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实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07 18:0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设计实习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设计实习计划

篇1

关键词:住宅;室内设计;建筑设计;一体化

1前言

建筑设计是通过合理的分析、规划和营建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提供空间载体的过程,是室内设计的首要条件。而住宅室内设计则算得上是建筑设计的一个分支、一种延伸和拓展。住宅室内设计就是以物质材料为基础运用合理的工艺、技术和艺术手段来实现建筑室内环境的优化和改善,最终实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个明亮、舒适、温馨、符合使用标准和安全规范且具有个性化的空间。在两者之间,空间功能分区的大小及结构形态和性质,都需要两者来共同配合和面对,所以,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在很多方面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和相互协调。实践也表明,在进行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时,两者在很多方面所遵循的原则和法律法规都是基本一致的,多数情况下,也可以将住宅设计和建筑设计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统筹规划。

2建筑的主要设计内容

2.1建筑整体布局。房产项目首先要对工地环境进行实际勘测,以实际的勘测数据来进行项目总体规划。同时对本地的气候及人文因素进行考虑,来确定建筑的总体风格和用材,并对建筑布局进行合理性布置。2.2建筑内部构造设计。建筑整体布局成型后,要对楼体的高度,层数,内部结构形式进行设计。2.3建筑内部设备规划。住宅建筑除了主体设计外还要对内部的给排水、电气、暖通设备、安防设备等进行规划设计,确保设备规划符合开发商和业主需求。

3室内的主要设计内容

3.1室内空间结构的规划。建筑主体形成后,要在进一步的装修过程中以建筑物的尺寸和布局为基础,通过设计来规划整体空间的最大利用率。3.2室内表面设计。在室内设计上,对于室内的天花板、墙面及地面、护栏的处理都属于表面的设计。在这个部分的设计上,要根据用户的实际要求进行整体规划。3.3室内环境及装饰设计。室内设计要结合住宅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室内采光,取暖,风向及噪音的合理设计,追求居住的最大舒适度。同时在室内的设计方面,还需要对软装部分的家具、物品风格、摆放位置等进行总体的布局规划。3.4室内设计要结合用户心理。对于室内设计而言,必须结合居住着的年龄,行为,心理等因素,为每种群体的客户提供不同的设计方案,力求设计出让每位居住着满意的室内环境。

4当前住宅室内设计与建筑在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当前的住宅室内设计途径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发商交付业主验收时都是毛坯房,业主按照自我的需求选择设计单位来进行室内设计。这种设计形式是在建筑设计师与室内设计师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进行的。业主仅仅根据自己的需求、喜好来进行设计规划。另一种是开发商对房屋内部进行了统一的设计规划,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就已经由建筑设计人员与室内设计人员进行了紧密沟通,最终确定出几种风格的设计效果,来业主从中选择。这两种设计模式对于建筑设计与住宅设计的一体化来说,都是存在一定问题的。4.1毛坯房形式交付的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之间缺乏融合性。(1)建筑设计中的很多水电安装不符合实际的用户需求便利性,业主在进行室内设计时的大量重新改造,增加了自身的装修成本。(2)毛坯房的零装修,使得住户需要花很长的时间用来进行室内二次装修,对同楼的其他已入住用户形成多少的干扰。(3)业主在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室内装修时,造成的部分建筑设计风格的改变,很有可能会导致主体建筑结构的安全隐患。从美观角度来说,业主基于自身喜好的装修风格与实际的小区建筑设计风格可能会有差入,也影响到了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一体化效果。4.2精装修交付的房屋又缺失了室内设计的个性化展现。精装修交付的房屋都是已经成型的室内装修风格,精装修由开发商统一进行材料的选定,采购,与业主自己装修比较成本较低,且施工过程因为有专业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参与,施工质量较为可靠。但是开发商提供的设计风格,却未必是客户需要的,小区内统一的装修风格,使得装修没有考虑到个人偏好和个性化。

5实现住宅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主要思路

5.1住宅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尽量保持同步和协调。在建筑主体构造方案形成后,室内设计人员就应该参与设计过程中,与建筑设计师同步进行设计构想。当室内设计受到建筑设计局限时,建筑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可以再就方案进行补充或者修改。通过共同参与和协商确保建筑各项设计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协调和优化。5.2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风格之间注意协调性的设计考虑。住宅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之间的风格协调性,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1)在室内设计时,能够将建筑设计中的一些色彩,图案及材质等元素充分的与室内的装修风格进行一下搭配或者直接将一些协调性的元素纳入到室内设计中。让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风格形成一种两相呼应。(2)两者之间能够形成本地文化特色的一致性映衬。在具体的室内设计方面,可以对建筑设计风格所代表的本地文化特色,地域特征等一些特殊的符号,雕塑等文化元素和时代风格进行融入性考虑。让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之间能够形成从表到里的一致性心理感应,带给用户完全的归属感和文化习俗融入感。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住宅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实际上是紧密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在进行项目的具体设计过程中,应该合理的统筹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之间的关系,能够以良好的切入点来实现两种设计风格上的融合。并充分的利用当前最先进的设计理念来进行资源的合理安排和利用。只有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能够保持一体化,才能够带给人民更加舒适和美观的居住享受。

作者:王知亮 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关系

一、建筑设计的定义和作用

1、定义

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前提下,建筑设计者以建筑整体目的和整体条件为基础,对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解决建筑工程空间的使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建筑设计可以提前把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相应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建筑工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办法,再通过建筑工程拟定的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

2、作用

建筑设计是一种微观层次上的空间地域规划,建筑工程设计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建筑,具体来说是备料、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工作和建筑工程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程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建筑工程设计便于整个建筑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建筑工程预定方案,顺利的进行施工。并使建成的建筑工程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

二、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关系

1、城市规划设计对建筑设计有着一定的约束作用

城市规划设计通过对场地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建筑设计的进行。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下,不仅要有合理的全面的设想,严格按照建设任务要求和技术条件进行,同时也要根据城市建筑的具体功能来确定建筑物的特点和空间形状。通过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来完成城市规划的蓝图,解决城市的点和面问题。

2、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

建筑设计应该服从城市规划设计,合理安排,合理设计,充分考虑周围的环境。忽略周围的环境,从整体上会有一种不协调感。

3、城市规划设计指导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的进行是以对整个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以及对空间资源的有效分配为基础的。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可以对整个城市的功能布局进行有效协调,可以有效促进各项综合设施的分配,另外,根据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综合目标以及任务分析可以得知,城市规划设计指导着建筑设计。

四、正确处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目的是分析城市空间,合理利用城市空间进行设计,也是对人类活动区域空间和各区域之间的关系的协调。建筑设计是对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城市具体风貌和城市控制性规划协调的结果,在确保符合时代特性风格特性前提下,进行的一系列规划活动。两者关系密不可分。

1、科学合理对待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对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发展进程进行设计的一种社会活动。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阶段,都应该属于城市规划设计的范畴。随着城市规划设计不断的发展,城市规划设计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类型也越来越多。目前,单纯的注重形态的设计已经不能符合现在时代的特点,因此,综合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也为城市建筑设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路线的前提下,建筑物的体量、尺度、造型、选材等也是城市规划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城市规划设计的水平决定了一个城市建设的风貌,是一个城市建设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一定要采取科学认真的态度。科学合理对待城市规划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会与时代的主题相吻合。

2、重视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性

目前,人们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性更加重视。建筑工程设计者在对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建筑工程的整体环境和附近的小环境,包括建筑工程的美观度和协调性等。在我国,随着建筑工程施工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设计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前提下,建筑设计的方案也存在着多种问题,很多建筑设计往往只考虑建筑设计中的美观度和建筑本身的特点,忽略了建筑应有的环境关注和人文关注,与城市建设不协调,使建筑工程行业减慢可发展的脚步。

3、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建筑在设计的初期阶段,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对施工设计方案的评审制度工作,从而保证后面的工程的正常开展进行。对于评审制度的监理,应该尽快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组织一些专家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一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二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看建筑工程的设计思想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作品。在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决策时,不仅要关注建筑物本身,而且还应关注建筑物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决策制度,这里的关键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不能把独一无二、标新立异作为设计的唯一标准,只有建立健全的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才能保证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五、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协调统一

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之间需要保证设计思路的统一,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的整体以及周边的环境进行整体的考量,单单只看建筑工程的视觉效果是不够完整的,要从建筑工程整体来看,结合建筑施工周边的环境进行全面考虑,这样才能够做出更好的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才能促进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快速发展。

城市规划设计的思路就是做到城市整体的和谐性,因此,建筑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就是建筑工程与城市建设大环境相互融合相互和谐的过程。好的建筑工程设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将建筑工程设计放在一个大的环境中,既能突出建筑工程的设计理念,又能做到建筑工程的整体的和谐性。这里就要考虑到建筑工程的整体性和周围建筑以及其他城市环境结合的因素,要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做到与环境结合的完美统一,促进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

六、结束语

总之,在建设工程中处理好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目前的建筑市场环境下,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城市规范设计的时候更加需要重视此方面的内容,从而提升城市建设的形象,加快城市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万民 ZHAO Wanmin. 论山地城乡规划研究的科学内涵*――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启动会学术呈述[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04)

[2] 谭少华,王莹亮.. 16.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山地住区规划策略研究――以大理海东一期商品房住区规划为例[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05)

[3]李丰春. 浅析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 科技创新导报,2014,06:40.

[4]闫春年. 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 内江科技,2013,05:20+11.

[5]王如钢. 浅析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 环境与生活,2014,12:10+12.

[6]李晶晶.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探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1:17-18.

篇3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关系

Abstract: The design of city planning and city is closely, inseparable. Building and city layout of 3D city landscape is a mutual relationship, mutual restric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has been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城市规划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

城市规划设计已经成为现代规划工程的重中之重,每一座城市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性阶段,城市内核精神的传递通常依靠的是留存下来的建筑,所以不管是旧城改造还是新城规划,建筑设计绝对是重头戏,是传播城市文化精神与民风民俗的不可或缺的载体,也是向世人展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观念的窗口。

城市规划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其着眼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城市的建设大都还是由许许多多的、彼此并不一定相关的个体项目构成。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城市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改善人们的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在定性、定量图文结合方式下的弹性控制方法,可以直接指引到具体建筑单体的设计层面。

一、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内涵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密不可分,欲深知二者的统一关系,必先弄清楚它们各自的内涵。

1.城市规划设计

一般来说,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不同的建成环境特征,使得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策略也会有所不同,若以整体城市规划设计为依据,可以将城市规划设计进一步分为专项设计和局部设计,但建筑设计在每一个分类中都占有一定分量。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例如规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提出规划设计期内城市人口和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确定出及市中心、区中心位置,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系统的布局,科学确定车站、铁路枢纽、机场、港口等交通设施的位置与规模等等,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内容中都隐含着各类建筑的设计与规划。

2.建筑设计

如上所说,建筑设计属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一项,它主要是指设计单项建筑物或一组建筑群要做的所有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与日创新,各种科学技术成果也越来越被广泛深入地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比如常涉及的建筑结构学、各种管线的自动化控制与管理、建筑声光学、建筑热工学、建筑工程估算等方面的知识。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设计,一般通指“建筑学”范围之内的工作。

二、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

三、城市规划设计与四类建筑设计的关系

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主要项目,而建筑设计又包括不同种类的建筑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标志建筑

每座城市都有它独特的标志性建筑,它不仅彰显着一座城市的魅力,有时也会成为城市的代名词,从而使得家喻户晓。有些城市标志性建筑是传承历史留下来的建筑,见证了城市的整体变迁,在旧城新建时又发挥了其历史传承功能。

2.历史建筑

城市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建筑是无声的记录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或者建筑群应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得到很好的保存与维护。古建筑凝聚了勤劳的先辈们的智慧结晶,有些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有些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有些可观民风民俗,有些可赏古典建筑风貌。而且,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到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中,更能代表现代建筑事业的“兼容并包”之心。因此,妥善处理历史建筑或特色建筑是促进城市规划设计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手段。

3.居住建筑

发展离不开人的参与,居住问题一直是倍受关注,我们所说的居住建筑一般是指小区,其需要配建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而且各个方面的协调度也是比较高的。

居住建筑设计的主要要求包括一要方便,生活设施齐全;二要居住舒适,功能适宜、设计合理、绿化良好,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觉得舒适;三要卫生,保证充足的室外绿地,活动场地要具备良好的的采光、通风、日照条件;四要安全,增强防震减灾能力。居住建筑的设计还要遵循发展原则,生态优化原则,共享社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同时优化城市规划设计。

4.商业建筑

城市规划设计中最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的就是商业建筑,故而首要解决出行问题,商业建筑设计一般会拟建在交通便利处,形成一定的商业圈。由于人口密集度比较高,所以要充分考虑到地震,火灾等的紧急救援措施以及要随时保持交通顺畅。同时,商业建筑往往是工作休闲区,也通常是中高层建筑,乃至超高层,所以要保证其良好的日照条件、通风条件。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还要考虑商业建筑的地下空间利用,如修建地下停车场,商场等,这样能缓解露天停车场的压力,达到最优城市规划目的。

四、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影响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绿色因素,二是人文因素。绿色环保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人文关怀是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

1.绿色因素

无论是城市的规划设计还是各类建筑的规划设计,向往绿色、亲近自然一直是人类的终极追求。从光照条件来说,建筑的布局朝向、建筑物形体本身、房间高度和进深、门窗尺度和形式、屋檐遮阳等,都需要考虑引入自然光。从温度与湿度上说,利用自然通风的环境更舒适宜人,所以空调的普遍使用加重了对城市区域气候的不利影响,未来建筑的设计会更充分考虑自然通风设计。况且空调系统能耗巨大,优秀的城市规划设计对建筑的节能措施要求也比较高,绿色建筑理念就是充分考虑了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的和谐发展。

2.人文因素

优秀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有益于增强人们的身心健康,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例如人对自然光的需求是先天的生理要求,大脑和视觉神经系统都需要自然光的照射,如果终年工作和生活在人工照明的室内环境里,人的健康将受到极大威胁,能源也会过度消耗。所以看似以节约能源为目的,实际受益的还是人本身,所以建筑设计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了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才真正算是绿色建筑。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在社会发展中的至关重要性,二者的和谐与否决定着人类与环境、人类与资源的是否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决定着人类栖居地球家园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高度。深入贯彻绿色理念和人文精神是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统一起来的科学途径。

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 建筑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概要与特点

建筑是构成城市经济生活的主要结构支撑,是进行城市规划最基本的单元。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风貌特点,建筑尤其是标志性建筑则是体现城市风貌的最好表现,优秀的城市规划能够完美融合建筑设计特点,而好的建筑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城市特色,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因此若要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先了解各自历史与特点。

因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与经济建设体制,各个国家对城市规划的定义不尽相同。国内将城市规划定义为以实现某个特定时期内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与规范,确定城市未来发展导向、城市功能定位与规模,综合利用分配土地结构、城市空间以及城市建设相关项目。城市规划主要特点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把握城市建设发展的整体方向。城市规划注重对建筑群的排列组合、功能分配,强调整体城市空间的一体化,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要注意城市整体空间布局与局部结构的主次分明,局部结构隶属于整体空间,不能因局部结构的特殊要求而破坏整体空间和谐。另外,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要注重结合自然环境、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尽量做到对自然的真实表态,赋予人们对自然与历史文化的真实感受体会,顺应社会历史的变迁潮流,既表现出历史变迁感,又表现出城市发展的连续感。

建筑设计属于创造性工作,遵循经济适用、科学美观的设计原则,是科学技术与艺术、逻辑与形象融合一体的设计工作。建筑设计最主要的特点是功能需求,其次是美观需求。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注重的是建筑本身与外部环境的协调统一,要能够依托外部的自然地理环境体现出城市特色,在建筑结构、立面形式与装饰色彩上既要与自然地理环境相融合,又要与城市规划设计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确保城市整体形象的协调统一。此外,建筑本身具有一种文化属性,建筑设计过程不仅考虑经济性、外部空间环境与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因素,还要考虑建筑设计师本身的创意与设计风格,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社会文化价值,最终达到既满足审美需要又实现文化传承的目的。

2.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关系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城市规划设计相当于楼身,而建筑设计相当于地基,城市规划设计主要解决城市的面上的问题,其整体思想要靠一个个建筑单元组成的群落来体现,而建筑单元则注重于点的设计,依附于整个城市规划设计中,是对城市规划设计任务和功能条件的具体实施。城市规划设计关注整个建筑群落的统一协调,建筑设计则侧重考虑外部环境的制约,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整个城市的设计内容。

2.1城市规划设计对建筑设计的约束指导性

因为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组成部分,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对建筑设计具有约束指导的作用。城市规划设计着眼于整个城市空间、土地资源的分配利用,对建筑设计的整体目标和任务具有指导性、约束性的特点,例如在建筑设计场地使用规划上,综合安排建筑设计涉及的整个环境内容,包括建筑本身、交通运输系统、活动设施、休闲绿化园林以及工程系统等。在符合城市建设与相关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对建筑整体环境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偏向与城市环境整体的协调统一,忽略建筑具体的形态设计,但又要求具体建筑形态服从于整体的设计规划,以保持城市风貌的完整统一,因此对建筑设计具有约束性的作用。

此外,城市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整体的设计过程,考虑城市未来发展目标与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目的,并没有针对具体的建筑形态,因而对建筑设计过程与理念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城市规划设计不仅能够促进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土地的合理利用,而且促进建筑设计在不破坏城市风貌的条件下,朝着满足方便舒适居民生活工作,建筑群落美观大方,并与自然环境、城市整体文化特征共同构成和谐共存的友好生态系统的方向发展。

2.2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影响

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以及对场地设计的制约上。国内建筑行业在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例如一味追求个体建筑的外在艺术效果,忽略了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以及地域特色。虽然建筑单元在设计上创意十足,新颖奢华,但却与整个城市景观格格不入,给城市整体形象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建筑元素是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基础,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不同的建筑整体之间在立面效果、色彩以及环境的整体结合。

从内容上来说,场地设计是将建筑设计中的建筑单元内部设计除外的所有设计活动,因而其受到建筑设计不同程度的制约与影响。场地设计条件的分析主要是对建筑单元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确定建筑设计中的各种影响条件,为建筑设计成果的合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场地设计条件包括自然条件与建筑条件两部分,为满足相关的建筑设计要求,必须对场地设计条件进行改造与重新规划,促进各个建筑要素以及各个建筑间能够形成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

2.3正确处理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关系

正确处理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关系主要从科学对待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建立相关的设计方案评审制度三个方面进行。

城市规划设计活动是针对社会空间以及物质空间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包含了对整个城市结构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元素。在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设计过程逐渐将越来越多的内容与方法融合进来,实现从单一的形态设计到整个形态功能全面发展的综合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强调将不同的元素进行组合分配,形成有机整体,不仅考虑单个物体元素的特点,而且考虑不同物体元素间的关联,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科学认真的态度。

城市规划设计的出发点是动态协调解决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统一整个建筑区的整体形象,并将生态因素、可持续发展观点融入到城市未来的发展、文化历史的传承中。建筑作为城市要素之一,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必须服从于城市规划设计内容,考虑建筑的外部大环境与整个地域特点。

城市规划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外在形象以及长远发展,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设计方案评审检查制度,对设计方案组织专家进行专业评审。评审过程包括建筑设计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设计内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建筑设计内容是否与周围环境形成统一的生态系统等。只有严格设计审查制度,才能保证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有效进行。

3.总结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密不可分,城市规划是建筑设计的总体纲领,建筑是城市规划实施的主体,只有明确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跟上中国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吴彦宏.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探究[J].江西建材, 2012,03:50-51.

篇5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整体与部分

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全球化浪潮来袭,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获得国际地位,主要是依靠城市的竞争力。而建筑是组成城市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的重要象征。就像我们提到上海,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东方明珠,提到迪拜,想到迪拜塔,当然还有北京的故宫,悉尼的歌剧院,等等。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关系密切,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一个部分,而城市规划设计是包含建筑设计的一个整体。在城市的景观设计中,我们必须做到放眼整体,同时关注部分。只有做好了建筑的设计,在部分上达到极致,使之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同时也放眼整体,使每一部分都能在城市这样一个大环境中达到协调,才能拥有美好、和谐的城市景观。

一 建筑设计

建筑是组成城市这个整体的基本细胞,我们每天可以看到的建筑物有大厦、桥梁、堤坝、高架快速路、电视塔等,另外城市建筑的内容也能够细微到桌椅、灯具甚至标志物。城市建筑设计主要是指在建筑物建设之前对与建筑物有关的所有事项进行通盘的考虑并设计解决方法。

在未来,建筑设计从理念到实践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因为随着能源结构、技术手段、环境状况等因素的改变,未来的建筑必然会向绿色化发展,这种建筑风格旨在节约能源、创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和谐共处。

二 城市规划设计

建筑设计主要是关心在某一特定空间的某一建筑,很少关心它的邻居及与之相共存的整体环境,缺乏对城市空间的总体认识和把握。而城市设计则是对城市从整体形象上的把握,即使是具体到任何细小的局部,设计师依然会对其进行设计。城市设计以城市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作为主要对象,一个好的城市设计在于整体环境的和谐、优美,不仅仅是单纯的单体建筑设计。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我们依赖GIS技术可以越来越理性的进行城市规划设计。

三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关于在实践中安排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相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这要解决的是城市建设中的面和线的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关于建筑物建造的学科,是解决城市建设中面和点的问题。只有这两个问题都得到解决,才能树立和谐、优美的城市形象。那么,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总的来说,就是城市设计规划为建筑设计提供总的指导和框架,而建筑设计实现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并加以完善和丰富。

就城市规划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而言,主要在定位、定量、定形、定调这四个方面。定位,是指这个建筑物应该建在什么地方,这必须与城市的整体环境协调。定量,除了协调建筑物的容量、尺寸、角度以外,还要保证建筑物的容积率等。定形,主要是控制建筑物的高度和体积。定调,就是协调建筑物的风格,试想一下,一幢欧式洋房出现在一片低矮的四合院周围,会造成怎样的效果?

对于建筑物来说,必须满足城市规划的思想,才能做到与环境协调。这就要求建筑者必须要有整体观念和环境观念。整体观念要求把建筑看作是城市物质整体的一部分,而环境观念要求把建筑与其周围的其他环境因素看作有机整体,注重空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四 正确处理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关系

首先,我们应该科学对待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是一种社会空间与物质空间相结合的实践活动。由于城市及其建筑的特点,我们要做到的是,在一百年,或着更长的时间后,我们的城市及其建筑还不至于必须要被更换,这就是说,在城市规划时要站在更高的立场上看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其次,建筑设计必须满足于城市规划设计。既然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就必须使这个局部满足整体。注意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即使很小的建筑也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景观效果。最后,我们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城市规划设计评审制度,因为城市是大家共同的,有了好的城市环境,民众的生活会更加便利、愉快。

五 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思想

“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思想,是指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要充分考虑和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使城市的每位居民都享受到平等、自由的权利和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时,我们必须首先有这种“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思想。首先,设计建造者必须有关注人的权利与价值的意识。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有合理的交通规划。城市越来越发展,但是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出行却越来越难,交通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城市共同面临的难题。合理的交通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保证,同时也是居民能够在其中幸福生活的前提。2.保持适度的城市规模。现阶段,世界各国的城市都在扩张,但是大城市的问题日益暴露,水资源、环境压力、治安压力、市政资源共享都已成为顽疾,所以必须保持一定的城市规模,切勿盲目扩张。其次,在城市规划中,还要注意其连续性,也就是在上文中说到的,在数年后,城市还是有其特别地存在价值,因为在时间的洗涤之下,它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宜居,“以人为本”要求必须要使城市中的人能够因为城市便利的交通、完善的设施、优美的环境、和谐的氛围而生活得更好。

结语:正确处理好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建设我们美丽和谐的城市。

参考文献:

[1]董晓峰,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M],房屋建筑学,2009

篇6

设计提出指引和调控,而建筑设计又是城市规划意图在现实空间的直接反馈。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关系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城市规划整体布局是城市建筑设计,建筑是城市最主要的部分,因此建筑的设计必须要符合城市的整体规划,同时要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健康发展。人类在社会发展的标志就是城市的出现,它成为人类聚居、商业交换的地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并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有充分认识到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才能不断推进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深入,为我们的后代留下更好的生活空间和更多的优秀作品,也不断改善我们的城市环境,增强国家的软实力,为我国最终实现科学、人性的和谐社会增砖添瓦。

1建筑设计和规划的关系

1.1 城市规划的首脑作用

城市规划设计是宏观的,对一个时期的社会发展都起着主导作用,一个城市的形态、功能、作用、风格都依赖于城市规划,比如现代世界城市、信息城市、数字城市、生态城市等概念性的城市出现都依赖于城市规划的首脑作用。城市规划强调的是城市生态和城市形象,站在一定的高度统筹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等功能,并且建立起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城市规划设计是将不同的物体进行联合,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之间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现代经济不断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一个城市的好坏和城市规划水平的高低有着密切联系。城市规划通过对未来目标的确定去制定相应的实现手段和制度。

城市规划实际是建筑单体或者建筑群落的组成,它对城市功能分区、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都有着继承性和连续性的规划。在规划过程中常常因为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采用保护、保留的方法,达到个体与整体的和谐。

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中的具体指标都有着明确的控制和规定。比如对建筑用地性质、建筑用地范围、建筑覆盖率、建筑高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交通出入口等都做了相应规定。

1.2 要合理的安排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不断的增加,城市的规模继续扩大,与之而来的是对建筑、道路等各种空间因素的布局和设计。如何通过这些因素来构建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环境,处理好城市环境规划以及建筑涉及到的关系就变的更加突出。

1.2.1 要对城市的规划进行科学的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是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的根本,所以城市规划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很多规划类型出现。由于城市规划的内容十分复杂,但是各种因素趋向综合,方法的包容性增强,已经从单纯的形态设计向综合设计转变了。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要注意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线路,同时也要注意建筑物的比例、尺寸、色彩、材料使用等问题。因此,在城市规划中需要强调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合理联合,形成有机整体的过程,设计者需要考虑建筑物本身的设计,也要很好的考虑物体的关联性。城市建设的效果与城市规划设计的水平高低是有直接联系的,由于城市规划时建设的基础,因此城市规划时设计师拥有科学对待的态度。

1.2.2 在实际的设计中,场地设计要服从城市整体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对场地的影响是体现在很多方面的,例如城市规划了发展的方向和布局,对土地的使用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场地的设计就需要对这些规定进行贯彻执行。而场地设计通常是要满足建设项目的要求,在现在的条件和法规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组成元素的整体布局来最终实现。而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实现各种要素的和谐共存是根本,在实现的过程中,

下列问题就要特别重视:

在建筑设计和规划的工作中,场地的设计是指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的总体规划以及交通设施和景园设计、场地方向等内容在内的具体设计安排。

而从建设的流程上说,建筑物在设立项目之后,就需要对申请到的项目土地进行设计和考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具体的做法更多的是要考虑到各种工作任务以及计划的需要。在这些设计中包括项目的各个组成要素,并对这些内容的规模、形式等相关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划和认定,然后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总体的设计规划。

1.3 要立足建筑的设计需求,整体布局城市规划

在城市中,建筑是基础,城市规划就是要对建筑群进行组合,在进行建筑规划的时候需要考虑下列问题:城市的建筑要结合当地的环境,从城市的规划出发来考虑建筑物是否与整体的环境相适应,在建筑的整理形态上,要跟周围的建筑相互呼应,在对比、色彩和环境格调上都要协调;要从居民的感觉出发处理建筑物的局部环境,要通过人们对空间的心理感受来进行设计;建筑物的造型要有独特的风格,整体性要不断的增强,简单和复杂要相互穿插,从而在简单中实现更多的变化;要对历史文脉进行传承,通过很多抽象的手法对历史的痕迹进行传承和延续。

2在实践中如何评定优秀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

建筑是城市的主要构成部门,集中反映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因此合理的城市规划以及优秀的建筑设计是很重要的,而对其评定的过程需要多种途径和手法。建筑是一个城市形象的代表,建筑设计要以城市规划设计为前提,城市规划具有前瞻性,会将一定年限内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等许多长远发展状态都考虑进去,建筑设计在设计建筑时,应服从城市的规划方案,不可单纯地只注重建筑的形态设计,而忽略与周围城市环境和区域的关系,建筑设计方案应尊重自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这样,既使是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城市规划设计是一个从策划到维护的整个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设计方法包容性强,内容日趋综合,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不仅要注重城市的交通流线、功能分区,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造型、空间、比例、尺度、色彩、材料等。因此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可以使整个城市的空间资源有效分配,功能布局有效协调,土地合地利用,有效促进各项综合设施的分配。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作用,在新时代的飞速发展中,现代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也必将与规划、景观设计及相关领域密切结合,朝着人性化、复合化、生态化、长效化、多元化、互通化等更优化的设计方向发展。

3结语

城市建设的好与坏,与城市规划的水平具有紧密的关联。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师能够成就什么样的建筑艺术,不断完善人们的生活和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进步,这是我们的设计师们不断追寻的探索,也是我国当前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所以好的设计师,要不断的完善建筑设计的评审制度,对设计方案与城市规划的内容进行对比协调,建筑设计必须要适合城市规划。在考虑建筑物自身问题的同时,要深入了解建筑设计对城市规划的意义,制定科学严谨的方案,综合考虑周围环境的特点,让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实现统一和协调,让更多的设计作品美化我们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冰.浅析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3).

[2] 曹丽丽,李祁.城市规划设计如何体现环保节能[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2).

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相关性

城市规划设计是整个城市功能具体表现形式,是城市建设当中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反映了城市的功能性,建筑设计则表现了建筑物内部空间布置的合理性、美观性。并且建筑设计要在整体风格上与周边环境、城市文化底蕴等的相互协调,让城市能够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1.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基础概念

1.1城市规划的概念

城市规划是在国家在城市规划设计发展当中产生发展的一项学科,他在城市规划发展和建筑发展当中有机结合,使城市的建筑群体得到有机的结合。在城市建设持续进行过程中城市规划理论也在持续发展。

1.2建筑设计的概念

在建筑设计之前设计者需要对城市的整体规划进行一个详细的了解,进而对建筑进行设计。与此同时也应当对建筑物自身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建筑物详细尺寸,材料做法等。

1.3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二者的联系

城市规划设计是在建筑概念设计到建筑建成之后后期跟踪的全部内容,是社会发展历程当中的一种综合实践。通过对各个建筑进行设计并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对整个城市进行规划设计。通过系统的建筑设计理论对建筑物进行整体构思与设计,同时建筑物作为城市规划的重中之重,必须要与城市的建筑风格协调,下面将具体介绍二者之间的影响:

1.3.1强制性规划指标与建筑协调

建筑设计的强制性表现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协调性上,建筑设计需要对整个城市整体规划有所体现,在具体建筑设计当中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局限性。

1.3.2规划各阶段的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对整个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城市规划设计不断发展完善的进程中,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将城市中各项要素进行整合,借助系统的规划理论具体更好更具象的体现出城市规划的宗旨。

1.3.3从城市规划出发的建筑设计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在实际的规划过程当中需要照顾到各方面因素,因而建筑设计当中必须对各项要素有相应的取舍结合,从而形成完整的城市体系。城市建筑具有整体和秩序性的特点,这就需要设计者在设计当中注重设计的整体秩序和设计形式的逻辑性。例如重庆某地临江住宅区的建筑设计,在城市最初进行规划时将这一片区域规划成临江景观区,住宅区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城市整体建筑风格,但是该住宅区在设计过程中过分的表现建筑物本身,违背了建筑设计的原则。

2.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相协调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二者之间存在协调性关系,文章将以江苏省某城市为实例,进一步说明江苏省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二者的协调性关系。

2.1江苏省城市的发展历程

江苏省城市发展起步较晚,城市建设规模较小,城市建筑风格也不尽完善。江苏省作为滨海城区,有着独特的资源,地理条件优越,但是在城市建设当中没有因地制宜的结合当地特色,发展过程中过分注重经济建设而忽略了文化建设,造成了城市发展不平衡。表一详细介绍了江苏省的发展历程。

(注: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局)

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的文化密不可分,城市规划发展离不开城市历史文化,而城市不断发展同时在不断推动城市的文化发展。江苏省的发展历程是城市历史发展的典型表现,而且江苏省城市文化逐渐变成城市间区域竞争最基础、最深远的有力竞争力。城市规划设计主要位于城南新区,由东到西、由北向南,总面积约为53.4km2。依据江苏省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城南新区会成为一座容纳45万人的城区,将成为江苏省集行政、教育、文化一体的新型住宅区。

2.2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统一

城市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是建筑,建筑代表了城市的社会属性与建筑学双重属性,不同的建筑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建筑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城市整体的建筑风格,从城市整体风格出发确定建筑风格,从而达到建筑在社会功能和建筑学属性的一致。建筑设计必须着眼于整座城市的规划设计,根据整体规划确定建筑设计方向,做好细部斟酌工作,做到整体比例协调,使建筑风格完整统一。例如重庆中心区建筑多为老旧建筑,虽然建筑大部分是抗战时期的风格,线条相对比较粗糙,但是整体建筑风格较为统一。

2.3江苏省城市建筑设计规划

(1)人性化城市。城市给人带来的应当是人性化的活动空间。

(2)绿色生态城市。在城市建设中应当尊重生态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人文城市。城市需要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并且需要给居住者提供适量交流空间。

(4)适度密度。在建设中合理配置资源,确保城市高效运行。

(5)全天候。城市功能综合,全天候不间断持续发展。

(6)智能化。在信息处理方面加大投入。

(7)立体化。寻找更加科学的交通解决方案,使城市更加立体。

通过上述七点可以得知,建筑师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城市建设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进行充分的考虑,尤其在场地设计中,必须对城市整体规划与城市建设用地用途的方向进行必要控制,场地设计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规划用地的性质与规划范围进行详细分析,对容积率、建筑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与交通入口位置做出详细恰当的规划。

2.4住宅间距的设计

住宅区建筑正面日照间距的确定对城市规划设计极其重要,一般根据城市所在位置、气候条件、城市规模、城市发展情况来确定。传统建筑设计理念中住宅朝向偏南,在建筑设计理念不断丰富过程中,住宅区的朝向也不断丰富,不再是单一的南面朝向。

根据日照原理计算太阳位置相关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cosA=(sin hs*sin K-sinγ)/(cos hs*cos K)

sin K=sin K*sinγ+cos K*conγ*cosΩ

Ω、γ、K分别是及时角、太阳赤纬角和地理维度。

A、hs分别为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

满足某一日照标准时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为

Dt=ot*cos A

ot――满足某一日照标准的棒影长度

A――满足某一日照标准的t时刻太阳方位角

Dt――满足某一日照标准的住宅建筑间距

由上式知,满足某一日照标准的日照间就系数计算公式为

Lt=Dt/h

h――前幢建筑(遮挡建筑)的建筑日照计算高度。

由建筑日照原理可知,

ot=h * oct h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得出某日照标准下A、Hs值,进而计算得到某一日照标条件下由计算得到的正南向平行不止的住宅建筑日照间距系数,确定了建筑设计的具体数据。

3.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现存缺点弊病

我国在城市发展当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3.1缺乏创新与独特风格

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到今天,大多数城市的建筑设计都大致相似,设计思路普遍较为单一,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也在寻求创新,从而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城市独有的建筑风格。规划是需要考虑到城市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市民的风俗习惯等条件对城市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规划。

3.2城市建筑的设计程序不合理

城市建筑设计时一项系统的工程,不能够将城市与建筑物互相隔离开来,建筑物的设计当中需要考虑城市的整体格局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如若不然,可能会造成整个城市的混乱。

3.3缺乏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

我国城市建筑设计多数都存在着与城市规划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并且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较为随意,不能够对城市整体规划有很好的体现,这就需要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进行指导。

4.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关系剖析

4.1创新规划与建筑设计

图一: BIM团队协作工作模式

如图一该模型将城市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图设计、三维建筑效果图集成为一体,方便了设计过程,并且设计图能够自动更新,方便了图纸的后续更改过程。

4.2与场地设计相互协调

场地规划设计就是对建筑主体一级其周边的各项设施进行系统详细的规划设计。通过对各项设施的统一规划从而确定建筑物的整体设计,保证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表二具体列举出了城市各地区绿色面积制定DI与WBGT指数。

表二城市各地区绿色面积制定DI与WBGT指数

注:O绿色面积/总用地=平方绿色面积/1000平方米各地区土地面积

DI为不安指数,WBGT为黑湿球温度

这些公式通过使用下面的统计条件获得:DI=-1.19*10+72.84

标准差=1.21363 R?=0.32224 显著性F=0.0412

5.结语

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有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建筑设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解决城市使用空间以及经济性问题的系统方案,让城市能够持续发展。在计过程当中必须要注重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协调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克炎,马会军,谈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8):45-47.

[2] 李宙英,浅谈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12-14.

[3] 邝杏苗,建筑设计风格与设计理念[J].科技致富向导,2014(09):56-57.

[4] 袁兆森,青海风压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初探[J].青海气象,2013(07):56-57.

篇8

关键词:太阳能;建筑;设计应用

Abstract: The design of building integration of solar energy will be with the existing housing in the form and style exist obvious differences, become an independent school in different patterns of residential, both for households or developers, its unique identifiably is attractive.

Keywords: solar energy; building; design and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2

一、前言

目前我国对太阳能已有一定的研究,但对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住宅的外观设计常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设计时忽视太阳能设备,在立面造型完成后将需要的设备简单安装上;另一种则是只相辅相成。失去建筑立面整体的平衡感。太阳能装置本身有别于建筑,但其作必须通过建筑的整体才能充分显示。下面就太阳能设备与住宅建筑设计的有机结合进行论述。

二、建筑的形式与内容应一致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住宅的造型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其居住建筑的特点,在其功能、材料、结构、工艺应满足和符合单体建筑的独特性,现用住宅举例说明。

首先,无论是高层住宅还是多层住宅,都是由套型组成,没有大空间,平、立面结构和造型一般比较规整;其次,房间的功能性限制大,非常强调自然采光和自然风;第三,住宅受造价限制较大,外墙也应当尽量平直。由于住宅的这些特点,在造型处理上可以有大的体量变化,但一般很难打破层、套等单元性因素的限制。实际中常常利用相同元素的重复、增减来达到艺术效果。从这一点来看,住宅的造型设计较之公共建筑更有难度。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住宅内部严谨的结构性和功能的主导地位非常符合技术美学所强调的逻辑性及目的性。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设计在住宅中表现技术美学是可行的,当然高层住宅、多层住宅有自己的特点,应当区别对待。

1.高层住宅。高层住宅本身就标志着现代科学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成就,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的设计可与之相辅相成。由于管线和住户密度的原因,高层建筑中的太阳能光电设备常常安装在墙面和屋顶,顶部的集热器只能为上部几层提供光热。所以首先讨论竖用。

首先,可以利用较大面积的集热器加强垂直构思。我国的高层住宅,特别是塔式住宅,平面会有一些变化,但其体形特征多为高耸挺拔。进一步加强垂直构思,可以使其更富于现代风格。

集热器可以集中连续布置,也可以与窗或阳台的凹凸处理结合形成竖向的划分,使整个建筑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强烈的韵律感。

集热器的利用还可以体现在住宅部件和材料的处理上。近年高层住宅,常在顶部或外凹部拉梁采用特有的体形或符号来加强标志性,以避免单调的感觉。太阳能集热器由于采用了吸收性涂层而具备特殊的色泽和质感,其表面非常光亮,如果将其与高层顶部的电梯间或水箱间结合,既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还能为住户提供生活热水。在一些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住宅中,常采用大面积的玻璃窗,但又必须配备遮阳构件,利用出挑的集热板充当遮阳体。由它形成的阴影增加了造型的虚实对比和空间的层次。

2.多层住宅。多层住宅太阳能热水器一体化设计首先可以从形式和体量出发,由于集热器需要南向的坡屋面或墙作为安装的依托,争取尽量多的实体面积和可利用空间就成为一体化住宅形体设计的指导思想。通常可以使用退阶和半接地式的设计。通过立体构成的切割手法,使整个体量的横断面类似于台阶或三角形。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还可以借助局部的构件来表达技术特征和现代风格,因为受功能的影响,多层住宅体型的变化常会受到局限,此时局部的处理和构件的形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构造方案与系统选择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住宅外观设计的美学原则和手法以及构造方案与系统选择,是建筑师对太阳能热水系统所做的二次产品设计和加工,是实现“一体化 ”的关键步骤。内容包括安装部位选择和构造方案设计,既要考虑到保证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效率,又要与住宅的结构、使用功能以及美观相协调。为了保证足够的日照时数,集热器可能的安装位置包括屋顶和南向的外墙和阳台。下面就不同的安装部位进行讨论。

1.屋顶部位。当太阳能设备安装在屋顶时,由于其位置较高,可以形成自然压头,管路选择比较灵活。相应集热器类型也有较大的自由度,自然循环式、强制循环式和直流式均可。但住宅屋顶形式有平屋顶和坡屋顶之分,所以需要重点解决太阳能设备与不同屋顶形式的有机结合和连接。

就热水器的安装而言,平屋顶的优点是施工比较方便,集热器或支架与屋顶结构的连接技术难度较小。而且平屋顶在一般视点是无法看到的,因此不需过多考虑集热器的外形与建筑立面的协调。考虑到由高层或其他位置能够看到平屋顶的情况,集热器只需排列整齐即可。而坡屋顶安装太阳能设备,根据其坡度不同,可以直接将集热器安装在屋顶,也可以用支架安装,但都要做到不影响房屋的使用和外观。实际上,我国许多住宅的坡屋顶都是相对稍缓。稍缓的倾角更有利于集热器接受太阳漫射辐射,可以不必另行安装支架。由于坡屋顶正常视高一般可见,集热器可以起到丰富其外观的作用。缺点是施工会牵扯到防水的问题,技术上相对复杂。

1. 1平屋顶的安装。太阳能设备在平屋顶安装时,要注意集热器的平面安装位置。将集热器置于屋面的正上方。优点是此处的楼板为现浇混凝土结构,有利于设置管路和固定支架。

如果用户选择循环式热水器,则集热装置必须按一定角度倾斜安装角度应在30~45°之间,集热器须外加支架与屋面结构相连接。支架的冷轧钢板的厚度不应当小于2mm ,不锈钢板的厚度不应小于1. 5mm。屋面构造上可以在柔性防水上另加40mm厚混凝土刚性防水层,预埋铁件与支架焊接或螺栓连接。

1. 2坡屋顶的安装。一般循环式太阳能集热器均需要一定的倾角,利用坡屋顶的结构坡度是很自然的。由于坡屋顶楼面下一般有吊顶空间,可以容纳横向管路,所以集热器的平面位置可以比较灵活。

2.墙面与阳台。在墙面或阳台安装太阳能设备,可以减小管路的长度。对于高层住宅是其他安装方式不能替代的。而且其位置往往处于立面的视觉焦点,可以成为立面构成的重要因素,这也更加符合一体化设计的思想。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构件连接可以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情况。

2. 1固定式。固定式是指设备在安装后用户不再移动其位置或角度。所以要求在安装之初就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率,而且又不会造成立面的混乱或造成不安全因素。很明显,斜向悬挑的固定设备无论在力学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形成不安全因素。所以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比较现实可行的方案是在竖直墙面上安装直流式横向太阳能平板和在阳台倾斜栏板上安装电热管或平板式集热器。集热器可单独悬挂于建筑物向阳的阳台或外墙窗口下方。

2. 2活动式。活动式连接是指太阳能设备可以由用户控制而在支架滑轨上运动,使其可以贴于竖直墙面,也可以斜出以达到最佳的集热效果。活动式连接是循环式集热器常常采用的方式。比较理想的一种情况是将支架安装在窗户的上方,除支架外其余部分可以收起。使用时,将集热器放至适当位置和角度,在集热同时起到遮阳的作用,尤其适合夏季太阳高度角比较高的情况。在外挑支架上设有档位,可使集热器在不同季节分别处于最佳的倾角。集热器的打开和收起可利用下端的拉杆完成。此外,活动式连接还可以应用在阳台的竖直栏杆或栏板外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太阳能引入住宅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其环保节能的特点,将此设计与建筑本体相辅相成,做到既节能又美观,使整个建筑不管在光伏新能源利用和建筑立面等各方面都达到和谐统一,让整个建筑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强烈的韵律感,考虑一体化的设计所代表的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的环保再利用,其前途和生命力都是无可限量的。

参考文献:

1. 周鹏鹏.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在住宅小区设计中的应用[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9(03)

2. 何水清.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实例[J].新型建筑材料.2011(06)

篇9

摘要 : 运用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PBECA2012设计了上海地区某单体住宅楼建筑节能设计方案,并计算模拟分析其规定性指标和全面动态建筑能耗,从中分析如何高效的设计最优建筑节能方案。

关键词 : 建筑节能设计软件最优节能方案

Case Study - Optimized energy-saving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ZHANG Yongwei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Shanghai Branch,shanghai,200023)

Abstract: Designed a construction energy-saving plan for a single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Shanghai by using the building energy calculation analysis software - PBECA2012, while calculating simulation analysis its compulsory Index and overall dynamic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to reach the optimized building energy-saving plan.

Keywords:Building energy-saving design, Software, Optimized energy-saving plan

0 引言

建筑节能设计对广大设计人员来说已不陌生,但是仍然有许多问题缠绕着设计师:建筑节能设计建模花费时间消耗精力,节能方案确立不够合理等。 如何简便设计既适合各地实际情况而又符合节能规范的节能方案进行节能计算分析,PBECA2012这款高效智能的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来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通道。

1 建筑设计说明资料

结合设计单位所提供的建筑设计施工说明,可获悉以下建筑节能计算所需资料:

该建筑单体坐北朝南,建筑层数为14层,建筑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墙体采用2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在单体的南向设计有凸窗。

以上资料也是在进行建筑节能计算前必须要了解的信息,以此为下一步的设计提供参考。此项目的节能设计目标为计算分析确定最适宜的节能设计方案,确保满足现行的建筑节能相关设计规范要求。

图1建筑平面图

2 计算模型和最优节能方案

2.1计算模型智能化建立

初步分析了现有的节能资料后,笔者着手对建筑单体进行生成模型、编辑和节能方案的选择。

建筑节能计算模型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模型涵盖了建筑体形的细节、开窗大小和位置、房间功能区的划分等。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PBECA2012是基于AutoCAD平台上开发的,在模型转换和编辑功能上有了很大提高,并能处理多种复杂建筑体形情况和多种构件设计情况,更加贴近建筑设计师的使用习惯,也更能体现建筑物的原有形态。智能化设计是PBECA2012软件应用的显著特点,软件注重计算模型准确性诊断功能,在建模过程中智能化交互提示使用者完成计算模型准确地建立和编辑。即使刚接触软件的人员也能够完成建筑的节能设计。

图2 智能触发机制提示

图3智能墙线修正

图5 模型三维图

计算模型建立之后,需要标注房间功能类型和分户墙,对于居住建筑来说,在计算分析之前需标注卧室和起居室以及每个户型之间和户型与公共部位之间的隔墙。

2.2最优节能方案专家型选择

该住宅单于上海,因此需满足《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的要求。PBECA2012软件具有节能方案的专家型选择模式,可以帮助建筑师快速智能地确定最适宜的节能方案。其确定方法为由工程设计人员输入一些附加条件,然后由软件根据模型信息和附加条件的判断,推选出围护结构推荐系统,再通过自动选择和手动选择的方式,确定最终的适宜性方案。

图6 方案确定流程

笔者完成了计算模型之后,输入了建筑设计计算资料中相关的建筑结构类型、外墙饰面类型以及根据施工周期和预期的造价条件,软件根据附加条件结合模型所具有的建筑层数、窗墙面积比、体形系数等信息,获得推荐的围护结构体系。

图7 方案选择

选择方案或进行必要的编辑后,可进行方案分析计算,并直接查阅报告。软件也提供与方案构造相关的造价优化,并对方案进行缺陷分析,详细显示计算工程各功能房间的空调负荷、采暖负荷和总负荷,并显示彩色分布图。通过数值分析,平面分析及三维分析对设计建筑的总体能耗和各个普通层乃至任意一个房间进行能耗分析,通过对不同朝向或不同房间的分析,得到各围护构件所占耗能比,从而可以让用户对设计建筑的能耗和某个构件的能耗一目了然,方便找到保温性能最差的围护结构,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设计,更快捷的进行调整节能设计方案。

图8 方案分析

图9 缺陷分析

软件中收集了建筑节能节点图集及《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2007年)中的全国建筑节能构造和常用材料,并收录了各种高中低档体系价格,适用范围和施工周期等关键参数构成数据库,以此结合计算模型所选城市相应的节能规范条文和模型的数据信息,最终筛选出适宜的节能方案。

围护结构体系可采用自动选择和手动相结合的方式,自动选择一般是以造价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手动选择可帮助实现特殊修改,有针对性地实施节能方案,笔者根据上海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动选择和手动选择最终确定了节能设计方案:

屋面类型1:细石混凝土(内配筋)(40.0mm)+泡沫玻璃(100.0mm)+水泥砂浆(20.0mm)+1:8水泥加气混凝土碎料实铺(屋面找坡)(40.0mm)+钢筋混凝土(120.0mm)+石灰石膏砂浆(20.0mm)

屋面类型2:细石混凝土(内配筋)(40.0mm)+泡沫玻璃(100.0mm)+水泥砂浆(20.0mm)+钢筋混凝土(120.0mm)+石灰石膏砂浆(20.0mm)

外墙类型:无机保温砂浆(40.0mm)+钢筋混凝土(200.0mm)+无机保温砂浆(20.0mm)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石灰石膏砂浆(20.0mm)+钢筋混凝土(110.0mm)+无机保温砂浆(40.0mm)

分户墙:石灰石膏砂浆(20.0mm)+钢筋混凝土(200.0mm)+石灰石膏砂浆(20.0mm)

分户楼板:水泥砂浆(20.0mm)+钢筋混凝土(110.0mm)+水泥砂浆(20.0mm)

外窗(含阳台门透明部分):隔热金属型材多腔密封窗框K≤5.0[W/(m2K)],框面积≤20%,(6mm透明+12空气+6mm透明),传热系数3.20W/m2.K,玻璃遮阳系数0.86,气密性为6级,可见光透射比0.71

凸窗:隔热金属型材多腔密封窗框K≤5.0[W/(m2K)],框面积≤20%,(6mm中透光Low-E+12空气+6mm透明),传热系数2.40W/m2.K,玻璃遮阳系数0.50,气密性为6级,可见光透射比0.62

天窗:隔热金属型材多腔密封窗框K≤5.0[W/(m2K)],框面积≤20%,(6mm中透光Low-E+12空气+6mm透明),传热系数2.40W/m2.K,玻璃遮阳系数0.50,气密性为6级,可见光透射比0.62

户门:木或塑料夹层门(空气间层厚度不小于40mm内衬钢板),传热系数2.47W/m2.K

3 节能计算模拟分析

计算模型基础计算数据结果

采用最终确定的节能设计方案进行建筑节能计算分析,软件以《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为判定依据。

对于该建筑单体,软件确定的节能方案很好地满足了规范要求,避免了在设计时反复设计复算、查阅规范图集,同时也为更好地完成同类设计积累了经验。对于围护结构有未满足节能设计标准的,可采用“对比评定法”进行建筑节能设计综合评价。

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1)的规定,居住建筑动态计算的判断依据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采用不同的判断方法。软件可根据建筑层数自动识别多层建筑、低层建筑、高层建筑;根据用户选择的建筑类型,自动按照下列要求进行动态计算和判断:

进行围护结构节能动态计算时的假想建筑称为参照建筑,建筑进行围护结构节能动态计算时,应当与参照建筑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进行比较,其计算所得设计建筑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应当小于参照建筑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即采用权衡计算对比法。

PBECA2012软件延续了强大的DOE-2计算内核的计算分析功能,最终能耗模拟分析结果显示,该居住建筑达到了节能设计要求。

冬季结果

设计建筑全年耗电量=28.69 (kWh/m2)

参照建筑全年耗电量=29.35 (kWh/m2)

4 结论

篇10

法律援助规范化就是建立一套符合法律援助职能要求和工作特点的标准体系或长效机制,确保法律援助各项业务都按照既定的机制要求进行,避免主观随意性,追求运行程序的规范性。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法定性。从规范化的依据看,法律援助的基本依据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法律援助规范化建设应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依法履行法律援助的职责。二是系统性。从规范化的内容看,涉及法律援助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从机构定位、人员队伍、业务开展、内部管理到经费保障等方面,这些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规范对象的系统性决定了规范化的系统性。三是制度性。从规范化建设的过程来看,法律援助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法律法规,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要通过制定和运用一整套严格、明确、标准的制度和操作程序来保障法律援助的有效实施。

二、地级市法律援助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机构定位比较混乱

地级市法律援助机构目前有三类性质:行政性质、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性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性质。从浙江省的情况看,行政性质的占大多数,浙江共11个地级市,其中行政性质的有10个,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1个,即杭州。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援助机构从事业性质向行政性质转变的逐渐增加。同时在机构体系上,又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两块牌子、两套班子”混合编制的模式,例如北京。二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行政模式,例如温州。三是“一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行政模式,例如嘉兴。四是“一块牌子、一套班子”参公事业模式,例如杭州。

(二)业务管理各自为政

虽然国务院和地方的《法律援助条例》对法律援助的范围、申请和审查、法律援助实施作了规定,但从调研情况看,这些规定还比较原则,缺少细化的操作标准,从而出现业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法律援助的行政管理上缺乏统一标准。例如一些地区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对法律援助范围的理解存在偏差、咨询接待行为不规范、审查批准随意性大、数据报送口径不统一、案卷归档缺乏统一标准、援助机构对案件监督不到位等。二是援助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法律援助条例》仅对此作了原则性规定,司法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虽然作了进一步的规定,但仍缺少细化的操作标准。在实践中,由于案件补贴标准低等原因,很大一部分援助案件是由执业年限较短的年轻律师办理。这些律师缺乏经验,遇到业务问题缺少可以遵循的规范;还有一些援助律师,虽然有办案经验,但不履行必要的程序,使办案质量大打折扣,亟需建立一套统一的案件质量标准。三是工作站建设缺乏明确标准。近年来,各地法律援助机构为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案件受理体系,在乡镇(街道)和相关行业部门都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各工作站建设程度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工作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工作站作用的发挥。

(三)经费保障差异较大

目前我国法律援助实行的是地方财政保障的经费模式,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全国各地区法律援助经费保障差异较大,不仅东西部有较大差别,即使是东部沿海各地级市的经费保障也有不少差距,各城市之间案件补贴标准差距较大,且总体补贴标准过低,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三、杭州市法律援助规范化建设探索

近年来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致力于规范化建设,通过实施“六化”,即工作流程标准化、业务管理网络化、案件指派规范化、内部管理精细化、质量监督常态化、工作站建设统一化,促使杭州法律援助“量质齐优”。

(一)工作流程标准化

为解决法律援助工作流程不一致问题,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在总结近年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杭州市法律援助工作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共分9章174节,近6万字,涵盖了法律咨询、援助案件申请、受理、审批、办理、结案、评估到费用发放整个工作流程,明确了各个环节的职责、任务、程序、方法、完成期限及质量要求,不仅对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还对法律援助律师承办各类法律援助案件进行了规范和指引,既有利于支持律师办案,也有利于案件质量监督管理。以同行评估为例,共有11个程序要点,其中的指标体系再作进一步细化,分列一级指标10项,民事、行政案件细分指标27项和刑事案件24项。《标准》关于法律援助的各个环节,用简洁的文字说明每个阶段做什么、怎么做,使从事法律援助的工作人员对具体工作流程了然于胸,从而避免出现以往工作人员无所适从的状况。

(二)业务管理网络化

为缓解案件激增带来的管理压力,进一步方便当事人申请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规范法律援助各项工作,实现申请便捷、审批简捷、服务快捷的法律援助目标,自2013年起,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法律援助网上办公系统。该系统分为内网外网两个通道。法律援助申请或者咨询者可以通过外网登陆,工作人员通过内网反馈、指派案件、发送电子文书,律师通过外网专门账户进入,下载文书,反馈工作进展,通知辩护单位通过外网专门账户进入,查看工作进展。法律援助网上办公系统集咨询、申请、指派、监督、统计、检索、工作协作等功能于一体,有效规范了法律援助的业务工作,提高法律援助案件的办案质量和效率。

(三)案件指派规范化

为了确保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质量,形成相对固定的法律。援助服务资源,规范法律援助案件的指派工作,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积极筹建全市法律援助资源库。资源库按照“自愿申请、择优录用、优先分配、动态管理”的原则,积极吸收法律理论及实务专家、优秀律师事务所和优秀律师参加。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和筛选录用等步骤,最终确定了27家律师事务所和259名律师为杭州市法律援助资源库首批志愿律师事务所和志愿律师。259名志愿律师平均执业年限7.9年,既有从业20年以上的资深律师,也有刑辩、医疗、专利等领域的专家律师。志愿律师按专业特长分为刑事、民事(行政)两大类,再按律师事务所名称、律师个人姓氏笔画排序。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案件在资源库志愿律师名册中依排序指派。

(四)内部管理精细化

为厘清各岗位工作职责,落实好各项具体工作责任,逐步实现市法律援助中心内部岗位管理的标准化和精细化,中心制订了《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清单》。《工作清单》将中心各岗位的职责进行了细致的罗列,使每个岗位“干什么”一目了然。为进一步解决每件事“怎么干”的问题,中心又制定了《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管理清单》,内容涵盖主任办公会议、会务组织、培训管理、日常考勤、信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27项。《管理清单》对每个管理事项进行了细致的罗列和说明,一方面细化了责任,做到职能清晰、职责明确,另一方面为客观准确考量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质量监督常态化

为保障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杭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建立起“全程跟踪、旁听庭审、征求意见、质量评估”常态化的质量监管体系。每个法律援助案件从申请、审批、指派、承办、结案、归档都有专人负责监督,实行“全程跟踪”监督。通过随机抽查、大案要案重点关注等方式,认真开展“旁听庭审”工作,及时记录律师在法庭上辩护、质证等情况,并作为案件质量评估的依据。建立当事人和法官的“征求意见”机制,通过电话回访、发放意见表等方式,向受援人和法官了解律师在会见、阅卷、庭审等阶段的工作表现。开展“案件质量评估”试点,制订《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标准》,组成评估专家组,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对一定数量的法律援助案件进行质量评估,作为全市案件质量监督的重要依据。

(六)工作站建设统一化

结合全市行业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实际发展情况,市法律援助中心重点开展全市行业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规范化创建活动,制定了《杭州市行业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标准》和《杭州市行业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考评细则》,通过创建活动做到全市行业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五个统一”,即:统一名称、统一标识标牌、统一工作职责、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评价模式,并确保行业部门工作站的规范运作达到“十项标准”,即:依照程序设立,外观整齐统一,基本设施齐全,队伍建设到位,工作职责明确,工作内容有量,业务制度规范,运行机制正常,亮点特色明显,社会影响较好。

四、加强地级市法律援助机构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为进一步推进地级市法律援助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应逐步实现六个统一:机构性质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管理软件统一、工作站建设标准统一、经费保障统一、内部管理制度统一。

(一)机构性质统一

地级市法律援助机构应认定为何种性质?从职责承担、事业单位改革趋势和国外法律援助发展趋势来看,应逐步统一为行政性质的机构,定编制、定职能、定岗位、定人员。如此定性的原因在于三方面的考量:一是从职责承担考量。法律援助机构承担的主要是受理、审查、指派以及指导、协调、监督的职责。这些都是行政职责。按照依法行政的原则,理应由行政机构承担。二是从事业单位改革趋势考量。《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因此,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性质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在此次事业单位改革大潮中,逐步转为行政机构。三是从国外法律援助发展趋势考量。考察英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在法律援助的管理上都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责任。从律师协会到独立的公共机构再到政府内设机构的变化,可以看出西方发达国家法律援助管理的行政化趋势。其目的在于加强政府的监管职责,防止法律援助经费被滥用,提高法律援助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机构体系上,借鉴国外的做法,结合我们的实际,建议地级市法律援助机构采取“一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机构模式,取消同一层级法律援助管理机构和法律援助机构的区分。在具体职能设置上,应考虑如何在不同层级的法律援助机构之间划分事权。在职能定位上,同一层级的法律援助机构要统一职能设置,地级市法律援助机构具体负责法律援助申请的受理、审查、指派,支付费用以及对区县级法律援助机构的业务指导,区别于省级机构制定政策为主的职责,较区县级机构又多了业务指导的职责。

(二)质量标准统一

从现实情况看,现有的质量评价标准往往侧重于办案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形式程序的完整性,比如办理法律援助手续是否及时;会见、阅卷、开庭是否及时;是否与受援人及时沟通意见及办案进展情况;对受援人的权利是否及时履行了告知义务;各种法律文书的制作质量等。至于涉及案件实质内容的评判和监督,还较欠缺。下一步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既要考虑形式和程序的完整性也要涵盖实质指标,主要指法律服务技能的细化指标。其中,形式、程序性指标包括(:1)会见受援人及提供咨询情况;(2)阅卷情况;(3)法律文书制作情况;(4)告知与报告义务履行情况;(5)办案效率;(6)服务态度等。实质性指标主要指法律技能、与当事人打交道的技能、与法庭的互动、与对方的互动,具体包括(:1)辩护或的观点是否正确;(2)适用法律是否正确;(3)辩护或意见是否被采纳;(4)是否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5)决定案件胜负的关键证据是否取到;(6)受援人的诉讼风险是否得到控制;(7)庭审中的表现情况;(8)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9)当事人评价和相关机构反馈意见等。

(三)管理软件统一

目前,不少地区的法律援助机构都开发并应用了法律援助的网上办公系统,但是在实践中,由于管理软件不是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开发,不同机构之间管理软件中的数据无法交换、衔接。因此,应逐步建立和推行全国统一的业务管理软件。首先,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开发小组,其中既要有精通法律援助业务的人员,也要有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他们应对法律援助业务有深刻的理解,对网络信息的前沿技术比较熟悉。第二,管理软件系统的开发要进行需求分析,但是指望一次性把需求交代清楚,而后全盘托付给软件开发商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提出需求一方必须以不同的用户身份进入系统,对各项功能反复演示,测试数据的关联性和准确性。第三,要让基层的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参与测试,听取他们的意见,在不同地区试行的基础上再正式投入运行。当然建立、应用完善的全国统一的业务管理软件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在统一的管理软件应用前,一个比较现实的办法是,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让有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开发管理软件,并在本行政区域内联网运行。

(四)工作站建设标准统一

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要在发挥其实际作用上着力,这就需要对工作站的设立、职责、人员、经费、制度等关键性因素进行规范,避免其徒有虚名。一是设立程序统一。工作站一般按照“行政级别对应、统一布局、按需设置”的原则设立。具体包括两方面要求:一要有设立需求。即管理和服务的对象为法律援助的工作对象,对法律援助的需求量较大。二要按程序设立。所在行业部门向同级法律援助机构提出书面申请,法律援助机构自收到书面申请后进行书面及实地审查,作出是否同意的批复。二是工作职责明确。设在乡镇街道和行业部门的工作站在职能设置上或有不同,但从基本职能上看,应有较为统一的标准。工作站主要负责接待群众的来访、来电、来信,解答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负责接受申请并进行初审,并按规定转送援助机构;及时向主管行业部门和本级法律援助机构报告工作情况等。三是人员配备合理。为保障工作站有效开展工作,工作站应当配备具有法律专业大专以上学历的专职和兼职工作人员若干名,有条件的地方应聘请一支相对固定的法律工作者队伍为主要依靠力量。四是业务制度健全。有值班接待制度、服务承诺制度、首问责任制度、数据统计制度等各项内部运行机制,以确保工作站规范、有序运行。

(五)经费保障统一

建议探索分级拨款的经费保障模式,减少因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导致经费保障的巨大差距。进一步探索费用分担制,解决财政负担沉重的问题。具体举措如下:一是探索分级拨款经费保障模式。由于法律援助经费由地方财政保障,因此会出现经济发达地区的法律援助经费多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经费少的情况,这不利于资源的公平分配。考察国外经费管理模式,不少国家采用了分级拨款的方式,例如英国,其法律援助的全部经费几乎都来自中央财政,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经费完全由中央财政承担。地方财政有少量投入,用于社区服务。在加拿大,有联邦政府和省政府拨款,是两级政府拨款。参考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建议进一步探索分级拨款的经费保障方式,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法律援助经费保障,其中中央财政主要用于支付刑事法律援助经费,地方政府财政拨款主要支付民事及其他的法律援助经费,包括法律援助机构的办公经费。二是探索法律援助费用当事人分担制度。费用分担制度有利于提高法律援助经费的有效使用率,使有限的法律资源能让更多困难群众享用,从而促进法律援助范围的扩大,同时也能有效解决财政负担沉重的问题,有利于实现经费保障的统一。费用分担一般限于民事、行政领域的法律援助;就刑事法律援助而言,世界各国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一般都由国家承担费用。

(六)内部管理制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