的实践,结合本学院研究生专业方向、课程内容针对性强等特点,对如何在研究生教学改革中突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工程应用能力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改革创新。
二、课程定位及课程特点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科学研究的深入与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已成为分析、综合各类系统,特别是大系统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和有力的研究工具,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各技术领域、各学科内容和各工程部门。仿真技术已经在国防军事、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内外众多学者认为,仿真技术“正在成为与理论、实验并列的第三种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以及科学研究的手段”,因此仿真技术
被认为是“使能”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仿真科学与技术涉及到的有关具体仿真技术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具有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等特点。
为了拓宽机械工程专业基础,提高培养对象的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工科专业的研究生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仿真知识与技能。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是我校机械工程学院面向所有研究生各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考虑专业应用需求并结合教学实践情况,课程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仿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分析、综合各类工程系统或非工程系统提供一种有力的工具,以便能灵活应用所学的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本专业工作服务。
一方面,基于仿真技术课程的内容方法较多,实践性强的特点;另一方面,授课对象专业方向较多、授课学时有限等特点,如何解决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讲授内容繁多的仿真内容、对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以达到计算机仿真技术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课程开设初期,由于只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方向的同学选修,所以所讲内容基本针对该专业方向进行设置。随着选修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选修学生所属专业方向的扩大,专业方向包括: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等,基本涵盖了机械工程学院的所有专业方向。
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涉及多个交叉学科,紧密相关的课程包括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编程、计算机图形学、高等数学、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优化设计等课程。如何讲出本课程的特点,并充分结合相关课程内容,必须在教学内容的选排上下功夫。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驱动、以项目为基本教学单元,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为了满足各个专业方向学生的要求,使他们能够掌握一门工程分析技术,为后续的学术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提供计算、分析和仿真手段,本人在讲授该门课程的过程中,逐年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考核方法等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1.采取项目专题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讲授,调整授课内容,采用专题教学方法使课程主题内容分明,有利于将仿真方法讲深、讲透。
2.扩展所授课程内容涵盖的范围,包括数值计算、优化设计、图形可视化、控制系统特性仿真、控制系统设计以及与外部软件的接口等内容,以满足各专业方向学生的需求。
3.增加与课程相结合的实验教学内容。计算机仿真技术本来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技术,仿真技术本身是在对控制系统分析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并结合各个专业研究生的不同研究方向,灵活设计若干个专题实验,使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将该门课程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能力。
4.采用多个工程应用实例进行教学,从系统应用、数学建模、仿真建模、模型求解以及特性分析等,使学生从生产实际认知的研究对象,提升到理论高度的学习,应用所学的各科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数学建模、仿真建模的建立,并对模型求解以及特性进行分析,获得直观结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例问题的能力。
5.结合学科前沿,进行课堂讨论。研究生在初步掌握了对系统的模型、仿真算法设计、仿真及结果分析这一流程后,为强化计算机仿真在实际工程的应用概念,在此基础上,以项目形式,开展课程学科前沿以及⒏妹趴纬逃胂执技术融合等专题讨论。
6.增加实验环节,培养研究生工程实际应用能力。利用各种平台,扩充计算机仿真技术资料,提供最新的仿真案例,结合教学团队的科研课题,设计实验项目,培养研究生工程实际应用能力。
四、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基于项目教学法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满足机械工程学院各个专业方向研究生的需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完善,使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等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为工科研究生的必备研究手段和技术,使学生掌握一门工程分析技术,为后续的课题研究、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撰写提供计算、分析和仿真手段。
近五年的每年30―40人研究生选课,工程硕士每年20人左右选课,课程得到了各专业方向研究生的普遍认同。本人指导的研究生,发表与该课程相关的学术论文近20篇,撰写的硕士论文均用到计算机仿真技术。
篇4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地方高校面向地方大中型企业,在机械工程领域已经招收了大量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一大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但在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培养条件差异化较大对于地方高校而言,一方面,相当于国内一流高校和各种强大资源,其硬件条件(如实验条件、经费支持、信息资源等)和软件环境(师资力量、管理体系、研究氛围、校企合作、公共关系等)处于相对劣势。但另一方面,与重点大学相比,地方高校更为重视工程硕士培养,在导师选聘、学生待遇、学习环境上或能提供更有优越的条件,且政策层面更加灵活。以某地方高校2009届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为例,共29人,学院在授课方式、生活学习条件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并为每位研究生配备双导师,研究生论文全部来源于企业生产实践。因此,地方高校工程硕士培养条件往往呈现很大的差异性。
2.生员质量参差不齐(1)知识背景各异:由于机械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材料、机制、电气、测控、管理等诸多学科,生员专业差异性大、毕业院校也各自不同,因此该领域的生员背景知识差异较大。(2)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工程硕士研究生大多来自地方大中型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一线及管理部门,具有极为丰富的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经验,但绝大部分人员离开高校较长时间,加之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精力学习本领域的前沿理论,存在一定知识陈旧现象,且英语、计算机等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3)学习积极性高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参加工程硕士学习的学员绝大多数都是是单位的技术骨干和中层管理干部,甚至有些担任重要的行政职务,往往很难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精力。
3.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协调一致地方高校机械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高校、企业、研究生本人三方通力协作才能得以实现。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1)企业迫切需要学校培养出创新能力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为企业创造大量经济效益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往往很难将上述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培养方案并落实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2)大多高校在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受以往惯性影响,往往会倾向于更为重视研究生的理论及学术水准提升,未能有效与企业沟通,协调一致,从而难以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3)绝大多数学员都是抱着很强的求知欲来学习的,但是往往低估了学习过程的艰苦性,加之家庭、工作方面的影响,往往会降低自己的要求,演变成为仅仅为了毕业证和学位证而学习,把获得更高层次的学位而有利于自身发展作为学习目的。
4.过程管理不够建全和完善工程硕士研究生往往是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承担着繁重的科研、生产、管理任务,而工程硕士培养过程又是“进校不离岗”,因此在硕士生培养阶段的学员往往在学习时间、学习地点、投入精力上会出现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冲突;此外,学习内容与学员自己的知识背景差距大,学习难度大;同时,导师往往在学校承担有其他教学科研任务,难以全身心投入。其次,在实际培养中往往沿用学术型培养模式,学院负责研究生的理论课教学、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工作,企业很少能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往往造成企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与研究生的培养脱节。另外,“双导师制”是针对工程硕士特点而实施的,但由于学员是在职学习,大部分时间在企业,学校导师往往很难像指导学术型研究生那样细致指导,企业导师则往往是业务骨干或高层管理人员,难以抽出有效时间进行科学指导,从而使得工程硕士指导过程出现空档。
5.评价标准难以把握工程硕士培养是为工业企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内容侧重于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因此毕业论文中应强化解决工程问题的新思路、新设想、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而不一定要求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而校内指导老师往往沿袭以往惯例,重学术水平轻工程应用、重理论轻实践,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工程硕士论文质量仍需要进一步厘清,因此对工程硕士论文客观评价有一定难度。
二、提高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质量的探讨
针对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现状和区域内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师情、生情、校情,湖南科技大学在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培养体系,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针对省情、校情、生情,依照“突出实践能力”、“强化应用能力”、“提高综合能力”及“夯实基本素质”原则,学校、企业单位、学员(导师)三方面结合协商制订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在具体实践中,开学前邀请研究生院主管领导、企业专家、部分导师和学员代表进行沟通,根据生产、开发、制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经现场专家、导师的交流和学员的面谈后,学员可以结合自己从事的具体工作,选择合适的课程满足自身需要。
2.改革授课方式,强调灵活性和实用性湖南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大都来源于本地大型工业企业,生产任务繁重,学员无法脱产学习。针对这一情况,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1)确立班主任责任制,每个班级配备1名硕士生导师为固定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和联系。(2)多时段集中授课。由班主任提前调研,确定合适授课时间,然后提前通知各位学员。对于因特殊情况未能参加授课的学生则利用周末、节假日进行单独补课。(3)现场授课。对于部分距离较远的学员,湖南科技大学采用教师现场授课。如学校多次组织相关教师到学生较为集中的企业等进行集中授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强化校企合作,深化“双导师制”湖南科技大学针对“双导师制”进行了以下改进:(1)师生双向选择:入学前组织师生见面会,加强交流,保证学员、校内导师、现场导师研究方向的一致性。(2)重视论文开题。由学位分委员会统一组织、集中管理、集中审核、严格把关。(3)加强中期考核。由校内导师和现场导师组成评议组,互相检查监督,保证论文质量。4.加强管理,保证质量为保证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湖南科技大学建立了研究生院、学院、导师三级管理体制,主要包括:(1)研究生院严把生源质量。在招生中全面考核学生理论水平、科研能力、综合素质,严把招生质量关。(2)学院负责日常教学管理。课程教学是工程硕士教育的核心环节,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学方式上有效结合学员实际工作内容、突出个性,实行学分制和选修制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考核方式采取读书笔记、笔试、研究报告、综合分析等多种方式。(3)导师负责督促研究生学习、培养过程。由专家组集中组织学生开题、期中检查,答辩过程由导师初审、预答辩、匿名评审等环节组成,确保研究生论文质量。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化工装置;Pipe管;Tube管;连接方式;管道连接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E9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3-0067-03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3.035
1 概述
在传统化工装置的工艺管线上,往往习惯采用法兰加密封垫的连接方式。上述的连接方式用在大口径管道上是合适的,但如果在小口径管道上(如≤1/2″的管线)采用同样方式连接,则存在以下问题:在高压下密封,螺栓必须加足够大的预紧力,因而所用的高压螺栓及螺母也相应增大,这样法兰连接的缺点就表现出来,庞大笨重、密封性差、操作麻烦;有时也有采用高压焊接式接头,但由于管径小,相对壁厚较薄给焊接带来较大困难;如果用螺纹连接,对易燃、有毒物料管道存在泄漏的危险。
目前,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在很多化工装置上,对于输送易燃、易爆、有毒物料采用一种先进的管路连接方式——卡套式连接。卡套式管接头是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耐压能力高、密封性能好、防爆耐震并具有良好的反复拆装性能的管道连接接头,在小直径管道连接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在石油、化工中小型试验装置及仪表工业管道中应用十分广泛。卡套式管接头连接性能可靠,对其进行的破坏性耐压试验表明,其失效压力均在其公称压力的4倍以上,并且都以管子的破坏而告终。这种卡套式管阀件结构精巧、拆装方便、体积小、重量轻、材料省、使用寿命长、重密封性能好、防火耐压、安全可靠、品种多样,特别适用于有毒、有味、易燃易爆的石油化工装置中的高压小管道,如小流量的催化剂管道、与仪表连接的管道等。
卡套式管件接头由压紧螺母、卡套和接头体三部分组成,见图1。安装时先将压紧螺母套在管子上,再套上卡套,然后将管子插在阀门或者管件的接头体上,用手拧紧压紧螺母,至管子不转动为止,再用扳手将压紧螺母缓缓拧紧,即可密封。
虽然卡套式连接有如此多的优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卡套式连接的管件、阀门、管子等均是Tube管。由表1知,Tube管是以管道的外径表示其规格且目前没有统一的行业或者国家的标准,仅仅是根据企业标准来制造的,其尺寸有公制和英制两种,具体如表1(某厂家的数据),并且管道的壁厚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是以厂家的数据为准。
而化工装置的工艺管线采用的管道一般是公称管道(以下简称Pipe管),其是以管道的公称直径表示其规格,此类管道在石化等行业应用广泛,有完善的标准
规范。
2 Tube管和Pipe管的区别
Tube与Pipe均指的是管道,在工程上称为Tube管与Pipe管。在英文中Tube和Pipe都可以解释为管道,但二者的尺寸标准、管道规格、连接方式、安装方式都不同,在工程设计、施工、采购时,为区分二者,习惯称为Tube管和Pipe管。在本文中,仍采用Tube管、Pipe管来表示。两者的特点见表2:
3 Tube管和Pipe管的连接
如果在化工装置中应用Tube管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将其与Pipe管连接起来,但是两者的规格等都不匹配,因此就需要一种可以将两者连接起来的方式。下面就结合工作实践简要介绍:
很简单,为了能将两种不同系列的管道连接起来就需要一种既能与Pipe管匹配又能与Tube管匹配的管件。Pipe管应用广泛、成熟而且具有完整的规格尺寸、材料等标准规范体系,而Tube管不同,是仅仅根据企业标准来制造的,因此,由Tube管连接件——卡套厂家制造此类管件最合适。在目前项目中用到的有以下三类管件:(1)卡套-螺纹管件(包括内螺纹和外螺纹);(2)卡套-法兰件;(3)卡套-对焊管件。如图2所示:
这类管道一端是卡套或者Tube管,另一端是与Pipe管连接的螺纹或者法兰,这样就可以将两类管道连接起来。当Tube管或者卡套用于工艺管线上如有毒、有味、易燃易爆的石油化工装置中的高压小管道、小流量管道时,由于工艺需要,将此类管道与一般的Pipe管连接时,可
以根据不同情况使用相应的管件,下面逐一介绍。
首先,卡套-螺纹接头,顾名思义就是一端卡套、一端螺纹,卡套连接Tube管的一端;螺纹一端可以做成内螺纹和外螺纹两种,螺纹又可以是NPT、RT等螺纹形式,其规格、制造等标准均采用Pipe管的标准,因此可以与Pipe管、阀门或者管件连接,具体如图3至图7。
具体连接时可以根据配管需要,Pipe端的具体情况选用其中的某种,如在直管情况下,如果Pipe管端是管线,壁厚允许就可以采用内螺纹形式的卡套-螺纹接头;如果Pipe管端连接的是螺纹阀门、螺纹弯头或者其他内螺纹的管件,就可以采用对应螺纹规格的外螺纹形式的卡套-螺纹接头。如果由于配管要求需要采用弯头或者三通,也可以采用相应的卡套-螺纹接头。如图8为某项目中应用的卡套-NPT外螺纹接头的示例,主管为1/2"的Tube管道,仪表分支末端为卡套-NPT外螺纹接头,其一端为卡套(SW)与1/2"的Tube管连接,另一端为NPT外螺纹(SC)与压力变送器的NPT内螺纹连接。
其次,是卡套-法兰件(如图2),其一端是连接Tube管的卡套接头,另一端是连接Pipe管的法兰面,法兰可以是ANCI法兰、DIN法兰、JIS法兰等。压力等级可以是150CL;300CL;PN40;10K等。密封面形式可以是平面、突面等。如果与Tube管连接的Pipe管部分是法兰面如阀门、孔板、过滤器等法兰连接的部件,就可以根据法兰的压力等级、密封面形式等选用此类连接件,有经验的卡套生产厂家,能够根据用户对法兰面的要求制造相应的卡套-法兰件。如图9为某项目中应用的卡套-法兰接头的示例,SXH-4069F为1/2″的Pipe管规格的吹扫用软管,两端为法兰连接,一端连接吹扫介质的Pipe管,另一端需要连接被吹扫的催化剂Tube管,为了能与催化剂管道连接就需要卡套接头,因此就使用了法兰-卡套接头,法兰端是CL150的突面(RF)法兰。
最后,卡套-对焊管件接头(如图10和图11),一端是连接Tube管的卡套接头或者能与卡套连接的Tube管,另一端是能与Pipe管对焊的Pipe管端面,当由于工艺物料的要求或者工艺条件的要求,不能采用螺纹和法兰连接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接头,将Pipe管与接头对焊实现连接。如图12为某项目中应用的Tube管—对焊接头的示例,Tube管与卡套三通直接连接,对焊端与Pipe管连接,这样就完成了Tube管与Pipe管的连接。
篇6
1机械科技查新的特点[2]
1.1专业涉及面广
机械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同各行业都有密切相关的联系,机械科技成果也广泛应用于化工、交通、农业、水利、食品、建筑等行业,广泛的应用决定了机械科技成果针对不同的应用范围具有不同的应用特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的特点日渐突出[3],边缘学科越来越多,这就对查新人员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做好查新工作、高质量地完成科技查新报告,就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知识面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
1.2文献需求面宽
机械工业作为基础行业,机械科技成果既包含理论上的设计与研究,同时更多的是具体产品、零件的研制和结构、工艺上的改进。目前大多数公开发表的科技文献资源,主要来源于科技期刊、学术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标准、专利等,这些文献对新理论、新工艺、新方法等作理论性的研究较多,对具体产品和零件的介绍较少。所以,在机械产品和零件类科技查新项目中,需要一些其他的文献途径来保证查新检索中的“查全率”。国内文献资源[4]主要包括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重庆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及中国专利文献数据库等常用的国内综合数据库。国外联机数据库以DIALOG联机数据库为主,以网络数据库为辅助,如ISIWebofScience(即SCI)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工程索引EI、英国INSPEC和一些全文数据库ElsevierSDOS,WileyInterScience,PQDD博硕士论文库等。除了这些通用的文献外,机械科技类查新的文献资源中,企业产品样本、企业广告宣传、企业网站中的产品介绍等也是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献中,对产品和零件的介绍占大多数,特别是对参数的介绍都非常详细,而理论性研究较多的文献往往对一个产品的具体参数介绍得较少。机械产品项目的科技查新中,往往需对比其具体参数才能对其先进性、新颖性作出判断。而技术参数中很多参数都相互关联,只针对一项参数作对比分析不具有说服力。比如,对某机械密封类产品的查新中,查新委托单位给出的指标是:转速最高25000r/min,轴径最大400mm,需要对比同类产品的密封性能。这个项目中,仅查同类产品中转速是否高于25000r/min或轴径是否大于400mm都是片面的。因为对这类密封产品来说,密封性能的好坏取决于密封线速度的高低,而线速度与转速和轴径都有关系,抛开轴径指标,只靠转速指标的高低来判断密封的优劣是错误的。所以,完整的技术参数对产品类项目的查新对比分析很重要,这也直接影响查新报告最后的质量。
1.3技术水平高低多方面体现
机械科技查新项目中,有一些零件的加工工艺、材料都一样,只是最终成品的尺寸规格不同。但是,随着零件尺寸的增大,工艺实施难度也随之增大,虽然工艺都一样,但实施工艺的途径有很大区别,很多企业都设计有专用的工装设备。类似这种查新项目,一般认定为其具有新颖性。比如,同样采用窄间隙焊接技术,对于1000mm和3000mm的主轴而言,其实施难度差别很大。不同的企业针对具体情况大都自己设计工装设备,如果针对这种工装设备进行查新,并不能说明该项目的技术水平。这种情况下,主要看窄间隙焊接技术是否在更大的主轴上应用。机械科技查新项目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查新项目其本身的工艺或结构并不具有新颖性,但在一些特定的应用范围内以前并没有应用该工艺或结构。比如某汽轮机低压全电调控制系统的项目中,采用双冗余配置DDV阀组。经查,双冗余配置DDV阀的设计在其它控制系统中已有应用,但在汽轮机低压全电调控制系统中未见应用。这种情况一般认为其具有新颖性。
2提高机械科技查新质量的建议[3]
2.1提高查新人员素质
机械科技查新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查新人员不仅具有机械专业基础知识,还要熟悉文献检索原理,能根据不同的查新项目确定采用的数据库和检索策略,同时还需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严肃、公正地开展查新工作。查新工作中,文献的检索和对比分析是重要的一环,对查新项目的理解、制定检索策略直接决定文献检索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在保证“查准率”和“查全率”的基础上,筛选、提炼文献和正确地进行分析、对比则是作出客观准确判断的基础。撰写查新报告时,还需查新人员能准确地表达查新结论。另外,较高的外语水平、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巧也是查新人员必备的能力。由此可见,机械科技查新工作对查新人员的要求主要有:机械专业知识、文献检索知识、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配合查新员对工作的责任心,才能把机械科技查新工作做好。
2.2加强同查新委托单位的沟通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科技查新项目涉及的专业越来越广。对查新项目的理解和消化是开展查新检索工作的基础,而科技查新人员在专业上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查新人员加强和查新委托单位的沟通,积极向技术人员学习,准确把握查新项目的创新点。此外,要查新人员短时间内消化技术人员辛苦几年或十几年的研究成果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查新检索过程和文献对比分析中,还需要不断和查新委托单位技术人员交流和沟通,及时调整查新策略,准确对比分析相关文献。这是一个反复提高的过程,是做出高质量查新报告的保证。
2.3强化手工检索
从科学发展进步的角度来说,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产生都有其产生的背景,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机械科技查新项目尤其如此。机械科学历史悠久、发展成熟,所以许多项目都是在前期成熟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改进。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的应用,改进型的科研项目越来越多。但还是有一些科技查新项目检索结果为“0”,这种情况下,除了调整查新检索策略、扩大查新范围以外,还需加强手工检索。在一些特殊行业,比如军工,由于其行业特殊性,公开发表的文献较少,但在一些行业会议论文、杂志上的短信息、互联网网站等渠道中,经常能检索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在各种数据库中,虽然收录范围、储存信息的内容不同,但很多短消息类、广告类的文献资源均未计入收录范围。这类文献资源必须通过手工检索才能获得。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手工检索对于查新结论的非“0”化处理、提高“查全率”、保证查新质量非常重要。
篇7
关键词: 左右脑功能 左脑型人 右脑型人 两脑型人 认知过程 右脑教育法
长久以来人们对左脑(left brain)和右脑(right brain)所担当的角色进行了专门性研究。1861年在法国举行的学会上Broca首次作了关于左脑能力的学术报告。Broca对右脑小局部损伤患者的失语症状分析后揭示了左脑有担当语言的功能。100年后,1981年加利弗利亚理工大学教授Roger Sperry博士发表了左脑功能与右脑功能完全不同的论文,并由此获得诺贝尔奖。此后对左右脑研究除神经外科外其他领域也开始了正式研究。
那么,左右脑功能的研究对我们实际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什么启示呢?在现实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追求以知识、内容和伦理、分析为主的课程。也就是说,学校和家庭教育还停留在培养左脑能力状况下。课堂上是以读、写、算为主的活动,教科书是由理论和体系所构成,教学形式是依存在语言性的沟通。只强调左脑的功能,而忽视了发掘创造力的右脑能力。因此本文重新分析一下左右脑的功能和在学习中担当的作用,使广大教师和家长对左右脑功能有一个全新认识。运用和开发右脑教育法,使我们学生平衡发展左右脑,更有益的发挥自己各项才能。
1.左右脑功能
根据学者们对左右脑差异的比较研究,左脑是具有语言性、分析性、推论性、部分性、意识性、时间性、连续性的,右脑具有非语言性、关联性、直观性、无意识性、空间性、全体性、同时性的。左脑来组织语言、掌握生词的意义、计算、按顺序背诵数字和生词。记忆人脸、认知环境中的声音(自然音)、旋律、噪音、掌握视觉形态(知觉和分析图片、相片)之类构造性弱的事情则由右脑来完成。
Galin(1974)对脑半球的认知能力(Cognitive function)下了4个定义。第一,思维过程中右脑更有使用非语言性影像(nonverbal image)的倾向。第二,在解决问题方面右脑是并列性(appositional)的、非直线性的、分析性相对弱的。第三,在序列性和时间性认知上,左脑比右脑更有效率性。第四,在语言能力上,虽被认为是左脑的机能,但生词与生词之间的连接上(比如,歌曲、诗、熟语等词语的排列使用上)右脑占优势。
McCarthy(1980)对大脑的机能做了具体归纳。见下页表1左右脑的功能。
2.左右脑的发育
人的大脑从受孕后大概3周开始发育。现在我们看看Spinger&Deutch(1985)对出生1个星期婴儿的研究。婴儿平躺在床上后边发出小溪流水的声音时,婴儿头向左转。相反叫婴儿名字时,头向右转。从这个结果中,我们能看到从新生儿起偏好左脑信号的样式和右脑信号的样式就有区别。而且,生后5个星期的婴儿翻身时,80%以上向右翻身。人体右侧是由左脑控制的,从而我们能看出从出生后5个星期起左右脑的偏重化就开始形成了。
给出生后24个月到48个月之间的幼儿照脑波图的话,能看到左脑非常旺盛的蠕动状态(fischer,1994)。这个时期幼儿的词汇能力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自然地形成掌握母语的基础能力。从24个月开始词汇能力急速增长,左脑指向的信息逐渐增多,同时到48个月大脑神经细泡的内部变化(即,左脑的活动)达到旺盛时期。即,过了24个月的幼儿因左脑的活动比右脑更旺盛,这个时期不进行偏向右脑的教育的话,右脑的才能就会开始急速减退。
周围环境对左右脑刺激的不对称带来了两脑发育的不对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明显。如前所诉两个半球的专业能力从出生起就存在,两脑不对称的水平也随人的发育成熟而变大。即,脑功能分化发育从2岁前后开始,之后缓缓地持续发展。到5岁时达到功能专业化的高峰(Blackslee,1980)。大脑的两重性构造虽然从人生初期具有未分化状态,但是随生命体的成长通过环境的接触和教育方式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左脑型人、右脑型人。
3.认知过程中左脑型、右脑型的特性
人原来以空间性思考而存在,随年龄的成长更加依赖语言性?分析性情报化过程(Kosslyn, Koenig, Barrett & Gabrieli, 1989)。对此Grady和Luecke(1978)认为是由教育对学生传达社会性教育要求的结果和先天性人的成熟过程的结果。根据他们的研究大概到了10岁,儿童的认知分化成为语言-分析性和整体-空间性,这个时期后,语言-分析性的情报处理能力更加发展。
Haglund(1981)指出传统教育中认知、记忆、抽象化的符号使用上依赖于左脑,因此学生的左脑得到发展而右脑出现尚未完全发育的结果。在实际的教学上,整体-空间的认知过程中具有右脑才能指向的学生喜欢机械性和科学性专业领域(Kosslyn, 1989)。比如,数学和科学科目的很多部分要求在多样的图形中理解三维空间的几何性关系的可视化。而且,大部分成功的科学家都是整体-空间性概念化的人。在这方面和人文领域的人有显著区别。Anderson(1976)提出物理学和右脑可视化之间有着很高的相关指数,而且空间性能力对化学反应的概念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之类的高层次方位学上和精确细微的切断面的研究上需要学生的整体思考能力。从而我们得知整个科学领域和数学领域中都要求整体-空间概念化能力。这与脑右半球机能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转贴于
作为各国教育目标之一的创造力和右脑也有着紧密的关系。教育初期用右脑来解决视觉性和直观性事物,然后用左脑进行伦理分析。即,创造性思考的原动力来自非语言方面(Torrance,1982)。但是Torrance,Rockenstein(1987), Galin(1976)指出创造力不光需要右脑的功能,而且同样需要左脑的配合,即,创造力是通过全脑来发展的。右脑优势的创造性人实际上同时也运用左脑,因此提高右脑能力的教育中同时也会发展左脑能力。
因此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左右脑的功能都要充分运用。在实际教育中,不是只依存抽象符号而是要通过讲述故事、使用具体事物等恰当的教育法,使左右脑达到均衡的发展。而现代教育和文化带有偏向左脑的倾向,教育家们主张直线性-伦理性的思考和循环性-隐喻性思考要相统一。作为教师和家长要意识到调整学生脑功能的不均衡,追求两脑型教育。教师和学者要进一步开发学生大脑均衡发展的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区分和认清左脑型人、右脑型人、两脑型人的特征,制定切合实际的教育法。
4.右脑教育法探索
在这里综合各种资料,把右脑教育法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
1)为了促进右脑活动,需要达到止住左脑活动的准备状态。通过冥想、松弛训练能够达到这一效果(Grigsby & Harshaman,1984)。减少左脑活动(Out smarting the Left Brain)是帮助人尽量达到收容、包容的精神状态的一种训练,从而抓住一个中心点的活动。在凝视一个中心点期间,止住左脑活动,让担当空间能力的右脑处于运作的准备状态。松弛训练(Biofeedback Training)是放松人身体的紧张,在右脑无意识思考中让右脑达到敏感状态为目的的。传统的方法先让身体的各个部位有意识地用力,达到紧张状态后,松弛全身。还有想象一个光点或烛光的方法,让想象中的人物松弛放松的方法。
2)想象或是心想训练直接刺激和活化右脑,从而带来新的洞察活动。放松身体紧张,让右脑无意识的想法在敏感的状态下运作(Nancy & Kance,1979)。想象训练(Guided Imagery)中诱导右脑方式的第一个体验是幻想和梦中用心来绘画的活动。山林中散步、在自己喜欢的场所中抛弃各种烦恼、洞窟探险等都是好的想象方法。
3)回想过去事情中好的经历,带着乐观的心情、肯定性的状态更有效率地灵活运用右脑。控制感情是属于右脑的活动(Rubenzer, 1979)。促进回想过去训练(Transitional Objects)是用小时候盖的被子、用的玩具等促使回忆孩童时的物品或当时的气味,来使我们回到当时的氛围中,从中得到灵感的一种活动。
4)大脑的两半球互相掌管身体的相反方向,所以对右撇子的人要经常训练左手活动,从而刺激右脑(Ko Young hee, 1982)。从小培养用左手(Using Other hand)能力很重要。人大约90%是右撇子。经常运用左手,使右脑运作起来,带来无意识的想象和欲望。
5)感觉训练不是一般形态的感觉处理,而是通过五感提供新的、敏感的体验。从而为右脑回想过去提供机会(Khatena, 1977)。感觉训练(Sensory Stimulation)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来调动平时没有感受到的新感觉,用心来探索身体的活动。
6)诱导幻想或空想来促进右脑的活动(Gowan,1978)。空想(Fantasy)试图通过想象现实中不可能的活动来感受新的体验。
7)通过解说和分析梦,揭开右脑中存在的无意识世界。梦在右脑活动的结果用EEG(脑图检查)、眼球转动、梦和创造力及问题解决的实例等研究中都有证明(Sladecek & Domino,1985)。梦(Dreams)作为右脑活动的产物,是无意识的表现。在这一活动中通过梦探知传达的意思,适用到现实生活的状况中。
8)无意识的自然联想中发挥右脑功能,提供机会创造新思路(Nancy & Kane, 1979)。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是通过没有理论性的连接,把一连串的想象写下,松缓左脑,促进右脑活动,无意识的一种表现。在这种活动中找到有意义的部分。
5.左右脑平衡教育启示
左右脑的分工不同,起的作用也不同。偏重左脑的教育已经适应不上21世纪高速发展的年代。国际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脑力的竞争。开发右脑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和家长的夙愿,也是我们的责任。希望通过本论文提高大家对左右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实际教育中不懈地研究和探索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左右脑平衡教育法。
参考文献
1.田真七. 右脑开发法. 学志社. 1996.
2.Kang Ho Gam & Ha Jung Coon. 关于人的大脑发育和认知技能的发展. 仁川教育大学 论文集 1994,(28,1):291-310.
3.Ha Seung Min. 关于幼儿右脑训练活动效果的实验研究. Korea Woosuk University 教育系硕士论文. 2002.
4.Choe Jin Seong. 关于脑类型不同与学业成绩和智力的关系研究. Korea Dong-A University 教育系硕士论文. 1999.
5.lee Young Jun. 刺激右脑机能活动对创造力深长的影响. Korea Pusan University 教育系硕士论文. 2005.
6.Galin, D(1976). Educating both halves of the Childhood Education, 53 17-20.
7.Torrance, E P(1982) Hemisphericity and creative functioning.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15 29-37.
8.Torrance E P and Rockenstrin, Z L (1987) Styles of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Gifted International, 4 37-49.
9.Anderson, B. (1976). Science teach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Goteborg Studies in Education Science, No, Goteborg, Acta Univ.
10.Bogen. J. E (1969). The other side of the Brain Part Ⅰ,Ⅱ and Ⅲ. Bulletin of the Los Angeles Neurological Society, 34, 73-105.
11.Galin, D, & Ornstein, R. (1974). Inpidual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style: Reflective eye movements. Neuropshchologia.
12.Haglune, E. (1981). A closer look at the brain as related to teachers and learners.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3.
13.Kosslyn, S. M., Koening, O., Barrett, A., & Cave, C. B. (1989). Evidence for two types of spatial representations: Hemispheric specification for categorical and coordinate rela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5, 723-735.
14.Springer, S. P., & Deutsch, G. (1985). Left brain, right brain(rev.ed.). San Francisco: Freeman.
15.Grigsby, C.E. & Harshman, H.W. (1984). Learning to relax: A self-directed method for enhancing creative behavior.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18, pp. 275.
16.Nancy & Kane, M. (1979). Comparison of right & Left hemisphere functions. The Gifted Child Quarterly, 23, pp. 157-167.
篇8
关键词:国际海事公约 目的论 翻译技巧
1.引言
《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简称STCW公约)是一个以提高海员的素质来保障航海安全的国际公约。自2006年以来,国际海事组织对经1995年修正的公约进行了全面回顾和修正,并于2010年6月21日-25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审议并通过经修正的STCW公约,即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
为维护我国作为航运大国和海员大国的利益,确保经修正的STCW公约最大限度地符合我国航运发展中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工作的实际需要,做好我国批准和履行经修正的STCW公约的相关准备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从2010年起开始组织对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进行翻译,已形成中文译本初稿。从中文译稿的翻译中,可以总结出一些国际海事公约翻译的技巧。笔者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为研究基础,通过分析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中的翻译,总结海事公约翻译中的技巧。
2.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是德国翻译功能派理论的一个分支。它的提出者威密尔(Hans J. Vermeer)认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那么目的从何而来?“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initiator)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发起者会给出需要译文的原因、译文接受者、使用译文的环境、译文应具有的功能以及与原因有关的细节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
除了目的法则之外,目的论还有两个法则:“连贯性法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性法则(fidelity rule)”。连贯性法则指的是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的标准。所谓语内连贯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原文与译文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
3.海事公约翻译技巧
恰当地应用目的论的“目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这三个法则,能帮助翻译者有效地解决翻译中出现的难题,找到相关的翻译技巧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
3.1使用海事专业术语
国际海事公约中有很多专业术语,反映了海事公约的精确性、权威性和严肃性,适当地翻译这些术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海事公约翻译中,应逐步建立起一个专业术语库,做到中英文翻译的唯一对应,避免海事公约在翻译过程中出现歧义。
例1 原文:Second engineer officer means the engineer officer next in rank to the chief engineer officer and upon whom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mechanical propulsion and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of the ship will fall in the event of the incapacity of the chief engineer officer;
译文:大管轮系指级别仅低于轮机长,并且在轮机长不能工作时替代轮机长负责船舶机械推进以及机械和电气装置的操作和维护的轮机部高级船员;(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第Ⅰ/1 条,定义和说明 9)
例2 原文:Company means the owner of the ship or any other organization or person such as the manager, or the bareboat charterer, who has assumed the responsibility for operation of the ship from the shipowner and who, on assuming such responsibility, has agreed to take over all the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imposed on the company by these regulations.
译文:公司系指船舶所有人或任何其他组织或人员,诸如自船舶所有人处取得船舶营运责任并同意承担本附则规定的所有义务和责任的船舶管理人或光船承租人。(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第Ⅰ/1 条,定义和说明 23)
在上述两个例子中,“大管轮”,“轮机长”,“公司”都是海事专业术语。当建立起海事术语库后,翻译者在第一次读英语版本时,便能很容易地找出它的中文对应翻译,达到翻译的唯一对应,减少歧义和模糊,从而达到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作者在STCW公约中建立起一个小型术语库供参考,在其他公约翻译中可以进一步扩大参考应用:
3.2 正确翻译耦合同义词
在分析中发现,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使用了大量的耦合同义词,如“convention and code(公约)”, “Definitions and clarifications (定义)”,“losses and damages (损坏)”,“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控)”,“save and except(除非)”等。在英语句式中,使用耦合同义词是追求准确性和避免模糊意义产生的有效手段。海事公约也不例外,耦合同义词的使用使其不容易受到攻击或留下漏洞。而中文表达往往追求精炼,一个词语往往能涵盖英文中两个词的意义,若生硬翻译,则反而会造成重复累赘。
例3 原文:Chief engineer officer means the senior engineer officer responsible for the mechanical propulsion and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of the ship.
译文:轮机长系指负责船舶机械推进以及机械和电气装置的操控的资深的轮机部高级船员。
在上例中,中文翻译,该译文使用“操控”代替了英文中的耦合同义词“操作和维护”,可以实现更高程度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所以当译者翻译海事公约时,应该考虑英语和中文公约文本文化差异,以达到语内连贯。
3.3 正确翻译长句
长而复杂的句子是英语海事公约的一个鲜明的文本特征。结构复杂的长句的翻译极为困难,但他们在本质上都遵循一个基本的逻辑思维模式,用公式可以表达为:如果P,则Q。即只有在P的条件下,Q才会成立。海事公约存在很多长的复杂的条件句,库德岛曾分析条件句,他确定了四个因素:目的,条件,主体和行动。恰当地使用这一公式,可以帮助公约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结构,准确翻译,从而实现语内连贯。
例4 原文: With respect to ships entitled to fly the flag of a Party regularly engaged on near-coastal voyages off the coast of another Party, the Party whose flag the ship is entitled to fly shall prescribe training, experience and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seafarers serving on such ships at least equal to those of the Party off whose coast the ship is engaged, provided that they do not excee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vention in respect of ships not engaged on near-coastal voyages. Seafarers serving on a ship which extends its voyage beyond what is defined as a near-coastal voyage by a Party and enters waters not covered by that definition shall fulfil the appropriate competency requirements of the Convention.
译文:对于悬挂一缔约国国旗,经常在另一缔约国海岸附近从事近岸航行的船舶,其船旗国应为在此种船舶上服务的海员规定至少相当于船舶所航经的缔约国的培训、经历和发证要求,但这些要求不得超出本公约对从事非近岸航行船舶所规定的要求。航行超出一缔约国所规定的近岸航行范围并进入定义未包括水域的船舶的海员应满足本公约相应的适任要求。(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附则1,第Ⅰ/3条,关于近岸航行的原则3)
在这个例子中,“对于悬挂一缔约国国旗,经常在另一缔约国海岸附近从事近岸航行的船舶”是目的,“他们不超过公约的要求对船舶不从事沿海航行”的条件,“船旗国”是主语,“应为在此种船舶上服务的海员规定至少相当于船舶所航经的缔约国的培训、经历和发证要求”是行动。
3.4 采用一致的微观形态
一致的微观形式是英语海事公约语篇结构的另一特点,它不仅体现了美学特征,还体现了严肃工整的表达方式,包括语言的规律性,对称性,流畅性和完整性。翻译者应在翻译时采用一致的微观形式,使翻译达到等效的意义和作用,以实现文本的互文性。
例5 原文:Mandatory minimum requirements for certification of chief engineer officers and second engineer officers on ships powered by main propulsion machinery of between 750 kW and 3,000 Kw propulsion power
1 Every chief engineer officer and second engineer officer on a seagoing ship powered by main propulsion machinery of between 750 and 3,000 kW propulsion power shall hold an [appropriate certificate][certificate of competency].
2 Every candidate for certification shall:
2.1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certification as an officer in charge of an engineering watch and:
2.1.1 for certification as second engineer officer, shall have not less than 12 months of approved seagoing service as assistant engineer officer or engineer officer, and
2.1.2 for certification as chief engineer officer, shall have not less than 24 months of approved seagoing service of which not less than 12 months shall be served while qualified to serve as second engineer officer; and
2.2 have completed approv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meet the standard of competence specified in section A-III/3 of the STCW Code.(The Manila Amendment to the STCW Conventions and Code, ANNEX1, CHAPTER III, Engine department, Regulation III/3)
译文:对主推进动力装置为750 千瓦至3000 千瓦船舶上的轮机长和大管轮发证的强制性最低要求
1 在主推进动力装置为750 千瓦至3000 千瓦海船上任职的轮机长和大管轮应持有适任证书。
2 证书申请人应:
2.1 满足轮机值班船员的发证要求,并且:
2.1.1 大管轮证书申请人应具有作为轮机员助理或轮机员的不少于12 个月的认可的海上服务资历,并且
2.1.2 轮机长证书申请人应具有不少于24 个月的海上服务资历,其中不少于12 个月实际担任合格的大管轮,并且
2.2 应已完成认可的教育和培训,并满足STCW 规则第A-III/3 节的适任标准。(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 附则1,第三章, 轮机部,规则 III/3)
在上述例子中,对发证的具体要求进行翻译时,均用了“应”,与原文的“shall”相对应,保持了一致的微观形式,达到了很好的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
4.结束语
由于每个海事公约的目的各不相同,本文仅提供了海事公约翻译的几项策略:采用海事专业术语,正确翻译耦合同义词,正确翻译长句和采用一致的微观形态。在今后的公约翻译中,译者可进一步总结归纳其他策略,以更好地达到公约翻译的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帮助读者准确解读国际海事公约,确保国际海事公约在我国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Nida, E.(2001).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e Education Press.
[2]Nida, C. (2001).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翻译,1999.
[4]张晓峰(2005).国际海事公约中部分属于翻译的模糊问题,《大连海事大学学报》4:105-108.
[5]张晓峰(2010).国际海事公约中术语和定义的翻译技巧,《上海海事大学学报》31(2):89-44.
[6]吴兆麟(2009).《STCW公约与STCW》规则。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7]杜金榜(2001).法律语言特点和法律翻译,张新红、林维成编《翻译散轮》.北京:世界华人出版社.
[8]金永兴(2002).《英汉航海轮机大词典》。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9]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翻译,1999.
[10]李九玲.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国际海事公约翻译研究,(硕士论文),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篇9
[关键词] 制造业 中小企业 信息化ASP
一、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及转机
当今,制造业中,中小企业异军突起,不论欧美还是中国,中小企业在数量和就业人数上已占有绝对优势。GDP贡献率也接近或是超过一半。因此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的经济中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许多国家把中小企业看成经济的脊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中小企业都积极加以扶持。但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当今信息化迅速发展和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显示出诸多不适应的方面,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核心竞争力薄弱。
信息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利器,也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战略。刚刚兴起的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正是以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的中小企业为业务对象,并利用Internet为其提供服务的一种商业服务模式。尽管ASP建立的初衷并非服务于制造业企业,但随着其自身的发展和完善,ASP的诸多优势决定其必然要进入制造业领域。
二、ASP运营模式及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优势
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的中文意思是应用服务提供商,是指通过在互联网上配置、租赁和管理商业应用服务解决方案,为商业和个人提供应用服务的新型专业化公司。从ASP自身的角度来看,ASP的一侧是用户,另一侧是软件开发公司。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如图所示,ASP向客户提供服务,客户向ASP支付租金;ASP根据市场需求购买软件或支付开发费用(或自身开发),软件供应商根据ASP的要求开发软件并收取开发费用,ASP实际上就是用网络武装起来的新一代渠道分销商。
图 ASP的运营模式
与传统信息化模式相比,ASP(针对与中小企业)有其独特的优势:
1.速度优势。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从引进IT人才、购买计算机设备到项目开发完毕投入运行,周期很长。即使企业不自己开发而购买现成的应用软件包,也是相当复杂,而且维护工作也很费力。然而利用ASP服务模式能够加快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企业通过网络的优势就可以大大缩短其产品的开发周期。
2.成本优势。由于ASP提供大量的应用服务,同时承担了企业本应购买的各种软、硬件基础设施,使得企业内部不需要昂贵的,用以支持信息系统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以及相关设备,只需简单的客户端设备即可利用Internet或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与ASP进行交互式数据操作。同时,目前ASP外包应用的基本收费模型通常包含初始安装费、每个应用软件的租用费、数据存储和流量费,减少了建立信息系统的首期投资,极大地简化了企业的资金周转管理。
3.效率优势。通过ASP服务,企业内部各个客户端不需要建立复杂的技术环境支持,省去了对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繁琐的维护,也不需要对整个信息系统软、硬件进行日常维护,可以将精力放在企业自身业务和新产品的研发上,可以建立一个比较灵活的企业结构和运作方式,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业务效率。
ASP的这些优势能够有效弥补制造业中小企业资金缺乏、技术人员稀少的缺陷。
三、国内ASP模式发展的不利因素及改进
当然,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国内ASP市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还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
1.安全问题。从技术角度上看,安全因素仍然是制约ASP行业迅速发展的瓶颈之一。没有任何一家ASP服务商能够百分之百确保企业数据通过Internet进行安全的管理、存储和传输,以及应用软件的可靠运行。
2.服务的一致性与企业的相异需求之间的矛盾。不同企业内部都有其特有的业务流程,这就使得很多企业崇尚“量体裁衣”;而ASP初期出现的理想化的思维模式是向多家企业提供一种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以达到其费用低廉、维护容易的目标。因此,ASP提供的服务常与中小企业的期望相距甚远。
3.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国内盗版软件猖獗对中国软件产业危害不浅,当然也会波及到ASP产业。而面对国际软件巨头在技术、资金、销售网络等方面巨大的竞争优势,国内软件厂商包括ASP步履维艰。
4.客户保障问题。一旦企业数据发生泄密,泄密等级如何确定,责任如何认定?企业如何向ASP索赔?索赔力度多大?目前并没有相关的行业准则与法律条文对此做出规定。
令人鼓舞的是,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类数据被分离储存,数据库服务器备份功能逐步完善,加密技术和身份认证更加安全。 ASP行业的迅速发展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相关立法的关注。
四、国内制造业与ASP结合现状及前景分析
目前,中国的制造业直接创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占整个工业生产总值的五分之四,为国家财政提供三分之一以上的收入,贡献出口额的90%,就业人员达8034万,制造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制造业在世界的排名居第四位,仅次于美国、德国和日本,但其总体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五分之一,人均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日本的二十六分之一,德国的二十分之一。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低,产业主体技术依靠国外,新产品开发周期是国外的几十倍。
在国际上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很多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了提高经营效益,将其制造业项目和制造业的生产线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这些变化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我国的ASP市场起步于本世纪初,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电子商务,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还很少。但可喜的是,近几年来,国内出现了一些ASP模式与制造业企业结合的范例,虽然深度和广度还有待加强,但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例如:无锡市制造业信息化ASP公共服务平台(简称WUXIASP)是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行业――无锡机械行业的企业信息化服务载体,该服务平台在江苏省政府和无锡市政府的倡导和资助下,由无锡市机械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无锡市机械工业联合会投资,并委托专业的制造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和咨询服务单位――无锡联发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和运营。作为企业信息化的中载体,WUXIASP联合业界领先的技术服务资源,通过服务外包模式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更低成本的从产品概念设计、工业设计、详细设计、工程分析、数控加工、产品数据管理、项目管理、电子商务、企业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网上办公、网站建设等一系IT专业化服务,使企业集中精力和资源用于核心业务。无锡市的尝试,无疑为这个私营经济发达,中小制造企业广泛分布的沿海省份注入了更强的活力。
除无锡市外,尚有上海电信长途通信事业部和艾旺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上海电信艾旺ASP数据中心,重庆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结合ASP开发的“基于ASP的产品网络化销售与定制系统”等为中小企业提供从内部业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客户销售管理系统、员工管理系统到信息、网络化销售、网络化定制、客户和供应商信息管理、配送管理等多方面的服务的ASP企业。这些ASP企业的迅猛发展,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我国中小企业对于ASP模式的迫切需求。
在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和电子商务为特征的新经济环境下,ASP模式凭借其自身的优势为面临诸多挑战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作为一个拥有巨大增长潜力的市场,我国的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与ASP模式的结合势在必行且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周祖德盛步云编著:数字化协同与网络交互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214―271
[2]陈岱:中小型企业制造业信息化路在何方(一)――中小型企业制造业信息化的必要性.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3.12:68―69
[3]陈岱:中小型企业制造业信息化路在何方(四)――ASP的成功启示与安全问题.制造业信息化.2004.3:52
[4]李小蓓张江:2004中国四川制造业信息化调查.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4.12:18―20
[5]陈广宇:从郑州市制造业信息化指数分析看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4.5:49―51
[6]温东:努力加快山西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山西科技.2005.11:45―46
篇10
关键词:水平井;地质导向;录井技术
1. 水平井准确着陆的录井资料应用
1.1 采用地层对比方法指导水平井着陆
首先将邻井及设计井钻遇的单层厚度换算成垂厚度,绘制海拔对比图。然后选用标准层,标志层,利用电性、岩性组合特征进行地层对比,提高预测精度,确保准确着陆。
坪63-平1钻井设计时,先对照邻井坪63-11、坪63-12的资料,将其钻遇的NmⅡ6层(目的层)厚度换算为垂直厚度并绘制了海拔对比图,以便于在钻进过程中实时对比监测。
坪63-平1设计层位NmⅡ6,钻至NmⅡ5层顶时,与邻井对比,发现地层比设计深了6米。调整钻井井身轨迹。最后证实目的层顶面-1722米,比原设计-1717米低了5米,及时对井身轨迹设计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更改着陆点和井斜角,将着陆点下沉,并将井斜角做相应调整,完钻后水平段实钻油层164米,日产油10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 利用钻时、岩屑、气测等资料确定水平井着陆
在钻井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钻时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的岩性特征,可以用它来划分储层。当即将钻至目的层深度时,要格外重视钻时资料,发现钻时变小,及时停钻循环,同时还可利用气测、定量荧光等资料来确定钻头是否进入油层。
坪104-5平14井钻至2138米时机械钻速增大,泥浆循环岩屑录井发现砂岩明显增多,气测发现全烃升高,分析钻头进入目的层,确定着陆。由于判断准确,及时进行钻进参数及泥浆配方调整,顺利进入靶点,按照钻井设计轨迹钻进,水平段钻遇油层185米,投产日产油12吨。
1.3 利用LWD资料验证水平井着陆
由于LWD仪器的探测器距钻头有十米多的距离,测量的电性资料相对滞后,但随着进尺的增加,探测器的前移,它能准确反映已钻地层的信息参数,从而对着陆起到验证作用。
坪63-平2井原设计1940米着陆进入油层,当钻至1942米时,气测全烃由5.7%升至34.9%,LWD资料滞后,测深1932米,电阻率仅为7Ωm,于是保持钻速与井斜角不便,同时进一步进行观测,随着进尺的增加,钻至1953米时,电阻率增高,证实钻头进入油层。井身轨迹按照钻井工程设计运行,继续钻进达到目标位置完钻,水平段钻遇油层184.8米,日产油15.2吨
2.水平段井眼轨迹控制的录井技术
2.1 气测组分比值法
气测组分比值法的基本原理是依据烃湿度比值与烃平衡比值的差异和变化来进行分析的。
进入油层前,由于钻井液混油,烃湿度比值Wh、烃平衡比值Bh的数值接近,两曲线几乎重叠;进入油层后,由于浅层气测显示烃组分主要是甲烷气,因此,Wh值变小而Bh值变大,两曲线分离。我们可以利用气体比值法进行地层分析和地质导向。
2.2 井身轨迹追踪图导向
以横坐标表示水平位移,纵坐标表示垂深(或海拔深度),选择适当的比例,建立直角坐标系。着陆后首先修正并绘制好井身轨迹图,再根据实钻测斜资料,描绘实钻井身轨迹图,并重点标注岩性、电性变化的深度。导向监督将修正后的轨迹与实钻轨迹进行分析对比,及时提出导向措施。
2.3 LWD导向技术
LWD仪器能测量地层的深浅电阻率和自然伽马强度。现场根据自然伽玛变化和深浅电阻率的交汇情况,结合构造资料,判定钻头在油层中所处的位置和岩性情况。一般进入油层时,深电阻率阻值提前增高,而且浅电阻率的增加缓于深电阻率;在油层中,钻头接近于顶、底时,浅电阻率阻值最初不发生明显变化,但深电阻率阻值降低。
坪104-5平6井钻进过程中全程LWD导向,在2136米,伽马值由100降至52,深电阻率由8升至20,浅电阻率由6升至100,确定着陆,钻至2183米,电阻率阻值下降,伽马值上升,至2300米,电阻率阻值下降,伽马值上升,与井身轨迹对照,可以明显地看出水平段位置。最后水平段钻遇油层155米,日产油7.9吨。
3.水平井录井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
3.1 水平井录井难点
1)岩屑录井
岩屑录井是发现油气显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水平井钻井通常采用“PDC钻头和螺杆钻具结构”来提高钻井速度,岩屑细,甚至呈粉末状,相互混杂,造成岩屑代表性差,影响准确定名。
2)断层影响
断层位置不落实,会使得现场无法找到油层而大量损失钻井进尺,或在水平段控制中油层突变或缺失,减少油层钻遇长度。
3)储层中的隔层影响
对于陆相沉积的复杂断块油田,地层纵向分布复杂,往往有泥质或灰质夹层或隔层,钻进过程中难以正确判断钻头所处的油层位置,给现场制定地质导向措施带来很大困难,进而减少水平段钻遇油层长度,影响了水平井的开发效率。
4)油水界面不准
由于断块油藏倾角、油层展布特点等影响,对油藏的认识不可能完全准确,特别是油水界面还有可能随着开发过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果原设计水平段为油层,但因实际油水界面可能上移,使海拔较低部分为水层,从而影响开发效果。
5)油层提前
当提前钻遇油层时,会导致钻头以小井斜角钻遇油层,使得钻头进入油层过深影响油气开发效果,此外还会使着陆点附近造成凹兜状轨迹,给后续的采油作业施工带来较大困难。
6)油层滞后
油层滞后会导致现场依据设计井斜角达到水平位移和设计垂深后,不能钻遇油层,损失水平段长度。同时,如果下抠幅度过大,也会造成类似油层提前似的状况,使井身轨迹产生较大的“狗腿弯”,对采油作业带来不利影响。
3.2 水平井录井技术对策
以上因素都导致了深层水平井钻井、录井的复杂性和困难,在长期的实践中,生产技术人员通过摸索发现,通过以下方法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提高钻井的成功率。首先在设计着陆点50米范围内要求必须有实钻井控制,水平段轨迹多设靶点,靶点尽量有实钻井控制;其次水平段轨迹方向应沿着砂层走向设计,避免砂层的横向尖灭;第三在水平段控制过程中,井身轨迹尽量控制在油层顶部,这样在钻遇泥岩时,有明确的方向,避免判断失误;最后建议在设计深层水平井时,目的层最好是油层组。
4.结论
1)水平井地质导向中,应根据构造形态、正钻井与邻井位置关系制定合理的靶前距,对钻头进行先期导向。
2)利用海拔对比图和井眼轨迹跟踪图,进行随钻地层对比,校正井斜,引导水平井顺利着陆。
3)进行随钻分析时,必须综合运用各项参数,以保证结论的准确。
4)提高所钻水平井区块的三维地震资料质量,在开发欠成熟区块,先钻定向井落实构造。
5)水平段轨迹方向应沿着砂层走向设计,避免砂层的横向尖灭。
6)在水平段控制过程中,井身轨迹尽量控制在油层顶部,这样在钻遇泥岩时,有明确的方向,避免判断失误。
7)设计深层水平井时,目的层最好是油层组。
参考文献:
[1] 塔里木油田开发事业部.钻井监督指南.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年第一版
[2] 沈琛.地质录井工程监督.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6年第1版
[3] 本书编写组.地质监督与录井手册.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年第1版
[4] 本书编写组.钻井手册(甲方).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2年第1版
[5] 郎东升. 油田开发水淹层录井评价技术.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6年第1版
[6] 郎东升. 油气水层定量评价录井新技术.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年第1版
[7] 卫扬安.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录井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西南石油学院硕士论文,2005年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机械制图实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