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08 17:22: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保障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保障实施方案

篇1

一、高度重视,广泛宣传。

建立重大疾病保障机制,提高重大疾病保障水平,是今年医改提出的一项重要惠民措施,也是我县新农合为进一步缓解农村重特大疾病患者经济负担,有效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的又一重要举措。各乡镇合管办、各定点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告知参合农民重大疾病范围、定点救治医院、管理及补偿政策,各定点医疗机构要将重特大疾病的病种、诊治医院、报销流程等主要内容在醒目位置张贴,对患有此类疾病的参合农民及时提醒办理转诊手续,引导患病农民合理就医。积极引导重大疾病患者到定点救治医院就诊,做到应保尽保。

二、明确医院,严格报销。

我县重特大疾病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为所有省卫生厅确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在省级定点没有实行及时结报之前患者持合作医疗证(卡)、参合发票、诊断证明、住院发票、病历复印件、费用清单、出院证、转院审批表(或县外住院通知单)等在出院后30天内到县合管办报销。实行及时结报后报销按省卫生厅文件要求执行。市、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为市人民医院、二十五医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实行及时结报制度,结报程序按省卫生厅文件要求执行,与县合管办办理结算手续时,需附《省农村大疾病新农合补偿结算单》。

三、加强监管,规范服务。

篇2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可进一步放大保障效用,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有益补充。开展这项工作,是减轻人民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全民医保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医保、医疗、医药互联互动,并促进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质量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体现互助共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基本原则:(一)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安排。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等的协同互补作用,加强制度之间的衔接,形成合力。(二)坚持政府主导,专业运作。政府负责基本政策制定、组织协调、筹资管理,并加强监管指导。利用商业保险机构的专业优势,支持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大病保险的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和质量。(三)坚持责任共担,持续发展。大病保险保障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医疗消费水平及承受能力相适应。(四)坚持因地制宜,机制创新。鼓励地方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大病保险承办准入、退出和监管制度,完善支付制度,引导合理诊疗,建立大病保险长期稳健运行的长效机制。

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

近日,广西实施《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年起在柳州、钦州两个市开展大病保险试点工作,并在两年内逐步推开试点。今后,试点城市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参保(合)人员如患上大病,所产生的高额医疗费在经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按政策规定补偿后,需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起付线部分,将由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再次给予报销,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3%。

1、统筹综合测算,个人不需再额外缴费

据《方案》,该将建立政府、个人和保险机构共同分担大病风险的机制。其中,在大病保险资金筹集上,将根据筹资标准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不再额外增加群众个人缴费负担。

2、病种不限,起付线不高于1.5万元

在该区,各试点地区将依据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确定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参保(合)人一年内患大病所产生的费用,在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进行补偿后,还需要个人负担的超出大病起付线的合规医疗费用,均可通过大病保险再次报销。2013年,该区大病保险的起付线由试点市自定,原则上不高于1.5万元。

3、实际报销比例不低于53%

据介绍,该区的大病保险补偿实行分段报销,根据上年度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合理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医疗费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最高补偿额度不封顶。该区分段报销比例具体标准由各试点市根据自身实际制定。

三、为切实保障大病保险的落实,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大病保险的重要性,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先行试点,逐步推开。各地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政策。各省(区、市)医改领导小组要将本省份制定的实施方案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保监会备案。

(二)稳妥推进,注意趋利避害。各地要充分考虑大病保险保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循序推进,重点探索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保障程度、资金管理、招标机制、运行规范等。注意总结经验,及时研究解决发现的问题,加强评估,每年对大病保险工作进展和运行情况进行总结。

篇3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健全我市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效减轻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负担,根据《洛阳市人民政府令》(第46号),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 本方案所称的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险(又称城镇职工大额医疗费补充保险,以下简称“大病保险”),是指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的基础上,对参保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拓展和延伸。

第三条 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安排。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职工医保与大病保险的协同互补作用,加强制度之间的衔接,形成合力,有效减轻参保职工经济负担。 

(二)坚持政府主导,专业运作。政府负责基本政策制定、组织协调、筹资管理,并加强监管指导。利用商业保险机构的专业优势,提高大病保险的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坚持风险共担,持续发展。大病保险保障水平要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医疗消费水平及基金承受能力相适应。强化社会互助共济的意识和作用,强化基金收支平衡的原则,保障基金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资金筹集

第四条  大病保险基金收入包括参保人员保险费收入、利息收入和社会捐助资金收入等,实行独立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

第五条 缴费标准。建立缴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缴费标准原则上按不超过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4%确定。由医疗保障部门协同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费用支出情况、职工医保补偿水平,以及大病保险基金承受能力和保障水平等综合因素,适时调整大病保险的缴费标准。

2021年度缴费标准为人均190元/年。

第六条 统筹层次。大病保险与职工医保统筹层次保持一致,实行市级统筹。

第七条  缴费办法。大病保险保费由单位或个人负担, 也可以由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具体负担比例由单位自行确定。大病保险保费原则上由用人单位集中缴纳,灵活就业人员和无单位的退休(退职) 人员等可自行缴纳。

第八条 缴费时限。大病保险保费每年缴纳一次,缴费时间原则上为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自7月1日起享受大病保险待遇。由社会保险费征收部门与职工医保基金同步征收。

 

第三章 保障待遇

第九条 保障时间。全市参加职工医保人员都应参加大病保险,大病保险年度与职工医保年度一致,为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第十条 待遇标准。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超出我市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合规医疗费用,大病保险基金按比例予以报销,不设起付线,具体比例为:

(一)住院待遇。三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支付比例为85%,二级医疗机构支付比例为90%,一级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付比例为95%,退休(退职)人员支付比例提高2%。

(二)特殊疾病门诊医疗待遇。在职职工支付比例为80%,退休(退职)人员支付比例为85%。

(三)重特大疾病医疗待遇。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为县级医疗机构85%,市级医疗机构75%和省级医疗机构70%。门诊医疗费用支付比例为85%,终末期肾病门诊腹膜透析支付比例为90%,退休(退职)人员支付比例提高2%。

(四)参保人员转诊转院和异地就医支付比例政策与职工医保一致。

(五)职工医保按病种付费等相关配套政策规定适用于职工大病保险。

第十一条 保障范围。大病保险的支付范围与我市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一致, 合规医疗费用为政策范围内住院(含规定的门诊重特大疾病、门诊特定药品、特殊疾病门诊,下同)医疗费用,不包含起付线以下费用、乙类药品、诊疗项目 (含一次性医用材料)个人首先自付部分。

第十二条 支付限额。大病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40万元。

 

第四章 医疗服务管理

第十三条 就医管理。参保人员就医、转诊、异地安置等政策参照我市职工医保政策执行。

第十四条 直接结算。参保人员合规医疗费用累计达到我市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服务窗口实行直接结算,参保人员在出院时只承担个人自付部分费用,大病保险基金应支付费用,由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结算。

第十五条 非直接结算。无法实现直接结算的,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用(含经医保经办机构批准的异地就医医疗费用)先由本人垫付,医疗终结时由参保人员持相关资料到商业保险公司在经办机构设立的服务窗口办理报销手续。

 

第五章  管理和监督

第十六条 大病保险基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市、县(市、区)两级医保经办机构设立大病保险基金支出户,用于拨付医疗待遇资金。

第十七条 市医疗保障局是大病医疗保险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大病医疗保险的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措施,并组织实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大病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工作。各县(市、区)医疗保障局做好属地大病保险业务协调。

第十八条 商业保险公司应在医保经办机构设立服务窗口或服务网点,为参保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做好费用审核、病例协查、智能监控等工作。

第十九条 市医疗保障中心是职工大病保险的经办机构,负责大病保险基金拨付计划的制定,委托经办机构履约情况监督,落实大病保险相关政策和待遇,大病保险基金风险预警和监督以及违约行为调查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条 职工医保的政策规定及相关配套文件,如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用药范围、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等,均适用于大病保险。

第二十一条 市医疗保障局联合市财政局、税务局可根据我市医疗水平及大病保险基金运行情况,对缴费标准、支付比例及最高支付限额等政策待遇予以适时适度调整。

第二十二条 本方案自2021年7月1日起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方案由市医疗保障局负责解释,以前大病保险政策与本方案不一致的按本方案执行。如遇上级政策调整,我市将按要求适时调整完善大病保险政策。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为支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推行“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服务新模式,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创新医疗收费管理和结算方式,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切实维护群众的身体健康,改善病人就医感受,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组织领导

为保证工作的落实和取得成效,成立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工作领导小组。

三、实施范围

根据医院实际,我院经研究决定,先期在产科、儿科及急诊科试点推行“先住院、后付费”。包括妇科、儿科需住院患者及急诊科急、危、重症救治的患者。

四、适用对象

市三区范围内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对象提供“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服务。

对于流浪乞讨等人员,须经市救助管理站签字确认并在医院记录在案的,可纳入“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服务范围;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收治住院后再确定是否纳入“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服务范围。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3年5月-6月10日)

根据市政府及市卫生局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制定医院推行“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实施方案,参加市政府新闻会及启动会,组织召开医院启动会,进行工作安排部署。

(二)实施阶段(2013年6月10日-11月)

医院将于6月10日全面实施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医院及各试点科室在具体实施中,要加强细节管理,细化工作制度,既要做到患者知情同意,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又要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逃费风险,确保此项惠民措施真正惠及百姓。

(三)完善阶段(2013年12月)

医院及各试点科室要总结梳理“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运行期间的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卫生局,进一步完善工作。

篇5

近日,山东、青海两省率先公布了各自“地方版本”的大病医保相关细则文件,与此同时,由于全国各地的大病保险都遵循向商业机构“团购”保险的模式,因此两地的招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此外,安徽、广东、广西等地也在积极紧张筹划各自的“大病保险”方案。

青海版:自负5000元后可纳入大病保险

10月22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印发了《青海省扩大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实施方案(暂行)》,决定自2012年12月1日起,在全省全面铺开大病医疗保险工作。

该《方案》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将在2012年11月底前完成大病医疗保险招投标、合同协议签订、考核评估制度制订等相关工作;同时,商业保险机构要完成信息网络、人员培训、承办服务能力建设等工作,为全面开展大病医疗保险做好前期准备。根据青海此前的大病保险的招标文件显示,预计参保人数为419万人。

“青海版”大病保险实施方案规定,以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参合人员为保障对象,保险资金从城乡居民医保基金中划转,筹集标准为年人均50元,个人不需要再缴费。

报销模式上,青海的参保人员的住院医疗费用按现行医保政策规定报销后,个人自负部分达到5000元以上时,统一纳入到大病医疗保险保障范畴,按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进行全额报销。按照“基本医保+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的方式,将使城乡居民住院费用实际支付比例达到80%,民政救助对象住院费用实际支付比例达到90%。

山东版:先对20种大病进行二次补偿

10月中旬,山东版的大病保险细则率先亮相。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工作的意见(试行)》规定,2013年1月1日起山东省将启动新农合大病保险。

“山东版”的大病保险针对山东省的新农合参合对象,在新农合的基础上建立“二次补偿”机制。据了解,山东省新农合大病保险人均筹资15元,对先期确定的20类重大疾病医疗费用经新农合报销后,个人负担超过上年度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以上的合理医疗费用进行二次补偿,其补偿比例不低于50%,个人最高补偿限额20万元。

据试行意见规定,山东省先期确定的这20种疾病具体包括: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终末期肾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耐多药肺结核、血友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唇腭裂、肺癌、食道癌、胃癌、I型糖尿病、甲亢、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结肠癌、直肠癌等。

报销两模式:按费用OR按病种?

从目前山东、青海公布的文件情况来看,大病保险基本上出现了两种保障模式,即按实际发生医疗费用进行报销的模式和按病种进行报销的模式。

据悉,广西也将选择按费用的操作模式,据透露,“广西版”的大病保险也将会选择按费用的模式,其将覆盖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参保对像,而且也会设定起付线标准,但具体的起付线标准尚在确定中。

而据广东方面透露,广东的大病医保究竟是从大病病种层面上予以支持,还是从费率方面考虑对患者予以支持?广东也有了初步设想。目前的方案是考虑对医疗费用高昂的患者给予第一医疗保障后的费用给予二次报销,以进一步减轻患者尤其是大病患者的医疗负担。至于在操作模式上,广东也将考虑引入商业保险机制。

篇6

一、基本情况

我县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自2018年开展以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省、市民政部门业务指导下,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暖心工程,于2018年8月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同年12月出台了实施方案。按照程序和认定标准,全县共有城镇贫困群众195户,423人,其困7户9人,低保户180户390人,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家庭8户24人。因病致贫152人,因残致贫96人,因无住房致贫2人,因子女教育致贫28人,因灾祸意外致贫6人,因失业致贫3人,因其他原因致贫136人。

二、工作落实情况

(一)基本生活保障方面

根据省、市《关于加大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力度的意见》,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兜底保障职能。一是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640/月/人提至705元/月/人。人均补差达到450元,并且提补资金已发放到位。二是加大临时救助力度。落实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对情况紧急金额在2000元以下的临时救助申请,由乡镇直接审批发放临时救助资金,有效解决贫困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困难。在下拨临时救助备用金时对于确诊肺炎病例的3个乡镇,每个乡镇多下拨2万元的备用金用于解决患者家庭的基本生活。三是提高城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城镇“三无”人员补助由835元/月提至915元/月,落实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照料护理经费,发放照料护理费2.16万元。四是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达到每人每月60元标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每人每月70元标准。上半年共发放城镇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4.452万元。

(二)医疗保障方面

一是简化了门诊慢性病审批流程。Ⅰ类门诊特殊慢性病患者可持相关资料在县人民医院直接审批,Ⅱ类门诊特殊慢性病审批时间也由原来的3个月缩短至1个月。目前,共审批了Ⅰ类门诊特殊慢性病27人次、Ⅱ类门诊特殊慢性病60人次。二是实施“长处方”报销政策。支持定点医疗机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增加单次处方用药量,对患有门诊特殊慢性病的城镇贫困群众实施“长处方”报销政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处方用药量放宽到3个月,减少城镇贫困群众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配药次数,保障患者长期用药需求。2020年以来,已完成38人次“长处方”结算,共补偿21.14万元。三是落实门诊统筹政策。为保障城乡居民健康,方便群众门诊看病,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医疗保障目标,2019年10月1日起,我县全面落实门诊统筹政策,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普通门诊费用,不设起付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门诊医疗费用按65%比例报销,在县中医院门诊就诊发生中医药治疗费用,不设起付线,按40%予以报销。2020年以来,城镇贫困群众门诊统筹结算143人次,共补偿7556.86元。

(三)教育保障方面

强化教育帮扶,不让一户贫困家庭子女因贫失学,2020年春季共发放城镇贫困学生补助71人次4.8145万元。

(四)住房保障方面

对城镇贫困群众,帮扶政策结合实际需要开展实物配租与住房补贴救助两种方式予以保障,本着“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实施应保尽保”,2020年度共计保障55户,其中实物配租36户,发放住房租赁补贴救助19户2.736万元。

(五)在就业帮扶方面

对有就业意向的城镇脱贫解困对象进行摸排,为城镇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由县财政为189名城镇特困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费1.89万元。对无能力继续缴纳社保费且符合条件的城镇特困人员,依个人申请实施助保贷款政策,为参保缴费困难人员增强脱贫信心。

(六)加大残疾贫困群众帮扶

2020年共有423名城镇贫困户对象中有91人是残疾人,其中有90人已享受残疾人“两补”,还有1人不符合“两补”补贴标准(上十岭汪国胜)。为重度城镇贫困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3人次780元。

篇7

关键词:必要性;条件;形式;方案

一、企业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的必要性

企业在按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统筹的情况下,可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企业建立补充医疗保险也是非常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和职工实际医疗消费需求之间存在差距,特别是对超过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即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必须通过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解决。

2、基本医疗保险定位在“广覆盖、低保障”,将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都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并实行统一的政策,难以充分体现不同人群的现实差别,并且降低一部分人的医疗保障水平,影响了基本医疗的稳步推进。因此,实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是实现效率、公平原则,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顺利推进的基础。

3、有利于职工队伍稳定。国家公务员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统筹的同时享受特殊的医疗补助,企业职工必须有相对应的措施作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补充,以保证广大职工队伍的稳定。

4、实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还为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同时也有利于强化医患的制约机制,有利于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支出。

二、企业建立补充保险的条件和形式

1、企业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的条件:

首先,必须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保险费用。其次,具有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即具有持续的税后利润,并按时缴纳其他社会保险费用,保证足额发放职工工资。第三,已经形成的医疗保障待遇高于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且有能力主办或参加补充医疗保险。

2、企业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的形式:

其一,建在企业内部。如有实力大集团、大企业可以自办补充医疗保险,但应建立相应的经办和管理机构,并使补充保险资金与企业经营性资金分离,确保保险资金的安全。

其二,与商业保险机构合作。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公司的产品与商业保险机构合作,也可以保险公司的某一相关产品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补充医疗保险方案,由商业保险机构根据订制的方案确定费用。

其三,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可以实行企业和参保人员共同缴费,也可以实行企业单独缴费,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实行企业和参保人员共同缴费,有利于提高参保人员的保障意识,体现合理分担的原则。

三、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方案的设计

1.企业补充医保险方案的设计原则:

(一)是合法性原则。企业在制订补充医疗保险方案时一定要依法从事,切不可认为补充医疗保险是企业自己的事而自行其是。

(二)是合理负担原则。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应体现合理负担的原则,这样既有利于规避道德风险,抑制不合理费用支出,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参保人员的保障意识。如有的单位补充医疗保险方案门诊和住院费用都不设起付线(免赔额),就不符合这一原则。

(三)是针对性原则。企业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目的是解决基本医疗保险以外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主要是解决患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血液透析、器官、骨髓、血管移植及服用抗排异药等)人员医疗费用负担过重的问题。因此,医疗费用支出的绝对数额越大,个人负担的比例应该越低。补充医疗保险方案的设计要有针对性,体现“雪中送炭”的原则。

(三)是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原则。企业在设计补充医疗保险方案时,应与当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从操作上讲,这样也有利于报销单据的收集和范围的认定。

2.建立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的设想

(一)“超大病”补充医疗保险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保的是基本医疗,但是超过最高支付限额的病例又是客观存在的,尽管这一部分职工所占比重较小,但费用很大,致使单位和职工个人均难以承受。对于这些“超大病”的医疗问题,基本医疗既不可能完全包下来,也不可能一推了之,更不应该把这个包袱再推给用人单位,因此应该为职工寻求一个最佳解决办法,即面向统筹地区建立职工“超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减轻重病职工负担,保障其基本生活。

其具体做法,可以由统筹地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机构根据患“超大病”的职工比例和职工总数等数据资料,合理进行资金筹集数额和承保水平测算,制定出在年人均几十元钱的条件下,保证“超大病”医疗费用支付的办法,至于资金的来源,可通过个人为主,单位为辅的方式实现。实际上,只要是费用低,即便是完全由职工个人负担,单位代扣代缴也是可以实现的,更何况还有统筹地区职工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可以发挥相应的作用。

这一方案的实施,是本着规模出效益的原则承办的,因此对于在统筹范围内的职工应当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其参加,集合大多数职工的力量为少数需要的职工提供帮助。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由于承保费用较低,便于推广实施;二是可以减少单位的医疗费用支出和行政管理事务,若发生超限额医疗费用,可由参保职工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三是可以沿用和执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支付范围及有关规定,易于实施和管理。

另一方案是,企业如果效益好,可直接拨付一部分款项支付自负段。

(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采用统帐结合方式实施,其中社会统筹基金要确定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起付标准以上和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以统筹基金支付为主,但个人同样要负担相应比重。尽管相对统筹支付而言个人负担比例较小,但由于医疗费用相对较大,对于因病不能参加工作、工资收入明显下降的职工本人和家庭来说,还是困难重重。为减轻重病职工负担,保障其基本生活,职工所在单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有必要建立职工大病专用基金,在企业内部实行统筹使用,所需资金可按企业、职工共同分担的原则进行筹集。如企业可以在新增效益工资的税前福利基金中提取一部分,职工在包干药费或工资收入中提取小部分。基金的使用,要按职工工龄长短、贡献大小有所区别。

四、结论 

补充医疗保险不同于基本医疗保险,其方案不求一致,只要能弥补基本医疗保险的不足,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医疗需求,同时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更为合理和有效的利用就可以。

建立补充医疗保险需要对职工基本医疗的保障程度、医疗需求的多样性和实施的可能性进行调查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建立相应的补充医疗保险方案。

补充医疗保险的实施方案,需要根据保险目的,以及可能提供资金和管理情况的不同,进行具体的规划。重点研究针对不同保险目的的资金来源和给付、管理方式等各要素,目的是提供设计水平不一又可供选择的实施方案。

补充医疗保险由单位承办时应有一定的限制,即单位经济效益要好,具有一定承受能力。同时,补充医疗保险的范围只能是职工本人(不含家属)。补充医疗保险的水平不能与物价挂钩,还必须体现一定的差别;在保险项目上要根据各行各业的特点有所侧重。

【参考文献】

[1]陈智明.医疗保险学概论〔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5.

[2]郭士征,葛寿昌.中国社会保险的改革与探索〔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篇8

一、优抚工作

我县重点优抚对象共9233人,其中伤残军人597人,“三属”198人,复员军人676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2099人,参战参试退役人员761人,部分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4902人,为切实解决好优抚对象和相关政策落实工作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认真做好各项优抚政策的落实,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及时调整优抚对象抚恤金标准。为了快捷、足额为优抚对象发放各类优抚资金,我县近年来一直实行通过邮政储蓄打卡发放,上半年为优抚对象发放定期抚恤补助金1120万元,给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发放生活补助费122万元,确保了优抚对象抚恤金足额及时兑现。

二是按照《县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积极为优抚对象解决“看病难”问题,今年是我县实施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的第二年,全县共9233名优抚对象,除4902名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外,其余的4431名重点优抚对象全部由县财政出资参加了各类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了优抚对象的基本医疗待遇,解决了他们“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三是做好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作。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开展全省烈士纪念设施普查工作的通知》和全省慰烈工程要求,经认真普查、研究、计划,我县有烈士陵园6处,烈士纪念塔、碑、亭、馆10处,零散烈士坟墓64处,烈士坟墓736座。安葬烈士815人,其中有名烈士132人,无名烈士683人。按照全省慰烈工程要求,结合我县实际,2011年底我县就制定了《县零散烈士墓抢救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县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预拨了130万元作为零散烈士墓搬迁工作启动经费。目前,我县已对烈士陵园进行了第一批设计规划,力争在两年内完成零散烈士墓搬迁工作任务。

二、安置工作

2011年冬季我县共接收退役士兵605人,其中农村籍退役士兵416人,城镇退役士兵189人。安置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长期政治任务。我们在做好退役士兵报到、档案接收、安置资格审查的同时,为使退役士兵全面提高自主择业的能力,根据省、市文件精神,我县及时制定了《县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实施方案》,并与我县诚杰技术学校、乐行驾校以及合肥建工技师学院联系并实地进行考察,根据退役士兵自选的类型,到我县指定的学校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共参加培训人员160人,使他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抢占先机,自主创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积极抓好涉军群体稳定工作

涉军群体来信来访工作,是我股室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日常工作中,热情接待优抚对象和军队退役人员的来访,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对符合政府规定的人员及时解决,对不符合政府规定的人员,特别是那些按规定不能享受或得不到政府救济的,往往是心不平、气不顺,有的当场拍案责问,有的要越级上访。对此,我们都能够保持一种为民服务的心态,认真细致的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做到热情相迎、笑脸相送,用真情换取民心,有效地化解了矛盾。人张奇几年来多次进京赴省上访,要求给予重新安排工作,办理养老保险。民政局主要领导针对他反映的问题,亲自到他家里进行走访,通过了解该同志一直住着别人的房屋,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当即安排相关人员给予办理了特困救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使该同志真正理解到政府的关怀,表示以后不再上访,并签订了息诉罢访协议书。其他案件也经过局领导多次的思想疏导、教育,都逐一签订了息诉罢访协议书(原“8040”部队退役人员也签订了息诉罢访协议书)。避免了上访事件发生,维护了大局稳定。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优抚安置政策宣传不够,少数基层不够重视优抚安置工作,对优抚安置政策的宣传缺乏长效机制。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优抚对象和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努力营造人人为优抚对象尽责,家家为优抚对象献爱心的浓厚氛围。

篇9

我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从今年的1月1日正式实施,到目前已经运转近一年的时间,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就是全面部署明年的各项工作。刚才小江镇长传达了卢龙县20*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和报销办法,张贺生同志讲解了相关的业务知识,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以来,各村各有关部门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精心组织,扎实工作,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有所提高、医疗负担有所减轻,部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有所缓解。这些成效,为我们巩固扩大试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全镇上下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大力推进这项事业。

(一)要充分认识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加强“三农”工作内在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和举措,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根本出发点是解决农民就医难问题,保障群众健康,保护农村生产力。这项制度实施以来,国务院、省政府高度重视,期望很高,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文件,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各级财政都在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这项制度在我县的继续实施,完全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完全符合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

(二)要充分认识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引导并资助,实现农民看病“风险共担,互助共济”,让农民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健康权益。这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利于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更是一项现实的政治任务。

(三)要充分认识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可以说,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没有农民的健康也就没有全面的小康。不建立农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就解决不了,农民就难以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但从目前我县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来看,还不具备把农民医疗保障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条件,还难以实现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互助共济的方式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和看病难问题,关系到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是稳定农村、关爱农民的重要举措。同时,随着乡镇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政府的职能将由发展经济逐步转变为服务群众。因此,我们必须加大行政推动力度,让这项惠民利民政策走进千家万户,惠及每一个农民。

二、广泛宣传发动,增强农民参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通过一年的运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突出表现为:农民的受益面还不大,宣传工作不到位,医疗补助报销手续较为繁杂,一些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设施和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和降低了广大参合群众的满意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群众既是推动力量,也是最终的受益者。要把这件好事办好,关键在于群众的认识是否到位、政策宣传是否到位、发动工作是否到位。所以各村要把宣传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针对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了解不深不透、存在疑虑和担忧的问题,在认真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和宣传提纲,广泛宣传,大造舆论,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结合受益群众的典型事例,有针对性地宣传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和好处,使农民群众充分了解参加合作医疗后自己的权益、义务,明白看病报销的办法、程序和比例,消除农民的疑虑和担心,促使他们进一步增强互助共济和共同抗御疾病风险的意识。最近中央决定从明年开始将补助标准由每人10元增加到20元,省里补助标准由每人元增加到元,这一点,尤其要向群众宣传到位,从而增强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抓筹资,确保合作医疗资金按时到位。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资金筹措既是基础又是难点。基础在于中央、省、市都明确规定,只有农民自筹资金筹集到位,并达到规定的覆盖面,上级才会拨付配套资金;难点在于参合资金每年都要征缴。各片、各村、各有关部门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把资金筹措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深入到村到户,本着先易后难、先党员干部后一般群众、先富裕家庭后一般家庭的程序,认真细致地做好资金筹集工作。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在筹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群众自觉自愿的原则,既不能踩政策红线,也不能消极畏难,无所作为,要通过做大量、细致地说服和宣传动员工作,将行政推动与群众自觉自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

群众为主体推动这项改革的深入实施。总之,要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确保群众参合率达60%以上,这个任务必须完成。同时,要按照有关规定,继续做好农村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等农村弱势群体的参合工作。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既要看到主流,坚定工作的信心;又要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工作的艰巨性,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懈怠,切实把这件好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篇10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结合新医改相关要求,进一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镇人民健康水平,推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围绕“改善民生、服务健康”这一目标,按照国家“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卫生制度”、“进一步促进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的要求,努力发展卫生事业,全力服务健康,倾情造福人民,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工作计划

(一)办人民满意医院,筑放心公卫屏障。

1.继续深化医疗质量体系管理,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积极推进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实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通过广泛宣传动员,积极引导精神病人及时就医治疗。

(二)完善三大体系建设

1、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证参合率达95以上,进一步提高合医经办人员素质,有效控制医药总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让参合群众得到更多的低价优质的医疗服务;

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医疗保障体系覆盖范围。

2、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11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定期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检查、3岁以下婴幼儿生长发育检查、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活动,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

3、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达到医院标准化水平,使医院发挥最大效益,做到功能突出、流程合理,优化就医环境。

(三)强化措施

1、目标管理建立和完善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工作绩效为基础的综合目标考评办法,强化对各科室的目标管理

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对全年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落实人员,明确责任。

2、过程管理一是坚持“三重一大”事项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重大事项须经院务会、职代会讨论通过后实施,坚持民主科学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事事有安排、件件有着落。二是全面落实首诊负责、医师查房、病例讨论、会诊、医疗安全、医患沟通等16项核心制度,做到人员到位、流程科学、记录准确、资料规范。三是结合岗位设置运行机制改革,完善运行机制。四是严格执行财务内控制度,科学编制收支预算,以收定支。

(四)突出重点

1、加强项目建设工作xx年改造院坝、花园,门诊楼一、二楼装修。

2、抓好医疗体制改革工作一是继续完善绩效工资改革工作;

二是加强国家基本药物阳光采购工作;

三是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工作。

3、加强均等化服务工作按照xx年均等化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强国家11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

4、积极开展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按照乡村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村卫生站管理工作。

(五)统筹各项工作

1、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配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加强责任范围内环境卫生整治,绿化、亮化、美化患者就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