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07 18:09: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知预算管理对医院的重要性。预算管理是指在科学经营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围绕卫生服务中心的长远公益性目标,对一定时期内医院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所进行的计划与规划,使生产经营活动按照预定的计划与规划进行流转和运动,以实现财务目标服务机构使命的管理机制。因此,开展卫生医院的财务预算管理是有道理和依据的。然而,我国诸多基层卫生事业机构(社区医院)普遍存在的财务管理预算管理问题如下:第一,重视静态管理,忽视动态管理。预算编制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何实现预算管理与环境变化相互匹配是预算管理的最终目的。然而,多数的基层卫生事业机构在选择一种预算编制方法(基本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预算编制)之后,便忽视了对预算管理的调整和监督。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有些指标还保持不变,远远不能满足医院在业务量、成本等上面的变化需求。第二,预算管理中重编制、轻执行的局面没有改善。对于社区医院来说,在一定的预算管理管理过程中,往往重视对预算管理方案的编制。然而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又将预算编制搁浅,并不考虑预算方案的约束,导致了预算方案与实际情况的脱节,进而使得方案并不能有效节约医院的管理成本。第三,预算管理编制过程中财务部门闭门造车,使得预算管理束之高阁。社区医院业务繁忙,业务科室经常喜欢将预算管理的工作交付给财务部门来进行负责,很少参与预算编制过程。然而,业务科室才是预算执行的主体,财务部门对于业务并不了解,因此在预算编制上难免出现疏忽,导致预算执行的困难。
为了提升社区医院的预算管理制度,提升基层卫生事业机构的服务能力,其必须不断健全预算考核制度,促进财务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并加强对预算方案的科学评估。
1.加强财务预算考核制度的建设。社区医院,甚至基层卫生事业机构,之所以预算执行效率较低,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对预算管理考核力度不够。如果将预算管理工作与部门自身的绩效相互挂钩,预算的执行难度便会降低很多,在预算管理水平上也将改善许多。因此,加大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考核,完善对财务预算制度的建设是保证预算得到有效执行的重要手段。
2.使用财务系统,提高财务效益。财务系统的使用,一方面可以节省纸化办公带来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中心的结算效率。财务信息系统的使用和建设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一个技术,在社区医院和基层卫生事业单位的应用也不成问题,因此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财务监督和管理效率,积极采用财务系统建设是必须的,也是值得的。
篇2
一、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公立医院是指政府举办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医院,即国家出资办的医院。我国公立医院分3个等级,一级是社区医院,二级是县级医院,三级是市级医院。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担负着解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重任。为了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立性,当前各级政府对公立医院所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但从长远来看,医院的发展还是要依靠自身的管理来保证医疗业务的经济性和效率性。因而财务管理已成为医院日常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其贯穿于医院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有效的财务管理能为医疗业务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经济保障。因此,2006年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中就明确规定:医疗机构负责人对本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负责。
新《医院财务制度》第五条明确规定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科学合理编制预算,真实反映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经济管理,实行成本核算,强化成本控制,实施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加强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
二、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医疗机构自身的不断发展完善,财务管理人员也在积极探索经济、高效、优质的财务管理模式。围绕医院财务管理就实现的主要任务来考察,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预算管理方面
1、预算管理意识淡薄。许多医院认为编制预算仅仅是为了申请经费和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预算任务,因此对其重视不足,将其单纯视为财务部门工作。年末财务部门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编制当年的预算,主管部门下达预算拨款额度后,根据主管部门下达的拨款额度编制反馈预算。医院仅仅关心收入与支出数据,对预算管理的机制建设、控制作用认识不足。
2、预算编制方法单一、不科学。目前,许多公立医院在编制预算时都是采用增量预算法。这一方法是以上一年度的实际预算收支为依据,通过对影响下年度预算收支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以确定下年度预算收支。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易于操作,但往往掩盖了单位此前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的收支,尤其是在对新技术、新项目的预算中不能准确地进行评估,容易导致预算内容不准确、资金预留偏差较大,最终导致财务预算与实际收支失衡。
3、预算指标不合理。预算管理就是涵盖一切医院财务和业务,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管理,因此预算内容体系应当是全面而系统的。现实工作中医院在编制预算的时候主要是注重财务收支的预算,例如药品医疗收入、日常经费支出和专项支出,对资本支出的预算和现金流量的预算考虑不全,预算的时候较为重视财务性指标和其他量化指标,对非量化的指标及非财务性指标等关注不够。
(二)成本管理及核算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改革的推进,公立医院也需要增强市场意识,以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多的效益。因而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核算是现代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医院财务制度》中对成本管理及核算的意义、要求都有明确的说明,对照此要求,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公立医院在成本管理及核算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1、成本管理意识淡薄。虽然医院都采取了各种成本管理的措施,但在具体落实执行上效果却差强人意。归根结底是因为医院缺乏现代成本管理意识,对现代成本管理的对象和内容认识不清,狭隘地认为成本管理就是节约一针一线,简单地将成本管理看作纯净核算的初期数据整理。此外,医院较重视事后成本核算而忽视事前、事中控制。这就失去了成本管理的意义。
2、医疗成本制度存在体制问题。公立医院虽获得一定的财政拨款,但也需要自负盈亏。由于医疗体制尚不完善,仅依靠日常的医疗服务不能负担其支出,因而以药养医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必然导致在药品价格上花工夫。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形成合理的医药价格体制还需要一个过程,可能出现公立医院改革不同步的现象,这势必会造成医疗成本不可比,公立医院医疗价格和药品价格参差不齐,即使明确划分核算对象,也会造成医院之间的成本差异,如果医药成本差异较大,势必会加重政府部门对公立医院进行补助的审核程序,影响政府卫生投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3、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新《医院财务制度》明确规定医院要进行成本管理,按照成本核算对象的不同,将医院成本划分为总成本、科室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病种成本和床日诊次成本,以及每种级次成本核算内容和间接成本分摊方法,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成本核算体系。多数医院已经基本实现了总成本和科室成本的核算,但是核算内容主要是对直接成本进行计算,没有做到间接成本和费用的合理分摊。可以说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成本核算,这就导致大多数医院的成本核算数据存在失真现象,从而必然会影响到全院的财务管理工作。
4、成本管理技术落后。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由于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涉及项目较多,如果仅靠财务人员手工进行是很难完成的。这就对医院建设高质量的信息系统提出了要求。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都建立了信息化平台,但财务部门与各业务部门于相对分离态,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所需数据只能从账表中间接获得,直接影响了医院的成本核算效率和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内部控制方面。新《医院财务制度》明确规定,医院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财经制度的规定,建立和完善医院内部一系列的程序和政策,以实现对医院各部门的基础会计工作和经济类的业务活动的监督、控制和协调。可见对财务管理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是规范部分财务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及时发现违法行为的有效保障。
1、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政府部门还没有颁布一套完整的关于医院内部控制的法律体系,而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中,也没有单独对医院内部控制内容的表述,其内容是夹杂在各种条款中的。由于在法律上没有明确定位,导致医院在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时,多是采用传统的经验型管理和行政命令,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在执行过程中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突出,这些都阻碍了内部控制作用的正常发挥。
2、医院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不足。一方面由于管理者末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往往只是制定制度,而不愿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内容控制实施执行中;另一方面医院管理层希望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约束医院员工的行为,其自身却抵触被控制。现实中往往管理者往往一边制定部控制制度,一边又以实际行为突破内控体系的管制。这必然导致医院的内部控制流于形式,没有操作性。
3、运行成本高,制约了内控制度的发展。要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就要针对医院业务的特点设置多个内控环节,内部控制系统设置的环节越多,运行的效果可能就好,控制目的就容易达到,但运行成本也就必然增加。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医院管理层往往不愿意在此投入过多的人、财、物。相反,还会为了降低成本,减少内部控制系统设置环节。
三、规范医院财务管理的对策思考
(一)增加预算意识,健全预算体系。医院管理层都应高度重视预算工作,增加预算意识。医改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的要求,可见预算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应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考核等。认真落实预算管理是医院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此外,医院的预算管理有利于明确医院的发展目标和计划,在制定过程中还可以让各部门科室积极参与进来,增加员工的预算意识。同时,有利于控制医院经营活动,通过对预算执行的差异进行分析控制,提升预算编制的针对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二)建立预算机构,完善制度建设。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决算、分析及考核等环节,为保证预算能顺利执行,必须成立预算管理机构,由其负责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统筹安排。预算管理组织要负责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并保证其在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考核等多个环节中拥有相应的权力,让预算的推行更加有保障力。为保障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审计部门、财务部门、执行部门的通力合作,医院要及时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例如,医院审计部门要发挥其监督功能。审计部门要对预算项目立项申请审批手续、项目可行性、预算执行进度、预算执行情况等进行全程审计,审计部门还要加强对预算效益的绩效评价。
预算人员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其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预算工作效果。因此,医院应为预算工作人员提高业务素质提供专业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三)选择合理可行的预算编制方法。公立医院应根据收入与支出的项目变化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方法对预算目标的实现和预算管理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所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有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弹性预算、固定预算等,医院可根据预算编制对象选择适用的预算编制方法。还可应考虑将信息技术引入预算管理中来,利用信息技术对预算的建立、编制、执行与控制、预算分析进行整合,以提高预算工作的成果。
(四)培养成本管理意识。公立医院应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意识到成本管理是保障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首先,医院管理层应高度重视成本管理及核算工作。其次,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鼓励广大员工重视成本核算工作,各科室积极配合完成该项工作。再次,医院财务人员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更好地完成成本核算管理工作。
(五)采用科学方法,建立全面成本核算体系。新《医院财务制度》中对成本核算的对象进行了详细划分,医院应根据要求切实进行全面成本核算。全面成本核算即将医院实际运营中的各种耗费,通过分类管理和分析,系统核算成本和费用,使医院的各项成本均能得到有效的分摊并纳入成本的支出核算。
公立医院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以节约和降低消耗为主。而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单纯的以降低成本为主的方法已不再适用。医院应多采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以提高成本管理效果。如成本支出率法、成本谱、成本指数等方法都可根据医院自身情况来选用。
(六)强化内部控制理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医院管理层必须要转变观念,重视内部控制工作。首先,要根据《内部控制规范》、《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等相关规章结合医院自身情况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其次,及时对医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积极有效的内控措施;再次,医院管理层应自觉遵守内控制度要求,接受内控制度的监督。
(七)加大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执行和监督力度。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上,制定保障内控执行和监督的相关制度和程序政策,加强自我约束机制和部门间的监督机制。如规定医疗设备、药品及耗材采购部门负责人三年一轮岗。通过合理设置的岗位来实施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明确各部门间的权力,使不相容的职位相互分离,在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形成权责明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
制度一旦制定就必须严格执行,而且要加大监督力度。监督的主体要熟悉医院的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及监督部门,与他们进行及时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发现违规行为后严厉处置。监督必须贯穿于执行的全过程,明确监督的对象,加大对重点人员、重点项目和重点部门的监管力度。此外,还要通过建立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制度,来进一步完善医院的内部控制。
主要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编办等.关于做好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通知[Z].2012.8.1.
[2]陈亚光.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方法研究[J].经济管理,2013.5.
篇3
关键词:治理 社会救助 多中心理论
甘肃省社会救助状况分析
(一)最低生活保障
首先,覆盖范围渐次扩大。2013年甘肃共有420.6万人享受城乡低保,城市保障人数90万,占全省非农业人口的12.9%,农村保障人数330.6万,占全省农业人口的16.9%。其次,保障水平日益提高。全省城市低保指导标准提高15%,达到300元,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10%,达到259元,全省农村低保指导标准提高28%,达到1907元,全省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13.5%,达到101元。再次,管理工作逐步规范。甘肃省先后下发了《甘肃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2009)、《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2010)、《甘肃省农村居民生活最低保障管理办法》(2011)等规范性文件,为依法施保提供了法规政策依据。最后,工作力量不断加强。逐步建立了省、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五级城乡低保管理服务体系,市、县均成立了低保工作机构,多数地方街道(乡镇)建立了低保所(站)。
低保推进方面主要问题:其一,低保对象的范围界定困难。城市居民收入申报情况难以掌握,就业具有多样性和隐蔽性,审核部门无法准确鉴定工资、存款、证券等;农村粮食等食物难以货币化,外出务工收入不稳定,隐性收入情况无法收集。其二,进出渠道的动态管理不畅。根据政策规定,要阶段性定期对救助对象进行资格审核,主要是对不符合条件的和经过救助以后家庭条件好转已不再符合继续享受条件的家庭进行清理,并取消其享受低保的资格,该工作过程通常引致部分人员的强烈抵制。其三,实施过程的社会参与缺乏。欠缺参与导致城乡低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接受度受到影响,低保对象的信息整合大打折扣,低保对象的多元服务需求无法充分满足,低保对象的社会融入和自我救助能力提升困难。
(二)农村五保供养
甘肃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地方性规章《甘肃省农村五保供养办法》,从2006年9月起施行,之后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稳步推进。截止2012年初,甘肃全省已供养五保对象12.44万,占全省人口的4.87%;分散和集中供养标准达到2027元和2319元,省级人均补助提高达到1400元。2013年五保供养省级补助标准达到2000元,市、县配套资金每人每年不低于600元,提标后全省农村五保供养年人均标准最低为2600元,其中,五保供养标准最高的嘉峪关市达到7200元/人/年。2013年省政府决定将全省农村五保供养省级补助标准由2000元/年提高到2510元/年,从2014年元月起实施,省财政按照标准给予补助,其余部分由市、县两级财政负担,农村五保供养基本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
从甘肃农村总体来看,应保未保情况仍然存在,这部分老人由于缺乏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又没有相应的政府补助,所以生活一般比较贫困。从五保集中供养载体建设看,管理和服务人员不足与入住率低、资源闲置现象并存。从资金投入来看,受地方政府财力所限,经费筹措困难,转移支付少,供养标准偏低,物质外的多种需求诸如周边人际关系、精神心理等软环境被忽视。此外,在调查中发现,村社(社区)干部暗箱操作、群众等靠要现象比较普遍,存在较大机制缺口,敬老院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下降,服务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工资待遇低,规模越来越小,加上养老观念等实际原因,更多人选择分散供养形式。
(三)城乡医疗救助
甘肃2010年开始执行《甘肃省城乡医疗救助试行办法》,医疗救助标准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按救助对象个人自付费用的40%-80%确定,个人年度救助总额不超过3万元,同时,进一步加大资助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参保参合力度,将其全部资助参保参合,并将资助范围逐步扩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以及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困难群体。随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试点和实施,城乡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按照“基本医保+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政策实施,困难家庭患者医疗费用的90%以上能得到报销和救助,有效解决他们的医疗困难,截至2013年5月底,这项政策已直接救助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1286例,支出救助资金2011万元。2013年7月1日起省政府将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由58个贫困县扩大到全省城乡困难群众,实行即时结算服务,救助病种也从7种扩大到26种。
医疗救助的主要对象是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贫困家庭,由于经济发展落后,甘肃医疗救助人多面广,困难重重。一是救助资金较少。地方财力不够宽裕,救助资金总量十分有限,救助标准只能偏低,贫困对象即使迈过了起付线的门槛,后面还有一个封顶线的限制,所以受助额度也就被压缩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二是涵盖病种有限。大病救助在目前还划出了“病种”范围,将可以得到救助的疾病限制为二十几种,一些得了重病但是病种又在规定范围之外的亟需救助的贫困对象就得不到救助了。三是审批程序繁杂。医疗救助制度设计所涉职能部门众多,协调难度大,行政成本高,运行效率低,为申请者带来了很多不便和障碍。四是医疗费用偏高。在我国总体医疗资源有限背景下,医疗改革多年来,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并未得到太大缓解,欠发达地区的甘肃亦是如此。五是定点异化为垄断。贫困对象只能在政府指定医院就医才能获得救助,患者所患疾病在定点医院看不了或者没有相应的专科,而不得不去其他医院就诊则无法获得救助,此外,定点医院通常比社区医院、村卫生室、私人诊所的费用高。
(四)灾害应急救助
2012年甘肃颁布了新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将多年的救灾经验系统化、条理化和组织化,调动政府与社会力量,化解和减少灾害损失。从灾情的上报、评估,救灾资金的申报、审批、拨付、发放、管理等,都建立了相关制度,初步构架起省市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建立了4个省级救灾物资储蓄区域中心库、22个救灾储备仓库、70个大中型防灾减灾避难场所、49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99个综合减灾救灾教育培训基地,保证灾害发生后,各类物资在24小时内调运到位。对各地减灾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拨付程序,确保安全有效使用,防止违规行为和腐败现象发生,推行灾民生活安排工作责任制、灾民生活探视制度,完善应急联动、灾情会商评估和信息共享机制,以及灾害隐患排查和监测预警等。
灾害救助面临的主要困难:首先,救灾资金投入不足,使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甘肃灾害应急救助资金投入相对较少,而且国家投入部分主要用于生活救济,也就是说灾民损失不能通过救济获得再生,灾害过后,生产、生活发展主要靠个人;灾民救助台账、救灾款物发放及使用公示制度有待完善,民政、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合作效能未充分发挥,规范的救灾款物运行管理体制尚未建立,群众和社会监督流于形式。其次,救灾工作力量薄弱,专业队伍建设急需加强。甘肃救灾装备落后,基层人员配置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经费短缺,新技术、新手段在救灾中还未得到广泛运用;专业紧急救援队伍数量有限,总体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化、群众性的业余救援队伍更匮乏。再次,涉灾机构职能交叉,报灾、核灾机制不健全。甘肃救灾组织机构牵涉单位多,隶属关系复杂,政出多门、职责交叉,致使管理成本提高,执行效率降低;报灾过程时效性偏弱,核灾标准操作性不强,报灾、核灾机制与实际需要尚有差距,未能形成完善的监督体系。最后,应急预案演练少,社会动员、国际合作欠缺。甘肃各基层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模拟演练不够,即使组织也缺乏科学策划、合理安排,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群众参与度低,防灾减灾宣传还需加强;民间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滞后,除红十字会等机构外,非政府组织作用基本没有发挥,习惯于以政府名义动员社会捐助,在这方面可以向同为欠发达地区的云南借鉴,云南被誉为中国的NGO摇篮。
甘肃省社会救助建设对策
(一)丰富救助形式,增强实际效果
社会救助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受助者借助外力摆脱贫困。因此,要转变传统的救助理念,变消极救助为积极救助,变单纯现金救助为综合性救助,不断增强救助对象自我摆脱贫困的能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即时救助与发展性救助相结合,既要在短期内解决困难群众急需的生活问题,也要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让困难群众掌握一定的就业、创业技能,培养困难群众的“造血”功能,才会从根本上帮助困难群众改变生存状况。
(二)统一协调管理,形成救助合力
及时完成扶贫开发制度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实行“低保维持生计,扶贫促进发展”两轮驱动,激发低收入人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低收入人口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逐步缩小发展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各级政府主导下,民政部门主管,财政、教育、卫生、社会劳动保障、司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共同参与,协力做好救助工作,根据专业性质,实行统一划分,属于医疗方面的统一归及卫生部门,属于基本生活方面的统一归及民政部门,属于求学困难的统一归及教育部门。
(三)健全网络体系,整合信息资源
要健全基层社会救助组织和服务网络,在乡(镇、街)、村(社区)建立社会救助站,形成统一的网络体系,实现经办机构、服务网络和工作程序便民化、规范化和集约化,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各有关部门要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统筹运作,加强联系,保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整体推进各项救助工作,按照职能定机构、任务定人员的原则,积极整合县级民政部门现有机构与人力资源,将救济保障科与低保科合署办公,成立社会救助事业中心,充实工作人员并落实编制。通过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撑,搭建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一体化的社会救助网络,建立健全资源信息库、给付应用平台,及时、准确、动态掌握城乡各类困难群众信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救助规范、数据一致,提升社会救助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四)发展非营利组织,多渠道融资
发展非营利组织可以调动社会力量与资源,弥补政府财力的不足,也能够满足多样化的社会救助服务需求,更好地帮助弱势群体,成为反贫困的中坚力量。同时提倡非营利组织立足于村(居委会),以便深入基层、贴近民众,通过一种平等、互动且以参与者为中心的工作方式,使其能够与救助对象迅速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关系,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案化的社会救助。从理论上讲,救助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出,但是,针对目前甘肃社会救助对象逐年增加和资金筹措不足的现状,应该走一条以政府救助为主、民间救助为辅的官民结合之路。在继续保持政府财政投入稳步增加的前提下,充分发掘社会力量,调动民间积极性,成立社会救助基金,建立有效的造血机制,使其成为可供长期依靠的金融手段,还可以考虑减持国有资本、发行政府永久性债券、开征特别税等途径扩大资金来源。
结论
社会救助可以为贫困对象提供最低层次保障,然而欠发达地区政府财力有限,专业人才缺乏,现实困境为制度变迁提供了空间和土壤,治理视域倡导多元主体平等参与,有利于增进贫困者的公民权利,提高救助对象的瞄准精度,改善社会救助绩效。
参考文献:
1.高峰,韩学平.完善农村五保供养法律制度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3)
2.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3.陈佳贵,王延中等.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 上一篇:事业单位库房管理办法
- 下一篇:供应商关系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