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的经验范文

时间:2023-10-07 18:0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设计的经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设计的经验

篇1

【关键词】课程设计 教学 合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185-01

技工院校课程设计这门课是学生在学完所有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之后,顶岗实习之前所开设的一门课程。这门课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工学校学生最后的学习阶段和综合训练阶段,是对学生学习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更是对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的全面检验。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课程设计能反映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一种直接检验: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老师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可以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而技工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对所学科目知识掌握情况也存在不同,所以对于有的学生来说,如何完成课程设计是个问题,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了一些经验来促使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 合理安排授课计划

授课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课程设计学习阶段。因为学生几乎没有设计经验,老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一些基本的课程调查研究方法和文献检索的方法,最终掌握课程设计的框架结构和写作方法。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自己课程设计的选题和研究方向有了思路。第二阶段为学生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根据自己选到的任务拟定课程设计提纲,分配说明书编写任务,对零件进行加工分析等。在这一过程中按照学生写―老师点评―学生再修改这一模式循环,直至完成高质量的课程设计报告。第三阶段为总结、答辩阶段。学生做好总结工作即为答辩做准备,学生答辩时先结合课程设计的PPT讲解设计思路、方法、难点等,然后老师提出疑问由学生回答。通过答辩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及灵活应变能力。

二 合理分组、分配设计任务

我所教班级有48人,首次分配时4人一组,分配时注意好差学生搭配,尽量做到整体平衡。分配课程设计任务时也注意合理分配,能力强的组分配相对难的任务,能力相对较弱的组分配相对简单的任务,目的是让他们都有信心、有能力完成所分配的任务。每组指定一名组长,由组长进行分工,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为了保证学生能独立完成设计任务,防止相互抄袭,第一阶段结束后,再次进行任务分配,变为2人一组,每组做的东西不一样,让每位学生都经历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虽然老师的审批工作量增加了,但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所以是值得的。

三 多巡回指导、检查,鼓励创新

在课程设计时要运用多种知识,如机械制图、公差、数控编程等,许多学生知识点忘记得差不多了,在巡回时要注意多指导、提醒,将集中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在辅导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共性的问题,如尺寸公差的标注、图层的设定、文字处理的一些技巧等,通过多媒体演示给大家看,共有问题集中回答。对于设计进程较慢的学生,要花更多时间进行指导,耐心讲解设计方法、步骤、技巧等,用心促使他们加快设计速度。对于能力强、设计快的学生,提前讲解更新内容和方法,主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四 合理设计课程设计的验收、答辩和评价体系

验收学生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答辩来进行。答辩时,老师要针对学生设计中存在的错误和含糊的地方提出问题或提出一些与课程设计有关的相关问题,由学生做出回答。通过答辩,老师可以直接地了解学生的设计思想、设计过程和设计的特点。学生能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有问题,错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课程设计评价体系分别由平时表现、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自述、课程设计现场答辩四部分组成,分值分别占30%、30%、20%、20%。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看他们最后的报告和答辩,而且也要注意考核平时上课时的表现。课程设计评价体系的合理建立明确了考核标准和考核指标,增加了课程设计的针对性和严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程设计的质量。

在学期结束时,学校开展了一次学生座谈会,征求学生对课程设计这门课的教学意见和建议。所有学生都说经过课程设计的学习,自行撰写并修改课程设计说明书直至最后答辩,整个过程对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都认为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如何上好这门课,任重道远,还有很多值得探索学习的地方。

参考文献

[1]王少刚.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07(8)

[2]叶如意.论高职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创新与优化[J].教育与职业,2008(26)

篇2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2-0246-01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学科属于一门起步较晚的新兴学科,教学体系和模式都还发展得不是很系统全面,教学方法和途径仍需进一步探讨。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迅速普及,学生的信息能力也在不断的在提升。然而,这门课程理念还不成熟,内容体系的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强,尤其是教学方法的应用方面一直是大家探讨的核心,学习评价的开展等方面也都处于摸索阶段。同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在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开展有效的教学设计来降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衰减,以及制定课程标准的专业人员和实施新课程的教师之间关于理念的与实践对话的隔膜。一般,一个教师要有着很高的各方面综合能力才会保证真正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和课程目标、规定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要熟练掌握,同时,还要知道如何去激活和调用自己的教学法知识,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的差异性去制定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等等,这些都是新课改对教师的高要求。

一、研读课标和教材

教师教学的行动指南以及衡量教学成果的验金石都是国家课程标准提纲。因此,在开展课程设计之前,研读教材以及课表至关重要,对课表的每个章节做到深层的理解,要走出教教材的怪圈,而应该要发扬用教材教的方式,因为无数优秀教师和专家的精华都凝缩在所有教材中。

二、研究学生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也是实验的对象,而学生由于之前的基础差异,以及实际学情的不一致,这样就表现出在教学过程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这也要求每个老师在教学之前,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研究,曾有人说过:把学生研究透了,你的课也就成功了80%,说的非常的形象,每个老师想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就要提前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原有基础进行了解。

三、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学习活动、学习效果、课程目标都与教学目标的制定息息相关。教学目标已经从过去的增强操作技能中走出来,现在提出提高信息素养,这个教学目标的改变,改变了整个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从理念到方法,还是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四、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的实现是离不开教学内容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指导方向,以各所学校学生的实际晴况作为行为指南,重视信息技术教材,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料,包括教师用书、参考教案、配套光盘等,教学内容都要随着各阶段教学目标的不同而适当的发生变化。在对教学内容调整时要力求追求应用性、综合性、科学性与兴趣性,而不要因为学科限制、知识序列,教材的线性结构而不能灵活应用。另一个方面,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在选择过程,要不违背两个重要的原则,一个是一定要保证内容与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密切相连,另一个是技术与人文相协调的原则。

五、制定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就是首先认识教学活动,然后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目的以及完成教学任务进行的整个执行过程。教学策略设计的内容很广,各种方法以及材料的合理选择和组织,师生行为程序的确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要明确,通过一系列活动的方法、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来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这些方法、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结合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一些基本知识的掌握,一些基本技能的培养都是对学生很基本的要求,而对于老师而言,就要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研究。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发现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六、设计教学过程

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之前要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认真分析,并且能够确定一系列整体化的关于一堂课的主要教学策略。教学设计过程分析如下:

1 精彩的课堂引入能让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果课堂引入足够精彩,课堂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学生往往都是在开始上课的3-5分钟保持着最佳的学习状态,这种好的学习状态是否能够得到维持,就是由老师的课堂引入决定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几分钟的时间“抓住”学生的心,来学生融入你的课堂情境中。所以,课堂引入一定要精彩,要保证其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让学生全心全意融人后面课堂中。

2 精彩的案例选择是课堂成功的核心所在。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才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向学生灌输干巴巴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是不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的,一堂课的成功核心所在就是精彩的案例,案例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所以课堂事例最好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具有典型代表性,富有浓郁生活气息,这样才能为教学创设问题晴景,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得案例分析中掌握知识。

3 精心的问题设计是提升学生探究潜力的催化剂。

精彩的引入让学生全心全意投入在课堂上,精彩的案例展开整个课程的探究活动,那么,该如何来提升学生的探究潜力呢?精心的问题设计是引领学生渐人“学习佳境”的阶梯,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在之前的认知基础上继续延伸,增强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七、开展教学反思活动

篇3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产业带来很大的变化,制造业首当其冲,将会成为各国经济未来竞争的前沿。美、德、日本等发达国家都相继做出了战略部署,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人工智能2.0”“一带一路”等重大部署,主要解决产业与科技的重大发展问题。加入竞争潮流,推动传统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教育部以此为契机,举行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研讨会,形成“‘新工科’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文件,提倡以跨界、创新为特点,突破核心关键技术。这样战略的发展迫切需要新型工程教育提供人才支撑,也为下一步的工程教育创新指明了方向。高校应该主动调整教育结构,发展新兴前沿学科专业,积极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迎接全球新的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到来,为培养新型工科人才,提升我国社会产业升级与发展做出变化。于是“新工科”概念应运而生。

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现代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是在20世纪80年代,与新工科的人才培养的新理念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造成人才质量的缺失。

(一)学科壁垒,限制艺术设计人才知识体系的拓展

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更多是专业学习,对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在专业培养方面,大多数院校仍然强调传统型的技法教育,以造型和设计基础及专业三大块为主,而相关学科知识涉及太少,知识体系不完整,远远达不到创新融合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其次,由于招生政策上重专业、轻文化课的特点,以及专业划分过细等原因,造成专业之间隔阂严重、知识面狭窄,限制了艺术设计知识的全面性。

(二)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呈现模糊性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而人才的优劣就落在课程设置上。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在同时展上呈现出模糊性,课程建设落后,学科体系创新不够。专业课与基础课、通识课、技能课等缺乏规划,课程科目多,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严重,教学内容单一,实践应用能力和对新技术的拓展不足。导致教与学出现较严重的脱节。直接影响了专业设计的水平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传统教学方式束缚学生创新力的培养

教育方式陈旧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力,老师主导教学,学生被动学习,课程教学设计落后,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创新意识认识不足。在现行的艺术类升学体制上,过于强调专业成绩,直接造成学生在文化学习能力上的欠缺,综合素质偏低,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和沟通能力。老师在教学中把艺术设计教育当成一门技能课,图形语言表面视觉化的训练较多,造成培养目标不清晰、知识体系不完整,忘记了设计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四)师资结构不合理,实践性教学滞后

理论与实践脱节是高校目前比较严重的问题,大部分的老师学历高、有理论知识,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能力,对艺术设计这种要求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把握不了。也有一些学校要求教师追求科研,或要求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导致教师对教学缺乏热情,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风格的形成。此外,高校由于盲目扩招,部分师生比例失调、教师一岗多职、大班授课等,甚至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不健全,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新工科”背景下艺术设计课程建设的思考

“新工科”的理念给教育带来了新思想,艺术设计专业应该顺应潮流,改革创新,探索符合现代艺术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新培养模式,为学科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一)学习“新工科”理念,促进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加强创新思维培养,培养对美的洞察力,克服由于招生政策产生的影响。依托新工科的新理念、新培养模式,强调跨界融合创新教育,着重逻辑思维的突破训练。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进行技术性的创作和创意活动思考的同时,加强对创造美的认知,将内心的感悟转化为自己独特的艺术设计语言。加强通识教育和跨界交叉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通专融合、跨界培养”的思路促进人才培养,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要求艺术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本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之间交叉融合和跨界发展,打破单一的学科和专业界限,向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方向发展,构建新的艺术设计体系,让学生在广阔的哲理空间中享受设计教育。用实践教学带动创新创业。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训练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根本,包括手、脑、耳、眼、口等多方位的训练,加强信息、产业、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协同育人,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艺术设计教育责任共同体,力求多元、多维度发展,推动艺术设计创新创业的提高。

(二)用跨学科学习方法来构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新通道

传统的艺术设计学科涉及图形、造型、色彩学、空间学等几大类知识,更多的是用形象思维。加强跨学科学习,培养用工科思维去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构建艺术设计人才的新方向。1.跨学科交叉培养的构建。艺术与文理工科交叉学习,理工科课程具有较强的理性,学习的是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运用逻辑思维理性地解决问题;文科的感性思维与艺术设计相对较为接近,能帮助我们提高想象力、阅读和理解能力,能给予艺术设计增加深厚的底蕴。比如,一句话或一首诗,可以成为一幅画面,就能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不一样的意境。艺术设计离不开对理工科知识的学习,相互结合更能改变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比如,人类对新材料探索、人机数据产品、智能制造等都是艺术和科技结合的产物。因此,艺术设计的人才培养既要有想象力,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从多学科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艺术与通识课程融合的培养。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它能构建和完善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以创造力培养为前提,学生需要广博的知识才能保证其知识结构完整,需要学生跨校、跨系、跨学科等方式全面学习。另外,通识教育还能弥补因应试教育出现“高分低能”现象以及对不同知识点的衔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艺术与实践应用学科交叉培养。实践性是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要加强实践育人,可从校内和校外实践搭建平台,校外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可聘请设计师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编写实用教材、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等,在校内建立创新团队、增加实践项目,建立综合创新平台。把人工智能、大数据、新媒体、数码技术、3D打印等最新技术运用到艺术设计教学中。2.构建专业交叉学习模式,培养大艺术设计理念。首先加强本专业内的宽口径学习。整合相关课程,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率,相互衔接,淡化专业教研室,完善院系内选修课的模式,让专业之间深度融合。比如完成一个产品宣传,就把标志设计、包装设计、摄影摄像制作、海报设计等课程作为板块来教学,形成专业一体化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把教学内容多样性、适用性、连贯性等统一考虑起来建设。3.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还涉及其他方式。如弹性学制、大类招生、跨界培养、融合产学研教、转专业、主辅修、搭建创新平台等。还需加强慕课、网络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等方式的学习。

(三)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打造产学研融合新平台

前两年,国家提出“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推动了创新创业的新,也激活了高校产学研教的热情。以产业需求为平台,促进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完善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建设以实践一体化为出发点的协同育人组织机构。让艺术设计学生能运用完整的思维,把创意通过实物展现出来,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还可以采用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创客、工作室教学等模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以学生中心”,激发学习动力,让学生明白自己是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养成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深度和分析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构建健全的知识面。同时,加强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的选择方式。让教师更多地定位在引导者的角色,重在传授知识,制造学习氛围和学习方法、方式上。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是高校教师的主体,科研是教师完善自我和教学提高能力的源泉,要二者有机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同时,重构教学关系,让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打破思维定势,加强创新思维训练,从全新的角度去完成艺术设计课程,培养学生创造力。严谨的治学态度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将科研项目、学术论文成果融入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风。例如,将人文社科课题的“麦草画的应用研究”结合到艺术概论和工艺美术史等课程进行教学,能拓宽学生对民间工艺知识面,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及实际应用。增强了教学的深度、拓展教学的广度;再如将素描的基础教学课题研究成果与专业紧密结合,增强了知识的厚度和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可将科研成果运用到教案中,同步前进。这样能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思维能力,让教师成为学习的推动者。

(四)提升教学质量体系,探索建立评价管理新机制

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保障,倡导素质教育,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作为评价的重要目标。

1.建立完善的教学保障体系。学生是教学质量的主体,也是教学和管理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建设和评价最具有客观性,一个好的教学质量管理运行机制能决定教学的成败,它必须结合学校定位,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形成具有学科优势、特色鲜明的专业。在培养和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加强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培养。比如启动专业大类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与实践教育的融通;搭建移动教学平台,推进导师制、辅修、双学位制度、促进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发展。

2.规范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是保证教学工作顺畅,教学质量体系完整的组织工作,要求多部门相互协调和监管。课堂教学质量在监控系统中占据首要位置,保留传统的督导、领导、同行听课监管体系,增加学生督导组、行业专家组等机构,发挥学生督导组和专家组特定优势,采取听课、查课、评教评学、测试、质量跟踪、信息公开制等形式。还需点到面、主和次等机动灵活的检查体系,落实问题的收集和反馈,探讨教学改进等并提出修改意见。实践教学考核和质量监控体系的优化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极其重要,把握成果导向考核的特点,抓住行程式考核这条线,突出跨学科的兼容性。以授课教师为主导,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学界和业界专家参与考核等多种形式结合,强调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做到考核的客观公正。同时,把握市场人才需求,建立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完善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的工作管理,做到围绕市场教学的学习考核模式。客观的评价监控体系能促进工作,而教学结果是反映教师成绩的重要依据,而多点运用学校教学和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教学检查及教学管理,采用报纸、网上新闻、校领导信箱等途径,实现数据的采集、管理、查询、分析与上报的功能,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再由相关部门进行调研、分析和准确评估,提出建议予以答复。

3.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力,而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评价的方式很多,更多的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如网评和学生信息员评教,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评价的客观性,而学生信息员重在提供教学过程的动态信息;督导团是一个专家团体,能帮助老师改进问题,并将处理意见送至教务管理部门处理后由此再反馈到执行部门。教研室评价和教师互评两块,从某个角度来说,同行评价可能更深入,需要从师德形象、教学任务、教学规范、教研活动、业务进修、科研等全面进行。另外,考试也是评价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必须确保考核方法和成绩的公平公正,做到以规范、调整教学为考试目的。

4.加强教学辅助与服务系统建设。高校的教辅和行政服务部门往往不被人重视,也非常重要,其任务是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突出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严格规范的管理、快速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是对这些部门的基本要求,也对教学的基本环境和学校的氛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包括校园网络管理、教学设备及实验实训室、学工、后勤、图书馆、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等保障系统,还涉及到教学系统、办公管理系统、考务管理系统等,可借用校园网、大数据、微信、线上线下、定期质量报告,立足数据分析来为学校服务。

篇4

Abstract: The course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is very practical 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centered on teacher teaching can not meet the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needs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the constructivism teaching theory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students in the curriculum life practice project case to rebuild the learning situation, so that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and creatively apply the knowledge in the specific project scenario.

关键词: 工程经济;建构主义;情境

Key words: engineering economy;constructivism;situatio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250-02

0 引言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其综合性较强,集工学、管理学以及经济学等多学科为一体。课程的学习不单单要求学生掌握工程经济概念、计算公式,还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发掘工作生活中的工程经济问题[1],通过问题提炼、分析,最终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和方案,以让学生在今后从业中能从技术人员角度切换到管理者角度,具备从技术和经济两个维度进行综合决策能力。由于该课程实践及综合性较强,因此课堂的组织以及授课方式的选择面临巨大挑战:其一,大量本学科和跨学科的新内容要在有效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要求内容裁剪得当,轻重有序[2];其二,低年级大学学生没有项目经验,对生产性企业生产运营流程认知有限,很难对书本上经典的理论知识理解透彻,因此课程知识的灵活应用力受限。

1 传统教学方式的问题

目前传统的“工程经济学”的课程教学方式主要由两种,一种是理论知识先行再辅以大量练习的经典教学方式,即:教师依照大纲,抛出主题、重点内容和参考资料,随后学生进行相应练习以巩固理论知识。这种方式体现了“在教中学,在学中做”的思想,但是理论教学占主导,教学氛围较沉闷。另一种是引入大量小案例辅助理论讲解方式,该种方式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摆脱枯燥的理论占主导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以上两种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位于被动授课状态,很多理论知识以及公式计算识是通过教师强行灌输给学生,课堂缺乏认知情境,学生只能被动接收,其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很难被调动,因此很难深层次理解所W知识,更谈不上在今后工作实践中能结合项目实践情况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再加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 基于建构主义的改进方法

2.1 建构主义概念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是通过一定的认知情境,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并借助外界的帮助,经有意义的建构过程而获取的,并不是通过教师强行灌输给学生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我反馈;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以及会话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3]。根据这一理论和传统教学方式的问题,本文通过2个关键步骤,将“情境”“协作学习”“会话”和“意义建构”融入“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中,以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认知度以及应用能力。

①第一步,以学生为教学过程的中心,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以项目小组形式主动参与项目。教师模拟项目业主,学生小组模拟项目实施者,项目负责人则是小组组长,组成员通过团队协作完成项目。

②第二步,为了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跨度,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程体验,课程中以一个综合的实践案例项目贯穿教学始终,为学生提供场景,让小组学生模拟从业人员,应用课程所学理论知识解决被给予的项目开发中的实际问题。综合的实践项目案例为理论学习提供了所需的“情境”“协作”和“会话”,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不断探究、讨论,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知识建构。

2.2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实践

2.2.1 实践项目说明

下面以财务分析章节的教学为例对上诉教学设计思想作简单说明,为了便于课程知识的引入,小组实践项目案例的具体设计需要做以下几点考虑:

①《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项目案例要从现实生活中提炼鲜活的工程经济问题,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加强学生与现实工作环境的交流。

②以系列项目形式设计,并设置阶段评判标准进行阶段检查,以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过程把控,稳稳引导学生学会新知识。

③综合实践项目的组织与设计需要紧密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围绕课程核心内容,贯穿一半以上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各项任务的设计需围绕理论知识前后的逻辑展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前后关联与融会贯通。

综合考虑以上,综合实践目名称:XX白酒厂市场分析及财务可行性评价。综合实践项目背景及要求:X市X片区要新建一个白酒厂,要求该新建厂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与分析,并进行规模、投资、选址、项目技术方案分析以及财务评价,最终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2 实践过程设计

①为满足以上要求,实践项目首先将学生分为4~7 人的项目小组(分组人数不能太多,以保证每组汇报、交流频率),每组指定组长,即项目负责人。通过在实践案例过程中所进行的查询各类资料等的协同合作过程,实现系统和项目管理式思维培养。

②项目阶段:

阶段1:市场调查。“市场调查与预测”在回顾相关课程知识点以及“工程经济”课程对应的理论知识点授课结束后,小组成员开始实操启动案例项目调查。1)根据相应内容编制项目实施计划,确定责任分配矩阵和市场调研计划书;2)根据分工,进行市场调查,形成调研报告,演示PPT;3)小组进行互评,选1~2组进行成果演示,小组间进行提问、答疑及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4)完善并提交调查报告。要求调查计划合理,调查方法正确,调研获得数据可靠,调查报告合理,通过小组成果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评价完成情况。

阶段2:在分析资金时间价值的基础上,科学进行风险决策和方案选择,以及财务数据的估算与评价。阶段1完成后,学生即着手本项目的启动。1)根据“财务评价”相关章节理论知识的学习,完成XX酒厂假设投资估算、资金筹措计划、销售收入与营业税金的估算;2)项目经济效益评价,在完成利润与利润分配表、项目投资估算表、还本付息估算表、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销售收入及经营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资本金现金流量表等内容基础上,计算项目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盈利性指标以及偿债备付率等偿债能力指标;3)利用EXCEL表格进行成果演示,并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4)小组提交财务评价报告。要求所有相关财务基础数据都必须真实可靠,只有这样财务评价报告才有可能做到客观准确 [4]。

2.2.3 项目大纲匹配度

项目实践中,以下四个任务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一是自行设置项目融资方案,要求至少制定两种以上的融资方案,然后对比分析各个融资方案优劣,择优选用;二是拟订两种设备,同时对设备方案进行选型;三是将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列出,并逐个分析其不确定性;四是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通过完成上述四个任务目标,能够将课程教学大纲和大作业紧密结合起来,覆盖了教学大纲70%以上内容。

3 结语

通过利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代入以上2步的教学改进,为“工程经济学”课程的讲述创建了合理的情境,同时建立了协作与会话所需的场合。在实践项目中学生身临其境,发现其中的经济问题,并加以解决,这种教学方式下,让学生很容易对理论知识的产生认同感,从而由单纯的知识记忆过渡到理解知识并架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阶段中,实践案例所需预设方案的对比、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进入对理论知识认知的应用与分析;同时,实践综合案列项目,又让学生最终实现知识融汇,进行知识体系的构架,体验到认知的最高层。这种理论、案例和实践三管齐下的模式,其学习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也让教师从教学过程的控制者,逐渐转变成了过程中组织者与推动者,创造了更愉悦的教学体验。

参考文献:

[1]邓宏钟.《工程经济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4):54-56.

[2]左航.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6,4:107-109.

[3]王永坤.工程经济学课程全过程项目参与式教学研究[J].高等教育建筑,2016,25(2):118-120.

篇5

【关键词】课程规划;顶层设计;课程视阈;校本研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8-0030-02

【作者简介】王跃平,南京市科利华中学(南京,210009)教师。

目前,多数学校都很重视校本研修。校本研修,不仅可以促进教师发展,还可以推动学校发展,可以说,校本研修是学校发展中成本不高、操作简易、见效迅速的重要工作。但是,目前中小学的校本研修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容随意,方向不明。

由于对校本研修的目的、意义、要求等认识不到位,不少学校的校本研修思路不清,过程的安排缺乏条理,活动没有系统性。其实,开展研修前就要思考:这次研修要达到什么目的?为什么要开这几节研讨课?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一次活动与上一次有何关系?与下一次活动有何联系?一学期需要开展几次校本研修活动?分别研修什么?等等。在校本研修全面推进的今天,学校应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再期待通过开几节课、听几场报告、看几本书、做几次培训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而应变革学校的培训方式,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使校本研修目标明确,内容系统而有效;让教师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成为研究型教师。

2.视野狭窄,收效甚微。

很多学校的校本研修,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教师问题,但主流却常常是以教师课堂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内容,虽然实在实用,但往往视野不宽,主要集中在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上,研修目标主要指向应试水平的提升和学生学科成绩的改善,比较功利和短视。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学校对校本研修的认识不到位,理解不透彻,导致校本研修与学校整体工作无法有效整合,与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目标等关系不紧,校本研修与学校问题的关联度不大,对促进学校的发展没有多大作用。

以上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校本研修缺乏整体思考和顶层设计。什么是顶层设计呢?此概念源自于“系统工程学”,意思是从高端开始的总体设想,是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蓝图,具有整体的明确性和具体的可操作性,包括选点、规划、实施和评价等。

那么,如何进行校本研修的顶层设计呢?如何从课程视阈进行思考呢?

在思想认识上,应该把校本研修当作一门课程,用“课程”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项工作。西北师范大学李秉德教授认为:“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课程的关键要素是学习的内容、规划和进程,校本研修也具有这几个要素,所以把校本研修当成课程来看是完全可以的。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有序策划和逐渐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活动,建构和完善各具特色和个性的校本研修课程。

在操作方式上,应该把校本研修当作一门课程来规划,从课程理念、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整体思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点规划。

选点,即确定校本研修课程的起点。可以从“我是谁?我在哪里?”这两个问题入手,对学校及其校本研修进行定位与再认识。对学校的师资状况进行诊断,对学校的研修现状进行把脉,为校本研修的顶层设计做好前测工作,选定研修的起点,保障研修的有效性。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它是一所城市初中,办学理念是“创设优良学习生态,为学生优质发展奠基”,课程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在这里自由呼吸”。基于学校情况,近年来在校本研修方面进行了系列规划和探索,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每学年确定一个研修重点,这就是“我要到哪里去”。例如:

2012-2013学年,重点是提升课程的理解力。2013-2014学年,重点是提升课程的重构力。2014-2015学年,重点是“坚持为促进学习而教”,理解学生,支持学习,提升学力。这一系列研修设计,目的在于,让教师从一个教育工作者成长为一个课程工作者,能拥有一定的课程智慧。

基于以上情况,学校提出了“三叶草”校本研修课程。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课程智慧的教师团队,“三叶”分别代表教师的课程理解力、课程执行力和课程重构力,也暗含“师德课程”、“视野课程”和“师能课程”,使教师成为“三馨教师(厚德、博学、专能)”。学校把教师发展作为校本研修的逻辑起点和最终落脚点,建构适合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研修课程。并注意四个“结合”:即实用性与学术性结合,学科课程与学校特色结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结合,面向部分培训和面向全体培训结合。这样,可以优化教师结构,可以提高课堂效益,可以促进科学管理。

2.课程实施。

课程“去哪里?怎么去?去哪里?”探究的是校本研修的重点与方向,“怎么去”思考的是校本研修的方式方法。

(1)校本研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所在学校组织了三个层面的校本研修。校级主题研修,重在提升研修课程的领导力;组级校本研修,重在提高研修课程的执行力;校本特色活动,重在提升研修课程的影响力。每次活动都精选研修点,精心策划研修活动,用心编制研修材料,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成效。这样的专题培训,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改变着学校的课堂。

(2)校本特色活动。主要包括基于研修主题的专家讲座、读书交流、演讲展示、参观学习等,目的在于引领、夯实和创新。

需要注意的是,价值追求是校本研修的内核,它决定着校本研修的方向与内容。因而,校本研修的选点显得尤为重要。但“点”毕竟是“点”。如果学校只能在“点”的层面进行研修,势必会导致教师能力素养的不系统,影响研修效果。所以在设计研修活动时,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注意由浅入深地把一个个相关的、类似的“点”串起来,做到“连珠成串”,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研修体系。

3.课程评价。

校本研修的目标主要有两条,一是促进教师发展,二是推进学校的发展。怎么来评价这两个目标的达成度呢?这就需要建立校本研修的评价体系。可采用定性与定量测量相结合的办法。

定性测量只要知道一个物理量的性质即可。定量测量不仅要知道变化趋势,还要确定出具体的量,即谁增加多少的时候会使另一个增加多少,进而得出确定的比例关系(或者是函数关系)。

第一,评价校本研修到底有没有促进教师的发展。可以先围绕“教师发展”确定几个测量点,如区级以上骨干数量增长幅度大、教师课堂教学显著进步、撰写论文案例获奖或发表篇幅显著增加、市级以上课题立项数量增长快等等。然后对每个测量点再进行定性或定量测量,如如何定义课堂教学显著进步。我们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定量分析,进行跟踪测量。具体做法是先制定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然后为课堂“建模”,用大数据分析进行“前测”和跟踪调查,看看教师的课堂变化趋势。

篇6

关键词: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 工程实际 教学改革 教学成效

《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是高等院校培养机械类专业人才的一门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培养学生机械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工程意识的主要课程。实验教学作为其理论教学的实践环节,在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学生学习本课程而展开工程实践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面是面向工程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满足创新人才培养需要。

1《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实验教学当前状况

目前,《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实验教学过多依附于课堂理论教学,未能完全独立,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实验教学设置主要目的促使学生加深理解理论知识以及验证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多年来,我校为该课程所开设的工件内径测量、导轨直线度误差测量、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齿轮径向跳动(齿厚偏差/公法线长度/齿距偏差)测量等配套实验项目都是验证型实验,仅仅针对本课程某一章节或某个知识点来设置,缺少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知识面较窄,缺乏系统性,忽略了课程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交互关联性差,未构成完整的实验体系。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设计思想否定了实验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功能属性。实验活动的实施始终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成为了实验课的主体,一群学生围着听完教师实验讲解后,只能按部就班地被动地在规定时间来完成规定学习内容。实验被固化为统一模式,没有因材施教,未能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拘囿了学生自主思考及创造空间,既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又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宽广的可选择余地。这种实验设置通常仅仅强调了实验服务于课堂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其重要价值。实验教学的重要价值是服务于具有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

2《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实验教学设计目标

综上所述,目前的《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实验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具备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机械设计人才培养要求,必须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明确《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实验教学设计目标如下:

(1)立足于学生工程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技术基础课,而如今的大学生很是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知识,虽然可以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安排模型、实物、录像视频,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与实践知识,但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在《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实验这个重要实践环节中,加强学生对机械零部件精度设计的工程实践知识与使用操作实验仪器设备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对理论课程教学有益完善和补充。

(2)立足于学生创新和综合能力培养。现代社会把创新能力作为一个人才的基本要求。学生创新及综合设计能力培养是《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课程教学改革根本目标,是教学改革核心,其贯穿于《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课程教学各个环节。既要在理论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进行机械零部件精度设计的意识,更要在实践教学方面培养学生创新与综合设计实际能力。

(3)立足于运用现代技术解决工程实验问题能力培养。一定要把课程实验看作为工程设计中重要环节之一,而不仅是为了验证理论教学中的某个结论或公式,现代机械设计中通常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某设计模型原理上的可行性,又往往需要通过实验来测量评价所设计新产品性能好坏,实验技术手段会不断地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更新、完善,所以对于一个高素质的机械工程人员,必须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立足于学生开展工程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验基本技能是实现其他实验教学目的的基本条件与保证。学生应通过实验,了解工程实验基本原理、不同机械量的测量方法、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知晓各种不同实验仪器装备原理、使用和调试,掌握实验系统构建的基本要求、方法。掌握这些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运用现代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设计能力的提高,更为促进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3面向工程实际的《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实验教学开展

(1)整合传统实验项目。毋庸置疑,传统验证型实验对学生综合素质形成来说具有一定的前提性和必要性,促进学生对基本原理、定理、定律的掌握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较好地解决“学生人数较多”与“实验仪器设备台套数不足”之间的矛盾,合理利用教学设备资源,可将目前所开设的工件内径测量、导轨直线度误差测量、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齿轮径向跳动(齿厚偏差/公法线长度/齿距偏差)测量等实验项目遵照内容的近似性整合成几个大组,再根据仪器设备台套数分成若干小团队,各个团队的实验任务彼此独立,每个小团队4~5人,确保每位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实验任务确定后,各团队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人人参与其中。

(2)增设综合型、设计型实验项目。综合型、设计型实验是对学生实验技能与实验方法的综合训练,是为了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其是当前实验教学的趋势,也是《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实验教学设计的一个重点。可以设置“齿轮轴综合测量”实验,所提供的齿轮轴零件图纸上标注有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轮廓等几何量参数、技术要求以及轴齿轮参数表,让学生设计实验过程,通过测量诸多项目来判断该齿轮轴合格性。学生完成该复杂的齿轮轴综合测量后,能较好地掌握诸多公差技术概念,极大地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3)赋予学生更多自。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开展实验主观能动性,从而能积极、主动地实施实验学习与科学探索活动,提高实验教学成效,促进学生丰富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的能力提高。为此,可以筹措资金在实验室添置一些微型精密机床,为学生提供科技制作场所,完成从机械产品设计到加工全过程,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设计与工程实践能力。要建立比较科学的关于学生实验结果的评价制度,加强实验过程考核,不能以实验报告作为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唯一根据,要采取报告与答辩相结合的多元化方式进行评价,注重考核学生的实验态度与实验技能。指导教师要详细记录学生每个单项实验中的实验预习、实验实施、实验方案、实验报告等情况,综合考虑来确定学生实验总成绩。

4结束语

与传统实验模式相比,开展面向工程实际的《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实验教学会对教师、学生、仪器装备、管理制度均提出了新要求,会极大增加实验教学组织者工作量。通过科学设置实验项目,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将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促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善国.《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课程交互式教学探析.中国校外教育,2013,(1):105.

[2]杨善国.提高《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课程教学实效之我见.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7):108,110.

篇7

关键词:VB程序设计课程;现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4-3335-02

VB(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课程,是一种针对初学者的较为基础和使用的入门型程序设计课程。作为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第二层次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应当在坚持这一课程基础性、实用性、系统性以及即时性等的基础上,从学生自身资质考虑,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

1当前我国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1.1课程教学形式与方法

在我国高等院校的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通常教师会根据其教学材料的进度安排进行授课,首先介绍VB中的专业名词如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其次介绍VB程序设计的应用界面设置以及编写和运行其程序代码;然后介绍VB语言的基本语法和VB程序的基本结构,进而循序渐进地引出其程序设计的基本理念、算法、过程、数组、常用控件、函数、文件读写、数据库等知识点。我国高等院校教师对VB程序设计课程的授课特点较为严谨和和充分,以知识点为序安排教学计划,更注重教学中对课程的整个知识体系的把握。

1.2课程教学质量与师资

目前我国的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质量普遍不高,从社会外部环境因素来看,这主要是由于近几年我国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从我国高等院校内部条件和状况来看,则主要问题在于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不高、教学资源不充足、教学条件还较为简陋。而综合内外这两方面因素,对我国VB程序设计课程造成的结果是高等院校招生人数激增和招生整体素质水平下降等更加剧了高校原本就不充足的师资力量和匮乏的教学资源,具体表现为了应对教师数量不足和教学资源缺乏而对VB程序设计课程进行大班教学,而大班教学又直接影响到了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质量。VB程序设计课程的大班教学不仅从客观上制约了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它还从主观上直接影响到其学生受众对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度。

1.3课程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我国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除了以上长久以来存在的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制约和近几年来高等院校大规模扩张造成的教学水平差强人意和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的严重匮乏等问题外,还有一些在VB课程的课堂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例如,高中时期文理分科导致高等教育中不同专业学生对VB程序设计课程知识内容的接受力出现偏差,文、理科背景学生相比较而言,理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强、其数理理论知识也更为扎实,因而对编程语言VB的理解和学习能力更强,相应的文科背景的学生对VB语言的学习则存在更多的障碍。再如,机房资源等教学条件的不足和过多的实际课程人数不仅直接影响了部分学生上课的质量,还限制了教师计划的课程进度。

2我国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趋势

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外部大环境下,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在当前全国各个高校都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背景下,学校、社会和学生对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需求。目前我国高校通常在本科一年级学生完成了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学习后再开设VB程序设计课程,以减小学生直接学习编程语言课程的难度,然而由于VB程序设计其本身的课程特点以及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该课程依然较为晦涩和枯燥,因此我国VB程序课程教学改革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方面:

2.1教学安排突破教材的传统教学框架

突破课程教材的传统教学框架有两方面的涵义,首先是传统教学安排理念的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点为线索的教学计划与安排虽然具有较强的体系感和完整性,然而面对VB程序设计枯燥、晦涩、抽象的课程内容特点,显然传统上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无法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接受速度,因此需要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框架,以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为依据,循序渐进地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其教学质量,例如,将VB编程的对象和语法穿插讲解,然后以同时会用到这二者内容的一个实例进行巩固;其次是针对上文提到的学生对VB程序设计课程知识内容接受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在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按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分班教学,在对不同VB编程知识背景学生的教学中运用与其相对应的个性化教学计划框架。

2.2丰富课堂教学的方法与形式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中,VB程序设计课程多以讲解为主的,而事实上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且相对而言其实践性特点更为显著,因而今后我国VB程序设计课程将在课程教学中运用更为丰富和多样的教学手段与形式。首先,在理论教授阶段,VB课程仍然以传统的讲解式课堂教学为主,清晰完整地给学生介绍这门课程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识,再渐渐深入,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其次,以丰富的实际例子进行分析,以巩固课程基本知识,也可以通过错误例子加深对知识的认识,例如,假设三个变量a、b、c满足a

Option Explicit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c As Integer

a=-3:b=-2:c=-1 Print a

Print a<b<c, False End Sub

这样的反例教学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另外,采用“项目化教学”等方式,以某个工程项目为例,在实际的案例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培养其全局概念。

2.3提升师资力量与充实教学资源

加强我国高等院校VB公共课程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的建设,这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当前高校扩招的客观现实,更是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高校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提升VB课程的教学环境,其具体的操作手段可以是短期培训、集体备课和经验交流等等。

3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不断发展并推动我国高校教育进行改革的新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应当在明确VB课程定位的前提下,立足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解决现存最明显的教学问题入手,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校的师资构成与教学资源系统,丰富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从本质上提高我国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玉生.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刘向秋.浅析VB程序设计的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论坛),2009(2).

篇8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4-0001-01

前言:在当前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暴露出许多缺陷和不足,亟待做出一定的调整,因此,对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进行深入的讨论就显得意义重大。

1 对职业教育新课程的含义及其特点的全面认识

1.1 浅析aa新课程的含义

传统的教学设计主要倾向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以及决策的过程。然而,现代的教学论认为,教学设计就是需要教师能够运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来教导孩子,并且要将自己的教学过程和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及制定,将教学的诸多要素有序、合理的安排。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该认真的分析有关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方法,从而,努力的构建合理的教学结构。简单的说,教学设计就是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并且对学习资源以及学习过程做出的系统化的安排。包括:设定学习的目标、选择学习的内容、实施课堂的调控、掌控课堂的学习过程,以及进行一系列的课后反思等等。也就是说教学设计就是对老师要教什么内容、如何教,以及如何达到合格的教学水平进行详细的策划。

1.2 新课程的理念及其特点

新课程的理念特点就是把以教师的“教”为重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重点。以学生的“学”为重点的新课程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学生们认为学习就是死记硬背的想法,让学生们不再进行机械式的训练。倡导学生们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养成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能获取新知识、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还要提高学生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同时,教师们也应该学会尊重学生,关注个体的差异,不要有个别的歧视,不要认为某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就毫不理睬,要学会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要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要,我认为这也是作为一位老师的责任。每一位老师都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2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及其主要目标分析

2.1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概述

有关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的研究,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先后进行了很多次的教育课程改革。都是以提高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参与意识以及合作精神,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为了顺应现在社会的进步,教育部又再次启动了教育课程的改革。并且,从我国的国情发展,确定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们基础的学习知识和技能。还要重点关注学生们的个性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能够顺利的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现代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体现主动性、独立性的特点。对此,对于那些教育工作者们来说,他们也在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教育挑战,虽然,改革是很艰辛,但是却很值得。

2.2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分析

现在的新课程教学设计是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并且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教学修养和素质、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熟练的教学能力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这个教学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师生的相互交流能够促进相互的进步与发展。因为,教师这个职位是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教师们需要打破原来的传统教学方式,主要学生去学习,而不是被迫学习,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改变过于强迫的被动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们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并且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让他们更加理解,学习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也要激发学生们对于学习的热忱以及创新精神。

3 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的新课程主要强调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情况来设计的,并且让学生们在活动的过程中理解并且能够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同时,老师还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积极地运用到学习、生活等各项活动中去。这种信息技术教育要求学生能够利用一系列的信息资源和通讯技术去发现、分析、理解、融会贯通,并且能够对知识进行整理、分析以及对比。

信息设计的教学有两种。一是情景探究。这种教育设计目的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灵感,并且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有很多受到传统教育的学生在上了大学之后,他们的创造力都没磨练的消失了,他们把知识学的越来越死。因此,这样的教育设计需要教师必须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多问为什么,怎么做。同时,将各种情景都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不能直接向学生们提出正确的答案,需要他们开动脑筋,仔细的思考过之后才能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重视学生的思维结果,还能让孩子们能够情景的认知基础上,对情景形成自己的理解,进行自己合理的探索。这一环节需要教师们把握好时机,这是每个学生在创造发展以及舒展个性的过程。同时,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这样,能够让学生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并且使学生的创新的精神和实践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还有一种是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指的是学生们在自己的小组中为了完成某项特定的共同的任务,与此同时还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以及互的学习。首先是对学生们分配任务,并且给每个学生今生分组工作。每组学生分为四人至八人。在此,学生们通过团队的合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分配的任务来做,并且通过相互讨论得到结果。最后,让学生们进行展示,既锻炼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的才能,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这种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让原本不自信的学生能够找回自己的自信,使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能够顺利地完成。并且,强调每个学生都能被平等的对待,也更培养了学生们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够促进他们更好的学习。

4 结语

本次研究,笔者对教育的现状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此次新课程实施是一个难得的改革机会,它能够让学生减少自身的学习的压力,是一个新的教育的开始,运用了理解来代替机械的训练。由于教学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系统,教学的设计也是异常复杂的,要想把一个教学设计的十分完整也是十分难得的,因为,人们逐渐认识到,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对于学生来讲,创新性和主动性相对于传统教学一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富笑男,刘琨.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撂索与实践[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34-137.

篇9

摘要:本文在对计量经济学内容模块及课程体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基于新兴的教学方式――微课,以经典计量经济学中单方程模型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最优线性无偏性质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微课教学设计,并且在微课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了“互联网+”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认为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理论与应用脱节、学生理解效果较差等一系列问题,而基于微课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设计可以在教学安排、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微课;教学改革;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与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081-06

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定义是,以经济学为基础,运用数学方法,构建计量经济模型,阐述经济中隐含的数量关系的一门学科,是经济理论、数理统计学、经济统计学的有机结合体。在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中,计量经济学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计量经济模型的创始人克莱因、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等著名学者都多次指出了计量经济方法的重要性。

1980年,以经济计量学“颐和园讲习班”为标志,计量经济学开始进入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计量经济学陆续进入国内高等院校的经济类专业课程体系中。1998年,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教指委将计量经济学纳入经济学类专业的8门核心必修课程。同年,教育部在经济学科中审定了“应用经济学(一级)数量经济学(二级)”的学科分类,明确了数量经济学的学科设置。此后,计量经济学作为数量经济学中的主干课程,在各高等院校中广泛开设。目前,在各高等院校的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等专业中,计量经济学被教师和学生评为最重要、最实用的方法。计量经济学的学科人才也深受社会青睐,其就业面广泛,在管理、社会、医学、生物、统计等各个领域都有涉及。

计量经济学之所以得到学者、教师、学生及社会的广泛接受,一方面是因为计量经济学方法具有科学性和普适性,如前所述,其方法已经在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甚至是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另一方面,计量经济学将经济学、统计学、数学及一系列相关学科紧密联系到一起,不仅实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高度统一,更为重要的是推动了经济学由探讨变量之间的定性关系向研究变量之间定量关系的转变,并成为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共同进步的重要工具。

目前,计量经济学在各高等学校中越来越受重视,从某种程度上说,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全国各高校相继将计量经济学及其相关课程列为重点建设目标,在课堂教学、教材编写、精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验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是,目前国内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对前期储备知识要求较高且理论性较强,出现了学生学习效果参差不齐等问题。本文将在梳理计量经济学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基于新兴的微课方式,对计量经济学课程体系进行梳理,提出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改革方案。

一、计量经济学的发展阶段及学科体系

(一)计量经济学发展的四大分支

计量经济学的主要作用在于利用现有数据资源,构建实证模型,不仅定性地判断各个自变量(解释变量)对因变量(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方向,同时定量地求出了自变量(解释变量)对因变量(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这种研究方法不存在时代局限性,在任何一个时期对于所有学科来说都是成立的,因而计量经济学从出现至今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相当多的经济学者进行科W研究的重要手段。

以20世纪70年代为界,计量经济学大致可以划分为经典计量经济学、现代计量经济学两大类。早期的计量经济学经过多位研究学者对其概率论基础、理论框架、数据模型、模型应用等内容进行扩展,形成了完整的经典计量经济学方法体系。从理论方法角度而言,经典计量经济学是在经济理论基础上,对所获得的时间序列样本数据或者截面样本数据建立线性化的参数模型和随机模型,运用最小二乘(OLS)等方法对所构建的实证模型求解,得到模型的估计结果。在应用实践方面,计量经济学属于经验分析、实证分析,模型结果可以用于分析经济结构、评价经济政策、预测经济趋势走向、检验并进一步发展经济理论等。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遭遇了经济滞涨、石油危机、利率自由化等一系列变动,经济活动更为复杂,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经典经济计量模型受到严重挑战,模型的预测性和解释力大大降低。在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基础上,现代计量经济学应运而生,实现了对此前计量经济学的传承。

目前,现代计量经济学已经逐渐发展为4个主要方向:微观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模型、非参数计量经济模型。目前,上述分支已经成为经济学类专业研究生的独立课程,且相应的教科书也已相继出版,这标志着它们作为计量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已经成熟。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是现代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方面。经典计量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假定就是解释变量的非随机性,这就要求解释变量的数据满足平稳性这一条件。而在实际的问题中,时间序列数据往往是非平稳的,因而采取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的估计和分析就会得到“虚假回归”的结果,即在经济理论中本来不存在任何关系的两个变量,却能够通过回归得到较高的相关性,但这种高度相关的结果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就是在上述问题中,以研究时间序列自身的变化特征为主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于多个非平稳(有单位根)的时间序列而言,如果其线性组合是平稳(无单位根)的,则可以称这些序列之间具有“协整”关系,那么这些时间序列所表征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行为上的均衡关系就是真实的。

与单独的横截面数据模型或者时间序列模型相比,面板数据模型包括了上述两类模型所不能表达的内容,更能反映经济活动的行为特征和变动规律。此外,面板数据模型还可以反映个体效应,即揭示不同个体之间的确定性或者随机性差异。同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可以构造更为复杂的模型并对其进行检验,也减少了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

与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先验地设定模型的结构不同,非参数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形式要通过估计之后才能得到。非参数计量经济模型一般可以划分为完全非参数模型与半参数模型两大类,其估计方法通常为权函数方法,常见的权函数估计方法主要是核估计与局部线性估计。目前该方向发展的重点仍然在新的参数估计方法及其性质上。

(二)计量经济学的三个教学层次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计量经济学通常被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分别适用于不同学历背景的学生。其中,初级计量经济学一般以经典计量经济学为主要内容进行讲解,介绍单方程线性计量经济模型,并进一步对放松经典模型假定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教学对象为没有接触过任何计量经济学内容的本科学生,教学周期为一个学期。对于研究生的教学而言,重点讲解的内容一般都放在中级计量经济学以及高级计量经济学上。鉴于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背景不尽相同,因而在中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中,除了要求没有接触过计量经济学的学生对初级计量经济学的内容进行自学外,还需要穿插讲授初级计量经济学的某些重要内容,以确保计量经济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方向性问题和核心模型理论有更好的理解。在课时比较充分的情况下,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又在中级计量经济学课程体系中单独列为一门课程,进行更为详细、更为深入的讲授。与初级、中级计量经济学课程不同,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中侧重于对最新发展或者较为前沿的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讲解。

在上述理论课程结束后,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高校还继续增加部分应用课程,通过经济研究中的具体案例,讲授如何运用理论部分所学的概念和方法进行实际的计量建模、估计和检验;增加上机课程,演示讲解主要计量经济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实际应用,让学生熟悉计量软件的操作过程,从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熟练使用。

除了课程的讲授之外,在计量经济学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作为一门综合类的交叉学科,计量经济学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经济学功底,还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统计学、数学,特别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基础;其次,计量经济学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操作至少一种计量经济学软件进行模型构建;最后,计量经济学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估计得到模型结果后,能够发现结果背后所隐含的经济规律,理清逻辑,进行深入分析。

当然,根据“教学相长”的理论,计量经济学的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计量经济学的开设不仅为学生综合分析、研究经济问题创造了条件,也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打下了较好基础。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作用与价值体现在:一是提高了学生对经济科学方法的应用技能,特别是应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二是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基于先进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符合经济现实或者社会发展状况的模型,从中挖掘、发现新知识;三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因为建模所需要的知识是多维度、全方面的。

二、“微课”改革的兴起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网络课程应运而生,教学领域“互联网+”促使了“微课”的产生。“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现在已经迅速成为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热点。“微课”的主要传播手段为微型教学视频,同时综合了影像、动画、幻灯片、音频、图片、文本等不同媒体,通过自主学习、在线学习等方式将零散化、碎片化的教学内容清晰、明确地传达给学生,具有“主题突出、短小精悍、针对性强”且“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等特点,有助于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同时照顾到了学习者的“注意力模式”,更加符合广大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对于计量经济学课程而言,进行相关的“微课”设计与改革,可以使得这一理论性强、相对枯燥的课程更便于理解和学习,因而“微课”计量经济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于“微课”的起源,大多数学者普遍认同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1993年由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Mc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是“微课”的开端。作为化学专业教授,McGrew希望简单的有机化学常识能够得到普及,然而当时的有机化学教材晦涩难懂且篇幅很长,没有化学基础的学生及民众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研读。因此,McGrew教授希望能够让人们在课堂以外的其他地方也能方便、简捷地学习到化学常识,为此提出了“60秒课程”,并且他还将“60秒课程”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概念引入、解释、结合生活列举例子,同时建议其他学科的教授也用相似的方法对各自的专业知识进行推广。第二种说法是,1995年由英国纳皮尔大学的Kee教授提出的“1分钟演讲”是“微课”的起源。具体而言,Kee(1995)认为在知识量与信息量大爆炸的时期,能够快速准确地从各学科中提取核心概念满足学习需要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个关键能力,因此他提议让学生针对知识的核心内容进行一分钟的精练演讲,并要求演讲具有良好的逻辑结构且包含一定数量的例子,一分钟演讲不仅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同时还将所学内容相互联系起来,从而避免了学习的孤立性与片面性,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此基础上,微课程开始迅速发展。2008年美国圣胡安学院的教学设计师Penrose最早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也就是现在的“微课”,他还将微课程的概念解释为“知识脉冲”,经过研究表明,通过配合一定程度的作业、讨论、实践,微课程的学习效果完全可以与长时间的授课相媲美,甚至更好。

胡铁生(2011)将“微课”引入我国,对“微课”的概念、特点、分类、适用范围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自此以后,“微课”开始了在中国的蓬勃发展。随着“微课”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有关“微课”的教学专题网站迅速涌现,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微课”网站是2006年国外创建的可汗学院。在国内,最知名的平台是“中国微课网”以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网站。截止2013年6月28日,各地重点大学、本科等在内的高等学校1600多所、教师12000多名参加了“微课”的教学比赛。此外,另一个重要的国内“微课”平台是网易云课堂,目前,该网站开发“的课程数量已经达到了1100多门,且每门课程是由系列“微课”组成的,各个“微课”之间以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高级的进阶方式呈现。

三、基于“微课”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设计

计量经济学课程具有结构化、模块化等特点,即每一章节的完整性较强,包括性质、估计方法、检验等内容,体系较为完整,适合进行“微课”的设计。一节完整而优质的“微课”需要很多准备工作和开发工作,再具体到应用过程。就计量经济学而言,该课程既包括基本的理论方法,又可以应用到具体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中,与“微课”的设计理念高度一致。

与其他“微课”一致,计量经济学“微课”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分类,可以分为问答型、演示型、讨论式、实验式等类型;根据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式分类,又可以分为答疑型、解题型、证明型等类型;按照计量经济学“微课”的制作方式,则可以分为智能手机拍摄、专业摄像机拍摄、录屏软件拷贝等类型。

“微课”的基本要素包括6个方面:微视频,即“微课”的教学录像或者教学视频;微教案,简言之,就是微视频教学的教案;微课件,即辅助教学的素材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微反馈。通过统一的教学平台,采用“互联网+”技术,将这些资源综合为“非常6+1”,如图1所示。

如前所述,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前期储备知识要求较高,因此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吸收课程内容。经过对比分析各种类型的“微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可得,计量经济学最好应该采用“融合式”的教学模式进行“微课”的设计,即在计量经济学“微课”的设计中,基于“互联网+”的理念,根据胡新生等(2012)、孟香惠(2013)提出的一体化基本设计思想,将课程分成面授学时、网上学时两大主要部分,先通过网络课程让学生进行课前网上预习,然后教师进行课堂上的重点、难点讲解,最后再让学生进行课后的网上复习,回顾整个教学过程的全部内容。其中,相邻两个环节互为联系、相互补充,前一环节对学生起到指导作用,后一环节为教师和学生同时提供准确的反馈信息,计量经济学“微课”的教学步骤如下。

(一)网络课前预习

此阶段需要依靠学习者自己独立进行,一般是通过互联网将该阶段的“微课”放在教学平台上,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在网络课前预习阶段,计量经济学课程应该主要集中于对新知识、新内容的介绍,无需过于细致,但应对整体性和方向性的知识框架进行讲授,使得学习者大体了解所学内容的整体概念、基本思想、估计方法、理论模型等基础知识。此外,由于学习者的教育背景不尽相同,因此本阶段的内容还需对所授内容的前置知识点和问题背景进行回顾。同时,授课者应启发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思考,特别是适当讲授如何应用计量经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或者例子,使其产生学习兴趣。在课程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在课程中提出问题,或布置简单的预设任务,以便在面授时检查学习者的预习情况,提高预习效果。教师也可根据预习情况有计划地安排面授课程的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上课计划,更多地发挥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使得课堂教学更有效果,也更有效率。

(二)面授课中学习

将“微课”应用到计量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并不是让“微课”取代教师教学,而是把“微课”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教师围绕“微课”所授内容,引导学生进入W习情境,并且根据“微课”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解析,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思维方式,对于计量经济学这样一门具有较高适用性的课程而言尤其如此。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情况等进行课程内容的讲授、调整,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般而言,在面授课学习阶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或是对计量经济软件进行示范操作和过程演示,以及对例题进行讲解,从而学习者可以跟随教师一起解答问题,深入了解计量经济方法的内涵与实质。同时,在面授课堂上,学习者与老师可以进行直接互动,对“微课”所展示的内容与知识可以进行更为深入与广泛的讨论。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反馈,积极改进计量经济学“微课”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网络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阶段也是计量经济学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在课后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点进行反复的巩固与练习,学生才能全面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因此,本阶段计量经济学的“微课”内容以巩固和习题为主,基于“互联网+”带来的资源优势和信息优势,为学习者提供充足的复习资料与习题,并进行要点提示和分析讲解,以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对于吸收消化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对其提供开拓性和思考性较强的“微课”。

一般而言,学生在最初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学习中,接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就是经典计量经济学中的最小二乘估计方法。由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得到的估计量具有何种性质和优势,从而使得该估计量能够在计量经济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是学习者接下来会关心的问题。本文基于上述教学框架与“微课”特点,以经典计量经济学中单方程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最优线性无偏性质一节为例,进行了面授课中学习阶段的“微课”设计,基本内容列于下表1。

四、有关计量经济学传统教学方式的思考

(一)计量经济学传统教学的不足

鉴于计量经济学的学科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在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对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重视程度应进一步提高。基于目前国内各高等学校的教学情况分析,在实际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仍然以传统的授课方式为主,即以幻灯片演示、板书讲授为基础,采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或者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测验。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建设如何顺应时展,基于“互联网+”、“微课”等新技术和新模式做出相应改进,是非常现实并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在这一部分,本文将对传统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类典型问题进行思考,并进一步说明、验证计量经济学“微课”设计与微课改革的重要性。

由于受到课时限制,传统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主要涉及计量经济的基本方法与基础理论,如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而对于如何建立符合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现实的实证模型,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计量分析软件的操作却甚少提及。很多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后,只了解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概念、模型、性质、检验方法等知识,但并不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与经济预测。学生在进行本科和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时经常出现模型中变量选取、模型形式设定以及数据处理等问题,这都是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学生无法做到学以致用导致的。同时,目前大多数的计量经济学教材所提供的案例基本上只与本章内容相一致,不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而案例教学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在教学安排方面,传统计量经济学教学的课程安排与时长安排也并不合理,例如,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中设置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课时为54课时。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要求学生预先学习必要的微积分、概率论、统计学等相关知识,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往往发现,学生对一些先修课程的相关内容已经遗忘、甚至还未学习,对在计量经济学课程中需要用到的基本知识并不熟悉,导致该课程的教学在规定学时内很难完成。

虽然国内大多数高校在计量经济类课程教学中构建了多分类的教学体系,例如,根据讲授内容的深浅程度、讲授知识的范围将计量经济学分为初级计量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与高级计量经济学,但是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的规范、教学日历的制定、重要教材的建设与课程体系的设计还有很多不一致、不协调甚至脱节的地方。传统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授课时长一般为45―50分钟,授课时间固定,学生若由于某些特殊原因错过课程,则需进行自学,而自学中没有教师的指导和提示,在理解上将会存在很大困难。特别是,学生的理解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之间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导致学生学习上的不连贯性和无效性。

在教学手段方面,计量经济学授课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一般是“多媒体+板书”形式,以多媒体为主,例如在进行计量经济学课程讲授时,部分原理、定理的推导和演算过程中会存在大量的矩阵,不利于板书的书写,因此类似于这样的内容都使用多媒体的方式讲解。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教师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教师能够快速更新教学内容而不必书写板书,从而减少上课时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但是,计量经济学中多媒体教学方式使得教师不容易把握教学进度,不了解学生是否理解内容,在短时间内将不易理解的教学内容“填鸭式”地“塞给”学生,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不深,从而不能及时吸收理解所学内容。

(二)“微课”改革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优势

基于“微课”的框架下进行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设计具有诸多优势。首先,从教学内容上来讲,“微课”对于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内容更加宽泛,所授知识并不受到课时限制,因而不局限于理论推演与数学推导。更为重要的是,“微课”可以对传统课堂上无法或是没有时间传授的内容进行讲解,且讲解内容可以更加细致,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微课”内容可以作为教师面授课程的补充,学生既能够在课前对教师即将讲解的课程内容进行预习,了解课程整体思想,做好衔接;又可以在课后积极复习,以解题型和答疑型的“微课”内容为辅导,巩固课堂内容。

其次,计量经济学的“微课”教学能够满足不同能力、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需求。“微课”的教学更加方便灵活,对于不同教育程度与教育背景的学生来说,“微课”的内容更具针对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自由选择需要观看的“微课”内容。例如,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直接学习计量经济学课堂讲授的“微课”;而基础薄弱、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统计学知识的学生则可以先通过学习前置课程弥补知识缺陷,而后再进行正式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学习。相对于传统计量经济学教学,“微课”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持续性注意力。“微课”将授课时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在较短的时间里对某一突出知识点或难题进行系统、细致地讲解,学习者能够集中听讲,亩有效地实现学习目标,而不会感觉到课程冗长,信息接收也不会产生相互干扰。“微课”视频能够反复多次观看,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学习者不用担心错过的课程无法弥补,可以通过微视频进行自学,且学习内容一致,具有连贯性。

最后,“微课”以多种形式、丰富多彩地展现学习的内容,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偏好与学习习惯。“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这种呈现方式不仅可以将课程的重点全部展现到视频中,而且可以排除其他无关的视觉刺激,加强学习者对知识的记忆力。例如,可汗学院所制作的“微课”教学视频,画面中突出强调了一个黑板,没有教室和教师,只能听到老师对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也只能看到黑板上简练列出的教学内容。同时,“微课”运用了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与当前课程内容有联系的各类信息,例如影像视频、动画片段、音频、图片、文本等,均能够通过“微课”视频得以展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了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效果。

五、结论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统计学、数学多学科相互融合形成的交叉学科,在科学研究、社会实践、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具有科学性和普遍适用性,其理论与方法已经在社会经济的各个范畴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微课”这样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计量经济学适宜采用融合式教学模式进行网络课程的设计。本文以经典计量经济学中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线性、无偏性、有效性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微课”设计。另外,通过对传统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进行深入思考,本文发现以“多媒体教学+板书演示”为主要方式的传统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在教学安排、教学目标等多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与之相对,基于“微课”框架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设计和教学改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有效提高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效果。

如何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计量经济学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教学实践的重点内容。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微课”为基础,开发、扩展、充实计量经济学相关教学资源,丰富和完善计量经济学教学体系,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是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高等教育经济管理学科内涵发展的重要方向,值得教师、教学工作者进行深入思考与深度开发。

参考文献:

[1]Kee T.P.The One Minute Lecture.Education in Chemistry,1995,(32):100-101.

[2]Shieh,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55(26):1-13.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张同斌.高等学校经济计量分析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5,(9):103-104.

篇10

 

在应用型本科转型的背景下,随着海峡两岸的交流,大陆的室内设计怎么教育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通过台湾中国科技大学的课程教学方法及应用与福建三明学院进行比较,希望有些方法借鉴与应用。

 

一、室内设计教学计划、内容及目标

 

1.教学计划与内容。台湾中科大室内设计教育的教学内容是以围绕:①配合系里该年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②教师制订每一个设计命题的先前计划;③评审制度的建立;④学生对每次设计教育周期循环之后的学习效果四大部分的内容进行研究讨论。首先不同学期多个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目标以及社会发展问题及话题轮流命题,并且撰写评审标准及作品完成后达到的效果。然后学生与教师互选或者统一安排学生进入不同教师小组,教师根据自己组内成员的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台湾的邱淑宜也提出一般设计教育中牵涉六个层面:①设计教学目标与计划;②设计命题;③课堂教学方式;

 

④改图方式;⑤评图的方式与标准;⑥师资的问题。从教学目标的设计至设计内容的命题,及实施设计教学,以改图及评图的方式进行教学,而评图也是作为评量学习过程重要的一环,透过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课程计划的修正。六个部分的内容环环相扣、紧密联系。这个模式被台湾大多室内相关学科一直沿用与发展,成为设计教育中评断该学生是否适合于该项专业的最重要关键。

 

三明学院的室内设计通过培养方案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与内容。在教学思想上是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主要通过讲授室内设计的发展历史、风格、流派、设计方法,以及室内外表现方法等,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掌握室内设计的基础理论和设计技巧,并借助大量的课程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具体的表现手段和施工技术[1]。通过课程作业以及讨论及时掌握和调整教学进度,通过大纲制定教案,不同内容应用不同教学方法。课堂内容主要讲授为主,内容从理论层面到具体细节的具体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课程作业要求以图纸和模型完成设计要求。通过作业展览同学、教师的沟通提高学生自我审美能力及发现缺点与不足,教师通过作品及作品评价进行教学反思。

 

2.教学目标。台湾中科大空间设计课程中学生必需经由设计实作来体验与呈现空间;并在绘图、做模型与讨论研究分析的过程中,不时交替运用不同的思考模式,以熟练分析、演绎、组织等表现方式,结合设计价值观与专业知识来完成作品(邱淑宜,2002)。台湾的科技大学培养学生人文关怀、设计创新及实际动手能力的表达。

 

三明学院室内设计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强调人的需求是首先去了解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同时也是设计要解决的最终任务。根据市场和使用者诉求的改变进行教学目标来制定教学目标,实现培养的人才能够快速融入市场。

 

台湾中科大强调动手能力的操作,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三明学院学生能够将不同专业知识运用到空间设计中去,同时根据不同空间不同人的需求状况进行具体分析与设计,但在实作和对空间尺度的体验感受方面需进一步加强与提升。

 

二、课程教学设计及方法

 

1.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方法的引用。因为室内设计是含有多领域跨学科的不同问题,室内设计在开始计划之初,往往为非结构性且模糊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向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培养学生了解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及归纳总结能力至为重要。问题导向学习是一种另类的教学方法,它是让学生在真实世界的环境中,将所发生的实际生活问题形成案例,大家共同讨论,并提出问题解决之道。所以,学生不只是在教师传授中得到知识,最重要是在小组中学习(吴清山,林天佑,200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问题为核心,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台湾高校不仅将PBL作为每一节课的教学方法,同时它将此方法应用于整个的教学课程安排中。杨绍裘指出(2005)问题导向学习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PBL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与问题解决能力,故此种学习方式,对于像室内设计这类的应用设计科学而言,应具有相当的采用价值。而“问题导向学习”是由生活上的实际案例或是情境模拟为依托,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教学讨论,藉由案例中的分析研究,从中寻找问题,使得对问题的思考在广度和深度上更加全面,并思考解决问题方法(杨绍裘:2006)。

 

庄修田提出,因室内设计的性质与其他领域有所不同,因此根据“界定、发展、评鉴”教学模式来发展室内设计的PBL教学模式。①界定,本阶段主要在于制定学习目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诊断需求。学生在引导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经由头脑风暴进行问题的界定、分析与解决问题所需信息的探索、讨论。即教师根据主题(学习模块)设定学习单元,针对每一学习单元设定问题;PBL重视自我学习能力,同时也关注小组的合作学习,因此需要运用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批判思考、与教师讨论等方式达成学习目的;学生就各学习单元进行自学、信息搜寻、讨论,主要在于分析情境、理清问题,并延伸出相关概念;教师则为旁观者、监督者和评估者的角色,不提供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策略。

 

②发展,本阶段主要根据上一阶段的问题分析发展出解决问题解决的方案。首先,学生根据问题分析结果进行自我导向学习,教师则从旁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行动与发展,并提供相关信息。其次,根据获得的数据提出解决方案、讨论、分析问题是否解决,如否,则反复进行上项工作,并将各种图表及文字呈现。待解决问题后,对相似问题加以讨论,形成设计通则,以加强学习迁移的效果。③评鉴,本项目主要再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及结果进行反省与评量。在PBL学习过程中各步骤都需要不断进行检讨与评量,以便随时修正。课程结束后,教师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性评鉴”。对于学习历程的评鉴包括:搜寻资料的经过、独立学习的成果、主持、参与讨论及合作的情形、个人创意的发挥等。让学生以自我评鉴及同学评鉴方式,教师则提出“总结性评鉴成果”综合加以讨论,了解课程优缺点,作为改进之参考。

 

因此,教学的方式是以学生为本位,透过教师从旁辅助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可藉由小组的合作学习,及真实案例的题目操作,培养学生了解问题、问题解决的能力、主动学习研究、团队合作精神,并且发展多元的思考能力及创造能力;而评量的方式是包含学生整个学习历程,并纳入以自评及同侪评量的方式,促进学生自我的学习。评量结果不仅用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果,亦可用于课程的发展,并回馈于教学及学生的学习上,对于教学与评量的历程之间互相关系上提出看法。

 

问题导向学习的主要特征:①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②问题必须是学生在其未来的专业领域可能遭遇的非结构式的问题(ill-structured problems);③学生的一切学习内容是以问题为主轴所架构的;④偏重小组合作学习,较少讲述法的教学;⑤学生必须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教师的角色是指导后设认知学习技巧的教练(王千幸:1999)。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学生来主导整个学习的进行,建构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进而培养自我导向终身学习的能力,问题解决的技能,以及团体合作的方式。因此,PBL基本上建立在“合作学习”、“情境学习”及“建构主义”三种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吴清山,2002)。

 

2.不同教学方法应用。三明学院的室内设计基本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面对不同的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①设计初期才会用所谓“体验学习”,体验就是人们对个别带有激发兴趣点的事件的响应,是对某些事件的直接观察或是参与。“体验学习”意味着学生要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亲历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知识和情感。例如学生要到现场去量房感受空间带来的情感,并初步提出构思和想法以及会碰到的问题或者在给定的平面图中找一个类似的空间进行体会感受,以此进行情境设定。

 

②当具有一定的想法后会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的调查、阅读、分析、思考、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并在其间介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教学方法,这就是所谓的案例分析法。

 

③当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雏形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景指情形、景象、场景,即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状况。情景教学法是将课程的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在仿真的场景中,学生变得身心愉悦,很容易接受教学内容,由此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把学生分成甲方和乙方对作品进行阐述以及反问,以此提高他们的创意能力。④作业评价方面应采取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方式,鼓励学生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作品效果进行分析比较、讨论和评价。

 

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特征:①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②实作以学生将来操作的空间为导向;③学习内容以问题及人的需求为侧重点;④以体验、情境、场景、景象、情形为主轴框架,进行室内操作。

 

三、结论

 

教学内容上台湾中科大整个课程体系比较系统化,每一个教学环节层层联系,并反映及应用在教学目标上。在整个教学体系上应用问题导向学习教学,能够使学生成为主导,并且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培养了合作的能力。三明学院的教学内容偏重对知识点讲解,学生独立解决设计问题及创意能力的培养偏弱,这几年学校通过积极建设第二课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及获奖情况。在教学设计上,更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知识点并且能够熟练应用。其中教学设计中三明学院可以学习台湾中科大应用问题导入型,将“问题”作为设计题目来解决和创作,注重学生的能动性的发挥,更好地学好室内设计。台湾中国科技大学也可以把三明学院不同教学方法应用到基础知识体系的讲解上。

 

室内设计开始之初,首先利用各种直观可接触性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三维意识及空间的体验感,利用小户型来增加多功能空间(增补空间)来认识空间的三维识度及制图能力;其次利用关键词及概念利用问题导入型学习方法培养及训练想象力及创造力,如大师作品的再设计或利用大师作品提炼关键词进行设计。问题导入型教学进入关键阶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及创新型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社会实践的应用能力的灵活性。应用型大学不仅围绕地方的发展需求更要放眼设计能力强的大城市,做好新型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