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07 18:0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设计

篇1

一、以原有认知为基点,找准教学切入口

备课作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在以往的设计中,教师把教材、教参、教案等当成教学的主导,教师作为传递者,受限于这些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将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演变为有效的传递和执行课程内容的过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过程。但是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并不是零起点,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在教学设计时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教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的备课思路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使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状况。

二、以不确定性为出发点,设计弹性方案

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大多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教学,这样的过程过于程式化。与此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方案,往往是非常详尽的,特别是细节化的准备。如设计出精细的提问,预定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要讲的每一句话,甚至准确计算好一节课不同环节的时间分配等。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弹性方案,考虑教学中的不确定性,改变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即教师在备课时应预想教学中的许多不确定性,设计多个预想方案。当教师不能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某个环节进行教学时,要立即运用预备方案,以便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灵活调整。

三、以学习过程为突破口,撰写教案

在撰写教案时,我们一般都按照这样的内容进行撰写: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部分组成,用大量的篇幅详尽地描述教学过程,把复杂的教学过程简约了“师问生答式”的“教案剧”,这样的教案不能反映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因此,在撰写教案时必须改变原有的只重教学流程的教案撰写形式,把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先进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案例设计中。教师应把学生的有关情况写进教案,包括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课堂上学生在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情况。这样将有助于教师教、学并重,把课前分析、思考,课中实践、体验和课后总结、补充融为一体,也让教师能把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再不断的实践,在反复中积累经验、提升经验,从而促使自身专业化的成长。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为师生课堂教学的实践提供了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的条件,同时也转变了教师的备课方式,对自己教学行为的预先策划,并付诸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课堂教学走向“多方互动、动态生成”。

四、善于激励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有效教学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保障机制。

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教学过程。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神态等对学生进行评价

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教学中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作出恰当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尤其在学生的智慧火花闪现时,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

篇2

关键词:职校;数学课程;教学设计

在职业学校里,数学课难教,学生厌学,这已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不外乎有以下几点:(1)认识不到位,很多人(包括学生、家长和老师)认为职校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专业课服务,可有可无,因此只要专业课学好了,动手能力提高了就行了。(2)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大多数职校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数学成绩均不理想,他们渐渐地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3)教学方法的滞后,职校数学教学大多仍沿用或套用普教模式,采用“应试型”教学,但在无试可应或少有应试的职业中学里这种教学方法显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要想改变目前职校数学课程的“尴尬”局面,就应该从做好数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入手。

一、目标设计的合理性

目标设计指的是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切实把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建立在学生可达到的现实水平上来并且要明确具体,目标越明确越贴近学生的实际,越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开展及学生的学习,教学效果就会越好。因此,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必须遵循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难易适中,便于检测。反之,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对教学目标的确定过于笼统,针对性不强,不具体,就不便于检测,会使教学目标形同虚设。

如何能合理地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抓住本节课内容的实质并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来确定。例如,在“指数函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设计时,如果设计成“通过学习本节,使学生掌握指数函数的定义、图像及性质”,显然这个设计过于简单,很难看出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任何具体措施,而且也很难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这样设计:初步掌握指数函数的定义,理解底数的取值范围及其对指数函数的定义域及值域的影响;会画出几个特殊底数(如1/2,1/3,2,3)的指数函数的图像,能说出它们的性质,进而抽象出一般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师在此目标设计的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既明确又具体,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当然,还可以根据各专业学生实际接受情况,将教学内容适当删减。

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对教学目标的叙述要力求贴近学生实际,具体明确,易于检测,可以观察,甚至可以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

二、新课导入的引人性

众所周知,职校学生大多对数学课程存在“畏惧”心理,而且目前多数学生也存在着“重技能训练,轻视文化课学习”的思想,这就给职校数学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所以,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认为应从新课的导入着手,使新课导入吸引人。新课的导入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式:

1.激发式。采用激情话语:如在开始学习“平面解析集合初步”时,使用如下开始语:“直角坐标系使几何研究又一次腾飞,几何从此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让我们给直线插上方程的‘翅膀’吧!”这可以极大地感染学生,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2.实例式。采用实际素材,同样是在开始学习“平面解析集合初步”时,我们可以举我国“神舟”六号的运行轨道如何计算的问题;进电影院如何找座位、盖一幢大楼如何定位等问题,引入坐标法。

3.实验式。采用数学实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神奇。如在学习“椭圆”时,可准备一块小黑板、两个图钉及一根没有弹性的线绳。将图钉钉在小黑板上,线绳的两端系在图钉上,然后让学生拿一支粉笔拉紧线绳在小黑板上移动一周,观察会得到什么图形。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刚才作图的过程给该图形下一个定义。

4.史料式。采用数学史料,例如,在讲解斜三角形一章时,给学生讲古希腊的数学发展,讲海伦公式及他的生平,渗透我国古代数学发展内容,让学生在感受前人文化的同时增强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模式的科学性

目前,鉴于职校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大多采用“注入式”,采取“概念―例题―练习―习题”的教学模式,强调“少讲多练”。教师对课本中重点、难点内容不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讲解;学生以简单模仿练习为主,到头来,学生至多学会了套用公式定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知识前后之间联系不清楚。之所以采用如此教学模式,不少教师会这样回答:“他们(职校生)的底子本来就差,给他们讲多了,他们也理解不了,能‘照着葫芦画个葫芦’已经很不容易了’。”但现在职校的数学教学任务已不再是“单纯地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而变为“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在职校数学课的教学中,要注重渗透学生能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应大力提倡“问题式”教学,即按“铺垫相关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要注意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把怎么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的道理及寻找解题方法的过程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不再是个“容器”,被动地来装填知识,而要作为教学主体,积极参与教学。坚持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要充分挖掘现有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典型例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依靠数学思想来指导数学思维。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是终身教育,对职校生也是如此。在教学中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怎样听课、怎样思考问题、怎样复习等等,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四、题目设计的实用性

篇3

一、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个性化发展;以培养信息素养为核心,促进学生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关注学科整合,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强烈的兴趣,养成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习惯和积极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在信息技术课上要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树立安全上网的意识和信息道德规范。通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要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实施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即根据教学目标正确确定课堂教学任务结合教材内容做必要的操作演示布置(展示)任务学生通过自学或协作学习有目的地主动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要具有真实性、整体性、开放性,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创新能力,要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通过任务驱动,把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技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其进行自主、探索性的学习。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是一个有目的地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动手实践掌握技能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作的过程。教师还要及时地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信息技术课驱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为自学和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总结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它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是模仿学习的提高,是观察思考和综合实践的提高。课堂总结教师为主持,方式主要为讨论—分析—总结,内容为教材中“小结”和“观察思考”“实践创新”中的重点、难点。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初中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弱。如果仅仅靠口头讲解计算机知识和简单的上机操作,初中信息技术课必然会显得比较枯燥,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所以教者必须“以人为本”,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应用软件课可采取“讲、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讲、演模仿练习巩固练习实践展示、评价(小结)。这样的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另外还可以将单纯讲解、操作变换为在电脑上制作各种各样有趣的图形。这种由静变动的教学手段非常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直观、形象、生动,能够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课的评价是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发挥教学导向和进行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学生的操作情况如何,是否熟练掌握了技能,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教学中要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评价。课堂教学的评价,要立足于“教学过程”,采用民主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激励”学生创新进取的目的。在教学评价中,应遵循“学生自评、互评,老师点评”为主导的原则。

在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对每个问题的意见,组织讨论、交流汇报, 鼓励学生敢于创新,表现自我。在互评的过程中,从正面引导学生,肯定同伴的成绩,提出改进的意见。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创新作品和思想,应该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从而激励学生形成一种积极探索的学习品质。课堂教学评价,可谓信息技术课的催化剂。

篇4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优越性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体现出来的,有效课堂教学以最少的教学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学生是否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实现高效益、高质量。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课堂,是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标的课堂。不管我们的教学观怎么变,教学理念或教学手段怎么更新,我们所关注的有效课堂和有效教学应该始终是不变的。追求有效教学的过程,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产生共鸣,“授之以渔,终生受益”,教师将学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结构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如何有效地把握课上45分钟,根据对新课程改革的的学习理解,根据我对计算机平面艺术设计教学中所得到的体会浅谈自己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解。

设计就在身边,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培养其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身边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设计,设计、创意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有较强的探索欲望,平面艺术设计课上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我在课堂教学当中带了一大包各种零食,让同学们仔细观察他们所喜爱的零食包装设计特点,进行案例包装设计教学。在课堂教学当中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个体因素善加引导、调动,让学生在质疑、求知的情绪中积探索、热心实践。

教学目标的有效建立:

教学目标要正确。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整体把握教材,依据教学进度深刻理解教材中的教学意图和教学目的。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对教学进度效果要有准确的把握,同时加强“ 榜样教学”,树立班级榜样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本专业在每个学期中定期设置案例实操设计比赛,对获奖同学进行奖励。在班级里也可建立学习小组,以学习优异的同学为组长配合老师辅导学生们学习实践;在班级里树立学习优异的同学为榜样,鼓励学生们敢于竞争,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让同学们在团队合作、互帮互助、有效竞争中学习进步。

教学的有效实施,改革教学内容与课题设计。

要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围绕这教学目标,体现认知目标、提高能力目标、增强情感目标,使每堂课重点突出、条例清晰,让同学们在愉悦的心情当中学习知识。

教师要精讲,学生体验实战才是硬道理。在教学当中我们要通过案例教学,将不易理解的书本理论转化为实用的实战技巧,让学生在实战中深入体验。

问题的设置要追求联系实际。工作单位需要的是实战能力强的员工,教会学生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他们有着深远的意义,整个体现在任务创设、导出问题、自主探索、任务分析、完成任务、任务验收。将本节知识点融入到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当中,将抽象的知识趣味化,即强化了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拉近了学生与课堂知识点的距离。

教学的有效手段:

新课程改革,提升计算机一体化教学在设计教学中的地位。

众所周知,计算机中的多媒体教学是集声、像、图于一体的一种具有听觉、视觉冲击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深的印象。依据教学目标在教学上实用一体化计算机教室,实用课件辅助教学,实施软件、课件直观教学,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如教学中讲解Photoshop里的“修复画笔工具”中,以往都是首先在课堂里讲解“修复画笔工具”的大概作用、使用方法,再到机房演示,学生练习操作,学生很难理解、掌握知识点。但如果运用多媒体一体化教学,就可以通过其进行演示、讲解、练习,把声、像、图融于一体,老师操作学生跟着学习,既方便了学生们的学习,又能让学生在较轻松的环境中接受教学的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充分体现出计算机一体化教学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地位。

如果我们太依赖计算机,作品往往很难体现出艺术美。所以,尽管计算机科技迅猛地发展、软件功能也日益繁多,但机器其本身是没有设计能力的,它只是工具,在教学当中应重点告诫学员,只有“大脑与电脑”的有效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才能更好的体现平面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完美结合的优越性。

教学的课堂反馈和教学反思:

篇5

关键词:绘画;艺术设计;素描;色彩

在19世纪末的欧洲大陆出现了“新艺术运动”,欧洲各国的艺术家都希望通过集体的力量去探索现代工艺设计的语言,19世纪的“国立包豪斯学院”,主要是培养于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实用与合理相共存的现代设计家,所以又被称为“现代设计家的摇篮”。

现在,各高校相继成立了设计学院等专门性的教学机构,把“设计学”逐渐从“美术学”中分离出来,但有些高校由于其自身的专业定位和办学方向各有不同,在对待绘画课教学的问题上,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与偏见,如:重专业轻基础,认为有无绘画基础对设计影响不大,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弥补甚至可以完全替代绘画。由于这种片面的思想也使一些学生对绘画失去了兴趣和动力,这是一种错误的的思想倾向。

由于这一错误思想,违背了设计艺术性的这一原则,我们通过以下几点来阐述绘画基础教学在设计学科中的作用和特点:

一、绘画教学在设计课程中的重要性

在20世纪之前的漫长历史演进中,美术与设计长期以来被归于艺术创造的范畴之中。以绘画、建筑、雕塑和工艺美术为主体的视觉艺术统称为美术,绘画和手工艺这种传统意义上的设计之间的微妙关系始终贯穿于艺术发展的进程之中。

1.素描教学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素描是艺术创作和表达设计创意的一种绘画形式,体现了作者的设计思维、审美理念和艺术个性。素描与设计艺术关系密切,是艺术设计程序的一部分,是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艺术设计的基础。

设计与素描之间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设计程序的一部分。任何一件作品,它都是在两维空间向三维空间的转换才出现了作者预期的效果,作者再把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艺术个性通过绘画基础造型来体现的,就是所谓的打草稿,都是用的素描的绘画形式表现的。所以作为基本功,素描是专业基础课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对物象的认知和创造性思维意识。设计思维是通过素描的形式体现出来并存在于这一范畴之中,设计是作者对人文社会文化的提炼和艺术个性的思维理念创新的结果,同样,素描是记录设计创作构思的工具和手段。是作者使用的媒介,使用这个媒介几个优点:(1)是文字和其他方式无法代替的,它可以形象的把作者的构思意图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2)具有备份的功能,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作品;(3)通过造型活动不断提高作者的设计知识和专业造型能力。

没有绘画基础何谈艺术设计,没有对美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即使有自己的审美观和对艺术的独特见解也无法得以体现。素描是体现设计构想的基础,是艺术创作和原创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设计者的创作思维和艺术特征。素描水平的高低影响艺术设计的品位。素描思维的训练,设计意识的培养,要遵循由简入繁、由单一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在高考前,同学们的训练方式主要是进行大量的模拟。进入高等院校后就不能是简单的重复,大学里的知识是全新的,是以启发性、创作性的设计思维为主,并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思维理念和独特艺术设计风格。把个人的艺术修养,对设计产品的理解、判断融入到素描的创作中,更深刻地体现素描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功能作用,这一训练具有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2.色彩教学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重要性

设计者通过素描的形式把自己创作的构思表现出来,还需要用色彩去包装。这样就必须对色彩有很深刻的认识和强烈的感受。所以,色彩是学习艺术设计者的必修课,它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与创造能力,我们对学生色彩认识的培养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1)只用通过色彩训练才能把设计与艺术结合起来,这是将设计提升到艺术层面的不可缺少的训练过程与学习手段。

(2)对色彩的掌握是设计师运用色彩语言根据设计课题的不同自由表现其设计意念的基本能力。

(3)设计色彩训练要使学生对色彩的形成有深的了解,体会到不同光色对人们所产生的不同感受,认识人的感官与色彩的关系,认识作品与色彩的关系,设计作品必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诱惑力。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以及色彩塑造的科学理论与方法。

(4)设计色彩训练是使学生体验感性色彩,用“绘画色彩方法”来认识、感触色彩,并利用色彩知识与能力准确地描绘对象,学习掌握色彩规律,逐步从绘画的感性色彩研究的基础上,进入与设计活动相适应的,定量化、理性化的分析与实践上来。

(5)色彩具有符号的功能,训练设计色彩能使学生将最终从色彩符号出发,并深入理解。色彩符号不仅具有审美功能同时也具有以辨识、呈诉与驱动的实用功能。

艺术设计,不仅是一门艺术,更重要的是它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产品的质量固然重要,设计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增强产品的外表视觉效果,利用色彩渲染产品使其更具有诱惑力和感召力。因为人们在感受空间环境的时候,对色彩很敏感,色彩的魅力举足轻重,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轻柔的色彩墙饰,能给人舒适感、完全感和美感。

二、绘画与设计的关联性

作为艺术设计和绘画同样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部分,艺术设计是绘画艺术的一个分支,源于绘画。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当前的社会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艺术设计应运而生,它满足和完善了人们的生活。只是随着分工的细致和学科教育专业性的划分,形成了两种学科专业。绘画艺术活动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基础,它对提高审美判断能力及审美创造能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艺术设计形式语言以及实践活动的都是通过绘画艺术来指导的,它丰富了设计的艺术性

篇6

关键词:高职机电专业 高等数学 教学设计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166-01

高等数学教学设计是高等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间的桥梁。高等数学教学是否成功与高等数学教学设计的优劣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教学设计以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协作对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作用,教师是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应自主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过程,实现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机电专业的必修课程高等数学是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基础,在后续课程中大量用到数学知识,因此对高等数学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好的教学设计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能为知识应用与知识迁移奠定基础。下面结合自己多年讲授机电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经验,谈谈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设计。

1 高职学生学情分析

1.1 学生来源调查

学院近几年在提高生源质量,优化生源结构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高职学生来源分三类:一是通过高考考入职院,二是通过单独招生考入职院,三是通过对口升学考入职院,面对这三类学生,在教学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1.2 认知情况调查

上课前,进行问卷调查,由学院组织召开师生见面会,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专业和将来从事的行业了解很少,对数学在专业中的用途了解更少,虽然高等数学中有些内容在高中涉略过,如极限和导数等内容,但是学生只是会套用简单公式,仅限于表层的理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基于以上情况,在教学设计时侧重于高等数学课程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原理的分析,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步骤,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2 从职业岗位需求设计课程目标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理工类机电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和工具课。高等数学课程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需求,集理论与应用、知识与技能、提高与发展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职业技能,为学生的后续课程学习提供支撑。通过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高等数学最基本的知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及较熟练的运算技能,培养学生用数学分析的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将来从事工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3 从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设计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体系应突出“应用”的主旨,从而与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应充分遵循“学有所用、学有所需”的原则,在一切教学过程中,都要从培养职业能力出发,发掘学生的潜在的创新思维,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

通过对职业能力目标认真分析,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上把握以下原则:(1)优化课程内容,构建高等数学三维立体的课程体系,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充分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3)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4)加强数学软件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教、学、做融为一体,促进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5)构建本课程新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

自主编写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站在企业用人的角度,以生活和专业背景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教学案例通俗化、生活化、趣味化、专业化,紧密联系专业知识,强化数学知识的应用性,突出应用与实践,让数学走进学生的认知领域,走进学生的生活。

为实现职业能力目标,教学时数安排72学时。教学内容设计为5个模块: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及应用、一元函数积分学及应用、行列式与矩阵、概率论基础与统计推断。每个模块进行教学设计时以专业案例或实际生活案例驱动,采取引、思、探、练相结合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4 教学过程的一体化设计

4.1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方法

恰当使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除了用常规的讲授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方法外,还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向法、设疑讨论法和实验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如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采取实验教学法。借助计算机及数学软件,通过学生亲自设计和动手,在教师指导下,将实际问题提炼出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和手段,结合计算机软件寻求解决问题。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边学边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在教学中尝试采用“小老师”方法,学生在当“小老师”的过程中,自然全神贯注,积极投入,竭尽所能。让学生把自己的创造力激发出来,变观众为参与者,变听讲为传授。学生在敢说、能说、会说、愿意说中,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掘。

4.2 选择恰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将高等数学中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地讲授给学生,既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又增加教学容量,达到了抽象问题形象化、枯燥问题生动化的效果。

建立课程网络交互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网络化,运用Matlab等数学软件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 突出能力考核的评价体系设计

在评价体系中突出能力考核,突破知识考核,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占40%,终结性评价占60%。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出勤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参与授课与讨论、撰写数学建模论文和专业相关的论文及报告等。终结性评价实行闭卷笔试,聘请校外专家分别出题,实行教考分离制。

总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机电专业高等数学教学设计日趋完善,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教学设计永无止境,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打造出具有高职特色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7

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培养人才的专业领域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其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其二是怎样培养这些人才?这涉及到培养模式选择的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体系的建设上来。因为培养目标要落实为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就要落实到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规范研究也指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从微观层面上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主干课程的结构与内容”。现行课程体系存在“教学内容相对陈旧、重复多”,“层次不分、课程结构不尽合理”,“缺乏灵活性与多样性,培养目标单一、适应面窄”等缺陷。当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重新审视课程体系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在实现课程纵深化、学际化、微型化、多样化、个性化、本土化的同时,及时更新课程实质结构,优化课程形式结构,使课程体系既具有学科规范性,又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让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是加强专业建设的必然时代要求。

一 在理论脉络中兼收并蓄,更新课程实质结构

纵观课程理论历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有四种:(1)以博比特(Bobbitt,F)、查特斯(Charters,W.)、泰勒(TylerR.)为主要代表的“技术理性”(technical interest)课程理论,强调效率优先和对环境加以控制,在提出课程基本框架的同时,也提出了课程建设的普适性、划一性模式;(2)以布鲁纳(Bruner,J.)为主要代表的学术中心课程(discipline―centeredcurriculum)理论,将原来以直接经验为课程主要内容转变为专门化的学科知识,突出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究精神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结构性;(3)以施瓦布(Schwab J.)为主要代表的实践课程(practical curriculum)理论,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相互作用的情境认知,让课程重新回归实践,具有较强的灵活变通性;(4)以派纳(Pinar w.F.)为主要代表的概念重建主义(reconceptualist)课程理论,强调行动(action)与行动后的反思(reflection),即“反思性实践”(praxis),立足于个体自我意识的提升与存在经验的发展,或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断批判而建构意义,让课程重新回归于理性。

目前,在教育技术界,对于学科的理论体系也有几种不同观点,其中著名的有:由南国农教授提出的“媒体中心”理论体系,它把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放在核心位置:“系统过程”理论体系则认为教育技术学是一个处理教学问题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与人类学习有关的各种因素:“五领域”理论体系则认为教育技术是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全面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两层次”理论体系认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可以分为基础性探索和应用性探索两个层次,其中,基础性探索层次包括教学设计、创新性技术和哲学文化研究三方面的内容;应用性探索层次包括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学校以外的企业培训和终身教育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表明教育技术学研究重点开始向绩效方向发展。

理论体系后面蕴藏的是教育思想,每一种教育思想都能在一定程度与范围内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如李龙教授提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框架由本体论、核心论、过程论、资源论和绩效论五个部分组成。本体论论述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义与定位,研究的目的、任务、对象、领域和范畴以及学科基础、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发展历史、价值观、方法论等;核心论主要论述教学设计和教育信息处理两方面的理论:过程论和资源论论述智能技术和媒体技术在优化学习过程和丰富学习资源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绩效论则从学科的课程开发、教学系统开发、媒体资源开发、绩效系统开发和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根据这一理论框架建立的课程体系如表:

理论具有前瞻性、引导性。每当一种新的理论体系出现时,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弄清楚其来龙去脉以及它可能在该专业领域中的积极影响,并据此对自己的课程体系做一番审视甚至调整。当前,各高校以传统媒体为核心的“学科中心论”类课程较多,反映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最新理论成果的课程较少,有关学习理论、网络媒体和绩效论的课程还没有进入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课程门类没有及时更新,跟不上时展,而且各门课程还存在内容陈旧的现象。如:电子技术系列课程中较为陈旧的经典理论偏多,新技术知识含量偏少,涉及的往往是大量经典理论计算,很少囊括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

二 在分化与整合中重构体系,优化形式结构

课程的形式结构是课程的外部存在形式,反映了课程的门类与数量,讲究课程类别的完整与互补,主要体现在是分科还是综合、是必修还是选修、是学科还是活动的差别上。从逻辑结构看,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程首先可以分成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两大层次。前者是学生学习该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后者则是为形成该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而设置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

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智能技术基础,即思想方法基础,包括哲学基础、方法论基础、理论基础这三个部分:二是媒体技术基础(物化技术),包括硬件基础、数据库技术、通讯技术和软件基础等。

在专业基础课之后的专业课应开设哪些呢?由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与教育相关的技术”,可以确定,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应该是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学科,又可以分为二者相结合的专业理论、二者相结合的应用技术、二者相结合的实践应用三个层次,即专业理论类课程、技术应用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在专业理论层次中,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理论和教育传播学是基础。教育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理论有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电声系统、教育电视系统等;教育与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媒体相结合的理论有计算机辅助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绩效技术、远程教育理论、网络教育理论等。此外,还包括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等对教育技术学本身进行研究的理论。在技术应用层次中,主要课程有教育电视节目编制、电视节目制作技术、 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人工智能技术、数字文化艺术、以太网技术应用、绩效技术应用。在实践层次中,除了专业实习、教育实习、项目设计等综合实践外,还有电视广告创意与设计、电视节目制作实践、3D实践、动画制作、多媒体课件脚本设计、网络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库开发等。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计中“照葫芦画瓢”现象屡见不鲜,层次不分、比例不当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按学科的逻辑层次来分,大学课程的层次构成一般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跨学科课程。但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分层一般采用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三层楼”结构,一般先开公共课,然后开设专业必修课,最后开设专业选修课。这个结构存在的问题是:专业课内容层次不分,没有专业基础课模块,以至一些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次序不清,学习顺序紊乱。因为专业课中仅仅把必修与选修作为课程开设先后的分类标准,并不能很好地体现课程内容之间的继承与递进关系。又如在专业理论类课程、技术应用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中都应该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如果按必修先开、选修后开的顺序学习的话,有些技术应用类与实践类的必修课就会先于专业理论类的选修课,学习顺序就颠倒了。应该把以上顺序调整为“公共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理论类课程一技术应用类课程一实践类课程一跨学科课程”。

另一方面,因为层次不分,也就不可能考虑到各个层次的比例问题,造成了各个层次的课程比例不合理,理论类课程过多,技术应用类与实践类课程偏少。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议把教育技术学知识分为八类其中工具性知识6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9门、自然科学知识5门、知识管理知识4门、传播学知识9门、计算机知识10门、电子技术知识6门、教育心理学知识7门,其中所列课程绝大多数为基础理论类课程,只有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网站建设与开发、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图像处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少数几门课程属于技术应用或实践类课程。各校实际开设的专业课程也属于这种情况,第一个层次的理论性课程偏多,后两个层次由于受师资、设备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普遍比较薄弱,开设的课程门类少或即使开设也不能教到位,未能从整体上形成多元化、层次化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第一个层次空泛理论知识的堆砌导致泛而不精;技术应用类课程的不到位导致第一层次的理论无法消化,动手能力差,而这又导致学生缺乏创造、设计的能力,以致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类课程难以落实到实践能力的锻炼上,常常只能流于形式。此外,专业基础课也存在数量少,涉及面太窄的问题,不能为学生将来发展提供个性化选择。针对以上问题,需要着力加强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应用类课程群整合,作增设学际化课程尝试;在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可增设某些微型化课程,以适应学科一方面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又不断综合的技术发展趋势。

三 在共性中寻求个性,提升专业特色

对于多元化的社会实体,只有站在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真实地把握实体的本质。“和而不同”应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与哲学信仰。在强调共同性、普遍性、统一性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个体性与差异性。

哪些课程应作为体现专业共性的必修课开设?哪些课程又应作为凸显专业特色、地域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选修课开设呢?我们可以参考“教指委”构建的课程体系,共五个模块:(1)学校平台课程:两课、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美育、军事理论、综合交叉、信息技术、跨院系任选。(2)专业主干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学与教理论、媒体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技术项目实践、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远程教育基础;(3)专业基础课,包括三个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基础物理、基础物理实验;计算机基础模块有: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电子基础模块有: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电子工艺实验等。(4)方向核心课程:包括在不同方向上计算机类、教育基本理论、设计类、数字媒体类、远程教育类等方面课程的组合。(5)专业任选课和实践课程:包括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基于项目与任务的活动等。建议以上课程体系总学分保持在150左右。

笔者作如下设想:如果按总学分150,必修课每门3学分,选修每门2学分算,按7:2:1的比例来设置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的比例为3:4)、限选课、任选课,则专业必修课必须开20门以上,专业限选课10门以上,任选课5门以上。具体安排如下:

(1)专业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两部分,其中专业基础课又分为智能技术基础课与媒体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作为专业的主干课程又分为专业理论类、技术应用类、实践类三部分,保证三者各占一定比例;

(2)方向限选课体现分流培养、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旨在培养某一方面的特长,为学生进行选修课学习做准备;

(3)专业任选课以拓展专业广度和深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可以分“前沿发展”模块、“邻近学科”模块、“兴趣爱好”模块。一方面向新理论与新技术开放,把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作为任选课及时反应到课程之中,并全方位地向其他邻近学科扩散。同时,按照学生的需求开设个性化课程。这样在提高学生选课的自主权和自由度的同时,可以让学生紧跟时展,增强适应性,促进个性化发展;

(4)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中增加选修课,增强课程灵活性与多样性,拓宽口径与适应性;

(5)必修课应控制在2年半左右学完,保证选修课有时间开设。

四 兼顾适应性与超越性,着眼于受教育者终身发展

目前在教育界,对于“是以适应性为主,还是以超越性为主”的问题的回答存在两种态度,一些人持超越论观点,一些人持适应论观点。前者认为,21世纪的科学技术文化会有重大发展变革,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教育和课程改革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后者则认为,课程教材要适应现实的要求,超越现实,脱离学生的实际,会遭到失败。

在专业课程建设中,专业基础课、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专业理论课更多的是着眼于厚实基础,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而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所形成技术应用课程以及后续的实践应用课程主要是形成动手能力,为学生就业做准备,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有一技之长,甚至于具有一定的实践创新意识与能力。

其实,依笔者看来,就人的本质规定性而言,人,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物,要生存,但又并非一种一成不变的自然存在物,而是一种独特的超越性存在,不能不体现发展。既立足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不断地将超越了现实的理想世界变成新的现实世界。适应和超越之间是对立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选择教学内容,既要考虑受教 育者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同时又要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不能延误受教育者的思维发展;既要从我国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混合的现实出发,又要从已露端倪的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出发,把超越性和现实适应性合理结合起来,克服原来的学科中心、自成体系、彼此隔裂的课程设置方法,更多地采用跨学科和综合一体化的设计方法,按照常新教育、终身教育理念进行课程设计,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淬砺意志,健全人格,获得适应社会变化的综合能力与素养,未尝不是明智之举。五凸显人文精神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协调发展

篇8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应对措施

一、正确认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

对于高职院校设计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而言,教学无论是从目标、内容,还是从实施过程、考核方式等方面都应做相应的改革,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和技术发展的变化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和传统表现技法相比,电脑表现精度和表现速度占有优势。目前各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都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纳入教学活动中,并成为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当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电脑绝不能等同于人类智慧,不能盲目崇拜,应该将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放在首位,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取长补短。[1]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定位不明确

教学内容的定位主要取决于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大多为专业课教师,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在本专业学习过程中的认识理解存在片面性、主观性,从而导致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存在差异;一些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电脑表现技术上,一味追求画面效果,专业内容涉及较少,软件的学习需要专业实践才能达到融会贯通;教学内容广而杂,软件具体应用上没有侧重点,面面俱到,学生抓不住学习的重点,产生惧学情绪。

2.教学资源配备不足

首先,缺乏专业教材。教材是联系“教”与“学”的媒介,目前大多数软件教材比较单一,以单纯讲授软件菜单、命令为主;或者列举实例偏离专业内容,实用性不高,结合专业编写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材几乎没有;其次,有些院校机房安装的是非正版软件,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死机或者文件丢失等现象。电脑硬件设备较差,运行速度过慢,多媒体教学设备不足,教学进度受到影响;再次,缺乏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的授课教师要么有很强的技术操作能力,要么有扎实的理论性的专业知识,无法实现电脑绘图技术和设计创意元素的完美结合,加上还有专业课程教学任务,没有过多的精力投入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上,无法掌握到最新的实战技术,在软件的应用和指导上存在不足。

3.教学方法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陈旧,课堂讲授方法单一,没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大多是教师在教师机端上操作演示,学生看后再操作一遍,方法机械,课堂枯燥乏味;另外,列举的实例针对性不强,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采取“参与式”教学,例如“个案教学”“互动教学”等方法,进行交互式指导,结合多媒体、课件,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

4.教学进度与效果评价缺乏合理性

目前各院校由于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同,开设进度存在差异,有的集中在一个学期开设所有软件,课时紧、任务重,学生对软件一知半解,教学效果当然不会很好,课程没有后续性,跟专业课脱轨;也有的按照从二维软件到三维软件的学习进度开设,跨越时间较长,学生学习起来感觉疲惫,教师教学没有侧重点,学生所学面广而浅,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效率。课程的教学考核方式较为随意,没有结合专业的特殊性进行规范;考核标准也不统一,有的教师根据作品画面的效果打分,有的教师根据工具掌握的熟练程度打分,打分标准没有统一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措施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它包括课程目标的设定、过程的实施、考核方式及教学方法的转变等。[2]如何培养既掌握设计规律又能熟练进行软件操作的设计人员,使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在设计课程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该课程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如下。

1.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

根据教学大纲,结合专业特色和人才需求情况优选教学内容。例如3DMAX软件功能庞大,工具群多,教与学都比较困难。可以把该软件看成一棵大树,只需找到适合本专业所需的枝干工具学习就可以了,至于其他枝干,如适用于产品和动画表现的工具,使教学紧紧围绕专业所需进行,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还可以缓解授课教师备课压力,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另外,软件更新周期短,教师要随时掌握最新的操作技术,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将最新版本软件的二次开发作为课堂讲授内容。另外,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相应的基础课作为支撑,在开设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之前,必须开设相关基础课程,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技能与艺术修养;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一讲解工具,而是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会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更要使表达的方案有深度,当然这也需有一个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作引导。

篇9

论文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为职业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是解决现今职业学校师资严重不足的重要途径。艺术设计是当下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艺术设计广告学教学与社会需求存在严重脱节,同时学校培养的设计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着巨大的矛盾,特别职教师资类教学的培养目标不仅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教师教学能力,但从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职师类艺术设计广告理论课程教学现状发展却不容乐观。于是,改变现有的职师类艺术设计广告理论课程教学,探索有效的艺术设计广告理论课程教学途径已成为紧迫任务。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是传统教育基础上衍生的教育形式,是当代教育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当今信息发达的时代,艺术设计中广告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但目前我国艺术设计广告学教学与社会需求存在严重脱节,同时学校培养的设计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着巨大的矛盾。职师类艺术设计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能做、会教、善学”的素养,即:既要能熟练操作各种设计软件技术,又要具备良好的教室教学能力,同时又有一定的艺术科研能力,等等。然而在广告设计专业,广告理论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如何有效结合一直是广告设计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归结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重技轻文”的思想严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未能形成良好的理论知识学习习惯,认为学好设计软件就掌握了设计要领,部分学生甚至把广告等同于广告设计,忙于参加各种设计大赛,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重技轻文的思想,不仅直接影响实现职师类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也未能把设计放于市场传播及消费市场领域中思考,最终学生未能学到真正适用于广告设计的本领。 

(二)广告理论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无论是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广告理论课程设置还是职师类艺术设计专业的广告理论课程设置,都存在一个问题,即广告理论课程设置时数短,学分少,理论课时与实训课时总和没能达到广告设计中某软件教学(如potoshop等软件学习)课时总数1/3,这样,从课程学习时间上就大大缩短了,势必影响学生学习广告理论的兴趣和意识。另外,对于广告理论课程的开设也没能像其他软件课程那样受到重视,随意安排上课时间和调动上课地点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对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有较大影响。 

(三)未能形成成熟“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广告业之所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必然与社会中的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目前高校培训出来的设计人才仅有少部分能得到企业青睐。能娴熟操作各种设计软件的不乏其人,但有较深设计底蕴的设计人才就少之又少了。这就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实用脱节的表现。在广告理论教学中,部分教师较少考虑广告实际操作程序的复杂性和多元化,唯理论而理论,教学内容空洞、乏味,没有说服力,学生亦只能对广告理论死记硬背,应付考试,未能真正理解理论在设计实践中的意义。职师类学生将来要成为各种中职学校的老师,必然强调自己会做,并且能教,于是实践经验不可少。目前“校企合作”已被看作是学生工作前最好的实训途径,但真正把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并且效果显著的成功案例不多,原因之一是企业认为学生实践的流动性大,不利于管理更加不利于企业创造更多利益,在这样的情形下“校企合作”的教学形式很多都浮于表面,没能真正显示其重要作用。 

转变现有职师类艺术设计广告理论教学现状的几点建议: 

(一)改变观念,重视广告理论学习在实践中的引导作用 

1.改变学生对广告理论学习不重视的现状,通过课堂中注入案例教学,对比国内外成功或失败的广告设计案例,强调成功广告案例必须要深扎传播领域或消费市场中,若没有广泛的广告理论基础作依托,是不能获得成功,或者只能为广告设计而设计,而不具有社会服务功效。 

2.强调教师树立“理实一体”的教学观。 

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项目小组,通过理论讲解后,要求学生按项目分配进行时间。如在《广告策划》这一章节中,需要学生以团队合作来完成社会调查、数据分析、策划书撰写及广告设计宣传和后期整理等环节,让学生在学中做,教师在指导中获得更有针对性的广告理论教学方法,真正实现“理实一体”的教学观。另外,教师应争取到企业进行一线操作的机会,把更多的实践经验带回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讲解更多鲜活的教学案例。 

3.完善现有的职师类广告理论课程设置。 

目前,职师类院校开设广告理论课程大多照搬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广告理论课程设置,即理论讲授占70%,实训操作占30%。这就不可避免地使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流于形式而无职师特色。应该在充分理解职师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在广告理论课程设置中注重整体性、连贯性与层次性,即在开设课程中,充分考虑教学计划,选择有针对性且最新的广告理论教材等,同时也应该把理论教授及实训操作的课时量增加且把这两部分课时交替安排,避免理论教授与实训操作相互脱离。另外,在设置广告必修课与选修课中,加重选修课的技能性,这样既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广泛形成良好的实践氛围。 

(二)转变现有的广告理论教学方式,强调“校企合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广告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不能仅把课程理解为单纯的教学计划表中的课程,同时还包括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教育16号文件主要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一要求不仅是针对学生的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训,更为要求教师也需要有更多一线的工作经验,以改变教师教学内容泛化和教学手段老化的现象。 

2.在广告学专业中,通过学校与设计公司的合作,能有效地使学校了解设计公司对设计人才的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使学校能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课程、教材等不合理的地方,建立起适应设计公司需求的课程体系。对学生而言,强调“校企合作”不仅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态度,更有利于他们在就业意识、技能训练,岗位认同感等方面的培养,在进行广告设计的过程中,能把所学的设计理论,软件操作能力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把设计融于消费市场的能力。 

(三)集中学校资源丰富的优势,创新广告理论教学手段 

在艺术设计专业广告理论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丰富资源,如,在广告学理论中设计到广告策划,可以邀请传播学、经济管理学教师进行讲授,广告法规及管理可邀请法学专业教师讲授,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各类知识领域中吸收对广告理论学习有帮助的养分,充分学好该门课程。 

总而言之,高校职师类艺术设计教育要面向的不仅是设计市场,还作为培养中职类学校的后备师资力量,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水平,更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操作水平。要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不仅需要学校从大方向上把握大的教学改革,更需要学校及每一位教师学生能深刻体会到业界的动态形势,转变观念,践行适合职师类艺术设计专业广告理论课程学习的新措施。 

 

参考文献 

[1]曾振华.广告学原理[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2]许安娇.艺术类广告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篇10

一、主要任务

1、解读、试用和评价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数学课程标准,解析并把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内容要点,明确数学学科的教学改革方向;运用数学课程标准理解、把握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导新教材的教学;通过解读和试用,按数学课程标准对教材作评价,提出修改、完善数学课程标准的建议。

2、通读、试教和评价小学数学实验教材。通读并把握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内容体系,将新教材与旧教材对比分析,找出新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发现并把握新教材的“新质”;通过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试用,验证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中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并探索总结使用过程中具有规律性的教法,对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内容结构、体系及其应体现的基础性、整体性、均衡性、前瞻性作出评价,对小学数学实验教材试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修订、完善建议。

3、探索研究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实验过程中组织和引导数学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运用现代课程论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探索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新方式,新方法。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形成一套系统的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与使用新教材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4、探索研究对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评价。在小学数学课程实验的同时,加强对小学数学新课程的评价研究,在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探索并逐步形成促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促进课程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

5、总结整理一年来本人在课程改革中好的经验、典型案例、教学设计,并汇编成册。推广符合课改精神,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操作方法,使之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

二、具体措施

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研究教材,教法,设计教案,制作课件。

2、公开教学,上好实践课,重点探索新课程标准、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3、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4、优秀教学设计、优质课评比活动。

5、定期进行实验课题的研究活动,组织实验教师研究探索教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