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策划范文
时间:2023-10-07 18:08: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设计策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基于“五个对接”的课程培养目标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强化办学特色,促进“五个对接”,即“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广告专业课的教学主要是以让学生获得毕业证书和广告相关的证书为主要目标,课程以得到成绩并且合格为准,即使有实训课,也是针对证书考核的要求来训练学生的。这种纯粹为了应试的教育方式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片面与分裂。很多学生虽然得到了证书,甚至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是并没有成为一名合格的广告从业人员,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广告工作复杂多样,不是学生平时学习的零碎样板。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广告策划》课程的重要性,结合企业工作过程的广告岗位能力要求,从能力、知识、素质三方面来构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真正掌握广告从萌发需求到广告效果评估等专业知识。同时,在实训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尽可能培养出面向不同岗位群,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一定知识、技能,并具有一定基本专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广告专门人才。
1.能力目标。能上网搜集不同形式的广告;能为某产品做一份广告策划书;会欣赏具有优秀创意的广告,能进行简单的创意与设计;能编制广告的费用预算表;能运用简单的计算机软件制作简单的平面、音频、视频广告;能对某一广告的效果进行评价。
2.知识目标。理解广告的基本知识,包括广告的概念、形式;掌握广告调查与策划的工作流程,并书写广告策划书;了解广告创意与设计的常用方法;掌握广告的收费方式与费用预算编制方法;熟练掌握广告中的制作方法;理解广告效果测评的内容、指标、方式等;了解广告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行为习惯,对事物敏锐的洞察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良好作风;培养学生在公众面前独立演讲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广告策划》课程的内容设计是以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为指导思想,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其内容的选取由“知识”变为“工作”,进行以“够用”为基础,“实用”为目的的内容安排。本文从执业所需求的能力开始,主要分析了欲从事此岗位所需掌握的技能,营造出“工”、“学”交融的学习情境,并分别阐述各种技能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一些基本素质要求。整个课程设计来源于工作过程,充分体现高职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学生就业与发展的需要。
(一)课程内容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职业教育是为了工作而学习,《广告策划》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就是广告策划,而广告策划是企业通过广告创作脚本体现产品特性和品牌内涵,并以此促进产品销售的学科。其教学应与广告创作过程(客户说明会、提案会议、创意发展、正式提案、调查与修正、执行制作)紧密关联。
1.以提高学生的市场部、策划师、创意总监等岗位职业能力为重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统一,实现教与学、学与练、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训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工学结合。
2.加强校企合作,充分体现基于在工作中学习的设计理念。探索人才订单培养的教学模式,根据各个岗位与订单式培养协议要求安排各相关学生的教学内容,把学生划分在不同的广告班级,可以以地方、企业、或者不同岗位来命名,如山水班,就是以学生实习的企业名称来命名的。合肥山水空间装饰成立于2002年,并于2012年升格为山水装饰集团。经过多年的努力,山水从最初的室内装修公司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家居装饰、家居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订单培养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广告公司等企业的工作,为毕业生实现零距离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着力岗位仿真实训,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真实的项目和任务为载体来设计实训过程,进行高度仿真模拟和训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真实训主要是以轻松活泼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不同的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销售人员、策划人员、人事管理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等工作岗位角色;模拟各个岗位的操作流程,最终使实训课程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应用性。
(二)以“够用”为基础,“实用”为目的的课程内容安排
本课程以企业接收广告订单为主线,按照广告创作完成的整个流程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教学内容,即把《广告策划》课程教学内容分为7个模块:广告认识模块、广告市场调查模块、广告策划模块、广告设计模块、广告制作模块、广告模块、广告效果评估模块。前2个模块对应企业市场专员岗位,广告策划、广告设计模块对应创意与策划专员岗位,广告制作、广告及广告效果评估这3个模块对应编辑人员的岗位。广告认识模块的目标是学生能够掌握现实生活中各种广告的类型,明确传统广告与新兴广告的差异,能对不同种类的目标顾客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广告宣传渠道。达到广告认识模块的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市场营销学、经济学、商务谈判学等职业能力。广告市场调查模块的目标是学生能够掌握广告市场调查的对象、方法,能独立完成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及统计工作;能对调查问卷表现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达到广告市场调查模块的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分析等职业能力。广告策划模块的目标是学生能够掌握广告策划的程序;能独立完成从发现广告机会到确定广告目标、形成广告内容的工作。达到广告策划模块的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客户投诉处理、推销学、消费心理学等职业能力。广告设计模块的目标是学生能够形成宽广的文化视觉,具有创新精神。在满足顾客需要的同时,结合社会反应,力求设计作品对社会有益,在满足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社会的审美能力,概括时代特征,反映真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达到广告设计模块的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营销心理分析、组织行为学等职业能力。广告模块的目标是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更高效地广告。企业产品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广告来推广,比如:提升产品的覆盖面,提升产品的美誉度。而这类广告的形式既有软文又有硬性广告,都是共同表达企业产品的广告信息。企业广告信息是广告推广的重要环节,企业要实现推广的显著效果,就得更高效地广告信息。实现广告模块的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公共关系学、沟通实务等。广告效果评估模块的目标是学生能够了解广告效果评估报告的内容,掌握广告评估的方法,以及广告评估对企业的借鉴意义。广告人员每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更确切地说,他们在设法查明广告费有哪一半浪费掉了,哪一半在起作用,某一则或一组广告是否达到了其预期的效果。在整个广告活动中,效果评估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靠效果评估,广告主才有改进广告的指南针,广告公司才能选择最好的诉求,创作最有说服力的信息,选择最恰当的媒体及媒体组合,达到预定的广告目标。达到广告效果评估模块的职业能力目标所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沟通实务、营销心理分析、组织行为学等。
三、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除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强调采用任务驱动法、角色体验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使用,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
(一)任务驱动法
以任务为驱动力,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模拟的工作过程中,几乎在每个单元中都设置有任务。比如,在“广告调查”学习中,教师首先给学生一个问题:在电脑游戏中,背景里出现的可口可乐的巨幅照片是不是广告?创设一个学生经常遇到的情景,让学生带着可口可乐的照片是不是广告,为什么播放可口可乐的照片等这些问题去学习,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讨论,教师给予指导和修正。
(二)项目导向法
在学习“广告策划”这一项目时,教师提出一个关于需要完成的广告策划案例。比如,“蒙牛特仑苏99个更好计划”的案例,然后提出“怎样通过广告留住你的顾客”等问题,让学生思考广告策划的特点。在稍后阶段,学生分组作业,要完成这个项目,必须小组成员积极配合。通过这种讨论交流,学生之间取长补短,更主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完成全部工作任务,体验到完整的工作流程。
(三)角色体验法
角色体验法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了解到真正从事一个工作所需掌握的知识。比如,在学习“广告设计”这一项目时,学生分成6-7人的小组,各自扮演业务、策划和创意人员。各小组讨论,模拟从顾客到广告公司提出诉求,企业召开创意征集大会,审批创意到最终创意的和反馈的全过程。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在角色体验完成之后,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汇报本组工作完成的情况,总结优劣得失,最后由教师和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并给分。
(四)情境教学法
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结合校企合作单位红府超市的便利条件,应用教练策略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从广告诉求到广告的实操过程,切实为红府超市制定有吸引力的广告作品。从而提高业务技能,积累实践工作经验。本课程除了为学生提供一个理实一体的学习环境之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学生开动脑筋的同时,掌握潮流资讯,了解广告界的最新动态,从而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这种方法寓教于乐,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验广告工作的全过程。
四、以就业能力为标准设计的课程评价
篇2
1.服装品牌策划概述
前期针对品牌的概念、服装企业的品牌创立与成功要素、著名国际品牌设计与设计师进行介绍、分析,使学生认识品牌策划在服装行业中的意义。
2.服装品牌构建的前期定位
这部分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应采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结合服装设计的行业特点构建理论知识结构,参考各行业品牌创建的专业书籍及著作,结合市场上一些成功的品牌策划的案例,形成严谨实用的服装品牌定位。
3.品牌形象系统和成衣产品设计
基于品牌定位进行相应的设计,包括品牌形象系统设计,以及通过理论结合案例的方式讲解品牌服装主题和成衣产品设计的流程与内容。在这部分教学中,学生结合实践完成整个品牌策划案中的产品设计。
二、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的实现策略
1.以市场为导向,建设品牌案例库
要使学生更清晰、更深刻地了解服装品牌策划的过程和现代服装企业品牌建设现状,在教学中教师就必须将理论和案例结合起来。这就决定了品牌案例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应经过专业的考量。案例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价值、对比和借鉴的价值,还要具有可操作性,符合目前国内服装行业的大环境,同时紧随市场的发展趋势。
2.企业品牌建设模拟训练
品牌策划课程作为一门实操性课程,最重要的就是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模拟训练创设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建虚拟服装公司,并规定相应的启动资金。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完成对品牌的定位、营销、设计等方面的策划。这个过程对学生的所学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培养并训练了学生的相关能力。
(1)组织和领导能力
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分工,让学生模拟职业人,以企业的标准要求学生。这个过程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为其今后的工作做准备。
(2)市场判断力
按照服装品牌策划的流程,首先进行市场调研,小组讨论确定调研题目、内容、地点和方式。学生运用调研的基础知识,系统、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整理、分析和研究与市场有关的信息,从而把握市场现状和发展态势,为之后的品牌定位做充足的准备。
(3)文字组织能力
策划方案需要敏捷的思维、斐然的文采,考验学生的文字功底和创新思维。作为服装设计人才,学生需要为品牌方案组织生动形象的文字,传达出符合品牌定位的韵味。这种能力在品牌策划课程中可以得到释放和锻炼。
(4)软件应用能力
CAD软件:根据品牌定位进行VI设计,VI属于平面设计领域,学生利用CAD软件进行VI图形设计,VI的设计要与品牌形象定位相统一;品牌策划案的产品部分,根据企业的要求全部采用款式图表达,款式图的绘制一般采用CAD软件。Photoshop软件:以小组为单位构建的品牌产品设计应以企业的标准为要求,学生利用Photoshop软件和手绘结合的方式进行主题概念图片、服装效果图、服装款式图的绘制。
(5)设计实战能力
成衣品牌服装的设计与其他课程的设计有着显著的不同。成衣品牌服装设计面对的是市场和消费者,受品牌定位的约束,所以在设计时,学生会面临许多未知的难题。如,怎样的设计既符合品牌要求又具有流行元素,怎样将创意和品牌定位结合起来,如何把握常销款、畅销款、新潮款之间的关系。
3.校企结合项目实战能力训练
高校是培养设计人才的主阵地,深化校企合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经之路。校方应积极主动地与企业交流互动,形成资源共享,把课程作业和企业项目结合起来。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根据企业项目进行理论的分析和作业的安排。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学生充分了解到企业的实际操作程序,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提高。最终,企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学习;学生通过内化知识,到企业工作,这样能够推动就业。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创新 外销产品策划与实施 能力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2011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别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课程是落实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社会经济环境是一种不断变迁的动态系统,这就要求教育者应当具备开放精神,随着社会变迁给课程注入新的血液乃至重新组合教学资源,进行课程改革。《外销产品策划与实施》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外贸人才需求而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新课程。
一、国内外经济新形势
根据联合国发表的年度经济报告《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世界经济在2012年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主要来自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债务风险、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低增长和高失业率交织以及政策空间上受到的政治和经济制约四者之间已经形成恶性循环。这些风险因素不但可以使发达国家陷入另一次经济衰退,同时也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渠道严重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稳定。今年4月,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欧盟的需求严重下降,对欧盟出口负增长2%。外贸出口形势日趋复杂,出口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外贸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挑战主要表现为:外需不足、不确定性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增多;国内的经营成本全面上升,外贸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外贸企业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企业差距明显。
二、外贸营销人才需求新动向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内出口外销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以往依赖于资源、廉价劳动力优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日趋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外贸企业亟需从追求眼前的接单创汇模式升级到追求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上。
这个转变需要大量的具备专业特长的高层次外贸人才的支持,其中对外贸营销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需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除了需要具备综合业务知识和技能(包括国际营销理论知识,国外市场环境知识和外贸实务知识和技能等),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不卑不亢、自信、热情、细致的工作态度之外,更需要营销整体规划的能力、现代营销观念、较强的信息搜索和分析能力、创新能力,需要具备国际贸易规则相关知识以及知识管理的理念等。
三、《外销产品的策划与实施》课程设计的创新
(一)学习情境设计强调系统性
外销产品的策划与实施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前期的市场调研直接影响对产品市场机会的识别和判断,产品概念的选择需要市场导入时品牌管理、包装设计、定价策略、促销策略和渠道策略的配合。教学过程中割裂其中的各个环节,难以训练学生整体策略规划的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外销产品的策划与实施》课程,以产品为主线,设计任务时要求学生有整体规划的思路,系统开展熟悉产品、调研国际市场,识别市场机会,提出产品概念以及市场导入规划等工作,具有系统性和整合性特征,以期训练学生的直觉或判断能力,使这些能力更加敏锐。这点与传统的营销课程有很大区别。
(二)强调基本功的修炼,增加熟悉产品模块,强调产品意识的重要性
顾炎武有云“其心不敢失于一物之细,而后可以胜天下之大”。任何“宏大叙事”都需要细节的支持,强调学生整体策略规划的同时,更要学生认真修炼基本功。
外贸实践专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产品意识和积累产品知识的重要性。外销人员的日常工作中,时常要就产品的材料、生产工艺、产品的性能和技术要求以及优缺点等,向客户进行说明,以说服客户购买或者在存在误解和发生贸易纠纷时争取客户理解。
《外销产品的策划与实施》设计任务时,突出熟悉产品模块,通过学生搜索信息(网络信息、一体化教室内所配备的相关期刊杂志上的信息、和企业人工交流得来信息),教师补充来源于企业的一手资料(包括图片、视频、实物和文字材料),以及带领学生实地观察等方式,以一两种产品为例,让学生掌握了解产品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意识到产品在竞争中的重要性;由于产品知识需要不断累积和更新,设计任务时应当考虑在教学其他环节穿插相关产品知识,来培养学生积累的意识。
(三)注重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了解信息来源具有指向性的作用,搜集有效信息和信息分析的能力则是做出科学合理决策的基础。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条件下,更需要营销人员具备搜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图书馆、各类研究中心、网站以及其他渠道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料,但学生很难有效并高效地搜集且吸收这些庞杂的信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外销产品的策划与实施》按照六个步骤“资讯(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来实施课程。通过反复练习,加上组员之间、各组之间的信息交流,教师的点评和补充有效信息,可以不断地强化这方面能力。此外,教师可适时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并介绍相关杂志、报纸、视频以及其他媒介,鼓励学生持续不断地阅读、收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在信息交流过程中感受的成就感以及对信息重要性的体悟也会激励他们继续尝试,形成良性循环。教室和学校图书馆配备相关书籍、计算机和畅通的网络设备,可以降低学生获取信息的难度,在练习的初始阶段非常重要,以免学生畏难而退。
以市场调研阶段为例,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情报系统,例如专业市场报告来源网站、提供商,阅读内化市场报告;通过各国海关数据,联合国全球贸易数据库等免费查询全球主要进出口国家,世界各国市场概况、市场容量,主要制造商和出口商及其优劣势等,对分析产品的全球市场非常有用。通过搜索和分析,这些信息给学生留下的不再是抽象的印象,而是具化的数字概念。
(四)重视创新与观察能力的养成
一个企业要生生不息,必须努力追求和发展具有创意的产品和服务,否则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之下,容易居于劣势,甚而被淘汰出局。举世资源枯竭和通货膨胀的环境下,企业界更赖于创新与创意来突破这种瓶颈。企业需要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点,发现市场机会,开发出有所创新、适销对路的产品,再配套相应的营销措施,才能在市场中占领有利地位,提升利润空间。
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养成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门课所能够解决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环境的支持。但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欣赏营销领域都有哪些创意,例如各种广告的创意及其意义,促销方式的创新及其作用,产品的创新及其对人们生活和经济的影响等,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学生创新的意识。此外,产品的创新其实很多来源于对消费者群体生活的观察,了解他们使用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一些不足,然后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来补足这些需求。因此,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其实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前期准备。例如,下列克服“自我参照”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任务描述:观察人们在超市或者购物中心是如何选购商品的,仔细记录和比较他们放进购物车里的商品和他们结账时实际购买的商品,或许会发现实际购买的商品可能与人们预期购买的完全不同。尝试考虑其中的缘由和奥秘。
(五)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规则和相关知识
《外销产品的策划与实施》课程中设计“了解国外技术标准”环节,在学习情境中设计工作背景,假定企业从相关渠道(行业协会网站、商务部以及各地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等网站或者其他途径)了解到所经营产品在国外面临新的技术贸易壁垒,例如,美国提高了对进口空调能效比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思考应对策略。
可以举一反三,引导学生了解其他行业相关技术标准的内容及其对出口的影响。培养学生关注出口预警信息,关注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他相关国际贸易规则的习惯。此外,学生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制定合理的产品策略,才能完成这个工作任务。这就迫使学生去思辨其中的机会和挑战,制定跨国营销方案化挑战为机遇。完成这个任务需要系统的、整体的思路,需要整合运用营销知识和产品行业知识,较为艰巨,需要教师设计合理的过程性问题,指引学生。
(六)知识管理理念
对于外销人员来说,无论是了解市场需求,如何取悦消费者,如何制作产品,还是如何利用新材料等知识都非常有价值和意义,而市场总是发展变化的,因此积累和更新知识就很重要,实现知识积累是一个业务员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需要对不同时期吸收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
对于公司来说,提升知识管理能力,即提升公司捕捉并利用知识信息的能力,是公司实现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往往善于知识管理的公司会在开发新产品、制定创新策略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外销产品的策划与实施》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不断接触到关于该产品的各种知识、营销知识等,这就要求学生对这些知识条分缕析,整理备案,以备日后之用,“档案袋”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管理知识的方法。
(七)专业教学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
走访企业时,企业普遍反馈职业观念、职业态度是他们招聘选人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已经不亚于对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技能的考核。因此,课程设计相关环节,探讨跳槽的利弊,面对供应商、客户以及其他相关人群时的诚信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问题,以及环境保护和产品安全等问题。在专业教学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明确未来所担任的社会角色,感受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在完成指定学习工作任务时,潜移默化地实施职业道德教育。
结语
能力素质需要长期、系统的学习和实践而非短时间内能培养出来。合理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引入实践元素,工学结合,无疑有助于学生养成为社会、工作所需的能力素质。一些小微型企业,囿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自身素质障碍,再加上员工流动性大,出于对成本的考虑,企业很少向员工提供较为正规的培训,而员工的自我摸索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相应环节,开展技能训练,培育学生外贸营销的核心技能和能力素质就显得尤为必要,有助于为学生步入职场、实现职业目标做好准备工作,适应新的外贸形势对外贸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4
一、教法设计的优化
依据常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一般认知特点,要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做法。教法上设计“提出问题―问题探究―问题解决―应用与发展”的教学思路,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突出知识的系统性。例如,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教学中,依据上面的思路,结合多媒体,运用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直观演示的方法,以引导发现为主,动手实验为辅,充分调动学生的手、眼、口、脑参与学习过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教学流程是:提出问题―操作探究,解决问题―综合运用,发展能力―总结评价,质疑问难。
二、学法设计的优化
我们注意到,尽管不少学生在学习上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还是没有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通过大量的调查表明,许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并非智力问题,也不是学习不努力,而是“学不得法”。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也并不知道自己取得好成绩的原因是因为学法得当,而常常忽视良好学习习惯的保持,出现成绩起伏的情况。目前,初中数学教师“重教而轻学,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重教法研究而轻学法研究”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也是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验告诉我们,要改善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如果不从学习的主体---学生入手,来改变他们落后的学习策略,向学习要质量,那么减轻学生负担将永远是一句空话。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首先应该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因此,学生必须学会学习。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呢?例如,在“轴对称”的教学中,教师有如下的学法设计。
(1)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究合作的学习平台,把学生分成每组4―6人的若干学习小组,每组配备剪刀、纸片、水彩笔等学具,让每个学习小组共同完成。
(2)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在认识中思考、探究,并从中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3)要求学生设计出符合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图形,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新知识。
(4)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动、好表现)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上讲台,用自己的身体来表演轴对称图形。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法指导,为学生学习有关的几何图形知识积累了经验。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设计、表演,形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设计的优化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课堂教学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如何设计才能使课堂教学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呢?例如,在“反比例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出具体生活方面的应用问题,要求学生列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待学生完成后,教师提问:
(1)刚才所列的函数关系式是不是已经学过的一次函数?是不是正比例函数?(学生经过思考回答:不是)
(2)那么它是什么函数呢?(由此提出本节研究的课题――反比例函数)
(3) 正比例函数是否与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样都有一个一般表达式?如果有的话,怎样表示?
(4) 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式中,比例系数有没有条件限制?为什么?
(5)变量的取值范围与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有什么不同?
这样,对于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教学,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使学生了解了自己“身在何处”,又将要“驶向何方”。在这里,教师的设问就如同导航。
教学过程的设计还要把握好训练的度,明确训练目标,抓住问题焦点。深刻而独到的设问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教师要注重观察、想象、探究、发现、归纳等设计,这样才能很好地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四、作业练习设计的优化
有许多教师都曾对作业的设计有过探索与研究,从过去的题海战术过渡到现在的精讲精练,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学习上盲目、重复、无效的劳动。但由于作为作业的练习题的指向是要和考试题型尽可能地合拍,这就势必造成了作业的难度过大和形式过于单一,对学生的限制太多,使学生的视野变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的策略上也应充分体现这一理念。而学生的作业往往是在任务驱动下完成的,在态度上消极,在行为上应付,这使教师布置的作业常常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考虑到学生在智力、兴趣、技能上存在的差异,为了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多给学生创造自主选择的权利与机会。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方程的解的理解,教师设计了如下3道题目供学生选择。
1.下列方程的解为x=-5的是()。
(A)-3-2x=7(B)x-4=29 (C)3x+1=4 (D)4x-2=2
2.已知x=-5是关于x的方程2mx-5m+2=17的解,求m的值。
3.方程-3-2x=7与关于x的方程2mx-5m+2=17的解相同,求m的值。
篇5
摘 要 篮球模块教学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篮球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形成对篮球的爱好和专长,培养终生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优化篮球模块设计与实践策略,不断提高模块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篮球模块 设计 实践策略 探析
篮球模块教学是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结合高中限制性选修教材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达到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一、篮球模块教学设计策略
(一)增强目标意识。模块设计时必须用目标引领内容,并面目标渗透和体现到篮球模块的教学中优化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目标设置难适中。先设置阶段性的目标,再延伸到学期和学年教学目标,要不断更新教学组织、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具兴趣性和鼓励性,充分体现模块教学优质、高效、互动的特点。
(二)整合单元教学。单元是实施模块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篮球模块的学习过程中,篮球大单元教学计划是对水平教学计划的细化,篮球单元教学既要以技术学习的主线,也要以身体健康的主线。要注重模块整体性的框架下,搭建重点突出、相对平衡的篮球大单元教学,提高篮球模块教学的有效性。
(三)科学选择内容。高中学段(水平五)篮球学练内容可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学情和教学的可能性,注重内容的整体性、系统性、针对性,将篮球教材设立为三大模块(六个单元),既要关注基础发展,又要关注个性发展。由于同一个模块中学生水平差距很大,特别是女生,甚至从零开始,教师应在各自的班上还可以再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以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
(1)基本技术模块(1-2单元)。有层次性、针对性选编了运、传、投的基本技术及组合动作、各种行进间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以及一定量的攻防基础配合等学习内容。考虑到高中学生身心特点和年龄特征,其内容与初中相比,表现在基本动作结构、基础配合形式等方面的难度有了提高,竞技运动的竞赛性、对抗性等特征也逐步显现,学练中的运动负荷也会有一定的增加。
(2)基本技术模块(3-4单元)。技能教学部分由运、传、投基本动作、组合动作、基础配合与攻防战术、以及教学比赛等几部分内容构成。基本动作主要以行进间动作、串联练习为主;组合动作和基础配合主要以动作串联练习和简单攻防对练为主;战术部分介绍了一些简单的攻防配合形式。侧重于提高学生组合动作、基础配合学练水平,提高综合运用基本动作的能力;
(3)篮球内涵模块(5-6单元)。加强弱化规则的比赛实战训练,增强学生配合意识的形成。根据高中学生的实际,安排一些有一定负荷量和强度的对抗性和竞赛性体能练习。同时穿插介绍篮球的自我锻炼方法,规则和裁判法等内容,从体育文化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篮球,培养运动参与意识和欣赏能力乃至组织能力,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实现终身体育目标。
二、模块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统一思想,强化管理。选项教学尽量避免不同年段、相同模块教学班在同一时间段内同时出现。如:在高二、高三的选项教学中可能会同时出现几个“篮球”模块的教学班,在课程的安排上可以安排高二、高三的体育课尽量不在同一时间内上;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通过安排不同的内容来调节。
(二)加强指导,端正动机。让学生认识到选项教学对他们的意义和作用;让他们做出全面的衡量、理智的选择。每个篮球班教学班不出现人数差异悬殊。应根据志愿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学生分配进行相应的调整。还可以增加相应模块的上课教师或增添体育器材、场地,对学习人数较多的模块再进行分班。
(三)多元评价,激励参与。合理的模块教学评估是对教学全过程的检测与总结,以保证教学评估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在学分处理上,模块学习之前进行一次摸底,建立学生水平档案。对于有能力的学生,按照正常的方法进行评价。而对于那些体质或者能力差的同学,对于他们的评价不以技能考试为主,而是参与学习和练习的态度。使学生也能在学到知识、得到锻炼的基础上得到认可,不会出现有的学生再努力却因为身体等原因拿不到学分的情况。
(四)正视交叉,有效分层。模块选项教学中,学生在经过一定学习时间后需要重新进行选择。会带来在同一个年级里出现同一项目不同模块的交叉。一个教学班里有学模块一的,有学模块二的,一定要结合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差异确定不同的、合理的、有层次的学习目标,提高模块教学的有效性。
(五)内涵教育,终身篮球。通过篮球模块教学应让学生在游戏与竞赛中体验和认识篮球运动的攻防内涵及辩证关系。让学生理解参与篮球活动,不仅是学练技战术、参与竞赛活动的过程,也是健身锻炼、休闲娱乐的过程,更是改善生活方式和文化审美的过程。既要学习进攻也要练习防守,最后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得到愉悦的体验,注重篮球的整体竞赛价值和文化内涵。
(六)组合学练,注重实效。
(1)加强技术教学。在篮球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竞赛中加强对篮球基本技术实用价值的理解,指导学生强化和运用运球、传接球、投篮、防守移动、抢断等技术,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基本技术的组合教学、应用教学,逐步提高在复杂条件和对抗环境下的动作正确性和熟练程度。(2)提高运用能力。根据学生掌握篮球技战术的不同程度,可以采取分组、分层、法定或自定规则的教学比赛等形式,促使学生运用技战术,提高竞技和协作能力,不断感受篮球运动的乐趣,形成技能及个性特长。(3)强化健身实效。既要强化篮球技战术学练与竞赛活动的练习负荷,又要将篮球教学与专项体能训练结合起来,在教学和竞赛中活化体能训练的方法,进一步发展篮球专项素质,提高体能水平和健身实效。
参考文献:
[1] 赵显强,张树超.模块框架下高中篮球教学内容的整体思考[J].体育教学.2011(4).
篇6
《ClS策划与设计》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教学的意义
加强兴趣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主动学习最好的老师。综合性实践教学,就是要转变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综合性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头脑风暴法”的规则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若干方案。在全班进行讨论与展示,然后由老师引导大家进行分析和讲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动手能力都存在差异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循序渐进。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对接受能力弱的学生,采取研讨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使其能全面地掌握课堂知识的应用。综合性实践教学中的实战实训,具有团队学习、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的优点。实战实训中的分组协作可以分别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文案写作能力和电脑设计能力,引导学生把握自己、学会自学,也是让学生进行有效合作、充分依靠集体力量去完成共同任务。在实训的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表达、实践,既吸收知识,又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采用综合性实践教学,有利于对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综合,全盘优化各课程间与各个实践教学间因相互独立而造成的内容重复和脱节,转变了专注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和综合能力。主要可采用课堂教学、大型模拟作业、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削经典品牌案例、聘请任职于企业或公关机构的品牌战略高级主管前来授课,开展研讨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也可组织学生开展优秀品牌形象案例分析、企业标志设计比赛,或组织学生举行企业形象设计等趣味、娱乐活动。此外。还可采取多种课程渗透式以及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方法,全方位配合CIS策划与设计的教学方式,综合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ClS策划与设计》课程综合性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
实战实训。实战实训,是指在课内或课外,指导学生模拟或实际参与一些企业形象的策划、创意、制作、的实践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是在课程教学的中后期,学生已经通过理论教学,初步掌握了一定的CIS基本理论。实训的方式多样化,可以使学生适应各种各样的实战情境。最完全意义上的实战训练,是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CIS策划。比如:让学生自己去企业承接相关业务,为企业进行活动策划或者VI视觉设计手册的设计制作;为企业进行企业调查,提供CIS策划依据等。
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指运用CIS基础理论知识,对企业的市场形象展开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写出企业策划文案,提出改进措施。这一实践性教学方式的运用,主要目的是深化对调研课程的教学,锻炼学生深入社会、参与社会的综合能力。企业形象调查,是企业CIS策划的前提,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有关企业调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完成,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却有赖于实践锻炼。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学生要经历调查资料收集、课堂讨论和精选课题、调查实施和结果分析、市场调查报告写作全过程。既让学生进一步充分认识CIS的重要性和市场调查在CIS导人时的必要性。又培养学生带着课题去分析市场、分析消费者、分析产品特色的意识,做到广告策划有根源、设计有目的,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精神。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即通常意义上的假期实习,也包括在校期间的实习、培训和课外的实训等,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每个假期,我院都会鼓励或直接为学生安排假期实习的内容,尤其是一些需要综合运用CISN论知识的实践项目。为了确保假期实习的内容,我们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让学生真实地参与到社会中,增强竞争实力。
学科竞赛。学科竞赛称得上是锻炼学生智力、综合检验学生理论掌握程度的一种特殊考试。学科竞赛的目的是在实践中提高设计能力,是一种最为切实有效的专业技能训练方法。在CIS教学设计过程中。将实际的企业活动与竞赛策划设计活动引进课堂,组织学生在任课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全面完成从策划、创意、调查分析到竞赛作品的设计制作,能够让学生从中领悟并学习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特别是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的台湾时报广告金犊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one show青年创意大赛等广告专业的智力盛宴,对激发参赛学生的创造性,开拓专业眼界,激发创作热情。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获奖学生而言,更能增强信心,甚至成为坚定其终身择业的动力。
《CIS策划与设计》课程综合性实践教学方法运用时注意的问题
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关键是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用讨论比较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看、读、动脑、动口、动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挑选一些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有亲和力的专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发共鸣,由已知引出未知。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二是有效使用新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国内外的优秀案例做成课件,进行分析研究;组织学生考察企业CIS策划的,分析各类策划方法的特点,了解不同的活动策划与VI视觉设计的广告传播效果:要求学生到现场亲身体会CIS战略在各个领域的作用。参加问卷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对通过广播、网络、户外等载体进行宣传的视觉识别形象进行重点分析,包括企业理念、活动策划推广、VI设计应用部分等。
深化教学研究。提高教研水平。大学作为教研机构,承载着两项主要功能:一是教育学生,二是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是促进教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作为大学教师,必须把注重专业研究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基本手段。在CIS教学中,深化教研,首先是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及时研究和总结CIS实践发展的经验,用以推进理论发展,丰富教学内容:其次是要认识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积极接轨国际教学,认真借鉴国外同行的优秀研究成果,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全力组织好研究性学习,有效地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发展。除教材中的研究性课题以外,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多实施几个课题,作为教研的有益补充。
篇7
关键词:室内空气监测;教学项目;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050-03
作者简介:赵根成,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技术教学、科研及对外技术服务;贾劲松,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技术教学、科研及对外技术服务;姚运先,男,本科,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技术教学、科研及对外技术服务;李支援,女,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职业技能培训。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资助项目“室内空气检测工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研究与开发”(编号:XZJ2011GH009)的研究成果。
《室内空气监测》是高职院校环境监测技术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室内空气检测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室内空气监测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培养合格的室内空气检测工。近年来,研究者在探索新的课程模式、建设各级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发现项目化课程代表了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成为摆脱学科型课程束缚、推广项目教学法最广泛的课程模式。为提高教学效果和职业技能培训效果,我们对《室内空气监测》课程进行了项目化设计的相关研究。
一、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①②。项目教学法具有下列特点③:①职业性。以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工作进程作为设计项目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以企业对现代职业人的素质、能力、知识要求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②实践性。项目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与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的实际情境相吻合;③科学性。项目教学是在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有目标的实践活动;④互动性。项目教学的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融教、学、做于一体。
二、项目化设计的思路
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选设项目,其依据主要是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各工种的职业岗位(群)对从业者都有明确的技能要求。根据本课题组正在制定的《室内空气检测工职业标准》,可将室内空气检测工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共五级,高职院校通常要求学生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室内空气检测高级工职业技能要求主要有监测准备、样品采集、样品分析、数据处理、养护设备和实验安全等方面,具体要求如表1。
根据室内空气检测工高级工的职业技能要求,《室内空气监测》课程设计主要考虑监测准备、样品采集、样品分析测定、监测报告编制、维护和保养仪器设备、安全操作6个方面。
1.监测准备。能根据《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167-2004)制定室内空气监测方案④,确定采样点位、采样时间、监测指标、监测方法、质控措施、评价标准、人员安排及仪器试剂的准备工作。
2.室内空气样品采集。能对室内热环境参数进行现场监测,对主要室内污染物指标(氨、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可吸入颗粒物等)进行样品采集和保存。
3.室内空气样品的分析测定。能对采集的室内空气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
4.监测报告编制。能规范编写《室内空气监测报告》,对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或《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⑤⑥。
5.维护和保养仪器设备。能对常用室内空气采样设备和分析仪器进行正确维护和保养。
6.安全操作。能执行实验室各项安全守则、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安全使用各种电器;能正确使用通风橱,不乱排放废液、废渣;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能对突发的安全事故果断采取适当措施,进行人员急救和事故处理。
三、项目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1.教学项目设计。根据室内空气检测工高级工的职业技能要求,我们将《室内空气监测》课程设计为5个教学情境:室内热环境参数监测、室内气态污染物监测、室内颗粒态污染物监测、室内生物污染监测、室内放射性污染监测。每个教学情境设置若干教学项目,共计9个。此外,还对每个教学项目设计了教学参考学时数,如表2。
2.考评方式设计。考评方式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按照室内空气检测工职业技能的重要程度,对考核内容设置相应的比重,如表3。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操作技能考试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室内空气监测是当前社会日益被广泛关注的行业,但《室内空气监测》课程的起步较晚,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情境、教学项目、教学时数和考核方式进行项目化设计,试图为参与该课程的教师及室内空气检测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注释:
①宋伟文.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和教学法[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7).
②刘林华.高职《统计实务》课程项目教学法中项目设计初探[J].警官文苑,2012,(4).
③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④HJ/T 167-2004,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篇8
基金项目:嘉兴学院第三批课程教学改革专项(85181301)
作者简介:吴晓艳(1980- ),女,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暖通空调研究所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教学研究,(e-mail)wxymumu@163.com。
摘要: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技术主干课之一。针对该课程课堂教学特点,文章通过引入项目化方案设计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内容、课堂组织方式以及课程成绩评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改革,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建筑环境与设备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测量技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建筑环境测试技术;项目化设计;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10204一、 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教育学》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为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完成的。优化课堂教学,是根据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科具体的教学任务,从实际出发,遵循教学规律,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然后灵活机动地执行这个方案,以期用合理的投入(即师生时间、精力和资源耗费),取得最大的成果。这个成果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是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最合理发展。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主干课之一,是从事能源动力及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控制技术的重要支撑课程。着重讲述温度、湿度、压力、流速、流量、物位、热量、气体成分、环境噪声、照度、环境中放射性等参数的基本测量方法、测试仪表的原理及应用,为学生将来从事专业设计、安装、运行管理及科学研究奠定坚实基础[1]。
嘉兴学院2012版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该课程为32 学时,其中课程理论教学30学时,实验课10学时。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较多的教学内容,只有把握该课程最基本的核心内容,有的放矢。
受教学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原有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计划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总学时越来越少,新技术、新手段在测试技术上的应用越来越多;测量原理抽象,学生对其了解不深,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教师课堂教学以理论灌输为主;学生人数和实验设备套数不匹配,测试技术的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2]。在此背景下,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二、“项目化设计”教学方法的引入
项目化教学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是借助于项目的实施完成一定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3]。
在授课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融入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项目进行分析,以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完成项目为主要目的,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师以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来评定学生学习效果。在项目式教学中,教与学是项目的两端,通过项目这个载体相连接,围绕项目开展教学活动,项目是教学活动的核心。随着项目的推进,教与学也随之推进。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根据课程的内容,此次课程改革安排了6个测试方案设计项目(表1)。每个测试项目都涉及专业相关参数。学生在设计测试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测量方法和测试仪表的选择、测点布置和安装、测试数据处理、测量时间、数据处理等制定详细方案。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吴晓艳,等基于项目化设计的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每个小组首先要根据测试对象,依据前面相关章节介绍的内容,正确构思测试系统,选择测试装置,用合理的测试方法对测试对象进行方案设计,并说明测试结果如何处理。之后分工协作,完成测试方案报告和ppt。最后进行课堂汇报与交流。学习和活动主要在小组中完成,通过小组活动训练协调、组织、沟通、陈述等方面的能力。每组必须明确个人分工,并由相关成员先制定初步方案,由小组讨论后修改定稿。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必然要交换思想,切磋意见,争论有效方法。尤其在各小组解决问题时,学生可以
交替发挥各自的作用,发展他们的能力。分组学习有助于形成自我教育能力。通过分组学习,学生在发挥主动性的过程中,可形成合作互助的习惯。
三、 “项目化设计”教学改革的内容
(一)学时结构的改革
该课程原教学大纲的学时设置是理论教学30个课时,实验教学10个课时。依据“项目化设计”教学改革目的,需要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授课学时进行调整。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堂统一讲授、小组“项目化设计”教学和实验3个环节。具体的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表1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学时安排序号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备注理论授课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温度测量湿度测量压力测量物位测量流速测量流量测量热量测量13423324课时有限,需要课后自主学习项目测试
方案设计矩形风管风量测试项目圆形风管风量测试项目墙体材料传热系数测试项目墙体材料导热系数测试项目墙体材料蓄热系数测试项目空气加热器汽水两侧换热量测试项目111111①任选3个(项目1和2、3和4不能同时选);②课余时间做方案,课堂汇报实验环节热电偶的制作与标定实验2室内外热工参数测定2孔板流量计流量系数的测定2毕托管测速实验2噪声测量2合计40(二) 教学组织方式的改革
在理论教学阶段,主要采用全班授课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
全班授课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来源,学生在课堂上可与教师、同学进行多向交流。 由于此次课程改革理论课时的急剧压缩,因此课堂授课不可能像以前一样将所有章节的内容都讲完整,只能阐述理论体系、理论要点和难点。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点拨指导而不是全部灌输。
在 “项目化设计”阶段,主要采用班内分组、小组汇报的形式。
课程确定了6个测试方案设计项目。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每个项目的测试方案进行设计、讨论与分析,并在课堂上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
学生分组时要考虑以下2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自主选择,另一方面更要考虑学生在知识、技能的掌握及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分组时应按个体差异相互搭配,并考虑男女生的比例均衡。这样不仅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完成,也有利于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学习沟通和帮助,有利于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整个“项目化设计”过程包括以下4个阶段:
一是项目选择阶段。各小组进行选题,由于每组至少选择3个项目,为了避免比较难的项目无人选择,每个项目不得超过4组选择。采取提前发放项目的形式,所有小组选题汇总,由主讲教师审核并控制。
二是方案制定阶段。方案制定阶段学生在课后时间完成,制定过程中的任何疑问都可以通过bb平台讨论或者课堂和课后指导。
三是汇报阶段。每个项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个方案,进行课堂汇报。每组汇报6~8分钟,教师点评2分钟,其他小组提问5分钟。课题组成员和相关部门专家,均可参与课堂教学,并予以指导。
四是修改完善。汇报小组对点评环节和提问环节的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重新整理后上交项目测试方案。
为保证“项目化设计”小组成员的共同参与,要求小组报告中增加“小组总结”和“小组讨论”内容。“小组总结”指小组在“项目化设计”学习中形成的主要观点;“小组讨论”指针对项目,小组内部至少提出3个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讨论结果。在提问环节,其他小组的问题,由小组的其他成员回答。非特殊情况,汇报人不回答问题。
(三) 成绩评定方式与标准的改革
项目化设计的课程评价,要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和表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项目的过程就是“授之以渔”的过程,虽然学生最终得到的“鱼”的质量依然值得重视,但教师所授之渔才是学生最需要的。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既要重过程又要重结果。
该课程原来的成绩比例为:期末考试成绩占70%,实验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10%。项目化改革后,将成绩比例变成:项目化设计占50%,实验成绩占20%,平时成绩( bb平台、作业、出勤)占30%。任一项的成绩低于平均分,总评都将列为不及格。项目化设计将分数分解到每个项目设计过程中。
四、课
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
(一)预期目标的完成
通过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项目化设计”教学改革的实施,已经初步实现了3个目标。
(1)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建筑环境与设备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测量技术,具有对专业相关测试项目进行测试方案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2)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更好地实现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3)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实现师生互动,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生的收益
为了解课程改革的收益情况,让学生在学期末将在进行项目化设计过程中的感想写在blackboard 电子教育平台上。有的学生写到:“虽然做圆形风管风量测量的文档只花了一个多小时,但实际上搜集信息、整理思路已经有几个星期了。”有的学生说:“为了设计方案,首先是读懂课本,并查阅资料,找到适合的仪器和方法,最后的成果总是让自己欣喜的,因为毕竟是自己的成果,这种设计没有胜败,没有得失,只有收获。”有的学生说:“学会了团结合作,当然还有向别人求助的方法。每个人都是一个小个体,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再加上外部的帮助,才会更好。”有的学生说:“改变了理论知识实际用不到的想法,提高了查阅资料的能力,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还需要多实践,不能去企业实习也要多去实验室,现在还缺乏基本的思考和动手能力。”由此可见,学生通过项目改革的实施过程,不知不觉有了许多收获。
第一, 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只讲述理论体系、理论要点难点,对设计相关项目的测试方案远远不够,因此,学生必须课后对每一部分内容进行补充学习。在这个过程,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问题所在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测试方案设计。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 严谨的工作态度。测试方案设计过程中,学生不仅要重视方案的可行性,而且还要对测试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思考和解决。工作态度是否严谨、细致,在方案制定过程和答辩时,都能得到很好的考察。
第三,团结协作意识。完成项目过程中,有意让学生分组进行即是考虑到这个问题。小组中每个人的观点、见解、能力不同,通过相互配合,将不同观点有机结合,构成了小组的测试方案成果,让学生充分体会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第四, 面对失败的态度。项目测试方案的制定,对于学生来说,由于知识、经验不足,难免遇到问题。在汇报提问环节,总会有其他组的成员提出有趣的或是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问题并不是坏事,对问题的正确处理,是考验学生的关键。面对挫折迎难而上,以此培养学生严谨周密的思维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五、 结语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作为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实施项目化设计,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相关理论,并提高分析解决环境测试相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作为试点课程,可以带动和辐射专业的其他课程进行项目化设计改革,为其提供可以借鉴的实践经验,促进专业建设的发展。通过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方修睦.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m]. 2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周育才.“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9):106-107.
[3] 陈永辉,张春峰,张晖.项目式教学在程序设计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7):91-93.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est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project design
wu xiaoyan, yang jichun, jiang haibin
(institute of hvac engineering,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 architecture, jiaxing university, jiaxing 314001,
p. r.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urse system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engineering, test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of building environme
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urses.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and problems in teaching, the project design teaching method was used to obtain excellent teaching effect in a limited tim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thods were discussed and reformed. through a semester of teaching practice, it is proved that the method can help students grasp measuring principle, basic method and technique of the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parameters more systemically, stimulat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interest, cultivate students’ team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篇9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有个洋娃娃》,让学生初步感受与体验不同国家、不同音乐风格的儿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活泼开朗的生活态度。
2、学习7(si)与1(do)的唱名、和手号,反复模唱感知音高。
3、从愉悦快乐的课堂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引导学生用有趣诙谐的情绪来演唱。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掌握节奏、旋律的特点,带着有趣诙谐的情绪演唱歌曲。
2、感受7(si)与1(do)的音高。
3、让学生掌握弱起节奏。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多媒体课件、洋娃娃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欣赏印度尼西亚的风景
活动2【讲授】二、复习已学音阶do、re、mi、fa、sol、la
活动3【讲授】三、新课教学
1、学新知识。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个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学习si、do’。
(2)请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把这个音阶唱出来,然后打着手号唱唱它们
2、用图片片将孩子们带到印尼的国度中去感受印尼的风土人情。猜一猜: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猜测商店里有什么?欣赏《有个洋娃娃》,再请学生回答,听完的感受,最后展现全部歌词,让学生对歌词印象深刻。21教育网
说一说:
师:“聆听了歌曲,你感受到这是一首欢快活泼还是优美抒情的歌曲呢?”
生:优美、动听、欢快。
老师:这么动听的歌曲同学们想学吗?
生:想
2、学唱新歌。
(1)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有个洋娃娃》,让学生听唱歌曲。
(2)跟随音乐小声跟唱歌曲。
(3)教师教唱歌曲
a.先朗读歌词,感受节奏。
b.教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
C.教师反复带唱
师:老师呢,也看见了一个洋娃娃,这个洋娃娃的名字叫什么?
生:达果赞
师:洋娃娃想听到大家动听的歌声,你们愿意唱给它听吗?
生:愿意。
(生齐唱歌曲)
3、巩固知识。
段落反复记号,
:||
||表示唱完第一段后,从头反复跳过第1直接唱第2结束。
师:“如果你是歌曲中的主人公,你会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不开心的心情呢?”
(1).请个别学生上台示范
(2).全班随音乐进行表演唱
4、游戏。
(1)、音乐停止拿到手铃的同学上台表演。
篇10
【关键词】营销策划实训 项目设计 有效性
在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中,营销策划实训课程是一门专业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综合实践性课程的地位,在教学中要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特点。开展营销策划教学活动是否能体现以上三点,并达到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目的,首要的一环是选择合适的营销策划实训项目,在实践操作中是否能将每一个项目顺利实施,其项目设计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营销策划实训项目设计存在的问题
1.项目背景脱离实际
营销策划实训项目应该具有实际的应用背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使其能够切合现实环境,真正从中得到技能的锻炼和提升。而在教学中若没有较为合适的实训基地,实训条件不够完善,只能在教室里进行模拟训练,而教师也缺乏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项目背景的选择就容易脱离实际。比如有些教师就依据教材提供的实训项目让学生进行训练,而这些项目基本都是虚拟的企业背景,没有结合本地区的现实发展和具体情况来进行,因此就会出现学生积极性不高,项目无法实施的状况。
2.项目实施步骤不够具体细致
项目实施步骤决定了实践操作的有效性。每个实训项目都应该给出具体的实训目的、内容、步骤,教师以此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其中步骤的设计最容易出现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操作进程的控制、策划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各个参与人员的分工合作、项目进展中可控和不可控因素的处理预案等。而这些若要顺利进行,步骤就必须做到逻辑清晰、内容细致明确、各环节可能出现所有问题的处理预案是否考虑全面及可行。而现实教学中,往往就因为步骤的设计缺少以上标准,使得实施无法按期完成,甚至无法有效进行下去。
3.效果评估标准不完善
实训结束后,教师要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实训效果的评估,评估结果既是学生课程考核的依据,也是学生能力素质是否得到有效提升的参考,同时根据实训效果也能发现项目设计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进行改进。但是目前来看不论是相应的教材,还是实际教学都没有一个完善的项目效果评估标准,笔者认为,这可能和营销策划实训这门课程的特殊性有关。毕竟一个营销策划方案是否成功要在现实的市场活动中才能得到检验,而我们的课程往往都是关起门来进行,无异于闭门造车,难以设定一个合理的标准。而很多院校缺乏优秀的实训基地,缺乏和市场中的各企业建立互利互赢的合作关系,不能给该课程提供一个有效的承载平台,那么对于效果的评估就难以完善。
营销策划实训项目设计有效实施的几点建议
1.选择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实训项目
虽然市面上有很多与营销策划实训课程相关的指导教材,但在选择和使用时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教师和学生对相关行业、产品以及市场的熟悉程度,对项目作某些修改和补充,以更加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比如笔者在讲授营销策划实训课时选择的是《营销策划实训》(周雪梅、岑咏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该教材第二章营销环境分析实训中的实训项目是“美丽园花果茶消费者座谈会调查”,其背景选择的是上海市,考虑到学生对本地市场更为了解,开展调查也更为现实,因此就将其改为对西安市市场的调查研究;二是如果没有特别合适的教材可供使用,教师资历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自编教材,或者邀请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营销策划人员共同编写教材。自编教材灵活度很大,有实训基地的情况下,就根据实训企业的背景及发展状况进行项目设计;实训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教师就需要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多选择一些中小型企业,对其进行背景资料的搜集,最好能够邀请企业营销策划人员提供素材共同编写。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的还是中小型企业,这样选择会更切合客观实际。项目背景越小也越容易组织,教学目的容易达到,可以避免学生无所适从,难以下手。
2.项目设计要注意系统性、完整性
企业的营销策划是根据企业的营销目标,在广泛收集相关信息资料、作出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创意设计出能够实现此种目标的最佳营销方案的谋略活动,一般包括战略策划和战术策划。而在营销策划实训中,主要是针对企业营销战术策划安排教学内容,同时包含部分针对战略策划的教学内容,因此营销策划实训具有和企业营销实际全面对接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是任何一门市场营销专业其他课程的实训教学所不能承担的。其他课程一般是针对某一局部、某一层次、某一时段的营销活动展开,而营销策划实训具有全局性、全面性、全时性。即使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策划活动也应从企业整体角度开展,要有全局性。因此在整个实训课程的项目设计上,就应该注意系统性和完整性。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要以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基础设计各个阶段的实训项目。营销策划实训是一门综合实践性课程,它一般包括寻找市场营销机会、优选目标市场、市场定位策划、产品策划、价格策划、分销渠道策划、广告策划、人员推销策划、营业推广策划、公关策划、顾客服务策划等内容,要对众多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进行综合性的应用,并在应用中加深理论知识的认识和技术应用能力的掌握。因此,营销策划实训的项目就应该在这些课程的理论知识指导下进行设计,确保项目的有序和完整。
其次,要对实训项目进行整体规划,体现全局观。具体的营销策划工作是分阶段实施,但都要以企业的战略思想为指导进行。同样,在实训课程中,每一个阶段的实训项目也要注意从企业整体角度进行设计。比如选择一个企业背景,对其进行完整的营销策划,即各阶段项目都围绕该企业来进行。或者在不同阶段的实训项目中选择不同企业背景,除了突出该阶段的实训重点,还要提供在该阶段进行之前必要的完整的实训资料。
3.项目设计步骤要具体可行
作为实训课程的指导材料,为了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训活动,就必须注意对每一个实训项目的目的、内容、步骤等进行具体规定,其中步骤设定最容易出现问题,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控。
(1)操作进程的时间控制。实训项目的步骤设定不应只是简单的分阶段安排任务,而要注明完成该项目的时间以及各阶段的计划用时。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项目的进展速度,确保在规定课时内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可以突出实训工作重点,保证实训的效率和质量。具体的做法可参考王琼《论营销策划课程实训中的时间控制》(科协论坛,2007年第8期)中的有关论述。
(2)任务规定要细化。步骤设计除了要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还要求对任务的规定细致明确。因此要注意在各阶段任务说明中不能缺少以下几个内容:操作的规范化说明、参与人员的职责说明、不可控因素的处理预案等。
4.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
营销策划实训的课程评价体系根据课程开展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有实训基地,实训项目是与企业合作进行,那么实训效果的评价即可参照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来进行;如果在校内进行的模拟实训,那么可建立教师评分、小组组长评分、各组互评相结合的模式,同时在评分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任务阶段,设计一个评分指标,并指定每一个指标所占的分值比重,这种分阶段综合评分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在营销策划活动中的成绩。
目前有些院校营销策划实训课程还建立了教学管理系统,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使整个市场营销策划过程实现流程化、任务化,可以让教师更方便地给学生分配策划任务、监控整个策划活动的进行。如果能将一套完善的实训项目设计用这种教学管理系统来控制,那么实际教学活动将会更规范,更高效。
参考文献:
[1]王琼:《论营销策划课程实训中的时间控制》,《科协论坛》2007年第8期。
[2]黄黎、丁冬:《市场营销策划教学管理系统设计》,《商业时代》2013年第3期。
- 上一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总结
- 下一篇:结算管理实施细则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