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安全事故案例范文

时间:2023-10-07 18:08: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机安全事故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机安全事故案例

篇1

为加强农机行业处理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确保农机行业迅速有效地处置各类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将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机行业社会形象和保障农机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农机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1、违反农业机械管理法律法规和农机作业操作规程引发的人身伤亡和较大直接经济损失事故。

2、农机具机库、油料库、农机具生产车间、农机具维修销售网点突发火灾事故。

3、台风、暴雨、洪水、高温、雷击和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导致的意外事件。

4、行业内其它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事故。

三、应急处置原则

1、以人为本。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建立处置突发农机安全生产事故的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预防为主。通过采取得力的防范措施,把事故化解在萌芽状态,消灭在隐患期间,尽可能避免造成恶劣影响和灾难性后果。

3、依法规范。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章为指导,全面规范处置工作方案,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决策科学,措施得当。

4、迅速反应。发生重大伤亡、火灾、水灾等突发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立即向市农机化办报告,根据指令,迅速、果断、有效起动应急方案,市农机化办组织统一指挥和积极妥善处理。

5、明确职责。按照安全生产负责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6、公众参与。广泛做好公众宣传教育工作,向干部群众阐明危害得失,识大体顾大局。准确预警及处置信息,积极做好善后工作。

四、编制依据

本预案编制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市安全生产工作条例》、《生产事故安全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市农机事故处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

五、应急响应

1、一般级别的突发事故,由事发单位按有关规定组织力量处置。事故发生后有关领导和人员须及时赶到现场,控制现场、收集现场信息和开展救助等工作,并立即将情况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上报情况,确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2、较大和重大突发事故,由市办领导小组启动预案,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处置。主管单位领导接报后,须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指挥救援工作。并按相关程序报市农委应急处置指挥小组。情况紧急时,可直接报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处置指挥部。

3、特别重大事故,事故单位领导接报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并在1小时内上报。情况紧急时,可越级上报。市办领导小组接报后,立即启动本系统应急处置方案,组织各方面力量积极进行救援。同时在2小时内上报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处置指挥部。

4、应急结束

事故处置完毕后,市办领导小组决定应急工作结束。根据突发事故性质和工作需要,及时组织专业机构和主管单位开展事故调查及善后工作。对事发原因、处置单位履行职责情况、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援助范围等进行全面评估,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经核实审查无误后上报市农委突发事故处置指挥小组。

六、保障措施

(一)通信与工程、交通保障

1、各单位要保证应急指挥通讯系统正常工作,确保事故突发时通讯通畅。

2、各单位加强水、电、气等工程维护,保证其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运行状况良好。

3、指挥系统要能够调用必要的救援器材和交通工具。加强救援器材日常维护,确保其性能稳定;制定交通运输工具调用方案,确保事故突发时车辆能正常使用。

(二)应急队伍保障

各单位应依据职能组建安全生产突发事故应急专门队伍,配备足够人员,增加必要投入,提高装备水平。根据应急处置方案,积极开展突发事故应对技能培训和演练,提高队伍应急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整体处置水平。

(三)经费保障

本市农机行业要建立专款专用的应急救援资金。各单位要保证安全防范与应急处置所需资金的投入。

(四)社会动员保障

各单位要积极组建突发事故应急志愿者队伍,实行以民为主,专群结合。对志愿者队伍的组建、管理和日常训练等工作予以积极指导和专业支持。

(五)技术检测保障

各单位加强业务管辖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安全经营的检测与检查工作,重点加强农机产品库房和油料库房消防、农机田间作业等重点环节的事故突发预测预报工作。

六、宣传、培训和演习

1、各单位要结合日常工作,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重点是事故防范、紧急应对和正确处置等基本常识和技能。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突发安全生产事故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和演练活动。

篇2

设施农业的安全生产是人、设备、环境三者有机统一的系统。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出发,研究人、机、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以优化人――机――环境的一门科学。从设施农业生产的特点以及人机工程学角度出发,综合目前设施农业生产中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这三者是事故成因的主要影响因素。

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案例类型

首先是管理者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监管不落实造成的,主要是指各级管理部门以及在一级组织管理的规模化园区或服务组织内;

其次是操作者技术水平低、使用不当误操作、存在侥幸心理和图一时方便等造成的。

这类因素引发的事故比例,占现有设施农业事故的绝大多数,是目前设施农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管理者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可能减少和杜绝的着力点。

据日本劳动科学研究所的调查,由于操作者本人不注意而造成的机械安全事故要占事故总数的88%,因客观原因而造成的事故只占9%,其余2%为不可抗拒的原因,事故原因不明者只占1%。由此可见,安全事故中的97%是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加以避免的。

在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1986)中指出,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机械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此外,在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中列出了不安全的状态和不安全的行为(加入标准中“行为”的内容)。

“人”的因素是主要的,而“物”和“环境”是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可以认识客观因素而加以改变。人为因素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应有的安全技术知识

一是事故责任者对所操作的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产生误操作,忽视安全和警告;

二是私自拆除安全装置,使用不安全设备;

三是由于经验不足,在紧急情况下缺乏应急能力;

四是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完全无知等等。例如不切断动力情况下,用手清理旋转中的部件;不懂电工技术而带电作业;不了解一些化学用品的性状而盲目使用的等等。

2)侥幸心理或冒险心理

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统计资料表明,越是危险性大的场合越不容易出事故,而事故发生可能性小的场合反而容易出事故。这正是因为危险性大人们思想高度重视。而许多人们认为不重要的环节却恰恰是高发部分。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存在的侥幸心理麻痹大意以及冒险心理造成的。从另一个角度看,人们提高警惕,对事物有警觉的情况下,事故是可以大大减少的。这就是“警钟常鸣”的作用。但是时间长了,人们往往会产生视觉听觉疲劳,形成视而不见、闻而不听。如酒后作业,违章操作,带电作业,不停机维护,不带防护用品等。由于日常作业并不一定每次都发生事故,使人的警惕性放松。相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遵守劳动纪律,不但人的行为受到约束,还增加了一些麻烦,于是经常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违章作业,一次得逞,胆子越来越大,终至酿成机械安全事故。

3)人们主观预见能力的局限性

人们对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采取了种种预防措施,一般常规的机械设备及作业项目都有详尽的操作规程,这对防止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事实表明,人们如何周密地事先预测筹划,人们的主观预见能力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常常等到某一机械安全事故发生后才会发现原来恰恰在没有预想到的地方发生了事故,有的事故甚至在事故发生以后都一时找不出原因来。

4)人的精神状况可能出现的疏漏

从生理上讲,即使在安全正常的情况下,人的神经机能也不可能持久地保持高度的集中,很可能在某个时刻出现某些疏漏。再加上有时的困倦、疲劳,健康状况不良,情绪低落、思想不集中、麻痹等原因,使人出现疏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样的疏漏是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

5)其他人为原因

造成机械安全事故的其他主观原因还有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劳动纪律松弛,对安全管理工作漠不关心,思想上不重视,责任心不强,设备检查不细致,相互之间配合不协调等。

同时,人为因素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管理者的因素,领导的重视程度、技术的推进深度、管理的规范力度、监督的有效程度。

设施农业机械设备安全事故预防并不是一件在技术上特别复杂困难的工作,但是引发事故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对机械安全事故的预防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在人员安全教育及技术培训工作上多下功夫,重在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我们管理者要从保护和尊重生命的角度,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农民安全用好机械设备。

设备因素造成的事故原因分析

设备造成的事故案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设备设计不合理造成的,二类是设备(机械)制造质量差造成的;目前,设施农业生产中发生事故最多的机械装备是微耕机、卷帘机、植保机械等,为此我们对事故发生的案例进行分析,让使用者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加强预防措施,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卷帘机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一是设计不合理和质量很差。如卷帘机动力部件(电闸箱)无防雨措施、无警示标识、箱体粗糙且已严重锈蚀、卷帘轴用联轴器无防护、卷帘绳任意搭接、卷帘轴与卷帘管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卷轴出现大量凸出危险部件等。

二是卷帘机变速箱与卷轴的联接处,多数企业的卷帘机产品在此处采用万向节联接,但是万向节外露,不设防护罩,在作业时极易把操作者的衣角卷入后挣脱不得,致死致残。此处隐患极易防护,只需加一可靠的防护罩既可,但是目前还有很多企业在用卷帘机时没有在此处加装防护罩。

另一方面,生产企业对农民的安全提示工作不到位,多数企业的卷帘机说明书安全警示内容不全面,不规范;产品危险部位的警示标志多数也是没有。对于安全防护措施也不是每台出厂都配备的,而是用户自己选配,可选可不选。因此,此类安全事故虽然是可防可控的,但是由于前述原因,仍然时有发生。

设备因素造成事故的预防技术措施主要有:

一是机械设备在设计制造中要对传动部位设置防护罩、保险、限位、信号等装置;并给予明显的安全提示。

二是杜绝擅自改装、拼装和使用自制非标设备。

三是要按操作规程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杜绝机械设备带病运转、运行,加大对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安全性能的检测监管。

四是生产厂家要自律,在材质选用、热处理工艺、加工精度、装配工艺等方面确保设备质量。

1)针对卷帘机事故的预防技术、措施

一是在每根绳索与卷轴的啮合处加装防止衣物等卷入的塑料防护套;二是在主机电源上安装遥控接受装置,再配以遥控启动器,作业时操作者手持电源遥控器,一旦发生卷入事故,操作者可及时按动遥控器切断电源,立即可以停机,避免伤残事故发生;三是在主机电源上加装一个拉线开关,并将拉线沿卷轴布置,一旦有衣物等卷入,被卷入者只需触动拉线即可切断电源停机;四是对于卷帘机从后墙翻落事故的防范除了做好操作培训,也应在结构功能上加以改进,如在温室顶部安装限位开关,在草帘卷到顶部时自动切断电源,停止运转。

2)针对微耕机事故的预防技术、措施

清理旋耕刀缠草时一定要断开动力,使旋耕刀完全停止后再进行操作;旋耕到地头时及时断开动力,避免旋耕刀与温室骨架碰撞飞溅出金属伤人;特别注意使用倒档时要注意身体后方有无阻碍物,一定要使用小油门倒行;为预防操作中忙中出乱,应当对微耕机的操作机构设计上充分考虑人机工程原理,尽量将控制动力的操作部件放在把手附近,在手不离把手的条件下能够靠手指来切断动力。如将传动旋耕刀的离合器控制开关放到右手把手上,当遇到意外时能及时断开动力,从机械设计结构上预防微耕机事故的发生。

3)机械设备事故预防常识

机械设备应根据有关的安全要求,装设合理、可靠、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如微耕机装备快速切断动力离合,卷帘机装备自动遥控装置和防脱落装置。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应符合安全要求,安装应牢固。供电的导线必须正确安装,不得有任何破损和漏电的地方。电机绝缘应良好,其接线板应有盖板防护。开关、按钮等应完好无损,带电部分不得在外。

从设施农业设备安全使用软环境分析

设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隐患是造成农机事故的根源。《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在安全检验中发现农业机械存在事故隐患的,应当告知其所有人停止使用并及时排除隐患。实施安全检验的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对安全检验情况进行汇总,建立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档案。”为此,按照法规规定,把隐患排查纳入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档案之中,认真梳理设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隐患类型,据此建立动态的隐患排查机制,使设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常态化、制度化,是做好设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

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坚持以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最根本要求。安全生产管理也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缺陷是所有事故的普遍原因,管理失误往往是多重失误造成的。因此,安全管理应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农业干部必须实施安全管理,这是法律责任赋予的要求;农民应该接受安全管理,这是每一个农民自身利益的需要;领导干部必须模范执行安全管理,这是素质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安全法津法规、安全专业知识,以达到客观地、科学地分析各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安全责任人制。实践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反之安全状况就差。为了能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部门、各工种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责、权、利不清,责任制很难落实。通过层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事故责任。

组织设施农业机械安全隐患防范技术攻关。针对温室、大棚等作业环境,近年来,农机部门引进了一些具备耕作、种植、灌溉、植保、环境监控、温度控制等功能的设施农业机械,由于这些机械与大田机械相比,开发、研制、使用的过程较短,因此,在设计制造环节以及使用环节暴露出来的一些安全隐患问题,为此,农机部门应该针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合理分类,从政策支撑和技术装备软硬件两方面入手,组织技术攻关,研究设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管技术,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为做好农业机械的全范围以及全过程监管进行先期的技术储备。

卷帘机的安全技术问题。认真研究攻关解决其安全性可靠性问题。杜绝后翻事故造成的机械事故。实现遥控开关与手动开关(手自一体)并用的改造。抓紧出台卷帘机标准,要求企业以整机形式销售,负责安装和售后服务。可以适当推广手动卷帘机。(省草帘、安全性好、使用操作简单)对微耕机进行设备改造。要求微耕机安装快速离合手柄。增加微耕机的马力,减小整机体积,增加微耕机配套农具的研发。对植保机械应当执行强制性3C认证的标准,严禁跑冒滴漏的植保机械再度进入市场。对物理设备的推广,要将使用的电压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严禁发生漏电事故。

加大设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由于生活环境、文化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特别是操作设施农业机械的农机户,认为设施农业机械体积小、动力小,普遍有安全上的误区。为此,农机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如对《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的“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农业机械,其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排除隐患前不得继续使用”的有关内容,可以利用不同形式、不同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扭转农机户被动接受安全教育的局面,促使农机户从被动地“要我安全”到主动地“我要安全”转变,积极营造农机户正面接受农机安全生产信息的氛围。

加强设施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设施农业机械在农业机械的大类中属于新生力量,发展的空间很大,作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管理部门,应该不断了解跟进设施农业机械发展趋势,熟悉各种新机型,以便更好地为农机安全生产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如搭建安全操作技术培训平台,根据本辖区内设施农业机械的常用类型,联系有关专家和厂家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在传授安全操作技能的同时,突出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内容,增强培训的实用性,提高培训对农户的吸引力,把农机部门的服务职能切实落到实处。

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要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4个环节,切实做到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把农民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农机管理人员业绩考核相结合,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使人员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使广大农民把安全作为农业生产中的“第一需要”,实现安全生产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结语

篇3

1.农村农业机械数量的增加,是各类农业机械事故增加的必然因素。80年代以来我国对农村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很多农民用积累的资本购买小型拖拉机、农用三轮车帮助农业运输和生产,享受当时计划经济时期少量指标柴油的政策。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6000元的价格购入一辆农用三轮或者四轮拖拉机用耕地、播种、运送农作物、送肥、,卖粮食、赶集、走亲访友在农村十分流行。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底我国小型农用拖拉机的数量达到1650万台;其中不包括相当一部分的农用三轮,这些农业机械数量的增加,势必促使农村农业机械事故的激增。

2.农机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淡薄。近年来,“村村通”使农村道路得到改善,农用变形车替代了三轮、四轮拖拉机;特别是2008年中央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民购机数量急骤上升,大量的新型农用机械涌入农村,由于年轻人出门打工的较多,年龄偏大且安全意识差、法制观念落后、驾驶技术不到位、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成为了农机操作队伍的一员,由于缺少操作技术培训和安全宣传教育,他们的表现令人担忧,他们在工作中违反交通法规,对农村道路安全产生了极大隐患。尤其一部分人,没有经过相关培训就无证上路行驶、超载超速、农用车载客及酒后驾驶等违法违章行为;虽然有些人有驾驶执照,但缺乏农机安全的相关意识,没有系统的对农机进行维护和修理,这样对农机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

3.目前,政府对农村农业机械管理缺乏协调性,是农业机械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管理范围不确定,缺乏监管协调性。例如对于农用车(拖拉机)的管理,交警部门、交通部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前的农机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有一定的管理权,可确定农用车的范围一直在修改,管理缺乏协调性,存在一些盲区。

4.农田和道路安全检(审)查力度不够,年度检审率和交强险率不高农机安全检查是使用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前提,年度检审和交强险是农业机械及其驾驶人的安全及安全事故处理赔偿的保障。但是,目前的农田与道路安全检(审)查无法满足山村农机使用率低、使用范围小、新旧更新快和日益增长的农业机械数量等要求。检测用的相关的设备老化落后或严重缺失,向机手收取检测费用无法落实让年检(审)工作陷入被动。许多农机驾驶员对购买农机和办理驾照的意识有所提高,但是对农机年度检审验及交强险的观念不健全。

5.农机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安全宣传和事故应急体系不健全由于农机生产因季节性、独立性导致全社会对农机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和安全常识教育和培训重要性认知不足,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农机生产范围广,影响小,导致专门的农机安全事故应急体系还不健全。

二、预防农村农业机械事故发生的几点措施与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以前,一些相关领导对农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缺乏了解和指导,导致了农机安全管理工作效果不明显。政府和社会应更多地支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关注农机生产安全,充分利用各种舆论资源如电视、农村广播、黑板报、报纸、短信及(农村大队散发宣传单、)举办农机相关知识讲座等,创造一切宣传机会,全力以赴、坚定不移地宣传农业机械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常识。只有广大农民的法制观念,安全意识再上一个档次,当农民自觉遵守法律,按规章办事,才能实质上减少农村农机事故的发生。

2.组织农机安全检查,加强机手安全学习

农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农机安全生产检查,此项措施可以及时补救驾驶员违章操作,可减少和避免相关事故的发生,是农机安全科学管理的诀窍之一。农机安全管理部门应加强基层特别是村组农机管理队伍的建设,加大对农田,道路检查的力度。教育机手严格要求自己,不放松警惕,及时改正不当行为。对于农机驾驶和操作人员,应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学习操作技能,提高自身安全操作意识,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测试。对于没有通过考试或不参加考试的人,都将拿不到驾驶执照,严禁其驾驶和操作农机,这样一来有助于农机手素质的提高。要根据当地实际和自身特点,在春耕、秋收农机作业旺季前夕,采取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和周围的操作员进行技术经验交流,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层楼,成为大家的模范。还要经常学习农机事故案例,分析其原因,找出避免事故的方法,使自己懂技术、懂方法、懂操作。

3.保障农机监理资金,改善监理装备

各级政府应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障农机管理所需的资金,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大力度管理农机管理项目资金,为农机管理部门装备具有针对性为机手服务的设备,使此部门团队化,专业化,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使农机安全管理执法条件不断完善,而且在保障宣传教育、安全检查等工作的开展的同时,要将参与农机管理的工作人员纳人公务员的指导范畴,这样才能确保依法行政,使执法更具有专业性。

4.加强农业机械质量监测,严格遵守报废规定

篇4

[关键词] 农机安全 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161-01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农机的数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而农机的安全被重视的程度日益提高,农业机械的安全性已成为农机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我国要在21世纪农业机械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现代化的难点在于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发展农机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手段。早在建国初我国农机总动力仅8万kW,其中排灌动力约86%,拖拉机保有量仅几百台,农业生产主要靠人畜力手工劳动。经过60余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随着农机装备数量的增加和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农机作业量大幅度增加,2006年全国农机总动力已达到7.19亿kW,到2015年我国农机总动力要达到10亿km,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超常规的大发展,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正在替代落后的传统手工生产方式。2005年全国农机化经营和农机工业产值达4000亿元,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2006年参加跨区机收作业的联合收割机总数达39.2万台。而在农机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也成几何倍数增加,数目之惊人,教训之惨痛发人深醒。

二、以农业机械化安全为首要任务,全面加强农机管理工作

围绕农机安全主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重点开展农机安全教育活动,全年累计达30多次

一是利用年检驾驶员较集中,由各镇举办安全教育例会,重点对农机法规和农机事故案例进行讲解,让驾驶员和营机户提高安全意识,全年举办安全教育例会23次。二是特殊时期专门召开座谈会进行安全教育。例如,真对秋季联合收割机作业事故多的现实,专门举办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座谈会,效果比较好,今年没有接到联合收割机的事故报告。三是走进学校进行宣传。例如春季到草河中心小学进行农机和交通安全知识讲课。四是到集市,到有铁路道口的村屯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悬挂条幅25处。五是在办公场所,路上田间进行宣传,针对我市农机事故特点,我市借助《凤城农业简报》这块阵地,出版了两期4版农机安全知识。在驾驶员来办理牌证时,或在路间遇到驾驶员,进行发放宣传单,面对面的进行教育。

2.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展开检验登记挂牌工作,成果显著

今年共检验农机643台,新注册登记1197台。为了使专门从事农田作业的手扶拖拉机能顺利地挂牌和检验,我们顶着压力采取允许驾驶员自己提出申请,承诺不上道路行驶,因而不需缴纳拖拉机交强险的措施,给手扶拖拉机挂牌700余台。

3.严格拖拉机驾驶证考试工作

今年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细化考试内容,更新考试方式,采取自学与路试相结合的形式,使每一位脱拉机手能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从而顺利考取拖拉机驾驶证,全年达80多个。

4.开展农机安全检查工作,努力消除事故隐患,全年共出动检查车辆200台次,检验车辆800台次,违纠150台次,通过路查办牌、考证、检验的50台次。

5.对危及人身安全的农机进行免费实地检验

我们印制检验表4万份,农机安全手册5000份,检验标识1万张,在我市南片11个乡镇开展试点性检验农机,检验农机11430台。其中边门检验最多2100台。

6.创建边门镇明亮村等10个平安农机示范村,创建爱阳镇、红旗镇、鸡冠山镇为3个平安农机示范镇,今年我市被省安监局、省农委授予“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新创建的三个示范镇被省安监局、省农委评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镇”。

参考文献

[1]李鉴方. 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管理与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6.

篇5

一、农机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驾驶员方面 驾驶拖拉机的农机手主要是农民,普遍存在文化素质偏低,法制观念淡薄,安全意识较差,无牌无证、违章载人等现象,对因违章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及应承担的法律、经济责任考虑过少,轻学习技术,重经济利益,致使农机事故时有发生。

2.农机监理事业经费不足

农机监理工作由于宣传经费不足,没有得到农民理解与政府重视。当前,农机监理机构归属事业单位,执法经费没有保障。多年来,各县农机部门用于农机监理工作的事业经费未能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同步增长,加上无其他经济来源,监理装备差、效率低,给监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3.受客观因素制约,农机监理工作的难度增大。由于各乡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农机驾驶员违章载人的现象较为突出,而且广大机手文化技术水平较低,法制观念淡薄,对机车使用管理不善,加之安全意识较差,不愿意积极配合,逃避管理,“黑车非驾“现象越来越多,造成农机管理难、执法难,每年的年检、年审工作难度大,年检率和年审率逐年下降。

4.农机监理人员素质高低

当前农机监理队伍思想素质高低不一,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农机监理部门普遍存在着“重执法轻服务”的现象。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农机监理部门强调执法监督,而应该履行的义务却很少,在农机监理过程中少数监理人员会出现态度恶劣、工作方法简单、野蛮执法等现象,影响了农机监理部门和机手的关系。

二、促进农机监理工作的对策

1.抓好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利用年检年审、田检路查、电视台、宣传单、事故图片、永久性标语、上校课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多渠道向机手灌输农机法律、法规、事故案例等内容,达到家喻户晓、妇幼皆知的目的;要严格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和考试,禁止把培训班变成“走过程”、“速成班”,要加强实地模拟训练,通过设置障碍,制造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反复训练学员的处理能力,增强驾驶中ν饨缁肪车氖视δ芰ΑM时,深入到村、到学校开展农机安全教育,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教育,让机手及其家庭成员提高意识,从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2.加大对农机监理的投入。一是地方政府尽快将农机监理执法人员的人头经费纳入地方财政全额预算,使监理人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机安全生产上来。二是加大对农机监理装备建设的投入力度,县(市)级主要是完善和添置农机技术检测线和事故车辆吊运车,乡镇主要添置安全检查设备和交通工具,村要建设农机手活动场所。三是要实现农机监理信息管理现代化,农机牌证管理的数据采集、汇总、归整、登记、处理、输出、统计、人档、调用、传递,都必须以最快捷、最有效的手段来完成,因此必须建立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四是在乡镇设立农机监理分支机构,根据机车拥有量对乡镇和农场实行定岗、定员、定经费设立农机监理分支机构并配置必要的监理设施。五是有条件的村要配备专职或兼职农机安全员和并落实必要的经费,经常以村为单位组织拖拉机驾驶员进行安全学习活动,从而逐步形成从县市到乡镇再到村组的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网络。

3.加强农机监理工作队伍的建设

农机监理工作的一线执法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农机监理工作的效果好坏,因此加强农机监理工作队伍的建设是农机监理工作良好发展的首要任务。具体到实践中,农机监理工作队伍的建设主要包括农机监理执法人员的素质提升以及农机监理工作制度的完善两个方面。执法人员的素质提升可以采取对专业知识的专业培养,找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这样可以从根本上确认执法人员的理论认识,不至于出现对专业知识的模糊认识导致农机监理工作的开展不到位;其次,还可以对农机监理执法人员进行一线工作现状指导,主要操作就是让农机监理执法人员直接到农户家,到农田中去了解农业生产条件,去实践演练农机生产的一些操作,这样可以从实践中清晰执法人员的思想,让执法人员认识到农机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体会农户的传统生产的艰苦性,这对农机的推广有促进意义,对农机监理工作队伍发展也有实在的作用。

4.加大农机安全监管

篇6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思想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全县农机安全和“四防”安全隐患进行彻底、全面、集中地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维护我县农机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的大好局面。

二、建设目标和工作步骤

(一)建设目标

通过开展农机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全面排查农机安全和“四防”安全隐患及薄弱环节,坚持“自下而上、循序渐进、突出试点、以点带面”的原则,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3年时间,建立覆盖我县农机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各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和局直各单位要完善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通过建立农机系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以预防农机事故为重点,进一步落实农机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提高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执法水平,推动农机安全形势的持续平稳。

(二)工作步骤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自2012年2月20日开始,至2014年12月底结束。县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和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2月20日至12月31日)

围绕治理拖拉机违法载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人货混装、非法改装、报废车上路、超速行驶、带病作业等安全隐患,制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方案,明确排查隐患任务且落实,搞好自查自报自纠。

第二阶段,排查和强化治理阶段(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各单位要对查处的隐患逐项造册登记,并明确完成整改的具体时限。各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和局直各单位要按照责任分工、管辖范围,对所管辖企业、单位(包括个体生产经营网点)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情况进行抽查和组织实施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年度检验工作,结合检验工作进行隐患排查;做好农机安全教育、检查,开展农机具库棚、维修、储油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确保机具、设施的安全技术状态良好,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第三阶段,巩固成果、总结验收、规范完善阶段(2014年1月1日至12月底)

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对治理行动全面验收。对治理行动组织不认真、内容不落实、检查不到位的单位以及未完成隐患整改的企业,尤其是治理行动开展期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企业及单位,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明确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重点任务

各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和局直有关单位要周密部署,加强隐患的排查,确保安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农机购置补贴专项监督检查,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和公安交警部门加强联系,密切配合,联合执法,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强相关信息沟通,把隐患治理作为贯穿全年农机安全、农机监理工作的主线,重点检查乡村道路、场院、乡镇农贸市场农机安全状况,特别是拖拉机运输车辆事故预防。严禁没通过年检的不合格车辆上路行驶,控制“黑车、非驾”的现象发生。侧重狠抓酒后驾驶、超速行驶、超载、非法载客、超员载客等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杜绝用拖拉机接送学生、婚丧嫁娶、赶集等违法载客现象的发生。各单位要制定排除隐患、确保农机安全的实施方案,明确整改措施,常年开展平安维稳和隐患排查工作。各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和农机监理所要加大打击酒后驾驶、人货混装、非法改装、报废车上路、超速行驶、带病作业、无牌无证、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违法载人等违章现象。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不遗余力地查处“三超车”、拖拉机载客行为。

各单位要加强“四防”安全工作。要集中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本单位消防安全状况组织一次全面的自检自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不走过程、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对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及时消除各类火灾隐患,保障消防安全,彻底解决影响本单位消防安全环境的各种隐患。要切实加强值班值宿制度。值班值宿人员要尽职尽责,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农机局成立全县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落实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领导责任制。局直各单位和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成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制定实施方案,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落实各阶段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确保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工作有序进行。

(三)落实农机安全责任主体。局直各单位和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及其所管辖的农机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要立即组织开展隐患自查自改。各单位法人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有全面责任,要亲自安排部署本单位隐患自查自检工作,把隐患排查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个职工,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确保不放过一个死角、死面。对排查出的隐患必须落实整改,认真抓好整改治理。

篇7

进一步加强全县农业平安生产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继续深化“平安生产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德办发〔2011〕34号)和《县人民政府关于继续深化“平安生产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罗府发〔2011〕12号)文件精神。有效防范和遏制较大及以上农业平安事故,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特制定我局“平安生产年”活动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责任,消除农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确保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工作目标

通过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开展,实现全局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大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及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深入开展农业安全生产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农业生产的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建设,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水平;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

三、主要内容

(一)继续深入开展宣传普及安全知识

1、开展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栏、板报、印发资料、张贴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生产常识,利用典型事故案例,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2、加强农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科技下乡”、“安全宣传日”、“放心农资下乡”等载体组织干部职工,深入镇、村、组,扎实开展农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农机安全操作方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鼠药安全使用常识、沼气安全使用事项以及安全生产常识,不断警示和教育广大农民群众,提高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

(二)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行动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认真实施《拖拉机登记及年度安全技术检验技术规范》,监管对象向未登记农田作业拖拉机拓展;加强农资市场整顿,加强农资经营单位产品质量的监管,建立农资经营单位监督检查制度;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以种子、农药、肥料、农产品等品种为重点,加强日常检查,突出专项整治;配合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查处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违法行为,以及掺杂高毒农药、禁用化学投入品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农资投诉举报体系,利用12316三农热线服务电话,畅通举报渠道。

(三)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理行动

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治理行动,以治理拖拉机违法载人和无牌无证作业拖拉机为重点,加强档案管理,严格把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关、安全检验关、培训关和考试关;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做好已认定基地的生产控害,建好基地档案、严把生产控害关,实施基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相结合的监管制度,以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为重点,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加大农村沼气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改,要坚持以沼气国债项目实施为重点,每个项目村要确定一名技术员,指导群众安全规范使用沼气,督促镇、村对全县的沼气使用户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漏洞,及时整改,及时维修,确保沼气安全使用。

(四)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制建设

各股站室要对本单位安全监管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摸清家底、掌握情况、分析问题,工作思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联合执法和安全检查等制度建设;加快各类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完善,切实减少因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较大以上安全责任事故的,要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依法追究事故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五)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

要进一步抓好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扩面工作,推动农业保险工作开展,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抵御风险能力;完善区域性检测体系,在农业基地、农贸市场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室,配置农产品农药残留速测仪等仪器设备,健全检测室管理制度。

(六)加强农业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

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积极探索在重点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安全管理组织和安全员制度,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安全生产组织机制;强化安全监管队伍的培训教育,组织安全监管人员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业务知识,进一步提高依法监管能力和安全执法水平。

四、进度安排

我局“安全生产年”活动贯穿于全年安全生产工作之中,各股站室要结合实际,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取得实效。主要工作要在11月底以前完成,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部署阶段。按照市、县《实施意见》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的“安全生产年”活动实施方案,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开展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活动。

(二)深入实施阶段。各股站室要按照本方案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深入开展“三项行动”,切实加强“三项建设”,重点组织开展农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

(三)整改提高阶段。各股站室要在深入实施、取得进展的基础上,认真组织检查评估和开展回头看工作,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好的做法、推广典型经验,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整体水平。

(四)总结督查阶段。按照工作方案进行认真归纳、全面总结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开展情况,撰写上报总结报告,探索农业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股站室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成立相应组织,落实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篇8

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市是渔业大市。造就了带有浓厚海岛特色的优势产业。除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传统农业机械外,市渔业生产、渔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渔业机械高度发达。市现有各类渔船艘,其中远洋渔船艘,渔机总动力136.99万千瓦,占农机总动力的84%拥有各类渔机维修点102个,占农机维修点总数的45%为了保障渔业发展,多年来,市狠抓渔机管理,切实搞好维修服务,取得了一些经验。

坚持不懈强管理

一、领导重视。

一项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省农业机械化促进与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加强对农机维修的管理,市对农业机械维修实施监管是国家赋予农机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为农机主管部门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依据。各级农机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因地制宜加强对渔机维修业的管理,把抓好渔机管理、搞好维修服务,作为农机主管部门的工作主业,长抓不懈,狠抓落实。由于各级各部门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措施得力,依法加强了渔机管理和维修服务,保障了渔农切身利益。多年来,市基本没有渔机维修安全事故发生,也未接到一起质量投诉事件。

结合实际抓落实

二、突出特色。

三、围绕安全,狠抓培训保平安

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与维修技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渔机维修的安全与维修的质量。渔船出海,如维修质量不能保证,发生机械故障,将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引发严重的海损事故,因此,抓好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相当重要。我市在培训工作中,以培训修理工职业技能证书为载体,在培训好维修技能的同时,重点讲解安全操作、维护等知识,同时还结合维修事故案例予以警示。从年至今,我市每年开办五期培训班。由于培训工作到位,规范了维修人员的从业行为,各维修网点从业人员的配备也较为齐整。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农机化技术学校(培训站)一直承担着农机修理工的培训工作,农机修理新从业人员往往找到农机主管部门要求培训与发证,但是按照规定,农机修理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须由劳动部门核发,而劳动部门又没有专门的农机修理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造成培训与发证工作脱节,所以须进一步沟通、协调好农机修理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发证工作,健全、完善农机修理工培训体系,更好地促进农机安全生产。

四、严格执法,搞好整治树权威

在省农机局每年部署的农机安全专项整治之外,我市还根据本地实际,与市工商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开展阶段性的专项整治,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以年开展的渔机专项整治为例,市农林局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文,成立以市农林局副局长为组长、市工商局副局长为副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联合开展对全市农机维修网点的专项整治,下属各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整治机构,为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明确整治目标。为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我们在搞好调查摸底、整治宣传的基础上,明确设定工作目标、要求。几年来,我们重点查处了无“三证”(无技术合格证书、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或证照不全、无农机修理工技术等级证书的从事修理业务人员、使用伪劣农机产品或无产品合格证的农机产品进行修理的维修点等。三是解决整治难点。对专项整治中的钉子户,多次通知不予理睬的,农机主管部门依法发出行政处罚通知书,工商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收回其工商营业执照。如普陀区农机管理站在整治六横岛渔农机维修网点时就通过运用行政处罚强制手段,收到了很好的整治效果,树立了农机主管部门的权威。

五、规范程序,健全制度促发展

篇9

关键词:新型拖拉机;操作;驾驶技术;培训

中图分类号:S23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67

拖拉机操作驾驶技术培训是确保我国农机安全生产的主要环节,也是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有关部门专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拖拉机操作驾驶技术培训,包括《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从目前来看,各种新类型、新型号的拖拉机层出不穷,对于拖拉机操作驾驶技术培训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就新型拖拉机操作驾驶技术培训进行探讨。

1 全面开展新型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专项检查

为了加强新型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工作,确保培训质量,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农机管理部门应该对辖区内的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开展检查。检查组应按照《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通过听取汇报、现场实地察看、抽查档案资料等方式,重点对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工作开展情况,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培训任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管理和费用的收支等进行认真检查。农机管理部门要将拖拉机驾驶培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培训机构积极行动起来,进行整改,努力加强学校自身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培训质量,以此来取得较好的培训成效。

2 进一步推进培训教学规范化

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各培训机构应该对档案管理员、校长、教练员、理论教员的岗位职责进行建立健全,建立起一系列的规章管理制度,如安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教学设备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教练车管理制度等,坚持做到“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强化教员的责任意识。无论是教练员,还是理论教员都应该持证上岗,坚持做到“谁教学、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教练员在出车之前,要注意维护保养教练机;培训记录上全部的签名都要严禁代签、做到实名制;值得注意的是,档案资料要及时归档,且完整、齐全,坚持做到1期1卷、1人1档;对各项制度和职责都要坚持执行,尤其是要重点落实资料归档、理论教学、业务公开、结业考试、资格审查、实践训练、培训学时等工作,确实做到位;要建立起统一的业务运转流程,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农业部所出台的拖拉机驾驶培训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从资料归档、核发证书、结业考试、业务公开、资格审查、实践训练、理论培训、培训报名等方面入手来让业务运转流程变得统一、顺畅。另外还要加强对驾驶员职业道德教育,讲道德、讲形象、比技术,培养遵章守法、文明驾驶的良好习惯,确保教学培训质量。

3 进一步推进培训服务优质化

新型拖拉机操作驾驶技术的培训对象是农民机手,要坚持秉承“以学员为本”、“以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为原则来进一步推进培训服务优质化。做好宣传工作。要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来进行宣传,及早告知培训时间安排及培训报名条件,便于广大学员能够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培训过程中要注意宣讲《农机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培训《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拖拉机机械性能、驾驶操作规程,进一步提高了拖拉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不断总结培训经验和方式方法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理论与实践、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重视拖拉机驾驶操作实践,加强理论知识的宣讲;结合近年来在省内、外发生的拖拉机安全事故案例,逐一进行了分析探讨,并通报了公安农机联合执法中查处的农机违法行为,促进机手保安全、防事故思想的形成;培训安排要方便学员。为了避免学员往返奔波,无论是培训报名,还是考试报名,亦或者领取驾驶证,都要为学员提供一条龙服务;培训的时间要尽量要选择在农闲时间,并且安排固定时间节点,以便能够让广大学员自主选择相应时间。而培训地点也要秉承“就近就地培训”的原则,要尽量选择在交通便利、学员居住地相对集中的星级合作社、中心村组、乡镇等处;培训方式要创新。在理论授课时,教员要多采用对照实物、模型、挂图等方式来直观明了地对广大学员进行讲解;在实践训练时,要仔细分解操作要领,编成口诀,方便学员记忆。

参考文献

[1]黄春福.关于规范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与考试的思考[J].福建农机.2013(1):120-124.

篇10

一、全面落实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运输企业是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责任主体。全省道路交通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具备专业知识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驾驶员、车辆的动态管理制度,严格驾驶员的从业资格管理和运输车辆的技术管理,清理运输车辆挂靠经营,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及时整改事故隐患,确保企业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客运企业要在客车内增加安全乘车、灭火器位置等安全提示标语,并在车厢内醒目位置公布企业举报投诉电话,自觉接受乘客监督。客运站要落实客运车辆出站前的源头管理工作,确保不合格的车辆不出站,超员的客车不出站。货运企业、货运站要强化货运源头管理,合法装载货物,规范作业,禁止超限超载和违法装载的车辆出站、上路。各级交通运管部门要积极引导道路运输企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逐步清理客运和危货运输车辆挂靠经营。

二、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监管和整治。各级建设、交通、交警部门要加强联合行动,有效整治城市公共交通秩序。加大对城市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客运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对集中接送学生车辆的监管与整治,加强对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班线始发站和终点站的监督管理,重点查处城市公共交通客运车辆违规经营以及城市公共汽车和出租车超速行驶、闯红灯等违法行为,督促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企业严格落实车辆二级维护,及时更新污染严重、安全状况不稳定的公共汽车,按时做好车辆的年检和报废。对逾期未办理车辆安全技术检验以及车辆临界报废的单位,公安交警部门要及时发出通知书,并定期抄送建设、交通等主管部门,坚决杜绝不合格车辆、报废车辆进入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市场。要依法依规查处非法从事运输经营活动的行为,维护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秩序。要严格从事客运车辆驾驶人员的考试与发证,对申请增驾大、中型客车和营运驾驶证的,应当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把关并定期审验。各级公安交警、建设等部门要联合组织开展城市道路隐患路段、路口的排查与整治,研究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状况,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减速带、反光标志、炫光防护设施,科学设置路口的交通信号和临时停车泊位,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

三、加大农村客运市场整治力度,抓好农村道路安全监管。推进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县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快乡镇派出所协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步伐,将公安交警部门的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职能向农村延伸。乡镇政府牵头组织公安交警部门、农业(农机)部门和村委会,抓好农村低速载货汽车、摩托车和拖拉机(多功能拖拉机)的安全整治,对无牌无证、外挂拖拉机(多功能拖拉机)进行清理、整顿,严禁低速载货汽车、摩托车和拖拉机(多功能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违法载人行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组织交通、公安交警、农业(农机)等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全面排查农村短途客运线路的通行条件,研究出台运输企业最低经营保障的政策,增加农村客运班线,优化农村运力结构,有效调配运力,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采取开设赶集班车、学生专车和学校错时放假等措施,妥善解决农村客运高峰和学校放假、重要节假日、墟日等期间运力和运量的矛盾,切实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要定期组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对于事故频发的路段、路口,要采取措施,限期整改,消除隐患,对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路段要加强防护设施的建设。逐步完善农村道路的标志、标线,及时做好道路养护,提高道路等级、通行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

四、进一步强化路面巡查与监控。公安交警部门要加大对路面交通秩序的整顿,强化道路管控,特别要重点查处报废的机动车辆仍在道路行驶和客运车辆超速、超载以及驾驶员酒后驾驶和疲劳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强化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参照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的做法,以高速公路服务区(站)为依托,设立警务工作站,并在高速公路主要出入口和重点公路、重点路段设置交通安全劝导、宣传服务站,从严查处严重交通违法违章行为,确保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加强对9座以上客运车辆的检查登记,对超员的客运车辆一律卸客转运,卸客转运费用由超员客车所在企业承担。交通部门和高速公路公司等要积极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做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公安交警、交通部门和高速公路公司要建立企业、车辆、驾驶员违法信息相互通报制度,实现监管信息的互通共享,同时要研究高速公路车辆超速等的信息采集、联网和共享问题。按照“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逐步推进高速公路全程电子监控设施建设。

五、强制推行货车车身装贴反光标识。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的技术要求,由公安交警、交通部门联合集中开展重型货车设置车身反光标识工作,凡总质量不小于4500kg的中型以上货车和总质量大于3500kg的挂车,必须在车身后部设置车身反光标识。公安交警部门在路面执勤时发现上述车辆未设置车身反光标识的,应当责令其设置后方可上路行驶。各级交通运管部门在办理、换发《道路运输证》时,应严格把关,对未按规定设置车身反光标识的货车并未经公安交警部门安全审验合格的,不予办理相关手续。各级公安交警、交通部门和高速公路公司要密切配合,不定期在主要国道、省道、高速公路收费口和服务区、治理超限超载联合检查点进行联合执法。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应把好重型货车新车注册和车辆安全检验关,对未按国家标准设置车身反光标识的,不得办理注册登记或出具安全检验合格报告。

六、加强治理超限超载工作的力度,加快推进全省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公路计重收费工作步伐。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整合执法力量,推行联合执法,加快建立治理超限超载的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全省已有的治超检测站点的作用,加强对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监控和执法,全省重点检测站应有公安交警人员参加联合执法。各级交通运管部门要加强源头管理,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重点货物运输集散地、货运站(场)等的监管力度,对超限超载车辆配载、放行出站(场)的货运站(场)经营者,要依照《道路运输条例》予以重罚。2007年1月1日前,公安交警部门要完成车辆参数更正、行驶证换发工作;交通运管部门要严格按照行驶证核定的项目办理相应的车辆营运手续,不得准许“大吨小标”以及其他不符合《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04)的车辆进入运输市场。在已设置称重检测装置的高速公路入口,各高速公路交警、高速公路路政和交通运管部门要进行联合执法,凡经检测确定为超限超载的运输车辆,一律禁止进入高速公路行驶;对高速公路重要出口和部分服务区实施流动执法,特别是闽粤、闽浙、闽赣三个固定检测站要24小时全天候检测,并依法处置。交通路政、运政、稽征和公安交警部门必须强化公路的治超力度,同时也要加强对高速公路入口路段的巡查。各级公安部门要维护高速公路治超站点的治安和交通秩序,对阻碍执法、冲关、暴力抗法和破坏站点设施等违法犯罪行为要予以严厉打击,确保治超人员的工作能正常进行和治超人员的人身安全。加快推进全省高速公路和所有国、省道公路计重收费工作步伐。

七、实施道路客运车辆承运人责任保险制度。承运人责任保险是一种强制保险,全面推行和强制实施客运车辆承运人责任保险制度,将有效化解和转移经营业户经营风险,切实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根据《道路运输条例》的规定,客运经营者、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应当分别为旅客或者危险货物投保承运人责任险。由省安监局牵头,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实施,保监等有关部门配合,全面推进承运人责任险工作,实行统一保险金额、统一投保标准、统一赔付办法,通过招标方式确定1—2家具有承保能力、信誉好、网络健全、服务周到的保险公司作为全省道路承运人责任保险的承保单位,营运客车每座位最低责任保险标准为20万元。2007年底前实施完成全省统一的承运人责任保险制度,交通运管部门对2007年底以后仍没有依法参加客运车辆承运人责任保险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或取消线路经营资格。

八、加快全省营运汽车GPS安全服务系统的建设步伐。按照政府引导、行业管理、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分步推进、确保稳定的原则,交通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建立全省营运汽车GPS安全服务系统。先选择条件成熟、有积极性出租汽车公司、道路运输企业进行试点,在试点工作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启动营运汽车安装GPS工作,督促全省所有的出租汽车公司、道路运输企业在出租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车、省际客运车辆、市际客运车辆、旅游客运车辆、重型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等全部安装GPS,以加强对道路运输车辆的实时动态监控和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九、实施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从2007年开始实施道路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全产风险抵押金制度,风险抵押金由企业按时足额存储,并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抢救、救灾和事故善后处理。小型企业存储金额不低于人民币30万元,中型企业存储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大型企业存储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50万元,特大型企业存储金额不低于人民币200万元,风险抵押金的存储、使用和管理办法由省交通厅会同省财政厅、安监局等部门共同制定,省交通厅组织实施。

十、推行上高速公路营运客车配置和使用汽车安全带。要按照《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和交通行业标准《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325-2006)的规定,对从事旅客运输经营的卧铺客车和自2007年1月1日以后上牌,且车长大于6米的高一级以上(含高一级)客车应全部配置和使用汽车安全带。

2007年1月1日起,对申请高速公路经营班线(高速公路里程在200公里以上或高速公路里程占总里程70%以上)的新增或更新客车(含中级客车),要求在出厂时配置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汽车安全带。客运企业的驾乘人员要在运输旅途中负责提醒、检查并指导乘客使用安全带。各级公安交警、交通部门在安全检查时加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