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激励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07 18:0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学的激励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企业管理模式 学生管理 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一、学生工作企业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目前,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的指引下,高职教育健康蓬勃发展,规模上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传统的学生管理出现了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大;学生管理指导思想、方法、手段滞后;学生管理队伍不稳定;缺乏专业课教师担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问题。另外,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以及学生的职业定向性等因素都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要引入企业管理模式,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培养成为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积极推进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高职教育类型特征的重要举措。学生工作企业化管理的本质就在于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二、企业化模式下的学生管理体制
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自然班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基层单位。班级管理直接关系到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是否能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一)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需要
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在思想上还没有能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人生观和是非观,而且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生活能力较差,个人理财能力弱。同时,个性也较为自主、独立,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冷漠,集体观念淡薄。针对这种情况,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管理学生,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创业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习惯,服从企业管理。
(二)创新班级管理模式的需要
当前,班级管理沿袭传统的管理方式,大多采用灌输式、指挥式、压迫式的管理,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不高,远远滞后于企业管理。正是出于这种考虑,笔者提出将企业管理模式引入班级管理中去,实施班级企业化管理,就是把一个班级模拟成一个公司,借鉴企业管理中的部分先进理念,创造和模拟企业情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管理氛围,尽快跟社会接触,跟市场接轨,提前实现向员工角色的转换,真正做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
三、班级管理引入企业化模式的内涵
现代公司制度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和控制体系,部门类别及规章制度配套适应。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借鉴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一)引入企业组织结构
按照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引入公司管理模式的组织结构,班主任应把班级管理模拟成一个企业管理模型,帮助学生建立班级与企业的对应关系,班主任要让学生明白,应把自己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学会人际沟通、协调、组织等技能,学好专业知识技能,才能适应未来的企业。在班级干部队伍建设中,班主任应采用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模式,在班干部任用上采用自我推荐,然后以竞争方式聘用。班主任聘班长,班长聘中层委员,实行层层负责制。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班干部采用竞争上岗(根据个人量化考核成绩、学习、工作成绩、同学民主选举、班主任综合考核),让每位同学积极参与,公平、公正,使每位同学都有锻炼机会。通过班级干部队伍建设,形成良好的班级团队精神。
(二)引入企业管理规范
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全体员工行动的规范和准则,是企业管理机构正常运转的根据和保证。企业的发展壮大与成功,都离不开一套系统、科学、严密、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为积极稳妥地运营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必须引入企业员工管理、民主管理、奖惩管理等规章制度。结合班级管理的实际,制定一些与企业相似的《考勤制度》《奖惩制度》《干部选择、任用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器材赔偿制度》《员工手册》等系列文件。这样,整个班级的管理模式发生了转变,评价方式和激励机制也发生了变革,给师生双方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奇感,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共同参与班级管理的兴趣和激情。
(三)引入企业竞争机制
企业导入市场竞争机制,能更大限度地激活员工的竞争意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达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效益的目的。在班级管理中,一个班级在学校的诸多班级中有着良好的形象,能够“产出”更多更好的人才,在班级内部也必然产生一个良好、公平的竞争激励机制。例如,在班级管理中实行班级干部“竞争上岗”机制,可以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改变管理的角色认定,让学生在公平、民主的气氛中发展自我;在班级中实行班级干部“末位淘汰制”,按照“能者上,劣者下“的运行机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有利于学生提前进入竞争状态,以适应将来就业后的工作和生活。
(四)引入企业质量管理
班级管理也应是全班同学的参与而非少数几个班干部。质量保证体系应由“计划—实施—检查—督促—反馈“环节构成。这一理论提示在班级管理中也要一环扣一环,缺少任何一环都是不行的。例如,制订的班级工作计划、班规、考核规定等等,如不及时进行检查、反馈,就等于一纸空文。所以,对于实施的计划、班规等,每天都有检查、每周都有统计、每月都有讲评,并依据考核规定进行加扣分处理,奖罚到人。每周召开班会,对工作进行总结,指出不足,及时找个别违纪学生进行谈话,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使班上出现的问题能尽快解决。
(五)引入企业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经营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的总和。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心理和行为有着巨大的凝聚、规范作用,它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方向。甚至有人提出,企业文化将成为未来企业的第一核心竞争力。
在班级管理中,应吸纳企业优秀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如市场竞争文化、诚信和谐文化、团队协作文化、创业创新文化等,强化诸如诚信、守纪、敬业、团结等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学生作为企业的“准员工“,在校内感受到的是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接受的是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领悟到的是企业的严格管理和企业的文化内涵,这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四、班主任应成为班级企业化管理的实践者
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员工,其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工人生产优质产品,进而获得高效益。而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学生自身就是班级的“产品”。“产品”是通过教师的劳动作用与“产品”本身心灵内的优化共同创造出的特殊优质产品—人才。班主任是班级企业化管理的具体组织者、实践者、推动者,这就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班主任应树立强烈的企业管理理念。班级企业化管理需要营造仿真的企业氛围,班主任负有重要职责,所以必须学习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从教育管理向企业管理转变,尤其要运用人本管理的教育理念。
其次,要加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学习。班主任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迫切要求班主任既要掌握企业管理的知识,又要熟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既要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既要有鲜明的时代感,又要有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
第三,构建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实行班级企业化管理以后,师生关系应更为平等、民主、和谐。老师作为“公司负责人”与班主任相比,要做的事情更多。工作中,需要与“总经理”、“副总经理”商量;“员工”的思想动态也要随时掌握,相互之间需要融洽配合;考核、评优、奖惩等都需要听取“员工”的意见,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打造企业文化来塑造核心竞争力。作为日常工作的支持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应该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领头羊”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及“员工”进行导向。
五、总结
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对人才培养和维护高校及社会稳定方面起着积极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教育迫使高校学生管理者要不断研究、探索和实践高校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新思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工作方针,坚持“育人”的工作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学生管理工作集教育、管理、服务、指导、咨询、维权、关爱为一体,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坚持不断学习借鉴优秀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成功的作法,把相关管理经验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结合各高校的校情和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创新实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使之在人才培养和维护高校稳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进.从学生事务管理看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J].党史文苑,
[2]郑军.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优秀硕士论文
[3]马真.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C].优秀硕士论文
[4]高文洁.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日常管理[J].交通高教研究.1998,第3期
篇2
1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概况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预防、急救于一体的省级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医院占地7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万余平方米,设有临床、医技科室84个,开放床位2800余张,医学力量雄厚,有多项重点学科和医学实验室,在医疗行业深有影响。医院在提高医疗技术的同时,注重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努力向现代化医院看齐,为医生及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和住院环境。在此基础上,医院还与枣庄市立医院、山东省警官总医院等80余家医院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逐步形成了以技术服务为核心、多种医疗资源优势互补的健康服务链,同时探索集团化建设,联合曹县人民医院、成武县人民医院等6家地市医院成立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集团,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医院定期派专家到合作医院进行业务讲座、门诊及手术指导等多项工作,免费接收基层医院进修人员,针对合作医院的特点举办业务技术交流,同时对医院基建建设进行技术指导,培训管理人员。
2 管理理念与方法在医院建设中的应用
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在医院建设中尤其重要,正确的理念和方法对医院后期运行及维护能创造多种便利条件并能够良好地控制建设成本。
电是医院建设及运行的心脏,要从基础建设及后期运行全过程考虑。定位好医院建设的功能部位和重点环节,对建设和运行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重难点工作排布项目建设的工序及工期。同时对建设方案甄选、分析成本因素、降低项目造价并提高建设品质,做好理论分析为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前期做好设计定位,以管理者的角度全面考虑,从建设、使用、运行维护全过程考虑。针对工程建设的每个重点环节和日后医院运行维护的环节入手,层层推进,对医院基建做到精准定位。从医生、维护人员的日常实践中了解掌握前期项目的优缺点及改进部位,有针对性地克服不足来提高服务品质。同现代电气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了解电气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掌握产品的优缺点,对医院建设中所需设备材料精确选材,在招标及选材过程中把隐患杜绝,避免在后期的联动运行中出现问题,保证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选择了好的产品还要考虑运行的方便,這就是统一性。产品的统一性带来的其他优越性是便于各个工程的相互关联,因为,不同产品不具备相互的兼容性,每个产品都有其自己的特点,例如设置医院消防总控室、设立中心配电室、把各个楼的信号统一接入总控室,便于管理,减少值班人员,这就需要产品的相互兼容,特别是一级用电负荷及含消防功能的设备尤其如此,达到基建与运行维护有机结合,切实保障了医院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
对参建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认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为工程建设做好技术支持。首先定期对维护人员已掌握的技能进行巩固培训,熟练运用工程设备。其次,采用的新技术、新产品要对维护人员进行培训,让其能够及时准确地接受新事物,提高应变能力。最后,统一储存备品备件,便于紧急维修,保证快速处理突发停电事故,保证医疗安全。
3 安全是医院后勤管理和基建管理的主基调
科学管理的前提是安全,抓好安全管理是医院基建与后勤运行最有力的保障,这是作为管理者要首先关注的问题。项目建设过程中,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对各级管理人员及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工作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安全:
制定安全制度和措施,充分保证施工现场的人员、材料、机械及建筑物处于安全状态;安全管理动态管理具有持续性;安全管理需要做到现场人人管安全;安全与文明施工相辅相成。
针对以上方针,制定安全管理零容忍。项目部组织总包、监理及各参建单位对零容忍学习和考试,设定监督考核责任人,排查安全隐患;并在项目部办公室、会议室、大门入口处等醒目位置设置悬挂零容忍图牌。要求总包监理单位对各岗位职责量化,制定考核指标,定期检查,根据检查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奖优罚劣。对现场的三宝四口五临边加强管理,杜绝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项目部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完善楼层内消防水系统及临时消防器材的配备情况。根据施工进度,项目部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应急救援预案交底,提高项目现场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组织工人开展各类应急救援演练,掌握基本的逃生自救能力。项目部定期组织危险源清单的修订工作,根据工程进度完善危险源的辨识,组织危险源清单交底,重大危险源施工实行旁站监督制度。项目部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审批手续,定期组织电焊工培训及教育,严格落实四不动火相关规定,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前,需上报工人身份证及焊工证原件,审核后方可开具动火证。
安全怎么抓、怎么管都不会过分,通过以上制度及管理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医院建设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确保了医院建设的顺利进行。
4 技术是施工管理的立足点
科学管理理论是一个综合概念,管理好是一方面,技术支撑是科学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外行很难管理好内行,施工方、监理等都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医院的基建管理者需具备极高的专业素养,要有一定的技术底蕴和实干经验,要对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有所研究,从项目开发建设的全盘着手,才能在施工管理中游刃有余。平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吃透施工规范和施工工艺,控制好施工质量。加强管理水平,协调好设计、监理、总包单位在项目建设中的分工配合,以设计为蓝图,以监理为龙头,实行监理问责制,严把质量关,更好地服务于项目建设。
同时,管理还要从自身做起,亲力亲为,经常到施工现象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监理或施工单位,并做到有效监督,积极管理,真正地抓好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完成工程的建设工作。
建设过程中,发挥项目管理的作用,督促指导各参建单位按照设计方案及理念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都能落到实处。监理在工程建设中起监督管理作用,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树立监理单位的权威性使其完成甲方赋予的权利。但对于特定工作同时又要约束监理的权限,在工作中监理的一些决策应及时和甲方沟通并征得同意。针对某些工作,可以利用专题会议的形式,召集设计、监理、审计、甲方等参建单位负责人共同探讨决定,避免监理单位出现滥用职权、损害甲方利益的现象。
设计对工程建设至关重要,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前置,有一个好的设计单位、好的设计师也是工程建设的保障,由于设计师的思路不同,往往会造成一个医院几个设计理念,所以,把好设计关及提出完整的设计任务书也是建设管理者必须做好的课题。
5 质量是基建正常运行的保证
篇3
关键词:高校 教务管理 工作效率 方法探索
一、引言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如果延续扩招前那种统一管理、覆盖面过大的模式,会面临更多困难,很难取得管理的实效,因此高校纷纷寻求以二级管理之路来提高管理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二级学院教务管理机构将承担比过去更多的任务和职责,对于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探索如何使得二级学院师生对教务政策有所了解,并积极配合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进而使得教务管理更为高效。
二、日常教务管理中容易存在的问题
1、任课教师方面
随着学生的扩招与新专业的成立,各高校及学院的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对于教师的要求越发多元化,教师自身也承受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教师对自身的专业知识比较了解,但对于教务规章缺乏了解,认为老师的职责仅限于讲台上的课堂时间,对教务的各类通知缺乏配合度,也往往容易造成一些低级失误。
(1)期初的工作中,收集下发各类资料难度较大,这些工作经常会因为个别教师的拖沓而持续很久才能完成,需要教务员反复催促,一直占用教务人员的“思想内存”。
(2)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事需要调课时,认为自己通知了学生离开教室并与学生商量好补课时间即可,而不填写调课申请表备案,结果造成教学差错或事故。
(3)在期中的工作中,需要教师确定自己授课的考试方式,个别教师的拖沓会使环环相扣的教务管理环节发生断裂,对下阶段工作造成影响。
(4)在期末,对于教务安排的监考工作缺乏思想重视,认为监考比讲课容易得多,站在考场上是走过场,缺乏对考场秩序的掌控和发现学生作弊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在监考时不认真履行职责或临场换人的情况占比较高的比例。
2、学生方面
(1)选课的混乱。在学分制下,学生的在课程选择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性,每学期选课一般安排在学期中后阶段周进行,届时所有学生将在教务管理信息平台上完成下学期所有课程的选课,一旦错过,即便下学期全程参与了课堂学习,但是由于没有选课数据,教师将无法完成考勤,学校将无法安排考场,学生也将无法获得成绩。每学期,都会有大量学生落选或错选,隔三差五前来二级学院办理补选,如果同意他们补选,会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秩序,如果不同意他们补选,学生又将陷入无法正常获取学分的境地,很容易陷入留级的边缘,因此学校在管理上也处于两难境地。
(2)学籍变动的复杂。1-3年级学生在9月份开学后升学时可能由于上一学年的学习遭遇较多课程未通过而留级;并且为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一些高校对于4年级学生在上下学期之间也设置了一个留级条件,即如果在步入大四下学期时仍然拖欠一定学分,也将留级。同时,一些高校还允许部分优秀学生在大一年级时转换专业;并且,每年都会有在校大学生参军入伍或者退伍回校继续学习。而实际情况是,不仅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存在差异,即便是同一专业的不同年级之间,也会因适应专业发展而做课程设置的微调。因此所有这些学籍有变动的学生都涉及各自所学专业的重新设计。
3、教务管理者方面
(1)工作强度大。教务管理工作的工作内容决定了工作性质是连续且繁琐的,每学年周而复始地进行各项日常教学活动,仅上下两个学期之间因为新生入学或老生毕业而有些许工作上的差异,一般很难有十分显赫的成就。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长期以往会使教务工作人员产生倦怠心理。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各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很大,甚至缺编,由于教务管理工作是个连续的过程,如果工作人员频繁变动或缺编,会对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2)上级指挥者多。在一些高校的二级学院行政编制上安排上,教务员隶属于二级学院的办公室,没有独立建制。既受教学院长也受学院办公室主任的领导,既要从事教务管理工作也要从事行政琐碎的事务,除此以外,由于教务员是学校教务处在二级学院的联络员,学校教务处的任何一个科室都可以直接给教务员派任务,基层教务员往往应接不暇,顾此失彼。
(3)待遇低。在教务管理者尤其是一线教务员的工资、津贴及待遇与教师及其他岗位人员相比较低。并且缺乏晋升的机会与岗位。这也会引起教务员的心理不平衡,对他们的工作热情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提高教务管理工作效率的途径探索
1、任课教师方面
(1)与任课教师多沟通多交流,增强教务政策的宣传力度。利用每学期全院大会的时机,穿插教务政策宣讲板块,对当前面临的工作进行讲述,让老师清楚每项看似独立的工作与前后工作之间的联系,可以结合一些实际案例进行生动分析,从教训中获取经验。周而复始,使任课教师耳濡目染了解各项写在纸上刻板的规章,也了解教务人员的幕后工作,达到相互理解,提高思想认识。
(2)设计符合自身教务管理实际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对一些工作进行流程再造。之前,一项教务工作的落实往往经过如下程序:教务处相关科室――二级学院教学院长――教务员――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任课教师,信息反馈起来同样也要历经相反的流程,传导机制过于冗长,既会降低工作效率,也会造成信息的失真。二级学院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设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使得任课教师可以直接向教学院长反馈信息,比如一些需要任课教师单个申报的考试方式汇总、免听选考答疑安排、教材的征订、毕业论文导师配备等工作,都可以在类似系统上进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3)利用现代网络与通信工具,将信息及时快捷的传递。加大对学院网站的建设与信息更新,转发教务处的各类通知以及二级学院自己的通知,之后再利用手机短信群发,通知老师去看“通知”。
2、学生方面
(1)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务培训讲座。可以每学期分两次开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讲座,以年级为单位,一次可以在首日教育时进行,另一次可以在选课前进行。可以由学院资深教务管理者主讲,与每位学生近距离接触,让学生直接获取信息。使每个学生至少有4次听取讲座的机会。
(2)兼顾共性中的个性。除了对全体学生培训外,对于因留级、转专业、退伍、入伍而造成学籍变动,专业计划需要重新设置的学生,建立“教务档案”,开设“专家门诊”,面对面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3)与辅导员老师通力协作。与传递信息给任课教师类似的,当把教务通知或信息传递给学生时,也需要辅导员老师的协助。可以在通知时,有选择的将涉及到学生的通知转发网址链接给辅导员,请他们利用飞信、QQ群等通信平台,快速转发给所带班级的学生。
3、教务管理者方面
(1)利用资深教务管理者“传、帮、带”让新进教务管理者掌握良好的业务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必须熟知学校和院、系的各项教务管理制度;把握各项教务管理事务的工作要点;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务员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只能善于总结,勤于笔耕,做“有心人”才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2)合理解决教务员的人员编制与机构设置问题。高校可以通过调研、科学研究等手段来确定二级学院教务员的合理编制。首先按照科学的比例配置二级学院教务员人数,减轻工作负荷。其次,让教务员从办公室管辖中独立出来,设立教务科,保持工作的单一性。因为从学校层面而言,校办、教务处各司其职,那么在二级学院层面,学院办公室、学院教务科可以对口上级两个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四、结束语
总之,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任课教师、学生、专职教务管理者三位一体全员参与,提高认识,是高校“以教学求生存,以科研求发展”的基石。
参考文献:
【1】 魏伟 高校二级学院教务员工作实践与思考 改革与开放 2009/4B
【2】 潘华 魏伟 等 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7月(上)
【3】 潘华 魏伟 等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全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电力教育 2009年4月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上海电力学院2011年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11429)研究成果之一并受该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魏伟,男,安徽省马鞍山市人, 1979年6月出生。获得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中级职称。现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办公室副主任。
潘华,男,上海人,1976年出生。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副教授。现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篇4
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中,经济管理类专业是一个统称,其中主要包括:财务、统计、经贸等学科,而在每一学科的具体教学中统计学都是学生要学习的基础知识之一。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相比,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具有专业性强、系统性强、实用性强等特点。从学科设置的角度进行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统计信息获取、显示、描述,以及综合分析的专业学科。目前,国内经济管理专业在统计学教学方法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弊端和问题,多数教师往往把统计学课程单纯地看作是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热衷于基础知识的讲授和繁琐公式的推导严重忽略了统计学的工具性和应用性,削弱了学生思想方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流于空洞、枯燥、乏味,进而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偏离了课程培养目标,教学效果和质量也不理想。要扭转目前统计学的教学现状,教师要认真的对教学方法问题进行反思,并且不断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以摆脱和改变现阶段的统计学教学“困境”。
1.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中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各行业、各领域在管理工作中对于统计学的重视,需要大量具有较高素质的统计学专业人才。目前,在国内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已经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完善,并且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为推动统计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1讨论教学方法
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应用的讨论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中心问题相互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活跃学生的思想,便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例如在讲解统计的概念时,向学生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什么是统计?“统计”一词有几种涵义?为本文由收集整理什么说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什么是标志和指标?它们有何联系和区别?什么是统计总体、什么是个体?它们之间有何联系?统计学与其他学科有什么关系?层层设置疑问,让学生展开讨论,表述自己的看法,讨论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各种意见及其分歧,为学生梳理出了解答问题的不同路径,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辩论和思考,帮助其得出自己的结论。
1.2对比分析教学方法
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应用的对比教学方法是将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含义进行直接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别与内存关系,然后进行分析。例如在讲解时间数列的计算时,通过时点数列与时期数列的比较,得出两者之间的三点不同,即:是否具有可加性、与时间的长短有无关系、是否是连续登记取得,以此作为时点数列与时期数列的基本判断方法。
1.3总体框架结构教学方法
为了使学生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一些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名词、概念,框架结构法的应用通过框图将各知识点的内在关系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然后逐层展开加以剖析,提纲挈领地板书框图中名词的特点与作用,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语言说明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异同。采用这样直观清晰、凝练简洁的框图教学,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1.4实践式教学方法
实践式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如专题研究、社会调查、提供咨询、参与企业管理等方法,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活动,通过对实践过程的讨论和实践总结的书写,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事件,设计一套调查方案,通过调查方案、调查方法的设计让学生理解了统计调查的内容,通过对搜集来的材料的整理让学生加深了统计分组、组中值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
2.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方法应用效果的途径
2.1注重现代先进教学技术的应用
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先进教学技术的合理应用,并且加强对于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科技的发展为统计学的教学和应用带来了快捷和方便,主要体现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统计软件的应用,在统计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公式、枯燥的数字变得直观生动,可以在课堂上使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资料,可以展示复杂的图表,将图表的制作过程演示给学生,加深了学生的感官认识,也节省了板书时间;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使用图表、声音、文字、色彩、动画等形式传输教学内容,不但可以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把握尺度,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每一节课的时间,合理编排讲课内容,做到严肃活泼、有主有次,形成交流互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2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与“学”中,学生掌握的知识只局限于应付考试,并没有真正理解消化,加之所学的课程之间缺乏衔接,往往在实际问题面前茫然不知所措。因此,统计教学的改革应立足于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应考虑其专业特点,把握社会经济动态及实际应用组织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脉搏,培养具备一定统计理论知识、技能,能在社会发展变化中活学活用、不断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2.3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统计学的实际应用背景
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开设统计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种正确地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规律的理论、方法,解决的是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要求教师明确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专业及应用背景组织教学,要时刻关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善于使用统计方法分析这些问题。对于概念公式的掌握,强调理解和应用,有的放矢,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的适应性和应用性。
篇5
关键词:光电工程;计算机信息管理;兴趣驱动;任务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125-02\ 一、现阶段光电工程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有价资产,而计算机信息管理作为数据应用的基础也变得日益重要起来[1]。但是,多年以来光电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一直注重数理基础的培养,计算机信息管理技能的培养相对较少,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一是学生在思想上没有认识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不了解光电专业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的紧密联系。二是学生在行动上没有将充足的精力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多数学生仅仅靠上课听讲,课下并没有有效地复习,因此学习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三是多年以来计算机信息管理课程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新时期学生的兴趣点把握不准,致使学生认为该课比较枯燥,使得教学效果不太理想。随着光电工程方向各种数据的积累,相关单位迫切需要具有计算机信息管理能力的毕业生。为此,本文从光电工程专业特点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兴趣驱动的计算机信息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打下基础。
二、基于兴趣驱动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教学方法
(一)兴趣点的发掘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他便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力求揭示其中的奥妙[2,3]。现阶段学生的兴趣点都直接或间接的源自于互联网,而互联网上的热点,变化迅速,此起彼伏。伴随着我国“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互联网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在计算机信息管理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联系网络热点事件,解析热点事件背后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基础性作用。转变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机信息管理在光电工程方向的重要应用,使学生明白计算机信息管理已经渗入到各个领域之中,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教师是学生兴趣点的启发者[4],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挖掘学生的兴趣点,结合网络热点事件,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以计算机信息管理学科特点与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和魅力去感染学生,融抽象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强烈兴趣,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一个强烈的“我要探索”的境界,从而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二)兴趣点的培养
要使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兴趣长盛不衰,学习的动力源源不绝,形成学习计算机信息管理的良性循环,关键是要让学生感到学习计算机信息管理“有用”,这种“有用”不仅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指在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道路上有用。能让学生学以致用的知识才是真正掌握的,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
光电工程方向的学生比较重视数学、物理以及英语等课程的学习,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其原因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光电方向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的紧密联系。学生行动上没有将充足的精力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多数学生都是仅仅靠上课时候听讲,课下也没有有效地对课程进行复习,致使学生兴趣点全无,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学生具有一定兴趣后,然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获得信息进行思考,同时,转变了课堂中的学习气氛,对学生思考后的问题进行解析,更大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巩固深化对概念的理解,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一步一步进入问题驱动阶段,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兴趣点能较长地维持,关键是培养学生做事要有始有终,有恒心,有毅力,这也是每个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重要方面。学生能学、爱学、会学,便为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学生兴趣变化大,做事缺乏恒心,情绪易于变化,因而很多事做起来不能持久。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坚持学”,不断地鼓励,适时地点拨,有意正确引导,长时间维持学生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兴趣。
三、基于兴趣驱动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教学实施
(一)基于任务的兴趣强化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通过给定学生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让学生在解决任务中学习,能够大幅提高学生成就感,强化学生的兴趣[5,6]。实施基于兴趣驱动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任务,让学生在任务中进行学习[7]。
随着近年来光电工程领域技术的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数据也大幅度增加。因此,可以利用光电工程领域实际数据管理需求,设计任务,让学生进行解决。为此笔者将过去科研项目过程中生成的光电工程方面的数据以及一些需求作为学生兴趣强化的任务。在过去的十年中,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先后承担了国内多家光电工程研究院所的数据库管理项目,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可以很容易得到大量的不同难度的任务。
以通常的光电工程领域的数据为例说明典型任务的构建。通常光电工程领域的数据主要是图形图像数据,视频数据等。图形数据一般是指一些简单的、规则性的几何形状。图像数据是指图画、照片之类的静止画面。视频数据是指动态图像,由一系列静止图像组成的序列,也是一种时变媒体。一般的视频数据中还包含音频、图形、图像或文字等视频数据。因此如何对光电数据进行分类,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模型抽象。如何设计数据表和字段。如何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等方面都可以分解出一系列的任务,供整个教学过程中应用。
(二)课程考核
传统的计算机信息管理课程的考核主要以闭卷考试为主,辅以平时成绩作为补充。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作为高校毕业生的一项必备技能,计算机实践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计算机信息管理的考核要更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在平时学习中要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包括每次学生完成任务所得到的评价和上机测试。学期总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是包括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上机完成任务情况、任务总体完成情况、课上反映情况和上课出勤情况五个部分,占总成绩的一半;考试成绩是学期末进行考试所得成绩,也占总成绩的一半。另外,试卷考试内容也不是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在试卷中减少了理论性、记忆性内容的考核,加大了综合应用内容的考核。
通过笔者所在学校对光电工程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课程两年的试验,学生的计算机信息管理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且有一批学生以计算机信息管理为基础申请得到了国创项目的资助。通过笔者课后的调查回访,发现兴趣驱动教学方法能够大幅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课程的学习效果,对于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乃至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亚利,韩卫媛.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30:114-116.
[2]Shen Bo,Chen Ang,Guan Jianmin. Using achievement goals and interest to predict learn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2007,75(2):89-108.
[3]郭戈.关于兴趣教学原则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12,03:119-124.
[4]赵兰兰,汪玲.学习兴趣研究综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107-112.
[5]李占宣.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0,(12):52-53.
[6]岳淑玲.任务驱动法在“SQLServer数据库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3,20:149-150.
篇6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及方法
“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相对于以往大学生有了很大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学生特点。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新经验,成为广大管理者的新课题。
一、“90后”大学生的特点
(1)更为理性化的一代。“90后”变得不仅更加理性务实,而且更加开放坦然。面对巨大就业压力,他们的择业观念更加实际、更加灵活,面对异常激烈的职场竞争,他们的心态更加冷峻、更加淡定。
(2)更为人本化的一代。“90后”的价值观中人本化取向将是极其鲜明和强烈的。更加热心公益事业,更加反感对人性的扭曲和人格的变态。
(3)更为个性化的一代。中国社会正在从同质社会向异质社会变迁,以弹性的、多样的形式传递文化的异质社会,所塑造的则是自律人格。自律人格的特征则是它的个性。
在为了生存层面的生活中,多获得一些资格证书,比多读一些哲学书,更加实用。更加娱乐化的一代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似乎一切社会生活领域都被娱乐化机制所渗透,娱乐本身也成了一个产业。娱乐社会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娱乐明星产生的周期缩短,而且表现在娱乐成为一种大众共同的消费品。娱乐从一开始便成为“90后”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不仅如此,他们还时常引领社会的娱乐潮流。
二、做好“90后”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议
1.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科学管理机制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给予学生相对自由的空间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以往的学生管理主要是命令式的,学生管理者具有绝对的权威,而现阶段“90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喜欢竞争且个性独立,他们希望被尊重,不喜欢被强迫接受某种观点和理论,提倡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学生管理者应担当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学习和工作的方向,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给予提示和警告。
2.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体思想差异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以道德宣讲、理论灌输为主要的教育方法,对思想上存在偏差的学生应积极了解并以朋友的角色沟通交流,建立相互信任,让学生愿意接受劝慰和指导。
3.规范管理,完善制度
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做到与时俱进。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告诉学生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让学生懂得怎样为人处世,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实践、创新的氛围。将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放在首位,在管理工作中学生不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积极有效的解决。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对学生管理工作产生信任感,愿意积极配合学生管理工作。
4.开展寝室互动活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寝室的管理与规划,有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形成,树立良好的学风。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有相当部分学生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寝室里度过的,他们不仅在此学习、休息,而且在此就餐、娱乐、交流思想。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应经常深入寝室,组织学生开展互动活动,让学生感到亲人般的关怀和温暖无时不在,使大学生在良好环境下健康成长。
5.强化管理队伍,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在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方面,要严格要求学生管理者,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工作职责,建立完善的工作监督体系,还要在工作、生活上关心他们,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同时要大力加强学生管理者的培训和学习,经常安排他们参加各种业务培训活动,提高业务水平。
对学生的管理应该走全员化的道路,教学是核心,管理是重心,缺一不可。“90后”大学生个体意识强,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观念模糊,仅仅依靠少数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很难做到真正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90后”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迅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其心理特点决定其需要情感关怀。他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追求自我管理,力图摆脱父母、学校的束缚,但独立对他们来说又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面对难以应付的现实复杂的实际问题,又表现出对父母及学校的依赖,体现独立与依赖的矛盾性。同时,他们善于学习,情感奔放,求知欲、成才欲望强烈,有时豪情万丈,有时又消沉沮丧,信念、意志力呈现不稳定状态,这就更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抛弃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角色定位,双方以人格上的绝对平等和朋友的关系相处,这会给管理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7.加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生管理的最终目是要使学生先“成人”后“成才”。“90后”的大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缺乏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经历,缺少生活的磨炼。学校是他们从父母庇护下走向社会的第一个舞台,他们不仅需要在这里学习到服务社会的知识和能力,更需要首先在这里成长起来,成为一个人格健全、能够面对各种社会挑战的合格的社会公民。而这一切就要求我们教育学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谢教师赐予我们知识的力量。培养学生具有感恩的意识,能促使学生在以后的社会上成为对家人、朋友、社会、国家负责任的人。
8.健全高校学生诚信管理体系
诚实守信的重新建立不能完全寄希望于个人的道德自觉,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制度、机制和环境的强有力保障。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仅依靠学生的自律方式是不够的,必须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信用体系和相应的奖惩制度,从规章制度上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诚信行为,采取奖惩并举的手段,促进学生的道德自律和制度他律,遏制诚信缺失行为的发生。各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诚信管理机制的几种做法。
(1)建立大学生诚信电子档案。建立学生诚信电子档案后要进行动态管理,时时更新。学校在管理诚信电子档案时,要有专门的负责人员,访问权限也要逐级设置。开放学生诚信信息给用人单位查询时,可以设置一个独立的账户给用人单位的专门人员进行登录查询,也可以给他们一定的权限对学生诚信进行补充。
(2)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有了学生诚信电子档案,学校也要有相应的诚信评价机制来对学生的诚信进行评价。依据诚信标准对大学生诚信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制订一份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实现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价。
(3)完善的大学生诚信行为监管制度。制定奖惩制度时,要以奖惩为辅教育为主作为指导精神,制订一些奖励措施。因为奖励措施对学生来说比较有吸引力,奖励措施主要是在校内树立诚信典型,针对典型的诚信个人、诚信集体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诚信行为本来就是每个学生应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即使没有奖励也要遵守。制定一些严厉的惩罚制度。惩罚制度对学生有一定的威慑作用,学生会因为害怕受到某些方面的惩罚而不敢实施相应的失信行为。
大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各部门共同努力多了解“90后”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想现状。新时期教育面对的问题较多,我们在探索和试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要继续积极努力地寻找更加有效的学生管理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朱立华.美国学生管理模式探微[J].科教文汇,2007,(2).
[2]张宝君.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探微[J].学工视窗2009,03.
篇7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规矩”对学校工作而言,就是学校的管理制度。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学校管理制度是实现学校职能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学校管理是一个复杂工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正常运行的保障,也是学校走向法治的必由之路,可减少减轻很多不必要的校长负担,克服“人治”的负面作用。缺乏了必需的学校管理制度,学校教育教学就不能正常运行,可能会导致学校教育秩序混乱、一个校风、学风良好的学校,必定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制度以及强有力的执行渠道,而身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就算工作辛苦些,也会感觉到教学生活每天都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快乐。而一旦学校的制度只是悬而不决,只是空摆的花瓶,就算工作量比较轻,那也很难获得多大的工作快乐和成就感。
一、作为管理者,要想实现有效的管理,首先要提高自身水平
不论是业务能力还是个人素养,服众方有公信力。作为管理者,提高自身水平对于整个学校的带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领导能力和管理的能力的提升也要求管理者要不断学习,不断取经,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吸收能力和消化能力。这种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单位计划推进,各项工作良好开展的保障,也是单位老师和职员提高水平的参照系。因此,领导者要善于学习新的知识,增强学习意识,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并能学以致用,提高科学决策和指导实践的能力。
二、作为管理者,要谨慎言行,处理好和老师的关系
在学校里,教师是一个学校的中流砥柱,是链接学校和学生及其学生家长的桥梁,教师和管理者的关系处理情况,也会影响学校管理工作。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校长做为联校的一名中层干部,做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中间人,每一句不恰当的语言,每一个不准确的意见,都有可能影响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影响到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影响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领导作为管理者,要主动积极的通过多种方式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可以利用学校会、教师教研会或者听课观摩评论等交流,也可以利用便条、电话、短信、网络等形式及时地与教师互通信息,更多了解教师对学校的意见或者建议,当然,交流是相互的,是双向的,管理者亦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提出合理的建议。与老师多沟通多交流,一方面让老师们有亲切感,还能了解老师的想法,增进和老师们的感情,这样和老师们的关系就会融洽很多,和老师们的关系融洽了,学校里的各项工作开展就会顺利很多,所以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学校和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目标上是一致的,都希望孩子能茁壮成长,都希望这个学校走出去的学生能为学校或者老师争光,所以,一旦和老师有了矛盾,管理者一定要有大局意识,要懂得放下身段和老师们及时有效的沟通化解问题,这种矛盾是内部矛盾,没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所以管理者的处理手段就显得非常关键,总之,作为学校里的中流砥柱,管理者必须要处理好和老师的关系,这样学校才会是良性循环式的运转。
三、要积极争取给教师充电机会
教育教学的关键在老师,老师的关键在思想在水平,多给他们搭建一些学习的平台,让老师们有更多机会向全国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进步的思想、优秀的理念和先进的方法。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心中要先有一桶水。如今学生们的知识面愈发广阔起来,作为教师更加得紧跟知识的更新步伐,要永远前进。学校可以创造条件让教师利用暑假进行学历进修和在职培训。当然,对于小学来说如果因为经费问题,学校可以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由教育局“买单”进行“免费培训”,或者接受省教育厅组织的网上培训。网上让教师接受培训也是非常不错的充电机会,教师还可以联系自身实际情况,主动参加并投入到相关培训,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这对我们老师来说是有好处的,管理者不要担心教师们怨言,只要有机会充电,大多数老师还是愿意接受的。
四、重视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网上有不少调差数据,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认为压力比较大。压力来源最多人认为是成绩,其次是领导压力。力原因大部分都是当前从上到下,从外到内都是把学生考试成绩放在第一位,评价教师标准都是以成绩为主。现在成绩压力大不只是高中,初中小学教师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调节教师压力,增加教师职业幸福感,很能考验管理者的智慧。
管理者能做的就是从学校管理入手增强教师的信任感,从来增加教师主人翁意识,让教师真正参与学校管理,让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强教师对学校工作的认同感,使全体教师对学校的管理更具信任感和归属感,使学校领导与教师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个教师认识到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使命感。
篇8
[关键词] 系级教学;动态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 G4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6?0092?02
一、高校系级教学管理的主要问题
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就是教学管理人员根据事先拟定的教学培养目标,在遵循基本的管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的基础上,组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建立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保持教学过程的畅通,使教学过程达到协调化、高效化和最优化。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是由各个系级教学管理组成的,如果把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看成一张网,系级教学管理则是网中的各个节点,系级教学管理的有机结合就构成整个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因此,系级教学管理自然就成为整个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系级教学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高校教学工作的质量。系级教学管理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教学计划、学生学籍、课程安排、课程考试、实习场地、实验设备等,是科学性、信息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多序列、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过程。随着高校系级教学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系级教学管理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系级教学管理本身的复杂性,使得系级教学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 系级教学管理制度约束力度不够
教学管理制度是用来规范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的准则,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教学秩序的稳定。然而,由于高等教育本身的特点以及传统教学管理的行政化等原因,高等学校的系部往往习惯于把学校的制度直接应用于系部的教学管理,殊不知高等学校系与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抽象意义上的总体设计,并不一定和具体的系部教学管理实际相符。系部缺乏和自身的教学管理相适应的制度,使系部教学管理工作存在较强的随意性,导致教学管理工作混乱。有些系部尽管已经订立了了一定的教学管理制度,但由于教学管理者本身的素质等原因,制度难以具体落实,导致教学管理效率低下,直接影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2. 高校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垂直命令使得系级教学管理缺乏创新性
高等学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形成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的垂直命令为基线,强调权威性的行政法规和规范程序的直接作用,一切教学工作都是由系级管理者直接安排到位。以系部正常运转为目标,追求完成常规的教学管理,缺乏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创新,导致系级教学资源浪费严重,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不充分,高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等突出问题。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为精英化教育的高校教学稳定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保证了教学秩序的正常化,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但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过渡,传统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要求,如垂直性的行政命令式教学管理缺乏教学管理的弹性和柔韧性,给教学管理人员的创新空间太小,不利于激发教学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最终影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系级教学动态管理方法创新
教学管理方法创新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法,把单纯追求教学管理工作的稳定和简单作为衡量教学管理工作的目标,转变为以激发全体教学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教学管理工作的目标,变教学人员的被动管理为管理者和教师共同管理的主动管理,让每一个教师可以直接参与到教学管理工作中来,强化教学管理的管理者、教师共同参与的多方管理模式,使教学管理工作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发挥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管理工作既轻松又灵活。系级动态教学管理方法创新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管理目标和管理原则产生和发展的。系级教学动态管理就是教学管理工作者在实际管理实践中,通过对教学环境的预测和既有教学行为数据的分析,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对教学过程中那些需要改进的环节进行适时的调整,反过来又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和补充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系级动态教学管理创新实质上就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和改进,然后再回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在教学实践中重新发现问题,再进行改进,如此循环往复,直至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系级动态教学管理改变了传统教学管理方法的简单垂直性,变教学管理工作的行政命令为服务教师与学生,这种转变更能提高教学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最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使高等教育真正体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系级教务管理动态化创新意味着对高等教学管理的要求更高,同时也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制度服务目标,建立以目标为要求的考核制度,实现目标考核的动态化。目标是完成具体事件的基本方向,是前进的行动路线。有了目标才知道我们要干什么,动态管理目标考核就是要明确所有参与高等教育个体的行动目的,不至于在行动中迷失方向。高等教育系级动态教学管理考核目标又包括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核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两个部分。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核是把教师作为专业课程教育管理的能力和责任人列入动态考核,制定各专业教师专业教育能力和责任的考核标准、内容及管理体系,建立监督、检查、考核机制,同时应当听取广大学生对教师本身综合能力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工作的考核,就是按统一标准,对教学工作过程进行定性、定量检查考核,以检查教师教学过程是否完整、合理、有效,教学过程的考核指标要体现动态管理的特点,以利于发现问题及及时调整,实现目标考核的动态化。
(2)保持学校目标、系级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有机统一,实现教学管理主体动态化。由学校统一制定学期教学工作动态管理的工作目标。学校是整个动态教学管理的政策制定者,学校制定工作目标,必须征求教学系部的建设意见,体现广大教师的意识,学校工作目标必须来源于系部工作实践,然后由系部负责工作目标的贯彻和落实,使学校工作目标又回到系部教学工作实践中检验,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动态教学管理的动态性和创新性。在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的基础上,系部按照学校工作目标的总体要求制定系部教学工作目标,最后由各个教师制定个人的学期工作目标。各个层次的学期工作目标都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学生专业水平、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等。
(3)反馈工作目标,进行有效调控,实现系级教学管理的动态运行。根据考核结果,系级教学管理工作者找专任教师谈话,指导教学工作需要改进的方向,进行再次总结,召开全系部教学工作会议,总结教学工作的成绩,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反馈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调整人才培养计划、课程安排、实习计划、实习场地等。系级教学管理的相关内容汇总上报学校,学校再对学校的总体计划和目标进行修改,就能使目标一步一步更趋合理和完善。
篇9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档案管理 改进方法
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的档案工作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是学校各项日常工作中形成的第一手资料,是经过档案工作人员去粗取精、分析归纳、分类编目、认真整理形成的,是学校各项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中职学校正面临着不断的变革,作为中职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那么,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快中职学校档案工作发展的步伐呢?根据《档案法》的要求,我结合我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以及自身的学习和工作体会,就如何做好中职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探讨如下。
一、当前职业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1.漠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就目前的学校档案管理现状来看,大部分学校的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其表现为:(1)对档案管理的意义认识不足。多年来,由于对教育改革的狭隘认识,导致档案事业建设降低到教育改革的附属地位,经常以一种对当前教育改革是否有用的实用主义来衡量档案事业,而这一观念又恰恰违背了档案的价值属性。因为档案是历史的产物,不能产生直接的教改成绩或效果,档案往往是到检查评估利用的时候才显出它的价值。(2)依法归档的意识不强。没有解决档案收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档案收集方式仍然依靠档案管理部门主动索取,而依靠主动移交的可操作性不强,学校对教职工的评价考核也没有把依法治档作为其中一个条件。各职能部门把档案资料的收集、移交看成是一种负担,甚至不当一回事,学期或学年结束,该交的档案资料也没有整理移交,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的多番催促,致使档案移交工作迟迟不能落到实处,材料收集不齐全,直接影响收集工作的开展。(3)对《档案法》的宣传不够。《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20年了,除档案管理部门认识外,大多数人不了解、不认识档案的法律责任,不重视统一管理档案的意义,领导和广大职工依法自觉保护、收集、移交档案材料的意识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对加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档案对教育事业的促进作用,认为学校不是什么政府职能部门,档案管理没必要也不可能要求得那么严格。
2.管理制度不到位。
领导对档案工作奖罚不明,档案工作成绩再突出,充其量只能是个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相反,工作推诿、疲沓,甚至损害了档案,也得不到惩罚。从另一个高度讲,这种有章不循、违章难纠的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是学校的各项管理还没有完全纳入正规化管理和法制建设的轨道上来,对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缺乏行之有效的、严格的考核奖惩措施。
3.档案管理人员水平不专业,态度不积极。
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档案管理工作开展难度大。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下是中等专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中专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只有一个人,而且是临时配备的。另外,一些档案管理人员不是档案专业出身的或者不经过培训就上岗,不具备最基本的档案管理业务知识,严重制约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还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年龄大、学历低,思想观念陈旧,不但创新意识不强,而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4.档案信息软件建设滞后。
目前中等专业学校档案室的管理方式陈旧落后,有些还是手工作业,文件立卷归档后,档案工作人员还需对其进行加工,如调整与编目。这种机械的手工抄写,不仅仅重复性劳动工作量大、时间长、速度慢,同时也极大地限制了档案的处理速度。这样的管理模式,致使档案管理人员无暇顾及对某些有价值的档案资料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办事速度慢,查找准确率低、查全率低。
5.档案室硬件建设滞后。
社会在发展,学校的办学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很多学校对档案室建设的“硬件”投入相对滞后。表现为:(1)有的不具备最基本的保管档案的通风、防潮、防霉、防盗、防火条件要求;(2)档案材料随处散放,造成极大隐患;(3)档案保管设备落伍。
6.上级档案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
一些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于学校存在的档案违法行为,往往只进行现场指导纠正。久而久之,执法检查变成了上门服务,上门帮助组卷、立卷,以指导替代执法、替代执罚。而对于法定破损档案,不及时归档,归档不全、利用不还,档案面临危险等档案违法行为不作重点深入检查和追究。
二、中等职业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方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档案管理意识,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档案管理机制。
提高和增强学校全体员工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搞好学校档案工作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档案法》,深入进行档案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宣传,使领导干部和全体师生员工都认识到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和增强全民的档案意识,坚决杜绝档案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实用主义短期行为。扎扎实实地搞好学校档案工作,建立起严密并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按《档案法》要求,规范各类档案的分类、归档要求和管理办法,使档案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应亲自过问档案工作,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促使学校档案工作跟上当今新形势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要按上级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建立综合档案管理机构,集中统一管理全校的文书、教育教学、设备、基建、会计、学籍、团队等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各职能部门均应确定一名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负责收集和职能管理本处室的档案资料,形成档案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以保证学校的各种资料齐全完整。
2.加强专门档案人员配备,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为了使学校档案管理工作高效有序,首先要配备一名思想好、责任心强、熟悉学校工作、懂得职教办学规律、有较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业务能力的同志来负责,健全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档案室管理制度、查阅制度、资料报关保密制度,严格按规章办事。注意加强档案人员自身业务素质建设,搞好档案业务培训。
3.搞好档案室硬件建设。
硬件建设是提高档案水平的基础,也是保证档案管理质量的最佳手段。要专门设立档案室,添购档案管理设施设备,分类存放,编档管理,配备六防(火、防盗、防潮、防光、防虫、防高温、防霉、防尘),确保档案材料保管安全、利用方便、管理规范。
4.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信息化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档案工作的基础,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首先,观念现代化,即要正确确立中等专业学校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这一重要观念。其次,在具体管理上要与时俱进,要正确确立中等专业学校档案管理的理念,制订一整套科学严密的与现代化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最后,档案管理中实现技术现代化,即采用计算机、传真机和信息检索终端等现代化办公设施,收集、处理、传递档案信息资料,提高档案的服务质量。建立档案工作网络,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和先进技术设备,提高管理水平,跟上办公自动化步伐。
5.加强档案的收集和整理。
学校档案工作应坚持“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着重收集本单位形成的文件材料,上级针对本单位制发的文件材料,本单位公务活动形成的重要会议材料、协议书、劳动工资等方面的材料。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后,要根据不同门类、不同载体按年度、类别分别整理归档。
6.提升管理方法和手段。
追本穷源,强化文件材料的预立卷管理,是提升档案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预立卷是学校档案工作的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学校档案工作必须坚持从源头抓起,要坚持一个口子、两个环节、三个重点、四项工作。“一个口子”即学校由一个口子统一进行校内外收发文。“两个环节”指抓好学校收来文件和帐外文件管理这两个环节。“三个重点”即对重点档案门类、重点归档部门的归档进行重点指导。“四项工作”包括:①将档案工作纳入部门及有关人员岗位职责;②每年进行档案工作检查评比;③对部门兼职档案人员定期实施岗位培训;④对档案工作有关人员进行年度考核。
总之,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学校档案,实行档案管理,有利于对学校的正确评估,有利于对教师和学生的全面考核,有利于查找和使用历史资料,有利于学校进行科学管理,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在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的同时,还应主动提供档案利用服务,做到档案管理工作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手段高效化,档案工作标准化,建立档案管理工作长效机制,使档案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只要努力把学校档案建好、管好、用好,就一定能使学校办出成绩,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枫,辛梅菊.做好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初探[J].山东档案,2005,(5).
篇10
【关键词】中学生;手机;管理方法
进入信息化时代,由于经济状况的改变,手机在中学校园内普及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给学生家长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无论是学业方面还是教育方面,都是弊大于利,这成为家长和班主任在管理上的难点,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上的薄弱环节。
我在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和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效果。简介如下。
首先,学校在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是旗帜鲜明地反对在校中学生随意使用手机,提倡合理、文明使用手机,手机至少不能进教室和寝室。这是大气候、大前提。
其次是班主任的细致管理工作,与家长、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有效沟通,取得绝大多数的认识统一和行动支持,后续的方法措施才能真正有效贯彻执行。
最后是落实执行,长期坚持。
具体做法如下:
一、与学生取得认识上的基本一致。
1、用正反面例子予以证明。尖子生极少使用手机,让他们对合理使用手机发表看法与见解。长期使用手机的学生,从他们的视力、精神状态、学业成绩、心理状态等进行比较,也可以让家长进行现身说法。
2、结合主题班会,进行正反方演讲讨论,使大家充分认识中学生使用手机总体上是弊大于利,以此来掌握制订管理办法的主动权,以此影响购买决策和因素。
3、语文课中,进行命题作文“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加强和巩固认识效果。
二、与家长取得认识上的完全一致。
1、见面交流:利用开学初以及平时与家长见面的机会,与家长探讨关于中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利与弊,突出其负面影响和可能的不良后果,使家长意识到滥用手机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2、电话交流:平时家长打电话询问学生情况时,可以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全力支持。
3、信函联系:对于我们农村中学来说,由于大多数家长距离校园较远,或者在外打工或农活较多,到校或家访不现实的原因,通过信函联系是最有效的手段。借助于节假日时间,给每位家长一封信,详细陈述中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的种种弊端,争取家长的鼎力支持和配合。具体内容如下:
附:给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您好:
也许您正在加班,也许您正在外奔波,也许您有干不完的农活,……在此国庆放假之际,请您抽空看看这封公开信,了解孩子和手机的情况,配合我管理好孩子的手机,为孩子提高对手机使用的正确认识,专心学习提供一个机会。谢谢。
孩子有手机否?如果没有请先别购买,等等再说。
网络时代,手机普及,而中学生佩带手机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种:1.某种程度上为了方便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联系;2.学生追求时尚,攀比成风;3.个别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把兴趣转移到利用手机来玩游戏进行娱乐发短信等。
那么, 中学生用手机一般都做什么?调查统计:与家长联系占38.55%,发短信占52.17%,玩游戏19.13%,上网8.99%,闲聊44.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手机的使用一方面给学生与家人、老师、同学的联系提供了方便,但手机短信,玩游戏和闲聊等给学生带来的危害却是巨大的,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中学生使用手机十大危害总结如下:
1、影响学习、影响他人和集体 高中生自控能力较差,当他们对课堂内容感觉枯燥乏味时,就会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甚至通话,课堂纪律及听课质量受到影响。高中学生频繁使用手机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和干扰他人的学习、生活。这样的镜头并不少见:课堂内,老师正讲得投入,少数同学在下面低头发短信,玩的不亦乐乎;寝室内,别的同学要休息,少数同学手机屏幕闪亮,喋喋不休,害得室友不能入睡。本期开学以来,我每次检查寝室,都有学生在玩手机。
2、谈情说爱的帮凶 中学生“早恋”对学习的危害应是大家公认的,手机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了中学生“早恋”的“帮凶”。①手机是他们谈情求爱的最佳工具和最好媒介。通过手机传情、谈情,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②手机是他们受到骚扰的“罪魁祸首”。一些学生本来的学习生活很安宁,也很充实。但只要手机在手上(特别是女生),骚扰电话接二连三。一旦如此,她就别想安心学习了,最终的结果难以预料。
3、考试作弊 不少学生利用手机在考试中发短信答案,甚至有的同学在网上直接搜索答案和作文范文,这样不仅严重违反了考试规则,扰乱了正常考试竞争的公平性,还在师生中引起极恶劣的影响。利用手机考试作弊让部分学生厌恶学习,养成依赖思想。
4、攀比成风铺张浪费 学生买手机,很多人都是因为看见其他同学有手机而眼红,想自己也有一部手机好在同学面前炫耀。手机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功能也越来越全面,手机功能的攀比现象越来越严重,你有和弦,我就要彩屏;你的手机能录音,我的就有数码拍照。一时间,校园内手机成为流行趋势的向标。有的同学每月花在手机上的费用少则几十元,多则两三百元,高中生都没有收入,所有费用都靠父母亲供给,他们不是把钱花在购买学习资料上,而是在手机上铺张浪费。
5、手机管理引发新矛盾 学校是公共场所,手机存放非常不便,导致部分同学手机经常被偷。由于学校明令禁止带手机进校园,手机得不到学校保护,导致同学间相互猜疑甚至报警,影响同学关系,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秩序,诱发新矛盾。
6、手机辐射影响身体健康 一些资料研究表明低强度电磁辐射长期照射会影响身体健康,诸如头痛、头昏、乏力、失眠、脱发等症状。长期使用手机可引起神经衰弱症状发生率增加。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50%.青少年的免疫系统比成人要脆弱,所以更容易受辐射影响。过度使用手机更不利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现在不少青少年由于过度使用手机,使手机成为他们生活的中心,一刻也离不开。一旦离开,他们的情绪就会出现极端变化,变得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甚至很正常的手机没电、信号减弱等情况,也会造成他们的紧张和焦虑,这些都是“手机中毒综合症”的表现。“手机中毒综合症”会对人体机能造成一定的伤害,如手臂麻木,视力下降等,更严重的还可能引发人体植物神经紊乱紧张性头痛、焦虑、忧郁等。另外长时间的不正确姿势,会影响身体正常发育。如头部前倾,会导致颈椎发育受到影响。
7、侵犯他人隐私 现在手机功能越来越多,不少中学生喜欢拿着“摄像头”手机偷拍,作为谈资笑料;甚至故意将恶搞的情景拍下来发到网上,宣扬不文明行为,在不知不觉中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甚至对他人造成伤害,这些行为都引起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忧虑与反感。
8、手机陷阱 如今,利用中奖、谎称家人出事行骗的短信比比皆是,成人笑话和不良短信令人防不胜防,占卜、整蛊和无聊短信更是铺天盖地。学生们心智尚未成熟,而且没有社会经验,很容易上当受骗或是陷入不良短信的泥沼无法自拔。
9、惹是生非 一些学生闲来无聊,用手机到处招惹是非,侮辱他人,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争执,甚至引发恶性的打斗事件。
10、移动上网,防不胜防 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一直是老师家长头疼的问题,虽然反复教育,但网络游戏、网上聊天仍然像磁石一样吸引着青少年。如今国家明令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但用手机移动上网防不胜防。如今手机功能越发完善,移动QQ是许多手机必备功能之一,于是部分中学生即使不用进网吧仍可随时随地上网聊天,甚至引发网恋。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同学甚至通宵达旦在被子里上网,严重影响身体和学习。开学以来,我校发现近100人次晚上在被窝内上网玩游戏。9月25日,我校寝室全面实行了清剿行动。
事实证明:中学生一旦手机在手,往往把与朋友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浪费金钱且不说,这白白浪费的时间是无法找回,直至学习下降,走向堕落。现在许多成年人都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形成“软瘾”,更何况是中学生。因此,对于中学生佩带手机进校园,我持坚决反对的态度。我们提醒学生、家长深刻认识高中生使用手机的危害性,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很好地完成学业,都考上理想的大学,成为优秀的人才。
因此,556班将结合学校的“同窗六比”活动,采取以下措施,严格管理手机问题,请家长配合:
1、班主任承诺:班主任免费提供电话(包括长途)供学生给家长打电话。号码是 ,在寝室有急事时,由寝室管理员提供。这是我们的职责。
2、尽量不要给孩子配手机,已经购置了的,请家长存放在家中。特别远道的学生或父母在外打工的学生,已经配了手机的,存放在班主任处,放假时取用。
3、国庆放假后,凡在校园范围内发现本班学生带有手机、MP3、游戏机之类的,一律收缴,家长在放寒假时前来领取。同时对违规学生予以批评教育处理,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取消助学金和奖学金等资格。
4、请家长收到此信后,发条短信给我,内容是“已收阅信函,我家孩子(姓名)手机处理方式是-----。”
5、全班同学相互监督落实,比理想、比做人、比朴实、比刻苦、比进步、比成绩。
6、响亮提出:只有抗拒今天的多种诱惑,才能拥有明天的精彩人生。
祝各位家长: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祝愿孩子们:快乐成长,学习进步。
石门一中高二年级556班 班主任
2013年9月31日
三、教师示范,落实执行、长期坚持。
1、班主任带头,全体教师坚持不在教室使用手机,示范影响学生。
2、逐一检查落实。放假来校后,检查家长的回复信函,核实每个学生的手机情况,加强执行力度。
3、给予一个缓冲期。让长期玩手机有瘾的学生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习惯到习惯,并让寝室管理员和同学协助监督和帮助。也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多参与班级活动、多看点课外辅导书籍等,转移注意力。多关注这部分学生,有进步及时表扬,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正常学习活动中来。
4、成立监督小组。全班同学相互监督的同时,班上成立监督小组,协助落实手机管理。
5、长期坚持,巩固成果。
通过上述管理落实,我班60名学生中,仅有3名农村学生和1名父母离异的学生共4部手机存放我处,放假或周末时使用,其余均存放家中没有佩戴手机,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均通过我的手机完成,基本根除了由手机带来的负面问题。
参考文献
[1]白宏太. “手机问题”先从教师入手[J]. 人民教育,2013,11:22-24。
[2]沈倩榕.手机禁令从认同开始[J]. 人民教育,2013,1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