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0-08 17:2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文化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儒家文化的内涵

篇1

关键词:善德文化;儒家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9-0085-03

自文化这个概念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对文化的定义从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没有取得过完全一致。但是从一般层面上讲,文化学者都比较倾向将文化的概念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这也是通常人们提及的文化。

善德文化,湖南常德一张得天独厚而又极富特色的文化名片。文化视野下的善德,位居意识形态领域,是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显现。笔者以为,善德文化与其后2000年形成并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的儒家文化间有着极其紧密的传承关系。

一、善德文化的内涵解读

“常德德山山有德”,善德文化发源于常德德山,因善卷先生而成名,其源可上溯至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比肩同步。

从历史渊薮的角度讲,善德文化是毫无争议的传统文化;从受认同程度的角度讲,善德文化是少见的为所有朝代、所有种族、所有宗教、所有社会层面、所有学术流派都尊崇和推行的优秀文化。

什么是善德文化的内涵?

从字面上看,善德文化可分解为“善”、“德”两个方面。

“善,吉也。”(许慎《说文解字》)“善”字的构造属于汉字六书中的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善的本义即是吉祥,引申为美好,慎重,高明,熟悉等义。

“德,升也。”(许慎《说文解字》)我们今天看到的“德”字,是现代楷书的写法。在甲骨文中,“德”字也是个会意字,它的左边是“彳”(chì)形符号,它在古文中是表示道路、亦是表示行动的符号,其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这个字在甲骨文里的本义是:行动要正,而且“目不斜视”,能做到这点即可谓之“德”,也就是道德、品行。

经过汉字的演变,“德”字逐渐成了形声字,从彳(chì),(dé)声。从

「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所以许慎解释为“德,升也。”

德字引申为恩惠、仁爱、心意等义。

由是观之,善、德,几乎涵盖了人类一切高尚美好的品行。

我们再把目光转到史书典籍对善卷先生的记载和评介上,善德文化的内涵就应该呼之欲出了。

善卷先生为武陵人氏(常德始于西汉初年设武陵郡),有大量历史记载可资佐证:

南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载:“武陵县东十五里,枉山之上有善卷坛,古传善卷隐此山。”上古时德山称为枉山,屈原在《涉江》中留下了“朝发枉渚兮,

夕宿辰阳。”的句子,“枉渚”即德山,尽管有人对此质疑,然而紧随其后的“入溆浦余徊兮,迷不知吾所如。”一句清晰而又无可辩驳地指明了当年三闾大夫从位居沅水下游的德山溯江而上的行踪。到了隋初,朗州(常德隋唐为朗州)刺史樊子盖因善卷曾隐居枉山,将枉山改为善德山,藉此感念、弘扬善卷先生的善德精神。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据此设常德府,从此,善德山便以德山名,德山亦成为善德精神之象征。唐咸通元年(860),朗州太守薛廷望重修“善德观”,清嘉庆三年(1798)常德知府胡文铨主持重修“善卷祠”,千百年来,善卷先生与善德文化互为表里,交相辉映,长存此间。沅水汤汤,德山苍苍,香火延祚,万众景仰。

善卷先生之品,善德文化之魂,堪与日月同辉。

其一,修身立德,孜孜求道。民间数千年来口口相传着善卷先生的善举,据《左传》记载,常德一带在善卷先生所处的时代“辟在荆山、荜露兰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实为僻远蛮荒之属。善卷先生一是以开启民智为己任,主动承担起对乡邻的启蒙教化、习作农耕之职,使其民风淳朴、勤谨有礼。二是公而忘私,敢于舍小家为大家,传说他在引领民众防汛时命其子以身堵堤,百姓无不为之唏嘘,善卷垸之名即由此而来。《吕氏春秋・下贤》中提到:“善卷,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意即善卷先生虽为人微言轻的一介布衣,却因为德行高远,修得了天地间至高无上的“道”,便使得王权富贵、功名利禄相形见绌、黯然无光。用今天的话来讲,即善卷先生以其巨大的人格魅力和非权威影响卓然存世,虽则桃李不言却也下自成蹊。

其二,为帝者师,为黎民谏。据《吕氏春秋》慎大览o下贤记载:“尧不以帝见善卷,北面而问焉。”此举缘于“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吕氏春秋》慎大览o下贤)相传善卷先生藉此对尧帝灌输了许多爱民务实的道理。

其三,坚辞帝位,道法自然。据《荀子o成相》记载:“请成相,道圣王,尧、舜尚贤身辞让。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庄子o杂篇・让王第二十八》记载:“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

由是观之,善德文化的内涵即为: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心系苍生的人本精神,鼎故革新的开拓精神,内外兼修的尚德精神的集中体现。

二、善德文化是儒家文化的根基

儒家文化即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儒家文化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所创立,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因儒家学说为中国历代统治者推崇,被尊为主流文化以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不断为后学继世传承发扬光大,因而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主导地位。

儒家文化的思想根基即是形成于上古时期的善德文化,以下几个方面足以为证:

其一,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发源于常德德山的善德文化,因善卷先生而成名。我们从上述《吕氏春秋》、《荀子》等典籍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其源可上溯至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其资历几乎与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同样久远。而儒家文化形成于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距今仅2000多年的历史,较之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是不折不扣的”新生代“。

其二,从创始者的角度比对。善德文化的创始者为善卷先生,善卷先生视王权富贵为粪土,终生一介布衣,以引领乡邻筚路蓝缕开垦农耕文化以及开坛授徒传道教化为要务,为乐事,《吕氏春秋・下贤》论及帝尧拜善卷为师事时提到”尧,天子也;善卷,布衣也。“在他的努力下,昔日的荆楚蛮荒民风淳朴,勤劳善良,知书达礼,以至英明睿智的尧为其”德行达智“深深折服,自愧弗如,虔心求教。

儒家文化的创始者为孔丘,《史记o孔子世家》载:”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他一生主要精力都是从事教育,弟子三千人,贤人七十二,其中不乏治国栋梁。孔丘在世时已声名鹊起,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和万世师表。

穷则独善其身,把治世经国的理想和主张寄托在对教育对象的细心培育教导上,为帝者师,为王侯将相师,为教化生民而皓首穷经,此为二者有着惊人相似的经天纬地之举,而善卷先生生于上古时代,其壮举无疑为后世孔子追随仿效之表率楷模。

其三,从两种文化的涵义分析。善德文化之魂惟”德“一途,儒家文化之神在”仁“一义。

老子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从”德“字的结构进行分析,认为它不仅表示看得见的行为正直,而且也潜藏着内在的心之正直。因此,德代表了一种最为高尚美好的内在的品格和价值观。几乎涵盖了公而忘私、先人后己、自律修身、以人为本、改革创新、淡泊名利等所有的美好情操,又外延至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德“堪当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

“仁,亲也。”(许慎《说文解字》)仁是会意字,从人,从二。本义为博爱或人与人相互亲爱。儒家经典对此解释为“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

在孔子看来,“仁”是一种包罗万象的伦理道德,透过《论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仁”的解读:“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可见,“仁”乃是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最高道德规范准则。在儒家著述中“仁”的表现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以仁为本体”。坐实在在具体的行为规范上,“仁”表现为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对人则有爱心。孟子把“仁”推及为“仁政”。

可见,“德”与“仁”除了字形上的差异外,几乎如出一辙,都是人类最美好的道德情操,都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广阔无垠的外延,都寄托着圣人的人生社会理想,都是维系社会和谐稳定,规范人际关系的重要依据。从“德”到“仁”,可谓一脉相承。

三、儒家文化对善德文化的集大成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也”(《孟子・万章下》),“集大成”是孟子用来颂扬孔子且为古往今来有识之士高度认同的溢美之辞,意即孔子的儒家文化集古圣贤之大。这句话恰到好处地阐明了善德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关系。

善卷先生当之无愧跻身古圣贤之列,晋朝皇甫谧编撰的《高士传》不但将善卷先生收录其中,并且还给以了极高的评介“善卷者,古之贤人也。尧闻得道,乃北面师之。及尧受终之后,舜又以天下让卷。”“许由善卷不降节於唐虞之朝,是以易有束帛之义,礼有玄之制。”儒家文化集古圣贤之大成,其中自然包含着对作为其根基渊薮的善德文化的集大成,这种承继,在以下方面尤为明显:

其一,系统性。如前所述,文化特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方面。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而存在的文化,博大精深,自成体系乃是题中应有之义。由于善卷先生处于洪荒蛮古时代,人们囿于物质条件的制约,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无法对自然社会作更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因而今天我们所接触到的善德文化,都是散诸后人的零星记载和民间的口头传说,给后人在微观层面上认识善卷先生和深入细致地探讨研究其思想体系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而儒家文化则完全自成体系,其代表人物为孔孟,其传世经典为《十三经》,其核心思想为“仁”并由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学,其实践意义为强调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并成为指导性的原则。儒家文化这个理论体系所寄寓的儒家理想,综合起来即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横渠语录》)

其二,深刻性。牛顿有句很富哲理的名言:“如果我比笛卡尔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肩上的缘故。”这里不妨藉此说明善德文化和儒家文化之间的承继关系问题:善德文化如同奠基者,从无到有劬劳开垦,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备的道德文化思想体系架构并将之高高矗立在了思想的荒原上;儒家文化继往开来,站在巨人的肩上登高望远,发现了更为瑰丽的景色并将之整理、拓宽、深化。

正如当代大学者冯友兰所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北京 中华书局1961年)这句话恰如其分地印证了儒家文化的“为往圣继绝学”,善德文化就是最重要的“往圣”,儒家文化在对往圣绝学的承继中,显示了强大的理论张力,通过不断挖掘深化,开拓了中华民族尚德文化的新境界。譬如作为儒家思想体系核心的“仁”,其核心地位的确立,即是孔子将其从美德行列中中超拔提升,并一再动心忍性,敏求善思,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乃成。

其三,广泛性。自董仲舒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文化的地位不断攀升,儒教逐渐成为传统的国家宗教,也成为传统文化的灵魂和象征。由于历朝统治者的推崇重视,儒家文化在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中始终一枝独秀引领,未曾遭遇陷其他文化于灭顶的文字狱、查禁、兵燹之祸一类厄运。儒家思想被视为治国安邦的理论指导而不断发展,儒家经典保存完好,儒家学者才让辈出,儒家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傲视群雄并随着文化的交融交流远涉重洋,名动海外,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亚洲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德仁并茂,日月同辉。善德文化亦藉此载体的宏盛而发扬光大,源远流长,避免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烟消云散,泯然湮灭。

参考文献:

篇2

关于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关系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较多学者认为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起了阻碍作用;虽也有一些学者肯定儒家文化的积极作用,但缺乏有说服力的论证。近来,乐爱国教授以其新著《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中华书局出版,2002年12月第1版)对此问题进行了全新的探索。该书以翔实的史料和严密的论证对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关系问题给了出色的回答。全书共20余万字,分为导论和正文五章。正文的前四章按照各历史时期对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关系分别作了论述,既讨论了历代儒家学者对自然、对科技的研究,也具体分析了儒家文化对于科技发展的影响。最后一章则从文化与科技关系的角度对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关系作了综合性的概述。

从总体上看,《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的最大特点是把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比喻成文化母体与科技胎儿的关系,从而把古代文化与科技统一起来。据此,作者在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以下两个重要的学术观点:一是儒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科技内涵。长期以来,儒家文化常常被误解为科学的对立面,或与科学无关。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对儒家文化缺乏全面了解而造成的。作者根据儒学史和中国科技史的研究认为,儒家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科技内涵,其理由有二:其一,儒家经典诸如《大戴礼记·夏小正》、《诗经》、《尚书·尧典》、《礼记·月令》等包含着丰富的科技知识;其二,历史上有众多儒家学者参与科技研究,并作出了贡献,尤以朱熹最为突出。作者认为,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够包容科技,是由于儒家的最终目的在于“求道、为学、致用”,而这一切又都必须通过研究自然、学习和研究科技才能实现。

至于孔子反对“樊迟学稼”,以及诸如“奇技巧”等说法,作者认为应当作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以此为据来证明儒家鄙视科技。二是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儒学化的特征。以往人们在研究古代文化和科技的关系时,大都将二者割裂开来。作者则认为,科技是在文化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必然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成长于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国古代科技亦是如此。作者打破了过去将文化与科技割裂开来的研究方法,重点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深刻影响:一是儒家文化对科学家的影响,中国古代科学家成长于儒家文化的氛围中,他们的人格素质,价值观、学识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甚至与儒家没有明显的分界;二是儒家文化对科学研究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儒家文化影响了科学家的科研动机、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儒家文化这种深刻影响的结果,便是使中国古代科技具有明显的儒学化特征。

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科学的许多方面都与儒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科技中的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和农学五大学科都具有显著的儒学特征,中国古代的科学是儒学化的科学”。正是运用这种把古代文化与科技统一起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中国古代科技与儒家文化的密切关系,作者断定:“虽然不能排除儒家文化对于古代科技的发展在某些方面也可能具有某种程度的负面作用,但从总体上看,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状况看,儒家文化对于古代科学的积极影响是占主导地位的。”

这样也就纠正了以往一些学者以为儒家鄙视科技、对古代科技发展起阻碍作用的观点。乐爱国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哲学与科技关系的研究,著述颇丰,功底深厚。他的《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不只是从一般的逻辑推理上而是立足于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立论,从儒学史与中国科技史的结合上进行论证,而且发掘出许多新的研究资料,因而有相当充分的说服力。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潘富恩先生为该书作序,并认为,这部专著“将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历史发展作了精详的论析,脉络清晰,而多有创建,是一部开拓性的专著”。

篇3

一、儒家文化的内涵

儒家文化包括社会、国家和个人三方面的内容,提倡要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具体阐述开来包括大同之世、以礼为纲和忠信笃行,是指人要通过对社会、国家有所作为才能实现个人理想,并且具有天人合一的和谐性、刚健有为的自强性和中庸尚和的贵和性,其主张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即使力量有限也要积极乐观向上地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儒家思想文化在当时维护了国家统治秩序,也为当时的生命个体创立了可靠的精神支柱,还从根源上培养了中华民族的优良的民族精神文化,其对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人类都产生了积极作用。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在治国文化的发展中成就显著。作为影响深远的文化圣人最终却没有完成自身的政治抱负。没有民主选举和运动革命的时代中,最合理的方法就是获得君主的赏识。在“学而优则仕”的朝代中,很多人靠文作品的创作体现自身的才华,实现政治抱负。不同的作家在其作品中体现不同的治国思想。

二、儒家文化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一)儒家文化在文学载体中的体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富含儒家思想的不同文学载体。作品的文学载体服务社会和文学的目的是不同的,传达儒家文化思想的文学载体也有很多类型。作家在文作品的创作中融入了独特的想法,既展现出了儒家思想又体现自身的才华。李白是豪放派的典型人物,其作品特点是粗狂放荡。陶渊明是田园派的创作代表,其表现田园风情的作品特点悠闲恬静。这些展现独特人格魅力的文学作品,通过儒家文化表达自己的治国处世理想。同时,在漫长时代更迭的进程中出现了多种具有不同风格特点的文学体裁。例如唐朝比较盛行的诗歌与传奇小说开始应用性很突出,着重是对文学创作者的文学造诣和水平的体现。传奇小说容易让读者理解目标,但需要很长的创作过程且其情节发展悠长曲折。其以人们平凡生活为载体表现自身的理想,与诗歌相比,对儒家思想的承载和传播更加深广。精湛短小的诗歌能够迅速、直接地展现儒家文化,更容易得到君王的赏识,进而成了古代作家常用的文学载体。同时,诗歌还有词、曲、赋等形式,让读者欣赏到文学的美也能得到儒家文化处世的警示[2]。

(二)儒家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儒家文化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等在一段时期内受到社会的赞扬。社会发展中有些理念已经为社会所弃用,但是其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其他思想无可比拟的。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儒家文化思想,例如在《水浒传》“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中,鲁智深为了金氏父女出头拳打镇关西。在等级森严的古朝代中,体现爱国思想的作品往往还包含着对君主的仁爱,表现了“民本合一”和对王朝君主的爱戴。但是体现对社会制度不满和反对的作品较少,而且仅仅表现是消极出世的思想。《屈原》把自身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消极处世的理想相结合。因此,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还是以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爱戴为主,对现实的不满这种朴实的观念没有独立地体现。《离骚》以想象神游倾诉自身的理想和提升自身人格,其并没有把消极和积极的思想独立分开表达,完全是一种依附认同的双面性质。在后期的很多作家包括范仲淹、陆游等文学圣人的作品也具有双面性质。作家思想依然受到君主的阶级统治思想的主导。

(三)儒家文化在文学作品创作方式的体现诗歌“言志”“表情”“写意”“传神”的过程发展中,作品更加聚焦在作者心理上,是精神和思想的逐步融合。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影响下这些表现型的作品体现文学作者的主观情怀[3]。比如杜甫的作品由反应社会现实转向集中于表现自身的情感。孔子的作品在发展过程中,也是由表现政治理想期望得到任用转变到以表现自身感悟。因此,作家作品以积极入世的心态来表达对现实的情感,其实是以写实来抒意。

三、结论

篇4

避暑山庄的文化内涵丰富,作为中国最后王朝的皇家园林,它展示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更为重要的是,避暑山庄中处处显示着儒家文化对其的影响与渗透。这是因为在康熙统治时期,在保留草原文化的基础上,格外注重儒道法思想的推崇与提倡,并认为儒家文化的传承与提倡是巩固社稷之根本。因此,避暑山庄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之美,更为重要的是,儒家文化渗透在避暑山庄的方方面面。

一、避暑山庄与儒家文化的联系

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坐落于河北承德,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朝代,它的历史地位极高,不仅是皇帝避暑休闲的圣地之一,更为重要的是,避暑山庄还是实际上的第二政治中心。因此,避暑山庄还肩负着政治功能,要想巩固统一,获得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就需要对百姓,对民众进行思想上的引导。而儒家文化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一直对百姓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并占据着很高的地位。康熙、雍正、乾隆在对避暑山庄进行修建和完善时都极为重视儒家文化的融入,以实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大一统。可以说,儒家文化是避暑山庄的精髓血脉所在,它不仅体现了清朝的治国安康理念,也反映了儒家文化对草原游牧民族的重大影响。

二、儒家文化对避暑山庄的渗透

(一)儒家大一统思想对避暑山庄的浸染

在儒家文化体系中,大一统思想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而历代王朝为了完成国家的大一统都在不断努力。康熙被很多人称为是千古明君,在康熙执政时期,经济繁荣,国家稳定,奠定了大一统的格局。而避暑山庄作为皇帝避暑休闲的重要场所,它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儒家大一统的思想。可以说,避暑山庄的建成也是大一统思想的重要标志之一。就避暑山庄的修建来看,它继承了中华古代优秀的园林建筑技术与艺术成就,同时在修建上加以创新与发扬,使得避暑山庄成为我国优秀园林景观的集大成者。这对于由一个少数建立的王朝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体现了统治者大一统的决心与崇高追求。山庄中的石碑刻字也能深刻体现大一统这一理念,这些石纹刻字中有纯汉文、纯满蒙语,也有汉文与满蒙语相结合的,这些石碑也是大一统的重要见证之一。

(二)儒家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思想对避暑山庄的渗透

儒家思想中强调推己及人,这是孔子思想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重要表现。这一理念在避暑山庄中也有极为重要的渗透于展现。这是因为,避暑山庄的修建还有个重要的背景,康熙曾在《避暑山庄百韵诗》中对修建避暑山庄的目的和意义做出了阐释。建立避暑山庄不仅是为了皇帝能消热避暑,更为重要的是,将避暑山庄修建于塞外(河北),是为了帮助四十八旗减少进塞的心理压力(承德气候凉爽温和,大大减少了很多少数民族感染上天花的几率),同时也满足边疆少数民族能面见圣上的心理需求。因此,建立避暑山庄是“盖殆万世之缔构”。避暑山庄在修建时也将政治、文化因素全部考虑其中,减少了少数民族的顾虑与问题,很大程度来说这也是儒家思想仁者爱人,推己及人思想的重要体现。

(三)避暑山庄中透露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

修身强调的是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素养,乾隆和康熙都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特别是乾隆,他对于儒家文化更是达到了一种近乎痴迷的状态。不管是乾隆皇帝的题词、诗歌,还是生活喜好,都强烈地反映了儒家文化中的思想价值理念。而宫殿的命名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正宫主殿被康熙帝题名为“澹泊敬诚”,主殿内青砖灰瓦,没有华丽名贵的装饰,更多的则是淡雅古朴,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儒家文化中朴实无华,远离奢华,担负起治国安邦重任的责任和使命。

(四)和而不同思想的渗透

论语中这样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合而不知”,这充分说明了和而不同思想在儒家文化中的重要影响力。避暑山庄中对和而不同理念做了新的阐释与展现。避暑山庄将平原的广阔与山峦的迭起结合起来,多种文化相互交融。不仅展现了草原的广袤无垠,一马平川,也将山峰的高耸险峻展现出来,而江南地区的水光洌滟又通过湖区显现出来。从高处看这湖区,平原,山峰层层过渡,就像一幅风光秀美的风景画。

篇5

关键词:儒家文化;精神;价值观

千百年来,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在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可以说,儒家文化影响了整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性格养成,直到今天,儒家文化依然渗透在中国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开始关注中国。而作为中国精神和价值观引领的儒家文化也备受世界瞩目。在世界各地兴建而起的孔子学院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儒家文化的精神

儒家文化精神的基础是“和”。这种“和”包含在世间万物的发生发展之中:自然界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和”,人与自然界共处之中的“和”,人与人在沟通交往中的“和”,人类的皮囊外表和思想精神的“和”等等。这些“和”的概念经过几百年的沉淀被一代代大儒研究、继承、发展,最终被总结归纳为“天人合一”。虽然儒家所衍生出来的各个分支对“天人合一”理解的角度和论证的方法不同,但究其本质都是秉承着“天”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人在天地之间获得生存发展,领会生命真谛,陶冶个人情操,感悟人生价值。在儒家文化所推崇的“天人合一”中,人与世间万物是平等的关系,既不是人类无节制的向自然界贪婪索取,也不是人类过度崇拜自然一味俯就[1]。除了儒家所说的“天人合一”,“天”和“人”本身也是“和”的体现。这里的“天”所指的不是天空,而是天地世间的万物。所谓“天”的“和”,即世间万物的相生相克、生命的生老病死、天象的四时交替。世间的一切小到一个个体,大到整个天地之间,无不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终而复始的循环往复。正如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此外,“人”的本身也体现了“和”的概念。对人类来说,人的个体会经历从出生到衰亡的过程,但对整个人类族群来说是整体中不断的出现新生和死亡,正是在这种“生”与“死”的交替的和谐之中人类这个大的族群被延续了下来。此外,人与人之间也体现了“和”的概念。儒家思想尊崇“礼”,制定了维护“礼”的三纲五常,规范了社会等级,使人与人之间存在了地位差别。但是正是这样一个充满了规范的社会,也体现出“和”的精神。儒家思想当中的等级规范不是地位尊卑的限制,相反,正如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是对处于每一个等级的人都一视同仁,这种等级制度并不是为了区分人的三六九等,而是为了让人们能各司其职,依照自己所处的等级做自己该做的事,让整个社会有条不紊的循环发展。即使是一个独立的人也体现了“和”的精神。例如,正是因为人体的各个器官之间的“和”,所以中医才能够通过望闻问切观其表而知其里为病人开药[2]。

二、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关于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可以借用《左传》一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襄公二十四年》),《左传》中提出的“三不朽”就是儒家文化中对价值次序的总结。立德,是指建立超越于常人的高尚品德,成为众人的楷模。儒家之所以推崇圣人尧舜禹汤文武周孔就是因为这些圣人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儒家文化的价值观中认为拥有高尚的品德首先要做到能为普罗大众做到“俯首甘为孺子牛”;其次要做到在国家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能坚持自己的操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综合上述可以得知,在儒家文化中的价值观中最重要的是为集体、大多数人服务的大德,正如孟子所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文化价值观中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只有在迫不得已无法做到“兼济天下”的情况下,才只能退而求其次“独善其身”。当然,立德不仅仅局限于人,从国家层面上来说也需要立德。以道德作为价值基础来构建整个国家体系一直是儒家所推崇的治国之道。当整个国家的人民都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那么整个国家就会按照既定的规范发展下去,高尚的道德能保证上行下达、保证国泰民安。可以说以道德治国是儒家的理想。然而在实际治理国家时,却很少能做到以德治国。因为各国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没有哪个国家会愿意与一个道德高尚却无法达成利益共识的国家结盟,因此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以德治国只能作为一种理想无法付诸实践[3]。儒家文化价值观认为,只有建立在“立德”的基础上的“立功”和“立言”才真正具备实际价值。换言之就是立德为根本,立功立言为用。“德”是形成“功”与“言”的基础,只有拥有高尚的价值观、具备良好的品德,才能功成名就著书立说。因此,从地位上来说“立德”高于“立功”和“立言”,“立功”“立言”要以“立德”为基础,而“立德”却不见得一定要“立功”“立言”。其次,在“立功”和“立言”两个方面,在历史上多是“立功”高于“立言”。自隋唐以来,中国采用科举制度用人唯贤,如若文人想要“兼济天下”就必须经历科举以“立功”为前提。因此纵观历史,流芳百世的文人墨客和思想家大多身负官职。与前两者相比,“立言”的价值显得稍逊一筹。儒家价值体系中也同样认可实践大于理论的观点。正如理学家曾说“托诸空言,不如实行之深切著明。”

三、结束语

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即使在科学技术学术知识高度发达的现在,儒家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依然能广泛适用。我们不应因儒家文化的古老对其全盘否定,而应该“知己知彼”认真进行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选择的继承,更好的利用儒家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学智.儒家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1:88-95.

[2]包虹.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D].沈阳师范大学,2014.

篇6

一、仁的概述

“仁”是孔子提出的最高道德原则和道德评价标准,是儒家思想道德规范的最高准则,在《论语》中,言“仁”者五十有八章,“仁”字凡百有五见。所谓“仁”就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尊重人,爱护人,礼待人,重视人的价值和主观能动性。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是其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的出发点。

孔子仁的思想内容包括了十个方面:

(1)礼,礼是实行“仁”的目的。(2)孝悌,孝悌是实行“仁”的基础。(3)义,义是实行“仁”的标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见利思义”《宪问》。(4)忠恕,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5)知勇,知勇是实行“仁”的首要条件。孔子把知、仁、勇联系,作为必就行的三要素。(6)恭宽信敏惠,这是实行“仁”的必要条件。(7)俭、好学,这是实行“仁”的要求。(8)中庸(道),这是实行“仁”的标准和境界。(9)温(温和)、良(善良)、恭(敬)、俭(节俭)、让(谦让),这指的是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的德行。(10)刚(刚强、果断)、毅(坚毅)、木(质朴)、纳(言语不轻易出口)、直(质直,直道而行),子曰:“刚、毅、木、纳近仁。”

二、仁的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一)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样性

儒家文化的教育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包括六艺、四教、四书五经等。其中,四教指文、行、忠、信,这是有关政治道德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这是为全面培养受教育者的技能技巧而设;《诗》、《书》、《礼》、《易》、《春秋》)是为提升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而开设,并长期沿用,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至此“四书五经”一直是儒家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升学、就业压力增大,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严重的甚至产生心理疾病。心理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乐观点的心态和顽强的意志,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孔子尤为欣赏颜回“身居陋巷,乐在其中”的豁达乐观,认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强调“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向上心态;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是一个人担当重任、成就事业的必经历程。儒家文化中这种重视苦难经历的思想及其倡导的自强不息、刚毅不屈的积极进取精神,有利于增强受教育者直面挫折的自信心,培养他们拼搏进取的积极向上心态;有利于克服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实现心理教育的目标。

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高校的道德教育也有着丰富的内涵,如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等。儒家道德教育以“孝”为根本,“百善孝为先”是传承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内容都是家庭美德教育的正面素材。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应该继承并发展儒家文化推崇的诚实守信、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

“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巫医”(《论语?子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强调有恒心,立长志;“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强调省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为政》)、“言必行,行必果”(《论语?学而》),强调学思并重、诚实守信。此外,教学相长、身体力行等思想都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和说服力

篇7

一、商帮的经济促进明清浙西古建筑的发展

1.兴建徽商儒家文化的民居。明清时期的浙西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所受到的商帮文化影响也是极大的,其古建筑群的设计也是带有不少商帮的文化特征,如代表徽商文化的人文气息,偏有儒商特征,儒家思想文化,全部都体现在衢州传统民居上。以开化霞山郑宅民居为例,自南宋时期孔氏族群从南方迁徙到衢州,世代相传的儒家思想文化对浙西衢州的古建筑群影响极为深远。明清时代的衢州徽商的民居,大多具有这种儒家风格的设计,从大院内观去多有与读书有关的楹联,楹联上刻着惟有勤俭,才是正路,这都反映出徽商的儒家文化的观念。屋内还设计规划了书房,如“翰轩居”书房,书房摆有红木茶几,雕花窗户,每一处都彰显出文人书卷气息,另外在开化霞山郑宅中牛腿、隔扇门处都雕有一些类似于田园山水的文人题材。还有些牛腿上刻着“忠、信、孝、悌”篆书,有着不俗的寓意。从宅中的每一处都可以看出,徽商的儒家气息都体现于建筑方面,并且融入建筑装饰中,从建筑方面亦可以看出徽商儒家文化对于整个的融会贯通做得极为彻底,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2.修建龙游商帮宏伟的庙堂。在浙西的古建筑中,磅礴大气的庙堂较为常见,此为龙游商帮的历史遗物。龙游商帮在当时投资修建重点建筑之一便是庙堂,庙堂是最为凸显龙游商帮的商人富气奢侈的文化。占得天时地利人和,财富万贯缠身,正好当时在明清时期是龙游商帮最为活跃的时期。由于钱财不缺,龙游商帮也乐此不疲的到处兴建庙堂,留下属于龙游商帮的历史遗迹。而现如今衢州大多数庙堂保存较好的都建于明末至清代时期,正是龙游商帮财富丰厚的结果。据文献记载,纸商林巨伦积累的上千万的财富,用于修建庙堂祠堂,联合贺田族内,创立宗谱。庙堂在建筑上所崇尚的是宏伟庄严,大气磅礴豪华的特色。以龙游滋树堂为例,始建于清道光晚期,从建筑的外形到建筑的内部无不彰显着龙游商帮的财富丰厚之处,建筑门楼采用的是仿木结构,四柱三楼重檐牌楼式门楼样式,屋内各类摆饰十分精细,雕有山水花鸟、鲤鱼,寓意非常,代表着喜庆吉祥,后代子孙延绵,事业有成,内容丰富。另有用于镇宅辟邪的石狮,彰显威严。这些建筑物结构宏伟、大气磅礴符合龙游商帮当时的商人文化。

3.兴建浙商公益性的书院。据文献记载,纸商傅元龙曾说,一生中若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要付出全部心力去完成。修建书院、路桥、庙堂等等,与大家共同努力为之。其中包括著名的凤梧书院,修通驷桥、明伦堂。纸商林巨伦以一己之力独资修建石虹塘寺、马戌口凉亭、竹溪诸桥,修建石桥等等。对于这些公益性的建筑,浙商十分热心为之,所以,在修建书院及公益性建筑方面,浙商都是积极捐资,不遗余力,广建书院及公益性的建筑。如朱彝尊故居曝书亭,因朱彝尊著作《曝书亭集》闻名于世,曝书亭是一座经典的浙西古建筑物,由于年已失修,建筑物墙体大面积剥落,在1963年正式对朱氏家祠修葺,并将祠堂内的朱彝尊石刻像移入石壁当中。室内存有不少有关朱彝尊的手书条幅、“曝书亭”全景的画卷以及一些历史文物。在建筑物的中心处,环境素洁幽雅,荷塘上曲折石桥,曲折幽静,很有一番诗画江南的味道,是整个曝书亭最为有名的景点之一。亭子的东面有假山,六峰亭翼然其上,曝书亭质朴淡雅的艺术风格,完美无缺的结构布局,体现出浙商在修建公益性建筑时的文人尔雅的风韵。

二、商帮文化对古建筑群审美文化的影响

1.建筑儒家思想的文化内涵。在浙西古建筑群中以衢州的古建筑为典范,而衢州的古建筑不得不提徽商儒家文化的影响,此为衢州的古建筑中最突出的文化内涵形式。在浙西衢洲古建筑民居中,民俗建筑装饰文化与儒家文化紧密结合,具有特定地域风格,反映出不同商帮文化所呈现出的社会历史环境。比如,开化霞山郑宅民居中,牛腿上刻着“忠、信、孝、悌”四篆书,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必须要以孝、忠等儒道严格恪守,据文献记载,宗族宗亲,必须以礼相让,后代子孙如不遵守此规矩,以后民众也会失去这个规矩。王安石在《周官新义》中也说道“:礼俗,以驭其民者。其民所履唯礼俗之从也。”徽商的儒家文化影响的不仅是当时的建筑,还影响一些民众的思想。民众为反映出这些孝道,在建筑装饰上做了大量文章,例如柯城区航埠镇万川村的陈氏祠堂,门窗上雕刻《二十四孝》图,有“王祥卧冰求鱼”“、孟子哭笋图”“、二十四孝”等等,儒家思想的文化内涵已深入至衢州古建筑群的文化精神当中,体现出建筑家主对儒家文化的崇尚。

2.建筑装饰体现时代审美观。龙游商帮在建筑上要求磅礴大气,徽商则是加入儒家文化,各有所需,各有所表,建筑匠人在进行建筑装饰艺术时,针对不同建筑家主的爱好分别设计,表现形式因人而异,经商者要求建筑装饰摆饰雕上有关福禄财运元素,加官晋爵者则多取仕进题材,文人雅士则要体现隐逸之乐的文化内涵。在建筑装饰细节上同样要求十分精细,在不少的建筑摆饰上也是运用美好寓意的做法,人们都希望可以有好的生活。从精巧的雕刻细节中可以知道商人祈愿发财的愿望。方式多样化,如镇宅辟邪的石狮,狮身上刻有古币图案,寓意钱财滚滚而来、如意发财美好生活的愿望,是龙游商帮作为商人文化中的希望发财的愿望。雕有山水花鸟、鲤鱼,寓意非常,代表着喜庆吉祥,后代子孙延绵,事业有成,年年有余,是商帮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建筑装饰元素。建筑装饰中物件符号的美好象征,是历史的文化传承,让后来人熟悉这装饰物件所代表寓意,成为该物件特定的符号,以达到传递美好祈愿的效果。由于现今商业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逐渐奢侈,建筑装饰创作逐渐将社会审美文化引导得别有一番味道,从原来别的题材转向民间题材,其审美标准逐渐向民间建筑靠拢,转向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世俗大众思想,表现出整个社会对建筑装饰的审美观标准,这种规律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审美常识。

3.建筑历史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所遗留下来的历史对于后来人的意义非凡,因为它体现的不仅是历史的变迁,更是当时中国人民对于“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态度,不可否认,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饥寒交迫的农民随处可见,商人却将钱财用于建筑房屋上,并不是说是谁的过错,只能感叹历史造就了一切,一栋栋大型的浙西衢州古建筑还屹立于历史的风雨中,诉说不与人知的过往。衢州古建筑总体上包含了许多的商帮的文化内涵,有徽商的儒家文化,龙游商帮的商人文化,以及浙商的美好祈愿等等,从这些建筑物的设计风格也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商帮都有崇尚的思想,美好的祈愿。让后来人可以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了解时代的发展趋势,每一座建筑物都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对后来人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影响。

建筑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述说当年的历史,也是很好的参考物,为现今的建筑业提供很多复古元素,无论从建筑的整体结构,建筑内部的饰品摆设还是雕刻方面所蕴含的意义,都是属于顶级的艺术造诣。现代的建筑物若想有那种文人书卷气的设计,则必须在衢州古建筑中寻找灵感,可以借鉴衢州古建筑而衍生出不一样的建筑风格,返璞归真,学习当时的商帮文化,因为商帮文化对于明清浙西的古建筑的审美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这其中包含了许多的因素,地域、宗教思想、习俗等一些商帮文化内涵。细节决定一切,建筑物中的雕刻装饰物也是属于学习重点之一,雕有类似于田园山水、花鸟、鲤鱼以及刻着一些勉励文字的篆书,建筑装饰的艺术文化内涵与具有教育价值的浙西衢州古建筑物可以说是社会的相互结合的产物,衢州古建筑物的装饰可以说是人文精神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这是铸就在商帮文化下建筑出大气磅礴建筑物的必备条件。

篇8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从古至今已深深烙印在华夏民族的精神血液里,各种习俗的养成、价值观的培养,无一不受它影响。通过研究不难发现,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仁”、“礼”、“自强”等思想是可以融合贯通到现代高校行政管理中来的。

二、现代高校行政管理

1.行政管理工作在高校如何体现?相对于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高校的亦然,都是为了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一定的工作目标,借助于一些行政制度和行政手段,指导并约束高校的教职工和学生,遵从各项制度和规范,从而实现它的管理职能,保证教育教学的有序开展。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体现为一种教学的辅助和保障。

2.行政管理工作在高校运行的本质是什么?从行政管理的工作本质来看,高校的行政工作就是为高校教师与学生提供行政服务的,我们应不断强调高校行政管理所具有的服务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

三、儒家文化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的精神框架和要义非常广博、丰富,包括我们平日熟知的大道之行、民贵君轻、仁义礼智信等。这些精神要义自古以来都对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人际关系的协调和均衡发展发挥了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我们单从它思想的“仁”、“礼”、“自强不息”三点来看。

1.“仁”的思想。儒家文化的本质思想就是“仁”,它作为处事的基本原则,对人际关系的和谐健康有重要意义。首先,“仁”的本质内涵是“爱人”。“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即自己想做到的、得到的,也要帮助别人做到、得到。自己不愿意做的,也不要强加于别人,这是为“仁”的方法。孔子认为,只要实行仁爱,就能协调社会矛盾,减少人际冲突,使社会和谐发展。

2.“礼”的思想。《礼记中庸》有这样的描述:“不学礼,无以立”。中华民族向来是礼仪之邦,为人处事有礼有节有度,这也是孔子一向提倡的社会规范和基本准则。这也是为什么在礼记中会有“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的说法。儒家文化对“礼”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放到实际生活中来看,如果每个人都能和别人和谐相处,那么整个社会就有秩序了,就规范了。

3.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尚且如此,何况人呢?人应该顺应天道的自然运行规律,强壮自身,拼搏向上,自强有为,进取不息。这才是为人处事的正确态度。《礼记》中也提倡“日日新,又日新”,这都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革新精神的具体体现。

四、儒家文化精髓在现代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1.以人为本。现代管理中的“以人为本”,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被管理者,看他们有什么基本需求,然后再来开展工作。针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来说,培养行政管理人员“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一方面,就是要以全体教职工和广大学生为主,以他们的需求为重,利用好手中的行政权力,想方设法为全体师生谋福利;另一方面就是管理要以服务为主,时刻牢记为全体教职工和广大学生服务的宗旨,不论大事小事都要保证服务,提供便利,把全校师生的满意度和认同度作为第一追求。

2.以和为贵。一般高校的组织结构和行政结构体系都很庞大、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具体分工,一件工作的完成需要很多部门和人员的配合,有时老师或学生办一件事情,往往需要跑很多个部门,找很多的人员。这就导致高校某些时候工作效率低下,各部门缺乏密切配合,如有问题出现,工作人员之间就很容易相互推诿埋怨,责任划分不清,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行政人员需要通过礼乐文化的熏陶,理顺组织关系,建立横向联系和垂直指挥系统,在处理人情与原则得与失、义与利、竞争与公平的过程中“以和为贵”,只有这样,学校才能高效运转,达到和谐发展。

3.进取创新。当下正处于新世纪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而高校就是进行知识创新的场所,这种高新环境下自然也要求从事行政工作的管理者不能间断学习,养成与时俱进的良好观念和习惯,以学习促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具备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的意识和潜能,想方设法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固有思路,敢于冲出藩篱,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新问题,找到新方法,时刻保持创新的激情和态度,并把它贯穿到日常的具体工作中来。

五、结语

传统儒家文化中,有很多思想精髓与现代管理的文化理念都是不谋而合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同一块未经开垦的“处女地”,这其中蕴藏的丰富的管理思想,还没有被很好地开发。这就为广大学者和管理者提供了一大片新的研究可能和领域。总而言之,高校的行政管理者在秉承固有规则和制度下需与时俱进,融合儒家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继承创新,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汇融合,借鉴互补的今天,以更大的包容性和创造力,建立起具有现代科学管理理念的高校制度和文化,以实现高等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宋蓓 单位:上海大学

参考文献:

[1]罗通.儒家文化与行政管理之研究.江西财经大学,2012.

[2]飞.传统行政文化的结构、功能与价值开掘.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

[3]张伟.儒家道德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山东大学,2008

篇9

儒家思想柔性精神中国舞蹈中国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遗存,是我国丰富的文化中蕴含民族精神最明显的一项,并且有着各个区域之间的舞蹈都具有着共通的神韵和风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形式。在中国舞蹈文化的发展中,儒家文化思想对其起到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儒家文化思想的“柔性精神”对中国舞蹈的影响是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比拟的。

一、在舞蹈中追溯文化源流和背景的重要性

在对舞蹈的学习中,对其文化源流和文化背景的追溯是十分重要的,虽然舞蹈是一种以肢体语言来传达精神的一种方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对舞蹈理论的探讨也是不容忽视的;理论探讨,是使舞蹈者领略舞蹈内涵的重要依据,能够使舞者对舞蹈文化的形成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将舞蹈所要表达的思想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几千年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虽说历年来出现了很多争议,但是不能否认,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儒家文化思想中的“柔性精神”对舞蹈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是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比拟的。在儒家文化中,无论是仁、义、礼、智还是忠、孝、廉、耻,都体现出了儒家文化的柔性思想。

从儒学文化的基本理念来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阐述,其核心思想和文化精神都是围绕着伦理本质和守诚观念来展开的,追求和谐的理想境界、中庸的心理结构和以“仁”“礼”等思想构造出来的社会秩序,以上所提到的内容,都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柔性精神。这种柔性精神可以说贯穿在了整个儒家文化思想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

柔性精神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主线,并且在中国古典舞蹈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古典舞中所展现出来的外柔内刚、刚柔相冲,以气韵为中心,就是儒家柔性精神的具体展现。通过将柔性精神结合到舞蹈中,从而使舞蹈的表现达到线条柔和,同时也包含了内在的力量,使我国古典舞蹈能够表现得更加唯美。可见,中国的舞蹈文化离不开中国儒家文化中柔性精神的影响,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要对舞蹈中存在的柔性思想进行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对提高舞蹈的表演效果有积极的影响。

二、舞蹈与儒家思想

舞蹈,是一门综合了多种艺术而产生的另外一种艺术形式,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凡是能够借着肢体动作来抒发内心情感的都可以称之为舞蹈,当人们的情感达到极致的时候,已经无法用语言或者其他形式来表达的时候,舞蹈就成为了最好的表达方式。由此可见,舞蹈源自于生活,并且能够反映生活,提炼生活,已经成为了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我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项组成部分,占有显著的地位,儒家学说经过历代 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上儒家思想的烙印。同时,在我国舞蹈文化中,儒家思想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从我国舞蹈的发展中看,无论是舞蹈的外在形式还是内在的含义,无一不透露了人对美的意境的追求,同时也展现出了深层次的思想,因此可以说,我国的舞蹈文化从起源上就与儒家文化有着某种一致的地方,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随着儒家文化的深入而打上了儒家的烙印。由此可见,研究中国舞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是很有必要的。

三、柔性思想在中国舞蹈中的教育理念

在对舞蹈的演绎中,所要突出的不仅仅是肢体动作的美,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灵撞击所产生的美,而这种美就是中国舞蹈中所突出表现的柔性之美,是一种以和谐、均衡、协调统一为特点的一种美的感受,是舞蹈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态,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相结合的产物,在二者统一的基础上,使人感觉柔和、愉悦、舒适,从而给人以美的感受,使舞蹈的本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中国古典舞的角度来看,中国古典舞是在各个民族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创造和整理,并且加上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舞蹈。在我国古代的文论与画论之中,就有所谓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之分,这二者同样也适用于古典舞的艺术表现中,在柔性的飘逸动荡中,将内在的气韵和生命力充分的展现出来,如掌上舞的赵飞燕,在对古典舞蹈演绎的过程中,将柔性之美表现的可谓达到了淋漓尽致。正是将这种柔性之美恰如其分地融合在舞蹈的演绎中,才能使舞蹈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实现其艺术价值。

柔性之美对中国舞蹈文化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的古典舞蹈,在民族舞蹈中,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中,也存在着对柔性美的标准,如人们常用描述自然形态的那种柔美来形容舞者高超的舞蹈技巧和优美的舞蹈动作,柔性美在舞蹈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贯穿其中,并且对民族民间舞蹈同样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可见,中国舞蹈文化的重要特征就是传统文化中的“柔性精神”的渗透和表现,将柔性精神合理的运用到中国的舞蹈文化中,能够在很大意义上将舞蹈美充分地展现出来,给人以美的感受。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舞蹈中,“柔性精神”的渗透和表现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特征,鉴于其对中国舞蹈起到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柔性精神充分地融入到舞蹈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把握舞蹈学科的核心思想,并将其思想内蕴贯穿在教学的过程中,使柔性精神在中国舞蹈中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李玉.浅谈中国儒家文化思想对中国舞蹈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2,(11)

[2]黄葶.中国舞教学中的柔性精神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0,(9)

篇10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沿着“孝德”的逻辑而逐步展开的,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代帝王均较为推崇孝德,“以孝治天下”是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主张。儒家所提倡的一系列道德,构建的一套道德体系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不光是对中国乃至对中国周边邻国一体的整个“儒家文化圈”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其中儒家孝文化中所倡导的孝德更是整个儒家道德的一个核心。对于“孝”,中国古代诸多思想家尤其是儒家学派的学者们纷纷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相关诠释。《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不违礼)。”那么,什么是无违呢?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由此可见,孔子对孝有两个标准,即对老人生前的无违和死后的无违。在孟子看来,“孝”主要指的是“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也就是说遵循孝德,就是要让青壮年利用闲暇之日接受孝悌忠信的道德教育,在家里服侍父兄,在社会上事奉上司。东汉的许慎在其旷世著作《说文解字》中对“孝”是这样解释的:“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此外,《尔雅•释义》中对于“孝”的释义是“善父母为孝”。这也就是说,所谓孝,那就是要善待自己的父母双亲,以一种善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父母,同时在某种物质层面而言就是要将好的东西侍奉给自己的父母。

由此可见,对于“孝”的释义,诸多名人志士均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解读,提出了他们各自的见解,尤其是以儒家学派的释义较为深刻,更具代表性。儒家文化中的“孝”在具体释义上,尽管看似纷繁复杂,但通过对其进行精心的梳理、归纳与概括:儒家孝文化中“孝”的基本内涵集中体现在两个较为宏观的层面也,也即是表现在物质层面中的“赡养父母”、“爱惜自己的身体”、“传宗接代”等;表现在精神层面则是“敬爱父母”、“扬名显亲”、“葬祭以礼”。其中,在儒家孝文化看来,上述物质层面的孝与精神层面的孝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共同构成了儒家孝文化中的精华。具体而论,在物质层面遵循孝德,第一就是要“赡养父母”。孔子及孟子均认为,孝的首义那就是作为子女要侍奉自己的父母,尽量满足父母日常吃穿等基本需求,奉养是孝德的一个重要核心。其二,作为子女,务必要做到“爱惜自己的身体”,这也是儒家孝德中的一条较为重要的原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儒家认为,子女的身体发肤属于父母的遗体,不能使之受到毁坏和伤害。”

再者就是“传宗接代”也就是说儒家孝文化比较注重子女承孝道而繁衍后代的职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离娄章句上》)。在儒家看来,子女尽孝有一条重要的职责那就是要繁衍后代,如果未能完成这条职责,让父母的血脉中断,那就是一种大不孝。对于精神层面的“孝”而言,首先就是要“敬爱父母”,所谓“敬爱父母”,在孔子看来,“生,事之以礼”绝不仅仅是应付差事和对老人物质生活的关心和满足,更是要发自内心、关心和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在精神层面真正做到敬爱父母、关心父母、孝顺父母。第二,作为子女,也不能安于现状而碌碌无为,要积极在事业上寻求发展与进步,做到“扬名显亲”。“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此处所言的“立身”,其实质上“不仅仅是为了自身,而是为了创一番功德业绩,以显父母之荣耀,光宗耀祖,其价值仍归于‘孝’”。[3]第三,在精神层面尽孝还体现在“葬祭以礼”。也即当父母去世时,作为子女要按照一定的礼节来安葬,而且要根据相关习俗与礼节进行祭祀等。

二、儒家孝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要价值

通过对儒家孝文化基本内涵的深度挖掘与初步分析,不难发现,儒家孝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泽被长远。在当前形势下,作为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深入分析与认识儒家孝文化的基本内涵,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提炼儒家孝文化的精髓,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将儒家孝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同大学生德育工作紧密结合,注重发挥儒家孝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要价值。具体而言,儒家孝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要价值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儒家孝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责任与担当,历来是中华文化传统中所备受推崇的,也是各个时代对广大青年的殷切寄托与深度期盼。责任与担当内容丰富,语义深远,有包括对人类的责任、对世界的责任,对民族与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等等,担当亦如此。而儒家孝文化中所指的责任与担当主要是对家庭负责、对父母负责、对自己负责。例如古代传统儒家文化提倡的“诗书继世长”“非耕即读”等等重在教育子女要努力奋斗,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对家庭负责。对父母负责,则强调不但要让父母能够较为舒适地养老、主动赡养父母之外,还要让父母心境安宁,尽量减少父母对自己的操心,如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也是一种对父母负责的体现。而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正如所提到的“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毁伤”,说明作为子女要珍惜自己的身体,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当代在校大学生,尤其是部分独生子女等由于父母长期的娇宠,他们中的少部分人或多或少的存在对家庭责任淡薄,缺乏责任与担当意识;对父母更是缺乏一定的责任,很少能够做到为父母分忧,而对于自身更是放任自流,痴迷网游、熬夜等现象较为严重。大学生责任与担当意识的实然状态与应然状态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是大学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与难点。而儒家文化中的孝文化的引入则刚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儒家孝文化中相关责任意识的熏染,可以逐步帮助大学生树立责任与担当意识。同时,通过德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与帮助,大学生对儒家孝文化中的家庭责任、对父母的责任、对自身的责任可以进一步升华与转化为对国家与民族的责任以及对社会的责任等,从而促使大学生真正、全面地增强责任与担当意识。

2、儒家孝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儒家孝文化中蕴含着浓郁的感恩意蕴。孝与感恩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优良基因,可谓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儒家孝文化十分推崇“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推恩及人”等,如上文所论述的,子女对父母物质上的奉养及其他生活上的满足与给养等均是从物质层面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报答;对父母的敬爱与陪伴,对父母逝世后的“送终”“守灵”以及根据相关习俗,运用一定的礼节进行祭祀等则是通过一种精神上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与回馈。当前,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剧,各种思潮不断涌现,其中有些不良思想开始往大学生群体渗透,少数大学生由于放松警惕抑或是自身分辨素质还不够成熟,往往被一些不良思想所蛊惑。近年来,随着教育工作者对感恩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强,不少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对感恩的理解有了一定的认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将感恩意识付诸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上。但是根据有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对父母和亲朋好友的感恩意识、对涉及感恩行为的感恩意识、对自然的赐予和生活中细微的美好的感恩意识水平还有待提高。”[4]近年来,大学生感恩意识淡漠而被社会新闻所报道的事件屡见不鲜,诚然,其中有一定的媒体炒作意味,但不可否认的是少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亟待加强。而儒家孝文化这块德育“土壤”里恰好拥有感恩的“沃土”。将儒家孝文化中所蕴含的感恩意识,运用到对大学生德育工作中,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认识与理解感恩,树立感恩意识,最终将感恩自觉的运用于实践生活中。在儒家孝文化中,认识感恩、树立感恩、践行感恩三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