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概论范文

时间:2023-10-07 18:0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俗文化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俗文化概论

篇1

【关键词】安徽;民俗;文化;功能

民俗,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它在社会生活与文化系统中对其他社会文化因素发挥的客观效用,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下面以安徽地区为例简要地分析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

在了解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功能与价值的时候,首先要确定什么是“民俗”和“文化”。钟敬文先生曾在《民俗学概论》中将民俗定义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在中国,“民俗”一词出现的很早,如《管子・正世》、《礼记・缁衣》中都曾有过记载。可见,古时人们对民俗产生的作用就十分重视。而英国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发展了学者泰勒的文化定义,于20世纪30年代著《文化论》一书。他认为文化可以调节一切社会科学。他还进一步把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即所谓“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两种主要成分,把文化与人创造的客观世界和本有的主观世界联系到了一起。

作为南北文化的交汇之地,安徽南北地域差异较大,文化、生活方式也各有不同。不同的地域特征孕育了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而这些民俗文化本身的功能与价值也对这一地区生产生活等各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民俗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

“民俗文化是一种社会整合的力量,可以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到一起。”[2]民俗文化对于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都有约束的作用,也是社会在良性运转中的一种非正式的保障手段。

在安徽地区,民俗文化的规范整合功能表现的最为突出的当属安徽皖南地区的宗族、乡约、家法等制度。在徽州,宗族组织高度发达,在宋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徽州宗族几乎控制了整个徽州的基层社会,各大宗族都有其一整套治理宗族的族规家法,对其宗族成员具有极强的约束力。徽州宗族沿袭着“千年之冢,不动一;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谱系,丝毫不紊。” [3]的习俗惯制,通过族规家法维护封建等级名分制度,调整着宗族内部的财产关系,维护国法、惩戒梗顽,使社会秩序和基层社会保持着稳定。社屋、宗祠和其它寺观庵堂为外在表现的地缘、宗教关系,对徽州社区的稳定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辅助以及补充的作用。

二、民俗文化的心理调适功能

文化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既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然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调剂生活。各种节日、游戏、民间工艺、宗教仪式,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

在安徽,无论皖南、皖北,都具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比如,滁州地区就有多种民间娱乐活动,民间舞蹈“狮子灯”、“秧歌灯”、“花鼓灯”等都极受老百姓的喜爱,丝竹管弦乐在这里也非常盛行。九华山地区及附近乡邻逢年或重大节日活动时,则喜以舞龙灯、狮子灯庆贺助兴,观者如潮,热闹非凡。徽州地区还有“赛琼碗”、目连戏、傩戏、采茶戏等颇具地方特色的游艺竞技活动。同时,安徽还有各种宗教活动,诸如“上九庙会”、“禹王庙会”、“琅琊山庙会”等等。这些都对人们的心理起到了重要的调适作用。

三、民俗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

民俗文化对人们的教化,是在人们一辈又一辈的传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的,对人们进行道德教化有着重大的作用。

人们按部就班的经历人生每一个阶段的人生仪礼,就是人们接受着外部世界的影响的最好证明。比如,诞生礼中的周岁仪礼,新生儿就会进行非常重要的“抓周”仪式,在长辈们会在桌子上摆上象征前途命运的东西,例如文具、书籍、纸币、尺子等,孩子抓到了哪样东西就预示着会有怎样的前途。“成年礼”则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仪礼,它标志着一个人进入了成熟阶段,是一种社会角色的转变。我国古代把男子的成年礼叫“冠礼”,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分别在男子二十岁、女子十六岁时行礼,男子行“冠礼”象征有了参加国事和家事的资格,女子行“笄礼”表示从此结束了少女时代,可以结婚生子了。还有一些民间的神话传说,同样也有着道德教化的作用,如合肥地区相传纪念包拯的包河中的“无丝(私)藕”,就是引导人们为人处事时摒弃私心等等。

四、民俗文化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传统民俗文化中的许多禁忌观念无疑对维护生态平衡、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比如在徽州地区就有着对山水草木的堪舆信仰的传统,不仅作用于徽州村落的起源,在村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维护和改造上,也有着决定的作用。在徽州,山石草木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不可轻动。徽州许多家法族规中都有禁止私伐树木的条文,在徽州人的传统观念中,树木是可以保全一个村庄之“气”的。人们也会按照分水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治理,这些治理,大都是在水口上进行。水口是古徽州村落建设中一项重要设施,也是徽州古村落的门户,通常在水流的出入口或其近旁,同祠堂、庙宇一样对于徽州人来说意义重大,不仅仅是整个村庄风水的咽喉;同时也是徽州村民认为兴旺发达与否的关键。在徽州百姓的观念中,水就是财富,因此需要在那里建造园林、建筑物等等,以锁住水口。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村落水源的保护,徽州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

五、民俗文化的经济开发利用功能

现如今,民俗文化活动多种多样,人们一方面对文化进行着保存和传承工作,同时也对其进行着开发与利用,使民俗文化具有了经济开发利用的功能。

在安徽的许多地区,很多民俗事象都得到了开发,比如自1992年起就开展的淮南豆腐文化节,有力的宣传了我国的豆腐文化,弥补了在以前宣传不足的情形下,许多西方国家都以为豆腐是日本发明的错误观念。这一活动还带来了十分丰厚的经济效益,重点举办的产品展销会、商品交易会和经贸洽谈会成功的落实了招商引资的发展战略,为豆腐节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继认定,也很好的宣传了我们的民俗文化,使这些民俗事象广泛的受到大众传媒等传播渠道的重视和宣传,为其保护和传承又增添了一层保障。近两年,安徽还开始举办“安徽民俗文化节”,广泛的吸引了各方来客,充分地展现了江淮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使“皖风徽韵”的独特魅力亮相世界。

千姿百态的民俗事项,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点点滴滴,与人们的日常息息相关、不可分离,潜移默化地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在当今社会的良性运转中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1

[2]吉国秀.民俗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J].辽宁:辽宁大学学报,2007(5):5

[3]卞利.安徽文化丛书安徽民俗[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07

篇2

关键词:民俗文化;周秦文化;景观设计

1 关中地域景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开始建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景观,宝鸡市作为关中地区具有民俗代表性的地区,在眉县、扶风、凤翔等县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民俗风情园、民俗旅游园等。关中民俗景观无论是在建筑主体,还是在景观设计方面,都要体现出当地的地域特色,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相结合,通过对民俗旅游开发的整体分析布局,结合形式美法则进行统一部署设计。通过走访调查扶风关中风情园的实地分析,并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总结出关中民俗风情园的一些景观设计手法:

1.1 传统元素与现代手法相结合

通过调研能发现,关中民俗风情园中的民俗景观设计表达手法,注重将传统的元素通过现代材料或设计手法表现出来。植物品种选用关中地区比较有特色的海棠、紫薇等,拴马桩作为一种传统物件,原来是用来拴马绳用的,现在却以现代构成的设计手法散落在草丛里,看上去既有秩序感,又有历史感。

1.2 突显地域文化

关中民俗风情园园中规划与设计要想标新立异,应注重体现当地地域特色。游客既可以感受到关中纯朴与粗犷的民风,同时也能近距离感触园林小品的设施;既可以拉近景观元素与游客之间距离,又可以使游客体会民俗景观的质感、沧桑和淳朴,以达到触景生情的效果,显现“原生态风景”的内心感受,冲击视觉记忆。此外,关中民俗中最基本的农业生活用具被作为陈列的展品呈现给游客,让游客怀念农耕文化,寄思乡愁。

2 周秦文化理念的体现与民俗生活的再现

关中宝鸡地这作为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在景观设计方面应使用现代的手法再现周秦文化,如将青铜器经过抽象、变形、再造以后,作为景观雕塑、景观座椅、景观灯具,甚至是景观地面来使用。宝鸡市部分地段已经摆放了许多仿造的原始青铜器以体现周秦文化影子,但仅停留于简单的形式摆放,没有把这种器皿结合现代手法加以运用,进行二次创新。关中民俗风情园可以引入传统元素的再生设计手法,以更好地体现周秦文化与现代文明。

其次,结合农村集镇里面的生活场景,以原始又新颖的方式运用于民俗风情园。如扶风县开发打造出了“以扶风为轴线”,再现关中民事民情的旅游项目――关中风情园,它是明清建筑的博物馆,也是关中民风民俗的缩影。其中把关中的民房建筑、特色小吃、手工艺作坊和农家风情集于一体,各种小吃加工坊、织布坊、民间工艺品展坊、各色花卉、农家蔬菜园、多种名优果园等云集,其真实地展示了关中地区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劳动生活景象,当中收存和保护了大量的石器文物,如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拴马桩、石羊等,既保留了民族的传统风格,又具有时代气息,让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能亲身感受体验到关中民风、民情的淳朴厚道。

3 关中民俗风情主题公园的应用前景

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精髓的象征,是民族之根源、力量之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录入与保护,表明了民俗文化自身具有文化艺术性与历史传承性。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很多民俗文化被吞噬并逐渐消失,民俗文化的传承甚是堪忧,必须采取措施使其健康发展并传承下去。关中西部地区作为蕴积历史文化聚集之地,有着优越的民俗文化,因此,造就了关中西部民俗旅游业的繁荣兴盛。这里民俗旅游业形式多样,其民俗内容多姿多彩、丰富多样,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基础。关中民俗风情公园的主题定位,采用多种设计手法展示和呈现关中民俗主题,紧跟主题形象,对景观空间进行合理的空间组合和分区布局,积极挖掘多种关中民俗主题公园展现模式。通过不同的展现技法表现出民俗“活”的文化,使游客亲身体验民俗文化,深刻感受浓郁的风土人情,同时,完成再现民俗主题公园教育和传承的使命。因此,其具有传播传统民俗文化和教育后人的作用,其应用前景不可估量。同时,民俗主题公园也可以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将整个乡村民居、乡村田园绿地、乡村果木基地等作为民俗主题公园景观规划的一部分,或者主题公园与周边乡村游相结合,形成一条旅游线路,可以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和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此可见,关中民俗风情主题公园的作用不容小觑,其景观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园独特性的展示和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继而影响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景观设计应立足当地、回归传统、回归自然,为人们营造一种生态、可持续的,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感召的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的传承 儿童玩具的设计研究 中国特色的家庭交流式传统文化玩具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studies and surveys to explore the statu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oday's society. And for children to understand the degree of popularit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research and analysis related to children's products.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us of children's toys on the market, and specifically discuss how feasibility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hildren's toys, reflecting the approach.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design study of children's toy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amily-style traditional cultural exchanges toys

一、引言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可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已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迁而慢慢遗落,停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如果我们可以让孩子在年幼的学习阶段时就耳濡目染的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将鲜明的传统文化与生活娱乐紧紧联系可以提升新一代对传统的继承兴趣。

本文对儿童文化艺术的培养,文化传承与现代工业结合,特别是对传统文化与儿童玩具娱乐间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该研究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分析,儿童玩具市场现状的调查,传统民俗文化与儿童玩具之间的关系,培养儿童的传统民俗文化兴趣、记忆、传承和儿童产品设计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儿童玩具市场潜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传统文化在当下的状态以及对儿童的影响

现如今在中国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关于传统文化,一方面我们一直都在向世界宣传我们的文化是如何的博大精深;而另一方面,我们却也在渐渐遗弃,丢失或者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继承这些传统文化。甚至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已经消失在我们自己国家的一些文化或者传统会在其他国家很好的传承着,保留着。这一现象是很值得我们国人深思和反思的。为什么我们在渐渐丢失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而现如今孩子们接触的信息越来越丰富,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大,但是他们生活的天地却越来越小了。在我们这样一个文化大国里,孩子们不仅对民族、民间文化感受越来越少,而且他们离真实的民间文化环境也越来越远。

三、儿童玩具市场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各个方面都给予了极大地关注,他们也逐渐意识到玩具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的重要作用。玩具有传递社会文化,娱乐、审美和益智的功能。 孩子的玩具应该是按儿童成长阶段制作而成的,并且它应是适合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东西。但如今,儿童玩具市场的玩具种类又是五花八门。就有很多的家长对这对此感到迷茫。对此,要了解市场上存在的各类玩具的基本种类以及价位;了解家长购买玩具的原则和标准;看看市场有没有符合这些家长消费者的需求。

(一)儿童玩具在市场上的主要种类分布:1、现有的儿童玩具品种很多,以国外进口玩具为主。2、现有的儿童玩具类型偏向于外来文化,有关于中国传统的玩具少之又少。3、现有的儿童手工类玩具也是以国外的文化为主,市场上缺少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玩具。

四、儿童玩具基于传统文化的设计构想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手工类的童玩具可以方便儿童在玩儿的时候了解制作的方法,从而了解饮食文化和关于食物起源的传统文化。既能提起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又能使孩子从中学到很多文化知识,且生动形象。如果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与儿童玩具相结合,让孩子从小了解民俗文化,以启发儿童对传统民俗文化兴趣为目标,人性化的设计一款为儿童考虑的寓教娱乐玩具设计。

(一)巧妙的将传统元素加入儿童玩具之中:1、运用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2、运用积极健康有趣的传统文化元素,直白的显现出想要传达的文化要素。3、保留最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要素。4、谨慎选择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对象。

五、结论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现有儿童玩具市场调查研究与问卷调查研究,辅以文献研究的方式,研究分析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娱乐学习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儿童在玩玩具过程中在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帮助。基于以上调查分析结果运用于设计实践中。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讨,得出以下结论:

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不仅促进了儿童产品市场的繁荣,也为设计师们提供了更多的设计灵感和元素。如何巧妙的将传统元素与儿童玩具结合,关注儿童兴趣,将孩子们喜欢的元素巧妙的运用到儿童产品开发与设计中去,满足儿童的情感、文化和物质的需求,提升产品的品质,使我们的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值得产品设计师和厂商不断的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篇4

【关键词】儿童社会化;民俗;民俗的功能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1-0005-04

民俗是民族(民俗)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研究的课题。不同的学科在研究民俗时的侧重点与视野有所不同。

在民族学看来,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具体地说,民俗是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它表现在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方面的活动之中,反映着民族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感情。

社会学者把民俗看作是民族生活方式。民族生活方式是以民族为主体的生活方式,它涵盖了民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饮食生活、礼仪生活、宗教生活、娱乐生活等方面。〔2〕

文化学者认为,民俗是一种文化,即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域、民族或族群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传播、汲取和改造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或表达方式,能够体现某种文化的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的所有内容,如饮食、节日、服饰、建筑、艺术、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世界观等。〔3〕

物态化和观念化的民俗是一定个体民族文化的中坚,它参与和影响着社会的文化发展方向,制约着各民族人民的行为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俗是最早影响儿童社会化的自然之师。

民俗的功能与民俗产生、传承的历史息息相关。民族习俗有着强烈的实用性、功利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也有群众性、传承性、变异性的特征。〔4〕就其功能而言,民俗既有规范集体成员行为与凝聚民族力量的功能,〔5〕也有可能阻碍整个民族的进步。〔6〕本文尝试从儿童教育的角度谈谈民俗的功能。

一、知识教化功能

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民俗文化涵盖了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方面的知识经验,也包含了一个民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宗教生活、娱乐生活等方面的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也就是民俗文化教育的内容。我们可以把民俗文化对儿童的影响看成是民俗文化与儿童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社会成员的教化与儿童自身的内化正是这一相互作用过程的两个基本出发点。“社会正是通过外部化而成为人类的产品,社会正是通过客观化而成为独特的存在,人正是通过内部化而成为社会的产品。”〔7〕社会人就是“社会的产品”,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正是促使儿童成为“社会的产品”,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8〕民族习俗的知识教化功能具有生活化、情境化、活动化以及随意性、自然性的特征,儿童往往在不经意之中就受到教化,在潜意识之中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例如,藏族的节日娱乐活动多数以具有典型藏族风格的歌舞及民间游戏为主,这些娱乐活动大部分需要多人共同参与并协作才能完成,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为儿童提供了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机会。年龄稍大的儿童可以直接参与活动,亲自体验和感受;年龄较小的儿童可以通过观看、游玩的形式获得间接的体验。藏族在礼仪上的习俗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儿童学习交往技能,如藏族注重对客人的迎送礼仪,这些礼仪习俗能够让儿童学会热情、礼貌、友爱等交往技能。藏族还特别注意从小教育子女尊老爱幼,到别人家作客要先向老人行礼,家里来客人时要主动打招呼、让座等。这些民族习俗有利于藏族儿童学习社会规范,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正确扮演社会角色。

民族习俗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民俗对儿童的教化功能同样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从云南石林彝族撒尼人的火把节和密枝节来看民俗教化功能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火把节对彝族儿童的影响很大。奢侈的宰牛会餐可能不利于培养儿童的节俭意识,但对儿童之间的接触沟通十分有益;彝族男女点火把逛街、洗澡戏水、跳三弦舞,这有利于培养儿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但对儿童的朦胧情爱观可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密枝节只许成年男性参加,禁止妇女去往密枝林方向,充满了神秘色彩,不利于建立男女平等意识,对儿童科学观的形成也有消极影响;男人们在村中边走边大声喊话,一问一答,批评村中不守村规的人和事,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正义感,但此节日延续时间长,不许下地劳动,可能会对儿童的劳动观产生消极影响。〔9〕

二、道德教化功能

民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模式,是广大民众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规则与规范。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都具有约束作用,它是产生最早、约束面最广的一种深层行为规范。这些行为模式、规则或规范对民众的思想和生活有强大的制约性和约束力,并迫使人们按一定的道德和习惯规范行事。民俗学者把民俗的这一功能称之为“规范性”,并认为规范性是民俗文化最核心、最根本、最本质的社会功能。

民族风俗习惯是人类最早的社会行为规范,它最初源于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各种习惯风俗,如衣食、居住、婚丧、礼仪、禁忌等,这些习惯约定俗成,最终成为规范。民族规范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沟通、调整、制约和控制人们行为的作用。一般而言,民俗规范少有明文规定,但民族成员都能对此了然于胸,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在法律作用不到的地方,民俗规范有强大的规范作用。〔10〕民俗规范往往建立在民族成员自觉自愿遵守的基础之上,尽管人们的言谈举止都受到了这类风俗习惯的约束,但人们并没有受束缚的感觉,而是习惯成自然。当然,旧时的某些民俗文化,如家法、族规、宗法、乡规民约,在传统社会中也起着强硬的约束与制裁作用,比如彝族的“习惯法”、苗族的“理词”、侗族的“款词”、瑶族的“石碑话”等,往往还具有法律的威严与制裁功能。

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隐藏不露的一种社会规范,是一种与儿童生活最贴近、感情最亲近的特殊教育方式,体现了民俗的道德教化功能。民俗的道德教化功能是通过民俗的规范性来达成的,没有民俗的规范性,也就谈不上民俗的道德教化。由于各民族的民俗各异,民俗对儿童的规范性也就不同,其道德教化也会有不同表现。

藏族是讲礼貌、讲礼仪的民族。在藏族家庭中,子女必须孝顺父母,对于父母的话要百依百顺,即使父母有错,也不得违抗、解释,更不得反驳父母。父母和老人回到家时,子女要起身向父母、老人问好,主动帮他们卸下身上携带的东西,帮助脱下鞋、帽,热情上茶斟酒,而且这些举动要彬彬有礼、恭恭敬敬。在藏族家庭中,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是在交往中产生的,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将自己的行为习惯、自己掌握的社会规范、自己已有的观念与意识潜移默化地传承给儿童,儿童由此逐渐习得了各种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我们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对于藏族在家庭教育及生活禁忌方面的许多习俗,大部分藏族儿童在平时都能严格遵守,这就为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奠定了基础。藏族的家庭教育往往没有高深的道理,没有具体的操作程序,但在儿童的生活中反复循环进行,不间断地影响着儿童,久而久之,儿童自然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并逐步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热情友好和尊老爱幼是苗族最基本的利益规范。苗族谚语说:“逢老要尊老,逢小要爱小,老爱小,小爱老,敬老得寿,爱小得福,处处讲礼貌,才成好世道。”这一谚语深刻反映了苗族是一个很讲礼节、很注重道德风尚的民族。和睦共处与平等相待是苗族处世待人的准则。苗族人民把帮助别人看作自己应尽的义务,也把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一种权利,把个人融入集体。比如建造房子,苗族人民往往你建我帮,我建你帮,甚至出现一家建房全村出动的现象。追求自由和勤劳勇敢是苗族最为突出的品质特征。苗族有勤劳勇敢、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苗族人每到一处,重新开荒种地,自种棉麻,纺纱织布,熔蜡画花,缝绣衣裙,饲养家禽,牧放牲畜,种稻养鱼,等等。这些习俗对苗族儿童来说是必须遵守的,也是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时间长了,这种行为准则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儿童的道德行为,并在儿童的头脑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形成儿童内在的道德意识,从而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支配他们的行为。

由此可见,风俗习惯对儿童的道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并促进了儿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三、审美娱乐功能

民俗文化的审美娱乐功能对生养其间的儿童产生潜在的影响,深深影响着儿童对色彩的喜好,对自然的讴歌,对性情的熏陶和对人格的塑造。

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延续的风俗习惯,从儿童出生开始就伴随着他们并影响和陶冶着他们的情操。比如藏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最明显的服饰和居住特色就是色彩鲜艳、装饰奇特,对儿童来说,这些是能够直接感知的,是周围生活中美的象征。这种美的刺激长期伴随着儿童的生活,并不需要成人刻意提醒和教育,儿童自然地感受着色彩、服饰、建筑中的艺术美,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藏族儿童都很喜欢本民族的服饰、住房、饮食。另外,藏族在节日、娱乐、礼仪和文化等方面的风俗习惯,特别是藏族的歌舞,在很大程度上也会使儿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藏族素有“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之说,这其实也是对藏族儿童艺术能力的概括。藏族儿童从小受藏族节日、娱乐、礼仪和文化的熏陶,逐步锻炼了歌舞技能。藏族风俗习惯对儿童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藏族儿童长期受藏族风俗习惯和文化熏陶,因而在气质和性格上明显地带有藏族特色,如粗犷豪放的性格、“雄鹰”一般的气质,都是对藏族人性格的概括,这与藏族在服饰、娱乐、待人接物以及教育方面的习惯是密切相关的。

苗族歌舞更是一种精神的写照,那悠扬的音乐仿佛天籁之音,空旷而悠远,清新而幽雅,粗犷、奔放的动作给人以力量之美。民族艺术能为儿童提供一种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机会和空间,不仅能陶冶儿童的情操,还能洗涤净化儿童的灵魂。

民族风俗习惯对儿童的教化往往是在无形之中发生的,它对儿童的社会认知、道德发展与行为方式的选择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对儿童获得各种社会知识、道德规范及发展审美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社会成员的教化是儿童社会化的外部动因,那么儿童个体内化则是社会教化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和自我强化,内化民族风俗习惯,将其规范并转化为一种行为模式,这一过程体现了儿童社会化的主动性。

民俗是一个民族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能吸引人的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演绎着多彩多姿的民间生活情景剧。但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的出现,民俗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巨大的冲击。民俗的产生与消失是一种正常现象,某些民俗的消亡也是不可阻挡的。对于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爱之者视其为精神家园,恨之者视其为洪水猛兽。不管爱也好,恨也好,它总是无声无息地影响着我们,熏陶着我们,制约着我们,而且它的影响、熏陶与制约作用还要继续影响我们的后代。这就是民俗的生命力。但是,我们又不能不认识到: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可能是不变的;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不可能都是好的,总是良莠不齐的。好的风俗,我们要保存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提倡“良风美俗”,以达到“普科学,美风俗;广教化,正人心”的目的;坏的风俗,我们要改变它,摒弃“陈规陋习”,以达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6〕〔8〕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7.

〔2〕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61.

〔3〕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

〔4〕王红曼.民族风俗习惯三题〔J〕.青海社会科学,2000,(4).

〔5〕钟敬文.民俗文化的性质与功能〔J〕.哲学动态,1995,(1).

〔7〕R・沃斯诺尔,等.文化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44.

篇5

关键词:民俗文化 旅游资源 开发

菏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异彩纷呈,民风、民俗纯厚古朴,是菏泽的一份独特的文化财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它已成为丰厚的旅游资源。本文拟通过对菏泽民俗文化资源现状的剖析,阐释民俗文化与菏泽旅游资源的关系,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菏泽旅游业中独树一帜。

一、民俗文化与旅游

“民俗”是人民大众参与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具有“实用性、知识性、审美性、神奇性”等多重文化品格。与自然旅游资源和其他人文旅游资源相比,民俗文化更有其独特的优势,表现出了强大的魅力与旺盛的生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文化旅游的许多特征与知识经济暗合的状况,决定了文化旅游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旅游热点。

二、菏泽民俗文化现状及优势

菏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菏泽是商王朝的发祥地,历史上曾经数度成为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凝聚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精髓,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1.资源丰富的戏曲之乡。菏泽“戏曲之乡”的美名得来已久,民间音乐资源十分丰富,各种民间小调、民间器乐曲、曲艺音乐、婚丧音乐、寺庙音乐等散存于城乡之间,尤其是民歌活动和民间器乐活动(如古筝、唢呐等)更是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相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传统地方戏曲有山东梆子、两夹弦等。曲艺有山东落子、莺歌柳书、山东琴书等,都已经收进了国家级、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香气四溢的牡丹之乡。菏泽是中国的“牡丹之乡”,栽培牡丹可追溯到隋唐时期,明代就有了“曹州牡丹甲天下”的志书记载。菏泽的牡丹种植历史距今已有上千年,是目前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菏泽的爱牡丹、赏牡丹、绘牡丹、画牡丹、敬牡丹、尊牡丹,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文化现象,并深深植根于菏泽人心中,而牡丹已经成为菏泽市的市花,受到多方推崇。因而,牡丹成为菏泽市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

3.异彩纷呈的书画之乡。菏泽是饮誉海外的“书画之乡"。菏泽书画源远流长,名士名画不胜枚举。比如,清乾隆年间画家赵树屏的《饥民图》轰动一时。近现代较知名的书画家有田伯平、李眉川、晁楣、何方华、鲁风等。此外,菏泽民间工艺品种类多样,较为著名的有菏泽鲁锦、面塑、草条编等。其中菏泽鲁锦是鲁西南农村的家纺布,可制作鲁锦时装、工艺品、壁挂等30多种饰品。菏泽面塑,历史悠久,牡丹区的穆李村是有名的“面塑之乡”。

4.刚劲的“武术之乡”。菏泽市的郓城县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郓城不仅是水浒的源头,而且留下了水堡、黄堆集(黄泥岗)等水浒遗址。这里不仅有众多有关梁山好汉的传说,而且有宋江武校等现实的水浒文化载体。以上的优势造就了菏泽闻名遐迩的“武术之乡”,自古名人辈出,如孙膑、宋江等。

5.多元文化汇菏泽。此外,菏泽地处中原多省交界的要冲地带,历史上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文化体系之庞大、文化类型之多样、文化特色之鲜明、文化内涵之丰富,在地市一级的城市中难得一见。如土固堆文化,土固堆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起源于新石期时代原始先民为避洪水而修筑的住台,反映出黄泛区典型的地域特征,具有重要的考古学和文化学意义。

三、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机遇

1.菏泽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资源缺乏垄断性、具象性。菏泽市缺乏在世界、全国有垄断地位的强吸引力的极品资源,难以吸引远程大众观光游客,如菏泽顶级的牡丹旅游资源缺乏垄断性,洛阳牡丹却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同位于黄河沿线,开放时节相同,同样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牡丹花会。此外,菏泽各区县处于同一个地貌环境和地域文化之中,不少地方存在旅游资源相通、相似的情况。比如,几乎各区县都在进行湖泊滨水游憩开发,不少地方为了历史名人进行竞争性开发。最后,单一的观光性旅游,较容易使人厌倦。

2.菏泽民俗文化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

①生态与休闲旅游成热点。越来越多的人们从传统文化中索求精神支柱,同时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已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活动之一。菏泽大片的平原林网与湿地,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菏泽未来发展生态与休闲旅游有着巨大的潜力,并进而带动整体旅游业的兴起。

②国民出游能力增强。正在实施中的双休日休假和“黄金周”制度,使居民对休闲的青睐可能持续升温,“假日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并可能发生升级与转型。这对于未来发展以中近程休闲旅游为主体的菏泽市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③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其产业拉动效应十分显著。因此,“无旅不优”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为各地旅游产业乘势而上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资金、人才、税收等方面的倾斜性政策支持。

④新兴旅游地选择的机遇。从国内和省内看,经过了20年国内旅游的发展,大中城市的多数市民已去过我国的名山大川、古今名城。因此,众多的旅行社都在不断向市民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富有特色的专项旅游产品在产品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从本地的情况来看,菏泽城镇居民在双休日这样不长的假期内极愿寻找本区域内的新兴休闲旅游地,无疑为中近程休闲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条件。

结语

加强民俗文化旅游的参与性,能够使旅游者亲身体验民俗风情,满足了其“求新、求奇、求知、求乐、求艺、求美”的多元化深层次文化旅游需求。可见,这种需求是传统的观光性旅游不能满足的,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韩广洁.正确把握菏泽文化的基本内核[N].菏泽日报,2009―11―13(4).

篇6

关键词:民俗;民俗文化;对策

我国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高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国际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民族的融合、民族战争、民族迁徙、自然灾害等等,民俗文化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人文条件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大量的民俗文化被遗失和没落。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民俗文化重要性的基础上,制定积极对策,大力推动我国民俗文化的复兴和发展。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文化,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就比如《水浒传》中的江湖文化、侠义文化都属于民俗文化意识范畴。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我们以往熟悉和研究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民间文化”的概念是可以互相置换的。

二、民俗的形成

任何一个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民俗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具特色的物质生活和与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以及婚、丧、礼俗等也日益形成,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即民俗。民俗是在长期社会历史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的产物。因此,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所形成的民俗亦保留着不同社会历史的阶段性。

许多民俗则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生产活动的原始阶段,生产工具简单,生产力水平低下,这时表现了对自然环境条件明显的直接的依赖关系。民族之间由于地域的不同,条件的不同,生产活动或经济生活方式也有明显差异。如我国的鄂伦春族,过去只是单一的狩猎生产,现在已开始走向以林业为主,护养猎并举的多种经营发展经济的道路。但是,民族的经济生活特点将长期存在,不易改变。有些民俗则是由而产生的,具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有些宗教对教徒的婚丧、嫁聚、饮食等方面的规定,慢慢地形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

总之,民俗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它从各个方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点,并经过长期历史的发展,逐步形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感情,它对民族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民俗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进程而变化的。因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民俗有利于生产和民族的繁荣,有的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所以,有的民俗不断地被改革或淘汰,而新的民俗又会逐渐形成发展起来。

三、民俗的特点

民俗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直接反映并影响着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面貌,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在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一些特征。

内涵的特征包括民族性,即各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地方性,由于地理环境对民族的经济和生活影响,民族具有明显的地方性;集团性。不同的社会阶层、阶级等形成的社会集团之间风俗习惯也可能不尽相同。例如,俄国在沙俄时代,上层社会中以讲法语为荣,而平民大众则没有这种习惯;约束性。某种习俗可能成为全体民族成员的行为规范,具有某种不成为法的约束力。西方国家流行的狂欢节即是在这种约束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成为消除紧张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形成为一种民俗。

外延的特征包括承传性,每一种民俗都是历史遗传的结果,有一种自然的承传性;变异性,民俗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经济方式的发展与变化,旧有的一些民俗会发生变化,同时形成新的民俗。可以说,没有承传性与变异性,民俗就不可能形成并发展。

四、民俗的功能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应充分尊重和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价值,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大力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们前进的精神力量。而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中国特色的文化之一,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民俗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纽带。具体而言,我国的民俗文化有以下四大社会功能:

第一,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人是文化的产物,民俗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每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从一出生就进入了民俗的规范:他从周围人群中学习语言,在生活中模仿人们生活,从交往中逐渐了解人际关系,然后按照特定的风俗生活一辈子。

第二,民俗文化的规范功能。民俗是起源最早的一种社会规范,而且是一种约束面最广的行为规范。在日常生活中,民俗不同于法律,它不是强制实施的,而是一种不成文的,自觉的行为准则。它在无形中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行为,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这是一种无形的控制,却是一种最有力的精神的控制。

第三,民俗文化的维系功能。民俗文化是长期以来,一定区域内的人们在无形之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认同感。所以在这个特定的区域内,该民俗文化就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而且,在社会生活的世代繁衍中,民俗文化一直被无意识的传承下来,不断被后代所复制,从而保持着社会的持续性。就算社会有大的变革,民俗文化发生的变化也只是局部的、缓慢的,这样就维护的文化的持续和稳定,从而也维系了社会生活的稳定。进一步讲,民俗文化是一种群体的、民族的习俗和文化,是特定的民族心理,因而民俗文化是人们认同自己所属集体的标志。

第四,民俗文化的调节功能。人类创造民俗文化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娱乐,为了能在劳作之余,适当的进行精神上的放松和休息,有时也为了庆祝或者婚配等活动。而且,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受到自然的或者社会的约束,民俗活动有时就是为了能宣泄这种心理压力。比如葬礼中的哭丧。同时,民俗活动也是为了补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苦难与压抑,从而使生活充满希望。所以民俗文化通过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调节着人们的心理。

总之,民俗文化有以上四种社会功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这并不是民俗文化的全部功能,由此可充分证明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五、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民族的融合、民族战争、民族迁徙、自然灾害等等,民俗文化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人文条件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大量的民俗文化被遗失和没落。具体表现为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俗文化的同化。原本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祖国的边陲地区,与外界交流甚少,各民族的习俗文化可以得到很好的保留,但是随着民族风情旅游的大力开发,我们的民俗文化和传统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消失,被别的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所取代。在一些落后的和文化缺乏稳定性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就很可能被逐渐淡化,甚至消亡。

第二,民俗文化的商品化。由于我国某些地区民俗文化别具特色,这就成了旅游开发的巨大商机。就是把我国的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然后出售给游客。这样,我国的民俗文化就变成了一种商品,变成了赚钱的手段,也就失去了民俗文化原本的意义,也阻碍了民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民俗文化的庸俗化。在民俗文化被当作旅游资源开发时,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往往夸大其词、大肆渲染,甚至为迎合一些低级趣味的游客,不尊重少数民族的自尊和宗教感情。而且,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把握,表现形式简单化,生搬硬套,不能真正表现民俗文化的淳朴性和民族性,进而导致我国民俗文化的庸俗化。

第四,民俗文化传承的断层。我国的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世代相传得以发展的。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对民俗文化的生搬硬套,必然失去民俗文化原本的淳朴性。而且,在旅游开发时,原著居民往往需要大规模的搬迁,导致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生土壤”遭到破坏,从而使得民俗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甚至消失。

第五,民俗文化认同感的弱化。民俗文化的发展依赖于人们对该文化的认同,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些民众受外来风气的影响,加上商品意识和货币观念的深入人心,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弱化,甚至消失。这就必然导致民俗文化的意识和没落,必然严重影响我国民俗文化的继续发展。

由此可见,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民俗文化重要性的基础上,制定积极对策,大力推动我国民俗文化的复兴和发展。

六、推动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对策

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宏观上对我国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这就为我们民俗文化的复兴和发展提供的重要的理论来源。我们在复兴、保护、发展、繁荣我国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紧跟党的战略部署,把握好民俗文化的发展方向,制定出既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要求又符合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的对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推动我国民俗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大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1.党和国家要制定有利于民俗文化发展的政策。全会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就是党和国家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让全国人民都把对文化、对民族文化、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和认识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次全会引起了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这样就引导了大众的舆论,引领大众重视维护和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我国的民俗文化。同时,我认为党和国家要制定和完善保护我国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法律法规,比如关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规范我国文化发展的行为和途径,使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走上法制的轨道。而且,我国民俗文化的维护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我们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同时还应加大国家财政的支持力度,需要国家的引导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2.大众要树立保护、弘扬民俗文化的价值观。全会指出,我们要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目前,我国民俗文化逐渐被遗失和没落,现状堪忧。而且,人民大众对于保护和发展我国的民俗文化的责任感还有所欠缺,甚至是漠不关心,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所以,我们要首先对人民大众进行各种形式的舆论引导和宣传,摒弃一些西方腐朽文化的腐蚀,深刻认识到我国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重大意义。这样我们才能在精神上保持凝聚力,才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保护、捍卫、发展、繁荣我国的民俗文化。

3.社会各界要大力扶持民俗文化产业。全会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健康发展。而目前,我国的民俗文化产业还很有限,除了国有的民俗文化产业,大部分是特色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产业,我们应该在壮大国有民俗文化产业、规范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注重多种文化产业的发展。鼓励个人、企业、社会以各种形式创办国家政策许可的民俗文化产业,对其在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税费政策、从业人员职称等方面与国有民俗文化单位同等的政策。这样就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民俗文化发展氛围。

4.国家教育部门要大力培养民俗文化传承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全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在目前,我国民俗文化不断遗失和没落,来传承民俗文化的人才也逐渐减少,甚至出现断层。比如我国的皮影,皮影艺术堪称当今影视艺术的鼻祖,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先秦,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

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广藏于民间的皮影家底毁失殆尽,传艺断代,皮影戏面临濒危。所以,我们应该大力进行民俗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鼓励民俗文化产业单位与高校联合,发展和民俗文化相关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在高等院校中培养民俗文化高级专门人才,为民俗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同时,我们还应该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我们应该保护民间艺人,发挥他们传承民俗文化和培养民俗文化传承者的重要作用。

总之,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民俗文化发展现状,我们应该站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新起点上,制定各种对策,复兴、保护、传承、发展、繁荣我国的民俗文化。这样,才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步伐,才能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

[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

篇7

关键词:东北民俗;影视;意蕴

1905年的《定军山》,开创了中国本土文化影像创作的先河,使本土文化剧目创作成为中国影视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文化剧目,立足传统经典文化,依托地方文化和乡土文化,将地域积淀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影像为媒介重新阐释的艺术创作形式。新时期以来,随着民俗文化价值的被认可,基于东北民俗文化的影视创作得到长足的发展。2000年以来,面对央视黄金时段电视剧严格的入选标准,东北题材剧作却出现了“来者不拒”的景象。随着《马大帅》、《希望的田野》、《老娘泪》、《圣水湖畔》、《插树岭》等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名列前三位(2006年),政府华表奖等电视剧评奖中频频榜上有名,屏幕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东北风”。东北民俗文化内涵得到挖掘,东北民风民俗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实现东北民俗文化跨区域传播。东北民俗文化题材剧目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社会上产生重要影响。但是最近几年,屏幕上几乎看不到东北民俗文化题材的剧目创作。以2015年和2016年各大网站电视剧排行榜为例:谍战剧、偶像剧、古装剧等类型占据着前十名排名,成为受众乐于接受的消费类型。因消费的趋同性,剧目创作导向受受众消费影响并产生循环递进影响,形成一个时期的创作特征。近几年,影视消费类型的崇时尚化,使东北民俗文化的影视创作面临生存挑战。如何在民俗文化价值被认可的基础上,挖掘民俗文化的时代内涵,结合社会需求完善民俗的影视创作,成为东北电影人面临的历史责任。

一.民俗文化影像意蕴的现实需求

东北题材影视创作,以影像为媒介,立足东北民俗事象,展现东北地域文化,与其他类型剧作相比,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风格。现实主义本着古希腊人“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观念,以准确而不加修饰的描述,追求逼真性或酷似性,实现对自然或当代生活的据实摹写。其一,与同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非民俗题材剧作相比。同是在对现实生活的复现中反思现实,东北民俗题材剧作极强的接地气特征,是其他创作所无法企及的。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生成于一定的地域环境中,因地域个体的因袭,形成地域民俗文化,从而作为本地域的行为准则和伦理价值标准。民俗的地域性、历史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使民俗成为反映个体生存的最真实、最直接的媒介。其二,与强调感官享受的剧作相比。新时期以来,因后现代主义对理性和秩序的解构,使创作理念呈多元化,创作者力图通过多途径寻求解构。于是,在过分强调影像外在形式的过程中,带来了对人文价值的忽视。恣意篡改历史的穿越剧、毫无节操的神剧、画面唯美的偶像剧,使追求感官刺激、注重享受的短暂性,成为影视创作的一种倾向。在这些剧作中,受众对“高大上”的娱乐追求得到满足,这是民俗题材影视作品所无法给予的。但是因“高大上”所产生的娱乐是短暂的,短暂的感官刺激之后,带来的是因娱乐作比照,更加凸显的解构困境。基于此,受众不得不去寻求被光鲜外在形式所遮蔽的人文价值,于是极接地气的民俗题材影视创作,就具有了极强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二.民俗文化影像意蕴的审美特征

影视与民俗的联姻,一方面为民俗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媒介,一方面民俗文化的意蕴审美增强了影视艺术的提升空间。1.地域环境的意蕴审美新时期以来,纵观东北题材影视创作,可谓是踩着时代的浪尖不断在困境中寻求发展。80年代,刚刚结束,文艺创作由“为政治服务”转为“对人的书写”,民俗由被诋毁被排除转为价值的被重新评估被重新认可,这无不为东北题材影视创作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遇。90年代,在社会经济形式发展重大转型的过程中,东北题材影视创作紧扣时代的脉搏,大力提升发展速度。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进入21世纪,东北题材影视创作规模得到扩大,创作手法得到完善,成为影视创作中的一个构成要素。历数东北题材影视创作,从弱小到强大,从被搁置到话语权的拥有,这是影视从业者的不懈与坚守的结果,这更是创作深深扎根东北地域的结果。影视创作是展现个体生存的媒介,因个体摆脱不掉对环境的依赖,所以对个体生存环境的影像关照成为剧作创作的可能和必须。环境是个体赖以生存的场所,影视中的环境或是注重对画面唯美的感官享受追求,或是注重不加任何修饰的质朴画面的原态展现,东北题材影视创作当属后者。无论是早期的《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篱笆•女人和狗》的农村女人三部曲,还是近期的《插树岭》、《一村之长》、《希望的田野》、《都市外乡人》,展现的都是东北纯而又纯的乡土环境。篱笆、随意堆放的篱笆院、院内的瓦房、瓦房里必不可少的火炕、串联各家各户的乡间小路,东北农村日常生活环境被毫无修饰地成为影像元素。影视作为一种艺术样式,要在真实的基础上做必要的艺术修饰,于是东北题材影视剧作的这种近似于纪实性的场景复现,可以被看做是有违于艺术。但是也正是基于此,才越发凸显东北题材影视创作的艺术魅力。场景的真实质朴,带来的是情境的身临其境和情感的真诚坦荡。《过年》《智取威虎山》万物凋零之下的漫天白雪,让受众萌生别样感受。实景的再现,激发的是对地域生活的向往,近几年东北冰雪旅游、民俗村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不说与东北题材影视创作有一定的关系。2.地域人性的意蕴审美据分析,氢、碳、氧、氦是地球表面最多的4种元素,而人体里这4种元素占的比例也最大。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个体和环境具有相通性与一致性,即个体的生存、发展、变化,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亦也反作用于环境。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文化是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而构建起来。所以,个体受环境影响所形成的性格秉志是乡土文化的构建要素。其一,地域侵染而成的个性特征东北题材影视剧大都立足东北地域自然环境,展现地域文化内蕴。白山黑水提供了丰富的物产资源,因不曾困于物质的匮乏,造就了东北人热情大方的性格特征。在《插树岭》、《希望的田野》等剧作中,当有客来访时,即便是心理有再多的怨言,招呼的热情是发自内心而不做作的。四季的分明,冬季的漫长与严寒,促就了东北人豪爽与耐忍的性格特征,造就了东北男人和女人的性格差别并不明显。如果说江南人的性格是婉约派的话,那么东北人的就是豪放派的。所以在东北题材影视创作中的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谢大脚冲破束缚的无所顾忌、敢爱敢恨,是东北人性格显著特征。其二,异域融汇而成的个性特征地域的偏安于最东北,使东北远离中原主流文化,按此看闭塞保守应是东北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地域的偏安,同时也为东北地域发展带来了机遇。东北物产的丰富,促就了闯关东精神的生成。《闯关东》以“史”的形式,展现了面对困境东北人及之后融入东北社会生活的新生东北人,勇于承担开拓进取的精神。地域战略的重要,使日俄等洋文化因素融入到东北人文精神中。因文化的多元性,促就了东北人虽保守执拗但却易于变通的性格特征。《女人进城》中面对因男人进城打工赚钱而抖起的威风,王红艳带领妇女离开固守的土地进城追寻人生价值。《女人的村庄》中面对留守妇女身份,张西凤带领大家在坚守与坚持中实现增收致富。《女人当官》中作为新任村主任的杨桂花,排除万难带领全村致富。这些人物面对环境的改变,没有一味地顺从,而是以“闯”的精神,迎难而上在转变中寻求生存、在生存中实现人生价值,彰显东北地域人文精神内质。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薛富兴.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J].文艺研究,2001(3).

[4]栾凡.东北传统民俗的生态特征及其启示[J].东北史地,2009(6).

篇8

关键词:都市 民俗舞蹈 表演特色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①。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祖国各民族文化当中,都市民俗能够体现民众的社会文化和精神向往,反映民众的精神生活层面。“民俗艺术承载着民族记忆、社会风俗、精神观念和艺术传统,作为全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需要我们时时守望”②。它是人类社会群体的需要,也是祖国发展融合中进步的表现。

关于民俗舞蹈的定义,民俗舞蹈的所指应为民俗活动中或民俗仪式中的舞蹈,另外,也指民俗化了的舞蹈。著名民俗学家纪兰慰先生认为“民俗舞蹈是民俗事项中最生动、最形象的组成部分,尤其与岁时民俗、人生仪礼民俗和信仰民俗联系的最为密切”③。民俗舞蹈是一种具有广泛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群众性舞蹈。民俗舞蹈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和传承手段。

都市是国家的主要城市。都市和城市是有区别的,都市是由城市发展而来的,但都市与城市相比,在空间范围上更广、人口密度上更强、现代化程度上更加快、社会功能上更加全面,都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

结合都市概念和民俗舞蹈的概念,我们可以这样给都市民俗舞蹈下定义:都市民俗舞蹈是在都市民俗活动或民俗事项中产生的舞蹈。都市居民群体的多元化决定了民俗舞蹈也呈现多元化状态,都市民俗舞蹈的来源除了外来民俗舞蹈的进入之外,还包括都市化过程中本身形成的舞蹈。

一、认识功能

民俗舞蹈的表演过程就是对民族群体再认识的过程,这是一种自觉的意识,人们通过都市民俗舞蹈,能够很自然地联系思考到舞蹈的来源、舞蹈的内涵、舞蹈的类型和舞蹈的文化播布等方面,又从舞蹈去联想与舞蹈相关的事物,舞蹈创造群体的文化,从而可以带动起一系列的认识过程。通过认识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增进了民众之间的感情。

如:锅庄舞的起源是藏族人民劳动之后,在帐篷旁边推起柴火,架上锅做饭,而人们围在锅的周围聊天唱歌,当锅里的饭熟了的时候,人们用手从锅里捞食物,为了让每个人都从锅里捞到各种吃食,围在锅周围的人转圈。后来这种动作让勤劳的藏族人民加工为舞蹈,男女围成圆圈,自右而左顺时针起舞或载歌载舞,象征着藏族人民团结奋斗,生生不息的高贵品格。锅庄舞迅速在都市中受到认可,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娱乐活动。回族舞蹈《花儿与少年》表露了男女之间的相爱之情,为爱而舞的情景。地方民俗舞蹈《兰州太平鼓》气势磅礴,体现了人们为了大地的丰收,欢天喜地的庆贺场面。非语言文字的传播与认知,使都市民众对各民族文化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潜移默化之中,加深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人与人的友谊,起着相互了解、相互认识的作用。

都市民俗舞蹈内容丰富、种类较多,舞蹈动作较为随意。笔者发觉人们对都市民俗舞蹈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民俗自然传承的基础上,还应该在舞蹈的加工和美化上作进一步的认识。都市民俗舞蹈同样离不开“俗”,“俗”的自然,“俗”的洒脱。正因为有所“俗”,才能够被大众接受,也正因为“俗”才体现出了民俗舞蹈的原生性。都市民俗舞蹈的“俗”与都市市民精细化的工作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引起了都市市民对民俗文化的追求和学习,民俗舞蹈是都市市民对另一种生活的向往。

二、审美功能

“审美价值之所以成为舞蹈的核心价值,是由舞蹈的艺术本质属性决定的”④。随着人们生活中物质与精神领域的空前活跃发展,审美价值独立出来成为舞蹈的主要价值,人们对舞蹈审美价值的要求随着生活的细化也在不断的提高。舞蹈是一门艺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的艺术,是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民俗舞蹈的美观在于优美的舞姿和动人的故事情节相结合产生了共鸣。美是一切能使人感到愉悦的事物,我们身边每个角落都离不开美。人的审美追求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创建美好的家园,在于使这个世界因为有我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和谐审美观的基本观点。人之所以审美,除了愉悦自己的目的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完善自己。

新潮的事物往往容易在时间的蔓延中令人产生厌倦感,而兰州市民俗舞蹈不但没有走下坡路,反而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民俗舞蹈表演中,通过身体点与线的移动形成各种动与静的姿态,美妙的意境组合,通过舞者的面、头、颈、胸、腰、胯、膝、臂、手、腿、足及各部分的表情动作的配合,体现出美的形态、美的姿态、美的造型及美的主题,给人以美的享受,舞蹈创造了异常美妙的审美趣味;民俗舞蹈是在舞姿和舞曲节奏的配合中产生共鸣的,它是动作和舞曲相互协调下的美。舞中能表现出男性的阳刚之美,也能体现出女性的娇柔之美,在一般的审美标准上,我们把能体现出男性刚毅、强壮、雄健豪放、壮丽、剧烈运动的美视为阳刚之美,把女性柔和、优雅、纤巧、缠绵秀丽、平稳活动的美视为阴柔之美。而都市民俗舞蹈既有可以体现阳刚之美的舞蹈类型,也有可以提现阴柔之美的舞蹈类型。如:兰州市金轮广场的健身舞蹈是由两位男士领舞,在动感十足的音乐背景下,参与者的舞蹈动作显得干净、大方,一转身一抬脚的空间感把握的很有特色。而滨河南路的戏曲舞蹈就显得较为内秀,在戏曲伴奏的中,参与者融入对歌词中故事情节的理解,用情绪带动舞蹈,这样的阴柔之美举手投足都很饱满、不做作,使参与者和欣赏者达成了共同审美的目的。

三、自娱自乐的功能

民俗舞蹈产生的出发点是为了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余解除疲劳和乏味,使人们心神愉悦。在我国的《诗经・序》中曾有这样的描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其中“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中的“不知”则联系到了舞蹈最本质的心理机制。“当诗情高度饱和,以至达到极致,人的情绪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进入‘不由自主’‘情不自禁’的境界,舞蹈一旦动起来,就是处于这种情境中”⑤。都市民俗舞蹈无论是对舞蹈本人还是观众都具有娱乐功能。“在舞蹈中,最强烈而又最直接地经验到舞蹈的自然是舞蹈者自己。但是充溢于舞蹈者之间的,也同样地可以拓展到观众,而且观众更进一步享有舞蹈者所不能享受的快乐,他感觉到舞蹈,却看不见舞蹈;观众没有感觉到舞蹈,倒看见舞蹈。在另一方面,舞蹈者因知道他已引起群众对他的善意和赞赏也可以得到一种补偿。因为这个原故双方都激起了热烈的兴奋”⑥。由于都市中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在现代化的办公环境下,整天通过电脑、电话等电子媒介与外界交流,把自己放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工作过度的压抑和操劳,使人们更加渴望对精神文化的追求,都市民俗舞蹈主要以娱乐为主,是缓解工作生活压力的解压方法,人们在参与舞蹈的活动过程中比较放松随意。

都市民俗舞蹈作为一种舞蹈表演艺术,本身就具有娱乐的功能,“乐者,乐也。人情之必不免也。”人们通常会以舞蹈来表现愉悦的情绪,同时也起到了愉悦周围的作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喜庆佳节、驱邪打鬼、生产劳动或婚嫁宴聚,都会把舞蹈作为增进团结、表达感情、鼓舞精神、倾诉心愿的一种手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引导下,人们对美好的生活追求和向往,已逐渐晋升到精神层面,有效的体现了都市民俗舞蹈的娱乐功能。

四、强身健体的功能

都市民俗舞蹈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运动健身功能是民俗舞蹈比较原始的功能。大多数舞蹈都具有健身功能,无论是集体舞,还是双人舞;无论是舞台上所呈现的舞蹈,还是广场舞蹈,都能有益参与者与欣赏者的身心健康。

都市民俗舞蹈具有增强体质的功能。根据生理学“用则进,废则退”的规律来说,每个人都应当保证适当的健身规划,长久地坚持可以使各脏腑器官得到增强,由于机体充满活力,就可以使人延缓衰老、健康长寿。都市民俗舞蹈活动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一种在舞蹈音乐伴奏下对人体全身同时作用的运动。舞蹈者按照音乐的不同节奏,令身体各环节移动的方向、快慢、力度不同,扭动的程度也不同,对身体产生不同的健身效应,身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产生良好的作用,特别是对常年生活在都市的老年人,通过每天健身运动可以降低血压,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能动性。

都市民俗舞蹈能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在医学中,健身不光是生理的健身,心理健康也极为重要。由于都市快节奏生活的压力,从小孩到老年人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烦恼和情绪压抑。持续的工作压力会造成身心虚弱和疲乏。民俗舞蹈的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疗法。参与民俗舞蹈的集体活动,不但放松了心情,而且能唤起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体会都市民俗文化,也提高了人们高尚的艺术趣味,陶冶情操。舞蹈中优美的音乐,欢快的笑声,把舞蹈者带入了另一个世界,令人心旷神怡、轻松愉快。

都市民俗舞蹈种类繁多,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和喜好选择不同的舞蹈类型,如:年轻人喜欢动作幅度大、节奏感强的热歌劲舞、秧歌、摆手舞等,而中老年人则喜欢交谊舞、锅庄舞、剑舞等,这些舞蹈在愉悦身心的同时,矫正身体在平日养成的不良习惯和病畸形态,成为再塑人体健康之美的手段,内外兼修会使人更加美丽。

五、社会交际的功能

交际是通过语言、行为,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活动中进行交流意见、情感、信息的过程,是人们追求快乐、缓解压力的一条沟通渠道。都市民俗舞蹈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会呈现不同特色的舞蹈类型,但无论在哪个地区的都市民俗舞蹈,从肢体语言来看,交际的形式都是大同小异的。

相比语言和文字,都市民俗舞蹈的交流要更为内敛,通过身体动作的传达不能够准确到位的表达思想,可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局限性才更为珍贵。如:在各个广场上常见的交谊舞,也称“交际舞”,是民众在国际标准舞的基础上对舞蹈降低了要求,参与者对高雅、挺拔的姿态十分喜爱,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参与交谊舞的市民长期坚持锻炼。这种舞蹈相比较其他类型的都市民俗舞蹈,难度性要更高、场地的要求更为严格。悠扬的音乐响起,男女搭配,衬托下显得双人舞令人赏心悦目。在舞动中的两人面对面,这样可以更方便语言的交流,促进舞伴之间的友谊由此可以看出,对于都市民俗舞蹈的交流而言,没有年龄或身份的界定。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4年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KQNYB14024。

注释:

①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②陶思炎,聂楠:《论民俗艺术的产业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③纪兰慰:《舞蹈民俗学的学术定位》,《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8年第2 期。

④仝妍:《“难能为美”与“文化同感”――论当代舞蹈的专业审美与文化审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⑤周瑾:《论藏区跳锅庄的社会功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⑥[德]格罗塞:《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68页。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2.

[3]刘建.拼贴的“舞蹈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篇9

关键词:民俗文化;社火文化;发展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家园的建设、国民精神文明素养的提升成为实现真正意义的国富民强的强国之本。在这种社会文化高度需求的背景下,面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时代目标,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则更为迫切。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此,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重要文件,用行政手段来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国家政府部门已将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保护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项目,通过对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的保护而从中发现民族文化的博大,可使民众增强对民族传统的认知;通过对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而不断发掘民族文化的内涵,可使民众增强对民族精神的敬仰。这正是提升民族凝聚力,使民族文化不断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方式。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其关键核心在于这个民族面对时代节奏,最根本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

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传统庆典狂欢活动,它源发自中国西北,种类繁多,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国各地对这一民俗文化都在尽力整理保护,努力探寻继承与发段的手段及途径。一方面有专家团队对各地社火基本的表现形式、地域的传承特点、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做积极的探索,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以基层为单位组织人力物力进行表演,通过在一定节日的表演形式,将其保留传承。但是由于缺乏宏观布局与思维,各地社火文化的发展极不均衡。大多地区是靠民间集资及社火艺人的群体自觉意识在维持,流传千百年的传世绝技濒临断代与失传,只有少数经济发达且政府足够重视的地区发展状态较好。因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之下,保护与传承发展这些民俗文化具有十分的必要性。

西安,一座世界名城,兼具现代感及历史感,其最深厚之处在于历史的渊源和文化的底蕴。在当前城市发展阶段,正努力以其传统文化内涵的不断挖掘,促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不断弘扬,使历史文化古都成为民族文化复兴的新兴代表城市。发展西安民间艺术、民俗文化,通过传承与发扬,提升市民精神文明素养乃至带动全国文化发展,是构建西安国际化文化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10月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包括陕西的民间社火。西安地区民间社火历史久远、项目繁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保存也相对完整。直至今日每逢年节都会红红火火闹起来,其内容健康向上,反映的传统文化历史年代长,文化价值高。国家在批复西安市2008年~2020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整合历史资源,挖掘文化内涵,保护与恢复人文遗存”。发展社火文化不仅具有继承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发展意识,具有打造文化中心、创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积极作用。

1 西安地区社火的传承脉络考察与研究的必要性

西安地区面积为9983平方公里,包括9区4县,各地至今都保留着丰富的社火文化活动。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社火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形式丰富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例如,户县社火起源于西周时期,有芯子社火、平台社火、牛拉社火、马社火、背火、掮火、高跷、竹马、旱船、大头和尚、打钱杆、热蹩、火龙、地龙、舞狮子等近二十种形式。融合祭祀、戏剧、舞蹈、音乐、手工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长安社火艺术有芯子、平抬、亭子、马社火、走社火等数十种形式,风格各异、独具特色,秉承周秦汉唐文化的遗风。其中灵沼乡冯村的社火芯子,以高、悬、奇、巧著称,在长安区首屈一指;细柳街办大吉村、大羊村的社火,以彩亭著称,造型美观,玲珑剔透,饰以粘接磁碟,可谓一绝;流传在王曲街办一带的马社火,即骑在马背上耍社火,多以装扮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英雄人物为主,表现人们对英雄豪杰的敬慕,或借助英雄的威力祛除邪恶,求得吉祥。未央区大白杨位于今西安市西北郊三公里处,是汉代的“长乐宫”遗址,在这里,唐代建有“弘义宫”,明皇李隆基建有“梨园”,是我国戏剧,艺术的发祥地。大白杨社火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源于东周,兴于盛唐。其中芯子表演是大白杨社火的主体内容,沿袭至今的表演风格,完全是唐代“分朋赛乐”的形式,模拟性表演《秦王破阵》,其久演不衰与唐代梨园艺术积淀分不开。

西安各地社火内容丰富、形式各异,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记录着中华发展史中重要时代的痕印,认识历史,了解民族发展形成,掌握传统文化脉络,不仅需要对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研究,更需要对民众庆祝、娱乐、祭拜、崇尚等进行研究,这些在社火表演的历史和内容中都有充分地体现,考察与研究西安地区社火,从理论高度总结其地域划分及传承脉络具有必要性。

2 探寻西安地区社火文化呈现出的传统文化内涵及精神本质的必要性

西安地区民间社火虽然与祭祀等其他民俗事项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但其核心本质为娱乐,俗称“耍社火”。“耍社火”是广大民众愉悦、抒感的主要方式,所以当他们全身心投入社火表演,将“耍社火”作为生命过程的重要内容时,民间社火的艺术魅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展现。“耍社火”的核心价值为自乐和乐人。自乐是借助活动平台,尽情释放表演者的内心情怀,实现自我身心愉悦;乐人是观者在欣赏过程中被热闹场景感染的同时,自然接受了其内容中中国传统的道德理念,接受了人物故事中表现的英勇、善良等正能量;社火,或夸张或诙谐或高亢或柔美,通过民间自然形成的方式,表演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可以说是表演者和观赏者情绪非常容易达到共鸣,相互间通过进行情感交流,使表演者、观众在过程中都达到精神满足,并受到一定教育。这种利用民间艺术载体的自乐和乐人活动,是最简洁的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方式,是来源于生活,融入于生活,升华生活的人文和谐的良好境界。因此,社火又不仅是人们娱乐的一种形式,也是人们讴歌生活,讴歌正义,教育后人的一种手段。社火经过民间艺人的代代相传延续至今,从更本质的意义上来考察,民间社火具有原始艺术的特征,是我们考察和研究传统民族和民俗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探寻传统文化内涵及精神实质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3 继承传统社火文化使其发展再生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的进步、时代的演变,社火活动的形式、内容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现时,社火从根本上摒弃了对“神”的崇拜,少了一些封建社会不良生活习惯的再现,对祖先的祭祀在将繁冗专制的内容删除过程中保留了尊老爱幼、积极乐观等健康题材;新的时代赋予了社火更多团结协作精神、爱情婚姻自由、生活健康文明等新的内容,新的时代特征,演变成了一种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名目繁多、生动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成为一种新的民俗,这为社火的继承和再生从客观上、社会需要上提供了条件和理论基础。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有的民间社火的载体农村与农业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直接表现在人口变化、经济转型、空间重建等“硬件”上,也强烈地渗透在乡土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精神生产等“软实力”方面,民间艺术的生存、保护、继承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未央区大白杨社火艺术面临严重的人才断档。社火中宫廷焰火的制作和燃放技术在大白杨村己消迹,芯子艺术的表演队伍老龄化严重,青黄不接,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年轻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对民间传统艺术参与兴趣不浓,大白杨社火艺术品种同样也因缺乏更新,而临严重的失传局面。组织社火活动需要的大量资金无力筹措,高台芯子没有活动空间等等,都严重损伤了民众活动的积极性。发掘并进一步丰富西安地区社火的文化内涵,不断创新和吸纳新的社火内容和表现形式,政府牵头,搭建平台;社团组织,吸引投资;以演促传,不断推动;通过让更多的群众看社火、耍社火,使群众参与后回味无穷,进一步推动西安地区社火文化的综合开发,使社火活动不仅成为文化的盛宴,也要以此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感受醇厚的西安文化从而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经济促文化,文化带经济,继承传统社火文化并使其发展再生十分必要。

4 突破发展难题实现整体规划的必要性

现代城市消费文化对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传统民间文化和艺术濒临被淘汰的边缘。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民间文艺、技艺、礼仪、节庆、游艺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濒临灭绝,许多珍贵实物和资料流失严重。民间社火所具有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民俗文化意蕴,亦不可避免地在城市化导致的农村经济结构变化中逐渐衰微。如何从更为本体的意义上保护民间文化和艺术,利用新的社区文化形式,通过有效的组织,生动的展现原有的文化生态,并吸引更多的人群来关注、参与,使之得到保护和发展,将民间艺术的保护和挖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内因方面加强对民间艺术的保护等问题需克服重重困难深入研究。

民间艺术深深植根于传统民俗文化和民族伦理道德的深处,如果只从外在的形式方面保护民间艺术.那只会使众多的民间艺术变为一个个“活标本”,而失去内在的生命活力。这应该是一个相关理论和实践双重探索的过程,是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相互推动、共同提高的过程。保护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原封不动地予以保留,而是继承与创新相辅相成,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加以创新和变革,也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创新的目的是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创造性地使之转为现代型,使之成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高一级文明,并使之生生不息,世代绵延。传统文化并非一潭死水,而是一个动态系统,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统文化,并在实践中革新与丰富传统。否则,就不会变为现实的文化传统。因此,民间社火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传承其不息的生命力。

传承西安历史文明、发展西安先进文化、建设西安文化强市,对于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城市凝聚力、维护安定团结,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实现西安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这种对民俗文化发展的规划必须要有整体的布局和阶段的部署,既不能因为经济效益的问题逐末忘本,也不能将其变成高高在上的脱离民间的珍稀物种,一定是要合理的由政府支持,将其通过在民间的传承进行保护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陶立播.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2]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3] 张建忠.陕西民俗采风(关中)[M].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

[4] 蔡秀清,钱永平,等.社火・社戏:从娱神到娱人的智慧[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篇10

关键词:年俗文化;鄱阳湖;都昌县;观察法;访谈法;信息社会

一、引言

民俗文化,以民俗事件为载体,折射出特定国家或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历史积淀与发展脉络[1]。民俗文化包括传统的节庆文化、婚嫁文化、丧葬文化、饮食文化等。同一个地域生活的人们,相似的情感、信仰、生活方式等交织融合在一起后,所产生的则是该地域独特的民俗文化[2]。本文以地处鄱阳湖地区的都昌县为例,分析了当地年俗文化的现状、特点及其变迁,分析了社会信息化对年俗文化的影响,探讨了年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以期对信息时代鄱阳湖地区年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的关注。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笔者老家所在的地处鄱阳湖东北地区的都昌县为例,应用了文献分析、实地观察和人物访谈等方法,对当地过年的习俗进行了资料梳理和分析,实地观察体会了当地乡镇和村落的年俗现象及生活状态,还选择了10位生活在当地或者当地长大至今还经常回去过年的人士进行访谈。本次10位受访者,如表1所示,年龄在50岁以上的3人、40-50岁之间的2人、30-40岁之间的2人、20-30岁之间的3人,他们在都昌县连续生活都超过18年,对都昌的年俗文化有比较系统的体会和了解,他们的感受和看法比较有参考性。

访谈的热莅括了年饭时间和频次、守岁和放鞭炮等典型年俗活动,以及受访者对年味的感受、变迁的看法。本次访谈是事先编制好访谈提纲,用手机发送给受访者,请受访者按访谈提纲要求用短信和微信的方式返回访谈内容。本次访谈实践表明,应用手机访谈快捷、可信,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三、鄱阳湖东北地区过年习俗概况

鄱阳湖地区地域广阔,年俗文化混合着农耕文化、山水文化、渔猎文化和商贸文化,不同地方的年俗文化有很大差别。过完小年正式进入过年时间,各家各户都忙着准备过年用品,比如办年货、切年糕、杀年猪、贴春联、扫扬尘。

本文作者老家地处鄱阳湖东边的都昌县,年饭是在农历年三十,遇到小年份就在农历腊月29日。当天有两餐年饭,一餐在早上7点左右,叫迎年饭(也有人叫挽年饭),而另一餐在当天晚上,叫辞年饭。大人得很早起来准备年饭。在老家过年时,问过到家中拜年的亲戚,发现他们村有的只吃一餐年饭,早的在腊月28日或者29日,更多的还是在大年三十那天吃年饭。

过去的除夕夜,全家人围坐火盆前在一起守岁,往往是守一通宵。午夜12点各家要开门放鞭炮,表示新的一年到来了。如今的除夕夜大家在家看央视春晚,用手机短信和微信互致问候、分享各自过年的趣事、喜事、快乐事,也不用守通宵了。大年初一是新年了,全村的第一个活动是出“天方”,早上7点多,各家各户的代表聚集到祖堂里,给祖宗拜年,也互致新年好。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们在一旁高兴地放鞭炮和玩耍。长辈们给村里上一年出生的男孩上宗谱,孩子家长端上香烟、果子、鸡蛋和糖水给大家品尝。出完“天方”后,各自开始走亲访友拜年。

正月十五的元宵灯节是最为热闹的年俗活动。据老人讲,过去元宵节少不了扎龙灯、玩龙灯。龙灯有稻草扎的、布扎的,也有竹篾和纸扎的。夜间龙头龙身龙尾均点上蜡烛或插上火把,排成一行,确实壮观,穿巷过户。到了一户人家,从大门进出,说些押韵的喜庆话,主人高兴地放鞭炮、装香烟、摆出糖果糕点。到了别的村,接灯的村往往要鸣放鞭炮,摆上茶点,男女老幼竞相观看[6]。过去农村崇尚习武,元宵节常常有舞狮子、耍大刀活动,现在农村青壮年平时出去打工,很少有时间习武,这种活动也就很少见了。鄱阳湖地区很多地方还有做灯粑的风俗,炒些米磨成粉,做成猪、牛、鸡、鸭等造型,象征在新年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蒸熟后供奉祖先。

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口流动加大、生活节奏加快,年俗文化也发生了变化,加上大部分年轻人和壮劳动力整年都在外地打工和生活,也带来工作所在地的生活方式,过去那种一致的生活方式就变得多样了,反映在年俗上,就不是原来的严格一致性。比如,有的村把早上吃年饭的习惯改到晚上了,尽管与传统相悖也还是将习俗改了。

四、主要年俗活动变迁的访谈调查

年俗活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本文选择吃年饭、放鞭炮、守岁、拜年等主要年俗活动进行了访谈调查。

吃年饭是过年习俗中最重要的活动。在10位受访者中,大部分受访者所在村镇都是吃两餐年饭,第一餐年饭多在大年三十的前一两天,叫“挽年”饭,也有叫“款年”饭的,年三十晚上的年饭叫辞年饭或者团岁饭。据了解,也有村镇将年饭安排在腊月28日的。年俗的形成是自然的、多样的。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多村的年饭安排在早餐。现在,生活方式变化很大,特别是在城市工作多年的人,不适应很早起床准备年饭,要求年饭改在中午或者晚上吃,有些过去吃两餐年饭的村镇改为吃一餐年饭了。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大家有机会分享自家的年饭美食和团聚欢乐。这些变化从受访者的回复也得到了印证。

过去农村交通不便,山区、丘陵与湖区之间的交往少,有着“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的说法,不同村寨的年俗也有一定的差异。现在交通方便了,年俗差异也减小了,但还是有一些差异,在本次访谈中也得到了印证。

在本次访谈中,还针对放鞭炮和守岁两项主要年俗活动进行了访谈,如表2、表3所示。受访者认为,与过去相比,现在过年放鞭炮是多了,更加热闹喜庆,但噪声大,对环境也有污染。关于守岁习俗,受访者普遍认为应该坚持,但应该在午夜前结束。由此说明大家的环境意识和健康意识有所提升。

五、年俗变迁与感受的原因分析

关于年味的感受,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现在过年的年味比过去少了,也有受访者感觉现在的年味比过去强。至于年俗变迁和年味感受变淡的原因,有的认为是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变化了;也有人认为年轻人接触新鲜事物多了,思想在变化;也有人认为手机普及,玩手机抢红包多了,也影响年味的感受。具体如表4所示。

从上表的访谈和实际观察看,年俗变化和感觉年味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水平发展了,生活条件变好了,过去只有在过年期间才能吃到的好东西,平时都可以吃到。

(2)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变了,过去,鄱阳湖地区以农业或渔业为主,冬季农事渔事不多,大家时间忙年,现在很多人在城市工作,一年四季都在工作。

(3)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普及。据报道,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了13亿多户,手机用户普及率超过95%,也影响到大家对年味的感受。远在外地的人与家乡联系方便频繁了,借助网络媒体及时了解家乡信息,亲友相互联系多了,过年期间新习俗多了,给人感觉冲淡了传统年味。

六、结论与探讨

从以上文献考察、实地观察和访谈分析可以看出,过年是一种文化传统,对家庭、个人和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年俗是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风情,是当地人们生活的历史结晶,应该得到保持和发扬。

年俗文化既有传统性,也具有时代性,同时,科技发展对当地年俗文化的演变也有显著的影响。当地政府应加强本地区年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引导年俗文化的改革和创新,倡导和创设健康、向上的年俗活动,在中小学开设包括年俗文化教育在内的乡土教育,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传播和分享优秀的年俗文化,防止盲目和过度植入现代元素,避免年俗活动失去其核心价值和基本面貌。同时,改造和剔除年俗文化中不健康的部分。在年俗改革的方式上,应以引导为主,不宜强制。

参考文献:

[1]尹伊君. 民俗文化的特征、功能与传承[J] 学术交流,2009年第11期.

[2]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刘铁梁. “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6期.

[4]王娟. 民俗学概论[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