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08 17:2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灾害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灾害管理制度

篇1

1.1违章操作,情绪操作员工具有很高的责任意识是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的一大前提条件,然而在实际的电力生产工作中,有些员工忽视了责任意识的重要性,这主要表现在员工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实际操作,甚至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了违章操作的坏习惯,这对于电力安全生产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更可怕的是,这种现象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一个员工具有这样的不良习惯,他身边同时出现违章操作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此外,由于员工养成了错误操作的习惯,会使得其在进行违章操作时难以发现问题,从而增加了其危险性。另外,员工的精神状态也会对电力的安全生产造成影响,即便再优秀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如果有很大的情绪变动,也会使其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1.2电力设备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持续发展与电力设备的稳定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如果电力设备缺乏较为稳定的安全状况,就会使得电力的安全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1)设备安全状况不乐观。在电力企业中,投入运行的电力设备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事故隐患,比如,企业没有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系统的发掘;由于缺乏资金,没有及时地对已经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有的电电力讯息161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设备超负荷运行等情况。(2)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形式严峻。现阶段在部分电力企业中,电力设施的安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使得电力设施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电力设施存在着日渐受损的情况,电力设施保护的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3)电力设备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在电力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一场大的自然灾害会对个别地区的电力设备造成严重的破坏。而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而受到破坏的电力设备引发的安全事故呈现出一种递增的态势。

1.3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管制度不到位目前电力行业虽然已经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保障安全生产,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一些电力企业在日常管理方面只停留在表面工作上,不注重通过规章制度管理和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除了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外,监管制度也很不完善,导致现有制度也不能规范执行。如果只制定不落实,那么制度也就只是一纸空文,但是制度的执行不能完全靠员工的自觉,还要有一定的监管机制促使其认真执行。

1.4安全防范意识淡薄部分电力工作人员在现场实际的生产工作中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不高,在工作时忽视了现场防护措施的作用,缺乏较高的自我保护能力,习惯性违章的现象时有发生,人员责任事故也屡见不鲜。在日常检修工作以及施工作业中不能认真履行现场组织措施及技术措施,尤其是在时间紧迫或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现场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高,对操作程序进行简化,违反操作规程的规定,不按照现场标准化作业的要求实施作业,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对策

2.1改进安全管理和监管制度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就是规矩,是企业的内部“法律”,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是用人单位行使管理权的重要依据。安全管理制度就是每一个员工应该遵守的基本制度,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形式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按实用原则和必要原则完善制度运行。奖惩制度是安全管理制度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所以电力企业不仅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还需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奖惩制度,让员工明白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做到有章必循,责任到人,用严格的监管制度创造出健康的安全形势。

2.2完善电力安全设备管理(1)消除电力设备事故隐患。在维护电力设备方面,要坚持“精修治本”的指导思想,对于那些接近或者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必须进行检修或者更换,不能等出问题了再去抢修,导致“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对新更换的设备也要定期检查,尤其是对一些负荷较重、设备工况较差的地方,在检修后也要进行设备运行跟踪分析。另外,要保持电力设备安全运行,还必须加强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及时消除各类隐形缺陷和不安全因素,真正做到对各类不安全隐患的“可控”、“能控”、“在控”。(2)减轻电力设施破坏现象。在人为因素方面,电力企业可以与公安部门相互配合,严惩违法犯罪分子,以减少盗窃电力设施等案件的发生。在自然灾害因素方面应提高我国电力设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台风、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安全问题,应尽快建立相应的事故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另外还要加大电力系统防御重大自然灾害的科技投入,努力提高电力系统的防灾能力。

2.3提高员工安全意识(1)提高员工安全责任意识。必须把提高员工安全责任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到与提高经济效益同等重要的层面上来。管理者在这方面要以身作则,用自己坚实的技术和专业的素养为员工树立好的榜样。在提高员工思想素质方面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技能培训、实践教育等方式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使其安全责任意识能够满足实际安全生产的需要,这是对员工自身安全的保障,也是对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保障。(2)组织员工学习电力安全知识。提高员工安全责任意识就必须让员工充分认识电力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事故案例分析、视频影像展示等方式对员工进行教育,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电力事故的严重危害,让员工从思想上真正树立起责任意识,认识到电力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之后员工就会自觉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学习,发自内心地掌握并落实到行动上。

3结束语

篇2

企业档案面临多种安全威胁:地震、洪水、火灾、盗窃等,这些天灾人祸都是正在面临或者将要面临的显性安全威胁或者隐性安全威胁。档案是企业变迁的历史记录和宝贵财富,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档案具有唯一性的特点,一旦损毁,将给企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企业做好档案安全管理是必要的。

那么什么是企业档案安全管理呢?企业档案安全管理就是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企业档案管理部门以及企业安全管理部门为避免或者减轻安全威胁给企业档案带来损害、损失甚至毁坏,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和策略,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要做好企业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懂得什么危及档案安全的隐患。危及档案安全的隐患主要为自然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自然灾害对档案安全的影响自然灾害的种类很多,对档案安全造成的影响有:地震、火灾、水灾、雷电等。地震是人类面临的最有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们的生命财产严重的威胁,同样,地震也会对档案造成巨大的破坏。“5.12”汶川大地震,就使震区的档案馆舍和档案受到严重损失。水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水害对档案的危害不言自明,不管灾害大小,档案特别是纸质类档案只要被水淹,就会造成损失。突发性的雷、电、火灾往往会造成档案的大面积焚毁,损失无法估量。 社会安全事件危害对档案的影响社会安全事件是相对于自然而言的人为因素,是通过暴力破坏直接或者间接危害档案安全,产生的后果较为严重。

最后,谈谈企业档案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

树立档案安全管理意识档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被损毁,其损失无法挽回。为保证企业利益和企业档案安全,我们要从对历史负责、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始终把档案安全管理作为档案工作的大事来抓。要树立档案利用服从档案安全的意识,确保档案的绝对安全,企业应加强档案安全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全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档案安全保护意识。各级领导要切实加强对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将档案安全工作列入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计划中,及时关注、研究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确保档案安全管理工作责任的落实。

建立健全档案安全管理体系。解决档案安全管理问题,不能只靠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应建立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到各职能部门,以及档案部门的档案安全管理体系,成立企业档案安全管理机构,这是企业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组织保证,是处理安全问题时必不可少的组织环节。企业档案安全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周密细致、便于操作、切实可行的突发性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并不断完善应急措施,经常进行档案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要立即整改,确保档案的安全。

建立档案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档案安全管理的制度保证。要在严格执行档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档案安全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企业员工尤其是档案工作人员应该熟知安全管理制度,并在制度的指导下有序开展档案安全管理工作。

确保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随着档案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利用,需要高度重视档案利用安全工作,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保密制度,建立档案信息、数据上网审批制度,加强上网档案信息的管理。加强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从制度入手,从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两方面保证档案数据库和电子档案的安全,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

确保档案库房的安全。档案库房是档案存放基地,是档案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档案库房建设必须符合档案安全保管的条件,安装库房防火、防盗报警监控系统,实现对档案实体、库房与设备的监控。要对档案库房进行定期检查,对已配备的设施完好情况及时检查,出现隐患及时解决,确保档案库房安全。有针对性地加强高温、汛期等季节性时期的档案安全保护,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确保档案的绝对安全。

篇3

【关于挪用特定款物罪】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犯罪对象是特定的,是用于救灾、抢险、防汛、扶贫、优抚、移民、救济的款物,这些特定款物必须专用,既可以是钱,也可以是物。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对保管、分配和使用特定款物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国家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而故意挪用,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一、概念

根据刑法第273条: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违反特定款物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

二、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关于特定款物专门使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我国在政府财政支出别设立民政事业费一项,包括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以便帮助人民群众战胜自然灾害,解决生活中的具体困难。这对于安定群众生活,以及恢复再生产能力,将困难和灾害限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上述特定款物决不允许任意挪用,必须做到专款专物专门使用,这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财经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对保管、分配和使用特定款物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国家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而故意挪用,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三、处罚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刑法条文

第二百七十三条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司法解释

第二百七十三条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六、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86条规定: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挪用特定款物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

(二)造成国家和人民群众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三)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挪用特定款物的,或者造成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严重困难的;

(四)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其他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情形。

挪用特定款物价值在5000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这里的特定款物,主要是指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

所谓“救灾款物”,是指国家拨给遭受自然灾害地区的专项资金和物资;所谓“扶贫款物”是指用于扶贫的专项资金和物资。

所谓“抢险款物”,是指国家拨给因自然灾害而出现危险情形需要抢救的专项资金和物资。

所谓"防汛款物气是指国家拨给防备水灾和汛潮的专项资金和物资;所谓“优抚款物”,是指国家拨给用于优待和抚恤优抚对象的专项资金和物资。

所谓“救济款物”,是指国家用于社会救济和自然灾害救济的专项资金和物资。

所谓“移民款物”,是指国家拨付的用于移民安置的专项资金和物资。

所谓挪用,是指不经合法批准,擅自将经手管理的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调拨、使用于其他方面,改变了特定款物的既定规定用途。

行为人挪用上述特定款物累计达到5000元以上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造成国家和人民群众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这里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指行为人挪用特定款物的行为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直接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价值。

篇4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建议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9-0137-02

输电线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电能运输组成部分,其直接关乎于电力输送运行情况,一旦输电线路出现故障,将会引起大面积区域停电。这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必须做好输电线路的运维工作,尽可能确保线路稳定、安全可靠运行,为人们正常生活、生产提供保障。文章主要针对输电线路运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措施。

1 输电线路概况

全州县电网现有110 kV输电线路130 km,35 kV输电线路500 km,线路维护人员共有10人。近年来,全州县实施了电网改造,完成了农网改造,使得全县电网设施布局更加合理和完善。农村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得到了全面提升,通过农网改造,全州县通电率基本达到了100%。通过农村电网改造,使得农民逐渐用上了放心电、安全电以及明白电,极大限度地改善了群众的日常生活水平。当然,通过农网改造,也为全县人民群众带来了实惠,改造之后的电价降低,电能质量提高,为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伴随着电网改造不断深入,全州县电网引进了先进电力设施,不断加大电力系统改造力度,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对于推动工业发展以及产业链构建具有积极作用。

2 电力输电线路存在的问题

2.1 新架线路施工质量较差,难以满足要求

电网改造过程中,由于改造和新建工程多,施工面广,施工时间紧迫,施工队伍人员素质差,技术水平低,加之施工管理不到位,从而造成新架线路施工质量差。一是跳线线夹未紧固,线路弧垂过低,导致导线对地距离不足。二是线路通道未砍彻底,存在树木影响线路安全运行。从而导致线路带病投运,给电网安全运行增加了不少的安全隐患。另外新型输电设备带来了施工困难,新型的输电线路中铁塔应用非常广泛,铁塔组装不规范,容易造成铁塔出问题,降低稳定性,并且在气候较冷地区造成覆冰问题,如图1所示,严重影响输电线安全运行。

2.2 电力线路通道被占,难以维护

我国电网改造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造成了电力线路保护区域内出现违章建房、乱搭建房现象非常严重。一旦出现下雨或者刮风天气,很容易造成障碍物打断电力线路引起短路跳闸。违章盖房会造成距离线路较近,若出现误碰则会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电力线路通道被农民占据,在线路通道内种植植物或者农作物也会引起输电线路安全运行隐患。例如,小孩在居民区放风筝很容易造成经过居民区的电力线路形成短路,如图2所示,造成事故伤亡;农民焚烧秸秆,大量粉尘很容易造成线路出现跳闸,从而造成区域大面积停电。

2.3 自然灾害对线路运行的影响

全州县域每年的1、2月份极易出现冰雪天气、每年的5、6月份易发生了暴雨,并且伴有雷电、大风等对流天气,局部出现大到暴雨,严重影响电力线路运输。全州县自然灾害造成了电力输送安全隐患,因此对于电力线路运行的时候要注重预防自然灾害的影响,必须在电力线路施工过程中加强线路抗灾害能力,确保电力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全州县自然灾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冰雪影响。冰雪灾害极易造成电网输电设备被冰雪覆盖,进而造成导线舞动、绝缘子串闪。导线结冰极易出现舞动,出现电网闪络主要在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因此冰雪灾害可以说是造成输电线路倒塔断线和闪络跳闸的主要原因。

②雷电灾害影响。雷电属于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雷雨天气易出现放电现象,造成了云层和大地之间出现电场,对于输电线路造成严重安全威胁。因为输电线路都是架设在空旷的山头和田野中,极易遭受雷电袭击,造成导线被击断,瓷瓶炸裂,引起线路跳闸。

综上所述,自然灾害对于电力输电线路影响极大,因此在进行电力线路设计的时候必须要预防自然灾害,提升其抗击自然灾害能力。

3 提升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对策

3.1 提升新架线路施工质量

提升新架设线路的施工质量,首先要加强设计技术和施工管理工作。设计部门要提高输电线路的设计标准和设计深度。施工单位要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规程和规范,编写出《输电线路架设施工作业书》、《架线工程施工手册和方案》等具体工艺施工措施,对于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要认真学习,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质量。施工管理部门要加强输电线路架设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建立起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并且根据相关的电力线路施工规程和验收规范来规范管理行为,加强对新架线路的竣工验收。提高新架线路施工质量,保证线路无缺陷投运。

3.2 及时检修输电线路占道问题

对于输电线路必须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障碍物检查和清理,对于一些农户占用输电线路通道种植作物的情况要及时宣传沟通,宣讲安全用电知识。对于输电线路通道中存在的障碍物要及时清理,对于可能会影响输电线路的障碍物也要进行清理,为电力线路输送提供重要保障。运行管理过程中还应严格执行输电线路巡视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线路巡视管理制度为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提供了有效保障。

3.3 做好自然灾害预防工作

输电线路有必须要加强其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所有电力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得到有效安全保障。适当引用先进自然灾害防御措施,切实有效改善输电线路安全运行能力。

3.3.1 做好防污工作。

根据绝缘子等值盐密度测量结果进行评价,确定污秽期的污秽等级,然后在污秽期来临之前定期使用干布条、湿布等对绝缘子进行擦拭。检查过程中,若出现绝缘子损坏则及时向技术部门报修,并更换绝缘子防止出现污闪事故。

3.3.2 做好自然防冻工作。

应对自然霜冻、冰雪天气问题,有能力的情况下尽量增大线路传输负荷电流。相同气候条件下,重负载线路覆冰较轻或不覆冰,轻载线路覆冰较重,当负荷电流足够大时,导线自身的温度超过冰点,则落在导体表明的雨雪就不会结冰。及时做好覆冰造成断线、塔杆倒塌事故预防工作。

3.3.3 做好防雷击措施工作。

输电线路开展防雷措施,可以采取线路避雷器、耦合地埋线、增加杆塔防雷等措施,选用线路避雷器的时候,可选取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具有保护性能好、动作反应快、通流容量大、体积小、结构简单等优势。按照避雷器的时候,主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另外还应顺应杆塔进行单独铺设,截面积不应小于25 mm2,选择小电阻接地。增加杆塔防雷措施就是在杆塔顶头加装防雷器,防止雷击杆塔,通过对部分线路杆塔的改造,大大的提高了线路的防雷水平,如图3所示。

4 结 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网建设规模的扩大,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关系到电网的稳定与安全,因此,日常对输电线路的维护和整修就成了关键的一步。只有落实好巡线和检修规章制度,才能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 韦爱平.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9).

[2] 徐平,闻建中,马承志,等.基于遗传算法的输电线路差异化运维优化 方法的研究[J].陕西电力,2014,(5).

[3] 邵帅,刘宁,马玉龙,等.浅谈架空输电线路运维"二十四节气"[J].山东 工业技术,2014,(22).

篇5

1电力应急抢险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山西省壶关县所处的地理环境属于山区,所以一旦发生因自然灾害引起的倒杆、断线、停电等电力故障,其应急抢险作业环境会非常复杂。施工地段多为崇山峻岭,地形复杂,这就使电力应急抢险工作的危险点增多,不可控因素也随之增多,安全隐患比较大。

1.2安全审核把关问题突出

由于电力应急抢险工作的范围较广、故障类型多样、员工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等原因,使电力抢险工作中安全审核把关问题显得比较突出,甚至存在审核部门不能有效履职的情况。

1.3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电力应急抢险工作部分抢修人员滥用规定,难以保证制度的刚性执行。例如,部分电力应急抢修工作中存在滥用“事故紧急抢修工作可以不办理工作票,但应履行许可手续,做好安全措施”的规定。过多强调“事故抢修工作可以不办理工作票”,使其成了违章、不负责任、无票作业的借口,从而淡化了“履行许可手续”和“做好安全措施”这两点,留下安全隐患。

1.4对安全规程把握不够

电力应急抢险中队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对一些简单工作缺乏足够重视,自认为对工作非常熟悉,单凭经验工作,不该省略的程序却省略,为了抢修出现不少冒险蛮干的行为。甚至有些情况下为了应急抢险,仓促组织的队员中有不熟悉安全规程的,这样的抢险势必存在安全风险。1.5对电力应急抢险工作准备不充分电力应急抢险工作应对的是突发事件,所以一般时间上都比较仓促。一些队员对“七分准备三分现场”持有反感情绪,认为一项简单工作,却要花很长时间去做安全措施很不值得,于是惰性取巧导致了违章。

2电力应急抢险工作的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2.1重视预案的演练

尽管我们都能认识到电力应急抢险工作的重要性,也会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电力应急处理预案。但是对于应急预案的演练,并没有做得很到位,而在抢险过程中使应急预案的演练变成了实战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必须提高对应急预案演练的重视程度,经常性地进行不定期演练,并联合反事故演习工作,在演练过程中及时发现应急预案的不足,对其加以总结完善,提高对突发事件处理和应变的能力。

2.2设立临时安委会

电力应急抢险工作的突出特点是抢险队伍多,施工点分散。这些客观因素为安全管理带来风险。因此在抢险工作中应设立临时安全委员会,由运行单位负责人担任安全委员会负责人,每个施工点设专职监护人,每个施工队设安全员,每个施工区域设现场安全工作负责人,并抽调安全监察专职人员及有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安全督察队,对施工现场进行督察,从而构建一个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控机制。

2.3建立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在电力应急抢险工作中,应根据具体的突发事件制定《现场安全工作规定》,涵盖杆塔拆除前的规定,杆塔组立、架线及组件安装的规定,以及交通安全的规定等。制定《现场组织纪律》,明确施工单位间的协同配合,服从应急抢险指挥部统一指挥和调度等纪律事项。制定《现场汇报制度》,对定时汇报、即时汇报、抢险指挥部每日现场会议做出明确规定,确保电力应急抢险工作高效、协调、有序运转。

2.4建立分级许可制度

在电力应急抢险工作中,根据输、变、配电设备受损情况,建立分级许可制度。在抢险指挥部设临时总工作许可人,地调、县调、供电所管辖设备均与总工作许可人进行联系,经设备管理部门同意后,每日由总工作许可人许可施工单位工作。同时,由于施工单位对受灾区域地理环境不熟,所以运行管理部门应派人在施工区域进行现场安全监管。

2.5建立安全分析会制度

篇6

【关建词】县级;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措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电力资源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各级的电网系统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质量对整个电网系统的供电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县级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县级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电网建设管理不到位

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保证电网系统快速发展的前提,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包括电网建设管理、电网安全调度管理、电网维护管理等三个部分,在电网建设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然而在电网建设中存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一些管理人员对建设施工的基础问题不重视,对电网基础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在电网建设中,设计不合理,没有科学的进行评估,导致电网系统不能达到实际运行的高度;在电网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不严格,导致电网工程质量不能符合实际运行要求。这些问题会对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1.2 执行规程不严

目前,很多供电企业没有建立县级电网运行管理规程很多供电企业没有制定县级电网运行管理规程,或者建立的县级电网运行管理规程过于简单或者制定的县级电网运行管理规程过于简单,并不能真正的运用在实际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中。有的供电企业虽然了建立制定了县级电网运行管理系统规程,但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并没有认真的按照县级电网运行管理规程进行操作,从而为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1.3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电网系统的各种设备越来越先进,许多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人员不能正确的操作这些设备,加上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很容易发生各种事故,极大的增加了电网运行成本。例如管理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在电力调度中出现错调、误调的现象。严谨的工作态度是保证电网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如果管理人员不能严格的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就会导致电网设备出现各种问题,极大的降低了电网设备的工作效率,这样极大的增加了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风险。

1.4 电网维护中存在一定的隐患

电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虽然供电企业会定期的对电网系统进行维护管理,但电网系统在维护中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造成这种安全隐患的因素可以分为人为因素和外力因素,人为因素有不法分子的恶意破坏、人们的无意识破坏等,外力因素有大风、暴雨、雷击、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破坏,这些自然灾害会对电网设备造成直接的损害,很多设备不能快速的进行维修,从而对电网调度运行管理造成影响。

2 加强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措施

2.1 加强电网建设管理

在进行电网建设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对电网建设的各个阶段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管理,严格的控制电网建设质量,从而保证电网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相关领导要对电网设计进行认真的审评,发现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的进行调整,确保电网建设的顺利进行。施工单位在保证电网建设质量的前提下,要努力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速度,尽量减少施工的不必要开支,有效的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2.2 完善管理规程

由于很多县级供电企业缺乏完善的电网调度运行管理规程,或者县级电网运行管理规程过于简单,并不能真正的运用在实际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中,因此,供电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电网调度运行管理规程,从而保证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供电企业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及电网的实际运行状况,建立合理的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制度,要对电网运行管理、设备管理、安全装置管理等进行详细的说明,并且要明确不同调度岗位的职责,从而保证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3 加强相关制度的落实

供电企业不仅要建立完善的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制度,还要加强管理制度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制度的作用。在落实管理制度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合理的措施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电网调度工作的重复性强,工作内容比较枯燥,在工作过程中要有事故准备,调度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如果调度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不佳,极有可能造成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因此,供电企业多关心调度管理人员的状态,为调度管理人员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保证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制度的良好落实。

2.4 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供电企业要注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供电企业要根据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供电企业要注重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强化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确保管理人员能用严谨的工作态度进行工作。供电企业要不断的引进高素质、懂技术、会管理的综合型人才,从而保证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顺利进行。供电企业要建立一直专业性强、安全意识高、综合素质高的电网调度团队,减少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隐患,顺畅的完成各项电网调度工作。

2.5 加强电网维护管理

供电企业要加强电网维护管理,尽量减少电网维护存在的安全隐患。供电企业要加强电网的法律知识宣传,各县级单位安排专业的电网管理人员到各乡镇进行电网知识宣传,强调破坏电网的坏处和相关惩罚制度,对于恶意破坏电网的人们要采用严格的制度进行处理,从而提醒人们不要以身试法。对于电网设备,在建设电网时,要严格的控制电网设备的质量,严禁使用有缺陷、质量有问题的电网设备,供电企业要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定期对电网设备进行检修管理,从而保证电网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供电企业要加强和相关气象部门的联系,做好自然灾害预防工作,尽量减少自然灾害对电网设备的损害。

3 总结

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供电企业要加强电网建设管理、完善管理规程、加强相关制度的落实、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电网维护管理,确保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工作安全、稳定的进行,从而保证电网系统的供电质量,进而有效的促进供电企业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健.探讨县级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J].科技视界,2013(26).

[2]杨小明.浅析县级电网调度运行的安全管理[J].广东科技,2011(20).

[3]欧阳修明.县公司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3(23).

篇7

关键词: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风险;风险类型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2月28日

一、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风险概念

所谓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风险,是指与资产评估有关的评估机构和评估师,因主客观原因对评估标的价值作了不当或错误判断,导致评估结果失真,使利益相关者受到经济损失,评估机构和评估师将承担诉讼或仲裁,或因败诉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可能性。

二、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风险类型

资产评估风险源于对未来评估事项的不确定性,合理划分风险类型是评估风险量化的基础,只有充分揭示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才能对评估风险做出客观的评价。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的风险类型可定性分为固有风险、执业风险和自然风险;固有风险包括评估管理风险、评估方法风险和评估结果使用风险;执业风险包括道德风险、评估程序不足或受到限制产生的风险、专业胜任能力不足产生的风险;自然风险包括地域性风险、自然灾害风险。

(一)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固有风险。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固有风险是指评估机构和评估师在对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中,对风险影响因素不能够直接进行控制,但这些因素的发生可能导致评估结果发生错误或重大偏差,使评估报告的使用者受到损失而承担相应责任的可能性。

1、评估管理风险。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评估机构和评估师以第三方身份对其价值进行估算,能否独立、客观、公正的反映其真实价值,关系到当事各方的切身利益,因此需要国家授权的职能部门予以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和审查,从而管理环节成为产生评估风险的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家职能部门对评估行业进行脱钩改制和清理整顿,可是行业和地方垄断依然存在,一些评估机构明脱暗不脱或挂靠行政权力垄断业务,这些不正当行为严重干扰了评估市场正常秩序,损害了评估业务相关方的合法权益,加大了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管理环节的风险。

2、评估方法风险。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主要用于对外投资和转让,评估对象并非实物资产,而是其未来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因为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的研发投入具有弱对应性、虚拟性和不完整性的特点,使用成本法评估资产重置成本不够客观,因为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的垄断性和保密性,很难从市场上获得类似参照物,加之无形资产产权交易信息匮乏,交易市场弱势有效,限制了市场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使收益法主导了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但是,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受到自然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和行业竞争等多种因素影响,评估参数预测的不确定性难以测算,预测数据难免出现主观因素造成的偏差,使得收益额、折现率和收益期的预测值偏离真实情况而导致风险存在。

3、评估结果使用风险。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是将资产未来获得的超额收益按照一定数学模型折现到评估基准日,评估结果是其在评估基准日的时点价值,评估结果时效性强,策略性使用风险大。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受到自身特殊因素影响,资产未来获得超额收益受到交易市场供求关系影响,预测主观性较大,评估结果是多种假设条件下估算出资产在评估基准日的时点价值,基于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时效性特点,评估报告书都约定了评估结果有效期为一年。但是,如果评估报告的使用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未按照约定范围使用或者超过有效期范围策略性使用,将发生评估结果使用风险。

(二)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执业风险。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执业风险主要指评估机构和评估师在执业中因违反职业道德或业务素质未达到专业要求导致评估结果失真,使利益相关者受到损失,评估机构和评估师承担诉讼或仲裁,或因败诉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可能性。

1、职业道德风险。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执业过程中应当遵循职业道德准则,做到诚实正直,勤勉尽责,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由于人员道德水平差距,评估机构和评估师在评估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时,无原则的迁就委托方的不合理要求,忽视资产以市场价值为判断尺度,明显高估或低估资产实际价值,采取压价、垄断等不正当竞争的手段承揽业务;明知自身行为不符合评估准则要求,仍然出具不公允的评估报告的行为而产生职业道德风险。

2、评估程序不足或受到限制的风险。评估机构和评估师在评估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时应当遵循资产评估基本准则,根据业务具体情况履行适当的评估程序,对资产价值做出客观、合理的价值判断,不允许在未履行评估程序或者评估程序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不采取相应替代程序而出具评估报告。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评估机构和评估师在不履行相应的评估程序或者在进行现场勘查或者收集评估资料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不采取相应的替代程序而出具评估报告,这种情况将会产生在利益相关方受到损失发生诉讼或者仲裁时,因评估机构和评估师没有履行相应评估程序,成为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

3、专业胜任能力不足的风险。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受到自身特殊性影响,评估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很高,评估师必须拥有关于农业专利、农业专有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专业胜任能力成为评估师出具合理专业判断和公允评估结果的基本保证。例如,农业专有技术评估,信息资料和技术经济参数收集比较困难,加上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受到地域环境、自然灾害等环境因素影响,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这些因素对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带来考验,专业胜任能力不足可能发生执业风险。

(三)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自然风险。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自然风险是指来自自然界的突发事件(气象灾害、自然灾害等)或者固有限制(地域环境、季节交替等)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1、自然灾害风险。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的价值通常以其承载体农产品的价值来体现,由于农业生产受到诸多自然灾害的影响,这给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的评估价值带来难以预测的风险。一场冰雹可能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一场水灾可能造成大片农田被淹没,因此对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需要考虑其抵抗自然界突发事件的自适应能力,如果一项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在相同条件下,其抵御自然灾害或者自我恢复能力强,自然灾害风险就较低,反之自然灾害风险就高。

2、地域性风险。农业生产受气候、水分、土壤等自然环境影响较大,使得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依托的农产品地域性特征显著,只能在局部范围内推广,例如:新疆吐鲁番哈密瓜闻名华夏,其口感芳香甘甜、耐人寻味,是受到吐鲁番盆地干旱少雨、昼夜温差较大、气候环境独特的影响,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使得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实现价值的空间减小,地域性限制越明显,评估风险越高。

三、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风险应对措施

(一)加快评估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健全评估管理体制。我国资产评估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评估管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现象突出,应尽快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资产评估师法》和《资产评估管理法》,明确农业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原则,规范评估业务操作规程,加强政府的制度性管理和约束,健全评估管理体制,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强化行业自律管理,使资产评估有法可依,从根本上解决评估市场混乱问题。

(二)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建立内部质量控制制度。评估机构和评估师执业水平能力的高低是产生评估风险的重要因素,评估机构应完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制度,在内部风险管理上严格执行三级复核制度,完善评估复核的具体办法,明确复核事项的重点,制定评估业务操作规程和风险控制指南;在评估业务质量控制上,评估机构要建立项目承接、制定计划、现场勘察、评定估算、出具报告以及档案管理各阶段的质量控制,明确规定各阶段工作重点和风险防范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制定相关内部管理制度,提高评估机构和评估师的风险意识,把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

(三)建立资产评估风险保障制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建立评估机构风险保障制度,增强评估机构和评估师的责任和风险防范意识,在评估风险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评估过程中,评估机构和评估师通常难以负担由于评估失败造成相关当事人经济损失带来的赔偿责任,购买职业责任保险是资产评估机构一项重要的风险规避措施,尽管保险不能免除可能受到的法律诉讼,但能减少诉讼失败时评估机构发生的财务损失。我国应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评估机构应当购买职业责任保险,提取职业风险基金。当评估机构和评估师发生职业风险时,由保险公司负责理赔,不足部分使用提取的专项风险基金,这样既可增强评估机构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感,又可切实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主要参考文献:

[1]韩静.资产评估风险预警机制研究[J].金融市场,2012.

篇8

(1)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完善。

电力安全生产与企业安全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电力安全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与经营,而电力行业内部对此问题也一直予以重视。就当前状况而言,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缺乏规范的指导体系,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应有所提升。电力安全生产存在的不规范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模式还未建立,动态管理和静态维持做得都不够到位。其二,电力行业职工整体专业素质不高、业务技能不强,难以与时代进步以及电力发展相适应。其三,电力设施管理,因人工操作失误引发事故常有发生,而企业对此尚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也很难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严厉。

我国各领域的发展均有着科学的目标及管理制度,对于事故的发生也有相应的处理措施。而电力安全生产中,处理措施通常为事后补偿,没有起到好的预警作用,对事故造成的损失无法避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起到的作用也受到限制。对此,电力企业应建立健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奖惩制度,有奖有罚,责权明确,使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更具科学性、权威性、严厉性及可操作性。

2电力安全生产风险来源

(1)电力安全生产的客观因素影响。电力安全生产主要受到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客观因素主要是指恶劣的天气和自然灾害等,客观灾害一旦发生,所影响的范围不可忽视,带来的损失也不可小视。同时,自然灾害不易弥补,难以恢复,电网受到的影响随时间而加深。客观因素难以预测,且发生频率较高,线路巡查检修的工作量巨大,由此可见电力生产安全的风险高。

(2)电力安全生产的主观因素影响。

主观因素实质上是指人为的因素,电力安全很大程度上被人影响着。通过分析事故得出,有90%以上的事故系人的不安全行为、违规行为甚至违法行为所造成。一方面,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专业技能不强,不能及时发现和果断处理问题,甚至不按规范要求操作。另一方面,管理者疏于管理、工作漂浮,对电力安全生产的了解不透,防患意识不强。由此而来,电力生产存在安全隐患不足为奇。

3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保障措施

(1)电力安全生产须不断提升安全意识。

安全即是生命、安全即是效益,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首先需要解决安全生产意识问题、理念问题。安全警钟长鸣,应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的安全理念,提高对人的生命安全的保护力度,第一时间进行快速处理突发事故,将危害降低。同时尽可能地对危险进行预测,以从根源上杜绝危险的发生。特别要落实电力安全生产责任制。电力安全生产所涉及的点多、面宽、线长、人员较多,安全管理是全员需要参与的工作,涉及的责任也很多,而不是仅靠一个人、一个站所的力量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要做好规划和监督,管出更好效果就需要明确划分所有相关人员的责任,管理者应负责什么、操作人员应该做好什么,责任分明。

(2)电力安全生产须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

当前,电力安全生产需要建立健全安全巡检、应急处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应增加安全检查的次数和力度,发现问题及时采用预定方案处理。安全检查可根据实际情况为分日常、月份、季度、年度、定期和特种等类型,不同时间节点有不同重点内容和要求。同时,要高度重视全员培训,提高培训效果,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离不开职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责任感。只有全员素质的提高、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奖惩分明,电力安全生产才会获得更好的效果,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3)电力安全生产须完善法规和文化建设。

电力安全生产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用法规管理电力安全生产,用法规管理安全供电和用电。虽然国家已颁布了电力安全生产相关的法规,但宣贯不够、执行也有偏差。应进一步加强宣传贯彻工作,同时随着电力业的发展,相关法律也应随之完善和配套。对此,电监会有责任结合电力企业实际和电力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现有相关法规体系,使法规更有力地为电力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有了相关法规,还须要加大监管效力,做到有法必依、有章必循。

(4)电力安全生产须重视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宣传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安全文化与安全生产相辅相成,电力生产的安全进行离不开安全文化基础。关注电力安全的隐患、研究电力安全工作现状、研究设计安全生产措施等,采用多种形式和载体使安全文化融合到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形成安全文化氛围。做好细节管理,严格要求每项工作,以安全第一为原则,不断提升安全预防效果及治理水平。对于潜在风险及时了解与分析,最大可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在安全投入方面加大力度,支持安全文化建设,提升电力安全管理水平。

4结语

篇9

关键词:医学实验室;管理模式: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457-01

医学实验室主要为医学教学服务,保障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运行,同时,还承担着大量的科研实验,是临床医学实验室的基础。目前我国医学实验室在管理模式及理念上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存在很大的差距,该差距将阻碍我国检验医学的发展。医学实验室应该逐步与国际接轨,引入科学的实验医学管理模式。

1 医学实验室的现状

1.1 医学实验室的设置:随着医学实验室精细分工,促进了专业的发展,同时也造成医学设备与仪器的使用效率低下。基础医学院一般设有形态学实验室、机能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实验室、免疫学与细胞工程实验室。临床医学实验室除了检验科是临床检验的主体外,临床科室所属实验室或研究科室也在开展临床检验工作,不同隶属关系的实验单元各自为阵地参与临床检验,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

1.2 医学实验室管理体制:医学实验室现行管理体制是三级管理,存在着争人员、争设备、争资金、争实验室的问题,不利实验室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实验室布点过多,经费投入分散,致使仪器设备配套数不足,实验课过大,学生动手机会少,仪器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新的实验项目难以开展,实验动物也由大改小,由多改少。实验室设置模式及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使教育资源无法共享,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1.3 医学实验室的管理制度:由于多种原因,医学实验室一直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缺少一套必要的管理制度,制约了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实验的提高。

2 医学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

2.1 推行医学实验室计量认证管理模式:近几年国内医学实验室的管理者积极引入了全面质量管理和实验室认可工作,在该工作的实施中,各医院和院校各自为阵的多个中心小实验室模式无疑是阻碍全国质量管理、实验室信息系统建立和自动化工作流程等工作推进的最大障碍。我国医学实验室应该参照实验室认可管理模式,积极参加医学实验室计量认证管理模式。计量认证管理模式是一种适用于中国的医学实验室管理模式,其认证费用低廉,管理效率高,可保持医学实验数据的公正、准确与客观。

2.2 培养创新的实验教学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创新能力的源头是实验室。实验课应比理论课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日常教学中,只有把实验教学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与效果,才能使学生透彻理解医学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为从事医疗服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过多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难以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综合型、设计型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一般步骤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3 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效益评估:完善实验教学评估制度和大型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制度。对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实验教学时数和大型仪器设备年使用时数,要制定出一套奖惩办法,充分发挥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更新教师和技术人员的观念,保留有价值的实验,摒弃无价值、低技术含量的过时项目,按照检测方法学的科学性、先进性实施实验项目归口分类,保证临床检测正常进行。

2.4 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工作条例》、《实验教学管理办法》、《实验技术人员管理条例》等。有关制度内容应该包括:保证实验室管理人员具有履行其职责所需的权利;保证实验判断的独立性和真实性;对影响检验质量的所有管理、执行或验证人员规定其职责、职权和相互关系;由熟悉检验方法和程序、了解检验工作目的以及懂得如何评定检验结果的人员实施监督。

3 医学实验室安全隐患类型与对策

3.1 事故的类型:从大安全系统的角度分析,高校实验室事故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6种类型:①因人员操作不慎、使用不当和粗心大意酿发的人为责任事故;②因仪器设备或各种管线年久失修、老化损坏酿发的设备设施事故;③因自然现象酿发的自然灾害事故;④因心理失常者的恶作剧而引发的侵害事故(如计算机被病毒感染、计算机遭黑客攻击等);⑤因犯罪分子的行为而引发的设备被盗事故;⑥因敌对分子的阴谋而引发的破坏事故和失密事故。

3.2 事故的表现形式:从安全管理的角度,研究的事故主要是人为责任事故、设备设施事故和自然灾害事故。高校实验室里,这些事故表现为:火灾性事故:爆炸性事故:毒害性事故:机电伤人伤人事故:及设备损坏事故等。

3.3 安全隐患管理的对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责任学校必须建立有效的安全责任制,签订岗位安全责任书,认真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和危险化学药品的使用方法等并上墙或上台明示,重视做好实验室安全常识的宣传工作。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在加强安全教育时,应分类进行。对教师,要求把安全知识教育贯穿课程始终,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对使用的化学药品、试剂的使用注意事项,课前就要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熟悉实验室的环境,了解实验操作规程、实验流程及化学药品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医学实验室,使用种类繁多的化学药品、易燃易爆物品和剧毒物品,有的实验要在高温度、高压力或者超低温、真空、强磁、微波、辐射、高电压和高转速等特殊环境下或条件下进行,与此同时,高校实验室又具有使用频繁,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大量贵重仪器设备和重要技术资料存放在实验室。上述情况表明,高校实验室安全状况的复杂性和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研究探索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和十分紧迫的。

参考文献

[1] 王陇德.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38

篇10

小型农村水利改革思路

一、小型农村水利的特点与性质

(一)小型农村水利的特点

通常把灌溉面积1万亩、除涝面积3万亩、渠道流量1立方米每秒以下的工程界定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小型农村水利的特点:一是地位作用重要,需要高度重视。二是群众性强,需要广大农民参与。三是公益性较强,需要政府扶持。四是具有垄断性,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农村水利的建设与管理需要在政府的规划与计划指导下有序进行。

(二)农村水利的性质

农村水利是农民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设施,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物质保障条件。除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外,农村水利与农村道路、农村供电等同属农村公共工程,是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公益性。农民是农村水利事业的主体。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的力量,合作办水利,是发展农村水利事业的基本原则。

二、明晰所有权,组建用水合作组织

“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是农村水利体制改革要遵守的重要原则之一。具体来说,不同类型工程,应实行不同管理体制。

(一)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实行“自建、自有、自管、自用”体制

农户自用为主的微型蓄引提工程,政府可酌情在经费上给予补助。这类工程作为农民的家庭私有财产,发给产权证,受法律保护。

农户自有工程自己用不完的水,允许在农户之间,按平等协商、互利互惠、有偿服务的原则,调剂余缺,充分发挥工程和水资源最佳效益。

(二)较多农户受益的小型公共水利工程,推行多种形式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管理体制

受益农户较多,特别是跨村或跨乡的小型公共工程,应当按水系、渠系范围,组建用水户协会等多种形式的农村用水合作组织。

(三)经营性的小型农村供水工程按“股份合作制”企业体制运作

以向乡村企业、果园、种植场、养殖场供水为主,兼有村民生活供水任务的农村供水工程,应参照“股份合作制”企业办法组建企业法人实体,实行企业内劳动者平等持股、合作经营,劳动者与所有者相结合,股本和劳动共同分红的办法。

三、形式灵活多样加强经营管理

明确了农村水利公共设施归用水户集体所有,作为“业主”的用水合作组织还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经营管理,落实工程维护管理和服务责任,千方百计发挥工程效益。

(一)用水合作组织自己直接经营管理

这种方式适用各类农村水利工程。应当成为当前和今后农村水利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式加以提倡。目前全国近85%的工程仍实行所谓的乡村“集体”管理,应当逐步规范为用水合作组织自主经营管理。

(二)用水合作组织聘用“能人”经营管理

用水合作组织内部找不到合适人选时,可以聘用外部的“能人”具体负责经营管理。被聘者为用水合作组织“打工”,领取报酬。用水合作组织对受聘者监督,促使其真正对工程的日常经营管理负起责任,搞好服务。

(三)承包

承包不改变工程所有权属。它通过合同契约,由工程的所有者把管理权委托给承包者,同时对双方权利、责任、义务给予明确,承包者比合作组织聘用的管理负责人有更大的自。目前全国约有10%的工程采用这种形式,应当作为农村水利经营管理机制改革的主要方式之一加以提倡。

四、履行政府职责,加强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