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文化范文
时间:2023-10-07 17:26: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意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创意;聚集;营造;发展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015-01
一、集聚创意产业提升创意节层次
和丰创意节通过举办专业高端创意活动,引进广场发展智源,扩大广场招商渠道,搭建企业营销平台,发挥“集聚创意产业”节庆功能。
(一)举办节庆谋发展,高端论坛谋划创意产业集聚
和丰创意节紧紧围绕推动服务强区、举办了“相约和丰-工业设计与产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论坛邀请了多位国内工业设计领域的知名专家和企业家进行了主题演讲与嘉宾对话,从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产业园区平台建设、产业市场培育、技术研发、孵化、融资、规划建设等方面,为和丰创意广场集聚设计产业和发挥平台载体作用提供了发展思路的借鉴,从智力支持上提升了节庆层次。
(二)举办节庆促招商,专场推介加速创意产业集聚
和丰创意节抓住招商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间节点,全面铺开创意产业招商为目的,策划举办了“和丰创意广场对接宁波百强制造企业推介会”,突出工业设计为制造企业带来的潜在巨大附加值,为推进企业发展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服务。“和丰创意广场对接宁波百强制造企业推介会”多位工业设计领域的著名企业家参与了创意节,不仅提升了节庆层次,更为广场产业发展引进了招商资源。推介会上,太平鸟集团、远见中国旅游设计创意中心、贝发设计创意中心等企业与丰创意广场、明楼街道签订了入驻服务三方协议,明楼街道作为项目属地落户街道,将继续做好跟踪对接和服务工作,确保项目最终落地。
二、培育创意人才丰富创意节内涵
和丰创意节通过搭建政府、企业、高校协作平台,链接创意人才培育产业链,破解宁波创意人才紧缺难题,发挥“培育创意人才”节庆功能。
(一)本土人才培养研讨,探索产业链模式培育创意人才
宁波本土动漫人才培养研讨会围绕创意人才市场导向培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讨,就如何围绕以市场为导向、需求为目标、实用为宗旨,开展创意人才产业链培育进行了实质性地交流,对破解创意人才这个制约宁波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集聚人才实战演练,“自产”“引进”两手培育创意人才
本届创意节除了理论层面的培育方式研讨,还举办了工业设计家电设备创新设计师培训班和创意人才招聘会,开展创进。工业设计家电设备创新设计师培训班发挥广场企业自身师资资源开展本土创意人才的原创设计能力培育。创意人才网络招聘会专区的开辟也在全市开了好头,以和丰创意广场创意企业的需求为基础,通过网上招聘、赴外招聘等形式,吸引集聚创意人才。
三、营造创意文化浓郁创意节氛围
和丰创意节把“展现创意魅力、扩大创意影响”作为创意节的一个重要目标,精心设计多项活动载体提升社会参与度,发挥“营造创意文化”节庆功能。
本届和丰创意节推出了原创手机动漫大赛,通过移动通讯平台,发动全社会的动漫爱好者参与其中,推动动漫文化的传播。和丰原创动漫片巡映,让市场受众与本土动漫企业的原创动漫片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体会创意文化,拉近生活与创意的距离,为这些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通过展示与互动,不仅提高了公众对创意产业发展的关注,也提升了公众的创意意识。创意节的收官活动设计师时尚沙龙以创意、时尚为主色调,展示了设计师特有的创新、独特、互通的文化理念,为设计师搭建了交流的文化平台,受到了广大青年设计师的热情评价。定位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综合盛会的和丰创意节,突出了社会参与、社会知晓,提升了创意产业影响力、传播了创意文化理念,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社会土壤。
篇2
创意文化产品,是以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具有创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产品。早在1912年,著名德国经济史及经济思想家熊彼得(JosephAloisSchumpeter,1883-1950)就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消费理念的形成,创意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是过去时代的基本的物质性必需产品,而是更富于精神性、文化性、娱乐性、心理性的产品,文化产品的消费成为时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这种精神性的产品需求在总体上日益提升,需求量越来越大,这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当前,文化的传播、风格的形成,仍然主要是通过文化产品以及该产品所创造出来的行为及文化符号而完成的。这种趋势为从文化符号到文化产品培植了良好的土壤。为了适应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和满足市场文化消费的迫切需要,关于创意文化产品开发模式的研究迫在眉睫。
一、现状分析
首先,目前国内企业大多缺乏系统的创意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现有的品牌文化产品设计仅仅限于局部、片面、短期的一些项目实施,而且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没有统一规划的概念,缺乏多维度的形象管理机制。
其次,在具体的产品开发中,国内企业由于指导思想的肤浅和缺乏长期的战略眼光,在设计时借鉴参考的成分太重,缺乏原创性;在生产和加工时往往因为成本、生产周期等原因忽略了材料、工艺等质量问题而显得粗制滥造;在进行推广活动时往往不具备完整的系统规划,导致视觉形象各不相同,传达方式各异,这些都导致创意文化产品难以取得消费者的认同和信赖。
再次,在国内,与创意文化产品开发的相关理论研究也相对匮乏,更缺乏针对性的专项理论研究,致使创意文化产品的开发只停滞于一些年轻设计者个人爱好和“创意市集”的作坊形式。
相反,在国际上,众多知名企业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建设,以核心视觉要素即文化符号为基础的创意文化类衍生产品的开发及其应用机制已经相当完善,同时围绕着创意文化衍生产品的多维化开发,在各类宣传和推广中积极构建和谐统一、具备强烈识别效果的文化形象,全方位地塑造和强化品牌的文化内涵和视觉感染力。例如:作为卡哇伊文化代表的HelloKitty——日本的Sanrio公司所创造的卡通形象之一,它的衍生产品已涉及玩具、钱包、电视、衣服、按摩器、计算机硬件甚至性援助,现在它生产的22,000多件产品占公司每年盈利的一半;还有体现美国街头文化的国际知名品牌——PaulFrank(大嘴猴),从1997年PFI公开启动运营到现在短短时间在世界上有超过一千家的商店可以找到PaulFrank商品。
当前,日韩、欧美风格的创意文化产品深入人心。为了改变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处于市场劣势的局面,国内相关行业必须从原创入手,设计并制作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创意文化产品。
二、创新之路
总书记强调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走自主创新道路必须摈弃崇洋的心态,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我为主,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大力进行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与学习继承是相辅相成的,输出必须首先输入,创新必须首先学习和继承。唐朝的辉煌和空前繁荣就是在中国南北文化融合、儒释道合流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的,日本和新加坡也是在吸收儒学和西方文明的基础上飞速发展的。进行文化创新,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充分吸收国外有益的文化成果。
历史和传统是文化延续发展的种子和根。文化如果脱离了基础,脱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发展不起来。创新不能无中生有、凭空而来,它离不开传统或既有文化。没有传统就没有生命的基础;同样,传统也不能没有创造,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亡的,只有不断的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
综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倡导“综合就是创造”的思想,应该是基于传统文化创新的创意文化产品开发的发展方向。通过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数量众多,能够让人们耳濡目染的小产品的小创新、小改变,让创新观念深入人心,使国人树立共同的创新价值观,以此为目标,内协外争,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三、解决之道
本项目组在对国内外数百个成功的创意文化产品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找到了隐藏在其成功背后的“创新DNA”。结合项目组所进行的大量实证研究,以项目组原创品牌“谛听”(详见实践案例集)和生肖系列产品为例,来说明基于传统文化创新的创意文化产品开发的设计方法、设计层次、设计风格和设计流程。
(一)设计方法
如前所述,综合就是创造,将之与设计方法中的解构重组进行比对,我们将深受启发。如图1所示,该创意文化产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肖兔文化和女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结合乐府民歌《木兰辞》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成功地创造出了一个“木兰兔”系列卡通形象。
这个卡通形象的诞生,能够让大家从耳熟能详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动物文化、英雄人物文化和诗词文化三者间,发生奇妙的反应。而且通过雌雄兔之间的巧妙解构重组形成“安能辨我是雄雌”的文化审美状态,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进而满足了当代东亚人倾向的中性审美观。
在将文化内涵进行准确定位并提炼成图像符号的基础上,项目组继续设计演绎出了多维化、多载体、多材质、多工艺的系列化衍生品。在创意文化产品的系列化开发过程中,项目组注重把握在中国大文化背景下每个子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保持创意文化产品的原创性、新颖性、情节性。将设计和材料、工艺进行最佳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意文化产品的内涵和品质,赋予早已淡出人们视野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以新的表现形式和视觉效果,使传统文化以全新面貌面对竞争激烈的现代市场,实现了中国创意文化产品的崭新实践。
在此基础上,项目组衍生出来的系列化产品包括T恤,抱枕,明信片以及品牌名片等多种形式,如图2所示。
(二)设计层次
如前述,当文化创意产业同制造业相关联时,其设计主要属于以创意为核心的工业设计。表现为二、三产业的融合,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打品牌和设计牌。创意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的主要代表和文化创新的主要力量。在提炼出图像符号的基础上,如何完成创意文化产品多维化、多载体的系列化衍生过程,需要分若干层次进行,如图3所示。
陶壶是中国传统的生活用器具,尤以黑陶、彩陶最为经典,除了丰富的文化意涵外,也是一种用来代表阶级与社会地位的象征。此黑陶壶呈菱形锥体,古拙厚重,具原始美感,是收藏家的最爱。如果以此陶壶为文化创意来源,设计师在设计之前,必须先了解陶壶的造型、制作、使用与象征意义等,再经过不同层次的转换,成为不同创意的文化产品。如图3是利用陶壶为创意来源所设计的创意产品,图3中的A是利用陶壶的形状、图案等外形特征,直接转换成手提袋,也就是所谓的外形层次的转换。B图则是从陶壶的使用功能、行为等特性,转换成不绣钢的水果盘,也就是使用或行为的层次的转化。C图是一个有镂空人形的烛台,当点上蜡烛时,烛火随风摇曳,印在烛台外的人影,犹如原住民围着营火施行的庆典仪式。这种转换无疑的是心理、精神层面深层的转换,除了创意与智慧外,还需要一点幽默感。
(三)设计风格
在把握设计方法和层次的基础上,项目组也大量尝试了通过不同的设计风格表现其它中国传统文化与生肖兔文化相综合形成的创意产品。当然,这其中重点仍要把握在中国大文化背景下每个子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主要有时尚前卫、简洁现代、稳重端庄、经典奢华等这些大的设计风格分类,如图4所示。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进一步满足不同的市场细分、消费者的个人喜好,分别为(如图5所示):观音兔、文殊兔、招财兔、班长兔、革命兔、月光兔、天使魔鬼兔等等。
这些设计实践,充分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观念,发掘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资源中的许多瑰宝和精华,并使之焕然一新。
(四)设计流程
项目组在对国内外数百个成功的创意文化产品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找到隐藏在其成功背后的“创新DNA”。结合大量类似生肖兔原创类项目的实证研究,初步整理出了基于传统文化创新的创意文化产品开发的设计流程,如图6所示。
关于设计流程图的相关解释,共分五环,环环相扣:
第一是品牌文化环,需要将文化内涵进行准确的定位,提炼成图像符号,如图1所示。
第二是子品牌风格环,如图4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覆盖更多的消费群但又能够做到市场细分,品牌特色鲜明。
第三是题材系列环(在没有子品牌的情况下,第二和第三层可以合并,但是多数情况下,一个创意文化品牌都有数个子品牌系列产品),如图5所示。
第四是衍生产品环,在品牌“创新DNA”约束下,通过延展设计将图像符号设计演绎为多维化、多载体的创意文化系列产品,如图2所示。
第五是色形材搭配环,强调在产品不变的前提下,以文化内涵的形象定位为核心,围绕色彩识别、形状识别、材质识别、工艺识别等多个变量因素在空间多维度地展开,如图7所示。如此,就形成了一套创意文化产品开发设计师的工作指南和比较完整的产品家族谱,能够有助于避免前面现状分析中所描述的“国内企业现有的品牌文化产品设计仅仅局限于局部、片面、短期的一些项目实施”等现象,使其朝着系统规划、具备传统文化内涵和特色创新的方向发展。
篇3
关键词:建设项目 项目成本 成本控制
一、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一)全面介入原则
所谓全面介入原则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过程中,所有项目组成员都在充分认识自我职责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制度约束与自我约束相结合,各司其职,竭尽所能参与到项目的整个成本控制过程中来,为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做出有益的贡献的原则。
(二)例外管理原则
顾名思义,所谓例外就是指通常情况下不容易出现的问题,或者一般情况下无法通过精准的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其出现与否以及相应的出现概率或者出现后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预测,进而准确预防的问题。
(三)经济效益原则
所谓经济效益原则,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便是如何在尽可能缩小成本的同时,提高项目投入使用的收益,从而使得项目的净收益尽可能的增加。通常,经济效益原则包含两个子原则,一个是收支对比原则,另一个是节约原则。
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
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方法有很多,其中较为常用的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目标成本控制法、标准成本控制法、作业成本控制法。笔者通过对三种成本控制方法的含义、应用步骤、优缺点等进行介绍对比后,结合山东创意文化城项目的自身实际,认为单纯的应用目标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很难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所以本文主要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后续研究,但在采用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积极吸取目标成本控制法和标准成本控制法的成功经验,使得山东创意文化城项目的成本控制更趋合理。
(一)目标成本控制法
1 目标成本控制法的含义。所谓目标成本是指工程建设单位根据建设项目的质量、用途、目标客户所能接受的购买或者使用建设项目的价格、建设单位能够接受的目标利润等因素,确定建设单位在一定的时期内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的过程。因此,目标成本控制即指建设单位根据目标成本对成本活动进行相应的控制,以使建设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相符合,且尽可能的降低建设成本的过程。
2 目标成本控制法的优点和缺陷。目标成本控制法的优点显而易见,主要是能够保障建设单位获得目标利润,保障建设单位的利益。但是应用在工程建设项目上也有其天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前馈控制无法满足成本控制需要。目标成本法主要着眼于成本来源,对建设项目的分析考察集中在事前,根据分析考察结果,制定或者调整当前的成本控制方法和步骤,从而保证未来建设单位必须达到的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这种过分关注事前,期望通过建设单位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等制度层面的活动,降低建设单位成本的做法,往往在产生过高的非生产性成本的同时,达不到全面控制的目的。
另一方面,源流成本管理和成本注入思想过重。目标成本控制法往往希望在建设项目筹建阶段而非施工阶段将成本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并且希望以建设单位的盈利需要为依据设定目标成本,这样就使得建设项目的所有成本都通过施工过程加以控制,超出了本应由施工过程控制的成本数额,为成本控制注入更多额外成本,平添成本控制的负担。
综上所述,目标成本控制法在应用到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过程中时,更多的关注了事前控制,难以把握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连贯性和统一性,不适合单独应用在建设项目成本控制方面。
(二)标准成本控制法
1 标准成本控制法的含义。所谓标准成本控制法是指将项目核算后的成本实际值与行业的平均水平做比较,得出二者之间的差值,如果差值为正,则说明项目成本过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项目的实际成本;如果差值为负,则表明项目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具有节能作用,应该总结项目建设经验,并为同行业借鉴;如果差值为O,则表明项目建设成本与行业平均水平无异,项目建设可以顺利进行,但需要在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成本控制的计划,稍有偏颇则当立即纠正,否则出现成本过高的可能性较大。
2 标准成本控制法的优点和缺陷。标准成本控制法的优点主要是对事中和事后的控制分析较为到位,对控制措施制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然而,标准成本法应用在工程建设项目中有其固有缺陷,归结起来,标准成本法的缺陷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明显忽略事前控制。标准成本法对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偏重程度相当严重,对事前控制的重要性几乎全部忽略,然而,在实际案例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建设项目的成本产生虽是一以贯之的,但后续阶段的成本在没有突发事件的正常情况下,在项目的设计和筹备阶段就已经大致可以断定了,在没有做好事前控制的情况下,很难通过事中控制降低建设项目的成本;
另一方面,可能导致反控制功能行为。因为标准成本法的考核是计算后的成本差异,在计算过程中难免因为分部门考察使得整体成本在部门间的分配不甚合理,例如,A部门的成本增加1元,本可使B部门的成本减少2元,如果A、B两部门都站在公司的整体角度考虑问题,那么,应当适当增加A部门的成本而减少B部门的成本,但是,现实中,如果A部门的成本增加,那么根据标准成本法计算的差异就会相应变化,使得A部门的考核成绩就会相较于不增加时差些,减少所获奖励或者增加所获惩罚,此时,A部门往往选择站在自己部门的角度考虑,不增加甚至减少成本,由此虽考核业绩较好,却损害了B部门甚至建筑单位整体的利益。
综上所述,单纯应用标准成本法研究山东创意文化城项目成本控制,具有天然的不足,因此,本文在选择成本控制方法时,尽量以标准成本法与其他成本控制方法结合利用为前提,希望对山东创意文化城项目的成本控制尽可能的精确合理。
(三)作业成本控制法
1 作业成本控制法的含义。作业成本控制法的英文名称为ActivIty-Based Costing,该方法源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美国企业管理经验。该方法的计算基础是作业,线索是资源流动,媒介是成本动因,按照成本动因的不同分别设置成本库用以归集和汇总相关费用,进而根据建设项目所耗费的作业量将这些费用分摊到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计算出项目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作业成本控制法中涉及到的一些概念较新,需要做进一步的解析。
①作业。所谓作业是指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程序或者工作环节的称谓。在建设单位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能够连接资源与成本目标的消耗资源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便被称谓作业。作业的特征主要包括:主体为人;消耗资源;以作业目的来区分不同作业;是连接资源投入和效果产出的实体;可被限定范围、沟通企业内外、贯穿于组织运作的全过程;同时包含是否增值和完成效率如何这两方面性质。
②资源。所谓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建设单位为建设项目所发生的用以支持各项作业的成本和费用的项目。
③作业中心。所谓作业中心是指一个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并能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作业集合。其货币表现形式是作业成本库,所谓作业成本库是指归集了一系列相关作业消耗资源费用的作业中心。
④作业动因。所谓作业动因是指作业发生的原因。作业动因具有计量成本对象对作业的需求强度和频率,从而衡量多余作业和关键作业,以及将成本库中的成本分配到建设项目中的作用。
⑤资源动因。所谓资源动因是指。资源动因具有计量作业对资源的需求,以及向作业分配资源成本的作用。
2 作业成本控制法的优点和缺陷。作业成本控制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业成本控制法的计算存在明显优势,较之传统的单纯依靠数量作为计算基础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控制法的计算结果更为精确。另一方面,作业成本控制法贯彻了作业过程控制的观点,能够反映出计算过程的因果性和成本控制决策的相关性。
篇4
关键词:生态 创意文化 产业园区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很快风靡全球。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的核心和经济发展的重点,并以迅猛的发展速度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生态创意文化产业园区的内涵
创意文化产业园区是创意文化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分布,是一种产业集聚现象。它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依托,以产业化为手段,以园区为载体,使园区内的企业通过集群和规模化,优势互补,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
生态创意文化产业园区作为笔者最新提出的一种创意文化产业集聚模式,目前学术领域尚没有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它应该是一种自然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底蕴相融合的创意文化产业集聚群体。它更强调创意文化产业的生态根植性,其建设理念是园区建设引导思想向生态型的提升。
生态创意文化产业园区作为创意文化产业新的发展模式,顺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求,符合十七大“生态文明建设”报告精神,在全球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趋势中应运而生,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公益性。
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趋势
从世界范围来看,近年西方文化产业正酝酿着更大的发展,当代信息产业正在向创意产业方向快速迈进,文化产业的未来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商机。
从我国来看,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创造了条件,也促使我国文化产业不得不进入国际大循环。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必须辅之以新的文化形象与文化策略。
生态创意文化产业园区的建立,正是迎合这种趋势建立的一种文化产业化、生态化、集聚化的有效形式。这种形式也正在逐渐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
当前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误区
(一)生态性弱,可持续性不强
在漫长的人类设计史中,文化设计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甚至有一些设计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的重要介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的极端表现。
目前一些地方盲目上马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园区等。大小园区遍布,但是真正健康发展的却不多。另外,一些地方政府有关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和政策,关注比较多的还是如何增加财政投入,如何去提高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较少关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减少文化资源消耗、提高文化资源再生和创新文化资源利用效率,导致难以推进文化资源的积累和再生,难以为创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应该是首先必须考虑的,应被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所以,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问题。
(二)产品趋同,难以体现创意特色
作为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好坏对整个产业影响巨大。目前河北省创意文化产业园区数量不少,但许多园区定位并不是很明确,缺乏特色。部分城市不具备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园区的基础,却在盲目建设;具备发展生态创意文化产业园区条件的城市,由于对生态创意文化产业的特性缺乏深入的认识,把规划发展生态创意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简单化、形式化,以“量”掩盖了“质”。具体表现在:
1.量多低效。吸引入驻园区的企业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之间、园区之间没有共生互补性,没有价值链需求,没有产业链联系,形成了一种单纯为集聚而集聚的局面。
2.趋同性明显。诚然,文化资源需要开发,如果不开发利用,就无法实现其价值。但盲目开发、过度利用资源、不计代价和不顾未来的短视发展,都将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和破坏,最终也会打击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同时,过于趋同性对于园区内部企业本身来说,也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如果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品趋同,企业就会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园区内,由于创意企业地理接近、产业关联,企业间存在着显著的知识外溢与技术扩散效应,企业创新的收益很容易被“搭便车”。
3.生态文化的根植性不强。任何一个区域规划、园区建设或者城市发展,都应建立在对地方文化资源分析和评价基础之上,其中包括气候特征、地理环境、生态资源、文化风俗、人文肌理特征等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各种能源分布。但是,据调查发现,目前河北省许多已建成的文化产业园区,与当地文化背景和人文特征的关联性并不强,企业在区域内生态文化的根植性较差。因此就造成了许多创意文化产业园区盲从和雷同,没有地方特色,甚至有些偏离了文化产业园区正常的发展轨道。
(三)科技转化效率不高,创意产业缺乏相关的支持、服务和保护
科技是园区建设的支撑,近年来,一些高校已陆续成立了专业化的创意研究团队,在学术期刊、杂志和相关网站上也发表不少研究成果。但就目前来看,在实现创意文化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效果并不明显,创意文化产业园区与科研机构的有效对接并不畅通。
另外,因生态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具有诸多不确定性,有较高的门槛和风险,所以需要较多的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没有足够的资金,是不可能建设好产业园区的,也不可能维持下去;缺乏灵活、有效的引导和扶持政策,会导致创意文化产业在投资、交易和传播等领域受到体制上的制约。
生态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对策
篇5
邹澍是个地地道道的工科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专业学的又是机电一体化。工科生在就业市场上向来是“香饽饽”,于是,他大学毕业南下深圳找工作,先后两份工作都和机电一体化有关――在工厂的生产线做工艺工程师,在某欧洲著名品牌公司担任产品工程师。收入颇稳定,薪水也可观。值得一提的是,他任欧洲合资企业工程师时,还担任生产管理,并成为最年轻的主管。
似乎,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会很不错,毕竟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但他却一日比一日苦恼:难道我的一辈子,都注定要消耗在这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之上吗,这样过一生和过一天有多大分别?
幸好,邹澍消解苦恼的方法不是烟酒,不是麻将,不是醉生梦死。他有自己的小天地和爱好――念大学时,邹澍已经是痛快畅游在文化领域的活跃分子,他曾在小说比赛中折桂,拿到第一名的傲人奖项,还当过校刊总编、科幻社社长。他在本专业学习之外,一直活得“很文艺”。现在,他也寻到了一个绝佳去处――“新体验演讲俱乐部”。该俱乐部是国际演讲协会在深圳的俱乐部之一,邹澍加入其中,享受到了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思维碰撞的自由乐趣。
当然,邹澍那时并不知道,自己的乐趣享受还会变成创业之机。
有一次,在俱乐部的一次主持活动中,邹澍的好口才引起了前来观摩的美籍华人Jami的注意。Jami是香港take outcomedy(外卖脱口秀)的创始人。他对邹澍十分感兴趣,并告诉邹澍,take out comedy已注册成国际商标,在美国、香港有了一定知名度。Jami热情地劝说邹澍丢掉“制造业工程师”这份无聊工作,去专心做脱口秀。因为“那是世上最有趣的职业”。
邹澍被打动了,他和俱乐部结识的几个好朋友一合计,决定大胆下海,试水创业。Jami把其香港的脱口秀招牌授予了邹澍在内地经营,俱乐部取名“外卖脱口秀”。
“外卖脱口秀”夭折?迎来“幻想时代”!
“外卖脱口秀”很快成为深圳一批极有才华的脱口秀爱好者的聚集地,邹澍以“外卖脱口秀”俱乐部为平台,参与组织了多次不同规模的活动。
但是,很快问题浮出水面:虽然每次演出观众的反应挺热烈,却一直没有赚到什么钱,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打击着大家的创业激情。
合作伙伴们一一离去,最后只剩下邹澍和另一个朋友。邹澍希望能以俱乐部会员制为重心来维持运营,减少不赚钱的商演,朋友却坚持要继续加强商业演出。大家的分歧日益增大,在公司的运营资金耗尽的情况下,“外卖脱口秀”不得不走到了结业状态。
邹澍没有被失败的挫折打倒,他自己重新注册了一个“幻想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决心将创意文化活动进行到底!
经历过单调枯燥工厂生活的邹澍,比一般人更加了解创意的可贵。他觉得现代社会中,很多人被固有思维所囿,就像一面被灰蒙住的镜子,不能反射别人的亮光。他希望通过“幻想时代”开展的一些创意活动,能够擦亮每个人的镜子,能够反射别人的亮光,更让自己成为光源。
憧憬何等美好,现实却很残酷。邹澍虽有满腔热情,但此时还缺乏经验,对外和人谈合作项目,总备受打击。眼看创业之初获得的第一笔天使投资又要弹尽粮绝,而主动找上门来洽谈业务的,都是希望邹澍接一些比较重商业价值的Case,比如帮人策划主题式婚礼等。邹澍却有些小固执地认为“幻想时代”应当是创意交流的平台,如果往投资人所说的方面发展,就会偏离他的初衷。
他是一个重视理想高于利益的人,因此注定在吃尽苦头之后,才能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商业运作模式。
让“幻想”飞得更高
几个月的调整,“幻想时代”处于亏损状态,邹澍差点连下个月房租都交不起了。
这时,从前热衷参加“外卖脱口秀”的一个铁杆粉丝找上门来,说自从“外卖脱口秀”解散,他再也找不到那么好玩的地方,人生失去了好大乐趣!
邹澍眼前一亮,他随即感叹人们都是“灯下黑”啊。其实当时“外卖脱口秀”经营得不好,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并不能责怪这种文化交流形式本身。他不该因为一时的失败,而将与自己有着不浅缘分的脱口秀给抛之脑后!
于是,这才有了“幻想时代”每周四晚上的“开放麦脱口秀训练营”。既然是训练营,邹澍这次不再将参与者定位为成熟的脱口秀高手了,而是所有喜欢脱口秀,并愿意尝试的朋友。
邹澍根据脱口秀的特色亲自编写了《会员进阶手册》,通过不断进阶,会员能提升自我,不但在脱口秀领域渐渐修炼成“大师”,还能挖掘出自己的无限潜能。
每周四晚上,“开放麦”都人满为患,不管会员是说粤语、普通话还是英语,都可以大胆上台一展身手,赢得台下阵阵会心掌声。
“开放麦”为邹澍带来了一批铁杆会员,稳定维持了“幻想时代”的收益。
有了这些“爱玩”的会员,邹澍又开始启动一些创意风暴。他笑说能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发展到现在一举办创意风暴就一呼百应,个中甘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最重要的,是能长期维持一个能静下心的圈子,大家才愿意聚在一起共同聊创意、玩创意,长年累月,共同成长。
为此,邹澍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为了让大家每次参加创意风暴都有惊喜,他也的确煞费苦心。从陆陆续续做过的近60个话题,不难看到策划者邹澍是个“生活处处皆创意”的哲学家:梦幻家居、非儿童玩具、垃圾、如何缓解压力,甚至为准妈妈设计一款减轻生产痛苦的医疗器械等等,话题可称得上五花八门,思维更是天马行空,对固有现实的颠覆,常让参与者感觉好像穿越到了未来。
有次因为创意风暴的幻想实在太过离奇,一位自诩“见多识广、创意多多”的广告人也被当场吓跑。而那些一直追随邹澍身后,发誓跟他一起将幻想进行到底的朋友,却在每一次创意风暴后,目光灼灼、满脸兴奋,仿佛刚从幻想世界里吸足了“正能量”。
邹澍的“幻想时代”,还设有“一起拍电影”这个令会员大爱的原创活动。这也是他经过无数努力才换来的特色项目。
热心拥护“幻想时代”的年轻人,有不少人都希望有机会“触电”。为此,邹澍洽谈了数家电影制作公司,跑断了腿,磨薄了嘴,最终终于有公司答应合作,租借拍摄电影的场地和器材,让“幻想时代”一众“幻想家”们能在电影中折腾自己的奇思妙想。
那段到处求人谈合作的经历,是邹澍最宝贵的财富。他说能够为了实现会员的“触电梦”而热情奔走,被人拒绝100次还能鼓足勇气第101次上门,这样的自己,他也觉得好给力!
打造创意交易平台的“野心”
邹澍在经营“幻想时代”的过程中,慢慢理清了自己的发展思路,共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将“幻想时代”打造成“温馨训练营”,不但让会员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解放自己,放开自己被绑缚的思维,而且还能迅速成长,并催生出好的作品;第二个层次是邹老板带上优秀人才和作品,投入小型商业运作,现在,他的“脱口秀小剧场演出”、“微电影拍摄”已经渐渐走上了成熟的商业模式;第三个层次,是邹老板不小的“野心”――要使“幻想时代”成为真正的文化创意平台,让所有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找到合适的问题解决之道。
邹澍打算依托“幻想时代”,创造一个网络文化创意交流平台,如果有令人惊艳的作品或不可多得的艺术人才,“幻想时代”会鼓励会员中有愿意朝经纪人方向发展的,赶紧签下“明日之星”。
邹澍之所以有“会员可以做会员经纪人”的大胆想法,是希望将会员潜能发展最大化!所以,邹澍也很重视会员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除了鼓励他们天马行空、不断幻想,“幻想时代”也有专门的训练环节,着力锻炼会员的舞台管理、商业沟通等能力,时刻准备着,让会员以全能姿态参与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现在,这个创意交流平台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喜爱,参与的人数也不少。邹澍满怀信心。
篇6
李公堤通过“桥堤文化”和“湖滨公园”把金鸡湖的水、绿与姑苏的文化结合在一起,将金鸡湖与现代多元风情、历史与现实、休闲旅游与商业有机地组合起来,已成为苏州地区具有相当人气、商气、运营最成功的区域之一。2009年12月,李公堤从苏州20多家市级特色商业街中脱颖而出,被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评为“中国特色商业街”,成为苏州市区第一个“国字号”特色商业街。2010年李公堤被评为“苏州十大最美夜景地”,同年12月李公堤作为金鸡湖4A景区的主要景点及功能区之一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2011年4月李公堤荣获“中国最具创新价值商业地产项目”。
Apple:说到底,一座城市最美的风景还是人,苏州是一座让人能够无限联想的城市。因为从古到今,关于苏州的美好故事都是与人相关,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这块土地产生了属于苏州的独特生活方式与艺术人文。为了让这座城市更加地美好,我们希望把这种正面的美学能量可以超越地域差异,时空限制传播出去,你所不知道的另一个苏州,也许就在这里。让我们来谈谈艺术吧。
我们从李公堤一期的餐饮集中区一直到二期,三期的休闲旅游,最后到四期的创意文化街区,明显感觉到除了建筑的外形的变化以外,其中分布的商家也是有了很大的区别,在四期这里,更多的是艺术与设计的空间。整个街区更有活力与国际范儿。跟苏州古城的文化街区似乎有着鲜明的对比。
薛文岗:苏州本身就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李公堤的由来也是有历史背景的,因此从第一期开始就把苏州的元素融入在里面,让大家在新城区也能体验到苏州的文化。但是从第三期开始我们就打算把更多的文创内容放进来,我们觉得一个好的商业项目应该是文、旅、商的有机融合。
Apple:在李公堤三期有美术馆,博物馆及很多的艺术家工作室,圆融艺术中在李公堤也有一个展厅,当初成立圆融艺术中心是为了将更多的文化艺术资源引入到商业里面吗?
薛文岗:我们是一个整体的商业开发与营运服务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不再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的要求,我们希望能够提供更广的综合性的消费体验,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能够尽到一些社会责任。搭建更多的文化艺术资源来提供给广大的市民。为了将文化与旅游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成立这个圆融艺术中心。一方面是为了给商业地产输送文化艺术的资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推动公共艺术的发展。这个艺术中心现在有两个展厅,一个是圆融星座的办公楼大堂,一个就是在李公堤,但是除了这两个常设的展厅以外,其实我们还有很多非常设的展览,大部分都在公共区域,像时代广场的天幕等。
Apple:我知道圆融艺术中心的两个展厅对于艺术展览的定位也是不同的,星座的展厅主要以传统艺术为主,李公堤的展厅主要以现当代艺术为主,在这个展厅里面为苏州本地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展示平台,让广大的市民也了解到了苏州在地的艺术家们对于当代艺术的实践与表现,观察这座城市的文化与社会发展之g的关系,其中也做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展览,例如已经做了三次巡展的物派当代艺术展。朱亮你是其中的一个参展艺术家,你觉得圆融艺术中心提供的这样一个平台对于你们艺术家的创作来说是一种推动吗?
朱亮:我很高兴会有这样的平台出现,苏州的艺术生态一直是很传统的,展览基本上都是水墨,平面架上。年轻的70后80后的这批艺术家都是默默地在做自己的创作,走自己的艺术道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但是物派这个展览激发了艺术家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就像我们现在所在的展览场地,《图像的边界》。图像不单单是一张画,它可能有各方面的信息,如果我们把这个界线打破以后,所以一切的东西都可以融入到图像里面。这个展览从开幕第一天开始,业内也觉得非常的有趣,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展览,特别是在李公堤这个国际文化大融合的地方。更有意义。
薛文岗:我们圆融艺术中心当时在李公堤设立展厅的初衷就是想要在这里做一些新的实验,现在包括政府的职能部分来看过之后也是觉得一些当代的艺术也是需要培育的,一些好的艺术形式我们就是应该去接受与普及,我们需要做好的引导,让更多的市民接受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方式与形态。其实艺术中心主要是搭建一个平台,希望能够更多地引进文化的素材,能够和我们这些商业的平台做一个有机的融合,李公堤是苏州首条中国特色商业街,这里每两年有个双年展,叫金鸡湖双年展,主展区就在李公堤。这个双年展的总策展人就是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通过双年展我们留下了很多文化的艺术的财富。
篇7
在打造文化强国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也将经历不同发展阶段。在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进程中,需要积极学习国内外的创新理念,探索可行性路径,有效的促进产业的创新。当前,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对各个产业的跨越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善于运用科技融合的力量,带动整体产业的发展。
2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现实路径
2.1传统产业升级和转移的路径
随着经济发展,一方面开发成本逐步的提高,土地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城市的产业结构要不断的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有一些传统的工业,由于成本上升产生转移的需求。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产业是垂直逐步升级的过程,横向转移的例子就如同传统制造业从日本转到韩国,再转到我国沿海的地区,再转到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过程,产业转移的进程中也带来了地方的发展。制造业的生产转移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客观上给城市的整体升级带了了机会,同时由于产业升级的影响,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形态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遇,也进一步压迫劳动力密集、高污染、高消耗的制造业逐渐退出经济主导地位,让文化产业成为地区的主导产业提供了机会。文化创意产业的成长通常意味着老式产业的更新换代,在传统产业的衰落或者转移下,其产业原来的资源将得到分化,或者被整合到新型产业内部,或者成为上游的设计,下游的有效策划和品牌建设,在科技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下,形成附加值高,知识密集型的新型产业。另一方面,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新兴技术得到了最好的推动和发展,由于原有的产业生态体系被推倒重建,新技术的发展使用得到了全新的推广,而文化创意产业通常是对新型科技接纳最高的行业,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有着天然优势,也在推动产业升级上发挥着卓越的贡献。在创意产业的发展汇总,还需要人才全新升级的相应的支持,在科技力量带动下,新生的产业不再依靠粗放式经营的工业生产模式,而是通过智力集聚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采用这种方式也同时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创新升级。随着当前各个产业发展的交集日益增多,创意产业也不断展现和生产行业、服务行业相互融合的现象,这也体现了创意文化产业最为核心的特点,它所蕴含的推动企业创意可以为相关产业提升自身的产业链地位,在技术的更新换代之外进一步提升行业创造的利润价值。
2.2“秀”和“聚”开启文化全新演绎形式
在当前,文化产业要更好的诠释自身的地位,需要采用全新的演绎形式。由于时代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文化的载体日益增多,在当前受众面对的各种内容资源极大丰富的时代,一些传统的文化产业的应用资源会发生变化。在文化转型的过程中,随着科技资源的发展,文化的载体也要随之而改变。借用当前多维的展现方式,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得以最大程度的展现在受众面前,例如历史、民俗、地方文化等等,都可以运用最新的媒介或者载体让这些文化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在当前国际交往增多,民族文化国际影响日益增大的时代背景下,运用全新的表现形式来承载本国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语言,可以达到全新的展现效果。在历史文化积淀的利用上,欧洲国家有一些非常典型的例子。比如哥德堡号帆船文化的开发运用,它作为瑞典航海时代文化的象征,有着厚重的历史韵味。瑞典通过仿制这艘古帆船,再以环球巡游的方式来进行展示,一方面对本国文化进行了宣扬,同时也推广了相关产业。“秀”作为对文化效果展现的一种说法,即是说运用科技手法,结合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全新演绎,特别是将这种表现手法运用在旅游业、展览业、表演行业等行业当中,而这些“秀”的表现形式,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又实现了创新,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之外,同时还可以对创新文化进行发扬。“聚”是指将多种文化展现形式融合在一个项目当中,对受众进行集中表现,在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中,有主题公园、中央文化区、文化艺术节等各种“聚”的内容,而多种模式的展现,也给文化的展现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模式也可以称为一种文化。
2.3文化旗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旗舰项目是指一个地区最能体现该地方文化特点,展现地区文化核心特征的建设项目,它以都市文化的凝聚力为发展先导,同时促进多个产业协调发展,提供文化工作者工作机会,连带促进其他消费产业的提升。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借助旗舰项目的带动力量,以多个文化设施的建立,以及文化活动建设和开展,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旗舰项目的功能是将文化活动和不动产计划、商业功能整合在一起,促进市场的交互作用,打造成功的市场效益。在时代创新技术发展推动下,文化创意产业以其富于吸引力的表现形式带来全新的文化展示形式,与众多产业产生交集,当前以文化创意为主导建设动漫和创意文化产业园等热潮在众多地区兴起,但是如果能确实理解文化产业融合的内涵,打造文化旗舰,可以在更高层次展现地方文化的魅力,在推动产业集聚上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科技与创意的融合发展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
在全球产业经济处于全面升级的大背景下,依靠高、尖、精技术的发展,推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了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发展最为可靠的倚仗。我国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2012年科技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出台了“科技文化创新工程纲要”,已经成为我国下一轮发展战略的措施。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使得品牌产品成为最具传统力、影响力、感召力的文化价值载体,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篇8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090-02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知识经济已经逐渐取代了能源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城市、国家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就当前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市场中还缺乏足够的创意文化人才,在其人才教育与培养模式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高等院校在培养文化创意人才中的主要问题
(一)尚未建立其科学的教学机制
培养文化创意人才,需要使人才能够掌握一定的新技术,并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素养。但是在一般的高等院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技术的培养,忽略了对其技能的培养。文化创意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基本知识,还要能够灵活的将基本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能够妥善处理遇到的问题[1]。但是在当前的高等院校的创业型学院教学中,仍旧将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忽略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这也往往导致高等院校中培养的人才,在市场中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很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往往是采取开展三年的课堂教学,剩下一年参与到顶岗实习中的人才培育模式。但是在其实践中不能重视到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性,只是将学生作为廉价的劳动力,这对培养优质的创意人才是很不利的。
(二)高等院校创意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脱节
在高等院校中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是为了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与社会需求仍有脱节。在高等院校的创业型学院中,既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较少。且由于高等院校在其办学中受到相关条件的制约,导致其很难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三)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合理
在当前的市场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要求人才是技术与艺术平行的复合型人才,但是高等院校在其专业设置以及课程体系建设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很难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需求[2]。一些高等院校在对其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设计时,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学生虽然能够掌握大量的专业技能知识,但是其创新思维能力被遏制,不能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培养,也就难以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四)对创意人才的文化素质培养不足
文化创意产业在选择员工与人才时,尤其重视创意人才是否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但是,就当前的高等院校的创意人才培养实际情况来看,还尚未认识到加强人才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往往不能对学生的人文修养进行相关的教学。在大多数的高等院校的创业型学院中,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与教学理念,在其教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忽略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这就很容易导致高等院校培养的创意人才,出现技能较为单一,视野较窄,职业素养偏低等状况,这是很难满足当前的创意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
二、加强高等院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可行性策略
(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高等院校的创业型学院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好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要求教师在其教学实践中,能够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因为文化创意产业能引领时代的发展潮流,是时展潮流的指向标,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培养的文化创意人才,能够具备持续更新其知识储备、加强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意的能力。这首先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的转变教学模式,并能加强自身建设[3]。学校也要能够根据市场中的经济转型发展实际情况,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对学校中专业的设置进行及时的调整。在高等院校的创业型学院教育教学管理中,就要通过各种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因为高等院校的创业型学院同普通学院不同,在其教学中强调教师要同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与其教学专业相关的时间经验。且当前的高等院校中教师,大多是直接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的,虽然其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是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
(二)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在高等院校的创业型学院中就要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的需求,在学校中开设与文化创意相关的专业,并能设计合理的教学课程。就我国目前的高校实际情况来看,已经在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开设了创意学院与文化发展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在其建设中,也要结合市场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等多种信息,在学校中开设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综合性专业,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人才的培养,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4]。同时,还要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来对高等院校课程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另外,还可以根据课程的需求,专门开设创新课程,并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与实践项目,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三)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与教育手段
创新能力是文化创意人才最重要的能力,要想培养其创新创意能力,首先就需要能够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与思维习惯中跳出,通过应用丰富的想象力,从而能够创造出符合文化创意产业的新事物。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教师施加了较大的压力。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及时的转变其教育方法与教育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尽量选用启发式、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体差异,能够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合作关系。从而在启发式的教学环境中,帮助学生养成发散性、聚合性以及创造性等多种思维方法与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积极的应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高等院校可以利用其自身的教学资源、企业的资源等,建设专业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开展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扩展其视野,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提升实践能力。
(四)加强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高等院校要同企业进行良好的合作,可以在双方的协商与讨论下,设置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高等院校的创业型学院培养人才的直接目的,就是在学生毕业后可以迅速地参与到相关的行业岗位中,从而促进行业的发展。因此,高等院校可以同企业联合起来,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行业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探索出更加合适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而将高等院校的创意文化人才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以及生产实践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创意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因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各种时尚、潮流具有较强的职业敏感度,所以在学生实习实训教育阶段,就要及时进行指导与点拨,也可以借助当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五)加强文化创意人才的文化素质教育
个人的文化素质对创意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文化创意人才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既是文化创意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不断实现创意创新能力的基础[5]。因此,在高等院校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教师要通过采取不同的教学途径,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从而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并可以通过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联合,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开设课程的时候,还要注意对课程的相关性与互补性进行分析。同时,高等院校应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类型的文化活动,能够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情操得到培养;应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以及社会服务等社会工作,从而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其文化素质,积累素材,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市场中还需要大量的文化创意人才,这就需要高等院校的创业型学院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创意人才,从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邵文红,于娜,卢军.阜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调研报告――以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为对象[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7).
[2]蒋丽华.我国创意产业发展与高职人才培养对策研究――基于文化软实力的视角[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3]曲殿彬,张波,李海红,于光,邱月明.关于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5).
篇9
【关键词】企业文化;理念创新;文化创意产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商品的文化价值要求增高,企业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不仅要增强商品的自身价值,还要关注到商品的文化价值。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竞争表面上是物质商品的竞争,而实质上则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最核心部分,是企业个性化,能力化,人文化的体现,要保持企业正常运作以及长远发展,企业必须要有创新的,反应整个企业明确的经营意识的企业文化理念,从而培植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持久而人文化绿色发展。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表征,它的概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日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争夺经济市场时提出的管理学新概念。到20世纪80年代,深入到理论研究领域指出,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而企业文化在价值观念,企业道德,企业精神,团体意识,企业制度,企业形象等方面作用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可以称作为一个企业的软实力,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或是软件支持。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各国间的合作与竞争也更为突出。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极高资本主义大国的美国,无论在经济还是文化上都有着高数量,例如,2010年,美国GDP为145107万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在体育上,历年获奖总数之和遥遥居于榜首,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上也是独占一片天。这样的成就,不仅与他的经济实力相关,这也说明了这个国家的软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企业文化理念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1)培植文化创意产业灵魂——企业文化理念人文性创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文思想的深入,以人为本的社会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要取得新时代条件下的竞争优势,必须抓住企业的灵魂,在“人”上下足功夫,以“人本”取胜,以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制胜。企业文化的基因,来自于企业创始人和企业团队的理念,要取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企业的人才观念是第一步。提及海尔,中国人为之自豪,而真正成就海尔的是它的企业文化理念。以人们实际要求为产品趋向,以时代要求为发展动向,以质量取胜为企业根本,以团队合作为企业支持,以积极进取为企业精神,以优质服务为企业保证,这一系列的企业文化理念,无时无刻不关注到“人”。产品的生产基于消费者的需求,基于对质量的保证,产品的销售,基于市场的要求,发展中的人们的实际需要,销售中以及售后的热情服务等都浓缩了整个企业人力团队的合作意识,以及企业领导的文化理念。再者,诚信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道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理念创新,必须是理性的人本创新,将理性精神融入到仁爱精神里,将仁爱精神融入到信仰精神里,才是商道的终极精神。企业必须做到诚信为本。企业文化根深蒂固,企业发展也便枝繁叶茂,企业的人文性文化可谓是一个企业活的灵魂,为企业创造内在动力,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理念带来的经济效益,人文效益正说明了这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求企业文化理念的人文化创新,以从根本上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2)描绘文化创意产业色彩——企业文化理念意识化创新。良好的企业文化要有良好的体制支撑,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具备企业文化理念中的企业制度创新,企业文化结创新,企业品牌创新。时代的进步,促使一系列新生事物的出现,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必须跟上时代的要求,提供创新型的服务。首先,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一个企业的制度有着密切联系,只有文化责任感十足的企业文化,才能为企业营造出优质的发展环境。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一个企业中也是如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有企业发展制度性,责任性的保证。例如公司对新产品的开发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对产品开发研制人员提供出国学习与培训的机会等。公司的体制支撑,很明显的体现在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领域上,文化创意产业要增强此部分的结构优化性,以保证长远的发展,这就要企业文化理念在企业文化布局上有所创新。美国文化产业和中国文化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时,分别是20%和3%,这正突出了我国文化产业的不足。文化产业种类很多,例如新闻媒体文化服务业,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业等等,就一个国家而言,必须给以相应的体制支持,而且要合理调整文化布局,积极发挥文化产业的力量。从微观上看,一个企业也是如此。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先的领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求企业文化理念与市场资源相结合,探索发展新模式,也只有这样文化创意产业才会有自我发展的色彩,才能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声有色的平台和空间,才能以自我的色彩创就一个独特的企业。(3)构建文化创意产业魅力——企业文化理念特色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时代的要求,是一个企业要发展的动力。企业的发展要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勇攀新高峰,创就品牌。例如,在电子产品行业,手机的生产有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转变,电脑大型化到“手托化”的转变,都立足于消费者市场,进行创新,且看,现代青年机运用最为潮流的“苹果手机”,将智能化与娱乐性相结合,创就了电子世界的“苹果时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要在文化创意产业开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必须立足本民族的产业,一个企业要走大走强,也必须有自己企业的特色文化。我国的酒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就“稻花香里说丰年”,“牧童遥指杏花村”“九九女儿红”等诗句的描述,也就激起人们对中国古香韵味十足的酒水的渴望,我国酒业,在发展时要发现自我领域下的历史文化,发展区域民族的特色,只有这样,国家才能成为民族的骄傲。从今年诺贝尔文学的获得上来看,是“高粱红了”造就了中国的莫言,也是莫言造就了世界的红高粱地,造就了一个民族的土地,带动着那片土地上的酒文化。同时在企业文化理念创新上要引进历史的韵味,用历史来充实一个企业的文化。我国国酒茅台,它走向世界不仅只以为它自身浓郁的香气,还在于它身后的文化积淀和人文价值。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企业文化理念特色化的创新,只有特色化的企业文化,才是企业的制高点,才能创就一个企业的魅力,正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企业文化理念特色化的创新也成就着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的真实自我。
三、总结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取得企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创新企业文化理念,以特色化、人文化、意识化的企业文化理念作后盾。同时,作为企业文化核心成分的企业文化理念,与时代接轨,与民族同行,以人为本的创新正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的进一步要求,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并且共同作用于整个企业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增灿、增辉。
参 考 文 献
[1]何晓阳.品牌经营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J].现代焊接.2002(5)
[2]刘镇.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发展的基石[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2(6)
[3]顾亚莉.企业文化——来源与趋向[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篇10
集聚区内外的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各类机构和消费者等,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采取了相应的选址策略,经过多次博弈,最终使集聚区形成一个稳定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促进空间演化的动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驱动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演化往往呈现出三个主要阶段,即点聚、面集和网络化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市场因素是集聚区空间演化的关键。市场是生产者、销售商、消费者等市场主体的聚合地,同时也是生产要素、各种资源的汇聚地,市场主体对空间选取的偏好和企业对外部经济的追求,体现了市场对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演化的驱动。
首先,创意阶层对创意空间的选取。创意阶层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产业的竞争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出于对文化的追求及对发展机会、劳动报酬等的需求,在受资金、知名度和不为主流文化认可等因素的制约下,往往选择都市或是临近都市的城郊结合部作为创业的空间。如,都市中的闲置厂房、废弃仓库等地。其次,供需双方的选择。创意文化产品是一种高消费产品,有较大的附加值,这不仅要求消费者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在地域经济水平决定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情况下,大城市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利于文化产品的收入效应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而具有消费能力的消费者,往往对消费地有着更多的需求,如便利的交通、舒适的环境,集娱乐、休闲、购物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体系等。供需双方的适应性选择,决定了产供销等主体对集聚区的进入。最后,企业对外部经济的获取。入驻集聚区的企业,主要是为了获得专业化分工及专业化市场所产生的外部经济。一方面,企业可获得生产、销售、管理、融通资金等方面的专业。另一方面,专业化的分工,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这些外部性,使企业在节约生产成本,交易成本,搜寻成本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收益,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进而增强集聚区的竞争力。
(二)政府推动
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演化的推动作用,伴随着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发展、成熟和再生的全过程。政府可通过对产业集聚区提供土地、资金、人力等生产要素,制定优惠政策、相应法规,并给予技术、管理经验、环境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产业集聚的空间演化。在创意产业集聚区演化的不同阶段,政府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措施,为创意产业空间演化创造有利的条件。
首先,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期,政府主要发挥促进要素在集聚区集中的作用。在这一阶段,逐渐进入集聚区的企业及个体创业者等主体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但知名度不高,社会认可度较低。此外,经营主体还存在规章制度缺乏、资金不足、营销经验不足和易被市场挤出等问题。集聚区呈现出产业链较短,节点少,企业的规模小和数量少等特征。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第一,规划用地,推出减免税和补贴等措施,吸引具有实力的企业入驻,使其发挥出带动效应,吸引其他企业进入。第二,帮助企业申报各项基金,为中小企业牵线搭桥,让专业金融机构为他们提供专项金融产品服务。第三,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其次,在成长期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政府主要是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及链条节点的补足,增强集聚区的竞争力。这一时期的集聚区,在区域内的知名度和辐射能力逐渐增强,充满活力,其外部经济性能吸引大量关联与非关联的企业进入。由于企业规模和数量的增加,竞争增强,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精神,从而使产业链延伸,缺失的节点逐渐被补足。政府在这一时期为促进聚集区空间演化朝着整体经济效应增强的方向发展,通常采取的措施有:第一,鼓励企业创新并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同时为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提供法律保障。为此,政府常采取的办法是设立奖励基金,或帮助企业申请国家技术创新基金。由于集聚区有着较强的“知识溢出”效应,政府为创新企业提供专业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咨询及技术服务,并推出相应法规保护企业的商标、品牌和专利等。第二,促进产业集聚区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增强其关联性。如在集聚区内举行技术研讨会、联谊会,举办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培训班等。不仅有助于企业管理经验,技术的交流,而且有助于在促成良好私交的基础上增强企业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默契,增强整个集聚区的竞争力。此外,还推出相应的法规,避免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促进合作竞争,有助于实力强的企业发展成为集聚区的支柱性企业。第三,凭借政府的影响力,联合各界专业服务机构,组织展销会,专业技术交流会等,为集聚区搭建起国际国内交流平台,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吸引国际国内优质企业和知名的专业创新团队入驻集聚区,为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各节点的做强做大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对成熟期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政府主要是加大力度鼓励实力雄厚的企业创新,防止集聚区进入衰退期。这一时期是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上的一个理想区间。企业的规模、数量和市场份额比重已稳定,对集聚区外的企业已形成强大的进入障碍,整个集聚区已达到平衡。这个时期的企业较保守,不愿创新。然而,对于创意产业来说,其生命力就在于不断的创新,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政府对这一时期创意产业往往采取有针对性的扶持龙头企业,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其创新,促使集聚区形成“中心-”模式,由核心企业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共同创新,增强整个集聚区的活力。
(三)协同效应的驱动
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来说,从形成到成熟期,也就是从点集到网络化的空间演化过程中,在生产、供应、销售、管理、技术创新等诸环节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成为企业向集聚区聚拢的动力。第一,专业化服务的协同。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由于市场区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政府相关优惠政策的实施,吸引了各专业水准较高的企业、服务机构入驻,有利于原有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强化,也有利于陆续进入的企业得到专业生产工具、设备、场地出租、营销策划、产品设计等各项专业化的服务。第二,品牌的协同。入驻文化产业创意集聚区的企业,不仅能够享受实物资产的协同,而且能够享受到无形资产带来的协同。众多品牌企业入驻集聚区,发挥出品牌集聚辐射效应,扩大了集聚区的知名度,吸引着大量的消费者、供销商进入到该区域,使集聚区内的企业获利机会增加。第三,经营管理经验的协同。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获得稳定的有潜力的市场地位。企业主要通过传承、实践摸索、引进创新等方式来获取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经营管理经验。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在短距离的接触,长期的合作中,耳濡目染了实力强大的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从而可以进行模仿或者在原有基础上创新。而且聚集区内多功能服务体系的存在,为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提供了可以进行经验交流的场域,特别是对于文化创意人才来说,他们不拘一格的交流模式,更益于这种经营管理经验协同效应的产生。第四,技术创新的协同。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源于为获取更大利润空间的自觉创新,或是迫于生存竞争的创新。在集聚区内,在技术拉动效应下,这两种创新模式,往往会形成良性循环。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其编码化技术和非编码化技术在有偿转让或是知识溢出的情况下,使其他企业能在较短的时间以较低的成本采用新技术,获得较大的收益。
(四)人文因素驱动
人文因素是人们在长期的交流和活动中所形成的制度、文化意识与社会关系等的总和。在集聚区内,经济活动主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该区域人文因素的影响,使经济活动表现出根植性和嵌入性。所以,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演化的过程中,制度、历史文化和社会关系是重要的推动因素。
首先,制度因素。这里的制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规则、契约、风俗等。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内,各经济主体经过长时间的经济活动与交流,从而形成了一些成文或不成文,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制度,以此作为相互间共同遵循的准则。具有优越制度安排的集聚区,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够吸引企业入驻该集聚区。非正式的规则,益于增强行业自律,减少机会主义。此外,凭借互相的承诺,减化的手续,企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资源。另外,也减少了企业的交易费用,节约了生产成本,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积累更多的资金,为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创造有利的条件。其次,历史文化因素。历史文化是创意的源泉,创意产品的核心要素。它是创意阶层选址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也是政府选择文化产业基地时,特别注重的问题。
此外,偏好创意产品的消费者,也倾向于选择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氛围的集聚区去消费。另外,蕴含厚重历史文化的产品,难复制,替代品少,拥有稳定的顾客群,占据同类产品市场的绝对优势,从而使得整个产业有着强劲的传承力,有助于集聚区经济效益稳定持续地增长。最后,社会关系。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中,机会主义、搭便车等行为常常造成经济活动主体交易活动的不确定性,甚至产生较大的风险。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损失,经济主体常常把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乡等引入集聚区。这种具有血缘或非血缘关系搭建的社会关系网络,促成了纵向、横向联合企业的形成。这样的集聚区,具有单个独立企业集合所没有的优势,不仅易于形成紧密的信息网络结构,市场联接,而且能够让企业获得缄默知识和技术等。此外,这种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网络,使集聚区对外来企业形成了强大的进入障碍,利于原有企业发展壮大。
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演化的策略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从形成向成熟阶段发展的过程,是其空间演化的重要时期,表现为产业链延伸,节点增加,产业边界的扩张。这一时期的集聚区,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若因势而导,完善产业集聚区,有助于集聚区获得更大的收益。根据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促使其空间演化,提高集聚区的整体经济效益。
(一)营建良好的创意生态环境
集聚区的企业对其产业环境的依赖犹如生物种群对其生态环境的依赖。企业只有处于适宜的生态环境,不断扩大规模,增加数量。经过循环累积适应的过程后,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产业聚集区。在我国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和西南等地的产业集聚区,产业的发展与其生态环境表现出高度的关联性。所以,为产业集聚区营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集聚区经济效益的有效办法。
第一,为创意阶层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一方面,完善知识产权监管体系,保护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加大力度打击盗版,激励他们的创作热情。另一方面,为他们提供施展个性的创意环境。他们倾向于选择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时尚的都市生活气息、精神生活丰富的区域发展。如北京的798艺术区、上海田子坊创意产业园等地。
第二,对集聚区的创意企业采取必要的保护政策。发展期的产业集聚区,往往能吸引大量同质或异质企业进入,是发展的有利时期,也是竞争激烈,易产生挤出效应的时期。这一时期,随着土地资本、商业资本进入集聚区,地价被抬高,创意产品的成本增加,迫使创意企业迁离。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应采取税收减免、技术贴息、专项基金补贴等措施,降低创意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推出有效的办法,杜绝炒地、炒房的商业行为。
第三,完善产业聚集区的综合服务体系。这个服务体系包括,资源共享的信息服务平台,与大学和科研院所联合筹办的技术、管理咨询培训机构,便利的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
第四,组建产业管理委员会,加强各企业间的联系。管委会的主要工作是开展国内、国际文化宣传活动,加强创意产业的沟通与合作,推广产业品牌,扩大产业市场。
(二)利用本地资源,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内,有着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对其他产业和企业有着强大的吸附力,这是产业集聚区空间演化的关键。可在政府支持下,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实施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打造核心产业。首先,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元素,民族艺术,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打造品牌文化创意产业。如一些地方以数字科技、高端画廊、时尚建材、民族工艺等为主题的创意园,现已成为这些地区的区位地标,并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其次,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创意文化会展中心,为传统文化、区域文化与现代创意文化的结合提供交流平台,促进糅合各种文化元素的创意出现,增强集聚区的创新力。最后,推出优惠政策,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简化手续,吸引更多的文化创意优质企业参与重大项目。
(三)注重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升级改造
产业集聚区的演化类似于生物的演化,历经生成、发展、成熟和衰退的过程。所不同的是生物体从生成到衰退是一个必经的周期过程,而产业集聚区可以跨越衰退期而进入重生期。而跨越的有效方法是对聚集区进行升级改造。首先,延伸产业链,增加节点,发展与原有产业相关联的产业和重要环节。北京乐谷创意产业聚集区,就是在金融危机后,将主打乐器制造,转变为一个集乐器制造、音乐创作、表演、培训等一体化的创意产业园区的成功案例。其次,进行产业整合。集聚区内的产业组织可与外部不同产业进行横向、纵向和混合整合,使不同业态的产业形成一个联系密切、资源共享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电影产业与动漫、游戏、旅游产业的整合,已发挥出了延长创意产品生命周期,增加收益的强大功能。最后,结合现代技术,给文化产品注入时尚元素。利用网络、信息和数字化等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拓宽文化产品的传播渠道,开发衍生品,而且还能满足偏好时尚、新潮事物的消费者的需求,扩大消费群。
(四)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多功能服务体系