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08 17:22: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 皮瓣移植;手外伤;围手术期;护理

临床上手外伤合并深部组织损伤很常见。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吻合血管神经的皮瓣移植,修复软组织缺损,保障手功能恢复技术日臻完善。皮瓣移植的方法是将新鲜创面彻底清创或瘢痕组织切除后,根据创面的大小在适当的供区设计皮瓣,其长、宽均应比创面大2 cm。按照每个皮瓣的不同解剖特点,切取带血管神经蒂的皮瓣。然后,将皮瓣移至创面区,将皮瓣边缘与创面边缘固定数针后,将皮瓣血管蒂的动、静脉、神经分别与受区的动、静脉、神经予以吻合。当观察皮瓣的血液循环良好后,最好再将皮瓣边缘与创面边缘完全缝合,皮瓣下放置引流。2009 年3 月~2010 年9 月昌邑市人民医院手足外科共进行带蒂皮瓣移植术6 例,皮瓣全部成活,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 例,男4 例,女2 例,年龄14~56 岁,平均38.5 岁;其中4 例手背组织缺损合并掌骨骨折,有2 例腕部组织缺损;皮肤缺损最大8 cm×6 cm,最小5 cm×2 cm; 修复时间最短2 h,最长一周。

2 方法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评估患者全身情况

进行术前心、肺功能测定,进行必要化验检查,特别是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机制、血糖等。对基础病较多的患者,术前进行综合性治疗,必要时请相关专科会诊,如血糖高的患者,除按医嘱使用降糖药外,请营养师指导饮食,有效控制血糖,确保手术成功。

2.1.2 术前心理护理

心理康复对机体功能康复起积极作用,应加强心理护理,有吸烟者要戒烟,防止微血管痉挛而影响皮瓣血运。通过心理护理,一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手术治疗给其带来的思想顾虑和恐惧,指导患者主动配合麻醉和手术;另一方面也可密切护患关系,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1]。同时,家属的配合也很重要,一定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使患者在经济上、精神上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2.1.3 皮肤的准备

包括供区和受区两部分,术前用油性笔在供皮瓣区域作一标记,用肥皂清洁皮肤,剃毛时注意不能刮破皮肤,注意有无毛囊感染、癣、皮肤创伤等,并修剪指甲;受皮区有创面者,应清洗创口周围皮肤,保护好创口。

2.1.4 的准备

皮瓣移植术对有严格的要求,术后需严格卧床,局部制动,术前应进行卧位练习,训练在床上使用大小便器,有些带蒂的皮瓣移植需要做好特殊的准备。

2.1.5 对于复杂病例,术前进行病例讨论

由护士长或分管护士组织针对移植皮瓣术前护理问题和移植皮瓣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讨论,深入分析,落实护理措施,使手术能顺利进行。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和皮瓣边缘的渗血情况,按医嘱及时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保证有效的血容量。术后疼痛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使用镇痛药和镇痛方法,避免因疼痛引发患者紧张和焦虑情绪,易导致机体发生生理变化而诱发血管痉挛[2],影响皮瓣血运。

2.2.2 控制医院感染

术后患者安排在一个安静、舒适、空气新鲜的房间,室温保持在22 ℃~25 ℃,湿度60%~70%,每天消毒病室1 次。限制陪护人员,按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敷料污染时及时更换,注意无菌操作,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工作。

2.2.3 术后护理

护理原则是:不影响移植物的血供;不可使移植物受压;防止移植物血管吻合处发生扭曲和张力;有利于局部引流;符合各种麻醉后的要求。一般取平卧位,抬高患肢10~20 cm,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不能向患侧侧卧,以免患肢受压,影响移植皮瓣的血运,必要时可用支架保护或肢体悬吊,活动关节时防止蒂部扭曲受压,同时要注意避免硬物撞击皮瓣。

2.2.4 抗凝药物的应用

显微外科一般术后第2 天使用抗凝药物,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倾向,及时提供病情的动态信息。

2.2.5 皮瓣的观察及护理

皮瓣的颜色:术后移植皮瓣比健侧稍红,如发现色泽清紫,常提示静脉回流受阻;如色泽苍白,提示动脉供血不足;如色泽紫黑,提示动静脉同时栓塞。术后初期要注意保暖,患处用40~60 W的红外线灯局部照射,患肢制动,保持舒适,防止患肢受压和疼痛刺激,戒烟,避免皮瓣血管痉挛引起血管栓塞而导致皮瓣移植术失败。皮瓣的温度:术后7 d内,测量皮温1 次/h,应在33 ℃~35 ℃,如低至31 ℃以下或低于健侧3 ℃以上,提示有血液循环危象,需立即处理。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是了解移植皮瓣真皮下毛细血管网是否充盈、血供是否存在的重要方法,用手指压迫移植皮瓣,皮肤变为苍白,放松压迫,皮色在1~2 s内转红润为正常,否则,提示有血液循环障碍。皮瓣的肿胀观察:肿胀是由于创伤反应及血液循环重建后的血流动力学不平衡所致,一般手术后一周消退,如不断加重,应查明原因,必要时间断拆线或引流,如因静脉回流障碍所致,应及时进行手术探查。注意皮瓣下有无积血、积液,局部出血多时不可压迫皮瓣,及时告知医生处理,积液多时注意分泌物的性质和量,必要时作药敏试验。

2.2.6 功能锻炼

术后3 d可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指导病人主动幅度的握拳、伸掌,切忌牵拉皮瓣。手术部位炎性水肿消退后,开始患指的屈伸活动,动作幅度缓慢增加,以不引起局部疼痛为限。一般术后3 周行肌力训练。拆除皮瓣缝线后,进一步加大活动幅度如握拳、伸指等活动,同时进行腕关节和手部各关节全方位被动运动。

2.2.7 重视护理查房

护士长、分管护士每天随医生查房,观察伤口、皮瓣血运情况,对医生提出的护理问题,护士长每天床边交接班时,能够及时指出并指导护理工作,使医护工作密切配合,及时解决护理问题。

3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护士要书面告知有关注意事项,并掌握其基本情况及联系电话,出院后1 周内进行电话随访,交代出院后要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因患者神经感觉还没有完全恢复,皮瓣痛觉、触觉、温觉迟钝,应防止碰伤、烫伤及其他意外伤,术后6 个月会逐渐恢复,嘱患者冬季要注意保暧,皮瓣断蒂前要注意保持皮瓣附近皮肤的清洁卫生,防止溃烂和感染,定期复查。皮瓣断蒂一般在术后3~4 周进行,如发现皮瓣移植处有渗出或感染、活动后出血、疼痛等,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4 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平均住院23.5 d,随访3 个月~6 个月,手部外观、功能满意,皮瓣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良好。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手术室;围手术期;安全管理

手术室手术室是医院为手术患者进行诊治及抢救的重要科室,手术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通过手术室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控制手术室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7~2012年手术患者20000人次,2007年发生不良事件21例,2008年发生12例,2009年发生6例,2010年发生3例,2011年发生2例,2012年0例。每年下降50%。

12结果从2008年至今通过手术室围手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患者安全得到保障。

2安全管理构架

21由手术室护士长,高级职称护士,专科组长共同组成手术室三级管理体系,实施现场管理,发现问题,分析处理,晨会交流,月末质量讲评。

22实施护士长巡回制,护士长每天9:00巡视手术间,第一时间与手术医生沟通需要改进的工作,保证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

3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的目标、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评价标准,质检小组每月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质检,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使安全管理目标达到合格。

4安全管理规范

41术前管理规范

411术前对患者及家属访视①访视时注意人文关怀,态度要和蔼[2]。②针对高敏体质,术中用药需谨慎。前列腺肥大患者,术中留置导尿失败,要有补救措施。③向患者讲解术前、麻醉时、术中注意事项。④特殊人群如小儿患者,访视时评估静脉通路,困难穿刺患者,提前建立或是请儿科建立。

412术前消毒器械和环境的安全管理[3]。①手术室无菌物品和器械,在有效期内使用。特殊器械灭菌指示卡粘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②每月对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无菌物品、手术人员的卫生手采样检测,防止院内感染暴发。

413患者术前的安全交接①外伤患者,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皮肤情况,并记录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②多脏器损伤患者、休克患者交接血压。③患者带入手术室的摄片做好交接并签名。

42术中管理规范

421安全核查在各个交接环节和麻醉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严格按照安全核查制度核查,避免错误患者、错误手术、错误部位。

422强调手术人员法律意识①不在手术间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避免医患纠纷。②术中需要改变手术方式时,要求在有监控的谈话场所由至少两人以上的手术医生和巡回护士共同向患者交代病情。

423防止坠床①患者在移至手术床或手术推车上时,一定要保护患者安全移动。②接送患者途中,约束带固定患者。小儿患者,可采用高护栏手术推车,防止坠床。③术中安全妥善约束患者。

424防止器械和纱布遗留在创口和体腔无论手术的大小,进入体腔的纱布、缝针、螺丝、器械、棉垫、头皮夹及脑棉片由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并准确记录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

425防止组织和神经损伤①以保证患者安全舒适为原则,充分暴露视野,不影响正常呼吸、循环、神经肌肉功能。②上肢体外展不能超过90°,以免造成臂丛神经损伤。俯卧位时,保护面部皮肤,双足垫软垫,踝关节自然弯曲,避免足背神经损伤。③截石位时腘窝处垫软枕,避免损伤腓总神经。④侧卧位时,胸垫上缘距离腋窝5 cm,避免腋窝神经受压。

426防止灼伤①负极板置于肌肉丰厚处,与皮肤完全接触,防止松脱移动。②使用电刀时患者的皮肤不能接触金属床,以免造成电灼伤。

427低体温保护术中合理使用变温毯、温盐水、加温输注液体,减少患者体内热量的丧失。

428防止输血用药错误①术中用药由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共同核对,空安瓶留置手术结束后才可丢弃。③输血前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按照输血操作规程共同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④刚从血库提出的血液,需在室温下放置10~20 min后输入,减少输血反应。

43术后安全管理

431彻底杀灭病原体避免交叉感染[4],做好手术间环境、及手术物品的处置。

432防止患者返回途中发生意外,巡回护士和麻醉医师共同将患者送回病房,途中注意观察病情,保持各种管道的通畅,与病房护士做好患者的皮肤,生命体征的交接。

433防止手术标本的丢失,手术取下的任何标本护士与手术医生共同核对并登记,固定在专用固定液内,专人送检,与病理科医生严格交接,并双方签名。术中冰冻标本,专人送检,结果不能以电话形式告知,避免口误或误听。

5小结

随着外科高新难手术的开展,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安全隐患越来越多不可忽视,安全管理成为保障患者安全的重中之重,通过构建手术室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体系,科学管理,保障患者安全,预防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芳美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管理和差错事故的防范当代护士,2005,9:8991.

[2]魏革手术室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58.

篇3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手术安全; 护理管理

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医院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腹腔镜手术在临床的推广与普及,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成为手术室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强化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2012年1月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强化,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40例2012年2-6月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122例,女118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1.7±12.4)岁。随机抽取2011年2-6月行腹腔镜手术的240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25例,女115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0.2±11.7)岁。两组患者均无手术禁忌证,两组手术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年龄、性别构成比、合并症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均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手术室管理,观察组总结本院开展腹腔镜手术以来的护理安全管理数据,找出护理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根据国内研究成果进行强化整改[1-3],进一步完善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具体措施如下。

1.2.1 强化手术室环境管理 手术室环境是保证腹腔镜手术安全的重要保障,强化手术室消毒管理工作,保证手术环境的绝对安全对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强化手术室环境管理,将环境消毒制度落到实处,落实责任、提高安全意识。

1.2.2 手术及术中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 对手术人员和手术护理人员进行强化培训,落实手术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执行人员管理制度、杜绝手术相关人员术中串手术室、限制观术人员数量。

1.2.3 患者管理 与病房护理人员和主管医师进行密切沟通和配合,实现手术患者的无缝隙护理,术前一天对手术人员进行常规术前探视,指导术者及家属合理备术、提高备术质量[4-5]。

1.2.4 仪器保养与维护 根据仪器保养规范对腹腔镜手术仪器进行规范保养和维护,定期检查,责任落实到人,并由专人进行检查评价,避免因手术器械故障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

1.3 评价指标 比较强化管理前后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护理质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患者护理质量评价以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评价,满分为10分,出现一项护理缺陷即扣1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两个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 字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护理质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1。

3 讨论

加强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腹腔镜手术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术方式之一。腹腔镜术后的开展有效降低了手术伤害对患者的不良刺激程度,促进了患者的术后恢复[6]。高质量的手术护理措施是保障患者手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高质量的手术护理管理,对保证手术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3]。为了进一步提高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护理质量,笔者在总结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原有护理管理措施进行了进一步强化,强化了薄弱环节,消除了安全隐患,将护理措施细化、责任进一步明确,提高了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和执行效果。本研究数据显示,强化管理后,腹腔镜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缩短、护理质量评分提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黄爱华,黎晓燕.腹腔镜手术护理专科组的设置及培训[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3):3579-3580.

[2] 王菲,于红.改进流程管理在我院腹腔镜手术配合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63-364.

[3] 陆琪,庄新萍,曹彩英.腹腔镜手术的护理管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101-102.

[4] 杨莉,程艳爽,董国青,等.一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管理方法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2):140.

[5] 唐正远,周丽芹,姜小琴.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围术期全程护理管理[J].全科护理,2010,8(34):3131-3132.

篇4

关键词:护理细节管理;手术室感染;作用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比较容易发生感染的科室,无菌要求高,是医院控制感染工作中的重点[1]。手术是一种开放性创伤,患者的皮肤、组织、器官等会暴露,如果手术室环境、空气、使用的器械、敷料等消毒灭菌工作做得不彻底,将会直接导致患者的感染[2]。细节护理管理作为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方面,在手术室感染的控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手术室开展细节护理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手术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1~69岁,平均(41.56±2.87)岁;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手术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3~73岁,平均(40.23±3.5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室护理管理。①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制度,避免手术室感染的发生。同时实行责任制,要求各护理人员明确职责,尽职尽责。②定期进行手术室感染知识培训。护理工作人员的抗感染意识的提升,也是抗感染工作的整体提升[3]。培训不应该带强迫性或者过于频繁,应建立在人员自主学习的基础,来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能力。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细节护理管理方法。①强化院感知识培训和管理,健全手术感染管理制度、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使用一次性用品制度、合理使用层流手术间的制度等各种预防医源性感染的规章和制度[4]。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定期召开分析评估会,就各项预防感染的规章落实情况进行探讨和总结,以防止再次出现类似问题,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继而自上而下的反馈系统,如此反复,彼此协同,不断提高。②人员的细节管理。定期对各护理小组人员灌输新业务、新知识、新观念,同时设置适当的奖励制度,鼓励护理人员主动接受新型知识,服务于临床。③器械的细节管理。从器械的回收一清洗一消毒一包装一分发上严格制定质量指标,并每次对人员工作做好客观评价,以便工作人员检视自己,不断进步[5]。④手术室灭菌、消毒制度实施量化考评。对手术室消毒各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登记,每月定期对手术室空气、物品表面、护理人员的手、灭菌或消毒物品器材、消毒液浓度进行检测,对存在问题进行通报并扣分。⑤进行心理指导和健康知识教育。手术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护理人员要用亲切、友好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向患者介绍清楚手术室的布局和环境,有效地消除患者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6]。向患者讲清病因、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告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如何配合治疗,使其能够客观地认识手术的过程,注意卫生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达到降低手术感染的目的。并可以为患者介绍以前成功的案例,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⑥人性化护理和人性化管理。尽量指导各组人员对患者使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如提前开启空调系统,调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调节患者的情绪,病房里播放舒缓或患者喜欢的音乐,使患者处于心情愉悦中,并告诉患者良好的情绪有利于身体康复,其发挥的作用是任何一种药物都无法替代的[7]。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9O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满意率分别为,对照组患者200例,非常满意97例(48.5%),满意62例(31.0%),不满意41例(20.5%),总满意率79.5%。观察组患者200例,非常满意126例(63.0%),满意61例(30.5%),不满意13例(6.5%),总满意率93.5%。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患者感染率分别为,对照组患者200例,发生感染21例(10.5%);观察组患者200例,发生感染9例(4.5%),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承担着进行手术和抢救患者的重担,是较容易发生感染的场所,是医院控制感染工作中的重点。细节护理管理作为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方面,在手术室感染的控制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要控制感染,就需强化护理细节管理的理念、意识。首先,在工作中应严格按照规章操作,注重细节,围绕以预防感染为中心,以控制感染为理念的工作重心,须不断地检视自己,提高自身才能杜绝感染发生。其次,要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在护理中亲切、友好地接待患者,做好人性化护理的各项细则,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从感染源上着手控制感染。同时,管理人员应不断学习新型知识,提高管理质量,做好定制教育和定期核查,从细节上全面监督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使各项工作得到全面的落实。实行人性化管理方式,构建和谐工作关系,让护理人员参与管理,更好的推行、实施管理。

综上所述,实施细节护理管理能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宋淑华.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156-157.

[2]史春霞.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手术室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3,(35): 123-124.

[3]徐雯,殷群芳.基层医院护士长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思路[J].内蒙古中医药,2011,(12):84-85.

[4]张庆鸾.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7):96-97.

[5]熊建萍.手术室应用细节护理管理对控制感染的价值[J].全科护理,2013,(23):105-106.

篇5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89-01

手术室是一个专科性极强的特殊科室,在完成常规手术任务之余,不断完善现行的管理制度有必要提入正常的议事日程。我们所面对的包括医生、护士、麻醉师、科研人员、进修生、参观人员、实习生等等,为提高工作水准,就必须管理好一支护理队伍,使它发挥最大的效应,这是护士长的首要职责。手术室全体人员的素质状态,直接影响外科手术业务、科研、教育等的开展,如何向新的医疗市场挑战,是每位护士长所面临的、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1 加强无菌技术管理,提高工作质量

手术室的无菌技术是管理中最主要和关键的问题,无菌技术贯穿在手术室的一系列工作环节中,从手术室的设计,各部门的设置安排到器械、被服、敷料等物品的准备和消毒,以及每个手术人员的操作,手术中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符合无菌要求。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应对各种灭菌方法有清楚的理论知识,并能正确操作。护士长对各种无菌技术制定出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保证无菌技术的正确运用,降低感染率。消毒无菌的严密程度:(1)严密的无菌观念;(2)有健全的消毒隔离制度;(3)清洁区与污染区有明确的分界,污染的物品有严格的消毒措施;(4)定期对手术室内空气、参加手术者的手、消毒的器械包、一次性卫材等做细菌培养,发现问题后立即采取措施,及时改进,严格把好消毒关等等。

2 制定各种制度,建立良好的工作程序

手术护理安全尤为重要,为此需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保证良好的工作秩序,如:(1)制定严格的清洁消毒制度;(2)手套、被服、敷料、器械的管理制度;(3)麻醉机、监护仪、腔镜气腹显示机等仪器的保管制度;(4)各级人员的参观制度、防火防盗的安全制度;(5)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的工作制度;(6)器械物品查对制度;(7)接送患者制度;(8)手术部位查对制度;(9)病理管理制度等等;使大家在工作中既有标准又有要求,以达到安全护理的目的。

3 注重人才培养,不断更新知识

3.1 在手术室内实行专科分组 改变了以往护士只是简单配合手术的工作,而是共同参与专科组的管理、建设与发展。除了不断完善各种基本技能,更是涉及到精密仪器的保养、维护,科研的开展,各级人员的进修培养,护生的实习带教,以及与病房护士协作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等个方面,她所掌握的技能也不在仅限于工作,而是贯穿并展示于整个生活,专业有了发展,自身的潜力也得到了发掘,社会地位也一定能因此而有所改变。

3.2 加强手术室护士业务学习 鼓励其参加成人自考、外出进修,这是一方面,进行其他人文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同样重要,增加科内学术氛围,优化人文环境,是每位护士长的职责之一。而对于已有高学历的护士,首先要强化其责任心,务其正业,给她最恰当的工作岗位,让她对所做的贡献做自我评价,使其更好的认识自己,也使管理者对她有了深入的了解,将其功用充分的发挥至工作中。

4 抓好信息管理,弥补工作不足

对手术室的领导者而言,信息尤为重要。手术室工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需要护士有强烈的慎独精神,但是要管理好这样一个团队,仅依靠这点基础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发挥护士长的作用了。清楚全面的了解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以及每位护士的任务执行情况,相关科室人员的评价,她们的优势、她们的不足,她们彼此间的协作程度等。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护士长作出公证、合理、明智的决策。

5 履行社会责任,实现机构使命

5.1 手术室护士所面对的都是一些防御能力低、无绝对自主性的病人 以及将所有希望寄托于医护人员一身的病人家属。病人的健康关系到他本身及家庭,于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几乎整个社会我们都担当着不可推卸的、不可简化的责任。任何一丝马虎、一点闪失都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甚至错误。我们必须善待生命。

5.2 对于医院而言,经济效益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相关因素 如何有效管理医疗物品、仪器设备,做到合理使用,达到最优的效价比,这在医院整个医疗事务及经济运作程序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品牌效应”对医院同样适用,优质的服务,宾至如归的感觉,是每位患者及家属共同追求的,这同样能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应。手术室护士长在医疗器械等物品的选择、收费的合理规范等方面的管理,也将直接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

篇6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8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从各个不同的层次得到提高。患者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医疗市场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焦点,人们对医疗消费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树立安全观念,确保病人安全,这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我院门诊手术室以基本外科、眼科、耳鼻喉科、整形美容科患者为主,均需进入门诊手术室实施手术。这无形中增加了门诊手术室的护理风险。对我院近年来门诊手术室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进行总结,以引起护理人员的警戒,降低护理风险,减少医患纠纷。

1 加强门诊手术室安全护理意识

慎独是指护理人员在没有任何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持医德信念,遵守医德原则和规范,保持高尚情操,这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行为方式,反映出护士的素质和责任心。

患者进入手术室时,手术室护士在门口热情接待患者,核对患者的手术部位,检查患者所带的药品与医生所开具的药品是否相符,让患者将贵重物品留给家属,患者换上手术室的患者服、更鞋,接患者进入手术室。首先手术接待室护士严格按手术通知单与门诊病历和病人作身份确认;再由手术医生进行术前复诊,了解并检查病人的状况,再次确定手术适应症,向病人及家属讲清手术方法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在门诊病历上签字,“知情同意”是法律赋予患者的权利,既体现了对患者的尊重,又是医疗护理侵权行为的必要免责条件[1]。

护士在手术间做到三查七对。护士再次认真核对手术部位, 使用电刀时,护士将负极板贴于手术患者肌肉丰厚处、血液充足的部位,避免粘贴在骨突、多毛、关节、瘢痕或有伤口的部位。防止患者的肢体接触手术床等金属物。在手术过程中,电刀暂时不使用时,护士及时关闭开关,以免使患者烫伤。认真填术记录单,核对纱布、器械,患者手术取下的标本要认真保管,待手术后留给患者做病理之用。标本用固定液4%福尔马林,固定液应放在标本袋中减少挥发,护士要认真填写患者的姓名及科室同病理申请单一起送到病理科。

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体系,做好围手术期卫生宣教。门诊手术的特殊性,决定了患者与医护人员接触时间有限,缺少专业的监护与指导。我们编写了各类手术的术前须知和术后注意事项及指导,并留有电话号码,供患者随时咨询。分别由接待室护士在预约手术和等待手术时发放,必要时给予讲解,做好口头交代,仔细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让患者真正了解手术相关知识。对于老人和小儿要跟家属交代清楚。记下病人的通讯方式和家庭住址,便于随访。

2 建立门诊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门诊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常规与安全防护、安全管理、差错事故防范等制度,包括门诊手术室相应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

(1)强化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手术室护士无菌观念要强,熟练掌握无菌技术,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常规,每日检查消毒物品的有效期,消毒与未消毒物品分开固定放置。对疑有未达消毒效果的物品不能使用,对无菌手术和有菌手术严格划分,特殊感染手术严格掌握处理原则,保证手术安全。

(2)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及各项规章制度,经常与医院感染管理科交流沟通,参加培训,不断更新知识。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无菌观念和自我防护意识,树立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的观念,做好标准预防[2]。

(3)落实消毒隔离及监测制度,严格控制与手术无关人员的进入,尽量减少手术室人员流动量。手术间必须严格空气消毒,定期空气细菌培养,作好登记。我科在空气净化层流的基础上,又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自动定时消毒。加强管理,根据手术切口的清洁污染程度,合理安排手术。认真做好终末处理。

(4)注意安全用药,掌握局麻药的浓度、剂量和总量。术前详细询问既往史、用药及过敏史等,与医师沟通,完善相应实验室检查,根据病人情况及门诊手术室的条件决定能否手术。遵守操作规程,局麻时,推药前先回抽,避免直接进入血管。加强术中巡回,关心体贴病人,做好心理护理,注意观察病人面色、呼吸、脉搏,经常询问患者的主观感觉,必要时进行监护。常规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到结束为止,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

3 加强护士素质教育

手术室护士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手术室的工作与病房不同,工作面广,专业多,鼓励护理人员多学习,加强三基训练,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开展手术室护士专科培训,提高手术室护士业务和安全控制能力,不断适应新医疗技术发展。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并贯穿于手术的始终[3]。

总之,加强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将安全护理运用于手术室工作中,在防范上下功夫,以减少和杜绝护理工作缺陷而造成的纠纷和差错,尽最大的努力把护理安全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手术室的护理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梅,李英年,杜益平.告知义务在门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05,22(11):84-85.

[2] 唐维新.实用临床护理“三基”-理论篇[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02.

[3] 黎彩玲,戴红霞・手术病人的安全与风险・护理管理杂志,2007,7(1):35-36.

篇7

1.1一般资料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门诊手术患者共80巧人次通过科室专门的登记记录结合医院相关科室如办公室、门诊部、护理部、纠纷办、优服办等部门的护理投诉记录共76起股诉发生率为0.95%。76起投诉分类如下:家属或患者口头投诉52起,占68.42%;书面投诉8起,占10.53%;电话投诉16起,占21.05%。共涉及护理人员33人次。经核查有效投诉44起(基本属实30起部分属实14起)。

1.2方法根据科室登记结合各部门对每起投诉的详细记录胺投诉发生的时间、起因、过程、结果、涉及的护理人员等进行分类、归纳、分析并对相关投诉事件进行综合总结、分析。

2结果

76起投诉原因主要分类如下:就医环境(包括导向指示牌)、手术室环境差占35%。服务设施不到位占20%。患者隐私保护意识差5%。服务态度、主动服务意识不强10%。标本送检环节存在隐患占5%。门诊手术都为自费手术,不能走医保或农合占25%#

3讨论

3.1原因剖析

3.1.1环境因素:导医指示图、指示牌不醒目,患者不能最短时间获得治疗。º基础设施差等候区座椅少,人员多时,不能满足需要;空间狭小,通风不好。»过程复杂,不能灵活机动缴费窗口和急诊区相距较远。¼流程机械化、死板教条,不能根据轻重缓急调整就医顺序。

3.1.2管理因素:服务设施不到位:不能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平车、休息躺椅等;手术后患者短暂在手术床上休息后只能步行走出手术室冷别患者因为体质虚弱、疼痛、物残留等有晕厥摔伤的可能。º人员、设备与门诊需求不匹配:门诊或日间手术时间短濒率快,医务人员少、工作量大而繁杂,手术多时器械、物品供应不及时。»护理记录不完善:无专门的门诊手术护理记录单手术交接无文字纸质交流记录,易造成安全隐患。¼病理标本处理存在隐患:门诊手术切下的标本一般较小加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标本腐烂、损坏、混淆、丢失等;有时请患者家属送检标本致标签脱落或交接不清容易造成失误。

3.1.3护理人员本身因素:服务理念陈旧: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精神文明需求的提高患者逐渐对人权维护关注加大加被尊重、自身需求的满足及心理感受的维护等。而相关护理人员提供服务过程中态度欠热情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欠缺,交流时语气生硬,医学术语应用较多,不能用患者或家属理解的词语解释;手术过程中不合时宜的说笑、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忽视患者的感受。º保护患者隐私的意识差:患者的隐私、身体的私密部位保护未引起重视,忽略了患者作为社会人的需求;护理人员谈论患者病史、病因甚至隐私,甚至有的医务人员缺乏法律意识泄露患者的隐私。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从而埋下医疗纠纷的隐患。»服务态度、服务理念的隐患:当手术多而护士人员少时,抱着应付的心理和态度,每天忙于应付势必会忙中出错;常言态度决定一切对经济利益的过多追求必然会影响正确的工作态度。1个护士同时巡回几台手术清点制度难以严格执行,底线会被突破,可能造成缝针等细小物品遗留在切口或伤口内。¼健康宣教存在缺陷:门诊多为短小手术不需要住院,缺少护患亲切的交流;另一方面,护理人员自身医学知识的缺陷,对疾病的转归理解深度不够,健康宣教不到位。从而导致介绍情况欠完善。

3.1.4患方因素:对收费不满意:多数门诊手术为自费,不能参加医保、农合报销业务。º对医疗服务效果要求过高:认为在医院花费后应该得到满意的服务和疗效对医疗技术的局限认识不清简单的把医疗过程等同于一般的消费过程。对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清创过程中的疼痛、对局部麻醉效果不满意等不能正确理解。医疗技术发展速度与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速度不协调导致的纠纷隐患。

3.2应对策略

3.2.1彻底改善就医环境:设置醒目的就诊指示牌、指示图开放缩短就医通路,使患者最短时间到达就医地点。º根据患者轻重缓急合理调配人员实行弹性工作制。做到/闲时有人歇户陀时有人顶0的合理排班对急症患者优先检查、治疗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改善候诊大厅环境增加候诊大厅空间、增加等候座椅、配置了饮水机、一次性纸杯、安装了液晶电视等。

3.2.2完善管理职能:由院方组织急诊绿色通道人员对急诊就医人员进行引导;门诊导医人员对正常就医人员进行引导。º士曾加了收费窗口和急诊专用窗口缩短了缴费时间。»实行院内就诊一卡通,简化了流程。¼士曾加手术后观察室床位适当延长以进一步减少隐患。

3.2.3完善护理文书和手术登记:针对门诊手术室的具体特点,专门建立门诊手术专用护理记录本,报质量管理办公室同意后备案使用。首先由门诊手术接待护士严格按手术通知单与门诊病历对患者进行身份第一步核对;再与各相应手术间巡回护士一起进行交接核对,第二步确认;入室后手术前由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和手术医生进行第三步身份确认(包括:患者身份、手术同意书签字人员法律效应、手术名称等)。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完善护理病历及手术登记记录。

3.2.4建立完善的手术标本管理制度:病理检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立严格的标本管理制度,包括:专用的标本登记本、包装及标识、交接的等级签字、责任追究等。项目包括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标本名称、手术医生、巡回护士、接收护士与病理科交接时核对清楚,病理科专人签收及备注,双方签字后确认。禁止家属单独送标本;家属拒绝病理化验的,一定严格登记写明原因家属代表签字。

3.2.5保护患者的隐私:患者隐私部位的保护在保证消毒要求合格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减少隐私部位暴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谈论患者隐私不做与手术病情无关的行为规范服务用语。严禁出现与手术环境不和谐语言和行为。»耐心听取患者主诉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要认真听取耐心解答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安然度过围术期。

3.2.6强调医疗相关知识宣教:充分利用门诊手术室门口周围墙面根据门诊手术的特殊性编写各类手术的术前须知、术后注意事项及术后指导供患者随时查询,必要时进行讲解完善围术期教育使患者和家属能够了解手术相关知识。

篇8

【关键词】 手术室;感染率;加强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其担负着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任务,而这类患者又是高危容易受感染的人群[1]。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手术的效果,而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切实落实规范化科学化的消毒隔离制度是提高我国医疗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2]。我院为探究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管理对降低医院内感染率的意义,特开展了此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97例,将其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管理培训后接受治疗的患者49例。之前接受治疗的4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30例(61.22%),女性19例(38.78%),年龄24-69岁,平均(39.4±3.6)岁,49例患者中胸部有关手术20例,腹部手术29例,对照组男性28例(58.33%),女性20例(41.67%),年龄22-69岁,平均(38.6±3.7)岁。49例患者中胸部有关手术19例,腹部手术29例;两组患者组间一般资料如患者病程、年龄、发病时间、疾病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管理措施

1.2.1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在院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手术室护理人员加强业务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并进行定期考核,督促护理人员学习,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并定时开展回顾性讨论、交流和经验总结,使护理人员熟悉手术过程中所需使用的手术器械、仪器,更好地配合手术进行;掌握最新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新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熟悉手术医师的习惯和要求,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1.2.2 强化管理制度,对每一个操作规程都要严格执行,对护理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强质量监控措施,病制定相应的手术室护理工作考核制度,使得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得以全面提升,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高度重视影响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将制度贯穿于整个手术过程[3]。

1.2.3 禁止护理人员在手术室内使用无线通讯设备,避免对手术人员、患者以及医疗仪器设备的干扰;手术室划分为无菌区、相对无菌区和非无菌区,区域之间用门隔开,并设立明显分界标志;定期对手术室内进行空气消毒。

1.2.4 加强手术过程中的管理,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时间不谈闲话,不拉家常,不议论患者隐私,做到尊重患者,同时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在最佳心理状态中接受手术。

1.3 疗效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感染例数及比例,如果感染例数少,感染率低,证明治疗效果越好,相反则治疗效果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如果统计结果得出P>0.05,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两组患者感染率比较,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的快速发展,医疗安全成为患者选择就医的重要标准,医疗手术的效果直接影响一个医院的声誉,同时也决定并影响着医院的长远发展。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对手术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其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康复速度,因而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成为提高医疗质量的重点[4]。传统的手术室护理工作管理制度不完善,例如人员分配不合理,人员管理不到位,监督力度不够等,因而相关人员,这也是导致临床医疗事故发生高的原因之一;而且对潜在的护理问题缺乏预见性,导致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手术室护理工作技术含量高、工作强度大,手术中出现任何差错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损失,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管理,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降低护理过程中发生差错的概率,保证每台手术的顺利完成,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在我院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管理后接受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在加强管理前接受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感染患者仅2例(4.08%),而对照组手术感染患者有8例(16.67%),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学习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减少患者手术感染率,适合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建萍.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6):712-713.

[2] 王淑芳.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9):2426-2427.

[3] 李莲香.手术室管理与医院感染的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3(24):136-138.

篇9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护理;风险应对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20-02 神经外科主要研究神经系统及其附属机构,因具有高、精、尖等专业学科特点,因此其手术具一定复杂性与风险性。在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高质量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有效规避治疗风险,提升治疗质量。本文以神经外科手术护理的特点为基础,对其常见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1 神经外科手术护理的风险问题

神经外科作为外科学领域内的新型学科,近年来在医学行业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同时推动了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其护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神经外科功能性疾病护理、脊髓疾病护理、颅底疾病及颅脑外伤护理、心脑血管疾病护理等。由于此类神经外科手术难度、风险、死亡率均较高,因此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护理管理过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目前神经外科围术期的护理工作由于开展时间较短,缺少针对性的护理经验,程度不同的影响了护理工作的效果。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匮乏,神经系统疾病病情变化迅速,由于基层医疗单位设备条件有限,重要的监护条件及水平缺乏或不具备,导致护理观察难度加大。因此对护理人员的判断力及执行速度有较高要求,若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掌握存在缺陷,则可能导致护理风险的提升。第二,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缺乏有效沟通的条件或意识,一些神经功能损伤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退化严重,导致基础护理工作量大,在特定条件下可能造成医患矛盾。第三,护理工作管理机制不健全,护理记录缺乏规范性与完整性,护理器械、仪器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维护,为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安全隐患。为提升神经外科手术护理的效果,现将应对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2 神经外科手术护理风险的应对措施

2.1 专业培训常规化,提升队伍业务技能: 神经外科类疾病病情变化迅速、复杂,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全面的疾病知识与娴熟的护理技巧[2]。各医疗单位可对神经外科的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主要包括以下方式:(1)定期进行护理知识的培训,主要强化护理人员对常见神经外科疾病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闭塞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合并脑出血、颅内动脉瘤等,从而扩展护理人员的知识面,在面对变化复杂、迅速的病情时能够进行准确、快速的判断与处理。(2)针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设立考核制度,并从中挑选出优秀护理人员进行经验传授与细节说明,从而提升护理退伍的总体护理水平,降低护理过程中的风险。(3)知识更新对于护理人员同样重要,如近年来关于围术期脑保护的研究进展、围术期神经外科手术病人的容量治疗与管理、颅内压与脑电波的连续监测等新技术,已经进入临床并得到应用。临床护理人员对此应有所了解并实施应用。

2.2 护理内容多样化,实现医患有效沟通:在神经外科手术的护理中,由于护理工作量大,护理难度较高,易造成护理人员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障碍[3]。为增进医患双方的相互理解力,护理人员可采取以下措施:(1)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与手术的介绍,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案与目的的认知程度,同时疏导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讲述手术成功案例,增加对医疗人员的信任感与认同感。(2)术中对患者进行爱心护理,包括为患者庆祝生日、节日,制作温馨提示卡片,叮嘱患者在康复期的注意事项,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3)患者出院时可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康复训练事项,为患者提供完整的护理服务,降低护理风险。

2.3 护理管理机制健全化,提高护理流程规范度:神经外科护理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护理工作记录的核查与对护理器械及仪器使用的管理。神经外科手术要求准确、敏捷,这将导致在护理前开展核查工作的困难度增加。基于此,护理人员应重视事后的护理记录工作,记录中应明确各药物的使用时间、剂量、方式及护理过程的各项操作、患者不良反应等,保证记录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从而强化护理事故问责制度的可执行性,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器械及仪器管理则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挑选专业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管理人员可从护理人员中进行选拔,从而保证管理者对器材的熟悉性;(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器材的使用需做好备案与记录,包括使用时间、科室、归还时间等;(3)定期对护理器械进行检修,保障器械能够正常工作。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减少外部环境为护理工作带来的风险,提升护理质量。

神经外科手术具有一定复杂性与风险性,护理工作项目繁多,任务较重,因此强化其护理质量对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开展多样化护理,同时完善护理管理机制,从而有效提升神经外科手术的护理水平,增进医患双方的沟通,规范护理流程,全方位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庄文燕,等.神经外科术前护理常见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2):86-87.

篇10

【关键词】医院感染 消毒隔离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伴随着医院建立和发展而存在。如何加强护理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同时也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很大部分与护理工作有关,而且护理工作与医院感染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一、临床资料

将我院2004至2009年护士学历、继续教育方法、各种监督手段,各种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分析表明以上各项目对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的提高产生了关键影响。

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一)病人自身因素

(1)早产儿、新生儿、老年人及有严重疾病者。如患恶性肿瘤、免疫功能异常症、代谢障碍性疾病、重症血液疾病、胶原组织疾病、营养障碍等;

(2)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癌剂等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

(3)不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易产生菌群失调即导致自身感染;

(4)接受各种损伤性(侵入性)诊断、治疗,如:手术、内镜、注射、血管及脏器内导管置入、气管内吸引或吸入。

(二)医务人员的因素

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和护理工作量也影响院内感染的发生。如:不规范洗手、不注意穿戴医疗防护用具,以及消毒、灭菌、隔离不严格等。

三、医院感染的预防

(一)清洁、消毒、灭菌

清洁是对有机物和污垢进行物理性消除;消毒是杀灭对人体致病的病原体;灭菌是杀灭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的物品微生物定量为零,而消毒后的物品往往残留芽孢。

(二)洗手

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中一个十分活跃而重要的传播媒介,经手传播往往比空气传播更具危险性,医护人员勤洗手易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三)隔离

隔离包括传染性隔离和保护性隔离。传染性隔离以防止传染病人在传染期间将病原体传播给其他医务工作者和病人为目的,包括传染性隔离和保护性隔离的隔离方法。保护性隔离也称反向隔离,是防止医院内一些对感染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护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多种条件致病菌的感染。

(四)特殊护理

1.加强生活护理,提高非特异性防御功能

为保护皮肤、黏膜正常物理屏障作用和功能,应加强生活护理,提高非特异性防御功能,如:全身清试、口腔护理、会阴护理、更换衣被等。

2.降低病原体感染

(1)整理床铺。尤其是卧床病人,全部生活都在床上,排泄物、分泌物的污染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据调查病人用过24h的床铺上,可以检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真菌等。更换床单、整理床铺,可保持病床清洁、平整、舒适,减少病人感染机会。

(2)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无渗液,注意及时更换敷料,并将感染敷料置于污染袋中封袋处理。

(五)污物处置

(1)病人自用脸盆、大小便器、药杯等,每次使用后用清洁剂清洗并保持干燥。

(2)在护理中注意保持护士工作衣清洁,如弯腰、俯身处置时,防止工作衣接触床铺,以免污染。

(3)病人床上用物更换后,立刻置于指定的污染袋中进行处理。

(4)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使用后,应严格规范操作,及时消毒毁型,进行无害化的处理。采血用过的注射器及穿刺用过的针头,应按严重污染处置,可有效地防范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5)处置病人排泄物、体液、渗出液等污物时,护士应戴好帽子、口罩。倒尿时,防止尿液溅到工作衣上;某些废弃物封装入袋,携出病房。

四、加强护理管理,减少医院感染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预防医院内感染有关的护理制度主要有: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探视管理制度、病区管理制度等。护理部根据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以上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出各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控制度。特别要重视侵入性治疗器材用后的预处理、体温计的消毒处理、污染敷料及被服的处理等。

做好病人健康教育 管理好病人与病房秩序亦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之一。如控制病人陪住率,以减少病房的人流量和空气中的染菌数,对保护住院病人安全和减少感染机会都能收到良好效果。护理人员向病人进行宣传教育的方式应该多种多样,如通过个别指导、集体讲解、电视、录相、展览、广播和画册等向病人宣传预防疾病及医院感染等知识。对于传染的病人,特别要讲清隔离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不随意乱串病房的好处。促进他们主动自觉地配合医师和护士做好隔离、消毒工作,使之顺利度过隔离期。

做好针刺伤的预防 医务人员由于经常与注射器等锐利器械接触,易发生针刺伤。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意外针刺伤的报道,而这一数字仅为实际发生的1/3。

五、常见医院感染的控制

呼吸道感染的控制 提高医护人员对预防呼吸道医院感染的认识,熟练掌握防治环节及技术。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呼吸道医院感染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指导。加强呼吸治疗装置的管理。

泌尿道感染的控制 导尿系统应保证密闭、引流通畅,无逆流。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尤其应注意洗手、手消毒及无菌器具的使用。对卧床或导尿病人应维持尿道口会阴的清洁和干燥,做好会的护理。耻骨上膀胱造瘘者,尤需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做好尿管、尿袋的护理和管理。对具有传染性或患有其他感染症的特殊泌尿系感染的病人,应施行隔离,必要时可安排隔离室。

外科切口感染的控制 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日;预先治疗及控制可引起感染的潜在性疾病;按规定做好清洁及手术部位皮肤的准备;做好胃肠道手术病人的肠道准备工作。

手术人员的控制 进入手术室应戴好口罩,将口、鼻完全盖住,必要时手术者应戴护目镜,戴好帽子或头罩,将头发或头面部完全罩住,换好手术室专用拖鞋或穿专用鞋套。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和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及其他具有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均不应进行手术操作。

(1)做好手术室环境、人员、药品和器械的管理。

(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彻底清创,注意止血,尽量减少坏死组织和切口中异物;缩短手术时间。

(3)手套出现破损应立即更换;处理感染或污染部位后,必须更换手套。

手术后的控制措施 加强换药室的管理。在进行切口的治疗前后及处理不同切口之间,必须进行手消毒。直接接触开放或新的切口,应戴无菌手套或使用非接触技术。每天观察切口,及时更换敷料。切口分泌物不得浸透外层敷料,有感染征兆应换药并对切口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对感染的切口应及早进行病原学鉴定,并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感染药物,严禁局部使用抗感染药物。对患有可传播感染的切口或皮肤感染的病人应实行相应的隔离。患有单纯疱疹、链球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的工作人员,治愈前不能接触病人手术切口。

护理管理工作在医院感染中具有本身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临床的许多工作,都需要护理人员去实施,而消毒、灭菌和隔离就是切断微生物的传播,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手段,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因此,护理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主要因素,加强护理管理是防止医院感染的基础。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可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陈莉,倪冬青.门诊医院内感染的因素及对策.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1):60-61.

[2]花龚,张咏梅,张学敏.医务人员院内感染防护情况调查分析.南方护理学报,2004,11(2):12-13.

[3]蒋婉英.控制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体会.护士进修杂志,2003,18(9):7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